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名解问答整理

免疫名解问答整理
免疫名解问答整理

免疫整理——By 吴晗

【名词解释】

适应性免疫:也称获得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由T、B细胞介导的免疫(1’),通过其表面的抗原受体特异识别(1’)抗原后,T、B淋巴细胞活化、增殖并发挥免疫效应、清除抗原;须经历克隆增殖;特点:后天获得,有特异性和免疫记忆性(1’)

(固有免疫:也称先天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由固有免疫细胞介导,如单核-巨噬细胞等,借模式识别受体PRR识别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固有免疫细胞活化后吞噬、杀灭病原体;不经历克隆增殖;特点:先天具有,无免疫记忆性,无特异性)

超抗原:以极低浓度激活大量T细胞克隆的蛋白质称为超抗原,产生强应答(2’)。它直接与TCR的Vβ链的CDR3外侧区域结合,另一端和MHCII类分子的非抗原结合部位结合,以完整蛋白的形式非特异性激活T细胞。特点:激活CD4+T细胞、无须APC细胞加工、无MHC限制性、多克隆、非特异性激活具有特定TCR Vβ的T细胞(1’)。

Fab段:抗原结合片段,一个Fab片段为单价,由L、VH、CH1组成(2’),结合抗原(1’)(Fc段:即可结晶片段,相当于IgG的CH2和CH3,无抗原结合活性,是Ig与效应分子或细胞相互作用的部位)

MAC(攻膜复合体):补体3条激活途径均能产生C5转化酶,虽然组成有所不同,但均能裂解C5,并经共同末端通路形成MAC裂解靶细胞。参与的补体成分:C5~C9 (1’),MAC 是一种离子通透性孔道,它能允许水和电解质自由通过细胞膜:膜上形成小孔,水、离子进入,溶胀性死亡(2’)

细胞因子:是由免疫原、丝裂原或其他因子刺激免疫细胞分泌的小分子多肽(活性)(2’),为生物信息分子,具有调节、效应功能(1’),能够调节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促进造血,以及刺激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等功能。

模式识别受体(PRR):能识别病原体、凋亡细胞表面共有的特定分子的受体(2’),多样性较少,分布于单核-巨噬细胞和DC细胞等固有免疫细胞表面、胞内器室和体液之中,包括甘露糖受体、清道夫受体和Toll样受体(1’)

ADCC: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1’),表达Fc受体的杀伤细胞识别靶抗原(AgAb)的抗体Fc段,通过释放效应分子直接杀伤被抗体结合的靶细胞(2’)NK细胞是介导ADCC 的主要细胞。抗体与靶细胞上的抗原结合是特异性的,而表达FcR的细胞其杀伤作用是非特异性的。P53

B7-CTLA-4:B7表达于APC (1’),CTLA-4表达于活化T细胞(1’),胞质区带有ITIM 基序。CTLA-4与B7的亲和力较CD28高很多。两者结合抑制T细胞(1’)使免疫应答恢复平衡,这是机体,免疫系统自我调节的重要方式之一。P94

(B7-CD28:B7表达于APC (1’),至少包括B7-1(CD80)和B7-2(CD86)两种亚型,CD28

表达于静止T细胞,CD28与B7结合后可经其胞质区ITAM基序向T细胞传递活化的第二信号。)

TCR-CD3:TCR由α、β链组成,Vα、Vβ识别和结合抗原(1’)CD3分子是成熟T细胞表面的一种特征性标志,CD3分子由6条肽链组成(1’),含ITAM,负责转导TCR接受的抗原刺激信号(1’)

(BCR-Igα/Igβ:BCR为H2L2,VH、VL识别Ag,决定特异性。本质为膜表面免疫球蛋白(mIg),主要包括mIgM和mIgD,由两条相同重链和两条相同轻链组成,负责识别、结合抗原。Igα/Igβ为异二聚体,胞质区特别长,各含有一个ITAM(YxxV/L),负责传导抗原刺激信号。)

CD4+CD25+调节性T细胞(自然调节T细胞,nTreg):胸腺中产生的调节性T细胞(1’),其激活既需要TCR和抗原肽提供识别信号,还需要CD28分子提供共刺激信号。特点:在胸腺中组成性表达IL-2受体α链即CD25分子,胞质中转录因子Foxp3阳性,具有遏制自身免疫性CD4+CD25-T细胞增殖的活性;以细胞接触发挥作用(1’),一般无需细胞因子的参与。意义:维持自身耐受、自身稳定(1’)

(适应性调节T细胞:在外周由抗原诱导产生,可从自然调节性T细胞分化而来,也可以来自其他初始T细胞。发挥作用时一般不依赖CD28-B7的协同刺激。发挥功能必须有特定细胞因子参与。有Th1,Th2,Tr1,Th3。Th1主要介导细胞免疫和炎症反应、抗病毒和抗胞内寄生菌感染,参与移植物排斥。Th2主要涉及B细胞增殖、抗体产生、超敏反应和抗寄生虫免疫。)

激活诱导的细胞死亡(AICD):活化T细胞(特别是CTL)表达FasL (1’),介导其他免疫细胞(Fas+)凋亡(1’)意义:反馈调节,维持自稳(1’)三聚体Fas分子一旦和配体FasL结合,招募胞质内带有死亡结构域的FADD衔接蛋白,该蛋白通过连接另一带有死亡效应结构域(DED)的胱冬蛋白酶8前体(caspase-8酶原),后者被激活成为caspase-8,引发caspase的级联反应。FADD与caspase-8酶原参与的死亡信号转导,不仅由Fas-FasL 启动,也由TNF-TNFR的配接所引起。最终效应是引起细胞发生一些列特征性变化,包括DNA片段化、染色质浓缩、胞膜泡化、细胞皱缩,导致细胞死亡。P206

人工主动免疫:输入抗原物质(1’),激发产生免疫应答(1’),起效慢,维持时间长(1’)补体依赖的微量细胞毒试验(CDC):抗原抗体结合(1’),经典途径活化补体(1’),产生MAC攻击靶细胞(1’)

~~~~~~~~~~~~~~~~~~~~~~~~~~~~~~~~~~~~~~~~~~~~~~~~~~~~~~~~~~~~~~~~~~~~~~~~~ APC:即抗原提呈细胞,是指具有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能将抗原信息提呈给淋巴细胞的一类细胞。通常指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B淋巴细胞。

ITAM:免疫受体酪氨酸激活序列是一种以四个氨基酸残基(YxxL/V)为基本结构的序列,存在于T、B、NK、肥大细胞的CD3、IgαIgβ、FcγRⅢ(CD16)和FcεRI等激活性受体的胞内段。

(ITIM: 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序列的基本结构序列为(…I/Vx YxxL…),存在于T、B细胞的CTLA-4和FcγRII等抑制受体的胞内段。)

PRR-PAMP(模式识别受体-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116):MΦ主要通过两大类受体来识别抗原,即调理性受体和非调理性受体。前者包括IgG,Fc受体和补体受体,后者则为MΦ表面的PRR,能够直接识别并结合某些病原体共同表达的和宿主衰老损伤及凋亡细胞表面呈现的特定分子结构PAMP,甘露糖受体、清道夫受体、Toll样受体为几种主要的PRR。

克隆无能(无能状态anergy,P173):T细胞只接受第一信号而无法接受第二信号,则发现T细胞不能被激活,而且还可被诱导凋亡或进入无能状态,无能状态的T细胞在再次接受抗原刺激时,即使有第二信号也不能再被激活,生理意义在于可以阻止自身应答性T细胞克隆对组织细胞的损伤。

Ig类别转换(同种型转换,P189):在免疫应答过程中,抗原激活B细胞后,膜上表达的Ig和分泌的Ig类别从IgM转换为IgG、IgA、IgE等其他类别或亚类Ig的现象。(B细胞在IgV基因重排完成后,其子代细胞均表达同一个IgV基因,但IgC基因(恒定区基因)的表达,在子代细胞受抗原刺激而成熟并增殖的过程中是可变的。每个B细胞开始时均表达IgM,在免疫应答中首先分泌IgM。但随后即可表达和产生IgG、IgA或IgE,尽管其IgV 不发生改变。这个变化即为类别转换。)

单克隆抗体(mAb):是由识别一个抗原决定簇的B淋巴细胞杂交瘤分裂而成的单一克隆细胞所产生的高度均一、高度专一性的抗体。

免疫: 是指机体识别“自己”与“非己”抗原,对自身抗原形成天然免疫耐受,对非己抗原发生排斥作用的一种生理功能。正常情况下,对机体有利;免疫功能失调时,会产生对机体有害的反应

抗原决定基(抗原表位epitope):指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也是与TCR、BCR或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基本单位。

中枢免疫器官:也称一级淋巴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成熟的场所。包括骨髓和胸腺。

(外周免疫器官:也称二级淋巴器官,包括淋巴结、脾脏和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是成熟T 细胞和B细胞定居的场所,也是介导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场所。)

TD抗原:即胸腺依赖性抗原,是一类必须依赖Th细胞辅助才能诱导机体产生抗体的抗原。该抗原由T表位和B表位组成,绝大多数蛋白质类抗原为TD-Ag,可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

(TI抗原:即胸腺非依赖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时无须T细胞的辅助。该抗原带有重复出现的B细胞表位,仅少数抗原物质属于此类。其降解缓慢,无载体表位,故不能激活Th细胞,只能激活B细胞产生IgM类抗体,且无IgG的转换,也不引起记忆应答。TI抗原只能引起体液免疫应答。)

互补决定区(CDR):即抗原互补决定区。VH和VL的三个高变区共同组成Ig的抗原结合部位,该部位形成一个与抗原决定基互补的表面,故高变区又称为互补决定区。

(高变区HVR=互补决定区CDR=抗原结合部位ABS)

MHC:即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是指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这些基因彼此紧密连锁、位于同一染色体上,具有控制同种移植排斥反应、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等复杂功能。

T细胞的阳性选择:T细胞双养性阶段表达CD4+CD8+(DP),在胸腺中同胸腺上皮表面的抗原肽MHC I类或Ⅱ类分子复合物以适当的亲和力发生结合的DP细胞可以继续分化成单阳性细胞SP,其中I类分子结合的DP分化为CD8+,Ⅱ类分子结合的DP分化为CD4+;不能与I类或Ⅱ类结合的或亲和力过高的DP在胸腺皮质中凋亡。意义:获得自身MHC限制性。

CD40-CD40L:CD40分子主要分布于B细胞表面,也表达于APC表面,属TNF受体超家族成员。其配体CD40L,也称CD154,主要表达在活化的CD4+T细胞表面。活化Th2细胞表达CD40L,与B细胞表面的CD40结合,提供B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与APC表面的CD40结合可促进APC的活化,还可诱导抗体的类别转换及记忆B细胞的分化。

KIR(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P113):抑制性受体总称为细胞杀伤抑制性受体,其传导的信号在胞内其主导作用,能够阻断杀伤信号的传递。其配体为MHCI类分子或自身抗原肽-MHCI类分子复合物。人类NK细胞的抑制性受体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故称为KIR。

免疫忽视(P215):T细胞克隆的TCR对组织特异自身抗原的亲和力低,或这类自身抗原浓度很低,经APC提呈,不足以活化相应的初始T细胞,这种自身应答T细胞克隆与相应组织并存,不引发自身免疫应答的现象,称为免疫忽视。

补体:广泛存在于血清,组织液,和细胞膜表面,具有精密调控机制的蛋白质反应系统。由补体固有成分,补体调节蛋白和补体受体组成,发挥微生物免疫防御,免疫调节及免疫效应等作用。

【免疫电泳】:免疫电泳是将双向免疫扩散技术和凝胶电泳技术相结合,用于抗原成分和相对含量的分析。

【双抗体夹心法】:一种借助酶免疫或放射免疫法检测抗原的技术。即以已知抗体包被固相载体,相继加入待测抗原和酶(或核素)标记的抗体,从而形成三明治样双抗体夹心。(百度百科来的…)

~~~~~~~~~~~~~~~~~~~~~~~~~~~~~~~~~~~~~~~~~~~~~~~~~~~~~~~~~~~~~~~~~~~~~~

【体细胞高频突变】:B细胞在生发中心增殖分列时,其免疫球蛋白重链和轻链的V区基因可发生高频率的点突变,被称为体细胞高频突变。

【Ig亲和力成熟】:体细胞高频突变后,经过FDC上携带的抗原进行选择,B细胞中与抗原高亲和力相结合的B细胞免于死亡,继续发育成为记忆B细胞或浆细胞;而与抗原不结合或低亲和力结合的B细胞则发生凋亡。经过分化后最终形成的后代B细胞与抗原的平均亲和力得到了提升,称为Ig亲和力成熟。

【抗原受体编辑】:未成熟的自身反应性B细胞克隆,在识别自身抗原后会导致V区基因的再次重排,使BCR被修正为针对非自身抗原,产生一个新的B细胞克隆,有助于扩展BCR库的多样性,这一机制被称为~。

【免疫豁免】:在移植时不产生排斥的现象称为免疫豁免。豁免组织:睾丸、中枢神经系统、晶状体。维持机制:TGF-β,FasL。意义:保护生理功能,免疫耐受。

【J链】:J链是一种富含半胱氨酸的多肽链,由浆细胞合成,主要功能是将单体Ig分子连接为多聚体。2个IgA单体由J链相互连接成二聚体,5个IgM单体由二硫键相互连接,并通过二硫键与J链连接形成五聚体。

【超敏反应】

指机体对某些抗原初次应答后,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发生的一种以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主的异常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又称变态反应。分为4型。其中I型、II型和III型超敏反应由抗体介导,属于体液免疫;IV型超敏反应由T细胞介导,属于细胞免疫。

(1)I型超敏反应

速度快,消退也快,故为速发型超敏反应;只引起功能紊乱,不直接导致组织细胞损伤。原因:IgE抗体(变应原易入侵部位B细胞产生:如鼻咽部、扁桃体、气管等)变应原:药物(青霉素)、吸入性(花粉)、食物性(鱼虾)、酶类(枯草菌溶素)

反复接触变应原

明显的个体差异,与遗传因素有关;抗体类别转换异常导致IgE过度产生。

过程:

(一)致敏阶段

变应原——B细胞免疫应答——特异性IgE抗体——IgE抗体Fc端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受体FcεRI高亲和力结合——致敏靶细胞——机体敏感状态

(二)激发阶段

致敏状态机体——再次接触同一变应原——变应原结合致敏靶细胞上的IgE——变应原结合2个以上IgE——FcεRI交联——致敏靶细胞的活化信号转导——酶活化,Ca2+内流——细胞脱颗粒释放预先储备的生物活性介质(组胺、激肽原酶等)//细胞新合成和分泌生物活性介质。

(三)效应阶段

生物活性物质作用于效应组织和器官——局部或全身超敏反应

效应分为:即刻/早期反应(即刻发生,持续时间短);晚期反应(数小时后发生持续时间长)常见疾病:

(1)全身性过敏反应

药物过敏性休克(青霉素过敏)

血清过敏性休克(动物免疫血清过敏,如破伤风抗毒素TA T)

(2)呼吸道过敏反应(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

(3)消化道过敏反应(食物引起的过敏性胃肠炎)

(4)皮肤过敏反应(荨麻疹、特应性皮炎(湿疹)、血管神经性水肿)

治疗:查明变应原避免接触;脱敏疗法(小剂量短间隔+小剂量长间隔反复注射);药物治疗

(2)II型超敏反应

又称细胞毒型或细胞溶解型超敏反应;关键:机体表面存在被特异性抗体识别的抗原

原因:特异性IgG和IgM类抗体

靶细胞表面抗原:

同种异型抗原(ABO血型抗原、Rh血型抗原和HLA抗原);

自身抗原(变为异己抗原;与外来病原体有共同抗原表位)

外来半抗原(药物,青霉素引起的血细胞减少)

无辜旁立者型、

机制(3种):IgG和IgM类抗体与靶细胞表面抗原结合后

1.补体介导的靶细胞裂解(CDC)

细胞表面Ag/Ab复合物,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系统,形成MAC,导致靶细胞裂解。2.调理吞噬作用(MΦ)

抗体Fc段及补体激活后的好一些活性片段,可与吞噬细胞表面的Fc受体和补体受体结合,促进吞噬细胞吞噬靶细胞。

3.ADCC作用

抗体的Fc段与NK等杀伤细胞表面的Fc受体结合,介导NK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常见疾病:

(1)输血反应(供受体之间ABO血型不合,受者体内天然抗A或抗B的IgM抗体立即与被输入红细胞表面的A或B抗原结合;Rh血型不合等)

(2)新生儿溶血症(母子间Rh血型不合)

Rh-的母亲接受过Rh+的红细胞(分娩、流产、输血),则Rh血型抗原可以刺激母体产生IgG型Rh抗体。当胎儿为Rh+时,母体IgG型抗Rh抗体可以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破坏胎儿红细胞,引起流产或新生儿溶血。(ABO血型不合较少引起新生儿溶血症且症状轻,因为抗A、B血型的天然IgM抗体可以阻断A、B血型抗原刺激母体B细胞细胞产生IgG 类抗体,IgM抗体则不容易通过胎盘。)

预防方法:Rh血型不合的母亲初次分娩时,给予抗Rh抗体注射,也可以阻断母体Rh抗体的产生,预防再次妊娠时发生新生儿溶血。

(3)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药物、病毒使血细胞表面抗原改变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产生自身抗体,引起血细胞破坏)

(4)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

(5)肾出血-肾炎综合征

(特殊类型的II型超敏反应:1.甲状腺功能亢进;2.重症肌无力)

(3)III型超敏反应

原因:IgG和IgM类抗体引起,与可溶性抗原形成免疫复合物(Ag/Ab),局部积聚,炎症损伤,又称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关键——免疫复合物的局部积聚。

(1)补体的作用

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经典途径)——裂解片段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补体受体结合——释放组胺等活性物质——局部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中性粒细胞浸润至局部

(2)血小板的作用

免疫复合物与血小板结合(补体受体)——血小板聚集和活化——导致局部缺血和出血——加重局部炎症和坏死

(3)中性粒细胞的作用

中性粒细胞吞噬免疫复合物——同时释放溶酶体酶——破坏局部组织

常见疾病:

(1)局部免疫复合物病(Authus反应)——类Authus反应(吸入性肺炎)

(2)循环免疫复合物所致的疾病

1)血清病——大量注射动物血清(外来抗原)

2)免疫复合物型肾小球肾炎

3)类风湿关节炎(体内IgG分子变为异己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变性IgG的抗体(类风湿因子),两者形成免疫复合物反复沉积于小关节滑膜)

(4)IV型超敏反应

细胞免疫,效应T细胞与特异型抗原结合,引起单个核细胞浸润为主要特征的炎症反应。发生慢,故又称迟发型超敏反应(DTH)。

机制: MHC-抗原肽复合物被特异性T细胞识别——激活T细胞成效应T细胞——CD4+Th1细胞(Th1细胞释放细胞因子促进单个核细胞的活化浸润)和CD8+CTL细胞(释放穿孔素、粒酶、TNF和表达FasL导致靶细胞凋亡)参与——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单核巨噬细胞:1.作为APC激活T细胞;2.分泌的炎症因子和胞外酶家中局部炎症损伤)常见疾病:

(1)感染性迟发型超敏反应(麻风、天花、麻疹、单纯疱疹)

(2)接触性皮炎(小分子半抗原如油漆、燃料、农药)

(3)移植排斥反应和许多自身免疫疾病

(青霉素过敏可以引起四种超敏反应)

【简答题】

画出IgG的基本结构,并指出独特型所在部位、铰链区、木瓜蛋白酶裂解部位和补体结合部位。

IgG的结构(2’),独特型、铰链区、木瓜蛋白酶裂解部位和补体结合部位各(1’)(无功能区扣1’)

(类似题:画出IgG的结构,标出铰链区、木瓜蛋白酶结合位点、ABS并写出木瓜蛋白酶裂解所得产物,简述抗体的生物学功能)

HLAⅡ类分子表达在什么细胞上?简述它的分子结构和生物学功能。

HLAⅡ类分子表达在APC(MΦ、DC和B细胞)等上(1’);由肽结合区、Ig 样区、跨膜区和胞浆区组成(图1’+2’)。功能:诱导CD4+CD8+T细胞→CD4+T 细胞(1’);提呈外源性抗原→CD4+T细胞识别(1’)。

(类似的有关于HLA I类分子的题目。)

(1)HLA I类分子(广泛表达在有核细胞表面)

α链(重链)和β链(轻链)组成的异二聚体,本质为糖蛋白。α链含有α1、α2、α3共3个结构域;β链只含有一个结构域β2m。α链的α1和α2构成肽结合区,α3和β2m构成免疫球蛋白样区,α3的延伸成为跨膜区和胞质区。见P104图。

(2)HLAⅡ类分子

α链(重链)和β链(轻链)组成的异二聚体,本质为糖蛋白。α链含有α1、α2、共2个结构域;β链含有β1和β2共2个结构域。α1和β1构成肽结合区,α2和β2构成免疫球蛋白样区,并延伸成为跨膜区和胞质区。见P104图。

CD8+Tc细胞是如何识别肿瘤细胞的?简述CD8+Tc细胞杀伤别肿瘤细胞的效应机制。

CD8+Tc细胞TCR识别(1’),肿瘤细胞上MHCⅠ类分子与肿瘤抗原(1’)

机制:Tc细胞释放穿孔素→裂解(1’)

粒酶、TNF→凋亡(2’)

表达FasL→凋亡(1’)

简述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的免疫学发病机制。

Ⅰ型超敏反应(1’),过敏者产生IgE抗体(1’),吸附于嗜碱性粒细胞、肥大细胞表面(1’);再次接触青霉素,与IgE结合(桥联)脱颗粒(1’)→活性介质→小血管扩张→休克(2’)

【新生儿溶血症属于几型超敏反应?他的机制?为何产后24小时内给母亲注射抗Rh抗体可预防下一胎溶血?(类似题:简述Rh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的发病机制和预防措施)】

II型超敏反应;主要由母子间Rh血型不合引起:Rh-的母亲由于分娩输血等原因接受过Rh+的红细胞后,Rh血型抗原可以刺激母亲产生IgG型抗Rh抗体。当母亲妊娠且胎儿为Rh+

时,母体的IgG型抗Rh抗体可以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与胎儿的红细胞结合使之被破坏,引起流产或新生儿溶血。注射抗Rh抗体,可以阻断母体Rh抗体的产生,预防再次妊娠时发生溶血。

某小鼠CD28基因缺陷,请问此小鼠感染病菌时能否产生抗体?如果能,产生的是哪类抗体?为什么?

能产生抗体(1’),产生的抗体为IgM (1’);缺CD28,T细胞无第二信号,不能活化;B细胞无法获取T细胞辅助,不对TD-Ag应答(2’);B细胞仅对TI-Ag应答,无需T细胞辅助,无转类,故仅产生IgM (2’)。

抗体可以与肺炎球菌结合杀死细菌(大概这个意思),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抗原表位与抗体分子的结构解释特异性结合的原因

抗原表位是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或区域,是与TCR、BCR及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基本结构单元。

抗体分子中VH和VL的3个CDR共同组成Ig的抗原结合部位,决定着抗原的特异性,负责识别及结合抗原,从而介导免疫效应。

(2)有几条途径可以杀死细菌,写出他们的名称

1)经典激活途径(感染后期,体液免疫)

激活物质:免疫复合物【Ag/Ab(IgG1~3/IgM后者活化能力更强)】

【C1q与Ag/Ab的Fc段补体结合位点结合——C1r——C1s(C1酯酶)——裂解C4、C2——C4b2a(C3转化酶)——裂解C3——C4b2a3b(C5转化酶)】——裂解C5——共同末端通路

2)MBL激活途径(感染早期,固有免疫)

【MBL识别结合细菌表面甘露糖——MASP-1活化——MASP-2活化——裂解C4、C2——

C4b2a(C3转化酶)——裂解C3——C4b2a3b(C5转化酶)】——裂解C5——共同末端通路

3)替代激活途径/旁路途径(感染早期,固有免疫)

【C3自发性水解——C3b与B因子结合(D因子作用裂解为Ba、Bb)——C3bBb(旁路

C3转化酶)——与P因子结合,使C3大量裂解(阳性反馈)——C3bBb3b(旁路C5转化酶)】——裂解C5——共同末端通路

★末端共同通路

C5转化酶(3种通路)——裂解C5——C5b67——C5b678——C5b6789n(膜攻击复合体MAC)

(3)简述一条杀伤途径的机制(见上)

APC表达B7,T细胞表达CD28,CTLA-4.

(1)B7与这两种分子结合的效应?

B7-CD28结合提供T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促使T细胞活化和增殖。

B7-CTLA-4结合提供抑制信号给活化的T细胞,阻止T细胞的增殖,限制T细胞分泌IL-2,使免疫应答恢复平衡。

(2)T细胞表达CD28和CTLA-4两种分子,为何主要为B7与CTLA-4结合?

CTLA-4与B7的亲和力比CD28与B7的亲和力高20倍左右。

比较补体攻膜复合体、CD8+T细胞、NK细胞引起靶细胞死亡的机制?

补体3条激活途径均能产生C5转化酶,虽然组成有所不同,但均能裂解C5,并经共同末端通路形成MAC裂解靶细胞。MAC是一种离子通透性孔道,它能允许水和电解质自由通过细胞膜:膜上形成小孔,水、离子进入,溶胀性死亡。

CD8+T细胞通过TCR特异性地识别靶细胞表面MHC I类分子提呈的抗原肽,黏附分子使其与靶细胞紧密接触,胞吐含穿孔素和颗粒酶的颗粒。穿孔素在靶细胞膜上聚合形成贯通孔道使靶细胞膨胀裂解死亡。颗粒酶通过穿孔素形成的通道进入靶细胞诱导细胞凋亡。另外,CTL表面的FasL可以与靶细胞膜上的Fas结合通过胱冬蛋白酶级联反应转导死亡信号。

NK细胞主要通过ADCC的方式杀伤靶细胞。NK通过其表面表达的Fc受体识别结合于靶抗原(抗体与靶细胞的特异性抗原结合)上的抗体Fc段,释放效应分子,直接杀伤靶抗原。(非特异性)(当NK细胞与靶细胞黏附时也可以胞吐穿孔素和颗粒酶杀伤靶细胞;还可以通过FasL/Fas细胞凋亡途径杀伤)

T细胞的阳性选择和阴性选择?

(1)T细胞的阳性选择(意义:获得自身MHC限制性)

双养性T细胞在胸腺中与MHC I类分子和MHC II类分子及其他因子相互作用,使其TCR能够识别MHC I类分子或MHC II类分子,并能与之结合,这样的双阳性T细胞可以进一步分化为单阳性T细胞,即为阳性选择。若不能识别MHC I类或II类分子,则发生凋亡而被克隆清除。

阳性选择过程中,双养性的TCR如与MHC I类分子相互作用,则表面的CD8分子表达上调,而CD4分子表达下调直至完全抑制,最终分化成熟为CD8T细胞;反之~

(2)T细胞的阴性选择(意义:清除自身反应性克隆,自身免疫耐受)

经过阳性选择的CD8T细胞或CD4T细胞既包括识别异己抗原的T细胞,也包括识别自身抗原的T细胞。阴性选择中,能识别自身抗原肽的T细胞发生凋亡而被克隆清除,只有那些不能识别自身抗原的T细胞才能被保留下来发育成熟。

比较内源性抗原和外源性抗原的加工提呈过程?

(1)内源性抗原肽

内源性抗原肽在胞质溶胶的特定结构内被酶降解为短链,通过MHC I类分子提呈给CD8+T细胞识别,并刺激CD8+性细胞毒型T细胞(CTL)活化杀伤靶细胞。

(2)外源性抗原肽

外源性抗原肽被APC吞饮摄取后,在溶酶体内被加工成抗原短肽,与MHC II类分子结合为复合物,被CD4+T细胞的TCR识别。

从结构和功能方面对IgG和IgM作分析比较。

IgG(IgA、IgD)重链有VH、CH1、CH2、CH3共四个结构域。

IgM(IgE)重链比IgG多一个CH4,共五个结构域。

IgG1、2、4和IgA铰链区较短,IgG3和IgD铰链区较长,IgM和IgE无铰链区。

IgG和IgM的V区是相同的,可以与同一抗原特异性结合。

淋巴循环——血管递质素和归巢因子的填空

《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供本科护理学使用)

《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 常考题目 1.预防医学的对象(D ) A.个体 B.病人 C.健康人 D.确定的群体 E.个体和确定的群体 2.预防医学是(C ) A.独立于医学以外的学科 B.医学的基础学科 C.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 D.又综合又独立的学科E.预防系列为主的学科 3.生态健康模式是( E) A.环境-健康 B.环境-人群 C.环境-生物 D.环境-人群-健康 E.环境-生物-健康 4.预防医学经历了( C ) A.个体医学—群体—预防医学的阶段 B.个体—群体—生态大众健康的阶段 C.个体—群体—社区医学阶段 D.群体—大卫生—社会医学阶段 E.个体—群体—社会医学阶段 5.在疾病三级预防中,健康促进的重点在( A ) A.第一级预防甚至更早阶段B.第二级预防 C.第三级预防 D.第二和第三级预防 E.第一和第二级预防 6.以下哪一项不是预防医学有别于临床医学的特点(A ) A.具有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B.预防医学更具有积极的人群健康效益 C.预防医学研究重点为环境的特点 D.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 E.研究方法上注重微观和宏观结合 7.第一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预防( A ) A.传染病 B.急性病 C.常见病 D.慢性病 E.血吸虫病 8.个体的免疫接种(A ) A.仅起到保护个体的作用B.仅起到保护家庭的作用 C.仅起到保护群体的作用 D.既能保护个体也能保护群体 E.以上均不是 9.以下各项中不适合采取第一级预防的是(C ) A.职业病 B.心血管疾病 C.病因不明,难以觉察预料的疾病 D.脑卒中 E.糖尿病 10.健康促进的核心策略是(C )

预防医学笔记整理

绪论 一、预防医学 1、预防医学:是以人群为研究对象,以“环境—人群—健康”作为工作模式,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探索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及其规律,制定其预防策略和措施,消除和控制危险因素,达到防制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和延年益寿目标的学科。 2、预防医学的特点:研究对象是人群,包括个体和群体,以群体为主,主要着眼于健康和无症状患者;突出预防为主观念,实施三级预防策略和措施;研究重点是健康影响因素以人群健康的关系;重视与临床医学结合,将预防整合于临床实践中,强调疾病的积极预防作用,具有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研究方法上重视宏观和微观相结合。 3、医学模式:解释和处理健康与疾病问题的整体思维和方法及行为方式。(医学模式的转化经历了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机械论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社会医学模式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临床预防的影响:从治疗服务扩大到临床预防服务,从技术服务扩大到社会服务,从院内服务扩大到院外服务,从生理服务扩大到心理服务。 4、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健康决定因素:人类生物学、生活方式<最主要>、环境及卫生服务) 5、三级预防策略与措施的主要内容(重点)答案见书第七页表格 6、我国卫生工作面临的挑战 重大传染病和慢性病流行比较严重; 妇幼保健工作比较薄弱; 农村卫生发展依然滞后; 医药卫生体制机制有待健全和完善。 第一章环境与健康 1、环境:指在特定时刻由物理、化学、生物及社会各因素构成的整体状态,这些因素可能对生命机体和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产生现时或远期作用。环境分为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原生环境:指天然形成,且基本未受人为活动影响的自然环境,如原始森林地区、人迹罕至的荒漠等。原生环境存在着许多对人体健康有利的因素,例如清洁的水、空气等都对健康起促进作用,但原生环境对人群健康也会带来不良影响,例如有的地区的水或土壤出现某些因素含量过多或过少,从而引起生物地球化学性地方病。 次生环境:指人类社会生产活动下,原生环境中的物质交换、迁徙和转化、能量与信息的传递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的自然环境,如耕地、种植园等。 2、生物地球化学性地方病:由于地理地质原因,使地壳表面的元素分布不均衡,致使有的地区土壤、植物、煤和水中某些元素含量过高或过少,导致该地区人群中发生某特异性疾病。 3、生态平衡: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物质,能量的输出和输入,生物性种群和数量,以及各种群之间的比例,始终保

预防医学的名词解释

》》绪论和杂项 预防医学:以人群健康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研究各种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和疾病的作用规律,分析和评价环境中致病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提出改善不良环境因素的卫生要求,并通过公共卫生措施达到预防疾病、增进健康的一门科学。 三级预防:病因预防、临床前预防(三早)、临床预防(针对患者)。 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要有健全的机体、精神状态及社会适应能力。 生物标志物:生物体内发生的和与发病机制有关联的关键事件的指示物,是机体由于暴露各种环境因子所引起的机体器官、细胞、亚细胞的生化、免疫和遗传等任何可测定的改变。 效应性生物标志物:即机体内可测定的生化、生理、病理或其他方面的改变,根据其改变程度,可判断为确证的或潜在的健康损害或疾病。 剂量反应关系:表示化学物的剂量与某一生物群体中出现某种生物学效应的发生率之间的关系,一般以发生率表示。 剂量效应关系:表示一定剂量化学物后所引起某一生物个体、组织或器官的生物学改变,这种变化可以用计量单位来表示,称之为量效应。 自然环境: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中可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类生活、生产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及其能量的总体。 次生环境:是人类为生存的需要,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对原生环境加以改造而形成的人工化了的环境。 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组成的自然系统。 食物链:生态系统中,一种生物被另一种生物所食,后者在背第三中生物所食,彼此形成一个以食物连接起来的链状关系,称食物。 生物放大作用:环境中没写污染物沿食物链在生物体之间转移并沿食物链逐级增高,使高位营养级生物体内的浓度高于低位营养级生物。 生物富集作用:一些重金属和难分解的物质可在生物体内蓄积,是生物体内的浓度远远高于环境中的浓度,这种作用即为生物富集作用。 医源性疾病:系指由于医护人员的诊断、治疗或预防措施不当而引起的不利于身心健康的疾病,包括医院获得性感染,药物所致的药源性疾病,长期或大量使用某些药物所致的营养缺乏症等。 医疗保险:是将多种渠道筹集的资金集中起来形成基金,用于补偿个人因病或其他损伤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的一种制度。

预防医学在护理_工做中的应用

预防医学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预防医学的定义: 以人群为研究对象,应用宏观与微观的技术手段,研究健康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规律,阐明外界环境因素与人群健康的相互关系,制定公共卫生策略与措施,已达到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延长寿命提高生命质量为目标的一门医学科学. 预防医学在护理中的应用: 人体疾病的自然发展史,可以分为病理形成前期和病理形成期两个阶段。病理形成前期:疾病刺激物作用与机体,机体产生防御反应,互相抗争。病理形成期:措施得当,疾病得以控制;不及时采取措施,疾病恶化,最终衰竭死亡。 预防措施可以从疾病发展的任何阶段介入,根据个阶段的特点与容,划分为三级预防策略: 1、一级预防:处于病理前期,以病因预防为主,针对致病因素,采取预防措施。 2、二级预防:已进入病理形成期,但处于疾病阶段“三早预防”。 3、三级预防:疾病已发展到严重和晚期阶段“对症治疗”。 预防医学在护理教育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护理人员从心理的角度去帮助病人;从营养调整方面去影响病人及家属;还能从体重控制的角度去提醒健康保持的必要性;从“预防为主”的观念去帮助病人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提高生命质量。 下面列举几个常见病的预防及护理,更有力的说明护理工作中预防的重要性。 一:高血压的预防及护理: 1.调整心态: 保持轻松愉快的情绪,避免过度紧。心情郁闷时,要转移一下注意力,通过轻松愉快的方式来松弛自己的情绪。最忌情绪激动、暴怒,防止发生脑溢血。 2.控制饮食: 应节制日常饮食,少吃脂肪、甜食、盐。多食蔬菜水果。饮食以清淡为主,最好以清蒸、水煮等烹调方式来代替油煎及炒炸等。忌暴饮暴食。食盐摄入量每日不

超过6克,(盐能使水分潴留,血容量增加,加重心脏负担)。切忌大便干燥(高血压病人用力解大便,容易发生脑出血、心绞痛)。 3.戒烟: 烟碱(尼古丁)可收缩微细血管,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喝酒尤其喝烈性酒对身体有害无益。 4.劳逸结合: 如从事高度紧的工作,要掌握好对情绪的调节,注意劳逸结合,争取多休息,不适宜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负重、长跑、搬运重物应予禁止。但轻体力劳动是可以的,长期卧床并无好处。要保持良好的睡眠状态,睡前用温水浸泡脚,避免看紧恐怖的电影、电视。 5.坚持运动和锻炼: 适当的体育锻炼可增强体质、减肥、维持正常体重,可改善血液循环,减少外周阻力而使血压降低。对于中老年人而言,散步是一种既简便易行,又非常有效的运动方式。 6.坚持定期体检: 普通人尤其老年人,每年应坚持体检1次,注意查体重、腰围、血压、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以及心电图等。平时还应了解自己的血压,经常测量血压,尽量将血压控制在理想围。 二、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预防压疮主要在于消除其发生的原因与诱因,因此护理人员要做到七勤,即勤观察、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整理、勤更换、勤交班。还应养成在床边交接病人皮肤情况的习惯。 1.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1)鼓励和协助卧床病人经常更换卧位,一般每2h翻身一次,必要时可将间隔时间缩短。翻身时应抬起病人,注意避免拖、拉、推等动作。 (2)病人身体空隙处垫软枕、海绵垫,可使用气垫压、水压等,从而降低骨突出处所受的压力。不宜使用可引起溃疡的圈状垫,如橡胶气圈和棉圈。 (3)对使用石膏、夹板、牵引固定的病人,要检查衬垫是否平整、位置是否适当。还应随时观察局部和肢端皮肤颜色改变。 2.避免局部理化因素的刺激 (1)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2)大小便失禁、出汗

预防医学名词解释汇总

预防医学名词解释汇总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一、名词解释。 1、【预防医学】是以人群为主要对象,分析健康与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研究不同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及疾病发生、发展和流行的规律,探讨改善和利用环境因素、改变不良行为生活方式、减少危险因素、合理利用卫生资源的策略与措施,以达到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的目的。 2、【健康危险因素】是指能使疾病和死亡发生的可能性增加的因素,或者是使健康不良后果发生的概率增加的因素。 3、【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以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4、【健康促进】是指个人与其家庭、社区和国家一起采取措施,鼓励健康的行为,增强人们改进和处理自身健康问题能力的活动。 5、【营养素】是指食物中可给人体提供能量、机体构成成分和组织修复以及生理调节功能的化学成分。 6、【营养素供给量】是指为满足机体营养需要,每日必须由膳食供给的各种营养素的数量。7、【必需氨基酸】是指在人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机体需求,必须由食物供给的氨基酸(包括8种,亮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苏氨酸、蛋氨酸、色氨酸) 8、【膳食纤维】是指食物中不能被人体消化酶所消化的,且不被人体吸收利用的非淀粉多糖和木质素。 9、【维生素】是维持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一类微量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以本体形式或可被人体利用的前体形式存在于天然食物中。

10、【合理营养】是指通过膳食及其加工烹调,向机体提供足够数量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并保持各种营养素之间的数量平衡。 11、【平衡膳食】是指由多种食物合理搭配并能全面达到营养需求的膳食,即膳食中各种营养素的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 12、【环境】指环绕于地球上的人类空间以及其中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物质因素及社会因素的总体。 13、【环境卫生】是以人类及其周围的环境为对象,阐明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与发展规律,并通过识别、评价、利用或控制与人群健康有关的环境因素,达到保护和促进人群健康的目的。 14、【自然环境】是天然形成的、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已经客观存在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15、【社会环境】由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人口、风俗习惯等社会因素构成。 16、【生物转化】是指环境污染物进入生物体内,在其酶系统的催化作用下进行代谢转化的过程。 17、【生物富集】是指某些生物从环境中不断摄取污染物,在体内逐渐蓄积和(或)通过食物链作用在各级生物之间传递、转移,使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浓度相当高。 18、【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进入环境的污染物的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造成环境质量下降,扰乱了生态平衡,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体健康。 19、【食源性疾病】定义为“凡是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致病因子(病原体)所造成的人体患感染性或中毒性的疾病。”

预防医学名词解释02017

第一单元环境元健康 1.预防医学:是以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规律以及制定防治疾病,增进健康,延长寿命的对策和措施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l.环境,环境是一个很大的范畴,它包括了。切客观存在的,与人类生存有关的自然以及各种社会条件。世界卫生组织公共卫生专家委员会给“环境"的定义是“在特定时刻由物理、化学、生物及社会各种因素构成的整体状态,这些因素可能对生命机体或人类活动直接地或间接地产生现时或远期作用。 2食物链,指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食物是一种重要形式,自然界生物与生物之间,植物与动物之间,动物与人之间以食物连接起来的链索关系称之食物链。 3·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包括微生物、动物、植物及人类等)与非生物环境(空气、水、无机盐类、氨基酸等)所组成的自然系统。 4·生态平衡,是指在生态系统各个环节的质和量相对稳定和相互适应的状态称之为生态平衡。这种平衡是相对的,生态平衡一旦被破坏,将影响到生态系统的进化和发展,对人类的健康也带来影响。 5环境污染:由于人类生产生活活动造成的环境质量下降,破坏了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生产条件,并对居民健康造成直接或间接以及潜在危害称为环境污染。 6·环境污染物,进人环境并能引起环境污染的物质叫做环境污染物。 7·地球化学性地方病:在地壳的历史变迁中,地壳表层各种化学元素分布不均,一些地区某元素分布过多或过少,人通过水、食物摄取某元素的量不足、过剩或比例失调而导致的疾病称为地球化学性地方病,又称化学元素性地方病。 8·空气离子化,空气中的气体分子如氧、氮在一般状态下呈中性。当受到外界某些理化因子的强烈作用,其外层电子可跃出轨道而形成阳,该跃出的电子即附着在另一气体分子而形成阴离子。 9·公害病,因严重的环境污染而引起的区域性疾病称之为公害病。 10.生物富集作用,是指某些生物不断从环境中摄取浓度极低的金属元素 或难分解的化合物在体内聚集起来,使该物质在生物体内达到相当高甚至引起其他生物中毒的浓度。 11.一次污染物,是指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其理化性状未发生改变的污染物。 12·二次污染物,是指有些一次污染物进入环境后,由于物理、化学或生物学作用,或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而形成的、与原来污染物的理化性状和毒性完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 13·原生环境,是指天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 14·次生环境,是指在人为活动影响下形成的环境。 15·大气中的和水蒸气能够吸收由地球发射的波长 较长的辐射,从而对地球起到保温作用,这相同于人工温室作用,故称“温室效应"。 16·健康效应谱:当环境变异或环境有害因素作用于人群时,由于人群中各个个体暴露剂量水平,暴露时间存在着差异,个体在年龄、性别、体质状况(健康和疾病)以及对该有害因素的遗传易感性不同,可能出现各种不同的反应。人群对环境有害因素不同反应的分布模式,类似于金字塔形,构成了人群金字塔形健康效应谱。 17·半数致死剂量,是指毒物引起一半受试对象死亡所需要的剂量。 18水体富营养化:当湖泊、水库水接纳过多含磷、 氮的污水时,水中磷、氮等营养元素过多,使藻类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19·有效氯,是指含氯化合物中分子团中氯的价数大 于-1者均为有效氯,是具有杀菌能力的有效成分。 20·红斑作用,是指皮肤被紫外线照射后,局部出现 皮肤潮红现象。这是人体对?UV-B段紫外线的特异反 应。原发性红斑可在紫外线照射后立即发生:继发性 红斑在紫外线照射后6h-8h发生。红斑反应是由于皮 肤的上皮棘细胞层经紫外线照射后产生组织胺或类 组织胺物质,刺激神经末梢反射性引起皮肤毛细血管 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导致皮肤发红、水肿。 21.阈剂量,是指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中少数个体出现 某种最轻微的异常改变所需要的绿低剂量。在此剂量 下的任何量都不应产生损害作用,故又称最小有作用 剂量(minimal?effect?level,?MEL). 22.22.高危人群:由于环境污染影响整个人群,其 中一些个体体质不同,而对污染物特别敏感,在同等 剂量下,这些人群出现某种健康损伤效应的反应明显 增加,这部分人群称高危人群。 23.23·光化学烟雾,是一种混合物的总称。它是由 汽车尾气排入大气中的?NOX、碳氢化合物受太阳紫外 线作用,发生光化学反应所产生的一种具刺激性很强 的浅蓝色的混合烟雾,属于二次污染物。其中主要成 分是臭氧、醛类和各种过氧酰基硝酸酯。 24.24·混凝沉淀,在天然水中加入混凝剂,使水中 的悬浮颗粒和胶体物质互相粘附聚合成较大颗粒,然 后从水中沉降下来,此过程称为混凝沉淀。 25.25·环境的自净作用,少量污染物一时性进入环 境,经过各种自然过程而消除或减少,可使环境复原, 这种环境功能即为环境的自净作用。 26.26·游离性余氯,是指加氯消毒一定时间(30分 钟以上)后,水中所剩余的游离性氯。 27.27·痛痛病,是指由于含镉稻米或直接饮用了含 镉的水而形成的慢性镉中毒,患者全身疼痛,日夜呼 叫,故名痛痛病。 28.28.水俣病,是由于长期摄入含有甲基汞的鱼、 贝类而引起的以神经系统疾患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是 世界上第一个被报道的公害病,因最早发生在日本熊 本县水俣湾地区故得名水俣病。 29.29·介水传染病:凡是能由水作为疾病传播媒介 的疾病称为介水传染病,它包括三大类:细菌性疾病、 病毒性疾病和一些寄生虫病。 30.30,功能蓄积,有些环境有害因素,进入机体后, 能较快地被分解并以多种形态迅速排出体外,不在机 体内蓄积,但该物质在靶组织或靶器官上产生的功能 改变可逐渐累积,从而导致机体对该物质的反应性增 强,功能或生化代谢改变加重,最终造成器官或组织 的损害,这称为功能蓄积。 31.31.需氯量,是指因杀菌、氧化有机物以及某些氯 化反应等所消耗的氯量。 32,剂量一效应关系:表示化学物的摄入量(剂量) 与生物个体或群体中发生某种效应强度之间的关系。 33·剂量一反应关系:表示化学物的摄入量(剂量) 与某一生物群体中出现某种强度的生物效应的发生 率之间的关系,一般以百分率来表示,34.相加作用: 多种化学物同时存在时毒效应为各化学物分别作用 时毒效应的总和。 35,相乘作用:多种化学物同时存在时的毒效应超过 各化学物分别作用时毒效应的总和。 36拮抗作用:多化学物同存在时毒效应小于化学物 分别作毒效应的总和 37独立作用:由于不同性质的化学物由不同的作用 部位或靶官,而这些不同的化学物对作用部位、靶器 官产生的毒效应不相干、因而出现各自不同的毒效应。 38总悬浮颗粒物TSP是指空气中粒径范围为0.1微 米到100微米的颗粒物,是评价大气质量的常用指标。 第二单元营养与食品 1.营养生理需要量:指能保持人体健康状态,达到应 有发育水平和能充分发挥效率的完成各项生活和劳 动活动的人体所需要的热能和营养素的必要量。 2.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是在旧标准的营养素平均 供给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 摄入的参考值,其中包括四项内容,平均需要量、推 荐摄入量、适宜摄入量和可耐受最高摄入量。 2.蛋白质互补作用:将富含某种必需氨基酸的食物与 缺乏该种氨基酸的食物相互搭配而混合使用,使混合 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成分更接近合适比值。 3.必需脂肪酸EFA,指人体不能合成而又不可缺少的 多不饱和脂肪酸。 4.膳食纤维:指食物中不能被消化利用的纤维性物质。 5.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是由于热能和蛋白质缺乏而 引起的,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消瘦和水肿的营养缺乏病。 6.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指人体由于设施所引起的一种 额外热能消耗,是消化吸收食物营养时所需热能消耗。 7.食品的营养价值:指食品中所含营养素和热能所满 足人体营养需要的程度,包括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 及其相应比例适宜且易被人体所消化吸收及利用。 8.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均衡的营养及每日膳食中各 种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相互间比例恰当。 9.要素膳:是一种营养素齐全化学成分明确,无需消 化就能被肠道直接吸收利用的无渣膳食。 10.血糖指数分别使用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与相当量 的葡萄糖后体内血葡萄糖曲线下面积的比值乘以 100所得的值。 11.食物中毒: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 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所出 现的非传染性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12.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 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 成或天然物质。 13.转基因食品: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变基因组 构成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所生产的食品食品原料及 食品添加物等。 第三单元职业与环境 1.职业病:职业病劳动者在执业过程中接触职业性有 害因素而直接引起的疾病,称为职业病。 2.局部振动病:是长期从事手传振动作业所引起的以 手部末梢循环和手臂神经功能障碍为主的疾病。 3.呼吸性粉尘: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五微米的粉尘颗 粒,一到达肺泡也能从呼吸道呼出,这类粉尘粒子称 为呼吸性粉尘。 4.空气动力学直径:在生产环境中,某种粒子a不论 其几何形状大小和比重如何,如果它在空气中的沉降 速度与一种标准b球形比重为1的粒子的沉降速度一 样的话,则b的直径就为a的空气动力学直径。 5.速发性矽肺:在缺乏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持续吸入高 浓度每立方米空气中几十至几百毫克高游离状态的 sio2粉尘,经过1到2年即发生矽肺者,称为速发性 矽肺 6.晚发性矽肺:在粉尘作业场所接触一段时间较高浓 度的二氧化硅粉尘后脱离了粉尘,作业时未发病,但 若干年后病变才表现出来,称之为离尘后矽肺或晚发 性矽肺。 7.慢性毒作用带:为急性阈浓度与慢性阈浓度之比值, 值越大说明有极轻微的毒效应到较为明显的中毒表 现之间发生发展的过程较为隐匿,不易被发现,故发 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大,反之,则发生慢性中毒的危 险性小。 8.急性毒作用带:是指半数致死量与极性阈浓度的比 值,值越小说明毒物从产生轻微损害到导致急性死亡 的剂量范围窄,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大,反之亦然。 9.永久性听域位移:随着接触噪音时间的延长,会出 现在前一次接触噪音引起的听力改变尚未完全恢复 前便再次接触噪声,听觉疲劳则逐渐加重,听力改变 不能恢复而成为永久性听域位移。

预防医学教学大纲(护理本科)

预防医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1.课程代码: 111012601 2.课程中文名称:预防医学 4.课程总学时数: 54 5.课程学分数: 2.5 6.授课对象:护理专业本科 7.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本课程为护理本科专业必修的医学专业考试课,是在掌握一定医学知识的基础上开设的课程。 预防医学是在“预防为主”的方针指导下,研究环境因素(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及其规律,提出改善不良的环境因素的卫生要求和保健措施,以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延长寿命和提高生活质量的一门学科,是现代医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现代医学是以健康为目标,认识和掌握预防医学的基本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运用预防医学的思维方法,更全面、宏观地观察及分析问题,同时培养良好的医德,成为合格的新型的医务工作者。同时为进一步接受继续教育打下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1.本课程的目的、任务 通过《预防医学》课程的教学,学生应认识环境-人群-健康的关系,掌握预防医学中影响健康的因素、识别危险因素的方法和控制危险因素的知识和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能掌握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认识到改善和利用环境因素是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重要措施,并学会运用三级预防策略处理卫生保健服务中的有关问题。 2.本课程的教学要求 本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选取与护理专业相关的内容为教学重点,适当选择

预防医学案例,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开展探究性学习。 三、学时分配 四、课程内容 绪论 【本章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预防医学的概念。 2.了解预防医学的发展历程。 3.熟悉医学模式与健康观的转变。 【本章教学重点、难点】 1.预防医学的概念 2.医学模式 【本章主要教学要点】 一、预防医学的概念与研究内容 二、预防医学的发展简史 三、医学模式 四、公共卫生措施 五、护理医学生学习预防医学的意义 【本章阅读书目】 1.傅华.预防医学.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本章实验、实习或思考题】 1.预防医学的概念。 第一篇预防保健策略与措施 第一章预防保健策略 【本章教学目的、要求】 1.熟悉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全球卫生战略目标。2.了解我国卫生事业工作方针。 3.掌握初级卫生保健的概念、内容。 4.掌握三级预防策略。 【本章教学重点、难点】 1.全球卫生战略目标和初级卫生保健。 2.三级预防策略。 【本章主要教学要点】 第一章预防保健策略

预防医学名词解释

预防医学重点 名词解释 1.医学模式:是人类对健康观、疾病观的总体概括,它从医学科学中抽象出某些特征,构成医学科学的思维方法,从而指导医学工作者观察、思考、解释和解决医学科学中的问题。 2.健康观:人们对健康的认识。是在一定的医学模式下,人类对健康和疾病的本质认识。 3.健康:是躯体、精神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衰弱。健康是一种状态,健康和疾病是存在于一个连续统一体中的动态过程。 4.环境:围绕着某一中心事物(主体)并对该事物产生影响的所有外界事物。即环境是某个主体周围的介质、条件和状况。 5.原生环境:指天然形成的、未被人为活动影响的自然环境。其中许多因素是人体健康的必需条件,而某种元素含量异常,也会影响当地居民健康。 6.次生环境:由于人类生产、生活和社会交往等活动,使天然形成的自然条件发生改变的物质环境,如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 7.环境污染:由于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使环境的组成和性质发生改变,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和转化,使环境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从而对人类或其他生物的生存、发展造成直接的、间接的、潜在的有害影响的现象。

8.剂量-反应关系:有害物质的摄入量与摄入该化学物质的机体呈现某种生物学效应程度之间的关系。 9.剂量-反应关系:一定剂量的有害物质与在受影响群体中呈现某一生物学效应并达到一定程度的个体在群体中所占的比例的关系,一般以百分率表示。 10.空气污染:由于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使空气中出现一种或多种污染物,并达到一定程度,超过其自净能力,对人类、动物及植物产生不良影响的空气状况。 11.暂时性听阈位移(TTS):人或动物接触噪声环境后听阈发生变化,脱离噪声环境一段时间后听力可恢复到原先的水平。 12.蛋白质生物学价值(BV):是评价食物蛋白质在体利用程度的最常用指标之一。为储留氮和吸收氮之比。 13.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将多种食物共同食用,用含氨基酸较多的食物搭配含氨基酸较少的食物,以提高食物中蛋白质的营养价值,称为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14:平均需要量(EAR):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和生理状况的群体对某营养素需要量的平均值,膳食营养素摄入量达到EAR水平时,可以满足50%个体的需要。 15:推荐摄入量(RNI):指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和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个体的需要,长期摄入达RNI水平时,可以维持机体有适当的储备。 16:适宜摄入量(AI):指通过实验或观察获得的健康人对某营养素

护理专业预防医学复习要点

护理专业预防医学复习 (选择题要想做好还要看上课的课件,大题基本上在上课放水的内容里面,简答题只要答大点。) 一、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1.三级预防(第3页) 一级预防,又称病因学预防,主要在无病期针对致病因素采取措施,目的是消除和控制危害健康的因素,增进人群健康,防止健康人群发病;二级预防,又称临床期预防或“三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三级预防,又称临床预防,主要是对已患病者进行及时治疗。 2.环境污染对健康影响的特点(第11页) 多样性;广泛性;长期性;复杂性。 3.健康效应普:一般情况下,无健康损伤者居多,有代偿功能改变者次之,发病者 仅少数,死亡者则很少,这样形成金字塔的分布模式,构成人群的健康效应普。P10 4.环境污染所致人群健康的效应(剂量效应/反应)(第11页) 暴露剂量的大小与其所产生的健康效应的严重程度之间的线性关系称剂量-效应关系。 随着暴露剂量的曾加或减少,人群中出现某种特定的健康效应的频率随之发生变化,暴露剂量的大小与特定健康效应的频率之间的现行关系,称之为剂量-反应关系。 5.环境污染对人群的危害(第12页) 急性中毒;慢性中毒;过量负荷和亚临床变化;远期危害(致癌作用;对遗传的影响)。 6.影响大气中污染物浓度的因素、逆温、空气离子化 紫外线:A段(长波,波长320~400nm);B段(中波,波长275~320nm),有抗佝偻病作用,还会引起红斑作用;C段(短波,200~275nm);波长260nm 左右的C段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 空气离子化:在某些外界因素的作用下,空气中的气体分子或原子的外层电子逸出,形成带正电的阳离子即空气正离子;一部分逸出的电子与中性分子结合很成阴离子即空气负离子的过程称为空气离子化或空气电离。 逆温:大气温度随着距地面高度的增加而增加的现象。 7.如何对水体进行处理?(第47页) 1.混凝沉淀 2.过滤 3.氯化消毒 8.次氯酸消毒后,水质标准要求加氯接触30min后水中游离性余氯不应低于0.3 mg/L,管网末梢水中游离性余氯不应低于0.5 mg/L。P49 9.水体富营养化(由氮、磷等营养物质富集引起的,可致赤潮),水俣病(由甲基 汞所致的,产生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中毒症状) 10.职业病有害因素:生产工艺过程、劳动过程、生产环境中存在的可直接危害劳动者健 康和劳动能力的因素。(第73页) 11.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第75页) 职业性病损包括职业性外伤、职业病、与工作有关疾病。 12.职业病(定义、特点、诊断依据)(第76页)

预防医学概论复习资料

预防医学 名词解释: 1.预防医学(preventive medicine):是从医学科学体系中分化出来的,研究预防和消灭病害,增强体 质,改善和创造有利于健康的生产环境和生活条件的科学。 2.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nvironmental endocrine disruptingchemicals , EEDs):指可通过干扰生物或人体 内保持自身平衡和调节发育过程天然激素的合成,分泌,运输,结合,反应和代谢等过程从而对生物或人体的生殖。神经和免疫系统等的功能产生影响的外源性化学物质。 3.碘缺乏病(iodine deficiency disorders , IDD):指从胚胎发育至成人期由于碘摄入量不足而引起的一 系列病症。 4.职业病(occupational disease):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和时间超过一定限度时,人体不 能代偿其所造成的功能性和器质性改变,并出现相应临床表现,影响劳动能力的疾病。 5.工作有关疾病(work-related diseases):又称职业性多发病,与职业有关的,由多种非特异性致病因 素所致的疾病。 6.职业中毒(occupational poisoning):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接触生产性毒物而发生的中毒。 7.刺激性气体(irritant gases):指对眼、呼吸道黏膜和皮肤具有刺激作用的一类有害气体。 8.尘肺病(pneumoconiosis):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 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9.手臂振动病(hand-arm vibration disease):是指长期从事手传振动作业而引起的以手部末梢循环和手 臂神经功能障碍为主的疾病,并能引起手臂骨关节-肌肉的损伤。 10.放射病(radiation sickness):指由一定剂量的电离辐射作用于人体所引起的全身性或局部性放射损伤。 11.营养素(nutrients):指食物中可提供能量、构建机体和修复组织、调节代谢以及维持生理功能的化 学成分。 12.营养(nutrition):指人体摄取、消化、吸收、利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以满足机体生理需要和从事各 种活动需要的生物学过程。 13.食物特殊动力作用(specific dynamic action):也称食物热效应,是机体由于摄取食物而引起体内能 量消耗增加的现象。 14.食品安全(food safety):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有的营养要求,并在规定的使用方式和用量条 件下长期食用,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15.细菌性食物中毒(bacterial food poisoning):指由于摄入被细菌或其细菌毒素所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 急性或亚急性疾病。 16.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 【DRIs】):既是衡量所摄入的营养素是否适宜的 标准,又是帮助个体和群体制定膳食计划的工具。

预防医学教学大纲护理本科精编WORD版

预防医学教学大纲护理 本科精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预防医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1.课程代码: 111012601 2.课程中文名称:预防医学 4.课程总学时数: 54 5.课程学分数: 2.5 6.授课对象:护理专业本科 7.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本课程为护理本科专业必修的医学专业考试课,是在掌握一定医学知识的基础上开设的课程。 预防医学是在“预防为主”的方针指导下,研究环境因素(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及其规律,提出改善不良的环境因素的卫生要求和保健措施,以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延长寿命和提高生活质量的一门学科,是现代医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现代医学是以健康为目标,认识和掌握预防医学的基本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运用预防医学的思维方法,更全面、宏观地观察及分析问题,同时培养良好的医德,成为合格的新型的医务工作者。同时为进一步接受继续教育打下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1.本课程的目的、任务 通过《预防医学》课程的教学,学生应认识环境-人群-健康的关系,掌握预防医学中影响健康的因素、识别危险因素的方法和控制危险因素的知识和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能掌握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认识到改善和利用环境因素是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重要措施,并学会运用三级预防策略处理卫生保健服务中的有关问题。 2.本课程的教学要求 本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选取与护理专业相关的内容为教学重点,适当选择预防医学案例,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开展探究性学习。 三、学时分配

预防医学重点名词解释知识讲解

预防医学重点名词解 释

1、三级预防策略:①第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在第一级预防中,如果在疾病的因子还没有进入环境之前就采取预防性措施,则称为根本性预防。②第二级预防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做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工作,以控制疾病的发展和恶化。③第三级预防对以患某些病者,采取及时的、有效地治疗措施,防止病情恶化,预防并发症和伤残;对以丧失劳动力或残疾者,主要促使功能恢复、心理康复,进行家庭护理指导,使病人尽量恢复生活和劳动能力,能参加社会活动并延长寿命。 2、流行病学: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治疾病及促使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3、发病率:在一定期间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4、罹患率:与发病率一样,也是测量人群新病例发生频率的指标,计算方法同发病率;与发病率相比,罹患率适用于小范围、短时间内疾病频率的测量,观察期限可以以日、周、旬、月为单位,可以精确地测量发病的几率,常用于疾病爆发或流行时的调查,如传染病、食物中毒及职业中毒等爆发的调查。 5、患病率:也称现患率,指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现患某病者(包括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 6、续发率:也称二代发病率,指某传染病易感接触者中,在最短潜伏期与最长潜伏期之间发病的人数占所有易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率。 7、判断疾病地方性的依据:①该病在当地居住的各人群组中发病率均高,并随着年龄增长儿上升。②在其他地区居住的相似人群组中,该病的发病率均低,甚至不发病。③外来的健康人,到达当地一定时间后发病,其发病率逐渐与当地居民接近。④迁出该地区的居民,该病的发病率下降,患者症状减轻或呈自愈趋向。⑤当地对该病易感的动物也可能发生类似的疾病。 8、移民流行病学:利用移民人群综合描述疾病的三间分布,从而找出病因的一种研究方法。通过观察某种疾病在移民人群、移居地当地人群及原居住地人群中疾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差别,区分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从而发现病因线索。移民流行病学进行病因探索主要依据以下两点:①若某病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差别主要由环境因素造成,则该病在移民人群中发病率或死亡率与原居住地的人群不同,而与依据地当地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接近。②若某病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差别主要是遗传因素的作用,则该病在移民中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移居当地人群不同,而与原居住地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接近。 9、大流行:当疾病迅速蔓延,涉及地域广,短时间内可跨越省界、国界或洲界、发病率超过该地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流行水平,即为大流行。 10、现况研究:描述性研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它是在某一人群中,应用普查或抽样调查的方法收集特定时间内、特定人群中疾病、健康状况及有关因素的资料,并对资料的分布状况、疾病与因素的关系加以描述。因为现况研究所获得的资料是在某一时间横断面上收集的,故又称横断面研究。又因它得到的率是在特定时间、特定人群中的患病率,因而又有患病率研究之称。 11、病例对照研究:选择患有和未患有某特定疾病的人群分别作为病例组和对照组,调查各组人群过去暴露与某种或某些可疑危险因素的比例或水平,通过比较各组之间暴露比例或水平的差异,判断暴露因素是否与研究的疾病有关联及其关联程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12、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该方法一是按照随机化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二是同时前瞻性随访各组的疗效,是典型的按照实验法的原则设计的研究类型,符合实验研究的基本条件。 13、病因研究的步骤:一、总结现象:可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都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的,疾病的发生于流行也是如此二、建立假设:此阶段的任务是根据已掌握的具有科学事实的大量材料进行分析,对其规律性作出假设性的解释和推断,即建立假设。 三、检验假设:通过对描述性研究和临床观察的材料分析,形成了某因素与某疾病有因果联系的假设。四、病因推到:在经过上述三个阶段的研究后,可能得到某因与某疾病有统计学的关联,虽然经过分析性研究进行检验,也不能随便就判断两者之间存在因果关联。 14因果关系的判断标准:①关联的强度②关联的重复性③关联的时间性④剂量-反应关系⑤关联的特异性⑥关联的合理性⑧试验证据⑨相似性

护理预防医学名词解释

1、限制氨基酸:当某蛋白质中某一种或某几种必需氨基酸缺乏或不足时,则使合成组织蛋白质受到限制,这一种或几种氨基酸称为限制氨基酸。 2、蛋白质的互补作用: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是指将不同的食物适当混合食物,使蛋白质之间相对不足的氨基酸互相补偿,使其比值接近人体需要的模式,以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3、蛋白质能量缺乏病:蛋白质能量缺乏病指严重蛋白质营养不良时,蛋白质缺乏与能量缺乏同时发生。 4、定脂:定脂即类脂,因其在体内相当稳定,不受营养状况和机体活动的影响,故称为定脂。 5、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一大类化合物的总称,因H 和O比例和水一样,故称为碳水化合物。 10、基础代谢:基础代谢是指用于维持正常体温、呼吸、心跳、腺体分泌等所需要的能量。 6、食物特殊动力作用: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是指由于摄入食物而导致的热能消耗增加的现象。 7、维生素:维生素是指维持机体正常代谢和生理功能所必需的一类小分子有机化合物的总称。 8、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生产、加工、保藏等过程中有意识的加入食品中少量的化学合成剂或天然物质,以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及加工工艺的需要。 9、食物中毒:食物中毒是指正常人经口摄入正常数量,可食状态的“有毒食物”后,引起的以急性或亚急性感染或中毒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 10、肥胖:肥胖是指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 11、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有遗传倾向的全身慢性代谢性疾病,因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生物效应降低等原因,引起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等营养代谢紊乱。 12、药膳:药膳是在中医药理论和现代科学营养理论的指导下,以药物和食物为原料,经过科学配方及烹饪加工而成的一种具有独特营养特效和食疗作用的膳食。 13、管饲:管饲是通过人工管道向胃或空肠输送营养物质的方法。 14、静脉营养:静脉营养是采用肠胃以外的途径补给营养的方法,一般采用静脉输注,包括周围或中心静脉输注,所以又叫肠胃外营养。 15、人类营养学:人类营养学是研究人类营养这一生物学过程及其在人们饮食生活实践中得到完美实践的有关理论、措施和方法的科学。 16、社区营养:社区营养是密切结合社会生活实际,以人类社会中某一限定区域内各种人群作为总结,从宏观上研究解决其合理营养与膳食的有关理论,实践和方法的一个边缘学科。 17、医学统计学:医学统计学是运用概率论,数理统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结合医学实际,研究数据搜集、整理和分析的一门应用性科学,是帮助我们认识医学领域客观规律的一种工具。 18、总体:总体是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所有的观察单位某种变量值的集合。 19、样本:样本是根据研究目的从研究总体随机抽取部分观察单位某种变量值的集合。 20、变量:变量即观察单位的研究特征。变量的观察值成为变量值。 21、概率:概率是描述随机事件A发生可能性大小的度量,常用P表示,取值0≤P≤1。 22、计量资料:计量资料是指由一组同质的数值变量值所组成的资料。 23、计数资料:技术资料是按事物的属性特征分组,清点各组的观察单位数而得到的资料。 24、等级资料:等级资料是按事物的等级或类别分组,清点各组观察单位数而得到的资料,也称半定量资料。这类资料变量值间不仅有类别的不同,且不同组间也有顺序、等级或量的差别,但这种差别又无法精确量化。 25、统计推断:统计推断就是用样本信息推论总体特征。他是统计分析的一个重要内容。

健康管理师第3章《预防医学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健康管理师第 3 章《预防医学基础知识》 第 1 节《预防医学概述》理论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 , 请将其代码填在题目后人括号内选或未选均无分) 1.预防医学研究的对象是:( C ) A个人 B健康人 C个人和群体 D病人 2.预防保健目的消极方面表现不包括:( ) A减少疾病罹患、伤害及残障 B 降低整体罹患率及病死率 C减少早发性死亡 D针对致病因子采取的措施 3 预防医学是( A ) A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 B 独立于医学以外的学科 C综合独立的学科 D预防为主的学科 4.预防医学的学科体非常丰富, 下面哪项不是其体系( B ) A流行病学 B康复医学 C环境卫生学 D社会科学和卫生管理学 5.下列不属于健康危险因素的是( C ) A喜欢吃腌制食品 B 经常食用油炸食品 C 适量运动 D大量饮酒 二、多项选择( 错选、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预防医学体系包括: (ABCD ) A行为与社会科学 B卫生管理学 C环境卫生学 D流行病学和生物统计学 2.决定个体和人群健康状态的决定因素有( ABCD ) A社会经济因素 B 物质环境 C个人因素 D卫生服务 3健康的个人因素包括( ABCD ) A健康的婴幼儿发育状态 B 个人的卫生习惯

C个人的能力和技能 D人类生物学特征和遗传因素 4.物质环境环境对健康的影响按照有害物质的性质分为( C ) A空气,土壤,水,食物 B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心理环境因素 C生物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建筑因素 D工业污染和农业污染 5.三级预防策略包括:(ABC ) A 一级预防 B 二级预防 C三级预防 D 全面预防 三、判断(对的打V, 错的打X) 1.卫生服务是维持和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和损伤,健全的卫生机构,完备和质量保证的服务网络,一定 的经济投入, 公平合理的卫生资源配置, 以及保证服务的可及性, 对人群健康有着重要的促进作 用.( V ) 2.第一级预防是指: 又称病因预防, 在第一级预防中, 如果在疾病的因子还没有进入环境之前就采取预防性措施, 则称为根本性预防.( V ) 3.高血压预防是二级预防,脑卒和冠心病是三级预防。(X ) 第 2 节《预防医学概述》理论习题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在题目后人括号内错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临床服务的概念是指:(C ) A临床环境下的第三级预防服务 B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治疗服务 C临床环境下的第一级预防与第二级预防的结合 D 由公共卫生人员负责执行。 2.临床预防服务和健康管理的对象是(C)A患者 B 健康者 C 健康者和“无症状患者” D健康者和亚健康者 3.化学预防是指对无症状的人使用药物、营养素、生物制剂或其它天然物质作为(A)措施,提高群体抵抗疾病的能力以预防某些疾病。 A 一级预防 B二级预防 C三级预防 D综合预防 4.健康咨询是通过收集求医者的健康危险因素,与求医者共同制定改变不良(_A)的计划,随访求医者执行计划的情况等一系列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A健康行为 B临床预防 C心理行为 D药物治疗 二、多项选择(错选、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