《数学建模》教学大纲与考试大纲(专业课周3)

《数学建模》教学大纲与考试大纲(专业课周3)
《数学建模》教学大纲与考试大纲(专业课周3)

新疆财经大学应用数学学院

《数学建模》课程

教学大纲及考试大纲

二O一七年七月

《数学建模》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4120039

课程性质:选修课

总学时:51学时

学分:3

开课单位:应用数学学院

适用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专业代码070101)、金融数学专业(专业代码020305T)

先修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运筹学、数学实验二、课程说明

数学建模(实验)课程是综合利用数学的思想、方法以解决实际问题的一门学科,是基础数学科学联系实际的主要途径之一。数学建模是近十几年来开设的一门新兴课程,它以实际问题为载体,把数学知识、数学软件和计算机应用有机结合,容知识性、启发性、实用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特别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师的引导下,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和计算机技术,借助适当的数学软件,建立数学模型,分析、解决一些经过简化的实际问题。该课程的引入,是数学教学体系、内容和方法改革的一项有益的尝试。

三、课程的目的与基本要求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系统地获得数学建模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数学建模素质。要求学生具有熟练的计算推导能力;通过数学模型有关的概念、特征的学习和数学模型应用实例的介绍,培养学生双向翻译能力,数学推导计算和简化分析能力,熟练运用计算机能力;培养学生联想、洞察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是在学生系统学习了大学数学基础课程、数学实验等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综合应用与实践课。学生学习本课程前,必须掌握大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常见数学软件包的使用,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学好本课程能提高学生“用”数学和现代计算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材、教学参考书

教材:姜启源、谢金星主编《数学模型》(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教学参考书:

1、杨启帆方道元遍《数学建模》高等教育出版社

2、寿纪麟主编《数学建模——方法与范例》高等教育出版社

3、叶其孝主编《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辅导教材》科学出版社

4、萧树铁主编《数学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

六、教学时间安排

本课程计3学分,51学时,学时分配如下[注1]:

序号课程内容课时

1 第一章建立数学模型 4

2 第二章初等模型 8

3 第三章简单的优化模型 8

4 第四章数学规划模型 6

5 第五章微分方程模型 4

6 第六章代数方程与差分方程模型 4

7 第八章离散模型 8

8 第九章概率统计模型 6

9 第十章统计回归模型 2

10 第十一章博弈模型 2

注1:本课程内容采用案例式教学及实验教学模式,教学中教师可按照具体情况适度调整案例及课时。

七、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建立数学模型

一、学习目的要求

使学生正确了解数学描述和数学建模不同于常规数学理论的思维特征,了解数学模型的意义及分类,掌握建立数学模型的一般方法及步骤。

二、主要教学内容

1、稳定的椅子问题。

2、商人过河问题。

第二章初等模型

一、学习目的要求

掌握比例方法、类比方法、图解法、定性分析方法及量纲分析方法建模的基本特点。能运用所学知识建立数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综合分析。

二、主要教学内容

1、光盘的数据容量。

2、双层玻璃窗的功效。

3、实物交换。

4、核军备竞赛。

第三章简单的优化模型

一、学习目的要求

了解优化模型的建立思想,理解优化模型的一般意义,掌握优化模型求解方法。

二、主要教学内容

1、存贮模型。

2、消费者的选择。

3、生产者的选择。

4、血管分支。

第四章数学规划模型

一、学习目的要求

熟练掌握单纯形方法,深刻理解线性规划模型的基本特点,理解优化模型的一般意义,能结合计算机软件LINDO和 LINGO解线性规划模型。

二、主要教学内容

1、奶制品的生产与销售。

2、自来水输送与货机装运。

3*、LINDO和LINGO的使用。

第五章微分方程模型

一、学习目的要求

了解微分方程定性与稳定性理论及变分法的基本理论,深刻理解用微分方程,微分方程定性与稳定性,及变分法建模的基本特点。熟练掌握微分方程,微分方程定性与稳定性理论及变分法建模方法。

二、主要教学内容

1*、传染病模型。

2、香烟过滤嘴的作用。

3、人口预测与控制。

第六章代数方程与差分方程模型

一、学习目的要求

了解差分法基本理论,深刻理解差分法基本特点,熟练掌握差分法建模方法。

二、主要教学内容

1、原子弹爆炸的能量估计与量纲分析法。

2、市场经济中的蛛网模型。

第八章离散模型

一、学习目的要求

了解层次分析法,深刻理解层次分析法建模的基本特点,熟练掌握层次分析法建模方法。

二、主要教学内容

1、层次分析法建模。

2、循环比赛的名次。

3、公平席位的分配

第九章概率统计模型

一、学习目的要求

了解概率分布方法,多元统计方法及马氏链的基本理论。熟练掌握概率分布模型的建模方法。

二、主要教学内容

1、报童的诀窍。

2、航空公司的预订票策略。

3、学生作弊现象的调查与估计。

第十章统计回归模型

一、学习目的要求

掌握回归模型的建模方法及理论基础,掌握软件求解回归模型的方法。

二、主要教学内容

1、牙膏的销售量。

第十一章* 博弈模型

一、学习目的要求

掌握博弈模型的建模方法。

二、主要教学内容

1、一口价的战略

八、成绩考核方式

1、成绩评定总则

由于该课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不能完全照搬传统课程的教学和考核。因此建议理论考核应与实践考核相结合。

2、平时成绩评定

平时成绩应包含考勤,作业,课堂讨论等各方面。依据是出勤情况,作业上交及完成质量,课堂讨论积极性和发言质量。

3、期末考核及总评

学期考核成绩应包含考勤、作业、课堂讨论;上机练习和期末考试成绩,总分为100分。其中平时成绩40分(考勤、作业、课堂讨论占20分;上机练习占20分;)期末考试成绩占60分。

《数学建模》课程考试大纲

一、课程说明

数学建模课程是综合利用数学的思想、方法以解决实际问题的一门学科,是基础数学科学联系实际的主要途径之一。数学建模是近十几年来开设的一门新兴课程,它以实际问题为载体,把数学知识、数学软件和计算机应用有机结合,容知识性、启发性、实用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特别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师的引导下,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和计算机技术,借助适当的数学软件,建立数学模型,分析、解决一些经过简化的实际问题。该课程的引入,是数学教学体系、内容和方法改革的一项有益的尝试。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建立数学模型

1.考核知识点

数学模型、数学建模、数学建模的意义、数学建模的应用范围、模型假设、模型建立、模型求解、建模基本方法、建模一般步骤、数学模型的分类。

2.要求

理解数学模型的基本概念;了解数学描述和数学建模不同于常规数学理论的思维特征,了解数学模型的意义及分类,掌握建立数学模型的一般方法及步骤。

第二章初等模型

1.考核知识点

初等模型的含义、初等模型的建立、初等模型的求解、初等模型分析

2.要求

掌握比例方法、类比方法、图解法、定性分析方法建立初等模型,并

对模型进行求解,能对模型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第三章简单的优化模型

1.考核知识点

优化模型的一般形式、优化模型的特点、优化模型的建立和求解

2.要求

了解优化模型的建立思想,理解优化模型的一般意义,掌握优化模型建立及求解方法。

第四章数学规划模型

1.考核知识点

规划模型的一般形式、规划模型的特点、规划模型的建立和求解

2.要求

掌握规划模型的一般形式,掌握规划模型的建立方法,理解线性规划模型的基本特点,能结合计算机软件LINDO和 LINGO解线性规划模型。

第五章微分方程模型

1.考核知识点

微分方程模型的特点、微分方程模型的建立、微分方程模型的求解和结果分析

2.要求

了解微分方程定性与稳定性理论及变分法的基本理论。熟练掌握微分方程,微分方程定性与稳定性理论及变分法建模方法。

第六章代数方程与差分方程模型

1.考核知识点

量纲分析法及量纲分析法建立模型、差分方程模型*

2.要求

理解量纲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掌握量纲分析法建立数学模型的基本方

法。

第八章离散模型

1.考核知识点

层次分析法、一致性、成对比较阵、1-9尺度法、离散模型的特点、离散模型的建立、离散模型的求解和分析。

2.要求

理解层次分析法的原理及步骤,理解1-9尺度法,理解层次分析法建模的基本特点,熟练掌握层次分析法建模方法。

第九章概率模型

1.考核知识点

概率模型的特点、概率模型的建立和求解及结果分析

2.要求

理解概率模型的特点。熟练掌握概率模型的建模的一般方法。

第十章统计回归模型

1.考核知识点

统计回归模型的特点,统计回归模型的建模,统计回归模型的软件求解及结果分析

2.要求

理解统计回归模型的特点,掌握统计回归模型的建模方法及理论基础,掌握软件求解回归模型的方法。

第十一章* 博弈模型

1.考核知识点

博弈模型的特点,博弈模型建模及求解

2.要求

了解博弈模型的基本概念,掌握博弈模型的建模方法。

二、考试要求

本课程一般使用案例式教学方法,课程主要研究基于各种数学方法下的数学建模问题,主要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及用数学工具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教学目的。因此本课程考试特别注重对这些能力的考核。

结合本课程特点及我校考试管理办法的要求,数学建模课程一般可以采用“试卷”或“提交报告”形式进行考核。“试卷”形式侧重考核学生对课程各部分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提交报告”形式侧重考核学生对某一个模型从建立求解到分析的全过程的考核。

本课程是考查课程,平时成绩(听课、作业、实验报告)占40%,期末考试成绩占60%。

三、试卷结构:

1、试卷总分:100分

2、考试时间:120分钟

3、考试方式:闭卷或开卷*

4、试卷内容比例:

数学模型基本知识约20%

数学模型建立约60%

模型(结果)分析约20%

5、评分标准:

基本知识点的准确性、模型建立及使用方法的合理性、内容的创新性

6、试题难易比例

较容易题约50%

中等难度题约40%

较难题约10%

注:本课程可以由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实际情况选择考试方式。

四、参考书目

1、杨启帆方道元遍《数学建模》高等教育出版社

2、寿纪麟主编《数学建模——方法与范例》高等教育出版社

3、叶其孝主编《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辅导教材》科学出版社

4、萧树铁主编《数学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

版式设计 全套教案

课程:版式设计 系院:美术系 教师姓名: 授课班级:09级5班 时间:2010.11—2010.12

《版式设计Ⅰ》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编码及课程名称 课程编码:301101612 课程名称:《版式设计Ⅰ》英文名称:Format designⅠ 二、学时、学分及适用专业 总学时数:64学时学分:3分适用专业:艺术设计专业(本科) 三、课程教学目标 版式设计Ⅰ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重要的课程,它的主要任务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文字的韵律美感及书写规律;培养学生和训练学生快速设计和书写能力。使学生掌握设计的视觉要素、构成要素,版式设计表现内容与形式关系、设计要素及构成规律与方法,以及各种应用设计的形式特点,使学生能够进行具有感染力的版式设计,从而使作品的内容更清晰、更有条理的传达给读者。 四、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必修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字体设计基本概念和字体的基本功能;了解字体的发展简史及字体的类型,掌握字体绘写的基本方法与要求及字体设计的方法与技巧。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使学生充分认识字体设计在商业设计中的重要性,和字体设计未来发展的趋势。 五、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应该结合实践知识,分阶段、针对性的进行版式设计的讲解,使学生从理论到实践,逐渐认识、掌握字体设计案例。因此在课程教学的方法上,授课教师应该多准备实例素材,通过幻灯、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讲解,并通过校外课堂示范教学,使学生更直观的学习版式设计步骤。从工艺与制作能力两个方面引导学生,从而真正达到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目的。 六、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文字的概述(共11学时) (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充分了文字的发展概况 (二)教学内容:1.1 由图画到字体的演变 1.2 东方文字的发展历史 1.3 西方文字的发展历史 教学重点:文字的演变 教学难点:中西方文字的演变 (三)小结: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能了解字体发展概况。 第二章文字创意的基本方法(共13学时) (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汉字的基本造型结构,汉字书写的一般规律,掌握字体设计笔画结构变化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内容:2.1 文字设计的目的和价值 2.2 文字创意设计的原则 2.3 中西文字的表征 2.4 文字创意设计的方法 教学重点:汉字的基本造型结构

数学建模习题

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课程练习 练习集锦 1简述数学建模的一般过程及建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2 简述数学模型及数学建模的特点。 3 简述数学建模的常用分类方法。 4求方程 06 /12 625 .05 .04 )(=------=x x x x f 的模最大的根的近似 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5在抢渡长江模型中,如果水流速度 1.8/v m s =为常数,人的游泳速度 1.5/u m s =为常数,江面宽度为1200H m =,终点位置在起点下游 1000L m =处的条件,确定游泳者的最佳游泳路径及最短游泳时间。 6沿江的某一侧区域将建两个水厂,在江边建一个取水口。现需要设计最优的管线铺设方案,通过管线从取水口向水厂送水。水厂与江岸的位置见右图。 如果不用共用管线,城区单位建设费用是郊区的2倍。 (1) 对于最优方案,用α表示,βγ。 (2) 求最优取 水口位置。 7在层次分析法建模中,我们介绍了成对比较矩阵概念,已知矩阵P 是成对比较矩阵 (,0) P x

31/52a b P c d e f ?? ??=?? ???? , (1)确定矩阵P 的未知元素。 (2)求P 模最大特征值。 (3)分析矩阵P 的一致性是否可以接受(随机一致性指标RI取)。 8在层次分析法建模中,我们介绍了成对比较矩阵概念,已知矩阵P 是三阶成对比较矩阵 322P ? ???=?????? ,(1)将矩阵P 元素补全。 (2)求P 模最 大特征值。 (3)分析矩阵P 的一致性是否可以接受(随机一致性指标RI取)。 9考虑下表数据 (1)用曲改直的思想确定经验公式形式。 (2)用最小二乘法确定经验公式系数。 10考虑微分方程

数学建模实验报告

数学建模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具体的题目实例,使学生理解数学建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掌握 数学建模分析和解决的基本过程。 2、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努力进取的的学风,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 能力,为今后从事科研工作打下初步的基础。 二、实验题目 (一)题目一 1、题目:电梯问题有r个人在一楼进入电梯,楼上有n层。设每个 乘客在任何一层楼出电梯的概率相同,试建立一个概率模型,求直 到电梯中的乘客下完时,电梯需停次数的数学期望。 2、问题分析 (1)由于每位乘客在任何一层楼出电梯的概率相同,且各种可能的情况众多且复杂,难于推导。所以选择采用计算机模拟的 方法,求得近似结果。 (2)通过增加试验次数,使近似解越来越接近真实情况。 3、模型建立 建立一个n*r的二维随机矩阵,该矩阵每列元素中只有一个为1,其余都为0,这代表每个乘客在对应的楼层下电梯(因为每 个乘客只会在某一层下,故没列只有一个1)。而每行中1的个数 代表在该楼层下的乘客的人数。 再建立一个有n个元素的一位数组,数组中只有0和1,其中1代表该层有人下,0代表该层没人下。 例如: 给定n=8;r=6(楼8层,乘了6个人),则建立的二维随机矩阵及与之相关的应建立的一维数组为: m = 0 0 1 0 0 0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0 0 0 0 1 0 0 0 0 1 0 0 c = 1 1 0 1 0 1 1 1 4、解决方法(MATLAB程序代码):

n=10;r=10;d=1000; a=0; for l=1:d m=full(sparse(randint(1,r,[1,n]),1:r,1,n,r)); c=zeros(n,1); for i=1:n for j=1:r if m(i,j)==1 c(j)=1; break; end continue; end end s=0; for x=1:n if c(x)==1 s=s+1; end continue; end a=a+s; end a/d 5、实验结果 ans = 6.5150 那么,当楼高11层,乘坐10人时,电梯需停次数的数学期望为6.5150。 (二)题目二 1、问题:某厂生产甲乙两种口味的饮料,每百箱甲饮料需用原料6 千克,工人10名,可获利10万元;每百箱乙饮料需用原料5千 克,工人20名,可获利9万元.今工厂共有原料60千克,工人 150名,又由于其他条件所限甲饮料产量不超过8百箱.问如何 安排生产计划,即两种饮料各生产多少使获利最大.进一步讨 论: 1)若投资0.8万元可增加原料1千克,问应否作这项投资. 2)若每百箱甲饮料获利可增加1万元,问应否改变生产计划. 2、问题分析 (1)题目中共有3个约束条件,分别来自原料量、工人数与甲饮料产量的限制。 (2)目标函数是求获利最大时的生产分配,应用MATLAB时要转换

《文字与版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与教案

《文字与版式》课程教学大纲 Writing and format design 课程学时:70学时,学分:4 一、本课程教学的目的与原则 通过本课程教学,明确版式设计原理在设计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课程注重设计前沿理论的研究和开发,是对学生艺术潜质、思维方式、创造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开发和培养,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搭建完备的设计理念构架、构建合理的设计知识体系,自觉地运用版式设计原理进行艺术设计。同时,本课程能有效地激发学生们的设计潜能,在艺术设计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调整自己,从认识自我到超越自我,成为时代需求的艺术设计人才。 课程将积极组织并参与设计实践以及各种设计、创意大赛,使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严格的基础训练和设计实践,使学生建立和掌握版式设计的概念和方法,并自如运用于艺术设计活动的各个领域。 二、学习方法指导 1、以案例分析为主,通过对优秀版式设计作品剖析和模仿,引导学生建立版式设计的整体概念。 2、强调研究性学习的方法,确定专题性课题设计及组织讨论,从而引导学生在实战训练中熟练掌握设计原则。 三、本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本课程的重点是在案例教学中,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版式设计中文字、图形、色彩三要素的构成关系,通过课题设计理解黑、白、灰整体分区概念;点、线、面在版式设计中的运用;各种设计原则及表现。 难点是把握具体设计内容与形式表现之间的关系;文字与文字、文字与图形之间整体与局部的构成关系。 四、本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章版式设计概念 [知识点提示] 版式设计概念 [重、难点提示] 建立对版式构成元素进行整体设计的概念 第一节版式设计概念导入 第二节传统中国书籍的版式 1、传统中国书籍的版面术语名称 2、传统中国书籍的版式设计特征 第二章版式设计原则 [知识点提示] 版式设计整体概念理解 [重、难点提示] 建立对版式整体设计的意识 第一节整体性原则 1、主次分明 2、分类编排 3、设计元素处理 第一节简洁性原则 第三章版式设计原理 [知识点提示] 设计原理 [重、难点提示] 黑、白、灰与点、线、面的整体布局关系,协调性与空间 第一节分类 1、同类合并原则

数学建模实验报告

在下面的题目中选做100分的题目,给出详略得当的答案。 一.通过举例简要说明数学建模的一般过程或步骤。(15分) 答: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实验归纳的方法,即根据测试或计算数据,按照一定的数据,按照一定的数学方法,归纳出系统的数学模型;另一种是理论分析的方法,具体步骤有五步(以人口模型 为例): 1、明确问题,提出合理简化的假设:首先要了解问题的实际背景,明确题目的要求,收集各种必要的信息 2、建立模型:据所做的假设以及事物之间的联系,构造各种量之间的关系。(查资料得出数学式子或算法)。 3、模型求解:利用数学方法来求解上一步所得到的数学问题,此时往往还要做出进一步的简化或假设。注意要尽量采用简单的数学公具。例如:马尔萨斯模型,洛杰斯蒂克模型 4、模型检验:根据预测与这些年来人口的调查得到的数目进行对比检验 5、模型的修正和最后应用:所建立的模型必须在实际应用中才能产生效益,根据预测模型,制定方针政策,以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二.把一张四条腿等长的正方形桌子放在稍微有些起伏的地面上,通常只有三只脚着地,然而 只需稍为转动一定角度,就可以使四只脚同时着地,即放稳了。(1) 请用数学模型来描述和证明这个实际问题; (2)讨论当桌子是长方形时,又该如何描述和证明?(15分) 答: 模型假设: 1.椅子四条腿一样长,椅脚与地面的接触部分相对椅子所占的地面面积可视为一个点。 2.地面凹突破面世连续变化的,沿任何方向都不会出现间断(没有向台阶那样的情况),即地面可看作数学上的连续曲面。 3.相对椅脚的间距和椅子腿的长度而言,地面是相对平坦的,即使椅子在任何位置至少有三条腿同时着地。4.椅子四脚连线所构成的四边形是圆内接四边形,即椅子四脚共圆。 5.挪动仅只是旋转。 我们将椅子这两对腿的交点作为坐标原点,建立坐标系,开始时AC、BD这两对腿都在坐标轴上。将AC和BD这两条腿逆时针旋转角度θ。记AC到地面的距离之和为f(θ)。记BD到 地面的距离之和为g(θ)。易得f(θ),g(θ)至少有一个为零。

版式设计教学大纲

《版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一、本课程教学的目的与原则 通过本课程教学,明确版式设计原理在设计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课程注重设计前沿理论的研究和开发,是对学生艺术潜质、思维方式、创造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开发和培养,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搭建完备的设计理念构架、构建合理的设计知识体系,自觉地运用版式设计原理进行艺术设计。同时,本课程能有效地激发学生们的设计潜能,在艺术设计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调整自己,从认识自我到超越自我,成为时代需求的艺术设计人才。 本课程将积极组织并参与设计实践以及各种设计、创意大赛,使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严格的基础训练和设计实践,使学生建立和掌握版式设计的概念和方法,并自如运用于艺术设计活动的各个领域。 二、学习方法指导 1、以案例分析为主,通过对优秀版式设计作品剖析和模仿,引导学生建立版式设计的整体概念。 2、强调研究性学习的方法,确定专题性课题设计及组织讨论,从而引导学生在实战训练中熟练掌握设计原则。 三、本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本课程的重点是在案例教学中,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版式设计中文字、图形、色彩三要素的构成关系,通过课题设计理解黑、白、灰整体分区概念;点、线、面在版式设计中的运用;各种设计原则及表现。 难点是把握具体设计内容与形式表现之间的关系;文字与文字、文字与图形之间整体与局部的构成关系。 四、本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章版式设计概念 [知识点提示] 版式设计概念 [重、难点提示] 建立对版式构成元素进行整体设计的概念 第一节版式设计概念导入 第二节传统中国书籍的版式 1、传统中国书籍的版面术语名称 2、传统中国书籍的版式设计特征

第二章版式设计原则 [知识点提示] 版式设计整体概念理解 [重、难点提示] 建立对版式整体设计的意识 第一节整体性原则 1、主次分明 2、分类编排 3、设计元素处理 第一节简洁性原则 第三章版式设计原理 [知识点提示] 设计原理 [重、难点提示] 黑、白、灰与点、线、面的整体布局关系,协调性与空间第一节分类 1、同类合并原则 2、确定中心内容 3、邻近原则 第二节分区 1、黑、白、灰关系 2、面的构成 3、空白空间 第三节分栏 1、网格构成 2、版式设计中的线 3、重复原则 阶段性小结与讲评 第四章文字的编排设计 [知识点提示] 文字与文字之间的编排 [重、难点提示] 标题、副标题与正文在编排中的关系、文字易读性 第一节字体 1、宋体 2、黑体 3、文艺复兴字体 4、巴洛克字体

数学建模实验

数学建模课程实验报告 专题实验7 班级数财系1班学号2011040123 丛文 实验题目常微分方程数值解 实验目的 1.掌握用MATLAB求微分方程初值问题数值解的方法; 2.通过实例学习微分方程模型解决简化的实际问题; 3.了解欧拉方法和龙格库塔方法的基本思想。 实验容 (包括分 析过程、 方法、和 代码,结 果) 1. 用欧拉方法和龙格库塔方法求下列微分方程初值问题的数值 解,画出解的图形,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 解;M文件 function f=f(x,y) f=y+2*x; 程序; clc;clear; a=0;b=1; %求解区间 [x1,y_r]=ode45('f',[a b],1); %调用龙格库塔求解函数求解数值 解; %% 以下利用Euler方法求解 y(1)=1;N=100;h=(b-a)/N; x=a:h:b;

for i=1:N y(i+1)=y(i)+h*f(x(i),y(i)); end figure(1) plot(x1,y_r,'r*',x,y,'b+',x,3*exp(x)-2*x-2,'k-');%数值解与真解图 title('数值解与真解图'); legend('RK4','Euler','真解'); xlabel('x');ylabel('y'); figure(2)

plot(x1,abs(y_r-(3*exp(x1)-2*x1-2)),'k-');%龙格库塔方法的误差 title('龙格库塔方法的误差') xlabel('x');ylabel('Error'); figure(3) plot(x,abs(y-(3*exp(x)-2*x-2)),'r-')%Euler方法的误差 title('Euler方法的误差') xlabel('x');ylabel('Error');

《版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版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081291 课程英文名称:Layout 适用专业:装潢艺术设计(本科)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学时及学分:64学时,4学分 先修课程:《造型基础I》、《造型基础II》、《文字设计I》、《标志设计》 一、基本目的 版式设计是装潢设计的重要课程,该课程以版面的视觉功能设计为前提,以版面设计的形式美法则训练为基本内容。主要学习版式设计的理论和表现手法,注重版式的创造性研究。我们的任务就是使学生理解版式设计在本专业中的重要性,充分掌握版式设计的设计程序和技巧,并加强学生对设计作品整体的控制和把握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 教学要求就是要让学生熟悉和了解版式设计的手段和方法,在遵循形式美法则的前提下独立完成自身的设计和制作任务,充分运用各种版式形式,理解版式设计对设计作品的作用。 三、教学内容 1.版式设计的概念 2.版式设计的意义 3.版式设计的形式原则 ⑴分割与集合; ⑵对比与调和; ⑶对称与平衡; ⑷律动与生命; ⑸变化与统一; ⑹主从与秩序; ⑺整体与局部 4.版式设计中对于文字的处理 5.版式构成的造型要素 ⑴点;⑵线;⑶面 6.版式设计中对图形的处理 ⑴方形图形;⑵出血图形;⑶褪底;⑷特殊图式 7.版式设计的几种形式 ⑴全版式;⑵定位式;⑶重复式;⑷重叠式;⑸聚集式;⑹分散式;⑺引导式;⑻自由式四、各章内容的重点、难度、深度和广度 1.认识版式设计的意义,重视版式对设计作品的重要性,理清形式与创意的关系。 2.版式设计的形式原则,特别是对比与调和、变化与统一、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3.版式设计中对于文字的处理,这是往往会被忽视的,要对文字的强烈的有视觉敏感。五、实验项目及实验要求 无 六、学时分配建议 七、指定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1.《版面构成》王汀编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 2.《平面广告版式创意技巧》曾希圣著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年 3.《平面视觉传达设计》吴国欣编湖南美术出版社 八、学生成绩评定方法 创意占60%,制作占40% 大纲执笔人:郭玉川 大纲审订人:宁钢郭玉川 编写日期:2005.7

数学建模实验三--Lorenz模型与食饵模型

数学建模实验三 Lorenz 模型与食饵模型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用Mathematica 求常微分方程的解析解和数值解,并进行定性分析; 2、学习用MATLAB 求常微分方程的解析解和数值解,并进行定性分析。 二、实验材料 2.1问题 图3.3.1是著名的洛仑兹(E.N.Lorenz)混沌吸引子,洛仑兹吸引子已成为混沌理论的徽标,好比行星轨道图代表着哥白尼、开普勒理论一样。洛仑兹是学数学出身的,1948年起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 )作动力气象学博士后工作,1963年他在《大气科学杂志》上发表的论文《确定性非周期流》是混沌研究史上光辉的著作。以前科学家们不自觉地认为微分方程的解只有那么几类:1)发散轨道;2)不动点;3)极限环 ;4)极限环面。除此以外,大概没有新的运动类型了,这是人们的一种主观猜测,谁也没有给出证明。事实上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1963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气象科学家洛仑兹给出一个具体模型,就是著名的Lorenz 模型,清楚地展示了一种新型运动体制:混沌运动,轨道既不收敛到极限环上也不跑掉。而今Lorenz 模型在科学与工程计算中经常运用的问题。例如,数据加密中。我们能否绘制出洛仑兹吸引子呢? 图3.3.1 洛仑兹(E.N.Lorenz)混沌吸引子 假设狐狸和兔子共同生活在同一个有限区域内,有足够多的食物供兔子享用,而狐狸仅以兔子为食物.x 为兔子数量,y 表狐狸数量。假定在没有狐狸的情况下,兔子增长率为400%。如果没有兔子,狐狸将被饿死,死亡率为90%。狐狸与兔子相互作用的关系是,狐狸的存在使兔子受到威胁,且狐狸越多兔子增长受到阻碍越大,设增长的减小与狐狸总数成正比,比例系数为0.02。而兔子的存在又为狐狸提供食物,设狐狸在单位时间的死亡率的减少与兔子的数量成正比,设比例系数为0.001。建立数学模型,并说明这个简单的生态系统是如何变化的。 2.2预备知识 1、求解常微分方程的Euler 折线法 求初值问题 ? ??=='00)(),,(y x y y x f y (12.1)

数学建模与实验

? 1.1.3 初识MATLAB 例1-1 绘制正弦曲线和余弦曲线。 x=[0:0.5:360]*pi/180; plot(x,sin(x),x,cos(x)); ?例1-2 求方程 3x4+7x3 +9x2-23=0的全部根。 p=[3,7,9,0,-23]; %建立多项式系数向量 x=roots(p) %求根 ?例1-3 求积分 quad('x.*log(1+x)',0,1) ?例1-4 求解线性方程组。 a=[2,-3,1;8,3,2;45,1,-9]; b=[4;2;17]; x=inv(a)*b ? 1.2.1 MATLAB的运行环境 硬件环境: (1) CPU (2) 内存 (3) 硬盘 (4) CD-ROM驱动器和鼠标。 软件环境: (1) Windows 98/NT/2000 或Windows XP (2) 其他软件根据需要选用 ? 1.3.1 启动与退出MATLAB集成环境 1.MATLAB系统的启动 与一般的Windows程序一样,启动MATLAB系统有3种常见方法: (1)使用Windows“开始”菜单。 (2)运行MATLAB系统启动程序matlab.exe。 (3) 利用快捷方式。 ?启动MATLAB后,将进入MATLAB 6.5集成环境。MATLAB 6.5集成环境包括MATLAB 主窗口、命令窗口(Command Window)、工作空间窗口(Workspace)、命令历史窗口(Command History)、当前目录窗口(Current Directory)和启动平台窗口(Launch Pad)。 ?2.MATLAB系统的退出 要退出MATLAB系统,也有3种常见方法: (1) 在MATLAB主窗口File菜单中选择Exit MATLAB命令。 (2) 在MATLAB命令窗口输入Exit或Quit命令。 (3) 单击MATLAB主窗口的“关闭”按钮。 ? 1.3.2 主窗口 MATLAB主窗口是MATLAB的主要工作界面。主窗口除了嵌入一些子窗口外,还主要包括菜单栏和工具栏。 1.菜单栏 在MATLAB 6.5主窗口的菜单栏,共包含File、Edit、View、Web、Window和Help 6个菜单项。

版式设计教学大纲1

《版式设计》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号: 学分: 2 总学时:32 课程开设院(系):美术系 适用专业:环境艺术设计 前期课程:素描色彩构成基础设计概论环境实体写生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工程制图与识图 AutoCAD基础与应用计算机效果图设计与制作室内设计原理空间创意设计 二、教学性质和任务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一门选修课。 课程任务:版面设计是在对平面构成的形态、色彩、肌理、空间、动势等设计要素和构成要素认知及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些要素的组合规律、对它们表现的可能性及其与内容的关系进行全面的学习研究,为以后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相关的版面设计奠定良好的基础。三、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版式设计的基本概念: 2、掌握版式设计的视觉元素及其特征; 3、掌握版式设计的关系构成要素。 (二)能力目标 1、能够进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所需版面的设计 四、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与实践相结合…… 五、考核方法 平时成绩加综合作业…… 六、理论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版式设计基础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掌握版式设计的原则。 教学内容: 版式设计的基础知识 教学重点: 1、版式设计的原则和要求 2、办公空间设计原则

第二章版式设计的视觉元素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版式设计中文字的基本属性、标题与正文的编排处理原则、版心、页眉与页码的编排设计、文字的输出要求、版式中的图片、版面设计中的色彩与符号。 重点:版式设计的编排处理原则以及版式设计中的色彩与符号。 教学内容: 1、文字的基本属性; 2、标题与正文的编排处理原则; 3、版心、页眉与页码的编排设计; 4、文字的输出要求; 5、版式中的图片; 6、版面设计中的色彩与符号。 教学重点: 1、版式设计的编排处理原则以及版式设计中的色彩与符号。 第三章版式设计的关系构成要素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常用版式的类型型、版面美的形式、版式的视觉流程设计。 教学内容: 1、常用版式的类型; 2、版面美得形式; 3、版式的视觉流程设计。 教学重点: 1、版面美的形式及视觉流程; 2、掌握版式设计的关系构成要素。 第四章版式设计的实际运用与分析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杂志的版式设计、网页的版式设计、报纸的版式设计、产品招贴广告的版式设计、房地产广告的版式设计、画册的版式设计、户外广告的版式设计、DM的版式设计、名片的版式设计及案例分析、展板的版式设计。 教学内容: 1、常用版式作品赏析; 2、环境艺术设计展板设计的特点和要求; 教学重点: 1、环境艺术设计展板设计的特点和要求。 七、实践教学内容和要求 项目一版式视觉元素设计 教学要求:

《数学建模实验》

《数学建模》上机作业 信科05-3 韩亚 0511010305

实验1 线性规划模型 一、实验名称:线性规划模型—设备的最优配备问题。 二、实验目的:掌握线性规划模型的建模方法,并能用数值算法或MATLAB 库函数求解。 三、实验题目:某商店拟制定某种商品7—12月的进货、售货计划,已知商店仓库最大容量为1500件,6月底已存货300件,年底的库存以不少于300件为宜,以后每月初进货一次,假设各月份该商品买进、售出单价如下表。 四、实验要求: 1、若每件每月的库存费用为0.5元,问各月进货、售货各为多少件,才能使净收益最多?建立数学模型。 2、利用相应的数值方法求解此问题的数学模型。 3、谈一谈你对这类线性规划问题的理解。 4、举一个简单的二维线性规划问题,并针对此问题将你所了解的线性规划的求解方法作出总结。 5、用软件lindo 或lingo 求解上述问题。(选做题) 6、编写单纯形算法的MATLAB 程序。(选做题) 五、实验内容: 解:设第i 个月进货xi 件,销售yi 件,则下半年总收益为销售收入减去进货费和仓库储存费之和,所以目标函数为: 12 11109871211109711109871211109875.232427252628252528262729) 2345(5.0)2345)300(6(5.07x x x x x x y y y y y y y y y y y x x x x x x z y ------+++++++++++++++++-= 整理后得: 900 24255.28275.2831255.25295.27295.31121110987121110987-------+++++=x x x x x x y y y y y y z 由于仓库的容量为1500件,每个月的库存量大于0,小于1500,所以有如下约束条件

数学建模实验报告

内江师范学院 中学数学建模 实验报告册 编制数学建模组审定牟廉明 专业: 班级:级班 学号: 姓名: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2016年3月 说明 1.学生在做实验之前必须要准备实验,主要包括预习与本次实验相关的理论知识,熟练与本次实验相关的软件操作,收集整理相关的实验参考资料,要求学生在做实验时能带上充足的参考资料;若准备不充分,则学生不得参加本次实验,不得书写实验报告; 2.要求学生要认真做实验,主要就是指不得迟到、早退与旷课,在做实验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认真完成实验内容,极积主动地向实验教师提问等;若学生无故旷课,则本次实验成绩不合格; 3.学生要认真工整地书写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内容要紧扣实验的要求与目的,不得抄袭她人的实验报告; 4.实验成绩评定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实验只就是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进

行考核,跟据所做的的情况酌情给分。根据实验准备、实验态度、实验报告的书写、实验报告的内容进行综合评定。

实验名称:数学规划模型(实验一)指导教师: 实验时数: 4 实验设备:安装了VC++、mathematica、matlab的计算机 实验日期:年月日实验地点: 实验目的: 掌握优化问题的建模思想与方法,熟悉优化问题的软件实现。 实验准备: 1.在开始本实验之前,请回顾教科书的相关内容; 2.需要一台准备安装Windows XP Professional操作系统与装有数学软件的计算机。 实验内容及要求 原料钢管每根17米,客户需求4米50根,6米20根,8米15根,如何下料最节省?若客户增加需求:5米10根,由于采用不同切割模式太多,会增加生产与管理成本,规定切割模式不能超过3种,如何下料最节省? 实验过程: 摘要: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切割、裁剪的问题,将原材料加工成所需大小的过程,称为原料下料问题。按工艺要求,确定下料方案,使用料最省,或利润最大就是典型的优化问题。以此次钢管下料问题我们采用数学中的线性规划模型、对模型进行了合理的理论证明与推导,然后借助于解决线性规划的专业软件Lingo 11、0对题目所提供的数据进行计算从而得出最优解。 关键词:钢管下料、线性规划、最优解 问题一 一、问题分析: (1)我们要分析应该怎样去切割才能满足客户的需要而且又能使得所用原料比较少; (2)我们要去确定应该怎样去切割才就是比较合理的,我们切割时要保证使用原料的较少 的前提下又能保证浪费得比较少; (3)由题意我们易得一根长为17米的原料钢管可以分别切割成如下6种情况(如表一): 表一:切割模式表 模式 4m钢管根数 6m钢管根数8m钢管根数余料/m 1 4 0 0 1 2 1 2 0 1 3 2 0 1 1 4 2 1 0 3 5 0 1 1 3 6 0 0 2 1

《橱窗展示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橱窗展示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一、《橱窗展示设计》课程说明 (一)课程代码:07133218 (二)课程英文名称:Windows Display Design (三)开课对象:06 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方向本科 (四)课程的性质本课程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必不可少的基础专业课程, (五)教学目的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使学生掌握展示设计的要点及发展趋势,掌握展示的制作工艺流程,了解展示设计与环境之间的联系,展台与产品之间的关系及设计理念与社会背景,国家政治,科技与经济之间的潜在联系,提高学生设计创意和实际动手能力。 (六)教学内容: 1:概论(3 学时) 内容:a展示设计的产生,发展。b展示设计的范畴。 要求:1, 要求教师必须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来分析社会的现状及发展。 2, 要结合专业性质讲解展示设计的范畴应包括哪些内容,使学生了解并认识。 2 :展示设计的基本法则(6 学时) 内容:a,设计的视觉原理。B,展示设计常用的形式法则。 要求:1,要求教师从点,线,面的原理提高学生对物体形态的认识。 2, 要求教师结合自然科学的内涵从设计角度进行论述。 3:展示的总体设计(4 学时) 内容:a,展示设计的程序。B,总体设计所涉及的范围和必须具备的素质。 要求: 1,要求教师必须了解整个展示活动的策划并以实际的工程案例进行讲解。 2, 要求教师经常关注国际展示艺术和其他相关艺术风格流派的变化和动态,具备敏锐艺术觉察力和鉴赏力。 4:展示设计与人机工程学(16 学时) 内容:a,展示设计中的尺度和视觉问题。 要求: 1,要求教师必须掌握人机工程学原理。2,要求教师加强对视觉特点的研究,了解各种不同场所的照度标准。 5:展示环境的空间设计(4 学时) 内容:a,空间的组合形式。B,展示区域的功能形式。 要求: 1,要求教师结合空间的性质及变化法则对展示动态空间形式进行分析。2,要求了解各展示空间的特点,以合理的方法安排观众的参观流线。 6:展示的版式设计(2 学时) 内容: 展示设计中的版式设计。 要求: 要求掌握平面排版,结合版面设计与灯光效果进行视觉传达。 7:展示的照明设计(6 学时) 内容: 展示设计的整体照明。 要求: 要求了解光照原理,了解各种灯的特性,以追求气氛为前提,结合光照效果与设计风格。 8:展示色彩的设计(2 学时) 内容: 色彩设计 要求:要求教师从色彩的心理感受入手结合所要突出表现的产品特点。 9:橱窗展示设计(4学时)

数学建模实验报告

数学建模实验报告 实验一计算课本251页A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和最大特征向量 1 实验目的 通过Wolfram Mathematica软件计算下列A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和最大特征向量。 2 实验过程 本实验运用了Wolfram Mathematica软件计算,计算的代码如下:

3 实验结果分析 从代码的运行结果,可以得到最大特征根为5.07293,最大特征向量为 {{0.262281},{0.474395},{0.0544921},{0.0985336},{0.110298}},实验结果 与标准答案符合。

实验二求解食饵-捕食者模型方程的数值解 1实验目的 通过Wolfram Mathematica或MATLAB软件求解下列习题。 一个生物系统中有食饵和捕食者两种种群,设食饵的数量为x(t),捕食者为y(t),它们满足的方程组为x’(t)=(r-ay)x,y’(t)=-(d-bx)y,称该系统为食饵-捕食者模型。当r=1,d=0.5,a=0.1,b=0.02时,求满足初始条件x(0)=25,y(0)=2的方程的数值解。 2 实验过程 实验的代码如下 Wolfram Mathematica源代码: Clear[x,y] sol=NDSolve[{x'[t] (1-0.1y[t])x[t],y'[t] 0.02x[t]y[t]-0.5y[t],x[0 ] 25,y[0] 2},{x[t],y[t]},{t,0,100}] x[t_]=x[t]/.sol y[t_]=y[t]/.sol g1=Plot[x[t],{t,0,20},PlotStyle->RGBColor[1,0,0],PlotRange->{0,11 0}] g2=Plot[y[t],{t,0,20},PlotStyle->RGBColor[0,1,0],PlotRange->{0,40 }] g3=Plot[{x[t],y[t]},{t,0,20},PlotStyle→{RGBColor[1,0,0],RGBColor[ 0,1,0]},PlotRange->{0,110}] matlab源代码 function [ t,x ]=f ts=0:0.1:15; x0=[25,2]; [t,x]=ode45('shier',ts,x0); End function xdot=shier(t,x)

数学建模实验三 Lorenz模型与食饵模型

数学建模实验三Lorenz模型与食饵模型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用Mathematica求常微分方程的解析解和数值解,并进行定性分析; 2、学习用MATLAB求常微分方程的解析解和数值解,并进行定性分析。 二、实验材料 2.1问题 图3.3.1是著名的洛仑兹(E.N.Lorenz)混沌吸引子,洛仑兹吸引子已成为混沌理论的徽标,好比行星轨道图代表着哥白尼、开普勒理论一样。洛仑兹是学数学出身的,1948年起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作动力气象学博士后工作,1963年他在《大气科学杂志》上发表的论文《确定性非周期流》是混沌研究史上光辉的著作。以前科学家们不自觉地认为微分方程的解只有那么几类:1)发散轨道;2)不动点;3)极限环;4)极限环面。除此以外,大概没有新的运动类型了,这是人们的一种主观猜测,谁也没有给出证明。事实上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1963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气象科学家洛仑兹给出一个具体模型,就是著名的Lorenz 模型,清楚地展示了一种新型运动体制:混沌运动,轨道既不收敛到极限环上也不跑掉。而今Lorenz 模型在科学与工程计算中经常运用的问题。例如,数据加密中。我们能否绘制出洛仑兹吸引子呢? 图3.3.1 洛仑兹(E.N.Lorenz)混沌吸引子 假设狐狸和兔子共同生活在同一个有限区域内,有足够多的食物供兔子享用,而狐狸仅以兔子为食物.x为兔子数量,y表狐狸数量。假定在没有狐狸的情况下,兔子增长率为400%。如果没有兔子,狐狸将被饿死,死亡率为90%。狐狸与兔子相互作用的关系是,狐狸的存在使兔子受到威胁,且狐狸越多兔子增长受到阻碍越大,设增长的减小与狐狸总数成正比,比例系数为0.02。而兔子的存在又为狐狸提供食物,设狐狸在单位时间的死亡率的减少与兔子的数量成正比,设比例系数为0.001。建立数学模型,并说明这个简单的生态系统是如何变化的。 2.2预备知识 1、求解常微分方程的Euler折线法 求初值问题

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

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 实验报告 班级: 数学师范153 姓名:付爽 学号:1502012060 实验名称: 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 基础实验 基础实验一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第一部分实验指导书解读

一、实验目的 从刘徽的割圆术、裴波那奇数列研究数列的收敛性并抽象出极限的定义;理解数列收敛的准则;理解函数极限与数列极限的关系。 二、实验使用软件 Mathematic 5、0 三.实验的基本理论即方法 1割圆术 中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在《九章算术注》方田章圆田术中创造了割圆术计算圆周率π。刘徽先注意到圆内接正多边形的面积小于圆面积;其次,当将边数屡次加倍时,正多边形的面积增大,边数愈大则正多边形面积愈近于圆的面积。 “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这几句话明确地表明了刘徽的极限思想。 以n S 表示单位圆的圆内接正1 23-?n 多边形面积,则其极限为 圆周率π。用下列Mathematica 程序可以从量与形两个角度考察数列{n S }的收敛情况: m=2;n=15;k=10; For[i=2,i<=n,i++, l[i_]:=N[2*Sin[Pi/(3*2^i)],k]; (圆

内接正1 23-?n 多边形边长) s[i_]:=N[3*2^(i-1)*l[i]*Sqrt[1-(l[i])^2/4],k]; (圆内接正1 23-?n 多边形面积) r[i_]:=Pi-s[i]; d[i_]:=s[i]-s[i-1]; Print[i," ",r[i]," ",l[i]," ",s[i]," ",d[i]] ] t=Table[{i,s[i]},{i,m,n}] (数组) ListPlot[t] (散点图) 2裴波那奇数列与黄金分割 由2110;1; 0--+===n n n F F F F F 有著名的裴波那奇数列}{n F 。 如果令n n n F F R 11 --=,由n F 递推公式可得出 11111/11---+=+=+=n n n n n n n R F F F F F R ,]251251[511 1 ++??? ? ??--??? ? ??+=n n n F ; 2 15lim lim 1 -==+∞ →∞ →n n n n n F F R 。 用下列Mathematica 程序可以从量与形两个角度考察数列{n R }的收敛情况: n=14,k=10; For[i=3,i<=n,i++, t1=(Sqrt[5]+1)/2; t2=(1-Sqrt[5])/2;

《版式设计》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版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一、本课程教学的目的与原则 通过本课程教学,明确版式设计原理在设计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学生艺术潜质、思维方式、创造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开发和培养,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搭建完备的设计理念构架、构建合理的设计知识体系,自觉地运用版式设计原理进行艺术设计。 二、学习方法指导 1、以案例分析为主,通过对优秀版式设计作品剖析和模仿,引导学生建立版式设计的整体概念。 2、强调研究性学习的方法,确定专题性课题设计及组织讨论,从而引导学生在实战训练中熟练掌握设计原则。 三、本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本课程的重点是在案例教学中,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版式设计中文字、图形、色彩三要素的构成关系,通过课题设计理解黑、白、灰整体分区概念;点、线、面在版式设计中的运用;各种设计原则及表现。 难点是把握具体设计内容与形式表现之间的关系;文字与文字、文字与图形之间整体与局部的构成关系。 四、本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章版式设计概念 [知识点提示] 版式设计概念 [重、难点提示] 建立对版式构成元素进行整体设计的概念 第一节版式设计概念导入 第二节传统中国书籍的版式 1、传统中国书籍的版面术语名称 2、传统中国书籍的版式设计特征

第二章版式设计原则 [知识点提示] 版式设计整体概念理解 [重、难点提示] 建立对版式整体设计的意识 第一节整体性原则 1、主次分明 2、分类编排 3、设计元素处理 第一节简洁性原则 第三章版式设计原理 [知识点提示] 设计原理 [重、难点提示] 黑、白、灰与点、线、面的整体布局关系,协调性与空间 第一节分类 1、同类合并原则 2、确定中心内容 3、邻近原则 第二节分区 1、黑、白、灰关系 2、面的构成 3、空白空间 第三节分栏 1、网格构成 2、版式设计中的线 3、重复原则 阶段性小结与讲评

《Indesign排版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Indesign排版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总学时:64(理论:32 实验:32) 学分:4.0(理论:2 实验:2) 开课单位: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 适用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一)本课程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 (二)课程的教学目的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InDesign软件的基本操作、出版物设计在印刷过程中的输出环节、名片设计、报纸版面设计、宣传单页设计、画册设计、期刊杂志设计及书籍设计与制作等知识点,能够对排版设计工作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具备排版设计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平面设计行业打下良好基础。 二、课程内容和要求 (一)InDesign的基本操作 1.软件基础知识:了解并熟悉InDesign的软件界面,掌握菜单、工具箱和面板的使用。 2.设计基础知识:了解版面结构设计的相关知识,掌握色彩基础知识及配色原则。(重点/难点) (二)文字的基本操作 1.名片设计:掌握名片制作过程,掌握文字在名片设计中的应用,掌握名片设计相关知识。(重点) 2.会员卡设计:掌握会员卡制作方法,掌握文字在会员卡设计中的应用,掌握会员卡设计相关知识。 3.宣传单页设计:掌握置入文字的方法,掌握文本框架的使用,掌握字体面板的使用。(重点) 4.报纸广告设计:了解图片效果的简单设计,掌握文字效果的设置。 (三)文字的进阶操作 1.宣传册设计:掌握字体样式的设置,掌握复合字体的设置。(重点/难点)

2.宣传折页设计:掌握串接以及断开文本的方法,段落样式的设置和应用,了解载入样式,掌握样式的应用。(重点) 3.超市DM设计:掌握段落样式的使用,掌握嵌套样式的使用。(重点/难点) (四)图形的绘制及颜色填充 1.宣传页中线路图的制作:掌握路径的绘制,掌握路径中点的操作,掌握直接选择工具的使用,掌握描边样式的设置。(重点) 2.舞台布景设计:掌握图形的绘制,掌握路径查找器的使用,掌握颜色的设置。(重点) 3.灯箱广告设计:掌握路径的操作,掌握角选项的设置。 (五)艺术文字的效果 1.书籍名称的文字设计:掌握文字转曲的方法,掌握文字变形。(重点) 2.广告口号的文字设计:掌握装饰文字的设置,掌握透明度效果的设置。 (六)图片的编辑与管理 1.室内表现公司的画册设计:掌握图片的置入方法,掌握图片的大小设置。(重点) 2.风景画册设计:掌握如何修复图片缺失链接,掌握检查图片分辨率和色彩空间。(重点) 3.菜谱设计:掌握图片的编辑,掌握对齐面板的使用,掌握图像效果的设置。 (七)编辑处理表格 1.销售单的制作:掌握单元格的设置,掌握设置文字内容属性。 2.特殊形状表格的制作:掌握置入表格的方法,掌握续表的制作,掌握表头及表线设置。(重点) 3.其他软件表格的编辑处理:了解如何在InDesign操作环境下编辑Word表格和Excel 表格。 (八)图书版面、内文版式设计 1.人文类图书设计:掌握如何新建页面,掌握主页的设置。(重点) 2.计算机类图书设计:掌握库的使用,掌握排版设计图文。 3.杂志内文版式设计——版面融合:掌握图层分类管理页面元素,掌握查找/替换操作,掌握链接面板的使用,了解书籍的使用。(重点) (九)目录的生成 1.期刊目录的设计:掌握目录样式的设置,掌握前导符的样式设置。(重点/难点) 2.杂志目录的设计:掌握书籍目录的生成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