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染整工艺学思考题

纺织品染整工艺学思考题
纺织品染整工艺学思考题

“纺织品染整工艺学”思考题

1. 纤维素共生物的种类、对染整加工的影响以及去除机理。

2. 淀粉酶和碱退浆的机理,比较两者的优缺点。

3. 氧化剂退浆的机理及优缺点。

4. 实现煮漂一浴工艺的关键。

5. 水洗在前处理过程中的重要性。

6. 表面活性剂在纺织品前处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表现在那些方面。

7. 粘胶纤维和Lyocell纤维织物的前处理工艺和棉织物的差异。具体表现在那些

方面。

8. 羊毛织物发生毡缩的原因。

9. 合成纤维玻璃化温度的概念以及其对染整加工的影响。

10. 棉织物丝光的原理。

11. 合成纤维热定型的原理及对染整加工的意义。

12. 染料和颜料的区别。

13. 离子型染料和非离子型染料在水溶液中的状态。

14. 上染过程的一般描述。

15. 上染速率的表征方法。

16. 直接性、亲和力、平衡上染百分率的概念及物理意义。

17. 泳移的概念。

18. 在浸染和轧染过程中,影响匀染的因素及解决方法。

19. 阴离子型染料染色过程中,加入电解质的作用及原理。

20. 直接染料染色的温度效应和盐效应。

21. 活性染料和其它棉用染料的上染过程有何区别。

22. 均三嗪型和乙烯砜型活性染料的固色机理。

23. 活性染料竭染的染色特征值-SERF值。

24. 活性染料一浴染色和二浴染色时,染料选择的依据。

25. 还原染料还原的机理及隐色体电位的概念。

26. 还原染料隐色体上染的特点及控制匀染的方法。

27. 还原染料皂洗的作用。

28. 还原染料还原采用干缸法或全浴法的依据。

29. 可溶性还原染料和还原染料隐色体的氧化条件有和区别。

30. 硫化染料还原的机理。

31. 酸性染料对羊毛的上染机理。

32. 电解质在酸性染料染羊毛时的作用机理,并比较元明份和食盐的差异。

33. 酸性染料染锦纶时,热定型温度和加热介质对上染的影响。

34. 用铬盐作媒染剂时,酸性媒介染料的染色机理。

35. 1:1型酸性含媒染料和1:2型染料与纤维的结合方式的差异。

36. pH值对1:1型酸性含媒染料上染的影响及染色pH值选择的依据。

37. 分散染料染色时染液pH值确定的依据。

37. 分散染料高温高压染色时解决匀染的措施。

38. 和较粗涤纶纤维相比,涤纶超细纤维染色时可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39. 分散染料载体染色的机理。

40. 分散染料热熔染色时解决匀染的方法。

41. 分散染料热熔染色时加入防泳移剂的防泳移机理。

42. 分散染料高温高压染色和热熔染色时染料的选用原则。

43. 阳离子染料染腈纶的机理。

44. 阳离子染料配伍值的表达方法及物理意义。

45. 阳离子染料染色配方的计算原则。

46. 阳离子染料染色时阳离子缓染剂和阴离子缓染剂的缓染机理。

47. 涂料染色的特点及技术关键。

48. 印花色浆的一般组成及各成分的作用。

49. 印花糊料的要求。

50. 蒸化的作用。

51. 合成纤维织物热定型的机理。

52. 织物缩水的机理及机械预缩整理的机理。

53. 2D树脂和纤维素大分子的催化交联机理。

54. 纤维素纤维织物树脂整理后的防缩防皱机理。

55. 羊毛织物加工过程中的煮呢、缩呢和蒸呢的区别和加工原理。

56. 羊毛织物防缩整理的方法和原理。

57. Harkins铺展系数的定义及纺织品拒水拒油整理的机理。

58. 固体表面的原子或暴露的原子团的性质和堆积状态对其拒水拒油的影响并

举例说明。

59. 粗糙度的概念及其对纺织品拒水拒油效果的影响。

60. 纺织品燃烧的过程及阻燃机理。

61. 极限氧指数LOI的定义,以及用其划分的纤维燃烧等级的范围。

62. 棉纤维和涤纶纤维的阻燃机理。

62. 常用的棉、涤纶和涤/棉织物的阻燃整理剂。

63. 纤维素纤维织物生物整理的概念。

64. 纤维素酶减量整理和抛光整理的机理和差异。

65. 生态纺织品的概念及生态纺织品标准的基本内容。

扬州职业大学(上)重修重考教学内容

扬州职业大学2007年(上)重修重考 考试日程安排表 一、主考:许晓宁副主考:王修德 巡考:张泰 考务:吴红刘红张群仇华兴冯植松(延考) 王正军 二、参考学生在开考前10分钟凭证件(职业大学学生凭重修通知单、考试证或学生信息卡)参加考试。如同一时间内遇重复科目采用延考方式。 三、监考教师在考前15分钟到教务处考务科领取试卷。 四、实践性环节课程由课程所在系部组织考核,课程所在系部考核后在6月1日前将考核成绩报教务处考务科复核。 实践性环节课程:机械制图大作业和计算机绘图(10人)、机械设计综合实践(5人)、机械制造技术综合实践(2人)、汽车电器综合实践(1人)、机械类毕业设计(4人)、数控综合实验(1人)、工业建筑设计(6人)、混凝土课程设计(3人)、施工组织设计(1人)、预算编制(1人)、砌体课程设计(2人)、民用建筑设计(5人)、建筑类毕业设计(1人)、轻纺类毕业设计(1人)、产品织造学课程设计(2人)、成衣工艺(6人)、化工原理课程设计(2人)、轻纺类生产实习(1人)、形象设计(2人)、扎蜡染手绘(2人)、服装设计(1人)、物理化学实验(2人)、结构纸样实训(1人)、电子工艺(2人)、万用表课程设计(1人)、电子节能灯(2人)、数字钟课程设计(2人)、调频调幅收音机(1人)、单片机应用设计(2人)、文字处理及办公软件应用(1人)、https://www.360docs.net/doc/e918864697.html,程序设计(3人)、VC++程序设计(3人)、网页制作课程设计(1人)、VB课程设计(1人)、计算机类毕业设计(1人)、管理类毕业论文(1人)、进出口业务实习(15人)、书籍装帧(1人)、字体设计(1人)、立体构成(1人)、室内平面图(2人)、外出写生(8人)、日语听说(1人)、英语语言能力训练(1人) 五、体育补考安排在5月30日下午3:00—5:00进行,参考考生凭重修通知单、考试证或学生信息卡到基础部体育教研室报到参加考核。 六、请各系部通知有改卷任务的教师,在5月30日(星期三)下午到教务处考务科阅卷,以便及时公布考生考试成绩。 七、如遇特殊情况,速与教务处吴老师联系。 八、监考日程表

染整工艺学

染整工艺学 一、名词解释: 1、染色牢度:指染色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或以后的加工处理过程中,织物上的染料经受各种因素的作用而在不同程度上保持其原来色泽的性能。 2、半染时间:染色达到平衡吸附量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3、平衡吸附量:染色平衡时纤维上的染料浓度。 4、孔道扩散模型:在纤维中存在许多曲折而相互贯通的小孔道,染色时,水分子进入纤维内部而引起纤维溶胀,染料分子通过这些孔道扩散进纤维内部。在扩散过程中,染料分子会不断的发生吸附与解析。 5、扩散活化能:即染料分子克服能阻扩散所必须具有的能量。 6、染色热:是无限小量染料从含有染料呈标准状态的染液中转移到染有染料也呈标准状态的纤维上,每摩尔染料转移所吸收的能量。 7、自由体积扩散模型:指聚酯纤维、聚丙烯腈等合成纤维染色时,染料分子吸附在纤维大分子链上,当温度超过纤维的玻璃化温度以后,大分子的链段发生绕动,原来微小的空穴合并成较大的空穴,染料分子沿着这些不断变化的空穴,逐个跳跃扩散。 8、配伍指数:是反映阳离子染料亲和力大小和扩散速率高低的综合指标。 9、顺法重氮化:(只找到其过程,具体名次解释没有看到)在色基中先加适量的水调合,再加入规定量的盐酸,在低温下不断搅拌,使重氮化反应完成。 10、染料的相容性:指两只或者两只以上的染料拼混后的染色行为。 二、填空 1、染色的步骤: 染料在染浴中的流动;通过扩散边界层;被纤维表面吸收;在纤维内部的扩散。 2、染料与纤维之间的作用力: 范德华力;氢键;库伦力;共价键;配价键;离子键 3、偶合反应: 色酚与重氮盐在适当PH下发生反应,生成有色物质的反应。 4、吸附等温线类型: 能斯特型(分配型);朗格缪尔型;弗莱因德利胥型。 5、上染率: 表示吸附在纤维上的染料量占投入染料总量的百分率。

纺织品设计概述

第一章概述 一、纺织品 纺织品是一个非常大的范围。 广义上是指可以经过纺织加工或已经经过加工的纺织制品,包括纺织可用的原料、粗加工的纺织原料、纺织半制品、工艺流程的制品及制成品。 狭义上的纺织品一般是指人们可以在生活中应用,能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求的某些功能性的纺织制品,如用于服装、装饰、产业各方面的纺织品。 二、纺织品的分类及特征 纺织品种类繁多,根据不同用途、不同使用领域、不同生产方式、不同工序状态、不同的外观等,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将这些方法归纳并整理后,其分类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按生产方式分类:线类纺织品、绳类纺织品、带类纺织品、机织物、针织物、非织造物、编结物 (二)按纺织品的最终用途分类:衣着用纺织品、装饰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 (三)按织物纤维原料组成分类:纯纺织物、混纺织物、交织织物、混交织物、交并织物、混并织物、混并交织物、包芯、包覆、包缠纱织物等。 (四)按加工工艺分 1、棉织物: 白坯织物 练漂织物 染色布 色织物 普梳织物 精梳织物 碱缩织物(将纤维素纤维织物在无张力状态下在浓碱液中处理后的纺织物) 丝光织物(将纤维素纤维织物在强张力状态下在浓碱液中处理后的纺织物) 特整织物 2、毛织物: 精梳毛织物 半精梳毛织物 粗梳毛织物。 3、丝织物: 生织丝织物(由不经过煮练的厂丝织制而成的丝织物。厂丝是蚕丝缫出的优质丝,该丝未经加工,供后道工序使用,是生丝的一种) 熟织丝织物(丝经过漂或练漂染色后进行织造加工而成的丝织物) 半生织丝织物(经纱系统或纬纱系统的某一部分或全部为生丝织制而成的丝织物)。 4、麻织物:一般仿照棉织物按生产工艺分类的方法。 麻织物生产的长麻纺系统是按绢纺系统或精梳毛纺系统进行的;短麻纺系统是按绸丝纺或棉纺系统进行的。

纺织材料学试题库整理(科大)

绪论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1纺织纤维 2聚合度 3结晶度 4取向度 5大分子的柔曲性 三、填空题: 1.纤维大分子聚合度越高,则纤维的强度。 2. 纺织纤维中大分子间的结合力有、、、四种。 四、简答: 1.比较结晶区和非结晶区的特点。 2.什么是大分子的柔曲性?影响柔曲性的因素是什么? 五、判断题: 1.纤维大分子的聚合度越高,强度越低() 2.纤维结晶度越高,则其强度越大,但其初始模量较低() 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第一节)1公定重量 2回潮率 3含水率 4平衡回潮率 5公定回潮率 6吸湿滞后性(第二节)7吸湿积分热 8吸湿微分热 二、选择题: (第一节)1.在同等条件下,成熟差的棉纤维比成熟好的棉纤维吸湿性() A 好 B 差 C相同 2.标准重量是指纺织材料在()的重量. A标准大气时 B公定回潮率时 C平衡回潮率时 3.粘胶纤维吸湿性比棉纤维() A 好 B 差 C 相同 4.纺织材料的公定(标准)重量是() A实际回潮率时的重量 B标准回潮率时的重量 C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 5.纺织材料的含水率为10%时,其回潮率()10%。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第二节)6.同一种纤维从放湿达到平衡的回潮率()从吸湿达到平衡回潮率 A 大于 B 小于 C 相等 7.纤维回潮率随着温度升高而() A增大 B 降低 C 不变 8.维纶缩甲醛主要是为了提高纤维的() A耐热水性 B强度 C耐晒性 9.具有准晶态结构的纤维是() A涤纶 B丙纶 C腈纶 10.如果需要包芯纱具有较好的弹性,则芯纱一般采用() A氨纶 B腈纶 C高收缩涤纶 (第三节)11.纺织材料重量随回潮率增加而() A增大 B 降低 C 不变 12.大多数纤维吸湿后,直径方向会() A缩短 B膨胀 C 不变 13.纤维吸湿后,其强度一般会() A 提高 B 降低 C 不变 14.棉纤维吸湿后导电性能迅速提高,一般不易积累() A 水分 B 杂质 C 静电 15.随着相对湿度的提高, 强度变化最小的纤维是( )

西安工程大学校史馆解说词 (新稿)

西安工程大学校史馆解说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好,欢迎参观西安工程大学校史馆! 前言 西安工程大学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一所以纺织服装为特色的高等学校,现为中央和陕西省共建、以陕西省政府管理为主的学校。 学校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其前身是1912年成立的北京高等工业专门学校机织科,其后历经北平大学工学院机织工程系、西北联合大学机织工程系、西北工学院纺织工程系等多个办学阶段。1978年独立建校,成立西北纺织工学院,隶属纺织工业部。1998年,学校划转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陕西省管理为主。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西安工程大学。经过百年风雨历练,学校不断发展壮大,为国家培养出各类高级专门技术人才8万余名,为地方、行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校史展分“实业报国负重奋进”(初创阶段1912—1978年)、“务实开拓砥砺前行”(学院阶段1978—2006年)、“秉承传统再创辉煌”(大学阶段2006—至今)三个部分,讲述了西安工程大学风雨沧桑一百载,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办学历程。 一、独立建校前阶段 实业报国负重奋进(1912—1978年) 1912年,鉴于发展我国纺织工业的重要意义,北京工业专门学校筹设了机织科,这是我国高等院校中创办最早的纺织系科之一,也是我校前身纺织工程系办学历史的开端。 1924年北京工业专门学校更名为北京工业大学,1927年北京工业大学更名为京师大学工科,1928年京师大学工科更名为北平大学第一工学院,1929年北平大学第一工学院更名为北平大学工学院。虽然学校多次更名,但机织科一直是学校的主要系科,并于1928年改名为机织工程系。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机织工程系随北平大学工学院迁至陕西,先后隶属于西安临时大学和国立西北联合大学。1938年,西北工学院成立,以原北平大学工学院机织工程系为基础,组建成纺织工程系,成为西北工学院的主干系之一。

纺织材料学试题库--计算题

绍兴中专染整专业《纺织材料学》试题库 ——计算题模块 1、某种纤维的线密度为1.45dtex,如用公制支数和特数表示,各为多少? 解:N dtex ÷N t =10 ? N t = N dtex ÷10 =1.45÷10=0.145 (特) N t ×N m =1000 ? N m = 1000÷N t =1000÷0.145=6896.55(公支) 2、一批粘胶重2000kg,取100g试样烘干后称得其干重为89.29g,求该批粘胶的实际回潮率和公定重量。 解:W 实= 29 . 89 29 . 89 100- =12% G 公=G 实 ? 实 公 W W + + 100 100 =2000? 12 100 13 100 + + =2017.86(kg) 3、计算70/30涤/粘混纺纱在公定回潮率时的混纺比。 解:涤/粘混纺纱混纺比=70?(1+0.004):30?(1+0.13) = 70.28:33.9 =67.5:32.5 4、有一批棉纱,在相对湿度为80%,温度300C时,称得其实际重量为100吨,测得其回潮率为15%。试计算这批棉纱的标准重量和它的含水率(公定回潮为8.5%)。 解:G 公=G 实 ? 实 公 W W + + 100 100 =100? 15 100 5.8 100 + + =94.35

W 含= W W + 100 100 = 5.8 100 5.8 100 + ?=7.83% 5、一批粘胶重1000kg,取50g试样烘干后称得其干重为44 .5g,求该批粘胶的回潮率和公定重量。(已知粘胶的公定回潮率为13.0%) 解:W= 5. 445. 44 50- =12.36% G 公=G 实 ? 实 公 W W + + 100 100 =1000? 36 . 12 100 13 100 + + =1005.7kg 6、计算50/50腈纶/粘胶混纺纱的公定回潮率为多少。(已知腈纶的公定回潮率为2 .0%) 解:W= 10013 50 2 50? + ? =7.5% 7、计算70/30涤/棉混纺纱的公定回潮率及公定回潮率下的混纺百分比(已知涤纶的公定回潮率为0.4%,棉的公定回潮率为8.5%)。 解:W 公 =(0.7?0.4%+0.3?8.5%)?100% =2.83% 方法一:公定回潮率下涤纶的百分比=0.7?(1+0.4%)/(1+2.83%) =68.35% 公定回潮率下棉的百分比=100%-68.35% =31.65% 方法二:涤/棉混纺纱的混纺百分比=70?(1+0.004):30?(1+0.085) =68.35:31.65 9、将锦纶长丝绞成每周长为1.125米,共100圈的丝绞,称重后求得丝绞的平均重量为1.02克,烘干后平均重量为0.97克,求该批锦纶长丝的线密度。(公

2019真题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五邑小文整理11页

东华大学 200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 833 纺织材料学 东华大学2001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 科目:纺织材料学 (考生注意:答案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题上,一律不给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30分) (注:凡专业课考“纺纱原理”或“织造学”或“针织学”的考生做1~10题,凡专业课“非织造学”的考生做6~15题) 1.织物舒适性 9.蠕变与应力松弛 2.变形纱 10.高聚物热机械性能曲线 3.织物悬垂性 11.ES纤维 4.机织物紧度与针织物未充满系数 12.毛型化纤 5.捻系数 13纤维的结晶度和取向度 6.羊毛品质支数 14.极限氧指数 7.玻璃化温度 15.纤维初始模量 8.吸湿滞后性 二、问答与计算题(共70分): (注:凡专业课考“纺纱原理”或“织造学”或“针织学”的考生做1~5题,凡专业课考“非织造学”的考生做4~9题) 1、(15分)简述蚕丝纤维的特性及设计仿真丝织物的思路(包括纤维、纱 线、织物组织、后整理等) 2、(16分)简述纱线细度不匀形成的原因?纱线细度不匀对织造工艺和产 品质量的影响?评述纱线细度不匀的测试方法? 3、(12分)有一批名义特数为18tex的涤65/棉35混纺纱,测得平均每 缕纱干重为⒈75g,每缕纱长为100m。求: (1)该混纺纱的公定回潮率(%)和实际特数(tex); (2)该混纺纱的重量偏差(%); (3)该混纺纱的英制支数。 (已知:棉的特制公定回潮率为8.5%,英制公定回潮率为9.89%,涤纶的公定回潮率为0.4%)

4、(15分)纺织材料在加工和使用中的静电是如何产生的?试述消除静电 的常用方法及其原理。 5、(12分)今在标准大气条件下,对3旦、51mm的锦纶纤维进行强伸性能测试,夹持距离为20mm,测得平均单强为14.1gf,平均断裂伸长为0.8mm。试求: (1)该纤维的相对强度(cN/dtex)、断裂应力(N/mm2)和断裂伸长率(%); (已知:锦纶纤维的密度为1.14g/cm3) (2)当测试温度不变,而湿度增大时,则该纤维的强度和伸长将有什麽变化?说明其原因。 6、(10分)试分析纤维的手感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 7、(10分)下列纤维中(棉纤维、羊毛纤维、粘胶纤维、涤纶纤维、丙纶 纤维),哪些可用超声波粘合法加固成非织造布?说明其原因。 8、(15分)试述丙纶纤维的结构特点、主要性质及其在服用和产业领域的 应用。 9、(8分)今有一批粘胶纤维重1000kg,取50g试样,烘干后称得其干重 为45.2g。求: (1)该批粘胶纤维的回潮率(%); (2)该批粘胶纤维的标准重量(kg)。 (已知:粘胶纤维的公定回潮率为13%) 东华大学2002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 科目:纺织材料 (考生注意:答案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题上,一律不给分)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 1.棉纤维成熟度 6.转移指数 2.吸湿滞后性 7.随机不匀 3.取向度 8.变形纱 4.蠕变与应力松弛 9.紧度与未充满系数 5.热定型 l0.织物免烫性 二、问答题(共48分): (注:统考生做1,2,3,4题,单考生从1,2,3,4,5题中任选4题) 1.(12分)何谓羊毛的缩绒性,分析说明缩绒性在羊毛加工和使用中的利弊及其克服弊端的方法。 2.(12分)描述苎麻、羊毛、粘胶和涤纶纤维的燃烧特征,试述纤维燃

(完整版)产业用纺织品

1.纺织品分类(按最终用途分):服装用、装饰用、产业用 2.产业用纺织品定义:是指用于许多非纺织行业的产品、制造过程和配套服务的经过专门设计的工程类纺织结构材料。 3.产业用纺织品也叫做:技术纺织品、高性能纺织品、高技术纺织品、工程纺织品、产业织物、技术织物 4.产业用纺织品与用于服装和装饰的普通纺织品不同,它通常由非纺织行业的专业人员用于各种性能要求高或耐用的场合 5.产业用纺织品与非产业用纺织品的区别。(9个方面): (1)产业用纺织品的应用领域和使用对象不同:产业用纺织品属于生产资料领域,服装和装饰用纺织品属于消费领域;服装和装饰用纺织品的购买和使用对象是消费者,产业用纺织品的使用对象通常不是个体户 (2)外观形态不同:产业用纺织品的外观形态有纤维形态、线绳结构、片状形态、三维形态;服装和装饰用纺织品的外观形态为片状形态 (3)性能要求不同:产业用纺织品的性能要求比服装和装饰用纺织品的性能要求高 (4)所用材料不同:产业用纺织品所用原料比服装和装饰用纺织品要广泛,会大量使用一些高性能和高功能的特殊原料,所用原料强度很高,抵抗各种外部环境的能力较强,性能优异;服装和装饰用纺织品对物理机械性能要求较低,对外观以及穿着舒适性要求较高。 (5)加工方法和使用设备不同:产业用纺织品所用材料比较刚硬,加工难度大;由于性能方面的要求,加工方法和使用设备也与服装和装饰用纺织品不同 (6)最终产品的处理不同:产业用纺织品最终产品绝大部分都要经过涂层、层压或复合处理,使其更好的发挥产品特性,弥补中间产品的各种缺陷 (7)测试方法不同:产业用纺织品的测试具有一定难度,实验室不能完全模拟实际使用情况,所以实验结果必须具有足够的精度和可靠性 (8)使用寿命不同:产业用纺织品的使用寿命比服装和装饰用纺织品要长得多,流行趋势对于产业用纺织品的使用寿命没有影响 (9)价格不同:产业用纺织品的价格比传统纺织品高 6.产业用纺织品按最终用途分类。(中、欧、美) 中国:农业栽培用纺织品;渔业和水产养殖用纺织品;土工织物;传动、传送、通风等带管的骨架材料;蓬盖、帐篷用帆布;工业用呢、毡、垫等;产业用线、带、绳、缆,革、毡、瓦等的基布;过滤材料及筛网;隔层材料及绝缘材料;包装材料;各类劳保、防护用材料;文娱、体育用品的基布;医疗卫生及妇婴保健材料;国防、航空、航天及尖端工业用纺织品;其他类产业用纺织品 欧洲:农业用纺织品;土木工程用纺织品;建筑用纺织品;环保用纺织品;交通运输用纺织品;工业用纺织品;防护用纺织品;医疗卫生用纺织品;功能性服装用纺织品; 包装用纺织品;体育与休闲用纺织品;其他产业用纺织品 美国:农用纺织品;建筑结构用纺织品;纺织结构复合材料;过滤用纺织品;土工织物; 医疗纺织品;军事国防用纺织品;造纸机用织物;安全防护用纺织品;运动及娱乐用纺织品;交通运输用纺织品;其他产业用纺织品

纺织材料学试题库_计算题

中专染整专业《纺织材料学》试题库 ——计算题模块 1、某种纤维的线密度为1.45dtex,如用公制支数和特数表示,各为多少? 解:N dtex ÷N t =10 ? N t = N dtex ÷10 =1.45÷10=0.145 (特) N t ×N m =1000 ? N m = 1000÷N t =1000÷0.145=6896.55(公支) 2、一批粘胶重2000kg,取100g试样烘干后称得其干重为89.29g,求该批粘胶的实际回潮率和公定重量。 解:W 实= 29 . 89 29 . 89 100- =12% G 公=G 实 ? 实 公 W W + + 100 100 =2000? 12 100 13 100 + + =2017.86(kg) 3、计算70/30涤/粘混纺纱在公定回潮率时的混纺比。 解:涤/粘混纺纱混纺比=70?(1+0.004):30?(1+0.13) = 70.28:33.9 =67.5:32.5 4、有一批棉纱,在相对湿度为80%,温度300C时,称得其实际重量为100吨,测得其回潮率为15%。试计算这批棉纱的标准重量和它的含水率(公定回潮为8.5%)。 解:G 公=G 实 ? 实 公 W W + + 100 100 =100? 15 100 5.8 100 + + =94.35

W 含= W W + 100 100 = 5.8 100 5.8 100 + ?=7.83% 5、一批粘胶重1000kg,取50g试样烘干后称得其干重为44 .5g,求该批粘胶的回潮率和公定重量。(已知粘胶的公定回潮率为13.0%) 解:W= 5. 445. 44 50- =12.36% G 公=G 实 ? 实 公 W W + + 100 100 =1000? 36 . 12 100 13 100 + + =1005.7kg 6、计算50/50腈纶/粘胶混纺纱的公定回潮率为多少。(已知腈纶的公定回潮率为2 .0%) 解:W= 10013 50 2 50? + ? =7.5% 7、计算70/30涤/棉混纺纱的公定回潮率及公定回潮率下的混纺百分比(已知涤纶的公定回潮率为0.4%,棉的公定回潮率为8.5%)。 解:W 公 =(0.7?0.4%+0.3?8.5%)?100% =2.83% 方法一:公定回潮率下涤纶的百分比=0.7?(1+0.4%)/(1+2.83%) =68.35% 公定回潮率下棉的百分比=100%-68.35% =31.65% 方法二:涤/棉混纺纱的混纺百分比=70?(1+0.004):30?(1+0.085) =68.35:31.65 9、将锦纶长丝绞成每周长为1.125米,共100圈的丝绞,称重后求得丝绞的平均重量为1.02克,烘干后平均重量为0.97克,求该批锦纶长丝的线密度。(公

关于2006~2007学年教学奖励的决定

常纺院教字〔2007〕15号 关于2006~2007学年教学奖励的决定 各系、部、处: 根据《教学奖励制度(试行)》(常纺院教字[2005]28号)及有关文件规定,决定对2006~2007学年学院教学方面有突出成绩的教师进行奖励。 一、优秀课程奖 1.院级一类精品课程 序号系部课程课程负责人 1 外语系剑桥商务英语王云霞 2 外语系外贸函电张耘 3 信息系网络集成技术潘荷新 4 纺化系纺织品设计朱红 2.院级二类精品课程 序号系部课程课程负责人 1 纺化系纺织材料学李南 2 纺化系织物印花工艺蔡苏英 1

3 纺化系应用化学高介平 4 机电系计算机辅助电路设计陆旭明 5 服装系服装工艺吴如山 二.优秀教研室 一等奖:纺织品设计教研室(教研室负责人:王建平) 二等奖:染整教研室(教研室负责人:夏冬) 商务英语教研室(教研室负责人:宋雪霜) 电气自动化教研室(教研室负责人:曹建军)三等奖:纺织品检测教研室(教研室负责人:李南) 公共英语教研室(教研室负责人:蒋爱萍) 三.优秀实验室 二等奖:服装技术中心(实训中心主任:王晓红) 三等奖:染整实训中心(实训中心主任:岳仕芳) 四.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奖 1.2006年江苏省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三等奖 论文:《大豆蛋白纤维漂白工艺探讨》指导教师:岳仕芳2.2006年江苏省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优秀团队论文:《棉织物活性染料染深性及色光稳定性的研究》指导教师:蔡苏英,占莉 3.院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奖: 一等奖1名: 夏冬 二等奖7名: 杨蕴敏臧珂曾红徐勇飞汪晓斌陆旭明 敬丽华 2

三等奖19名: 田恬黄艳丽徐红庄立新何彦肖海慧 顾剑柳张文明张宏伟杨波丁学华张瑞荣 刘子明胡才权高介平熊秋元陈捷刘耀先 曹建军 五.青年教师授课奖 二等奖:尹帮娟、陈小龙 三等奖:严美娴、张丽萍、刘俊丽、张静 六.2007年江苏省高等学校评优精品教材 《组态软件控制技术》主编:张文明 《服装设计》主编:曾红 七.纺织服装高等教育“十五”部委级优秀教材 《纺织品检验》主编:田恬 《染整工艺学(第三册)》蔡苏英、田恬主编 《服装设计》主编:庄立新 八.2007年江苏省高等学校立项精品教材: 《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与实训教程》主编:潘荷新 《纺织服装贸易》主编:王建平 《新体验实用英语》主编:王云霞 九.2007年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立项项目 项目学生指导教师 天然彩棉新产品设计研发及吕玲,陆利朱红 3

纺织品的分类

纺织品分类 1、按用途可分为衣着用纺织品、装饰用纺织品、工业用品三大类;①衣着用纺织品包括制作服装的各种纺织面料以及缝纫线、松紧带、领衬、里衬等各种纺织辅料和针织成衣、手套、袜子等。? ②装饰用纺织品在品种结构、织纹图案和配色等各方面较其他纺织品更要有突出的特点,也可以说是一种工艺美术品。可分为室内用品、床上用品和户外用品,包括家居布和餐厅浴洗室用品,如:地毯、沙发套、椅子、壁毯、贴布、像罩、纺品、窗帘、毛巾、茶巾、台布、手帕等;床上用品包括床罩、床单、被面、被套、毛毯、毛巾被、枕芯、被芯、枕套等。户外用品包括人造草坪等。? ③工业用纺织品使用范围广,品种很多,常见的有蓬盖布、枪炮衣、过滤布、筛网、路基布等。? 2、按生产方式不同分为线

类、带类、绳类、机织物、纺织布等六类:①线类:纺织纤维经纺纱加工而成纱,两根以上的纱捻合成线;②带类:窄幅或管状织物,称为带类;③绳类:多股线捻合而成绳;④机织物:采用经纬相交织造的织物称为机织物;⑤针织物:由纱线成圈相互串套而成的织物和直接成型的衣着用品为针织物;⑥无 纺布:不经传统纺织工艺,而由纤维铺网加工处理而形成的薄片纺织,称为无纺织布。??五、织物的经纱或纬纱? 各种织品都有长度和宽度,与布边平行的长度称为匹长,匹长的方向就为织物径向;与布边相垂直的长度称其幅宽,幅宽的方向为织物的纬向。在织布时,用于径向的纱为经纱,用于纬向的纱称为纬纱。??六、织物的缩水? 1、织物的缩水率? 织物的缩水率是指织物在 洗涤或浸水后,织物收缩的百分数。一般来说,缩水率最大织物是合成纤维及其混纺织品,其次是毛织品、麻织品,棉织品居中,缩水较大,而最大的是粘胶纤维、人造棉、人造毛类织品。 ? 2、织品产生缩水的因素:

大学纺织材料学试题定稿版

大学纺织材料学试题精 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纺材试题 2005年一、名词解释:30分 1 两型毛 毛纤维有明显的粗细不匀,同一根毛纤维上具有绒毛和粗毛特征,髓质层呈断续状分布,存在于未改良好的杂交羊和粗毛羊的被毛中。 2 中长纤维 长度和细度介于棉型化纤和毛型化纤之间的一类化学纤维,长度一般为51-76cm,细度0.2-0.3tex,可采用棉型纺纱设备或专用纺纱设备加工仿毛型产品。 3 纤维的结晶度:纤维内部结晶部分所占整个纤维的体积或重量百分比。 4 品质长度 是纺织纤维的长度指标,用来确定纺纱工艺参数。不同测试方法得出的品质长度不同,目前主要是指用罗拉式长度分析仪测得的比主体长度长的那一部分纤维的重量加权平均长度。 5 吸湿滞后性:又称“吸湿保守性”。同样的纤维材料在同一温湿度条件下,由放湿达到的平衡回潮率和由吸湿达到的平衡回潮率不同,前者大于后者,这种现象叫做吸湿滞后性。 6 蠕变:纺织材料在一定外力作用下,变形随时间变化而增加的现象。

7 合成纤维的热塑性 将合成纤维或制品加热到玻璃化温度以上,并加一定外力强迫其变形,然后冷却并去除外力,这种变形就可固定下来,以后遇到的温度不超过玻璃化温度,则纤维或制品的形状就不会有大的变化,这种性质称为合成纤维的热塑性。 8 绝热率 是指热体不包覆试样时在单位时间内的散热量与包覆试样时的散热量的差值与前者的百分比。(或用公式表示)纺织材料的绝热率越大,保暖性越好。 9 差别化纤维 是非常规生产得到的具有特殊性能的化学纤维的总称。如异形纤维、高吸湿纤维、抗起毛起球性纤维以及仿天然纤维、易染色纤维等。 10 非制造布 一种由纤维网构成的纺织品,这种纤维网可以是梳理网或由纺丝方法直接制成的纤维薄网,纤维杂乱或者有某些定向铺置,纤维网应经过机械或化学方法加固。 二填空(本题共30个空,每空1分,满分共30分。) 1 在测定纤维拉伸性质时,应注意的环境条件为温度、湿度。 2 纤维之间的切向阻力包括抱合力和摩擦力。 3 在天然纤维中耐光性最差的纤维是蚕丝;合成纤维中耐光性最差的是丙纶。

染整工艺学实验教程

目录 实验一棉织物的退浆 (1) 实验二棉织物的煮练 (2) 实验三棉织物的漂白 (5) 实验四直接染料染色 (7) 实验五酸性染料染色 (9)

实验一 棉织物的退浆 一、实验目的 掌握棉织物碱退浆的工艺;掌握退浆率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退浆主要是为了去除坯布在织造过程中经纱所上的浆料,同时也能部分去除原棉上的天然杂质。目前棉织物所用浆料主要是淀粉浆或淀粉和PV A 的混合浆,上浆率一般为5%~10%。染整加工中一般要求退浆率达到80%以上。退浆可以采用酶退浆、碱退浆、酸退浆和氧化剂退浆。 碱退浆是棉织物退浆的一种常用方法。碱可使淀粉浆、化学浆料(PV A 等)发生一定程度的溶胀,使其由凝胶状态转化为溶胶状态,对纤维附着力降低,在经过充分水洗作用后,浆料脱离纤维,从而达到退浆的目的。该方法适用于大部分浆料的退浆。 退浆率是评价退浆效果的有效方法。淀粉浆退浆率的测定有重量法、水解法和高氯酸法。 二、实验内容 (一)碱退浆法 1.主要化学品 氢氧化钠、润湿剂 2.实验处方 氢氧化钠 10g/L 润湿剂 1~2g/L 温度 100℃ 浴比 1:50 时间 30min 3.实验步骤 将纯棉坯布放入碱液中,加热至沸腾,处理时间为30min 。然后取出,用热水洗(60℃),在充分用冷水洗,最后挤干水,烘干,留作测定退浆率。 (二)退浆率的测定(重量法) 1.主要仪器 电子天平,烘箱,干燥器 2.实验步骤 将欲退浆的棉坯布置于105~110℃烘箱中,烘至恒重,迅速取出织物,放入干燥器中(预先将硅胶烘干并冷却至室温),冷却至室温,准确称取重量W 0。 在坯布经过退浆后,挤干水,放入烘箱,在105~110℃下烘至恒重,迅速取出织物,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准确称取重量W 1。 按下式计算试样的退浆率(%): 10 1 W -W = 100%W 退浆率

纺织品染整加工工艺学重点整理

第三章纺织品的前处理 1、纺织品前处理的目的 纺织品前处理的目的去除纤维上所含的天然杂质以及在纺织加工过程中所施加的浆料和沾上的油污等,使纤维充分发挥其优良品质,并使织物具有洁白、柔软的性能和良好的渗透性,以满足服用要求,并为染色印花整理提供合格的半成品。 2、前处理除杂工序、及每道工序的评定方法 原布准备、烧毛、退浆、煮练、漂白、开福、轧水、烘干、丝光 3、退浆方法 酶退浆 碱退浆 氧化剂退浆 4、煮练助剂的作用 烧碱:不是助剂,是主煮练剂,除去蜡状物质和果胶物质 表面活性剂:降低煮练液的表面张力,起润湿,洗净和乳化的作用,有助于除去杂质,提高煮练效果。 亚硫酸钠:有助于去除棉籽壳,防止棉纤维在高温带碱条件下受到损伤,还能提高棉织物的白度

硅酸钠:防止棉纤维上产生锈斑或杂质分解产物的再沉淀,有助于提高棉织物的吸水性和白度 磷酸钠:软水作用,去除煮练液中的钙、镁离子,提高煮练效果,节省助剂用量。 5、漂白助剂、工序、有效氯 次氯酸钠:酸性和水,HClO和O2;碱性条件,HClO 亚氯酸钠:碱性条件,ClO2 (酸性条件不稳定) 过氧化氢:水溶液,氢过阳离子HO2-和过氧离子O2-;碱性条件,HO2- 工序: 有效氯:次氯酸钠溶液加酸后释放出氯气的量,一般用碘量法测定。 6、丝光棉的性质、表征 光泽:丝光后棉纤维横截面由原来的腰子形变成椭圆形甚至圆形,光泽增强。 定性作用:丝光过程中的内应力减小,从而产生定形作用,尺寸稳定,缩水率降低。 强度和延伸度:取向度提高,纤维表面不均匀的变形消除,断裂强度增加,断裂延伸度下降 化学反应性能:化学性能和对染料的吸附性提高 表征:钡值,衡量棉纤维对化学药品吸附能力的大小,用棉纤维吸附氢氧化钡的能力表示。 钡值=(丝光棉纤维吸附Ba(OH)2的量)/(未被丝光棉纤维吸附的Ba

布艺沙发用纺织品

关于“布艺沙发用纺织品”的读书报告 摘要布艺沙发是目前常见的沙发种类,属于装饰用纺织品的研究范畴。通过搜集并阅读大量有关布艺沙发的相关资料,对布艺沙发的设计方法、款式、图案、色彩、材料等几个方面进行总结。设计方法要包括材料、外观、功能三方面,款式一般分为现代简约型、田园个性型、新古典主义型、新中式风格型、地中海个性型等类型。图案是通过提花、印染、刺绣等方式形成的,包括传统图案和现代图案。色彩会影响人的视觉感受,选择时既要考虑美观,也要考虑周围环境。材料包括原料与面料,它们的特性决定着布艺沙发的基本功能性。 关键词布艺沙发;款式;图案;色彩;材料 1 设计的整体思路 沙发是从国外流传到我国的一种家具,按照沙发的材质分可分为皮革沙发、布艺沙发和木藤沙发,而布艺沙发是以纺织品做为面料的沙发[1]。 布艺沙发的设计可分为三大部分,一是布艺沙发的表面设计,包括布艺沙发的款式、图案、色彩等针对布艺沙发外观设计;二是布艺沙发的材料设计,主要指布艺沙发的纺织面料的选择与设计;三是布艺沙发的功能化设计,是为了使布艺沙发满足人体工程学的原理[2~3]。其中前两部分属于装饰用纺织品研究的范畴。 本文针对布艺沙发的款式、图案、色彩、材料这几个方面,通过阅读大量的参考文献,对布艺沙发用纺织品进行了研究学习。 2 款式 对于装饰用纺织品的款式,即其内、外部造型样式,一般来说由外部轮廓、内部结构和部件等方面组成,而这三方面往往共同作用形成一种特有的美学感受[4]。 布艺沙发的款式可以分为现代简约沙发、田园个性沙发、新古典主义沙发、新中式风格沙发、地中海个性沙发等类型。 现代简约沙发主张从功能出发,多采用最新的工艺,时尚的材料和家具,突出外在形象是简洁、美观,展现个性化的一面。田园个性又可以分为欧式田园风格与美式乡村风格,都是倡导回归自然,美学上推崇自然,结合自然才能在当今高科技、高节奏的社会生活中使人们能取得生理和心理的平衡。新古典主义打破了古典主义沉闷、中规中矩的色彩及造型,融合现代主义的流行元素,更大胆的色彩搭配,形成了具装饰性、流行元素于一体的现代新古典主义沙发。新中式家具有“中而新”的双重特征,民族性和时代性兼备,本土化且国际化。运用现代技术、设备、材料与工艺,既符合现代沙发的标准化与通用化的要求,体现时代气息,又带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适应工业化批量生产的沙发。地中海个性沙发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阳光、海岸、蓝天,仿佛沐浴在夏日海岸明媚的气息里,简略,洁净,浪漫[5]。 布艺沙发的款式设计往往与图案与色彩是分不开的,同时纺织品材料的个性也会影响沙发的款式。

(完整版)纺材试题库及答案

《纺织材料学》试题一 姓名班级学号成绩 一、概念题(15分) 1、羊毛的缩融性: 2、差别化纤维 3、超细纤维 4、高收缩纤维 5、吸湿滞后性 二、填空:25分 1、化学纤维“三大纶”指的是、和。其中,耐磨性最好的是,保形性最好的是,多次拉伸后剩余伸长最大的是,耐光性最好的是,耐光性最差的是;保暖性最好的是,热稳定性最好的是;有合成羊毛之称;可做轮胎帘子线的是。 2、棉纤维的主要组成物质是。生长期包括、和转曲期三个时期。正常成熟的棉纤维横截面是,纵面是不规则的沿长度方向不断改变旋向的螺旋形扭曲,称为。棉主要性能包括、、、、和。 3、羊毛的主要组成是。其横截面由、和中腔组成;纵向有天然。 4、化学纤维的制造包括、、和纺丝 后加工四个过程。 5、人造棉即,人造毛即;有人造丝之称;合成棉花指的是。纤维有防治关节炎之功效。 6、氨纶的最大特点是。 7、中空纤维的最大特点是。 8、纺织纤维从大分子结合成纤维,大致经历、、、和纤维五个层级。 9、标准状态指的是。公定回潮率的规定是为了计重和的需要,它与回潮率接近。 10、原棉标志329代表的含义是。 三、判断正误并改错(10分) 1、吸湿使所有的纺织纤维强度下降,伸长率增加。

() 2、兔毛有软黄金之称。 () 3、粘胶、涤纶、晴纶和锦纶都是合成纤维。 () 4、直径很细,而长度比直径大许多的细长物质称为纺织纤 维。() 5、棉纤维在酸溶液中给予一定的拉伸,以改变纤维的内部 结构,提高纤维的强力。这一处理称为丝光。 () 四、计算题(15分) 1、某种纤维的线密度为1.45dtex,如用公制支数和特数表 示,各为多少? 2、一批粘胶重2000kg,取100g试样烘干后称得其干重为 89.29g,求该批粘胶的实际回潮率和公定重量。 3、计算70/30涤/粘混纺纱在公定回潮率时的混纺比。 五、试述下列各题(25分) 1、哪些因素影响纺织纤维的回潮率,如何影响? 2、羊毛的鳞片层有什么作用? 3、纤维的长度和细度对成纱质量有何影响?

棉织物前处理工艺实验及效果测试

实验一棉织物前处理工艺实验及效果测试 一实验内容: (一)纯棉织物轧蒸法碱退浆 (二)纯绵织物常温煮练工艺实验 (三)纯绵织物漂白丝光及煮练效果测试------毛效法 (四)纯棉织物的丝光及效果测试 二实验目的: 1 学习纯绵织物轧蒸法碱退浆浸渍法碱煮法的工艺方法 2 学习煮练效果测试方法 三实验原理: 《染整工艺学》P279 纯绵机织物含有大量的杂质(浆料油脂蜡质果胶色素棉子壳等)杂质的存在将影响印染加工的效果及织物成品质量。因此在印染加工中通常要进行被称做前处理的烧毛----退浆---煮练----漂白----丝光的加工过程,以提高织物的表面质量,润滑性,收复性典型的前处理过程 烧毛----退浆---煮练----漂白----丝光----半成品 为增加纱线的触耐磨性可织性机织物的经讲在织是前,要经过浆丝处理,但在整加工前,首先要除去浆料.纯绵织物一般使用淀粉浆料,淀粉浆在稀的NaOH 溶液变温作用下膨化,转化为凝胶态时,纤维的附着力下降,再经水的冲击等作用脱落. 棉纤维伴生物的存在,影响工作时纤维的处理,不利于染整加工, 煮练的目的是去除绝大部分纤维伴生物. 伴生物: 油脂:高级脂肪酸,在热稀碱作用下发生皂化而溶解,水洗可去除。 蜡质:高级一元醇,皂化物,精练助前对其进乳化 棉籽壳:为木质素,亚硫酸钠使其转化为木质素磺酸盐。氢氧化钠热溶液使之溶解,在机械力作用下去除。 含氮物质:为蛋白质,亚硝酸钠,硝酸钠等物质,在碱的作用下使其 水解或形成 钠盐。 果胶质:主要成分是以果胶酸的钙,镁盐和甲制的形式存在,也可以与纤维分子之间形成酯键。精炼时在高温和烧碱作用下,酯键 水解成羟基,并转变成钠盐。同时也可能发生分子键的断裂,

染整工艺流程

染整工艺流程 绪言 第一章染整用水及表面活性剂 第二章棉及棉型织物的退浆和精练 第三章蚕丝和真丝绸的精练 第四章漂白(Bleaching) 第五章丝光 第六章热定形(Heat Setting) 第七章毛织物的湿整理 第八章一般整理(Finshing) 第九章防缩整理Finishing) 第十章防皱整理(Resin Finishing) 第^一章特种整理 过纺织加工以后的加工工艺。它是织物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通过染料、药剂和 助剂在专用设备上进行的化学和物理加工过程。 1 ?特点 (1)属加工工业(在纺织工业中担任承上启下的重要角色); (2)一种化妆术; (3)综合的工艺技术,涉及面广; (4)能耗大(水、热、电),有污染(废水、气、渣)需重视节能和环保。 2. 目的 改善织物的服用性能(舒适、保暖、抗皱等),赋予功能性(防霉、防蛀、拒水、阻燃、抗菌等),提高身价。 (1)去除杂质; (2)提高白度; (3)染着颜色; (4)改善风格。 二、染整加工的主要内容 漂、染、印、整。 三、本课程的任务和要求 1. 掌握纺织品的练漂、整理加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能根据纺织品的特性和练漂、整理加工要求,合理制订加工工艺过程及条件;初步具备解决练漂及整理工艺问题的能力。 3. 了解练漂、整理加工的质量检验方法。 4. 了解练漂及整理加工技术进展和发展前沿。 5. 查阅染整专业的有关文献。 第一章染整用水及表面活性剂 第一章染整用水及表面活性剂 §染整用水及其处理 一、水和水质

1. 自然界中的水源 地面水:流入江、河、湖泊中贮存的雨水,含较多可溶性有机物和少量无机物地下水:深地下水(深井水,不含有机物,有较多矿物质) 浅地下水(深度<15m 的浅泉水、井水,有可溶性有机物和较多的二氧化碳) 天然水 自来水:加工后的天然水,质量较高。 2 ?水中的杂质 悬浮物(泥沙)、胶体物(较少、硅、铝等化合物),过滤可除。 可溶性杂质:Ca、Mg、Fe、Mn盐,难处理。 3 ?水的硬度及表示方法 ①硬水:含较多钙镁盐的水。 软水:含较少钙镁盐的水。 ②硬度:用度数表示钙镁盐含量的方法(即水中含杂的多少)。 暂时硬度:水中含Ca、Mg重碳酸盐的量。 永久硬度:水中含Ca、Mg的氯化物、硝酸盐和硫酸盐的量。 ③表示硬度的方法: a) ppm:1升水中所含Ca、Mg盐类相当于1mgCaCO3称1ppm。 b) 德国度:1升水中所含钙镁盐类相当于10mgCaO称1德度。 二、染整用水的要求 1. 要求 (1)无色、透明、无臭; (2)pH=6.5~7.4; (3)铁、锰离子含量<0.1ppm; (4)硬度<60ppm。 2. 硬水对染整加工的影响 (1)练漂加工中消耗肥皂,织物上的钙、镁皂影响手感、色泽; (2)漂白时影响白度、光泽; (3)染色时与阴离子染料生成沉淀,消耗染料,造成色斑,降低摩擦牢度,改 变色光; (4)对锅炉的影响:水垢消耗燃料,造成爆炸,恶化水蒸气,引起锅炉腐蚀。 三、硬水的软化 1. 沉淀法:用石灰、纯碱处理,使水中Ca2+、Mg2+生成沉淀析出,过滤后即得软水,其中的锰、铁等离子也可除去。 2. 软水剂 (1) Na3PO4: 3CaSO4+2Na3PO4Ca3(PO)4j +3Na2SO4 (2) 六偏磷酸钠:Na4[Na2(P03)6]+Ca2+— Na4[Ca(P03)6]+2Na+ (3) 胺的醋酸衍生物(EDTA):与Ca2+、Fe2+、Cu2+等离子生成螯合物 3. 离子交换法 (1)原理:用无机or有机物组成一混合凝胶,形成交换剂核,四周包围两层不同 电荷的双电层,水通过后可发生离子交换。

纺织面料染色工艺流程

纺织面料染色工艺流程 纺织面料染色工艺流程 字体大小:大 | 中 | 小 2009-10-09 13:19 - 阅读:34 - 评论:0 面料染色工艺流程 一胚布缝边松布翻布 1 缝纫机特征:通过电动机带动缝纫机头,能把布边布头缝合起来。可以缝各种布料。 2 操作:先打开电源开关,把针线跟底线穿好,把布边或布头放到压脚下面、再启动踏脚板。 3 缝边工先检查胚布与流程卡上的数量,胚布是否相符,缝边不能过宽,2公分以内,从布头缝至布尾要平直,齐边。保持布面清洁,按数量分清缸数。 4 对缝纫机要定期保养,如加油,清洁等工作。用完后关掉电源以免烧坏电动机。 5 注意安全、调节机速、小心针头扎手指头。 6 松布,翻布,要检查松布机,翻布筒是否正常,特别要留意勾丝。 二拉缸(绳状缸) 拉缸构造:缸体由不锈缸材料制造,主要配件:电动机,棍筒,加热蒸汽管,加料糟,开关可以正转反转。 特征:能染真丝,棉布,人造丝,锦纶网布等,优点就是产量高,速度快,缺点:不能生产拉架布,高档布料等。 常见故障:会在染色过程中出现打结,绞导布轮。 解决方法:先停机,然后手动开机慢慢倒转。 生产工艺 1 先检查机台是否正常,染缸,用具是否清洁,防止搭色,沾污。

2 胚布进缸要平幅进,用缝纫机接头。 3 染色时水位要放大,浴比1:50左右,低水位不能开机运行,防止拉伤,擦伤。 4 拉缸生产的胚布选择每疋布的长度要基本一致,助剂,染料要加均匀(防止有疋差)。 5 拉缸不能生产高档布料,只能染要求低的产品,目前我们只能用来煮练印花胚布,染印花底色。 三高温缸 构造:由不锈钢材料组合而成,主要配件:主泵马达,导布轮,升降温进放水阀,还有排汽阀,副缸,抽料泵,搅拌机,主机前装有出布机,四管配有先进电脑运行操作。 特征:能染多种面料,既能低温染色又能高温染色,操作简单易懂,成品质量好,机器运行时出现结会自动报警。 常见故障:机器运行时出现布拉不动,掉布,布打结,布绞导布纶,机器运行时突然停电等。解决方法: 1、当布出现拉不动时,操作工应马上考虑到主泵的冲力是不是调的太大或太小,调小冲力不够,调大冲力过猛,会把缸内的布冲乱,在后面的布运行就会把前面的布压住,导至布拉不动,冲力应该调到适当为止。如果布还是拉不动,在高温情况下,应该降温至85度,缸内压力全部排完,才可以开盖,用人手进行操作,操作工在滚筒正转突然停下,连续几次,用手推布正转。或把布打出一点,再开动主泵,水冲力调大,直到布进去为止。 2、掉布:布在缸内自动打结,过不了喷嘴,降温85度,压力排完,用手工把结解开。 3、布绞导布轮:操作工千万不要茫然地乱正反转,要看清楚布是怎样绕在导布轮上,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