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教育学考研真题解析——名词解释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3教育学考研真题解析

一、名词解释(5分)

1、教育心理学化:裴斯泰洛奇最先提出;教育目的和理论要建立在儿童的儿童本性的自然发展规律上;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编制要适应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即教学内容心里学化;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心理学化;让儿童成为自己的教育者。(一个分号一分)(记忆:心理学化就是遵循儿童心里发展规律)

2、三纲领八条目:朱熹在《大学章句》中将《大学》中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概括为大学之“三纲领”,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称之为“八条目”。

3、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官家举办、私家主持的高等学府;建立于战国的齐国.集讲学、著述、育才并兼有资政议政的功能;特点是:学术自由,待遇优厚。(学术自由只其允许百家争鸣,待遇指的是学者的物质和政治待遇。)

4、学校教育:由专职人员-教师,固定的场所--—学校,按照一定的组织形式,有组织、系统、有目的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进行影响的活动。

5、六艺教育:具体指礼乐射御书数;礼乐指周礼和音乐、舞蹈等各门艺术;射御指射箭和骑马;书数涉及书写和计算。特点是既重视思想道德,又重视文化知识,既重视为文事,又重视武备.

6、苏格拉底法:是苏格拉底在哲学研究和讲学中形成的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定义形成的独特方法.讥讽即对对方的发言不断发问,直至其承认其无知,助产术即帮助他解答疑惑。归纳就是从具体事物中找出共性,定义就是将这个共性应运于一般。该方法虽有局限但是有利于学生启发式思考。

7、学习动机:引起与维持学生的学习行为,并使之指向一定学业目标的一种动力倾向。 8、道德情感:是指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实现说引起的内心的体验,它与道德认知一起,是推动人产生道德行为或抑制不良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力。

9、教育目的:广义指的是存在于人脑中的对受教育者的预期.狭义的:国家对受教育者的总要求,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四部分。

10、智育:是传授学生系统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非智力的教育。智育在全面教育中起着前提和支持的作用。

11、学制:一个国家各类各级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年限,修业年限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它是教育制度的核心。(和教育制度一样,它们都包含两部分一是物化的施教机构系统,另一个则是其中运行的规则。)

12课程:由一定的育人目标、特定的知识经验、预期的学习活动方式构成的一种教育动态存在。从育人目标上看,课程培养人的蓝图;从课程内容上看它是一种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连接学生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引导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知识体系和获取途径。

13、教学大纲:也叫课程标准,是在一定课程理论指导下,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订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14、教学:即学生学和教师教的活动。具体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动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

15、教学评价:是指对教学工作质量所做的测量、评定和分析.它以参与教学活动中的教师、学生、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教学设备、时间、场地等因素的有机结合的过程和结果为评价对象,对教学活动的整体功能进行的评价。(记住教学不只是对教学结果的评价,它是对整个过程的评价,因此有诊断性评价、形成式评价、总结性评价等)

16、教育:广义:凡是能够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增强人们的体质,不管是有组织的无组织的,系统的还是零碎的,都可以称为教育。狭义受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引导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体力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和阶级所需要的人。

17、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社会成员通过教育的培养、筛选、和提高,能够在不同的社会层次、职业岗位、科层组织之间转换,调整和变动,发挥其才能,展现其才能,实现其人生抱负。18、人的身心发展:个体在生命个体开始到结束整个过程中,身心不断发生的变化,特别指个体身心特点向积极方面发展的过程。

19、终身教育:指人一生各个阶段所受的各种教育的总和,也是人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综合,纵向来看指一生所受的教育,横向指既包含正规教育也包含非正规教育。

20、陶冶教育法:教师利用自身和环境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过程.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要注意三点:创造良好地环境;与启发式结合;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

21、德育:广义: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计划的对受教育者身上培养政治素养、思想素养、道德素养、法律素养,以促进其成为合法公民的过程。狭义:特指道德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对受教育者身上的道德素养加以影响,使他们具有正确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

22、讲授法:是一种常用的教学形式,教师通过语言系统的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可分为讲述,讲解,讲演,四点要求:内容要有科学性。思想性和系统性.要调理和清晰,注意启发性。语言要准确生动和形象。

23、教师角色丛:与教师特定社会职业和地位相关的所有角色的集合:五大角色:传道授业解惑;家长代理人,朋友知己;管理者;心里调节者;研究者.

24、学校管理:学校管理者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和系统,利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带领和引导全体师生员工对学校的人、财、物、时间、空间和信息等资源管理,以实

现学校工作目标的组织活动.

25、鸿都门学:汉代专门研究文学艺术的高等专科学校。意义:打破儒家独尊的传统;是一门专科学校,对后世有借鉴意义;世界上最早的文学艺术专科学校。

26、五育并举:蔡元培提出,五育包括: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五育不可缺一,但以公民道德教育为根本。

27、恩物:福禄贝尔建立了一个以游戏为主的幼儿园课程体系,包括游戏、恩物、作业等。恩物,即儿童使用的教学用品:必须具备三个特征:能够帮助儿童理解世界,又能表达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每种恩物包含前面的恩物,并预示着后面的恩物。本身是个完整的整体。 28、心理发展:个体从胚胎期经由出生、成熟、衰老一直到死亡整个生命过程的所发生的持续而稳定的内在的心里发展变化。包括认知发展和人格发展。

29、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现有水平;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它决定着儿童的现有水平,又不断创造着最新发展区。 30、学习:个体由于反复经验而导致的行为和行为潜能的持久的变化。

31、有意义学习:奥苏贝尔针对机械学习提出的;是指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和原有的认知结构之间建立一种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的过程。罗杰斯的有意义学习是指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而且是一种经验的学习,这种学习能够对个体的行为态度在未来选择时做出影响。 32、先行组织者: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中提出的教学策略,是指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

33、迁移:一种学习对另种学习的影响,即原有的知识技能对新知识、技能的影响,既有积极地。又可能是消极的。

34、心理健康:是一种积极良好而又持续的心里状态和过程,表现为个体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地内心体验,良好地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发挥个人的身心潜能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社会功能。

35、元认识:对认识的认识,即关于个人自己认识过程的知识及其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包括:元认识知识,元认识体验,元认识调节和控制。

36、努力管理策略:为了维持或促进意志努力,而对自己的学习、兴趣、态度、情感状态等心理因素进行约束和控制,实现学习目标的策略。

37、技能:运用一定知识,经过反复练习而获得的一种合乎法则的活动运动方式。

38、骑士教育:一种特殊的家庭教育形式,目标是培养英勇善战、忠君爱国的骑士精神和技能。分三个阶段,7、8岁以前家庭教育阶段,接受宗教知识、道德及身体养护;7、8为礼文教育,低一级贵族将儿童送到高级贵族家中,14至21为侍从教育阶段,重点学习骑术七技,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吟诗、弈棋.一种典型的武夫教育.

39、三舍法:王安石改革太学中创立的教学管理方法;将太学生分为外舍、内舍、上舍。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