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篇一:浅谈美国金融危机及它对中国的影响

浅谈美国金融危机及它对中国的影响

摘要:自2007年起,一场次贷风暴从美国刮起,并迅速席卷全球,演变成一次全球性金融危机,使得世界经济增长放缓,部分国家甚至频临破产的境地。本文通过对此次美国金融危机发生的背景和原因的分析认为,美国一直鼓吹的经济增长模式等是此次金融危机的根源所在。然而,这次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有利有弊。面对危机,我们应该看到中国的实力,对政府抱有信心,危机终成机遇。

关键词:次贷危机;金融危机;中国经济;影响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一般认为,一个经济体出现了货币供给数量剧烈波动,金融机构大规模倒闭,本国货币对外币汇率发生大幅度波动,进而引起资本市场震荡,以致实体经济受损的情况。金融风险成为现实就称为金融危机。金融风险具有隐蔽性、突发性和快速扩散等特点如不高度重视并认其加以防范则危害极大,不仅危及国民经济的全局而且会危及到社会稳定与国家安全。

2007年4月2日,美国第二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公司因无力偿付投资人贷款回购申请而破产,美国金融危机拉开了序幕。时隔三年之际,我通过搜集资料,在这里谈谈我对此次金融危机的认识,以及它对中国的影响和给我的启示。

一、美国金融危机发生的背景:

造成这次危机的背景是复杂的、多方面的:

(一)美国的消费习惯:

借钱(贷款)消费是美国人普遍的生活方式。在美国,年轻人钱少,但消费多;老年人退休后享受优越的退休金,但消费相对少。所以,年轻人多借钱消费(包括向父母借钱,这与中国不同)。而且,美国发达、完善的信用体制使几乎所有人的消费靠借钱来完成。美国人的储蓄率历来很低,近年来,一直在零储蓄率上徘徊。要消费,只能靠借钱。可以说,美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消费驱动。其消费率长期为70%左右,投资率为15%左右,而出口多为负数。

(二)经济管理思想:

自上世纪70年代发生经济“滞涨”以后,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遭到新古典自由主义的强烈批评,此后,新自由主义思潮受到追捧。80年代的“华盛顿共识”所倡导的“经济自由、私有化、减少管制”成为指导西方国家经济走向的主要道具。

(三)经济环境与具体政策工具:

美国2000年后陷入高科技泡沫破裂后的短暂衰退之中,在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的主持下,连续13次大幅度削减联邦基准利率,从最高6.5%下降到1%,强行向市场注入流动性资金,扼住了经济下滑,也拉动了美国房地产连续多年繁荣。此为次贷危机乃至金融危机爆发的直接导火线。需要理解的是,21世纪的最初几年里,同样的低利率政策,为什么美国偏偏房地产行业得以相对发展,而不是其他行业呢?原因是:网络等高科技产业高速发展

导致的泡沫破灭后,进入一个成长停滞期,抑制了大量资金对该行业的投入;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升,美国制造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外移,形成国内产业空心化,加之服务业在繁荣之后的替代更新需要一定的时滞期,所以,这些行业投资机会较少。而且,从90年代开始,美国的房产一直处于稳定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流动性资金开始注入该行业。

二、美国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

(一)美国经济增长模式的不可持续:

在美国,私人证券市场占GDP比重远远超过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这主要得益于美国高度发达的金融创新(如资产证券化)水平。然而,随着金融全球化的深入,跨境金融交易成本下降,工业化国家资本本土偏好下降,工业化国家资本向海外投资的倾向增强,美国通过资产证券化将大量非流动的、不可交易的资产变成了具有流动性的、可交易的资本市场投资工具,大大推动了美国私人债券市场的发展,MBS、ABS、CDO、CLO、CDS等金融产品成了投资热点。这些金融创新能够满足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的需求,尤其是某些高风险信用衍生产品,因其高收益特点而备受海外投资者青睐。于是,一个如此的资本链条逐渐形成:工业化国家通过生产投资活动不断地积累利润,终将导致资本过剩,过剩的资本受本性驱使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必然在世界范围内寻求获取超额利润的机会。借助其高度发达信用制度,美国通过资产证券化,创造出各种信用衍生工具,满足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的需求。于是,大量资本从发达工业化国家流入美国债券市场,跟美国国内的投机资本融合在一起,引起房地产投机过热,最终触发危机。可见,高度发达的信用制度和资本本性结合起来,在缺乏监管的情况下,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爆发全球金融危机。

(二)信用的过度扩张导致投机过热:

银行等信用机构把借贷货币资本大量集中在自己手中,以致与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相对立的,不是单个的贷出者,而是作为所有贷出者代表的银行机构。这样,一方面银行机构成了货币资本的总管理人。另一方面,由于他们为整个商业界而借款,他们也把借入者集中起来,与所有贷出者相对立。因此,银行等信用机构在社会化大生产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现实中,银行本身受预期高额利润的吸引,从事投机业务,用吸收来的存款购买大量风险高的债券和股票。银行用客户的资金从事投机业务,自然不像用自己的钱投资那么小心谨慎,那么力求稳妥。银行家尤其倾心于风险高、回报率高的投机行为。一旦投机成功,他们将大赚一笔;即使投资失败,损失的也是客户。这为此次金融危机埋下伏笔。一旦作为金融产品(债券或股票)的基础产品出现问题,金融危机便自然而然的爆发了。

(三)美国金融监管的缺失:

随着20世纪80年代金融自由化浪潮的兴起,金融机构之间趋向混业经营,不同监管机构之间的差别渐渐消失,权责不甚明确,不同抵押贷款人所受的监管程度相去甚远:美国商业银行受制于央行的严格监管,而非银行金融机构却免于央行的严格监管。于是,一些非银行金融机构便在不必向公众披露交易信息买下大量收益率高的资产(如房地产、土地等),而对资产的质量却不管不顾。然而,公众却对这些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交易情况往往一无所知。为了获得高额回报,这些非银行金融机构无视风险,疯狂收购次级抵押贷款,发放次级债券。因偏好高收益和高风险的债券,同时,对冲基金疯狂吃进次级债。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加之对非存款金融机构监管的缺失,经济人的贪欲膨胀,受人性盲目乐观和从众心理驱使,抵押贷款市场和资本

市场掀起了投机赌博狂潮。随着次级抵押贷款违约数量的增多,要求抵押贷款公司回购贷款的申请越来越多,抵押贷款公司没有足够的现金回购贷款,不得不破产清算,金融危机便随之爆发。

三、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一)有利的影响

这次危机,美国需要大量资金救市,美国政府可能会购买中国的国债,中国从中会获得一定的收益。

另外美国金融危机给中国企业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并购国际知名企业提供了机会。

由于中国银行持有一定数量的次贷债券,美国次贷危机给中国银行造成损失。这次危机为中国银行上了深刻的一堂课,中资银行“走出去”投资要更加关注投资风险,把损失减少到最少程度。

为了增强资本的流动性,美国撤回一些在华资本,回流到美国国内。这有利于减少在中国国

内的国际热钱,外资撤走,房市赖以生存的支柱坍塌,房价会一落千丈。

(二)不利的影响

在出口方面,中国沿海一些省份有不少出口企业倒闭,造成一些人失业,同时由于受到危机预期等因素影响,中国股市出现暴跌。根据海关总署统计表明,今年1-8月,中美双边贸易总值为2197亿美元,增长13.3%,比去年同期回落3.1个百分点。而在广东,对美出口走软的趋势更为明显,广州海关统计报告,今年1-7月,广东对美出口同比增6.3%,增速与去年同期比回落

7.5个百分点,其中,服装及衣着附件、塑料制品和玩具出口出现负增长,出口额同比分别下降25.1%、12.4%和4%。中国沿海地区的大量出口企业经营困难甚至破产,很多企业迁移至越南等人力资本更加低廉的国家和地区。根据国家统计局2008年10月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三季度全国企业景气指数同比、环比均明显回落。出口企业云集的东部地区景气指数下跌最严重。东、中、西部地区企业景气指数分别为128.1、131.7和126.8,比二季度回落11.7、6.0和5.5点;与上年同期比,回落幅度在10—20点之间。

另外,受国内通货膨胀的影响,自2007年以来,我国一直采用从紧的货币政策,银行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不断提高,这也使得困境中的出口企业融资成本上升,融资越来越困难,企业经营举步维艰。复杂的经济形势和不利的国际经济环境使得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面临着两难的抉择,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实现经济的“硬着陆”。

四、我对此次金融危机的认识:

首先,我们应当辩证看待金融创新。美国本轮金融风暴是次贷危机进一步延伸的结果,而次贷危机则与美国金融机构在金融创新中过度利用金融衍生品有关。美国房贷两大巨头(房利美和房地美)购买商业银行和房贷公司流动性差的贷款,通过资产证券化将其转换成债券在市场上发售,吸引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购买,而投资银行又利用其“精湛”的金融工程技术,再通过创新将其进行分割、打包、组合并出售。由此,最初一元钱的贷款通过创新可以被放大为几元,甚至十几元的金融衍生产品,以至于最后没有人再去关心这些金融产品的真正基础价值,从而助长了短期投机行为,最终酿成了严重的次贷危机。因此,借鉴美国金融危机的教训,我们有必要对金融创新进行重新审视,既要看到其对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也要对金融创新的负面效应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以便在推动金融创新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防

范由此带来的金融风险。

其次,必须健全微观金融运行机制。历史和现实经验表明,无论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形成的具体原因如何,最终都可以归结为微观金融制度的不完善。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美林、华盛顿互惠银行等美国著名金融机构的危机甚至破产,就是源于内部经营管理机制的薄弱和风险控制机制的失效。试想,如果“两房”能够在购买商业银行和房贷公司流动性差的贷款时注意风险控制,如果美国的大型投资银行在购买住房抵押证券时能够谨慎行事,如果其他金融机构能够在投资中加强风险预测,或许不至于最终陷入倒闭的命运。因此,健全金融企业的经营管理机制,强化风险控制制度,是保证我国金融体系稳定、安全运行的根本环节。第三,树立信心是市场稳定的关键。美国金融危机的实践表明,金融危机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归结为信心危机,金融危机与信心危机的交互作用,会进一步加剧市场的动荡。因此,面对金融危机,如何重塑市场信心非常重要。具体到我国,当前证券市场持续低迷的状况就是市场信心极度缺乏的印证。虽然美国金融危机还不可能对我国金融市场构成实质性影响,但面对日益动荡的国际金融环境,为了避免市场继续向不利方向演进,应当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重振市场信心。

第四,政府部门应当及时进行监管和调控。美国此次金融危机早有先兆。早在3年前就有经济学家发出警告,由美国房地产带来的金融危机将会蔓延全世界。然而,遗憾的是这些警告并未引起美联储的重视。如果美国政府能够及早对华尔街进行审查和监管,“两房”、雷曼兄弟、美林、贝尔斯登和华盛顿互惠银行等或许就不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倒掉。这无疑向

我们启示,为了防止金融风险的积累及其向金融危机转化,政府部门必须加强对金融活动的日常监管和调控,及时发现金融运行中的不稳定因素,并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

现如今,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发紧密,如果要说对本次危机中国能完全免疫,这是不可能的。中国既然是世界上重要的经济实体,那就不可能不受危机的影响。不过在我看来,中国本身有较独立的经济体系,中国政府本身有较强有力的经济控制能力,中国本身也有相当深厚的实体经济实力,这些特点,决定了中国在面对这场危机的时候有足够的应变能力和自主能力。而不会像日本、韩国那样,由于对美国经济依赖太深,而在经济调控中投鼠忌器、无从施展;也不会如拉美国家那样,由于经济控制能力不足、经济泡沫过多,而在危机到来时积重难反。因此,我们应该做的,其实并不复杂,那就是相信政府的能力,支持政府的行政措施,不为居心叵测的谣言所迷惑、不因暂时可能的困境而慌张。相信危机终成机遇!参考文献:

[1]金融战争[M], 廖子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

[2]透视美国次贷危机及对我国的启示[J], 甄炳禧,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年第11期

[3]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 李俊、王立,国际贸易,2008年第8期

[4]论次贷危机对国际金融体系、国际格局和中国经济的影响[J], 张明,国际经济评论,2008年第2期

篇二: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虽然我国在金融危机中遭受的损失不大,但随着美国金融危机的越演越烈,大有受其

影响更深的趋势。因此本文对此次金融危机的形成机制进行分析,分析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美国金融危机的形成机制分析

首先,信贷结构产品的回报率是高度非线性的。美国次级抵押贷款人是信用分在620分以下的低收入者,这部分人的住房抵押贷款占到了美国整个住房贷款市场的13%到25%。次级抵押贷款客户的首付为零,其贷款利率比一般抵押贷款利率要高出2%-3%。在房地产处于繁荣时期,这种贷款方式不会出现问题。关键是金融系统具有“过度顺周期性”,在美国经济处于下行趋势时,次级抵押贷款人经济状况出现问题就会导致住房抵押贷款的违约率上升,次贷危机已呈雏型。

其次,金融衍生产品的高度复杂化。美国金融机构对这种次级住房抵押贷款进行产品设计,以次级贷款为基础,把低收入阶层买房的这种债券进行证券化处理,形成从抵押贷款到MBS产品,从MBS产品到CDO产品的多次衍生。以次级贷款为基础的金融产品每经过一次衍生,其复杂性就进一步增加,偏离实体经济也就越远,其风险也就越大。在从贷款的发放到最终的投资者之间的流通阶段,一旦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其影响将会波及到其后的其他各个链条的投资者和投资机构。

第三,监管不力。导致美国金融危机的再一个原因是美国金融部门没有予以及时监管以及监管工具的缺失。当次级抵押贷款及其证券化在美国蓬勃发展时美国金融监管部门已经注意到了贷款标准的放松,但美联储并没有及时进行规范。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金融监管部门对市场进行干预,而此时住房市场需求已经受到严重影响,加剧了次贷危机的形成。

二、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一)对我国对外金融投资的影响

美国金融危机对金融业的冲击,主要是指对银行,保险公司,中投公司和国家政策之类的影响。此次金融危机对我国国内银行业的主要影响在于它们所持有的按揭证券化产品的数量和种类。从各银行的公开数据来看,中国银行是拥有美国按揭信贷证券化产品数量最多的国内银行,共持有雷曼兄弟控股及其子公司发

行的债券7562万美元,总风险敞口为1.29亿美元。由于与金融危机相关的风险尚未完全的释放,此次金融危机对于中国银行业仍然产生了巨大影响。

根据普益财富统计,截至2008年11月28日,正在运行的253款银行系QDII理财产品中,正收益的仅有4款。11月份,国内34家商业银行(包括28家中资银行和6家外资银行)共发行银行理财产品477款,银行理财产品以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为主,市场占比为60.59%;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发行继续低迷,市场占比仅有6.71%。由于目前的QDII主要投资美国市场以及香港市场,美国的金融危机必然影响到香港市场,直接引发中国各类投资资产的价格下挫,导致QDII基金净值缩水。据普益财富统计,中资银行正在运行的46款QDII理财产品中,正收益的仅有3款,其余43款均为负收益,亏损面达93.48%。亏损超过50%的有17款,其中8款产品累计亏损超过60%。

从国别看,2008年前三季度,我对美国出口增长11.2%,比去年同期回落

4.6个百分点;对以转口贸易为主的香港地区出口仅增长8.9%,回落12.7个百分点;8、9月份对欧盟出口增速也由前7个月累计27.1%分别回落到22%和20.8%。

(二)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外向型经济占主导的国家,出口的快速增长一直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而且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也相当高,2007年已经达到37.5%。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外部环境的恶化必然导致以出口为主的企业的生存困难,对我国出口产生较大的影响。2008年前三季度,我国出口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了4.8个百分点。

(三)对我国国内金融市场的影响

1.对房地产的影响

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也出现了一定的波动。究其原因主要可以从资金和心理两个方面来分析。在美国金融危机中,各金融机构损失惨重,出现净亏损和资金周转不灵等情况。以高盛、摩根斯坦利为代表的一些金融机构开始出售他们在中国购买的房地产。受恐慌情绪影响,我国房产业的成交量持续下滑、空房率持续增加,导致开发商现金流遭遇困境,新的房地产项目投资减少,银行业中的房地产不良贷款风险也大大提高。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11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4.9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8.3%。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下降18.8%;商品房销售额19261亿元,同比下降19.8%。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额下降20.6%。

2.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西方股票市场的大幅跌落带动新兴市场国家股票市场的更大幅度跌落。中国2008年的股市从6124一路下跌到1664跌幅高达75%,初步估计市值蒸发了20多万亿,平均每天每个股民损失3800多元,平均每个股民总损失超过38万元。与欧美股市相比中国股市波动性更大。中国的股市和世界的股市既有同步性也有不一致性。中国股市基本上是自成体系的股市,受各种限制比较多,但基本上主要受国内GDP增长速度、利率水平、公司业绩、流动性和股民信心等因素影响。从整体上看,美国金融危机下各国股市严重下跌对中国股市的下跌起着主要的作用,同时受金融危机影响,全球经济放缓,投资者对中国整个宏观经济的走势和发展也带有点不确定性,从而影响股票价格。

三、结论和启示

金融危机的形成以及它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却值得我们去思考,从而得出一些有益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一)银行业

在金融危机的环境下,国际银行业普遍面临着筹措资金困难、不良贷款增加、流动性不足的问题。我国银行业应该高度关注宏观经济政策的风险,积极参与国际银行业有关行为准则的制定和修改;改善我国银行现有结构,加强银行业的创新步伐,争取早日成为国际型银行。同时中国应该积极执行巴塞尔协定II,加强银行系统抵御风险的能力,为中国银行业走向世界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监管方面

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既可以分散风险、提高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效率,同时也可以传递风险、增加金融系统的不稳定性。主要得益于政府监管部门的有效监管,以及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竞争相对较少,中国金融体系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但随着中国参与世界经济的程度的加深,中国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金融监管机构应吸取此次金融危机的经验和教训,稳步推进金融监管体系的改革,保证现代金融业的稳定发展,使其更好地适应金融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三)经济结构调整

我国是一个出口导向型国家,我国经济增长的模式主要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此次金融危机以及人民币不断升值使中国的出口企业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因此企业要转型,我国必须进一步强化国内需求增长的能力,把中国的“出口拉动型”经济转变为“内需拉动型”经济。同时,企业应开拓新的市场,出口一些高技术含量的产品,以自主创新来实现自主品牌,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

(四)提高国民信心

信心对于金融危机的尽快结束和经济的早日复苏有着重大的作用。全球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的不景气、消费的大幅度下降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公众对未来经济前景不看好导致。尽快恢复市场信心、理性的对待金融危机是除了政府有效的财政、货币政策外遏制金融危机进一步扩散、促使我们更早地度过金融危机的有利措施之一,为%

《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出自:百味书屋

08年世界金融危机与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原因的区别

08年世界金融危机与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 爆发的原因 08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 美国金融危机表面看是由住房按揭贷款衍生品中的问题引起的,深层次原因则是美国金融秩序与金融发展失衡、经济基本面出现问题。 金融秩序与金融发展、金融创新失衡,金融监管缺位,是美国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一个国家在金融发展的同时要有相应的金融秩序与之均衡。美国在1933年大危机以后,出台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实行严格的分业监管和分业经营。在随后近60年里,美国金融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在其高速发展的同时,金融市场上的不确定性相应增加。1999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推行金融自由化,放松了金融监管,并结束了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经营的格局。 此外,金融生态中的问题,也助长了金融危机进一步向纵深发展。金融生态本质上反映了金融内外部各要素之间有机的价值关系,美国金融危机不仅仅是金融监管的问题,次贷危机中所表现出的社会信用恶化、监管缺失、市场混乱、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等,正是金融生态出现问题的重要表现。从1999年开始,美国放松金融监管使金融生态环境不断出现问题。金融衍生品发生裂变,价值链条愈拉愈长,终于在

房地产按揭贷款环节发生断裂,引发了次贷危机。华尔街在对担保债务权证(CDO)和住房抵押贷款债券(MBS)的追逐中,逐渐形成更高的资产权益比率。各家投行的杠杆率变得越来越大,金融风险不断叠加。 美国金融危机的另一原因还在于美国经济基本面出了问题。20世纪末到本世纪初,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调整,世界原有的供需曲线断裂,出现了价格的上升。美国采取了单边控制总需求的办法,使得原有的供给缺口不断扩大,物价持续上升,就业形势出现逆转,居民收入和购买力下降。 过去60年,美国经济增长和国内消费超出了本国生产力的承受能力。一方面,美国在实体经济虚拟化、虚拟经济泡沫化的过程中,实现不堪重负的增长;另一方面,美国把巨额的历史欠账通过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和资本市场的价值传导机制分摊到全世界。这增加了美国经济的依赖性,动摇了美国经济和美元的地位和对它们的信心。 次贷危机之前美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限制进出口的法案和政策,是导致经济环境走弱的重要因素。在进口方面对发展中国家制造各种贸易壁垒,在出口方面又对技术性产品设限,这些政策直接推动了美国物价的上升,减少了美国的就业机会,抑制了国内的经济创新动力,这也是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诱因。 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

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启示

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启示 第一章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 自2007年下半年开始,美国爆发了震惊世界的金融危机,这次危机的爆发是以2007年4月美国第二大次级房贷公司新世纪金融公司破产事件为标志,2007年年底、2008年年初花旗、美林、瑞银等大机构出现巨额亏损,2008年7月美国房利美、房地美被美国政府收购, 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宣告申请破产,美国次贷危机已发生1年零6个月,至今还在持续。这次危机的波及面广,由房贷市场蔓延到了美国的投行、商行、保险领域,2008年10月开始跨出国界,从美国蔓延到西欧、东欧、亚太、拉美等国的商行、投行、保险领域,进而演变成为全球性国际金融危机。此次金融危机也可称之为次级债券危机,其爆发原因可以主要归结为以下三点: 1.1次级抵押贷款导致购房门槛降级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所产生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居民居住条件。这个出发点是好的,而且在最初10年里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美国的房屋拥有率在1994年为64%,而到了2006年已经上升到69%。在这期间,超过900万的家庭拥有了自己的房屋。领硕学术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a9023430.html,这主要归功于次级房贷。其中大部分是低收入者,有一半以上是少数族裔。这些利用次级抵押贷款获得房屋的人群由于信用记录较差或付不起首付而无法取得普通抵押贷款。对于这些低收入者,次级抵押贷款不是直接拒绝提供房贷,而是为他们提供了选择权。 正是这种次级房地产抵押贷款制度为这次次级债危机提供了制度基础和物质条件。比如一些贷款机构推出了“零文件”、“零首付”的贷款方式,即借款人只要申报其收入情况而不用提供任何有关偿还能力的证明,如完税证明、工资条等,就可以在没有资金的情况下购房。这使得一些中低收入者纷纷入市购房。同时,这种“零文件”、“零首付”的贷款方式促使很多借款人通过虚报收入获得贷款。

金融危机对美国银行体系的影响及对中国银行业的启示

2011年05月财经视点 金融危机对美国银行体系的影响及对中国银行业的启示 文/张旭 摘 要:金融危机对于银行业的冲击力度不言而喻。本文以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对美国银行体系造成的影响为例,得出金融危机对于中国银行业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金融危机;美国银行体系;中国银行业 中图分类号:F833/8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5-0114-02 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彻底改变传统工业的发展模式。“十一五”期间,我国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已经取得了积极进展,工业生产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质量和效益都有显著提高。2006年至2009年,我国平均每年的工业产值增长率达到13.5%,超过了G D P。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应该把发展重点转移到提高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建设上,继续推进新型工业化战略的实施。 第三,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发展现代农业,是提高农民收入、缩小的城乡差距、挖掘农村潜在生产力的根本途径。要因地制宜,实施“转型战略”、“扩张战略”和“升级战略”。“转型战略”指的是为了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农业发展道路,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扩张战略”为扩大农业发展规模与范围,建立农业产业链和产业体系,开发农产品市场,拓宽农民收入渠道,促进农村产业化。“升级战略”是指为了提高农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物质支持和技术基础保障,贯彻农业相关的政策法规,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不断提高农业和农村的竞争实力。 (三)加快城市化发展步伐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城乡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的城乡差距开始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有其历史原因,也有其社会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国长期存在的“二元结构”。要调整城乡结构,减少城乡差距,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这种体制,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现阶段,我国主要以“加快小城镇建设”来推动城市和农村的一体发展。2009年,我国的城镇人口已经达到6.2亿,城镇化率达到46.6%。2010年底,国务院又提出了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伴随着城市化发展的进程,数以亿计的农村人口进涌入城市生活居住,对于城市的基础设计与社会管理将会形成很大的挑战。 第一,小城市建设一定要以产业规划为重点,不仅要修路,盖房子,还要有利于农民实现就业。第二,要在当地资源的基础之上多发展一些龙头企业,将小城镇作为二、三产业的聚集地。第三,相关部门加大财政投入,对小城镇建设实施倾斜政策,市、县级人民政府要以镇为单位落实配套资金,建设形成适合居住与发展的小城镇基础设施。 结论:总之,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要促进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不仅应该扩大内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还要提速我国城市发展的步伐,来实现后危机时代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作者单位:亚信联创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参考文献: [1]丁敬省.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几点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08). [2]赵江超.经济发展转变与调整的战略思考[J].前进论坛,2011,(01). [3]韩长赋: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J].种子世界,2010,(12). 一、金融危机的发生 (一)金融危机定义 金融危机也称为金融风暴,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多个国家,短时期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或土地的价格暴跌,商业企业银行业连续破产,国家经济严重恶化并伴随社会危机出现的恶性经济事件。金融危机按发生原因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等。但近些年来,随着金融产品融合性的进一步发展,金融危机的发生明显呈现出混合式的特点。 (二)金融危机特点 金融危机的特点是人们对经济预期的悲观程度不断加深,整个国家或者地区的货币出现大幅贬值,经济规模有较大幅度减少,往往伴随着大量企业倒闭,同时失业率不断攀升。当这些危机来临时,有时还会出现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不安。 (三)危机产生的原因 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错综复杂,本文以2008年9月由美国华尔街雷曼兄弟的倒闭所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为例展开下文分析。 此次金融危机主要源于美国的住房市场,并反映出美国金融监管体系的空洞。而造成这场危机的根本原因,则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提出的新自由主义理论。新自由主义提倡市场自由,呼吁尽可能的减少政府对于市场的干预,同时大力鼓励消费以转变经济滞胀局面。新自由主义推行之初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美国经济停滞的状态,但是随着政府对于市场的放纵,美国经济社会的逐渐呈现出三大发展主流:一是,为了促进经济增长,盲目地鼓励超前消费;二是,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中产阶层的收入有所下降;三是,对金融部门的监管严重缺乏,诱导老百姓通过借贷消费,进入股市投机。 市场对于资金的过度需求,导致了利率随后走高,从而对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造成直接影响。利率上升,贷款者的还款压力增加,对银行的违约开始出现,逐渐由小到大。由于次级贷款市场的运作来源于债款者所付的高额利息,一旦这些贷款者开始违约,那么资金链便会出现断裂,次级债 114 2011.05

浅析美国金融危机的原因及其影响

浅析美国金融危机的原因及其影响 摘要:这次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相信已经或多或少地影响到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那么金融危机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它对国际、国内的经济有什么影响?有有多大的影响呢?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金融危机,金融创新,金融监管,过度消费 发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正在一步步演化和扩大为一场全球金融危机。其时,危机刚爆发时,很少有人预料到,美国次级抵押债券市场的这场疾患会迅速星火燎原;更想不到它会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如此大的连锁反应。 一、美国金融危机的原因分析 美国金融危机表面看是由住房按揭贷款衍生品中的问题所引起的,深层次原因则是美国金融秩序与金融发展失衡、经济基本面出现问题、美国的过度消费三个方面。 1、金融秩序与金融发展、金融创新失衡,金融监管缺位,是美国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 一个国家在金融发展的同时要有相应的金融秩序与之均衡。美国在1933年大危机以后,出台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实行严格的分业监管和分业经营。在随后近60年里,美国金融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在其高速发展的同时,金融市场上的不确定性相应增加。1999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推行金融自由化,放松了金融监管,并结束了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经营的格局。 此外,金融生态中的问题,也助长了金融危机进一步向纵深发展。金融生态本质上反映的是金融内外部各要素之间有机的价值关系,美国金融危机不仅仅是金融监管的问题,次贷危机中所表现出的社会信用恶化、监管缺失、市场混乱、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等,正是金融生态出现问题的重要表现。 从1999年开始,美国放松金融监管使金融生态环境不断出现问题。金融衍生品发生裂变,价值链条愈拉愈长,终于在房地产按揭贷款环节发生断裂,引发了次贷危机。华尔街在对担保债务权证(CDO)和住房抵押贷款债券(MBS)的追逐中,逐渐形成更高的资产权益比率。各家投行的杠杆率变得越来越大,金融风险不断叠加。 2、美国金融危机的另一重要原因还在于美国经济基本面出了问题。 仔细分析美国金融危机发生时的宏观经济环境,我们可以发现,20世纪末到本世纪初,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调整,世界原有的供需曲线断裂,出现了

08年金融危机后美元分析

金融危机后的美元霸权与美元走势 自19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国际货币体系进入了所谓的“牙买加体系”。由于在该体系中,美元扮演着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的角色,因此该体系也被称为美元本位制。美元本位制的独特之处在于,尽管美元并未与任何实物资产挂钩(例如黄金或者商品篮),但其他国家依然对美元币值保持着高度信心,这或许是其他国家对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规则能够维持较低的国内通胀率有信心。然而,正是因为美元的发行没有任何实物资产的约束,在牙买加体系中,周期性的美元超发、全球流动性过剩与资产价格泡沫就成为常态。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国际收支失衡问题日益凸显。全球国际收支失衡与美元本位制有着密切的关联。作为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国家,美国获得大量实体商品与资源的注入,通过经常账户赤字输出美元。由于国际货币体系的外围国家并未完全花掉出口收入,而是以外汇储备的形式将出口收入储存起来。这就导致外围国家持有的美元通过购买美元资产(主要是美国国债)的方式回流美国。换句话说,在第一重循环里,美国用美元换来实体商品与资源。在第二重循环里,美国用美元金融资产换回美元。以上双重循环意味着美国利用金融产品换回实体商品与资源,同时能够把美元数量维持在比较稳定的水平。美国获得了征收铸币税以及避免恶性通胀的双重好处。 持续的经常账户赤字导致美国净对外负债不断上升。一般而言,投资者对美国净对外负债与GDP之比的承受能力是有限度的。一旦这比率超过一个阚值(例如100%),投资者将对美国偿还外债的能力产生怀疑,从而拒绝继续对美国提供融资。因此美国不得不通过美元贬值来降低贸易赤字以及净对外负债规模。在次贷危机爆发前,经济学家们都对未来美国经常账户的可持续性忧心忡忡,认为未来的美元大幅贬值将引发全球国际收支危机。 除了鲁比尼这样的“末日博士”之外,很少有人能够想象,危机会以美国次贷危机的形式爆发出来。问题并没有出在美元贬值上,而是出在美国金融产品的质量上。随着房价下降与利率上升,建立在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基础上的若干衍生产品(例如MBS、CDO和CDS)的违约率上升、信用等级下调、市场价值瞬间蒸发。美国金融市场的危机不仅蔓延到全球金融市场,而且拖垮了全球实体经济。美国政府出台的极其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尽管在稳定金融市场与提振实体经济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然而却给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埋下了若干不确定性。财政政策方面,美国政府的巨额开支造成财政赤字高居不下。2009财年的联邦财政赤字高达1.84万亿美元,约为GDP的12%。这远高于3000-4000亿美元的历史平均水平(约为GDP 的2-3%)。美国政府不得不通过大量增发国债来为财政赤字融资。问题在于,当东亚国家和石油出口国的出口收入下降导致外汇储备累积速度放慢,当美国居民投资者在次贷危机中损失了13万亿美元的金融财富,当美国机构投资者开始重新追逐风险,美国国债市场可能出现持续的供过于求的局面,这意味着美国国债的市场价值未来可能显著下滑。美国国债的潜在风险,使其对外围国家的吸引力下降,这就意味着美元霸权的基础受到削弱。 货币政策方面,美联储的定量宽松政策导致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由危机前的8000亿美元左右飙升至目前的2.2万亿美元左右。在负债方,增长最快的是金融机构的超额准备金。一旦美国金融市场回暖、实体经济反弹,而美联储出于维稳考虑而未能及时实施退出策略,那么这些银行准备金将在旦夕之间转变为广义货币和信贷,这意味着潜在的通货膨胀与美元贬值难以避免。美元贬值的潜在风险,使得外围国家持有美元资产的动机下降,美元霸权的基础被进一步削弱。 为了维持美元霸权,美国政府目前的主要任务是防止美元汇率大跌,从而永久性地损害外围投资者的信心。为了防止美元汇率大跌,美国政府就必须一方面及时实施退出策略,另一方面将经常账户赤字维持在可控范围内。目前美国的经常账户赤字已经由2007年的6%以上下降到目前4%左右。推动经常账户赤字缩小的主要是美国居民储蓄率的上升,该指标已经由危机前的负值上升至目前的6%左右,并且可能继续上调。然而,一方面美国居民储蓄率

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和采取的政策

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 一.金融危机的前世今生 含义: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The Financial) ,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类型: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次贷危机等类型。近年来的金融危机越来越呈现出某种混合形式的.金融危机越来越呈现出某种混合形式的危机。其特征是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 美国金融危机的演变过程:从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华尔街风暴,最终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这个过程发展之快,数量之大,影响之巨,可以说是人们始料不及的。大体上说,可以划成三个阶段:一是债务危机,借了住房贷款人,不能按时还本付息引起的问题。第二个阶段是流动性的危机。这些金融机构由于债务危机导致的一些有关金融机构不能够及时有一个足够的流动性对付债权人变现的要求。第三个阶段,信用危机。就是说,人们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金融活动产生怀疑,造成这样的危机。 二: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 从2007年上半年开始,美国抵押贷款风险开始浮出水面,随后,次贷危机全面爆发,并迅速席卷整个世界,成为全球性金融危机。 关于对我国的影响大致如下: 第一,次贷危机主要影响我国出口。次贷危机引起美国经济及全球经济增长的放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容忽视,而这其中最主要是对出口的影响。2007年,由于美国和欧洲的进口需求疲软,我国月度出口增长率已从2007年2月的51.6%下降至12月的21.7%。美国次贷危机造成我国出口增长下降,一方面将引起我国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放缓,同时,由于我国经济增长放缓,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小于劳动力的供给,将使整个社会的就业压力增加。 其次,我国将面临经济增长趋缓和严峻就业形势的双重压力。我国已经截止到目前我国CPI已连续两个月低于4% ,分别为10月4.0% ,11月2.4% ,而PPI为10月3.2% ,11月2% ,经济形势非常严峻,第三季度的GDP增长率只有9% ,11月份的工业企业的利润率只有4.9%,实体经济尤其是工业面临巨大压力。而大量的中小型加工企业的倒闭,也加剧

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及其带来的启示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及其带来的启示 一、金融危机的爆发 2007年2月13日,作为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的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发出2006年第四季度盈利预警,美国次级抵押贷款风险开始浮出水面。随后,次贷危机的影响逐渐蔓延,5月到6月,一些西方对冲基金破产;7月次贷问题导致私人股本运转失灵;8月次贷危机扩散至股市,全球主要股市每个交易日股价下跌2%以上的事件经常发生;8月至9月,出现全球性信贷紧缩,多国中央银行多次向金融市场注入巨额资金,也无法阻止次贷危机的爆发。2008年9月,美国次贷危机再度激化,金融风暴很快从美国的抵押贷款机构、投资银行蔓延到保险公司、储蓄机构和商业银行。9月7日,美国政府宣布接管美国房利美公司和房地美公司;9月14日,美国银行收购美国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公司;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不得不申请破产保护;9月16日,美国联邦储备系统宣布向美国国际集团(AIG)提供850亿美元紧急贷款;9月25日,美国联邦监管机构接管华盛顿互惠银行,并将其部分业务出售给摩根大通公司……越来越多的大型金融机构倒闭或被政府接管,次贷危机演变成为金融危机,而且越来越失控。更为严重的是,这场危机很快扩展到全球,使得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部分主要发达国家或地区经济陷入衰退,主要金融市场急剧恶化,全球股市遭受重创,多国政府财政赤字增加,全球通货膨胀压力增大,世界贸易环境恶化,多国就业形势严峻,失业人数不断攀升。时至今日,虽然说全球经济整体呈现复苏态势,但一些国家仍然深受其累。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使国际金融体系遭受到严重的冲击与考验,同时也逆转了世界经济增长的强劲势头。 二、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 (一)直接原因 第一,过度的金融创新。这场全球性金融危机起因于美国次级信用住房抵押贷款债务的证券化,而次贷证券化和次贷证券买卖正是为满足金融家们对尽可能多的高额利润的追求。“两房”通过资产证券化,将购买到的商业银行及房贷公司流动性差的贷款转换成债券在市场上发售,吸引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来购买。投资银行再利用所谓的金融工程技术,把这样的债券进行分割、打包、组合并出售。经过这一系列的工序之后,金融交易的链条加长了,没有人再去关心这些金融产品真正的基础价值,大家关心的是它们更高的投资收益率。于是,美国本土和海外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对担保债务权证(CDO)等金融衍生产品疯狂追求,大量金融机构参与其中。美国房地产泡沫的风险随着这些金融衍生产品扩散至全球,最终使美国次贷危机波及全球,形成全球金融危机。 第二,宽松的货币政策。在次贷危机爆发前,美国的货币政策长期以来倾向于宽松状态,低利率在刺激美国民众的消费欲望的同时又导致了储蓄下降和股价上涨,股市财富效应的显现又会再度刺激消费,导致楼市不断上涨。持续走高的房价使得贷款公司放贷的欲望以及各类投资者分享房产增值收益的野心随之增加。于是,以股价和房价互相推动的泡沫逐渐扩大,并且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以房产和股票为资产的中产阶层。大批中产阶层的消费模式影响着许多美国民众,这样就直接导致了整个美国以透支的方式进行消费。我们看到的事实是美国民众从金融机构借钱,金融机构再从金融市场借钱,整个美国从全世界借钱。最终,美国进入了一个债务链,上述链条中任何一环的脱节都将导致泡沫破灭、危机爆发。 第三,金融监管的缺失。在上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美国也曾对金融体系实行较严格的管理制度,颁布《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对金融业实行分业监管和分业经营。而1999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颁布以后,美国实行金融自由化,形成一种介于分业监管和统一监管之间的“双重多头”的金融监管模式,学界称之为“伞形监管模式”。随着金融活动的全球化发展和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业高度混业经营的快速推进,这种监管制度无法有效监管金融市场,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监管漏洞。虽然一直有加强监管的呼声,但美国依然奉行自由市场经济制度,认为市场有其自我纠错机制,在危机爆发前对金融市场秉持着顺其自然的放纵态度。 第四,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的失衡。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进行大规模的产业结构调整,将大量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转移到拉美和东南亚地区,仅保留其中的高端高价环节,同时大力在美国本土发

亚洲金融危机案例分析

南京理工大学 课程考核论文 课程名称:风险管理 论文题目:亚洲金融危机案例分析姓名:孙浩 学号:914113590125 成绩: 亚洲金融危机案例分析

目录 1.案例简介 (2) 2.原因分析 (6) 3.启示 (9) 4.参考文献 (11) 一、案例简介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始于泰国货币危机,早在1996年泰国经常贸易项目赤字高达国内生产总值的8.2%,为了弥补大量的经常项目赤字和满足国内过度投资的需要,外国短期资本大量流入房地产、股票市场,泡沫经济膨胀,银行呆账增加,泰国经济已显示出危机的征兆。 1997年5月中旬,以美国大投机家乔治·索罗斯的量子基金为首的国际投资者对泰铢发动猛烈冲击,更加剧了泰国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7月2日,泰国货币危机全面爆发。泰国宣布放弃自1984年以来一直实施的固定汇率制度安排,改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当天泰铢即贬值20%,这标志着泰国货币危机全面爆发。由于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等周边国家也面临着与泰国相似的一些问题,再加上所谓的“接触传染”效应以及国际投机者的不断狙击,危机开始蔓延到整个东南亚。 7月11日,菲律宾首先步泰国后尘,宣布允许比索在更大范围内与美元兑换,比索当天贬值11.5%,利率一夜之间猛升到25%;

同一天,马来西亚则通过提高银行利率阻止林吉特进一步贬值。印度尼西亚被迫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比价,印尼盾7月2日至14日贬值了14%。一向稳健的新加坡元也于7月18日跌至30个月以来的最低点1.4683新元兑换1美元;8月14日,印尼宣布汇率自由浮动,当天印尼盾再次贬值5%;8月16日,马来西亚林吉特暴跌了6%,跌至24年来的最低点。东南亚外汇市场的震荡,使投资者信心受挫,外资大量撤离,东南亚股市也因此低迷,泰国货币危机由此逐步发展成为更为广泛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在这场金融危机中,港元联系汇率制也接受了严峻的挑战,香港特区政府采取果断对策,成功地捍卫了港币联系汇率制度,但是,由于利率飙升,香港股市为此受到较大冲击。 继泰国等东盟国家金融风波之后,台湾的台币贬值,股市下跌,掀起金融危机第二波,10月17日,台湾货币当局在经济状况良好,经济项目盈余,外汇储备充足,有能力维护新台币稳定的情况下,突然主动放弃了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当日,新台币兑美元的汇价即跌至29.5,为10年来的最低水平。这不仅进一步动摇了投资者对东南亚的信心,加剧了东南亚金融市场的混乱,10月28日,香港恒生指数再次下探,自1996年来首次跌破1万点,最低见到8775.88点,跌幅达13.7%。至此,与8月份最高点相比,香港股市跌幅几乎过半。 11月,韩国汇市、股市轮番下跌,掀起了亚洲金融危机的第三波。11月20日,韩国中央银行决定将韩圆汇率浮动范围由2.25%扩大到10%,至此韩国开始成为亚洲金融风波的新热点。截至12

美国金融危机的论文

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论文摘要: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已经有1年多了,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极大的损失。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经济衰退现象明显,失业人数急剧增加。中国也成了这次危机的受害者,产品出口困难,失业人员增加。和全世界共同应对美国金融危机,但又要保持国内经济增长的相对独立性是我们应对金融危机的关键。 始于2007年末的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危机(简称次贷危机),持续已经有1年多了,危机对美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影响不但没有减弱,反而愈演愈烈,不仅重创美国经济,还造成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巨烈震荡和全球经济的衰退。 一、美国次贷危机的形成及其向金融危机的演变 要理解什么是次债危机,就必须先了解什么是美国的次级按揭贷款。次级按揭贷款是国外住房按揭的一种类型,贷给个人信用记录低于一定级别的人以谋求更高的利息进而增加银行收入。2001-2004年,美联储实施低利率政策刺激了房地产业的发展,美国人的购房热情不断升温,次级抵押贷款成了信用条件达不到优惠级贷款要求的购房者的选择。应该说美国次级抵押贷款产生的出发点是好的,在最初10年里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1994-2006年,美国的房屋拥有率从64%上升到69%,超过900万的家庭在这期间拥有了自己的房屋,这大部分归功于次级按揭贷款。银行把发放的贷款捆绑打包进行证券化并在资本市场进行出售,这样就把原本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的贷款资产移除报表,并以此转移相关风险。这样资产证券化的结果就是银行看似把风险已经完全转移给了其他金融机构(SIV等),得到了一笔“无风险”的类似于手续费的收入,而这种无风险收入进一步刺激了银行从事这种业务。这种业务模式在如今负债累累的英国银行Northern Rock上表现最为明显。 然而放贷机构间竞争的加剧催生了多种多样的高风险次级抵押贷款产品。如浮动利率贷款,这种形式的贷款看似提供给贷款者更多的优惠(例如贷款者可以先支付利息不付本金),但事实上由于当时偏低的利率水平,接受这种贷款的贷款者被暴露在利率上升风险之下。而在银行方面看似通过浮动汇率转移了利率风险,但却把自己暴露在一旦房地产价格发生逆转,按揭贷款还款率骤跌的风险之中。 在进行次级抵押贷款时,放款机构和借款者都认为,如果出现还贷困难,借款人只需出售房屋或者进行抵押再融资就能够解决问题。但事实上,由于美联储连续17次加息,住房市场持续降温,借款人很难将自己的房屋卖出,即使能卖出,房屋的价值也可能下跌到不足以偿还剩余贷款的程度。这时,很自然地会出现逾期还款和丧失抵押品赎回权的案例。案例一旦大幅增加,必然引起对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悲观预期,次级市场就可能发生严重震荡,这就会冲击贷款市场的资金链,进而波及整个抵押贷款市场。与此同时,房地产市场价格也会因为房屋所有者止损的心理而继续下降。两重因素的叠加形成马太效应,出现恶性循环,导致了次债危机。 由于房地产市场的持续走低以及以房地产为抵押的资产不断缩水,导致借款人无法偿还借款,从而引起投资银行的资产无法回收。 冷静审视问题的来龙去脉,不难发现这场危机追根溯源是由美国房地产市场不断累积的资产泡沫引起的,泡沫的产生和不断堆积是危机的酝酿,泡沫轰然破灭之时就是危机爆发之日。 次贷危机的产生使得银行债务危机恶化,不良贷款数量急剧增加,最终造成银行资金链的紧张,最终演变成金融危机。 二、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不仅仅是中国在美国金融投资上的资金安全,更深层次对

2008年金融危机的成因及各国的应对策略

2008年金融危机的原因及各国的应对策略 2008年9月15日以美国雷曼兄弟倒闭、美林证券贱卖、摩根斯坦利并购为标志的的“百年一遇的金融风暴”发生了,并迅速席卷全球,波及范围广、冲击力度强、连锁反应快都是前所未见,是世界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危机,给世界各国经济法阵和民众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1形成原因 1.1 次贷危机是导火索 美联储为了应对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遏止美国经济的衰退,连续多年下调联邦基金利率。货币的扩张和低利率形成了低成本的借贷环境,认为未来的房价只涨不跌,促使美国民众涌入房地产领域。但是这些房地产的销售对象主要是美国中下收入阶层。在美国制造业转移的情况下,中下阶层的收入难以提高,在金融资产泡沫推动下的房地产价格的不断上升,最终把他们逼到破产的地步,引发了世界性债务危机。金融经济逐渐演变成投机经济,金融泡沫越来越大,风险越来越高。以房地产市场和信贷为基础的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犹如空中楼阁,因次贷危机的发生而轰然倒塌。因此,这次金融危机的本质是“次贷”引发的金融危机,而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只是放大了“次贷”金融危机,将美国“次贷”金融危机演变成全球性金融风暴。 1.2 美国过度消费和亚洲过度消费是实质 美国的过度消费和亚洲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过度储蓄是这次金融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长期以来美国国内储蓄一直处于低位,对外经济表现为长期贸易逆差,平均每年逆差占GDP总额达到6%的水平,且这些逆差主要靠印刷美元“埋单”。而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和石油生产国居民则是储蓄过度,长期贸易顺差,积累起大量的美元储备。这些美国经济体外的美元储备需要寻找对应的金融资产来投资,这就为华尔街金融衍生品创造、美国本土资产价格的泡沫化提供了基础。 1990年代后期,充裕的全球资金涌入美国,金融业在美国的发展越来越旺盛,金融产业演变成一个大产业,可以吸纳大量的就业,产生大量的产值,有关统计数据显示,美国金融产业所创造的增加值竟达到GDP的40%。然而,由于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周期已经进入IT周期波段的末尾,缺乏投资机会,而且美国已经将大量的制造业转移到国外,通过制造业信息化而提升劳动生产率的机会也失去,近期又不可能有大量的科技创新项目吸纳融资。在这种情况下,华尔街金融资产的供应没有坚实的实体经济发展作为支撑。全球经济实际上处于一种动态无效的状态:充裕的储蓄资金找不到与之匹配的投资项目。 1.3 国际货币体系缺失是前提 从全球区域分布来看,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过度消费,美国之外的亚洲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石油输出国家和某些欧洲国家过度储蓄,这种区域消费和储蓄的不对称必须依赖一个因素才能实现,即美元充当国际货币,成为硬通货的代表,储蓄过度的国家和居民将美元作为财富长期积累。因此,美国的长期贸易逆差和上述国家的长期顺差可以通过美元的流动来平衡,美国长期用印刷货币来平衡全球实体经济中的非均衡,迟早要出问题。因

金融毕业论文浅议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及启示

浅议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及启示 始于2007年8月的美国次贷危机的蔓延,大大超出了人们的预期,已经成为一场世界范围的资本主义危机,它不仅重创了美 国金融与,无疑也给全球金融体系和世界经济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使国际金融体系遭受到“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冲击与考验,同时也逆转了世界经济增长的强劲势头,加速了世界经济的下滑。相信这场危机的影响会是空前的,留下的反思也会是相当深远 的。一、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国此次金融危 机的直接影响是造成了美国大量金融机构的破产或重组,导致货币供给的紧缩,逆转了美国经济增长的势头,并且至今尚未看到好转 的迹象,最终影响如何还有待进一步的观察。本文从美国金融危机对全球收入再分配、金融自由化进程和国际货币体系的运作所造 成的影响这三个角度来进行分析。 (一)对全球范围内收 入再分配的影响金融市场作为虚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应在于它服务实体经济的融资,降低经济社会的交易成本,优化经济资源的配置。但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虚拟经济在社 会整体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极速膨胀,资本在金融市场的加速流转越来越表现为追逐超额利润的投机行为。在虚拟经济条件下,庞大的投机性交易成为主要的收益来源,而虚拟经济交易的对象是经过各种加工以及粉饰过的“风险”,这些交易并不是以合理的条件融通和配置资金,而是围绕着货币和证券的价格波动和利率变动所造成的损失由交易当事者的哪一方承担或盈利的归属。资本市场的运 行是在资产定价模式的基础上由心理预期的支撑而自我实现的,在金融创新的杠杆放大作用下,人们对于超额利润的向往超出了对于风险的评估,表现为一种典型的“博傻”行为。一旦外在扰动引起金融市场运行趋势的逆转,高台跳水式的资产价格暴跌不可避免,

美国金融危机原因是什么

美国金融危机原因是什么——驳保尔森 2009年02月10日08:32 来源:光明网叶劲松 [发表评论]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稿] 原创评论 ?·面对高盛“欺诈门” 我们无法“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如何治理“天价蔬菜”怪象? ?·“任志强欠揍”的潜台词与待开启的“经济民智” ?·任志强现象:登场的权利与围观的自由 ?·勿让“秒杀”成为“品牌杀手” ?·被利益扭曲的土地供求关系 今日看点 ?·肯德基麦当劳这样的企业应享受减税 ?·“房价下调可能性不大”说给谁听 ?·跟世博一起穿越历史、观照现实、憧憬未来 ?·“文化伟哥”治得了经济肾虚? ?·体面劳动,不仅仅是工资问题 ?·抑制房价,没什么比政府的决心更重要 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在1月2日对英国《金融时报》刊登的一篇专访中称,中国等新兴经济体 对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负有部分责任。“中国等发展迅速而储蓄又太多的国家与大量消费的国家之间 的不平衡是问题的根源。中国和石油出口国大量储蓄给其他国家获取收益造成了负面影响。而这又 导致利率降低,促使投资者去购买风险较高的资产,从而为全球信贷泡沫的最终破裂埋下了种子。” 保尔森说,“中国和石油出口国大量储蓄……导致利率降低……从而为全球信贷泡沫的最终破裂埋 下了种子。”照他的话,似乎因为“中国和石油出口国大量储蓄”,使全球资金过剩,资金呈供过于求 状况,导致美国利率降低的,并最终导致此次经济危机。 如果保尔森的这种说法,用来确定中国和石油出口国储蓄量与美国利率关系成立,那么就应该是 在中国和石油出口国储蓄总额越多的年份,美国的利率应越低。反之,美国的利率应越高。那么我 们就在经济现实中去观察一下,是否存在这样一种关系。 2001、2002年时中国经济没有2006~2008年时发达,2001、2002年时中国储蓄也远没有2006~ 2008年时那么多。据国家统计局资料,2001年全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43617亿元,2002年全 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83388亿元,2007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0.1万 亿元。 而本世纪以来,直到2008年年中,国际原油价格总趋势是上升。2002年时国际原油价格每桶平 均约为20多美元,2006年国际原油价格每桶平均约为60美元左右。2007年油价再次上涨,每桶平

案例:俄罗斯的金融危机(1997-1998)

俄罗斯金融危机(1997-1998) 一、进程与原因 俄罗斯从1997年10月到1998年8月经历了三次金融危机。 第一次金融风波发生在1997年10月28日至11月中旬之间。俄罗斯于1996年起对外投资开放,1997年是俄罗斯经济转轨以来吸入外资最多的一年。但是外资总额中直接投资只占30%左右,70%左右是短期资本投资。 1997年10月韩国爆发的金融危机立即对俄罗斯金融市场产生连锁反应。结果,自1997年10月28日到11月10日间由于大量抛售股票,股价平均下跌30%,债市和汇市也纷纷告急。当时央行拿出35亿美元拯救债市,以维持国债的收益率吸住外资。虽然国债收益率上升至45%,但外资依然撤走了100亿美元。 第二次金融大波动发生在1998年5月~6月间。具体原因主要有三个:

第一、政府危机引起投资者对俄罗斯政局不安;第二、俄罗斯严重的财政、债务危机引起投资者心理恐慌;三是议会修改政府的私有化政策。 面对上述不断发生的金融市场动荡,政府当时采取的对策主要有以下三条: 首先,保卢布,办法是提高利率,同时抛售美元干预汇率。 其次,由举借内债转向举借外债。 第三,延长整个债务的偿还期。 1998年8月,俄罗斯又爆发了更为严重的第三次金融大波动。这次金融大波动的直接诱因是由于政府贸然推行三项强硬的稳定金融措施:第一项,扩大卢布汇率浮动区间;第二项,延期90天偿还到期外债;第三项,转换内债偿还期。 这三项措施一公布,股票大跌而停摆,卢布汇率猛跌,后来,央行宣布任由卢布自由浮动,卢布汇率失守,股市更是一泻千里。到8月28日,俄国综合指数所包括的100种股票的市价下跌85%。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产生原因

王力平201005650120 国贸金融实验班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产生原因 摘要: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是1929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这场危机波及到美国的抵押贷款业、投资银行业、保险业、银行业,并导致美国经济的衰退。此次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在众多的原因中,有效需求不足、单一的国际货币体系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次贷危机这些原因是最主要的。分析此次金融危机可以使我们以后的社会经济社会发展走的更稳更好。 关键词:金融危机、次级抵押贷款、虚拟经济、有效需求不足、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美国经济 一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 2008年9月美国金融危机爆发。首先出现问题的是美国的抵押贷款机构,美国房利美公司和房地美公司因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影响而陷入了困境,他们几乎占了美国住房抵押贷款的50%。接着是美国的投资银行。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不得不申请破产保护。至此,美国第三大到第五大投资银行美林公司、雷曼兄弟公司、贝尔斯登公司相继申请破产保护或被收购。仅存第一的高盛和第二的摩根士坦利公司也从投资银行转变为投资持股银行。再接着,金融风潮从投资银行蔓延到保险公司、储蓄机构和商业银行。 二美国金融危机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现代经济师虚拟经济,产品生产与金融市场存在密切的联系。所以通过对这些传导机制的分析,可以对是否会导致美国严重经济衰退进行讨论。 第一个传导机制是银行破产。由于企业在银行破产时只能得到部分赔偿,部分企业也将随之破产。 第二个传导机制是银行信贷。整个经济的信贷将会收缩,企业的生产将受到不利影响。 第三个传导机制是货币市场。短期金融资产贬值,企业难以在货币市场筹集资金。第四个传导机制是社会需求。银行信贷收缩导致消费和投资需求减少,并且投资环境恶化使企业不愿增加投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 第五个传导机制是财富效应。股票价格趋向下降,造成个人和企业金融财富减少,从而导致个人减少消费和企业减少投资,GDP将下降。 由此可见,金融危机主要通过导致资金融通的收缩和社会需求的减少对实体经济产生不利影响。美国的金融危机会不会导致严重的经济衰退,关键是政府能否在上诉环节抑制金融危机不利影响的蔓延。 三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 1根本原因——生产相对过剩和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 马克思曾指出:“一切现实危机的最后原因,总是人民大众的贫困和他们受限制的消费,但与此相反,资本主义生产的冲动却是不顾一切地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消费才是生产力的限制.”这句话是对此次金融危机最经典最透彻的揭示。此次金融危机就是因为要卖东西的人卖不出去,想买东西的人没有钱买导致的。 美国存在着巨大的贫富差距,5%的人口掌握了60%的财富。而社会的实际购买力或有效需求取决于占消费人口主体的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劳动者的劳动力价值构成了有效需求的上限。但绝大多数人的收入水平有限从而导致有效需求不足。 最有代表性的商品是房屋。房屋是生活必需品,但遗憾的是普通劳动者买不起。美国68%以上的人必须借助抵押贷款才能购买房屋。另一方面,由于房屋是生活必需品,它的价格有不断上涨的趋势,能够给生产者带来高额利润。所以,资本

金融危机对美国汽车产业的影响及对我国的启示

作者简介:肖俊涛(1973—),男,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工部部长、副教授。 美国的金融危机始于2007年的次贷危机,自2008年9月以来进入一个更为严峻的阶段,这一时期美国银行以500亿美元收购美国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公司;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保护;美国保险巨头美国国际集团为了维持运转,向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寻求400亿美元的短期融资支持。金融危机的加剧,严重影响到了美国汽车产业。 一、金融危机对美国汽车产业的影响及其原因 美国金融危机对其汽车产业的影响是巨大的。数据显示:2008年9月美国车市仅售出96.5万辆新车,同比下滑27%, 创50年来最大跌幅。福特9月份本土销量同比降幅为34.5%,沃尔沃更是同比下降了51.2%,克莱斯勒本土销量同比降了32.8%,通用则同比下降了15.8%。2008年10月,通用汽车公司本土销量仅为16.87万辆,同比降幅高达45%,其股价则跌至1952年以来的最低位;福特公司三大品牌———福特、林肯和水星本土销量共计12.85万辆,同比减少29.2%,其股价则跌到了80年代中期以来的最低点;克莱斯勒本土销量仅为9万余辆,同比降幅达34.9%(详见下表)。整个10月份美国本土汽车销量仅为83.8万辆,同比下降32%,为1991年1月以来最低月度销量。2008年前10个月,美国汽车销量总计1090万辆,比去年同期减少近200万辆,销量同比降幅达14.6%。[1] 注:福特统计数字为福特、林肯、水星品牌的销售。数据来源:《美国汽车新闻》 美国汽车销售数量的减少是否主要由金融危机所致?或者说美国的金融危机是如何影响到美国汽车产业的?具体分析如下: 首先,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了美国的汽车金融服务体系,汽车企业融资困难。健康的金融体系是美国汽车金融模式正常运转的前提,也是美国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美国的汽车金融服务贯穿于汽车生产、 流通、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等各个领域。生产环节,融资机构为企业提供生产用的贷款;流通环节,融资机构为经销商购置库存车辆提供资金,美国大型经销商在展厅、零配件仓库、维修厂的建立等项目上都离不开金融机构;销售环节,汽车金融机构为消费者提供各种金融服务,比如融资租赁和分期付款等。美国汽车金融模式的主体有商业银行、信贷联盟、信托公司和汽车金融服务公司等,主要是汽车金融服务公司和商业银行。当金融危机达 肖俊涛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湖北十堰442002) 摘要:美国金融危机使得美国的汽车产业遭受着严峻的考验:汽车销量大幅下滑、汽车金融服务体系受到 质疑、汽车消费者信心受到冲击,不少汽车企业和经销商融资困难,甚至资金链断裂,面临停业和倒闭的危险。这场危机也影响到了我国经济和汽车产业的发展,表面上看,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影响是有限的,但就长期和深层次而言,可能是巨大的。但金融危机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也带来启示:我们应当稳健地发展汽车金融市场,大力发展国内二、三级汽车市场,着力提升汽车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加大政府对汽车产业的扶持力度,提高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竞争力,保持我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金融危机;汽车产业;自主创新;启示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477(2009)03-0107-03 金融危机对美国汽车产业的影响及对我国的启示 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107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