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阅览室光环境
轨道灯在学校图书馆的阅读环境照明中的设计与效果

轨道灯在学校图书馆的阅读环境照明中的设计与效果学校图书馆是学生学习和阅读的重要场所,为了提供一个舒适、高效的阅读环境,灯光设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中,轨道灯作为一种常见的照明设备,在学校图书馆的照明设计中发挥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就轨道灯在学校图书馆的阅读环境照明中的设计与效果展开讨论。
首先,轨道灯具备可调节照明角度的特点,这是其在学校图书馆照明设计中的一大优势。
学生在图书馆内阅读时,往往需要特定角度的光照来避免眩光或反射等问题。
轨道灯可以通过改变灯具的角度和位置,根据具体阅读位置和需求,为学生提供最佳的照明条件。
这种可调节的灯光设计不仅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舒适度,还能有效减少视觉疲劳和眼部不适,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其次,轨道灯的照明设计能够提供均匀的光照效果。
学校图书馆往往是一个相对较大的空间,传统的照明设计可能无法达到整体均匀照明的效果。
轨道灯通过设计合理的灯具布局和光照分布,可以实现对整个图书馆空间的均匀照明,确保每个角落都能得到足够的照明。
这样的设计保证了学生在任何位置都能享受到清晰明亮的阅读环境,提高了学生的阅读体验和效率。
同时,轨道灯的设计还能营造出温馨舒适的阅读氛围。
学校图书馆的照明设计不仅仅要满足阅读的功能需求,还需要考虑到学生在图书馆内的心理体验。
合理的灯光设计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色温和光色,营造出舒适宜人的阅读氛围。
温暖的光线可以帮助学生放松身心,进入专注的学习状态。
同时,柔和的灯光也能营造出安静祥和的氛围,为学生提供一个专注学习的环境。
除此之外,轨道灯还可以通过调节亮度的方式,实现灯光的智能控制。
学校图书馆的照明需求可能因不同的时间和使用情境而变化,传统的固定亮度设计无法灵活满足需求。
轨道灯的智能调光功能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实现灯光亮度的自动调节,提供最适宜的照明效果。
在白天或光线充足时,可以降低亮度节约能源;而在天黑或需要聚焦阅读时,可以增加亮度提供更好的照明效果。
这样的灯光智能控制设计不仅方便学生使用,还能有效减少能源的浪费,实现绿色环保的照明效果。
室内设计之高校图书馆实例分析

室内设计之高校图书馆实例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学习环境的需求不断提高,高校图书馆的室内设计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良好的室内设计不仅能够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本文将以某高校图书馆为例,对其室内设计进行实例分析。
一、设计理念该高校图书馆的设计理念是以人为本,注重实用性和美观性。
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充分考虑了读者的需求和习惯,力求为读者打造一个舒适、便捷的学习环境。
二、空间布局该高校图书馆的空间布局十分合理,充分考虑了读者的学习和阅读需求。
图书馆分为借阅区、阅读区和自习区三个部分。
借阅区设有借书台、书架和检索终端,方便读者借阅图书;阅读区设有舒适的座椅和桌子,供读者阅读和学习;自习区则设有独立的隔间和电脑桌,方便学生自习和上网查阅资料。
三、色彩搭配该高校图书馆的色彩搭配非常和谐,运用了大量的暖色调和冷色调,营造出舒适、安静的学习氛围。
同时,色彩的运用也起到了很好的视觉引导作用,引导读者进入不同的功能区域。
四、照明设计该高校图书馆的照明设计非常人性化,充分考虑了自然光和人工光的配合使用。
在白天,图书馆充分利用自然光,减少了人工光的用量;在夜晚,则通过柔和的灯光为读者打造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
五、家具选择该高校图书馆的家具选择非常考究,选用了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桌椅和书架,保证了读者的舒适度和便捷性。
同时,家具的材质和颜色也与整个设计风格相呼应,营造出一种和谐统一的感觉。
六、绿化设计为了给读者提供一个更加舒适的学习环境,该高校图书馆还引入了绿化设计。
在图书馆内部摆放了大量的绿植和花卉,不仅美化了环境,还能够净化空气和缓解读者的疲劳感。
七、智能化设计该高校图书馆还引入了智能化设计,配备了自助借还书机、检索终端和智能化安全系统等设备,提高了图书馆的管理效率和读者的使用体验。
同时,图书馆还提供了无线网络和充电设施等便利条件,方便读者使用电子设备查阅资料和学习。
八、总结该高校图书馆的室内设计非常成功,充分考虑了读者的需求和习惯,营造出了一个舒适、便捷的学习环境。
营造良好的高校图书馆晚间阅读环境——试析LED智能灯在书架上的安装

2013年第28卷第3期南昌教育学院学报其它收稿日期:2013-02-20作者简介:赵 青(1968-),女,上海人,从事历史文献学向的研究。
全球的绿色浪潮在涌动,低碳、节能、环保的建筑理念已成为共识。
图书馆是学校用电大户,这对现代的高校图书馆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其从过去空间、功能的单一目标转变为以空间、功能、资源、环境共同发展为目标。
在照明领域里,LED 发光产品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光源产品正吸引着世人的目光,未来必将进入以LED 为代表的新型照明光源时代。
如果我们把这种产品应用于图书馆的智能化照明,必将带来节能、环保的全新改变,根据这一思路,我们可以将图书馆内的图书按照使用频率分区摆放,根据师生的需求合理布局灯光,在保证充足的光线前提下,在书架上安装LED 智能灯具加强书架中的光线,以满足广大师生来图书馆查阅图书的需要。
以下对这一设想进行具体的探讨。
一、高校图书馆安装LE D 智能灯的必要性图书馆室内空间视觉环境的质量和水平是评价一个图书馆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按照我国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J133-90),图书馆建筑照明的照度标准值,图书馆书库的照度标准值最低20LX ,最高50LX ,高度应在0.75m 水平面,图书馆人工照明应选择高的照度标准,在不降低照度的情况尽可能采用高效节约电能光源。
图书馆作为承载书籍、知识的地方,默默地为学子们提供学习的方便,成为他们知识的源泉,学子们对于知识的渴望表现在阅读是须臾不可缺少的,图书馆理应提供人文关怀的阅览环境。
某大学在对图书馆使用情况的调查问卷中提到:91.43%的学生愿意捧着一本真实的书来看,仅仅8.57%的学生表示喜欢上网看书,虽然网上资源更新速度快,数量多,而且不用钱买就可以看到。
同时,在问卷中提到是否认为图书馆的开放时间合理时,有71.43%的学生认为晚上太早关,看书看得意犹未尽就要闭馆了。
同学们在对图书馆照明的抱怨中,有较多人提出了光线不足使眼睛产生不舒适问题,而且灯具损坏严重,排列杂乱无序。
基于非视觉效应的高校图书馆阅览空间天然采光设计研究

基于非视觉效应的高校图书馆阅览空间天然采光设计研究作者:马毓来源:《河北科技图苑》2020年第03期摘要:随着对人体非视觉通道研究的深入,天然光与人体生理节律的密切关系被更多地证实,高校图书馆阅览空间中天然光环境设计亟需重新审视和思考。
文章对高校图书馆阅览空间的天然采光设计进行展望:在考虑外部环境的天然光条件下,高校图书馆阅览空间应优先考虑设计东朝向的采光口,其次为南朝向;应充分利用采光中庭,多选用正方形的空间形状;分区式和夹层式空间布局更利于提高侧窗天然光线的射入量;多立面采光幕墙、天窗采光和室外阅览区域能让阅读环境天然光线丰富立体;考虑到读者的个人感光史可利用遮阳系统和采光辅助系统进行微调节。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阅览空间;非视觉效应;天然采光中图分类号:G258.9 文献标识码:ADOI:10.13897/ki.hbkjty.2020.00521 研究背景自2002年Berson[1]发现视网膜感光神经节细胞(ipRGC),人们开始关注人体对光的非视觉生物性反应,即非视觉效应(Non-visual Effect)。
这种反应对人体褪黑激素的分泌和与之关联的生理节律系统有着直接影响,即生命体征波动、警觉度、紧张感、睡眠质量、情绪等。
高校图书馆阅览空间作为读者在图书馆内利用书刊资料学习研究的主要场所,其服务效果自然与空间的天然光环境密不可分。
当前,国内学者对高校图书馆阅览空间天然采光设计的研究绝大部分从天然采光的视觉效应出发,以实地调研、计算机模拟、读者主观评价的方法对高校图书馆阅览空间的天然采光环境进行定量评价。
刘孟哲[2]对山西师范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高校图书馆天然采光利用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发现存在窗墙比例小、天然光照利用率低、靠窗阅读眩光严重等问题,提出对于开间进深较大的内部空间可采用中庭或天窗采光方式,为避免眩光使用窗帘及以天然光影配合合理的人工光源等采光优化办法;倪蔚超[3]依据采光系数(DF)、全天然采光百分比(DA)等衡量视觉功效的采光环境评价指标,以Desktop Radiance和Daysim为光环境模拟软件对图书馆典型阅览空间的天然光环境进行实地的典型时刻静态模拟和全年采光时段(8:00-18:00)动态模拟,分析得出高校阅览空间合适的朝向、不同侧窗采光方式下的空间尺度、窗地面积比及玻璃透射比;尚葛婧[4]以深圳市八所高校图书馆为样本,对读者和管理员针对阅览空间光环境的舒适性、使用偏好、照明灯具使用情况进行深度访谈,提出图书馆阅览空间的天然采光设计应充分考虑用户使用情况,注重满足读者差异化需求的建议。
高校图书馆阅览室布局的优化与设计

高校图书馆阅览室布局的优化与设计随着高校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学生们对知识的需求增加,高校图书馆作为主要学习场所之一,其阅览室布局的优化和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一个良好的阅览室布局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术氛围,为他们提供一个舒适、安静的学习环境。
首先,一个优化的阅览室布局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图书馆内设置多样化的阅览空间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习惯和喜好,有的喜欢在靠窗的位置阅读,有的则喜欢在拥有个人空间的独立小隔间内阅读。
因此,应该设置大桌子和个人小桌子的组合,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此外,为了提供更好的学习氛围,还可以在阅览室内设置小型的研讨室,供学生组团讨论和交流。
这些不同的学习空间可以有效地满足学生们的不同需求,提高学习效率。
其次,一个良好的阅览室布局还应该考虑到灯光和空气的问题。
图书馆是一个需要长时间阅读的地方,因此应该保证充足的自然光线进入阅览室。
合理布置窗户和采用透明材料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光,减轻学生的眼睛疲劳。
另外,阅览室内的灯光也需要适度的亮度和柔和的色温,以营造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
此外,阅览室应该保持通风良好,避免空气污浊,这有助于减少学生的疲劳感,提高学习效率。
此外,阅览室的布局还应该考虑到学生的休息需求。
学生们在长时间学习之后需要放松一下,因此,可在阅览室内设置休息区域,供学生休息和交流。
这些休息区域可以配备舒适的座椅和桌子,方便学生们放松身心。
同时,为了提供一个更舒适的环境,还可以在休息区域放置一些绿植和景观元素,以增加阅览室的美感。
另外,还可以在阅览室内设置一些娱乐设施,例如电视、音响等,供学生们放松娱乐。
这些设施应该与学习环境相互独立,避免娱乐声音对其他学生的干扰。
通过提供这些娱乐设施,可以帮助学生们释放压力,更好地面对学习。
最后,图书馆还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来进行阅览室布局的优化和设计。
例如,可以利用智能化系统对图书馆内的座位进行管理和预约,以便学生更方便地选择自己的学习位置。
图书馆阅览室环境的设计与改进

图书馆阅览室环境的设计与改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图书馆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
图书馆不再仅仅是一个收藏书籍的场所,而是成为人们学习、读书、思考和交流的重要场所之一。
而阅览室作为图书馆的核心功能区域,其环境设计和改进将直接影响到读者的学习体验和阅读的质量。
因此,我们有必要关注图书馆阅览室环境的设计与改进。
一、空间布局与座位设计阅览室的空间布局和座位设计是影响读者体验的重要因素之一。
传统的阅览室常常采用长桌和椅子排列的方式,对于个体学习的读者来说,这种设置可能会显得拥挤和不够私密。
因此,我们可以考虑不同的座位排列方式,例如:单独的独立书桌或者分隔开的小型学习空间,以提供更加舒适和私密的学习环境。
此外,合理设置座位数量和座位之间的距离也是必要的。
过于拥挤的座位可能让读者感到压抑和不舒适,而过于分散的座位又会降低阅览室的利用率。
因此,图书馆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合理安排座位数量,并确保座位之间的距离既不拥挤又不过于分散,以提供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
二、照明与采光设计阅览室的照明与采光设计对于读者的阅读体验和学习效果起着重要作用。
良好的照明设计可以提供足够明亮的学习环境,减少视觉疲劳并提高阅读效果。
而充足的自然采光则可以让读者感受到自然的舒适,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
在照明设计上,我们可以采用一些柔和的光线,避免刺眼和过度耀眼的情况发生。
此外,合理的灯光布置和照明角度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以确保每个座位都能得到适当的照明。
在采光设计上,我们可以通过合理设置窗户和天窗来增加自然光的进入。
同时,也要注意避免过多的日光直射,以免干扰读者的视线。
此外,适当利用遮光窗帘或调光设备也是必要的,以满足不同时间、不同季节的照明需求。
三、噪音管理与隔音设计图书馆阅览室需要提供一个相对安静的学习环境,为读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噪音管理和隔音设计成为了关键的考虑因素。
为了控制室内噪音,我们可以采用一些隔音材料来减少外部噪音的干扰。
例如,在天花板、墙壁和地板等位置使用隔音板或隔音砖,可以有效减少噪音的传播。
高校图书馆阅览环境的人性化设计——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提高读者到馆率

科技视界
高校图书馆阅览环境的人性化设计 要要 要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袁提高读者到馆率
徐 玲 宋成城 渊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图书馆袁吉林 长春 130062冤
揖摘 要铱高校图书馆作为向师生提供文献信息服务尧提供健康有益的精神食粮的重要场所袁在学校教学和科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袁是 传播文化的野第二课堂冶袁创造一个良好健康的阅读环境袁有利于高校图书馆服务水平的提升袁有利于广大师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袁有利于更好地 发挥图书馆的效益遥
图书馆应充分体现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郁的学术氛围袁通过 强烈的文化气息引人入馆袁引人入学袁使馆内外充满图书馆所特有的 文化感染力和教育氛围遥 图书馆这项工作是文化尧科研的前期劳动袁它 的学术性及所涉及学科的广泛性袁足以将图书馆划归于文化尧科学研 究的范畴遥 具体的活动中袁我们要经常性的举办学术会议尧讲座曰举办 各类书展尧图书馆自身及用户的文化尧科技成果展览曰设置专家咨询窗 口及全方位开展咨询活动曰创设独树一帜的特色服务曰读者对图书馆 工作积极参与和监督曰定期召开读者座谈会曰板报宣传曰阅读论坛等遥 图书馆教师要把人文气息注入图书馆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袁从思想上 真正树立服务育人尧以读者为本的理念遥 图书馆教师对读者的影响主 要来自情感而不是权威袁把握读者的需求和心理袁以良好的职业形象 和温和文明的语言和态度为每一位读者服务袁读者置身于这样的环境 中袁一定会有如沐春风尧宾至如归的感觉遥
高校图书馆是以人为本的人文馆袁它应该是一个使人振奋袁有活 力的建筑遥 良好的环境能给人带来学习的欢乐袁不仅要让读者有好书 可看袁有优秀的文化信息资源可查袁还要让读者看得舒服袁看得健康袁 查得有收获遥
咱责任编辑院朱丽娜暂
作者简介院徐玲渊1968要冤袁女袁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袁副研究馆员袁研究方向为图书管理遥 宋成城渊1967要冤袁男袁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袁馆员袁研究方向为图书管理遥
论高校图书馆的环境设计

论高校图书馆的环境设计
大学图书馆是一个重要的学习资源,其技术设备和空间设计都可以为学生、教师和研究者提供良好的研究和工作环境,而为了更好地满足图书馆的使用者需求,高校图书馆在环境设计上也有一定的要求。
首先,高校图书馆的环境设计要注重安静环境的建设,要求阅览室的温度、湿度、声音等环境参数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要保证学习空间空气洁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消除室内污染。
同时,为了方便学习者和研究者,图书馆要求其环境设计亮度合适,合理安排座位,让大家可以正常阅读、学习和研究,并充分量身定制个性区域,满足不同用户的阅读需求。
其次,高校图书馆的环境设计需要注重艺术构筑,以使学习空间充满活力与欢乐,改善学生们工作、学习的情绪和态度。
因此,让艺术元素在图书馆空间中完美融入,营造舒适的阅读环境,以提升阅读者的学习兴趣和认知能力,还可以运用有趣的游戏元素,激发学习者对知识的探索热情。
另外,高校图书馆的环境设计要注重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尽可能地通过节能减排、可回收利用等实现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高校图书馆的空间设计要采用环保材料,采用低碳的施工技术、节能设备等环保技术,这将有助于降低图书馆的能耗,有效减少污染,为高校图书馆的正常运行和可持续经营提供前景。
综上所述,高校图书馆的环境设计要注重安静环境、艺术构筑、可持续发展,以提供一个轻松、舒适和绿色的学习环境,及时响应当
地用户的需求,为不同类型用户提供更多如安全、安心、温暖的阅读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图书馆阅览室光环境
一、概述
本次研究对黑龙江科技学院图书馆,哈尔滨工业大学图书馆,黑
龙江大学图书馆,以及哈尔滨理工大学图书馆等进行光照度测试,
并进行光曲线分析、室内光环境分析,希望可以提出改进方法,解
决同学所关心的照明问题,同时为以后的各高校图书馆阅览室的低
碳环保的角度考虑建筑设计的问题提出建议和想法。以下就以黑龙
江科技学院图书馆7楼、8楼阅览室为例进行说明分析。
二.室内光环境数据分析
以黑龙江科技学院为例:
2.1、桌面照度分析:以下是对黑龙江科技学院图书馆7层和8
层的自习室的桌面照度分析。
2.2、测试条件:分天然采光,白昼辅助照明,夜晚人工照明,三种
情况的水平照度。并尽量达到全阴天要求, 选择光气候为阴, 多
云。数据有可分析性及参考性。
黑龙江科技学院图书馆8层 位置1
黑龙江科技学院图书馆8层 位置2
注:[ ]:20000lx天然采光, 未开灯,时间:2011.9.7am: 9:05 天
气:晴 室外照度: 12600lx;
( ):2000lx, 昼光辅助照明,开灯,时间:2011.10,27 pm: 15:27
天气:阴 室外照度:8400lx;
{ }:200lx, 夜间人工照明,开灯,时间:2011.9.7 pm: 19:30天
气:晴室外照度:12600lx。0
黑龙江科技学院图书馆7层
注:[ ]:200lx,天然采光,未开灯,时间:2011.9.9 am: 8:00 天
气:晴 室外照度:12600lx;
( ):2000lx,昼光辅助照明,开灯,时间:2011.10.27 pm: 16:13
天气:阴 室外照度:8400lx;
{ }:2000lx,夜间人工照明,开灯,时间:2011.9.9 pm: 20:45 天
气:晴 室外照度:12600lx。
三.测量评析:
自习室平均照度
3. 1 天然采光
计算点实测值与设计采光标准比较:实测平均照度:89.35( lx ),
采光标准照度:150( lx)
注: 室外临界照度取5000 lx, 哈尔滨可为4000- 4500 lx
3. 2昼光辅助照明
昼光辅助照明的照度水平通常应不低于300~ 500 lx 。据此以低
标准为参考, 所测结果统计:大于300 lx 的点小于300 lx 的点
达标与未达标比例
大于300lx: 自修室32(个) 小于300lx:自修室55(个)
3. 3 夜间人工照明
照明方式为一般照明, 主要应满足:
( 1) 照度水平( 2) 分布质量
照度水平参考照明设计照度标准, 可为低标准, 中等标准, 较
高标准。分布质量考虑照明均匀度, 即最低照度与平均照度之比。
情况对照如下:
实测平均照度:58.86( lx )
实测照度最小值:1( lx )
实测照明均匀度:0.01
照明设计照度标准:200-300-500( lx)
要求照明均匀度:>0.7
对上述检测数据的分析表明,未达到最低标准。明显原因是日光
灯安装密度不够大,灯的距离过大,且坏损的灯管比较多。
3. 4对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大学以及哈尔滨理工大学的图书
馆自修室数据分析表明,天然采光都达到了标准,昼光辅助照明能
达到最低标准,但夜间人工照明的平均照度基本都达不到最低标
准。由此可发现在图书馆建筑中良好的朝向是获取自然光线的一个
重要前提。
四:结论
学习场所的光环境未达到应有的标准,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的
“功能第一”为重,却忽视了人的因素, 忽视对光照度的需求。
管理问题: 使用管理未能保证光环境的正常稳定。随意拆卸日光
灯管, 改变安装。灯具破损严重。采光罩积尘污染严重。
对于当今图书馆数字化理念指导下的大跨度建筑空间来说仅靠
侧窗采光是不够,需要灯光的辅助照明。因此强光下的位置常常无
人坐或是需要挂上窗帘中位置值得注意的是在受强光照射的时间
段中阅览室内全部采用人工照明是一种浪费能源的做法因而在照
明设计中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调控。
五.建议
实际工作中,应当根据阅览桌的位置、高度,灯的布置以及阅览
室的空间大小,按照使用者阅读时所能获得的最佳照度设计高校图
书馆,从而为使用者构建一个科学的、适宜的照明环境。
定期检查是否有破损的灯管并即使更换及清洗灯罩。
读者在阅读中容易产生眼疲劳,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桌面颜色过深
所致。对于选用桌面颜色较浅的阅览室日来说则获得了更理想的效
果。因此在阅览桌面的选择上宜选用反射系数大约为30%的暖灰色
作为背景色,可采用颜色不要过深的亚光漆桌。
尽量采用混光照明,即日光灯或节能灯与白炽灯或卤钨灯混合使
用,做到光色合理搭配,这样能够降低光源的频闪效应,有助于保
护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