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轮蜗杆机构UG建模报告

蜗轮蜗杆机构UG建模报告

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 CAD/CAE 综合训练

题目名称_ 蜗轮蜗杆机构CAD/CAE

综合设计分析

学生学院 __ 机电工程学院______ 专业班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微电子方向)2008级1班

学号 3108000600 学生姓名陈宇

指导教师 _______卜研___________ 成绩评定

教师签名

2011年 6 月30 日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蜗轮蜗杆传动

目录 第一章总论......................................................... - 2 - 一、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容......................................... - 2 - 二、设计任务..................................................... - 2 - 三、设计要求..................................................... - 3 - 第二章机械传动装置总体设计......................................... - 3 - 一、电动机的选择................................................. - 4 - 二、传动比及其分配............................................... - 4 - 三、校核转速..................................................... - 5 - 四、传动装置各参数的计算......................................... - 5 - 第三章传动零件—蜗杆蜗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 5 - 一、蜗轮蜗杆材料及类型选择....................................... - 6 - 二、设计计算..................................................... - 6 - 第四章轴的结构设计及计算.......................................... - 10 - 一、安装蜗轮的轴设计计算........................................ - 10 - 二、蜗杆轴设计计算.............................................. - 15 - 第五章滚动轴承计算................................................ - 17 - 一、安装蜗轮的轴的轴承计算...................................... - 18 - 二、蜗杆轴轴承的校核............................................ - 18 - 第六章键的选择计算................................................ - 19 - 第七章联轴器...................................................... - 20 - 第八章润滑及密封说明.............................................. - 20 - 第九章拆装和调整的说明............................................ - 20 - 第十章减速箱体的附件说明.......................................... - 20 - 课程设计小结........................................................ - 21 - 参考文献............................................................ - 22 -

高级曲面建模实例教程

CAX|CAD|CAE|CAM|CAPP|PDM|PLM| 网址大全:https://www.360docs.net/doc/ea8885934.html, Pro/E高级曲面建模 摘要:本文通过对两个具体实例操作的讲解,阐明Pro/E高级曲面建模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Pro/E曲面ISDX 一、前言 因本人水平有限,理论上没有什么大的建树,现就一些实际的曲面构建题目写出我自己的解法,与大家一起探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共同进步! 版权声明:题目来自icax论坛,但解法均为本人原创,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二、知识准备 1主要涉及模块: Style(ISDX模块)、高级曲面设计模块 主要涉及概念: 活动平面、曲面相切(G1连续)、曲面曲率连续(G2连续)、Style中的自由曲线/平面曲线/cos曲线、自由曲线端点状态(相切、法向、曲率连续等) 2主要涉及命令: 高级曲面命令(边界曲面)、曲线命令及Style中的操作命令 三、实例操作

下面我们结合实际题目来讲述。 1. 1.题目一:带翅膀的飞梭,完成效果见图1: 图1飞梭最终效果图 原始架构线如图2所示:

图2飞梭原始架构线图 首先我们门分析一下,先看效果图应该是一个关于通过其中心三个基准面的对称图形,那么从原始架构线出发,我们只要做出八分之一就可以了。很容易想到应该在中心添加于原有曲线垂直面上边界曲线,根据实际情况,我先进入Style 中做辅助线,如图3所示: 图3Style辅助线操作图 图3中标示1处选择绘制曲线为平面曲线(此时绘制的曲线在活动平面上,活动平面为图中网格状显示平面),标示2设置曲线端点处垂直于平面,标示3处设置曲线端点曲率连续。设置方法为,左键点击要设置的端点,出现黄色操纵杆,鼠标放于黄色操纵杆上,按住右键1秒钟以上便会出现菜单,如图4左图所示。

蜗轮蜗杆的画法

(二)蜗杆蜗轮的画法 1、蜗杆的画法 蜗杆一般选用一个视图,其齿顶线、齿根线和分度线的画法与圆柱齿轮相同,如图9-62所示。图中以细实线表示的齿根线也可省略。齿形可用局部剖视或局部放大图表示。 图9-62 蜗杆的主要尺寸和画法 2、蜗轮的画法 蜗轮的画法与圆柱齿轮相似,如图9-63所示。 (1)在投影为非圆的视图中常用全剖视或半剖视,并在与其相啮合的蜗杆轴线位置画出细点画线圆和对称中心线,以标注有关尺寸和中心距。 (2)在投影为圆的视图中,只画出最大的顶圆和分度圆,喉圆和齿根圆省略不画。投影为圆的视图也可用表达键槽轴孔的局部视图取代。 3、蜗杆蜗轮啮合的画法 蜗杆蜗轮啮合有画成外形图和剖视图两种形式,其画法如图9-64所示。在蜗轮投影为圆的视图中,蜗轮的节圆与蜗杆的节线相切。

图9-63 蜗轮的画法和主要尺寸 图9-64 蜗杆蜗轮啮合画法 蜗轮蜗杆传动 蜗杆蜗轮用于两交叉轴间的传动,交叉 角一般为90°。通常蜗杆主动,蜗轮从动, 用作减速装置获得较大的传动比。除此之 外,蜗杆传动往往具有反向自锁功能,即只 能由蜗杆带动蜗轮,而蜗轮不能带动蜗杆,

故它常用于起重或其它需要自锁的场合。 (蜗杆蜗轮动画演示) ◆蜗杆蜗轮的主要参数与尺寸计算 蜗杆蜗轮的主要参数有:模数m、蜗杆分度圆直径d、导程角γ、、中心距a、蜗杆头数z1、蜗轮齿数z2等,根据上述参数可决定蜗杆与蜗轮的基本尺寸,其中z1、z2由传动要求选定。几何尺寸计算如下表所示。 ◆蜗杆蜗轮的画法 蜗杆一般选用一个视图,其齿顶线、齿根线和分度线的画法与圆柱齿轮相同,如下图所示。图中以细实线表示的齿根线也可省略。齿形可用局部剖视或局部放大图表示。 ◆蜗轮的画法 (1)在投影为非圆的视图中常用全剖视或半剖视,并在与其相啮合的蜗杆线位置画出细点画线

蜗杆、蜗轮画法

左右手螺旋法则(蜗轮蜗杆旋向判断) 教学科研 2009-03-05 08:41:57 阅读1605 评论3 字号:大中小订阅左右手螺旋法则: 右图所示为蜗杆 蜗轮传动,其轴交角 一般为90°,蜗杆与 蜗轮的旋向必相同, 图示为右旋。设已 知蜗杆的转向,欲求 蜗轮转向,可应用螺 旋运动法则确定:若 为左旋,则将左手握 拳,其四指表示蜗杆 了转向,拇指指向应 进方向,但蜗杆1 的 轴向位置已固定,则 蜗轮2必朝相反方向 运动,按此即可确定 其转向;如为右旋, 就改用右手按上述 同样方法判断。 例如右下图所示 的蜗杆蜗轮传动中, 蜗杆是左旋,且转动 方向是由内向外(垂 直观察),根据螺旋 法则,用左手判断,

四指应指向纸面的 外面来握持蜗杆,这 时拇指指向纸面的 左侧,所以在啮合点 处蜗轮的速度方向 是指向纸面的右侧。 在蜗杆蜗轮传动 中,如已知蜗轮、和 蜗杆的转向,要判断 蜗杆蜗轮的旋向,上 述螺旋运动法则仍 蜗轮转向,欲确定其 旋向,可假定为右旋 (或左旋) 按蜗杆1 转向求蜗轮2转向, 如该转向与实际转 向相符,说明假定正 确;如不符,则蜗轩 蜗轮的旋向应与假 定的旋向相反。 你就全当蜗杆是一条螺栓,蜗轮是一螺母固定不动,手顺时针旋动蜗杆,蜗杆前进则为右旋,蜗杆向后则为左旋,与左旋与右旋螺纹一个道理,这是我自己总结的.如果是课本上,则会教 你右手定则或左手定则的方法判断.

该标准规定了机械图样中链轮的画法。 该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2203-1973《技术制图——链轮的规定画法》。 1.链轮、齿条、蜗杆、蜗轮及链轮的画法 ①轮齿的绘制 轮齿部分一般按图1-111~1-117的规定绘绘制。 a.齿顶圆和齿顶线用粗实绘制。 b.分度圆和分度线用点划线绘制。 c.齿根圆和齿根线用细实线绘制,可省略不画;在剖视图中,齿根线用粗实线绘制。 ②链轮、蜗轮一般用两个视图,或者用一个视图和一个局部视图(图1-111~1-113)。 ③在剖视图中,当剖切平面通过链轮的轴线时,轮齿一律按不剖处理(图1-111、1-112、1-113、1-114、1-117)。 ④如需表明齿形,可在图形中用粗实线画出一个或两个齿;或用适当比例的局部放大图表示(图1-114、1-117)。 ⑤当需要表示齿线的形状时,可用三条与齿线方向一致的细实线表示(图1-116、1-118)。直齿则不需表示。 ⑥如需要注出齿条的长度时,可在画出齿形的图中注出,并在另一视图中用粗实线画出其范围线(图1-114)。 ⑦圆弧链轮的画法见图1-116。?

蜗轮蜗杆加工图画法及图例(优.选)

蜗轮蜗杆加工图画法及图例 蜗杆图样上应注明的尺寸数据 3.1需要在图样上标注的一般尺寸数据 3.1.1齿顶圆直径d a1及其公差 3.1.2分度圆直径d1 3.1.3齿宽b1 3.1.4轴(孔)径及其公差 3.1.5定位面及其要求 3.1.6蜗杆轮齿表面粗糙度 3.2需要用表格列出的数据 3.2.1蜗杆类型(ZA、ZN、ZI、ZK和ZC) 3.2.2模数m 3.2.3齿数Z1 3.2.4基本齿廓(符合GB10087时,仅注明齿形角α1),否则应以图样——轴向剖视或法向剖视详述其特征。)注:1)对不同的蜗杆类型,应分别注明法向齿形角αn或轴向齿形角αx、刀具齿形角α0。 3.2.5齿顶高系数h a1* 3.2.6螺旋方向:右或左 3.2.7导程P Z 3.2.8导程角γ 3.2.9齿厚S1及其上下偏差(或量柱测量距M1及其偏差,或测量的弦齿厚及其偏差。相应应注明量柱直径 d M或测量弦齿高。) 3.2.10精度等级 3.2.11配对蜗轮的图号及齿数Z3 3.2.12检验项目代号及其公差(或极限偏差) 4蜗轮图样上应注明的尺寸数据 4.1需要在图样上标注的一般尺寸数据 4.1.1蜗轮顶圆直径d e2及其公差 4.1.2蜗轮喉圆直径d a2及其公差 4.1.3咽喉母圆半径γg2 4.1.4蜗轮齿宽b2 4.1.5孔(轴)径及公差 4.1.6定位面及其要求 4.1.7蜗轮中间平面与基准面的距离及公差 4.1.8蜗轮轮齿表面粗糙度 4.1.9咽喉母圆中心到蜗轮轴线距离 4.1.10配对蜗杆分度圆直径d1 4.2需要用表格列出的数据 4.2.1模数m 4.2.2齿数Z2 4.2.3分度圆直径d2 4.2.4变位系数x2 4.2.5齿顶高系数h a2* 4.2.6分度圆齿厚s2及其上下、偏差(或双啮中心距及其偏差,或测量的弦齿厚及其偏差,相应应注明测量弦齿高。)

Pro E涡轮蜗杆的画法

3.4 蜗轮的创建 3.4.1蜗轮的建模分析 建模分析(如图3-188所示): (1)创建齿轮基本圆 (2)创建齿廓曲线 (3)创建扫引轨迹 (4)创建圆柱 (5)变截面扫描生成第一个轮齿 (6)阵列创建轮齿 (7)蜗轮的修整 图3-188 建模分析 3.4.2蜗轮的建模过程 1.创建齿轮基本圆 (1)在工具栏中单击按钮,在对话框内输入worm_wheel.prt,单击; (2)绘制蜗轮基本圆曲线。在工具栏内单击按钮,弹出“草绘”对话框,选择“FRONT”面作为草绘平面,选取“RIGHT”面作为参考平面,参考方向为向“右”,如图3-189所示;单击【草绘】进入草绘环境;

图3-189 定义草绘平面 (3)绘制如图3-190所示草图,在工具栏内单击按钮,完成草图的绘制。 图3-190 绘制二维草图 2.创建齿廓曲线 (1)创建渐开线。在工具栏内单击按钮,弹出“曲线选项”对话框,如图3-191所示。 图3-191“曲线选项”菜单管理器 (2)在“曲线选项”对话框内依次单击“从方程”→“完成”。弹出“得到坐标系”对话框,单击选取基准坐标系PRT_CSYS_DEF作为参照。系统弹出“设置坐类型”菜单管理器,单击“笛卡尔”。在系统弹出的记事本窗口中输入曲线方程为: r=72.66/2 theta=t*45 x=r*cos(theta)+r*sin(theta)*theta*pi/180

y=r*sin(theta)-r*cos(theta)*theta*pi/180 z=0 (3)在“曲线”定义对话框内,单击完成渐开线的创建,如图3-192所示 图3-192 创建渐开线 (4) 镜像渐开线。在工具栏内单击按钮,创建分度圆曲线与渐开线的交点,如图3-193所示。 图3-193 创建基准点 (5)在工具栏内单击按钮,弹出“基准轴”对话框,按如图3-194所示设置创建基准轴。

UG8.0曲面建模实例

曲面建模应用实例 本章将介绍曲面建模的思路和方法,并且通过两个综合实例来详细介绍曲面设计过程。通过实例的讲解,读者可以熟悉曲面造型的一般思路和操作过程,从而深入掌握曲面造型的方法。 掌握曲面建模的思路和方法 掌握工程图纸的阅读方法 熟练掌握曲面造型中的常用命令

实例一:小汽车设计 这个例子通过设计小汽车模型来具体描述曲面造型的过程,最终结果如图1所示。 图 1 1.打开图形文件 启动UG NX8,打开文件“\part\surface modeling\ 1.prt”,结果如图2所示。 图 2 2.创建主片体 (1)创建曲面1。选择下拉菜单中的【插入】|【网格曲面】|【通过曲线组】命令,选

图 3 (2)创建曲面2。选择下拉菜单中的【插入】|【网格曲面】|【通过曲线组】命令,选择如图4所示的曲线来创建曲面。 图 4 (3)创建曲面3。选择下拉菜单中的【插入】|【网格曲面】|【通过曲线组】命令,选择如图5所示的曲线来创建曲面。 图 5 (4)创建曲面4。选择下拉菜单中的【插入】|【网格曲面】|【通过曲线组】命令,选择如图6所示的曲线来创建曲面。 图 6 (5)创建曲面5。选择下拉菜单中的【插入】|【网格曲面】|【通过曲线组】命令,选

图7 (6)创建曲面6。选择下拉菜单中的【插入】|【网格曲面】|【通过曲线组】命令,选择如图8所示的曲线来创建曲面。 图8 (7)创建曲面7。选择下拉菜单中的【插入】|【网格曲面】|【通过曲线组】命令,选择如图9所示的曲线来创建曲面。 图9 3创建过渡片体 (8)创建曲面8 。隐藏曲面3、曲面4。选择下拉菜单中的【插入】|【细节特征】|【桥接】命令,桥接曲面2、曲面5,结果如图10所示。

ug曲面建模实例教程茶壶建模步骤

u g曲面建模实例教程茶 壶建模步骤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茶壶建模分析 建模分析:该茶壶主要由“壶身”、“壶嘴”和“壶把”三部分组成。 “壶身”由8条曲线组成,用【通过曲线网格】命令创建; “壶嘴”由截面线串和样条曲线组成,用【通过曲线网格】命令创建; “壶把”由一圆和样条曲线组成,用【扫掠】命令创建。 “壶身”曲线组成“壶嘴”曲线组成“壶把”曲线组成 壶身曲线的构建 1、选择【俯视图】,并在【艺术曲线】工具栏中选择【直线和圆弧工具条】,在工具 条中选 择按钮,绘制半径为70的圆。 2、将图形转换到【正二侧视图】,选择【编辑】-【变换】-【平移】-【增量】命令,分别将该圆向上平移2个圆,下平移1个圆,距离均为100mm。 3、用功能修改第1、3圆的半径至100mm。 4、选择命令,将以上四个圆弧分割成四段。 5、选择命令,创建如下四条艺术样条。 6、用命令创建XZ平面与最上端圆弧的交点。 壶嘴曲线的构建 7、分别用等工具按照下列步骤绘制图形。 要点:在【直线】绘制过程中注意“终点选项”中矢量的选择;在圆弧R5的绘制过程中,“起点和终点”的选择中分别选择“点”。 将如下三个图素隐藏后绘制半径为15的切弧。 将如下两条直线隐藏后,绘制两圆弧之间的连接直线。

8、选择【编辑】-【变换】-【用直线做镜像】命令镜像如下曲线。 9、选择命令,修剪掉中间多余的曲线。 要点:在【设置】-“输入曲线”中选择“隐藏”方式。 10、用命令创建如下曲面,并用相同方法创建另外2个曲面。 11、用命令绘制如下样条曲线。 12、用命令创建如下曲面。(如上端圆弧不能选择,可将以前的圆弧隐藏后,重新绘制一半径为100mm的圆,并将其分割成2段后再修剪;或者在选择器中将激活。) 13、用命令将上下两平面封闭,并用命令将所有曲面进行缝合,最后用 命令将曲面向内抽1mm的厚度。 壶把曲线的构建 14、在XZ平面上,用命令创建如下样条曲线。 15、在YZ平面上,创建直径为30 mm的圆。 16、用命令创建茶壶的手柄 17、用命令修茶壶手柄多余的部分。注意【类选择器】应选择【单个面】 18、选择【编辑】-【对象显示】功能,将茶壶设置成需要的颜色。

齿轮蜗轮蜗杆参数

一、蜗轮、蜗杆齿轮的功用与结构 蜗轮、蜗杆的功用主要用于传递交错轴间运动和动力,通常,轴交角∑=90°。其优点是传动比大,工作较平稳,噪声低,结构紧凑,可以自锁;缺点是当蜗杆头数较少时,传动效率低,常需要采用贵重的减摩有色金属材料,制造成本高。 蜗轮是回转形零件,蜗轮的结构特点和齿轮基本相似,直径一般大于长度,通常由外圆柱面、内环面、内孔、键槽(花键槽)、轮齿、齿槽等组成。根据结构形式的不同,齿轮上常常还有轮缘、轮毂、腹板(孔板)、轮辐等结构。按结构不同蜗轮可分为实心式、腹板式、孔板式、轮辐式等多种型式。 蜗杆的结构和轴相似,其结构特点是长度一般大于直径,通常由外圆柱面、圆锥面、螺纹及阶梯端面等所组成。蜗杆上啮合部分的轮齿呈螺旋状,有单头和多头之分,单头蜗杆的自锁性能好、易加工,但传动效率低。 二、普通圆柱蜗轮、蜗杆的测绘步骤 蜗轮、蜗杆的测绘比较复杂,要想获得准确的测绘数据,就必须具备较全面的蜗杆传动方面的知识。同时应合理选择测量工具及必要的检测仪器,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并对所测量的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处理,提出接近或替代原设计的方案,直接为生产服务。 测绘蜗轮、蜗杆时,主要是确定蜗杆轴向模数ma(即蜗轮端面模数mt),蜗杆的直径系数q和导程角γ(即蜗轮的螺旋角β)。下面以普通圆柱蜗轮蜗杆测绘为例,说明标准蜗轮蜗杆的基本测绘步骤。 1. 首先对要测绘的蜗轮、蜗杆进行结构和工艺分析。 2. 画出蜗轮、蜗杆的结构草图和必须的参数表,并画出所需标注尺寸的尺寸界线及尺寸线。 3. 数出蜗杆头数z1和蜗轮齿数z2。 4. 测量出蜗杆齿顶圆直径dal、蜗轮喉径dai和蜗轮齿顶外圆直径dae。 5. 在箱体上测量出中心距a。 6. 确定蜗杆轴向模数ma (即涡轮端面模数mt) 7. 确定蜗杆的导程角γ(蜗轮的螺旋角β),并判定γ及β的方向。 根据计算公式 tgγ= z1ma / d1,因 d1 = da1-2ma 则 γ= tg -1 z1ma / (da1-2ma) 8. 确定蜗杆直径系数q 根据计算公式q = d1 / ma或q = z1 / tgγ计算出q值,且应按标准系列选取与其相近的标准数值。

UG NX 40建模实例教程

UG NX 4.0建模实例 内部培训教材

专题一 实体建模 实例一 连杆造型设计 1.工作图 图1 知识点: ? 拉伸特征 ? 实体倒圆 ? 镜像 ? 阵列 ? 抽壳 ? 裁剪 ? 拔模

2.学习目的和任务 1)二维图形生成三维实体的有效方法:扫描特征 2)深入学习扫描特征中的拉伸体命令 3)实体倒圆的功能 4)掌握镜像实体和镜像特征功能 3.产品分析 1)结构分析 本例中的连杆,由于其形状不规则,又含有较多的倒圆角,且各部分的厚度不相同。造型时可按下列步骤进行:先画二维曲线再采用拉伸的方法构造基础的实体;考虑到连杆是关于左右和上下对称的,只做1/4的实体即可;拉伸中灵活运用偏置值和起始距离等参数,可以简便地完成造型。 2)构造框图连杆建模步骤

4.操作步骤 1)绘制二维轮廓 采用草图图标,绘制下图所示二维轮廓图。 图2 2)拉伸连杆主体 图3 图4 单击拉伸命令,在选择意图对话框中选择“已连接曲线”,鼠标单击连杆主体曲线,在拉伸对话框中设置拉伸参数为:起始0,结束6.5,方式为创建。生成的拉伸实体如图3所示。 3)拉伸连杆头部 拉伸的方法和步骤与上面大致相同。在拉伸对话框中设置拉伸参数为:起始0,结束10,方式为求和。生成的拉伸实体如图4所示。 4)构造连杆的凹槽 拉伸的方法和步骤与上面大致相同。在拉伸对话框中设置拉伸参数为:起始3,结束6.5,方式为求差。生成的拉伸实体如图5所示。

图5 图6 5)拉伸凸棱 单击拉伸命令,在选择意图对话框中选择“单个曲线”,鼠标单击草图曲线中R25的边,在拉伸对话框中设置拉伸参数如下图所示,注意偏置中结束值的正负。生成的拉伸实体如图6所示。 图7 采用同样的办法拉伸连杆头部的另外一个凸棱,在拉伸对话框中设置偏置参数为:起始0,结束4。生成的拉伸实体如图8所示。 图8 图9 6)实体倒圆 实体倒圆要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

UG曲面建模综合应用――料斗的建模

UG 曲面建模综合应用――料斗的建模 摘要:《UG》课程是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 之一,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软件课程,也是学生踏上工作之路必备的工具。在教学中,教师在曲面建模教学单元进行实践,设计多媒体辅助项目化教学的课程教学方法,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完成了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多媒体;项目化教学;曲面建模 一、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简介 本课是《UG》课程中的第5章节综合应用,是本书重点 章节中最基础的知识点。本课程作为专业主干课程之一,是 学生从事机电产品设计的理论基础,同时具有实践指导的意义。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够综合应用曲面命令创建简单的实体模型。掌握“面倒圆” “抽取的面”“规律延伸”“通过曲线组” “通过曲线网格”创建曲面的命令。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曲面建模命令设计简单零件的职业能力。 3.本课要解决的问题

(1)本课程是操作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如何把理论知识转 化为职业能力,是本堂课甚至本课程要解决的最主要的一个问 题。 (2)学生刚接触专业课时显得比较被动,如何引导学生入门,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自主学习、探索学习、质疑学习的能力 是我们要解决的另一个棘手问题。 4.教学策略 (1)教学方法讲授演示法:软件课采用讲授演示法,教师 讲授重点、难点,学生动手操练的教学方式,以期达到教师和学 生双向互动、形象生动的教学效果。教师讲解操作一学生听讲并 操练―教师单独或全班指导―总结学生反馈的问题―学生深入操练―教师归纳总结升华课堂。 提问式互动教学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鼓励学生随时积极提问并以提问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 思考发言。 视频教学法:利用CAMPLAY 录屏软件,教师将操作过程 录制视频分发给学生,以视频指导学生的动手操练,解决教师不 能全面单独辅导学生的问题。 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 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 精神。 (2)课前准备下发本章理论知识,要求每位学生认真学习,共同探讨思考教师提出的几个问题。预习书本第 5 章曲面建模综

proe如何画蜗轮蜗杆+prt+视屏

Proe如何画蜗轮蜗杆设计思路 1.确定减速比i=Z2/Z1(本设计Z1=2,Z1=40)=40/2=20 . 2 2.选定模数-确定蜗杆直径系数和蜗杆尺寸 (2) 3.计算中心距 (5) 4.涡轮尺寸表 (6) 5蜗轮蜗杆主要参数与尺寸计算 (7) 6.蜗轮蜗杆的画法 (9) 7.proe图中数据详解 (9) 8.prt附件和视频附件 (11)

Proe 如何画蜗轮蜗杆设计思路 (注,下载后可以打开prt 文件和视屏) 1.确定减速比i=Z2/Z1(本设计Z1=2,Z1=40)=40/2=20 (1) 头数Z1 从蜗杆的端面看有几条出来的螺旋线就是几头了 蜗杆上只有一条螺旋线的称为单头蜗杆,即蜗杆转一周,蜗轮转过一齿,若蜗蜗杆头数杆上有两条螺旋线,就称为双头蜗杆,即蜗杆转一周,蜗轮转过两个齿。依此类推,设蜗杆头数用Z1表示(一般Z1=1、2、4),蜗轮齿数用Z2表示。从传动比公式可以看出,当 Z1=1,即蜗杆为单头,蜗杆须转一转蜗轮才转一齿,因而可得到很大传动比,一般在动力传动中,取传动比I=10-80;在分度机构中,I 可达1000。 这样大的传动比如用齿轮传动,则需要采取多级传动才行,所以蜗杆传动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 一般来说,蜗杆头数越多,传动效率越高,但加工会更加困难。 蜗杆的头数又可以叫做蜗杆的条数。 i=蜗杆转速n1蜗轮转速n2 =蜗轮齿数z2蜗杆头数z1 (2) 齿数Z2 利用减速比和查表得出(具体表格详见涡轮尺寸表) 2.选定模数-确定蜗杆直径系数和蜗杆尺寸

(1)模数m 为设计和加工方便,规定以蜗杆轴项目数mx和蜗轮的断面模数mt 为标准模数。对啮合的蜗轮蜗杆,其模数应相等,及标准模数m=mx=mt。 标准模数可有表A查的,需要注意的是,蜗轮蜗杆的标准模数值与齿轮的标准模数值 并不相同。 表A

一级蜗轮蜗杆减速器--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设计某带式传输机中的蜗杆减速器 工作条件:工作时不逆转,载荷有轻微冲击;工作年限为10年,二班制。 已知条件:滚筒圆周力F=4400N;带速V=0.75m/s;滚筒直径D=450mm。

二、传动方案的拟定与分析 由于本课程设计传动方案已给:要求设计单级蜗杆下置式减速器。它与蜗杆上置式减速器相比具有搅油损失小,润滑条件好等优点,适用于传动V≤4-5 m/s,这正符合本课题的要求。

三、电动机的选择 1、电动机类型的选择 按工作要求和条件,选择全封闭自散冷式笼型三相异步电动机,电压380V,型号选择Y 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 2、电动机功率选择 1)传动装置的总效率: 23 ηηηηη=???总蜗杆联轴器轴承滚筒 230.990.990.720.960.657=???= 2)电机所需的功率: 2300 1.2 4.38100010000.657 FV P KW η?===?电机 总 3、确定电动机转速 计算滚筒工作转速: 601000601000 1.263.69/min 360 V r D ηππ???===?滚筒 按《机械设计》教材推荐的传动比合理范围,取一级蜗杆减速器传动比范围580i =减速器,则总传动比合理范围为I 总=5~80。故电动机转速的可选范围为: (5~80)63.69318.45~5095.2/min n i n r =?=?=总电动机滚筒。符合这一 范围的同步转速有750、1000、1500和3000r/min 。 根据容量和转速,由有关手册查出有四种适用的电动机型号,因此有四种传动比方案,综合考虑电动机和传动装置尺寸、重量、价格和带传动、减速器的传动比,可见第4方案比较适合,则选n=3000r/min 。 4、确定电动机型号 根据以上选用的电动机类型,所需的额定功率及同步转速,选定电动机型号为Y132S1-2。 其主要性能:额定功率5.5KW ;满载转速2920r/min ;额定转矩2.2。 0.657η=总 63.69/min n r =滚筒 4.38P KW =电机 860~10320/min n r =电动机 电动机型号: Y132S1-2

蜗轮蜗杆绘制

蜗轮的三维造型设计: (1)蜗轮的主要参数为模数m=4,齿数z=39,传动中心距a=98,螺旋角β=11.3099°。 计算蜗轮的几何尺寸如下: d=mz=156mm β=11..3099 ha=m=4mm hf=1.2m=4.8m da=d+2ha=164mm df=d-2hf=146.4mm a=98mm (2)启动UG软件,新建一个名为WoLun.prt的文件,选择“开始”——“建模”命令, 进入建模模块。 (3)以XC—ZC坐标平面作为草图平面,绘制如图所示草图。 (4)选择“插入”——“设计特征”——“回转”命令,系统弹出“回转”对话框。 如图所示,选取草图,设置回转参数,单击“确定”按钮,则创建相应的回转体。 (5)旋转当前坐标系XC轴转到ZC轴。 (6)选择“工具”——“表达式”命令,系统弹出“表达式”对话框。建立如图所示表达式。

(7)选择“插入”——“曲线”——“规律曲线”命令,系统弹出“规律曲线”对话框。单击“根据公式”按钮,设置X的变化规律为xt,设置Y的变化规律为yt,设置Z的变化规律为zt,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曲线绘制,其结果如图所示。即为正侧蜗轮齿槽螺旋线。 绘制左侧螺旋线 (8)选择“插入”——“曲线”——“规律曲线”对话框。单击“根据公式”按钮,设置X的变化规律为xt,设置Y的变化规律为yyt,设置Z的变化规律为zzt,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曲线绘制,其结果如上图中间所示。即为反侧蜗轮齿槽螺旋线。 绘制右侧螺旋线 (9)选择“插入”——“曲线”——“规律曲线”对话框,要求指定基础变量,默认为t。直接单击“确定”按钮,系统再次弹出对话框要求指定X坐标分量的变化规律。输入X,单击“确定”按钮,则确定规律曲线X坐标分量的变化规律,系统同时弹出对话框,要求进一步指定Y坐标分量的变化规律。依次输入t、Y即可。最后,单击“规律曲线”对话框的第一个按钮,指定Z坐标分量的变化规律为恒定值0。再次单击“确定”按钮,则生成渐开线,如图所示。

复杂曲面ug建模加工指导书

.. 《复杂曲面ug建模与加工》实验指导书 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课程代码: 编写单位: 编写人: 系部主任: 分管院长:

目录 实验一型腔铣加工创建........................................................................................... - 2 - 实验二IPW二次开粗的定义 ................................................................................... - 24 - 实验三平面铣创建................................................................................................ - 28 - 实验四等高轮廓铣创建......................................................................................... - 33 - 实验五固定轴曲面轮廓铣创建 .............................................................................. - 37 - 实验六、固定轴曲面轮廓铣—清根驱动.................................................................... - 41 - 实验七、固定轴曲面轮廓铣—螺旋驱动.................................................................... - 44 - 实验八、固定轴曲面轮廓铣--径向切削 ..................................................................... - 5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