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导学案

第一课时导学案
第一课时导学案

Unit 4 Don‘t eat in class.

Section A 1a—2d

*

教师寄语:No rules,no standards.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学习目标】【学习重点】:

1、初步掌握第19页的生词和句型;

2、初步了解祈使句;

3、谈论校规;

4. 复习must 的用法。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I 、预习交流

根据音标拼读单词并牢记;

自学课文,勾画出重点和疑惑。

II 、翻译官

1. school rules _______________

2. arrive late for class _______________

3. (be) on time _______________

4. in the hallways __________________

5. 在餐厅______________

6. 听音乐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导学合作探究】:

I 、新课呈现

Step1 Revision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How far is it from your home to school?

How long does it taketo get to school?

Can you arrive late for school?

Step2 Presentation

(1) Learn the new words and phrases using some pictures.

(2) Present key sentences with these pictures.

Don‘t arrive late for class. We must be on time.

Don‘t run in the hallways. Don‘t eat in the classroom.Don‘t listen to music in class. Don‘t fight.

(3) Finish 1a, and then check the answers.

Step3 Listening

Listen and finish 1b. Check the answers.

Step4 Pair work

Talk about the rules in 1a.

【解难释疑】

初识祈使句

祈使句表示命令、请求、劝告、征求对方意见等,一般省略主语(you ) 。

1.肯定祈使句一般以动词原形开头:

Run in the hallways.

2.祈使句的否定形式一般在动词原形前加_________:

___________ run inthe hallways.

(别忘了,以let 开头的句子也是祈使句的一种结构哦!

)

【达标检测】:

() 1. If you arrive late _______ class, you must say _______ to your teacher.

A. for, thanks

B. for, sorry

C. to, sorry

() 2. —Can you sing in the classroom?

—_________________

A. Yes, you can.

B. No, I can.

C. Yes, we can.

() 3. Don‘t arrive late. You must be ________ time.

A. to

B. on

C. at

() 4. Please listen _______ theteacher carefully (认真地).

A. to

B. on

C. at

() 5. Don‘t _______ TV after class.

A. watch

B. watches

C. watching

精挑细选

( )1. — What are the school rules?

— We _______ listen to music in class.

A. don‘t

B. can‘t

C. aren‘t

( )2. Don‘t________ class.

A. be late

B. late for

C. be late for

( )3. There are ________ rules in our school.

【学习体会】

七年级数学(下)实数全章导学案

6.1平方根导学案(第1课时) 设计 杨振军 审核 时间 课时 班级 姓名 小组 批改 一、教学目标1.经历算术平方根概念的形成过程,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2.会求某些正数(完全平方数)的算术平方根并会用符号表示. 二、重点和难点1.重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2.难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三、自主探究 学校要举行美术作品比赛,扎西很高兴.他想裁出一块面积为25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画布,画上自己的得意之作参加比赛,这块正方形画布的边长应取多少分米? (一)说这块正方形画布的边长应取多少分米?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答:因为52 =25,所以这个正方形画布的边长应取5分米。 (二) (自主完成下表) 正方形的面积 9 16 36 1 425 边长 这个实例中的问题、填表中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它们都是已知正方形面积求边长的问题.通过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有了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正数3的平方等于9,我们把正数3叫做9的 . 正数4的平方等于16,我们把正数4叫做16的算术平方根,16叫4的 . 说说6和36这两个数之间的关系?说说1和1这两个数呢? 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5和25这两个数.(同桌互相说) 说了这么多,同学们大概已经知道了算术平方根的意思.那么什么是算术平方根呢?还是先在小组里讨论讨论,说说自己的看法. (三)什么是算术平方根呢?如果一个正数的平方等于a ,那么这个正数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 请大家把算术平方根概念默读两遍.(生默读) 如果一个正数的平方等于a ,那么这个正数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为了书写方便,我们把a 的算术平方根记作a (板书:a 的算术平方根记作a ). (指准上图)看到没有?这根钓鱼杆似的符号叫做根号,a 叫做被开方数,a 表示a 的算术平方根. 四、精讲精练 根号 被开方数 a

2014年春七年级英语下导学案Unit 7(原创)

Unit 7 第一课时 一、预习探究(5分钟) 1、朗读本课单词。 2、阅读1b听力原文。 二、预习检测(5分钟) 1、英译汉。rain v. n. windy cloudy sunny snow v. n. weather 2、根据1b听力判断正误。 (1)It’s cloudy in Shanghai and it’s sonwing in Moscom. ( ) (2)It’s snowing in Boston. ( ) (3)It’s sunny in Beijing. ( ) (4)It’s raining in Toronto. ( ) 三、交流互动(20分钟) 四、当堂训练(10分钟) (一)、短语翻译 1.in Shanghai 2.be cloudy 3.be snowing 4.right now 5.be windy 6.be suuny 7.be raining 8.as usual. (二)、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How's the weather there? —It's (sun).2.It often(rain)in our city. 3.The weather(be) cloudy today. 4.It's (cloud),but it's very hot. 5.It's (wind).Let's fly a kite. (三)、根据汉语意思完成句子。 1.上海的天气怎么样?the in Shanghai? 2.现在北京在下雪。in Beijing now. 3.我不喜欢多雨的日子。I don't days. 4.多伦多是晴天。in Toronto. 5.武汉今天多云并且有风。Today it is and in Wuhan. (四)、单项选择 1.—Are you from America? —Yes.I live in .A.Toronto B.Boston C.Tokyo 2.—the weather there?—It's windy. A.What is B.How is C.Which is 3.—How's the weather there? —It's .It will rain. A.sunny B.raining C.cloudy 4.There is too much in the north of China. A.snow B.rainy C.cloudy 5.Look at the !It's ________hard now. A.rain,rain B.raining,raining C.rain,raining 6.—?—It's sunny. A.What's the time B.What's the weather C.How's the weather like D.What's the weather like 7.The weather in Jinan cloudy. A.is B.are C.am D.be 8.It often in South China. A.rainy B.rains C.is raining D.rain 9.I like the weather there.It's always .A.sunny B.snowing C.sun D.wind 10.How's the weather Tianjin? A.at B.on C.in D.for 五、自我小结(5分钟) 1.询问天气的句子:(1)(2)

19.1.1变量与函数导学案(第一课时)

18.1变量与函数学案 Ⅰ、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运用丰富的实例,使学生从具体的问题情境中了解常量与变量的含义,能分清实例中的常量与变量,领悟函数的概念,了解自变量与函数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动手实践与探索,让学生参与变量的发现与函数的形成过程,感受获取知识的成功体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引导学生探索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热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Ⅱ、教学重点 了解常量与变量的意义;理解函数概念和自变量的意义;确定函数关系式。Ⅲ、教学难点 函数概念的理解;函数关系式的确定 Ⅳ、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究 (一)提出问题,创设情景 问题一:汽车以 60 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行驶,行驶路程为 s 千米,行驶时间为 t 小时。 问题二:电影票的售价为10元∕张。第一场售出150张票,第二场场售出205张票,第三场场售出310张票,三场电影的票房收入各多少元?设一场电影售票x 张,票房收入y元.?怎样用含x的式子表示y ? 问题三:你见过水中涟漪吗?圆形水波慢慢地扩大,在这一过程中,当圆的半径r 分别为 10 cm,20 cm,30 cm 时,圆的面积S 分别为多少?S的值随r的变化而变化吗? 问题四:用100 cm长的绳子围一个矩形,当矩形的一边长x 分别为 30 cm,35 cm,40 cm,45 cm 时,它的邻边长y 分别为多少?y的值随x的变化而变化吗? 小结:以上这些问题都反映了不同事物的变化过程,其实现实生活中还有好多类似的问题,在这些变化过程中,有些量的值是按照某种规律变化的(如……),有些量的数值是始终不变的(如……)。 (二)归纳总结: 1、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我们称数值发生变化的量为________; 2、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我们称数值始终不变的量为________; (三)快速抢答: 练习1 指出下列问题中的变量和常量: (1)某市的自来水价为 4 元/t。现要抽取若干户居民调查水费支出情况,记某户月用水量为 x t,月应交水费为 y 元。 (2)某地手机通话费为 0.2 元/min ,李明在手机话费卡中存入30元,记此后他的手机通话时间为 t min ,话费卡中的余额为 w 元。 二、合作探究 (一)合作交流: 1、在研究的每个问题中,都出现了两个变量,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2、同一个问题中的变量之间有什么联系?(请同学们自己分析“问题一”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而再分析上述所有实例中的两个变量之间是否有类似的关系.) 归纳:上面每个问题中的两个变量相互联系,当其中一个变量取定一个值时,另一个变量就有________确定的值与其对应。 (二)归纳概念: 一般地,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与y,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说x?是______,y是x的_______. 如果当x=a时y=b,那么b?叫做当自变量的值为a时的_________. 用关于自变量的数学式子表示函数与自变量之间的关系,是描述函数的常用方法.这种式子叫做函数的解析式. (三)巩固练习 练习2下列问题中哪些量是自变量?哪些量是自变量的函数?试写出函数的解析式。 (1)改变正方形的边长x,正方形的面积S 随之变化; (2)每分向一水池注水0.1 m3,注水量y(单位:m3)随注水时间x(单位:min)的变化而变化;

《春》第一课时

冷江二中“435”幸福课堂七年级语文科导学案 课题:《春》第一课时主备人:李华彬时间:2017.8.30 审核人:葛辉备课组:七年级语文组学生姓名: 学习目标: 1.初读课文,学习新字新词,了解线索与结构。 2.按要求朗读,注意重音、停连,把握好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里的情感。 学习过程: 一、快乐起航(预时:8分钟) (一)导入:春天展现美丽的世界,春天带来崭新的希望。历来文人墨客都喜欢描绘春天,赞美春天。你读过哪些描写春天的诗文?这些诗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二)简介作者: 朱自清(1898 — 1948)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现代散文家、语文教育家、诗人、学者。其作品有诗集《踪迹》、散文集《背影》等。初中课文选入的有散文《春》《背影》。 二、自主研读(预时:12分钟) 自研 流程 学法指导随堂笔记 通读课文 整体把握1.大声朗读全文,圈出文中 出现的生字新词,结合课 文下面的注释或工具书完 成字词学习。 2.散文都有一条贯穿全文 的线索,如时间线索、空 间线索、物件线索、人物 线索、行踪线索、情感线 索等。 1.读一读,给准粗体字注音: 朗润( ) 酝酿( ) 宛转( ) 嘹亮( ) 抖擞( ) 蓑笠( ) 2.辨识下列多音字 水涨起来了应和 他涨红了脸和平 迷藏黄晕 宝藏头晕 似的相似 3.解释词语并造句: 呼朋引伴: 花枝招展: 3.文中具体描绘了哪些春天里的景物?作者直接或间 接流露在字里行间的是什么情感?

4.本文是描绘江南春景的散文,全文围绕一个“春” 字,写了哪三部分?主体部分写了哪些图景? 三、对子互学(预时:6分钟) 1.对子间检查自学成果(师傅批改,徒弟学习),用红笔互相给出等级评定。★ 2.针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展开讨论,解决疑难。 四、探究交流(预时:14分钟) 探究 流程 学法指导随堂笔记 朗读课文 入情入境 (一)朗读应该讲究抑扬顿 挫,注意语气、语调、语速、 轻重的变化,还需融入丰富 的情感。 (二)重音:朗读时,为 适应传情达意的需要,对语 句中的某些词语或短语以 重音的形式加以强调。 (三)停连:指朗读语流中 声音的中断和延续。无论停 还是连,都要与文章思想感 情发展变化的要求相适应, 不是任意的。 1.了解朗读的基本要求。 2.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自由读,注意重音和停连。 3.学生分组竞赛朗读。 4.师生总结本次朗读的感受。 五、幸福达标(预时:5分钟) 1.练一练:将课后的读读写写中的词语工整美观地誊写在语文本上。 2.在作者笔下,春天就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在家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选择你 喜欢的段落读给家长听,虚心听取和接受家长的建议,并说说喜欢的理由。也可与家长配合朗读,录下视频,在网上晒一晒。 同学们:我们又快乐地学习了一节课,你感觉如何?请填写相应的幸福指数。 1★ 2★★ 3★★★ 4★★★★ 5★★★★★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数学第六章实数导学案

平方根导学案(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经历算术平方根概念的形成过程,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2.会求某些正数(完全平方数)的算术平方根并会用符号表示. 二、重点和难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三、自主探究 (自主完成下表) 算术平方根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书写方便,我们把a 的算术平方根记作____.a 叫做______a 的算术平方根. 四、1、 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要注意解题格式,解题格式要与课本上的相同) (1)49 64 ; (2)0.0001. 2、填空:(1)因为_____2 =64,所以64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____; (2)因为_____2=0.25,所以0.25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____; (3)因为_____2 = 1649,所以1649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____. 3、求下列各式的值: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112 =121,122 =144,132 =169,142 =196,152 =225,162 =256,172 =289,182 = 324,192 =361,填空并记住下列各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5、辨析题:卓玛认为,因为(-4)2 =16,所以16的算术平方根是-4.你认为卓玛的看法对吗?为什么?

初中数学-实数(第1课时)导学案

初中数学-实数(第1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叫无理数、实数,并能对实数进行分类. 2.感受数系的扩充,通过自主探究,感受实数与数轴上点的一一对应关系,体验数形结合的优越性,发展类比和归纳能力. 自主学习 1.把下列各数写成小数的形式,你有什么发现? 2,-5,0,14,-,,-911. 2.有理数分类: 有理数{ 整数{正整数 零 负整数分数{正分数负分数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一 1.你能举出几个无理数吗? 2.请同学们思考,无理数的常见形式有哪些? 合作探究二 实数的分类: 深化探究 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

B.无限小数是无理数 C.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 D.有理数只包括无限循环小数 2.12 3.032 032 032是( ) A.无限循环小数 B.无限不循环小数 C.无理数 D.有理数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无理数都是实数 ②实数都是无理数 ③无限小数都是有理数 ④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 ⑤除了π之外不带根号的数都是有理数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大括号内: 0,√8,-,,-√27,-2,,,1.,,0.101 001 000 1… 自然数集合{ }; 有理数集合{ }; 正数集合{ }; 整数集合{ }; 无理数集合{ }; 分数集合{ }; 5.√32 分数.(填“是”或“不是”) 6.比较大小:√140 12.(填“<”或“>”或“=”) 课堂练习 1.下列各数0.515 153 54…,0,0.2·,3π,227,6.101 001 000 1…,,中,无理数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2.实数-23,0,-π ,3.141 592 6,,中无理数,m 个,则m 等于( ) A.1 B.2 C.3 D.4 3. 面积为10的正方形的边长为x ,那么x 的取值范围是( )

春导学案及答案

11《春》导学案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提高欣赏、品味语言的能力; 2、学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描写景物; 3、感悟作者对春天的热爱、赞美之情。 学习重点: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掌握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并能够运用 这两种修辞方法。 学习难点:通过朗读、赏析、品味语言来体会景物特征;学会抓景物特征描写 的方法。 【知识链接】 1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 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 名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作家、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原籍浙江绍兴, 生于江苏东海,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这时还写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优美散文。著有《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本文选自< 朱自清散文全集>.毛泽东高度评价他说:“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朱自 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 雄气概。” 2 复习散文知识 (1)定义:散文,是和小说、戏剧、诗歌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 (2)按表达方式的不同,散文分为三种:叙事散文,(写景)抒情散文,议论(说理)散文; (3)特点:形散而神不散(形散神聚);所谓形散是指不受时空的约束,驰骋 想象,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所谓神不散是指用明确的立意统领全篇,放得开,收得拢。 一、【自主学习】15分 A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抖擞.()应和.()黄晕.()酝酿 .. liáo()亮 hōng()托朗rùn() wǎn()转 A 2、给下列多音多义字注音并组词。 ()()__________ (1)涨(2)散 ()() _________

实数复习课导学案(含答案)

实数复习课导学案 一、复习目标: 1、对本章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形成知识网络(重点) 2、进一步熟悉本章的重要知识点的应用(难点) 二、复习流程: (一)、回忆整理 1、实数的有关概念:算术平方根 无理数 勾股数组 平方根 开平方 立方根 开立方 实数 2、勾股定理:勾股定理 逆定理 3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 (二)、交流提高:(同学间、小组间对上述教学内容交流一下,谈收获,形成知识结构) (三)典例剖析: 1、已知实数x.y 满足(2x-3y-1)2+22+-y x =0 求2x-5 3y 的平方根。 (非负数的性质) 2、比较-53和-43的大小。 (负无理数的比较) 3、实数a 对应的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则a,-a, a 1,a 2的大小关系是_ (用“<”连接) (四)巩固练习: <一>选择:1、化简4)2(-的结果是( ) A-4 B.4 C.±4 D.无意义

2、下列各式无意义的是( ) A 、23- B 、33)3(- C 、2)3(- D 、310- 3、若a 是b 的一个平方根,则b 的平方根是( ) A 、a B 、—a C 、±a D 、a 2 4、25的算术平方根是( ) A 、5 B 、5 C 、-5 D 、±5 5、414,226 ,15三个数的大小关系是( ) A 、414<15< 226 B 、226<15< 414 C 、414<226<15 D 、226<414<15 6、估算24+3的值( ) A 、在5和6之间 B 、在6和7之间 C 、在7和8之间 D 、在8和9之间 <二>、填空题 1、25的算术平方根是————。 2、如果3+x =2那么(x+3)2=————。 3、若2)1+-a (是一个实数,则a=___ 4、若xy=-2,x-y=52-1,则 (x+1)(y-1)=__ 5、若22-a 与|b+2|是互为相反数,则(a-b )2=__ 6、若a 3=b 4,那么b b a +2的值是___ (五)课堂总结 1、针对练习中出现问题的原因 2、总结思想方法 (六)拓展提升 1、已知5+11的小数部分为a,5-11的小树部分为b. (1)求a+b 的值 (2)求a-b 的值 2、物体自由下落的高度h(米)和下落的时间(秒)的关系是:在地球上大约是h=4.9t 2,

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掌握生字词。 2.听读课文,学习朗读技巧。 3.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重点:1听读课文,掌握一些朗读技巧。 2整体感知课文,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教学难点:反复朗读课文,体会《春》的画面美、语言美、情感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见到你们很高兴!我很荣幸给大家上这节语文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那就是为大家背诵一首古诗,会背的同学跟着老师一起背。“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同学们知道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个季节吗?(生:春)春在文人的眼中是充满诗情画意的,古往今来,有无数文人墨客挥洒笔墨,描绘春天,歌颂春天。今天就让老师带领你们一起走进朱自清的《春》,看看他是怎样为我们描绘春天、赞美春天的?(老师在黑板上板书《春》并打开《春》的ppt。 【带领学生一起学习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一、介绍作者 本文的作者是?(老师在黑板上板书朱自清)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朱自清。(课文注释1)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为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集《雪朝》,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等。他的散文富于诗意,善于通过仔细观察,细腻地抒写出对自然景色的内心感受。其散文代表作有《背影》《春》《荷塘月色》等。 三、听读课文 1.现在老师给大家播放《春》的朗读材料,请同学们注意你们手中导学案上加点字的读音,尤其是多音字的读音。小声跟读,学习朗读技巧。 准备好了吗? 2.听完了朗读,我们来检查一下加点字的读音。(播放ppt,让学生自己检查,老师提示“薄”与“和”字的读音,然后一起把词语读两遍) 四、整体感知课文 1、本文详细描写了春天的哪几种代表性的事物? 草、花、风、雨、人 2、在文中相应段落勾画出描写这些事物的关键词句,并归纳这些事物的特点。 草:“钻”“嫩嫩”“绿绿”“软绵绵”-------特点:嫩、绿、软 花:“开满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甜味儿”---------多、艳、甜 风:“吹面不寒杨柳风”、“抚摸”“风里带着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儿、花的香” ----------暖、柔、香 雨:“寻常”、“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薄烟”“安静而和平的夜”、“静默”----------寻常、细密、轻盈、静谧 人:“孩子多了”、“都出来了”、“舒活筋骨”、“抖擞精神”-------希望、活力

6.3实数(导学案)

第六课时:6.3 实数(一) 【学习目标】1、了解实数的意义,能对实数按要求进行分类。 2、了解实数范围内,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 3、了解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一一对应,能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无理数。 【学习重点】理解实数的概念。 【学习难点】正确理解实数的概念 一、学前准备 1、填空:(有理数的两种分类) 有理数 有理数 2、 把下列有理数写成小数的形式,你有什么发现? 3= , 31= , 35- = ,478 = ,911 = ,119 = 3、你能将0.353535…化成分数吗? 二、探索思考 1、探究一、归纳: 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写成_______小数或________小数的形式。反过来,任何______小数或____________小数也都是有理数 观察 通过前面的探讨和学习,我们知道,很多数的_____根和______根都是____________小数, ____________小数又叫无理数, 3.14159265 π =也是无理数 结论: _______和_______统称为实数 2、把实数分类 练习一、 1、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入相应的集合里: 22 73.141,,,,,1.414,0.020202,7378 π---- 正有理数{ } 负有理数{ } 正无理数{ } 负无理数{ } 探究二、每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无理数是否也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呢? 想一想:怎样在数轴上表示出π,2 归纳: ①每一个无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__________表示出来,这就是说,数轴上的点有些表示__________,有些表示__________; 当从有理数扩充到实数以后,实数与数轴上的点就是__________的,即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__________来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__________都是表示一个实数 ② 与有理数一样,对于数轴上的任意两个点,右边的点所表示的实数总比左边的点表示的实数______ ③ 当数从有理数扩充到实数以后,有理数关于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同样适合于实数 数a 的相反数是______,这里a 表示任意____________。 一个正实数的绝对值是______;一个负实数的绝对值是它的______;0的绝对值是______ 练习二、 1、 3-的相反数是 ,绝对值 ;绝对值等于5的数是 ,7-的平方是 2、 2= ; =-π ;=0 ;=-364 ; 三、当堂反馈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实数不是有理数就是无理数。 ( ) ②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 ( ) ③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 ( ) ④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 ( ) ⑤两个无理数之和一定是无理数。( ) ⑥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在数轴上表示,反过来,数轴上所有的点都表示有理数。( ) 2. 叫无理数, 统称实数; 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3.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集合: -1、3、π、-3.14、9、26-、2-、7.0 . (1)有理数集合{ };(2)无理数集合{ }; (3)正实数集合{ };(4)负实数集合{ }. 4 、下列实数中是无理数的为( )A. 0 B. 3.5- 5、如图,在数轴上表示实数15的点可能是( ) A .P B .Q 点 C .M 点 D .N 点 6、在数轴上与1距离是 2的点表示的实数为______. 7、2的相反数是________;2 1-的倒数是________; 3 5-的绝对值是________. 四、学习反思 实数

《春》导学案答案

《春》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准确流畅地朗读诗歌,在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2.从语言、意象、内涵等方面学习鉴赏诗歌。 【学习重难点】 从语言、意象、内涵等方面学习鉴赏诗歌。 【学习方法】 朗读、自主、合作、探究 【知识链接】 1.知人论世 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著名爱国主义诗人、翻译家。出生于天津,祖籍浙江省海宁市。曾用笔名梁真,与著名作家金庸(查良镛)为同族的叔伯兄弟,皆属“良”字辈。20世纪80年代之后,许多现代文学专家推其为现代诗歌第一人。穆旦于20世纪40年代出版了《探险者》、《穆旦诗集》(1939~1945)、《旗》三部诗集,将西欧现代主义和中国传统诗歌结合起来,诗风富于象征寓意和心灵思辨,是“九叶诗派”的代表诗人。1941年12月穆旦所作的《赞美》入选人民教育出版社版本语文教科书。 2.九叶诗派 中国新诗派,是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个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流派。主要成员有辛笛、穆旦、陈敬容、杜运燮等九人。主要刊物有《诗创造》《中国新诗》。 它们强调反映现实与挖掘内心的统一,诗作视野开阔,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历史感和现实精神。在艺术上,他们自觉追求现实主义与现代派的结合,注重在诗歌里营造新颖奇特的意象和境界。他们承接了中国新诗现代主义的传统,为新诗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诗歌赏析】 一、初读:疏通诗意 1. 给下列划线字标注读音。 摇曳(yè)蛊惑(gǔ) 2. 学生自由诵读,体会朗读时应把握的感情。 3. 学生推荐朗读,其他同学提出诵读建议。 4. 学生齐读诗歌。 二、精读:整体把握 1. 作者写春用了哪些意象?写出了春的什么特点? 提示:草、花朵、暖风、你。表现了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和美丽生动。 2.这首诗的两个诗节之间有什么关系?第一、二节之间是怎么衔接的?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第六章 实数 6.3 实数(第一课时)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第六章 实数 6.3 实数(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实数的意义,能对实数按要求进行分类。 2、了解实数范围内,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 3、了解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一一对应,能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无理数。 【课前预习】 12的整数部分是a ,小数部分是b b -的值是( ) A .5 B .5- C .3 D .3- 2.在实数 1.414-,π,3.14,2+ 3.212212221…中,无理数的个数是( )个. A .1 B .2 C .3 D .4 3.在数227,02112 π-,3.2020020002…(相邻的两个2之间依次多一个0)中,无理数有( )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4.估算6 ) A .2 B .3 C .4 D .5 5.如图,A 、B 、C 、D 的点是( ) A .点A B .点B C .点C D .点D 6.下列说法中:①立方根等于本身的是1-,0,1;②平方根等于本身的数是0,1;③两个无理数的和一定是无理数;④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⑤23 π- 是负分数;⑥两个有理数之间有无数个无理数,同样两个无理数之间有无数个有理数.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 .3 B .4 C .5 D .6 73+的值应在( ) A .5和6之间 B .6和7之间 C .7和8之间 D .8和9之间 8.各个数位上数字的立方和等于其本身的三位数叫做“水仙花数”.例如153是“水仙花数”,因为333153153++=.以下四个数中是“水仙花数”的是( ) A .135 B .220 C .345 D .407 9.如图,在数轴上表示A B 、,点B 关于点A 的对称点为C ,则点C 表示的数为( )

《春》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积累字词、优美语句、修辞方法并了解作者,理清文章思路。 2.学习诵读方法,声情并茂,以读求知,以读悟情。 【学习重难点】 清理文章思路;把握文章所表达的感情,感受春天景色的美丽。 【自主学习】 1.本文作者是________,原名自华,号秋实,字________,原籍浙江绍兴,是我国现代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朱自清的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代表作有《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________》、《________》等。 2.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 酝酿 ..()黄晕.()披着蓑.()涨.起来() 宛.转()应和.()戴着笠.()抖擞.() 【设问导读】 春天是美丽的,当我们带着对美好景物的热爱、赞美之情的时候,我们思想的河流会跳动出充满对生命热爱的美妙无比的浪花,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春》,了解感知作者是怎样用心灵去感受春天的景物并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其中的。 1.听一听:听老师范读课文,在听的时候圈点勾画生字词。 2.读一读:有感情地朗读,读得热情洋溢,有滋有味,有情有境。 3.记一记:每学习一篇课文,我们首先都要积累一些新词。在听读中,你圈点勾画了哪些生字词?你为什么觉得它们重要? 4.想一想:《春》中描写了春天的哪几种代表性的事物?文章依次描写了哪几幅图画?请用简明的语言加以概括。 【巩固练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迷藏.()宝藏.() A zàng B cáng (2)散.步()散.在草丛里() A sǎn B sàn (3)薄.烟()薄.弱()薄.荷() A bò B bó C báo (4)应和.()和.解()和.面()和.稀泥()A hé B hè C huò D huó 2.给下列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含义 (1)一切 ..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A 万物 B 全部 C 它们 D 大地 (2)鸟儿……呼朋引伴地卖弄 ..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A 夸耀 B 炫耀 C 显示 D 吹嘘 (3)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 ..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A 陪衬 B 衬托 C 渲染 D 突出 (4)“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 A 计算 B 打算 C 计谋 D 设计

实数导学案

实数 【教材分析】 本章是学习二次根式,一元二次方程的预备知识。在中招考试中多以填空、选择形式出现,有的与后续知识综合出现。本章的概念多,并且比较抽象,但却是以后学习的基础,一定要好好掌握。 【学习目标】 1.进一步巩固实数的定义性质及其运算规律。 2.熟练使用计算器求一些数值的估算值。 3.能运用实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学习重难点】 无理数、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及实数的定义与性质,以及实数的运算法则。难点是利用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及实数运算法则的进行有关计算题目,特别是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不同之处。 【学习方法】 学习、练习、讨论。 【学习过程】 一、基本知识回顾 实数的应用 1.无理数的引入。无理数的定义无限不循环小数。

20 200002233..无理数的表示算术平方根定义如果一个非负数的平方等于,即那么这个非负数就叫做的算术平方根,记为,算术平方根为非负数平方根正数的平方根有个,它们互为相反数的平方根是负数没有平方根定义: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即,那么这个数就叫做的平方根,记为立方根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的立方根是定义: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即,那么这个数就叫做的立方根,记为x a x a x a a a a x a a a x a x a x a a =≥???????=±???????=?????????????????????????30.实数及其相关概念概念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实数分类有理数无理数或正数负数绝对值、相反数、倒数的意义同有理数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 实数的运算法则、运算规律与有理数的运算法则运算规律相同。???????????????????????????

春 第一课时学案导学案教学案

夏津实验中学课型:新授主备人:程龙审核人:班级:姓名:日期:序号:() 第一课《春》 第一课时 一、自主学习 (一)明确目标: 1.学习目标: ①掌握有关朱自清的文学常识。 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识记字词,整体把握文章。 2.学习重点: 理清课文写景的组织与安排。 3.背景链接: 朱自清实在黑暗的旧中国看到的是遍地脓血,他感到压抑、苦恼,他希望有一个新的社会出现。在大自然中他发现了美和希望,于是有感而发,内心欣喜无比,写成此文,从而表现内心对美的追求和对光明的向往,体现他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自主探究 A.基础扫描 任务要求:自由朗读课文,解决字词、文学常识等基础知识。 1.注音: 酝酿 ..()宛.转()黄晕.()应和.() 蓑笠 ..()抖擞.()笼罩.()朗.润() 2.解释词语: 欣欣然: 卖弄: 应和: 呼朋引伴: 花枝招展: 3.文学常识: 本文作者是,原名自华,号秋实,字。现代著名作家、学者、诗人、民主战士,原籍浙江绍兴。散文代表作有《背影》《荷塘月色》等。 B.探究文本。 任务要求:先自学课文的“导读”部分,然后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出感情来,边读边用笔圈画出精彩的写景句和精辟的感悟句。 1.放声朗读 ....课文,用喜爱、欢欣 .....的语气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对春天由衷的赞美。(结合课后练习一的朗读提示)2.本文共描绘了五幅春景图,请分别为这五幅春景图命名,并用简洁的词语概括这些景物的特点(可找原文字词,也可自己归纳)。 3.默读课文,挑选出你喜欢的句子,摘抄下来,想想它们好在哪里? 4.本文通过美丽多彩、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5.后三段的比喻各自成段,它们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二、训练达标。 1. 注音或写汉字: 落.地()烘.托()朗润.( ) 迷藏.( ) yùn niàng( )卖弄.( ) 清脆.( ) w.ǎn( )转 2.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修辞的一项是() A.“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B.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C.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D.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 3.作者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请你发挥想象,写三组比喻句来描绘秋天。 反思:

平面直角坐标系(第一课时)教案导学案.doc

3.2平面直角坐标系(第一课时)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概念,能正确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 2.能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根据坐标找点,根据点找坐标; 3.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点与有序实数对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二、学习重难点 1.重点: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概念,根据坐标找点,根据点找坐标; 2.难点:点的坐标的表示。 三、学习过程 (一)温故知新 1.什么是数轴? 2.在生活中,确定点的位置需要几个数据? (二)学习新课 1.精度课本59页的内容:理解并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 在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 _______________。通常,两条数轴分别置于水平位置和 铅直位置,取向__________和向__________为正方向。 其中水平的数轴称为轴或__________轴,铅直的数 轴称为__________轴或__________轴。横轴和纵轴统称 __________,公共的原点O称为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两条数轴把平面分为四部分,右上部分为第__________ 象限,其余按逆时针分别为第二、三、四象限。特别 的坐标轴上的点__________任何象限。 2.点的坐标的表示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要想表示一个点的位置,就要 用它的“坐标”来表示。如图,对于平面内任意一点P, 过点P分别向x轴、y轴作__________,垂足在x轴、 y轴上对应的数a、b分别叫做点P的_______________;有序数对()叫做点P的__________

例1:写出下列各点的坐标。 例2:在上面右图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下列各点:A(4,3)、B(-2,3)、C(-4,-1)、 D(2,-2)、E(0,-3)、F(5,0) (三)教材拓展 1.象限内点的符号 第一象限的符号是__________;第二象限的符号是__________; 第三象限的符号是__________;第四象限的符号是__________. 例3:点A(a,b)在第三象限,则点B(a-1,b-5)在第_______象限. 2.坐标轴上的点有什么特征 X轴上的点_________________;y 轴上的点_______________;原点既在x轴上,又在y轴上。例4:点A(a+4,a-1)在x轴上,则a=__________;若在y轴上,则a=__________. 3.点到x轴,y轴的距离 例5:A点到x轴的距离是________,y轴的距离是 ________; B点到x轴的距离是________,y轴的距离是________; C点到x轴的距离是________,y轴的距离是________. 4.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两点间的距离 例6:求下列条件下线段AB的长度 ①A(-6,0),B(-2,0);②A(0,-3),B(0,2) ③A(1,0),B(-3,0);④A(0,5),B(0,0) ⑤A(1,2),B(-2,-1);⑥A(-3,1),B(4,5)

《春》导学案含答案

11《春》导学案 【教学目标】 1.学习通过充分调动感觉器官细致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 2.赏析精美语言,体味蕴含的情感。 3. 朗读并背诵课文,把握文章所表达的感情,感受春天景色的美丽。 【教学重点】 1.理清作者思路。 2.研读五幅图画,赏析精美语言,体会蕴含的情感。 【教学难点】 学习通过五官感觉抓住景物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 【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当秋风萧瑟的时候,当大雪纷飞的时候,每个人都会在心中渴望春天。因为春天带给人温暖,带给人希望,带给人力量。每当春回大地的时候,人们往往情不自禁的吟诗作文。 引导学生背诵有关春天的古诗。 今天我们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 【知识链接】散文是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体,也是一种自由、灵活地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它通过一个十分精粹、亲切的形式,表现作者对于人生或自然的感悟。 散文阅读属于记叙文的范围,是中考的重要考查内容之一。本环节主要帮助考生把握散文的特点,了解散文的分类,掌握散文阅读的基本技巧,培养阅读散文的基本能力。 散文的知识如下: 特点:形散神不散 分类: 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写景散文 表现手法: 想像;联想;象征 意境:雄浑或质朴典雅 语言:华丽优美或朴素自然 【作家介绍】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字佩弦。现代著名作家、学者、民主战士。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海州(今连云港市),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他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小品有:《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是其代表佳作。后类散文,朱自清写得最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写作背景】《春》大致写于1928至1937年,朱自清在写此文时,已经没有初期创作诗文时的那种淡淡的哀怨的情调,而是鲜明地表现出新鲜的格调和欢快的情绪。在大自然中,他发现了美和希望,于是欣喜万状,写下了著名的散文精品《春》,反映了他对美的追求,对光明的向往,表达了他对未来的希望,流露出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自主预习: 1.积累词语。 (1)给加点的字注音。 酝.酿.()()宛转.()黄晕.()应和 ..()() 蓑.衣()抖擞 ..()()笼.罩()朗润.()烘.托() (2)解释词语。 呼朋引伴:

《春》导学案

11《春》导学案 班级姓名组别评价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①反复朗读,感知内容,体会美感。 ②理清思路,培养细致观察事物,抓住特点描述的能力。 ③联系实际,广泛阅读,开阔视野。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先熟读课文,标记勾画重点字词,记录疑难问题,再研做导学案。 2.规范书写,认真限时、独立完成导学案。 3.查找资料,搜集有关描写“春天”的名诗词。 【自主学习案】 一.朗读指导 ①读音正确,声音洪亮。②把握好感情基调的变化。③读出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美感。 1.熟读课文,把你喜欢的句子写下来,并说说理由。 2.你最喜欢“春”的哪一幅画面?说说理由。 二.知识链接 作者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号秋实,浙江绍兴人,是我国现代最优秀的散文家之一,也是著名的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主要作品有散文《背影》、《荷塘月色》《绿》《春》等;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欧游杂记》《背影》,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他的散文,文字清新朴素,描写细腻,感情真切,富有自然淳厚的美,读后令人回味无穷。他热爱自然,观察自然,描绘自然,他的写景散文,无不寄托着他对大自然的无限深情。 三.基础积累 1.给加点的字注音

酝酿 ..鸟巢.蓑.衣嘹.亮应和.薄.烟黄晕. 水涨.捉迷藏. 2.解释词语 酝酿: 应和: 卖弄: 欣欣然: 呼朋引伴: 宛转: 花枝招展: 【课堂探究案】 【合作研讨·文本探究】 1.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春”的? 3.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绘春天的?请分别给每幅画面拟一个恰当的小标题。4.课文开头连用两个“盼望着”,表达了一种怎样的心情? 5.作者抓住春天景物的特点,细致入微地描绘了五幅动人的春之图。请你根据这五幅图细心体会,说说它们各自的特色。 【总结反思·拓展延伸】 有人说:“春天是插花的能手”“春天是一位伟大的画家”“春天是个美丽活泼的仙子”……古今中外写春的作品很多,请将自己搜集的写春天的诗文写下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