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专享】《世界文明史》教学大纲_廖廷实28

【VIP专享】《世界文明史》教学大纲_廖廷实28
【VIP专享】《世界文明史》教学大纲_廖廷实28

《世界文明史》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0205006

学时:48学分(含课外学时)学分:3 分

适用对象:历史学专业

课程类别:专业方向课

考核要求:考查

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李世安等主编,《世界文明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主要参考书: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布罗代尔著,《文明史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塞缪尔·亨廷顿著,《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1998年

伯恩斯等主编,《世界文明史》,商务印书馆,1987年

拉尔夫等主编,《世界文明史》,商务印书馆,1998年

佩里主编,《世界文明史》,商务印书馆,1985年

杜兰主编,《世界文明史》,东方出版社,2003年

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

埃利亚斯主编,《文明的进程》,三联出版社,1998年

曹顺仙主编,《世界文明史》,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6年

陈钦庄等主编,《世界文明史简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伏尔泰著,《风俗论》,商务印书馆,1995——1997年

汤因比著,《历史研究》,XXX出版社,XX年

斯宾格勒著,《西方的没落》,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

张广智主编,《世界文化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赵林著,《告别洪荒——人类文明的演进》,东方出版社,1998年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世界文明史是历史学本科的一门专业方向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让学生能够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演变有基本的认识,并且学会从文明的角度来观察历史的发展和变迁,培养全球化时代各种文明共生和谐发展的观念。

二、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3.教学重点难点:

本章的教学重点:文明的概念;世界文明史的内容体系;世界文明史的研究现状及其参考文献资料的介绍。

本章的教学难点:文明与文化的区别;文明史与通史视野的差异。

4.教学建议:

本章作为整个课程的总论,因为学生急需了解世界文明史这门课程,因此在教学中主要介绍世界文明史这门课程的的大致情况。同时建议教师注重讲述本门课程国内外大致的研究状况以及主要的一些文献资料,作为学生在学习本门课程中的阅读参考。

第二章:上古西亚北非文明

1.基本内容:

了解西亚北非文明历史进程的基本情况;知道西亚北非文明的主要特点及其社会历史原

因;了解西亚北非文明的构成;分析西亚北非文明的异同;理解西亚北非文明在世界文

明中具有与众不同、卓尔不凡的特色。

2.教学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西亚北非文明历史发展的基本情况;认识西亚北非文明的主要特点及其社

会历史原因;要求学生了解西亚北非文明的构成;能够分析西亚北非文明形成和发展的

关系。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西亚北非文明的历史进程;西亚北非文明的成就对人类发展所做的贡献。.

教学难点:西亚北非文明的主要特点及其社会历史原因;西亚北非文明的主要成就。4.教学建议:

在教学中首先应该介绍西亚北非文明历史发展的基本情况,然后再介绍其文明的特点,同时建议教师应该适当介绍学术界关于西亚北非文明的一些研究状况及文献资料,以备学生课外阅读提高。

第三章:XXXXX

1.基本内容:

2.教学基本要求:

3.教学重点难点:

4.教学建议:

第四章:XXXXX

1.基本内容:

2.教学基本要求:

3.教学重点难点:

4.教学建议:

第五章:XXXXX

1.基本内容:

2.教学基本要求:

3.教学重点难点:

4.教学建议:

第六章:XXXXX

1.基本内容:

2.教学基本要求:

3.教学重点难点:

4.教学建议:

第七章:俄罗斯文明

1.基本内容:

了解俄罗斯文明历史进程的基本情况;知道俄罗斯文明的主要特点及其社会历史原因;

了解俄罗斯文明的构成;分析文明的冲突和调适与俄罗斯文明形成和发展的关系;理解

当今俄罗斯文明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2.教学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俄罗斯文明历史发展的基本情况;认识俄罗斯文明的主要特点及其社会历

史原因;要求学生了解俄罗斯文明的构成;能够分析文明的冲突和调适与俄罗斯文明形成和发展的关系;能够理解当今俄罗斯文明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俄罗斯文明的历史进程;文明的冲突与俄罗斯文明的发展。

教学难点:俄罗斯文明的主要特点及其社会历史原因;当今俄罗斯文明发展中的问题。

4.教学建议:

对不同的文明单位的学习,应该在了解该文明历史发展基本过程的前提下才能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中首先应该介绍俄罗斯文明历史发展的基本情况,然后再介绍其文明的特点,同时建议教师应该适当介绍学术界关于俄罗斯文明的一些研究状况及文献资料,以备学生课外阅读提高。

第八章:XXXXX

1.基本内容:

2.教学基本要求:

3.教学重点难点:

4.教学建议:

第九章:印度文明

1.基本内容:

了解印度文明历史进程的基本情况;知道印度文明的主要特点及其社会历史原因;了解印度种姓制度的构成及其对印度社会的影响;了解印度文化中宗教信仰的特点及其对印度社会的影响。

2.教学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印度文明历史发展的基本情况;认识印度文明的主要特点及其社会历史原因;了解印度种姓制度的构成和宗教信仰的特点及其对印度社会的影响,能够分析文明传统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制约性。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印度文明的历史进程;印度的种姓制度;印度的宗教信仰:佛教和印度教教学难点:印度文明的主要特点及其社会历史原因;文明传统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制约性。

4.教学建议:

在教学中首先应该介绍印度文明历史发展的基本情况,然后再介绍其文明的特点,同时建议教师应该适当介绍学术界关于印度文明的一些研究状况及文献资料,以备学生课外阅读提高。

第十章:XXXXX

1.基本内容:

2.教学基本要求:

3.教学重点难点:

4.教学建议:

市场营销在中国的传播

市场营销学在中国的传播 市场营销学是从国外引进的一门新兴的学科。虽然在历史上甚至在前资本主义时期,中国和外国均有值得继承的营销观念、策略与方法,但作为系统的市场营销理论,毕竟还是在20世纪初期,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形成这一学科。我国解放前,在大学里已开设过“市场学”课程,改革开放后学习市场营销学乃是重新引进,本文主要叙述从重新引进到广为传播以及研究与应用深入拓展的简要历程,希望有助于研究市场营销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一市场营销学的重新引进 现有资料表明,中国最早的市场营销学教材,是丁馨伯先生1933年译编并由复旦大学出版的《市场学》。建国前,在国外的中国留学生,不少攻读过市场营销方面的课程,有的留美学生还参加了A.M.A(美国市场营销协会)的研讨活动。国内有些大学的商学院,也开设了市场学课程。但是,在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对市场营销学的研究和应用势必受到限制。建国后,高校课程设置一度照搬苏联经验,在忽视流通与市场的经济思想影响下,经济管理类院、系一般都停开市场学。50年代后,在西方经历了“革命”的市场营销原理在我国未能及时传播。对我国古代与现代企业经营中很多有益的营销经验,也未能系统地进行总结和应用。 1978年,在经过一场全国性的真理标准大讨论和思想理论上的拨乱反正之后,中国共产党于12月18日至22日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从而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在理论上,经济学界努力为商品生产恢复名誉,通过对社会再生产理论的研讨,流通和市场问题的重要性日益为人们所重视;在实践上,市场取向改革的启动,有些按计划生产、计划分配,长期供不应求的产品,1979年“计划任务不足,实行按需生产,自找门路。”在对外经济贸易方面,强调引进技术,利用外资,扩大出口,1983年进出口总额比1978年增长1.1倍。国内市场上的商业竞争与对外贸易的迅猛发展,迫切要求用现代市场营销理论指导生产与经营。 1979年-1983年,可以说是市场营销学重新引进中国的启蒙阶段。 1.聘请营销专家来华讲学。从1979年起,部分大专院校和外贸部、一机部等,多次聘请外国专家来华讲授市场营销学,香港中文大学闽建蜀教授等营销学者也多次到大陆讲学。1980年,外贸部与设在日内瓦的国际贸易中心(ITC)合作在北京举办了市场营销培训班。国家经委、国家计委和教育部与美国政府合作创办大连培训中心,聘请纽约大学、加州大学等高校教授讲授市场学等课程,1980年6月-1984年11月为我国培训厂长、经理和管理专业教师1000余人。1981 年暑假期间,中国人民银行在陕西财经学院举办市场学师资班,聘请香港中文大学闽建蜀教授主持讲座,为综合大学和财经院校培训了第一批师资,从而为更多的院校开设市场营销学课程创造了重要的条件。 2.引进市场学教材。除高校图书馆从国外购买和交流的外文原版教科书外,还翻印和翻译多种多样市场学教材。流传较广的中文版本有:王德馨、江显新合著,三民书局1970年出版的《市场学》;Rosenberg著,石衍长编译,正

世界文明史课程教学大纲

《世界文明史》课程教学大纲 一、《世界文明史》课程说明 (一)课程代码:03120002 (二)课程英文名称:World Civilization History (三)开课对象:全校学生 (四)课程性质: 世界文明史是一门文理基础人文类课程。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了解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历程的课程,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五)教学目的 通过?世界文明史?的学习,对世界文明的发展过程有初步的概括了解,对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的地位和作用有所认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认识。 (六)教学内容 世界文明史是一门讲述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历程的课程。内容包括古代文明的起源,世界文明的发端,包括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欧洲中世纪启蒙运动与近代文明、产业革命和现代化,全球一体化与世界文明的展望等。同时还将讲述各种相关的文明理论。 (七)教学时数 教学时数:36学时 学分数:2学分 (八)教学方式 以讲授为主要形式的课堂教学。 (九)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说明 考核方式为考试。严格考核学生出勤情况,达到学籍管理规定的旷课量取消考试资格。综合成绩根据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40% ,期末成绩占60% 。二、讲授大纲与各章的基本要求 第一章人类文明的滥觞

教学要点: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远古人类的文明踪迹,掌握氏族文明的兴衰,理解原始宗教的起源。 1、使学生掌握氏族文明的兴衰。 2、使学生领会农业的诞生。 3、使学生充分理解原始宗教的起源。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远古文明人类的形成 一、远古人类的文明踪迹 二、农业的诞生与人类社会文明的确立 三、氏族文明的兴衰 第二节人类最初的文化成果 一、原始文字的产生及其类型 二、原始宗教观念的起源 三、文化艺术的萌芽 考核要求: 1、远古文明人类的形成 1.1远古人类的文明踪迹(了解) 1.2农业的诞生与人类社会文明的确立(掌握) 2、人类最初的文化成果 2.1原始文字的产生及其类型(掌握) 2.2原始宗教观念的起源(掌握) 2.3文化艺术的萌芽(了解) 第二章西方文明 教学要点: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西方古典文明、中古欧洲的基督教-封建文明、从中古向近代过渡时期的西方文明、近代西方文明产生的基础、近代欧洲文明,了解现代西方文明。 1、使学生充分理解西方古典文明。 2、使学生准确掌握中古欧洲的基督教-封建文明。 3、使学生准确掌握从中古向近代过渡时期的西方文明。 4、使学生理解近代西方文明产生的基础。 5、使学生理解近代欧洲文明。 6、使学生了解现代西方文明 教学时数:18学时

体育市场营销学教学大纲

体育市场营销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目的及开课对象 (一)课的性质:本课程在经济学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学习体育市场中的营销运作,以适应体育产业化的发展趋势,充分发挥体育的经济功能。 (二)课的目的:通过体育市场营销学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基本掌握体育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结合市场调研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初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体育市场的的能力,并具有一定的体育市场营销策划能力 (三)开课对象 全校师生 二、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 (一)教学方法理论讲授 (二)考核方式:体育市场营销学考试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系统地复习加深和巩固理解所学知识,检查学习效果,促进教学工作,保证培养符合目标要求的合格人才。体育市场营销学考试成绩由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两个部分级成。 1.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包括考勤、课堂纪律、作业等。 2. 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 三、学时数分配教学进度与周学时安排:每周2学时,共16周32学时。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 第一章体育市场概论 【主要内容】:1. 体育市场概述 2. 体育市场细分 3. 体育目标市场的选择及定位 4. 体育市场培 5. 体育市场法规 【重点与难点】重点:体育市场的选择于定位难点:体育目标市场的选择 【学生掌握要点】掌握体育目标市场战略定位 【复习思考题】 1.体育市场的特征 2.体育市场的法则内容有那些 【学时数】 2 学时 第二章体育消费心理与购买行为 【主要内容】 1. 体育消费者的心理与行为 2. 体育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模型 3. 体育消费者对服务质量的量度模型 【重点与难点】重点:体育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心理活动过程难点:体育消费者购买的决 策过程

《酒店餐饮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酒店餐饮管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酒店餐饮治理/ Restaurant Management 课程代码:030635 学时:32 学分:2讲课学时:上机/实验学时:考核方式:考查 先修课程:《治理学概论》、《现代饭店治理原理》、《前厅与客房治理》、《旅行学概论》和《公共关系学》 适用专业:旅行治理 开课院系:治理学院工商治理系 要紧参考书: 餐饮治理.蔡万坤.高等教育出版社 酒店餐饮经营实务. 詹益政. 南方日报出版社 餐饮实务(中等旅行职业技术教育系列教材). 张粤华.中山大学出版社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酒店餐饮治理》课程是旅行与酒店治理专业中酒店治理方向的一门选修专业课。本课程以餐饮治理的理论为基础,以业务经营活动为中心,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把握餐饮经营实务:包括餐饮治理的组织机构、人员编制、市场营销、经营打算、原材料采购供应、产品生产、产品销售服务、酒水销售服务、宴会经营和产品展销,以及产品价格、成本核算与操纵等环节的具体操作和治理。本课程具有技能性强的特点,在把握餐饮治理理论的基础上,熟练把握以上各环节的操作技能。 二、教学内容和差不多要求 1.全面了解本课程的内容与结构,把握各章节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突出各章节内容在整个餐饮经营与治理过程中的实务性。 2.餐饮治理涉及餐饮运营的各环节,是餐饮经营成败与否的关键。因而各环节缺一不可,均应熟练把握与运用,均是本课程的核心内容。

3.结合课堂讲授,切实加大对学生餐饮经营实务过程的分析与实际操作技能、解决实际咨询题能力的训练。 第一章饭店餐饮概述 教学内容: 一.餐饮业进展概况 二.餐饮部的地位与任务 三.餐饮部的经营特点 四.餐饮部的组织机构与部际关系 教学重点: 1、餐饮治理的内容 2、餐饮治理的特点与专门性 3、餐饮部的组织机构与部际关系 教学要求: 了解中外餐饮业进展概况,明确餐饮部在饭店中的地位和任务,把握饭店餐饮经营过程中的特点以及餐饮部内部组织机构的特点,熟悉餐饮部与饭店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餐饮服务 教学内容: 一、餐饮服务的差不多技能: 托盘 餐巾折花 摆台 斟酒 二、用餐服务方式: 西餐常用服务方式 中餐常用服务方式 自助餐服务方式 三、餐饮服务的要紧环节: 餐前预备环节

世界文明史期末论文

世界文明史期末论文 通过一个学期对世界文明史的学习,我对世界文明有了一定的了解,增加了很多人文知识,丰富了思想。 课堂上主要教授了古埃及文明,古罗马文明,古希腊文明,爱琴海文明,犹太文明使我对各种文明有了充分的认识,老师还在讲述过程中适当加入了许多神话故事,体现了各种文明的特色,更有利于我们了解各种文明。 在已经学习过的各种世界文明中,相比之下,最让我感兴趣的,是古代埃及文明。 一、金字塔 说到埃及,大家一般都会想到金字塔,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 金字塔是一种高大的角锥体建筑物,底座四方形,每个侧面是文字三角形,样子就像汉字的"金"字,所以我们叫它"金字塔"。在古代埃及文中,金字塔是呈梯形分层的,因此金字塔又称作层级金字塔。伊姆荷太普设计的塔式陵墓是埃及历史上的第一座石质陵墓。 在最早的时候,马斯塔巴是埃及法老死后的永久性住所。到了后来,埃及人产生了国王的灵魂要升天成为神的观念。 “为他建造起上天的天梯,以便他可由此上到天上”。(《金字塔明文》) 金字塔就是把法老送上天的阶梯。 与此同时,古代埃及太阳神“拉”的标志是太阳的光芒,金字塔的角锥体形式所象征的就是刺破青天的光芒,表示了埃及人民对太阳神的崇拜。 “天空把自己的光芒伸向你,以便你可以去到天上,犹如拉的眼睛一样”。(《金字塔明文》) 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寝。作为统治者的法老们不仅想在活着时统治人间,而且还想在死后成为神,主宰阴界。因此,法老死后,便将内脏取出,浸以防腐剂,再填入特制香料,制作成木乃伊,将尸体长久保存。金字塔便是存放法老木乃伊的陵寝。 大型的金字塔一般建于约公元前2664~前2180 年,在古埃及之都孟菲斯之北不远的吉萨、塞加拉、拉苏尔,梅杜姆以及阿布西尔等地都有大量的遗址。 在众多金字塔中,最为著名的是吉萨大金字塔,它位于开罗西南约13公里的吉萨地区。这组金字塔共有3 座,分别为古埃及第四王朝的第二代法老胡夫、第四代法老卡夫勒和第六代法老孟考勒所建。 金字塔十分宏伟壮观,巧夺天工,有人觉得仅凭古代埃及人的技术是不可能建造出金字塔的,他们怀疑金字塔是外星人造出来的,或者是更远古的人类留下的。 二、宗教 要了解古代埃及的文明,就必须知道古代埃及的思想,知道古代埃及的宗教。 宗教是古埃及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贯穿了整个古埃及历史。赫利奥波利斯、孟菲斯、

西方文明史导论教学大纲

西方文明史导论教学大纲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Western Civilization 全校通选课周学时 2 学分时间 任课教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朱孝远 课程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e97110286.html,/pkujpk/course/xfwms 西方文明史导论是一门全校性的通选课,为2006年教育部评选的全国精品课程。旨在用中国人眼光来分析、透视西方文明的发展过程。分专题讲授西方文明的特征、民族性格、国民性、思维方式、文化传统、优缺点,并从全球化角度探讨文明的整合问题。认为东西方文明的互相整合是世界文明发展的趋势。 教材:(1)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简介:这是北京大学马克垚教授主编、由北京大学世界史教师为主撰写的一部教材,任课教师朱孝远、颜海英为《世界文明史》(上册)的分册主编。 (2)教材:[美]约翰·巴克勒等:《西方社会史》上、中、下卷。广西师大出版社,2004。 简介:在当代的西方历史研究上,社会文化史占着重要的地位。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它是整个历史研究的一个基础和一种发展。展开在我们面前的这部《西方社会史》,就是当代西方这方面研究中最杰出的代表作。这是一补介绍西方历史和文化遗产的经典之作。本书以社会史为核心,从普通人的兴趣点出发,重现历史上普通人的生活。本书内容和图片资料极其丰富,所述自古至今,深受读者欢迎。 译文采用的原版是读书1987年的英文修订本,由美国伊利诺斯大学三位最为著名的历史学家约翰·P·麦凯、贝内特·D·希尔、约翰·巴克勒编撰而成,该书出版不久就成为众多美国大学相继采纳的通用教材。作者们把历史置入于时空发展的框架之中,表现出动态的历史经验、生命的模式以及智觉、情感、情绪等的复杂形式,通过“历史的理解”和“历史的叙述”来把人类的经验转化成为一个个直接、具体和生动的故事。这部作品并不一定立即告诉读者各种历史结论或历史因果,但却引导你进行历史思考。《西方社会史》对于历史结构的探讨是有独创性的,作者们亲身进行了许多有趣的观察,并且利用这些经验材料论证了自己的观点。他们的见解,特别是他们从文化根源和社会基础出发分析历史演化的因果,无疑为解释历史现象提供了一种客观主义的新视野,对后来的历史学家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10.19 第4版) 讲课的内容 (时间安排/讲课重点/难点/知识点) 第一讲绪论(第一周) 讲课的重点:旨在说明什么是“西方”,什么是“文明”,什么是通选课的基本要求。 难点:(1)文明的概念如何理解 (2)文化与文明的关系如何把握

《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大纲

《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市场营销学 课程英文名:Marketing 适用专业:管理类专业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市场营销学是在西方发达国家诞生并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经验的总结。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完善,研究和掌握市场营销理论并加以运用,已不仅仅是工商企业和经济部门的事,而且包括文化、教育、卫生、科技在内的各行各业都在探讨如何针对目标市场的需要,组织好本单位的工作。因此,通过《市场营销学》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比较系统地、全面地、客观地了解和掌握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吸收和借鉴当今国内外市场营销理论的新观点、新方法,对市场营销学的内容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以适应社会发展和本人发展的需要。 教学要求:重点突出,通俗易懂,注重适用性、实用性。 四、教学环节 1、课堂授课: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以文字教材为基础,结合中外企业的典型案例,主要讲述本课程的重点、难点、疑点,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本课程的知识点。 2、研究讨论:理论联系实际,提倡研究型学习,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讨论,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与作业训练:根据课程要求,组织学生设计和分析企业案例,并通过作业训练,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4、自我阅读:自我阅读是学生系统掌握学科知识、扩大理论应用能力的重要方式,在各个教学环节中都应注意培养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5、考核:考核是检查教与教学效果的重要形式,是教学环节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保证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手段,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总成绩=平时成绩(20%)+考试成绩(80%)。 五、教学内容 第一章市场营销导论 学习目的和要求: 1.熟悉市场营销及其相关概念,明确市场营销职能,掌握市场营销的任务; 2.了解市场营销学的产生和发展,掌握市场营销学的内容体系和研究方法,理解市场营销 的重要意义; 3.正确认识市场营销观念的变化过程。 第一节市场与市场营销 1.市场的概念与类型 2.市场营销的定义与相关概念 第二节市场营销学的产生和发展 1.市场营销学的产生 2.市场营销学的发展 3.市场营销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第三节市场营销学与相关学科 1.经济学与市场营销学 2.心理学与市场营销学 3.社会学与市场营销学 4.管理学与市场营销学 5.其它学科的贡献 第四节市场营销的重要性与研究方法 1.市场营销的重要性 2.市场营销的研究方法 本章重点:市场的含义、市场营销的重要性与研究方法 本章难点:市场营销的内涵及核心概念 第二章市场营销哲学的演变与新进展 学习目的和要求: 1.了解市场营销哲学的演变; 2.掌握在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不同的社会经济背景下,企业的营销观念必然随之发生变 革和进步,了解市场营销观念的最新发展动态; 第一节市场营销观念 1.市场营销管理 2.市场营销观念 第二节市场营销组合理论扩充与演变 1.市场营销组合的扩充 2.4C理论

工商管理学院市场营销实务教研室

工商管理学院市场营销实务教研室 2017年工作计划 2017年工商管理学院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一个目标”立德树人;“两个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全面提升企业管理学科质量行动计划;“三个重点”,教研室工作,科研的标志性成果和国家级课题方面,高端智库建设。市场营销实务教研室作为工商管理学院五个教研室之一在遵循工商管理学院思路基础上规划出自己的工作计划。 一、继续做好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本教研室教师教学水平 做好本科生的教学工作是应用型大学的根本,也是高校教师的基本素质。市场营销实务教研室全体老师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配合学院全面做好2017-2018本科审核评估的各项准备工作。 1、选择优秀教材作授课辅助 目前我教研室七位教师主要承担市场营销学、管理沟通、营销策划、商务谈判、服务营销、商品学概论、消费者行为学、创业管理、企业文化等课程的教学工作,新年度力求全面规范本科教学各环节。在下学期开学前选定教材,教材尽可能选择知名院校教师、级别较高出版社编订,具有一

定权威性、规范性和前沿性,在近三年出版的优秀教材,对于教材变动的课程需对教学大纲相关内容进行修订。 2、丰富教学方法,加强课堂教学效果 (1)继续完善教研室听课制度。开学第一周教研室非固定选派三位教师组成听课小组,可以对新教师进行听课,也可以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学习,听课完毕与所听课教师进行沟通反馈,并且将值得借鉴的东西与教研室成员讨论、分享,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2)继续坚持说课制度。根据前期的经验感觉说课是现代高等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市场营销两个教研室由于教师人数较少,因此两个教研室将共同组织三次教研室优秀教师说课活动。说课形式可以就课程本身进行讲说,也可就课程的某一章节进行说课。说课内容包括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课堂导入方式、教学方法、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堂组织、经典案例、课堂互动以及课后思考题的选用等方面。各位老师通过说课平台相互交流教学中的困惑和问题,老教师可以给予青年教师教学方法和技巧方面的指导,青年教师分享营销前沿理论,突破瓶颈,形成优势互补,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3、加强本科毕业论文管理的规范性 为加强本科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管理的规范性,对学生

世界文明史复习提纲

拉斯科洞窟位于法国韦泽尔河谷,世界上最著名的原始洞窟壁画之一,绝大多数的岩画描绘的是动物。体现真实描绘对象的现实主义风格。1940年由法国四个少年偶然发现。年代大约在公元前15000年。 罗塞塔碑1799年拿破仑率领的法军士兵在尼罗河口罗塞特偶然发现,黑色玄武岩制成,以其发现地点命名为“罗塞塔碑”。石碑上使用了两种语言(埃及文和希腊文),三种文字(象形文字,通俗体文字和希腊文)。内容是公元前196年埃及僧侣为国王托勒密五世写的颂词公告。学者们凭借掌握的古希腊文开始对碑上的埃及文字进行解读工作,最后由法国语言学家商博良成功释读了象形文字。由此也标志了埃及学的诞生。 吉萨三大金字塔这一金字塔群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观"之一,位于孟斐斯附近的尼罗河西岸。是埃及金字塔建筑的顶峰。三大金字塔中最大的是由第4王朝国王胡夫修建的,习惯称为"大金字塔"。与胡夫金字塔毗邻的是其子考夫拉的金字塔,规模次于前者。在其附近,矗立着名闻遐迩的狮身人面像斯芬克斯。排列最左面的是孟考拉金字塔,规模最小。 苏美尔文明发源于两河流域南部的美索不达米亚,是西亚最早发祥的文明,从公元前5000年至前2000年。其三个特征为:神庙建筑、圆柱形印和楔形文字。实际是以神庙或首领、贵族的居住地为中心的城市、城邦文明。这些国家以农业为基础,商业、手工业也有长足发展。神庙经济在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外战、内乱,奴隶制在苏美尔逐渐形成。 塔庙(吉古拉特Ziggurat)苏美尔文明时期发展出来的阶梯形神庙,是苏美尔人祭神的地方,也是他们观察天象,思索宇宙的场所。塔顶部的供神庙堂建于分层的梯状平台之上,每层平台均无内室,由三面的阶梯或盘旋坡道登达庙堂。代表:乌鲁克的天神安努神庙和伊安娜女神庙。苏美尔人在建筑方面达到了古代很高的水平,最主要的建筑遗迹是塔庙。由于两河流域没有巨大的花岗岩,苏美尔人以砖块建造塔庙。苏美尔人习惯于在旧神庙原址上建新庙,因历代续建,神庙地基变成了多层塔形的高台,顶端供奉着神龛。这种高台建筑,叫“吉古拉特” 汉谟拉比法典由两河流域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制定,是古代第一部最完备的成文法典。由法国考古学家在伊朗发现。其内容继承苏美尔、阿卡德时代各国的法律。法典正文包括序文(主要宣扬王权神授法,功绩)、法典条文(诉讼手续、盗窃处理、租佃、雇佣、商业高利贷和债务、婚姻、遗产继承、奴隶地位。“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结束语三个部分,共282条,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情况,具有保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维护巩固奴隶主统治秩序的性质。 《吉尔伽美什史诗》世界上第一部史诗,两河流域文学最杰出的作品之一,出土于尼尼微。主要描述了英雄吉尔伽美什最初施暴政,激怒了神而饱受磨难。在经过漂荡归来之后,终成为洗尽前非的贤君。史诗歌颂了友谊及不畏邪恶的勇敢精神,反映了人们探索生死奥秘的愿望,也表现了人们反抗神意最终难逃失败的悲剧色彩。史诗的泥版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亚述帝国是由塞姆人建立的国家,发源于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上游,都城尼尼微。奴隶主贵族专制的国家,较早使用铁器。前883年,亚述从一般的城邦变为奴隶制帝国。前745年,实行行省制,募兵制,建立起当时西亚最为强大的军队,成为具有军事侵略性质的大帝国。在建筑和浮雕方面有巨大成就。衰落后被闪族一支所灭。 琐罗亚斯德教相传由波斯人琐罗亚德斯所创。中国称袄教,又名拜火教、波斯教。该教认为,世界上有善、恶二神,善神即阿呼拉·马兹达,光明、正义之神;恶神即阿利曼,黑暗、邪恶之神。善、恶二神始终斗争。善和光明最终将战胜恶和黑暗。大流士统治时期成为波斯帝国的国教。影响了不少其他宗教,如犹太教、基督教和回教的天使观念和善恶二元论等。 哈拉帕文化指大约在公元前2500年-前1500年,在南亚次大陆印度河流域的印度文明,最早发现于哈拉帕,是发达的城市文化,是一个中央计划、精心建造的城市群。主要发掘出来的城市遗址为哈拉帕和摩亨左·达罗。以农业为基础,畜牧业、手工业也很发达,和外部世界有贸易关系,出现了象形文字,多保存在贸易用途的印章上。 《罗摩衍那》古印度辞藻华丽的古典梵语文学先驱。这部史诗比较短,约五万行,结构严谨。主要描写神化了的英雄

二十世纪世界史

“二十世纪世界史”教学大纲与参考书目一、教学大纲 第一讲导言20世纪的性质与发展动力 一、时代性质 二、20世纪世界史发展的基本趋势与动力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 第二讲20世纪初的西方文明 一、20世纪初西方文明的成就 二、西方文明的扩张 三、西方文明的动力——自由资本主义 四、西方文明面临的挑战 五、西方文明的评价 第三讲改革与革命:20世纪初的东方 一、改革成为革命的催化剂:土耳其、墨西哥、中国 二、改革成为革命替代物:印度宪政改革 三、东方改革与革命的历史地位 第四讲大国争霸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二、火药桶:巴尔干危机 三、一战过程 四、大战的后果 第五讲俄国十月革命 一、俄国的革命传统与列宁主义 二、战争与革命 三、1917年:从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 四、关于十月革命评价的几种观点 第六讲亚非拉现代民族解放运动 一、帝国主义对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控制的加强 二、传统社会的解体与阶级关系的变动 三、民族解放运动的基本特征 第七讲法西斯运动与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一、意大利法西斯运动与墨索里尼上台 二、希特勒与德国法西斯上台 三、日本法西斯运动与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四、法西斯政权的特征与性质 第八讲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与终结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过程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第九讲合作、对峙、缓和:1945—1975年美苏关系 一、美苏合作与雅尔塔体制的建立 二、美苏对峙与冷战格局的形成

三、冷战的逐步缓和与东西方关系的调整 四、两极关系之下的世界和平 第十讲中东问题 一、中东地理与历史概况 二、阿拉伯民族主义与一战后阿拉伯地区新国家的形成 三、犹太复国主义与以色列国的成立 四、五次中东战争 五、海湾战争与美国入侵伊拉克 六、中东问题的实质 第十一讲欧洲统一进程 一、欧洲历史与文化 二、欧洲一体化过程 三、欧盟的未来发展前景与历史地位 第十二章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斯大林“一国建设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与实践 二、赫鲁晓夫时期的改革 三、勃列日涅夫时期的辉煌与问题 四、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与苏联解体 五、有关苏联改革及其命运的思考 第十三章艰难前进中的发展中国家 一、殖民体系的瓦解 二、影响发展中国家发展的问题与发展过程 三、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道路与理论范式 第十四章东亚的崛起 一、东亚的革命与东亚的政治崛起 二、东亚的改革与东亚的经济奇迹 三、东亚的合作与东亚的未来 第十五章21世纪初的中国与世界 一、21世纪:历史的终结还是美国时代的终结? 二、经济全球化和一个更加相互依存的世界 三、形形色色的冲突与中国面临的挑战 四、我们应有的心态 二、参考书目 齐世荣、廖学盛主编:《二十世纪的历史巨变》,学习出版社,2005年版。 马克尧主编:《世界文明史》下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徐天新主编:《世界通史·现代卷·当代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美]斯塔夫里亚诺斯著,吴象婴、梁赤民等译:《全球通史,从史前到21世纪》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美]帕尔默、科尔顿:《近现代世界史》下册,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英]霍布斯鲍姆著,郑明萱译:《极端的年代》,上、下册,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市场营销学大纲(必修)

“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3051010 课程名称:市场营销学Marketing 学时:72(含课外学时)学分:4 适用专业: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开课学期:4 开课部门:经济与管理学院 先修课程:管理学原理 考核要求:闭卷考试 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柳思维主编,《市场营销学》,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吴健安主编,《市场营销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建立在经济科学、行为科学和现代管理理论基础之上的应用科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正确理解市场营销的观念,掌握市场营销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初步具有设计和策划营销问题的能力,为以后学习其他市场营销类的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本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在理解市场营销基础上,结合我国企业营销环境与实践,系统掌握市场营销的战略、策略、组织、计划与控制,并对实用性很强的目标市场选择、营销策略组合、竞争策略和国际市场营销策略有较深入的理解。 本教学大纲要求授课教师采用案例教学,以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理解教材内容。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课堂讲解与案例分析的手段,使学生掌

握现代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提高学生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分析、判断和决策能力。 本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在理解市场营销基础上,结合我国企业营销环境与实践,系统掌握市场营销的战略、策略、组织、计划与控制,并对实用性很强的目标市场选择、营销策略组合、竞争策略和国际市场营销策略有较深入的理解。 三、学时分配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本课程须在完成《管理学原理》课程的学习后进行。 五、教学内容 第一章市场营销导论 1、基本内容 1.1市场与市场营销

世界文化史第七章近代西方文化的发展及其问题(精)

世界文化史第七章近代西方文化的發展及其問題 一、單選題(20題每題2分共40分) ( ) 1. 俄國彼得大帝在位時,曾定下「鬍鬚稅」,規定留鬍鬚的男子繳納。由時代的特色,我們可推知他此舉的主要用意為何?(A)希望俄人脫擺以往被蒙古人所統治時的形象,積極向西方學習(B)國家財政的困窘 (C)他本人喜歡留鬍,因而不希望其他人跟他有類似的外型(D)留鬍鬚與希臘正教的教義不合。 ( ) 2. 維也納會議後,歐陸的政治局勢大致是如何?(A)大多已實行民主政治(B)大多已進入工業革命時期(C)保守主義成為大多數國家政府思想的主流(D)「改革國會」成為各國在野黨的主要訴求之一。 ( ) 3. 以下史事的發生「並未」受到法國大革命影響的有:(A)拿破崙帝國建立(B)啟蒙思想的備受質疑(C)保守主義的勢力高漲(D)浪漫主義運動的失敗。 ( ) 4. 「人生而自由,然而在人類社會中,人卻處處受到束縛……人應該追求深刻的內心經驗……」關於這段話,較貼近以下哪種主張?(A)自由主義(B)浪漫主義(C)馬克斯主義(D)保守主義。 ( ) 5. 以下對話發生於18世紀:A:「這本小說真是感人,在這種情形下仍如此愛著對方,真令人讚嘆……」; B:「真是苦戀呢!女主角最後選擇了別人,所以他竟然犧牲性命來展現他對感情的態度……」,依此推 測,此本小說的風格所展現的時代精神趨向於何種思潮?(A)自由主義(B)保守主義(C)浪漫主義(D) 寫實主義。 ( ) 6. 影片《一曲難忘》描述一位波蘭鋼琴家,強烈地期待波蘭能重新得到自由,他不為沙皇的屠夫(按:波蘭總督)演奏,離開祖國到巴黎去時,帶了一把波蘭的泥土。而在生命的最後階段,為了籌錢資助祖國 爭取獨立自由,一場場的演奏會,終於使他的生命燃燒至盡頭。這位偉大的作曲家的作品揉合斯拉夫民 族的熱情憂鬱和法國人的華麗纖細。他應是哪一風格的作曲家?(A)古典主義(B)印象主義(C)浪漫主 義(D)現代樂派。 ( ) 7. 法國大革命爆發後,領導人之一的拉法葉將革命爆發的「第一現場」——巴士底獄的鑰匙寄給何國政府,以表達他對此國之前表現的肯定?(A)英國(B)美國(C)俄國(D)中國。 ( ) 8. 「遠洋航行者大多是海員,商人或亡命之徒」;「享樂主義什麼都不管,製造出一批遊手好閒的人」。兩句話各有何的特色或彼此的關聯?(A)前者造就了後來的美國,後者則為20世紀初西方世界的亂象之一 (B)前者指「大西洋時代」來臨的背景,後者意味著海權時代的到來(C)前者促進了商業資本主義的發展, 後者則為工業資本主義社會的現象(D)前者為浪漫主義時期的特色,後者則為受啟蒙時期影響而產生的 社會現象。 ( ) 9. 三位學者對於社會的看法,甲主張「齊頭式的平等」,乙主張「競爭起點的平等」,丙主張「國與國之間的平等」。以上三者,何者可謂是社會主義者?(A)甲(B)乙(C)丙(D)以上皆是。 ( )10. 「一個民族,一個帝國,一位領袖」,這樣的口號,顯示出怎樣的思想內涵?(A)極右的法西斯主義(B)右派的自由主義(C)極左的共產主義(D)右派的保守主義。 ( )11. 與達爾文同時期的學者,有些不相信他們的祖先是猿猴中的一支,但是他們卻被稱為是「社會達爾文主義者」,主要原因為何?(A)他們都是人文學者,對生物學有所排斥(B)他們都是虔誠的猶太教徒(C) 他們利用「生存競爭」的說法將帝國主義的侵略合理化(D)他們利用「物競天擇」的說法將破壞自然環 境的舉動合理化。 ( )12. 印象派的畫家,如何因應照相機的問世?(A)以抽家的手法構圖(B)畫家每一年只創作一幅作品,以量的限制提升本身的價值(C)以寫生入手,但從光線、色彩變化的律動中創出新意(D)向中國的水墨畫取 經,強調意境而不重形似。

《体育市场营销理论与策略》教学大纲(新)

《体育市场营销理论与策略》教学大纲(新)《体育市场营销理论与策略》教学大纲(新) 课程代码: 030100271 课程英文名称: sports Marketing Theory and Strategy 课程性质:社会体育方向专业必修 适用专业:社会体育专业方向 总学时数:36 其中:讲课学时:30 实验学时: 6 总学分数:2 编写人:谢小龙审定人:赵俊、肖谋文 一、课程简介 (一)课程教学目的与任务 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了解体育市场的发展动态,掌握体育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人文素质,拓宽就业思路,基本具备从事体育市场营销的实践经验。 (二)课程教学的总体要求 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重点掌握体育市场营销的基础理论,掌握各类体育市场营销的策略及案例特征,了解国内外体育市场的发展动态。 (三)课程的基本内容 体育市场营销的基础理论,各类体育市场的现状与预测及营销策略,贴近实际的案例分析。 (四)先修课程及后续课程 本课程从市场营销基础理论学习为起点,然后学习体育市场基础理论及其现状和案例分析。学生应具备经济理论、体育经济理论知识和市场调研的实践能力,为体育经济学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总体安排 (一)学时分配建议表 学时分配建议表 各教学环节的学时分配 课程内容习题讲课实验设计课 体育市场概论 4 体育消费心理与购买行为 2 2 体育产品 4 体育市场营销与促销 2 2 体育市场调查 2 2 体育赞助营销 2 体育网络营销 2 体育经纪人 2 体育赛事营销 2 体育服务营销 2 体育有形产品营销 2 体育场馆营销 2 体育彩票营销 2 总计(学时) 30 6 (二)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 1、教材;李勇,《体育市场营销》,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2 2、参考书目; 谢小龙,李传武.体育市场营销理论与策略[M].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5,赵长杰. 现代体育营销学[M].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11,林长富. 市场营销原理[M].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7,[美] 马修?D?尚克(Matthew D.

世界文明史汇总

世界文明史 200万年前,人类进入打制石器的旧石器时代。 100万年前,人类掌握了火的使用技术。 2万年前,人类发明弓箭。 1万年前,人类进入定居农业社会。 前7000年,中国仰韶文化时期已有陶窑及模制的陶器。 前4241年,古埃及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 前4000年,埃及人已掌握陶器制造、冶金术、酒醋制造、颜料染色。 前2500年,埃及人用沙和苏打制取玻璃。 前2100年,美索不达米亚人发明六十进位制、乘法表。 前2000年,埃及人发明十进制,整数和分数计算法,三角形和圆面积计算法,正方角锥体和锥台体积计算法;发明防腐剂以保存木乃伊。 前1950年,巴比伦人能解两个变量的一次和二次方程。 前1200年,中国用蚕丝织丝绢。 前1200年,中国殷商青铜(铜锡合金)冶铸技术已达成熟阶段。 前1066年-前221年,周朝。 前770-前476,春秋时代。 前770年,中国已会铸铁。 前722年,中国开始用干支记日。 前700年,管仲(前725-645 )记载了磁石。 前7世纪,巴比伦人发现日月食循环的沙罗周期。 前611年,中国有彗星的最早记录,即后来的名的哈雷彗星。 前6世纪,希腊的泰勒斯(thales,前625-547 )发现琥珀摩擦生电,发现磁石吸铁现象。 前6世纪,希腊毕达哥拉斯证明了勾股定理,发现了无理数,提出了地球球形说,研究了音律。 前6世纪,印度人计算出2的平方根为1.4142156。 前594年,希腊梭伦改革,确立民主政治,制定宪法,工商业兴起。 前551年,孔子诞生。 前5世纪,希腊的德谟克利特完成古代原子论,认为万物是由大小和质量不同、 运动不息的原子组成。 前5世纪,中国的《周礼》中记载了用金属凹面镜从太阳取火的方法。 前475-前221,战国时代。 前462年,希腊巴门尼德、芝诺等埃利亚学派指出在运动和变化中的各种矛盾,提出了飞矢不动等有关时间、空间和数的芝诺悖论。 前400年,墨翟(前468-376 )发现小孔成像。 前4世纪,希腊亚里士多德对数学、动物学等进行综合研究,在《天论》一书中提

文化市场营销课程教学大纲

020028《文化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the study of cultural marketing 课程类型:专业课 总学时: 64 讲课学时:48 实践学时:16 学分: 适用专业及层次:市场营销与策划;大专 先修课程:无 一、课程性质、目的 (一)性质 文化市场营销学是以文化企业为中心,以满足文化消费者的需求为出发点,以文化产品的营销规划、价格制定、渠道扩散、销售促进为主要内容,研究文化企业如何想把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有效地送达文化消费者的全部过程的一门学问。 文化市场营销学是文化事业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对市场调查与预测、广告策划与文案、文化产业创意策划等课程的综合应用与拓展性学科,能够让学生很好地理解文化产品市场化管理的全过程,有利于学生管理实践能力的提升,为培养能够从事文化产业项目的策划、宣传、开发、经营和管理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提供学科支撑。 (二)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正确理解文化市场营销的观念,熟悉文化产品的属性;文化产品的营销特点;练习写作文化产品营销策划书,初步掌握掌握文化产品营销策划流程,文化产品营销策划书写作技巧和要求,掌握文化市场营销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 二、课程的学时、学时分配 课内学时为64课时,安排在大二第一学期开设。 第一章绪论(3课时) 第一节市场与市场营销 第二节文化市场与文化市场营销 第三节文化市场营销学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文化市场营销环境(3课时) 第一节文化市场的宏观环境 第二节文化市场的微观环境 第三章文化市场营销信息系统、市场调查与目标选择(3课时) 第一节文化市场营销的信息系统与信号分析

《中外历史》教学大纲

《中外历史》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 《中外历史》是2010级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拓展课。 它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专业性和趣味性,对拓展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学生进一步理解世界文明史均有实际的意义。 其教学目的主要是: (一)使学生掌握世界各主要文明的发展历程; (二)使学生掌握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 (三)使学生掌握中国历史的进程及各朝代对中华文明所做出的贡献; (四)使学生了解西方文明史中的重要事件及其对西方文化的影响。 二、本课程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结构 《中外历史》课程主要让学生掌握世界文明史的发展历程、中国历史的辉煌成就、西方文明的源头及发展等知识,通过一定的理论学习,将知识切实转化为能力,能熟练地掌握秘书工作方法,从而提高学生从事秘书工作的实际办事能力,具备专业秘书需要的工作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秘书工作打下基础。 三、课程教学内容 (一)理论教学内容 第一章中国神话 教学内容:中国神话的由来、内容及特点。 教学要求: 1、了解神话的由来; 2、了解中国神话的内容; 3、了解中国神话的特点。 教学重点:中国神话的内容及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中国神话的特点。 第二章希腊罗马神话 教学内容:希腊神话的起源、内容及特点,罗马神话的内容。 教学要求: 1、了解希腊神话的起源;

2、了解希腊神话的特点; 3、了解希腊神话的内容; 4、了解罗马神话。 教学重点:讲述希腊神话的特点、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希腊神话所反映的社会状态。 第三章先秦时期文化 教学内容:先秦时期的概念及特征,先秦时期文化的特点、主要内容及影响。 教学要求:1、了解先秦时期的概念及特征; 2、了解夏、商、周朝的社会状态; 3、了解先秦时期文化的特点、主要内容及影响。 教学重点:讲述先秦时期特征及春秋战国时期文化。 教学难点:理解分封制、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第四章西方古典文明 教学内容:西方古典文明的源头、希腊城邦制、古希腊文明及罗马文明。 教学要求:1、了解西方古典文明的源头; 2、了解希腊城邦制及古希腊文明; 3、了解古罗马文明。 教学重点:讲述西方古典文明的源头及古希腊、罗马文明。 教学难点:理解希腊城邦制。 第五章秦汉时期文化 教学内容:中央统一专制王权的建立,儒家文化的确立,秦汉时期的文化成就。 教学要求:1、了解中国中央统一专制王权的建立; 2、了解秦朝的文化成就; 3、掌握儒家文化在汉代的确立; 4、了解汉朝的文化成就。 教学重点:讲述中央统一专制王权的建立及儒家文化在汉代的确立。 教学难点:理解儒家文化在汉代的确立。 第六章罗马帝国及中世纪欧洲 教学内容:罗马帝国的成就及兴衰,西欧中世纪的文化遗产,西欧中世纪修道院的作用。教学要求:1、掌握罗马帝国的成就及兴衰; 2、了解西欧中世纪的文化遗产; 3、了解西欧中世纪修道院的作用。 教学重点:讲述罗马帝国的成就及兴衰 教学难点:理解西欧中世纪的文化遗产 第七章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 教学内容:魏晋风骨,“竹林七贤”,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成就,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交流。

市场营销课程教学大纲

《市场营销》课程教学大纲 (72学时)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商品经营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它的任务是:讲授有关市场营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训练学生从事市场营销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为他们今后就业和适应未来职业转换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备从事市场营销工作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并形成一定的职业能力,教学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注意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和立业创业的本领。 (一) 知识教学目标 1. 掌握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分析方法。 2. 了解市场营销环境、市场、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 3. 了解市场营销策略。 4. 能进行一般的市场调研与预测。 (二) 能力培养目标 1. 能对市场及市场营销环境进行初步分析。 2. 能用市场细分原理及目标市场原理确定目标市场,进行市场定位。 3. 初步具备组织、策划市场营销工作的能力。 4. 具有进行市场调研和市场预测的能力。 (三) 思想教育目标 1. 具有重调研、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工作作风和精神。 2. 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3.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基础模块 概述 1. 市场 了解课程的性质、任务和研究对象。 理解市场、市场营销的概念。 2. 市场营销学 了解市场营销学产生、发展的简要过程。 理解现代营销观念与传统营销观念的区别与联系,树立现代营销观念。

3.市场营销学 (一) 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1. 市场营销环境 了解市场营销环境的概念及分析市场营销环境的意义。 2. 宏观市场营销环境 理解宏观市场营销环境诸因素及其对企业营销活动的影响。 3. 微观市场营销环境 理解微观市场营销环境诸因素及其对企业营销活动的影响。 4. 市场营销环境分析与对策 掌握市场营销环境的分析方法及环境变化时企业的对策。 (二) 市场分析 1. 市场分类 了解市场的概念和分类。 2. 消费品市场分析 了解消费品市场的概念,掌握消费品市场营销的特点。 3. 生产资料市场分析 了解生产资料市场的概念,掌握生产资料市场营销的特点。 4. 技术市场分析 了解技术商品的概念,掌握技术市场的类型及营销特点。 5. 金融市场分析 了解金融市场的概念及类型,掌握金融市场营销的特点。 (三) 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 1. 市场细分的概念 了解市场细分的含义及其意义。 掌握细分模式和细分过程(步骤)。 2. 市场细分及有效市场细分条件 了解市场细分的依据及有效市场细分的条件。 3. 目标市场战略 了解目标市场营销战略及选择目标市场需考虑的因素。 4. 市场定位 了解市场定位的含义。 掌握市场定位步骤和市场定位战略。 (四) 产品策略 1. 产品组合策略 了解产品策略的含义及实施产品策略的意义。 了解产品整体概念及产品组合策略。 掌握在企业营销中运用产品组合策略的技能。 2. 产品寿命周期策略 了解产品寿命周期理论。 掌握产品寿命周期各阶段的营销策略。 3. 产品开发与推广策略 了解新产品的含义及新产品的开发过程。 掌握新产品开发策略。 4. 商标与品牌策略 了解商标与品牌策略的含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