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的儿子们,九龙夺嫡真相

康熙皇帝的儿子们,九龙夺嫡真相
康熙皇帝的儿子们,九龙夺嫡真相

九龙夺嫡真相

康熙这个老小子,8岁登基,作了61年的皇帝,生了50多个小孩,其中儿子35个,活下来的24个(序齿的),女儿二十来个,活下来的不清楚。但是古代皇家的女儿基本上都是政治的工具,皇帝也不宠爱,因此就不提了。大家估计都知道,康熙的儿子们都很牛,所以他晚年的时候出现了九子夺嫡的局面,令老头儿大为头疼,由此滋生了一系列的政治问题,可以算得上康熙皇帝生涯的一大败笔。

康熙的大儿子叫胤褆(shí),为惠妃纳兰氏所生。惠妃不算出名,可是他哥哥纳兰明珠可是个名人,当年就是他力主撤藩灭掉吴三桂的。明珠的儿子,纳兰容若,就更是个大大有名的人物了。不过这个大阿哥,可没有他舅舅以及表哥/表弟那么机灵。虽然早年比较得宠,在康熙平定葛尔丹的时候立下过赫赫战功,但是本人却可以说有些愚蠢。他迷信喇嘛,为了当上皇帝,竟然想到了用魇镇的方法来谋害当时的皇太子,他的亲兄弟胤礽。康熙一废太子的时候,命他守卫,他上窜下跳,甚至说出了要替父拭子的话,以为不立嫡则立长,他就可以当太子,让康熙极为寒心。最后被他的三弟胤祉揭发了魇镇的事情,终其一生被囚禁

康熙的二儿子,废太子胤礽(réng)。康熙的第一任皇后,索尼孙女赫舍里所生。赫里舍产子的时候,恰逢吴三桂叛乱,皇后因为受了惊吓,难产而死。而康熙与皇后自幼青梅竹马,感情很是深厚。所以在胤礽两岁的时候,一改满人不立太子的习俗,效法汉人前朝。立嫡长子为太子。这个胤礽因此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太子,也是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太子。然而虽然康熙皇帝效法前朝,前朝中皇太子是不可以干涉政权的,而满人的习俗却是皇子预政。这样一来,时间久了,皇太子不甘心手中的权利,皇帝害怕被夺权,二人矛盾日益激化。而朝中的大臣也形成各个党派,互相倾轧。再有其他的阿哥们也长大了,他们自然不甘心这个能力不见得比自己强甚至不如自己的哥哥当皇帝。

这个时候的皇太子,因为康熙从小的宠溺,养成了暴戾的性格,飞扬跋扈,奢侈骄横。不甘心做了三十多年的皇太子,颇有怨言。而其他的阿哥们虎视耽耽,巴不得挑出皇太子的一丁点小错。最终造就了在康熙四十七年首度被废。

可是康熙对这个儿子的感情还是很深的,借着大阿哥魇镇的事件,在一年之后,声称二阿哥因为迷失了心性,但是经过调养,已然恢复。因此复立为太子。只可惜这个太子实在是扶不上墙的烂泥,重新上台以后,他非但不谨小慎微,吸取教训,反而变本加厉,集结党羽,打击报复。让康熙老头寒透了心,五十一年再次下诏废太子。从此废太子一直被圈禁到雍正朝他死的那一刻,但是印象中雍正给他了一个理密亲王的封号。

三儿子胤祉(zhǐ),是个书生学究。我们知道的《康熙字典》,应该就是他主持编撰的。当时他聚集了社会上的一些名家,诸如陈梦雷,李钹,还有我们熟悉的方苞等人,合力编书。这个傻哥哥以为可以因此讨得皇帝得欢心,因此将皇位传给他。事实证明康熙的确挺喜欢的,康熙晚年的时候经常去儿子们的园子

里游玩,就是到他跟雍正的园子。而且去他的园子的次数远远多过于去雍正的园子的次数。可能在康熙的眼里,这个儿子是孝顺的,可以共享天伦之乐的吧。但是这个书生气的胤祉绝对对储位心存想法,因为他的门人曾经四处活动,联络党羽。他似乎也请过方人,替他算命。这些事情康熙虽然看在眼里,却并没有责怪,反而对他的门下说,如果胤祉不小心被牵连,你们要站出来为他辨白。可见他的孝道功夫做得很足,康熙甚是喜欢他。但是,康熙也不可能将皇位传给他就是了。胤祉的结局我不是很清楚,康熙朝的时候被封为亲王。雍正朝的时候他肯定是获了罪,老四是不可能容忍这个比他年纪大的哥哥,还位高权重的,估计是削了爵吧。

皇四子胤禛(zhēn)

,就是后来的雍正帝。生母德妃乌雅氏。整个夺嫡运动的胜利者。观其在康熙朝的作为,基本上可以概括成为,两面派的作派,说白了就是哪边都不得罪,极尽察言观色之能,以诚孝示君父,将自己打扮成为富贵闲人的模样,吃斋念佛,标榜自己对皇位没有觊觎之心。暗地里结交人才,培养门人,最终夺得大位。在位十三年,为中国历史上最为勤政的皇帝。

康熙的五儿子胤祺(qí),(是不是第五个儿子都要叫祺啊,我想到了还珠里的五阿哥永琪了)宜妃所生。就是那个康熙微服私访里的宜妃,传说中这宜妃性子直爽,的确是很受康熙宠爱的一个妃子,但绝对不是专宠,康熙这个老小子老婆不要太多。胤祺早年带兵,掌管某一个旗的兵力吧,他没有参与九子夺嫡之中,康熙年间也是被封为亲王。关于他的记载很少,但是我似乎看到过有人说他因为打仗的缘故,破了相(本来应该是极帅的,说他老娘生的儿子都是男生女相,极为俊美)。破了相的人自然不可能当皇帝了,比如偶家孙策就是这样气死的。所以没有参与夺嫡就可以说得通了。雍正继位后,还是不能容他,所以结局也不算很好,也是死在雍正年间的。

第六个儿子胤祚(zu?),也是德妃所生,早殇。德妃虽然出身不高,宫女而已。但是非常能生,除了四子胤禛,六子胤祚,还有十四子胤祯(示题),还有两个公主。想必也算是得宠过的妃子。

皇七子胤佑(y?u),关于他的记载也不多,也是一个没有参加储位竞争的人。康熙三十七年被封为贝勒,五十一年封为郡王。雍正八年死,其他不清楚。

重量级人物来喽~

胤禩(sì),康熙的第八个儿子,是个我每每不忍提及的人物。生母良妃,出身微贱,是康熙老儿从辛者库里发掘出来的美人。清朝的时候讲究子以母贵,八八在这一点上,可以说是矮了其他兄弟一大截,反倒是后来他的母亲因为他的争气,得以晋升妃位。胤禩天资聪颖,才华优裕,待人宽和,广结人缘。朝堂上下交口称赞,称之为“八贤王”,就连康熙的哥哥,裕亲王福全也在皇帝面前推荐他。康熙一废太子后,命诸臣推举新太子,朝堂上下,公推胤禩,说明其人心所向。

胤禩是阿哥党的首领人物,所谓阿哥党,是针对太子党所言。可以说,胤禩与他的集团,当年应该做过不少将太子推下位子的谋划。阿哥党中,有不少的朝廷重臣,也有胤禩的弟弟,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礻我,十四阿哥胤祯。算得朝廷中一股非常强大的势力集团。

然而相比四阿哥胤禛,胤禩集团太过于出风头了,木秀于林,风必催之。康熙老头连自己最心爱的儿子皇太子的权利过甚都会心有不满,何况这个母亲出身微贱的儿子。又因为相面人张明德替胤禩算命,言其贵不可言,被不怀好意(或是笨蛋)的大阿哥告诉了康熙。康熙下令凌迟处死张明德,并削去胤禩爵位。

可以说,一废太子的时候,胤禩希望最大,但是终究因为康熙对旧太子念念不忘,又因为张明德事件获罪,受到了打击。坦白的讲,在这种封建社会,胤禩试图以民主的方式成为皇太子,本身就是一件很没有指望的事情。

二废太子之后,群臣还是支持胤禩的。然而康熙对这个儿子打定主意是提防的,前次说他是少不更事,这次干脆就说他是居心险恶了。约莫康熙五十三年时候,康熙的寿日,胤禩因为母亲忌日的原因不能亲自拜寿,派人送去两只将死之鹰。康熙大怒,立刻骂胤禩不忠不孝,连带骂他为辛者库贱妇所生,并且声称父子之恩断绝。并停爵停俸。

在我看来,以康熙的睿智,不可能不知道这件事情事出蹊跷,但是他非但不命人调查,而是借题发挥,说明他已经毫不顾惜父子之情了。可能皇八子在朝廷上下的好名声对他来讲的确是个不小的威胁,他害怕有朝一日被逼宫,所以一定要打消胤禩以及他的党羽对储位的幻想。

同年,胤禩感染了伤寒,几近毙命。康熙当时在承德,只是批复:勉力医治。后因康熙要御驾回畅春园,路上会经过胤禩居住的园子,此时的胤禩已经人事不省,然而康熙依然要让其他儿子将其移回京城。原因竟然是,不希望路过的时候碰到不好的事情,康熙是个讲求迷信的帝王,他尽量远离这些可能带来晦气的事情。至于儿子的死活,他并没有放在心上。最搞笑的是,当皇九子胤禟坚决反对,说将死的人了,不应该挪动。康熙居然说,这可不是我逼你们要挪走他的,你们回头不要怪到我头上。

然而我们的胤禩还是活了过来,像小强一样顽强地活了下来。只是从此以后,他不再有希望继承康熙的大业了。后来康熙老头可能也觉得自己做得过了头,下诏恢复了胤禩的爵位俸禄。但是,胤禩在康熙朝,只是贝勒而已。事实上,直到这个时候朝臣都还是支持胤禩的,大学士李光地(看过康熙王朝的人应该都知道,一个出名的人物)在康熙五十六年,还曾经说过:“目下诸王,八王最贤”。

雍正继位之初,采取拉拢的两面派手法,封胤禩为廉亲王。胤禩倒也没有兴风作浪,然而却因为种种欲加之罪,最终被胤禛治罪。剥夺爵位不说,竟然削除宗籍,被迫改名“阿其那”,大概是“俎上之鱼”的意思。雍正四年死于囚禁中。

小小点评几句,我个人是很同情这个人物的,因其生母身份低下,估计胤禩从小受了不少歧视,所以才养成了要强但处事圆滑的性格。他夺嫡的失败,一是康熙的无情,二是方法的失误,猜测这跟他对康熙性格的不够了解有关,不像胤禛,揣度他老爹的意思都快成精了。但是我觉得胤禩还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在雍正朝多数的表现还是逆来顺受的,说白了,就是江山社稷为重,并没有如何勾结群臣,祸害朝纲。即便有些无奈的成分,也有很大可能是因为他的确是个贤王。

最后引用金庸的诗总结一下: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强极则辱,情深不寿。

皇九子胤禟(táng),宜妃所生。关于他的容貌,有两种说法,一是极其俊美,另外的说法是很胖,像个猪一样。我当然愿意接受第一种说法,这个皇子并不如何得宠,估计才能也有限,但是却是当朝第一大富翁。估计聪明都用在挣钱上了吧(暂且不说途径是否正当),他是胤禩的忠实支持者。忠实到什么程度呢,据说当时他随身携带毒药,倘若事情不妙,就吞毒药而死。我觉得不管他是怎样的人,就凭着他这样对胤禩这个哥哥,就值得我对他有好感了。这个九爷在雍正朝的时候被发配到西北,其实就是让年羹尧看管起来,不让他跟八爷党人通有无。但是这个老九就是下定决心斗争到底,他居然想出来用西洋文字拼满文的方法制作密码,与他儿子联系,互通讯息,算得上是开创我们国家密码学的一个先河了。雍正非常讨厌他,而且瞧不起他。胤禟曾经说过:成则王侯败则贼,只不过我们亦是兄弟亦为贼罢了。

胤禟的命运很是悲惨,被雍正改名为“塞思黑”,其意一说为“猪”,另一说“讨厌的人”,反正不是好词。最后雍正四年死于囚禁之中,比胤禩早一两个月吧。传说是被毒死。

第十个儿子胤礻我(é),生母是个皇贵妃,不过死的比较早。这个十阿哥传说中比较大条,南书房中的倒数。康熙的儿子个个精灵古怪,所以这个笨笨的小孩还是挺讨他老头子喜欢的。他也是死心塌地挺老八的一个,可能因为自己没什么指望吧。在康熙年间就被封为郡王,那时候,老八老九都不过是贝勒贝子,这跟他妈妈的身份估计是有关的。老十在雍正朝的的时候被打发去守陵之类的,后来就跑到张家口那一带蜗居了。但是心思大条的人总是不一样,比较有福气(汗,我不是夸我自己),居然活过了雍正朝,乾隆二年才死。

十一子早殇,连名字偶都不知道。

康熙的第十二个儿子,胤裪(táo)。这个宝宝是苏麻拉姑养大的,所以与其他的小子们都不大一样。他也是没有参与夺嫡,但是康熙末年还是很受重用的。雍正刚上台后给他封了个郡王,随后又予以打压,估计也是削爵之类的,后来乾隆上台,加封了亲王吧,这位大哥生性很是豁达,肯定跟苏麻的教育有关,活到了七十八岁。

十三子胤祥。又是一个要好好说说的人物。事实上,虽然胤祥在兵法谋

略上不差,但总的说来还是偏文的。胤祥的生母敏妃章佳氏,应该是一个康熙比较宠的一个妃子,但是在胤祥十三岁那年就死了,后来胤祥教给德妃抚养,所以跟四阿哥胤禛走的很近,二人感情非常之好。

胤祥年少的时候,很受康熙的宠爱。康熙每次出巡,必将其带在身边。而且据说这位阿哥“诗文翰墨,皆工敏清新”,“精于骑射,发必命中,驰骤如飞”。典型的文武全才,他甚至曾经单独猎得过一头老虎。康熙亦曾派他去泰山代父祭天,这于古代帝王是非常慎重的事情,当时许多人认为十三阿哥的前途不可限量。

可惜康熙四十七年一废太子,胤祥遭受了牵连,从此十余年,默默无闻,仿佛消失了一般。而且这段时间的史料,居然毫无记载。估计是雍正朝的时候为尊者讳,都删去了吧。但是我们大致可以推测,胤祥在这些年间得了一种叫做“鹤膝风”的病,大概是现在的“骨结核”。这在当时,算得上一种绝症,容易复发,不能劳累。胤祥的早逝,与这个病是有关的。

二月河的小说中,胤祥被圈禁了十年,应该是虚构的,胤祥的确被圈禁过,但是他这十年间还是有出来活动过,上过折子,其他阿哥也有去探望过他,所以他的行动应该是自由的。至于他为何获罪,有很多猜测,一种说法是他估计当时也有兴风作浪,在废太子问题上遭罪;还有一种说法他为了保全胤禛而获罪。我更倾向于第二种说法,这样更能够解释为什么胤禛上台后,对胤祥好的不得了。康熙曾经骂过胤祥不忠不孝,这个老头也不知是怎么回事,每次骂儿子都是往死里骂,难道不知道有其父必有其子嘛?胤祥自幼受宠,估计也是个心高气傲的主,受不了这个打击而生病也是很有可能。而且胤祥也是康熙年间唯一一位没有受封的成年阿哥,这与他年少的时候受宠成为鲜明对比。所以我更加好奇胤祥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而获罪,惹得他老爹竟如此不待见他。

雍正继位以后,立刻加封胤祥为怡亲王,恩宠有加。其实何止是恩宠有加,简直就是宠的不得了,谁得罪了他的宝贝弟弟,就是得罪他。他宝贝弟弟的利益就是他的利益,他宝贝弟弟喜欢的人他一定会优待,护的一塌糊涂。不过这个弟弟的确不让他失望,把他的事情都办的妥妥贴贴的,而且胤祥非常懂得君臣的分寸,丝毫没有恃宠而骄的做派。尽心尽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胤祥死于雍正八年,固然因为其病,但是与他的辛劳也是非常相关的。死后胤禛赐溢号贤字,并加“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八字于怡贤亲王前。乾隆年间,加封为世袭罔替铁帽子王。

康熙晚年宠幸他的第十四个儿子胤禵(tí),这个小孩是八爷党中的人物。随着胤禩为康熙所不喜,八爷党便将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康熙五十六年,封胤祯为大将军王,挂帅出征,去西藏平叛,得胜。

胤祯与四阿哥胤禛乃同父同母的兄弟,但是他们的感情却并不好,可能与他们生母德妃偏疼小儿子有关。十四曾经在胤禩获罪的时候仗义直言,惹得康熙皇帝拿剑要砍他,但也因此后来被康熙宠幸。

野史以及民间流传很多胤禛篡位的说法,其中有说改诏书中“传位十四子”为“传位于四子”,纯属无稽之谈,原因不再赘述。但是因为康熙晚年对他的宠爱,估计也动过给他传位的念头吧。不过这个十四子说实话不算特别好,他在军中的时候就设法敛财,倘若真的做了皇帝,肯定不如雍正。但是我还是比较倾向冯尔康的说法,皇帝并未属意十四子,否则西藏平定以后,军功已立,自然会将其留在京城,而不是继续打发去西北。当然,如果康熙真的是雍正害死的,那就不敢说了,但是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

胤祯在雍正年间被打发去守皇陵,虽然郁郁不得志,但也算不得监禁,因为皇陵附近的风景还是很美的,却也还算过得舒服日子。这个老兄也是活得比较长命,乾隆二十年才去世。

简要的八卦一下,终其雍正朝十三年,他一个小孩都没生,之前之后都生了好几个。

康熙十五子以后,都未曾参与储位斗争。约莫十六子十七子的待遇还算不错,尤其是十七阿哥允礼,在胤祥死后,是雍正最宠的弟弟。

甄嬛传剧情简介

满清雍正元年,康熙帝驾崩后,结束了血腥的九龙夺嫡。新的君主继位,国泰民安,政治清明,但在一片祥和的表象之下,一股暗流蠢蠢欲动。尤其后宫,华妃(蒋欣饰)与皇后(蔡少芬饰)分庭抗礼,各方势力裹挟其中,凶险异常。皇太后(刘雪华饰)为皇帝(陈建斌饰)举办了其在位十三年间唯一的一次选秀。十七岁的甄嬛(孙俪饰)与好姐妹眉庄(斓曦饰)、陵容(陶昕然饰)奉命参选,她抱着只不过来充个数的念头,因此薄施粉黛,只等皇上“撂牌子”让她落选。可命运却跟她开了个玩笑,皇帝偏相中了甄嬛的智慧、气节与端庄,再加上她是爱臣甄远道之女,于是把甄嬛留在了宫中,三姐妹一同入选后宫,都成为了皇帝的妃 嫔。[1] 主要人物(27张) 初入宫的甄嬛与眉庄、陵容结成一派,周旋在皇后和华妃两派之间。皇后城府极深,碍于华妃兄长年羹尧在前朝党羽甚多,实力不可小觑,所以隐忍。华妃嚣张,步步紧逼,甄嬛受辱,几度险些丧命于后宫。等到眉庄被冤,甄嬛初次怀孕被害流产。陵容变心,投奔皇后。天真的甄嬛逐渐感受到后宫的寒冷,慢慢成为后宫精明的女子。皇帝发现年羹尧的野心,令甄远道剪除了年氏一族,甄嬛也用智慧斗倒了华妃。但皇后担心甄嬛羽翼渐丰会成为第二个“华妃”,于是借不敬纯元皇后(已故)为名陷害甄嬛,使甄嬛再度失宠,同时也得知已有身孕和明白了自己得宠不过是因为长得极像已故的纯元皇后,由此心灰意冷。甄父也被文字狱牵连而遭牢狱之灾,甄嬛生下女儿胧月后,绝望的甄嬛选择出宫至甘露寺修行。甄嬛在寺中受尽欺凌,幸得果亲王十七爷悉心照顾,二人在患难中相亲相爱,只等有机会一起远走高飞,过平常人的生活。十七爷去滇藏微服巡视,误传死讯,甄嬛为替十七爷报仇,也为保全腹中十七爷的骨肉,设计与皇帝相遇,重回宫中。太后为权衡后宫各方势力同意甄嬛回宫,为了掩人耳目,皇帝假称甄嬛是四阿哥弘历的生母,是承德旧日宫女,到甘露寺以钮祜禄氏之姓迎回宫中,封为熹妃。甄嬛回宫前日,十七爷却活着回来,二人感慨为命运所弄,但为了肚子里的孩子,甄嬛狠心断绝了十七爷的念想,并决心靠权利保护自己的亲人。甄嬛回宫 后不久,太后病逝,后宫人心浮动,危机四伏。

关于雍正的评价

关于雍正的评价 有一个人,身在一个不平凡的朝代,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有一个人,有着不平凡的地位,康熙的第四子,清军入关后的第三位皇帝,有一个人,有着不平凡的权利,掌控着所有人得生死大权,有一个人,有着不平凡的名字,雍正,当然,也有一个平凡的名字,就是中国历史上最勤政爱民的皇帝,爱新觉罗。胤禛300多年,弹指间的灰飞烟灭,历史沉淀了他太多的悲痛与隐忍,作为康熙大帝的四子,乾隆皇帝的严父,他,也许有不足;然而,作为大清的皇帝,他无疑是出色的,毋庸置疑!在位的13年间,完美解决了康熙留下的烂摊子,将大清朝的国库从康熙58年时累计亏空的1000多万两治理到留给乾隆多达3000多万的盈余。这,使乾隆足足挥洒了20年。反观乾隆6次下江南,花费了多少,这钱,难道不是他父亲留下的吗?试问:古往今来,谁有此魄力?这位世人眼中的“冷面王”,自诩“以勤先天下”,他不巡幸,不游猎,日理政事,终年不息,一心整顿吏治,铁血勤政.亲手不顾一切的做到了万里无云的青天。也正是他的铁腕和无私使他得罪了太多的文人和官商,成为他的骂名所来吧.在雍正朝,胤禛呕心沥血,胤祥为官清廉,使雍正一朝无官不清。反观现在这个社会,如果有像雍正这样敢做敢为,不畏世人言语的铁腕政客,澄清吏治,这个社会就不会如此昏暗。试问;

古往今来,谁有此刚毅?也是这位世人口中的所谓“暴君”,废除了清朝的贱籍,解放了贱民;改革了赋税制度,将所得的税款,除办公费用外,作为“养廉银”减轻了人民负担;惩治贪污,真正促进了满汉一家亲。如果这就是成为暴君的标志,那么我真的不知道什么是明君了。试问:古往今来,谁有此心意?雍正,他忍辱负重,成就父子,可谓至孝至仁。康熙老年昏聩,乾隆花花公子,只有雍正堪称中流砥柱!可是,两个多世纪的光阴,胤禛有太多的悲哀与辛酸,那么多的阴谋祸心,那么多的谣言职责,那么多的人言可畏,那么多的苦无人言,那么多的寂寥怅然。都让我不忍卒视!我,敬雍正之才,惜雍正之识,悲雍正之遇,怜雍正之心。胤禛,其实在你的心里,这一世苦也罢,独也罢,你亦是无愧又无悔的吧!对于世人不公的评价,你依然如我,试问:何人有此心胸?!四面楚歌,力挽狂澜,辩论天涯,指点江山,你,是如此的出色。大清能长治久安,海晏河清,你功不可没;没有你何来的康乾盛世,真是可笑!我只知道“清朝盛世唯康乾,康乾盛世倚雍正” 历史上有多少皇帝可以像你一样不讲享受?历史上有多少皇帝可以像你一样一天只睡四个小时?历史上有多少 皇帝像你一样是位千古明君,却因一些莫名其妙的争议而受尽委屈?我尊敬你.崇拜你.喜欢你.更心疼你.-

雍正皇帝简介

雍正皇帝简介 雍正皇帝,康熙皇帝第四子,清入关后的第三位皇帝。 清世宗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公元1678年12月13日-1735年9月28日),康熙皇帝第四子,清入关后的第三位皇帝。在位13年。是一位十分复杂而矛盾的历史人物,他是勇于革新、勤于理政的杰出政治家,对康熙晚年的积弊进行改革整顿,一扫颓风,使吏治澄清、统治稳定、国库充盈、人民负担减轻。雍正统治十三年是清朝统治的重要时期,承上启下,为以后乾隆时期的繁荣盛世打下了基础。为乾隆朝社会的繁荣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雍正,清世宗胤禛(1677~1735) ,胤禛是康熙的第四个儿子,康熙的太子被废后,胤禛继承皇位,改元雍正。 胤禛诚信佛教,工于心计,性格刚毅,处事果断。在位仅十三年,但他励精图治,力求改革,整顿吏治,清理钱粮,摊丁入地,扩大垦田,火耗归公,以银养廉,创设军机处,革除旗主,平定青海,安定西藏,改土归流,等等,促进了生产发展,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政局稳定,边疆巩固,统一增强,为乾隆创建“大清全盛之势”,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具有开拓精神,有作为的皇帝。 点击查看更多图片 雍正皇帝(剧照) 年号:雍正 生辰:康熙十七年十月三十日寅时 八字:戊午甲子丁酉壬寅 出生地:紫禁城皇宫 属相:马 父亲:爱新觉罗·玄烨(即康熙帝) 母亲:乌雅氏,后尊为孝恭仁皇后 排行:康熙帝第四子

初婚:14岁 原配:乌拉那拉氏 配偶:皇后2人,皇贵妃2人、妃三3人、嫔1人、贵人5人、常在7人、格格3人等 子女:10子,4女 即位时间: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二十日(1722年12月27日) 即位年龄:45岁 在位年数:13年 卒年: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子时 享年:58岁 死亡地:北京圆明园九州清晏 庙号:世宗 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 陵寝:泰陵 继位人:爱新觉罗·弘历(即乾隆帝) 雍正皇帝- 家庭 后宫 后妃孝敬宪皇后,皇后乌喇那拉氏,侍卫内大臣費扬古的女儿。雍正九年九月,崩。 孝圣宪皇后,熹贵妃钮祜禄氏,四品典仪凌柱的女儿,康熙五十年八月庚午,生乾隆。乾隆四十二年正月,崩,年八十六。 敦肃皇贵妃,皇贵妃年氏,巡抚年遐龄的女儿,年羹尧的妹妹,雍正三年十一月,薨。三子,福宜、福惠、福沛,一女,皆殇。

清朝皇帝列表 清朝历代皇帝简介

清朝皇帝列表清朝历代皇帝简介清朝历代皇帝一览表 1.努尔哈赤:天命汗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1626年),女真族,后金政权创立者。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正月,在赫图阿拉称“覆育列国英明汗”,年号天命。在位11年。 2.皇太极:努尔哈赤第八子,满族。天命十一年(1626年)九月,继后金汗位,以次年为天聪元年。天聪十年(1636年)四月,皇太极在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改年号为崇德,并以是年为崇德元年。前后在位17年。 3.顺治:清世祖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1661年),皇太极第九子,清入关后第一位皇帝。6岁即帝位,由叔父睿亲王多尔衮摄政,14岁亲政。 4.康熙:清圣祖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年),顺治皇帝第三子,清入关后第二位皇帝。 5.雍正:清世宗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1678—1735年),康熙皇帝第四子,清入关后的第三位皇帝。在位13年。 6.乾隆:清高宗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年),雍正皇帝第四子,清朝入关后第四位皇帝。 7.嘉庆:清仁宗嘉庆皇帝爱新觉罗·顒琰(1760—1820年),清朝入关后第五位皇帝,乾隆皇帝第十五子。乾隆六十年(1795年)九月公开立为皇太子,次年元旦,受弘历内禅即位,以是年为嘉庆元年,时年27岁。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弘历死,始亲政。在位25年。8.道光:清宣宗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1782—1850年),清朝入关后第六位皇帝,嘉庆皇帝第二子。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即位,以次年为道光元年,时年29岁。在位30年。 9.咸丰:清文宗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詝(1831—1861年),清朝入关后第七位皇帝,道光皇帝第四子。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即位,以次年为咸丰元年,时年20岁。在位11年。

康熙儿子文档

康熙这个老小子, 8岁登基,作了61年的皇帝,生了50多个小孩,其中儿子35个,活下来的24个(序齿的),女儿二十来个,活下来的不清楚。但是古代皇家的女儿基本上都是政治的工具,皇帝也不宠爱,因此就不提了。大家估计都知道,康熙的儿子们都很牛,所以他晚年的时候出现了九子夺嫡的局面,令老头儿大为头疼,由此滋生了一系列的政治问题,可以算得上康熙皇帝生涯的一大败笔。 康熙的大儿子叫胤褆(shí),为惠妃纳兰氏所生。惠妃不算出名,可是他哥哥纳兰明珠可是个名人,当年就是他力主撤藩灭掉吴三桂的。明珠的儿子,纳兰容若,就更是个大大有名的人物了。不过这个大阿哥,可没有他舅舅以及表哥/表弟那么机灵。虽然早年比较得宠,在康熙平定葛尔丹的时候立下过赫赫战功,但是本人却可以说有些愚蠢。他迷信喇嘛,为了当上皇帝,竟然想到了用魇镇的方法来谋害当时的皇太子,他的亲兄弟胤礽。康熙一废太子的时候,命他守卫,他上窜下跳,甚至说出了要替父拭子的话,以为不立嫡则立长,他就可以当太子,让康熙极为寒心。最后被他的三弟胤祉揭发了魇镇的事情,终其一生被囚禁 康熙的二儿子,废太子胤礽(réng)。康熙的第一任皇后,索尼孙女赫舍里所生。赫里舍产子的时候,恰逢吴三桂叛乱,皇后因为受了惊吓,难产而死。而康熙与皇后自幼青梅竹马,感情很是深厚。所以在胤礽两岁的时候,一改满人不立太子的习俗,效法汉人前朝。立嫡长子为太子。这个胤礽因此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太子,也是

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太子。然而虽然康熙皇帝效法前朝,前朝中皇太子是不可以干涉政权的,而满人的习俗却是皇子预政。这样一来,时间久了,皇太子不甘心手中的权利,皇帝害怕被夺权,二人矛盾日益激化。而朝中的大臣也形成各个党派,互相倾轧。再有其他的阿哥们也长大了,他们自然不甘心这个能力不见得比自己强甚至不如自己的哥哥当皇帝。 这个时候的皇太子,因为康熙从小的宠溺,养成了暴戾的性格,飞扬跋扈,奢侈骄横。不甘心做了三十多年的皇太子,颇有怨言。而其他的阿哥们虎视耽耽,巴不得挑出皇太子的一丁点小错。最终造就了在康熙四十七年首度被废。 可是康熙对这个儿子的感情还是很深的,借着大阿哥魇镇的事件,在一年之后,声称二阿哥因为迷失了心性,但是经过调养,已然恢复。因此复立为太子。只可惜这个太子实在是扶不上墙的烂泥,重新上台以后,他非但不谨小慎微,吸取教训,反而变本加厉,集结党羽,打击报复。让康熙老头寒透了心,五十一年再次下诏废太子。从此废太子一直被圈禁到雍正朝他死的那一刻,但是印象中雍正给他了一个理密亲王的封号。 三儿子胤祉(zhǐ),是个书生学究。我们知道的《康熙字典》,应该就是他主持编撰的。当时他聚集了社会上的一些名家,诸如陈梦雷,李钹,还有我们熟悉的方苞等人,合力编书。这个傻哥哥以为可以因此讨得皇帝得欢心,因此将皇位传给他。事实证明康熙的确挺喜欢的,康

论穿越小说的魅力何在

论穿越小说的魅力何在 ----------以《步步惊心》为例 关键词:穿越影视改编原因悬念情感思考 摘要:近几年,穿越小说在网络中风行,而这其中,电视剧与网络文化的结合已经成为一种潮流,甚至已自成体系。为了解与探求文学与影视之间的关系与区别,我以最近广为流行的网络小说及其改编的电视剧为例,来进一步阐述与研究它们之间缠绕与分离。 一、引言 如今人类社会已步入到了一个“影像的时代”,快捷又直观的表意方式——影像表达,在某种程度上早已超越了传统的文字媒介。美国著名电影理论家乔治普鲁斯东就曾针对文学与影视的关系提出:“小说与电影像两条相交叉的直线,在某一点上重合,然后向不同的方向延伸,在交叉的那一点上,小说和电影几乎没有区别。”文学与影视的关系的确是非常密切,但有时又出现话语权争夺。中国老一代导演张骏祥甚至主张:“电影就是文学——用电影手段完成的文学。”国内外大量的优秀影视作品都是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成功的影视作品离不开厚实的文学原著或文学剧本。例如中国的《白鹿原》、英国的《哈利波特》等。往往是畅销书刚走红,改编的影视剧就筹拍;影视剧走红后,同名图书马上问世。文学与影视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密切过。 影视改编是指按照影视艺术的特殊美学要求和表达方式,将其他体裁的文艺作品改写为电影或电视剧本。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虽然已

经不在是一个新的话题,但随着影像化时代的到来和大众文化的发展,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采取了改编文学作品的策略,而反过来说,文学作品也因影视改编的成功而得以更加广泛的传播,并且作家的知名度也由此而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近几年,穿越小说在网络中风行,而这其中,电视剧与网络文化的结合已经成为一种潮流,甚至已自成体系。穿越是穿越时间和空间的简称,通俗的是指某人物因为某原因,经过某过程(也可以无原因无过程),从所在时空穿越到另一时空的事件。 网络通俗小说很像魔方,只要你抓在手上慢慢弄,总能弄出六个面,但是快乐就在扭转的过程中。过去的2010 年、2011 年最火的电视剧是什么呢?大家都能够答出来,上半年是《宫》,下半年叫《步步惊心》。这就说明这类文学和其改编的电视剧已经成为中国当下最热门的东西。 为了解与探求文学与影视之间的关系与区别,我以最近广为流行的网络小说及其改编的电视剧为例,来进一步阐述与研究它们之间缠绕与分离。 湖南电视台2011 年于9 月末推出《步步惊心》,改编自桐华同名网络穿越小说,以穿越为题材,内容以清朝“九子夺嫡”的史实为依托,讲述了一个穿越回清朝的现代女性与“九子”之间的故事,受到了广大受众的关注,据CSM41 城市统计数据显示,《步步惊心》首播第一天收视率达到1.73%,为同时段全国收视第一,同时在网络上也备受追捧,据了解,该剧播出8 集,已攀升至百度风云榜电视

雍正的自我评价

雍正帝的性格颇为复杂。生性多疑,冷酷暴躁,却不乏人情世故。勤政刻苦满清野史对雍正的评价多为负面,究其原因,是因为雍正上台之后提高了汉人的地位,折损了满洲旗人的利益,所以野史多把雍正描写为残暴冷酷,但实际上,雍正非常勤于政事,平日除却睡觉,其余大部分时间都在批阅奏折,康熙末年,国库亏空严重,只有八百万两左右,而雍正末年,国库银两就增至六千余万两,上升了近十倍,由此可见雍正勤于政事的重大成果。 暴躁 有一次,雍正看杂剧《郑儋打子》。演员的演技和唱腔都不错,雍正赐食。因为剧中郑儋是常州人,演员就问雍正帝现今常州刺史(明清时刺史是知州的别称)是谁。想不到雍正听后大怒,说:“你是戏子,怎么可以问起官守来?”立刻将演员杖击而死。雍正初年,发现浙江人汪景祺讥评雍正杀功臣年羹尧,查嗣庭出“维民所止”的试题,雍正帝怒发冲冠,杀了汪景祺,查嗣庭下狱并死于牢中。他认为浙江浇漓,不定期的停止浙江乡、会两试,并设观风整俗使。 刻薄残酷 雍正帝的刻薄表现在他以极其粗俗丑恶的语言丑化他所痛恨之人。钱名世写了歌颂年羹尧的诗,雍正帝就给钱名世写了块“名教罪人”的匾,挂到钱名世的大厅,以世世代代丑化钱名世。他还嫌不够,令385名举人、进士写诗丑化钱名世。残酷主要表现在雍正即位后把他的好几个兄弟打了下去,有的置之死地。 雷厉风行、当机立断 雍正即位后搞了许多改革,如财政制度改革,改土归流,都是决定后就干,一干就大张旗鼓,全力以赴,不拖拖拉拉,一定干出结果。朴素、严肃 《啸亭杂录》卷一说他“日夜忧勤,毫无土木、声色之娱”。 雍正有仁慈一面。他吃饭不剩饭,颗粒必尽,他常对臣下说,要珍惜五谷,以暴殄天物为戒。他对张廷玉说,他与人同行,不踩他人头影。 喜欢别人向他报告祥瑞。他为祈雨而造风、云、雷、雨四神。所谓祥瑞是指好事情的兆头和征象,例如玉米一棵四穗,稻禾径高数尺,皇陵出现五色祥云等。雍正七年十月,云南赵州出醴泉,鄂尔泰奏闻,雍正帝马上褒奖他“化民成俗,格天致瑞”,加官少保。雍正初年年羹尧亦因“祥瑞”篇二:雍正其人及其评价 雍正其人及其评价 雍正继位之后,社会上就流传着他矫诏篡位的种种说法:雍正是否害死了康熙帝?雍正是否矫诏篡位或假诏继位?雍正是否弑兄?雍正是否害怕年羹尧、隆科多泄露谋夺帝位而杀人灭口?雍正是否因害怕乃父亡灵的谴责而改在易县修建泰陵?而史书中的有关记载,语焉不详,雍正自己的辩解,又越抹越黑。因此,雍正即位,至今仍是一个未解的历史之谜。但是,不管人们怎么说,雍正作为康熙末年储位斗争的胜利者,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历史迈着神秘、凝重、艰难的步伐进人了雍正时代。 首先,雍正是一个敢于改革、颇有作为的封建帝王。雍正即位,立志“振数百年颓风,为此,针对康熙末年的种种积弊,从恢复中央集权,强化皇权入手,实现了国家的政治稳定,然后着手进行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社会改革。 一方面,他以高压政策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着意于反对朋党的斗争,消除康熙末年夺嫡之争造成的统治集团内部矛盾,以及随之而来的统治合法性危机。为此雍正镇压和惩处了塞思黑、阿其那集团和隆科多、年羹尧集团,继之又严厉整饬以李绂、杨名时为代表的科甲朋比现象。与此同时,不放过一切机会,对社会上关于他矫诏篡立的怀疑和攻讦进行反复辩解和打击。雍正六年,抓住曾静投书谋反案,雍正出奇料理,颁布宜讲《大义觉迷录》,兴起了一场清算吕留良“华夷之辨”的文字大狱。综观雍正一朝的文字狱,真正因文字获罪者

雍正皇帝上谕

雍正皇帝上谕——论三教并行不悖(转载) 朕惟三教之觉民於海内也。理同出於一原。道并行而不悖。人惟不能豁然贯通。於是人各异心。心各异见。慕道者谓佛不如道之尊,向佛者谓道不如佛之大。而儒者又兼闢二氏。以为异端。怀挟私心。纷争角胜。而不相下。 朕以持三教之论。亦惟得其平而已矣。能得其平。则外略形迹之异。内证性理之同。而知三教。初无异旨。无非欲人同归於善。夫佛氏之五戒十善。导人於善也。吾儒之五常百行。诱掖奖劝。有一不引人为善者哉。 昔宋文帝问侍中何尚之曰:「六经本是济俗,若性灵真要,则以佛经为指南。如率土之民,皆淳此化,则吾坐致太平矣。」何尚之对曰:「百家之乡,十人持五戒,则十人淳谨。千室之邑,百人持十善,则百人和睦。持此风教,以周寰区。则编户亿千,仁人百万。而能行一善则去一恶,去一恶则息一刑;一刑息於家,万刑息於国,洵乎可以垂拱坐致太平矣。」斯言也,盖以劝善者治天下之要道也。 而佛教之化贪吝、诱贤良,其旨亦本於此。苟信而从之,洵可以型方训俗,而为致君泽民之大助。 其任意詆毁,妄捏为杨墨之道之论者,皆未见颜色,失平之瞽说也。 朕居藩邸。留心内典。於性宗之学。实深领悟。御极以后,宵旰靡遑,且恐啟天下以崇尚释教之疑,是以未尝形之谈论。欲俟庶政渐理,始举三教合一之旨,提撕警觉,以明互相詆毁者之非。今邇十年矣,听政餘暇,偶将朕之所见,并昔人论说数条,举以示天下之学道

者: 一、古人有曰:「周孔六经之训,忠孝履其端。李老二篇之言,道德创其首。瞿曇三藏之文,慈悲为其本。事迹虽异,理数不殊,皆可崇可慕者。」 二、又有曰:「儒以正设教。道以尊设教。佛以大设教。观其好生恶杀,则同一仁也。视人犹己,则同一公也。惩忿塞欲,禁过防非,则同一操修也。」 三、又有曰:「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 四、又有曰:「佛之言性,与诸书同,圣人同,其性则广为道德。人能同诚其心,同斋戒其身,同推德於人,则可以福吾亲,可以资吾君之安天下。」 五、又有曰:「佛之道与王道合。王道者,皇极也。皇极者,中道之谓也,佛之道亦曰中道,不偏不邪,其旨相同。」 六、又有曰:「佛教之设,使人弃华而就实,背偏而归善。由力行而造於安行,由自利而至於利彼。其为生民之所依归者, 七、又有曰:「人谓释氏惟务上达而无下学。不思释氏之六波罗蜜,由禪定而到彼岸,岂非下学上达之旨乎。」 八、又有曰:「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两心。盖道者,先天地而生,亙古今而常存。圣人得道之真以治身,以其绪餘土苴治天下国家,岂不大哉。」 故圣人,或生於中国,或生於西方,或生於东夷,西夷。生虽殊方,而其得道之真,若合符契,未始殊也。以上八条,皆於圣贤之理,

清朝皇帝顺序和详细简介

清朝皇帝顺序和详细简介 清朝皇帝顺序: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 简介 代号:天命汗,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1626年),女真族,后金政权创立者。功绩:在位11年。统一女真各部大业,加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 代号:皇太极,天聪汗爱新觉罗·皇太极(1592—1643年),满族。 功绩:在位17年,1636年,皇太极在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在位期间,注 意发展生产,为清王朝的确立和后来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基础。 顺治 代号:顺治皇帝,清世祖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1661年),入关后第一位皇帝。 功绩:清初满汉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极为激烈,击败了各种抗清势力,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代号:康熙皇帝,清圣祖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年)。 功绩:平定三藩叛乱,收复了台湾,驱逐了沙俄势力,又平息蒙藏地区动乱,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稳定和统一。开创了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代号:雍正皇帝,清世宗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1678—1735年)。 功绩:在位13年。改善了吏治,增加了国库收入,奠定了繁荣的基础。 代号:乾隆皇帝,清高宗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年)。 功绩:将清朝的康乾盛世推向顶峰,他是影响中国18世纪以后历史进程的重要皇帝。 代号:嘉庆皇帝,清仁宗嘉庆皇帝爱新觉罗·顒琰(1760—1820年)。 功绩:即位后,诛杀和珅,多方采取措施,但内忧外患甚为厉害,终难摆脱江河日下的命运。

代号:道光皇帝,清宣宗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1782—1850年)。 功绩:在位30年。在位期间,由于国力开始衰落,故极力提倡节俭,改革盐政,部分弛禁开矿,并整顿吏治。但腐败成风,大臣懦弱无能,被列强侵害。 代号:咸丰皇帝,清文宗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詝(1831—1861年)。 功绩:在位11年。即位之初,国库空虚,危机四伏。即位不到一年,太平天国起义,圆明园被洗劫,与英法等国签订了数宗不平等条约。已无回天之力。 代号:同治皇帝,清穆宗同治皇帝爱新觉罗·载淳(1856—1874年)。 功绩:终身为其生母慈禧皇太后垂帘听政的傀儡。 代号:光绪皇帝,清德宗光绪皇帝爱新觉罗·载湉(1871—1908年)。 功绩:在其亲政期间,甲午之战中他力主反击,大力支持维新变法,但因变法失败而遭幽禁。 代号:宣统皇帝,清宣统皇帝爱新觉罗·溥仪(1906—1967年)。清朝末代皇帝。 功绩:辛亥革命的浪潮中和平退位。 巧记清朝皇帝顺序口诀 口诀ko为:天天顺,康雍乾,嘉道咸,同光宣。即:天命、天聪、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

《红楼梦》中诸多隐喻的解析

《红楼梦》中诸多隐喻的解析 隐喻就是把一个事物的名称专用于另一个事物,要么从种转向类或由类转向种,要么根据类比关系从种转向种。 ——亚里士多德《诗学》 《红楼梦》作为四大名著之首,大家对其内容都会有或多或少的了解,但其中各种名称的深层含义还须细细解读。 《红楼梦》中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图奉上(图片可放大)

名称的隐喻,要从四大家族及贾府里十二个重要的人名说起: 金陵四大家族:贾府、王府、薛府、史府 贾、王、薛、史——家亡血史 贾府四大千金:元春,迎春,探春,惜春 元、迎、探、惜——原应叹息 贾府“文”字辈:贾敷、贾敬、贾赦、贾政 敷、敬、赦、政——福晋摄政 贾府“玉”字辈:贾珍、贾珠、贾琏、贾瑛 珍、珠、琏、瑛——禛珠联姻 家亡血史,原应叹息: 福晋摄政,禛珠联姻! 此四句,指明了大清“九子夺嫡”事件,是打开红楼梦魔盒的钥匙。 “人名谐音暗喻之隐蔽,逃避文字狱手段之高超”,曹雪芹设计这些人名的真正原因显而易见。 01. 甄士隐,贾雨村 真事隐去,假语存焉 “把真实的事情用貌似假话的形式保存或记述下来。”

曹雪芹为其取名“甄士隐”,“隐去”了两件“真事”,即两个真实的历史事件: 奏销案 他是被清王朝在奏销案中废黜的官宦。 “禀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每日只以观花种竹,酌酒吟诗为乐。” 他已经看清了清王朝的残暴本质,不愿与清廷合作,而心甘情愿地做一位大隐于市的“真隐士”。 文字狱 “假作真时真亦假。” 甄士隐大火焚家的遭遇是假的。 事实是他又遭受了“接二连三,牵五挂四”的文字狱的残酷株连,避难到了农村,最后随疯道人“飘飘而去”,不知所终。 02. 贾宝玉、甄宝玉 假宝玉、真宝玉 如果说贾宝玉是曹雪芹自我人生理想化的产物,那么甄宝玉更接近曹雪芹本来面目。 贾宝玉 “假宝玉”,具有反叛精神的“真顽石”。

雍正皇帝的历史贡献和几点启示-20171207韩永星

雍正皇帝的历史贡献和几点启示 ——电视剧《雍正王朝》观后感 延安市人大办韩永星 (2017年12月7日) 近年来,以清朝历史为背景的宫廷剧是荧屏中比较火热的一大剧类,尤其是改编自著名作家二月河“落霞三部曲”的《康熙王朝》(陈道明主演)、《雍正王朝》(唐国强主演)和《乾隆王朝》(焦晃主演)作为帝王系列剧,代表了历史题材电视剧的最高水平,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后好评如潮,之后又在央视的其它频道、各省市卫视频道以及各大网络平台上反复重播,同样受到广泛追捧,经久不衰。其中由中央电视台著名导演胡玫执导,由二月河、刘和平联合编剧,由中央电视台影视部和长沙电视台共同录制的《雍正王朝》,于1999年1月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创下当年央视播出电视剧最高收视率(16.7%),包揽了该年份所有电视剧奖项大奖(金鹰奖、飞天奖),得到了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同志的高度评价,成为当年党政机关重点推荐收看的一部电视剧,可谓是经典中的经典。 我个人之所以对《雍正王朝》给予特别关注,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因为雍正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位很有争议的皇帝,关于他的传说很多,褒贬不一,让人不由心生好奇。我们大多数人都知道历史上的康乾盛世,但对康乾盛世中间那个承前启后、扭转

乾坤的时期——雍正王朝却不甚了解。而这个时期最为关键的人物雍正皇帝,在位十三年期间,励精图治、勤政为民、厉行节俭、惟才是举、奖罚分明、严惩贪官,算得上是一位十分杰出的封建政治家,然而他却背负了200多年骂名,比如谋父逼母、诛兄屠弟、阴谋篡位等,民间长期流传有“十大罪状”,一些影视作品对此亦有各种版本的夸大演绎,严重影响了后人对一代君王的判断。作家二月河在小说《雍正皇帝》中通过大量史料,为一代帝王作了无声的辩解,使得现代人对雍正皇帝产生了新的认识。第二,单就《雍正王朝》这部电视剧来说,可以算得上是一部十分优秀文艺作品,电视剧中设臵的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讲述的很多故事折射了我国当代政治、经济、社会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比如科场舞弊案的现实版是前些年屡次发生的国家级考试泄题和高考舞弊案;黄河水患的现实版是1998年朱镕基总理严加斥责的长江大堤“豆腐渣工程”;“摊丁入亩”、“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等改革良策难于施行,隐射的是国家在推进改革过程中遭遇的巨大阻力,大将军年羹尧的人生轨迹更是近年来中央查处的一些“大老虎”的不二版本……历史从来不会重复,但总是惊人的相似!因此,观看和品味电视剧《雍正王朝》,对于我们运用历史眼光审视当下,通过故事讲述启迪人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从两个方面与各位领导和同志们分享电视剧《雍正王朝》的观后感,不妥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大清雍正皇帝

雍正皇帝 清世宗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1678—1735年),康熙皇帝第四子,清入关后的第三位皇帝。在位13年。他对有碍于皇权的反对势力大加挞伐,有效地改善了吏治,增加了国库收入,为乾隆朝社会的繁荣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雍正帝皇帝胤禛 雍正皇帝名爱新觉罗. 胤禛,生于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是康熙皇帝35个儿子当中的第11个儿子。康熙皇帝35个儿子有24个排序的,胤禛排皇四子。胤禛45岁当了皇帝。在45岁之前,胤禛是做皇子时期。下面我就来说说胤禛做皇子的时候。 一、皇子生活 胤禛7岁时到上书房读书,学习儒家经典,学习满族的骑马射箭、学习书法。胤禛在书法上的造诣是很高的。胤禛14岁时结婚,19岁时随着皇父康熙大帝远征葛尔丹,胜利归来。 胤禛友爱兄弟、孝敬皇父,别的皇子们是明争储位,自己是暗争储位,不漏生色。在别的皇子们为夺嫡忙得不可开交时,胤禛在参禅礼佛,吟诗作赋。 胤禛深得皇父康熙的喜爱,在康熙登极六十年庆典得到时候,派胤禛代替自己到盛京(今沈阳)三大陵祭祀,可见康熙皇帝对胤禛的喜爱程度。实际上胤禛的性格是喜怒不定的,但在皇父康熙帝面前却表现出了诚孝。既然康熙皇帝这么喜爱皇四子胤禛,因该把皇位传给他,但是雍正皇帝的继位到底是正常继位还是篡位,至今史学界争论不休。下面就来说说雍正皇帝继位的疑案。 二、继位疑案 关于雍正皇帝的继位,主要有"遗诏继位说"和"改诏篡位说"。看到了这两种说法我们要问了,这两种说法的根据是什么? 1、"遗诏继位说"。康熙皇帝的遗诏明确写道"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康熙皇帝的遗诏不可能是假的,所以雍正皇帝胤禛是按照遗诏继位的。(据《清圣祖实录》记载) 2、"改诏篡位说"。康熙皇帝的遗诏是这样写的"传位十四子"。雍正皇帝把"十"字加一横一点,改成了"于"子。这种说法民间流传很广,但史学界里无人认同。那么为什么? 一、当时是繁体字"於"不是现在的简体字"于",这是改不了的。 二、清朝皇帝的遗诏有满文也有汉文,就算是汉文改了,那么满文是改不了的。 还有点学者认为康熙皇帝的遗诏"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是假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康熙皇帝是在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公元1722年12月20日)病逝的,而康熙皇帝的遗诏是在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六日(公元1722年12月23日)拿出来的。这些学者只是从时间上推测而已,拿不出任何证据。拿不出来证据的说法我们能信吗?就算遗诏是假的,也不能说雍正是篡位阿。什么是"篡"呢?就是康熙皇帝指定了皇位继承人,胤禛从他手中把皇位抢过来了,这是"篡"。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就是这样当上皇帝的。可是康熙皇帝自从第二次废了胤礽之后在也没有立过太子,怎么能说雍正是篡位呢? 还有一点旁证能够证明雍正是"遗诏继位"的。就是康熙登极六十年庆典得到时候,派胤禛代替自己到盛京三大陵祭祀。在康熙皇帝去世前三天康熙皇帝还派胤禛去祭天,这些事情只有皇帝才有资格去做,别人是没有资格的。可是康熙皇帝派胤禛代替自己去祭天难道不是在暗示皇位继承?因此我自己的观点是雍正皇帝正常继位。

中国著名书画作品欣赏

中国著名书画作品欣赏 1、清华嵒《墨竹》立轴【赏析】华嵒是清代雍正、乾隆时期成就最高的画家之一。画中有“山人写竹不加思,大叶长竿信笔为。但恐吟堂霜月夜,老鸦来踏受风枝。”简短四句诗,表现出画家豪放不羁的情怀。画面可谓精当简洁,湖石瘦而透,出于随意变化的湿而整的笔致,修竹新篁,笔意隽逸。3、慈禧书法【赏析】“望隆梅鼎资调燮,宠渥芝纶介寿康”。这件作品用笔粗壮厚重,装裱华丽大气,较为恰当地显示了慈禧太后的特殊地位与作品内容的喜庆色彩。 5、李可染《迎春图》镜心【赏析】李可染除以山水画名震中外画坛外,还非常喜欢画牛。他画的牧牛图形神兼备,意境清新美妙,充满生趣和诗意。牛背上,稚气的牧童悠然自得,寥寥数笔,他便勾出一幅质朴而生机盎然的田园小景。 6、米芾《淡墨秋山诗帖》【赏析】此帖运笔如刷,笔力雄健,结态造势宽展肥美,当为米芾中年书法之精品。此帖流传有绪,历代著录于《墨缘汇观》、《石渠宝笈续编》,刻入《三希堂法帖》。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释文:淡墨秋山画远天,暮霞还照紫添烟。故人好在重携手,不到平山谩五年。 7、傅抱石《屈原》【赏析】画中的屈原昂首独行,瑟瑟的秋风,吹拂着他的头发和衣衫。身后是芦苇丛生的江潭泽畔,前方是苍茫浩瀚的汨罗江水,他“宁赴湘流”,也决不“蒙世俗

之尘埃”。画家以精细的线描用心勾画了屈原的形象,而将大片画面让与江水,使得观者在聚焦屈原的同时,感受到一种孤独无助的悲凉。8、赵佶《欲借风霜二诗帖》【赏析】徽宗在艺术上有多方面的成就,能书善画,书法称“瘦金体”。此《欲借风霜二诗帖》是纸本,楷书,33.2 x 63公分。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由两首七言与五言律诗合并而成,也名为“欲借、风霜二诗”帖。9、吴冠中《乡村》【赏析】这幅《乡村》是是一幅极具吴冠中个人特色的墨彩画。乡村的题材,景物的轻描,和谐的氛围,厚重的墨汁点化出层层的户落。作者似乎在以鸟瞰和俯视的姿态,告诉我们什么是生活,什么是乡村生活,风筝线不断,乡情更不会断。10、丰子恺《买粽子》【赏析】朱自清先生在看了丰子恺这幅题为“买粽子”的画后曾说过:“上海也不曾委曲你,瞧你那买粽子的劲儿。”是两个小孩子将篮子从楼上的窗下垂下街口买粽子,这些画,和丰先生的文字一样,性灵自在其中,充满生活情味。 11、张大千《荷花》【赏析】此幅作于1944年,那时的大千已经是名满天下,笔下的荷花更具物理、物情、物态。这幅《荷花》是张大千的代表作品,落落大方,雅俗共赏,娇艳而不俗,沉着而不浮,生动而不匠。徐悲鸿曾说:"张大千的荷花,为国人脸上增色",绝非过誉之辞。12、怀素《自叙帖》局部【赏析】《自叙帖》是怀素晚年草书的代表作。通篇为狂草,笔笔中锋,如锥划沙盘,纵横斜直无往不收;

清朝皇帝列表 清朝历代皇帝简介

清朝皇帝列表清朝历代皇帝简介 清朝皇帝列表清朝历代皇帝简介清朝历代皇帝一览表 1.努尔哈赤:天命汗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1626年),女真族,后金政权创立者。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正月,在赫图阿拉称“覆育列国英明汗”,年号天命。在位11年。 2.皇太极:努尔哈赤第八子,满族。天命十一年(1626年)九月,继后金汗位,以次年为天聪元年。天聪十年(1636年)四月,皇太极在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改年号为崇德,并以是年为崇德元年。前后在位17年。 3.顺治:清世祖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1661年),皇太极第九子,清入关后第一位皇帝。6岁即帝位,由叔父睿亲王多尔衮摄政,14岁亲政。 4.康熙:清圣祖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年),顺治皇帝第三子,清入关后第二位皇帝。 5.雍正:清世宗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1678—1735年),康熙皇帝第四子,清入关后的第三位皇帝。在位13年。 6.乾隆:清高宗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年),雍正皇帝第四子,清朝入关后第四位皇帝。 7.嘉庆:清仁宗嘉庆皇帝爱新觉罗·顒琰(1760—1820年),清朝入关后第五位皇帝,乾隆皇帝第十五子。乾隆六十年(1795年)九月公开立为皇太子,次年元旦,受弘历内禅即位,以是年为嘉庆元年,时年27岁。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弘历死,始亲政。在位25年。 8.道光:清宣宗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1782—1850年),清朝入关后第六位皇帝,嘉庆皇帝第二子。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即位,以次年为道光元年,时年29岁。在位30年。 9.咸丰:清文宗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詝(1831—1861年),清朝入关后第七位皇帝,道光皇帝第四子。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即位,以次年为咸丰元年,时年20岁。在位11年。 10.同治:清穆宗同治皇帝爱新觉罗·载淳(1856—1874年),清朝入关后第八位皇帝。5岁即帝位,终身成为其生母慈禧皇太后垂帘听政的傀儡。

九子夺嫡

康熙九子夺嫡 这九个儿子分别是:(胤印yìn)大阿哥胤禔(shì)、二阿哥胤礽réng(原太子)、三阿哥胤祉zhǐ、四阿哥胤禛zhēn(即后来继位的雍正皇帝)、八阿哥胤禩sì、九阿哥胤禟táng、十阿哥胤礻我、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祯zhēn (后雍正即位改“祯”为“禵”)。 真正要争夺皇位的只有老大、老二、老三、老四、老八和老十四:老九、老十是老八同党,是助老八争位的,他们自己并无野心;老十三是助老四的,他自己也无意争位。至于五阿哥胤祺、七阿哥胤祐、十二阿哥胤祹情知皇位轮不到自己,加上他们也无此奢望,于是安安稳稳地当着自己的亲王,跟谁也不搀和。 后来,老大因野心太过暴露,遭康熙帝终生圈禁;原太子老二被康熙帝两次废黜,其中第二次废黜后将其终生圈禁并昭告天下,说再不会立他了,也不许任何人再举荐他为太子;老三胤祉看到老大老二的前车之鉴,不敢再搅这塘浑水,主动早早退出了竞争行列。这样,实际的竞争者只剩下老四、老八和老十四。最后,老四胤禛胜出,即雍正皇帝是也。 皇长子胤褆(shì),康熙十一年生,生母惠妃纳拉氏。据传教士白晋说:“皇上特别宠爱这个皇子,这个皇子确实很可爱。他是个美男子,才华横溢,并具有其他种种美德。”由于他在皇子中年龄居长,替乃父作事最多。征讨葛尔丹时,康熙任命裕亲王福全为抚远大将军,19岁的允禔从征,任副将军,参与指挥战事。还衔命祭华山,管理永定河工程。26岁,被封为直郡王。十年后因争储位,在太子废立中得罪皇父,被夺封爵,幽于府第。康熙帝派贝勒延寿等轮番监守,并严谕:疏忽者,当族诛。胤褆已成为一只不再见天曰的死老虎。雍正十二年(1734年)卒,63岁,以贝子礼殡葬。

雍正王朝观后感

看雍正王朝有感 以前并不喜欢看电视剧,因为是没有时间,现在有了手机,下载后看起来就方便的多了,每天凑小空就能看上两集,这一段时间看了《雍正王朝》,对那一段时间的历史有了些了解,对原来印象中的雍正有了不同的看法,原来认为是一个暴君,有一种野史说,康熙把皇帝的位子传给了十四阿哥,而不是四阿哥。现在来看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一则康熙几次废太子,对继承人选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方法也是非常的保险的,而有些人编造,跟风一些有影无据的事情,来实现某种目的罢了。 有人说无聊的人看电视剧,有心人看书,看电视太简单,属于白痴型的,而看书就恰恰相反。我也不太喜欢看电视剧。不过,《雍正王朝》确实是一部值得看的电视剧。 鉴于明朝的教训,在大清朝,有两件事情控制的比较严格:一.严禁宦官干政。二.严查结党营私。第一条做的比较到位,太监们始终没有发挥出巨大的政治作用,后宫也是。而第二条就不好办了。在中国历史上,这种事情就没有间断过,一直延续了下来。 电视剧是以争夺帝位开始的,也贯穿了整部电视剧。首先,是康熙的儿子们争,然后是雍正的儿子们争。其实,宝座确实是个好东西,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在面对皇位的时候,有些人是有自知之明的,但是却受到同党的蛊惑,走上了争夺皇位的斗争中,八阿哥相争是明摆着的事实,老十四多少是受人蒙骗,自己在外带兵军功显赫,回来后雍正已经临朝,心理怎能服气,但是这样只能给自己制造压力,直到雍正将死,十四阿哥胤禵还在为祖宗守灵。可见不要给自己找麻烦,不要自掘坟墓。雍正这位皇帝做的可不容易,许多的精力都花在了对付自己的亲兄弟上,多亏老十三胤祥帮助,才化险为夷,不容易啊。 在对待自己两个儿子弘时弘历的问题上,自己显然跟喜欢弘历,

雍正皇帝上谕

雍正皇帝上谕 上谕。朕惟三教之觉民于海内也。理同出于一原。道并行而不悖。人惟不能豁然贯通。于是人各異心。心各異見。慕道者谓佛不如道之尊。向佛者谓道不如佛之大。而儒者又兼辟二氏以为異端。怀挟私心。纷争角胜而不相下。朕以持三教之論。亦惟得其平而已矣。能得其平。则外略形迹之異。内证性理之同。而知三教初无異旨。无非欲人同归于善。夫佛氏之五戒十善。导人于善也。吾儒之五常百行。诱掖奖劝。有一不引人为善哉。昔宋文帝。问侍中何尚之曰。六经本是济俗。若性靈真要。则以佛经为指南。如率土之民。皆淳此化。则吾坐致太平矣。何尚之对曰。百家之乡。十人持五戒。则十人淳谨。千室之邑。百人持十善。则百人和睦。持此风教。以周寰区。则编户亿千。仁人百万。而能行一善。则去一惡。去一惡。则息一 刑。一刑息于家。万刑息于国。洵乎可以垂拱坐致太平矣。斯言也。盖以劝善者。治天下之要道也。而佛教之化贪吝。诱贤良。其旨亦本于此。茍信而从之。洵可以型方训俗。而为致君泽民之大助。其任意诋毁。妄捏为杨墨之道之論者。皆未見颜色。失平之瞽說也。特谕。 雍正十一年二月十五日

佛说十善业道经节要 净空学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羅龍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尔时世尊。告龍王言。一切众生。心想異故。造业亦異。由是故有诸趣輪转。龍王。汝見此会。及大海中。形色种類。各别不耶。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业语业意业所致。而心无色。不可見取。但是虚妄。诸法集起。毕竟无主。无我我所。虽各随业。所现不同。而实于中。无有作者。故一切法。皆不思议。自性如幻。智者知已。应修善业。以是所生蕴处界等。皆悉端正。見者无厌。龍王。汝观佛身。从百千亿福德所生。诸相庄严。光明显曜。蔽诸大众。汝又观此。诸大菩萨。妙色严净。一切皆由。修集善业福德而生。又诸天龍八部众等。大威势者。亦因善业福德所生。汝今当应。如是修学。亦令众生了达因果。修习善业。于诸福田。欢喜敬养。是故汝等。亦得人天尊敬供养。龍王当知。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诸惡道苦。何等为一。谓于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是即能令诸惡永断。善法圆满。常得亲近诸佛菩萨及余圣众。言善法者。谓人天身。声闻菩提。独觉菩提。无上菩提。皆依此法。以为根本。而得成就。故名善法。此法即是。十善业道。何等为十。谓能永離殺生。偷盗。邪行。妄语。兩舌。惡口。绮语。贪欲。瞋恚。邪見。此十善业。乃至能令六度。四无量心。四摄。三十七道品。止观。方便。十力无畏。十八不共。一切佛法。皆得圆满。一切人天。依之而立。是故汝等。应勤修学。佛說此经已。娑竭羅龍王。及诸大众。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羅等。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1康熙生平简介

1、康熙生平简介 1、康熙生平简介:清代的康熙皇帝姓爱新觉罗,名玄烨,生于顺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公元1654年5月4日),是顺治皇帝福临的第三个儿子,当时其父只有17岁,其母佟妃才15岁。康熙老年画像玄烨一出生就由乳母抚养,虽然他的乳母有好几个,但是与他相处时间最长、感情最深的就是曹玺之妻孙氏,她就是《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曾祖母。玄烨的奶奶就是顺治的母亲博尔济吉特氏,是皇太极的庄妃,顺治时的孝庄皇太后。玄烨的童年是在孝庄皇太后的严厉监督下度过的。玄烨在所有的兄弟姐妹中相貌长得最好,五官端正,两眼有神,俊俏英武,神采奕奕,叫人一看就喜欢。因此他从小就受到祖母的特别喜爱,给他讲其祖父是如何东征西战、艰苦创业的故事。对他平时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要求的都十分严格,在他五岁的时候就开始了学习,除识字、写字外,还学习经史和当皇帝的礼仪。康熙十分好学,侍读官天不亮赶到宫里时,康熙已经早就起来,在书房点着灯进行早读了。有一次因为读书劳累过度,还咯了血。因此,他学习了四书五经和大量的历史文集,把四书背得滚瓜烂熟,还特别喜欢读《史记》、《资治通鉴》等历史书籍。如果不懂,他一定要弄通弄懂。为什么要这样呢?他说:“人多强不知为知之,这实在不是好事,孔

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朕身幼即如此,每见年纪大一些的人,必问以往经历之事而且记于心,决不自以为知,而不求教于别人。”他当了皇帝以后,还是孜孜不倦,除学习外,还铲除了鳌拜、平定了”三藩”、收复了台湾、亲征噶尔丹、反击了沙俄入侵,维护了祖国的统一和领土完整。康熙对长者十分尊重,特别是对他的祖母更是尊重有加,康熙登基后,尊其祖母为太皇太后。据《大清圣祖仁(康熙)皇帝实录》记载,康熙十一年春正月,太皇太后(即博尔济吉特氏)因患风疾,要到赤城温泉坐汤治疗,他不仅叫大臣去整修道路和行宫,还亲奉太皇太后去温泉。在《大清圣祖仁(康熙)皇帝实录》中详细记载了当时的情况。元霄节过后,康熙到太皇太后官中问安,太皇太后说:“我因身抱微疾,故欲往赤城汤泉,汝若同往,恐误国事,可不必去。”康熙说:“太皇太后驾幸汤泉,臣若不随往侍奉,于心何安。至国家政事,已谕内阁著间一日驰奏一次,不致有误。”第二天,康熙亲自侍奉太皇太后去赤城温泉,从宫里出发,他一直“随辇步行”,走到“神武门乘马”。第四天过八达岭时,“上自山麓下马,扶太皇太后辇,太皇太后念上步行劳苦,谕乘马。上奏曰:‘此处道险,必扶御辇,于心始安’。”一直扶辇到平道才骑马。他怕怀来城东的浮桥不牢固,担心太皇太后的安全,就亲自骑马跑去检查浮桥,认为牢固后才“请太皇太后辇行”。出行的第七天,是二月初一(农历),“过长安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