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辨磁共振在颅内动脉疾病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颈动脉斑块内出血与斑块位置的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研究

·青年学术论坛·颈动脉斑块内出血与斑块位置的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研究张 波 杨晋名 杨 嬗 唐 烨 潘 磊 冯 ? 曹 鑫 耿道颖 张 军【摘要】 目的 应用三维(3D)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 MRI)分析颈动脉斑块内出血(IPH)的发生与斑块位置的关系,探讨斑块所处位置可能引起IPH的潜在机制。
方法 收集2019年4月—2020年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9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从放射科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ACS)中提取。
应用ITK SNAP软件3.6.0对原始图像进行横断面和矢状面多平面重建(MPR)。
根据斑块在同步非增强血管造影和IPH(SNAP)成像序列的MRI信号特点判断有无IPH,记录斑块位置所处象限;观察增强前后的斑块信号差异,判断增强的程度。
结果 最后共66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52例患者双侧颈动脉各有1枚斑块,14例患者仅单侧有1枚斑块,共计118枚斑块。
有IPH斑块28枚,IPH体积/斑块体积的比值为0.23±0.16,斑块强化率达100%(28/28);无IPH的斑块90枚,斑块强化率为62.22%(56/90);有IPH斑块的强化率显著高于无IPH斑块(犘<0.05)。
无IPH斑块的分布:第Ⅰ象限6个(6.67%),第Ⅱ象限28个(31.11%),第Ⅲ象限16个(17.78%),第Ⅳ象限40个(44.44%)。
有IPH斑块的分布:第Ⅰ象限6个(21.43%),第Ⅱ象限8个(28.57%),第Ⅲ象限0个,第Ⅳ象限14个(50.00%)。
有IPH斑块在第Ⅰ象限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无IPH斑块(犘<0.05),而在第Ⅲ象限内所占比例显著低于无IPH斑块(犘<0.05)。
结论 颈动脉斑块的位置可能会影响IPH的发生,IPH与斑块强化间存在一定联系。
【关键词】 颈动脉斑块;斑块内出血;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壁切应力【引用本文】 张波,杨晋名,杨嬗,等.颈动脉斑块内出血与斑块位置的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研究[J].上海医学,2021,44(4):221 226.DOI:10.19842/j.cnki.issn.0253 9934.2021.04.002 基金项目: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计划项目(19411951200)作者单位:200040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放射科(张波、杨晋名、杨嬗、唐烨、潘磊、冯?、曹鑫);上海脑重大疾病智能影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耿道颖);复旦大学医学功能与分子影像研究所(张军)通信作者:曹鑫,电子邮箱为13262566515@163.com;张军,电子邮箱为zhj81828@163.com张波与杨晋名为共同第一作者该论文经审稿,已入选“春蕾杯”科研论文评比犛狋狌犱狔狅狀犻狀狋狉犪狆犾犪狇狌犲犺犲犿狅狉狉犺犪犵犲犪狀犱犾狅犮犪狋犻狅狀狅犳犮犪狉狅狋犻犱狆犾犪狇狌犲狊犫狔犺犻犵犺 狉犲狊狅犾狌狋犻狅狀犿犪犵狀犲狋犻犮狉犲狊狅狀犪狀犮犲犻犿犪犵犻狀犵 犣犎犃犖犌犅狅,犢犃犖犌犑犻狀犿犻狀犵,犢犃犖犌犛犺犪狀,犜犃犖犌犢犲,犘犃犖犔犲犻,犉犈犖犌犣犺犲,犆犃犗犡犻狀,犌犈犖犌犇犪狅狔犻狀犵,犣犎犃犖犌犑狌狀. 犇犲狆犪狉狋犿犲狀狋狅犳犚犪犱犻狅犾狅犵狔,犎狌犪狊犺犪狀犎狅狊狆犻狋犪犾,犉狌犱犪狀犝狀犻狏犲狉狊犻狋狔,犛犺犪狀犵犺犪犻200040,犆犺犻狀犪犆狅狉狉犲狊狆狅狀犱犻狀犵犪狌狋犺狅狉:犆犃犗犡犻狀.犈 犿犪犻犾:13262566515@163.犮狅犿.犣犎犃犖犌犑狌狀.犈 犿犪犻犾:狕犺犼81828@163.犮狅犿犣犎犃犖犌犅狅犪狀犱犢犃犖犌犑犻狀犿犻狀犵犮狅狀狋狉犻犫狌狋犲犱犲狇狌犪犾犾狔狋狅狋犺犻狊狑狅狉犽【犃犫狊狋狉犪犮狋】 犗犫犼犲犮狋犻狏犲 Toinvestigate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occurrenceofintraplaquehemorrhage(IPH)andthelocationofcarotidatheroscleroticplaquesusingthreedimensional(3D)high resolutionmagneticresonanceimaging(HR MRI).犕犲狋犺狅犱狊 Ninety twopatientswithischemicstrokeadmittedtoourhospitalbetweenApril2019andJanuary2020werecollected.Theirimagingdatawereextractedfrompicturearchivingandcommunicationsystem(PACS).Multi plannerreconstruction(MPR)ofaxialandsagittalimageswasconductedbyITK SNAPsoftware3.6.0.IPHwasobservedbyMRIsignalcharacteristicsofplaqueinsimultaneousnon contrastangiographyandintraplaquehemorrhage(SNAP),andthequadrantofplaquedistributionwasrecorded.Thedegreeofenhancementwasjudgedbyobservingthesignaldifferencebeforeandafterplaqueenhancement.犚犲狊狌犾狋狊 Finally,atotalof66patientswereincludedinthestudy,ofwhom52patientshadoneplaqueineachsideofthecarotidartery,and14patientshadonlyoneplaque.In28plaqueswithIPH,theratioofIPH/plaquevolumewas0.23±0.16,andtheplaqueenhancementratewas100%(28/28).In90plaqueswithoutIPH,theplaqueenhancementratewas62.22%(56/90).Theenhancementrateofplaques·122·上海医学2021年第44卷第4期withIPH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withoutIPH(犘<0.05).ThedistributionofplaquewithoutIPHwasasfollows:6(6.67%)inthefirstquadrant,28(31.11%)inthesecondquadrant,16(17.78%)inthethirdquadrantand40(44.44%)inthefourthquadrant.ThedistributionofplaquewithIPH:6(21.43%)inthefirstquadrant,8(28.57%)inthesecondquadrant,0inthethirdquadrant,and14(50.00%)inthefourthquadrant.TheproportionofplaquewithIPHinthefirstquadrant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withoutIPH(犘<0.05),andtheproportionofplaquewithIPHinthethirdquadrantwassignificantlylowerthanthatwithoutIPH(犘<0.05).犆狅狀犮犾狌狊犻狅狀 ThelocationofcarotidplaquemayinfluencetheoccurrenceofIPH,andthereisacertaincorrelationbetweenIPHandplaqueenhancement.【犓犲狔狑狅狉犱狊】 Carotidplaque;Intraplaquehemorrhage;High resolutionmagneticresonanceimaging;Wallshearstress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可形成栓子,阻塞颅内动脉造成远端脑组织缺血导致脑梗死发生。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病理分型及影像学研究进展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病理分型及影像学研究进展黄妍妍;吴军;王成林【摘要】目前对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机制尚不清楚,有多种理论学说互相补充,但均不能完全解释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改变过程.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好发部位之一,由于其解剖学位置深、管径小、走形迂曲,活体明确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及稳定性受到了限制.越来越多研究表明准确判断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及其稳定性,对于临床治疗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传统颅内血管影像学检查均不能满足定量、定性分析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而三维高分辨磁共振成像(3D-HRMRI)作为一项新兴技术,近几年其颅内动脉管壁成像的研究备受关注,是目前唯一合适活体内分析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及斑块稳定性的检查方法.本文对目前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病理分型及影像学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期刊名称】《罕少疾病杂志》【年(卷),期】2014(021)002【总页数】6页(P6-11)【关键词】颅内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病理分型;三维高分辨磁共振(3D-HRMRI)【作者】黄妍妍;吴军;王成林【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安徽合肥230032;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神经内科,广东深圳518035;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影像科,广东深圳51803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1.1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已高居我国人口死亡原因的第二位[1],是一组多种病因和发病机制所致的临床综合征。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我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主要原因,也是再发脑卒中的高危因素。
相关研究表明,33~50%脑卒中患者和超过50%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存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2]。
一项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亚洲人群及黑人族裔中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较颅外动脉高,而欧洲西方国家、白种人群中则以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较多发,这提示着动脉粥样硬化分布的种族差异性[3]。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组全身性疾病,是多种因素共同参与发生的漫长复杂过程。
高分辨磁共振分析症状性椎动脉狭窄斑块内出血的发生

高胆固醇史 18(81.82) 20(76.92)
糖尿病史 8(36.36) 7(2(53.85)
斑块内出血 7(31.82) 2(7.69)
统计值
χ2=0.002 t =1.567
t =0.867
χ2=0.031 χ2=0.356 χ2=0.329 χ2=0.316 χ2=0.383 χ2=0.316 χ2=5.092
及患病史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胆固醇、糖尿病和吸烟史进行组间对比,研究结果发现两组间结果不具有显著差异(P > 0.05)。椎
动脉狭窄率情况进行组间对比发现,对照组和实验组结果无显著差异(P > 0.05)。斑块内出血情况进行组间对比发现,对照组患者的发生率
显著高于实验组,且两组间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 < 0.05)。结论:对于椎动脉狭窄斑块内出血患者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救治在患者的治疗和预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对比情况 在 2018 年 5 月—2020 年 5 月期间来我院进行高分
辨磁共振检查的患者共 178 人,其中符合本研究条件的 共 48 人。将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如性别、年龄,以及患 病史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胆固醇、糖尿病和 吸烟史进行组间对比,研究结果发现两组间结果不具有 显著差异(P > 0.05),无统计学意义。椎动脉狭窄率 情况进行组间对比发现,对照组和实验组结果无显著差 异,即无症状性患者和症状性患者两组间结果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P =0.381 > 0.05)。斑块内出血情况进行组 间对比发现,对照组患者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即 无症状性患者明显高于症状性患者,且两组间结果具有 显著差异(P < 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 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 2018 年 5 月—2020 年 5 月我院神经内科进行
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对腔隙性脑梗人群豆纹动脉血管形态特征分析

学术论著*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860301)“基于影像组学的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高危斑块识别及其卒中发病机制的研究”①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影像中心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28②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作者简介:谢伊代·苏力坦,女,(1992- ),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枢神经系统MRI诊断。
[文章编号] 1672-8270(2021)01-0046-04 [中图分类号] R445.2 [文献标识码] AAnalysis of the vascular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lenticular artery in population with lacunar cerebral infarction by HR-MRI VWI/XIE Yidai-sulitan, JIA Lin, WANG Yun-ling, et al//China Medical Equipment,2021,18(1):46-49.[Abstract] Objective: T o explore the number and depth of lenticular arteries in population with lacunar cerebral infarction by adopting 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vascular wall imaging (HR-MRI VWI) technique. Methods: 30 patients with lacunar cerebral infarction in the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were included in the lacunar cerebral infarction group, and another 25 healthy volunteers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all of patients underwent the T1WI-3D VISITA sequence of HR-MRI VWI technique, and the image was processed by the post-processing application software Philips Intelligent portal software. The min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 (MinIP) method was used to reconstruct the blood vessel image for analysis, and the number and depth of the branch of lenticular artery were further observed, and SPSS 21.0 software was used to implement statistical analysis. Results: The differences of the depth of the branch of lenticular arteries of left side and right side between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 (t =4.225, t =3.242, P <0.05). And the number of lenticular arteries of left side and right sid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 (t =10.238, t =14.308, P <0.05). Conclusion: The number and depth of bilateral lenticular arteries in patients with lacunar cerebral infarction are lower than those in normal population. HR-MRI VWI technique has a certain of clinical value for the analysis of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lenticular artery.[Key words] High 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HR-MRI); V ascular wall imaging (VWI); Lenticular artery(LSA); Lacunar cerebral infarction[First-author’s address] Imaging Center,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Urumqi 830028, China.[摘要] 目的:采用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R-MRI VWI)技术,探讨腔隙性脑梗人群中豆纹动脉(LSA)数量及深度。
关于磁共振血管造影及CT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诊断价值的比较研究

C T 扫描机 行颅 脑C T 平 扫 ,由前臂静 脉处建 通道 ,注射 造影剂 ,
表 1两组检 测 结 果比较
1 资料 与方 法
1 . 1一般 资料 收集 我院神 经 内科2 0 1 2 年1 月至2 0 1 2 年1 2 月的病 例3 O 例 ,将 患者 分 为两组 ,磁 共振 组和C T 组 ,每 组 1 5 例 ,患者 主要 的临 床表现 为头 痛 、运 动受 限 、失 语 、畏 光 、烦躁 、意识 障碍 等等 ,有 高 血压病 史 的 患者2 例 ,有 脑梗 史的患者 4 例 ,有心 脏手 术病 史的患者4 例 。磁共
l _ 2 . 1 D S A 法
血 管造影 技术在在 临床是诊断本 病的有效方 法之一 ,影像技术 的 进步极 大的带动 了医学 事业的 发展 ,提高 了诊断 的水平 ,成为 现代 医 生诊 断不可或缺 的手段 。DS A 方法 在动脉瘤 的诊断汇总 具有 十分重 要的地 位 ,检 出率 科高达9 6 %以上 ,现 阶段 一般认为此 方法 的诊断为 本病 的金标 准。此方法对 本病的诊 断检出率 ,从上表 可 以看 出明显高 于磁共振和C T 血管造影后 的诊 断,但在颅 内血管瘤的形态 显示上 ,三 者并无 较大差异 】 。核磁共 振的造影技 术是利用 电磁波对 患者进 行结 构图像显示 ,又有 人称之为 “ 磁共振显像 ”。C T 造影是 一种非创伤性
3讨 论
颅 内动 脉瘤是 以颅 内 自发性 出血 、头痛 、等为 首发症状 ,以先 天 性为 主 ,本病在脑 部动脉管壁 先天性局部 缺陷和压 迫所致颅 内压 升高 基础 上 ,科 引起脑血 管动脉硬 化 、高 血压 、血 管炎等 等 J 。本研究 中 多名 患者有高血压 、脑梗等疾 病史 ,所 以要求患者 应及 早的积极 介入 治疗 当中,以及时发现患者疾病情况 。
3.0T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

3.0T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赵美芬; 刘丽华; 丰洁; 刘佳宾【期刊名称】《《中国医学装备》》【年(卷),期】2019(016)012【总页数】3页(P55-57)【关键词】颅内动脉瘤; 磁共振成像; 血管造影; 数字减影【作者】赵美芬; 刘丽华; 丰洁; 刘佳宾【作者单位】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江苏昆山 215300;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放疗科广东广州 5105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2动脉瘤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动脉瘤破裂可造成颅内出血,有一定死亡及致残风险,因此,早期诊断并干预对改善动脉瘤患者预后相当重要[1]。
目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仍为动脉瘤诊断金标准,但DSA检查是一种创伤性检查,有一定并发症发生风险,且其耗时长,检查费用高,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2]。
近年来,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在脑血管疾病方面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其中三维时间飞跃(three dimensional time offlight,3D-TOF)法MRA(3D-TOF-MRA)检查被用于颅内动脉瘤的筛查中,其操作容易、重复性较高,且无创伤性,较易被临床医师及患者接受[3-4]。
目前已有部分研究证实,其在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效能,但仍缺乏大样本数据的支持。
本研究以DSA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价3D-TOF-MR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前瞻性选择2015年8月至2018年12月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收治的79例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对所有患者均行3D-TOF-MRA检查,并于两周内行3D-DSA检查。
79例患者中男性52例,女性27例;年龄39~81岁,平均年龄(52.63±7.95)岁;临床症状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6例,视力减退7例,动眼神经麻痹12例,头痛45例。
1.5T磁共振颅脑MRA成像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8 Vo1.18 No.32170投稿邮箱:sjzxyx88@ ·医学影像·1.5T 磁共振颅脑MRA 成像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赵惠丽(新沂市人民医院,江苏 新沂 221400)0 引言在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方面,磁共振血管成像(MRA )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相较于传统的CTA 以及X 线数字减影检查方法,其拥有着更多的优点,不会对患者造成创伤,没有辐射,并且相对较为简便,MRA 也得到诸多医生的认可。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2月到2016年9月收治的2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采用SIEMENS 1.5T 磁共振机进行MRA 检查。
其中包含女109例,男111例,平均59.7岁,年龄范围在17-83岁。
16例烟雾病,87例脑动脉硬化,21例脑动脉栓塞,4例脑动脉瘤,92例为血管正常。
1.2 方法设备。
对患者进行检查,采用的是SIEMENS 西门子Magnetom Avanto 1.5T 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
使用的参数是:0.7 mm 层厚,512×512矩阵,TR 为3 3 ms ,TE 为7 ms 。
首先对于所获得的MRA 原始扫描图需要将其进行重建,并从多方面观察进行血管的重建,其次颅内动脉较多,需要有2个不同影像诊断的医生进行仔细的量测并最后算得颅内动脉管直径的均值。
最后3D-TOF-MRA 图像需要2个专业医生采用双盲法进行细致的观察,才能够对动脉瘤的情况作出准确的判断,其包括了患者是否存在动脉瘤,出现的位置在哪里,并且还要测量动脉瘤的大小,并求得体积均值。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软件分析,进行t 检验。
P<0.05具有明显统计差异。
2 结果选取本院2016年2月到2016年9月收治的220例患者采用SIEMENS 1.5 T 磁共振机进行MRA 检查,不对患者注入造影剂。
磁共振血管成像在诊断颅内动脉瘤中的应用

念 发生 率 为 2 。C o u t [ 对 法 国 巴 黎 城 郊 1 0 9 hqe等 5 ] 6 0名 1 3
~
1 6岁 中 学 生 进 行 自杀 观 念 的 调 查 , 现 1 男 性 和 2 发 4 3
女 性 在 过 去 1年 中有 自杀 观 念 , 5 男 性 和 1 女 性 有 严 而 O
差异较 大, 与所抽样本存在 年龄 、 域 、 乡差异有关 。 也 地 城 本 研 究 结 果 显 示 高 中学 生 中 重 点 校 和 毕 业 班 的 同 学 出 现 更 多 的 自杀观 念 , 能 与 这 些 学 生 比一 般 学 生 承 受 更 大 的 可 学 习压 力 有 关 , 其 是 高 中毕 业 班 的 同 学 , 临 高 考 、 业 等 尤 面 就
[] AcaP y har cn ,9 9 8 :7—7 . J . t sc it S a d 1 8 ,1 101 7 [ ] 张 晓 玲 , 丽 琴 , 勇 , .中 学 生 自杀意 念 和 自杀 行 为 及 相 关 6 沈 董 等 因 素 分 析 [] 中 国 全 科 医 学 ,0 4 7 I ) 9 I9 3 J, 2 0 ,( 3 :7-7 .
早期识别 和干预。
3 讨 论
国外 Os lv n等[] 道 1 ~ 1 ul a i 4报 3 4岁 在 校 学 生 的 自杀 观
参 考 文 献
[ ] 张 克 让 .青 少 年 自杀 意 念 及 其 相 关 因 素 分 析 [] 1 J .中 国 临 床 心
理 学 杂 志 ,9 8 6 3 :8 . 1 9 ,( ) 1 1
[] 陶芳 际 , 7 张洪 波 , 广玉 , .青 少 年 自杀 行 为 及 其 影 响 因素 的 曾 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现代医生2018年7月第56卷第2l期 ·综 述· 高分辨磁共振在颅内动脉疾病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范章燕 任力杰· 蔡婧婧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广东深圳518035
【摘要】各种颅内动脉疾病病因复杂,发病率高,特别是狭窄性颅内动脉疾病,在高分辨磁共振应用前,临床上常 难以进行鉴别。高分辨磁共振是唯一可以在活体内观察颅内动脉管壁的检查,且其是可重复性、高场强、无辐射 的无创性检查。不同狭窄性的颅内动脉疾病具有不同的管壁特征,高分辨磁共振在鉴别各种颅内动脉狭窄性疾 病起着重要作用。随着高分辨磁共振的发展,可以逐渐实现精准的影像学诊断。本文对各种狭窄性颅内动脉疾病 的高分辨磁共振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高分辨磁共振成像;颅内动脉;动脉硬化;夹层 【中图分类号】R44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01(2018)21—0165—04
High 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n the diagnosis of intracranial arte- rial disease FAN Zhangyan REN L CAI Jinxing Department of Neurology,Shenzhen Second People S Hospital,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henzhen University, - 、 Shenzhrn 5 18035,China
[Abstract]The causes of various intracranial arterial diseases are complicated and the incidence is high,especially stenotic intracranial arterial disease.Before 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it is often dificult to distin- guish clinically.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s the only test that can observe intracranial arterial wall in vivo, and it is a non-invasive examination with repeatability,high field strength,and no radiation.Different stenotic intracra— nial arterial diseases hav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essel wal1.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dentifying various intracranial arterial stenosis diseases.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accurate imaging diagnosis can be gradually achieved.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advances in high— 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of various stenotic intracranial arterial diseases. . 【Key words】High 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lntracranial arteries;Atherosclerosis;Dissection
颅内动脉疾病的疾病纷繁复杂,最常见为颅内动 脉粥样硬化。其次为烟雾病,还可见于颅内动脉夹层、 血管炎等。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评估颅内动脉的影像 方法有CT血管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磁共振血 管成像、经颅多普勒等,存在一定局限性,无法准确判 断血管壁结构、分析血管狭窄原因。早期诊断颅内动 脉疾病。可以避免延误治疗。高分辨磁共振成像(High— Resolution MRI,HRMRI)具有高场强、无辐射的无创 性检查,目前已用于诊断各种颅内动脉疾病。 1 HRMRI血管壁成像技术 随着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发展,HRMRI的图像质 量不断提高。研究表明,使用32通道头颈联合线圈, 可以达到高信噪比,覆盖范围大,同时进行颅内和颅 【基金项目1广东省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JCYJ2015103015 1431727) 通讯作者 外动脉斑块的高分辨率成像[1】。HRMRI血管壁成像主 要采用黑血技术。通过运动增敏预脉冲和双反转恢复 来产生足够的图像对比【21。质子密度加权像(Proton density weighed imaging,PDWI)的信噪比高,可以用 于测量斑块相关指标,由于抑制脑脊液较差和较弱的 对比增强。通常不用于对血管的病因分析,T1加权像 (T1一weighted imaging.TIWI)、T2加权像(T2-weighted imaging,T2WI)常用于分析病因[31。二维和三维成像技 术常用于颅内动脉成像。三维成像具有各向同性分辨 率的特 ,能避免高估血管壁的厚度和降低容积效应[31。 因此三维成像在血管壁成像中具有极大的优势,容易 发现小病变。目前3。0T HRMRI已经用于临床,尽管 7.0T HRMRI具有更高的信噪比。能进行多平面重建, 但主要用于研究机构。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逐渐 实现对患者进行精准的影像学诊断。 2.1颅内动脉粥样硬化 各种颅内动脉疾病具有不同的病理,在HRMRI上
CHINA MODERN DOCTOR Vo1.56 No,21 July 201 8 ·综 述· 具有不同的信号特征。3.0T HRMRI能准确识别和定 量评估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41。斑块不稳定常 导致症状发生.其不稳定性与成分相关。导致斑块不 稳定的因素包括纤维帽破裂、斑块内出血、脂质核心 大等刚。HRMRI不同序列能够识别上述斑块特征。组 织病理学检查发现,不稳定斑块具有更大的管壁厚度 和面积,HRMRI检查与组织病理结果一致[71。在HRMRI 出现前,临床上常以狭窄程度评估动脉硬化。应用 HRMRI测量斑块的面积和分析斑块特征.更准确地 判断动脉硬化程度。研究表明,HRMR1识别斑块成分 的准确性达90.4%阎。随着HRMRI发展,动脉重塑逐 渐受到重视。不同动脉重塑方式的程度和方式不同。 正性重塑达到一定程度时,才引起血管狭窄。当管壁 面积小于40%,冠状动脉的管腔大小可无变化[91。与前 循环动脉相比,后循环具有更大的正性重塑能力,当 斑块负荷达到55.3% ̄ff,管腔出现狭窄 。对于颈动脉 而言,当管壁面积小于62%,颈内动脉可以保持正常 大小的管腔【llJn斑块发展过程中可以转变为负性重塑。 因此,常规的血管腔成像方法可能漏诊责任斑块。随 着HRMRI在临床上的应用,在对患者进行随访时, HRMRI极其重要,能连续观察患者的管壁病变。在大 脑中动脉研究中,有症状组者斑块负荷更大,而且斑 块可以是偏心.亦可以为向心性『l21。动脉硬化是进展 性的,斑块在发展过程亦可以变成全壁斑块。HRMRI 不仅能识别血管狭窄病因,还能预测中风的风险。斑 块内出血与症状相关。一项颈动脉斑块HRMRI的 Meta分析表明,斑块内出血作为脑梗死的预测危险 率为4.59(95%CI:2.91~7.24)t 。病理研究表明前循环 与后循环的斑块特征不同,腔内血栓、钙化更常见于 后循环,后循环向心性斑块更常见【 。研究表明,症状 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斑块面积、管壁面积和重塑 指数比无症状大㈣。动脉到动脉栓塞是大脑中动脉引 起卒中重要机制。研究表明,斑块表明不规则和高信 号斑块与动脉到动脉栓塞相关[151。在难以与心源性栓 塞鉴别时,HRMRI可以帮助检测颅内动脉责任病变。 斑块强化与炎症和血管形成有关[】61。研究表明,斑块 强化与缺血性卒中密切相关【l7J。HRMRI研究显示颅 内动脉斑块强化与斑块领域近期的梗死有关。斑块可 分为不同强化程度,其强化程度与炎症和脑梗死的病 程相关,卒中急性期后斑块明显强化的程度逐渐降低, 研究中,7例患者中有4例(57%)在发病后1个月出 现局灶性增强,但在7个月后强化程度下降『l8J。因此, 推断斑块强化为卒中的危险因素,尤其是明显强化。 根据斑块强化的特征,可以利用HRMRI识别出责任 斑块。动脉斑块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HRMRI研究表 CHINA MODERN DOCTOR VO1.56 NO.21 July 201 8 中国现代医生2018年7月第56卷第21期 明.大脑中动脉斑块常位于前壁和下壁,上壁和后壁 相对较少[19]。对于症状性患者,上壁斑块更常见【l91。 Huang等[2o1报道了一项对38例症状性基底动脉狭窄 患者的研究,斑块更常见于前壁(21.6%),而后壁(6.3%), 左侧壁(4.6%)和右侧壁(2.6%)相对较少。不同的分 布位置引起不同的脑梗死类型。分析斑块分布位置有 利于明确病因分型。确定斑块和穿支动脉的关系,有 助于评估血管成形术的风险。 2.2颅内动脉夹层 DSA是诊断颅内动脉夹层的金标准,敏感性只有 30%。内膜瓣、双腔征是典型征象。由于颅内动脉夹层 病因不明,临床上常容易误诊为动脉硬化。研究显示, HRMRI识别颅内动脉夹层的准确性更高f21]。内膜瓣 在T1WI、T2WI上呈高信号。研究发现,67例研究对 象中16%在CT血管成像、磁共振血管成像或数字减 影血管造影上发现内膜瓣,42%研究对象在HRMRI 发现内膜瓣和82%壁内血肿 。三维血管壁成像技术 检出率更高,约87.5%wJ。另外一项研究表明,HRMRI 检测91.4%内膜瓣和54.3%壁内血肿 。因此,HRMRI 被认为是检测壁内血肿的最佳成像工具。研究发现, 62%~76%未破裂的椎基底动脉夹层出现血管病变改 善[251。一项对29例颅内动脉夹层患者进行随访发现, 血管壁完全恢复正常6例,局部管壁增厚8例 。连 续进行血管壁随访观察,可以评估治疗效果。基于 HRMRI的病因识别有助于临床医生制定更有效的治 疗方案及评估预后。 2.3烟雾病 烟雾病在东亚比全球其他地方更常见.病因尚不 清楚。目前基因组研究提示RNF213基因为东亚人群 烟雾病患者的易感基因 。研究表明,烟雾病患者大 脑中动脉的HRMRI特征为外径和壁厚显著小于动脉 粥样硬化组,血管呈向心性狭窄,管壁信号均匀,不同 阶段的烟雾病患者的大脑中动脉管壁厚度无明显差 异;而颅内动脉粥样硬化主要表现为管腔呈偏心性狭 窄、信号强度不均匀 。烟雾病大多数累及前循环中, 后循环偶尔涉及,且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很少涉及 。烟 雾病综合征常有动脉硬化等继发性原因引起,HRMRI 可以用于鉴别烟雾病和烟雾综合征.烟雾综合征患者 的血管壁常有其原发病的特征[291。烟雾病血管壁病变 逐渐加重,因此烟雾病患者应进行动态影像学随访。 2.4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 由于临床表现不具有特异性,其诊断极具挑觇l生。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表现为多发节段性脑动脉狭窄、闭 塞或扩张,敏感性仅为70%,特异度低至30%[3ol。临床 上常易将血管炎患者诊断为不明原因型。部分患者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