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复式条形统计图评课稿和教案

统计-复式条形统计图评课稿和教案
统计-复式条形统计图评课稿和教案

《统计—复式条形统计图》评课稿

老师执教的四年级《统计--复式条形统计图》有如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1、让学生体验数据的整理过程和用复式条形统计图描述和分析的过程,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特别是将两个单式统计图合并成一个复式条形统计图、图例等新知的形成,都让学生经历了探究的过程,而水到渠成。

2、在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体现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比如老师提问要想比较1985年城镇和乡村的人口数量,单看自己手中的单式统计图方便吗?能不能创造出一种观察比较方便的统计图?学生交流讨论后,于是有学生提出“把两个统计图合并成一个统计图”的想法。当画完了1985年的城镇、乡村人口数量的直条后,不少学生将两个直条用了不同颜色,老师问:“这是为什么呢?”学生自然地想到是为了辨认与区分城镇、乡村人口数。其实这就是新知图例的自主探究。

3、教学过程中适时对学生进行国情及品德教育,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动脑分析的习惯。例如:提问学生:为什么城镇人口逐年增加,乡村人口逐年下降?让学生感悟我国改革开放以及城镇化建设的伟大成就。

总之:本节课老师能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以1985-2000年城乡人口数量的变化为主线,让学生亲身经历、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全过程,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探究新知--画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活动中采用实践尝试、合作交流学习方式,主动获取新知,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尝试中发现问题,引发矛盾,画完了表示城镇,乡村人数量的直条,为什么要用不同的颜色?通过分析、评价让学生掌握了图例这一新知.这样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得到了有效培养,促进了学生主动、活泼的发展。

统计是一种数学思想,也是认识客观事物,描述生活现象及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我觉得这节课有以下两个特点:

1、教师认真的研读教材,能够理解教材的背后的意图。

在教材里,我们能够看到展示给我们的教学内容其实很简单,但做课教师认真的研读教材,非常清晰地明白每个例题里要传递给学生的数学知识和要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比如:刚开始的复式统计表教师能够充分的利用它的优点,除了寻找数学信息外,教师更是充分的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看到复式统计表的优点,从一个表中看到了两种不同的数学信息,为下面的复式统计图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再比如,在

教学单式统计图时,教师能够及时的抓住学生的基础,找出学过的单式统计图和今天单式统计图的区别,及时的进行指导画图,还关注到了很多到细节,例如指导学生使用三角板,怎样更好的寻找纵轴上的数据。在进行复式统计图教学时,教师又根据学生的基础和能力,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讨论,探索出新知!能够做出这么准确的判断全在于教师深读了教材,并能够跳出教材进行教学。

2、充分的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

在整节课中,我们都能发现教师留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小组进行讨论交流,学生主动去探索新知。这节课组织学生进行了3次合作交流,每次交流的目的都有所不同,让他们在平等、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完成了学习目标。

这节课能注重对学生渗透统计意识,让学生在统计的过程中经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能与教师的主导做到有机的结合,注重对学生的数学素养的培养。比较突出的表现在:

一、学习方式的转变:既体现自主探究又突出合作交流。

从本节课中我们有难看出,赵老师十分注重培养每一个学生的自主探索、观察分析能力,同时也提倡了小组间的合作交流。如从单式条形统计图到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过渡时对学生的引导上;特别如何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就是真正放手给学生,让他们自主探究、小组间说想法、并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我。真正地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有机结合。

二、凸显教育的价值:既获得知识更要经历知识获取的过程。

我们知道课程改革的真正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持续的发展。在注重知识传授的同时,更要让学生经历知识获得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丰富学生自己学习经历,提高学习的兴趣。本节课中赵老师设计的如何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正是让学生经历了:为什么要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如何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怎样区别统计图的内容等都是在学生自我探究、合作交流后,自我获得的,真正的诠释了“经历”这一词语。

赵老师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无不体现了其精深的教学底蕴和新颖的教学理念。

认为这节课的设计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能力,学生在以前已经学习了很多关于统计的知识,赵老师能找准学生知识的起点,放手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全过程,自主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2、能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较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上课过程中赵老师没有硬性要求学生去怎样做,而是通过情境问题的提出:你觉得这样观察起来方便吗?能不能创造出一种让人观察比较起

来方便的统计图呢?这样打破了学生原有的认知平衡,促进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建构新的认知结构,达到新的认知平衡。

3、在练习的设计中,突出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的新理念。

这节课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了小组间合作探究,在交流中让学生经历了统计的全过程,培养了学生的统计意识,并巧妙地突破了学习的难点。具体说来有如下两点:

一、让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

本节课赵老师在引出和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时,提出了两个问题:“能不能创造出一种让人观察比较起来方便的统计图?”,“我们怎样才能把两个图合并成一个统计图呢?”。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大胆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寻找绘制方法。整个过程使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突出体现了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体验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的新理念。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众所周知,统计观念的培养,首先应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而培养统计意识,应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统计的必要性。在本节课中,培养学生用复式条形统计图来描述是这节课的关键所在。如何让学生想到由单式—复式,是本节课的点睛之笔。赵老师在这里通过设计每人一张单式统计图,只看自己的统计图回答:某年城乡的人口数量,谁的多些?这一设问,把建立复式统计图这一关键所在突显了出来。这也恰恰是单式条形统计图相比于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劣势所在,于是很自然的产生了认知需要,让学生自然而然的在脑海中建立了二图合一、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必要性。

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

本节课赵敏老师较好的体现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这一学习方式。赵敏老师在教学设计中,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空间。

在探索新知这一环节,赵老师通过提问“你觉得这样观察起来方便吗?能不能创造出一种让人观察比较出来方便的统计图?”这种具有启发性的语言,激发了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接着通过小组合作、猜测、交流、绘图、展示作品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水到渠成地引出了本节课的亮点。赵老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给学生提供了探究性学习的机会,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动手、动脑、动口。不仅让学生主动参与了知识形成的过程,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精神以及创新意识,使他们得到了成功的体验。

《统计—复式条形统计图》评课稿

统计知识始终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它是统计领域的基础。学好复式条形统计图将是以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关键。赵敏老师整节课的教学活动和问题创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够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以解决问题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以活动揭示教学内容,以巧妙设计构建新知,以自主探索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从教学的各个环节的逐步深入,扎实有效的达成了统计领域过程性目标,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本节课具体体现以下几点:

1、在体验中经历过程

有效的学习是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它能给予学生自主构建知识和情感体验的空间,激发学生的思维。在本节课中,赵敏老师能够依托教材,挖掘教材的内涵,巧妙为学生创设体验、经历的过程,如在单式统计图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自主发现和以前学过的统计图有所不同,学生那睿智的灵感突然闪现,想出在没有方格的图中如何画条形统计图,老师依据学情恰当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体验着画图的每个步骤,从而掌握了作图方法。在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画法时,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与同伴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独立尝试画出复式条形统计图。同学们在画图的过程中不仅验证了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同时也感受着成功的喜悦,由于学生有了作图的体验,所以解决问题时,很快根据图中的信息,自主解决有关的问题并能提出问题。同学们在说、想、做的过程中,体验了知识形成的过程,感受了统计的思想和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显然在每个环节中,时时体现经历的过程,从而折射出老师在课堂中的准确定位。

2、在活动中突出主体地位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有效落实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是教学活动的热点,本节课无论是图1图2的探究和制作,还是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观察信息和解决问题,老师都为学生创设了足够的时空,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讨论交流、动手实践,自主构建新知,如在教学由单式条形统计图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创设了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你能创造一幅让人们很快就能比较出城镇和乡村哪个人口多的统计图吗?”老师这一巧妙的创设激发了学生问题探究的积极性,学生驰骋想象,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汇报,学生个个标新立异,说出自己的想法,得出把两个统计图合并成一个统计图的结论,从而突破了重难点,达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注重“引”和“导”,关注了每位学生,让学生“做中学,学中探,探中说”等一系列的活动,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3、在学习中体验评价功能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问题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思考性,组织解决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所以学生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为基础,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针对这种现象,老师非常重视课堂评价,有效的发挥了评价的激励功能和导向功能,如赵敏老师在知识的增长点处,激发学生创造统计图,在交流

汇报时,一位学生回答:“可以把两个统计图合成一个统计图,也就是同一时期的城乡条形图靠在一起”,老师及时有效的给予了评价,不仅使个体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还使全体达成了共识。在展示复式条形统计图时,让学生评一评画得好吗?学生积极诚恳的评价,说出了优点,指出了需要改进之处,促进了学生能力的提升,课末总结时,学生不仅自评,还对老师做出评价,可见在这和谐的课堂中,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评、自评的活动,促进了师生共享共进,感受到数学的无限乐趣,真正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在这节课中不难看出教师设计巧妙,引导到位,教学策略得当,呈现的方式恰到好处,课堂上学生学的轻松,愉快,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促进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教学效果很好。我想如果这节课再放开些,让学生通过画,自主发现问题,再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自主构建新知就更好了。

《复式条形统计图》说课稿

一、说教材

“复式条形统计图”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统计》中的一个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掌握了复式统计表、单式条形统计图等知识。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提出要使学生“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判断的进程,发展统计的观念”,关注学生参与收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因此,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教学,不仅仅局限于传统意义的掌握其特点和制作方法,而应更多地引导学生收集数据、分析数据、描述数据的全过程,并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与预测,以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数学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要使学生“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做出推断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首次将“统计观念”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统计与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社会生活太密切相关了。该部分内容的设计一方面让学生从更高的角度认识新的统计图和统计量,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区别,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怎样根据新的统计图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及心理特征,对照新课标的相关要求,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景经历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有意识的根据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进一步感受统计的现实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三、说教学重点

复式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读图能力。

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图提出数学问题和做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

四、说教法

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结合四年级的学生实际,我主要采用“探究发现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经历观察了解——尝试动手制作——掌握规律——运用规律等主动探索、交流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全面、全程地参与到探索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观察、操作与自学能力。

设计理念: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复式条件统计图,体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使学生在观念和知识上达到提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参与意识,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说学法

1、观察、比较、发现的方法

2、合作讨论的学习方式

五、说教学过程

为了上好这节课,我将整节课分为四大环节,教学程序是:

(一)、设置情境,提供数据素材

(二)、分析数据、探索绘制方法

(三)、分析复式条形统计图

(四)、巩固练习,体会现实意义

以下对每个环节的具体做法展开说明

一、设置情境,引出例题

二、分析数据、探索绘制方法

当学生调查好数据后,以“如何把调查的数据进行整理呢?”的问题导入本节课的重点,探索绘制方法,本环节我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让学生通过体验知道,在获得原始数据后,为了把调查的数据直观的表示出来,应将数据整理在复式分段统计表中。

2、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数据

为了更直观的描述数据,让学生补充城乡人口情况统计图,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回顾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3、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

当学生作出两个统计图后,让学生在对两个条形图的对比研究中感受到不方便、不直观,进而引起思考:怎样才能更便于比较呢?由此展开对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学习。由于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制作和表示方法基本相同,利用知识迁移规律,在教学中可先让学生自己尝试制作,再和学生共同交流完成。

三、分析复式的条形统计图

1、分析复式条形统计图,得出结论

当学生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之后,引导学生观察复式条形统计图,进行解读分析和判断。可以让学生试着提出问题,在图中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复式条形统计图在描述数据方面的优势——便于对两个数据进行直观比较。最后结合实际分析,使学生知道我国中小学生患近视的年龄确实比家长提前了。

当学生能很好的完成时,对学生进行评价,并介绍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来历,它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遇到了类似的问题,大家和他们想出的方法一样,这样的图形我们把它叫做复式条形统计图。

《新课标》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亲自经历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过程。从而增强了感知事实、建立概念的效果。

3、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

四、巩固练习,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课后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对自己有什么评价?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小结,在对知识的梳理过程中,又对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进行了整理。我还要求学生给自己这节课打打分并说说理由,这样做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和自我反思的过程,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自我表达和评价的能力。

六、说板书

由于本节课的数据较多,所以数据无法呈现在黑板上,画图又比较浪费时间,所以图形出示在课件中。

整节课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中数学的生活性,学生

是生活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数学教学必须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是学生愿学、乐学。

《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数学第六单元《统计》——第一课时《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P99-P101页例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景经历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有意识的根据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感受统计的现实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根据提供的数据完成相应的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能根据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所提供的信息提出并解决简单

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咱们的地球上一共有多少人口吗?我们中国有多少人口?那么我们下花园区又有多少人口呢?(出示)这是某地区1985——2000年城乡人口数量的情况,并把相关数据制成了复式统计表,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制作纵向单式条形统计图

学习任务:完成单式统计图

观察99页例1,根据复式统计表,制作某地城镇和乡村人口的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

请你观察“某城镇人口统计图”,你能说说这张统计图中都有些什么吗?生:(师引导学生说出)标题;纵轴:代表人数,单位:万人每一格表示10万人;

横轴:表示年份,年份上的小格中对应该年人数的条形图和数据;直条上标清数

字。

还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把相应的数字对齐,条形柱要一样宽,可以用颜色来表示也可以用间隔

均匀的阴影线来表示。)

师:统计图上已画出了1985年和1990年人口数的条形图,1995年的怎么画?你会吗?请你来试一试。

生:画图

师:谁愿意来给大家演示一下你是怎么画的?(指导画法)心里将每个小格平均分成10份。例如在画24的时候找出一个标准35,34比35略低一点。现在你会画了吗?请大家把城镇人口的条形图补充完整再完成乡村人口的条形统计图。生:画图

【师生活动】展示交流生说画法

2、自主探究

(1)提问:根据这两个条形统计图你能发现哪些信息?1990年城镇人口多还

是乡村人口多?怎样办可以一目了然?如果要在一个统计图中描述这些信息应

该怎么办?你还记得在学习复式统计表的时候我们是怎么把两个单式统计表合

并起来的吗?

(2)讨论并归纳:在学习复式统计表的时候就经常把两种人物或事务成对进

行对比,例如,男生和女生、一班和二班等,那么这里我们同样可以把城镇和乡

村的人口也进行对比和合并,来把两个统计图合并成复式统计图。

(3)小组合作试着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

认识图例:质疑:这么多条形,哪个表示城镇,哪个表示乡村呢?别人怎么看得清呢?

师:观察这个复式统计图横轴上的小格,你有什么发现?

生:它横轴上的每个年份上有两个小格,而单式统计图横轴上的每个年份上只有

一个小格。

师:这两个小格是做什么用的呢?请大家同桌间交流一下,然后在题卡上尝试画出这幅复式条形统计图。

3、合作交流

(1)展示学生绘制的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揭示课题:向这样有两种或者两种以上信息组成的条形统计图就是复式条形统计图。)

(2)讨论交流: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呢?请把自己的想法说一说,然后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与其他同学交流。

(3)全班汇报交流后教师小结: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单式条形统计图一样,都要标明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什么,并写明单位。另外复式条行统计图还要在右上角表示出每项数据用什么样的图示或者颜色来表示。每项数据所用的图示或颜色最好不同,以便于区别。

(4)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a.哪年城镇人口数最多?哪年最少?b.哪年乡村人口数最多?哪年最少?c.哪年城乡人口总数最多?哪年最少?

过渡:制作了这样的复式条形统计图后,我们能很清楚的找到以上问题的答案,那么,你还能从中得到哪些信息呢?

全班交流:从统计图中,我们可以发现人口总数逐年上升,这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出我们国家实行控制人口数量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必要性,因为人口众多必将带来一系列的严重问题。而该地区近年来城镇人口逐年增加,农村人口逐年下降,这又是因为什么呢?的确,随着经济的发展,乡村人口不断转为城镇人口,因而乡村人口不断减少,城镇人口不断增加,这也反映出,我们国家的经济水平也是越来越高。

小结:从一个复式条形统计图中,我们可以很容易的得到许多有价值的信息。

三、学以致用、巩固练习(练习十九一题)

请同学们看看四年级同学喜欢的运动项目统计表,同学们能根据统计表画出

复式条形统计图吗?

1、学生制作。

2、展示学生作品。

3、分析:从统计图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四、总结完善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复式条形统计图,知道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区别,会设计与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实际情况统计数据,用合适的统计图表现整理后的数据,能根据统计图呈现的信息,作出简单的判断或预测。大家在生活中很多时候需要用统计的眼光看待问题。希望同学们们能利用统计的知识帮助别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复式条形统计图》同步练习1

《复式条形统计图》同步练习1 一、填空题(共9小题) 1.观察如图统计图,回答问题。 (1)根据统计结果,为男同学组织活动一定要有的项目是_________;为女同学组织活动一定要有的项目是_________;为使男女同学共同参与,要组织_________项目的活动 (2)六(1)班喜欢跳绳的同学比喜欢乒乓球的同学少_________%。 2.复式条形统计图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式条形统计图整合而成。_________(判断对错)3.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比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表示的更明白。_________(判断对错)二、解答题(共12小题) 4.图是育才小学1-3年级学生最喜欢的玩具情况统计图。 图表1 图表2 根据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女生喜欢_________玩具的人数最多,男生喜欢_________玩具的人数最少。 (2)育才小学1-3年级一共有学生_________人。 (3)如果你是学校商店的负责人,下次采购玩具时,计划_________玩具多采购一些。5.如图是甲、乙两位师傅完成加工零件情况统计图,根据图中给出的信息,完成有关问题。(1)如图是一个_________式_________统计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两位师傅一共计划生产_________个零件。 (2)乙师傅要再生产_________个,才能完成自己任务。 (3)如果甲、乙两位师傅是同时开工,_________先完成自己的任务。 6.下图是巴蜀小学2001-2006年全校学生人数的统计图。 (1)上图中每一个小格代表()人,2005年全校学生人数是()人。 (2)对比每年男女学生的人数,你有什么发现? (3)从图中可以看出,()年到()年全校人数增加得最多,增加了()人。 (4)根据这些信息,结合自己在校六年来的真实感受,你认为我校学生人数在什么范围最为合适?并请简要说明理由。 7.下图是北京市和深圳市的平均气温统计图。

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评课稿

《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评棵稿 赵老师这节课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探究和交流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统计图的联系与区别,进而从更高的角度认识统计图,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一、给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的机会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是指学生主动地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取有一定实践价值的问题或项目,用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的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交流。可见,合作交流在数学教学中也相当重要。就本课教学内容而言,由于四年级的孩子通过前三年的学习,已经具有了统计的意识,也形成了基本的统计数据的能力,所以由单式条形统计图过渡到复式条形统计图不再是困扰学生的问题。在教学设计上,教师通过多媒体演示两张统计图合并成一个统计图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图例,突破教学难点后,给学生留下了足够的自主探究学习的空间,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索和交流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然后通过提问:“它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引起学生的讨论和交流,一方面让学生从更高的角度认识新的统计图和统计量,体会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联系和区别,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怎样根据新的统计图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在观念和知识上都得到提升。从本课的整个教学过程来看,都是学生在自我探究、自我实现,通过合作交流发现真理和掌握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协调者,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给学生一个“阳光般”的学习评价 课堂上的评价要因人而异,有所不同,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适时给予不同的“阳光”评价。当有学生答得很精彩时,我说“谢谢你,你说的很正确,很清楚。”或“你很有创见,这非常可贵。请再响亮地说一遍。”如果学生说得不准确时,我的评价是:“虽然你说的不完全正确,但我还是要感谢你的勇气。”给学生一个“阳光般”的评价,就会形成一个健康而又相互尊重的绿色的课堂。 三、不足之处有: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作用不够突出。为什么要把两个单式的合二为一?教得在牵强,引得生硬。在这方面,教师要舍得花时间,不能仅仅为教知识而教,要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源头。

《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 2、能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正确理解和分析数据,并能提出数学问题和解决问题。 重点: 学会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 突破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学会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 难点: 能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分析数据,会提出数学问题和解决问题。 突破方法: 采取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交流等方式,分析数据,并能提出数学问题和解决问题。 教法: 设置问题情境,直观演示。 学法: 操作实践,观察归纳总结。 准备: 课件,图表,学生4人分成一小组等。 学具: 直尺,彩色铅笔等。 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课件出示: 师:同学们请观察这两幅图片,它们展示的是哪些地方的情境? 生:第一幅图是城镇的景象,第二幅图是农村的景象。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现在我们国家的城镇建设越来越好,农村也不差。不信,你瞧!这是某地区城乡人口统计表(出示课件)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城镇、农村的景象,让学生感受生活水平越来越好,自然引出“某地区城乡人口统计表”。】 二、新课学习 师:从这个统计表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生独立思考后,指名汇报。

师:同学们,真棒!从这个统计表,能得到这么多的信息,有没有能让我一眼就看到城镇或乡村人口数量变化的图形? 生(思考后回答):有,我们可以绘制条形统计图。 师:请同学们做做看!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绘制条形统计图。 组织学生独立完成后,用投影展示作品。 师各选择一幅统计图展示,边展示学生作品边出示课件。 师:同学们,绘制的条形统计图真好!(课件出示)请同学们观察,这两个统计图,有什么相同点和异同点? 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指名汇报。 生1:我发现了它们的横轴上的年份是相同的。 生2:我发现了它们的纵轴上每格代表的人数相同。 生3:我发现了它们一个是统计某地区城镇人口的,另一个是统计某地区乡村人口的。 生4:我发现了它们的直条用的颜色不一样。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绘制单式条形统计图,复习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步骤,引导学生观察两幅统计图,是为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作铺垫。】 师:同学们,观察可仔细了!既然它们有相同点,能不能把这两个条形统计图合成一个统计图呢? 生(齐):能。 师:该怎样合成一个统计图?请你思考,你这张统计图是怎样绘制的呢? 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指名汇报。 生1:首先,我们要把这个统计图的名称换了,换成“某地区城乡人口统计图”。 生2:我们觉得统计图的纵轴不用修改,横轴上每年各画两个刻度,分别表示城镇和乡村。 生3:每个刻度的宽度相等,并且每年度之间的间距相等。 生4:我在统计图的右上方,分别用不同的颜色画一个小的直条表示城镇和乡村的人口。 师:你说的那个小直条在复式条形统计图中叫做图例,我们可以用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类别。 生5:我先按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画法,用右上方表示城镇人口图例的颜色画出,表示城镇人口的直条,再用表示乡村人口图例的颜色画出,表示乡村人口的直条。 …… 师:同学们,说得真清楚。请同学们把他们说的步骤结合起来,把这个复式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课件出示第96页的第1个统计图)

《复式条形统计图》整理

《复式条形统计图》课堂语言整理 注:蓝色字体为过渡语,橙色字体为提问语,红色字体为评价语。师:让我们先来看一段近视的资料(出示近视小资料) 师:你感觉提前了吗(提前了)这只是我们的感觉而已,是不是真的提前了呢我们要用数据说话,用统计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 师:要统计我们要先来干什么女孩。哦,你的意思是要先收集数据,搜集什么样的数据 师:你的意思是收集一下学生是几岁患近视的,家长是几岁患近视的是吗 师:真不错,请坐。 师:我国卫生组织对45名学生和家长开始患近视的年龄情况进行了调查,这是收集的数据。 师:同学们看我们收集好了数据该怎么办呢一起说(整理) 师:你想怎样来整理你的意思是我们将8岁的整理到一起,十岁的整理到一起12岁的整理到一起是这个意思吗 师:也不错,根据需要我们分年龄段进行整理,制成了一张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你觉得哪张统计表更方便比较 师:对,复式统计表更方便我们进行比较。 师:同学们想一想有没有更直观的方法来描述这组数据呢 师:女孩(用条形统计图)同意吗 师:我们来比比看7岁以下,学生患近视的人数和家长患近视的人数,你有什么发现 师:学生患近视的人数是家长患近视的人数的几倍,学生是几人,家长是几人 师:不错

师:7-9岁这个年龄段学生患近视的人数和家长相比,你又有什么发现 师:学生比家长多7人,不错。 师:再来看,10岁到12岁这个年龄段呢 师:真棒,13到15岁呢来最后一个15岁以上呢 师:同学们我们来看在刚才我们在比较时,又看这张图又看这张图,这样比起来,你有什么感觉一起说(累)老师也有同样的感觉,太麻烦,。 师:看来在两副图上进行比较确实不太方便,那怎么办你说说。 师:不错,这是一个好主意,把两副图合成一幅。想研究吗那我们就赶快以小组为单位,研究一下怎样将两张图合成一张,然后独立完成一号学习单,开始。 师:看谁画得又快又规范, 师:同学们都坐好了,都朝前看,老师发现了3张非常有特色的作业,我们来当一个小评委来评价一下好吗 师:同学们,他这样合在一起方便比较吗为什么它只能看出什么 师:你的意思是它看不出准确数据,同学们看它这样合在一起的话,如果我们标上数据我们只能看出什么某个年龄段一共有几人。 师:你们看这张图方便我们比较学生和家长谁多谁少吗 师:同学们看这张她的不是很规范,这张和刚才的这张比较他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师:也就是说,它在每一个直条上方用汉字做了一个标记。 师:那同学们这张图能一眼看出谁表示学生谁表示家长吗这张能不能这张能吗 师:这个同学很有创意。 师:在数学上就把它叫做图例,为了规范美观,我们把图例标在条形

小学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复式条形统计图》资料复式统计图分类

小学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 《复式统计表》资料 复式统计图分类 1. 复式统计图包括: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 复式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和各个数量的差。 复式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楚地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和可以清楚的看出各种数量的增减情况。 2. 复式统计图与普通统计图的区别 单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相同点是都能让人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不同点就是单式条形统计图用于比较一个物体,而复式条形统计图用于比较多个物体的数量。 3. 复式条形统计图 条形图简介 条形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条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从条形统计图中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条形统计图一般简称条形图,也叫长条图或直条图。条形统计图是用条形的长短来代表数量的大小,便于比较。 条形图分类和概念 条形统计图分为:单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条形统计图,前者只表示1个项目的数据,后者可以同时表示多个项目的数据。 频数:一般我们称落在不同小组中的数据个数为该组的频数(frequency)。 频率:频数与数据总数的比为频率。频率*100%就是百分比。 条形图主要用于表示离散型数据资料,即计数数据。 条形图分为简单条形图,分组条形图,分段条形图三种。 条形图绘制过程 (1)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作为纵轴和横轴 (2)在横轴上适当分配条形的位置,确定直条的宽度和间隔。 (3)在纵轴上确定单位长度,并标出数量的标记和计量单位。 (4)根据数据的大小,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并标上标题。 (5)若条形太小可适当在条形内画上颜色等区分。

2016最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目标: 1、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其特点,并会画复式条形统计图; 2、能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体会数据的作用; 3、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提高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会画复式条形统计图并能从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前面我们已经学习过统计的相关知识,会用统计表统计图来表示数据,那么,你们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统计图吗? 学生回答: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 出示某校五年级各班人数统计表,你能用统计图表示该组数据吗?用哪种统计图?试着画一画。 组织学生画条形统计图。巡视课堂,对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 课件演示条形统计图的画法。 你能说说条形统计图有哪些内容组成,有什么特点吗? 学生观察:条形统计图由图名、横轴、纵轴、直条、纵轴表示的单位大小组成;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晰地表示各个数据的大小,易于比较各数据之间的差别。 教师小结:当我们只需要表示一组数据的时候我们可以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但是生活中有时我们需要表示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数据,我们还能用这样的条形统计图表示吗?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条形统计图的知识——复式条形统计图。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同学们,你们玩过投球游戏吗? 你认为单手投球远还是双手投球远啊?

学生有的说单手投得远,有的说双手投得远,还有同学说一样远。 有同学对第一活动小组7名同学的投球情况进行了统计。 出示第一活动小组同学的投球情况统计表。 从表中你能比较出哪种投球方式远吗? 可以但比较困难。 同学们都知道用条形统计图示数据易于比较数据之间的差异,那么你能想办法用条形统计统计图的方式表示这两组数据吗? 请同学们小组讨论,试着画一画。 大部分同学都是用两幅统计图分别表示两组数据。 课件出示两幅条形统计图。 从图中你能比较出哪种方式投球远吗? 不能。 我们能不能将两幅统计图合并成一幅统计图呢? 课件演示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画法。 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统计图与我们前面学过的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 学生发现:这是用两种不同颜色的直条表示不同的数量,而且在图的右上角要标明图例。 教师指着复式条形统计图说:像这样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直条表示不同数量的统计图就是复式条形统计图。。 提问:1、从这幅统计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2、大多数情况下,哪种情形投球距离远一些?与你的猜测一致吗? 指名学生说一说,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从统计图中,你能说说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需要注意什么吗? 师生共同归纳: (1)表示单手投球与双手投球的直条不仅颜色要有区别,而且在图的右上角要

(完整版)《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及反思

《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绥阳县茅垭镇新乐小学:柳鹏教学内容: 2013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95~96页例3、第97页“做一做”以及第98~99页练习二十三第1~3题。 教学目标: 1、学会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 2、能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正确理解和分析数据,并能提出数学问题和解决问题。 3、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相关知识。 教材分析: 复式条形统计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习的。教材首先借助两幅插图向学生展现了城乡建设日新月异的变化。接着给出了某地区城乡人口的复式统计表。接下来先让学生根据复式统计表分别完成两个统计图,在通过两幅图对比观察,使学生感受到同一年份的两个数据分别出现在两个不同的统计图中给统计比较带来的麻烦,从而产生新的认知需求。教材由小精灵的问题引导学生把两个统计图合二为一,然后介绍这就是复式条形统计图。在组织学生观察并讨论:“它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一方面让学生在对比中认识新的统计图,体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进一步建立数据分析观念;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会根据新的统计图提出数学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学生学习了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教材引出条形统计图的另一种形式——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使学生认识到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与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只是形式上的不同,本质是相同的。学生通过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不仅增长见识,而且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复式条形统计图是学生在已经学过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习的。虽然他们在已经学习单式条形统计图,但没有接触过复式条形统计图。因此,在教学时,先让学生复习单式条形统计图,再通过设疑引导学生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渗透数学知识服务于生活,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复式条形统计图,接着学生合作交流、共同探讨、分析数据,通过画一画,说一说等活动,分析数据,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深化重难点的突破。最后由易到难,帮助学生正确分析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相关信息,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图形,分析数据,会提出数学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展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重点: 学会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 突破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学会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 难点: 能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分析数据,会提出数学问题和解决问题。 突破方法: 采取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交流等方式,分析数据,并能提出数学问题和解决问题。 教法: 设置问题情境,直观演示。 学法: 操作实践,观察归纳总结。 准备: 课件,图表,学生4人分成一小组等。 学具:

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案例

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材分析】 “复式条形统计图”学生在四年级上册已经初步学习过,并且学生已经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掌握了单式条形统计图特点。这节课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本课教材编排力图体现以下两个特点。 一.注重知识发生过程中学生的亲身体验与感悟。 “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是学习统计的核心目标。而统计观念的形成最有效方法是让学生亲身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全过程。因此,教材在开课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比较单手投球远还是双手投球远。”安排这一教学内容的目的,一方面是通过一个真实的体育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密切统计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另一方面,使学生们通过亲身实践与切身体验,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全过程,从而体会数据可以用来描述现象,回答问题。以帮助学生形成统计意识,体会统计价值。本课教学我没有选用教材中现成数据,而是选择在课前进行投球游戏,记录学生单手投球与双手投球的数据,来指导学生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学生对这个素材比课本中提供的现成数据更为熟悉,更有亲切感,学习起来就更有激情。 二.加强习题的开放性,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不同的数学,有不同

的提高与发展。 教材安排的练习题“试一试”,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使学生不局限于回答教材中提出的几个问题,而是能发挥学生的观察力和想像力,根据统计图能发现更多的信息,进而提出不同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学生调查】 【学生分析】 这节课教学之前我对学生进行了学前知识调查,调查中发现学生对投球游戏这一体育活动项目很感兴趣。对于复式条形统计图,虽然学生在四年级已经学习过。但间隔时间较长,且我校处于北方城市的城乡结合部,学生来源复杂。我班的学生有三种情况,个别中途转学来的学生没学过统计,部分学生忘记了前面所学知识和大部分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知识背景和生活体验。因此,关于本节内容的学习,主要引导学生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进行有效建构。让学生亲身经历收集数

《复式条形统计图》心得体会

听李继杰副校长执教《复式条形统计图》心得体会 水心小学范恺 本周,我通过微信视频认真倾听了英德市第四小学李继杰副校长执教的四年级下册《复式条形统计图》一课,让我受益匪浅,明确了在新课程背景下上好一节课数学课的走向――学本课堂。 《复式条形统计图》这节课是在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李校长整个过程使学生亲身经历了数据的观察、猜测、分析的过程,从中体会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体现了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体验知识的发生和发展的过程”的新理念。这节课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抓准学生的学习起点,有效设计教学 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说过:如果我不得不将教育心理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作为成长中的学生,他们所经历的学习过程应该是主动探索,自主构建,不断完善与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已有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和对社会的理解等因素将会影响学习的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密切关注学生的起点,并据此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练老师设计的几个教学环节都体现了这种生本理念。 在引题环节中,设置上课得分统计图评价体系,与本课统计图知识点想契合,设计得很有匠心。出示长隆欢乐世界项目(本

班学生男生兴趣人数统计图和本班女生兴趣人数统计图),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设计而统计图中得到哪些信息?通过提问使学生感受到单式统计图不利于比较两组数据,实在是太麻烦,非常需要复式统计图。再请学生设计一个统计图,能很方便的比较男女生兴趣的情况。这样的设计让学生的认知产生冲突时,深刻体会到复式统计图的必要性。还有数学老师都知道在让学生画一张统计图是很费时间的,他大胆地让学生采用徒手绘制统计图草图,既节约了时间,又让学生充分经历了复式统计图形成的过程,一举两得。 二、注重知识的对比,扎实有效教学 对比就是运用对照的手段确定事物异同关系的思维过程,对比教学就是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做文章,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对比类推、举一反三。具体而言,对比教学法就是指在教学中将一些具有某种联系和区别的教学内容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其相同和不同之处,使学生在明确了一个内容之后能够自然地联想到另一个内容,并能自行理解和掌握,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本节课中,李校长让学生分析复式条形统计图,使学生在比较辨别中认识到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优点。以此深化学生对复式条形统计图应用范围的认识。 三、学生为主体,老师是幕后引路人 这节课知识点较简单,学生比较容易掌握,因此,李校长为学生创造了很多的实践机会,比如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取统计图的

四年级上数学评课稿分段整理数据_苏教版-最新教学文档

《分段整理数据》评课稿 10月17日在黄海路小学听了两节课,一节是吴凌艳老师的《分段整理数据》,一节是王金秀老师的《复式条形统计图》。两节课都很好的体现“统计与概率”的内涵,让学生经历调查、研究、整理数据的统计过程,并进行数据分析。还听了王主任《聚焦“统计与概率”,发展数据分析观念》的讲座,通过今天的学习让我对统计与概率的教学有了更为清撤的认识,这对我以后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下面就听《分段整理数据》一课说说个人的一点想法:承前启后是关键 课前,吴老师与学生的交流是“承前”。唤醒学生在第一学段对统计的记忆,例如问题在以前的学习哪些统计知识或生活中哪里运用到统计知识?就这个问题既让学生回想与统计有关知识,为本节课做好储备知识也在摸清楚学生的起点,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老师做出合适的点拨与总结。 有了课前的“承前”后,用“订鼓号队校服”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有要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的需要,开启本节课的学习。这让学生充分的感受到统计活动的实际价值。 课堂教学行如流水 吴老师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达成度高。目标的关键就是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分段整理数据进行统计是解决问题的严重方法,感受分段处理的严重性。吴老师通过“鼓号队队服”的情境,让学生逐步的认识到要解决订服装的问题就需要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怎么整理呢?根据服装的型号的问题有了“分段整理的数据”的认识,到呈现给服装厂厂长的是一张完成的统计表,这个过程就像流水一样水到渠成。最后,师的厂长身份、生的订校服老师身份的演绎很自然的就完成了对数据分析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是喜悦的、需要的、想参与的。学生对“分段整理数据”是解决问题的严重方法这一知识点掌握到位,同时感受到统计的实际价值和必要性。由于问题是有学生想办法一步步解决跟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同时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扶”到“放”

小学数学_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设计简单的调查表,知道设计调查 表,需要确定调查的对象和内容。了解调查记录数据的方法。 2.结合实例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知道复式条形统计图便于对多个对象数 据进行比较,制作时要有图例说明,会根据给定的图例绘制条形统计图。 3.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和分析数据的统计过程,了解统计 的一般步骤,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教学重点]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根据给定的图例绘制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会用复式条形统计图对数据进行描述和分析。 [教学过程]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一)理解情境 1.提问 师:同学们近年来中小学生的视力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关注。下面就来看一条 信息,读一读你都知道了什么? 图1 课件演示(见图1) 2.交流 预设:目前,我国中国小学生近视 患病率居世界第二位。 预设2:患近视的年龄提前了。 师:“目前我国中小学生患近视的年龄提前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课件 变红)(随机举例点拨:如果你们家长这一代人患近视的年龄是15岁,那么你 们患近视的年龄要比15岁大还是小?) 3.小结 师:信息中告诉我们目前中小学生患近视的年龄提前了。 (二)提出问题 师:到底是不是真提前了?(贴问题)下面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呈现信息,引导学生弄清“患近视的年龄提前了”这句话的含义;进而提出本课主要问题“患近视的年龄是不是提前了?”为后续统计解决问题提供素材。 二、解决问题,探究方法 (一)调查收集数据 1.体会收集数据的必要性 (1)提问 师:怎样才能知道目前中小学生“患近视的年龄是不是提前了?” (2)思考交流 预设:统计一下学生和家长患近视的年龄。 师:统计什么?统计谁的年龄才能比较出患近视的年龄是不是提前了? (3)小结 师:先调查收集学生和家长患近视的年龄,再比一比。 2.学习设计调查表 (1)提问 师:要调查收集数据,我们就要先设计一个调查表记录数据。(出空表)想一想,调查表中需要记录什么? (2)思考交流 预设:需要记录家长、学生的姓名和他们开始患近视的年龄。(讨论点拨)(3)小结 师:看来,设计调查表既要确定调查的对象,又要确定调查的内容。(边说边出示对象和内容) 3.学习调查方法 (1)提问 师:有了这个调查表,你打算怎样收集这些数据? (2)思考交流 预设:拿着表格问问同学和家长。…… (3)小结

《复式条形统计图》评课稿

《复式条形统计图》评课稿 复式条形统计图是人教版四上的内容学生在此之前已学过单式条形统计图对于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特点等已经掌握那将什么作为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以什么为重点选择样的素材进行教学是我们在课前应该思考的问题 本节课中,陈晓霞老师精心设计了多个学习环节主要落实这样几个教学目标: 1、经历从单式条形统计图到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过程; 2、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3、会画复式条形统计图及学会简单的分析、比较、判断和推理 纵观本节课我认为陈老师的这节课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抓准学生的学习起点有效设计教学 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说过:如果我不得不将教育心理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作为成长中的学生他们所经历的学习过程应该是主动探索自主构建不断完善[内容来于YY课件园教师站.]与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已有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和对社会的理解等因素将会影响学习的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密切关注学生的起点并据此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藤老师设计的几个教学环节都体现了这种生本理念 在引题环节中让学生体会到复式统计图的必要性时设计得很有匠心分别出示两张单式统计图(本班学生男生兴趣小组人数统计图和

本班女生兴趣小组人数统计图)让学生说一说从这个统计图中得到些信息通过提问使学生感受到这样的单式统计图不利于比较两组数据实在是太麻烦非常需要复式统计图再请学生设计一个统计图能很方便的比较男女生兴趣小组的情况请同学设计草图后交流、择优这样的设计让学生的认知产生冲突时深刻体会到复式统计图的必要性还有数学老师都知道在让学生画一张统计图是很费时间的他大胆地让学生采用徒手绘制统计图草图既节约了时间又让学生充分经历了复式统计图形成的过程一举两得 二、注重知识的对比认识环环相扣扎实有效 我们知道对比就是运用对照的手段确定事物异同关系的思维过程对比教学就是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做文章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对比类推、举一反三具体而言对比教学法就是指在教学中将一些具有某种联系和区别的教学内容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其相同和不同之处使学生在明确了一个内容之后能够自然地联想到另一个内容并能自行理解和掌握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本节课中陈老师让学生对比单、复式条形统计图使学生在比较辨别中认识到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优点以此深化学生对复式条形统计图应用范围的认识

(完整版)《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材分析】 人教版数学第八册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教材第95页的例3、及第97页做一做。教材是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自主探索、认识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材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提供了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以及常见的社会生活素材,力求使学生更深入的了解统计的方法,认识统计的作用与意义,明确统计知识是为生活服务的,并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 更关心、关注社会问题。 【学情分析】 (1)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储备要求,一是统计的初步知识,二是平均分的知识。这些知识是学生原来的知识中学过。 (2)通过统计图表和统计初步知识的学习,学生已初步具有调查、统计的意识;而且,学生已初步具有“移多补少”使两数相等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经历将两个相关联的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并成一个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过程,认识横向和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自主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感受图例的作用。 2、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过程,在描述和分析数据的统计过程中,进行合理的判断和决策。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3、通过对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品质,以及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理解单式条形统计图与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异同,并能在有纵轴、横轴的图上用复式条形表示相应地数据。 【解决措施】能看懂复式条形统计图,并尝试在复式条形统计图中尽可能多地获取信息并作出合理的分析与预测。 【教学难点】能看懂复式条形统计图,并尝试在复式条形统计图中尽可能多地获取信息并作出合理的分析与预测。 【解决措施】问题引导,合作交流。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信息技术应用分析】: 信息技术应用分析 知识点学习目标媒体内容与形式教学作用使用 方式 媒体 来源 认识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理解纵向复 式条形统计图的 统计方法。 纵向复式条形统计 图图片 通过演示帮助学 生理解横向复式 条形统计图的统 计方法 播放自制 认识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掌握横向纵 向复式条形统计 图的统计方法 横向复式条形统计 图图片 帮助学生理 解掌握理解横向 复式条形统计图 的统计方法 播放自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二次复备 一、情境导入

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教案

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潘太刨 一、引入课题,探索 1、2008届奥运会在我国举行,因此引发了我国全民健身的热潮。我们学校为了推广有益的健身活动,准备购买一些同学们喜欢的健身器材,如果让你负责购买的话,你购买之前需要了解些什么? 生:那购买哪些器材比较好,要购买多少呢?板书:器材?多少? 师:你有什么办法可以了解到我们需要的信息呢?(统计) 到底怎么统计呢?(问、了解、……) 师评价:同学们都想到要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用真实的数据为买器材这件事情做依据。 2、师:那你们喜欢哪些健身活动呢?(男生、女生). 师:看来男女同学喜欢的健身项目是不一样的。 看来我们要把男女同学分开来去收集数据,更清楚比较男女生的差异了。 2、下面是我们三小学校同学喜欢的健身运动的统计情况: (出示课件:男生的统计表,再出现女生的统计表, 师:为了更好的比较男女生喜欢的情况,我们以前是怎么做? 合并两个统计表,从表中,你获取了那些信息? 3、为了更加直观地比较男女同学的喜欢情况,我们制成统计图(出示课件) 你了解哪些信息? 3、观察两幅图,你有什么看法?提一提你们的建议? (明明是男生喜欢运动多,为什么看上去少一点?) 师:对啊,这是什么原因呢? (因为两张图取的单位长度不一样,所以容易造成错觉,这样利于比较吗?) 4、师:那该怎么办?统计一单位长度。 (出示改变后的统计图) 二、探索发现 1、师:怎样才能更好地比较男女生喜欢各种健身活动的情况呢? 生同桌讨论,反馈(合在一起) 2、师:你们能不能试试看?行吗?

同桌合作, 反馈,交流。 3、师:老师收集了几位同学的作品 图1他是怎么整理数据的?为什么画成两种颜色?(先男后女,区别男生女生) 图2师为什么要这样画?生:踢毽子的男女放在一起方便比较。(同一类分开) 评价:你的想法真好,希望把喜欢同一类的男女数据画的靠近些,为了能够更好来比较。图3:猜一猜,他又是怎么画?(图标) 你更喜欢哪幅图,为什么? 4、师:老师也做成了统计图(出示课件) 师:对,像这样的统计图,叫做复式条形统计图(板书课题) 师:从图中,你读到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5、这与刚才的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一个是单式,一个是多项) 6、师:通过刚才的统计,你对我们学校在购置体育器材方面有什么建议? 师:谢谢你们,我一定会将你们的建议带给我们的校长。 三、练习巩固 1、全民健身当然离不开我们国家对于体育事业的重视啦,今天,我国举行了29届奥运会,请看中、美两国在近几届奥运会上金牌数量统计图。 根据这幅统计图你能回答以下几个问题吗? 没有图例 (1)26届中国获得金牌()枚。29届美国获得金牌()枚。 为什么你们回答不出来? 出示图例后再回答。 (1)26届中国获得金牌()枚。29届美国获得金牌()枚。 (2)28届美国比中国的金牌多()枚。 (3)()年中、美两国的金牌数量差距最大。 (4)从图上你还能看出什么? (5)根据这幅统计图你想说什么?对于下届奥运会有什么看法? 师:统计图不仅能看出两组数据的差异,而且还能对未来的发展有所预测。 2、不光国家的发展会用到统计的知识,就是我们身边也经常会用到统计,请看这是四年级某位同学本学期1-4单元语、数、英成绩的统计表。

复式条形统计图习题

四年级数学下册复式条形统计图复习题 班级:__ 姓名:___ 1.填一填。 ﹙1﹚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用直条的﹙﹚表示数量的多少,直条越﹙﹚表示数量越多,直条越﹙﹚表示数量越少,直条长度﹙﹚,数量就相等。 ﹙2﹚有﹙﹚种或﹙﹚种以上的数据组成的条形统计图就叫做复式条形统计图。﹙3﹚条形统计图的优点是能清楚地看出数量的﹙﹚,便于比较两组数据的﹙﹚﹙4﹚复式条形统计图要画两种以上的直条,为了区别可以用不同的颜色或者线条来表示,这就是﹙﹚。 (5)笼内有鸡,兔若干,共有35个头,94只脚,则鸡有()只,兔有()只。 (6)每张桌子比每把椅子贵60元,买6把椅子和10张桌子共付1224元,桌子的单价是()元,椅子的单价是()元。 (7)乒乓球每个5角,羽毛球每个8角,王老师买两种球共15个,用去了10元5角,王老师买了()个羽毛球,()个乒乓球 2.判一判。 ﹙1﹚单式条形统计图中要标出图例。﹙﹚ ﹙2﹚单式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只用一种直条来表示,而复式条形统计图可以同时表示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数量。﹙﹚ ﹙3﹚复式条形统计图用不同颜色的直条来表示几组数据是为了使统计图看起来美观,漂亮。﹙4﹚复式条形统计图中的图例颜色可以相同。﹙﹚ 3、实际应用 (一)、育才小学四年级两个班回收易拉罐情况如下表。完成下面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1﹚四⑴班哪个月回收的易拉罐最多?哪个月回收的易拉罐最少? ﹙2﹚四⑵班四个月一共回收多少个易拉罐? ﹙3﹚如果回收10个易拉罐可以制成2个新易拉罐,四⑵班四个月回收的易拉罐可以制成几个新易拉罐? ﹙4﹚四⑴班平均每月回收多少个易拉罐? (二)某电脑公司第一、第二门市部2004年——2007年上缴利润情况如下表: 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 第一门市部30 42 70 110 第二门市部40 45 90 155 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面的条形统计图。 年月 根据上面统计图填空。

复式统计表说课稿

复式统计表说课稿 滁州市小学数学第十届优质课评比(说课稿)用纸 (共8页) 单位姓名 课题 …………………………………………………………………………… 一、紧扣要点,说 二、联系学情,说教法学法 三、精心预设,说教学过程 四、画龙点睛,说板书设计 说课流程:教材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10单元,教材 第105-106页例1、“练一练”、“练习二十”第1题。 2.教材所处的地位与作用: 《复式统计表》属于统计与概率领域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学会简单单式统 计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学习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方法,另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统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与广泛应用,发展 统计观念,也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的重要基础。 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在经历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等过程中体会复式统计表的特点,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 计观念。并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 的信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能力,获得成 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4.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经历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等过程中体会复式统计表的特点,能 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体会复式统计表的优点。 难点: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理解统计方法,并且根据相关数据运 用正确的统计方法填写、分析统计表,发展统计观念。 二、说教法学法 1.学情分析: 本节课学习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已掌握了单式统计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生已经对 统计表有了一个初步认识,并且能够对数据进行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能够根据收集 到的数据,经过整理后填写表格,体会到统计表的一般特点,有了这些知识基础,可以帮 助学生很好地解决复式统计表的新知建构过程。但对于学生来说,经历数据收集、整理、 描述、分析的过程,了解复式统计表的特点,体会复式统计表和单式统计表的联系与区别,我想,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2.说教法: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你可以将一匹马牵到河边,但是你决不可 能按着马头让它饮水。”这句话也道出了数学教学的灵魂在于主体探究。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基于本节课的特点,我紧紧扣 住学生身边实例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多媒体辅助法等教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参 与到学习中来,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引导发现法:为学生创设了统计兴趣小组人数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把四个 小组的人数合并到一张统计表中,使学生产生学习复式统计表的需要,并且让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说学法: 课标明确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 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 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为达到学生主动活泼地学习,本节课采用自主探究、合 作交流、动手操作、观察发现等学习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观察发现法:在引导学生收集、整理数据并进行填表分析的过程中,组织学生观察表格,从中发现数据间的联系,体会复式统计表的特点。

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动手制作、展示交流评价等主动探索、互动合作的学习过程,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和用途,掌握其绘制方法。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简单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鼓励学生自主实践、探索和合作活动,发展学生自主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复式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读图能力。 教学难点:根据统计图提出数学问题和作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水彩笔、尺子等。 教材分析:复式条形统计图是在学习了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对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学习,实际上是对单式条形统计图的有关知识进行巩固与扩充。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统计过程;正确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感受图例的作用,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用途;识别分析与处理统计图中的信息。 设计理念:在教学设计上运用了知识的迁移,引导学生从已有知识出发,主动参与新知的探索与学习,从而完成了统计数据、绘制统计图、分析统计图的过程;并放手让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索,提高

学生学习的效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教师: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将在下周召开“诵经典美文做少年君子”经典诵读成果展示活动。展示的项目有经典美文手抄报评选、唱古诗词表演、英文诗朗诵、电子报刊设计。没有人数限制。现在,就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踊跃报名。 二、探究新知 1、收集数据。 第一项:参加经典美文手抄报评选的同学,请举手。 第二项:参加唱古诗词表演的同学,请举手。 第三项:参加英文诗朗诵的同学,请举手。 第四项:参加电子报刊设计的同学,请举手。 学生回答: 2、整理数据。 根据学生回答,将参加比赛的项目的人数,填写在统计表中。 四年级同学参加展示活动项目统计表 手抄报评选 唱古诗词 英文诗朗诵

南头部数学教师公开课小结

南头部数学教师公开课小结南头部数学教师公开课胸部小结 (南山实验化学分析南头部圣克洛县) 201*年9月开学伊始,学校对教师公开课的上课,听课,评课制度成功进行了改革,要求全员参与公开透明。南头部17位数学老师,除张格老师符合学校不用上展示课的年龄条件,其他16位老师都参与了此次公开课的展示。 16位数学老师的公开课从课型上看可以分为新授课、活动课、综合实践课、和特训课四个类型。 活动课:于道莉老师上所的“周长与面积”、张晓颖老师上用的“神奇的计算工具”为活动课。 综合实践课:任蓓老师上为的“数字的用处”为综合实践通识。 练习课:吉培陪著老师上的“回家路上”是2-5乘法口诀应用的练习课。其余老师的课例均为新授课,从知识内容上看这些新授课又可以分为四类。(1)数与代数:如张合莲老师的“笔算乘法”,郑惠霞老师的“总分大小比较”,沈云老师的“认识负数”。 (2)空间与图形:如高雅主任的“确定位置”,王伟群老师的“左右”,李延错老师“时、分的认识”。 (3)统计与概率:如谢锦老师的“复式条形统计图”,杨儒军老师“统计的初步认识”,高佳老师“可能性的大小”。 (4)解决问题:如曾一度卫明老师“比的应用”,齐志红老师“鸡兔同笼问题”,杨文老师“相遇问题”。 本学期16位数学老师的公开课特点:创新、开放、自主、探索、细致、和谐

(一)创新。 高主任“确定位置” 设计新颖巧妙,通过示意图、坐标图认识数对,但又不流于表面 的内容和形式,对坐标彰显图起点的关注和坐标图上数对排列基本规 律的探寻体现了高主任对课外的深层思考,让人眼花缭乱,回味无穷 李延错“时分的认识” 能在南山区片区比赛中获得第一名,并最终获得南山区一等奖, 也源于李老师的大胆创新。“时、分的认识”这节课概念很多,知识 零散,李老师在新课的导入中用一个小朋友画错的钟表时刻引入学生 对时针、分针、12个大格、60个小格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争论和思考,非常别具一格引人入胜。 两位的课例让我们看到对于课堂教学的创新,源于教师对教材的 深层挖掘和细致思考! (二)开放 于道莉“周长和国土面积的比较” 学生用16根小棒围成不同的长方形,通过小组讨论和比较这些长 方形长、宽、周长间有和面积之间的隔阂,学生到周长相等的长方形 越接近正方形面积越大。整片课堂和谐、民主,利用操作活动、小组 讨论和集体帕尼诺区汇报等多种形式,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自主探究、相互学习的广大职工。 沈云“负数的认识”。课堂上沈老师让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记录 听到的正数和负数数据。虽然最后孩子们要掌握的还是标准的正、负 数记录这种方式,但这个过程给孩子们留下的乐趣、成就感和想象力 远不是一个规定的记录方式所能给予的。因此我非常喜欢这个环节, 喜欢沈老师在寸时寸金的课堂上给孩子这么一大段独自思考和创造的 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