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采桑子·重阳北师大版知识点练习第十五篇

2019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采桑子·重阳北师大版知识点练习

第十五篇

?第1题【单选题】

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有许多表示敬称的特定字词,例如“惠”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为动作。如“惠

存”“惠赠”;“贵”用于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如“贵干”“贵庚”。

B、二十四节气中,立春之后是雨水,立夏之后是小满,处暑之后是立秋,冬至之后是

小雪。

C、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赐菊花图、插茱萸等习俗。

D、生肖又称属相,古代术数家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如子为鼠,丑为牛,某人

生在某年就肖某物,如戌年生的肖狗,亥年生的肖猪。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下列诗句序号按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②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③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A、②①④③

B、④②①③

C、②④①③

D、④③①②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柳州“汽车下乡”活动为六县农民展示了各种款式的汽车,真让农民见异思迁。

B、融安的金桔、三江的油茶、融水的重阳酒等特产正气势汹汹地走进我们的生活。

C、柳州经济发展快,社会治安好,人民安居乐业,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D、油豆腐的制作,工序较多,如果疏忽一个环节,就有可能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诗句和节日对应不当的一项是( )

A、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重阳节)

B、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中秋节)

C、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端午节)

D、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元宵节)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习近平说:“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作为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节日,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滋养着民族的心灵。请你根据自己对传统节日的了解,选出下面匹配不正确的一项( )

传统节日传统习俗相关诗句

A、春节贴春联放爆竹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清明节赏花灯扫墓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C、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D、中秋节赏月吃月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问答题得体的一项是( )

A、盲人叔叔,我带你去公交车站吧?

B、老爷爷,这里车很多,我扶你过马路好吗?

C、奶奶,快准备几个好菜,我们回来陪你过重阳节了。

D、小王同志,听说你生病了,我代表单位向你表示问候,并请你及早康复。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下列加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0多年来,世界各国数以万计的探险家不畏冰山阻挡,不畏风暴严寒,前仆后继

地奔赴南极,进行科学考察。

B、自然科学领域中有许多不可思议的神秘现象,正等着科学家们去破解。

C、课文里的诗意童年令我们心驰神往。

D、“倡导全民读书,打造书香钢城”的活动在我市开展得如火如荼。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我想,几乎在每一个人的童年和少年时期都有一些“隐秘的想望”。

B、听了他的故事,我忍俊不禁地笑了。

C、紫藤萝开得恣肆风流,辉煌灿烂,但又端庄雅淑,耐得寂寞。

D、草间斗的二虫被庞然大物之虾蟆所吞之景,令人气愤。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张老师很善于发现每个同学的长处,大家各得其所,各尽所能地为班级作出自己

的贡献。

B、登上南山,开县新城的无限风光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

C、周笔畅童年照片曝光,其姿势表情让人忍俊不禁。

D、季羡林先生虽然已经猝然长逝地离开了我们,但他的一系列优秀文学作品深深地留

在了人们的记忆之中。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下列节日按时间依次排列的顺序是元宵节、腊八节、端午节、七夕节、重阳节。

B、“它从汩罗江的波涛里悄然走来,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水彩,把中华大地染

成粽叶式的青绿,从此每一条河川都回荡着振聋发聩的呐喊,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

亘古不变的艾香。”其中“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所指的历史事件是屈原投汩罗江自

尽。根据这段文字撰写一副对联,可以是插艾叶清香缕缕飘九州,赛龙舟号子声声

传四海。

C、现在,在青少年当中,很多人不了解端午、中秋,不想回家团圆,对清明的祭奠活

动也不以为意,却热衷于过圣诞节等西方节日。原因有对传统节日宣传力度不够,

传统节日缺少新的活力。

D、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为主题征集公益广告。下面两条可以入选①运用传统节日,

弘扬民族文化。②看西方文化,弃糟粕;过传统节日,取精华。

【答案】:

【解析】:

?第11题【单选题】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破阵子》—辛弃疾—南宋

B、《观刈麦》—白居易—唐代

C、《童年的朋友》—高尔基—苏联

D、《木兰诗》—南朝民歌—《乐府诗集》

【答案】:

【解析】:

?第12题【单选题】

下列传统习俗礼仪有误的一项是( )

A、四大书院中位于长沙的是岳麓书院,四大名楼中位于武汉的是黄鹤楼。

B、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曾写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中秋佳节的美好祝

愿。

C、“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

《易经》《春秋》。

D、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习俗有登高、插茱萸、喝菊花酒、赏花灯、猜灯谜等。

【答案】:

【解析】:

?第13题【单选题】

下列选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皆为我国的传统节日。

B、“五体投地”中“五体”指双手、双膝和头;旧制一斤合十六两,“半斤八两”中“八两”,

即半斤;“点卯”一词因我国旧时政府机关在卯时查点到班人员而得来。

C、《骆驼祥子》《红高粱》《威尼斯商人》《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分别是老舍、莫

言、莎士比亚、莫泊桑。

D、“三味书屋”中的“三味”指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陶渊明因其宅边有五棵柳

树故自称“五柳先生”;《聊斋志异》因作者曹雪芹的书斋“聊斋”而得名。

【答案】:

【解析】:

?第14题【填空题】

背诵默写。

______,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答案】:

【解析】:

?第15题【填空题】

默写填空。

不似春光。胜似春光,______。(毛泽东《采桑子重阳》)【答案】:

【解析】:

?第16题【填空题】

默写填空。

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答案】:

【解析】:

?第17题【填空题】

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答案】:

【解析】:

?第18题【问答题】

《采桑子·重阳》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