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例行监测实施方案(详)

土壤例行监测实施方案(详)
土壤例行监测实施方案(详)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实施方案

1、监测范围

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所辖的全部地市(州),其中北京、天津和上海各选择2个地市级行政区。每个地市(州)选择3个当地主要的蔬菜种植基地作为监测区域。

蔬菜作物包括:果菜类(番茄、茄子、黄瓜、冬瓜等等)、叶菜类(白菜、油菜、茼蒿等等)、根茎类(莴苣、萝卜、洋葱、竹笋、洋葱、花椰菜等等)

2、基本情况调查

在采样开始前,进行基本情况调查,内容包括:

(1)农业生产情况

种植品种、耕作制度、灌溉方式、灌溉水来源、单位面积产量;农用化学品使用情况等。

(2)农药使用情况

调查当地使用主要农药品种、数量和污染情况。

(3)污染源调查

污染源数量、类型及分布等,找出影响最大的污染来源。

3、布点、采样和制样

(1)布点和采样

蔬菜种植基地按网格布点,网格尺度按100m 100m设定。从中随机(随机数的获得可以利用掷骰子、抽签、查随机数表的方法)抽取5个地块,在每个监测地块的中心部位布设1个采样点。采集0~20cm表层土壤。每份样品采样量为2kg。采样前记录点位坐标,拍摄照片。

要求所选的3个蔬菜种植基地在行政区域、蔬菜品种或土壤类型上有明显不同。

(2)样品制备

①风干样品的制备

风干:在风干室将土样放置于风干盘中,除去土壤中混杂的砖瓦石块、石灰结核,根茎动植物残体等,摊成2~3厘米的薄层,经常翻动。半干状态时,用木棍压碎或用两个木铲搓碎土样,置阴凉处自然风干。

粗磨并分样:粗磨后过2mm筛的样品全部置于无色聚乙烯薄膜上,充分搅拌、混合直至均匀,用四分法弃取、称重,保留三份样品,其中一份500克样品置于棕色磨口玻璃瓶中,注明国家样品库样品(2mm);另一份500克样品置于棕色磨口玻璃瓶中,注明省级样品库样品(2mm);剩余样品称重(保留大约分析用量四倍的土样),研磨过1mm尼龙筛后分成两份。一份装瓶备分析用(1mm),粗磨样可直接用于土壤pH、阳离子交换量等项目的分析。另一份继续进行细磨。

细磨并分样:用玛瑙球磨机或手工研磨到土样全部通过孔径0.25毫米(60目)的尼龙筛,四分法弃取,保留足够量的土样、称重、装瓶备分析用(0.25mm);剩余样品继续研磨至全部通过孔径0.15毫米(100目)的尼龙筛,装瓶备用(0.15mm)。

②新鲜样品的制备

为分析测定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项目,应采集新鲜土样,土样采集后应始终在低于4℃暗处冷藏,并在7天内进行前处理,40天之内完成分析。

4、监测项目

土壤理化指标:土壤pH、有机质含量、阳离子交换量。

无机污染物:镉、汞、砷、铅、铬、铜、锌、镍、锰、钴、钒、银、铊和锑。

有机污染物:六六六、滴滴涕、苯并[a]芘、氯丹、七氯、代森锌。

根据当地特有的污染物选择上述未列入的特征污染物开展监测。(注:各省市区对未开展监测的项目请用附件详细说明未开展监测的原因。)

5、监测时间和频次

1~8月,监测一次。避免在施用农药、化肥后立即采样。

6、分析方法

执行《关于印发<2011年全国土壤环境质量例行监测工作方案的通知>》(总站生字[2011]161号),没有列入的项目的监测方法执行《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样品分析测试技术规定》(国家环保总局,2006a)。

7、评价标准及方法

(1)评价标准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执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标准,对于GB15618没有的评价标准执行《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评价技术规定》(环发[2008]39号)。

注:*评价标准参考值

(2)评价方法

执行《关于印发<2011年全国土壤环境质量例行监测工作方案的通知>》(总站生字[2011]161号)。

相关计算公式和分级标准如下: 土壤单项污染指数(Pip )=

污染物质量标准

土壤污染物实测值

土壤综合污染指数(P 综)=)()(2

2

2

最大单项污染指数+平均单项污染指数

土壤污染物分担率(%)=100?各项污染指数之和

土壤某项污染指数

表4 土壤综合污染指数分级标准

8、质量保证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是决定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成败的关键,要求从采样布点、样品运输与保存、样品制备、实验室分析、数据处理等过程均应严格执行《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质量保证技术规范》、《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和有关技术规定的要求,抓好全过程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工作,确保本次监测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1)土壤样品采集制备、样品前处理等均须满足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有关的质控要求。采样记录、样品交接记录、前处理记录、分析记录、数据处理、报告等归档记录齐全。建立土壤样品档案,保证每个样品都可以进行再现性的样品复测。

(2)样品分析质量控制,包括空白试验、精密度控制、准确度控制、质量控等图,确保分析测试结果准确、可信。

(3)数据的管理和评价,包括异常值的处理以及分析测定过程中的记录等。

(4)以省级环境监测站可组织地市级站开展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活动,确保实验室检测质量水平,保证出具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土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的其他技术要求参照《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 -2004)中相关内容。

9、报告编制

报告编写大纲:

(1)基本情况

本方案前述所列蔬菜种植基地基本情况调查(1)到(3)的内容、各类表格统计信息。

(2)监测工作概况

监测布点原则、点位区域分布、数量及其他工作情况。

(3)土壤污染状况

①监测值统计:污染物种类、污染物含量平均值、范围、标准偏差等;

②监测结果与评价:超标污染物、超标率、超标倍数、污染指数等。

(4)结论与对策

①结论。包括蔬菜种植基地土壤环境质量现状、污染程度、超标原因和发展趋势等。

②问题及建议。

10、报送时间和要求

各省(区、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负责完成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报告(*.doc)和监测数据(*.xls),文件均命名为“2013+省名+TR”(如2013LNTR,2013代表监测年份,LN代表辽宁省,TR 代表土壤,并于11月1日前将监测报告和监测数据报送总站。除电子版外,还需邮寄加盖单位公章的纸质版。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自然资源部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 根据《土地调查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国发〔2017〕48号,以下简称《通知》)的要求,为保证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以下简称“第三次土地调查”)顺利开展,制定本方案。 一、第三次土地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土地调查是我国法定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全面查实查清土地资源的重要手段。第三次土地调查作为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目的是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基础上,全面细化和完善全国土地利用基础数据,国家直接掌握翔实准确的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资源变化情况,进一步完善土地调查、监测和统计制度,实现成果信息化管理与共享,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空间规划编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宏观调控、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和统一确权登记、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等各项工作的需要。开展第三次土地调查,对贯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提升国土资源管理精准化水平,支撑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一)开展第三次土地调查,是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障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不动产统一登记、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等工作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

这些都对土地基础数据提出了更高、更精、更准的需求。开展第三次土地调查,全面掌握各行各业用地的数量、质量、结构、分布和利用状况,是实施土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依据;是合理确定土地供应总量、结构和时序,围绕“三去一降一补”精准发力的必要前提;是优先保障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用地,促进产业转型和优化升级,推进实体经济振兴和制造业迈向中高端的现实需要。 (二)开展第三次土地调查,是促进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实现尽职尽责保护耕地资源的重要支撑。 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和粮食生产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也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最基础的生活保障。我国人均耕地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中低产田约占72%,粮食生产保障能力不够稳定。随着人口持续增长,我国人均耕地还将下降,耕地资源紧约束态势仍将进一步加剧。这一基本国情决定我们要多措并举,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开展第三次土地调查,全面掌握全国耕地的数量、质量、分布和构成,是实施耕地质量提

南京市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方案设计书

南京市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 方案设计书 (一)土地调查范围 土地调查范围:东经118019 ' 43 ”一119014 ' 02 ”、北纬31o13 ' 00”—32o36' 32”,包括南京市辖区范围内玄武、白下、秦淮、建邺、鼓楼、下关、雨花台、栖霞、江宁、浦口、六合11 个区及高淳、溧水2个县,调查面积约6580 平方公里。 (二)基本情况 1.已有农村土地调查成果 南京市江南八区(玄武区、白下区、秦淮区、建邺区、鼓楼区、下关区、雨花区、栖霞区)及原浦口区、原大厂区的调查成果:2000 年1/1000 比例尺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以及此后每年的年度变更调查成果,包括1/1000 地形图、地类界线图、权属(含村民小组)界线图、行政界线图、土地权属调查协议书、土地权属调查表等,以及土地利用管理信息系统。该成果已于2006 年实施地形数据的修测和更新。 南京市五郊(县)区(江宁区、高淳县、溧水县、原江浦县、原六合县)的调查成果:先后于2002 年、2003 年完成的1/5000 比例尺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以及此后每年的年度变更调查成果,包括1/5000 地形图、地类界线图、权属(含村民小组)界线图、行政界线图、土地权属调查协议书、土地权属调查表等,以及土地利用管理信息系统。 2.已有城镇土地调查成果 城镇数字地籍信息。全市辖区范围内的建成区(城区、建制镇),已全面完成1/500 比例尺的城镇地籍调查,形成了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并广泛应用于城镇土地调查、登记、发证。 3.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国有土地使用权登记成果 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为依据,于2005年完成全市集体土地所有权(含村民小组)登记、发证建立的相应属性数据库;以城镇地籍调查成果为依据,完成国有土地使

土地复耕实施解决方案

土地复耕实施方案 G0711 乌鲁木齐至尉犁段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以下简称本项目)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及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内,是 国家高速公路 G7 北京至乌鲁木齐高速公路联络线 G0711 乌鲁木齐至 若羌高速公路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自治区交通运输十三五规划“6678”工程“六横六纵”高速、高等级公路网中“第 3 纵”即阿勒泰~乌鲁木齐~库尔勒~若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疆跨越天山连接南北疆的交通 干线,是南北资源通道和国防通道。本项目建成后将打通天山南北的交 通运输屏障,成为连接北疆、南疆之间的安全、舒适、快捷、高效的公 路运输通道,对提高乌鲁木齐市作为 “一带一路”国家级综合枢纽地位具有重要意义,在区域路网中占 有重要地位。 本项目环保水保重点工作是在施工期和施工准备期。治理的重 点部位集中在挖土场、弃土场、施工便道及桥梁桩基开挖、路基挖 方等。 一、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2.国家及地方关于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3.本标段的施工图纸。 二、复耕目标

我单位工程施工结束后,结束此临时用地的使用权,将恢复至原有的地形地貌或进一步改善土地原有的情况;恢复原有功能,与原有地形地貌相符。满足复耕要求后通知土地管理部门会同有关行业管理部门验收,并交付使用。 一、设备配备情况: (一)主要机械配备情况 土地复耕机械配备情况见下表 (二)人员配备 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名,安检人员名,工人名。 二、复耕种植土: 1.复耕种植土采用在施工前期地面清表所存储在弃碴场里的清表种植土。 2.如果所存储的清表种植土不够需要回填的种植土时,采用在当地购买种植土回填。保证其原始用途。 三、复耕的施工方案及施工技术措施 (一)施工方案 在复耕前先做好复耕准备,复耕时先清除场地上的所有设施,采用混凝土破碎机将钢筋加工场、混凝土拌和站硬化地表的所有混

土地评估项目实施方案.doc

七、评估项目实施方案 郑州市市国土资源局为了规范本级协议土地出让和划拨土地宗地评估行为,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土地评估中介机构。我公司拟投标,为了规范入围后我公司参与的具体宗地评估项目的评估行为,按时、保质完成具体宗地评估业务,保证我公司出具的评估结果科学、合理,且符合郑州市和具体估价对象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方案。 一、机构人员组织、业务流程及岗位职责 我公司具备从事河南省范围内的土地评估业务的资质的机构,自公司成立以来一直从事涉及土地出让、转让、土地划拨、企业改制等地价评估工作。另外,除了日常的宗地评估外,本公司还承担着中原出版传媒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企业改制项目等,本公司目前已经充分掌握了河南省大部分地区的土地、房地产交易资料,对河南省土地市场的现状特点、发展规律有较为全面的了解。 本公司具体负责该项目评估项目的负责人和土地估价师均是长期从事宗地地价评估的专职资深注册土地估价师,从事过大量土地出让、转让、划拨、企业改制项目的评估工作,不但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而且对河南省,尤其是郑州市涉及土地出让、转让、土地划拨的有关政策、办理流程有充分的了解,完全有能力为委托方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服务。 根据项目特点,本公司拟安排公司总经理徐进兰为总负责人,孙建伟作为项目负责人,组织、协调具体评估工作。另抽调多名丰富经验的土地估价师成立两个项目小组,负责具体项目的组织实施(详见

下表)。 项目实施主要人员情况 本公司宗地评估项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镇土地估价规程》(GB/T18508—200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镇土地分等定级规程》(CB/T18507—200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协议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国土资源部第21号)、《划拨土地使用权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土地管理局第1号)及委托方提供的有关估价对象的资料(包括规划设计资料、宗地图及出让前置条件和配套保障性住房的文件、委托评估约定书等)受理业务,之后进入估价程序到完成估价报告,主要经过以下步骤: 1、明确评估的基本事项。内容主要包括估价对象(权属、用途、面积等)、估价目的、基准日、价格类型、估价日期等。 2、拟定估价作业计划; 3、收集资料,实地踏勘,分析整理相关资料,商讨估价技术方法; 4、选择合适的估价方法,确定相关的技术参数,确定试算价格;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doc教学内容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d o c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 根据《土地调查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国发〔2017〕48号,以下简称《通知》)的要求,为保证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以下简称“第三次土地调查”)顺利开展,制定本方案。 一、第三次土地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土地调查是我国法定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全面查实查清土地资源的重要手段。第三次土地调查作为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目的是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基础上,全面细化和完善全国土地利用基础数据,国家直接掌握翔实准确的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资源变化情况,进一步完善土地调查、监测和统计制度,实现成果信息化管理与共享,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空间规划编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宏观调控、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和统一确权登记、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等各项工作的需要。开展第三次土地调查,对贯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提升国土资源管理精准化水平,支撑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一)开展第三次土地调查,是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障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不动产统一登记、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等工作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这些都对土地基础数据提出了更高、更精、更准的需求。开展第三次土地调查,全面掌握各行各业用地的数量、质量、结构、分布和利用状况,是实施土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依据;是合理确定土地供应总量、结构和时序,围绕“三去一降一补”精准发力的必要前提;是优先保障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用地,促进产业转型和优化升级,推进实体经济振兴和制造业迈向中高端的现实需要。 (二)开展第三次土地调查,是促进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实现尽职尽责保护耕地资源的重要支撑。 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和粮食生产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也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最基础的生活保障。我国人均耕地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中低产田约占72%,粮食生产保障能力不够稳定。随着人口持续增长,我国人均耕地还将下降,耕地资源紧约束态势仍将进一步加剧。这一基本国情决

增减挂钩土地复垦方案

增减挂钩土地复垦方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目录 第一章:施工方案………………………………………………………… 一、施工总体计划………………………………………………………… 二、分项工程施工安排…………………………………………………… 三、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 第二章: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一、工程进度计划………………………………………………………… 二、保证进度措施………………………………………………………… 第三章:质量保证措施………………………………………………………… 一、质量管理目标………………………………………………………… 二、质量控制程序…………………………………………………………

三、质量管理技术措施…………………………………………………… 第四章:劳动力安排计划……………………………………………………… 一、劳动力计划………………………………………………………… 二、劳动管理措施………………………………………………………… 第一章:施工方案 一、施工总体计划 (一)施工总体计划安排应遵循的原则:一是施工部署有序,施工过程互相协调。二是程序合理,能充分满足工期要求。三是资源配置充分合理,既满足工程需要,又不造成窝工浪费。 (二)施工力量的组织:如能中标,我公司将组织精干力量,组成项目经理部,全权负责该项目的实施。下设危房拆迁工程队、土地复垦工程施工队,在项目经理部的统一管理、指挥下,互相合作,协调作业。 1、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人员严格按照我公司对项目部组建的要求,抽调经验丰富的项目管理人员组成得力的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代表公司法人履行合同条约,其职责是在合同规定的授权范围内全权行使对外的业务联系和工作洽谈,对内的行政管理,生产调配,人员任免、奖罚、工资分配等职能。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实施方案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实施方案 标准格式与编写、报送要求 A、封面格式 ×××项目实施方案 编制单位: 推荐单位: 编制时间: B、目录 第一章总论 第二章项目业主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第四章整理土地的价值分析 第五章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 第六章规划方案 第七章建设地点、建设条件与环境保护第八章实施计划 第九章招标方案

第十章总投资估算及投资使用计划 第十一章资金筹措方式及融资方案分析 第十二章经济评价 第十三章项目风险分析 附件与附表 C、正文编写要求 第一章总论 主要内容包括: 一、项目概要 二、项目范围与编制依据 三、主要的技术和经济指标(用表格的方式进行描述) 第二章项目业主 主要内容包括: 一、有效营业执照涵盖的全部内容 二、基本情况介绍 三、最近三年的资产情况、债务情况、经营情况以及在建工程情况 四、附件:营业执照、银行信用证明、最近三年的资产负债表及其他与项目业主相关的附件等。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主要内容包括: 一、项目的由来 二、建设的必要性 第四章整理土地的价值分析 主要内容包括: 一、整理土地的位置 二、区域总体规划 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四、整理土地的价值分析 第五章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 主要内容包括: 一、建设内容 二、建设规模 第六章规划方案 以经过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第七章建设地点、建设条件与环境保护主要内容包括: 一、建设地点

二、建设条件 三、环境保护 第八章实施计划 一、拆迁安置方案 (一)整理土地及人口现状 (二)拆迁安置方案 二、前期工作计划 三、建设工作计划 第九章招标方案 一、招标的内容 二、招标方案 第十章总投资估算及投资使用计划 一、估算的范围 二、估算的依据 三、总投资估算 四、投资使用计划 第十一章资金筹措方式及融资方案分析 一、资金筹措方式 二、融资方案分析

土壤样品采集技术规范

土壤样品采集技术规范 土壤样品的采集是土壤测试的一个重要环节,采集有代表性的样品,是如实反映客观情况,是测土配方施肥的先决条件。因此,应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和有代表性的土壤采样,为保证土壤样品的代表性,必须采取以下技术措施控制采样误差。 1、采样单元(严格按照已经给定大家的GPS定位为准,如果该点已经有建筑非农田,可以就近取土壤类型、种植作物一致的露天大田非大棚土壤,如玉米小麦是山东典型作物。如果就近实在没有作物地块,可以标注上是蔬菜地,如白菜地。非原始点位的,需要文字说明点位漂移的大致方位距离等) 点位漂移的另选取典型代表地块,采样地块的土壤要尽可能均匀一致。选取地势平坦,肥力均匀,采样单元一般为100平方米地块。采样单元应集中在典型地块,相对在中心部位,采一个混合样。 3、采样路线 采样时应“等量”和“多点混合”的原则进行采样。一般采用S形(下图)布点采样,能够较好地克服耕作、施肥等所造成的误差。或者梅花采样即取四个角加中心点。田块选取要避开路边(有交通工具汽车尾气扬尘等污染影响结果的准确性)、田埂、沟边、肥堆等特殊部位。 3、采样点数量 一个样点至少采集6个点位的土壤,然后混匀。(要保证足够的点,使之能代表采样单元的土壤特性),混匀后,用四分法(见下图)将多余的土壤弃去。方法是将采集的土壤样品混匀后放在盘子里或塑料布上、蛇皮袋上,剔除落叶石块等杂物后弄碎、混匀,铺成四方形,划对角线将土样分成四份,把对角的两份分别合并成一份,保留一份,弃去一份。如果所得的样品依然很多,可再用四分法处理,直至所需数量为止。一个混和土样以取土1公斤左右为宜。 4、采样点定位(必须有,尤其是点位漂移的) 采用GPS定位,记录经纬度,精确到0.01″。并记录样点名称、田块名称、固定参照物的距离和方位。 5、采样深度 采样深度一般为0-20cm,采样前去除杂物和浮土 6、采样方法

2019年度全国土地变更调查实施方案19页

附件: 2019年度全国土地变更调查实施方案 一、目的 为及时准确掌握2019年土地利用状况,充分发挥土地管理参与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闸门”作用,实施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以及确保为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提供准确的农用地基础数据,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的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二、任务 (一)调查2019年度土地利用变化情况。以2019年度土地变更调查结果为基础,全面查清2019年度全国土地利用变更情况,包括建设用地、农业结构调整、生态退耕、土地开发、复垦整理等情况,并逐级汇总全国各类土地利用变化情况。 (二)开展2019年度新增建设用地细化调查。查清全年新增建设用地情况,细分调查内容,对新增建设用地调查到相应二、三级类,并逐级汇总全国各类新增建设用地情况。 (三)调查全国当前坡耕地情况。在全国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坡耕地专项调查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开展生态退耕等减少的耕地数量,查清坡耕地变化状况,并逐级汇总。 (四)查清遗漏建设用地情况。结合国发[2019]28号文件开展的土地利用情况自查、“四查清、四对照”以及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工作,按照土地变更调查的要求,查清本年度以前变更遗漏的建设用地状况,调查到相应二、三级类,并逐级汇总。

三、步骤与要求 (一)准备工作 1、制定方案 各地可参照本实施方案,结合当地具体情况,制定本地区的土地变更调查实施方案,但不得与本方案有关要求相抵触。 2、准备资料 收集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及土地变更调查资料,包括土地变更调查工作底图、数据及外业调查记录手簿等相关资料;收集有关退耕还林的图件(设计图、验收图等)、数据(计划数、完成数、验收数)、验收报告等相关资料;收集新增建设用地审批文件及实际用途,土地开发复垦整理成果验收等资料(图件、数据、报告等)以及农业结构调整、灾毁耕地等相关资料;收集近几年耕地减少资料;收集国发28号开展的情况自查、“四查清、四对照”等有关成果。 3、准备表格 印制《土地变更调查记录表》(见附件1),《更新调查面积统计表》(见附件4),《耕地坡度分级统计表》(见附件5)。 4、技术培训 按照《关于开展2019年土地变更调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和本实施方案的有关规定,对土地变更调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二)实地调查 以本年度实地变化现状为准,实地进行变更调查,保证实地、图件、数据“三者一致”。2019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包括如下内容: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核查总体方案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核查 总体方案 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〇〇八年月

目录 一、目的和意义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核查任务?4 (一)农村土地调查成果核查?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城镇土地调查成果核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基本农田核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土地调查数据库检查...................................................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核查原则与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原则?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依据?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技术路线与技术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技术路线?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技术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技术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核查的主要成果?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内业核查成果?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外业实地核查成果?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总体成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组织实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组织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责任与分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进度安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土地复垦方案

京沪高速铁路土建工程JHTJ-6标段四工区土地复垦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批: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二OO八年四月

目录 一、编制目的和依据 (1) 二、复垦目标 (1) 三、工程概况 (1) 四、临时工程用地的复垦措施 (2) (一)土地复垦的原则和复垦范围 (2) (二)土地利用的现状 (2) (三)复垦的可行性分析 (3) 1. 已破坏土地现状和预测 (3) 2.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3) 3. 土地复垦的可行性评价 (4) 4.复垦标准 (4) (四)预防控制和复垦措施 (5) 1.预防控制措施 (5) 2.土地复垦的经济措施 (5) 3.土地复垦的技术措施 (5) 五、土地复垦效益分析 (6) 六、土地复垦工作计划安排 (6)

一、编制目的和依据 根据国家、地方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本工程的合同要求,按照“谁破坏、谁复垦”的原则,本工程完工之后,要对临时占用的土地进行复垦和绿化,为达到节约用地,规范复垦行为,特编制本方案。 编制依据:国家和地方有关的法律法规,有关的合同文件及要求。 二、复垦目标 通过编制土地复垦方案,明确土地复垦的目标,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减少破坏土地面积,同时临建设施所占用的土地在工程完工后通过实施复垦方案,达到重新耕植利用和环保要求。 三、工程概况 京沪高速铁路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对生态和环境保护的要求较高。京沪高速铁路土建工程六标四工区管段(DK1222+017.8~DK1233+442)共11.424公里,地属长三角地带的苏州市相城区,经过太平、元和、黄埭、开发区四个镇,均是经济发达、土地肥沃的地区,人口密集,人均耕地较少,以种植业、养殖业和工业为主。区段内荒地较少,耕地、林地较多,其中经济林、生态园地、绿化园地、鱼塘和河流等众多,对生态环境和土地保护要求较高,施工用地和临建设施用地均须严格控制在业主指定的范围内,并做好复垦计划和方案,工程完工后及时对各种临时用地进行恢复和绿化,以达到保护土地和环保要求。本工程工期四年,土建部分工期为两年,我工区临建设施所占用的土地计划使用期限为两年。临建设施(包括搅拌站、生活区、钢筋加工场、临时施工便道和其它临时用地)计划用地168亩。

旱改水实施方案

旱改水是在农田建设时,将旱地改造为水田。“旱改水”有利于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本站精心为大家整理了,希望对你有帮助。 旱改水实施方案 为保障我市建设用地,做好耕地后备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根据《XX市土地开发补充耕地项目管理细则》等文件精神,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与工作目标? 紧紧围绕我市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将保护耕地作为土地管理的首要任务,坚决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坚持耕地保护优先、数量质量并重原则,严守耕地红线,确保耕地实有面积基本平稳、质量不下降。坚持“谁占谁补、先补后占、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有偿使用”,通过增减挂钩、土地开发、旱改水,实现我市占补耕地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平衡,提高各级各部门保护耕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项目实施主体和实施程序? (一)项目选址。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开发整治专项规划,市国土资

源局组织农业、水利、林业等相关部门人员进行实地踏勘,征求乡(镇、街道)、村(居)及相关部门的意见后,确定项目选址。? (二)规划设计。对于60亩以上的土地开发、旱改水项目,由市国土资源局土地整理中心负责组织完成项目可研、规划设计及预算编制,初审后报XX市国土资源局进行专家评审;对于60亩以下土地开发、旱改水的项目,可做简单施工设计,由市国土资源局及相关乡(镇、街道)组织专业人员审核;对于农民自主开发项目,无需做施工设计,直接由乡(镇、街道)委托资质单位进行勘测,由市国土资源局组织专家验收,并报请市政府下达立项、验收文件。? (三)立项程序。60亩以上的土地开发、旱改水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由市国土资源局土地整理中心负责组织立项材料并向XX市国土资源局申报立项;60亩以下土地开发项目由所在地乡(镇、街道)提交要求立项材料经市国土资源局审核后,报市政府批准下达立项批复,并报XX市国土资源局备案。? (四)实施管理。项目实施管理必须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制和公告制。60亩以上土地开发、旱改水项目由市国土资源局土地开发整理中心负责实施;60亩以下土地开发项目、旱改水项目及所有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由项目所在乡(镇、街道)村(居)负责实施。? (五)项目验收。项目竣工后,及时进行新增耕地竣工勘测和质量评定,同时完善各项内业资料,完成决算审计,取得审计报告。60亩以上土地开发项目、旱

土壤样品的采样方案

* * * * 学院校内 土壤样品的采集方案 ***(2012)第02号 项目名称:校内土壤样品采集 委托单位:第二组

目录 一、前言 (1) 二、监测依据 (1) 三、方案目的 (1) 四、方案用具 (1) 五、方案步骤 (2) 5.1现场调查 (2) 5.2采样点布设及原则 (2) 5.3采样要求 (2) 六、方案记录 (3) 6.1土壤采样记录表 (3) 6.2采样图 (4)

一、前言 略 二、监测依据 《土壤样品采集行业标准》第1部分:土壤样品的采集、处理和贮存NY/T1121.1—2006。 三、方案目的 1.掌握土壤样品采集方法; 2.掌握土壤样品的布点方法; 3.了解样品的前处理。 四、方案用具 采样筒,管型土钻,普通土钻,采样袋,锄头。

五、方案步骤 5.1现场调查 1.土壤所属地: 2.土壤面积: 3.土壤所受污染源: 4.周围环境: 5.2采样点布设及原则 梅花布点法:适于面积较小,地势平坦,土壤较均匀的田块。中心点设在两线相交处。一般采样点在5-10个以内。 原则:随机取点,多点采样,等量混合。 5.3采样要求 1.采样时间 根据土壤环境与作用,确定监测时间。本次实验监测采样一次。 2.采样深度 只是作为一般了解土壤污染情况:采样深度只需取15cm左右耕

层土壤和耕层以下15~30cm土样。若要了解土壤污染的垂直分布情况,则按土壤剖面层次取样。典型的自然土壤剖面分为A层(表面,腐殖质淋溶层),B层(亚层,沉积层),C层(风化母岩层,母质层)和底岩层。 3.采样量 根据具体项目确定采样量,一般1kg. 对于多点采样的混合样品,要在现场或实验室用四分法弃取,剩余土样装袋保存。 4.样品保存 风干(避免阳光直射,与酸碱污染。) 六、方案记录 6.1土壤采样记录表

甘肃省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实施方案

2018 甘肃省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实施方案 时间:2018年4月

2016年下半年:总结二次调查经验,征求部门调查成果需求意见,梳理调查技术 条件,综合提出了三次土地调查任务和技术路线初步建议。 2017上半年:开展了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前期研究相关工作,开展土地调查新技术试点,对任务、技术路线、技术方法等进行验证。 第1阶段 第2阶段

2017年下半年:总结形成《总体方案》,按照分步报批的要求,先向国务院呈报开展三调的《请示》,国务院发文后报《总体方案》。会签相关部门。 2017年四季度:筹建调查办,完善各方案、技术标准;梳理2017年7月1日以来 的存档卫星数据,每省选择三个左右县级单位先行开展三调工作。树立标杆、以点带面,锻炼队伍、加强培训,总结经验、梳理问题。 第3阶段 第4阶段

Part 01 主要特点

对临时种植其他作物的耕地进行标注:耕种(GZ)、未耕种(WG)、休耕(XG)、园木(YM)、林木(LM)、绿化草地(LH)、牧草(MC)和坑塘(KT)。 对林地改种果树的园地进行标注:林区内的园地(LQYD)。 对草地标注:对灌木覆盖度大于等于30%小于40%的草地图斑,标注为灌丛草地(GCCD);对于草覆盖度大于等于5%小于10%的草地图斑,标注为稀疏草地(XSCD)。 工业仓储用地细化标注:按照工业仓储用地的实际利用状况,将 部分工业仓储用地标注为:火电工业用地(HDGY)、钢铁工业用 地(GTGY)、煤矿工业用地(MKGY)、水泥工业用地(SNGY)、 玻璃工业用地(BLGY)和电解铝工业用地(DLGY)。

地籍调查工作方案

**特区地籍调查工作方案 **特区第二次土地调查办公室 二○一○年十一月

目录 1 调查区的地理位置和概况及调查内容 (1) 1.1 地理位置和概况 (1) 1.2 城镇调查的内容 (1) 2 地籍调查工作程序及组织实施方案 (2) 2.1 城镇地籍调查作业参考流程图 (2) 2.2 地籍调查工作程序 (3) 3 权属调查实施 (13) 3.1 已有土地调查登记成果范围权属调查 (13) 3.2 初始调查范围权属调查 (14) 4 注:部分调查问题的应急预案 (15) 附录1地籍调查法人代表身分说明书 附录2指界授权委托书 附录3违约缺席定界通知书 附录4地籍调查出席指界通知书 附录5**特县城镇地籍调查动员会签到表 附录6 地籍调查表 附录7街道宗地面积汇总表 附录8城镇土地分类面积统计表 I

1调查区的地理位置和概况及调查内容 1.1 城镇调查的内容 城镇土地调查目的是全面查清城镇内部建设用地的使用权状况,确定城镇内部每宗土地的界址、范围、界线、数量、用途(地类)等。对已有城镇地籍调查成果的,首先将原1954年北京坐标系下的权属界线统一转换到1980年西安坐标系下,将原土地分类转换到二次土地调查要求的全国土地分类下,调查小组利用以上转换后的权属界线、地类以及基础测绘、已有的调查登记属性信息,按照城镇土地调查的要求,对已有城镇地籍调查成果的进行补充、完善,并做好与农村土地调查范围衔接;对未开展城镇地籍调查的,按初始地籍调查要求进行。 对已有地籍调查成果的,如界址点、线发生变化或界址点、线虽未发生变化但与基础测绘成果叠加后与原登记结果矛盾或与实际情况不一致的,要进行界址点补充测量,将界址点、线的位置调整到正确的位置。无地籍调查成果的,直接测量全部界址点,并保持界址点、线位置与调查结果一致。 基础地理数据利用基础测绘成果,基础测绘成果精度不能满足地籍精度要求的,需要补测作为界址线的地物(如围墙、房屋、栅栏等)以及与界址线相邻的地物,有条件的可以测绘全部房屋、围墙、栅栏等地物要素;现状已发生变化的,要按不低于原基础测绘成果精度要求对原基础测绘成果进行修测补测; 进行内外业检查,满足要求后,按照建库标准更新城镇数据库成果。 本次**特县城镇地籍调查调查范围为**特县城关镇(平寨镇)以及郎岱镇、大用镇、木岗镇、岩脚镇建成区,面积约10平方公里。 5

土地复垦项目施工方案版

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程序和施工方法 一、施工测量 1、施工测量工艺流程 (1)测量准备工作 测量队伍的组建→资料收集→现场踏勘→仪器校核→业主提供资料的检测→技术设计→加密控制网的建立 (2)施工测量 设计图(施工详图)读审→测量放样资料准备→测量放样的实施→施工过程中的监测 (3)竣工测量 平面竣工测量→竣工高程测量→测量技术总结→测量资料归档。 2、工程定位放线 (1)成立施工测量组 组建测量小组,配置专业测量技术人员,复核设计测量成果资料和找准坐标点或导线点、高程点的具体分面位置,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编制出测量方案,做好测量内业准备和仪器校验工作。人员组成为测量工程师2名,测量助理工程师4名、测量工8名。 测量仪器的检定、校定 各区段细部放线 校测起始依据 场地控制网测设 校核 定位放线

(2)使用仪器见下表 名称规格型号鉴定情况单位数量 全站仪蔡司ZEISS45A 合格台 1 经纬仪DJ2 合格台 3 水准仪DS3 合格台 3 钢尺50m 合格把 3 钢尺30m 合格把 3 塔尺5m 合格把 3 盒尺合格5m 合格把 6 线坠0.5KG 合格只 6 袖珍计数器PC-E500 合格套 6 对讲机DOEASY 合格对 3 (3)建立高程控制网 根据监理工程所交坐标点或导线点、中线及边线点,做好记录,保存测量成果资料,经复核无误后,对全线坐标点或导线点进行加密布设,并由技术负责人复核无误后,才进行加固及保护。 (4)测量放线 1)用极坐标法按对道路及各种沟直线段间距20m测设中线标桩,并对平面交叉位置、平曲线、回头曲线进行定位放样,并与基线作不少于2测回数的闭合观测,最双闭合差不得大于9’’。 2)用极坐标法作边桩的定位放样。 3)采用坐标方法角法按设计平曲线和回头曲线长度,以2m间距等分对折2次测回进行定位放样,明确标注出按1类加宽的渐变线与直线段交点位置,最大闭合并不得大于9’’。 4)采用三角高程测量法,按监理工程师指定的控制标高,在道路及各种沟边线段5m外,每50m测设标高控制桩,进行全线道路及各种沟高程控制,特别在平曲线,回头曲线与直线交接及其两圆曲线与夹直线交接处的标高和轴线控制,以保证接槎平顺和竖

实施方案:县旱地改水田土地整治项目实施方案

××县旱地改水田土地整治项目实施方案 为加快推进我县旱地改水田(以下简称“旱改水”)工作,进一步落实耕地“占一补一、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制度,有效缓解我县耕地占补平衡工作压力。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中发〔××〕4号)、原国土资源部《关于补足耕地数量与提升耕地质量相结合落实占补平衡的指导意见》(国土资规〔××〕8号)、《关于改进管理方式切实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的通知》(国土资规〔××〕13号)和《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推进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有关文件精神,按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耕地占补平衡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目标任务 根据市下达我县××—××每年新增水田1700亩的任务,××年度全县计划实施“旱改水”土地整治项目新增水田2000亩。 (二)基本原则 坚持因地制宜,从自然条件和生态建设要求出发,科学合理安排“旱改水”土地整治项目建设;

坚持尊重土地权属人意愿,在项目实施前充分征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等土地权属人意见; 二、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措施。为确保我县旱改水土地整治项目有效开展,成立旱改水土地整治项目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协调解决旱改水土地整治工作有关重大事宜,指导督促旱改水土地整治工作的实施。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农业农村局,××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旱改水综合土地整治日常工作。 (二)工作流程 接受年度下达任务→开展前期调查与选址→规划设计→方案评 审→项目规划批复→项目资金批复→组织实施→初级验收→项目审 计→竣工验收→落实移交管护→新增耕地指标管理→地类资料报备。 (三)职责分工

土壤采样方法

采样前准备 1、工具类:铁铲、镐头、木(竹)片及适合特殊采样要求的工具 2、器具类:GPS、照相设备、卷尺、手提秤、样品袋、采样瓶等 3、文具类:标签、土壤比色卡、记录表格、铅笔、签字笔、胶带、锡纸等 4、防护用品:工作服、工作鞋、安全帽、手套、雨具、常用药品、口罩等 5、运输工具:运输箱、冷藏箱等 采样的分类 1、按采样方法分:单独样、混合样、分层样、剖面样 2、按采样阶段分:前期采样、正式采样、补充采样 3、按调查目的和土地利用方式分:土壤环境背景调查采样、污染土壤调查采样、土壤环境质量调查采样、建设项目土壤环境评价监测采样。 土壤样品采集方法 1、土壤单独样和土壤混合样 单对角线法:适用面积较大、地势平坦、土壤均匀 双对角线法:适用面积较小、地势平坦、土壤均匀 棋盘式法:适用面积中等、地势平坦、土壤不均匀 蛇形法:适用面积较大、地势不平坦、土壤不均匀 2、分层采样:了解土壤污染深度情况 先挖一剖面,观察土壤分层状况,再分层采样 注意:从土壤剖面下层取样,每个采样点取土深度及采样量应均匀一致 3、剖面采样 先挖一剖面:150cm*80cm*120cm 深度:采集3层0~20cm、40~60 cm、100~120 cm 采样量:各取1kg土样 注意:一定是从剖面由底向上次序采样

单独样品:有机样品必须采集单独样。 单独样品要在坐标点取0-20cm土壤,先用铁铲三面切割一个大于取土量的20cm高的土方,再用木铲去掉铁铲接触面后装入样品袋。注意不要斜向切割,要尽可能做到取样量上下一致。 有机样品一般用250ml带有聚四氟乙烯衬垫的棕色采样瓶装样;为防止样品沾污瓶口,可用光洁硬纸板围成漏斗状,将样品装入样品瓶中;样品要装满样品瓶,及时放入样品冷藏箱, 4℃以下避光保存。需采集有机密码平行样的样点,要同点位增采2份密码平行样。 混合样品:采样点位确定后,根据实际情况划定采样区域,一般为20m×20m;(当地形地貌及土壤利用方式复杂时,可视具体情况扩大至100m×100m,坐标位置不变)采用双对角线法5点采样,每个分样点采样方法与单独样品采集方法相同,5点采样量基本一致,共计采样总量不少于2000g。 当土壤中砂石、草根等杂质较多或含水量较高时,可视情况增加样品采样 一个混合样品的重量在2 kg左右。如果重量超出很多,可用四分法进行缩分。 采样时间 1、耕地:在播种施肥前或在作物收获后采集 2、果园:在果品采摘后至下一次施肥前采集 3、其他用地类型不受限制 污染事故现场采样 在污染事故中,当液体倾翻污染物向低洼处流动,同时向深度方向渗透,并向两侧横向方向扩散时,土壤监测现场采样的要点包括: (1)采样点不少于5个,每个点分层采样。 (2)事故发点周围样点较密,采样深度较深,离事故发生点相对远处样点较疏,采样深度较浅。 (3)要设定2~3个背景对照点。 (4)各点(层)取l kg土样装入样品袋,有腐蚀性或要测定挥发性化合物时,改用广口瓶装样。含易分解有机物的待测定样品,采集后置于低温(冰箱)中,直至运送、移 交到分析室 土壤采样注意事项

土地复垦条件实施办法

《土地复垦条例实施办法》 《土地复垦条例实施办法》已经2012年12月11日国土资源部第4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发布,自2013年3月1日起施行。 土地复垦条例实施办法 (2012年12月11日国土资源部第4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证土地复垦的有效实施,根据《土地复垦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土地复垦应当综合考虑复垦后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生产建设活动造成耕地损毁的,能够复垦为耕地的,应当优先复垦为耕地。 第三条县级以上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明确专门机构并配备专职人员负责土地复垦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加强与发展改革、财政、城乡规划、铁路、交通、水利、环保、农业、林业等部门的协同配合和行业指导监督。 上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下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土地复垦工作的监督和 指导。 第四条除条例第六条规定外,开展土地复垦调查评价、编制土地复垦规划设计、确定土地复垦工程建设和造价、实施土地复垦工程质量控制、进行土地复垦评价等活动,也应当遵守有关国家标准和土地管理行业标准。 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可以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补充制定本行政区域内土地复垦工程建设和造价等标准。 第五条县级以上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土地复垦信息管理系统,利用国土资源综合监管平台,对土地复垦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及时收集、汇总、分析和发布本行政区域内土地损毁、土地复垦等数据信息。

第二章生产建设活动损毁土地的复垦 第六条属于条例第十条规定的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义务人应当在办理建设用地申请或者采矿权申请手续时,依据国土资源部《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的要求,组织编制土地复垦方案,随有关报批材料报送有关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审查。 具体承担相应建设用地审查和采矿权审批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对土地复垦义务人报送的土地复垦方案进行审查。 第七条条例施行前已经办理建设用地手续或者领取采矿许可证,条例施行后继续从事生产建设活动造成土地损毁的,土地复垦义务人应当在本办法实施之日起一年内完成土地复垦方案的补充编制工作,报有关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审查。 第八条土地复垦方案分为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和土地复垦方案报告表。 依法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审批建设用地的建设项目,以及由省级以上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审批登记的采矿项目,应当编制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其他项目可以编制土地复垦方案报告表。 第九条生产建设周期长、需要分阶段实施土地复垦的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方案应当包含阶段土地复垦计划和年度实施计划。 跨县(市、区)域的生产建设项目,应当在土地复垦方案中附具以县(市、区)为单位的土地复垦实施方案。 阶段土地复垦计划和以县(市、区)为单位的土地复垦实施方案应当明确土地复垦的目标、任务、位置、主要措施、投资概算、工程规划设计等。 第十条有关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受理土地复垦方案审查申请后,应当组织专家进行论证。 根据论证所需专业知识结构,从土地复垦专家库中选取专家。专家与土地复垦方案申请人或者申请项目有利害关系的,应当主动要求回避。土地复垦方案申请人也可以向有关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申请专家回避。 土地复垦方案申请人或者相关利害关系人可以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向有关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申请查询专家意见。有关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依法提供查询结果。 第十一条土地复垦方案经专家论证通过后,由有关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进行最终审查。符合下列条件的,方可通过审查: (一)土地利用现状明确; (二)损毁土地的分析预测科学; (三)土地复垦目标、任务和利用方向合理,措施可行; (四)土地复垦费用测算合理,预存与使用计划清晰并符合本办法规定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