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必修1历史习题:第十一课 太平天国运动 课时作业 含答案 精品

2017-2018学年必修1历史习题:第十一课 太平天国运动 课时作业 含答案 精品
2017-2018学年必修1历史习题:第十一课 太平天国运动 课时作业 含答案 精品

第四单元第11课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7·泰州高一检测)太平天国时期的民谣唱道:“天字旗号飘得远,四方兄弟到金田,兄弟姊妹都来到,降妖除魔声震天。”这说明( C )

A.太平天国获得了社会各界的支持

B.太平天国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

C.太平天国的宣传组织方式落后

D.降妖除魔体现了太平天国反封建反侵略的性质

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起义,没有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A项错误;材料只体现了太平天国反封建统治的内容,没有体现其反侵略和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内容,B、D两项错误;从材料信息看,太平天国以民谣的形式进行宣传表明宣传组织方式落后,故选C项。

2.(2017·张掖高一检测)太平天国一开始就把斗争矛头指向清政府,其决定因素是( A )

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的阶级矛盾

B.上帝的指示

C.自然灾害严重

D.民主共和思想的推动

太平天圉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清政府与农民阶级的阶级矛盾激化,因此,太平天国运动将斗争矛头直指清政府,故选A项。

3.(2017·北京春季会考)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B )

A.创立拜上帝教B.金田起义

C.永安建制D.定都天京

1851年广西金田起义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正式爆发。因此,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标志是金田起义。

4.(2017·广西学业水平测试)太平天国正式建立农民政权、同清廷对峙的标志是( C )

A.金田起义B.组织太平军北伐

C.定都天京D.摧毁江北大营

太平天国作为一个强大的政权与清廷对峙是在定都之后,标志事件是1853年定都天京。

5.英国驻上海领事馆领事曾说:“这支队伍以它离开南京大江(扬子江)北岸的那一天起,除那些伪装的信使所能维持的来往以外,所有同南京友军的交通都是被截断了的。”“这

支队伍”指的是太平天国的( C )

A.东征军B.西征军

C.北伐军D.远征军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由“南京大江”“同南京友军的交通都是被截断了的”等信息判断,“这支队伍”指的是太平天国的北伐军。

6.(2017·新疆高一检测)“八月,陈玉成、李秀成两军在滁州境内会师东进,攻破浦口,再次击溃江北大营,并进占江浦……经过激战,太平军摧毁了湘军全部营垒,歼灭曾国藩之弟曾国华等湘军数千人,李续宾自杀。太平军乘胜追击,收复桐城,围困安庆的清军不战而逃,皖北复为太平天国所有。”其影响是( B )

A.解除了对天京的包围B.天京上游局势暂时得到稳定

C.切断了清政府的财源D.为进军江西创造了有利条件题干反映的是太平天国后期军事斗争的史实,故B项正确;解除了对天京的包围是江南大营的摧毁,故A项错误;C项是太平天国前期军事斗争——东征的意义,故C项错误;D项也是太平天国前期军事斗争的影响。

7.(2017·江苏学业水平测试)钱穆先生在他的讲演中提出了一些对太平天国的看法:“他们对下层民众,想推行均田制度,粗浅一些的社会主义,大抵他们是有此想法的。”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有力证据是( B )

A.定都天京B.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C.发动金田起义D.提出《资政新篇》

《天朝田亩制度》体现了平均主义的思想,规定将土地按照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

8.(2017·河北学业水平测试)洪秀全在《原道觉世训》中说:“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但1856年发生了天京事变。这主要是因为( D )

A.太平天国达到了全盛B.原先的理念已不适应

C.太平天国巩固政权的需要D.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

洪秀全在《原道觉世训》中主要强调平等、平均、公平等观念,但是后来发生了天京变乱,究其原因是由于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农民阶级自身在思想等方面存在局限性,导致出现争权夺利的斗争,最终发生了天京变乱。

9.(2017·泉州高一检测)“主张兴办近代工矿交通金融邮政事业,并允许私人经营,允许使用雇佣劳动;主张与外国平等来往通商,同时用竞争手段抑制经济扩张。”《资政新篇》的这些改革建议,大多得到洪秀全的肯定,说明( D )

A.这个文件适应了太平天国革命的需要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对农民的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

C.当时的农民阶级要求发展资本主义

D.农民领袖能够接受近代先进事物

《资政新篇》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这一主张能够被洪秀全接受,说明农民领袖能够接受先进事物,D项正确;但《资政新篇》本身并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不能反映农民阶级的要求,并没有真正实施,A项错误;B、C两项与史实不符。

10.(2017·北京学业水平测试)下列有关太平天国的史实中,能够体现发展资本主义设想的是( D )

A.定都天京B.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C.进行北伐D.颁布《资政新篇》

1859年,洪仁玕提出的《资政新篇》是近代先进的中国人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最早设想。

11.(2017·怀化高一检测)下列有关《资政新篇》与《天朝田亩制度》的相同点说法正确的是( C )

①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②体现了反封建精神③反映了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④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

A.①②B.②③

C.②④D.①④

①③符合《天朝田亩制度》,而不符合《资政新篇》,故排除,正确答案是C项。

12.(2017·山东烟台二中高一期末)有人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由农民阶级领导的“准资产阶级革命”,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声。这一观点提出的主要依据是太平天国运动( C )

A.发生在鸦片战争之后的近代时期

B.建立起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C.客观上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任务

D.最早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太平天国运动在反对西方封建统治的同时,也反对西方列强侵略,客观上承担起了理应由资产阶级进行的民主革命任务,因此说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声。答案为C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6分,共52分)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初至江宁(南京),杨逆日朝洪逆,近则洪杨诸贼深居不出……如杨逆有事要见,亦必请伪旨拟定时日……届时大门外伪引官(注:礼仪官)传呼各官进,惟杨、韦、石、秦各贼所见,虽宠任如伪天侯,亦不得望见颜色。

——张德坚《贼情汇纂》材料二太平天国颁布了一套“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的礼制,从天王到普通

士兵之间,等级非常森严……诸王出行,官兵必须回避道旁,高呼万岁或千岁,否则就要受到严厉惩处,天王及诸王、侯都是世袭的。

——《中国近代史》材料三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泉。

——曾国藩《讨粤匪檄》请回答:

(1)材料一中称太平天国领袖为“逆”“贼”,表明作者站在什么立场上?

站在地主阶级立场上。

(2)材料一表明太平天国领导人进入天京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革命意志减退,生活日益腐化。洪秀全深居简出,严重脱离群众。

(3)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太平天国政治上出现明显的封建化趋势,封建等级森严。

(4)材料三反映的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的理由是什么?其根本出发点是什么?

保存传统儒家文化。维护满清统治。

(5)综合材料一、二,你认为太平天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受农民阶级局限性的制约,太平天国领导者在定都天京后,封建特权思想膨胀,贪图享乐。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的连绵不断的起义已延续了十年之久,现在已经汇合成一个强大的革命”“可以大胆预言,中国革命将把火星抛到现代工业体系的即将爆发的地雷上,使酝酿已久的普遍危机爆发”。

——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材料二“运动一开始就带着宗教的色彩”“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慌比给予旧统治者们的惊慌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对立停滞与腐朽”“显然,太平天国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化身。但是……这类魔鬼是停滞的社会生活的产物。”

——马克思材料三太平天国“只知有民族,不知有民权;只知有君主,不知有民主。即使成功了,也不过是历史上的又一个封建王朝而已”。

——孙中山材料四洪秀全是中国近代向西方探索真理的先进人物之一。

——毛泽东

(1)材料二、三都否定了太平天国运动,各自的依据是什么?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课时作业 10附答案

课时作业10新民主主义革命 一、选择题 1.下图为1919年的时政漫画《玩弄于股掌之上》,从中可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A.《马关条约》承认了日本在山东的权益 B.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权益是合法的 C.外争国权失利引发了五四运动 D.弱国无外交,中国的正当权益得不到保障 解析:本题考查图片信息获取能力。根据时政漫画时间“1919年”、图中文字信息“山东”和日本人把脚伸向山东可知,漫画反映的是中国自身权益无法收回的情景,故选D项。 答案:D 2.五四运动时,北京上海的学生派代表去找国民党,希望国民党能组织领导这场运动,但国民党领导人以“无力参加”为由拒绝了学生的请求。这表明() A.国民党反对五四运动的斗争目标 B.国民党的性质已经发生改变 C.五四运动没有得到社会广泛认同 D.新政治力量兴起具有必然性 解析:材料核心信息:国民党放弃了五四运动的领导权。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不断发展,形势需要新政治力量领导和推进民主革命,例如无产阶级和中共的出现,故答案为D项;国民党是“无力参与”而非反对五四运动的斗争目标,A项排除;近代中国国民党始终是资产阶级政党,B项排除;上海“三罢”斗争说明五四运动得到社会认同,C项排除。 答案:D 3.陈独秀说,中共“一大”对“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与中国实

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这是指中共“二大”() A.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B.决定参加共产国际 C.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D.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解析:中共“二大”确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最低纲领,即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一纲领明确了中国革命的对象与目标,符合中国的实际,故选C 项。 答案:C 4.1924年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其合作形成的标志是() A.中共“三大”召开B.广州国民政府成立 C.国民党“一大”召开D.北伐战争达到高潮 解析: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实现,故选C项。 答案:C 5.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第一次)国共合作只不过是一场追求利益的结合,双方都需要对方,但也厌恶对方。当时国共两党共同追求的“利益”是指() A.发展资本主义经济B.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C.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解析:本题考查第一次国共合作。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国民党是资产阶级政党,要求实现民主革命的胜利,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国共产党虽然是无产阶级政党,但是面对中国的国情和革命实际,在中共“二大”上提出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所以当时国共两党共同追求的“利益”是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发展资本主义是国民党的追求,不是共产党的追求;B选项错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是共产党的追求,不是国民党的追求;D选项错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国民党的追求,不是共产党的追求。 答案:C 6.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使“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一“革命的

人教必修一太平天国运动教案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 1.知识要求:了解或掌握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洪秀全创立和宣传拜上帝教;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太平军胜利进军和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军的北伐、西征、东征和军事上的全盛;天京政变的原因、经过、和影响;太平天国领导核心的重建;太平天国失败的标志、原因和历史意义。 2.能力要求:(1)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太平天国定都天京的得失。(2)组织学生讨论《天朝田亩制度》并作出评价。(3)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3.情感目标:(1)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分析,使学生感受其强烈的反封建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符合社会价值和道德行为标准而产生的情感体验。(2)通过对天京变乱的讲解,使学生认识到领导集团内部的斗争造成太平天国的分裂,使革命力量元气大伤,从而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由于本课知识容量比较大,但整个教学安排时间紧迫,以1课时为宜。教学中,应尽量精简,运动过程不宜细讲。(韩燕老师将本课作为师范课在无锡南片进行展示,可做参照) 1.重点分析:(1)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因为在此过程中,无论是金田起义、永安建制、胜利进军,还是定都天京,都具有鲜明的阶段性成果。 (2)《天朝田亩制度》是本课的又一重点。因为它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3)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是本课的又一重点。 2.难点分析:(1)《天朝田亩制度》既是本课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学生理解《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难度相当大。若能恰当的选择切入点,突破难点,将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2)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是本课的难点,特别是对农民阶级局限性的分析,理论难度较大,若能以通俗的语言使学生接受,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站在理论高度看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形成一种思维模式,为以后知识的迁移打下基础。 一、导入新课 A、复习导入法:回顾〈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一课内容,思考鸦片战争给当时中 国社会造成哪些影响?并深入思考,如果你生活在那个时代,面对清政府的压迫和侵 略者的欺压,你准备怎样干些什么?

高中历史必修一讲义(完整版)

必修1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 一、西周建立: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建立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1、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⑴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 ⑵对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后代 ⑶诸侯义务:受封的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命令 政治:镇守疆土、朝觐述职军事:随从作战经济:交纳贡赋 ⑷诸侯权利:在封地内可以再分封,享有很大的独立性 政治:设置官员军事:建立武装经济:征派赋役 ⑸影响:积极:A、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 B、扩大了统治区域。 C、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消极:受封诸侯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为后来诸侯割据混战埋下隐患。 2、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1、来历:初并天下后,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因此把三皇 五帝的名称合为“皇帝”,定作自己的尊号。 2、机构设置:全国分若干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郡下设县。 3、特点:①形成中央对地方垂直管理的形式 ②郡县长官一律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 三、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地方管理制度演变

(一)汉朝:郡国并行制 1、带来问题:诸侯势力膨胀(王国问题),威胁中央集权 1、汉朝:察举制(选官标准:品行),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2、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选官标准:门第),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人仕途 3、隋唐至清末:科举制(选官标准:考试成绩)隋炀帝始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评价:⑴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 质。 ⑵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 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⑶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四、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②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能对皇帝起到制约作用。 二、清朝:军机处的设立 1、原因:⑴直接原因:办理西北军务的需要 ⑵根本原因: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2、时间:雍正时期 3、职能:跪受笔录、承旨办事 4、影响:①提高行政效率; ②标志君主专制制度发展的顶峰,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

高考调研精讲精练新课标历史必修一作业6

课时作业(六) (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6道小题,每题5分,共80分。) 1.(2017·黑龙江省鹤岗市试题)“约法十二章的颁布,只是防止贵族阶级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另立新的规章。这一切只不过是给予了平民阶级比较大的安全感,以及对国家事务参与的切身感。”下列有关“约法十二章”的表述,正确的是() A.由公民大会制定和颁布 B.使平民获得了平等参与国家事务的权利 C.废除了维护贵族利益的不合理法规 D.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 答案 D 解析从“只是防止贵族阶级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另立新的规章”排除C项;“只不过是给予了平民阶级比较大的安全感”排除B 项;《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有章可循,限制了贵族的专横,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结束了靠贵族随意曲解习惯法压迫平民的状况,故选D项。 2.(2017·黑龙江省大庆市试题)某法规定:“如手掷的标枪落得比目的地还远,则应供献牡羊为祭品。(注释:牡——雄性的鸟或兽)”这说明该法() A.包含神权迷信色彩B.保护私有财产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所定刑罚具有残酷性

答案 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罗马法。《十二铜表法》具有原始性及野蛮性,其次,是在条文中包含的神权迷信色彩,再有,其所定刑罚的残酷性,从材料中“供献牡羊为祭品”可知条文中包含的神权迷信色彩,故A项正确,D项错误;B、C两项与材料无关。 3.(2017·湖北省黄石市试题)《十二铜表法》第五表规定:死者的财产须按其遗嘱处理;如无遗嘱又无继承人,由其最近父系亲属继承;若无父系近亲可由同氏族成员继承。《十二铜表法》中这一规定是为了() A.维护女性公民的利益 B.保留有习惯法的内容 C.给外邦人以适当的法律保障 D.限制高利贷的行为 答案 B 解析根据题干中关于死者财产的处理,“若无父系近亲可由同氏族成员继承”可见该法律鲜明的体现出习惯法对旧有氏族权利的维护的特点,所以符合题意的是B项。题干中没有突出女性公民的利益的维护,排除A项;C、D两项属于无关项,排除。 4.(2017·南京市试题)罗马共和国时期,只有对“故意杀害他人”与“不希望杀害他人但不幸发生杀害他人的行为”,前者处予死刑,后者可通过交付一只公绵羊替罪,这一原则长期沿用。由此可以说明罗马法()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 3.1 太平天国运动 (教学设计 +材料)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第一课太平天国运动 导入:课件展示洪秀全的诗《吟剑诗》,让同学们猜猜其作者,从而导入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并展示课标要求。 材料:《吟剑诗》 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为家共饮河。擒尽妖邪扫地网,收残奸宄落天罗。 东西南北敦煌极,日月星辰奏凯歌。虎啸龙吟光世界,太平一平乐如何。 整体感知:列出本课的三大主要内容,让学生从总体上认知本课的内容。 探究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 感受太平天国运动的惊天动地 感悟太平天国运动的精神财富 一、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板书) 师:考察某一重大历史事件,我们首先应当把它放在当时的历史大背景中。太平天国革命发生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来思考一下这场震惊中外的农民大起义,它的兴起有哪些原因?(要求学生先不要看书,若搁浅则提问“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以此启发学生) 【多媒体展示】阅读材料,从而总结出运动兴起的原因。 材料一: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为了支付总计大约7000万元的战费和 2000多万元的赔款,加紧搜刮人民。地丁税在1841年--1849年八年之间增 加了330多万两。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 个省。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鸦片大量进口,10年当中从3万箱增至6、7万箱, 造成白银大量外流,引发了银贵钱贱现象并日益严重。鸦片战争后,洋布、 洋棉排挤了土布、棉布:“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

材料三:1846年-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入饥饿和死亡的困境。 材料四:洪秀全(1814-1864)曾几次赴广州应考秀才,均名落孙山。 社会的急剧变化,个人发展道路的坎坷,增强了他对清朝黑暗统治的憎恨,开始探索救世之道。屡试不第后,受基督教的小册子《劝世良言》的启发,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教”。为了宣传拜上帝教,洪秀全把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思想结合起来,写出《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文章。他假说自己是上帝的次子,特下凡除妖魔,以此号召群众起来推翻清政府。 T:根据学生回答总结 【板书】1、历史背景 (1)鸦片战争影响,阶级矛盾激化 (2)自然灾害严重 (3)洪秀全受西方基督教影响,创办拜上帝教 师: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战败,同西方列强签订了《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是沿海的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失去生计,比如说鸦片战争以后,洋布、洋棉排挤了中国的土布、棉布,当时民间买洋布、洋棉的十家人有九家都在买,使得商人纷纷破产,农民也受到影响。除此之外,清政府战败,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向民间搜刮,加重税捐,官府经常抓人,并毒打交不起税的人。1843年至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就有七十多起,遍及全国十几个省。 师:当时西方殖民者的入侵,尚未深入到中国内地,人民与列强的正面冲突还不大,他们直接感受到的是清政府的压迫和剥削,所以列强的入侵,以及清政府的腐朽导致的阶级矛盾激化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在加上1846年至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入饥饿和死亡的困境,进一步加剧了这一矛盾,最终使农民阶级不堪忍受煎熬,只得起来反抗。 师:时势造英雄,在农民起义潮流中,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成为了主流。 洪秀全是出生于广东花县的一个农民家庭,后来成为一名私塾教师,一面教书一面读书,读书就是为了参加科举,但是他从16岁开始连续四次参加科举,屡试不中,精神受到很大刺激。后来他几次经过广州,目睹了英国侵略中国的暴行,,1943年鸦片战争结束,广州一带笼罩着抗英和反清的气氛,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 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从禅让到王位世袭 1、夏朝的建立: ①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中国出现早期国家政治制度 ②“家天下”的局面逐渐形成。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③商朝建立后,王位有时父子相传,有时兄终弟及。 2、夏商的政治制度: ①夏商的最高统治者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天的意志,通过占卜的方式来决定国家大事,王权具有了神秘色彩。 ②夏商时期已初步建立起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商朝中央设有相、卿士等,掌管政务。地方封侯和伯,侯、伯作为臣服于商朝的方国首领,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 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1.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2.内容:①分封对象:周王把土地和人民授于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②被封诸侯的义务:要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③被封诸侯的权利:职位世袭、对卿大夫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3.作用: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②扩大了统治区域;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4.瓦解: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坏。(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三、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1.定义: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内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2.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3.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互为表里。 4.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四、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封制和宗法制相结合。 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一、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 1、秦朝统一的背景: ①周王室衰微,周天子大权旁落,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坏。诸侯不再听命于周天子。②诸侯国为了控制更多的土地和人民,相互间进行战争,改变了大国的均势。③人民经受长期的分裂和混战,渴望统一。④秦始皇的雄才大略。 2、统一的条件:秦国经过商鞅变法,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日益强大,具备了统一的力量 3、统一的过程:公元前230-前221年,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 二、皇帝制度和中央官制 1、皇帝制度 ①内容: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把三皇和五帝的名称合为“皇帝”,定作自己的尊号,自称“始皇帝”。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都由皇帝总揽。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也都由皇帝任免。军队的调动以虎符为凭据,虎符(右在皇帝)由皇帝控制。

全国历史优质课比赛:太平天国运动教案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辩证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2、过程与方法: ⑴学生通过阅读课文进行自主学习来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 ⑵提供史料,学生通过分析和运用史料,学会“论从史出”。 ⑶学生分组合作讨论,通过探究对太平天国运动形成自己的认识,并使提高合作学习和辩证的认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⑴中国农民反抗殖民者的勇气和改造社会的创造性值得学习;但也不能回避农民运动的局限性。 ⑵学生在成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积极的心理体验。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难点:辩证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三、教学思路: 本课是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的第11课。 史学界对太平天国运动的研究甚多,去年是太平天国运动160周年,在社会上又激起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传统的观点受到挑战和冲击,而学生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网络、媒体、影视作品等对太平天国已有初步的认识。 四、教学过程: [导入]我来自广西南宁。今天,我将和大家一起探究一场开始于广西的运动:太平天国运动。 学习一个历史事件,我们要掌握些什么呢?(背景、过程、结果和影响) 是的。那么按照这样的方式,我们可以这样表述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组成的领导集团在广西金田村发动对满清朝廷的武力对抗,是19世纪中叶中国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1864年,太平天囯首都天京陷落,标志着运动失败。这样一个历史概念,同学们能记住吗? 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和方式看历史,也许会有不同的感觉。太平天国从兴起到失败只有短短的十四年,如果把它比喻成一个人,那么他只是一个初二的学生。 (呈现报案记录)一个未成年人死亡的悬案,我们现在能做的是(呈现任务和具体要求)作为刑警侦破这起遗案。 要破案我们得从哪些方面入手呢?要了解些什么呢?这些信息能从哪些时间段?哪些地方了解到呢?我们手中都有一份太平天国遗案的侦查记录,那是不针对特定对象进行的证据收集。现在,我们每四个同学一组,开始利用手中的材料讨论案情吧。如果你能提出一些我们没有的新证据就更好了。要注意,你的结论是什么?用什么证明这个结论?接下来,我们就分组办案吧。

高一历史必修一作业本答案

参考答案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C 2.B 3.A 4.C 5.B 6.B 7.D 8.D 9.B10.D 11.(1)姬姓诸侯国(王族),如吴、燕、晋等;功臣封国,如齐国;先代贵族封国,如陈、楚等。(2)诸侯从周王那里得到土地和人民,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对周王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3)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巩固周朝对中原的统治,使周的势力扩展到东方广大地区。 12.宗法制将君位的传承用嫡长子继承制的形式确定下来,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防止了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维护了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宗法制成为我国数千年来古代统治者享受特权的凭借,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消极影响:强调家庭本位,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这与现代社会强调平等和法制的意识相背离。 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1.A 2.B 3.D 4.C 5.B 6.D 7.B 8.D 9.D10.A 11.(1)秦始皇。皇帝。(2)丞相:皇帝助手,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太尉:总领全国军务,是国家最高军事长官。御史大夫:丞相的助手,负责监察系统。(3)皇权至高无上,朝廷重臣都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是一种新的官僚体制;“三公九卿”分权而设,各负其责,分工明确,行政效率自然提高;丞相位高权重。 12.作用: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中华民族的形成,都起了重要作用;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封建经济;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影响:一方面,中央集权的使用失度,导致秦朝的灭亡。另一方面,具有开创性,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经历代封建王朝的调整与补充,成为中国封建王朝的主要政治制度。 三、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1.D 2.A 3.D 4.C 5.B 6.B 7.B 8.A 9.B10.D 11.①“实行分封制”改为“实行郡国并行制”;②“以道作为监察区”改为“以州作为监察区”;③“元朝通过理藩院加强对地方的有效管辖”改为“元朝通过行省制度加强对地方的有效管辖”。 12.(1)秦朝“三公”制;唐朝三省六部制。(2)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唐朝以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弊病尚未充分暴露,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作用以积极面为主。 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1.D 2.C 3.B 4.B 5.C 6.A 7.D 8.A 9.A10.A 11.(1)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率领百官筹划全国政务,减少皇帝的决策失误等。(2)废除丞相职位,设五府、六部等分理全国军政、行政等国事;各部门相互监督和牵制,保证国家大权集中在皇帝手中。(3)皇帝专制权力越来越大,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绝对君主专制。 12.措施:明朝:废丞相,权分六部;创立内阁制。清朝:设军机处和推行密折制,使全国军政大权都集中到皇帝手中。最终结果: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但是绝对君主专制制度的形成也阻碍了明清时期社会的发展,同西方的差距逐渐拉开。 专题练习 1.D 2.A 3.A 4.A 5.D 6.A 7.A 8.D 9.C10.B11.A12.C13.A14.A 15.(1)包含了皇帝和三省的综合意见。(2)特点是皇权之下的民主制。取决于皇帝的个人品质和唐政权建立的历史背景。(3)皇权与法律权威之间的冲突。结局说明法律的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第三课太平天国运动学案冯芹 一.学习目标: 1.回顾清朝的衰弱,结合鸦片战争的影响,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背景,体会历史人物在时代背景下的曲折命运及其抗争精神。 2.结合地图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发展历程,分析史料理解太平军迅速发展的原因,结合天 京事变理解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3.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比较太平天国运动与之前的农民起义,评价该运动。 二.课前研学准备: 1.梳理客家人、鸦片战争、资本主义、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私有制度、圣库公有等概念 2?小组合作收集和整理本组学习模块的资料,提出学习问题。

(3)第一组背景研学组资料: 清朝人口从1741年1.43亿增加到1850年4.3亿,人口增长了200%人均耕地面积由3.86 亩下降到1.86亩……清朝中后期军政日益腐败,国力衰弱。——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三.课堂学习 1.根据课堂视频和材料画出太平天国爆发示意图(最少包括时间、地点、相关因素) 3.说说你眼里的拜上帝教有何特点? 4.自学:梳理太平天国发展的主要大事记(包含时、地、人、事2分钟)

5.结合材料说说太平天国运动迅速发展壮大的原因? 客观(败退方): 主观(取胜者): 6.小组讨论: ⑴结合材料说说《天朝田亩制度》有哪些规定? ⑵作为加入天朝的贫农你喜欢哪些规定?你不喜欢哪些规定为什么? 赞成实施该制度的请举手! 四.拓展一一太平天国的余音 7.同中国古代农民群众的反抗斗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有何特点?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新特点? 评价太平天国 运动? ①起义原因新一一 ②起义形式新一一 ③治国方案新 ---- ④担负任务新一一 ⑤失败原因新一一 8.拓展一一太平天国的余音(对中国历史诸多影响) 材料一: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却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镇压太平军而诞生的湘军、淮军首领曾国藩、李鸿章等人获得重用,原本由满人占据的要职,被汉人取代。之后清政府的权力由满人转向了汉人。一一《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孙中山12岁时立志做洪秀全第二,他的三民主义也深受太平天国的影响。 ――《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2018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试题: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含解析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 编者选题表 一、选择题 1.(2017·安徽安庆期末)太平天国运动之初,曾国藩指出:“今春以来,粤盗益复猖獗,西尽泗镇,东侵平梧,二千里中,几无一尺净土。推寻本原,何尝不以有司虐用其民,鱼肉日久,激而不复反顾?盖大吏之泄泄(闲谈)于上,而一切废置不问者非一朝夕之故矣。”据此可知,曾国藩认为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 ) A.自然灾害频仍 B.官吏贪暴腐败 C.土地兼并严重 D.社会治安混乱 解析:B 根据材料中“有司虐用其民,鱼肉日久,激而不复反顾?盖大吏之泄泄(闲谈)于上,而一切废置不问者非一朝夕之故矣”可知曾国藩认为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官吏贪暴腐败激化了阶级矛盾。 2.英国驻上海领事馆领事曾说:“这支队伍在它离开南京大江(扬子江)北岸的那一天起,除那些伪装的信使所能维持的来往以外,所有同南京友军的交通都是被截断了的。”“这支队伍”指的是太平天国的( ) A.东征军 B.西征军 C.北伐军 D.远征军

解析:C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由“南京大江”“同南京友军的交通都是被截断了的”等信息判断,“这支队伍”指的是太平天国的北伐军。 3.(2017·四川绵阳期末)《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天下,树墙下以桑;凡妇,蚕绩缝衣裳;凡天下,每家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此规定反映了太平天国( ) A.具有鲜明的小农意识 B.追求绝对的平均主义 C.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D.要求人人平等的愿望 解析:A 根据材料“桑”“蚕”“母鸡”“母彘”“无失其时”可知反映了男耕女织、饲养家禽、家畜等为特点的小农经济,具有鲜明的小农意识,故A项正确;追求绝对的平均主义、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要求人人平等的愿望材料均无从体现,故B、C、D三项错误。 4.(2017·河南焦作期末)据记载,1859年洪仁玕的《资政新篇》颁行后,李秀成等一些重要领导人对其“所著各书”,“皆不屑看也”。这主要是由于( ) A.李秀成等将领没有文化 B.洪仁玕的书籍缺乏新意 C.频繁战争使其无暇读书 D.该书没有体现农民需求 解析:D 材料反映了李秀成对《资政新篇》的不认同,不能反映李秀成等将领没有文化,故A项错误;洪仁玕的《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具有进步意义,故B项错误;“不屑看”不等于没有时间,而是从心理上不重视,故C项错误;《资政新篇》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没有反映农民的要求,因此得不到农民出身的李秀成等将领的支持,故D项正确。 5.(2017·山西太原期中)洪秀全在《天父诗》《幼学诗》中说:“只有媳错无爷错,只有婶错无哥错,只有人错无天错,只有臣错无主错。”“生杀由天子,诸官莫得违。”这主要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 A.继承了传统农民起义的全部宗旨 B.按照拜上帝教创立人间天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课《太平天国运动》优秀教案

《天平天国运动》教案 教案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识记: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太平军胜利进军;定都天京;太平军北伐、西征、东征;太平天国军事上的全盛时期;《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和意义;天京事变;重建领导核心;后期防御战;天京陷落。 (2)理解:太平天国迅速发展的原因;《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 (3)运用:探究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和失败的必然原因,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讲析培养其系统的分析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使学生初步学会查找史料、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以及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学会主动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近代的农民运动有恰当的认识。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有一定的必然性,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单纯的农民运动无法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认识到农民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作用,从而关注农民,关注农村。 重点与难点 重点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天朝田亩制度》。 难点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评价;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 教案过程 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太平天国领导者洪秀全的塑像及洪秀全的《吟剑诗》: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为家共饮和。擒尽妖邪扫地网,收残奸宄落天罗。东西南北敦皇极,日月星辰奏凯歌。虎啸龙吟光世界,太平一平乐如何。

这首诗表达了洪秀全要领导农民推翻清朝反动统治的决心。洪秀全出身于农民家庭,曾经和千千万万个学子一样,他的理想是希望通过科举考试走上仕途。然而,我们并没有在清朝的官员中见到他的身影,那么是什么原因使他走上反清的道路,是什么原因使他可以一呼百应,又是什么原因使他可以成为太平天国的精神领袖呢? 新课学习 一、金田起义 展示材料: 材料一英国棉纺织品于1840年至1845年的五年之间,输入量增加了四倍多。究其原因,其货物美价廉也! 材料二鸦片输入量连年激增,白银大量外流。平均每年外流白银3500万两,约占清政府全年财政收入的二分之一。银价继续上涨,1838年,白银一两可换铜钱1600文,1849年已涨到2350文。 材料三腐败的清政府,为支付2000万元战争赔款和弥补战争中7000万元的军费开支,极力进行搜刮,不断加捐加税。“贪官甚于强盗,酷吏无异虎狼,民之财尽矣,民之苦极矣!” 材料四广西地瘠民穷,水、旱、蝗灾不断,灾害严重。 设问:有人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你是如何理解的? I归纳: 1.直接原因:自然灾害; 2.间接原因:外国侵略; 3.根本原因:阶级矛盾激化; 过渡: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洪秀全用什么来发动群众呢? 4.洪秀全的准备:创立“拜上帝会”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历史背景 太平天国运动是在面临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历史背景下爆发的,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断向中国倾销商品,冲击了通商口岸及附近地区的传统经济结构,造成了一部分手工业者的破产;鸦片输入量连年激增,白银外流更为严重,广大人民的生活深受影响;鸦片战争的战费和赔款分摊到

最新高一历史必修一(人教版)知识点归纳

一.1、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始于夏; 2、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 3、分封制。特点:周天子是诸侯的共同主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 意义:加强统治,巩固王权 4、西周宗法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影响:保证贵族的垄断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5、西周的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6、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1、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皇帝制度:①“皇帝”称号的由来②皇帝制度: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③皇帝制度的核心内容:皇权至上、皇帝独裁(2)中央政府的三公九卿制和地方推行郡县制 ①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第一、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第二、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封建时代的

统治特点——国与家同治)②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郡是秦朝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 3、巩固统一的措施:①颁布秦律②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 ③统一文字 4、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1)对秦朝的影响:①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②初步奠定祖国疆域,巩固统一③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 ④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人民的专制统治,秦朝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 (2)对后世的影响: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三.1、两汉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汉承秦制“中朝”和“外朝” 2、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逐步形成三省六部制 3、我国古代三省六部制的完善是在隋唐时期 4、宋朝的政治制度特点:不断削弱和分割宰相的职权,进一步加强皇权。 5、宋朝的“二府”: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是最高军政机构。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教案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教案 南通市小海中学顾中华 一.课程标准:了解太平天国运动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熟悉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探究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和失败的原因;掌握太平天国的两个纲领性文件;归纳太平天国运动的启示及历史作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历史短剧表演,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天朝田亩制度》的意义和局限性。通过运用历史材料和历史地图、创设情景、提问、列表和对比等多种方式,促使学生主动地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近代的农民运动有恰当的认识。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有一定的必然性,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单纯的农民运动无法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认识到农民对中国革命和建设重要作用,从而关注农民,关注农村。 三.重点、难点 重点: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及失败的原因、《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 难点:比较《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的异同及理解两纲领不能实行的原因;分析和论证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人民英雄纪念碑底座上“金田起义”的浮雕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 一.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 多媒体材料:材料一:鸦片战争后英法美等国加剧了对中国的侵略。鸦片和棉纺织品输入大量增加,白银大量外流,平均每年外流白银3500两,约合清政府全年财政收入的二分之一,银价持续上涨。

材料二: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搜刮,加捐加税。官府常抓人毒打交不起税的人。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有余,今日卖米六斗,输一亩之课而不足。” 材料三:1846年——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于饥饿和死亡的困境。(1)西方列强的侵略 (2)腐朽的封建统治和自然灾害的严重 (3)西方宗教思想的影响和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 思考2.洪秀全是通过什么形式把农民组织起来发动太平天国运动?这从根本上说明了什么? 宗教形式;农民阶级局限性 二、太平天国运动的经过(兴起、发展和全盛到衰落) 让学生阅读教材,快速整理: (1)开始标志:1851年金田起义(2)初步建立政权:1851年永安建制 (3)正式建立政权:1853年定都天京(4)全盛:北伐、西征后(5)由盛转衰:1856年天京变乱 (6)后期防御战:江北的大营、三河镇大捷、江南大营、上海近郊、安庆、天京保卫战。(7)失败标志:1864年天京陷落。 思考3. 材料4:太平天国颁布了一套“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的礼制,从天王到普通士兵之间,等级非常深严,君臣上下有了天渊之别,甚至连称呼、服饰等都有明确规定,不准逾越。诸王出行,官兵必须回避道旁,高呼万岁或千岁。天王及诸王都是世袭的。 结合材料4说明太平天国政权还是农民政权吗?出现了什么趋势?材料4和天京变乱都说明了什么? 不是。封建化趋势。农民阶级局限性。 三.太平天国革命纲领 (一)前期:《天朝田亩制度》 1.目的:建立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的社会 2.内容:(1)土地的分配(原则: 方法: (2)产品的分配(原则:

人教版高一上历史必修一加强作业第一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含答案)

人教版高一上历史必修一加强作业第一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含答案) 第一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含答案) 1.《礼记·礼运篇》记载:“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这一记载反映了() A.分封制开始出现B.阶级矛盾尖锐 C.社会贫富分化严重D.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2.夏朝设秩宗,商朝设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由此可见夏、商、周政治制度() A.实行政权和神权相结合 B.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C.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结合 D.统治集团实现高度集权 3.《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曰:“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据此可知() A.宗法制度自此建立起来 B.分封制以屏护周朝为目的 C.分封对象都是宗族血亲 D.血缘亲疏是受封等级依据 4.“商朝晚期的殷墟甲骨卜辞表明,不论同一代兄弟有几人为王,只有其中有子继位为王的一位最受后世的尊敬。”由此可以推断出商朝晚期() A.宗法世系观念已大大加强 B.王位由嫡长子继承已成定制 C.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尖锐 D.王位世袭制度已经趋于衰落 5.“其(指周)怀柔天下也,犹惧有外侮;捍御外侮者,莫如亲亲,故以亲屏周。”由此可见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主要是() A.建立大宗小宗体系B.拱卫王室统治 C.明确宗室血缘亲疏D.扩大统治范围 6.分封制在封土授民的同时,也把周王朝自己及其从商王朝接受过来的先进的官僚体制、典章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结构等,带到了分封制度所及之地。这主要强调分封制()

A.促成了统一民族的形成B.扩大了西周的疆域 C.推动了中原文明的扩展D.巩固了西周的统治 7.《中国人史纲》中说:“封建制度最重要的问题是权力的继承……但父亲遗留下来的如果是一个不能均分的宝座,或是一个不能均分的世袭爵位,只能由一个儿子继承时,问题就发生了。必须有适当的方法解决,才可以保持国家和家族的完整。”西周时“适当的方法”是指() A.分封制B.宗法制 C.世袭制D.禅让制 8.“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数百年来,这首民谣在许多地区广为传唱,妇孺皆知,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寻根文化。影响“寻根文化”的主要因素是() A.神话传说B.世袭观念 C.地理位置D.宗法制度 9.《中国大百科全书》中说:这种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中凭借血缘关系对族人进行管辖和处置的制度”。这种制度是() A.分封制B.宗法制 C.郡县制D.世袭制 10.《政治秩序的起源》在描述某一时期时说:“各种故事讲道,贵族当众责备君主,并吐口水,却没有受到他的训斥或处罚;拒绝他对珍玩的索求;在他妻妾群中与他一起玩游戏;未获邀请而坐上他的桌子;上门邀请他分享晚餐,却发现他在外射鸟。”此材料表明() A.君主和臣民平等协商国事 B.君主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C.君主专制下的腐败现象 D.君主与贵族矛盾尖锐 11.春秋时期,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并订立盟约:“诛不孝,无易树子(树子指古代诸侯立为世子的嫡子),无以妾为妻。”这说明齐桓公() A.挟天子以令诸侯B.想要维护宗法制 C.主张废除分封制D.极力推崇法家思想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四子争位 周王的妾为他生了两个儿子(老大、老二),后来妻又为他生了两个儿子(老三、老四)。周王临终时,围绕谁继承王位,四子发生了争执……

高中历史必修一大事年表

中外历史大事年表(政治史) 世界 先秦(远古—公元前221年) 尧舜禹时期 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0年B.C770—B.C476 B.C475—B.C221 B.C230—B.C221 实行禅让制 禹建立夏朝 夏启开始实行王位世袭制 ①武王伐纣灭商,建立西周 ②西周实行分封制宗法制。 建立东周。分封制和宗法制 遭到破坏 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 秦灭六国,实现统一 公元前8世纪 公元前594 公元前6世纪末 公元前509年 公元前449年 公元前443-429年 希腊城邦出现 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雅典民主政治。 ①罗马共和国建立。 ②公民法出现 《十二铜表法》颁布 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 (伯利克里) 秦汉(公元前221—220年) 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215年汉初 汉武帝时期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 权制度形成 蒙恬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郡国并存,丞相位高权重 实行中朝制度、察举制、 刺史制度 公元前27年(汉武 帝时期) ①罗马帝国建立 ②万民法产生 魏晋南北朝(220—589年) 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实行。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中世纪开始隋唐(581—907年) 隋唐时期隋炀帝时期唐朝中期三省六部制确立并完善。 科举制形成。 地方设置节度使,藩镇割据 局面形成。 6世纪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五代、辽、宋、夏、金、元(907—1368年) 宋朝设置同平章事,增设“参知 政事”以削弱相权

中国世界明、清前期(1368—1840年鸦片战争前) 明太祖时(1380年)明成祖时 清雍正帝时 1839年6月废除宰相制度,权分六部 设立内阁制。 设立军机处,君主专制中央 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 虎门销烟 1640年(明朝末期) 1688年(清康熙年间) 1689年 1721年 18世纪中叶 18世纪60年代 1775—1783年 1787年 1789年 1789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光荣革命”,英国资革结束 《权利法案》颁布,英国君主 立宪制确立。 沃波尔开创多数党领袖任首 相并组建内阁的先例 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完善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 美国独立战争 美国制定联邦宪法 华盛顿当选美国首任总统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清后期(1840—1912年) 1840--1842年1841年 1842年1851—1864年1856—1860年 1883—1885年1894—1895年1894年1900—1901年1901年 1905年 1911年鸦片战争 三元里人民抗英 《南京条约》签订,中国开 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 会。 太平天国运动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法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黄海海战、台湾人民割台斗争 兴中会成立 八国联军战争 《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 中国同盟会成立 辛亥革命爆发 1831、1834年 1836年 19世纪40年代 1844年 1848年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1870年 1871年 1875年 20世纪初 1903年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英国宪章运动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 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 主义诞生。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普法战争爆发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 ①德意志帝国成立 ②德意志帝国宪法通过 ③巴黎公社革命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通过, 从法律上确立共和政体。 第二次工业革命结束 俄国布尔什维克党成立,列宁 主义诞生 中华民国(1912—1949年) 1912年1月 2月12日 3月中华民国成立 宣统帝退位,清朝覆灭。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1914—1918年 1917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 ①俄国二月革命②《四月提 纲》③七月事件 ④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2018年秋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试题:第13课 课时作业 Word版含解析

第四单元第十三课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晚清政府推行的自救运动“新政”和“预备立宪”,虽没有挽救清朝走向灭亡的命运,但是客观上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直接促使了武昌起义的爆发 B.加强了清政府的综合实力 C.阻挡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D.为酝酿民主革命创造条件 [解析]清政府推行的“新政”和“预备立宪”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一些条件。故答案为D项。其他选项说法皆不符合史实。 2.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的“先驱”活动体现在(D) A.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最早进行了反侵略、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C.最早领导推翻了封建制度 D.最早建立了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解析]最早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是洪仁玕,故A项错误;太平天国运动最早进行反侵略、反封建斗争,故B项错误;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帝制,封建制度仍然根深蒂固,故C 项错误;同盟会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故D项正确。 3.(2018·浙江学业水平模拟)同盟会纲领是对兴中会革命纲领的继承和发展,同盟会纲领的发展主要体现在(C)

A.提出了民族主义B.提出了民权主义 C.提出了民生主义D.提出了民主主义 [解析]兴中会革命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具有民族、民权的含义。同盟会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十六字纲领,相比较兴中会纲领,同盟会纲领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民生主义,故选C项。 4.(2018·江苏学业水平测试)学术界有观点认为,无论是从破还是从立的角度看,武昌起义都可谓首创性义举,故史称“辛亥首义”。这里所说的“首义”主要是指武昌起义(D) A.是革命党人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B.是推翻清王朝并导致民国建立的起义 C.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反清起义 D.是第一次得到广泛响应和支持的起义 [解析]革命党人在武昌起义之前进行了不只一次的武装起义,所以A项错误。宣统皇帝是在袁世凯逼迫之下退位的,所以B项不正确。C项表述错误。故选D项。 5.(2018·河南学业水平测试)右图是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誓词,他宣誓就职这一事件发生于(D) A.1911年北京B.1911年南京 C.1912年北京D.1912年南京 [解析]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以五色旗为国旗,故选D项。 6.(2018·洛阳高一联考)1912年2月12日颁布的《清帝逊位诏书》曰:“……是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该诏书(C) A.标志着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 B.体现了清帝对君主立宪政体的向往 C.以和平方式宣告了清王朝的覆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