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烘焙行业五力竞争模型分析(文库)

中国烘焙行业五力竞争模型分析(文库)
中国烘焙行业五力竞争模型分析(文库)

中国烘焙行业五力竞争模型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生活水平的追求越来越高,烘焙食品作为一种时尚、便捷、健康的食品,越来越多地走进我们的生活。本文通过波特五力竞争模型分析中国烘焙行业的现状。首先,对中国烘焙行业的现状特征、市场规模、未来预测、区域分布和经营模式进行了简单介绍,并通过数据加以说明,对现有的问题也进行了一定的思考。接着使用五力竞争模型对于行业进行详细分析,从来自潜在进入者的威胁、来自现有竞争者的威胁、来自替代品的威胁、消费者的议价能力和来自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五方面,对现今的中国烘焙行业进行详细的分析。最后,就分析结果提出复核我国烘焙行业现状的战略建议。

Michael Porter's Five Forces Model Analysis for China’s Baking Industry

Tang Yun Student No. 5111209057

(Antai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Abstract: As China’s economy rapidly develops in the past years, people have higher request to their life quality. Bakery food, since it’s fashion, convenient and healthy, becomes more

and more popular in our daily life. This essay used Michael Porter's Five Forces Model

to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baking industry. Firstly, this essay briefly

introduced the features of nowadays’baking industry, and its market size, future

prediction, regional distribution and sales methods, with the help of data and details, and

provided a simple consider to the existing problems. Next, this essay used the five

forces model to analyze nowadays’ market, which includes the threat of new entrants,

the threat of substitute products or services, the threat of established rivals, the

bargaining power of suppliers and the bargaining power of customers. At last, we gave

some appropriate suggestion on competition strategy with the actual conditions of our

country.

关键词:烘焙业波特五力竞争模型战略建议

Key Words: Baking industry, Porter’s five forces model, Strategy

1中国烘焙行业概况

1.1中国烘焙行业简述

烘焙食品主要包括面包、糕点、饼(饼干、月饼、烤饼等)、方便食品等几大类。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城市消费者追求美味、健康、快捷的饮食生活方式,烘焙食品特别是西式烘焙食品获得了越来越多的青睐,推动了中国烘焙食品行业和市场的发展。许多烘焙店和工业食品烘焙企业在过去的几年中不断进行地域扩张和产能扩大,而许多非烘焙企业也纷纷跨界进入烘焙食品领域。

2008年,85度C在台湾市场一举超过星巴克;2009年,成立不到一年时间的喜来公社在上海开出第九家分店;同年,与知名营销策划机构金汇通合作的武汉仟吉销售额突破2亿元……近年来,中国烘焙行业可谓风生水起。调查显示,我国烘焙产业一直保持在10%以上的增长速度,2007—2012年间中国烘焙食品市场的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高达35%,2009年已近900亿的产业规模,而到2012年,销售总额更是突破了1350亿元,堪称发展迅速。

1.2现状特征

总体而言,中国烘焙行业发展迅速,发展态势良好。在行业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产品品质不断提高,更加注重安全、营养和时尚,品牌消费逐步成为市场消费的主流。虽然高、中、低档产品并存的格局仍在延续,但低档产品所占比例在逐年降低。

而为了进一步保证产品的品质,不少烘焙店在新产品研发和加工、生产上与食品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以及相关行业进行专业技术的沟通交流,为产品的创新、产品质量产量的提高、工艺改良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使得烘焙行业的加工、生产、服务走上专业化、标准化道路。

随着近年来国外大品牌和港台知名实力企业强势进入,树立积极榜样,国内品牌也不断加强自身的建设和推广。目前,国内市场竞争已从打"价格战"的恶性竞争,步入以产品质量和产品研发为核心的良性竞争轨道。随着消费者收入的增加和品牌意识的增强,一些产品品质低,缺乏特色的面包店会退出市场舞台。

最后,由于食品安全问题成为消费者关心的头等大事,政府已不断优化和提升食品的管理体制和法制环境。食品安全的强化对烘焙行业而言在于从源头抓起,要求企业更加严格地追踪监控原料的生产。它将促使行业进行洗牌,对于坚持做品质和选料严格的企业,将是一个发展的契机。

1.3中国烘焙市场经营模式

1.3.1单品专卖店

主要经营某一类烘焙食品,如蛋糕、可颂、蛋挞、喜饼等等,往往提供5-7种产品。由于产品品种较为单一,通常更加注重产品的品质和独创性,在同类产品中拥有较高的区别度和较好的口碑。

1.3.2复合式店

面包、蛋糕和咖啡、热冷饮品的复合经营,是近年来越来越流行的一种模式。经营面积较大,对装潢的要求也比较高,主要营造时尚、温馨的氛围。这种店主要利润来源是在饮料的部分,而不是在面包和蛋糕,在传统面包店里,面包和蛋糕占总营业额可能还有6到7成,而此类型的店至多达到4到5成。

1.3.3传统面包店

其实观察欧美日等先进国家的烘焙业发展,烘焙业朝大型工厂与连锁店方向发展是必然趋势,但是小型的单店面包店还是会存在,因为其产品具独特性与差异化。但在越来越多样化的市场中,这些传统面包店最终会变成个性店,例如所有产品都是蕃薯口味或全部以轻食为诉求。也就是说,传统面包单店的产品需要具有创意且多元,定位和风格都明确,就比较不会受到外力的冲击。

1.4消费者结构分析

目的:从现有的调查来看,将近一半的缴费者主要将烘焙产品作为早餐食用,18%的消费者将烘焙食品作为零食食用,还有很大一部分消费者(约22%)的消费者随意购买烘焙食品,可见,烘焙食品必须满足时尚、便捷、美味等多方面的需求,才能够保证在市场竞争中争取到足够的份额。

年龄:由于烘焙市场并没有太明显的年龄区隔,老年人会买面包,家庭主妇会买面包,上班族会买面包,学生也会买面包,只是在不同群体、不同消费心理,对产品的购买习惯和偏好有所不同。

性别:调查显示,烘焙市场的消费者大多为女性,或为追求精致生活的白领丽人,或为照顾家庭的主妇,这就要求烘焙产品外观尽可能精致,消费环境尽可能温馨和卫生。

1.5 部分品牌市场定位:

哈根达斯、克莉丝汀走的是高档路线,主要针对消费能力高的消费群体,满足消费者对品牌、营养的要求。

PAUL(别名:保罗贝香)、山崎面包(别名:Y AMAZAKI)、巴贝甜(别名:Paris Baguette)或强调原料纯进口或强调完全“异国风味”。

马可波罗、可颂坊走的是中高档路线,主要针对消费能力中等偏高的消费群体,因此是满足消费者对产品味道、口感的要求。

85度C、静安面包房则主要是为满足大众市民需求为目的,走得是亲民路线。

雪贝尔争夺的是学校、商超大卖场的市场份额,则是以物美价廉为优势。

1.6主要问题

目前烘焙食品行业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①技术更新缓慢,独立研发能力欠缺

烘焙市场是一个消费引导市场,需要新产品新口味的不断研发,今后多元化是产品发展的方向。相比国际先进的烘焙领域,虽然中国烘焙行业逐渐向中高档领域升级,但我们的各项指标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技术更新缓慢、管理人才缺乏、独立研发能力与产品的更新换代等方面仍然比较薄弱。

②国内传统烘焙食品发展后继乏力

相对于烘焙业日渐强势的“台风”、“西风”,国内传统烘焙食品发展的力度不够,产品创新停滞,难以适应中青年消费者口味。中国传统特色的烘焙食品、烘焙技艺则因为“后继无人”而面对越来越大的流失。

③烘焙业人才匮乏

从行业远景方面看,迅速增长的烘焙行业,面临人才瓶颈的压力越来越大,人才职业化培训教育体系亟需解决。(具体地说,因为竞争门槛低,产品缺乏科技含量,所以造就了各式各样的面包糕点房遍地开花的局面)

④品牌同质化,品牌大多缺乏精准的形象占位

除了产品的同质化,各品牌之间的差异也很小,除了一些大品牌广告力度较大,品牌知名度较高外,消费者几乎不知道各个品牌的形象、、个性,各企业广告传播诉求重点大多是新鲜、美味,诉求方式雷同,传播内容同质化。品牌大多缺乏精准的形象占位,没有建立起积极的品牌联想。

⑤企业缺乏品牌文化塑造

除了一些传统老字号和外来西饼店,绝大多数本土烘焙企业缺乏相应的品牌文化塑造。

2中国烘焙行业发展情况

2.1 中国烘焙行业发展进程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

从无到有,从粗放式经营转向门店化、专业化、技术化经营;从单一产品的生产到不断的丰富产品结构。

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本世纪初:

国内部分大型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个性化的饼屋开始出现在烘焙市场,大多数的烘焙企业把重心都集中在了产品研发上面。国外优秀饼店开始进驻中国市场。

现在:

从短暂的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到垄断竞争时代,原有的竞争优势很快被颠覆。本土企业如今面临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外来国家的全球知名烘焙连锁企业。

2.2中国烘焙行业地区分布

【说明:因较近的年度的相关数据需较高费用购买,所以暂以2007年数据为例。】

单位:千元地区2006年2007年

销售收入占全国比例% 销售收入占全国比例% 山东省260735419.20316920219.21

上海市242605317.86273764416.60

广东省11736578.6413424248.14

福建省10836207.9811266516.83

河南省9880957.2812079917.32

北京市8591396.339912386.01

浙江省7815205.758852085.37

河北省7395495.4510609176.43

辽宁省6847455.0410991826.66

江苏省4952113.655757713.49

陕西省2539711.872047121.24

江西省1882241.393959902.40

湖北省1838161.352277261.38

四川省1770191.302098781.27

内蒙1545891.141405830.85

重庆市1101490.811500830.91

黑龙江省1089150.801693071.03

云南省899160.661032160.63

山西省765900.56827110.50

天津市577090.42598130.36

新疆568330.42594340.36

湖南省553450.41720840.44

吉林省477550.35541580.33

广西477000.35844140.51

甘肃省409630.30453570.27

宁夏389230.29416310.25

贵州省227990.17288250.17

安徽省227520.171601680.97

海南省75060.0684970.05

西藏90.0000.00烘焙连锁行业具有明显的区域性,东部多,西部少,主要原因为东部经济相对发达,城市化进程较快,消费者购买力强,其所处的整体区域环境更适合烘焙连锁行业的发展。西部地区由于经济相对落后,居民消费能力有限,烘焙连锁行业企业的规模、数量较东部有明显差异。但随着中国西部经济的快速崛起,东西部差距不断缩小,烘焙行业的区域性差异将逐步消失。一个地方的饮食文化是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中形成的,其间会受到来自异域文化因素的影响并发生交流和变异,但是这个地方饮食文化的基本特征仍会是非常牢固的. 因此,完全照搬西方的烘焙食品往往在中国行不通,而需要根据当地消费者的口味和习惯做出变通。

通过以上数据,我们不难发现,前两名(山东省和上海市)相加已经占有全国市场的36%,与之后的省份拉开了较大的差距。究其原因,山东省是“面食大省”,对于面包等食品的需求较大;上海则是国际化大都市,人们对于时尚、精致的生活有着不懈的追求,因此对于精品西点有着更高的消费需求。在中国烘焙行业未来的发展中,在其他城市,如广东、

北京、浙江等,着重提升品质和相关的配套服务,在中西部地区如陕西、内蒙、陕西等地,加大面包等较为实惠、平民的产品的推广,有利于平衡烘焙行业的地区发展,使中国的烘焙行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反过来看,山东和上海两地的烘焙行业已经趋于饱和,人们能够很容易地购买到自己想要的产品,竞争较为激烈,因此,商家要不断追求产品的差异化,树立品牌形象,以获取更多市场份额。

2.2面包市场规模分析及预测

据资料统计,目前我国面包产量为160万吨。在欧洲,面包消费量最高的德国,总产量高达692万吨,人均84kg;最低的意大利,年人均消费量也有50kg。在亚洲,日本面包年消费量127万吨,人均10kg;我国台湾省面包年消费量约为20万吨,人均约9kg。而我国内地估算最多为年人均1.2kg,如将面包产量仅按5亿城镇人口消费来推算,也仅为3.2kg。由此可见,中国烘焙食品消费还远远没有达到饱和程度,还可以有很大幅度的提升。

从饮食习惯相近的日本和我国台湾省发展历程来看,预测我国内地面包的产量在2015年将达到600万吨以上。

在亚洲国家烘焙业发展最成熟的日本,光是一家知名面包连锁店品牌山崎面包(Y AMAZAKI)的年营业额就高达7000亿日币,而类似山崎的面包连锁店在日本就有近300家,市场之大,由此可见。而日本只有约1.2亿人口,不到中国人口的十分之一,不难想象,中国烘焙行业未来的发展空间,仍然十分巨大。

3波特五力竞争模型分析

3.1来自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在波特五力竞争模型中,新进入者在给行业带来新生产能力、新资源的同时,将希望在已被现有企业瓜分完毕的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这就有可能会与现有企业发生原材料与市场份额的竞争,最终导致行业中现有企业盈利水平降低,严重的话还有可能危及这些企业的生存。竞争性进入威胁的严重程度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这就是进入新领域的障碍大小与预期现有企业对于进入者的反应情况。

预期现有企业对进入者的反应情况,主要是采取报复行动的可能性大小,则取决于有关厂商的财力情况、报复记录、固定资产规模、行业增长速度等。总之,新企业进入一个行业的可能性大小,取决于进入者主观估计进入所能带来的潜在利益、所需花费的代价与所要承担的风险这三者的相对大小情况。

这里不仅指将要进入的新企业,也包括现有行业内企业的扩张。结构好的行业进入壁垒比较高,退出壁垒比较低。退出壁垒低主要是指专业类固定资产低,非标固定资产低以及政府和舆论对退出比较宽松。退出壁垒低使得该行业经营困难时企业不会死缠烂打。

根据调查显示,从2003年至2010年,我国烘焙行业企业个数从625个上升到1301个,几乎是两倍有余,可见在烘焙行业,企业进入的门槛较低,加之中国烘焙市场发展前景良好,会有更多的企业试图进入以分得一杯羹,这将加剧烘焙行业的市场竞争。

3.1.1垄断

就目前国内烘焙行业现状以及日本、欧美烘焙行业的发展来看,由于消费者的口味有很大的差异、各家对于自身的定位的不同以及烘焙技术较为普及等原因,烘焙行业形成垄断的可能性极小,大部分企业处于竞争中,并且将长期处于市场竞争状态。

3.1.2差异化

目前国内烘焙产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正是同质化,由于烘焙产业的历史悠久,大部分烘焙店所供应的产品都无法逃脱传统品种,少有创新。部分DIY店和主题店通过创新的方式加大了产品的差异化程度,收到了很好的成效。由于烘焙行业的差异度比较小,造成了同质商品比比皆是,目前红火的复合型烘焙店,正是考虑到面包和蛋糕类产品的创新空间有限,开始在饮料上做文章,利用特色饮品加大差异化体现,以起到吸引顾客的作用。

但是,相比其他行业,中国的烘焙行业目前还处于差异度很小的阶段,无形中增加了潜在的进入者压力。目前,不仅仅国外的著名品牌(如巴黎贝甜、早安巴黎等等)涌入了中国市场,中国本土也诞生了诸多品牌,可见,如果不加大产品的差异度,做出特色,树立品牌优势,就很容易受到竞争的压力。

3.1.3规模经济效益

在经营的过程中,规模经济的达成必须以企业经营管理正规化为基础,发挥企业的全部资源创造财富,而若自身的管理混乱,一味求加盟,则会造成市场的混乱,甚至造成“规模不经济”。目前我国许多企业都急于将连锁店或加盟店数量增加、规模扩大,似乎此举显示企业自身势力的强大,其实在连锁店或加盟店数量增加、企业影响增大的同时,企业的管理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在规模效益方面,烘焙行业显示得并不明显,小企业或者私人经营的店铺完全可以因为自身产品的优质而抢占市场份额。

3.1.4资金

就目前可以搜集到的信息来看,加盟一家较为著名的品牌烘焙店(如:星巴克、85度C、山崎面包、马哥波罗等,但克莉丝汀饼屋的加盟费用在50—100万,具体原因由于与分析目标无关没有进行进一步探索)需要准备的投资金额大约在20万至50万元左右,具体细分档次的费用数据如下表所示:

与以上其他餐饮类常见的连锁加盟对比可见,加盟一家烘焙店所需要的资金并不高,甚至可以说很低。通过银行贷款的形式可以较为方便地筹措,另外,下表在增加运营成本后,较为详实地反映了烘焙店的投资利润分析(该分析仅供参考,预计投资回收期为6--8个月):

综合以上的资金投入、回报分析不难得出结论,进入烘焙行业的资金门槛可以称得上相当地低,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烘焙店最近几年如雨后春笋般涌上了市场。

3.1.5转换成本

对于大部分消费者而言,由于大多数烘焙店的产品(除少部分极奢华的高端烘焙店和一些只追求价格低廉的路边摊外)口味都较为相近且品种也没有非常大的差异,消费者在不同企业的产品之间转换成本几乎为零,进一步加大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3.1.6销售渠道控制

烘焙行业销售渠道复杂,主要通过零售的形式满足个人和家庭消费者的需求,因此,大企业或者老企业很难通过投资,参股,控股以及关系控制下游企业的供应,或者形成一条龙产业链、一揽子解决方案等把持销售渠道。不过在某一社区或某一地区,顾客会对习惯的商家产生感情,对新进的商家造成一定的进入壁垒,但如果新进的商家能够更好地满足顾客的需要,提供更好的商品和服务,那么顾客终将接受新进的商家。而“团购”等新的购买渠道的诞生,进一步降低了企业控制销售渠道的可能。

综合以上几点,我们不难发现,烘焙行业的进入壁垒非常地低,大到跨国公司、小到个体户都可以参与其中,而且退出壁垒也相当低,只需要将店铺进行转让即可,并没有大规模的专业设备器材,因此,我国烘焙产品企业所面临的潜在进入者的威胁极大。

3.2来自现有竞争者的威胁

当一些企业生产的产品(或服务)功能相类似时,这些企业归为一个行业。它们之间的竞争是司空见惯的,但竞争的激烈程度却相差很大。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常常表现在价格、广告、产品介绍、售后服务等方面。中国的烘焙行业总体而言几乎处于完全竞争的状态,各家企业都无法完成“一统江湖”的大业,只能根据自身的不同特点为自己打造专属的品牌文化,以在激烈的竞争中守住自己的市场份额。由于行业内竞争激烈有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由于行业的进入壁垒较低,因此这部分的分析很大一部分会与2.1有所重合,为了避免重复,将从较为积极的角度重新审视我国烘焙行业内现有的竞争情况。

3.2.1集中度

好利来克里斯汀元祖稻香村85度C

米旗面包新语安德鲁森向阳坊罗莎

由此可见,虽然中国烘焙行业的集中度偏低,但在排名前十的烘焙企业中,还是形成了一定的分叉度,走亲民路线的好利来、克里斯汀、元祖、稻香村和85度C在我国的市场中占据了较大的份额。在中国还处于发展中国家的今天,高端品牌毕竟只适应于东部沿海地区及部分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亲民路线是中国烘焙行业最具发展潜力也最实际最好走的路。

3.2.2同质化或标准化

由于烘焙行业很难真正在产品上达到差异化,因此,各企业只能通过树立鲜明的品牌文化来将自己区分开来,吸引更多顾客的目光。以下列举部分国际知名品牌的简介,从中可明显感受各个企业对于自身定位的不同,也为中国烘焙企业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巴黎贝甜:拥有“韩国第一烘焙”美名,凭借丰富的烘焙经验和高水平的专业技术,无论在规模还是品质,逐步成长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级烘焙品牌,以“引导高

档烘焙文化潮流”为目标,其主要优势在于64年烘焙经验(针对不同国家

人们的不同口味偏好制作面包蛋糕)、世界级的规模和系统(拥有烘焙学

院和食品综合研究所和一流最高水准的面包师)、独到的国际品质(其使用

的烘焙系统是在面包店直接制做面包提供给消费者,从而为顾客时时提供新

鲜、美味的面包。以做最好吃的面包为经营理念。“不卖面包,而卖文化”

是巴黎贝甜所具有的独特竞争力。

星巴克:星巴克能把一种世界上最古老的商品发展到形成了与众不同的、持久的、有高附加值的品牌,与其刚开始创业时坚守的“体验文化”和独特的营销手段分

不开。优异,轻松、温馨气氛的感染是星巴克制胜不二的法宝:因为“星巴

克”咖啡馆所渲染的氛围是一种崇尚知识,尊重人本位,带有一点“小资”

情调的文化。在“星巴克”咖啡馆里,强调的不再是咖啡,而是文化和知识。

“星巴克”文化实际上是围绕人和知识这两个主题下功夫的文化,这种文

化的核心,是利用尽量舒适的环境帮助人拓宽知识和能力层面,挖掘人在知

识上的最大价值。Jesper Kunde在《公司宗教》中指出:“星巴克的成功在

于,在消费者需求的中心由产品转向服务,在由服务转向体验的时代,星巴

克成功地创立了一种以创造‘星巴克体验’为特点的‘咖啡宗教’。”

85度C:取名来自“咖啡在摄氏85°C时喝起来最好喝的意思”,以五星级的主厨与宴会指定的顶级咖啡豆而成立的新形态创意店,以高雅明亮的店装搭配简介的

品牌形象,让消费者在明亮的开放式空间里享受甜食所带来的美感与诱惑,

感动视觉、味觉、嗅觉。85度C取得巨大成功的核心要素,就是差异化塑

造新的价值。85度C希望产品呈现给顾客都是最优质质量、最美味、超值

的精神,也期待消费者到85度C消费都能感受到品牌所带给的甜蜜幸福感

动。

面包新语:一切都可以从“新”出发。不喜欢循规蹈矩,面包新语的产品及经营主题就是年轻人能够接受的带有些许另类气质的“反传统的时尚、好玩和有趣”。

围绕着面向年轻人的定位,面包新语从面包房的设计,以及为产品采用新奇

好玩的名字等方式,为目标客户打造了一种不一样的顾客体验。它还为每个

面包制作了美丽的品牌故事,并将之写在牌子上放在面包的旁边,让顾客不

仅会欣赏这些面包,还能“读”懂这些面包。面包就这样开始与顾客“对话”

起来了。面包显然不会说话,但从面包新语身上,你却能轻易地听见“时尚”、

“前卫”这样的字眼,人们将它称作面包业的“星巴克”。

在如今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中,不仅产品要不断加强创新和差异化,烘焙店的装潢风格、内饰布置,无一不成为商家绞尽脑汁提高的地方,下表统计了消费者对于不同装潢和风格的偏好程度,由此可见,不同的消费环境的确会给消费者带来不同的感受:

综合以上来看,虽然烘焙行业是一个“不容易做出区分度”的行业,但是,针对不同的目标客户群细分市场,确定自身的品牌定位,对于烘焙企业来说,无疑是一条“生存之道”。

3.2.3 行业增长

随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农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面包、蛋糕等从西方引进的烘焙食品的接受度越来越高,而随着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和市场趋于成熟,人们的消费将逐渐倾向于名牌和高质量的中高档产品,市场中高档产品容量不断增长,烘焙食品将以其易于携带、方便快捷、时尚等特点越来越成为消费者青睐。然而,目前我国烘焙食品行业绝大部分还是小型企业,据专家预测,我国焙烤食品在今后一定时期内,仍将保持10%以上的年增长速度,将成为人们食品消费中的重要构成部分。

在中心城市,休闲食品发展时间长,人均休闲食品消费占比相对水平较高替换和升级消

费是一级城市中短期主流。作为典型的可选消费品,休闲食品在中心城市的发展历程长,渗透率相对较高,较为典型的休闲食品增长已经进入平稳阶段。替换和升级性消费是中短期主流,由于中心城市的渠道建设完善、品类进入和筛选过程已基本完成,未来发生的多为替换和升级性消费,对应产品是产品线的进一步升级以及新品类的进入。消费进入多元化阶段。发达国家经验表明,当人均GDP从4000美元增长至10000美元的阶段,消费结构会发生显著变化,消费升级阶段(人均GDP1000-3000美元)已经过去,进入消费多元化阶段。

随着东部沿海富裕地区零售终端逐步饱和,进入渠道成本提升;三四线城市和县乡的现代零售终端发展空间大,且收入水平的提升会促进现代零售终端布局进一步加速。

而从前文的行业概况和发展情况并不难看出,中国的烘焙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内地和西部市场几乎处于“尚未开发”的状态,与其在东部沿海地区及部分经济较发达地区和国际知名品牌进行“硬碰硬”的对决,不如以退为进,将自身的发展,和我国的西部大开发事业维系在一起,在中西部地区广阔的市场中打开属于自己的疆域,做大做强。

烘焙食品的文章,还不仅仅可以在地区发展上做,跟可以在市场细分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中国休闲食品企业成长于区域性原料优势,初级加工为主要现状,包装食品整体开发深度低。由农业起步发展食品饮料虽然在原料上和工艺上有先发优势,但也使得国内大部分休

闲食品企业流于农产品加工的水平。以农产品加工中的专用粉为例,日本有60多种,英国:有70多种,美国达100多种,而中国仅有20种左右;在食用油方面,日本专用油脂达到400多种,而中国仅有几种;果蔬、肉类和乳品加工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休闲食品不再是少年儿童的专利,年轻人和女性逐步成为主流消费人群,对休闲食品口味、健康、品牌等方面的要求进一步提升。以亚马逊美国的休闲食品分类来看,仅营养方面就可分为“无热量”、“低热量”、“低脂肪”、“无钠”、“低钠盐”、“无胆固醇”、“低胆固醇”、“无碳水化合物”等子项,而从中国两岸三地的企业来看,中国休闲食品在每一大类产品线上的开发上显示了很大的不足。可见,对应下面更广泛消费人群,中国休闲食品在每一大类产品线上的开发上显示了很大的不足。尤其是老年人市场,几乎和西部一样处于“未开发”状态,虽然和休闲食品大部分是“舶来品”,不容易被老年人所接受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商家还未及时将目光调整到这一市场上。相对于糖类、巧克力等其他休闲食品,烘焙食品在吸引老年人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由于其营养价值比较高、方便咀嚼和吞咽,而且价格更加实惠亲民,在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深化的时期,积极拓展老年市场,对于烘焙行业来说,尤为重要。

3.3 替代品

替代品是指具有与该行业当前产品相同或类似功能的产品。互为替代品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大于零,且越大替代威胁越大。其中一种产品的价格上升,会直接引起另一种产品需求的增加。广义的看,所有公司都与生产替代品的行业竞争。替代品设置了公司可谋取利润的上限,限制了一个行业的潜在收益。

食品加工制造业是一个很大的行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有充分的自由选择自己想要的食品,就“早餐”、“代替主食”、“零食”这些功用而言,烘焙行业所面临的替代品不下百千种,由于食品制造行业大多都历史悠久,不存在很大的技术和盈利能力上的差异,所以市场中形成的竞争更显焦灼,首先来看消费者在购买食物时主要考虑的因素:

可见,在食品行业,“味道”始终是人们选择产品时的第一标准,也因此决定了食品行业的竞争永远是口味的竞争,永远是征服人们挑剔的味蕾的竞争。2005年到2010年这五年期间,国标三位码行业分类中与休闲食品相关的蔬菜、水果及坚果加工业/饼干及其他烘培食品制造业/糖果巧克力制造/糕点、面包制造/蜜饯/蛋品加工业作为行业发展的指标,其收入增长均在20%以上,而利润总额的增长基本均超过收入的增长。从上市公司的股价表现来看,在金融界中,休闲食品行业被称为“需求倒逼供给”,可见在向来注重“口福”的中国,休闲食品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仍然大好。

也因此,烘焙行业最大的替代品威胁恰恰并不来自于食品行业内的其他商品,而是由于越来越多的食品安全问题被曝光,人们对于商家提供的产品的信任度有所降低,而面包机、家用烤箱等家用食品处理机的价格并不高,但功能强大,使用越来越便捷,还可以提供人们自给自足的快乐感,降低人们购买食物的成本,因此越发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追捧。

以下将分别选取一种食品行业内替代品,和一种家庭用面包机进行替代品威胁分析:3.3.1 方便面

在充饥、休闲食品这一功能中,方便面几乎可完全替代面包或蛋糕,且方便面同为外来商品,在顾客接受度方面与烘焙食品大致持平。

中国方便面市场容量在过去5年保持相对稳定的增长。据统计,整个方便面市场的销售收入从2000年的人民币145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人民币44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3.2%;销售数量从2000年的192亿包增长到2009年的431亿包,复合年增长率为9.4%。

下图为2000年至2009年中国方便面市场容量的变化趋势:

经过多年发展,从总体上来看,方便面行业近年的增长更多的体现在结构性的升级和产品价格调整而非简单的量的提升。原因在于,一方面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开始从“吃饱”转为“吃好”,对更健康美味食品的需求提升,降低了对以充饥为主要食用目的的方便面的需求;另一方面,方便面渗透乡镇村居民的日常生活,消费总量趋于稳定。

从历史数据来看,方便面的平均价格不断提升,从2006年开始,每年的均价提升幅度都超过10%,超过CPI指数,面粉的涨幅(平均每年涨价7%),棕榈油平均涨幅(波动较大,但平均涨幅低于面粉的涨价幅度)。

预计未来方便面平均价格将会延续过去几年来的趋势,进一步攀升。主要的推动因素来自于原材料成本的上升迫使厂家提升价格提升以及消费者的消费升级带动的主力价格带的迁移。

附加主要原料的价格走势(可见成本上升是方便面价格上升主要推手):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文具行业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文具行业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文具行业 班级:营销091 组长:宣刘婷 组员:许美君、南璐、方超宇、黄瑜、邵海芳一、文具行业的现状 文具行业是我国轻工产业发展最迅速、最完善的一个行业。我国文 具的市场容量已突破1000亿元,近年来的文具市场年增长幅度均在10%以上,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集团购买力的提高,将更加加速文具行业 的发展。许多大的外企文具生产商、经销商都纷纷驻足国内市场,正是 看中了文具广阔的消费市场前景。如果把文具行业的发展分为初级 阶段、竞争阶段、成熟阶段的话,目前文具行业已进入了后竞争阶段, 也就是逐步步入品牌化时代,文具行业的竞争方式由单一的价格竞争转 向服务、管理、购物环境等多方位的品牌化竞争。面对品种繁多的文具 用品,消费者可选择的余地也越来越多,国外竞争对手的涌入,将使得 整个市场的竞争压力不断加强,未来的竞争也将更加残酷。 目前,文具行业市场发展正凸显的五大特点:市场潜力大,购买力 增加;文仪用品多元化、多层次消费结构已经形成,且向高档产品发展;电脑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传统的办公和学习方式发生了新的变革;在商 品流通环节上,外资企业已进入了批发零售业;政府采购已从试运行扩 大到普遍行为。 随着文具专卖店、专业化市场的渐趋成熟,批发市场的影响力逐渐 减少。这就要求经营者的管理水平和服务内涵要向高层延伸,以品牌为 主的中高档产品将成为消费的主流。 二、下面用波特五力分析模型来分析下玩具行 业 (1)现有竞争对手研究 文具行业环境分析 行业中位居前三位品牌:晨光、白雪、得力 以晨光为例 主要竞争对手的研究:

青岛昌隆文具有限公司(Qingdao Changlong Stationery Co.,Ltd.),创建于1988年5月,位于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国内 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 公司主要生产“白雪”等品牌的系列文具,主要产品类别有中 性笔、圆珠笔、直液式/棉管式签字笔、直液式/棉管式荧光笔、直 液式毛笔、修正液、修正带、白板笔、永久性记号笔、钢笔、油画 棒、魔擦笔、摩擦复写笔、笔芯及书写板等14类400多个规格品种,其产品多以米老鼠、呆呆(原创)为动漫形象,到目前为止,公司 已成为亚洲最大的修正液生产厂家之一和中国最大的制笔公司之一 公司于2000年启动了以ERP(企业资源计划)项目为核心的信息化 工程,成为国内文具行业第一个成功运行ERP软件的企业。ERP在白雪文具的实施,实现了信息系统集成化、业务流程合理化、绩效 监控动态化、公司管理精细化,降低了企业经营管理成本,为信息 化带动工业化树立了典范。 公司国内销售业务遍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并在北京、上 海、广州设立了分公司,在沈阳、武汉、成都、西安、长沙、山东、 河南、江西等地设立了服务处。随着中国加入WTO及承诺的逐步实现,公司也加大了国际市场的开拓,连续多年为世界级品牌企业承 做OEM订单,并实现了年年零投诉的目标。至今已经初步形成一个 以东南亚、中东、欧美为主体,辐射世界各地的国际销售网络,并 在合作过程中获得了顾客高度赞誉。 质量方针: 追求卓越的产品品质,准确把握顾客需求和期望,提供顾客满 意的产品和服务。 把现代管理思想同信息技术应用相结合,时时事事创新,提高 企业核心竞争力。 质量管理目标: 顾客满意度:90%以上 出厂合格率:99.9%以上 新产品开发成功率:95%以上 竞争对手的发展动向 (一)依靠科技进步打造品牌形象、加速企业发展 1.时刻关注市场,狠抓产品开发 2.加速技术改造,增强发展后劲 二)运用国际先进管理技术,实施管理技术改造,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1.成功实施三大体系认证,标准化管理保驾护航 2.投资ERP系统,实现销售、生产计划、物流、财务的信息化管理

五力模型案例分析

五力模型案例分析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雅培奶粉市场环境“五力模型”分析 “五力”模型:1)行业新进入者的威胁;2)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3)顾客的讨价还价能力;4)替代产品的威胁;5)同业竞争者的竞争强度。 先就“同业竞争者的竞争强度”这个因素来说。现在网络销售的公司很多很多,服装饰品,电气等等的网络销售很火。但是由于婴儿奶粉行业的特殊性,现在B2C做婴儿奶粉的很少,而且专门做奶粉的网络销售公司更是没有几个,现在我们做这个业务,一方面来说竞争压力比较小,但是大家对我们的信任问题也会很大。由于三鹿奶粉事件,让中国婴儿奶粉市场上的国产品牌所剩无几,大部分市场被洋奶粉所占有。就国内来说,在婴儿奶粉这个行业,竞争是比较激烈的。像我们熟知的“贝因美”、“惠氏”,“雅力士”、“美赞臣”、“雀巢”等在婴儿奶粉方面就做的很好,占市场的很大份额。对于“雅培”来说,这样的竞争对手的威胁是非常大的。因而,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的商家在打“质量信誉战”。在面临这样一个局面下,怎样制定一个很好的战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只有这样,才可以在继续的生存下去。现在的奶粉消费越来越向“安全”这个方向走,而我国国内奶粉企业显然在三鹿事件以后收到了很大冲击。所以,面对诸强,质量信誉是最重要的。另外,也要加强售后服务和这个环节,这样不仅有利于扩大消费市场,也可以加强消费者对商品的“忠诚度”。 就购买商的议价能力来说,现在消费者可选择的品牌越来越多,价格也成为消费者选择品牌的重要因素。所以,面对这种情况,我们的公司应该采取“直销”模式。直销就是直接从厂家拿货,中间不再经过别的经销商,这样就能保证中间的那部分利润我们能够用来进行价格之战。这样不仅能降低成本,也能提

电力行业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作业:解释影响一个企业的产业竞争环境的五种基本力量。以某一个行业为例,分析产业竞争五种基本力量对该行业的影响。(一)解释影响一个企业的产业竞争环境的五种基本力量 五力分析模型是迈克尔·波特所提出,用于竞争战略的分析,可以有效的分析行业的竞争环境。五力分别是: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购买者的议价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行业内竞争者现在的竞争能力。五种力量的不同组合变化,最终影响行业利润潜力变化。五种力量模型将大量不同的因素汇集在一个简便的模型中,以此分析一个行业的基本竞争态势。一种可行战略的提出首先应该包括确认并评价这五种力量,不同力量的特性和重要性因行业和公司的不同而变化,如下图所示: 1.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可以通过提高供应价格或者降 低供应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从而使下游行业的利润下降。供应行业的集中化程度,要素替代品行业的发展状况,供应商是否采取前向一体化的威胁。 2.购买者的议价能力:购买商的讨价还价的能力使行业的竞争者互相竞争残 杀,导致行业利润下降。同时,购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主要是看购买方是否大批量购买,购买方是否具有后项一体化战略,购买方的获利情况,购买方对产品是否有充分的信息。 3.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潜在的行业新进入者会带来生产能力的扩大,带 来对市场占有率的要求,导致激烈竞争和行业成本的升高,从而降低获利能力。某一行业被入侵的威胁主要来自取决于对此行业的进入障碍,影响行业进入障碍的主要因素是:规模经济,产品差别化,转移购买成本,资本需求,在位优势,政府政策。

4.替代品的替代能力:替代品的威胁指那些与本行业的产品有同样功能的其它产品,如果替代产品的价格很低,会使本行业产品的价格上限只能维持很低水平,限制了行业收益。替代品的威胁主要来自两方面,第一,判断哪些产品是替代品,二,判断哪些产品可能对本企业经营构成威胁。 5.行业内竞争者现在的竞争能力:现有竞争者可以通过价格战、广告战、引进产品以及增加对消费者的服务和保修等等进行竞争。同时现有行业间的竞争取决于现有的竞争者的数量规模,产业的增长速度,以及固定或库存成本,产品特色,生产能力增加状况,竞争对手类型,战略利益相关性。 这五种力量的状况和综合强度不但决定着行业中获利的最终潜力,还决定着资本向本行业的流入程度,因为竞争的激烈程度会影响企业的收益,从而影响着行业的投资回报率。这五种力量都有一个很重要的决定因素——转换成本,高转换成本使得客户倾向于维持现状。这个因素体现了客户和你的依赖程度,也体现了你占有市场的牢固程度。从转换成本的角度出发,你极有可能为你的产品或服务制定依赖型的竞争策略。 (二)以电力行业为例,分析产业竞争五种基本力量对电力行业的影响。 电力行业作为国家基础产业,其发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家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行业地位极其重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化以及加入WTO的不断开放的现实考验,市场竞争越来越严酷,电力企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化,电力行业已经开始了从生产导向型向市场导向型的转变,电力企业也需要随着体制的变革来改变自身的管理体制和营销体制。以下通过对电力行业波特五力分析,希能给予电力企业的管理变革或营销变革提供一些新的启示。 1.竞争对手方面 目前电力发电行业和供电行业相对垄断。这种行业垄断机制下电力企业不需要太多的变革,但随着国家为盘活央企活力思想不变的情况下,行业的整合必然到来。任何不思变革的企业将面临着变整合的命运。 2.潜在进入者方面 加入WOT后的持续开放,让我国电力企业不仅面临着资本雄厚的外资入侵,更要面临着经过国际市场摔打出来的诸多跨国公司竞争压力,而我国电力企业一直处于国家计划经济之下,缺乏足够的竟争经验。随着改革的深入,尤其在输、配彻底分离后,格局必将打破,电网企业同样将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3.替代品方面 电力产品面临的替代品主要有天然气、煤气、液化气等,其主要竞争表现在居民生活用能方面。新能源代替性很强,这也给电力行业的发展带来深思。 4.供应商方面 发电企业最主要的供应商是燃料的供应者,行业集中度不高,但是议价能力很强。随着国家燃料资源价格的逐年上升,发电企业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虽然国家每年都有加大了关系国计民生的电力的补贴,但长此以往,必然加大国家改革电力行业的决心。 5.客户方面

企业战略管理工具——五力分析模型

五力分析模型 定义 五力分析模型作为由外而内的管理工具,从五个方面分析企业结构的吸引度,即竞争力,这五个方面分别是,行业现有的竞争状况、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客户的议价能力、替代产品或服务的威胁、新进入者的威胁。 起源 五力模型是由麦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于80年代初提出,对公司战略制定产生全球性的深远影响。五力模型应用于竞争战略的分析,可以有效的分析客户的竞争环境。演变 1996年,在麦克尔·波特的五力分析模型基础上,Intel 前总裁Andrew S. Grove提出了六力分析的概念,重新探讨并定义产业竞争的六种影响力。他认为影响产业竞争态势的因素分別是:1.現存竞争者的影响力、活力、能力;2.供应商的影响力、活力、能力;3.客戶的影响力、活力、能力;4.潛在竞争者的影响力、活力、能力;5.产品或服务的替代方式(substitution);6.“协力业者”(政府)的力量。 应用 五力模型中的五种力量确定了竞争的五种主要来源,一种可行战略的提出首先应该包括确认并评价这五种力量,不同力量的特性和重要性因行业和公司的不同而变化。 1.行业现有竞争状况 参考因素:竞争结构、产业结构成本、战略目标、退出障碍、产品差异化程度; 2.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参考因素:购买者的集中程度、产品的标准化程度、购买者的转换成本、替代品的替代程度、大批量购买的普遍性、购买者的利润率;(购买者对行业盈利性的影响表现在,购买者能够强行压低价格,或要求更高的质量或更多的服务,为达到这一点,他们可能使生产者互相竞争,或者不从任何单个生产者那里购买商品) 3.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参考因素:供应商所在行业的集中程度、供应商的品牌、供应商的利润率、供应商的转换成本、供应商前向一体化的战略意图等;(供应商影响行业竞争者的主要方式是提高价格或降低所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质量) 4.替代品的威胁 参考因素:替代品的质量、替代品的价格、购买者选择替代品的转换成本;(替代品是指那些与客户产品具有相同功能的或类似功能的产品,行业中的每一个企业或多或少都必须应付替代品构成的威胁) 5、新进入者的威胁 参考因素:经销渠道的可进入性、技术支持的可能性、进入壁垒的难易程度、品牌忠实

五力模型案例分析

“五力模型”举例分析 -------以“格兰仕”空调为例“五力”模型:1)行业新进入者的威胁;2)供应商的议价能力;3)购买商的议价能力;4)替代产品的威胁;5)同业竞争者的竞争强度 就这五个因素来看,我觉得最重要的是第五点,次之是第三点。在这,我想重点谈谈这两点。 先就“同业竞争者的竞争强度”这个因素来说。就国内来说,在空调这个行业,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像我们熟知的“海尔”、“美的”,在空调方面就做的很好,占空调市场的很大份额。对于“格兰仕”来说,这样的竞争对手的威胁是非常大的。不光这些有很大影响力的竞争对手,国内还有很多其他的空调制造商。所以,虽然说中国是需要很多的空调,但是产能却严重过剩——“供”远远大于“求”。因而,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的商家在打“价格战”。在面临这样一个局面下,怎样制定一个很好的战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只有这样,才可以在继续的生存下去。现在的消费越来越向“节能、环保”这个方向走,而我国的空调大多还是停留在以前的水平没有太大的提高。所以,加大在空调方面的研发,研究怎样更加省电、实用、环保的空调是保存在这个行业更好生存的制胜法宝之一。另外,也可以学习“海尔”,加强售后服务和维修这个环节,这样不仅有利于扩大消费市场,也可以加强消费者对商品的“忠诚度”。 就“购买商的议价能力“来说,在过去来说,这一点并不是很

重要,但是在现在却也尤为重要。现在的购买上不同于过去的购买商,过去我们没有很讲营销网络这个问题,但是现在市场营销是影响一个产品销售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就如现在非常有名的“国美”、“苏宁”这两大家电销售商城。它们拥有着很强的商品销售网络,这是商家非常看重的地方,但是因此,商家的辛苦赚得的利润就被它们占去了。“格兰仕”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所以,面对这种情况,不能一直依靠它们的销售网络,我们可以模仿戴尔电脑的“直销”模式。“直销”模式可以规避销售商的这一环节,这样不仅能降低成本,也能提高商家的利润,这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虽说,很多的企业试图模仿戴尔电脑的这种模式未能成功,但是,中国现在越发发达,经济能力越累越强,教育程度也越来越高,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商业模式是有很大的前景的。 所以对“格兰仕”,当前现状是竞争非常激烈,因而积极的制定好的发展战略是至关重要的,这样才能更好更远的走下去!! (审计0901 8号邓兆芳)

【全】空调行业五力竞争模型分析

空调行业 波特五力竞争模型 分析

空调行业市场分析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近日举办的"2012中国空调行业发展高峰论坛"上,发布的《2012冷冻年度中国空调市场白皮书》显示,2010冷年国内空调市场销售量同比增长23.6%,销售额同比增长24.4%;2011冷年,销售量同比增长为1.4%,销售额同比增长更达到15.6%;而到了2012冷年,国内空调市场销售量同比下滑12.4%,销售额同比下滑8.9%。 图1 国内空调市场零售规模变化趋势 而中怡康的统计数据也表明,与2011年相比,2012国内空调业全年12个月均出现负增长,不仅国内市场销售受阻,出口量同比也下降 2.9%,国内外市场的双重压力加速空调产业的调整和转型。 2012年空调行业表现低于预期,政策性影响是相对主要原因。各种扩大消费政策的集中出台打破了经济运行的正常规律,造成短时间消费潜力集中释放,透支多年正常消费能力。而且大量消费的提前实现给制造商或潜在进入者构成虚幻消费预期,形成新一轮的产能扩张,造成供求失衡。 ★具体表现在:首先,宏观经济从快速增长进入平稳增长阶段、房地产市场的疲软,使得短期内市场缺乏新的增长点,导致空调销售下滑;其次,“以旧换新”和“节能补贴”等空调利好政策的阶段性退出,以及用工成本的上涨令空调产业承受了不少压力。 受国内房地产市场的政策影响,2011年商品房成交量有所萎缩,这在中短期内明显地抑制了空调市场新增需求的产生。数据显示,2011年,国内主要城市新房市场交易量同比跌幅超过50%,一二线城市的住宅成交量已经低于2008年的低点。由于家电购买周期一般在购房后半年或一年以上,所以2011年房地产市场的疲软,极大程度上影响了2012年空调的内销,对整个家电行业也存在较

中国汽车行业地PEST分析报告

中国汽车行业的PEST分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汽车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工作用车到生活用车,随着生活科技化、快捷化等的发展,汽车普及化的势头也越来越汹涌!下面我将用PEST模型来对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进行分析。 一、Political-legal Factors 政治法律因素 所谓政治法律环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制度、体制、政治形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我们可以从以下接个方面来看: 1、税收政策对汽车行业的刺激 “十二五”期间,将通过综合利用金融、税收、经贸等政策,鼓励引进先进技术设备、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关键零部件等。在国家政策上,近年来陆续推出了汽车补贴政策,汽车下乡政策,还有汽车贷款政策,小排量车的减征购置税等, 2、产业政策 ●汽车产业政策重点从生产环节向销售环节转变,以便 更好地发挥汽车产业的支柱作用。 ●《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有利于抑制能源需求增长 过快的势头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取消汽车产品进口配额管理,继

续降低汽车进口关税 ●《二手车市场管理办法》:二手车市场经营主体多 ●《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出只要 汽车生产商授权,进口车可以和国产车同网销售。很 有利的促进了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汽车产业作为一 个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国家的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完善的鼓励汽车消费的政策的出台,为汽车产业的发 展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和平台。 二、Economic Factors 经济因素 经济环境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制度、经济 结构、产业布局、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未来的经济走势 等。 ●构成经济环境的关键要素包括:国生产总值(GDP) 的变化发展趋势、利率水平的高低、财政货币政策 的松紧、通货膨胀程度及趋势、失业率水平、居民可支 配的收入水平、汇率升降情况、能源供给成本、市场需 求情况等。 ●自中国加入WTO,国外大的汽车生厂商纷纷进入,形 成了九州分天下的局面,2010年我国汽车销售量超过 1500万,车辆购置税完成1792亿元,同比增长54.0%,汽 车增值税和消费税等各项相关税收也有所增长。汽车消

波特五力模型案例分析之华硕

引言 它的出现和发展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技术成就之一。计算机已渗透到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各个领域,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并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生产力。作为全球个人电脑市场的领导企业,华硕从事开发、制造并销售最可靠的、安全易用的技术产品及优质专业的服务,帮助全球客户和合作伙伴取得成功。在中国,华硕个人电脑产品的市场份额达近三分之一。凭借其领先的技术,易用的功能、个性化的设计以及多元化的解决方案而广受中国用户欢迎。华硕已连续8年保持中国排名第一。

第一章特五力分析模型分析及相关理论 一、波特五力模型简介 五力分析模型是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于80年代初提出,对企业战略制定产生全球性的深远影响。用于竞争战略的分析,可以有效的分析客户的竞争环境。五力分别是: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行业内竞争者现在的竞争能力。 图1 波特五力模型 二、波特五力模型详细分析 1.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一般而言,供应商的价格谈判能力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供应商所属行业的集中度、供应商产品的替代性、供应商产品在本企业成本组成中的重要性、供应商进行前向一体化的能力等。 2.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 购买者主要通过其压价与要求提供较高的产品或服务质量的能力,来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盈利能力。一般来说,满足如下条件的购买者可能具有较强

的讨价还价力量: 买者的总数较少,而每个购买者的购买量较大,占了卖方销售量的很大比例。 买者所购买的基本上是一种标准化产品,同时向多个卖主购买产品在经济上也完全可行。 3现有竞争者间的竞争 大部分行业中的企业,相互之间的利益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为企业整体战略一部分的各企业竞争战略,其目标都在于使得自己的企业获得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优势,所以,在实施中就必然会产生冲突与对抗现象,这些冲突与对抗就构成了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常常表现在价格、广告、产品介绍、售后服务等方面,其竞争强度与许多因素有关。 4新进入者的威胁 新进入者在给行业带来新生产能力、新资源的同时,将希望在已被现有企业瓜分完毕的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这就有可能会与现有企业发生原材料与市场份额的竞争,最终导致行业中现有企业盈利水平降低,严重的话还有可能危及这些企业的生存。竞争性进入威胁的严重程度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这就是进入新领域的障碍大小与预期现有企业对于进入者的反应情况。 5替代品的威胁 两个处于不同行业中的企业,可能会由于所生产的产品是互为替代品,从而在它们之间产生相互竞争行为,这种源自于替代品的竞争会以各种形式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竞争战略。首先,现有企业产品售价以及获利潜力的提高,将由于存在着能被用户方便接受的替代品而受到限制;第二,由于替代品生产者的侵入,使得现有企业必须提高产品质量、或者通过降低成本来降低售价、或者使其产品具有特色,否则其销量与利润增长的目标就有可能受挫;第三,源自替代品生产者的竞争强度,受产品买主转换成本高低的影响。总之,替代品价格越低、质量越好、用户转换成本越低,其所能产生的竞争压力就强;而这种来自替代品生产者的竞争压力的强度,可以具体通过考察替代品销售增长率、替代品厂家生产能力与盈利扩张情况来加以描述。

五力模型案例分析

五力模型案例分析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五力模型”举例分析 -------以“格兰仕”空调为例“五力”模型:1)行业新进入者的威胁;2)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3)购买商的议价能力;4)替代产品的威胁;5)同业竞争者的竞争强度就这五个因素来看,我觉得最重要的是第五点,次之是第三点。在这,我想重点谈谈这两点。 先就“同业竞争者的竞争强度”这个因素来说。就国内来说,在空调这个行业,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像我们熟知的“海尔”、“美的”,在空调方面就做的很好,占空调市场的很大份额。对于“格兰仕”来说,这样的竞争对手的威胁是非常大的。不光这些有很大影响力的竞争对手,国内还有很多其他的空调制造商。所以,虽然说中国是需要很多的空调,但是产能却严重过剩——“供”远远大于“求”。因而,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的商家在打“价格战”。在面临这样一个局面下,怎样制定一个很好的战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只有这样,才可以在继续的生存下去。现在的消费越来越向“节能、环保”这个方向走,而我国的空调大多还是停留在以前的水平没有太大的提高。所以,加大在空调方面的研发,研究怎样更加省电、实用、环保的空调是保存在这个行业更好生存的制胜法宝之一。另外,也可以学习“海尔”,加强售后服务和维修这个环节,这样不仅有利于扩大消费市场,也可以加强消费者对商品的“忠诚度”。 就“购买商的议价能力“来说,在过去来说,这一点并不是很重要,但是在现在却也尤为重要。现在的购买上不同于过去的购买商,过去我们没有很讲营销网络这个问题,但是现在市场营销是影响一个产品销售的一个至

关重要的环节。就如现在非常有名的“国美”、“苏宁”这两大家电销售商城。它们拥有着很强的商品销售网络,这是商家非常看重的地方,但是因此,商家的辛苦赚得的利润就被它们占去了。“格兰仕”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所以,面对这种情况,不能一直依靠它们的销售网络,我们可以模仿戴尔电脑的“直销”模式。“直销”模式可以规避销售商的这一环节,这样不仅能降低成本,也能提高商家的利润,这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虽说,很多的企业试图模仿戴尔电脑的这种模式未能成功,但是,中国现在越发发达,经济能力越累越强,教育程度也越来越高,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商业模式是有很大的前景的。 所以对“格兰仕”,当前现状是竞争非常激烈,因而积极的制定好的发展战略是至关重要的,这样才能更好更远的走下去!! (审计0901 8号邓兆芳)

中国汽车行业季度分析报告-Q3(1)

要点提示: ◆1-9月,累计生产汽车319.89万辆,同比增长35.77%,其中第三季度生 产112.21辆车,比二季度增长7.5%;销售汽车311.83万辆,同比增长 30.16%,其中第三季度销售109.15辆车,比二季度增长3.7%。 ◆2003年2月份景气指数创出新高点137.7点,3月份继续攀升至145点, 4月份到达峰值154点,5月份受非典影响回落明显,6月、7月景气指数平稳,8月景气指数再次小幅升至145.8点。由于汽车行业景气指数运行在新的增长通道当中,行业增长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稳定性。轿车、轻型车拉动前三季度的增长。 ◆今年以来,我国汽车行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产销进一步增长, 民间资本和业外资本大举进入,掀起了新一轮的汽车投资高潮。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苗头,主要是市场供求有失衡迹象、产能增长过快、车型分化严重、产品库存增加、价格竞争趋于白热化、消费环境风险加大等,特别是汽车行业投资增长过快,引起了社会对汽车行业发展是否过热的担忧。 ◆四季度,汽车行业整体将会继续延续今年的增长势头,但增长速度将低 于三季度。预计汽车销量有望达到120万辆左右,全年有望达到430万辆左右,轿车销量第四季度可能达到60万辆左右,全年有望达到170-190万辆,整体增长水平预计在35%至45%以上。但车型的分化将进一步加剧,库存继续增加。

目录 I基本数据 (1) 一、2003年1-9月汽车产销量 (1) 二、2003年1-8月汽车行业经济指标情况 (4) 三、2003年1-8月15家重点生产企业经济指标 (6) II 汽车行业三季度总体运行情况 (8) 一、汽车产销量持续增长 (8) 二、主要经济指标持快速增长、亏损企业亏损额继续下降 (13) 三、重点企业生产、经营指标继续保持良好增势 (19) 四、高档进口车利润大趋向大排量车型 (23) 五、三季度汽车行业增长景气继续攀升 (25) III汽车行业重点问题分析与建议 (26) 一、家电企业转型造车现象增多 (26) 二、库存显著增加,产能快速扩张 (31) 三、保险公司退出车贷险,消费链出现断裂 (34) 四、黄标车、私车受限,消费风险增加 (35) 五、产业政策拟出台,引导汽车投资 (37) IV 汽车行业四季度发展前景分析与预测 (43)

饮料行业的波特五力竞争模型分析

饮料行业的波特五力竞争模型分析 1.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 从行业生命周期来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的提高,饮料行业已进入快速发展期,产品被大众所认识,市场需求较大。目前,饮料市场上有较多具实力的竞争者,产品类别繁多,各个细分市场上均有领导者,但缺少强势品牌。众多中小企业虽没有品牌优势,但凭其高超的复制与模仿技术,在细分市场也有一定影响,这些企业常采用价格竞争与知名品牌争夺市场。大型企业面临利润下降的困境,而中小企业在资金、渠道、产品等方面又受到巨大的竞争压力,再加上价格战的影响,可以预见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会持续加剧。 2.新进入者威胁。 新进入者威胁主要取决于进入障碍和现有企业的反击。笔者认为,饮料行业的新进入者威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规模经济。一般而言,规模经济形成的进入壁垒,要么是新进入者冒着现有企业强力反击的风险,以大的生产规模进入。或者长期忍受产品高成本劣势,以小规模进入。饮料企业属于“设备生产型”企业,拥有好的设备生产线、优良的加工技术,意味着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较低的生产成本。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2005年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销售数据显示:“统一”在饮料市场上的综合占有率是20.17%,位居领先位置。“统一”能获得如此高的市场份额,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统一”企业完善的生产线。“统一”企业将其饮料生产线由6条拓展为12条,扩大了生产规模,利用规模经济优势,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第二,行业内现有企业的反击。饮料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吸引越来越多的新进入者,市场领先者利用现有优势资源进行反击,如对原材料的控制,增加新进入者的成本。控制终端销售,对竞争者进行封锁,增加对手的销售成本等,形成进入壁垒。 第三,资金需求。市场进入需要大量投资构成了一种进入壁垒。目前,饮料市场上“统一”和“汇源”的合作结盟、康师傅和日本朝日的联手、“两乐”收购国际品牌,这些资本运作给新进入者造成很大压力,使新进入者在资本运作上难以抗衡。 3.替代品的威胁。 饮料行业的替代品不仅仅是其他类型的饮料,还面临另外九大类别饮品的冲击。若替代品的价格较低,就会使饮品的价格上限只能处在较低的水平,这就限制了饮料的收益。替代产品价格越有吸引力,限制作用就越大,对饮料市场构成的压力也就越大。这将加剧行业竞争,企业必须注意应对替代品的威胁。 4.购买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总体来看,饮料市场购买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较强。首先,从销售模式来看,在一线大城市里,经销商掌握信息较多,且产品差异化小,因此,经销商的讨价还价能力比较大。在二线城市,企业主要依靠经销商来获得市场,但经销商的获利和积极性较低,导致其讨价还价能力强。其次,从零售终端来看,对于像沃尔玛、家乐福这样的大卖场,其铺路费、进场费等很高,对PET瓶饮料的上架挑选很严格,大多选择的是具有相当品牌效应的饮品,这类卖场还要根据自身利益,参与对产品零售价的制定。至于中小卖场、小店铺等,对价格很敏感,替代产品多,讨价还价能力也很强。

行业环境分析之五力模型的运用

行业环境分析之五力模型的运用实训报告 日期:年月日班级:工商企业管理2班 一、实训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实训内容要求,充分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并获取有关资料,写出本课程的实训报告。报告要求语言简练、准确;调查的资料可靠。能够熟练地运用五力模型进行行业环境分析。 本次分析报告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资料,可以查阅有关文献,咨询一些专家,也可以到网上搜索一些资料来佐证你的观点。要求注明资料来源,凡资料详实、来源清楚者符合要求。 二、实训所需仪器、设备 每位同学准备好文具用品,A4的纸以及相关的参考书籍。 三、实训内容 选择一家义乌的大型超市(世纪联华、有加利、沃尔玛、福泰隆、乐购,选定其中的一家),对其行业环境进行分析,从购买者、供应商、潜在竞争者、现有竞争者以及替代品这五个角度进行行业环境分析研究,最后得出产业投资建议。 四、总结与分析

沃尔玛 沃尔玛在中国零售行业的“五力模型”分析 一、名词解释 (一)零售业: 零售业没有一个统一定义。目前比较主流的零售业定义分为两种: 一种是营销学角度的定义:认为零售业是任何一个处于从事由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产品营销活动的个人或公司,他们从批发商、中间商或者制造商处购买商品,并直接销售给消费者。这种定义在近三十年的营销学的文献中非常普遍。 另一种是美国商务部的定义:零售贸易业包括所有把较少数量商品销售给普通公众的实体。他们不改变商品的形式,由此产生的服务也仅限于商品的销售。零售贸易板块不仅包括了店铺零售商而且包括了无店铺零售商(二)五力模型: 行业现有的竞争状况、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客户的议价能力、替代产品或服务的威胁、新进入者的威胁这五大竞争驱动力,决定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并指出公司战略的核心,应在于选择正确的行业,以及行业中最具有吸引力的竞争位置。 二、沃尔玛公司简介: 沃尔玛百货有限公司由美国零售业的传奇人物山姆·沃尔顿先生于1962年在阿肯色州成立。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沃尔玛公司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私人雇主和世界上最大的连锁零售企业。沃尔玛在全球27个国家开设了超过10000家商场,下设69个品牌,全球员工总数220多万人,每周光临沃尔玛的顾客2亿人次。

汽车行业分析报告

汽车行业月刊 重点关注 1 季度盈利较好的公司我们认为日本地震对国内自主品牌及国产化率较高的合资车型冲击较小。预计 3 月份重点厂商批发量较好,估计目前经销商库存处于合理水平。部分整车企业1 季度销量有望实现较好增长,盈利水平显着上升。我们建议配置销量及盈利增长确定性较高的汽车股,预计估值有望在季报公布前后逐步修复至13-15 倍市盈率。 支撑评级的要点 2月国内汽车销售126.7万台,同比增长4.6% ,其中乘用车销量同比略增2.6% ,商用车销量同比增长11.6% 。1-2月累计销量同比增长近10% ,乘用车和商用车累计增速分别为10.5% 和6.8% 。 1-2月,1.6升及以下乘用车(含微客)销量占乘用车总量比重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但1.6 升及以下的轿车销量占轿车总量的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1.8 个百分点,该板块销量同比增速达12.8% ,高于整个轿车板块9.7% 的增速。 2月乘用车价格指数为68.1,环比下降0.7% 。价格指数在连续3个月环比回升后有所松动。但另一方面,如日本地震导致部分日系汽车、零部件产能趋紧,则可能减少降价促销,令市场价格企稳。 我们维持全年各板块的销量预测,预计2011 年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15%左右;商用车方面,卡车板块增速放缓至10% 左右;客车销量预计同比增长13%左右。 估值 我们预计部分优质企业 1 季度销量及盈利将实现较好的同比正增长,4月股价有望在盈利调增和估值修复的双重因素刺激下提升;建议适时买入,等待估值恢复至13-15 倍市盈率。首选买入

我们建议选择1季度销量及盈利较好的企业继续买入,重点关注江淮汽车、悦达投资;关注上海汽车、华域汽车复牌后的买入机会;商用车部分关注江铃汽车、宇通客车、潍柴动力 目录 投资摘要及估值 (3) 行业综述 (5) 主要上市公司概述 (11) 研究报告中所提及的有关上市公司 (24) 投资摘要及估值 2月国内汽车共计销售126.7 万台,同比增长4.6% ;1-2月汽车累计销量315.5 万台,同比增长近10% ,其中乘用车和商用车累计增速分别为10.5% 和6.8% 。 我们预计2011年SUV和MPV两个细分板块全年增速分别在35%和20%左右;轿车板块预计15%的同比增幅;微客板块由于去年2、3季度基数走低,故目前预计全年实现5%左右的同比增长。我们认为,轻卡方面1-2月也存在一定的透支,但城市物流及中短途货运的需求增长仍保持强劲,维持2011年12%的增长预测,维持大客板块18%的增速预测。 重卡方面,预计全年重卡(含底盘)将保持15%左右的同比增长;而半挂车今年将面临需求放缓的压力,目前估计全年销量与去年基本持平。另一方面,由于轮胎及钢材价格的上升,对重卡整车企业的毛利率形成负面影响,需警惕投资风险。 我们认为日本地震对国内自主品牌汽车及国产化率较高的车型冲击较小,但将对关键部件仰

用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某一行业的竞争态势

用波特的五力模型分析某家公司所处行业竞争状态(例如:零售、汽车、快餐、电信、保险、银行……),并请分析该行业的关键成功因素。 一、战略分析及波特五力模型 战略管理主要包括战略分析、战略制定、战略实施、战略控制等过程。制定战略首先要进行战略分析,也即企业环境分析,包括企业外部环境分析和企业内部环境分析。其中,企业外部环境分析又包括宏观环境分析(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环境分析等)和行业环境分析(行业内企业竞争、供方议价能力、买方议价能力、潜在进入者威胁、替代品威胁等),并通过外部环境分析,找出企业面临的机会和威胁;而企业内部环境分析则包括企业资源和能力的分析,并通过内部环境分析,明白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在此基础上,制定企业的战略。 波特五力分析模型由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提出,是区别于宏观环境分析的微观环境(行业环境)分析工具,该模型的主要思想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是企业所处行业的盈利能力(行业吸引力)和企业在行业内的相对竞争地位。因此,企业战略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分析供应商(卖方)、购买者(买方)、当前竞争对手、替代产品和潜在进入者等五种因素,选择具有潜在高利润的行业。选定行业后,企业应根据自身力量与五种力量的对比情况来选择低成本、差异化、或集中化等三种战略之一作为自己的竞争战略。 波特五力模型及五力影响因素见下表:

影响潜在进入者的因素(进入障碍) 影响供方能力的因素价格优势、独有的学习曲线、资金要求、政府政策保 输入的差异转换成本供方的集中度规模经济、品牌影响力、转换成本、进入的分销渠 合适的产品差异化、必须的供应、低成本产品设前向后向一体化威数量对供方的重要性预期的报复措替代供应现状、对总成本的影响、成本或异化影潜在进入 新进入者威 卖方侃价买方侃价能行业内竞争对手买供竞争实替代品威影响竞争程度的因素退出障碍、行业增长速度、行业集中影响买方能力的因素 固定成库存成本、产能、产品差异替代购买者集中度和购买规模、购买者信 转换成本、品牌认知度、信息复杂程转换成本、对总成本的影响、有否替利益关联度、对手差异与公司战品、品牌认可度、价格敏感度、对质和性能的影响、 激励制度、后向一体 影响替代品的因素 替代品的相对价格及替换关系、转换成 买方对替代品的倾向偏 五力分析模型为我们认识机遇和威胁提供了依据,分析不是要简单地描述五个方面,而是希望藉此澄清,它们对企业成本和收益结构的影响,对市场地位(特别是谈判地位)的影响,以及企业面对各方面挑战可以采取的对策。 二、海狮船务有限公司所处行业(国内液体化工品海上运输行业)竞争状态五力模型分析 (一)国内液体化工品海上运输行业竞争态势 近年来,随着全球石化工业的重心正在向东南亚和中东转移,石化生产商正在这两个地区蜂拥建设新的石化生产厂。预计再有5-10年,世界新增石化产品需求60%将来自亚洲,到2015年,亚洲将占全球主要化学品需求的50%,而中国就占25%,国内华南、华东、渤海湾大型炼厂、化工品厂纷纷投产、在建或立项。但无论原料的运进还是产品的运出,都主要通过液体化工品船海上运输。因此,对液体化工品海上运输需求强劲,市场发展广阔。同时,随着需求方(买方)

五力模型分析

麦克波特五力模型: 1、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2、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 3、新进入者得威胁 4、替代品的威胁 5、行业内现有竞争者的威胁 五种力量的不同组合变化,最终影响行业利润潜力的变化,但是顾客讨价还价的前提是他有这种需要,有需要才会去讨价还价。而且,他没有考虑到以下三个条件的影响: 1、整体的经济(金融)环境 2、国家关于该行业的政策 3、互补品的市场状况 该模型更多是一种理论思考工具,而非可以实际操作的战略工具。 该模型的理论是建立在以下三个假定基础之上的: 1、制定战略者可以了解整个行业的信息,显然现实中是难于做到的; 2、同行业之间只有竞争关系,没有合作关系。但现实中企业之间存在多种合作关系,不一定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 3、行业的规模是固定的,因此,只有通过夺取对手的份额来占有更大的资源和市场。但现实中企业之间往往不是通过吃掉对手而是与对手共同做大行业的蛋糕来获取更大的资源和市场。同时,市场可以通过不断的开发和创新来增大容量。 因此,要将波特的竞争力模型有效地用于实践操作,以上在现实中并不存在的三项假设就会使操作者要么束手无策,要么头绪万千。 波特的竞争力模型的意义在于,五种竞争力量的抗争中蕴含着三类成功的战略思想,那就是大家熟知的: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集中战略。 而且,五力模型还受到静态本质的限制。它将行业结构看作是稳定的和由外部确定的。行业结构驱动竞争强度,而竞争强度反过来又决定行业的收益率水平。实际上,这并非一个保持行业结构不变的线性过程。竞争是一个动态过程,在其中战略也同样改变行业结构。因此,要将波特的竞争力模型有效地用于实践操作,以上在现实中并不存在的三项假设就会使操作者要么束手无策,要么头绪万千。

五力模型分析案例

简介: 以ZARA品牌为例,ZARA的400多位设计师每年会推出超过12000款时装,而从产品设计、采购、生产再到全球门店产品上架只需要15天内完成,最快7天!其他“快时尚”品牌如H&M,前导时间需要21~25天左右,而国内大多数服装企业一般需要6~9个月,国际名牌一般可到120天,人家称ZARA 是服装界的戴尔。 ZARA的首席执行官就这样说,时装界库存就像食品一样,时间长了会变质,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减少库存时间,这样我们的利润才会有。 潜在进入者: ZARA花巨资一体化设计自己的灵敏供应链,在西班牙方圆200英里的生产基地,集中了20家布料剪裁和印染中心,500家代工的终端厂。ZARA把这200英里的地下都挖空,架设地下传送带网络。建设这样一个生产基地,需要投资达几十亿欧元。 行业内企业竞争: 例子: 这里是世界唯一的投入80亿巨资打造文化产业的城市建设项目、这里有世界唯一的室内电影文化公园、这里是迄今为止万达集团打造的唯一一个“都市文化旅游地产”项目……武汉中央文化区从建设之初就在为中国、为世界持续创造“唯一”。 而随着楚河汉街的开业火热,又一个“唯一”吸引了全世界时尚人士的目光:

楚河汉街还是中国国内唯一一个汇聚了“世界十大快时尚品牌”的商业步行街,有业内人士表示,这标志着武汉在时尚文化层面也同样朝着“中国第一,世界一流”的目标快步迈进。 ZARA库存量大约是15%到20%,比其他服饰连锁业者的40%低很多。 供应商讨价还价能力: H&M品牌所有产品的生产制造完全外包给全球800家工厂,这些工厂全部位于人工工资费用最低的国家。 H&M只和加入其名录的供应商合作,门槛的设立有利于保证质量和协调合作关系。上海华源主要为H&M提供贴牌毛衣。据内部介绍,H&M给他们每单业务量至少是10几万件。 Zara剩余60%的布料来自于260家供应商,这260家供应商中没有任何一家的攻击能超过zara总所需量的4%,这样避免了对某一家供应商的过度依赖,有效控制了采购成本。 购买者讨价还价能力: “制造短缺” 每一款时装的销量很少。即使是畅销款式,ZA R A 也只供应有限的数量,常常在一家专卖店中一个款式只有两件,卖完了也不补货。一如邮票的限量发行提升了集邮品的价值,z A R A 通过这种“制造短缺”的方式,培养了一大批忠实的追随者。“多款式、小批量”,Z A R A 实现了经济规模的突破。

最新旅行社行业的五力模型分析

旅行社行业的五力模型分析 1.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在中国的旅行社行业中,有众多的中小型旅行社的盈利模式仍是采取价格战方式,一方面利用低价格来吸引游客,用于扩大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努力降低成本,凭借二者的差额来获取利润,尚未形成规模经济优势,因此,纵观全局,旅行社行业的规模经济优势不明显,潜在进入者对其威胁较大。 2. 同业之间的竞争 竞争对手指的是产业内互相竞争市场份额的企业。一般情况下,激烈的竞争意味着价格下降,成本上升,者势必会导致整个行业利润下降。在同一地区,一旦需求旺盛,利润率高,新的企业就会迅速进入市场,新企业的进入会导致行业内的产品供大于求,接着各个旅行社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就会展开价格战,导致行业内竞争异常激烈。 3. 替代品的威胁 随着人们思想意识的日益转变以及对旅行社服务的各种不满,部分游客选择自驾游,此外,还出现其他旅游方式:如探亲游、组团游等。与此同时,随着旅游居住方面多种形式的出现,旅行社已不再是唯一能提供旅游服务的机构,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旅游方式。 4. 客户议价能力 旅行社在提供旅游服务时,一般要面对公司团队、家庭、个人三方面。如果是团队购买旅游服务,集中度高,数量大,则其议价能力自然高;如果是家庭和个人,集中度低,数量小,则其议价能力就小了。 5. 供应商议价能力 6. 对于旅行社来说,其供应商主要有:景区、酒店、商店、超市以及旅游车船公司等。就目前情况来说,旅行社对于某一个景区或是某 家酒店的依赖度并不高,也就导致其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并不高。而且,通常旅行社所提供的客户数量庞大,对景区、酒店等产品采取团体性购买,所得到的优惠折扣返利也较多。另外,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各种旅游资源处于未充分利用状态,资源浪费率较高,导致个供应商之间的的竞争也很激烈,因此,供应商议价能力不是很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