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减8、7、6练习课教学设计

十几减8、7、6练习课教学设计
十几减8、7、6练习课教学设计

《十几减8、7、6练习课》教案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第二单元《十几减8、7练习课》(第15-16页)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十几减8、7、6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运用方法进行正确熟练地计算。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及数感。

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

教学重点:

掌握多种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熟练地计算,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教学准备:

课件、计算卡片、椅子、光荣榜评分表

1

教学过程:

一、情景复习引入:

师: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谁来说一说?

师:同学们,大家喜欢看《爸爸去哪儿》吗?今天就让爸爸带着我们一起去闯关探讨体验吧!

【设计意图】让学生归纳总结上两节课所学内容,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以小朋友喜欢的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引入本节复习课,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二、闯关练习

(一)第一关:基础练习

师:四个爸爸爷分别带着四个小朋友(石头、天天、Cindy和kimi)来到了游乐场大门,但游乐场的大门紧锁着,必须要取得完成以下任务,大门才能打开。

1、看谁都能算得对

12-718-914-6

2

11-8 16-7 8+9

13-67+5 11-6

15-7 17-8 15-9

师:请同学独立在书本P15 4上完成,看哪一小组完成得又快又对!小组派代表分享成果,并在光荣榜上加分。

师:谁来说一说:15-718-9 和11-6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2、移数活动

(1)出示一组数字卡:10、13、16、9、11、17、12、14、18、15 (2)小精灵移动数字卡片8,让这组数字分别与8相减,看谁最快算出结果

(3)小组比赛,回答并在光荣榜上加分

【设计意图】把孩子们喜欢的小朋友带入课堂,孩子们以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进入课堂练习,练习不再枯燥,大家兴致特别高。本环节以直接写得数、找座位、移数活动三个练习,以15-7、18-9和11-6

3

十几减876操演课教案

《十几减8、7、6练习课》教案 西区昌平小学陈美兰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第二单元《十几减8、7练习课》(第15-16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十几减8、7、6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运用方法进行正确熟练地计算。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及数感。 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 教学重点: 掌握多种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熟练地计算,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教学准备: 课件、计算卡片、椅子、光荣榜评分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复习引入: 师: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谁来说一说? 师:同学们,大家喜欢看《爸爸去哪儿》吗?今天就让爸爸带着我们一起去闯关探讨体验吧! 【设计意图】让学生归纳总结上两节课所学内容,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以小朋友喜欢的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引入本节复习课,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学习 兴趣。 二、闯关练习 (一)第一关:基础练习 师:四个爸爸爷分别带着四个小朋友(石头、天天、Cindy和kimi)来到了游乐场大门,但游乐场的大门紧锁着,必须要取得完成以下任务,大门才能打开。 1、看谁都能算得对

12-7 18-9 14-6  11-8 16-7 8+9  13-6 7+5 11-6 15-7 17-8 15-9 师:请同学独立在书本P15 4上完成,看哪一小组完成得又快又对! 小组派代表分享成果,并在光荣榜上加分。 师:谁来说一说:15-7 18-9 和11-6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2、移数活动 (1)出示一组数字卡:10、13、16、9、11、17、12、14、18、15 (2)小精灵移动数字卡片8,让这组数字分别与8相减,看谁最快算出结果(3)小组比赛,回答并在光荣榜上加分 【设计意图】把孩子们喜欢的小朋友带入课堂,孩子们以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进入课堂练习,练习不再枯燥,大家兴致特别高。本环节以直接写得数、找座位、移数活动三个练习,以15-7、18-9和11-6为例,让学生说说计算方法,帮助学生沟通与以往所学知识的联系,梳理建构。 (二)第二关:变式练习 师:第一关,同学们表现都很棒,同学们想不想玩旋转木马? 师:但是要完成以下的练习才能玩这个游戏哦,有没有信心继续挑战呢? 1、比较大小,在○里填上“〈”、“〉”或“=”。 16-8○914-7○612-6○6 15-8○513-7○711-6○8 师:请同学们在在书本P15 5上完成,完成的同学请举起你的小手! 小组派代表分享成果,并说一说你是如何比较的? 2、找朋友 14-8 5 12-6 11-6 12-7 6 15-7 16-9 15-8 7 13-9 14-6 17-9 8 14-7 13-7

6和7的加减法教案

6和7的加减法教案 Addition and subtraction teaching plan of 6 a nd 7

6和7的加减法教案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 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 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 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 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 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45、46页内容:6、7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学习了1—5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上,根据6、7的组成掌握6和7的加减计算方法。 2.技能目标:通过操作和观察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一 图两式的一般规律,并会列式计算。 3.情感目标: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引导 学生体会用数学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乐趣。 教学重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会计算6、7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通过操作和观察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一图 两式的一般规律,并会列出相应的算式。 教学准备: 师制作课件一套,男生女生的头像,大大的智慧星 生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二、复习口算、做好铺垫(口算) 三、创设情境、以旧引新 1、以旧引新(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显示数学乐园的背景) ①问:这是谁啊?(蓝猫) 这节课蓝猫要带着咱们班爱动脑筋的小朋友去数学乐园玩一玩。想去吗?大门紧锁,怎么办呢?(生说:门上有钥匙) ②(点钥匙,出现6和7的组成画面)只有回答出蓝猫的问题才能进去。(指名回答)这节课我们就要来一同学习6和7的加减法。(板书课题) 1、新课探究(点门打开,出现智慧塔,塔尖有闪烁的星星) ① 师:小朋友真聪明,门打开了,瞧!这里都有什么? 这是智慧塔,上面有一颗闪亮的智慧星,想不想要!那就让蓝猫带领着我们一层一层的往上走吧!(点第一层门出现画面,左边5根小棒,右边1根小棒)请你学着蓝猫的样子摆一摆 ②学生独立摆 ③问:“看一看你面前的小棒,谁来说出一个加法算式?”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1+5=6 “你为什么列1+5=6呢?” 学生:“我看到左边有1根小棒,右边有5根小棒,合起来

抗阻力训练技术

抗阻力训练技术 一、握法与握距 1.正握:前臂内旋的握法。 2.反握:前臂外旋的握法。 3.正反握:一手正握,一手反握的握法,多用于抗阻力训练中杠铃的保护。 4.对握:掌心相对的握法。 二、握距 握距分为窄中宽三种:两手之间的距离与肩同宽或者窄于肩为窄握距,两手之间的距离比肩宽10-20CM为中握距,两手之间距离比肩宽20CM以上为宽握距。 肱二头肌 部位:在上臂前侧。有长、短两头。 肌肉功能: 近固定 使上臂在肩关节处屈(长头)。使上臂在肩关节处屈和旋外(前臂旋外位时,能充分发挥该肌力量)。 远固定 使上臂向前臂靠拢。 阻力形式:哑铃、杠铃、固定器械。 站姿(坐姿哑铃弯举) 设计原理:阻力向下,在向上的运动环节中,有使肘关节屈的动作,因为肱二头肌有使肘关节屈的功能,所以在向上的运动过程中对抗向下的阻力,完成向心收缩。 身体位置: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全脚掌着地,脚尖向前,膝关节方向与脚尖方向一致,膝关节微屈,双手反握闭握哑铃置于大腿前侧。 身体体姿与稳定:收腹挺胸,下颌微收,两肩后缩自然下沉,头背臀在同一平面,耳肩髋在同一条直线,躯干保持自然生理弯曲,重心落于两脚之间。 动作幅度:发力时屈肘呈45度还原时肘关节微屈。 动作轨迹:由下至上。 安全提示: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身体不要晃动借力以免影响运动效果,腕关节始终处于中立位以免造成腕关节运动损伤,上臂始终紧贴身体两侧,发力时屈肘不要小于45度以免影响训练效果,还原时肘关节不要过伸以免造成肘关节运动损伤。 速度:发力时2-4秒还原时2-4秒 呼吸:发力时呼气,还原时吸气。 保护:此动作安全无需保护。 站姿杠铃弯举 设计原理:阻力向下,在向上的运动环节中,有使肘关节屈的动作,因为肱二头肌有使肘关节屈的功能,所以在向上的运动过程中对抗向下的阻力,完成向心收缩 身体位置: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全脚掌着地,脚尖向前,膝关节方向与脚尖方向一致,膝关节微屈,双手反握闭握窄握距握住杠铃置于身体前侧。

十几减9练习课教学设计

《十几减9练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会正确熟练地计算十几减9,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计算等多种能力。 2.经历十几减9的计算过程,体验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3.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复习巩固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难点:在探索中发现规律、发现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小棒、圆片等。 教学过程: 看图列式计算(练习二第1题): 说说13-9=4你是怎样算的?(学生回答,师板书:①想加算减;②

破十法;③连减法等等)你认为哪种算法更简便?(大部分同学认为“想加算减”法简单。) 师:刚才我们复习了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今天我们继续练习与它有关的知识。(出示课题:十几减9练习课) 【设计意图】口算并复习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想加算减、破十法、连减法等等)引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课堂活动: 师:同学们喜欢喜羊羊吗?(喜欢)老师也很喜欢,今天喜羊羊他们来到我们的课堂,大家和他们打个招呼吧。今天一大早懒羊羊村长把大家召集起来,交给大家一个重要任务。原来灰太狼趁大家不注意把羊村的宝藏偷走了,现在任务就是要小羊们找回宝藏。当然这一路上,有很多关要闯,大家有信心帮他们夺回宝藏吗?(有)下面我们进行闯关活动。 速度大战(练习二第5题) 11-9= 15-5= 17-9= 14-9= 12-9= 19-9= 18-10= 17-4= 16-2= 学生独立做在课本上,集体核对答案。思考:17-4和17-9的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把孩子们喜欢的喜羊羊带入课堂,孩子们以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进入课堂练习,练习不再枯燥,大家兴致特别高。以17-4和17-9为例,让学生说说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帮助学生沟通与以

十几减8的练习课教案

十几减8的练习课 教学目标 (一)通过复习十几减9、十几减8,找出计算规律,提高计算速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二)初步学会解答用图画形式出现的求另一个加数的应 用题.认识应用题的结构,理解数量关系,为学习文字 应用题做准备.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被减数和差,找出计算规律,提高计算能力. 难点:学会求另一个加数的用图画表示的应用题.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十几减9和十几减8,在复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找规律 (1)教师在黑板上竖着依次书写:11,12,13, (18) 出示可以移动的练习卡片,依次从上到下移动,让学生 说出每个数减去9的得数,并写出来. 11 2 12 3 13

14 5 15-9=6 16 7 17 8 18 9 师:观察被减数和差,说出十几减9在计算上有什么规律?(十几减9的差都比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多1) 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律呢?(因为个位上的数不够减,先用10减9剩1,1再加被减数个位上的数,所以十几减 9的差比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多1) 师:计算十几减9的题目怎样想比较快?(给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加1.) 教师出示十几减9的式题卡片(打乱顺序),让学生口算.(2)教师在黑板上竖着依次书写:11,12,13, (17) 出示可以移动的练习卡片,依次从上到下移动,让学生 说出每个数减去8的得数,并写出来. 11

12 4 13 5 14-8=6 15 7 16 8 17 9 师:观察被减数和差,说出十几减8在计算上有什么规律?(十几减8的差都比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多2) 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律呢?(因为个位上的数不够减,先用10减8剩2,2再加被减数个位上的数,所以十几减 8的差比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多2) 师:计算十几减8的题目怎样想比较快?(用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加2) 教师出示十几减8的式题卡片(打乱顺序),让学生口算. (二)进行加法和减法的混合练习 (1)出示小黑板,写好以下三组题:

6和7的加减法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6和7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6和7的加减法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加减法,进行10以内加减计算。 2、初步感觉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3、培养学生间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6、7的加减法正确迅速的计算 教学准备:小棒图,小黑板,水果图 一、引入 今天老师带来了几颗智慧星打算奖给同学,同学们看一看,有几颗星星? 出示5颗星星 还有一颗忘了拿出来,看看现在有几颗? 你怎么知道的?根据学生说板书算式:5+1=6 将展示图倒过来还能怎样列式?生说1+5=6 二、新授 1、请同学们两人一组来摆学具,然后看着图写出算式(拿出6个) 谁来说说你们组写出了几个加法算式? 老师这里有7朵小红花,发给同学们,(师板书虚线,虚线表示从中去掉,你能看图写出减法算式吗?) 独立写算式,谁来说说你的算式,还有不同的算式吗? 2、分组活动

分组摆学具并写算式 3、课后练习45页看图写出算式 4、师出示图看图想一想,你能怎样列式? 三、练习 1、在田字格里写算式 只写半格注意书写整洁 2、46页做一做,49页5、6、7 四、语言练习 说出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数字? 教学反思: 上了《6和7的认识》后,我更加体会到兴趣对于孩子们学习的促进作用。在教学中我以“趣”为中心,设计课堂教学。 一、创设新颖、有趣的童话情境 《6和7的认识》这节课相对来说知识点较多,包括正确地数出数量是6、7物体;掌握6、7的序数、比较大小,会读、会写6、7;知道6、7表示的序数意义及6、7的组成。其中知道6、7的组成是教学的重点. 由于教材呈现内容相对来说较多,相互之间缺乏联系,对于新入学的一年级新生来说,学习起来比较困难。6、7岁孩子的有效注意时间短,如果我们在一节课内呈现的内容、形式、太多了,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被分散,课堂教学效果就会差。所以我设计了“昆虫王国运动会”这个主题情境,将书本中的一系列相关知识点用这个虚拟的童

抗阻力训练减脂的原理及方法

抗阻力训练减脂的原理及方法 1.抗阻力训练减脂的原理分析 1.1 抗阻力训练能够增加肌肉组织,降低体脂 抗阻力训练所指的就是根据节奏进行多次的负重训练,在提升肌肉的力量的同时,改善改善肌肉的形状。在进行抗阻力训练的过程中,由于采用的训练强度、时间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所带来的效果也是不同的。通过抗阻力训练能够加大生理横截面,使纤维变粗,进而减少纤维中的脂肪含量,获得减脂的效果。一般来说,肌肉越多的人发生肥胖的概率越低,从这个角度来说,抗阻力训练对于减脂人群的影响更大。 1.2 抗阻力训练能够加速新陈代谢 长时间进行抗阻力训练,能够有效的促进肌肉含量的增加。相关研究指出,在相对比较安静的情况下,相同到质量肌肉消耗的热量能够达到脂肪的一倍左右,伴随着肌肉含量的不断增加,人在相对比较安静的情况下,新陈代谢的速率也会随之加大。此外,在进行抗阻力训练的过程中肾上腺素会发生改变,随着训练的提升也会增家,进而加大对能量代谢的速率,就算训练结束,人在相对比较安静的情况下能量的消耗也不会中断,便于构成新的肌肉组织,进而达到减低脂肪的目的。 1.3 抗阻力训练能够有效的加大脂肪燃烧的速率 通过抗阻力训练,血液中的脂肪酸会有所降低,促使身体里的脂肪细胞变小,进而获得减肥的效果。长时间进行抗阻力训练,能够有效的提升葡萄糖的利用几率,进而降低葡萄糖转换为脂肪的几率,促使身体里的脂肪含量降低。在进行力量训练的过程中,主要依靠脂肪的燃烧来获得能量,因此通过力量性训练能够有效的加大脂肪燃烧,高强度的训练需要不断的燃烧脂肪来获得能量,因此通过抗阻力训练能够有效的加大脂肪燃烧的速率,达到降脂、减脂的效果。 2.健身房抗阻力训练的方法 抗阻力训练的方法运用对于减脂的效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抗阻力训练的方法主要包括卧推、过头推举、深蹲起、哑铃提踵、哑铃交替弯举、杠铃弯举。在健身房比较常见的抗阻力训练方法中,其中过头推举、哑铃提踵、深蹲起和杠铃

《十几减几的练习课》教学反思.doc

也十分强调),在此基础上兼顾其他方法。 问题是“十几减几”的基本算法仅仅是“想加算减”一种吗?事实上,只要学生能够理解的、能够比较快解决问题的、对后续学习有重要影响的方法就可以看作基本算法。从这个意义上看,对于“20以内进位加法”比较熟练的学生来说,“想加算减”是一种基本方法;而对于那些“20以内进位加法”不够熟练的,有些甚至不会算的学生来说,他们能够理解的算法或比较熟练运用的算法可能是“破十减”和“连续减”,此时,“破十减”或“连续减”就成了这部分学生的基本算法。因此,我们认为,教材只把“想加算减”作为一种基本方法来训练的理由是不充分的,有待商榷的。 对教学实践的反思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在设计本节内容时,对教材内容作了比较大的改动。从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看,我们认为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得比较成功,也取得了一定效果。 1.丰富主题情境的内涵。 从教学实践来看,“猴子爬树摘桃”的情景比教材“小猫观金鱼图”更具开放性,学习素材更为丰富,使问题呈现具有了现实意义。13只猴子在一起玩,一些猴子爬上了树,有些能够看到,有些钻入了树丛看不见现在地面上还剩下6只猴子。那么“树上到底爬上了几只猴子”呢?问题的呈现显得比较自然,也是学生想知道的。于是例题13-6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 2.准确把握了“算法多样化”要求。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倡算法多样化”,其实包括“多样化”和“优化”两方面的内涵。“多样化”是指“群体的多样”,即教师在教学中尊学生的思维个性,允许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并展示出来供大家讨;“优化”是指“个体的优化”,即在多种方法呈现后,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充分感知方法,在比较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己思维特点和个性特征的方法。简言之,“算法多样化”并不是指方法越多越好。

6和7的加减法的教学反思

《6、7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6、7的加减法》一课是在学生学习了1-5的加减法和6和7的组成的基础上,也就是学生掌握了根据一幅图写出一个加法算式或一个减法算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认为有以下3个方面:①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有关系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②掌握6、7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③初步感知加法交换律和加减法之间的关系。为了学生后续的学习,我把课的设计重点放在: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算式上以及加法交换律的渗透和加减法的关系上。为了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对课进行认真的设计。回顾课堂,几个小点还是有点值得回味的。 一、创设情境,引导操作,感受“一图两式”。 为了学生能充分感受“一图两式”,我安排了一次四人小组活动,组长按老师的要求摆好小棒。(把小棒按照5根和1根分成两堆)在学生根据小棒图提出数学问题后,教师要求全组小朋友按从左往右的观察顺序,列出一个解决问题的算式。反馈中板演:1+5=6 5+1=6 然后组织学生交流:为什么一个小棒图会有两个不同的算式?在问题的探讨中,学生感受到,观察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结果也是不同的,从而感知一幅图可以列出两道不同的算式。 二、再次操作,形成概念,渗透加法定律。 教师在黑板上摆圆片,学生根据图快速的写出两个加法算式。让学生在这一环节中进一步巩固和理解“一图两式”的意思。再一个目的就是学生根据教师摆出的直观图,自己独立列式,使学生能够由具体的实物抽象到看直观图列式,让学生经历了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培养了学生学了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在学生能正确列出算式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观察讨论。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当学生得出两道题的加数交换了位置,得数不变的情况后,形成算式:1+5 = 5+1你认为在这两个算式的中间填上什么符号?齐读算式。那这样的算式你还能找几个吗?教师说一个算式,学生对一个算式。从而达到清晰建构: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他们的和不变。 本节课还有一些要改进的地方:

6和7的加减法教学设计(供参考)

课题:6和7的加减法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3课时——6和7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 1.掌握得数是6、7的加法和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2.引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一图四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调换两个相加的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3.利用“一图四式”的练习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掌握得数是6、7的加法和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口算。 教学难点:根据一副图写出两道有联系的加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归纳法 学法指导:合作学习法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引入新课 1.口算。 2+1= 4-1= 3-2= 1+3= 5-3= 4-2= 5-4= 5-1=

2.复习6和7的组成。 3.引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是6和7的组成,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是6和7的加减法。(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6的加法 (1)出示主题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说一说这幅图中的两个小朋友正在做什么? 图中的两个小朋友相对而坐,正在摆圆片写算式,圆片被分成两份,一份有5个,一份有1个。 (2)用加法算式表示 师:如果把图中圆片的摆放情况用加法算式表示出来,你能做到吗? 引导学生明确:从左边观察,左边有5个圆片,右边有1个圆片,一共有几个圆片,如何列出算式。 5+1=6 师:还可以怎样列算式? 1+5=6(从右边观察,左边有1个圆片,右边有5个圆片,一共有6个圆片。所以列的出算式是1+5=6) 师:根据同一组圆片写出的两道加法算式为什么不同? 从女孩的角度看:左边有5个圆片,右边有1个圆片,一共有6个圆片。所以写出来的算式是5+1=6。从男孩的角度看:左边有1个圆片,右边有5个圆片,所以写出来的算式是1+5=6。 小结:由于两个小朋友坐的方向不同,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写出的两道加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十几减9的练习课

十几减9的练习课课题十几减9的练习课 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同学们能够熟练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快速地进行计算。 2.培养同学们的数感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优良品质。 3.通过练习,渗透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能够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计算 难点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口算卡片多张,看图写算式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回顾再现。 师: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咱们做道题好吗? 1.课本练习二第1题。 (1)学生自己看图,说说图意,并提出数学问题。 (2)根据数学问题列出算式,口算得数,并在书上填写。 (3)提问:谁能说一说:18-9=?你是怎么想的?还有不同想法吗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再一起练习十几减9的减法。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基本练习: 1.练习二的第2题:这是一道计算题。

(1)教师读要求:得数是几就圈上几个。 (2)根据算示圈相应的水果。 (3)根据自己圈的写出得数。 综合练习: 2.看图写算式(可小黑板或投影出示) 要求学生写出两道加法算式,两道减法算式。 3. 第3题:这是一道游戏形式的计算题。 (1)看图,明确图意:帮小鸟回家。 (2)快速口算得数,说给同位听。 (3)连线,小组订正。 4.第4题:这是一道口算十几减九的题。可以口算卡片形式让学生口算。 提高练习: 5.有14元钱,买用去9元,还剩多少元? 三、自主检测,评价完善。 1.自主检测 师:刚才同学们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真让老师刮目相看。老师还为每个同学准备了一组测试题,请同学们独立完成。 (1)看图填空:

6和7的加减法教案77811

6、7的加减法 课题:6、7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写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2、掌握得数是6和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3、利用“一图二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重点:掌握得数是6和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难点:引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写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课前准备: 课件,圆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前两节课我们认识了6和7,知道了6和7的分与合。你们都学会了吗?潘老师要考考你们。(出示题目) 师:你们学得真扎实!学会了分与合,今天我们来学习6和7的加减法。(板书:6和7的加减法) 二、教学新知 1、学习1+5和5+1 出示 师:谁能说说这幅图的意思?用算式怎么表示? 生:左边有5个圆片,右边有1个圆片,一共有6个圆片。用加法算:5+1=6

师:你是从哪儿往哪儿看的?能连起来完整地说一说吗?生:从左往右看,左边有5个圆片,右边有,1个圆片,一共有6个圆片用加法算:5+1=6 师:说的真完整!让人一听就明白!谁也能像他那样说?师:刚才我们是从左往右看的,还可以怎么看? 生:从右往左观察 师:那可以怎样说?又怎样列算式呢? 生:从右往左看,右边有1个圆片,左边有5个圆片,一共有6个圆片。用加法算:1+5=6 师:你说的真完整。还有谁会说?同桌之间快速的像他那样把两种方法说一说吧。 质疑:为什么同一幅图,能够列出两个不同的算式呢? 生:看的方向不同。 师:从左往右看,先看到——,再看到——,就写5+1;从右往左看,先看到——,再看到——,就写1+5。由于观察的方向不同,圆片的排列顺序不同,所以列的算式就不一样。师:谁能具体说一说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又有什么不同?明确:在这两个算式中,相加的两个数相同,只是交换了位置,相加的得数相同。 2、学习6-1和6-5 师动手操作(要求:仔细观察老师的动作,看看发生了什么?):先摆6个圆片,然后分成5和1 师:谁能用一句话把刚才的过程说一说? 生:一共有6个圆片,分成两份,左边5个,右边1个。师:如果把右边的一个去掉,左边还剩几个圆片?你能列式计算吗? 生:6-1=5(个) 师:这个算是表示什么意思? 生:一共有6个圆片,去掉右边的1个,右边还有5个。师:如果我去掉左边的5个又该怎样说,怎样列算式呢?(同桌之间快速的小声的说一说。) 汇报:一共有6个圆片,去掉左边的5个,右边还剩1个圆片,用减法计算:6-5=1(个) 小结:从总数中去掉左边部分,就得到右边部分;如果去掉

一年级数学:十几减8的练习课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 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十几减8的练习课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一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目标 (一)通过复习十几减9、十几减8,找出计算规律,提高计算速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二)初步学会解答用图画形式出现的求另一个加数的应用题.认识应用题的结构,理解数量关系,为学习文字应用题做准备.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被减数和差,找出计算规律,提高计算能力. 难点:学会求另一个加数的用图画表示的应用题.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十几减9和十几减8,在复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找规律 (1)教师在黑板上竖着依次书写:11,12,13,…,18,出示可以移动的练习卡片,依次从上到下移动,让学生说出每个数减去9的得数,并写出来.

11 2 12 3 13 4 14 5 15-9=6 16 7 17 8 18 9 师:观察被减数和差,说出十几减9在计算上有什么规律?(十几减9的差都比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多1) 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律呢?(因为个位上的数不够减,先用10减9剩1,1再加被减数个位上的数,所以十几减9的差比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多1) 师:计算十几减9的题目怎样想比较快?(给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加1.) 教师出示十几减9的式题卡片(打乱顺序),让学生口算. (2)教师在黑板上竖着依次书写:11,12,13,…,17,出示可以移动的练习卡片,依次从上到下移动,让学生说出每个数减去8的得数,并写出来.

一年级数学《6、7的加减法》教案

第五单元:6、7的加减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p45—46及做一做,P48练习七第4、5、7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交换两个相加的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2、正确计算得数是6、7的加法和6减几、7减几的减法。教学具准备: 学生准备7根小棒图、7朵小花;教师准备教学 一、复习: 1、数的组成:填一填 2、口算(1—5加减法),计算后指定一至二题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2+1= 1+2= 3+1= 1+3= 4+1= 1+4= 2+3= 3+2= 4-2= 4+0= 5-1= 2+1= 2-1= 4-1= 3-2= 5-0= 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6和7及6、7的组成,而且小朋友们都会计算得数是5以内的加减了,那6、7的加减法那么会算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6、7的加减法(教师板题)二、出示学习目标: 能正确计算得数是6、7的加法和6减几、7减几的减法。 三、新授: 1、6和7的加法: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或两个减法算式。 (1)出示玻璃上的圆片图。同桌互相说说这幅图表示什么意思?怎样列式? (2)学生汇报、交流自己所写的加法算式,教师配合学生说的过程在黑板上板书:5+1=1+5= (3)先让学生计算5+1和1+5的得数然后说一说自己计算的方法。

(4)引导学生比较5+1=6和 1+5=6。 教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两个算式什么相同,什么不相同? 学生:不相同。算式不相同?教师:大家都是根据同一组小棒,写出的算式,为什么两个算式不同? 学生1:因为都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观察的。5+1 学生2:我先看到的是右边的1根小棒,后看到的是右边的5根小棒,所以写出来的算式是“l+5”。 教师:由于每个小朋友观察的角度不相同,所以写出的算式就不相同。 学生:在这两个算式中,相加的两个数相同,相加的得数相同;两个数在算式中的位置不相同。 2、6和7的减法: (1)出示圆片图,同桌说说这幅图表示什么意思?并写出算式,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指名说图意,并列式计算。(板书:6-1=5 6-5=1)(3)你是怎样想才会那么快就算出得数的?组成、想加算减等 (4)那请大家看一看,这一幅图写出了几个算式?你还能根据这样的图写出四个算式? (5)小练习:摆一摆,填一填。小棒图 ①学生摆小棒算5+2和2+5,并在算式后面的方框里填得数。 ②学生摆小棒算7-2和7-5,并在方框里填得数。 ③引导学生比较5+2=7和2+5=7、7-2=5和7—5=2的联系,重点引导学生说出根据一幅图可以写两道加法算式或两道减法算式和两道加法算式的联系。 ④引导学生根据摆和算的过程比较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教师:根据5+2=7和7-2=5,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后交流:7-2=5和5+2=7两个算式有

6、7加减法教案及反思

6和7的加减法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得数是6、7的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会正确计算得数是6、7的减法算式。 2.培养学生的观察、表达能力,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使学生经历得数是6、7的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会正确计算得数是6、7的减法算式。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得数是6、7的减法算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复习5以内加法和减法编数学故事。 二、谈话导入。 这节课,我们进一步学习6和7的加减法。(板书课题) 三、学习新知。 1、看信息窗,提问题,有多少只猴子? 2、学生回答4+2 3、怎样计算呢? 学生摆小棒探究 左面4根小棒,右面2根小棒。往中间凑合在一起一共6根,所以4+2=6 师:用你的六根小棒在摆一摆,看看有什么发现? 生1:5+1=6 怎么想的,当小老师发指令摆小棒:左面5根小棒,右面1根小棒,往中间凑合在一起一共6根,5+1=6

生2::1 +5=6 怎么想的,当小老师发指令摆小棒:左面1根小棒,右面5根小棒,往中间凑合在一起一共6根,1+5=6 你们发现了数学上一个重要的定律,加法交换律 生3:2+4=6 生4:3+3=6 4、猜数游戏 教师在黑板上放上磁贴,手捂着,告诉学生藏着6个珠子,露出一个,学生猜手底下藏着几个?用算式怎样表达6-1,怎样计算呢?学生用小棒探究,先数6根小棒,拿出一根,还剩?6-1=5, 小组内依次练习:6-2 6-3 6-4 6-5 6-6 5、练习 6、解决信息窗第二个问题 左边有5个同学,右边有2个同学,一共有几个同学? 学生摆小棒探究5+2=7 小组内摆一摆,说一说2+5=7 3+4=7 4+3=7 1+6=7 6+1=7 7、编数学故事 找七个学生到台前,先请一个离开,孩子们编数学故事,练习7-1,7-2 7-3 7-4 7-5 7-6 7-7 四、巩固练习: 1、摘苹果,练习6、7的加减法 2、看图列算式 3、看图列式,重点理解大括号的意思 五、课堂小结。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6、7的加减法。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7课时 十几减5、4、3、2练习课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导学案

展示) ○1小动物喜欢吃什么? ○2下面每组算式卡片的得数相同,你能填出被遮 住的数吗? ○3算一算,连一连 4、练(以固学案出 示,检查学生学习是 否达标) 练习四第1、4、9题用数学。 课堂小结(不超过两 分钟,可由学生进行 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我学会了 。 我的心情。 板书设计:十几减5、4、3、2 11-3= 12-6= 13-7= 12-8= 11-2= 14-5= 课后反思: 以下为赠送文档:

第5单元圆确定起跑线

【教学内容】 确定起跑线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了解田径跑道的结构,学会确定跑道起跑线的方法。 2、结合具体的实际问题,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等活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 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探索的乐趣,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的实际问题,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等活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有用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对跑道周长的计算,了解田径场跑道的结构,能根据所学知识解决确定起跑线的问题。 难点:综合运用圆的知识解答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探究起跑线位置的设置与什么有关。 【导学过程】 【情景导入】 (1)播放2009年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100米决赛场面,博尔特以9

秒58创新世界纪录。 师:100米赛为什么那么吸引人?让那么多人为这9秒58而欢呼不停?(因为公平,才吸引人。与学生聊一聊比赛中公平的话题。)(2)播放2009年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400米决赛场面。 师:看了两个比赛,你们有什么发现,又有什么想法?(组织学生交流) (100米跑运动员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而400米跑运动员为什么要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 400米跑的起跑线位置是怎样安排的?外面跑道的运动员站在最前,这样公平吗?) 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运动场,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研究、解决这些问题,了解比赛的时候各跑道的起跑线是如何确定的。【新知探究】 (一)观察思考,找出问题关键。 (课件出示完整跑道图) 观察跑道图,每条跑道一圈的长度相等吗?差别在哪里昵?比赛的时候,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怎样才能做到公平比赛? (二)分析比较,确定解决问题思路。 1、小组交流:观察跑道图,说一说,每一条跑道具体是由哪几部分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6、7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设计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6、7的加减法练习 练习九的第8~12题及教材第45页“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充满数学。 2.进一步掌握6、7的加减法,并能正确、迅速地计算。 3.巩固复习图画应用题。 重点难点 掌握方法,能正确、迅速地口算。培养数感。 教具学具 点子图,数字卡片,投影等。 教学过程 一课堂作业新设计 1.练习九的第8题。 先让学生明白题意,然后动笔连,完成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连线的理由。 2.练习九的第9题。 (1)放手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动手。 (2)两人一组进行交流,一人拿卡片另一人算。 (3)集体交流,如有的学生用其中一个数和0组成一个大数减小数的算式,要给予鼓励。 3.练习九的第10题。

可以用比赛形式进行:如看谁做得对,看谁能在2分钟之内算完,然后让学生独立做,最后集体交流、订正,抽出一个加法算式,一个减法算式,说说口算方法。 4.练习九的第11题。 先让学生自己算,然后交流,引导学生观察得出:当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一个比一个大时,所得的数也一个比一个大。当另一个加数一个比一个小时,所得的数就一个比一个小。 5.练习九的第12题。 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图,明白图意,然后列式计算,完成后让学生说说图意。 6.教材第45页的“生活中的数学”。 (1)我们学过了0~7各数,我们身边有哪些这样的数呢? (2)同桌互说。 (3)集体交流:①我家有5口人。②我在一年级4班。③我今年7岁了。④我家住302。⑤我们这组一共有6个人…… 二思维训练 1.找朋友。 2.看图说图意,列式计算。 (1)(2) ()-()=()()-()=()()-()=()

抗阻训练之动作分析及基本技术

星航道官网:https://www.360docs.net/doc/ea12269961.html, 抗阻训练之动作分析及基本技术 一、抗阻训练的动作分析 抗阻训练的动作分析方法是健身教练必须掌握的。在进行抗阻训练时,首先明确的是目标肌肉。也就是说,应确切地知道要锻炼哪个部位的肌肉。对于人体主要部位的肌肉,应该明确地知道它的位置、起止点和功能,这样才能对抗阻训练动作进行分析。动作分析的主要内容是分析完成动作的人体各环节的运动状况及其相互关系,包括参与活动的骨、关节和肌肉的运动规律。通过动作分析,可以判断我们所设计的某个抗阻训练动作是否可以锻炼到预定的目标肌肉。 动作分析可分为3大步骤。第一步是明确参与完成动作的身体主要环节及相应的关节,还要明确阻力方向。第二步是划分动作阶段,一般是根据环节运动方向的改变进行动作阶段的划分,这主要是针对动力性运动。分析静力性姿势时无需划分阶段,直接分析参与工作的各环节的具体运动状况即可。第三步是分析各阶段各环节的运动状况,这是动作分析的重点。首先要分析在各阶段各环节相应的关节运动,然后通过各阶段环节运动方向与阻力作用方向的关系,分析环节受力情况,找到环节运动的原动肌(目标肌肉),从而确定训练动作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下面以杠铃平板卧推动作为例进行动作分析。 完成杠铃平板卧推动作时,头、脊柱和下肢各环节均保持一定的静态姿势,主要是上肢各环节的运动。参与运动的主要关节为肩关节、肘关节,阻力的方向是向下的。杠铃平板卧推动作可划分为下降(向下)、推起(向上)两个阶段。在杠铃平板卧推动作下降(向下)阶段,关节的运动为肩关节水平伸、肘关节屈;环节运动方向向下,与阻力方向一致,肌力矩小于阻力矩。由此可确定原动肌为胸大肌三角肌前束、肱三头肌等,工作性质为退让工作(离心工作)。在杠铃平板卧推作推起(向上)阶段,关节的运动为肩关节水平屈、肘关节伸:环节运动方向间上,与阻力方向相反,肌力矩大于阻力矩。由此可确定原动肌为胸大肌、三角肌前束、肱三头肌等,工作性质为克制工作(向心工作)。通过以上动作分析,可以确定杠铃平板卧推动作能够锻炼胸大肌、三角肌前束、肱三头肌等。 二、抗阻训练的基本技术 (一)握法与握距 1.握法 握法是抗阻训练时,两手持握器械把手、杠铃和哑铃的方法。 在抗阻训练中经常用到下列几种不同的握法。 (1)正握:前臂内旋的握法,如杠铃卧推时使用的就是正握的方法 (2)反握:前臂外旋的握法,如杠铃弯举时一般使用的就是反握的方法。

公开课教案 6和7的加减法

第一册数学6和7的加减法(教案) 教学内容:第45~46页内容和“做一做”,练习七的第4~8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有联系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 2.掌握6和7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能够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活动,学会有关6、7的加减法,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积累,发展他们对数的感性认识。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有条理地去思考问题。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请学生说一句话,话 里必须有一个数字。 二.复习5以内数的相关知识,出示5只小熊卡片分成两部分,谁能看图说出两道加法算式(学生回答后板书) 1+4=5 4+1=5 用一条虚线分开,谁能说出两道减法算式? (学生回答后板书) 5-4=1 5-1=4 三.导入新课,进行新课学习 1.学习6的分成和组成 请小朋友拿出自己喜欢的颜色,给课本44页的圆形涂色,要求每行涂色的个数不一样,有几种涂法,每涂一种写出一

个6的分成,(同桌同学互相配合,一人涂色,一人写出分成) 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 6 6 6 ●●○○○○ ●●●○○○ 5 1 4 2 ●●●●○○ ●●●●●○ 师生互读6的分成和组成 帮助学生记忆6的分成,提问:你觉得怎样记住6的分成比较快(记住一种,想到另一种)做游戏帮助记忆。 拍手游戏:同桌小朋友,你拍几我拍几,几和几组成6 出手指游戏:师生互动如师出2,生出4,生答2和4组成6 2.学习7的分成和组成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7可以怎样分,学生四人小组合作,一人拿出7个口摆成两部分,其他三个小朋友讨论写出7的分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7 7 7 6 1 5 2 4 3 1 6 2 5 3 4 帮助学生记忆的分成,师生互读,分组读 击掌游戏:师示范,师击掌几次合起来是7次,生练习,分

抗阻训练之动作分析及基本技术

抗阻训练之动作分析及基本技术 一、抗阻训练的动作分析 抗阻训练的动作分析方法是健身教练必须掌握的。在进行抗阻训练时,首先明确的是目标肌肉。也就是说,应确切地知道要锻炼哪个部位的肌肉。对于人体主要部位的肌肉,应该明确地知道它的位置、起止点和功能,这样才能对抗阻训练动作进行分析。动作分析的主要内容是分析完成动作的人体各环节的运动状况及其相互关系,包括参与活动的骨、关节和肌肉的运动规律。通过动作分析,可以判断我们所设计的某个抗阻训练动作是否可以锻炼到预定的目标肌肉。 动作分析可分为3大步骤。第一步是明确参与完成动作的身体主要环节及相应的关节,还要明确阻力方向。第二步是划分动作阶段,一般是根据环节运动方向的改变进行动作阶段的划分,这主要是针对动力性运动。分析静力性姿势时无需划分阶段,直接分析参与工作的各环节的具体运动状况即可。第三步是分析各阶段各环节的运动状况,这是动作分析的重点。首先要分析在各阶段各环节相应的关节运动,然后通过各阶段环节运动方向与阻力作用方向的关系,分析环节受力情况,找到环节运动的原动肌(目标肌肉),从而确定训练动作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下面以杠铃平板卧推动作为例进行动作分析。 完成杠铃平板卧推动作时,头、脊柱和下肢各环节均保持一定的静态姿势,主要是上肢各环节的运动。参与运动的主要关节为肩关节、肘关节,阻力的方向是向下的。杠铃平板卧推动作可划分为下降(向下)、推起(向上)两个阶段。在杠铃平板卧推动作下降(向下)阶段,关节的运动为肩关节水平伸、肘关节屈;环节运动方向向下,与阻力方向一致,肌力矩小于阻力矩。由此可确定原动肌为胸大肌三角肌前束、肱三头肌等,工作性质为退让工作(离心工作)。在杠铃平板卧推作推起(向上)阶段,关节的运动为肩关节水平屈、肘关节伸:环节运动方向间上,与阻力方向相反,肌力矩大于阻力矩。由此可确定原动肌为胸大肌、三角肌前束、肱三头肌等,工作性质为克制工作(向心工作)。通过以上动作分析,可以确定杠铃平板卧推动作能够锻炼胸大肌、三角肌前束、肱三头肌等。 二、抗阻训练的基本技术 (一)握法与握距 1.握法 握法是抗阻训练时,两手持握器械把手、杠铃和哑铃的方法。 在抗阻训练中经常用到下列几种不同的握法。 (1)正握:前臂内旋的握法,如杠铃卧推时使用的就是正握的方法 (2)反握:前臂外旋的握法,如杠铃弯举时一般使用的就是反握的方法。 (3)正反握:一手正握,一手反握的握法,这种握法在抗阻训练的杠铃练习保护中经常使用。 (4)对握:两手掌心相对的握法,如哑铃锤式弯举时使用的就是对握的方法在以上握法中,拇指都要压在食指和中指上,因为这种握法稳固且安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