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引领型一体化训练模式”在PLC教学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PLC课程中的应用共6页文档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PLC课程中的应用共6页文档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PLC课程中的应用PLC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兼具的课程,是机电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在传统的PLC教学中,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讲授为中心,对教学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后,通过语言、教具或者多媒体仪器等工具呈现给学生,学生则通过感官接受教师传达的教学信息。

在这种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处于绝对的主动地位;学生在被动的环境中学习,主动性、创造性受到极大的压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

传统教学模式之所以带来问题与困惑,根本原因在于把教育过程的双主体共同活动变成了教师单向地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吸取知识的过程。

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教师不断地探索和研究。

笔者经过教学实践,认为改革教学模式的切入点应当是以人为本,发挥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而任务驱动教学法作为机电类课程最直观的教学方法,通过积极的探索,可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在教学全过程中,以若干个具体任务为中心,通过讲解或操作实践使学生完成“任务”,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的目的。

下面以工作台自动往返控制的教学为例,阐述PLC教学实验的开发、设计和实施过程。

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工作台的自动往返控制电路是电力拖动中一个基本的控制电路,要求学生熟练掌握。

本次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在学生已学知识的基础上,能再进一步利用控制器件PLC进行编程,而达到控制要求。

教学内容包括:(1)基础知识:电机正/反转控制电路设计基础,电气元件的正确选择、使用和安装,电气电路的安装规范,基本逻辑指令的应用,PLC的输入、输出接口电路的设计,PLC程序的编写和调试。

(2)延伸知识:手动/自动控制电路的设计原理,计数器的使用,主控指令的使用,硬线控制逻辑与软控制逻辑的联系与区别。

(3)关键知识:电机正/反转控制,行程开关的正确使用。

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把握好设计任务的尺度自动往返控制电路的设计是学生在学习了常用低压电气元件、PLC的基本指令和常用低压电气控制电路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用PLC来进行控制。

一体化教学方法在可编程控制器(PLC)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一体化教学方法在可编程控制器(PLC)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126|Innovation in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 Education》机电教育创新|(2020年5月下〕一体化教学方法在可编程控制器(PLC)课程教学中的应用郭文娟,郭宏平(南京技师学院,江苏南京210023)摘要:在我国制造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可编程控制器(PLC)因其独特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电气自动化生产中,在促进我国工业生产餡安全稳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可编程控制器(PLC)课程的实践性较强,采用一体化教学方法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也是我国技工教育时人才培养目标。

文章主要对一体化教学方法■在可编程控制器(PLC)课程教学中餡应用进行分析,对提高学生曲综合素质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可编程控制器;一体化教学方法;应用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3872(2020)10-0126-01一体化教学是技工学校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其能实现教、学、做的有机结合,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的重要手段。

技工学校的教育目标就是为社会发展培养优秀的应用技能型人才,所以,应该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学的共同目标。

一体化教学方法的实施需要从教学内容、实训环境和教师队伍建设三个方面达到一体化,并且对理论与实践的教学时间比例及顺序安排进行优化调整,釆用灵活的教学方法,重新构建考核评价体系,以促进一体化教学的顺利实施。

一体化教学有助于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并且在实践操作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从而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

1优化三个一体化,为一体化教学实施打好基础可编程控制器(PLC)课程一体化教学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教材一体化、教师一体化和教学场所一体化。

教材一体化主要是教学内容的更新和顺序的安排,因为电气自动化产业发展较快,所以传统的教材中的内容有些已经淘汰,教师要果断舍弃这部分知识,然后将可编程控制器(PLC)的最新发展技术和产品的内容融入教材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根据行业发展现状以及学校实际编写校本教材,让学生能及时了解最新的专业知识。

浅谈一体化教学模式在plc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一体化教学模式在plc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塑.璺且浅淡一体化教学模式在PLC课程教学中的应用马俊芳(南京技师学院,江苏南京210033)[}鸯要】本文阐述了《pL c原理及应用》课程采用一体化教学的可傍巨和教学效果,改变以往的“满堂灌”和“填鸭式”教学的传统模式,以理论加实验妁形式开展教学。

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发挥学生是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睽键词]P LC-帚Ig;一体化教学;理论加实验近几年,我院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工科专业都开设了PL C课程。

然而技校层次的学生基础比较薄弱,学习缺乏主动性甚至存在厌学情况。

P L C这门课程实践性很强,如果采用“一言堂”和“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势必会造成“言者津津,0f r-=.者昏昏”的教学局面。

老师讲课吃力,学生有学不到东西,得不偿失。

因此,我院结合技工院校学生、专业及学校自身特点,尝试将理论与实习教学相结合,采用—体化教学方法,旨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一、对—体化教学模式的理解作为一种教学模式,—体化教学模式于上世纪末在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内开始运用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所谓的—体化教学模式就是将专业课程的专业技术理论课和实习课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仅由一名专业教师在专业实训室担任教学任务。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先讲解理论后实习的方式,切实做到理论与实践密切联系,理论教学用实践去验证,而实践教学用相应的理论知识--Z--}旨导、解决。

该方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突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应用性、综合性、实践性和先进性,有利于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从而提高教学质I i o二★--i$ff,黼PLC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一)合理设计教学课题,开展课题式教学。

让好币心转化为兴趣我在PL C教学中采用了“课题式”实训教学。

把<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p||缚》中的控制线路与‘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应月移教材中自勺应用实例整合成具体的教学实例,如电动机.白勺点动与连续控制、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多台电动机的顺序控制、Y—A降压起动、电梯控制、十字路口交i西灯等。

一体化教学理念在PLC教学中的应用

一体化教学理念在PLC教学中的应用

一体化教学理念在PLC教学中的应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教育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品德,使他们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发展。

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现代智能工厂、设备自动化、工业控制等领域的高科技产品。

在PLC培训过程中,一体化教学理念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一体化教学理念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将各种教学手段和资源进行整合,采用多角度、多维度的教学方式,将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等方面进行有机融合,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一、教学内容的整合PLC培训课程通常包括硬件知识、软件编程、控制原理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教师应该把这些知识点进行整合,制定出完整、系统的教学计划。

通过测试和评估,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调整教学计划,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PLC的学习注重实践,只有通过实际操作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因此,在PLC教学中,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包括理论教育、实验模拟、虚拟仿真、现场考核等多种方式。

通过实践与实验,促进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资源的共享在PLC教学中,需要不断更新教材、技术手册、视频教程等资源。

一体化教学可以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

通过学校、企业、互联网等途径进行资源整合和合作,真正实现公共资源共享。

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电脑、手机等终端进行随时随地的学习和交流,方便、快捷,提高学习效率。

四、学习过程的协同化在PLC教学中,学生通常需要组成小组进行项目实战,要求学生之间进行协同学习。

一体化教学可以协同学习过程能够有效推动。

通过视频会议、在线讨论、协同书写等方式,帮助学生进行集体学习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达到协同教育的效果。

综上,一体化教学理念在PLC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整合教学内容、多样化教学方法、共享教学资源、实现学习过程的协同化,能够提高PLC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PLC的教学效果。

浅谈一体化教学在PLC课程中的实践和体会论文

浅谈一体化教学在PLC课程中的实践和体会论文

浅谈一体化教学在PLC课程中的实践和体会论文浅谈一体化教学在PLC课程中的实践和体会论文【摘要】本文通过了解一体化教学的特点,结合PLC课程和学生的特点,从而引出教师在PLC课程一体化教学中的实践与体会。

【关键词】PLC课程一体化教学任务驱动法一、PLC一体化教学分析1.PLC课程的特点PLC课程是广州港技工学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必修的课程。

目前我校的PLC课程主要以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的教学为主:第一章学习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知识;第二章掌握基本指令及编程;第三章学会用步进顺序控制指令编程。

虽说此门课程内容较少,但却具有多变性、综合性、典型性、实践性和实用性五大教学特点。

教学中,既有一般又有特殊,既有新授又有复习,既有理论又有实操,既有工作原理又有编程方法,既有典型单元程序又有复杂实用案例。

例如用基本指令设计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综合控制程序,又或者用步进指令设计大小球分检机的控制程序等。

这些内容都是课程的难点。

课程的这些特点,既成了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成了教师教学的难点。

因此,要想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兴趣,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已不能满足。

2.学生的特点任教班级是机电高级班,学习纪律相对较好,学习积极性也较高,但由于学校规模的扩大发展,对于学生的学习或其他能力在入学时并没有进行认真的审核,这就导致学生生源素质不高。

且大部分学生理论知识不扎实,实操能力不强,分析和知识的运用能力也较弱,有些学生还缺乏学习目标、学习兴趣等,这些差异使PLC教学难上加难。

在PLC课程和学生双重问题的冲击下,技校教师的教学难度大大增加了。

作为技校教师,如何化解这些问题,激发学生对PLC课程的学习兴趣,并发挥学生的主动能动性,提高教学质量,是当前教学的主要任务。

二、PLC课程一体化教学的实践与体会1.教师实现一体化,做好知识铺垫工作目前大多数职业院校喜欢把PLC的教学分成两大块:理论教学和工厂实习,这样,势必让学生产生错觉:理论教学只讲少练或只讲不练,缺乏实操支持;而工厂实习只练少讲或只练不讲,缺少理论解释。

一体化教学改革中项目教学法在PLC应用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一体化教学改革中项目教学法在PLC应用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93OCCUPATION2018 12TECHNIQUE教学方法编辑 强 音一体化教学改革中项目教学法在PLC应用技术教学中的运用文/赵 越摘 要:PLC应用技术是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电气自动化类等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

在高职院校PLC 教学中运用项目教学法,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本文以《运料小车的PLC控制系统》为例,阐述了项目教学法在PLC教学中的实施过程。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 项目教学 PLC 控制实施PLC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即可编程控制器,是计算机家族中的一员,是一种专为工业环境而设计的进行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设备。

PLC 以其功能强、方便灵活、高可靠性、编程简单等优点,在冶金、机械、化工、交通、食品等工业部门得到了广泛应用,与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一起成为现代工业自动化的三大支柱。

掌握PLC 的编程方法和应用技巧,是每位机电、电气类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

一体化教学,其内涵主要是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和教学模式,根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来重新整合教学资源,旨在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提高被教育者的综合素质。

项目教学法是指教师首先根据传统学科体系中的知识点将其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将每个相对独立的项目自己处理,并通过直接参与项目计划、设计、决策、调试等全过程,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最终在教师的指导与评价下完成项目。

在职业类院校PLC 应用技术教学中运用项目教学法,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立思考与自主学习的能力,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下面以《运料小车的PLC 控制系统》为例介绍项目教学法在PLC 一体化教学中的实施过程。

一、确定项目任务在项目教学中,项目内容的选择是关键环节,项目选择的好坏直接决定了项目教学成败与否。

基于任务驱动型一体化教学的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设计——以二台电

基于任务驱动型一体化教学的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设计——以二台电

驱 动 型 一 体 化 教 学 方 法 开 展 教 学 ,收 到 了较 为 理 想 的教 学 分 离 ,在 教 学 过 程 中 , 需 把 大 任 务 分 解 为若 干 子任 务 , 将
效 果 。 本 文 以二 台 电 动 机 顺 序 启 动 的 电 路 教 学 内容 为 例 ,
知 识 点 分 散 穿 插 在 各 教 学 环 节 和 子 任 务 中 , 让 学 生 通 过 完 成 子 任 务 ,最 终 完 成 实 际 的 工 作 项 目,实 现 教 、 学 、 做 紧
学研 究[ J 】 . 中 国管理 信 息化 , 2 0 1 3 ( 2 0 ) . [ 2 】 曾欢 . 浅谈 一 体 化 模 式在 基础 会 计教 学 中的 应 用【 J 】 . 科技信息 , 2 O 1 2 ( 2 1 ) . [ 5 】 唐坤 , 宁会 珍 . 完 善 高职 高 专会 计 专 业 实 践教 学 的 对 策研 究[ J 】 . 中 国管理 信 息化 , 2 0 1 5 ( 4 ) . [ 4 】 方平 . 技 工 院校 基础 会 计 “ 教 学 做一 体 化 ”课 改初探
四 、 小 结
综 上 所 述 ,技 工 院 校 会 计 一 体 化 教 学 改革 具有 一 定 的
理 论 意 义 和 实 践意 义 。 只有 努 力 对 技 工 院 校 会 计 一 体 化 教 学 进 行 深 入 改 革 ,才 能 最 大 限 度 地 提 高 整 个 社 会 会 计 工 作
的质 量 , 才 能 大 幅 度 提 升 会 计 专 业 人 才 的综 合 应 用 能 力 ,

教 材 分 析
专 业 一 门技 术 性 、 实践 性 很 强 的 核心 专业 课程 。 该 课 程 以 机 电 设备 的 自动 控 制 为基 础 ,要 求 学 生 掌 握 可 编 程 控 制 器 ( P L C) 的基 本 知 识和 基 本 技 能 ,为 学 生 学 习后 续 课 程 及 毕

PLC技术应用在一体化实训教学中的探讨

PLC技术应用在一体化实训教学中的探讨

PLC技术应用在一体化实训教学中的探讨摘要:PLC技术是现代工业自动化生产控制的重要技术之一,大多数院校尤其是机电类专业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通过PLC实训掌握PLC技术,培养他们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

只有不断优化PLC实训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生产技术。

本文通过对PLC课程的特点分析,对教师素质提出了高要求,并介绍了PLC技术在一体化实训教学中的方法和手段。

关键词:PLC实训;教学效果;优化内容;改革教学模式1.课程特点1.1PLC技术应用广泛PLC即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由数字运算操作的通用工业自动化系统,他采用一类可编程的储存器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能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PLC技术紧密联系硬件,具有配套齐全、功能完善、实用性强、系统设计和建成工作量小、维护方便和易改造等优点,因此PLC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控制系统中。

1.2 PLC课程特点PLC关于电动机的控制技术,是机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

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PLC 程序执行与控制的应用,数字逻辑运算知识的使用,计算机技术的使用,程序的上传与下载等信号传输的连接等。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因地制宜选择恰当的教学场景和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的综合技能有所提高。

2 教师素质的要求相比于理论教学,在实训课程中要求指导教师有更高的专业技能和素养。

老师须结合本行业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来确定教学内容。

指导教师要分析并了解PLC课程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素养要求,总结过去的教学经验,不定期的更新和调整项目内容,还要和其他老师探讨实训内容和措施,这样不但有利于教师掌握教学节奏的动态性,也能使学学方案更适应学生的学习习惯,提升教学质量。

2.1 完善教师理论知识构架教师的知识素养对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素养产生直接的影响。

因此,作为PLC实训的指导老师,不仅要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理论知识,还要能正确和熟练的操作系统,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本着教书育人的态度才能成为合格的PLC指导老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 词 : 任 务 引领 型 ; 一体 化训 练模 式 ; P I C教 学
中图分 类 号 : G7 1 2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章 编号 : 1 6 7 2 — 2 6 9 8 ( 2 0 1 3 ) 0 5 — 0 0 4 3 — 0 2 随着 科 技 的迅 猛 发 展 , 企 业 自动 化 程度 的 日 益提 高 , 社 会 对技 能 人 才 需 求 逐 渐 由传 统 的操 作 技 能 型 向新式 的复 合 技 能 型转 变 , 企 业技 能人 才
第 2 6卷第 5 期
2 0 1 3年 l 0月
音鸟 取甚技术净 报
J o u r n a l o f Qi n g d a o Te c h n i c a l Co l l e g e
Vo 1 . 2 6 No . 5 Oc t .2 O 1 3
‘ ‘ 任 务 引领 型 一 体 化 训 练 模 式 " 在 P L C教 学 中 的 应 用
“ 任务” 环节 的重 点 是 如何 来 设 计 实 训项 目。 首 先根 据课程 的特 点 和 岗位对技 能人 才技 能 的要 求, 来设 定相 应 的学 习模块项 目, 以掌握 基 本知 识 和基本 技能 为 目标 , 实 现 培 训 过程 与 生 产 过 程零 距 离为 原则来 设 计 实 训项 目, 比如我 们 在 设 计 西 门子 ¥ 7 -2 0 0系 列 可 编 程 序 控 制 这 门课 时 , 我 们 知道 S 7 —2 0 0系列 的 P I C不 仅 有 基 本 逻辑 指 令 ,
还有 步进 指令 和 上 百条 功 能 指 令 , 如 果 单 独讲 这 些 指令 应 用 和 编程 方 法 时 , 学生 感 觉抽 象 、 枯燥 , 难 以理解 , 往 往 出现“ 言 者津 津 , 听者 昏 昏” 的教学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0 5 ~ 1 3
务 引领 型一 体 化训 练 模 式 ” 下 培训 的人 数 累计 达 2 0 0 0 0多 人 , 用 人 单位 反映 良好 。 该 训练 模 式对 高 职 院校 也 同样 适 用 , 目前 深
圳 市高 技能 人才 公共 实训 管理 服 务 中心 已经与 深 圳 职业技 术 学 院展 开 合 作 , 授 予 深 圳 职 业 技 术学 院为首 批“ 一体 化训 练 ” 实训 基地 。


“ 任 务 引领 型 一 体 化 训 练 模 式 ” 的概 念 和
内涵
“ 任 务 引领 型一 体化训 练 模式 ” 是 以培 养企业 需求 的技 能人 才 为依 据 , 以工作 任务 为 目标 , 以掌 握完成岗位任务技能要求 、 技术标准 的专业理论 和专 业 技 能 一 体 化 的 训 练 模 式 。所 谓 “ 任 务 引
领” , 就是从 “ 任务 ” 的 出现 和 解 决 人 手 , 然 后举 一
反三 地实 施训 练 。所 谓 “ 一 体化 ” , 有 三 个 方 面 的 含义, 一 是 工 作 过 程 的知 识 是 系统 的 , 不 是 零 散 的; 二 是 以工作 任 务为 目标 , 完 成 任务 的专业 理论 知识 和专 业技 能是 一体 化 的 , 不是 割裂 的 ; 三是技 能训 练过 程和 评价 过程 是一体 化 的 。它 力求 达到 训练 过程 与生 产 过程 的零 距 离 , 技 能 等 级 与实 际 能力 的零距 离 , 专业 理论 与专业 技 能 的零 距离 , 职 业 能 力与 就业 能力 的零距 离 。 [ 1 ] “ 任务 引领 型 一 体 化 训练 模 式 ” 的 核 心 内涵 “ 任务 一训 练一 评价 ” 三 个 环 节 。也 就 是 , 以 岗位 ( 工种 ) 所 承担 工作 任 务 为 基 础 , 将 训 练课 程 设 计 成 一 系列 的实训 任 务 ; 通 过 理 论 实操 一 体 化 的训 练 方法 完成 实训 任务 ; 在完 成实 训任 务 的过程 中 , 评 价学 生 的技能 水平 。
二、 “ 任务引领型一体化训练模式” 的具体实施
( 一) 任 务 的确 定
队伍 的综 合 素质 面 临 着 新 的 挑 战 , 而 我 国当前 绝 大部 分 的职业 教 育和 职业 培训 基本 上仍 然沿 袭着 理论 与实 操 分 开 的教 学 方 式 。在理 论 教 学 上 , 沿 用“ 填 鸭式 ” 的教学 方 法 , 等 到上 实操 课 时 , 理 论知 识 已经忘 的差 不 多 了 , 很 难 用 以前学 习 的理 论 来 指 导 实操 了 , 同时 实操 时 间与理 论教 学时 间相 比 , 所 占 比例仍 然 偏 少 , 难 以达 到 培 养技 能 人才 的 目 标, 难 以与企业 要 求 的员 工顺 利 接 轨 。2 0 0 8年深 圳 市 高技 能人 才公 共 实训管 理 服务 中心 探索 和研 究 了一 套“ 任务 引 领 型 一 体 化训 练 模 式 ” , 尤 其 是 针 对 企业对 技 能人 才 的需 求 进 行 培 训 , 实 现 培 训 过 程 与生 产过 程零距 离 的 目标 。五年 来 , 通过 “ 任
潘 锋
( 深圳 职业技 术学 院 机 电工程 学院 , 广 东 深圳 5 1 8 0 5 5 )
摘要 : 以培养技能人 才为出发点, 结合企业对技 能人 才的需求, 介绍 了构建以受训者为主体 , 以职业 能力 和 岗位 需 求为核 心 , 以训 练任 务 为载 体 的“ 任务 引领 型一 体化 训练模 式” 在P I C教 学 中的应 用 。该 训练模式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提 高学生动手能力, 尤其是培 养具有生产 实际的 操 作 能力很 有针 对性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