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面试试讲真题汇总

初中化学面试试讲真题汇总
初中化学面试试讲真题汇总

初中化学面试真题收集

目录

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原子的构成》 (2)

题目名称:《原子的构成》 (2)

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 (5)

题目名称:《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 (5)

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7)

题目名称:《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8)

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固体药品的取用》 (10)

题目名称:《固体药品的取用》 (11)

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酯化反应》 (14)

题目名称:《酯化反应》 (14)

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如何从大豆中提取油脂》 (16)

题目名称:《如何从大豆中提取油脂》 (16)

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 (19)

题目名称:《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 (19)

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硬水和软水》 (22)

题目名称:《硬水和软水》 (23)

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原子的构成》

考试目标:初中

面试科目:初中化学

题目名称:《原子的构成》

详情:

1、题目:《原子的构成》

2、内容:

原子的房量、体积都很小。那么,原子是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原子能不能再分?科学家为了揭示原子结构的奥秘,经历了漫长的探究过程。其中,英国科学家汤姆生(Joseph John Thomson, 1856-1940)和卢瑟福(Ernest Rutherford, 1871-1937)为人们认识原子结构作出了巨大贡献。

科学家研究发现,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构成的。两者所带的电量大小相等,电性相反,因而原子呈电中性。

原子核的半径大约是原子半径的十万分之一。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的体积极小,核外电子在核外空间作高速运动。

原子核的体积虽然很小,但原子核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电子的质量相对要小的多。

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核电荷数)等于核内质子所带的电荷数(质子数),也等于原子核外电子数。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基本要求:

(1)配合教学内容要有适当板书;

(2)教学中要有提问互动环节;

(3)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

解析:

初中化学《原子的构成》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教师讲解:十九世纪末前,原子一直被认为是坚硬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1804年道尔

顿已系统地提出了原子学说,他认为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1897年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卢瑟福通过实验证明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两部分构成的。汤姆森提出枣糕式原子模型。请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象一下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是怎样构成原子的?(二)新课讲授

1、原子的结构

展示视频:展示带正电荷的α粒子轰击金箔,让学生仔细观察α粒子的运动轨迹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实验中大多数的α粒子能顺畅地穿透金箔;少数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线,发生偏转;极少部分粒子遇到了坚硬的不可穿透的质点,反弹回来。

提出问题:已知α粒子带正电,原子中电子带负电,原子核带正电。大部分粒子可以顺利通过金箔,可以说明什么?

学生回答:说明原子内的大部分空间被电子占据。

提出问题:为什么只有少数粒子发生偏转;而极少部分粒子被反弹回来?

讨论交流:说明在原子中有一个原子核,它的体积与原子比小很多。

提出问题:小组讨论一下在原子内部,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是如何分布的。

学生回答:如果把原子比作一个庞大的体育场,而原子核只相当于一只蚂蚁。因此,原子里有很大的空间,电子就在这个空间里做高速运动。

提出问题:教师展示原子结构动画示意图,并提问原子核是否还能进一步分为其他粒子?

学生回答:原子核可以进一步分为质子和中子。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2、原子中各粒子数量关系

提出问题:科学家经过不断研究证实了原子显电中性。组织学生阅读课本68页拓展视野思考可以得出核外电子数与核电荷数怎样的数量关系?

学生回答: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

教师补充:原子核中子不带电,故核电荷数所带正电荷数等于质子数,故可得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三)巩固提高

学生活动: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寻找同学扮演的角色,说出构成原子的粒子有哪几种?他们是怎样构成原子的,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互动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作业:本节课已知道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课后预习课本或查阅资料看看有关原子质量是如何表示的?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如何讲好较为抽象的、微观的化学知识?【学科专业知识】

【参考答案】

中学化学中,像原子等微观粒子的构成及相关规律、物质结构等内容,都较为抽象,学生学习时也会比较枯燥所以在讲解时,应力求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要紧密联系学生已有的有关物质及其变化的经验与知识,尽可能通过化学实验或引用实验事实帮助学生理解。同时还要利用各种模型、图表和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可能有畏难情绪,我们应该及时进行鼓励和疏导,保证学生能够顺利学习。

2、请说出氢的三种同位素的质子数、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分别是多少?【学科专业知识】

【参考答案】

一个氢【氕】原子—H,含有1个质子,0个中子,1个电子;一个重氢【氘】原子—D,含有1个质子,1个中子,1个电子;一个超重氢【氚】原子—T,含有1个质子,2个中子,1个电子。

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

考试目标:初中

面试科目:初中化学

题目名称:《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

详情:

1、题目:《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

2、内容:

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煤、石油、天然气消耗量急剧增加,释放的二氧化碳越来越多,而吸收二氧化碳的森林因为天灾和被滥砍乱伐而不断减少,使得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呈现上升趋势。当大气中二氧化碳或其他气体的含量升高时,会增强大气对太阳光中红外线辐射的吸收、阻止地球表面的热量向外散发,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上升,这就是所谓的“温室效应”。

许多科学家认为,温室效应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会产生不良影响。如果地球的气温上升,将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一些沿海城市会被淹没;有的地方会炎热得无法居住;气温上升,还会使很多的水蒸气进入大气,一些富饶的土地将变成沙漠。有的科学家认为近年来日益严重的全球厄尔尼诺现象也与温室效应有关。

3、基本要求:

(1)教学过程中要与学生有互动;

(2)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板书。

解析:

初中化学《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全球平均温度逐年升高……全球变暖与大气中哪种气体浓度的上升有着密切的联系?

学生回答:二氧化碳。

CO来源与哪里,为什么会引起全球变暖,这对于我们的生态环境教师引导:大气中

2

有哪些影响?这节课共同学习《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

(二)讲授新课

多媒体展示: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图

提出问题:自然界中有哪些产生二氧化碳的行为、有哪些消耗二氧化碳的行为。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二氧化碳的生成途径和消耗途径:人和动物的呼吸,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都会产生二氧化碳,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却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因此,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

多媒体播放:实验:“模拟生物圈的实验”。

提出问题:请学生观察温度计的变化,推测二氧化碳对环境

的温度有何影响。

学生回答:可以判断二氧化碳有保温的作用,大气中的二氧

化碳浓度升高,会引起环境温度的升高。

提出问题:为什么二氧化碳浓度过高会引起“温室效应”?

多媒体展示图片:温室效应。

学生回答:地球在吸收太阳辐射的热量的同时也会向外辐

射热量,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吸收地球向外辐射的部分热量,

也会将部分吸收的热量辐射回地球,这样就不会造成地球表面

的温度过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稳定,地球表面的温度恒

定或者变化不大。但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之后,这种效应会加强,因此会引起地球表面温度升高。

提出问题:温室效应加剧,对我们生态环境的有哪些影响?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1、海平面上升,部分岛屿、居住地会被淹没;2、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3、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4、动物们失去栖息地。

提出问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减小“温室效应”的危害?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1、减少矿物燃料的燃烧;2、使用清洁能源;3.植树造林。(三)练习巩固

1.导致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是()。

A.制冷工业

B.森林遭破坏

C.大量使用矿物能源

D.新能源的使用

(四)小结作业

小结:请学生说一说这节课学到的知识,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的生成途径以及消耗途径;温室效应的危害以及措施。

布置作业: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形成温室效应的气体都有哪些。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你通过这节课,想让学生获得怎样的知识?【教学设计】 【参考答案】

让学生获取的知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就是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的产生途径和消耗途径,分别是种植物的呼吸作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含碳物质)的燃烧、微生物对动植物尸体的分解作用和植物的光合作用,以及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的危害和措施。

2、说出至少两种鉴别CO 和2CO 的方法?【学科专业知识】 【参考答案】

根据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不同,可以采用如下方法鉴别CO 和2CO 。

方法一:分别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有沉淀产生的是2CO ,无明显现象的是CO 。方法二:气体通过灼热的CuO 黑色粉末,能将黑色的CuO 还原成红色的Cu 粉的是CO ,无变化的是2CO 。方法三:分别将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剂中,试剂变红的是2CO ,无变化的是CO 。

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考试目标:初中 面试科目:初中化学

题目名称:《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详情:

1、题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内容:

实验1-1

(1)把盛有少量水的试管斜夹在铁架台上(如图1-1)。在试管底部小心加热到水沸腾。把一块洁净的玻璃片(或盛有冷水的小烧杯)移近试管口,观察并记录发生的现象。

(2)取少量硫酸铜晶体(俗称胆矾或蓝帆)放在研钵内,用研钵把胆矾研碎。观察并记录胆矾发生的变化。

(3)在2支试管中分别放入少量研碎前、后的胆矾,并加入少量水,振荡得到澄清的硫酸铜溶液。再向2支试管中分别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并记录试管中发生的现象。

在实验(1)和实验(2)中,液态的水经过沸腾变为水蒸气,冷却后又变成液态的水;块状的胆矾经过研磨后变成粉末状的胆矾,虽然水和胆矾发生了形态的变化,但并没有生成其他物质。这种设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汽油挥发、铁水铸成锅、蜡烛受热熔化等都属于物理变化。

在实验(3)中,胆矾在变化中生成了其他物质。这种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做化学反应。木柴燃烧、铁的生锈都属于化学变化。

3、基本要求:

(1)要有适当的板书设计;

(2)试讲要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3)教学过程中注意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

解析:

初中化学《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一)生活导入

教师提问:在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请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有关物质的变化。

学生回答:例如,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和冰、燃料能燃烧、钢铁制品在潮湿的环境会慢慢生锈等。

教师总结: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二)新课教学

1、物理变化

教师演示:教师进行有关物质变化的小实验。实验一:水沸腾的实验,有大量水蒸气冒出,玻璃片上有小水滴附着;实验二:将蓝色块状胆矾固体研碎后成为蓝色粉末。

教师提问:实验1、2有什么共同特征?

学生回答:变化过程中只是形状或状态发生了变化,物质的成分没有发生变化,并没有新物质的生成。

教师总结:变化过程中只是形状或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像这种变化叫做物理变化。物理变化的主要特征就是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气态、液体、固体)的变化。比如弹簧的伸缩就是形状的变化,也属于物理变化。

2、化学变化

学生实验:在2支试管中分别放入少量研碎前、后的胆矾,并加入少量水,振荡得到澄清的硫酸铜溶液。再向2支试管中分别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并记录试管中发生的现象。

教师提问: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学生回答:两支试管都形成蓝色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立即生成蓝色沉淀。

学生实验:在盛有少量石灰石(或大理石)的试管里加入适量稀盐酸。注意观察并记录试管和烧杯中发生的变化。

教师提问: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学生回答:加入盐酸后立即有气泡产生,石灰石逐渐变小。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摸一下试管感觉到发热。

教师提问:这两个反应有什么共同特征?

学生回答:这两个变化都有新的物质生成。

教师总结:日常看到木材燃烧,铁生锈等都是化学变化。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除生成其他

物质外,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

(三)巩固提高

如何准确的判断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四)小结作业

小结:学生总结本节课重点知识,教师补充。

作业:查阅资料寻找古诗中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下节课交流总结。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做实验就是探究吗?探究就是做实验吗?【教学设计】

【参考答案】

实验分为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探究性实验是实验的一种类型,所以做实验并不一定就是探究。同样探究的方法也有很多,如文献法、讨论法、观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反思法等。做实验探究是探究一种重要的方法但不是唯一方法。

2、原子弹爆炸是什么变化?【学科专业知识】

【参考答案】

原子弹爆炸既不属于化学变化,也不属于物理变化,它是热核变化。在中学阶段,我们说的化学变化分子可再分,原子不可再分,而原子弹的爆炸是一系列的核裂变链式反应,即原子也再分了,故原子弹爆炸是热核变化。

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固体药品的取用》

考试目标:初中

面试科目:初中化学

题目名称:《固体药品的取用》

详情:

1、题目:《固体药品的取用》

2、内容:

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里,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钥匙。有些块状的药品(如石灰石等)可用摄子夹取。用过的钥匙或镊子要立刻用干净的纸檫拭干净,以备下次使用。

把密度较大的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应该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以后,再把容器慢慢地竖立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滑到容器的底部,以免打破容器。

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可先

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用小纸条折叠成的纸槽)小心地

送至试管底部(如图1-24),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

实验1-3:

(1)用镊子夹取少量颗粒状石灰石(或大理石)放入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备用。

(2)取少星硫酸钠粉末放入另一支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备用。

3、基本要求:

(1)试讲中需进行实验演示;

(2)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的板书设计;

(3)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

解析:

初中化学《固体药品的取用》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实验仪器的名称、特点、用途,学习了实验室安全规则,当我们在实验室做实验的时候离不开具体的实验操作,我们这一节就开始学习具体的实验操作,首先

我们来学习固体药品的取用。

(二)新课教学

1、块状固体或金属颗粒的取用

多媒体展示:取用块状固体药品(石灰石和金属锌)的视频,学生观察药品的状态、药品存放试剂瓶的特征、取用药品的仪器以及操作顺序。

师生总结:块状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里,可用镊子夹取。用过的镊子要立刻用干净的纸擦拭干净,以备下次使用。

步骤:把密度较大的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应该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以后,再把容器慢慢地竖立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滑到容器的底部,以免打破容器。(一横二放三慢竖;仪器:镊子)

学生实验:实验1-3(1)用镊子夹取少量颗粒状石灰石(或大理石)放入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备用。教师巡视指导。

2、粉末状或小颗粒状药品的取用

多媒体展示: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碳酸钠粉末)的视频,学生观察药品的状态、药品存放试剂瓶的特征、取用药品的仪器以及操作顺序。

师生总结:粉末状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里,可用钥匙夹取。用过的钥匙要立刻用干净的纸擦拭干净,以备下次使用。

步骤: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可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用小纸条折叠成的纸槽)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一横二送三直立;仪器:钥匙或纸槽)

教师补充:固体药品取用原则:不触,不闻,不尝;节约药品;用剩的药品放入指定容器。

(三)巩固提高

学生实验:实验1-3(2)取少量碳酸钠粉末放入另一支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备用。教师巡视指导。

(四)小结作业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作业:利用家中的杯子、瓶子、碗、筷、匙等,以及食盐、冰糖进行固体药品的取用练习。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如何确定固体试剂取用量?【学科专业知识】

【参考答案】

取用量:按实验所需取用药品。如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固体以盖满试管底部为宜,液体以1~2mL为宜。多取的试剂不可放回原瓶,也不可乱丢,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在指定的容器内。

2、液体药品如何取用?【学科专业知识】

【参考答案】

(1)液体试剂的倾注法

取下瓶盖,倒放在桌上,(以免药品被污染)。标签应向着手心,(以免残留液流下而腐蚀标签)。拿起试剂瓶,将瓶口紧靠试管口边缘,缓缓地注入试剂,倾注完毕,盖上瓶盖,标签向外,放回原处。

(2)液体试剂的滴加法

滴管的使用:

a.先赶出滴管中的空气,后吸取试剂;

b.滴加试剂时,滴管要保持垂直悬于容器口上方滴加;

c.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橡胶乳头在上,以免被试剂腐蚀;

d.滴管用毕,立即用水洗涤干净(滴瓶上的滴管除外);

e.胶头滴管使用时千万不能伸入容器中或与器壁接触,否则会造成试剂污染。

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酯化反应》

考试目标:初中

面试科目:初中化学

题目名称:《酯化反应》

详情:

1、题目:《酯化反应》

2、内容:

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存在下可以反应生成有浓郁香味、不易溶于水的油状液体——乙酸

CH CH O-)取代了乙酸分子中乙酯。科字实验证明,乙酸乙酯是乙醇分子中的乙氧基(

52

羧基上的羟基(-0H)的生成物,即乙醇分子和乙酸分子间脱去一个水分子的产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像这种醇和酸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叫做酯化反应。

信息提示:官能团

甲醇、乙醇分子中含有羟基(-0H),乙酸、高级脂肪酸分子中含有羧基(-COOH),甲醛、乙醛分子中含有醛基(-CHO)。这些基团反映了一类有机化合物的共同特性,叫做官能团。

3、基本要求:

(1)根据上述片段,简要写出试讲提纲(要求试讲结束后上交);

(2)试讲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

(3)试讲中要有课堂提问

(4)试讲时要有必要的板书

(5)试讲中涉及到的实验及其他教学媒体只需用语言进行情景模拟即可。

解析:

初中化学《酯化反应》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厨师在炒菜尤其是烧鱼时都喜欢加些酒和醋,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这个过程产生了具有浓郁香味乙酸乙酯。

(二)新课教学

1、酯化反应

【演示实验】视频演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实验过程。学生观察。

【提出问题】乙酸与乙醇反应的实验中①实验条件是什么?(浓硫酸作催化剂,加热)②实验现象是什么?(实验中生成了有香味的、不溶于水的、无色透明油状液体。) 【微观演示】乙酸与乙醇反应中各分子的变化过程。

【学生归纳】乙酸脱掉羟基,乙醇脱掉氢,再结合生成乙酸乙酯和水。书写化学方程式:【教师介绍】乙酸乙酯是乙醇分子中的乙氧基(CH3CH2O-)取代了乙酸分子中羧基上的羟基(-OH)的生成物。像这种醇和酸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叫做酯化反应。

【学生练习】乙酸与正丙醇生成的酯叫乙酸丙酯,甲酸与乙醇的反应生成甲酸乙酯。

【发现规律】酸与醇生成的酯叫做某酸某酯。

2、官能团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信息提示”部分,归纳什么是官能团。并举例说明。

【讨论作答】一些基团反映了一类有机物的共同特性,叫做官能团。例如:甲醇和乙醇的官能团是羟基,乙酸和高级脂肪酸的官能团是羧基,甲醛、乙醛的官能团是醛基。

【归纳总结】官能团一般是指能决定这个物质特殊性质的基团。

(三)小结作业

小结:学生总结本节课内容。

作业:总结常见有机物中的官能团及性质。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教学重难点是什么?【教学设计问题】

【参考答案】

学生第一次接触酯化反应,酯化反应是高中有机化学的重要知识之一,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反应类型,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酯化反应。乙酸乙酯是乙醇分子中的乙氧基(CH3CH2O—)取代了乙酸分子中羧基上的羟基(—OH)的生成物,即乙醇分子和乙酸分子间脱去一个水分子的产物。对于学生来说,较难理解,内容也比较抽象,因此设置难点是酯化反应的机理。

2、酯化反应生成的水分子里的氧原子是由醇提供还是酸提供?在科学上怎样给予肯定?【专业知识问题】

【参考答案】

酸提供的。可以用同位素示踪法:用含氧的同位素18O的乙醇与乙酸反应,可发现所生成的乙酸乙酯分子里含有18O原子;同样用用含氧的同位素18O的乙酸与乙醇反应,发现所生成的乙酸乙酯分子里没有18O原子。

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如何从大豆中提取油脂》

考试目标:初中

面试科目:初中化学

题目名称:《如何从大豆中提取油脂》

详情:

1、题目:《如何从大豆中提取油脂》

2、内容:

油脂不溶于水,易溶于汽油等有机溶剂中。用有机溶剂可以把植物果实,如大豆、花生中的油脂提职出来。

在通风良好的场所,用以下实验可以从大豆中提取豆油。

1、用研钵把5g大豆研碎,放到试管中,加入10 mL己烷(一种有机溶剂),振荡后,静置几分钟(图8-9 a、b);

2、用过滤器过滤提取液(图8-9 c);

3、把提取液放在小烧杯中,用热

水浴蒸发掉己烷(图8-9 d)

4、观察得到的大豆油。把油移入

试管,向试管中加入10 mL水,振荡静

罝后,豆油和水分层,豆油浮在水面上

(图8-9 e)。

人体内的脂肪储备着丰富的热能。一个人如果活动量小,热量消耗就少,体内积累的脂肪就多。如果摄入的碳水化合物过多,剩余部分也会转化为脂肪。如果摄入的食物提供的热量不足以供给活动的需要,体内的脂肪就会被消耗。

3、基本要求:

(1)试讲中要讲解实验的过程;

(2)十分钟内完成试讲;

(3)试讲中实验操作用语言进行情境模拟即可。

解析:

初中化学《如何从大豆中提取油脂》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一)生活导入

多媒体展示大豆油的图片,提出问题:如何从大豆中提取大豆油?

(二)新课教学

1、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大豆油的图片,提出问题:如何从大豆中提取大豆油?

2、探究新知

(1)提取原理

提问:根据生活经验进行判断,大豆油具有哪些性质,可以帮助我们提取大豆油?

总结学生回答:①不溶于水;②易溶于有机溶剂;……

讲述:可以利用有机溶剂——己烷,把大豆的油脂提取出来

(2)提取过程

多媒体展示:实验用具:大豆、己烷、研钵、过滤装置、烧杯、试管等。

多媒体展示,教师演示:提取步骤:研碎→加己烷→静置。

提问:油脂已经溶在了己烷中,接下来应该如何去做?(固液分离)

教师演示:①过滤器过滤提取液;②用热水浴蒸发掉己烷。

进行实验:学生实际操作,用己烷提取大豆中的油脂,观察得到的大豆油。

(巡视指导:注意通风,禁止明火。)

提出问题:除去己烷的过程中,我们采取了热水浴的方法,原理是什么?

学生回答:热水浴的条件下,己烷会蒸发,油脂不会蒸发。

总结:这一实验中,利用了油脂易溶于有机溶剂的性质,用己烷提取了大豆中的油脂。再利用了己烷易挥发的性质,除去了己烷。

(三)拓展提高

多媒体展示:各种富含油脂的食物:肥肉、花生……

教师讲解:油脂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说明需要合理饮食,均衡营养。

(四)小结作业

小结: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作业:课下查阅资料,油脂对人体的重要作用,写成一篇文章。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举例说出几种含有油脂的食物?【学科专业知识】

【参考答案】

花生油、豆油、菜籽油、猪油、牛油等,常温下呈液态的叫做油,常温下呈固态的叫做脂。

2、六大营养素都有什么?【学科专业知识】

【参考答案】

蛋白质、糖类、油脂、无机盐、维生素、水。

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

考试目标:初中

面试科目:初中化学

题目名称:《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

详情:

1、题目:《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

2、内容:

探究: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

1、实验

(1)在试管中加入5 mL 5%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

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

(2)向上述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如图2-15)。

(3)待上述试管中没有现象

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

现象。待试管中又没有现象发生

时,再重复上述操作,观察现象。

2、分析与讨论

(1)在实验(1)和(2)中木条是否复燃?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2)在实验(3)的重复实验中,反应后二氧化锰有无变化?

(3)综合分析实验(1)~(3)中所观察到的现象,你认为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中起了什么作用?

在实验(1)中,带火星的木条不能复燃,是因为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分解缓慢,放出的氧气很少。在实验(2)中,木条复燃,是因为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使分解加速。这一反应可以表示如下:

在实验(3)中,实验重复多次,每次只消耗了过氧化氢,二氧化锰好像永远用不完。如果在实验前用精密的天平称量二氧化锰的质量,实验后把二氧化锰洗净、干燥,再称量,你会发现它的质量没有发生变化。把它再加到过氧化氢溶液中,还可以加速过氧化氢分解。这种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做催化作用。硫酸溶液制过氧化氢瞧也有具有催化作用。

3、基本要求:

(1)教学过程中要有适当的提问环节;

(2)如果需要实验或辅助教学工具,采用语言模拟即可;

(3)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板书设计

(4)试讲时间控制在10分钟。

解析:

初中化学《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课前进行图片展示,自然界可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获得氧气;工业上可通过工业生产获得氧气;在实验室中,我们上节课的学习知道了可以通过高锰酸钾分解获得氧气。那么,在实验室还能不能通过其他的方式来获得氧气呢?

(二)新课讲授

教师资格证面试--初中化学---逐字稿万能模板

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逐字稿万能模板 1、题目:《溶解度》 2、内容: 3、基本要求: (1)学生了解如何判断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方法 (2)试讲时间10分钟 (3)师生之间有互动,教师有演示动作 教学设计逐字稿 各位考官下午好!我是应聘初中化学的19号考生,我的试讲题目是《溶解度》.(写板书)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身份过渡语)

同学们,我们思考一下,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能不能在一杯水里无限制的溶解蔗糖或者食盐呢?对,不能。那么大家知道是为什么吗?好,没关系,那么现在我们就自己来寻找答案吧。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溶解度。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我们先来做一组实验,希望大家能够认真观察,并将自己看到的现象记录下来,好我们开始我们的实验。在这里边,在我们的室温下,这里有一个烧杯,里边装了二十毫升的水,那么老师现在要向里边加入5克的氯化钠,大家看一下现象。接着我再加入5克氯化钠,大家再看一下,最后我再加入10毫升的水,大家观查到了什么现象? 好,我们将我们刚才观察到的现象以及我们的实验结果来汇总一下,谁来说一下呢?好,你来说一下。哦,这位同学说到他在第一组实验中看到氯化钠完全溶解了。好,不错。还有呢?嗯,你来说一下。这位同学提到在继续加入5 克氯化钠时,氯化钠没有完全溶解。还有第三个实验呢?嗯,你来说一下。这位同学提到氯化钠再一次完全溶解了。那么我们从刚才所说的以及我们的实验可以得到哪些结论呢?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是如何定义的。 我们第一个来看一下饱和溶液,刚才同学们说到观察到第二组实验现象时,氯化钠没有完全溶解。我们是在一定的温度下,我们的室温,同时我们加入的是第二次的5克,从“没有完全溶解”我们是不是可以得到饱和溶液的定义呀! 对,我们说它是在一定的温度下,同时加入一定量的溶剂,氯化钠没有完全溶解,我们说它不能再继续溶解了,我们将这样的溶液就叫做饱和溶液。同样的道理,大家能不能得出不饱和溶液的定义呀?好,谁来说一下?嗯,你来说一下。对这位同学回答得非常好。 我们说不饱和溶液其实和饱和溶液是相对来说的。它也是在一定的温度下,加入一定量的溶剂,它的溶质溶解了没有?对,它还能够继续溶解。我们说它在第一次溶解了,我们又向其中加入5 克的时候,它没有完全溶解,则第一次溶解后的溶液,我们说它能够继续溶解,我们就将它叫做不饱和溶液。 好,这就是我们大家刚才所得出的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定义。大家观察的都非常的好.下面我们再看一下我们是如何判定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真题

(小班教学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P28—29有趣的拼搭 教学目标 1、通过滚一滚、堆一堆、摸一摸、搭一搭等实践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体、球、圆柱,感知这四种形体的特征。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 3、通过小组形式的活动,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 教学设计 一、复习引入 1、复习 师:在“认物体”这节课上,我们认识了4个好朋友,它们分别是:(教师出示模具,学生说出它的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2、引入 师:今天,我们要通过活动继续研究这些形体,看看它们有什么特征。 全班分为4组进行活动,每组选一种形体作为本组的代表。哪个小组爱动脑、合作好,就从老师的智慧袋里摸出代表这组的一个形体,记一分,最后比一比哪组得分最多。 ●这里将教材中“摸一摸”这一教学环节贯穿于整节课中,在学生发言或小组活动评价后都可以进行摸一摸,增强了教学的整体性。在“摸一摸”这一环节中,学生要将习得的形体表象与手中能触摸到的形体进行一一对应,才能将所需要摸的一种形体从众多形体中挑选出来,因此一个学生虽然只摸一种形体,事实上对四种形体都进行了识别。 二、活动安排 1、滚一滚 师:老师这儿有个滚板,如果让这4种形体同时从上滚下来,小朋友们猜猜看,哪个会滚得快些?哪个会滚得慢些? 不管学生预想的是什么样的结果,教师先不给予评价,让各小组进行活动,学生通过滚一滚、看一看可以发现:球和圆柱滚得快一些,长方体、正方体滚不起来,只能从滚板上慢慢滑下来。 再让学生通过讨论、思考,说一说为什么球和圆柱滚得比较快,而长方体、正方体却不行呢? ●通过滚一滚这一活动,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曲面与平面的不同:曲面可以滚动,而平面却不可以。从而感知了球、圆柱与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

教师面试试讲答辩初中化学空气的组成图文稿

教师面试试讲答辩初中化学空气的组成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教师面试试讲答辩初中化学《空气的组成》为帮助各位考生备战教师面试,中公教师网整理了各学科教师面试试讲答辩语音示范,以下是高中美术《维伦多夫的裸女》试讲答辩,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 【面试备课纸】 【语音示范】 【教学设计】 空气的组成——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并对空气的成分有进一步的了解。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分析,提高动手实验的能力。 通过讨论和分析能主动与他人交流,对实验观察的结果、分析能用文字、化学语言进行表述,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培养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体验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难点】 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 实验仪器和药品:水、红磷、集气瓶、弹簧夹、胶皮管、燃烧匙等。 四、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谜语导入 猜谜语“说是宝,真是宝,动物植物离不了,看不见,摸不着,越往高处越稀少”谜底是什么? 谜底就是空气。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学生回答】1.空气中有氧气,我们人呼吸的就是空气中的氧气。2.空气中有二氧化碳,我们人呼出的就是二氧化碳。 第二环节:新课教学 【教师引导】同学们都说空气中含有氧气,那我们就用实验来验证空气中是否含有氧气含有多少 大家前后两桌4人分以小组,讨论实验2-1的实验步骤,注意几个问题:①集气瓶中预先要加入少量水?②为什么反应前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

2019年教师资格高中化学面试真题及答案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高中化学面试真题及答案 第一批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 一、回顾 题目来源 5月18日河南省许昌市面试 试讲题目 1.题目:物质的分类 2.内容: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前者属于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后者起容纳分散质的作用,称作分散剂。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所处的状态(气态、液态、固态),它们之间可以有9种组合方式(如图2-4)。 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如果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类,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溶液中的溶质粒子通常小于1 nm,浊液中的粒子通常大于100 nm。介于二者之间的胶体粒子,其大小在1—100 nm之间。 如果考察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类分散系的稳定性,我们会发现溶液是最稳定的。不论存放的时间有多长,在一般情况下溶质都不会自动与溶剂分离;而浊液很不稳定,分散质将在重力的作用下沉降下来,如河水中夹带的泥沙会逐渐沉降;胶体则介于二者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属于介稳体系。 有些液态胶体也是透明的,用肉眼很难与溶液相区别。那么,用什么方法能够将它们区分开

呢? 3.基本要求: (1)要有适当的情境创设。 (2)教学过程中要有课堂互动环节。 (3)请在十分钟内完成试讲。 答辩题目 1.是不是所有的金属氧化物都属于碱性氧化物? 2.谈谈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二、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初中已经学习过物质的分类,那么按照物质组成成分的种类,可以把物质怎样进行分类呢? 【学生回答】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教师提问】可否进一步分类? 【学生回答】纯净物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教师引导】之前主要学习了纯净物的进一步划分,今天来研究混合物的进一步分类。 环节二:新课教学 【教师提问】混合物通常是由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中形成的。我们把这样的体系叫做分散系。阅读教材找到分散系的概念。 【学生回答】把由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中形成的体系叫做分散系。 【提出问题】结合分散系、分散质、分散剂的概念,说一说对于硫酸铜溶液、泥水来说什么是分散质、分散剂? 【学生回答】在分散系中,被分散的物质为分散质,分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分散剂。溶液中溶质分散质为硫酸铜固体,分散剂为水;浊液中分散质为泥,分散剂为水。 【提出问题】按照分散剂和分散质所处的状态(气态、液态、固态),它们有几种组合方式,并举出具体的实例。 【学生回答】气气(空气);液气(云雾);固气(灰尘);气液(泡沫);液液(酒);固液(泥水);气固(海绵);液固(珍珠);固固(合金)。括号外为分散质、括号内为分散剂。 【提出问题】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能对分散系进行分类吗? 【学生回答】按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提出问题】将Fe(OH)3和泥水分别进行过滤,观察并记录你看到了什么现象,由此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胶体的分散质能通过滤纸孔隙,而浊液的分散质则不能,这说明浊液分散质粒子比胶体的大。 【提出问题】结合刚才所做的实验和教材“科学史话”的内容,思考胶体的丁达尔效应与胶体粒子大小有什么关系,胶体能够发光吗?

教师资格面试:小学语文试讲题目

1.为小学三年级学生试讲课文《荷花》 荷花 作者叶圣陶 清晨,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做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过了好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要求: (1)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2)教学过程要有提问环节 (3)试讲时要体现师生互动 2. 为小学六年级学生试讲课文《秋天的怀念》 秋天的怀念 作者:史铁生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躁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地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

幼儿教师资格面试题库

幼儿教师资格面试题库 1.很多人都说幼儿园老师谁都可以做,只要看好小朋友们,不让他们受伤就可以了, 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 错误,没有清楚认识到幼儿教师的责任和义务,不仅要照顾幼儿的身体,保证安全和健康,做好保育工作。更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教育工作,采用多种形式如游戏,,舞蹈,绘画等对幼儿进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2.老师上课时反复强调你很棒,你很好,对吗?你的看法? 这是教师在运用言语赞赏来鼓励幼儿,可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鼓励幼儿活动的积极进行,这种言语奖励对于幼儿的成长非常重要,俗话说: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奖励的作用不容小觑。但是凡事有度,教师如果频繁采用鼓励语言过度,幼儿就会麻木并习惯化,这样鼓励的效果会越来越差。所以,作为幼儿教师,我要擅用言语鼓励和物质奖励,在幼儿取得进步或客服困难时适时使用,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3.有同学听力有问题,影响班级上课,老师要求把他换到特殊教育,你怎么看? 我认为这是不正确的做法。这位幼儿只是听力有一些问题,不是聋哑儿童,不需要将其送入特殊教育学校。面对这种轻度有身体问题的幼儿,我们支持融合教育,即让这些幼儿和其他正常孩子一起接受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健康成长。但是作为一名幼儿老师,我会去积极学习特殊教育的相关知识,掌握和这些身体有轻微问题幼儿的相处方式和教育方法,更有针对性对其进行教育。 4.新学年开始了,你新接手一个班,在教学一段时间后,你发现你在带班里学生做活 动的时候总有几个孩子调皮,你怎么办? 幼儿本来的天性就是调皮好动,要是想让孩子活动的时候安心停课不吵不闹,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我们自己的活动课程上下功夫,感兴趣的话题,玩具,活动,游戏,音乐,都会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上课是要传授知识给幼儿,但更重要的是要他们主动参与,幼儿参与度高,自身享受并喜欢活动课程,自然会跟着老师的活动走,就不会乱跑了。所以,与其一味要求幼儿听话,不如改进自身,让幼儿爱上活动课程,兴趣和快乐永远是最好的助推器。 5.班里有个叫田田的孩子,她总是在你教学的时候积极性不高,你去找她了解后发现,她上课的积极性不高是因为她说老师我有名字,不叫小朋友,你怎么办? 说明这位幼儿的心思比较细腻和敏感,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我会首先向她道歉,然后表明对她的关注和喜欢,但是需要向幼儿解释,小朋友是老师对班上所有孩子的统称,

2018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化学面试真题及答案

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化学面试真题及答案初中化学《化合价》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我们之前学习过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那么大家还记得这两个物质的化学式要如何书写么? (三)巩固提高

【提出问题】已知元素的化合价该如何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 【学生回答】知道了元素的化合价,可以根据成分元素的化合价推求实际存在的化合物中元素原子的个数比,从而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 【提出问题】两种不同的元素在结合成化合物时,原子个数比与化合价有怎样的关系? 【学生回答】化合价之比与原子个数比互为倒数。 (四)小结作业 小结:请学生总结本堂课的收获。 作业:阅读课本,思考已知化合物,该如何推求其中元素未知的化合价? 四、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举例说明化合价的实质是什么? 【参考答案】 在离子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数值就是这种元素的1个原子得失电子的数目,例如NaCl 中,一个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是-1价,1个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是+1价。在共价化合物里,元素化合价的数值,就是这种元素的1个原子跟其它元素的原子形成共用电子对的数目。电子对偏向那种原子,那种原子就显负价,电子对偏离那种原子,那种原子就显正价。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

2.你通过这节课想让学生获取怎样的知识? 【参考答案】 学生需要掌握两点:首先,能背诵出一些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其次,能说出化合价的一般规律,即非金属元素与氢、金属化合显负价,与氧化合显正价氢1(+1)、氧2(-2)应记住:正、负总价和为零;许多元素有变价,条件不同价不同。 初中化学《溶液》 一、考题回顾

初中化学面试试讲真题汇总

初中化学面试试讲真题 汇总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初中化学面试真题收集 目录 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原子的构成》 (3) 题目名称:《原子的构成》 (3) 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 (7) 题目名称:《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 (7) 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0) 题目名称:《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1) 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固体药品的取用》 (15) 题目名称:《固体药品的取用》 (15) 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酯化反应》 (19) 题目名称:《酯化反应》 (19) 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如何从大豆中提取油脂》 (22) 题目名称:《如何从大豆中提取油脂》 (22) 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 (26) 题目名称:《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 (26) 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硬水和软水》 (30) 题目名称:《硬水和软水》 (30)

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原子的构成》 考试目标:初中 面试科目:初中化学 题目名称:《原子的构成》 详情: 1、题目:《原子的构成》 2、内容: 原子的房量、体积都很小。那么,原子是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原子能不能再分科学家为了揭示原子结构的奥秘,经历了漫长的探究过程。其中,英国科学家汤姆生(Joseph John Thomson, 1856-1940)和卢瑟福(Ernest Rutherford, 1871-1937)为人们认识原子结构作出了巨大贡献。 科学家研究发现,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构成的。两者所带的电量大小相等,电性相反,因而原子呈电中性。 原子核的半径大约是原子半径的十万分之一。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的体积极小,核外电子在核外空间作高速运动。 原子核的体积虽然很小,但原子核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电子的质量相对要小的多。 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核电荷数)等于核内质子所带的电荷数(质子数),也等于原子核外电子数。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基本要求: (1)配合教学内容要有适当板书; (2)教学中要有提问互动环节; (3)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 解析: 初中化学《原子的构成》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2017年聘用制人员面试试讲题

2017年聘用制人员面试试讲题 1.请选择所学专业准备面试试讲题。 (五道题都要准备,现场抽签五选一确定面试试讲题目) 2.试讲时须准备板书,不需准备PPT,不允许带教案进入面试会场。 神经病学 1.脑脊液的分泌与吸收 2.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感染途径 3.乙酰胆碱递质和多巴胺递质的平衡与帕金森病 4.重症肌无力发病机制 5.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侧枝循环建立 呼吸内科 1.如何鉴别阻塞性和限制性肺功能障碍 2.应用肺功能如何诊断COPD以及如何进行COPD严重程度的分级 3.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何时可应用洋地黄类药物 4.简述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 5.简述常用抗结核药物的主要抗菌机制以及相关副作用

肝胆胰内科 1.何谓肝硬化?肝硬化的病因有哪些? 2.肝硬化有哪些常见的并发症? 3.肝硬化腹水的内科治疗包括哪些? 4.何谓肝性脑病?肝性脑病的诱因? 5.何谓慢性病毒性肝炎? 胃肠内科 1.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机制 2.克罗恩病诊断要点 3.肠结核的诊断要点 4.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治疗 5.急性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 心血管内科 1.简述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及策略选择 2.简述二尖瓣狭窄的并发症 3.简述临床各类常用降压药物应用禁忌症 4.简述心律失常的发病机制 5.简述心力衰竭常见的诱因

老年病 1.老年综合评估包括那些内容 2.老年人餐后低血压的诊断标准及临床特点 3.老年高血压的特点 4.老年高血压的降压治疗原则 5.老年人水、电解质调节功能的变化 血液学 1.缺铁性贫血的病因 2.血管内溶血和血管外溶血的鉴别 3.CD20单抗治疗ITP的机制 4.CML的发病机制 5.Allo-HSCT治疗AML的原理 肿瘤学 1.晚期肺腺癌靶向治疗的选择 2.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生物学机制 3.如何根据肿瘤标志物来源进行分类 4.肿瘤的三级预防 5.肿瘤的TNM分期

幼教面试结构化面试技巧

在幼儿教师资格结构化而试考试中,考生要认真分析题目,尽量提出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体现出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历年幼儿教资而试真题来看,幼儿教资结构化而试题目中侧重考查考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题目主要有以下几种: 1.保教实践类题目 这类题目在幼儿教资面试中是较为常见的,题目会设置各种关于幼儿在吃喝拉撒玩等方而的问题,包括幼儿的哭闹、幼儿不睡午觉、幼儿不会进餐等,并让考生去解决。例如,在午睡时,冬冬不肯睡觉, 一直弄手指,咬被子。作为幼儿老师,你怎么办?考生在解决此类问题时,需要从多角度入手解决,即解决问题的方式不要单一化,而是要多样化。 2.应急应变类题目 这类题目在幼儿教资而试中也是较为常见的,题目会设置各种突发情况,但大多数的问题都是幼儿的突发行为,其集中表现在幼儿的“非常规”行为和打架、吵架等。例如,小朋友们正在教室里做活动, 突然有一只昆虫飞入教室,小朋友的注意力都被昆虫吸引了。作为幼儿教师,你会怎么处理?再如,班里植物角种的豌豆发芽了,你带着班里小朋友观看,有一个小朋友说“老师,咱们种一只小白兔吧”。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你怎么办?考生在解决这类问题时,要考虑周全, 急中生智,处理好每一项突发事件。

3. 人际处理类题目 这类题目在幼儿教资面试中较少,题目会设置自己与幼儿家长、 与园长、与同事之间的矛盾关系,让考生进行处理。例如,有一些家 长对孩子的问题不够重视,如果你遇到这类家长,你会怎么与他们进 行沟通?再如,幼儿园和社区要合作搞一次活动,园领导要求你周末 加班。作为幼儿教师,你怎么办?考生在处理这类问题时,要积极协 调与各方的关系,采取合理、恰当的沟通方式解决问题。 这类题目在幼儿教资面试中非常少,题目往往是让考生组织家长 会、亲子活动等。例如,幼儿园打算组织亲子运动会,园领导让你负 责,你会怎么组织?再如,园领导让每个班组织一次家长会,作为幼 儿教师,你怎么办?考生在回答这类问题时,要注意条理性,并将活 动中的每个环节有效落实。 综上所述,考生为了应对问题解决类的题目,在备考期间可以从 以下几点做起: 第一,能够区分每一类题目,并清楚题目考查自己的哪方而能力。 第二,回忆自己之前当学生或者教师的经历,借鉴其中可用的办 法。 第三,与做老师的朋友多交流,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目

2018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化学面试真题汇总

初中化学面试真题 一、初中化学《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 (一)真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全球平均温度逐年升高……全球变暖与大气中哪种气体浓度的上升有着密切的联系? 【学生回答】二氧化碳。 【教师引导】大气中CO2来源与哪里,为什么会引起全球变暖,这对于我们的生态环境有哪些影响?这节课共同学习《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 环节二:讲授新课 【多媒体展示】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图

【提出问题】自然界中有哪些产生二氧化碳的行为、有哪些消耗二氧化碳的行为。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二氧化碳的生成途径和消耗途径:人和动物的呼吸,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都会产生二氧化碳,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却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因此,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 【多媒体播放】实验:“模拟生物圈的实验”。 【学生回答】地球在吸收太阳辐射的热量的同时也会向外辐射热量,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吸收地球向外辐射的部分热量,也会将部分吸收的热量辐射回地球,这样就不会造成地球表面的温度过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稳定,地球表面的温度恒定或者变化不大。但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之后,这种效应会加强,因此会引起地球表面温度升高。 【提出问题】温室效应加剧,对我们生态环境的有哪些影响?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1.海平面上升,部分岛屿、居住地会被淹没; 2.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 3.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 4.动物们失去栖息地。 【提出问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减小“温室效应”的危害?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1.减少矿物燃料的燃烧; 2.使用清洁能源; 3.植树造林; 环节三:练习巩固 1.导致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是( )。 A.制冷工业 B.森林遭破坏 C.大量使用矿物能源 D.新能源的使用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请学生说一说这节课学到的知识,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的生成途径以及消耗途径;温室效应的危害以及措施。 布置作业: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形成温室效应的气体都有哪些。 【板书设计】 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 一、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1.生成途径

2017年教师资格证面试-幼教试讲真题、模拟题及解析-华图教师网介绍

2017年教师资格证面试 幼教试讲真题、模拟题及解析 题目1: 参考活动设计: 大班语言活动:小蚱蜢(童谣) 【活动目标】 1、理解童谣内容,懂得做事情不要骄傲。 2、体会儿歌的韵律,对好听的儿歌产生兴趣,愿意学习有节奏地朗诵。 3、想像小蚱蜢骄傲时的语气神态,创编动作大胆表演。 【活动重点】 理解儿歌内容,学习有节奏地说出儿歌。 【活动难点】 理解“跳”、“跳高”、“弹”、“翘”等动词,并乐意能用动作大胆地表现。 【活动准备】 1.生活经验认识蚱蜢,了解其生活习性; 2.课件;蚱蜢图片;蚱蜢指偶每人一个;音乐伴奏带。 【活动过程】 一、谈话方式,导入童谣。 1、小朋友,你们知道什么动物会跳吗?(小兔子)小兔子怎么跳?请你们来学一学。(青蛙)学一学青蛙跳。(袋鼠)袋鼠怎么跳?咱们来学一学。 2、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神秘的小客人,它也会跳,它是谁呢?你们

看它来了!(出示蚱蜢图片)小蚱蜢想和你们交朋友,给你们带来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你们想听吗? 二、讲故事,朗诵童谣,帮助幼儿理解作品。 1.人们把这个故事编成了一首非常有趣地童谣,先听老师读一遍童谣;你们仔细听听童谣里说了件什么事,一会儿我有问题要请你们回答。 2.出示挂图,提问:画上是谁?(小蚱蜢)它在干什么呢?(出示字词卡“跳高”并跟读)你们知道跳高是什么意思吗?(从地上往上跳) 3.小蚱蜢跳上去了吗?(跳上去了)后来小蚱蜢怎么了?(摔了一跤)想一想小蚱蜢为什么会摔跤?(草一摇) 4.你觉得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蚱蜢?(骄傲)这首童谣让我们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做事情不要骄傲) 三、不同的方法和节奏朗诵童谣。 1、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小声地朗诵这首童谣。你读完这首童谣有什么感觉?(引导幼儿发现这首童谣简单、易读、富有韵律感)你们发现这首童谣大部分句子的最后一个字的发音有什么特点?(除了“小蚱蜢”“腿一弹”这两句,其他的都有“ao”;出示拼音“ao”认读,强调拼音的重要性。) 2、想一想我们还能用什么声音来读这首童谣?(引导幼儿用小动物的声音朗读这首童谣) 3、用不同的节奏来读这首童谣?(拍手朗诵一遍) 我们除了用手,还能用身体的什么部位来拍节奏?(鼓励幼儿用身体的不同动作,如拍肩、拍腿、跺脚等有节奏的朗诵童谣) 4、学习表演。 幼儿边操作指偶,边做蚱蜢跳跃状。 幼儿可两人结伴一起朗诵儿歌。其中一幼儿操作蚱蜢指偶,一幼儿进行配合。 【延伸活动】 1、体育游戏:小蚱蜢 2、请家长在生活中随机教育幼儿做事不要骄傲。 注:(故事)有一只小蚱蜢,它想学跳高,腿一蹬,一下就跳上了狗尾草;

2018年教师资格证初中化学面试真题及解析

化学面试真题 初中化学面试真题一、初中化学《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一)真题回顾 试讲题目1.氧化碳与温室效应 2.内容: 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 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煤、石油、天然气消耗量急剧增加,释放的二氧化碳也越来越多,而吸收二氧化碳的森林因为天灾和被滥砍乱伐而不断减少,使得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呈现上升趋势。当大气中二氧化碳或其他气体的含量升高时,会增强大气对太阳光中红外线辐射的吸收、阻止地球表面的热量向外扩散,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上升,这就是所谓的温室效应。 许多科学家认为,温室效应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会产生不良影响。如果地球的气温上升,将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一些沿海城市会被淹没;有的地方会炎热的无法居住;气温上升,还会是许多的水蒸气进入大气,一些富饶的土地将会变成沙漠。有的科学家认为近年来日益严重的全球厄尔尼诺现象也与温室效应有关。 3.基本要求: (1)教学过程中要与学生有互动。 (2)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板书。 答辩题目 1.你通过这节课想让学生获取怎样的知识? 2.说出至少两种鉴别CO和CO 2 的方法?(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全球平均温度逐年升高……全球变暖与大气中哪种气体浓度的上升有着密切的联系? 【学生回答】二氧化碳。 【教师引导】大气中CO2来源与哪里,为什么会引起全球变暖,这对于我们的生态环境有哪些影响?这节课共同学习《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 环节二:讲授新课 【多媒体展示】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图 【提出问题】自然界中有哪些产生二氧化碳的行为、有哪些消耗二氧化碳的行为。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二氧化碳的生成途径和消耗途径:人和动物的呼吸,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都会产生二氧化碳,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却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因此,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 【多媒体播放】实验:“模拟生物圈的实验”。 【学生回答】地球在吸收太阳辐射的热量的同时也会向外辐射热量,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吸收地球向外辐射的部分热量,也会将部分吸收的热量辐射回地球,这样就不会造成地球表面的温度过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稳定,地球表面的温度恒定或者变化不大。但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之后,这种效应会加强,因此会引起地球表面温度升高。 【提出问题】温室效应加剧,对我们生态环境的有哪些影响?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1.海平面上升,部分岛屿、居住地会被淹没; 2.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 3.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 4.动物们失去栖息地。 【提出问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减小“温室效应”的危害?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1.减少矿物燃料的燃烧; 2.使用清洁能源; 3.植树造林; 环节三:练习巩固 1.导致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是()。 A.制冷工业 B.森林遭破坏 C.大量使用矿物能源 D.新能源的使用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请学生说一说这节课学到的知识,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的生成途径以及消耗途径;温室效应的危害以及措施。 布置作业: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形成温室效应的气体都有哪些。

幼儿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机器人本领大》

幼儿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考点:幼儿 1、题目:《机器人本领大》 2、内容: 发挥幼儿想象,画出各种各样的机器人 3、基本要求: (1)组织 5-6 岁幼儿进行绘画 (2)试讲时间不超过 10 分钟

《机器人本领大》教学设计 一、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体验参加对美术创作活动的乐趣,萌发初步的创新意识。 2.技能目标:学会运用各种图形进行组合变化,设计各种各样的机器人。 3.认知目标:了解实际生活中广泛应用的机器人,知道机器人的基本特征。 二、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学习运用各种图形进行组合变化,设计各种各样的机器人。 2.活动难点:大胆想象,设计和创作机器人。 三、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玩具机器人若干,机器人欣赏画若干。 2.经验准备:认识各类常见的机器人,会唱歌曲《小机器人》。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歌曲导入,吸引兴趣 教师播放歌曲《小机器人》,调动幼儿关于机器人的经验。 (二)基本部分 1.初步感知机器人的外形特征。 教师展示机器人图片,引导幼儿认真仔细观察和讨论自己看到的机器人的外形特征。 师:“机器人是什么样的?它是由哪些图形宝宝组成的?” 2.幼儿深入思考和演示自己知道的机器人的本领。 (1)教师鼓励幼儿做小小讲解员讲述自己知道的机器人的本领。 (2)其他的幼儿对幼儿讲解的机器人进行大胆猜测,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3.幼儿运用不同形状的图形创作机器人,教师巡回指导。 (1)教师给幼儿展示绘画材料,交代注意事项。 材料:各种图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梯形、菱形等。 注意事项:材料分享使用,使用完材料归位。 (2)幼儿创作,教师指导。 (3)教师鼓励幼儿大胆与同伴展示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并引导其他幼儿互评幼

初中化学老师面试题.pdf

天文教育教师招聘专用试题 初中化学卷 一.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液体的颜色 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二)气体的颜色 1.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2.黄绿色气体:氯气 3.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三)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 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溶液的酸碱性 1.显酸性的溶液:酸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硫酸氢钠、硫酸氢钾等) 2.显碱性的溶液:碱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碳酸钠、碳酸氢钠等) 3.显中性的溶液:水和大多数的盐溶液 三.敞口置于空气中质量改变的 (一)质量增加的 1.由于吸水而增加的: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钙,氯化镁,浓硫酸; 2.由于跟水反应而增加的:氧化钙.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钠,硫酸铜; 3.由于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增加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二)质量减少的 1.由于挥发而减少的:浓盐酸,浓硝酸,酒精,汽油,浓氨水; 2.由于风化而减少的:碳酸钠晶体。 四.物质的检验 (一)气体的检验 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最新年5月教师资格面试语文试讲真题资料

语文试讲真题 (一)语文/小学 1.题目:《窃读记》 (1)题目:《窃读记》 (2)要求: ①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②研读作者的心理和动作 2. 题目:《卖火柴的小女孩》 3.题目:口语交际《小白兔与南瓜》 (1)题目:口语交际《小白兔与南瓜》 (2)要求: ①帮助小兔子把南瓜运回家; ②要求引导学生乐于与他人交流,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③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选择运南瓜,并说出理由。 4.题目:《望庐山瀑布》 5.题目:四年级《雾松》 (1)题目:四年级《雾松》 (2)要求: ①带领学生学字; ②讲解琼枝玉树、笼罩、模糊。 6.题目:一年级《a o e》片段教学 (1)题目:一年级《a o e》片段教学 (2)要求: ①试讲约10分钟; ②利用情景图,结合生活经验,指导学生读a、o、e的音; ③运用多种方法,指导学生识记a、o、e的形; ④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7.题目:拼音整体认读音节《zhi chi shi ri 》的教学 (答辩问的是你认为板书的意义在哪里)

8.题目:《小小的船》 (1)题目:《小小的船》 (2)要求: ①试讲约10分钟; ②引导学生借助插图,边读边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感受夜空的美; ③指导学生仿照例子,用简单的叠词说“的”字短语,积累“的”字短语; ④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9.题目:《劝学》 10.题目:《姓氏文化》 (1)题目:《姓氏文化》 (2)要求: ①说说中国的姓氏文化; ②指导同学们做游戏说出自己的姓氏。 11.题目:《只有一个地球》 12.题目:《江南》 (1)题目:《江南》 (2)要求: ①引导学生通过图片,想象江南采莲情景,体会江南美丽; ②有感情朗读并背诵课文 13.题目:《四季》 14.题目:《铁罐子和陶罐》 15.题目:《秋天》 (1)题目:《秋天》 (2)要求: ①试讲约10分钟; ②指导学生认识“秋”“气”等10个生字和木字旁、口字旁、人字头3个偏旁,会写“了”“子”等4个字和横撇一个笔画; ③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注意“一”的不同读音; ④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幼儿教师面试题目

教师应聘问得最多的面试试题 一、自我介绍 一般先让应聘者作自我介绍,着重说明自己的优势,时间大约2—3分钟。通过这一程序,招聘者旨在了解应聘者的学习成绩,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精明干练程度。 二、提问:开始之前务必记住: 1、谈论自己对教师职业的看法? 2、为什么选择我们学校?谈谈你应聘本校的动机。 3、有否从事家教,你认为家教和教学工作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4、谈论自己在教学环节当中有什么优势和劣势。 5、你认为你作为一名教师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6、你同意“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教师”这句话吗? 7、你最欣赏的班主任是那一种类型?你会怎么做? 8、谈论自己对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技巧 9、谈谈你自己的个性特征,是否外向,内向,是否有幽默感 10、谈谈你对人际关系的处理与看法 11、你有什么业余爱好? 12、如何发现“差生”身上的闪光点?

13、教学是一门技术还是一门艺术,你倾向那一种看法,若两者都不同意,请谈谈你的看法? 14、你认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15、你的座右铭是什么? 16、如果有学生在课堂上故意刁难,你该如何应对? 17、谈谈你最欣赏的一位中学老师。 18、谈谈团队合作在教学工作中的必要性。 19、你找工作考虑的重要因素是什么? 20、×××的考试成绩不理想,他伤心地哭了,作为教师的你会怎么办? 21、教师节就要到了,一位教师设计了这样一次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为学校的教师制作贺卡,并让学生自己设计贺词。谁知在活动开始时,一位同学提出做贺卡是不环保的行为。如果你是那位教师,你会怎样处理这一“突发事件”? 22、您认为教师的奖金差别越大越好,还是差别越小起好?为什么? 23、同样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在作文中都表达了一种同样的愿望:希望自己将来能做马戏团的小丑。一位老师的评语是:“胸无大志,真没出息!”一位老师的评语是:“愿你把欢笑带给全世界!”请你对两位老师的评语分别做出评价。

2019上半年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真题及答案【网友版】

2019上半年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真题及答案【网友版】 【导语】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及答案陆续发布中,无忧考网在考后整理了很多网友提供的2019上半年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真题及答案【网友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一、考题回顾【多版本】 1.浓硫酸的腐蚀性与稀释 2.饱和溶液 3.易燃物和可燃物的安全使用 4.微量元素和人体健康 5.燃烧的条件 6.多种多样的物质及其组成 7.氮气知识点 8.认识氧气的性质 二、考题解析【例如:认识氧气的性质】 【教学过程】 环节一:情境导入 【提出问题】假如你去攀登喜马拉雅山,你将准备哪些必用品?为什么? 【学生回答】①厚衣服。因为高海拔地区冷,要做好保暖。 ②登山绳、防滑鞋。因为可能会遇到峭壁等,还要防止在雪地上摔跤。 ③氧气。因为山顶空气稀薄,需要携带氧气供给呼吸。 【教师引导】从同学们的回答中我们已经知道氧气是一种能够供给呼吸的气体,那么氧气还有没有其他的化学性质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 环节二:新课教学 1.木炭与氧气的反应 【教师实验】将木炭在空气中点燃,再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请学生对比实验现象有何不同,解释原因? 【学生回答】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更剧烈。说明氧气是一种能支持燃烧的气体。 【教师实验】向集气瓶中加入澄清的石灰水,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学生回答】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了。 【教师讲授】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木炭和氧气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 2.蜡烛与氧气的反应

【教师实验】将蜡烛固定在燃烧匙内,在空气中点燃。将燃着的蜡烛由上而下缓慢伸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稍候,向集气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震荡。观察实验现象,判断产物。 (小组探讨产物是什么,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回答】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更加剧烈,集气瓶内壁有水珠出现,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澄清石灰石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3.铁丝的燃烧 【教师引导】非金属木炭、硫磺都可以与氧气发生反应,那么金属是否也能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 【播放视频】铁丝在空气中与在氧气中的对比燃烧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回答】铁丝在空气中加热发红但是没有燃烧。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发出耀眼的白光,并且生成黑色固体。 【教师引导】生成的黑色固体是四氧化三铁,并且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对比前两个实验写出文字表达式。 【提出问题】为什么铁丝与氧气反应实验时,铁丝要是螺旋状的?为什么要在瓶底放一些水? 【学生回答】螺旋状可以增大受热面积,使铁丝持续燃烧;在瓶底加少量水是为了防止生成的固体物质溅落在瓶底导致集气瓶炸裂。 4.氧气的助燃性 【提出问题】观察以上三个实验,木炭、蜡烛、铁丝在空气和在氧气中的反应现象,推断氧气具有怎样的性质? 【学生回答】木炭、硫、铁丝在氧气中反应更加剧烈,说明氧气能够支持燃烧。 【教师总结】氧气的化学性质较活泼,能够与很多物质发生反应。 环节三:巩固提高 【提出问题】观察对比这些实验的文字表达式,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来看,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回答】都是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并且都有氧气参与反应。 【教师讲授】我们把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在初中阶段,我们把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作业:查阅资料,了解氧气的用途有哪些。 【答辩题目解析】 1.在做铁丝燃烧的实验中,为什么要在集气瓶底加入少量水(或铺满少量沙子)。 【参考答案】 反应生成的固体物质温度较高,溅落瓶底,防止其致使集气瓶炸裂。 2.你采用了什么样的导入方式,有什么样的好处? 【参考答案】

1-2017小学语文面试试讲真题精选

2017下半年小学语文教师面试考题精选 小学语文《匆匆》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一)导入 1.用PPT出示明代钱鹤滩所做的明日歌,请学生大声朗读,思考其中的含义,说说其中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说出原因 (稍作互动,只要学生能自圆其说都用鼓励性的语言评价)。

然后引题:自古以来,时光易逝、人生苦短就是文人创作永恒的主题,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散文《匆匆》。(板书标题) 2.用ppt出示朱自清简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PPT出示生字词,教师范读、范写,学生朗读,练习写) 2.再读课文,思考文章主要写了什么,画一画主旨句。 (主要写时光易逝而人生庸碌无为,主旨句“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三)再读课文,小组学习 1.同学们先读一下文章的第一段,来说说大意。 (引出主题: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2.请同学以同桌为单位,结合文本讨论作者是用怎样的方式来表达这个意思的呢?这种表达方式又有怎样的效果呢? (用对比的方式。对比之处有两点:1.意思的对比:燕子、杨柳、桃花的情况都是有去有回、周而复始的,只有日子一去不复返了。用对比引发读者的思考;2.句式的对比:在讲述燕子、杨柳、桃花时用了较为规整的排比句,显得开篇有文采有气势,读起来朗朗上口。然而讲述我们的日子时,就脱离了排比的句式,用了平易近人的语言来反问。使句式活泼生动,富于变化。) 3.第二段里作者为什么说自己“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结合具体语句简述原因。 (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读懂这段的关键句: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用比喻的手法将人生的时间比作针尖上的一滴水,当一滴水回归大海时,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比喻人生的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