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9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9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9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9.1 固体废物产生情况

拟建项目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是垃圾焚烧炉渣和飞灰,另有少量的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站产生的废反渗透膜及污泥、脱硝废催化剂、少量废润滑油、烟气净化系统废除尘布袋、非正常工况活性炭吸附系统废活性炭等。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可知,脱硝废催化剂、飞灰及废润滑油、废布袋为危险废物,危险废物代号分别为HW50、HW18、HW08与HW49,其余为一般固废。

灰渣一经产生后,采取分别收集、处理:炉渣将被外运至启东真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用于制砖综合利用;飞灰为危险废物,输送到飞灰固化车间,稳定固化后的飞灰满足《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中关于生活垃圾焚烧飞灰进入垃圾填埋场的要求后,在本项目东侧现有垃圾填埋场进行分区填埋处理;脱硝废催化剂及废润滑油、废布袋均为危险废物,暂时存储在危险废物暂存间,后委托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单位接收处置;废活性炭和粗油属于一般固体废物,分处置方式分别为送焚烧炉和外售综合利用;污泥和生活垃圾收集后全部送至焚烧炉进行焚烧,不外排;废反渗透膜由厂家回收,不外排。

固体废物产生情况具体见表9.1-1。

表9.1-1 本项目固体废物产生情况

注:*为固化后的飞灰量。

本次评价着重分析灰渣污染防治措施。

9.2 环境影响分析

9.2.1 灰渣处理

9.2.1.1 灰渣性质分析

拟建工程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焚烧垃圾后产生的炉渣和布袋除尘器捕集的飞灰。炉渣主要为垃圾燃烧后的残余物,主要成分为MnO、SiO2、CaO、Al2O3、Fe2O3以及少量未燃烬的有机物、废金属等。飞灰主要成分为CaCl2、CaSO3、SiO2、CaO、Al2O3、Fe2O3等,另外还有少量的Hg、Pb、Cr、Mn、Zn、Mg等重金属和微量的二噁英等有毒有机物。

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质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环发[2008]82号)中的“生物质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查的技术要点”可知,“焚烧炉渣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工程应设置相应的磁选设备,对金属进行分离回收,然后进行综合利用,或按《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要求进行贮存、处置;焚烧飞灰属危险废物,应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2001)进行贮存、处置”。因此,本项目针对产生固废的不同性质分别进行处置。

9.2.1.2 灰渣处理方式

拟建工程采用灰渣分除方式,根据环发[2008]82号文中的“生物质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查的技术要点”的相关要求分别收集、处理,具体方式如下:

1、炉渣

垃圾经充分焚烧后产生炉渣,炉渣被推到燃烬段,从焚烧炉的后部排出,落入出渣机;余热锅炉受热面的积灰被机械振打装置振落入锅炉底部的漏斗中,漏斗下部配置星形阀,排出的锅炉积灰由输送机送至出渣机。出渣机内部充满水,以使炉渣熄火、冷却,大块的炉渣在此经水急冷后爆裂成小块。出渣机将湿炉渣运送到渣坑中,经灰渣吊车抓

斗装入自卸汽车外运至启东真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用于制砖综合利用。

本项目设置渣坑一座,深4.5m,有效容积为864m3。本项目炉渣产生量为183.39t/d (6.11万t/a),可满足本项目炉渣贮存约3天的量。

2、飞灰

(1)除灰系统

拟建项目飞灰主要来自袋式除尘器收集的烟尘(含向烟气中连续喷射的活性炭粉末),MCR 工况下全厂产生量约32.92t/d。拟建项目焚烧线的反应塔和袋式除尘器下设一条螺旋出灰机,将飞灰输出。螺旋出灰机连接到刮板输送机、再通过斗式提升机将飞灰送到灰仓储存。

(2)飞灰固化系统

飞灰稳定化过程包括飞灰储存和输送、物料的配料、固化等工序,其主要过程如下:烟气净化产生的飞灰通过斗式提升机输送至飞灰仓,经混炼机进行搅拌混合,并按比例均匀加入水泥、水和螯合剂。混合后的物料输送至飞灰坑进行储存。飞灰和飞灰稳定化产物的输送均在密闭设备中进行,防止飞灰扩散至系统外界。稳定化后的飞灰(45.10t/d)满足《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中关于生活垃圾焚烧飞灰进入垃圾填埋场的下列要求后,在本项目东侧现有垃圾填埋场进行分区填埋处理。

○1含水率小于30%;

○2二噁英含量低于3 TEQμg/kg;

○3《HJ/T300-2007-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醋酸缓冲溶液法》制备出的浸出液危害成分浓度低于表1规定的限值。

本扩建工程需新建专用飞灰储仓1个,有效容积200m3,可以满足本次扩建的焚烧线3天产生飞灰的存储量。

(3)飞灰在厂内的管理

根据生活垃圾焚烧的相关标准及技术规范可知,生活垃圾焚烧厂产生的飞灰属于危险废物,因此飞灰在厂内需作为危险废物进行管理,飞灰稳定固化车间防渗应满足《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7-2001) 及其修改单的要求。

9.2.1.3 灰渣处理环境影响分析

拟建项目产生的灰渣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灰渣收集、处置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对环境空气的影响;另一方面是灰渣在储存过程中受到雨水等浸溶产生的浸溶液对水环境的影响。

由工程分析可知,本项目灰渣处理系统全部设置于厂房内,灰仓与渣仓均采用钢制材板与密闭储存,飞灰和飞灰稳定化产物的输送均在密闭设备中进行。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的减少扬尘的产生,不会对周围大气环境造成影响。同时,灰渣采用全密闭储存,可以避免雨水淋溶,不会因产生浸溶液而对厂区周围水环境产生影响。

另外,炉渣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将被外运至启东真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用于制砖综合利用。

本项目炉渣可在厂内暂存3天,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较大影响。尽管本项目产生的飞灰属危险废物,但通过加入少量螯合剂进行稳定化处理,使飞灰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呈现化学惰性,同时通过水泥将其包容固化起来,使其与外环境相隔绝,确保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不会扩散污染环境。经过稳定化、固化后的飞灰全部运至临沭现有垃圾填埋场进行分区填埋处理,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本项目飞灰与炉渣可以做到安全处理,满足环境保护设计及相关法规的要求,可以最大限度减轻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9.2.2 危险废物影响分析

本项目所产生的危险废物量及类别具体见表9.2-1。该部分危险废物经收集后暂存在厂区内危险废物暂存间,最终送有资质的单位接收处置。

本项目危险废物贮存场所基本情况见表9.2-2。

表9.2-1 本项目危险废物汇总表

表9.2-2 建设项目危险废物贮存场所(设施)基本情况表

危险废物中的飞灰主要来自半干法反应塔和布袋除尘器,主要有害成分包括吸附在飞灰中的重金属以及二噁英、含重金属及二噁英的或形态,该部分飞灰通过飞灰储仓暂存,有效容积200m3,可满足3天的飞灰储量。

脱硝废催化剂及废润滑油、废布袋均为危险废物,暂时存储在危险废物暂存间,后委托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单位接收处置。危废暂存间占地面积51m2,有足够的空间能够暂存该部分危废。

危废暂存间为全封闭式且地面已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实施防渗措施,危险废物暂存车间设置在厂区西侧的冷却塔南面。车间地面采用环氧树脂为主材,由固化剂、稀释剂、溶剂、分散剂、消泡剂及其他填料等混合加工而成的环氧地坪漆,具有耐水性、耐油性、耐酸碱性、耐盐雾腐蚀性等化学特性,及耐磨性、耐冲压性、耐洗刷性等物理特性,可以满足化工工业对地坪的需要。

导流槽及收集井以丙烯酸树脂为基料的DH1900型防渗防腐涂料,防渗防腐涂料厚度不小于2.0mm,渗透系数不大于10-10cm/s,四周维护墙下部同样采用DH1900型防渗防腐涂料作高度为1.0m 的墙裙。

正常状况下暂存的危险废物不会对地下水、环境空气、地表水、土壤及周边环境保

护目标造成影响。

9.3 小结

拟建项目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是垃圾焚烧炉渣和飞灰,另有少量的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站产生的废反渗透膜及污泥、SCR脱硝系统脱硝废催化剂、少量废润滑油、烟气净化系统废除尘布袋、非正常工况活性炭吸附系统废活性炭等。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可知,脱硝废催化剂、飞灰及废润滑油、废布袋为危险废物,危险废物代号分别为HW50、HW18、HW08与HW49,其余为一般固废。

灰渣一经产生后,采取分别收集、处理:炉渣将被外运至启东真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用于制砖综合利用;飞灰为危险废物,输送到飞灰固化车间,稳定固化后的飞灰满足《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中关于生活垃圾焚烧飞灰进入垃圾填埋场的要求后,在本项目东侧现有垃圾填埋场进行分区填埋处理;脱硝废催化剂及废润滑油、废布袋均为危险废物,暂时存储在危险废物暂存间,后委托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单位接收处置;废活性炭和粗油属于一般固体废物,分处置方式分别为送焚烧炉和外售综合利用;污泥和生活垃圾收集后全部送至焚烧炉进行焚烧,不外排;废反渗透膜由厂家回收,不外排。

本项目固废均能得到合理处置。

建筑施工对环境影响

建筑施工对环境影响 前言: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加大了基础建设的投资力度,无论是投资规模,还是建设速度都是前所未有的,这对城市的经济繁荣和居民住房条件的改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建筑行业也同样面临着资源、能源、环境等方面的严重问题。本文对施工流程、保护措施等做了简单分析。 1.掌握工程概况 工程概况是对整个建设项目的总说明和总分析,是对拟建建设项目或建筑群所作的一个简单扼要、突出重点的文字介绍,一般包括下列内容: (1)建设项目的特点; (2)建设地区的自然、技术经济特点; (3)施工条件; 从环境影响评价的角度来讲,必须要掌握建设项日的概况,只有这样才能为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和累积效应分析以及投产运行进行环境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建设项目的概况,主要是对建设项目的名称、地点及建设性质、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总平面布局、交通组织以及水、电、气供给,通讯、通风空调,雨、污排水与生活污水处置设施位置、规模等公用工程的介绍。除此之外对于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特征也要做到了解,这包括了自然环境特点、环境敏感程度、环境质量现状及社会经济状况等。 2.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对于民用类建筑施工来说,工程分析的工作内容,原则上是应根据建设项目的工程特征,包括建设项目的类型、性质、规模、开发建设方式与强度、能源与资源的使用量及类型、污染物排放特征以及项目所在地的环境条件来确定。 2.1工程概况 首先对工程概况、工程一般特征作简介,找出建设项目施工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列出建设项目组成表,为建设项目产生的环境影响分析和提出合适的污染防治措施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对于分期建设项目,则应按不同建设期分别说明建设规模。 2.2施工流程及产污环节分析 想要了解在民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对环境有哪些影响,必须先掌握施工顺序。一般来说分部工程应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主体、后围护,先结构、后装饰”的原则。在组织建设项目按照施工顺序进行施工的同时,会伴随着产生一定的环境效应。工程施工中最常见的环境问题可归纳为如下几点: 一、是噪声振动污染。主要是打桩机、空压机、发电机、振捣棒、电锯等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振动污染。 二、是粉尘污染。水泥、石灰、沙料在搬运、制水泥沙浆、制熟白灰和在石灰堆放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污染及扬尘污染。 三、是烟尘污染。主要是沥青锅在使用时产生的沥青烟的污染和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尘污染。 四、是废水污染。在制熟白灰、水泥沙浆时排放或跑、冒的废水以及湿水等过程中产生的废水。 五、是光污染。在烧电焊时产生光污染。 六、是废气污染。在装饰过程中使用大量的木制型材、油漆等粉饰油料、涂料,这些物质挥发出大量的甲醛、甲醇、丙酮等,污染环境。 七、是放射性污染。由装饰材料花岗岩等产生。八是建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九是对施工现场周围树木、花草、植被、水源等造成的生态破坏。 2.3环保措施方案分析 污染型项目工程分析中的环保措施方案分析包括两个层次,首先对项目可研报告等文件提供的污染防治措施进行技术先进性、经济合理性及运行的可靠性评价,若所提措施有的不能满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表7-7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潜势划分 环境敏感程度(E) 危险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P) 极高危害(P)高度危害(P)中度危害(P)轻度危害(P) 环境高度敏感区(E1)IV+IV III III 环境中度敏感区(E2)IV III III II 环境低度敏感区(E3)III III II I 注:IV+为极高环境风险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附录C,计算项目所涉及 的每种危险物质在厂界内的最大存在总量与其在附录B中对应临界量的比值Q。当存 在多种危险物质时,按下列公式计算物质总量与其临界量比值(Q): 式中:q1,q2,...,qn——每种危险物质的最大存在总量,t; Q1,Q2, ..., Qn——每种危险物质的临界量,t。 当Q<1 时,该项目环境风险潜势为I。 当Q≥1 时,将Q值划分为:(1)1≤Q<10;(2)10≤Q<100;(3)Q≥100。 表7-8 企业涉及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物质清单表名称类别最大储存量(t)临界量(t)Q值 润滑油油类物质0.02 5000 0.000004 液压油油类物质0.18 5000 0.000036 合计0.00004 根据上表可知:项目Q<1,项目环境风险潜势为I。 (3)评级等级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 工作等级划分见下表。 表7-9 评价工作等级划分 环境风险潜势IV、IV+III II I 评价工作等级一二三简单分析a a是相对于详细评价工作内容而言,在描述危险物质、环境影响途径、环境危害后果、风险防范措施等方面给出定性的说明。 因此,本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为简单分析。 3、环境敏感目标 本项目位于工业园区内,周边多为工业企业,项目周边环境敏感目标见下表。

浅谈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浅谈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简介: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为了支持经济发展,水利工程在发挥发电、防洪、航运、灌溉等优势的同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受到了空前关注。本文对水利工程所引起的主要环境影响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关键字:水利工程环境影响阿斯旺大坝三峡工程 1引言 随着现代工程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近一百多年来人类对河流进行了大规模开发利用,兴建了一批蓄水库和跨流域调水工程。这些水利工程一方面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利益,另一方面也极大的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因此,如何兴利弊害,充分发挥水利工程为人类造福的优势,减免其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是广大水利工作者必须考虑的问题。 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自然环境方面:水利工程的兴建对水文情势的改变,对泥沙淤积和河道冲刷的变化,对局地气候、水库水温结构、水质、地震、土壤和地下水的影响、对动植物、对水域中细菌藻类、对鱼类及其水生物的影响,对上、中、下游及河口的影响等(2)社会环境方面:水利工程兴建对人口迁移,土地利用,人群的健康和文物古迹的影响以及因防洪、发电、航运、灌溉、旅游等产生的环境效益等。 2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2.1水利工程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2.1.1工程建设对水文情势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建设改变了天然河流的水文特征和结构。在河流上建坝,使上游水流速减缓、水深增大水体自净能力减弱;库区水体增大后,水温结构也会发生

变化对水体密度、溶解氧、微生物和水生生物都产生影响,下游河道的径污比和鱼类繁殖条件发生变化;水库蓄水后可引起周围地区的地下水位上升,导致土壤环境变化等。 2.1.2工程建设对泥沙淤积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建设将改变库区和下游河道泥沙的输移和沉积模式。例如,三门峡工程为了使黄河下游“地上河不再淤高,设计时想把黄河的泥沙全部拦截在三门峡水库内,使黄河下游变清,这种做法严重损害了上游的渭河,并且设计中没有设置底孔排沙系统,后经两次改建渭河下游泥沙仍大量淤积,这不仅使蓄水库容减少而且形成了“地上河”经常引起洪涝灾害。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和前水利部部长钱正英呼吁“三门峡水库停止蓄水不再发电”可见,三门峡水库的教训是深刻的。另例,1964年苏联为埃及在尼罗河上修建的阿斯旺大坝,在大坝建成前尼罗河每年向地中海输送泥沙并使之向海岸淤积的速度和海水对岸边的侵蚀速度大致相等。大坝建成后,泥沙被截留在水库内,地中海岸的冲刷得不到补偿,固有的自然平衡状态受到破坏。 2.1.3工程建设对局地气候、水库水温结构、水质和地震的影响 大型水库的建设使库区微气候环境条件有所改变,包括气温、风速、湿度、降水等。水库的水温结构分为分层型和混合型两种。混合型的水温结构对环境的影响比分层型小。水库水温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水温的分层温度高低的变化。水库下部的低温水对农作物、水生生物、人类生活等产生危害:①造成农作物(主要是水稻)减产。②影响水生生物(主要是温水鱼类)的生长和繁殖。③不利于工作、学习和娱乐。水利工程的建设对水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一方面水体经过长距离的输送或一定时间的贮藏,都会使复氧过程充分,从而丰富了水体潜在的环境容量资源。另一方面在库区内水位抬高,水流缓慢,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同时水库中由于大量水

第七章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七章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 固体废弃物的定义: 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但是,排入水体的废水和排入大气的废气污染物则除外。 固体废物的分类 按其来源可分为: –工业固体废物:冶炼工业固体废物;能源工业固体废物;石油化学工业固体废物;矿业固体废物;轻工业固体废物;其他工业固体废物 –农业固体废物:来自于农业生产、禽畜饲养、农副产品加工所产生的废物,如农作物秸秆、农用薄膜。禽畜排泄物等。 –生活垃圾: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包括城市生活垃圾、 建设生活垃圾、农村生活垃圾 按其特性可分为:危险废物&一般废物 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 (1)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堆放的固体废物中的细微颗粒、粉尘等可随风飞扬,从而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一些有机固体废物,在适宜的湿度和温度下被微生物分解,能释放出有害气体,可以不同程度上产生毒气或恶臭,造成地区性空气污染。 ?采用焚烧法处理固体废物,已成为有些国家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我国的部分企业,采用焚烧法处理塑料排除的Cl2、HCl和大量粉尘,也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至于一些工业和民用锅炉,由于收尘效率不高造成的大气污染更是屡见不鲜。(2)对水环境的影响 固体废物弃置于水体,将使水质受到直接污染,严重危害水生生物的生存条件,并影响水资源的充分利用。 向水体倾倒固体废物将缩减江河湖泊有效面积,使其排洪和灌溉能力有所降低。 在陆地堆积或简单填埋的固体废物,经过雨水的浸渍和废物本身的分解,将会产生含有害化学物质的渗滤液,对附近地区的地表及地下水造成污染。 (3)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废物堆放,其中有害组分容易污染土壤。土壤是许多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聚居的场所。这些微生物与其周围环境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在大自然的物质循环中,担负着碳循环和氮循环的一部分重要任务。工业固体废物特别是有害固体废物,经过风化、雨雪淋溶、地表径流的侵蚀,产生高温和有毒液体渗入土壤,能杀害土壤中的微生物、改变土壤的性质和土壤结构、破坏土壤的分解能力,导致草木不生。土壤的污染也可导致有毒物质在植物中的富集,并进入食物链。 管理原则 对固体废物的管理:应当从生产、收集、运输、贮存、再循环利用,到最终处置(即从摇篮到坟墓)实现废物的全过程控制,从而达到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的。 在生活垃圾方面:如:减少商品的过度包装,日用品、食品容器的回收再利用,净菜进城等等。在工业生产方面:培养每个生产和管理人员在各自岗位上树立最小量化意识,建立最小量化制度和操作规范,改进生产工艺或设计,选择适当原料,制定科学的运行操作程序,提高回收利用率,使生产过程不产生或少产生固体废物。 管理制度

5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5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厂内施工内容主要包括土石方施工、建筑结构施工及设备安装调试3个阶段,在此期间主要产生施工扬尘、施工噪声、建筑垃圾等,本项目施工期环境影响及污染防治措施如下: 5.1施工扬尘影响分析 5.1.1施工扬尘影响分析 (1)施工扬尘 本工程施工期扬尘主要为土建施工产生扬尘,施工过程中的土方开挖、回填和取土施工作业引起扬尘;砂、石灰料、水泥等装卸过程中产生扬尘;车辆运输中沿途撒落建筑材料引起的二次扬尘和拆迁过程产生扬尘等。以上扬尘将伴随整个施工过程,是施工扬尘重点防治对象。 (2)环境影响分析 场地施工扬尘产生量与施工现场条件、管理水平、机械化程度以及气象条件等诸多因素有关,难以进行量化,本评价类比有关单位进行的现场实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北京市环科院曾对多个建筑施工工地的扬尘污染影响进行了监测,监 测结果见表5.1-1。 3 由以上施工扬尘监测结果分析可知: ①当风速为2.4m/s时建筑工地内TSP浓度是上风向对照点的1.9~2.3倍,平均2.1倍。

②建筑施工扬尘的影响范围在工地下风向50~150m之间,受影响地区的TSP浓度平均值为0.400mg/m3,为上风向对照点的1.26倍、浓度值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值。 ③建筑工地下风向150m处TSP浓度平均值为0.322mg/m3,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值的1.1倍,在下风向200m处TSP可达到相应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道路施工可能对道路两侧和施工场地周边的环境空气造成污染,导致空气中TSP浓度升高,影响人民的生活。施工物料的装卸和场地运输过程中伴随着大量扬尘产生,其影响可持续30分钟之久,影响范围可达周围300m左右。施工期车辆运输活动导致二次扬尘产生,其影响范围可达周围50m左右。 石家庄市市环境监测中心曾对体育大街道路施工现场进行过现场监测,监测结果表明,施工场地洒水与否所造成的环境影响差异很大,见表5.1-2。 表5.1-2 施工场地扬尘污染状况分析表 由以上类比调查结果可知,施工扬尘以土壤颗粒为主,在枣强县年平均风速为2.16m/s情况下,影响范围主要在200m以内。 本项目主体工程在枣强县欣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场区内施工,与周围居民点的最近距离为东侧970m的西良党村,距离较远,施工扬尘不会对居民区生活环境产生明显影响。 5.1.2施工扬尘污染防治措施 针对施工期扬尘污染问题,结合《衡水市开展建筑施工扬尘治理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河北省建筑施工扬尘治理15条措施》、《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本评价提出在施工中必须采取如下措施,来减轻二次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①建设单位应将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防治专项费用列入工程概算,并于工程开工之日5日内足额支付给施工单位;施工单位在投标文件中应有扬尘污

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大,振动对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的影响引起了人们的普遍注意。国际上已经把振动列为七大环境公害之一,并开始着手研究振动的污染规律、产生的原因、传播途径、控制方法以及对人体的危害等进行研究。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桩的施工采用反循环法施工和正循环法施工,反循环法施工采用旋转钻机钻孔。然而在邻近居民区和建筑群的桩基的施工的过程中,冲击锤的强烈的激振力和噪声对区域环境污染严重,造成了沿路建筑物不同程度的损伤。由此引起了许多民事纠纷,导致公路施工受阻或停工,影晌了工程正常的进展,延缓了施工建设的进度,给施工单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在交通系统设计规划中,对环境影响的考虑越来越多。这主要因为过去城市建筑群相对稀疏,而现在随着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多层高架道路、地下铁道、轻轨交通正日益形成一个立体空间交通体系,从地下、地面和空中逐步深入到城市中密集的居民点、商业中心和工业区,离建筑物的最短距离小到只有几米,加上交通密度的不断增加,使得振动的影响日益增大。 建筑施工引起的结构的振动强度要更大,因为振动波不仅沿振源四周径向,而且沿空间高度方向及地表的影响都很大,传播距离远,会造成附近建筑物损伤及人和生物的极不适应,随着“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已经到了非防治不可的地步了。 2建筑施工引起环境振动的特点 2.1 建筑施工引起的震动和噪音的特点[1~2] 建筑施工的震动可以分为施工前期的钻桩冲击震动和噪音、施工中期和后期时各种不同施工工序产生的施工震动和噪音。建筑施工不同阶段的工艺方法和施工机具不同,振动性质也不同。施工机械在工地范围内移动,对工地周围影响的强度和方向是变化的。建筑施工振动是稳态和非稳态的振动,也有脉冲振动。 建筑施工振动作为环境振动之一。建筑施工振动因施工阶段不同其强度和方向是有变化的,尤其是打桩施工发生的振动对工地周围环境的影响很大,因此要对建筑施工的振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2.2 冲击桩施工引起环境振动的特点 在冲击桩施工时,由于施工机械有自身的冲击频率,因此,每次冲击都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冲击的时间间隔固定,因此振动冲击波在土壤传播时也很有规律,形成很有规律的波的传播图形。由于在冲击桩从开始施工到施工结束要经过一点很长时间,根据土质的不同,打入的深度也不同,土质坚硬时打入的深度会相应的减少,反之加深。冲击桩的施工的持续时间不但和土壤的土质有关,还和桩径和桩基的长度有关,桩基越长施工时间越长,这种由于冲击桩施工引起的振动对环境和人们的正常生活影响越长。另外,冲击桩施工时由于冲击锤撞击地面,产生很大撞击声,撞击声也对环境有很大影响,它对环境的影响也具有连续性和规律性的特点。由于施工的特点,冲击桩在近地表较浅的时候,撞击声也对环境有很大影响,撞击引起的震动也比较大。随着打入的深度的增加,由于泥浆将冲击孔密封和土层厚度的加大,撞击声也对环境有所降低。由于土的阻尼存在,使得震动传至地面时,震动的能量已经有部分消耗。从而撞击引起的震动有所降低。 3环境振动控制 随着工业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和建筑施工任务的加大,大功率动力机械设备每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与此同时,带来的振动危害也越来越严重,我们必须采用一定的措施来防治振动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一、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一、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根据现场踏勘,项目已停工建设,已建工程施工期产生的污染物均得到有效的处理处置,未留下环境遗留问题。 1、施工废气 本项目各工程施工期对大气环境的污染物来自施工现场:材料和设备运输过程中的扬尘;施工机械运行时产生的燃油烟气(SO2、NO2、HC、CO)等,会对局部空气质量产生一定影响。 (1)施工扬尘 本项目在现有厂房中实施,不涉及土建工程,因此施工扬尘主要为材料和设备运输过程中的扬尘。 为了减少施工扬尘,可采取以下措施: a、运输车辆限速运行,避免车辆扬尘; b、装卸设备及材料时轻拿轻放; c、对场内的废包装材料等垃圾要及时清运,严禁随意抛洒垃圾等行为。 因此,只要严格按规范施工,施工期对区域环境空气的影响在可允许的范围内。 (2)燃油废气 由本报告工程分析可以看出,燃油废气在加强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管理以及合理安排调度作业的前提下,燃油废气对环境空气质量基本无影响。 综上,项目施工期将会对施工场地周围的环境空气质量造成一定影响,但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后,将大幅度减小其对环境的影响,同时这些影响随着施工期的结束也会结束。因此,项目施工期不会造成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恶化。 2、施工废水 根据工程分析可知,项目施工期间产生的生活污水产生量约0.638m3/d,主要污染物有COD、BOD5、氨氮、SS等。项目施工期间产生的生活污水利用现有厂区的旱厕收集处理后作为农肥。因此项目施工期间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不会对斜江河水质产生影响。 3、施工噪声 (1)噪声源强

施工期噪声主要来源于车辆运行、设备装卸、搬运及设备调试等,工程施工噪声源见表1-1。 表1-1 施工期主要噪声源及其声级值 (2)预测模式 施工机械噪声采用如下模式进行预测计算: 式中:LA (r )——距声源r 处的声级值,dB ; LA (ro )——距声源ro 处的声级值,dB ; r ——为预测点距声源的距离,m ; ro ——为参考位置距离,一般取2m 。 (3)预测结果 根据以上预测方法,按不同施工阶段施工机械组合作业情况,在未采取任何降噪措施的情况下,得出不同施工阶段不同距离处的噪声预测值。 限于施工计划和施工设备等资料不够详尽,现将施工中设备调试的最大噪声值代入前述预测模式进行计算,预测设备调试阶段的噪声值。 表1-2 噪声随距离的衰减关系表 (4)影响分析 上表所示结果表明,昼间施工机械在距施工场地20m 外可以达到标准限值,夜间在100m 外可以基本达到标准限值。根据现场调查,项目周边最近敏感点相距68m 。若不采取相应措施,会对周边居民生活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环评要求针对声环境敏感点的影响应设立场地围护设施,高噪声设备应尽量布设于远离声环境保护目标的位置并采取隔声减振措施;夜间应禁止进行施工。同时由于项目施工期较短,因此噪声影响是暂时性的,在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后可减至最 lg 20)()(r r ro A r A L L -=

(完整版)第24讲第六章_环境影响评价的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2010年新版)

§5《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的有关规定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年修订 2005年4月1日实施) 一、了解本法的适用范围 第2条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 固体废物污染海洋环境的防治和放射性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不适用本法。 第89条液态废物的污染防治,适用本法;但是,排入水体的废水的污染防治适用有关法律,不适用本法。 【例题】 下列不属于《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适用范围的是() A.生活垃圾 B.污染海域的工业废弃物 C.医疗固体废物

D.放射性固体废物 E.液态废物 答案:BD 解析:注意固废法适用范围,医疗固体废物也属于本法范围。 二、掌握固体废物、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危险废物、贮存、处置、利用的含义 1、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2、工业固体废物,是指在工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 3、生活垃圾,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4、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 5、贮存,是指将固体废物临时置于特定设施或者场所中的活动。 6、处置,是指将固体废物焚烧和用其他改变固体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特性的方法,达到减少已产生的固体废物数量、缩小固体废物体积、减少或者消除其危险成份的活动,或者将固体废物最终置于符合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填埋场的活动。 7、利用,是指从固体废物中提取物质作为原材料或者燃料的活动。 【例题】 下列属于固体废物的是: A.丧失原有利用价值的固态物品 B.丢弃的未开封的易拉罐 C.被弃置不用的水泥 D.存有一定氧气的氧气瓶 答案:ABCD 解析:只有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才是,不能仅是气体。

医院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

4、固体废物本项目营运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有生活垃圾、医疗垃圾、污泥。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由环卫部门定时清运清镇市垃圾卫生填埋场处理。医疗垃圾和污泥交由贵阳市城投环境资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处置。 ①生活垃圾生活垃圾主要由住院病人、陪护人员、医护人员、门急诊病人产生。根据同类项目的类比调查,生活垃圾产生量以 0.2kg/d 人·计,则生活垃圾产生量为53.6kg/d 。 ②医疗垃圾 项目建成运营后,会产生一定量的医疗垃圾,具体产生类别、名称等情况详见表 3-10。 病房产生的医疗废物产生量按下式计算: Gw= G j N×365÷1000 式中: N—医院床位数,单位:张, N 为医院污染源普查表中填报的数据; Gw—医院年医疗废物产生量,单位:吨 / 年; Gj—医疗废物产生量校核或核算系数,单位:千克 /床位·天。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城镇生活源产排污系数手册》,本项目选取0.42kg/床·日经计算,医疗垃圾产生量约为 18.48 kg/d。门诊医疗垃圾按每日每人次产生 0.2kg 计,产生医疗垃圾 30kg/d。 全院共产生医疗垃圾 48.48kg/d,约 a。 表 3-10 项目产生医疗废物分类目录

理卫生或者卫生保健目的而使用的各种日常生活用品。 ②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 * 是指临床用于病人检查、诊断、治疗、护理的指套、手套、吸痰管、阴道窥镜、肛镜、印模托盘、治疗巾、皮肤清洁巾、擦手巾、压舌板、臀垫等接触完整黏膜、皮肤的各类一次性使用医疗、护理用品。 ③ 一次性医疗器械 * 指《医疗器械管理条例》及相关配套文件所规定的用于人体的一次性仪器、设备、 ③污泥 器具、材料等物品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8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8.1 固体废物处置原则 为防止固体废物污染环境,保障人体健康,对固体废物的处置首先考虑合理利用,充分回收,尽可能减少固体废物产生量,其次考虑对其安全、合理、卫生的处置,力图以最经济和可靠的方式将废物量最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最大限度降低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8.2 固体废物产生及处理措施 8.2.1 固体来源、性质及处置 拟建项目固废主要为锅炉灰渣、石膏及职工生活垃圾等。锅炉灰渣是热源厂生产的主要固体废物,为弱碱性物质,含有氟化物、硫酸盐、氯化物,以及微量的铅、砷等污染物质。炉灰颗粒较细,易风起扬尘,污染环境,而且扬尘落到植物上,还会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影响植物呼吸,产生不利生态影响。 固体废物产生及处置方案见表8.2-1。 表8.2-1 固体废物产生情况一览表 8.2.2 固体废物贮存设施 拟建项目除灰渣系统采用灰渣分除方式,干灰采用气力输送方式至灰库存放,渣仓存放炉渣、脱硫设备间存放脱硫石膏。

2 座单库容为500m3,每座灰库下设有湿、干两种卸灰装置。干灰卸料排放口,可供罐式汽车直接装运干灰至综合利用场所;干灰加湿排放口,可将灰库内的干灰经湿式搅拌机调湿后由翻斗汽车外运综合利用或运至灰场碾压。在渣仓底部设一干一湿两个排放口,干灰散装机可供罐车直接运输干渣至综合利用,双轴搅拌机可将干渣加湿后用自卸车外运综合利用或运至临时灰场碾压。 脱硫石膏压滤脱水后装袋存放至脱硫设备间,并由汽车运至用户。不能及时利用的由汽车运至临时灰渣场与不能利用的炉渣分区存放,以备后续利用。 8.2.3 固废暂存和处置过程中采取的措施 拟建项目对各类固废暂存和处置过程采取的措施如下: ⑴各类固体废物分类收集、分类储存和处置。设置两座容积分别为500m3 的灰库,1座200m3渣仓、2 座脱硫设备间,用于暂存锅炉燃煤产生的灰渣和石膏。拟建项目产生的灰渣及石膏全部外售综合利用,不外排;厂区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 ⑵要求建设单位对固废暂存场所地面应用粘土夯实,并采用水泥砂浆进行地面硬化等有效防渗处理,以确保拟建项目固体废物不对地下水和周围环境产生影响(具体防渗措施可参见第6 章)。 ⑶对因特殊原因利用不及时或厂区无法暂存部分转运至的临时(事故)灰渣场暂存,待综合利用情况好转后及时清运综合利用。 8.3 固体废物处置方案合理及可行性分析 本项目工业固体废物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对固体废物处置,按“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考虑。首先研究综合利用的可能性,实现循环经济,对于不能再综合利用的,考虑减量化处理,最后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无害化处置。 8.3.1 粉煤灰综合利用可靠性和处置合理性分析 8.3.1.1 粉煤灰综合利用可靠性分析

市政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与保护措施

市政工程施工中的环境问题与保护措施探讨 摘要:因为市政工程本身的特征,施工地区常常是比较繁华的城市中,周边的企业、民众十分多,交通流量比较大,人口密度比较大,所以在市政工程施工中要注意保护环境。建立在这一基础上,本文结合市政工程施工中的环境保护情况进行分析,系统的分析了市政工程存在的环境问题,然后再结合问题提出保护措施。为更好的开展市政工程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市政工程;环境问题;保护措施 1引言 当前,市政施工的环境问题越发明显,严重的影响了生态平衡,也直接对城市的发展起到了作用。因此,结合市政工程中的环境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在发展过程中要坚持统筹兼顾,同步实施,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城市稳定发展。 最近几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速度加快,再加上改革开放的需要,市政基础设施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展。从城市的主干道、次干道、县道、乡道等,都投入了创建与扩建中;配合现代化城市建设需要,各种市政建设工程,比如绿化、亮化工程也全面实施开来。诸如此类的市政工程建设都表现了城市建设的全新气象。市政工程的建设在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环境污染问题,比如废弃物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水资源污染等。由此可见,增强市政工程环境保护措施十分关键。 2市政工程概念与特征

市政工程属于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通常建立在城市核心区域,可是市政工程的建设需要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统一,假如不能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就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和其他的工程施工相对比,市政工程施工具备很多特殊性,然而在针对市政工程施工所造成的环境问题时,我们需要清除的掌握市政工程施工的特征,才能够提出科学的保护环境对策。市政工程投资数额比较大,参与人数以及受益群体比较多,对环境的影响比较大,工期紧,任务重。因为市政工程关系到国计民生,影响因素比较多,在施工过程中环境、原料价格、周围情况以及市政规划都可能发生改变,直接影响工程的正常实施。市政工程和普通点的工程有着明显的区别。因为它直接影响城市的形象,所以市政工程具有要求高、规格严的特征。 3市政工程施工中产生的环境问题 3.1施工废弃物的污染 市政工程施工涉猎诸多领域,施工过程中必然会形成大量的废弃物,比如建筑材料、生活垃圾等,假如没有对施工废弃物做出科学的处置,就随意的堆放在施工现场中,就十分容易产生刺鼻道德气味,所以对周围环境造成巨大的污染,甚至对市政工程的顺利实施起到阻碍。 除此之外,施工废弃物有有毒废弃物与无毒废弃物之分,其中无毒废弃物比较容易处理,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比较小。然而有毒废弃物处理流程比较繁琐,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较大,直接危害了人民的生命健康。 3.2大气环境污染 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大量的灰尘,对空气造成不利的影响。此外,很多施工设施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然而因为空气传播速度比较快,如果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灰尘以及废气,就必然会通过空气传播扩散,进而对

广州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处置环评报告范文

广州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处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简本 广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2009年05月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背景 为促进广州市在全面谋划各行业发展的同时,注重规划好环保部门严格管理的污染环节,将行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在促进行业发展的同时又实现污染物排放的有效控制,张广宁市长在市环保局《关于尽快编制重点行业专项规划及其环境影响报告书有关问题的请示》和市发改委《关于编制重点行业专项规划及相应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工作计划的请示》上作出批示。其中,将一般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处置、危险废物2个行业专项规划及相应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列入编制内容。同时,广东省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加强工业污染源监督管理的意见的通知》(粤环[2005]43 号)也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或处置列入“统一规划、统一定点”方案。 据此,广州市固体废物管理中心委托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编制完成了《广州市一般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处置专项规划》,以加快推进广州市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和管理工作的开展。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做了如下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应当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制专项规划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并作为规划草案的组成部分一并报送规划审批机关审批。未编写有关环境影响报告的规划草案,审批机关不予审批”。2005年,《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文)指出,“必须依照国家规定对各类开发建设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各级环保部门负责召集有关部门专家和代表提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审查意见,作为审批规划的重要依据”。2006年,国家环保部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2006年)》(环办〔2006〕109号文)再次强调要求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必须认真推进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进一步明

4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4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根据实地现场踏勘,项目厂区处于三通一平阶段,项目预计2019年8月建设完成,根据工程建设内容分析,施工期的环境影响具有短期、可恢复和局地性质,主要体现在施工扬尘和机械产生的噪声、固体废物和施工废水等,以及对生态的环境影响。 项目施工期包括土建与设备安装两阶段,在此期间将产生以下污染源。 噪声污染源:建筑材料、设备运输中车辆产生的交通噪声约70~85dB(A)之间;建筑基础挖掘、装载等机械产生的噪声,产噪值在75~100dB(A)之间。 废气污染源:建筑材料水泥、白灰及地基挖掘弃土临时堆存产生的二次扬尘和材料运输产生的二次扬尘。 固体废物:建筑施工产生的建筑垃圾基础挖掘产生的弃土。 废水污染源:本项目施工期废水主要是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和施工人员生活污水。 4.1 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施工期间大气污染主要来自施工扬尘和施工机械、运输车辆废气,其中施工扬尘对环境的影响较为突出。 施工现场的扬尘产生及扩散与施工现场条件、管理水平、机械化程度及施工季节、土质及天气等诸多因素有关,是一个复杂、难以定量的过程。扬尘使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剧增,并随风迁移到其它地方,致使空气中含尘浓度超标十倍至几十倍,严重影响景观。本评价采用类比法对施工场地扬尘情况进行简要分析。 北京环科院对不同建筑施工工地的扬尘情况进行了测定,测定时风速为2.4m/s。具体测量结果见表4.1-1。 表4.1-1 建筑施工工地扬尘污染情况TSP浓度(mg/m3) 根据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当风速为2.6m/s时,工地内TSP浓度是上风向对照点的1.5~2.3倍,平均1.88倍,污染浓度较高。建筑施工扬尘主要影响范在下风向150m

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分析与对策措施

污染防治措施专题评价 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与对策措施 本项目在建设期会对当地社会环境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为了保护环境,避免和减轻不利影响,本评价特提出缓解和补偿措施方案,充分发挥项目建设带来的正面社会影响。 1.1施工期主要环境影响行为 本项目建设施工期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主要有: 施工弃土; 施工引起的扬尘; 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排放的废气; 施工机械的冲洗废水; 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 施工泥浆水及建筑垃圾; 施工机械噪声及振动; 建材运输对交通的影响。 施工期的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见表1-1。虽然施工期产生的这些影响是局部的,短期的,随着施工的结束这些影响也将消失,但施工的文明程度体现了一个城市的精神,物质文明和现代化程度。 表1-1项目建设施工期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

1.2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1.2.1水环境质量影响 施工现场污水主要来源于: ·混凝土工程采用浇筑,施工时产生的泥浆污水; ·露天堆放建筑垃圾和弃土,在雨天受雨水冲洗产生的污水 ·施工期因挖土、混凝土搅拌等使用机械设备,该设备和维修中可能发生渗油、渗漏或者通过雨水冲刷而产生的污水; ·工地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 建设期的施工排水其中主要含混凝土块、石子、泥沙等形成的泥浆水以及工地雨水承接雨水形成的地面径流。施工泥浆水和工地雨水若不经处理,直接排入城市下水道将造成下水道阻塞,使区域排水不畅,造成阴沟水上翻和地面积水,严重时影响区域环境和城市交通等。 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主要指临时食堂、厕所等产生的生活污水。食堂废水中含有大量的动植物油和有机污染物,厕所污水中除含有大量氨氮外还含有大量的有机污染物和细菌。这些废水若不加以处理直接排放,不但影响接受水体的水质,而且还会引发一系列环境卫生问题。 1.2.2气环境质量影响 建设期对环境空气质量可能造成不利影响的主要来自: ·建筑材料倾倒、堆放、运输过程、水泥搅拌、浇注等过程; ·施工机械燃烧柴油排放的废气污染及大型建材运输车的尾气排放污染。 建筑垃圾未及时清运、弃土以及建材的倾倒过程、建筑材料的露天堆放等是造成项目建设区域环境空气中悬浮的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堆土裸露,风吹扬尘,漫天飞舞的颗粒物,给建筑物和周边道路、来往行人蒙上一层建筑粉尘、泥土,使空气中颗粒物浓度大大超过国家标准,使人们生活的环境质量恶化。当车辆经过有尘土的区域或建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要点分析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要点分析 摘要:近年来,国家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愈发重视,2019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首次提出“无废城市”概念,即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 关键词: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处理处置 引言 针对固体废物进行资源化、无害化的处理处置项目的建设有助于“无废城市”的实现。而在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污染,而做好固体废物处理处置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可为后续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更有效地开展环境治理工作。因此,针对固体废物处理处置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进行研究尤为重要。 1固体废物处理处置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必要性 根据相关报道,国家生态环境部门在2018年对全国环境现状进行了普查,全国共有247个大中小城市固体废物的产生量达到近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其中,工业危险废弃产物产量达到3207亿吨,工业固体废物产量达到201亿吨,生活垃圾产量达到2.14亿吨,医疗固体废物产量达到72.6亿吨。而固体废物特别是危险废物一旦得不到妥善处置,将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随着对固体废物防治的重视,广东省出台了《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关于加强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推进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体系的建设。 在此背景下,全国各地市均有多个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类项目规划建设。而针对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类项目开展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既是法律所规定的必要程序,同时,有助于在项目规划建设阶段。针对区域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现状以及项目拟处理处置的固体废物种类,提出合理可行的生产工艺,可以实现固体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针对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过程的污染产生排放特点提出针对性的污染防治措施,可以减少二次污染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固体废物处理处置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重点 2.1固体废物处理处置项目选址的合理合法性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类项目的选址需满足以下条件:(1)应符合国家、省、市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对于部分特殊保护规定的流域,项目选址还需要满足流域水质保护条例等相关文件的要求;(2)应符合生态保护红线、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功能区划及其他相关污染防治规划等要求,不得占用自然保护区等国家法律法规明令禁止建设的区域,对于部分入园项目,还应分析项目选址与园区规划及规划环评中对于产业准入及用地规划的相符性;(3)应根据项目性质,确保项目选址满足相关污染控制标准及其他相关生态环境保护标准和管理政策中选址要求;(4)应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过程中,明确项目选址与常住居民居住场所、农用地、地表水体以及其他敏感对象之间合理的位置关系。 2.2固体废物处理处置项目工艺技术的适用性 固体废物主要处置方式有生物法、热处理法、物理法等,此外,还有针对固体废物有价成分进行综合利用的方式。在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类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应按照《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技术导则》《危险废物处置工程技术导

最新11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11固体废物环境影响 分析

11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11.1固体废物的种类及其危害 医院固体废物是多种多样的,有有机的,有无机的;有可燃的,有不可燃的;有受到致病微生物污染的,有未受致病微生物污染的。医院产生的固体废物根据其性质大致可分为:一般性固体废物、医疗废物和污水处理站污泥三类。 11.1.1一般性固体废物 1)分类 ①渣土类,如清扫院落的渣土等。 ②普通生活垃圾、厨房食堂的废弃物、剩饭剩菜等,果皮果 核, 废纸废塑料及其它废物。 ③包装材料,瓶、罐、盒类等遗弃物。 ④草木类,枯草落叶、干枝朽木等。 ⑤锅炉炉渣。 2)危害 此类固废如不及时收集清理、外运处理,随地分散堆放将影响企业的清洁卫生。堆积长久,将发酵腐败,特别是高气温,高湿度季节挥发释放出有毒有害气体和散发出恶臭,并滋生蚊蝇,传播细菌、疾病,危害身体健康,影响大气环境质量。 11.1.2医疗废物 医疗废物是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是污染程度及危害程度最广泛、最严重的一类危险废物。医疗

废物作为一种危害性极大的危险废物,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其治理已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关注。2003年6月,国务院出台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对医疗废物做出了严格的立法。 1)医疗废物主要包括: ①医院临床感染性废物,包括病人手术或尸解后的废物(如组织、受污染材料和仪器等)以及被血液或人体体液污染的废医疗材料、废医疗仪器以及其它废物(如废敷料、废医用手套、废注射器、废输液器、废输血器等); ②医院血透析产生的废物(如废弃的设备、试管、过滤器、围裙、手套等); ③临床、教学、研究等医学活动中产生的含有菌落及病原株培养液和保菌液的废弃物以及感染的动物尸体; ④传染病房产生的所有废物(如排泄物、废敷料、生活垃圾以及病人接触过的任何其他废设备、废材料); ⑤医院产生的废弃锋利物,包括废针头、废皮下注射针、废解剖刀、废手术刀、废输液器、废手术锯、碎玻璃等; ⑥过期的药物性和化学性废物。 在《医疗废物分类名录》中列有: ——感染性废物 ——病理性废物 ——损伤性废物 ——药物性废物 ——化学性废物 2)危害 医疗废物的巨大危害表现在它所含的病菌是普通生活垃圾的几十倍甚至上千倍,最显而易见的危害性就是它的传染性。令人担忧的是大量的医疗废物并没有被消毒或深加工,而是直接流失到了社

建筑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及原因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a8259428.html, 建筑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及原因分析 作者:刘鸿雁 来源:《价值工程》2010年第24期 摘要:在工程建筑过程中如果不注重环境保护措施,则会给城市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和危害,本文指出当前我国城市工程建筑对环境的种种破坏现象及其后果,并分析了形成这种状态的原因。 Abstract: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if you do not pay attention t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s,it will cause a certain degree of pollution and harm to the city's ecological environment,the paper pointed out that the damage environment phenomenon and consequences of current city building projects,and analyzed the reasons. 关键词:工程建筑;生态环境;环境保护 Key words: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ecological environment;environment 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X5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4-0064-01 1建筑工程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 1.1 空气污染建筑施工中使用的运输车辆所运载的废土、回填土和散粒状建筑料等,经常在运输途中撒落或被风吹起。出入工地的施工机械的车轮也将工地上的泥土粘带到市区道路上, 经过来往车辆碾压引起灰尘飞扬,这些都严重污染空气并破坏环境卫生,而且损害城市的市容和形象。 目前室内空气污染也构成威胁人们身体健康的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于建筑材料中的有害物质的挥发,使室内空气污染从过去的“生物型”和“煤烟型”污染转变为化学污染。在新建或新装修的建筑中常含有超量的氨、甲醛、笨类等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可对人体的皮肤、呼吸道和 消化道等器官产生不良影响,严重的会致人死亡。此外,铅、镉等重金属的污染也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1.2 噪声污染在建筑施工中,通常会发出较强的噪声。如挖基坑、沉桩、搅拌、浇注与振捣混凝土、安装与拆卸模板、运输工程材料和工程废土等发出的噪声和产生的振动,都会对周围 居民生活环境造成污染,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损害,尤其对病人、老人、婴幼儿以及夜间工作白天需要休息的人员的伤害更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