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工艺学知识点

制药工艺学知识点
制药工艺学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

1、研究对象:药物生产过程共性规律及其应用,包括制备原理+工艺路线+质量控制

2、重要性:“安全、有效、均匀、可控”的保证;药物产业化的桥梁与瓶颈;贯穿整个药物研发过程(选择题)

3、研究程序(1)实验室(小试)工艺(2)中试放大工艺(3)工业化生产

4、现代制药工业的特点:(1)高度的科学性、技术性;(2)分工细致明确、质量标准规范;(3)生产过程复杂、品种繁多;(4)生产过程的连续性;(5)高投入、高产出

5、我国现代制药工业发展方向:现状(1)化学原料药生产及出口量大。其中维生素C、维生素B、青霉素居全球第一(2) 制剂企业占制药工业的70%。(3) 中药产业发展迅速

6、化学制药工业的发展方向: (1)化学药品研究由仿制为主转变到以创新为主的轨道上。(2)非专利化学药品生产要确保竞争优势。(3)改变分散生产形式,重点发展几个大企业。

7、中药制药工业的发展——加快中药现代化的步伐: 1、采用先进的制药技术和设备,实现中药生产现代化.(生产程控化、检测自动化、输送管道化、包装机电化)2、建立科学的中药质量标准及其控制体系,实现质量管理现代化3、加强中药新剂型的研究(三效、三小、五方便)

第二章药物工艺路线的设计和选择

9、药物工艺路线定义—具有工业生产价值的合成途径,称为药物的工艺路线或技术路线。

10、药物生产工艺路线的地位与作用是药物生产技术的基础和依据。它的技术先进性和经济合理性,是衡量生产技术高低的尺度。(选择或判断)

15、药物工艺路线设计的主要方法有:类型反应法、分子对称法、追溯求源法、模拟类推法、光学异构体拆分法等。1).类型反应法定义指利用常见的典型有机化学反应与合成方法进行的合成设计。适用范围——对于有明显类型结构特点以及功能基特点的化合物,例抗霉菌药物克霉唑 2)分子对称法:分子对称法定义——有许多具有分子对称性的药物可用分子中相同两个部分进行合成。适用范围:药物或其中间体存在分子对称性例雌激素类药物已烯雌酚、已烷雌酚 3)追溯求源法(倒推法)定义:从药物分子的化学结构出发,将其化学合成过程一步一步地逆向推导进行追溯寻源的方法,也称倒推法。适用范围:分子具有C ≡C、C=C、C-C键化合物的合成设计例抗霉菌药益康唑4)模拟类推法定义:对化学结构复杂的药物即合成路线不明显的各种化学结构只好揣测。通过文献调研,改进他人尚不完善的概念来进行药物工艺路线设计。适用于合成路线不明的化合物如祛痰药杜鹃素(Farreol)和紫花杜鹃素(Mateucinol)都属于二氢黄酮类化合物。

17、药物手性对映体有四种情况:1)异构体具有相同的活性,如抗炎药布洛芬(2)异构体各有不同的生物活性,如镇痛药右丙氧芬3)一个异构体有效,另一个异构体无效,这种情况最常见。4)其中一个异构体有效,另一个异构体可致不良副作用,减少症有关;

18、外消旋混合物是(+)-型晶体和(-)-型晶体的混合物。典型离子为(±)酒石酸铵钠盐

22手性药物制备(拆分对象是:外消旋体)

23、在没有纯对映体晶种的情况下,有时用结构相似的其它手性化合物(有时甚至非手性化合物)作晶种,也能获得成功。(为什么?)晶体形成时的有规律的定向排列,可能自然形成一手性环境

24、拆分剂;拆分后对映体纯度不会超过拆分剂纯度。

第三章药物工艺路线的评价与选择

26、工艺路线的评价理想的药物工艺路线: 1)化学合成途径简易,即原辅材料转化为药物的路线要简短;2)需要的原辅材料少而易得,量足;3)中间体易纯化,质量可控,可连续操作;4)可在易于控制的条件下制备,安全无毒;5)设备要求不苛刻;6)三废少,易于治理7)操作简便,经分离易于达到药用标准;8)收率最佳,成本最低,经济效益最好

27、药物合成工艺路线选择(1)、化学反应类型的选择(2)、合成步骤、操作与总收率(3)、原辅材料的供应和更换(4)、单元反应的次序安排和合成步骤改变(5)、技术条件与设备要求(6)、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

28、我国现代制药企业中竞争的核心:更换原辅材料和改变合成步骤

29、单元反应的次序安排仅收率而言,收率低应该放在前面,收率高的反应放后面。但是最佳的安排要通过实验和生产实践的验证。

第四章药物工艺的研究与优化

31、药物的生产工艺是各种化学单元反应与化工单元操作的有机组合和综合应用。

36、反应机理(一)、简单反应分为1.)单分子反应:如热分解反应、异构化反应、分子重排、酮型和烯醇型的互变异构。2).双分子反应如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消除反应等3.)零级反应:如某些光化学反应、表面催化反应、电解反应(二)复杂反应分为1.)可逆反应 2.)平行反应3)、连续反应:37、溶剂的选择和溶剂化效应溶剂化作用。在溶剂化过程中,物质放出热量而降低位能。

39、重结晶溶剂选择原则①与被提纯的物质不发生反应。②对被提纯的物质的溶解度在热的时候较大,冷时较小。③对杂质的溶解度非常大或非常小(前一种情况杂质将留在母液中不析出,后一种情况是使杂质在热过滤时被除去)。④对被提纯物质能生成较整齐的晶体。勿选择沸点比待结晶物质的熔点还要高的溶剂。

41、某一种物质在化学反应系统中能改变化学反应速度,而本身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没有变化,这种物质称之为催化剂。

42、催化作用机理:1)催化剂能降低反应活化能,增大反应速度。说明: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它的目的缩短反应时间,不能改变化学

平衡。它是通过改变反应历程实现催化作用的。催化剂对于正反应速率常数和逆反应速率的常数的影响是相同的。即正反应的优良催化剂可是逆反应的优良催化剂。

43、催化剂的活性及其影响因素:1)温度绝大多数催化剂都有活性温度范围。2)助催化剂3)载体(担体)催化剂负载在某种惰性物质上,这种物质称为载体。常用的载体活性碳、硅藻土4)催化剂毒物对于催化剂的活性有抑制作用的物质最常用的相转移催化剂

44、相转移催化反应中,用的最多的催化剂是较简单的鎓盐类,特别是季铵盐类。一般认为相转移催化的速率取决于催化剂的浓度。

44、胺类作为相转移催化剂催化原理:叔胺类也常用作相转移催化剂,多用在烷基化反应、卡宾的形成以及氰化和硫氢化等。叔胺类所以具有催化效果是由于在反应过程中,它首先转变成季铵盐的缘故。

48、什么样的鎓盐催化性好?1)为同时具有良好的亲油性和亲水性,亲脂性强催化效果好。四个烷基总碳数一般为15~25(2)Q+和Nu-之间的中心距离应尽可能大,以使Nu-有较高的反应活性。(3)对称性好,催化效果好。如四丁基铵离子比三甲基十六烷基铵离子的催化效果好。(4)在同一结构中,含芳基的铵盐催化作用低于含烷基铵盐。(5)与季铵盐比,季磷盐的催化性能高。

49、工艺研究中的特殊试验:过渡试验、极限试验、腐蚀试验

第五章制药工艺放大研究

50、影响中试的因素放大效应原辅料的杂质反应规模

51、中试放大的研究方法:逐级经验放大(化工研究主要方法)、相似模拟放大(简单物理过程)、数学模拟放大

52、原辅材料和中间体的质量控制 1)原辅材料、中间体的物理性质和化工参数的测定。2)原辅材料、中间体质量标准的制定。

53、生产工艺规程定义:将描述由原料到成品的制造过程,结合所用设备和生产控制方法所组成的一组文件或单一文件即为生产工艺规程。生产工艺规程的主要作用:1.生产工艺规程是组织工业生产的指导性文件。生产的计划、调度只有根据生产工艺规程安排,才能保持各个生产环节之间的相互协调,才能按计划完成任务。2.生产工艺规程也是生产准备工作的依据3.生产工艺规程又是新建和扩建生产车间或工厂的基本技术条件

50、我国科技工作者研究出阿司匹林羧基化的改进工艺:

在苛性钠溶液中,酚形成钠盐,成为酚的负离子再发生羧基化反应(130℃;0.6MPa)。

特点:①多加苯酚与水形成二元共沸混合物带水,减少酚钠浓缩的时间;

②苯酚与酚钠形成2分子苯酚与1分子酚钠疏松针状的复合物,容易吸收CO2,缩短羧化时间,使羧化生产能力提高一倍。

水杨酸的合成:

苯酚:氢氧化钠:二氧化碳=1:0.13:0.7

注意事项:

1.反应器中先投入苯酚,搅拌下加入氢氧化钠,使1/3的苯酚成钠盐,有利形成苯酚和酚钠的复合物;

2.过量的苯酚加热减压回收,可供再利用;

3.酸析法得到水杨酸粗品,控制pHl~2,并降温至30℃以下,不然收率会受影响;

4.水杨酸粗品采用升华法精制,须先蒸除水分再升华。

我国对乙酰氨基酚的合成:

主要原料配料比:对亚硝基酚:硫化钠=1:1.2

注意事项:

①反应温度。本还原反应放热,若反应温度高于55℃, 则己生成的对氨基酚钠易氧化,对亚硝基酚也可发生自燃。若反应温度低于3O℃,还原反应则进行不完全。控制在38~50℃为好②硫化钠的投料量比理论量高。若投料量低于1:1.05,则反应不完全,影响产品质量,较好的投料比为1-1.2 ③对氨基酚钠生成后,用硫酸中和析出对氨基酚,在pH为10时对氨基酚游离基本完全,当pH为8时,会析出少量的硫磺,当pH7~7,5时,会产生大量的硫化氢(有毒)。同时须注意控制合适的加酸速度和温度,尽量保证结晶质量,减少副产物较少。我国贝诺酯的生产工艺:

注意事项:

①乙酰水杨酰氯制备时,设备及原料均应无水,否则,亚硫酰氯易发生水解,影响酰氯生成。②反应温度应≤15℃,否则有利于副反应③物料加完后,需继续搅拌反应半小时,并保持碱性(pH≥10),使反应完全。④析出产品甩滤后,需用水洗,尽量减少粗品中的杂质⑤粗品的精制使用乙醇作溶剂,因为贝诺酯在热乙醇中易溶,在冷乙醇中微溶。

52、

注意:

1.对硝基-α-氨基苯乙酮盐酸盐的制备:水和酸对成盐反应的影响(Sommelet反应、PH3.0-6.5之间,伯卤烃发生索姆莱反应成醛、酸浓度低于1.7%还会发生双分子缩合)

成盐反应终点的控制、酸浓度对水解反应的影响

2.对硝基苯乙酮的制备:杂质来源(对硝基苯甲酸、反应是自由基机理,有过氧化物生成、对硝基乙苯)反应条件与影响因素(催化剂防止苯胺、酚类、铁盐混入;进入反应系统空气应净化,防止机油进入。反应温度反应激发后,适当降低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增大压力有利于反应的进行。0.49MPa、对硝基乙苯)

3.对硝基乙苯的制备:杂质来源(酚类物质、邻硝基乙苯,间硝基乙苯、未反应的乙苯)

注意:浓硝酸是强氧化剂,遇纤维和木块等立即氧化,放大量热使硝酸激烈分解而爆炸。硫酸和硝酸强腐蚀性,应注意防护。反应为放热,中途不能停止搅拌和冷却。精馏完毕,不得高温下解除真空。反应条件及其影响因素(温度45度以下、配料比:乙苯:硝酸=1:1.05。硫酸DVS<2.56、乙苯质量)

4.对硝基-α-溴代苯乙酮的制备:反应条件及影响因素(水分存在使诱导期延长或甚至不起反应。避免铁接触,会引起芳环上的溴代、对硝基苯乙酮质量)

5.对硝基-α-乙酰胺基苯乙酮的制备:反应条件及影响因素(pH控制在3.5-4.5之间为最好。过高氨基酮转变成吡嗪,乙酰化物双分子缩合生成吡咯类化合物、过低,对硝基-α-乙酰胺基苯乙酮进一步环合为恶唑类化合物)

1、基因工程制药的主要步骤:1】获得目的基因2】构建DNA重组体3】导入宿主细胞4】鉴定筛选阳性克隆5】基因工程菌(工程细胞)6】培养工程菌7】下游技术

基因工程菌构建的主要步骤:1】目的基因克隆2】表达载体构建3】遗传转化与筛选4】工程菌筛选鉴定

2、获取目的基因或DNA的方法有:1) 化学合成法2)从cDNA文库基因组DNA文库中提取3)聚合酶链式反应

3、表达载体须具备的条件:1)可转移性2)合适的复制位点3)多克隆位点4)遗传性标记,便于筛选和鉴定5)分子较小,可容纳较大的外源DNA

常用载体:质粒,噬菌体,腺病毒载体,逆转录病毒载体等。

5、Monod(莫诺)方程表明了限制性基质浓度与比生长速率的关系。

Monod方程:μ =μmaxS/(Ks+ S) μ:菌体的生长比速 S:限制性基质浓度Ks:半饱和常数μmax: 最大比生长速度

6、补料分批发酵技术的特点:优点:可维持低的基质浓度,避免快速利用碳源的阻遏效应;可通过补料控制达到最佳的生长和产物合成条件;还可以利用计算机控制合理的补料速率,稳定最佳生产工艺。缺点:由于没有物料取出,产物的积累最终导致比生产速率的下降。由于有物料的加入增加了染菌机会。

补料分批发酵技术与分批发酵,连续发酵的区别:分批发酵技术是在分批式操作的基础上,连续不断补充新培养基,但不取出培养液。分批式操作把菌体和培养液一次性装入发酵罐,在最佳条件下进行发酵培养。基质浓度、细胞浓度及产物浓度均随时间而变化。连续式操作在菌体生长过程中,不断补充新培养基,同时取出发酵液,发酵体积不变。

7、菌种保存的方法:1】、斜面保藏法:2】、矿物油保藏法(液体石蜡)3】、砂土管保藏法4】、真空冷冻干燥法5】、液氮保藏法6】、寄主保藏法:

8、理想的工业菌种的要求:1】.遗传稳定性:能长期繁殖,不易变异和退化。2】.易生长性:生长旺盛、迅速。3】.容易培养性:条件易控,利用价廉易得的原料。4.】抗污染性:自身保护机制,抵抗杂菌污染能力强。5.】经济性:发酵周期短,产量高,良好经济能力。

6.】突变敏感性:对各种诱变较敏感,提高的潜力大。

9、用微生物生产酶制剂的优点:(1)微生物种类多,品种齐全;2)微生物生长繁殖快,生长周期短,产量高;3)培养方法简单,原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经济效益高,并可以通过控制培养条件来提高酶的产量;4)微生物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应变能力。

10、优良的产酶菌株应满足哪些要求:1】产量高,最好是胞外酶;2】非致病菌,不产生毒素;3】稳定;生产周期短、成本低。

11、固定化酶的优点:1)酶的利用率高,稳定性也提高;2)反应后,酶与底物和产物易于分开,产物中无残留酶,易于纯化。3)反应条件易于控制,可实现转化反应的连续化和自动控制;4)比水溶性酶更适合于多酶反应。

12、固定化酶的制备方法:1、载体结合法A.物理吸附法 B、离子结合法C、共价结合法2、交联法3、包埋法A、网格型B、微囊型4 热处理法

13、物理吸附法制备固定化酶的优缺点:优点:操作简单,可选用不同电荷和不同形状的载体,有可能固定化和纯化过程同时实现,酶失活后载体仍可再生。

缺点:最适吸附酶量无规律可循,吸附量与酶活力不一定呈平行关系,酶与载体结合力不强,酶易于脱落,导致酶活下降并污染产物。

14、共价结合法制备固定化酶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酶与载体结合牢固,稳定性好,不易脱落。缺点:载体要活化,反应条件苛刻,操作复杂,反应条件剧烈,酶易失活和产生空间位阻效应。

15、固定化酶和细胞的生物反应器类型:、固定化酶反应器类型:1】搅拌罐式反应器2】填充床式反应器3】流化床反应器4】鼓泡式反应器5】膜反应器;

16、生物技术:指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其他基础科学的科学原理,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

17、基因工程:

18、酶工程:是酶学和工程学相互渗透结合、发展而形成的一门新的技术学科。是从应用的目的出发研究酶、应用酶的特异催化性能,并通过工程化将相应原料转化成有用物质的技术。

19、发酵工程:指采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利用微生物的某些特定功能,为人类生产有用的产品,或直接把微生物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的一种技术。发酵工程的内容包括菌种选育、培养基的配置、灭菌、种子扩大培养和接种、发酵过程和产品的分离提纯(生物分离工程)等方面。

20、基因工程技术(DNA重组技术):又称基因拼接技术和DNA重组技术,是以分子遗传学为理论基础,以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的现代方法为手段,将不同来源的基因按预先设计的蓝图,在体外构建杂种DNA分子,然后导入活细胞,以改变生物原有的遗传特性、获得新品种、生产新产品。

21、生物反应器:指以活细胞或酶为生物催化剂进行细胞增殖或生化反应提供适宜环境的设备,它是生物反应过程中的关键设备。

22、种子培养:指冷冻干燥管、沙土管中处于休眠状态的工业菌种介入试管斜面活化后,在经过摇瓶及种子罐逐级扩大培养而获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纯种的过程。

23、分批发酵:指把菌体和培养液一次性装入发酵罐,在最佳条件下进行发酵培养。基质浓度、细胞浓度及产物浓度均随时间而变化。

24、补料发酵:在分批式操作的基础上,连续不断补充新培养基,但不取出培养液。分为反馈控制和无反馈控制

25、固定化酶:经物理或化学方法处理,把酶限制或固定于特定空间位置并具催化活性的酶。

制备固定化酶的过程称为酶的固定化。

*中药炮制是我国所特有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制药技术

34、炮制目的:1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2增强药物的作用,提高临床疗效。3改变药物的性能或功效,使之更能适合病情的需要。4改变药物的某些性状,便于贮存和制剂。5纯净药材,保证药材品质和用量准确及矫臭矫味,以便于服用。

35、净制目的:1使药材达到一定净度标准,保证用药剂量的准确。2便于进行切制和炮制。

36、饮片类型的选择原则:质地致密、坚实者,宜切薄片;质地松泡、粉性大者,宜切厚片;药材凡为了突出鉴别特征,或为了饮片外形的美观,增加表面积或为了方便操作,某些形状肥大、组织致密、色泽鲜艳的药材,宜纵向切制,传统称为直片;切制时可选择一定规格的块或片;凡药材形态纫长、内含成分又易煎出的可切制一定长度的段;皮类药材和宽大的叶类药材,可切制成一定宽度的丝;某些矿物、动物或植物类药物,由于质地特殊或因形体甚小,不便切成饮片,不论生熟,均须碾碎或捣碎;

37、分离不同的要用部分:根与茎或果实与茎的分离、果皮与种子的分离、心与肉的分离

38、除去非药用部分:去残根、去芦头、去枝梗、去皮壳、去毛、去心、去核瓤、去头、尾、皮、骨、足、翅

清除杂质:挑选、筛选、风选、水选

干燥原则:与中药材价值相统一;与中药材产量相统一;与中药材中所含有效成分的理化性质相统一;与国际通行标准相统一 ;与经济条件相统一

第九章提取工艺

40、生物碱提取工艺常用的是稀酸水、稀乙醇、非极性溶剂。

41提取过程:浸润、溶解、扩散的过程

42影响浸出的主要因素:药材粗细、浸出溶剂、浸出时间、浸出时间、浓度梯度、浸出压力

43、药材组织结构的工艺特性:不能被热水提取的是鳞茎

有效成分的浸出方法:*溶剂浸出法:煎煮法、浸渍法、渗漉法、回流法、循环回流法、水提醇沉、醇提水沉。*挥发油的水蒸气蒸馏法:水中蒸馏、水上蒸馏法、

44 、溶媒浸出方法:煎煮法、浸渍法、渗漉法、回流法、循环回流浸出法(索氏提取法)1、煎煮法适用于有效成分能溶于水且对湿热均较稳定的药材。2浸渍法3、渗漉法渗漉法的使用范围:有效成分含量低及高浓度浸出制剂4、回流法适用范围:挥发性、不溶于水的药材5、循环回流浸出法(索氏提取法)适用范围:对热稳定的药材成分

45水提醇沉法与醇提水沉法、当含醇量达50%~60%时即可除去淀粉等杂质;含醇量达75%时,可除去蛋白质等杂质;当含醇量达到80%时,几乎可除去全部蛋白质和多糖、无机盐类杂质。

46、挥发油提取方法有3种:水蒸气蒸馏法、浸出法、压榨法,最常见的是水蒸气蒸馏法。水蒸气蒸馏法只适用于具有挥发性的、能随水蒸气馏出而不被破坏、与水不发生反应且难溶或不溶于水的成分的提取。水蒸气蒸馏一般又分三种,即水中蒸馏法、水上蒸馏法、水气蒸馏法。

环境工程学(整理知识点)

一、水质指标 水质:水的品质,指水与其中所含的杂质共同表现出来的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的综合特性。水质指标的种类:物理性指标,化学性指标,生物学指标 固体、碱度、硬度、COD、BOD、TOC、TOD 固体:在一定温度下(103~105℃),将一定体积的水样蒸发至干时,所残余的固体物质的总量 BOD:表示水中有机物在有氧条件下经好氧微生物氧化分解所需氧量。用单位体积污水所耗氧量表示(mg/L) 二、水中的杂质: 按颗粒大小分为:粗大颗粒物质、悬浮物质和胶体物质、溶解性物质 三、污水的类型: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业废水 四、沉淀的类型 四种类型:自由沉淀、絮凝沉淀、成层沉淀、压缩沉淀 五、浅层理论及其斜板沉淀池 浅层理论:水深为H的沉淀池分隔为n个水深为H/n的沉淀池,则当沉淀区长度为原来长度的1/n时,就可以处理与原来的沉淀池相同的水量,并达到完全相同的处理效果。沉淀池越浅,就越能缩短沉淀时间 斜板沉淀池:在工程实际应用中,采用分层沉淀池,排泥十分困难,所以一般将分层的隔板倾斜一个角度,以便能自行排泥,这种形式即为斜板沉淀池。 六、混凝 1、胶体双电层结构及其稳定性原因 (1)胶体结构:胶体结构很复杂,是由胶核、吸附层及扩散层三部分组成。 (2)胶体颗粒在污水中之所以具有稳定性,其原因有三: 首先,污水中的细小悬浮颗粒和胶体颗粒质量很轻,在污水中受水分子热运动的碰撞而作无规则的布朗运动; 同时,胶体颗粒本身带电,同类胶体颗粒带有同性电荷,彼此之间存在静电排斥力,从而不能相互靠近结成较大颗粒而下沉; 另外,许多水分子被吸引在胶体颗粒周围形成水化膜,阻止胶体与带相反电荷的离子中和,妨碍颗粒之间接触并凝聚下沉。 2、混凝的机理 污水中投入某些混凝剂后,胶体因电动电位ζ降低或消除而脱稳。脱稳的颗粒便相互聚集为较大颗粒而下沉,此过程称为凝聚,此类混凝剂称为凝聚剂。 但有些混凝剂可使未经脱稳的胶体也形成大的絮状物而下沉,这种现象称为絮凝,此类混凝剂称为絮凝剂。 按机理不同,混凝可分为压缩双电层、吸附电中和、吸附架桥、沉淀物网捕四种。 3、搅拌的作用 促使混合阶段所形成的细小矾花在一定时间内继续形成大的、具有良好沉淀性能的絮凝体(可见的矾花),以使其在后续的沉淀池内下沉。 七、离子交换 (1)实质:不溶性的离子化合物(离子交换剂)上的可交换离子与溶液中其他同性离子间的交换反应,是一种可逆的化学吸附过程,又称离子交换吸附。 (2) 结构:树脂本体、活性基团(由固定离子和活动离子组成) (3) 离子交换过程的主要特点在于:它主要吸附水中的离子,并与水中的离子进行等量交换(4)物理性能指标:外观、粒度、密度、含水率、溶胀性、机械强度、耐热性

制药工艺学期末试题

填空(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2 分共 1 0 分)1, 制药工艺学是药物研究和大规模生产的中间环节。 2, 目标分子碳骨架的转化包括分拆、连接、重排等类型。 3,路线设计是药物合成工作的起始工作,也是最重要的一环。 4,试验设计的三要素即受试对象、处理因素、试验效应。 5,制药工艺的研究一般可分为实验室工艺研究(小试)、中试放大研究、工业化生产3个阶段。 6,中试放大车间一般具有各种规格的中小型反应罐和后处理设备。 7,化工过程开发的难点是化学反应器的放大。 8,常用的浸提辅助剂有酸、碱、表面活性剂等。 9,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开发的生物药物品种繁多,通常是重组基因的表达产物或基因本身。 10,超过半数的已获批准的生物药物是利用微生物制造的,而其余的生物药物大多由通过培养哺乳动物细胞生产。 二、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把“三废”造成的危害最大限度地降低在 D ___ ,是防止工业污染的根本途径。 A. 放大生产阶段 B. 预生产阶段 C.生产后处理 D.生产过程中 2,通常不是目标分子优先考虑的拆键部位是_B __ 。 A. C-N B. C-C C . C-S D. C-O 3 ,下列哪项属于质子性溶剂__D _____ 。 A.醚类 B. 卤代烷化合物 C.酮类 D. 水 4,病人与研究者都不知道分到哪个组称为_C—。 A.不盲 B. 单盲 C.双盲 D. 三盲 5,当药物工艺研究的小试阶段任务完成后,一般都需要经过一个将小型试验规模J倍的中试放大。 A. 10?50 B. 30?50 C . 50?100 D. 100?200 6,酶提取技术应用于中药提取较多的是_C _______ 。 A.蛋白酶 B. 果胶酶 C.纤维素酶 D. 聚糖酶 7,浓缩药液的重要手段是 C 。 A.干燥 B.纯化 C.蒸发 D. 粉碎 8,用于生产生物药物的生物制药原料资源是非常丰富的,通常以_A_ 为主。 A.天然的生物材料 B. 人工合成的生物材料 C.半合成的生物材料 D.全合成的生物材料

化工工艺学知识点

化工工艺学知识点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第二章粗原料气制取一、固体燃料气化法 名词解释:煤气化:使煤与气化剂作用,进行各种化学反应,把煤炭转变为燃料 用煤气或合成用煤气。 加氮空气;水蒸汽和空气同时加入,空气的加入增加了气体中N的含 量,用来调节原料气中氢氮比,制得合格煤气 标准煤:含碳量为84%的煤(每千克标准煤的热值为7000千卡)1.煤气化有几种工业方法各有什么特点 蓄热法:将空气和水蒸气分别送入煤层,也称间歇式制气法 富氧空气气化法:用富氧空气或纯氧代替空气进行煤气化 外热法: 利用其他廉价高温热源来为煤气化提供热能,尚未达到工业化阶段 2.气化炉有哪些床层类型,描述各自的特点工业用煤气化炉有几种类型 固定床:气体从颗粒间的缝隙中穿过,颗粒保持静止 流化床:增大气速,颗粒开始全部悬浮于气流中,而且床层的高度随气速的增大而升高 气流床:气流速度增大至某一极限值时,悬浮于气流中的颗粒被气流带出 间歇式气化炉、鲁奇炉、温克勒炉、K-T炉、德士古炉 3.煤的气化剂有哪些用不同气化剂进行煤气化,气体产物各是什么 空气和水蒸气

空气煤气(N2、CO)、水煤气(H2、CO)、混合煤气、半水煤气 4.固定床煤气化炉燃料层如何分区各区进行什么过程 干燥区:使新入煤炉中的水分蒸发 干馏区:煤开始热解,逸出以烃类为主的挥发分,而燃料本身开始碳化 气化区:煤气化的主要反应在气化区进行 灰渣区:灰渣于该区域出炉 5.固定床气化炉燃料最下层是什麽区其有何作用 灰渣区可预热从底部进入的气化剂并保持不因过热而变形 6.间歇式制半水煤气的工作循环是什么为什么循环时间如何分配 工业上将自上一次开始送入空气至下一次再送入空气为止,称为一个循环。每个循环有五个阶段,吹风阶段、蒸汽一次上吹、蒸汽下吹、蒸汽二次上吹、空气吹净7.什麽是加氮空气其作用为何使用中应注意什麽事项 水蒸汽和空气同时加入,空气的加入增加了气体中N的含量。 用来调节原料气中氢氮比,制得合格煤气 使炉温下降慢调节合成氨气体成分,严格控制氮含量,以免引起事故 8.德士古炉废热如何回收? 直接激冷法、间接冷却法、间接冷却和直接淬冷 9.画出间歇式煤气化、德士古炉及谢尔废热锅炉连续气化工艺制备合成氨流程,为什么后两者流程有差别? P70P72 二、一氧化碳变换

机械制造工艺学知识点汇总 全 复习资料

粗基准概念:以未加工的表面为定位基准的基准。 精基准概念:以加工过的表面为定位基准的基准。 精基准的选择:1基准重合原则2统一基准原则3互为基准原则4自为基准原则5便于装夹原则6 精基准的面积与被加工表面相比,应有较大的长度与宽度,以提高其位置精度。 粗基准的选用原则:1保证相互位置要求2保证加工表面加工余量合理分配3便于工件装夹4粗基准一般不得重复使用原则(1、若必须保证工件上加工表面与非加工表面间的位置要求,则应以不加工表面作为粗基准;2、若各表面均需加工,且没有重点要求保证加工余量均匀的表面时,则应以加工余量最小的表面作为粗基准,以避免有些表面加工不起来。3、粗基准的表面应平整,无浇、冒口及飞边等缺陷。4、粗基准一般只能使用一次,以免产生较大的位置误差。) 生产纲领:计划期内,应当生产的产品产量与进度计划。备品率与废品率在内的产量 六点定位原理:用来限制工件自由度的固定点称为定位支承点。用适当分布的六个支承点限制工件六个自由度的法则称为六点定位原理(六点定则) 组合表面定位时存在的问题 :当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合表面作为定位基准定位时,由于工件的各定位基准面之间以及夹具的各定位元件之间均存在误差,由此将破坏一批工件位置的一致性,并在夹紧力作用下产生变形,甚至不能夹紧 定位误差:由于定位不准确而造成某一工序在工序尺寸或位置要求方面的加工误差。 产生原因: 1工件的定位基准面本身及它们之间在尺寸与位置上均存在着公差范围内的差异; 2夹具的定位元件本身及各定位元件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尺寸与位置误差; 3定位元件与定位基准面之间还可能存在着间隙。 夹紧装置的设计要求: 1夹紧力应有助于定位,不应破坏定位; 2夹紧力的大小应能保证加工过程中不发生位置变动与振动,并能够调节; 3夹紧后的变形与受力面的损伤不超出允许的范围; 4应有足够的夹紧行程; 5手动时要有自锁功能; 6结构简单紧凑、动作灵活、工艺性好、易于操作,并有足够的强度与刚度。 斜楔夹紧机构:(1)斜楔结构简单,有增力作用。(2)斜楔夹紧的行程小。(3)使用手动操作的简单斜楔夹紧时,工件的夹紧与松开都需敲击 螺旋夹紧机构:该机构具有结构简单、工艺性好、夹紧可靠、扩力比大以及行程不受限制等优点,故应用广泛。缺点就是动作慢、效率低。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概念:规定产品或零部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与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就是一切有关生产人员都应严格执行、认真贯彻的纪律性文件。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作用: 1就是组织车间生产的主要技术文件,据其进行生产准备。车间一切从事生产的人员都要严格、认真地贯彻执行工艺文件,才能实现优质、高产、低耗。 2就是生产准备与计划调度的主要依据。有了工艺规程,在产品投产之前就可以进行一系

制药工艺学试题及习题答案

《化学制药工艺学》第一次作业 一、名词解释 1、工艺路线: 一个化学合成药物往往可通过多种不同的合成途径制备,通常将具有工业生产价值的合成途 径称为该药物的工艺路线。 2、邻位效应: 指苯环内相邻取代基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基团的活性和分子的物理化学性能发生显著变化的 一种效应。 3、全合成: 以化学结构简单的化工产品为起始原料,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和物理处理过程制得化学合成 药物,这种途径被称为全合成。 4、半合成: 由具有一定基本结构的天然产物经化学结构改造和物理处理过程制得化学合成药物的途径。 5、临时基团: 为定位、活化等目的,先引入一个基团,在达到目的后再通过化学反应将这个基团予以除去,该基团为临时基团。 6、类型合成法: 指利用常见的典型有机化学反应与合成方法进行合成路线设计的方法。 7、分子对称合成法: 由两个相同的分子经化学合成反应,或在同一步反应中将分子相同的部分同时构建起来,制得具有分子对称性的化合物,称为分子对称合成法。 8、文献归纳合成法: 即模拟类推法,指从初步的设想开始,通过文献调研,改进他人尚不完善的概念和方法来进行药物工艺路线设计。 二、问答题 1、你认为新工艺的研究着眼点应从哪几个方面考虑? 答: (1)工艺路线的简便性, (2)生产成本因素, (3)操作简便性和劳动安全的考虑, (4) 环境保护的考虑, (5) 设备利用率的考虑等。 2、化学制药工艺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 一方面,为创新药物积极研究和开发易于组织生产、成本低廉、操作安全和环境友好的 生产工艺;另一方面,要为已投产的药物不断改进工艺,特别是产量大、应用面广的品种。研究和开发更先进的新技术路线和生产工艺。 3、你能设计几种方法合成二苯甲醇?哪种路线好? 答:

2019化工工艺学知识点

精心整理 第二章粗原料气制取 一、固体燃料气化法 名词解释:煤气化:使煤与气化剂作用,进行各种化学反应,把煤炭转变为燃料 用煤气或合成用煤气。 加氮空气;水蒸汽和空气同时加入,空气的加入增加了气体中N的含 量,用来调节原料气中氢氮比,制得合格煤气 标准煤:含碳量为84%的煤(每千克标准煤的热值为7000千卡) 1 外热法: 2 而升高 3 空气和水蒸气 空气煤气(N2、CO)、水煤气( 4 干燥区: 气化区: 5.固定床气化炉燃料最下层是什麽区?其有何作用? 灰渣区可预热从底部进入的气化剂并保持不因过热而变形 6.间歇式制半水煤气的工作循环是什么?为什么?循环时间如何分配? 工业上将自上一次开始送入空气至下一次再送入空气为止,称为一个循环。每个循环有五个阶段,吹风阶段、蒸汽一次上吹、蒸汽下吹、蒸汽二次上吹、空气吹净7.什麽是加氮空气?其作用为何?使用中应注意什麽事项? 水蒸汽和空气同时加入,空气的加入增加了气体中N的含量。 用来调节原料气中氢氮比,制得合格煤气 使炉温下降慢调节合成氨气体成分,严格控制氮含量,以免引起事故

精心整理 8.德士古炉废热如何回收? 直接激冷法、间接冷却法、间接冷却和直接淬冷 9.画出间歇式煤气化、德士古炉及谢尔废热锅炉连续气化工艺制备合成氨流程,为什么后两者流程有差别? P70P72 二、一氧化碳变换 1、名词解释:高温变换:CO在320~350℃变换,使CO含量低于3%。使用Fe-Cr 催化剂,使大 部分CO转化为CO2H2O 低温变换:CO在230~280℃变换,使CO含量低于0.3%,使用Cu-Zn 催化剂 耐硫变换:宽温变换在 2、 以Fe2O3 3、 小的铜结晶- 温度下催化CO 稳定剂 4 5.为什麽要严格控制还原条件,氢气含量按程序逐步提高? 6 为了尽可能接近最佳温度线进行反应,可采用分段冷却。段数越多,越接近最佳反应温度线 7.为什么低温变换温度要高于露点温度?有什么危害? 当气体降温进入低变系统时,就有可能达到该条件下的露点温度而析出液滴。液滴凝聚于催化剂的表面,造成催化剂的破裂粉碎引起床层阻力增加,以及生成铜氨络合物而使催化剂活性减低。所以低变催化剂的操作温度不但受本身活性温度的限制,而且还必须高于气体的露点温度 8.以煤为原料制气,为什么高温变换要分段进行?而低温变换不必分段进行? 以煤气化制得的合成氨原料气,CO含量较高,需采用多段中温变换。用铜氨液最终清除CO,该法允许变换气CO含量较高,故不设低温变换。低温变换过程温升很小,催化剂不必分段

金属工艺学重点知识点

属 工 -艺 学 第 五 版 上 强度:金属材料在里的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和断裂的能力。指标:屈服点(b s)、抗拉强度(b b)塑性:金属材料在力的作用下产生不可逆永久变形的能力。指标:伸长率(S)、断面收缩率( 3 硬度:金属材料表面抵抗局部变形,特别是塑性变形压痕、划痕的能力。 1布氏硬度:HBS (淬火钢球)。HBW (硬质合金球) 指标:-2洛氏硬度:HR (金刚石圆锥体、淬火钢球或硬质和金球) 3韦氏硬度 习题: 1什么是应力,什么是应变? 答:试样单位面积上的拉称为应力,试样单位长度上的伸长量称为应变。 5、下列符号所表示的力学性能指标名称和含义是什么?

答:b b:抗拉强度,材料抵抗断裂的最大应力。 (7 S :屈服强度,塑性材料抵抗塑性变形的最大应力。 6:条件屈服强度,脆性材料抵抗塑性变形的最大应力 7 -1 :疲劳强度,材料抵抗疲劳断裂的最大应力。 S:延伸率,衡量材料的塑性指标。 a k :冲击韧性,材料单位面积上吸收的冲击功。 HRC洛氏硬度,HBS压头为淬火钢球的布氏硬度。HBW压头为硬质合金球的布氏硬度。 过冷度: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之差。冷却速度越快,实际结晶温度越低,过冷度越大。纯金属的结晶包括晶核的形成和晶核的长大。 同一成分的金属,晶粒越细气强度、硬度越高,而且塑性和韧性也越好。 原因:晶粒越细,晶界越多,而晶界是一种原子排列向另一种原子排列的过度,晶界上的排列是犬牙交错的,变形是靠位错的变移或位移来实现的,晶界越多,要跃过的障碍越多。 M提高冷却速度,以增加晶核的数目。 J 2在金属浇注之前,向金属液中加入变质剂进行变质处理,以增加外来晶核,还可以采用热处理或塑性加工方法,使固态金属晶粒细化。 3采用机械、超声波振动,电磁搅拌等 合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元素,或金属与非金属元素溶合在一起,构成具有金属特性的新物质。组成元素成为组员。 U、固溶体:溶质原子溶入溶剂晶格而保持溶剂晶格类型的金属晶体。 铁碳合金组织可分为:2、金属化合物:各组员按一定整数比结合而成、并具有金属性质的均匀物质 (渗 < 碳体) 3、机械混合物:结晶过程所形成的两相混合组织。

制药工艺学试题

1.制药工艺学(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是研究各类药物生产制备的一门学科;它是 药物研究、开发和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研究、设计和选择最安全、最经济、最简便和先进的药物工业生产途径和方法的一门学科。 2.化学制药工艺学:化学制药工艺学是药物研究、开发和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 药物的合成路线、合成原理、工业生产过程及实现生产最优化的一般途径和方法。它是研究、设计和选择最安全、最经济、最简便和先进的药物工业生产途径和方法的一门学科。 3.全合成制药:是指由化学结构简单的化工产品为起始原料经过一系列化学合成反应和物理处理过程制得的药物。由化学全合成工艺生产的药物称为全合成药物。 4.半合成制药:是指由具有一定基本结构的天然产物经化学结构改造和物理处理过程制得的药物。这些天然产物可以是从天然原料中提取或通过生物合成途径制备。 5.手性制药:具有手性分子的药物 6 药物的工艺路线:具有工业生产价值的合成途径,称为药物的工艺路线或技术路线。 7.倒推法或逆向合成分析(retrosynthesis analysis):从药物分子的化学结构出发,将 其化学合成过程一步一步逆向推导进行寻源的思考方法称为追溯求源法,又称倒推法、逆合成分析法。8.“一勺烩”或“一锅煮”:对于有些生产工艺路线长,工序繁杂,占用设备多的药物生产。若一个反应所用的溶剂和产生的副产物对下一步反应影响不大时,往往可以将几步反应合并,在一个反应釜内完成,中间体无需纯化而合成复杂分子,生产上习称为“一勺烩”或“一锅煮”。改革后的工艺可节约设备和劳动力,简化了后处理。 19 分子对称法:一些药物或中间体的分子结构具对称性,往往可采用一种主要原料经缩合偶联法合成,这种方法称为分子对称法。 11 基元反应:反应物分子在碰撞中一步直接转化为生成物分子的反应。 12.非基元反应:反应物分子经过若干步,即若干个基元反应才能转化为生成物的反应。 13.简单反应:由一个基元反应组成的化学反应。 14.复杂反应:由两个以上基元反应组成的化学反应。又可分为可逆反应、平行反应和连续反应。 15.固定化酶:固定化酶又称水不溶性酶,它是将水溶性的酶或含酶细胞固定在某种载体上,成为不溶于水但仍具有酶活性的酶衍生物。 16.自动催化作用:在某些反应中,反应产物本身即具有加速反应的作用,称为自动催化作用。 17.相转移催化剂:相转移催化剂的作用是由一相转移到另一相中进行反应。它实质上是促使一个可溶于有机溶剂的底物和一个不溶于此溶剂的离子型试剂两者之间发生反应。常用的相转移催化剂可分为鎓盐类、冠醚类及非环多醚类等三大类。 18.中试放大:中试放大是在实验室小规模生产工艺路线的打通后,采用该工艺在模拟工业化生产的条件下所进行的工艺研究,以验证放大生产后原工艺的可行性,保证研发和生产时工艺的一致性。中试放大的目的是验证、复审和完善实验室工艺所研究确定的反应条件,及研究选定的工业化生产设备结构、材质、安装和车间布置等,为正式生产提供数据,以及物质量和消耗等。 19.绿色制药生产工艺:是在绿色化学的基础上开发的从源头上消除污染的生产工艺。这 类工艺最理想的方法是采用“原子经济反应”,绿色化学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化学反应、原料、催化剂、溶剂和产品的绿色化而开展的。 1.工业上最适合的反应类型是( )

乙苯脱氢制苯乙烯

乙苯脱氢制苯乙烯实验指导书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以乙苯为原料,氧化铁系为催化剂,在固定床单管反应器中制备苯乙烯的过程。 2、学会稳定工艺操作条件的方法。 3、掌握乙苯脱氢制苯乙烯的转化率、选择性、收率与反应温度的关系;找出最适宜的反应温度区域。 4、了解气相色谱分析方法。 二、实验的综合知识点 完成本实验的测试和数据处理与分析需要综合应用以下知识: (1)《化工热力学》关于反应工艺参数对平衡常数的影响,工艺参数与平衡组成间的关系。 (2)《化学反应工程》关于反应转化率、收率、选择性等概念及其计算、绝热式固定床催化反应器的特点。 (3)《化工工艺学》关于加氢、脱氢反应的一般规律,乙苯脱氢制苯乙烯的基本原理、反应条件选择、工艺流程和反应器等。 (4)《催化剂工程导论》关于工业催化剂的失活原因及再生方法。 (5)《仪器分析》关于气相色谱分析的测试方法。 三、实验原理 1、本实验的主副反应 主反应: 副反应: 在水蒸气存在的条件下,还可能发生下列反应: 此外还有芳烃脱氢缩合及苯乙烯聚合生成焦油和焦等。这些连串副反应的发生不仅使反应的选择性下降,而且极易使催化剂表面结焦进而活性下降。 2、影响本反应的因素 (1)温度的影响 乙苯脱氢反应为吸热反应,?H o >0,从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式20ln RT H T K p p ?= ???? ????可知,

提高温度可增大平衡常数,从而提高脱氢反应的平衡转化率。但是温度过高副反应增加,使苯乙烯选择性下降,能耗增大,设备材质要求增加,故应控制适宜的反应温度。本实验的反应温度为:540~600℃。 (2)压力的影响 乙苯脱氢为体积增加的反应,从平衡常数与压力的关系式Kp=Kn= γ? ? ? ? ? ? ? ∑i n P 总可知,当?γ> 0时,降低总压P总可使Kn增大,从而增加了反应的平衡转化率,故降低压力有利于平衡向脱氢方向移动。本实验加水蒸气的目的是降低乙苯的分压,以提高乙苯的平衡转化率。较适宜的水蒸气用量为:水﹕乙苯=1.5﹕1(体积比)或8﹕1(摩尔比)。 (3)空速的影响 乙苯脱氢反应系统中有平行副反应和连串副反应,随着接触时间的增加,副反应也增加,苯乙烯的选择性可能下降,故需采用较高的空速,以提高选择性。适宜的空速与催化剂的活性及反应温度有关,本实验乙苯的液空速以0.6h-1为宜。 3、催化剂 本实验采用氧化铁系催化剂,其组成为:Fe2O3-CuO-K2O3-CeO2。 四、预习与思考 1、乙苯脱氢生成苯乙烯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反应?如何判断?如果是吸热反应,则反应温度为多少?实验室是如何来实现的,工业上又是如何来实现的? 2、对本反应而言是体积增大还是减小?加压有利还是减压有利,工业上是如何来实现加减压操作的?本实验采用什么方法?为什么加入水蒸气可以降低烃分压? 3、在本实验中你认为有哪几种液体产物生成?有哪几种气体产物生成?如何分析? 4、进行反应物料衡算,需要—些什么数据?如何搜集并进行处理? 五、实验装置及流程 乙苯脱氢制苯乙烯实验装置及流程见图1。 六、实验步骤及方法 1、反应条件控制 汽化温度300℃,脱氢反应温度540~600℃,水﹕乙苯=1.5﹕1(体积比),相当于乙苯加料0.5mL/min,蒸馏水0.75 mL/min (50毫升催化剂)。 2、操作步骤 (1)了解并熟悉实验装置及流程,搞清物料走向及加料、出料方法。 (2)接通电源,使汽化器、反应器分别逐步升温至预定的温度,同时打开冷却水。 (3)分别校正蒸馏水和乙苯的流量(0.75mL/min和0.5mL/min) (4)当汽化器温度达到300℃后,反应器温度达400℃左右开始加入已校正好流量的蒸馏水。当反应温度升至500℃左右,加入已校正好流量的乙苯,继续升温至540℃使之稳定半小时。 (5)反应开始每隔10~20分钟取一次数据,每个温度至少取两个数据,粗产品从分离器中放入量筒内。然后用分液漏斗分去水层,称出烃层液重量。 (6)取少量烃层液样品,用气相色谱分析其组成,并计算出各组分的百分含量。 (7)反应结束后,停止加乙苯。反应温度维持在500℃左右,继续通水蒸气,进行催化剂的清焦再生,约半小时后停止通水,并降温。

机械制造工艺学知识点总结

1.产品全生命周期:需求分析、设计、加工、销售、使用、报废。 2.成形机理:去除加工、结合加工、变形加工。 3.机械产品生产过程是指从原材料开始到成品出厂的全部劳动过程,它既包括毛坯的制造,零件的机械加工和热处理,机器的装配、检验、测试和涂装等主要劳动过程,还包括专用工具、夹具、量具、和辅具的制造、机器的包装、工件和成品的储存和运输、加工设备的维修,以及动力(电、压缩空气、液压等)供应等辅助劳动过程。 4.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是机械产品生产过程的一部分,是直接生产过程,其原意是指采用金属切削刀具或磨具来加工工件,使之达到所要求的形状、尺寸、表面粗糙度和力学物理性能,成为合格零件的生产过程。 5.如果在一个工序中需要对工件进行几次装夹,则每次装夹下完成的那部分工序内容称为一个安装。 6.工序是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点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7.工位:在工件的一次安装中,通过分度(或移位)装置,使工件相对于机床床身变换加工位置,则把每一个加工位置上的安装内容称为工位。在一个安装中,可能只有一个工位,也可能需要几个工位。 8.工步:加工表面、切削刀具、切削速度和进给量都不变的情况下所完成的工位内容,称为一个工步。 9.走刀:切削刀具在加工表面上切削一次所完成的工步内容。 10. 机械加工工艺系统:零件进行机械加工时,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即要有一个系统来支持,称之为机械制造工艺系统。一个系统是由物质分系统、能量分系统和信息分系统所组成。 11. 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的生产能力决定生产计划。在计划期内,应当生产的产品产量和进度计划称为生产纲领。 12.生产批量:一次投入或产出的同一产品或零件的数量。 13.生产批量的确定:市场需求及趋势分析;便于生产的组织与安排;产品的制造工作量;生产资金的投入;制造生产率和成本。 14. 装夹(安装):定位和夹紧。 定位确定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正确位置的过程,称为定位。 夹紧工件定位后将其固定,使其在加工中保持定位位置不变的操作,称为夹紧。 15.装夹的三种方法:夹具中夹紧,易保证精度,操作简便,效率高,大批大量生产;直接找正装夹,精度高,效率低,单件小批生产;划线找正装夹,精度效率均低,设备简单,适应性强,单件小批的复杂铸件或铸件精度较低的粗加工工序。 16. 六点定位原理:采用6个按一定规则布置的约束点来限制工件的6个自由度,实现完全定位,称之为六点定位原理。 17. 完全定位:限制了6个自由度。不完全定位:仅限制了1-5个自由度。 18. 欠定位:约束点不足,欠定位是不允许的。过定位:一个自由度同时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约束点所限制。 19.定位分析方法:正向分析、逆向分析;总体分析、分件分析。 20.定位方案的设计:根据加工面的尺寸、形状和位置要求确定所需限制的自由度;在定位方案中,利用总体和分件法分析是否有过定位和欠定位,注意组合关系,若有过定位是否允许;从承受切削力、夹紧力、重力,以及为夹装方便、易于加工尺寸调整等角度考虑。21.设计基准:设计者在设计零件时,根据零件在装配结构中的装配关系和零件本身结构要素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确定标注尺寸(含角度)的起始位置,这些起始位置可以是点、线或面,称之为设计基准。

制药工艺学题库

简答题及论述题 微生物发酵制药章节 1微生物发酵过程分几个时期?各有什么特征? 答:微生物发酵分三个时期,分别是菌体生长期,产物合成期和菌体自溶期。菌体生长期的特点是在这一段时间内,菌体的数量快速增加维持到一定的数量保持不变。产物合成期的特点是产物量逐渐增加,生产速率加快,直最大高峰合成能力维持在一定水平。菌体自溶期的特点是菌体开始衰老,细胞开始自溶产物合成能力衰退,生产速率减慢。 2生产菌种选育方法有哪些?各有何优缺点?如何选择应用? 生产菌种的选育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自然分离发现新菌种二,自然选育稳定生产菌种三,诱变育种改良菌种四,杂交育种创新菌种五基因工程技术改造菌种,六合成生物学定制菌种。自然分离发现新菌种优点是价格便宜,易于处理,缺点是操作繁琐不易获得新菌种。自然选育稳定生产菌种的特点是简单易行,可达到纯化菌种,防止退化生产水平和提高产量,但效率及增产幅度低。诱变育种改良菌种的特点是速度快,收效大,方法相对简单,但缺乏定向性,要配合大规模的筛选工作。杂交育种创新群种是具有定向性,但其技术难度高。基因工程技术改造菌种生产能力大,产品质量高工艺控制方便,合成生物学定制育种特点是菌种生产能力高,药物的研发和高效生产量高。 3菌种保藏的原理是什么?有哪些主要方法?各有何优缺点? 菌种的保存原理是其代谢处于不活跃状态,生长繁殖受抑制的休眠状态,保持原有特性,延长生命时限。其主要保存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斜面低温保存二,液体石蜡密封保存三,砂土管保存,四冷冻干燥保存,五液氮保存。其优缺点分别是斜面低温保存。优点是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缺点是保存时间短,不能经常移植。液体石蜡密封保存优点是保存时间长。砂土管保存优点是保存时间长。缺点是本方法只适宜于形成孢子和芽孢的菌种,不适用只有菌丝

化工工艺学 第三章 机械分离

第三章机械分离 本章学习指导 1.本章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能够利用流体力学原理实现非均相物系分离(包括沉降分离和过滤分离),掌握过程的基本原理、过程和设备的计算及分离设备的选型。 建立固体流态化的基本概念。 2.本章重点掌握的内容 (1)沉降分离(包括重力沉降和离心沉降)的原理、过程计算和旋风分离器的选型。 (2)过滤操作的原理、过滤基本方程式推导的思路,恒压过滤的计算、过滤常数的测定。 (3)用数学模型法规划实验的研究方法。 本章应掌握的内容 (1)颗粒及颗粒床层特性 (2)悬浮液的沉降分离设备 本章一般了解的内容 (1)离心机的类型与应用场合 (2)固体流态化现象(包括气力输送) 3.本章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本章从理论上讨论颗粒与流体间相对运动问题,其中包括颗粒相对于流体的运动(沉降和流态化)、流体通过颗粒床层的流动(过滤),并借此实现非均相物系分离、固体流态化技术及固体颗粒的气力输送等工业过程。学习过程中要能够将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用于处理绕流和流体通过颗粒床层流动等复杂工程问题,即注意学习对复杂的工程问题进行简化处理的思路和方法。 4.本章教学的学时数分配 知识点3-1 授课学时数1 自学学时数2 知识点3-2 授课学时数3 自学学时数6 知识点3-3 授课学时数3 自学学时数6 知识点3-4 授课学时数1 自学学时数2 参考书籍 (1)柴诚敬,张国亮.化工流体流动与传热.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 (2)陈维枢主编.传递过程与单元操作.上册.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1993 (3)陈敏恒等,化工原理(上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 (4)机械工程手册编辑委员会.机械工程手册(第二版),通用设备卷.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 (5)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原理教研室.化工原理,上册.辽宁: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3 (6)时钧等.化学工程手册,上卷.2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6 (7)McCabe W. L. and Smith. J. C. Unit Operation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5th. ed. New York: McGraw Hill,1993 (8)Foust A. S. and Wenzel. L.

食品工艺学知识点总结

食品工艺学知识点总结 食品工艺学是根据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原则,研究食品的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加工过程和方法的一门应用科学。 食品工艺学研究内容 ①食物资源利用②食品科学原理③食品工艺生产④食品安全 ⑤废弃物利用、“三废”处理 食品按原料来源分类:植物性、动物性 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因素(填空/简答) ①微生物污染是引起食物原料变质的第一因素 食品中的高分子物质被分解为各种低分子物质,使食品品质下降,进而发生变质和腐败; 有些微生物会产生气体.使食品呈泡沫状; 有些会形成颜色,使食品变色; 有少数还会产生毒素而导致食物中毒。 ②酶会引起食品品质的严重下降 酶是食品工业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在食品工业上具有两重性:利用和抑制 使食品中大分子物质发生分解,为细菌生长创造条件。 果蔬类等蛋白含量少的食品,由于氧化酶的催化,促进了其呼吸作用,使温度升高,加速了食品的腐败变质。 ③化学反应 油脂与空气直接接触后发生氧化酸收。 维生素C易被氧化脱氢,并进一步反应生成二酮基古洛糖酸,失去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 类胡萝卜素因其有较多的共轭双键,易被氧化脱色并失去生理功能。 △食品保藏中的品质变化 1、脂肪酸败 2、褐变(酶促褐变、非酶褐变) 3、淀粉老化 4、食品新鲜度下降 5、维生素的降解 食品的保藏方法/途径(填空/简答) 1、维持食品最低生命活动的保藏方法(此方法在冷库的高温库中进行) 2、抑制食品生命活动的保藏方法 3、利用生物发酵保藏的方法 4、利用无菌原理的保藏方法 食品干藏:脱水制品在它的水分降低到足以防止腐败变质的水平后,始终保持低水分进行长期贮藏的过程。 干燥是在自然条件或人工控制条件下促使食品中水分蒸发的工艺过程。 脱水是为保证食品品质变化最小,在人工控制条件下促使食品水分蒸发的工艺过程。 干制过程中食品的变化(填空/简答)P43 物理变化:干缩与干裂,表面硬化,多孔性,热塑性,溶质的迁移 化学变化:营养成分损失(碳水化合物的分解与焦化,油脂的氧化与酸败,蛋白质的凝固、分解,维生素的损失),风味与色泽(褐变)

广西大学金属工艺学复习重点教学教材

广西大学金属工艺学 复习重点

铸造 1金属工艺学是一门传授有关制造金属零件工艺方法的综合性技术基础课。是2铸造到今天为止仍然是毛坯生产的主要方法。是 3铸造生产中,最基本的工艺方法是离心铸造。否 4影响合金的流动性因素很多,但以化学成分的影响最为显著。是 5浇注温度过高,容易产生缩孔。是 6为防止热应力,冷铁应放在铸件薄壁处。否 7时效处理是为了消除铸件产生的微小缩松。否 8浇注温度越高,形成的缩孔体积就越大。是 9热应力使铸件薄壁处受压缩。是 10铸造中,手工造型可以做到三箱甚至四箱造型。是 二、单选题 1液态合金的流动性是以( 1)长度来衡量的. ①. 螺旋形试样②. 塔形试样 ③. 条形试样④. 梯形试样 2响合金的流动性的最显著的因素是(2 ) ①. 浇注温度②. 合金本身的化学成分 ③. 充型压力④. 铸型温度 3机器造型( 1) ①. 只能用两箱造型②. 只能用三箱造型 ③. 可以用两箱造型,也可以用三箱造型④. 可以多箱造型

4铸件的凝固方式有( 1) ①. 逐层凝固,糊状凝固,中间凝固②. 逐层凝固,分层凝固,中间凝固③. 糊状凝固,滞留凝固,分层凝固④. 过冷凝固,滞留凝固,过热凝固5缩孔通常是在(4) ①. 铸件的下部②. 铸件的中部 ③. 铸件的表面④. 铸件的上部 6(3 )不是铸造缺陷 ①. 缩松②. 冷裂 ③. 糊状凝固④. 浇不足 7浇注车床床身时,导轨面应该(1) ①. 放在下面②. 放在上面 ③. 放在侧面④. 可随意放置 8三箱造型比两箱造型更容易(2 ) ①. 产生缩孔和缩松②. 产生错箱和铸件长度尺寸的不精确 ③. 产生浇不足和冷隔④. 产生热应力和变形 9关于铸造,正确的说法是( 2) ①. 能加工出所有的机械零件②. 能制造出内腔形状复杂的零件 ③. 只能用铁水加工零件④. 砂型铸造可加工出很薄的零件 10关于热应力,正确的说法是(3 ) ①. 铸件浇注温度越高,热应力越大②. 合金的收缩率越小,热应力越大

化学制药工艺学题库(有答案-修订版)知识分享

化学制药工艺学题库(有答案-2014修订版)

2014年10月《化学制药工艺学》自考复习资料 整理者:李玉龙 一、选择题 1、下列哪种反应不是复杂反应的类型【 A 】 A、基元反应 B、可逆反应 C、平行反应 D、连续反应 2、化学药物合成路线设计方法不包括【 C 】 A、类型反应法 B、分子对称法 C、直接合成法 D、追溯求源法 3、下列方法哪项不是化学药物合成工艺的设计方法【 C 】 A、模拟类推法 B、分子对称法 C、平台法 D、类型反映法 4、化工及制药工业中常见的过程放大方法有【 D 】 A、逐级放大法和相似放大法 B、逐级放大法和数学模拟放大法 C、相似放大法和数学模拟放大法 D、逐级放大\相似放大和数学放大 5、下列不属于理想药物合成工艺路线应具备的特点的是【 D 】 A、合成步骤少 B、操作简便 C、设备要求低 D、各步收率低6、在反应系统中,反应消耗掉的反应物的摩尔系数与反应物起始的摩尔系数之比称为【 D 】 A、瞬时收率 B、总收率C、选择率 D、转化率 7、用苯氯化制各一氯苯时,为减少副产物二氯苯的生成量,应控制氯耗以量。已知每l00 mol苯与40 mol氯反应,反应产物中含38 mol氯苯、l mol 二氯苯以及38、61 mol未反应的苯。反应产物经分离后可回收60mol的苯,损失l mol的苯。则苯的总转化率为【 D 】 A、39% B、 62% C 、 88% D、 97.5% 8、以时间“天”为基准进行物料衡算就是根据产品的年产量和年生产日计算出产品的日产量,再根据产品的总收率折算出l天操作所需的投料量,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物料衡算。一般情况下,年生产日可按【 C 】天来计算,腐蚀较轻或较重的,年生产日可根据具体情况增加或缩短。工艺尚未成熟或腐蚀较重的可按照【 D 】天来计算。 A、240 B、280 C、330 D、300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工艺学重点

1 石油化工工艺学重点 1. 按一般化工产品生产过程和作用划分,化工工艺流程可概括为哪几个过程? 按一般化工产品生产过程的划分和它们在流程中所担负的作用可概括为以下几个过程: (1)生产准备过程——原料工序 包括反应所需的主要原料、氧化剂、氮化剂、溶剂、水等各种辅助原料的贮存、净化、干燥以及配制等等。 为了使原料符合进行化学反应所要求的状态和规格,根据具体情况,不同的原料需要经过净化、提浓、混合、乳 化或粉碎(对固体原料)等多种不同的预处理。 (2)催化剂准备过程——催化剂工序 包括反应使用的催化剂和各种助剂的制备、溶解、贮存、配制等。 (3)反应过程——反应工序 是化学反应进行的场所,全流程的核心。经过预处理的原料,在一定的温度、压力等条件下进行反应,以达 到所要求的反应转化率和收率。反应类型是多样的,可以是氧化、还原、复分解、磺化、异构化、聚合、焙烧等。 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目的产物或其混合物。以反应过程为主,还要附设必要的加热、冷却、反应产物输送以及反 应控制等。 (4)分离过程——分离工序 将反应生成的产物从反应系统分离出来,进行精制、提纯、得到目的产品。并将未反应的原料、溶剂以及随 反应物带出的催化剂、副反应产物等分离出来,尽可能实现原料、溶剂等物料的循环使用。分离精制的方法很多, 常用的有冷凝、吸收、吸附、冷冻、蒸馏、精馏、萃取、膜分离、结晶、过滤和干燥等,对于不同生产过程可以 有针对性的采用相应的分离精制方法。 (5)回收过程——回收工序 对反应过程生成的一些副产物,或不循环的一些少量的未反应原料、溶剂,以及催化剂等物料均应有必要的 精制处理以回收使用,因此要设置一系列分离、提纯操作,如精馏、吸收等。 (6)后加工过程——后处理工序 将分离过程获得的目的产物按成品质量要求的规格、形状进行必要的加工制作,以及贮存和包装出厂。 (7)辅助过程 除了上述六个主要生产过程外,在流程中还有为回收能量而设的过程(如废热利用),为稳定生产而设的过程 (如缓冲、稳压、中间贮存),为治理三废而设的过程(如废气焚烧)以及产品贮运过程等。这些虽属于辅助过程, 但也不可忽视。 化工过程通常包括多步反应转化过程,因此除了起始原料和最终产品外,尚有多种中间产物生成,原料和产 品也可能是多个;因此化工过程通常由上述步骤交替组成,以化学反应为中心,将反应与分离有机地组织起来。 4.催化剂的基本特征有哪些?催化剂的评价指标有哪些? 催化剂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1)催化剂是参与了反应的,但反应终了时,催化剂本身未发生化学性质和数量的变化。因此催化剂在生产过程 中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使用。 (2)催化剂只能缩短达到化学平衡的时间(即加速作用),但不能改变平衡。即当反应体系的始末状态相同时, 无论有无催化剂存在,该反应的自由能变化、热效应、平衡常数和平衡转化率均相同。因此催化剂不能使热力学 上不可能进行的反应发生;催化剂是以同样的倍率提高正、逆反应速率的,能加速正反应速率的催化剂,必然也

机械制造工艺学知识点汇总全复习资料

粗基准概念:以未加工的表面为定位基准的基准。 精基准概念:以加工过的表面为定位基准的基准。 精基准的选择:1基准重合原则2统一基准原则3互为基准原则4自为基准原则5便于装夹原则6精基准的面积与被加工表面相比,应有较大的长度和宽度,以提高其位置精度。 粗基准的选用原则:1保证相互位置要求2保证加工表面加工余量合理分配3便于工件装夹4粗基准一般不得重复使用原则(1、若必须保证工件上加工表面与非加工表面间的位置要求,则应以不加工表面作为粗基准;2、若各表面均需加工,且没有重点要求保证加工余 量均匀的表面时,则应以加工余量最小的表面作为粗基准,以避免有些表面加工不起来。3、粗基准的表面应平整,无浇、冒口及飞边等缺陷。4、粗基准一般只能使用一次,以免产生 较大的位置误差。) 生产纲领:计划期内,应当生产的产品产量和进度计划。备品率和废品率在内的产量 六点定位原理:用来限制工件自由度的固定点称为定位支承点。用适当分布的六个支承点限 制工件六个自由度的法则称为六点定位原理(六点定则) 组合表面定位时存在的问题:当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合表面作为定位基准定位时,由 于工件的各定位基准面之间以及夹具的各定位元件之间均存在误差,由此将破坏一批工件位 置的一致性,并在夹紧力作用下产生变形,甚至不能夹紧 定位误差:由于定位不准确而造成某一工序在工序尺寸或位置要求方面的加工误差。 产生原因: 1工件的定位基准面本身及它们之间在尺寸和位置上均存在着公差范围内的差异; 2夹具的定位元件本身及各定位元件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尺寸和位置误差; 3定位元件与定位基准面之间还可能存在着间隙。 夹紧装置的设计要求: 1夹紧力应有助于定位,不应破坏定位; 2夹紧力的大小应能保证加工过程中不发生位置变动和振动,并能够调节; 3夹紧后的变形和受力面的损伤不超出允许的范围; 4应有足够的夹紧行程; 5手动时要有自锁功能; 6结构简单紧凑、动作灵活、工艺性好、易于操作,并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斜楔夹紧机构:(1)斜楔结构简单,有增力作用。(2)斜楔夹紧的行程小。(3)使用手动操作的简单斜楔夹紧时,工件的夹紧和松开都需敲击 螺旋夹紧机构:该机构具有结构简单、工艺性好、夹紧可靠、扩力比大以及行程不受限制等 优点,故应用广泛。缺点是动作慢、效率低。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概念:规定产品或零部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是一切有关生产人员都应严格执行、认真贯彻的纪律性文件。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作用: 1是组织车间生产的主要技术文件,据其进行生产准备。车间一切从事生产的人员都要 严格、认真地贯彻执行工艺文件,才能实现优质、高产、低耗。 2是生产准备和计划调度的主要依据。有了工艺规程,在产品投产之前就可以进行一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