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铝业公司财务报告分析

中国铝业公司财务报告分析
中国铝业公司财务报告分析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告分析

摘要

目录

1. 背景资料分析 (3)

1.1 宏观层面分析 (3)

1.1.1 政治环境 (3)

1.1.2 经济环境 (3)

1.1.3 社会环境 (4)

1.1.4 技术环境 (5)

1.2 行业层面分析 (5)

1.2.1 中国铝土矿采选行业发展现状 (5)

1.2.2 冶炼行业发展现状 (6)

1.2.3 铝加工行业发展现状 (6)

1.2.4 中国再生铝产业发展现状 (7)

1.3 企业层面分析 (8)

1.3.1 中国铝业概况 (8)

1.3.2 中国铝业的SWOT分析 (8)

1.3.3 企业自身对经营活动及经营战略的表述 (10)

1.3.4 重大事项 (12)

1.3.5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 (13)

2. 财务比率分析—杜邦分析 (15)

3. 利润表分析 (16)

4.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分析 (27)

5. 资产负债表分析 (27)

1. 背景资料分析

1.1 宏观层面分析

1.1.1 政治环境

贸易保护主义:由于国内矿产资源相对较为短缺,同时高端产品开发能力弱,我国有色金属对国际市场依赖度高。2012年6月以来,在资源民族主义影响下,印尼政府加强对铝土矿出口的管制,导致我国铝土矿进口受阻,国内进口自印尼铝土矿总量急剧降低,二季度国内氧化铝价格震荡上行,致使公司氧化铝成本同比上升。

政府宏观调控:在中国,建筑、运输和电力行业约占铝消费的三分之二。近年来,受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和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中国铝消费增速减缓。

西部大开发政策:中国铝业新建开采自有铝土矿的项目集中于西部,这正是政府推进区域结构改革的重点,受支持的西部公司将享受15%的优惠税率,因此新项目较高的自给率预期有助于提升公司的盈利水准。

环保政策:随着环保要求的逐步提升,国内对冶炼行业的加强节能减排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2012年中国铝业广西分公司等31家企业受到处罚,这对铝行业的发展形成制约。

1.1.2 经济环境

铝的供需和价格与全球及中国宏观经济变化的关联度非常高,全球与中国经济的变化对铝市场产生显著影响。

金融危机影响: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和铝产品市场处于行业周期低谷的不利影响,中国铝业的主导产品的平均销售价格与之前价格相比大幅下跌,企业整体利润较上年大幅下降,出现严重亏损现象。

后经济危机影响:2012年,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全球铝价在主要经济体复苏预期和欧洲债务危机演变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全年铝价低位运行。国内铝价受供应持续加大和消费增速放缓的影响,持续震荡走低,受成本因素的支撑,氧化铝市场供应过剩压力明显增加。

产能过剩以及电价影响:中国经济正处于解决产能过剩等矛盾的结构调整时期,整个铝行业产能依旧严重过剩,并且依旧有很多大型项目在上马,这成为铝企走出困境最大的障碍。与此同时,电价的上涨也给中铝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中铝相关负责人称,电价每上涨0.1元,仅电解铝业务就要多付出50亿电费。

1.1.3 社会环境

人口因素

新开发的矿区里经常会有人居住,而此时如何解决原住民的搬迁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巨额的搬迁费用有时甚至能影响一个矿区开发产生的盈利。

中铝收购的秘鲁铜业后开发的特罗莫克铜矿,就需要对铜矿中的莫罗科哈镇5000多名现有居民进行搬迁补偿。尽管中铝修建的新城镇的房屋是免费的,但仍然有一些居民不愿意搬迁。由于秘鲁当地的法律也禁止未全部解决搬迁问题就动工,所以对铜矿的开发进度有很大影响,进一步影响了中铝投入资金的回收。

管理层价值观

不同国家的企业价值观是不同的,每个企业价值观又受到企业管理层的价值观的影响,而且这影响几乎是决定性的。企业管理层的价值观可以浓缩成企业家精神,它影响着企业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对企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如果管理层积极进取,不断奋斗,企业就会充满活力;但反之,管理层如果腐化堕落,企业也会逐渐走向衰亡。

中铝于2008年,收购云铜集团后的第一个完整会计年度,云铜集团爆发出”云铜腐败案”,涉及金额高达20余亿元,涉及违纪违法人员70余人,伴随腐败案而来的是云铜集团首度出现亏损,亏损额为21.90亿元。中铝要收拾这样一个烂摊子,整顿管理层的风气,想要扭亏为盈,恐怕不是短时间内的事情。

中国国企特有体制

公司的体制能够影响员工士气,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但员工福利数额超过了员工贡献的程度,反而会给公司带来财务负担。在中国的国企中,人浮于事的现象尤其严重,这也是国企通常的弊病。

中铝作为国企之一也不能免俗,企业员工数量多和管理人员占比高,以及员工收入和福利待遇较好,这些原因都造成公司生产成本高于业内平均水平。中国铝业公司总经理熊维平也曾发言说:”我们认为我们遭受这么大的重创,不是金融危机带来的,也不是我们这个行业是竞争性行业我们的竞争对手强大起来了,根本原因是在于我们中国铝业自身的产业结构、区域布局结构等等问题,是体制机制不能很好的适应更加市场化竞争的需要。再往深处说,是我们干部、员工思想观念落后的问题。”而要改变一个公司员工的观念,需要体制的改进。

自然灾害

突发的或是大面积的自然灾害会普遍影响各行各业,包括铝业。而且常常会给企业带来较大的损失,虽然企业可以通过买保险等手段降低这些意外造成的损失,但是究竟还是防不胜防。

例如中铝在2008年的报表中就提到了国内发生的雨雪冰冻和地震灾害,使

集团遭受了重大损失

给集团生产经营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和挑战。

1.1.4 技术环境

科技不仅是全球化的驱动力,也是企业的竞争优势所在。新技术的发展使企业可更多关注环境保护,企业的社会责任及可持续成长问题,也使生产越来越多地依赖于科技的进步。

一般而言,落后的技术很容易导致意外和事故,而且在营运期间如果经历重大生产意外以及自然灾害,可能会中断部分业务,导致经济上的损失甚至人员伤亡,可能对公司声誉造成影响,且公司的保险投保可能不能或不足以完全弥补有关意外或所引致的后果,所造成的损失可能对公司的营运业绩造成不良影响。另外,铝业制造需要的有机溶剂大气污染和着火问题也一直没能得到解决。

中铝由于生产线建设时间较早,工艺和装备水平比较落后,单位能耗高的占比偏大。加快研发高效绿色电解铝工艺等重大节能减排技术,加大推广新型结构电解槽、高效节能氧化铝生产技术,积极调整能源结构,不断增加清洁能源的比例,也是铝业重点关注的技术问题。

1.2 行业层面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铝工业规模不断扩大,截止到目前为止已经建立起涵盖铝土矿开采、氧化铝制备、原铝、铝及合金熔铸和铝型材加工等门内齐全的流程工业体系。从广义的角度来讲,中国的铝行业包含铝土矿采选(包含氧化铝和原铝生产)、铝冶炼和铝压延三个子行业。因此整个铝产业链包含从铝土矿—氧化铝—原铝(原铝)—铝材加工(铝合金)等一系列的流程。铝土矿经过选矿之后,采用拜耳法、烧结法或者拜耳—烧结联合法制成氧化铝,之后经过电解生产原铝,再经过压延、挤压加工成合金或者铝型材投入社会使用。因为铝是一种优秀的材料,具有可再生性,因此社会消费的铝资源报废之后再回炉重造,加工成再生铝或者铝合金重新投入社会使用。因此在分析铝工业产业发展现状时,包含铝土矿采选、铝冶炼(含氧化铝生产和原铝生产)、铝压延以及再生铝产业四个主要环节。

1.2.1 中国铝土矿采选行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中国铝土矿采选行业资金投入增加明显,尤其在”十一五”期间增势尤为显著,由2006年的13.97亿元增加至2010年的49.34亿元,增幅达到253%,年均增速37.1%。随着近年投资的不断增加,中国铝土矿采选行业总资产保持快速上涨态势,2001-2011年,资产合计由4.97亿元飞涨至54.96亿元,顶峰时甚

至达到64.52亿元,年均增速达到27.2%。投资的增加促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我国铝土矿持证(采矿证)企业246家,从业人员1.87万人,年采铝土矿原矿1510万吨,较2009年增长了28.52%;从企业规模来看,大、中、小型企业个数分别占全行业的2.6%、8.3%和62.8%;从产能规模看看,2001-2011年中国采选行业的产能由981万吨扩张至5432万吨,10年规模扩大了4.5倍,年均增速达到18.7%。

在产业布局方面,因为中国铝土矿资源分布主要集中在广西、河南、山西、和贵州四省区,这就决定了采选行业主要聚集在上述4省区及周边地区。2011年,中国铝土矿产能合计5432万吨,其中广西、河南、山西和贵州四省区的铝土矿采选能力分别达到2340万吨、1568万吨、955万吨和219万吨,合计产能占全国总产能的93.6%。

1.2.2 冶炼行业发展现状

2003-2011年,中国铝工业冶炼投资涨势明显,由272亿元迅速增加到716亿元,8年增长了1.6倍,年均增速达到12.9%。在大量投资涌入的情况下,中国铝冶炼行业的生产规模大幅上涨,2000-2011年国内氧化铝产能由433万吨增长到4693万吨,增长了9倍多,年均增速达到24.5%;原铝的产能由318万吨2466万吨,增幅达到675%,年均增速达到20.5%。虽然新世纪以来中国铝冶炼行业的产业规模在不断扩大,但是2000-2011年该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却整体保持下降态势,尤其是最近几年,产能的闲置率保持在30%左右。大量的产能闲置说明目前中国铝冶炼产业存在投资过剩和产能盲目扩张的状况。鉴于资源因素、能源因素的原因,中国氧化铝产能全部分布在山东、河南、广西、山西、贵州和重庆6省区,2011年六省区的氧化铝产量占全国的份额分别为32.1%、30.6%、15.5%、14.7%、6%和1.2%。其中位列前两位的山东和河南两省的合计产量占据全国的3/5以上的份额,是中国氧化铝的主产区。

1.2.3 铝加工行业发展现状

铝加工行业是对铝锭进行加工生产的行业,根据生产工艺不同而分为两类,即变形铝合金加工和铸造铝合金加工。变形铝合金加工根据工艺不同分为压延加工和挤压加工两类,其中,压延产品如铝板、铝带、铝箔等广泛用于国民经济各领域,挤压工艺生产的铝型材则主要用于建筑领域。经过多年发展,中国铝加工行业已经形成一定规模,业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铝材生产国。

中国铝加工行业主要集中在环渤海、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以及以河南为中心的中部地区。影响铝加工行业产业布局的因素主要有两个:第一,产品消费市场分布。铝加工企业的选址一般要尽可能靠近主要产品消费区域以降低运输成

本和缩短交货的时间;第二,资源和能源条件。铝土矿资源以及煤水电等能源的丰富性直接影响铝加工行业原料的供给。因此,中国铝加工行业发展最好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南、江苏、浙江、广东等省。近年来,铝材加工行业资产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10年资产总额达到2181亿元,同比增长31.6%。随着规模的不断壮大,新世纪以来中国铝材产能快速上涨,2000-2011年由353万吨上涨至2597万吨,11年增长了6倍,年均增速达到19.9%。其中产能增幅最明显的品种是铝箔材、铝型材和铝棒材,分别增长了11倍、10倍和9倍,年均增速分别达到25.7%、23.9%和23.8%。

1.2.4 中国再生铝产业发展现状

中国废铝回收利用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直到70年代后期才形成再生铝产业雏形,但因为当时中国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发展规模不大;80年代开始,随着中国铝需求的不断膨胀,国内衍生了数量众多的小型再生铝厂和家庭作坊式的微型企业;90年代以后,国外资金不断涌入,中国再生铝产业规模随之不断扩大;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铝需求的不断飙升、铝土矿资源耗竭严重、环保要求也不断提高,节约资源的意识日益深入人心并不断付诸于实践,中国再生铝产业迅速壮大起来。但是直到现在,中国再生铝产业上没有形成产业化生产。

与废铝回收企业相比,再生铝生产企业发展已经形成一定规模。据美国《轻金属时代》杂志的不完全统计显示,目前中国共有再生铝企业226家,合计产能达到447万吨。其中年产能在万吨以上的企业56家,产能在10万吨以上的企业15家,合计产能分别达到443万吨和274万吨,分别占总产能的99.1%和61.3%。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再生铝企业规模及产能虽然不及美国,但已经远超日本。

随着中国再生铝企业规模的持续壮大和产能的不断提升,新世纪以来中国再生铝(含铝合金)产量呈现逐年上升态势,2001-2011年再生铝(含铝合金)产量由80万吨上升到440万吨,10年增长了4.5倍,年均增速18.6%。目前,中国再生铝(含铝合金)产量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生产国。由于铝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大规模投入使用的时间在2000年前后,目前国内再生铝生产所需的铝废碎料的累积量还不够多,因此再生铝在铝消费中占的比例始终维持一个较低水平。2001-2011年,中国再生铝(不包含再生铝合金)占中国铝消费量的比重由5.5%增加到6.3%。

1.3 企业层面分析

1.3.1 中国铝业概况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铝业)是在中国国有铝业重组的基础上,于2001年9月10日组建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中铝公司是中国铝业最大的股东;其股票分别在纽约证券交易所、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及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中国铝业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的龙头企业,是中国最大的氧化铝、原铝和铝加工生产商,综合规模居全球铝工业前列。主要业务为铝土矿的开采、氧化铝、原铝、铝加工产品的生产及销售等,也从事煤炭、铁矿石经营以及来源于外部供货商有色金属产品的贸易业务。本集团是中国最大的氧化铝、原铝和铝加工生产商,也是全球第三大氧化铝生产商和第四大原铝生产商。根据2012年全球十大铝生产公司排名,中国铝业位居铝生产量的第三名,占据2012年十大铝生产公司铝产量14.8%。中国铝业在中国氧化铝、原铝及铝加工市场占据领先的战略性地位;拥有充足且可靠稳定的铝土矿资源及提炼技术;拥有完善的产业链。

中国铝业共有5大经营业务板块:

氧化铝板块:包括开采并购买铝土矿和其他原材料,将铝土矿生产为氧化铝,并将氧化铝销售给本集团内部的电解铝厂和集团外部的客户。该板块还包括生产和销售化学品氧化铝和金属镓。

原铝板块:包括采购氧化铝和其他原材料、辅助材料和电力,将氧化铝进行电解以生产为原铝,销售给集团内部的铝加工厂和集团外部的客户。该板块还包括生产及销售碳素产品、铝合金产品及其他电解铝产品。

铝加工板块:包括采购原铝和其他原材料、辅助材料和电力,将原铝进一步加工为铝加工产品并销售;铝加工产品包括铸造材、板带材、箔材、挤压材、锻材、粉材和压铸产品等七大类。

贸易板块:包括在国内从事向集团内部生产商及集团外部客户提供氧化铝、原铝、铝加工产品及其它有色金属产品和煤炭等原材料及辅助材料贸易服务的业务。

总部及其它营运板块:主要包括总部管理和研究开发活动。

1.3.2 中国铝业的SWOT分析

A. 优势分析(S)

a. 中国铝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铝加工核心生产技术

公司利用电解铝技术在铝加工方面的一系列技术创新给企业持续性发展创造了技术优势。

b. 原铝和氧化铝等铝产品质量优势

中国铝业的主要产品是原铝和氧化铝,其质量都居于国内领先水平,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

c. 技术研发力量雄厚,科技创新能力强

中国铝业旗下子公司较多的产品深加工工艺都是全国首例,其研发能力较强,着力生产质量更好,成本耗费更低的产品。

B. 劣势分析(W)

a. 并购臃肿,管理失策

中国铝业2007年以来为完成其高端产业链条一直处于并购状态,其旗下子公司包络煤电铝,排除其消除同业竞争的考虑,面对如此庞大的队伍,中国铝业疏于管理和整合,内部效率管理问题较多。

b. 债台高筑,现金流吃紧

由于近年的并购和金融危机行业不景气的双重情况,中国铝业债台高筑,现金流并不乐观。

c. 产能过剩,库存化严重

受宏观经济减速、制造业投资下滑、工业生产增长持续低迷等因素影响,中国铝业产能过剩,特别是其氧化铝,去库存化压力较大,行动缓慢。

C. 机会分析(O)

a. 中铝牵手巩义打造千亿级铝产业基地

巩义市政府与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铝及铝精深加工是巩义市的第一大支柱产业,该市正积极努力建设”具有国际水平的千亿级铝及铝精深加工基地”和”铝冶炼或铝加工技术研究中心”。双方的合作将对巩义打造千亿级铝及铝精深加工产业基地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对中铝公司实施战略转型产生积极影响。

b. 积极购电政策行动大大降低其电力成本

积极与政府协商直购电政策、丰枯电价政策和电力多边交易价格政策,政府关于中国铝业购电政策如若开放,将大大降低其电力成本。

c. 利好的经济政策

2013年,全球发达经济体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中国、美国等国经济持续向好将对铝消费形成重要支撑。

d. 铝矿石进口来源多元化

2013年,由于中国铝业进口铝矿石的来源采取了多元化战略,这将会部分减少资源短缺,价格居高不下的现象

e. 中国氧化铝企业向外扩张

中国铝土矿资源相对紧缺,供需矛盾突出,对进口矿石依赖性强,中国的氧化铝企业积极寻求在东南亚、澳大利亚、几内亚等铝土矿资源丰富国家和地区布

局建设新的氧化铝厂。这将降低国内市场竞争,同时中国铝业可以进入国外建厂的队伍中,解决供求矛盾。

f. 行业准入标准提高,行业盲目投资将有所遏制

新的铝业进入者减少,竞争降低。

D. 威胁分析(T)

a. 消费需求疲软,铝业产能过剩

我国过去几年由于铝业出现盲目或重复投资令铝业产能过剩、供过于求,导致市场疲软。同时,建筑、运输和电力行业约占铝消费的三分之二,2012年,受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和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中国铝消费增速减缓。

b. 贸易保护主义加剧

中国企业在海外面临不利的政治环境,受到“中国威胁论”等舆论影响;另外,海外经营团队、海外扩张资金需求等问题,均可能对公司“国际化”战略造成不良影响。同时,美国的反倾销等限制贸易举措使国内铝业不得不将重心转向国内,对国内铝业的出口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c. 国内电力体制的制约

在煤电铝一体化中,电网体系的运行及成本控制直接影响这一项目的安全及经济效益,而目前,中国铝业旗下的分公司、焦作万方、山西华泽铝电等下属公司的自备电厂总装机容量仍只是杯水车薪。所以中国铝业的更多电力支持来源于国家电网,电价的上涨大大增加了成本。

d. 矿产资源稀缺和定价问题

全球范围内矿产资源的稀缺性导致矿业竞争日益激烈,行业新进入者不断增加,大型矿业公司频繁并购形成寡头垄断局面,资源获取成本不断提高,资源获取难度日益加大,可能对公司生产运营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中国铝业作为中国最大的氧化铝生产商,中国铝业却没有国际铝土矿的定价话语权,这对于要大量依靠进口铝土矿来降低成本的中国铝业来说是存在风险的。

1.3.3 企业自身对经营战略的表述

集团致力于保持国内市场领先地位,通过深入开展结构调整和稳步推进战略转型,优化产业结构,大幅提升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铝业公司。

根据行业和市场环境,公司将平衡长远发展与短期效益,启动资产结构性调整,优化资源配置。着力加快战略转型,深化降本增效,推进结构调整,全面管理提升。

a. 加快战略转型。把握行业规律,发展煤炭、电力业务,打造能源板块,推进铁矿石项目建设。深化降本增效。通过多策并举,扩大盈利面,努力实现控

亏增盈目标。集全公司之力,支持有盈利能力的企业挖潜提产,对采取各种举措扭亏无望的生产线或企业,实施关停并转;进一步加大大宗原燃材料直购比例,降低采购成本;压缩投资规模,将有限资金投向结构调整和战略转型重点项目,确保投资回报。具体表现在:(一)专业性铝业公司向综合性矿业公司转变。中铝公司不仅要继续做大做强铝业,还要大力发展与铝业相近、关联度强的铜业和稀有稀土业,把中铝公司办成以铝为主的轻金属、以铜为主的重金属、以钼钛为主的稀有稀土多金属综合性矿业公司。(二)全球范围合理配置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同质产品的竞争主要取决于产品的成本,生产电解铝的成本最主要的是两大块——电价和氧化铝,它们分别占成本的50%和35%左右,有效降低电价成本和原料成本就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b. 推进结构调整。公司将继续加强矿山建设,提高铝土矿资源的自给能力,优化氧化铝布局;加快电解铝向西部转移和自备机组建设;着力抢占行业科技制高点,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广应用;进一步扩大多元化经营,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资产收益水平;继续加快海外开发,将产能向资源、能源丰富国家和地区转移。具体表现在:加快跨国经营步伐,有效整合国际、国内的资源和市场。中国铝业公司的强劲发展态势,必然要求逐步扩大国外氧化铝资源供应,但要在现有市场供应链中获得新的供应量则有较大困难。事实上,中国铝业公司逐步意识到了跨国并购、整合国际、国内两种资源的必要性,并开展了实质性的工作。

c. 全面管理提升。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延伸运营转型的广度、深度和高度,提高成本控制能力;开展新一轮培训,使持续改进固化为企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结合公司降本目标的分解,开展企业负责人带降本项目活动;紧扣降本增效,在能源效率提升等4个专业领域深入推进运营转型。

d. 进一步重视技术进步与科技创新

不断改进技术水平,节省能源和矿产资源,已成为各国的共识。

d. 具体经营计划

1. 深化”市场化、开放型”改革,实行管理团队风险金抵押的经营目标责任制,增强经营能力。”市场化、开放型”的改革,破解公司经营和发展的难题,从用工、考核、分配的改革入手,进一步精简机构,建立更具活力、更加市场化、更加开放的经营模式和运行机制,为增强经营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创造条件。

2. 把握行业和市场规律,调整公司战略,加快战略转型和结构调整。瞄准公司战略转型方向,集中精力,集中资金,在价值链前端抓紧布局;继续在国内外获取优质铝土矿资源,继续加强铝土矿山建设,提高铝土矿自给能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成本竞争优势;保障科技研发投入,提高科技研发水平,抢占行业科技制高点,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广应用,提高节能减排水平,打造核心竞争力。

3. 多策并举,扩大盈利面,止住”出血点”。集全公司之力,支持有盈利能力的工厂挖潜提产、降本增效,提高盈利能力;对盈利能力不强的业务单元,采取开放型经营策略,采用股权多元化等方式,引入合作者,盘活、优化存量资产,提高资产收益率;对采取各种举措扭亏无望的生产线或企业,实施关停并转,止住”出血点”;对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的老企业依托国家相关政策,拓展新的发展模式。

4. 深化运营转型,强化基础管理。持续推进运营转型,强化顶层设计,加强精益管理理念和能力建设,加大模范工厂的创建和推广力度,培育持续改进文化,增强企业内生动力,提升管理水平。

5. 深化市场研究,提高经营能力,进一步加大市场战略分析与分析力度,努力提高把握市场机遇和规避风险的能力。优化集中采购,推进与重点供应商的战略合作和采购管理创新;发挥公司品牌优势和市场影响力及渠道管理优势,努力增强采购降本能力和营销盈利能力,提高经营管理效益。

6. 压缩投资规模,将有限资源和资金投向公司重点结构调整和战略转型重点项目,确保投资回报;拓宽融资渠道,确保现金流安全;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融资成本。

1.3.4 重大合并事项

表1 2007-2012年中国铝业重大合并事项

以上重大合并事项可能是基于中国铝业对其基本战略的初步执行,从其2007-2012年并购的煤电矿企业和有色金属企业类型来看,存在向产业一体化和多元化金属矿业发展的趋势,但是相对于国际市场上普遍存在的并购来看,中铝并购的对象大都是规模相对适中的若干企业,后期整合的难度和复杂性会更大。将诸多单列的中小企业整合成一个有机整体将直接考验中铝战略目标的实现和生存空间。因此,中国铝业在并购战略执行情况及其后期的执行效应还不能定论,需要进深入分析。

1.3.5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际控股股东是中国铝业公司(见图1)。中国铝业公司(以下简称中铝公司)成立于2001年2月23日,是中央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公司主要从事矿产资源开发、有色金属冶炼加工、相关贸易及工程技术服务等,是中国最大的氧化铝、原铝生产商,综合规模居全球铝工业前列,铜业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第一。

中铝公司目前设有铝业、铜业、稀有稀土、工程技术、矿产资源、海外、贸易、能源和金融等业务板块。公司总资产从刚成立时的358亿元增至4,337亿元,销售收入从刚成立时169亿元增至2,408亿元,分别增长了11.1倍和13.2倍,累计实现利润535亿元、向国家上交税金1,061亿元。现有员工24万人,所属企业80家,业务遍布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1年,实现营业收入2,316亿元,连续五次跻身世界500强企业行列。

中铝公司自主研发和应用了选矿拜耳法、500千安大型铝电解槽等新工艺、新技术,生产的特种铝合金、钛合金等已成为国家重大工程的重要材料。拥有优秀的管理团队,以及门类齐全、技术精湛的技术人才队伍,具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中铝公司的中长期发展战略是优化发展铝、优先发展铜,整合发展稀有稀土,跨越式发展煤炭和铁矿石,积极发展工程技术,选择性发展新型产业,加快推进海外开发,拓展全球贸易,确保国家军工和国家重大科技工程材料供应,通过5到10年的努力,将公司建设成为最具成长性的世界一流矿业公司。

图1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2. 财务比率分析—杜邦分析

杜邦分析财务指标基本关系:

净资产收益率(ROE)=销售净利率(NPM)×资产周转率(TAT)×权益乘数(EM) 表2.1 2007-2012年中国铝业杜邦分析财务指标基本情况表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ROE 25.81%21.06% 0.26% -8.09% 1.72% 1.20% -15.45% NPM 19.61%15.24% 0.21% -6.66% 0.80% 0.47% -5.78% EM 1.66 1.60 1.90 2.33 2.44 2.59 2.97 TAT 79.11%86.43% 66.76% 52.15% 87.90% 97.75% 90.01%

核心。该指标反映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用以衡量公司运用自有资本的效率。指标值越高,说明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从表2.1可以看出,中国铝业的净资产收益率由2007年21.06%骤降到2008年的0.26%,并且于2009年出现负值,2010年2011年实现微盈,但是2012年继续恶化。下面杜邦分析基本关系式出发,从公司销售净利率(NPM)、权益乘数(EM)和总资产周转率(TAT)三个角度分析公司净资产收益率(ROE)的变化原因。

图2.1 2007-2012年中国铝业杜邦分析财务指标基本情况图从图2.1可以看出,中国铝业2007-2012年净资产收益(蓝色)处于不断恶化的趋势,2009年和2012年皆处于亏损状态。从中国铝业销售净利率(红色)的走势来看,基本与净资产收益率(蓝色)走势一致,这说明,销售净利率的恶化是净资产收益率恶化的主要因素。

从图2.1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国铝业2007-2012年的权益乘数在不断的攀

升,这意味着企业面将承受着越来越高的破产成本,投资者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杠杆风险。同时,2007-2009年中国铝业的总资产周转率也迅速下降,2009-2012年又迅速回升,中国铝业的资产管理效率不是很稳定。

3. 利润表分析

3.1 利润结构分析

3.1.1 盈利模式分析

表3.1 2007-2012年中国铝业利润组成情况

单位:千元币种:人民币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

核心利润14,213,450 856,938 -5,307,618 900,770 133,412 -8,594,197 狭义的营业利润14,204,338 -26,562 -5,977,844 9,671 -433,541 -8,601,975 广义的投资收益342,860 283,707 457,844 935,512 1,050,975 217,501

营业外收支净额-160,331 -132,309 129,403 435,171 200,562 795,437

利润总额14,389,867 124,815 -5,390,597 1,380,354 817,996 -9,092,062 核心利润/利润总额98.77% 686.57% 98.46% 65.26% 16.31% 94.52%

投资收益/利润总额 2.31% 244.49% -9.12% 63.68% 128.05% -2.57%

从表中可以看出,中国铝业在2007-2009和2012四年,核心利润占利润总额比例比较大,盈利模式是以经营主导型的。在2010和2011两年不是很明显,这两年是亏损后的回升期。结合表3.2的营业规模来看,中国铝业基本是以经营主导型的模式。

图3.1

表3.2 2007-2012年中国铝业营业规模

单位:千元币种:人民币

3.1.2 企业自身盈利能力

表3.3 2007-2012年中国铝业自身盈利状况

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由表3.3可以看出,中国铝业在2007的毛利率尚可,为24.89%;从2008年开始,毛利率持续降低,2010略有回升后继续降低,至2012年降至0.72%,自身盈利状况越来越恶劣。趋势图如下:

图3.2

3.1.3 企业资产管理质量和盈余管理倾向

表3.4 2007-2012年中国铝业资产减值损失状况

单位:千元币种:人民币

中国铝业从2008年开始,资产减值损失急剧上升,从2007年的9,112,000元上升到2012年的1,510,803,000元。根据中国铝业2008的年报解释,由于遇到雪灾等灾害,造成大量存货损失,资产毁损才造成大量资产减值损失。但是除去外部原因,五年的大规模资产减值损失可能是由于产能过剩,市场价格不断降低,而造成大量的存货积压和存货减值。如2012年,资产减值损失1,510,803,000元,其中存货跌价损失达到1,396,218,000元。目前没有发现盈余管理倾向。

图3.3

3.1.4 企业利润结构的波动性

表3.5 2007-2012年中国铝业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与营业利润比较

单位:千元币种:人民币

由表3.5可以看出,中国铝业2007,2009,2011和2012年份,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营业利润数值不大,在2008年和2010年略有上升,总体波动性不大。

3.1.5 企业利润结构的持续性

表3.6 中国铝业2007-2012年度营业外收支净额与利润总额比较

单位:千元币种:人民币

由表3.6可以看出,在六年中营业外收支净额占利润总额的百分比波动较大。在2007年,2009年,2012年,营业外收支所占比例较小,持续性比较好;而2008年由于巨额亏损,虽然营业外收支不大,但是由于利润总额仅有124,815千元,因此营业外收支所占比例高达-106.00%。总体来说,企业利润结构的持续性比较差。

3.1.6 资产增值质量分析

表3.7 2007-2012年中国铝业资产报酬率

从表3.7可以看出,同2007年相比,中国铝业2008年的经营资产报酬率下降幅度较大,并且在2009年达到-3.97%。这意味着中国铝业的经营资产获利能力下降,可能存在着不良占用、资产周转缓慢等问题;2010年和2011年经营资产报酬率略有回升,这两年情况有所好转,但是2012年继续亏损,经营资产报酬率达到最低点-5.56%。,这说明中国铝业的经营资产获利非常差。

而中国铝业的投资资产报酬率在2008年,2009年这两个亏损年度大幅上升,在2010年达到最高值54.87%,之后的两年有大幅下降,也于2012年达到最低点2.01%。和经营资产相比,中国铝业的投资资产有一定的获利能力,但是不是很稳定,也可能存在“泡沫”利润。

3.1.7 中国铝业产生现金流情况分析

A. 经营活动产的现金流量分析

表3.8 2007-2012年中国铝业同口径核心利润及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情况比较

单位:千元币种:人民币

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

同口径的核心利润44,626,779 40,898,224 41,590,438 51,158,851 56,926,316 54,177,541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

12,122,672 5,003,681 -705,954 7,103,859 2,489,756 1,122,352 金流量净额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

2.07%

27.16% 12.23% -1.70% 13.89% 4.37%

金流量净额/同口径

的核心利润

在稳定发展的条件下,同口径核心利润应该与现金流量表中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数据大体相当,而从表3.8可以看出,2007年至2012年中国铝业经营

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都毕同口径的核心利润少,在2007年经营活动产生的

现金流量净额占同口径的核心利润将近百分之三十,从2008年开始大幅下降。

在2009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数,这说明中国铝业经营活动现

金流回收能力越来越差,可能存在大量的应收账款坏账、不良资产。

B. 投资活动产的现金流量分析

表3.9 2007-2012中国铝业投资收益及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情况

单位:千元币种:人民币

中国铝业现状分析

中国铝业现状分析 一、中国铝工业发展历程 中国电解铝工业50 年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中国第一家电解铝厂-抚顺铝厂1952年4月开工建设到70年代末期,可以认为是中国电解铝工业的发展初期。1952年当抚顺铝厂一期工程开工建设时,其设计产能仅为年产1.5万吨。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分布了《关于大力发展铜铝工业的指示》,铝被定为国民经济的第二大金属材料。从此,国家开始对铝工业的发展给予巨大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使中国铝电解工业开始走上了发展轨道。这一时期,贵州铝厂、兰州铝厂、包头铝厂、青铜峡铝厂、连城铝厂、郑州铝厂电解分厂等相继建成投产,初步形成了八大铝厂的生产格局。电解技术基本是以旁插和上插自焙阳极铝电解梢工艺和设备为主,产量达到了36万吨。50-60年代中国电解自焙槽主要缺点是电流效率低、能耗高、劳动生产力低,特别是电解槽密闭性能差,电解烟气中含有大量的沥青挥发物,对生产操作和环境污染影响极大。70年代中后期,我国自行设计并建造了135 KA中间下料预焙阳极铝电解槽系列。在1979年贵州铝厂扩建过程中,引进了日本当时还处于试验阶段的160 KA中间下料预焙阳极电解槽技术。从此,中国电解铝工业的技术水平开始有了很大的提高。 第二阶段从80年代改革开放到90年代初,是中国电解铝工业步入常规发展时期。1982年在国家“优先发展铝”的方针指导下,一些建于60-70年代的铝厂开始纷纷进行改扩建,以提高生产规模和效率。如贵州铝厂与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合作开发了186 KA大容量、高效能预焙槽;包头铝厂兴建了135 KA预焙槽系列;青海铝厂在吸收消化贵州铝厂技术的基础上建成了20万吨电解铝厂等。这一系列项目的相继建成,预示着中国铝工业开始向规模化大生产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在市场利益的驱动下,一些具有电力优势和铝土矿优势的地区也纷纷投资兴建了一批小型60KA白焙槽电解铝厂。这段时期,全国电解铝的产员由70年代末的36万吨发展到1992年的109万吨,使中国电解铝生产首次突破厂100万吨大关。 第三阶段从1992年到跨入新世纪,是中国电解铝工业步入世界铝工业生产大国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有四个特征:一是发展速度跃居世界前列。仅用10年时间,中国电解铝产量就从1992年的109万吨迅速发展到2001年的342.46万吨,形成了

某科技公司财务分析报告范文

企业经营(财务)分析报告企业名称:锦州**科技有限公司 (样本)

一、05年企业财务数据 企业名称:锦州**科技有限公司(单位:万元)

主要财务指标: 二、企业财务分析

一、企业销售收入及利润变化趋势 销售收入及利润变化趋势 050000 100000150000200000250000300000 销售额(万 元) 60000 100000140000180000220000利润(万元) 从上图可以看出。该企业受行业竞争增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05年的销售收入较03、04年有较大的下滑。05年收入仅为03、04年的57%和52%。且利润额下滑幅度较大,05年该企业利润额为71378万元,仅为03、04年度的31%和35%。 企业利润下滑的较大原因在于行业整体成本的上升,原材料价格的上涨、销售价格的下降,大大挤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 企业在整体利润空间下降的同时,应严格控制好销售成本和费用,才能尽可以减少利润空间减小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行业盈利能力变化情况 0.000 0.2000.4000.6000.800 销售利润率 因受产业结构调整及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影响,**企业05年度的企业盈利能力有较大下降。其中资本收益率较去年相比,下降近一半。 **公司通过对销售费用的严格控制,在销售收入下降较大的情况下,企业利润下降幅度略小。 预计,受大环境影响,**企业未来的几个月里,仍将保持微利状态,销售收入和利润难有较大改观。

运营能力变化情况 0.00 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应收帐款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 从上图可见,**企业的企业运营能力与去年相比,有一定下降。其中,流动资产周转率较去年略有下降,表明该企业资金的有效利用率不够良好。闲散资金未能最大化地安排在生产及销售上,未能达到为企业创造更多利润的目的。 而应收帐款周转率大幅下降,表明企业应收帐款大幅增加为企业经营带来较大的风险,也使整体企业运营大幅下降。 四、企业成长性分析 成长性变化情况 0.00 0.200.400.600.801.001.20销售增长率 利润增长率

中国铝业2019年财务分析结论报告

中国铝业2019年财务分析综合报告中国铝业2019年财务分析综合报告 一、实现利润分析 2019年实现利润为211,380.1万元,与2018年的243,032.7万元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下降13.02%。实现利润主要来自于内部经营业务,企业盈利基础比较可靠。在市场份额扩大的情况下,营业利润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企业未能在销售规模扩大的同时提高利润水平,应注意增收减利所隐藏的经营风险。 二、成本费用分析 2019年营业成本为17,625,607.5万元,与2018年的16,430,971.8万元相比有所增长,增长7.27%。2019年销售费用为167,313.9万元,与2018年的249,693.3万元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下降32.99%。2019年在销售费用大幅度下降情况下营业收入却获得了一定增长,表明企业采取了较为成功的销售战略,销售业务的管理水平显著提高。2019年管理费用为299,075.6万元,与2018年的292,739.8万元相比有所增长,增长2.16%。2019年管理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57%,与2018年的1.62%相比变化不大。但企业经营业务的盈利水平有所下降,管理费用支出正常,但其他成本费用支出项目存在过快增长情况。2019年财务费用为472,025.2万元,与2018年的448,438.7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5.26%。 三、资产结构分析 2019年企业资金不合理占用数额较大,企业经营活动资金紧张,资产结构不太合理。从流动资产与收入变化情况来看,流动资产下降,收入增长,资产的盈利能力明显提高,与2018年相比,资产结构趋于改善。 四、偿债能力分析 从支付能力来看,中国铝业2019年的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在一定程度上还要依赖于短期债务融资活动的支持。从企业当期资本结构、借款利率和盈利水平三者的关系来看,企业增加负债不会增加企业的盈利水平, 内部资料,妥善保管第1 页共4 页

财务分析报告 正文

万科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分析报告 2009年-2013年 第一部分 (一)公司所处行业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万科或万科集团,成立于1984年5月,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专业住宅开发企业。成长性和盈利性都很好且稳定,拥有稳步的发展策略和稳健的销售政策,依赖于庞大的土地储备、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依靠薄利多销,盈利很稳定。因为万科的主营业务是房地产开发, 其次是物业管理,所以我们主要分析房地产业的竞争情况。 (二)行业竞争状况 由于地产行业的超额利润,许多企业蜂拥而至,如今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6万多家,行业内企业竞争激烈。就目前而言,与万科形成激烈竞争的房地产公司?主要有:恒大地产集团,保利房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绿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龙湖地产有限公司。但是万科凭借其核心竞争力即:拥有优秀的管理团队以及在其领导下,充分利用市场资源、发挥技术优势,通过专业化经营塑造了房地产业第一品牌。截至2013年,万科年销售额累计达到1709亿元,遥遥领先其他竞争对手,总资产,?净资产,营业收入,销售额和可用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等多项指标均在行业领先。但万科近几年的行业领先地位也不断受到挑战。土地储备,利润率均被只要竞争对手所超越。 (三)2013年万科市场排名 第二部分 (一)偿债能力分析

1、短期偿债能力: 图一 图二 从2009年到2013年,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整体呈现下降的趋势,虽然万科的流动比率比较稳定,但是都保持在2.0以下,说明其流动资产仍然是不充足的。五年内速动比率都低于1.0,说明了万科的短期偿债能力比较弱。流动资金的多少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日常运转与短期债务的偿还,房地产企业是资金密集型的企业,所以他的流动比率往往高于1,但是万科整体比率的稳步下滑说明他的财务风险在不断增大,这一现象的出现与经济危机和国家宏观调控密不可分。 2、长期偿债能力: 图三 图四 资产负债率反映的是在公司全部资金中有多大的比例是通过借债而筹集的。因此,这一比率能反映资产对负债的保障程度。对债权人来说,最关心的就是借出款项的安全程度。如果这一比率较高,说明投资者投入的资本在全部资金中所占比重很小,而借入资金所占比重很大,公司的风险主要由债权人来承担。因此,万科公司这个比率较高说明长期偿债能力越差;不利于企业的长期连续的发展。 房地产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往往企业自身的资金难以满足需求,所以会向银行申请大量的贷款。单从指标上说万科保有大量的负债,且每年不断增长,其长期债务的偿还能力有待商榷。可是房地产企业有国家作为担保,并且国家占了第一股东的大位,如此可见在债务问题上一般不会出现大的纰漏,除非国家政策有重大调整。 (二)运营能力分析 图六 图七 图八 一定时期内,应收账款的周转次数越多,说明应收账款周转越快,应收账款的利用效果越好。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又称应收账款占用天数,应收账款平均收现期,是反映应收账款周转情况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周转天数越少,说明应收账款周转越快,利用效果越好。在上图中,可以看出应收账款周转率先降后升,说明应收账款的收回加快,资金滞流在应收账款上的数量减少,资金使用效率有所提升。在正常情况下,一定时期内存货周转次数越多,说明存货周转快,存货利用效果好。而存货周转天数越少,说明存货周转快,存货利用效果好。万科的存货周转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说明存货利用情况较好,提高了企业资产的变现能力,为其短期偿债能力提供了保障。 (三)获利能力分析 图九 图十 图十一 图十二 销售毛利的先上升后下降与销售净利的先升后降同时出现的情况说明万科优化了产品结构与内部管理程序成功地降低了销售费用。这样在销量下降的情况下保证了利润的增加。每股收益的上升说明万科为投资者赢得更多的利润。充分体现了万科财务的稳定

中国东方航空集团财务报表分析报告

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课程论文 课程论文题目:中国东方航空集团财务报表分析 课程名称:财务报表分析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年月日

中国东方航空集团财务报表分析 一、选择理由 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为:国内国际、地区航空客、货、邮、行李运输业务及延伸服务;通用航空业务;航空设备制造与维修;国内外航空公司的代理业务。辖山东、安徽、江西、山西、河北、宁波、甘肃、北京八个分公司,控股中国货运航空有限公司和中国东方航空江苏有限公司,中国东方航空四川有限公司,参股中国东方航空武汉有限责任公司。 二、公司概况 1.公司简介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于1995年4月正式成立,由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独家发起。1997年2月经国家体改委(1996)180号文和国务院证券委员会(1997)4号文批准在美国和香港两地发行并上市156,695万股H股。1997年5月经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和中国证监会批准增发境内人民币普通股(向社会公众发行)30,000万股。1997年11月5日,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2.公司发起人 3、2012年公司十大股东及其持股情况 4、公司主营业务范围 国内和经批准的国际、地区航空客、货、邮、行李运输业务及延

伸服务;通用航空业务;航空器维修;航空设备制造与维修;国内外航空公司的代理业务;与航空运输有关的其他业务;保险兼代理服务;电子商务;空中超市;商品批发、零售。并且,从事根据公司法组成的股份有限公司都可以从事的其他合法活动。 5、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 排名代码简称总市值(元) 流通市值(元) 营业收入(元) 净利润(元) 2 600115 东方航空363亿236亿207亿①-1.68亿① 1 601111 中国国航690亿432亿227亿① 2.52亿① 3 600029 南方航空337亿237亿236亿① 1.93亿① 4 600221 海南航空308亿199亿72.9亿① 1.85亿① 5 600009 上海机场257亿146亿11.9亿① 4.57亿① 6 600004 白云机场80.4亿80.4亿11.8亿① 2.31亿① (1)MRQ市净率=上一交易日收盘价/最新每股净资产 (2)市现率①=总市值/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企业管理)某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系统案例分析

(企业管理)某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系统案例分 析

BI@Report数据分析展示平台 案例分析 北京亿信华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2020年6月

目录 目录 (1) 第一章项目概述 (1) 1. 项目背景 (1) 2. 业务现状 (2) 3. 项目目标 (2) 4. 项目范围 (3) 第二章需求分析 (4) 1. 数据采集与上报 (4) 1.1 业务基础信息 (4) 1.2 业务数据及报表 (4) 2. 数据整合 (5) 2.1 数据源分析 (5) 2.2 数据整合内容 (6) 3. 报表展现与分析 (7) 第三章解决方案 (8) 1. 维度建模 (8) 1.1 主题维度交叉表 (8) 1.2 维表 (8) 1.3 主题表 (9) 2. ETL (9) 2.1 ETL总体说明 (9) 2.2 ETL过程 (9) 3. 运行环境 (10) 4. 数据采集与上报 (10) 5. 报表展现 (10) 5.1 SQL数据源 (10) 5.2 固定行列 (11) 5.3 钻取 (11) 5.4 即时分析 (12)

第一章项目概述 1. 项目背景 本项目的项目主体为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HP公司”)。HP公司是家计算机领域的合资企业。已在60多个城市设有业务分支机构或服务分支机构,并且仍在扩展之中。 HP公司的主要业务范围包括: ?提供计算机及网络设备和平台解决方案 ?提供多种IT外包服务 ?提供从销售、培训及维护维修等全方位的服务网业务 ?提供网络安全产品、桌面管理系统等软件产品 目前,HP公司财务报表体系的构成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分析: ?按照报表功能可以分为财务报表和管理报表两部分。 ?按照组织架构可以分为总部报表和分公司报表两部分。 其中,财务报表需要面向总部及各分公司;管理报表主要用于总部各项财务分析需要。 HP公司财务报表体系的具体组成如下图所示:

财务内控评价报告

财务内控评价报告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业务控制方面的主要制度及执行情况 1、货币资金 公司财务部是资金管理归口部门,负责贯彻执行国家电网公司统一的资金管理政策及规章制度,参照上级公司相关制度,制定了《资金管理实施细则》、《银行账户管理办法》。设预算资金主管和出纳两人负责货币资金管理工作,工作中切实遵守已经制定的规章制度,无违规事项;不存在货币资金业务不相容职务混岗的现象;货币资金支出的授权批准手续健全,不存在越权审批行为;无小金库、账外资金;定期和不定期进行现金盘点、核对银行账户;严格遵守《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和《支付结算办法》;票据的购买、领用、保管、背书转让、注销手续健全,不存在办理付款业务所需的全部印章交由一人保管的现象。经测试货币资金内控制度有效。 2、应收和预付款 应收和预付款项的管理参照《往来款项管理细则》执行。本单位应收款项包括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财务资产部负责制定应收款项的控制目标、核算分析、台账管理、申报坏账损失,其他部室负责认真做好基础信息工作,按业务职能负责相应应收款项的催收工作。应收和预付款项由预算资金主管岗位负责,发生及处置的授权批准手续健全,不存在越权审批行为;不存在应收和预付款项业务不相容职务混岗的现象。经测试应收和预付款内控制度有效。

3、存货 公司安全运检部设置物资供应班负责存货实物和物资出入库管理,财务资产部设置工程资产主管负责存货管理账务处理工作。管理中岗位分工、职责权限和授权批准手续健全;不存在存货不相容职务混岗的现象;存货出入库各环节建立流程责任制,确保存货等资产的保值、增值,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定期进行物资盘点,做到账物相符。经测试存货内控制度有效。 4、固定资产 为规范固定资产管理,制定了《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建立健全本公司固定资产管理组织体系,明确内部职责分工,落实责任管理、完善内部控制。固定资产管理由工程资产主管负责,岗位分工、职责权限和授权批准手续健全;不存在固定资产不相容职务混岗的现象;固定资产验收、盘点、保管、维修及处置的授权批准手续健全,不存在越权审批行为;固定资产投资预算编制、审批、执行情况,验收过程符合规定的程序和形成相应的记录;固定资产折旧、减值准备的会计核算、资产的维修和改良支出符合规定。经测试固定资产内控制度有效。 5、无形资产 公司无形资产管理参照《无形资产管理暂行办法》,遵循归口管理、依法依规操作的原则。由工程资产主管负责管理,岗位分工、职责权限和授权批准手续健全,不存在无形资产不相容职务混岗的现象;日常管理符合规定。经测试无形资产内控制度有效。

中国国航财务报表分析案例(doc 43页)

中国国航财务报表分析案例(doc 43 页) 部门: xxx 时间: xxx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

股票代码:601111 中国国航财务报表分析 报表分析说明:中国国航(601111),国航主要经营国际、国内定期和不定期航空客、货、邮和行李运输;国内、国际公务飞行业务。本报表分析主要采用国航2011年合并报表的数字。同时,为了同业比较,选取了两家对比公司,分别为:东方航空(600115),南方航空(600029). 一、公司基本情况简介 (一)公司概况: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航”,英文名称“Air China Limited”,简称“Air China”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其前身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成立于1988年。根据国务院批准通过的《民航体制改革方案》,2002年10月,中国国际航空公司联合中国航空总公司和中国西南航空公司,成立了中国航空集团公司,并以联合三方的航空运输资源为基础,组建新的中国国际航空公司。2004年9月30日,经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作为中国航空集团控股的航空运输主业公司,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航)在北京正式成立。2004年9月30日,经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作为中国航空集团公司控股的航空运输主业公司,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航)在北京正式成立,继续保留原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名称,并使用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标志。2004年12月国航股份进行首次境外发售股票,2004年12月15日,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股票代码0753)和伦敦(交易代码AIRC)成功上市。2006年8月18日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中国第一家在香港(中国国航,)、伦敦(伦敦LSE:AIRC)、中国内地(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代码601111)三地上市的航空公司。 截至2011年10月底,国航拥有以波音和空中客车系列为主的各型飞机288架。 国航是三大国有航空公司之一,2010年实现利润总额150.3亿元,成为全球市值和利润第一的航空公司。目前国航的远程班次占到中国民航的38%,国际市场份额位居行业首位。截至2011年12月31日,本公司经营的客运航线条数已达到282条,其中国际航线71条,地区航线14条,国内航线197条,通航国家(地区)30个,通航城市143个,其中国际43个,地区4个,国内96个。 国航总部设在北京,辖有西南、浙江、重庆、内蒙古、天津等分公司和上海基地、华南基地,以及工程技术分公司、公务机分公司,控股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Ameco)、中国国际

中国铝业公司财务分析报告

中国铝业公司2010年财务分析报告 09国管李涛0092593

一、公司简介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01年9月10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注册成立,中国铝业公司是中国铝业的控股股东。中国铝业股票分别在美国纽约交易所、香港联交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股票代码:香港2600,纽约ACH,上海601600)。中国铝业是目前中国铝行业中唯一集铝土矿勘探、开采,氧化铝、原铝和铝加工生产、销售,技术研发为一体的大型铝生产经营企业,是中国最大的氧化铝、原铝和铝加工材生产商,是全球第二大氧化铝生产商、第三大原铝生产商。 中国铝业公司是国家授权的投资管理机构和控股公司,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截至2007年10月,公司资产总额超过1800亿元。固定资产增值保值率、净资产收益率在全国100亿元资产以上的国有企业中一直名列前茅,是全球第二大氧化铝和第三大电解铝生产商。公司控股的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在纽约、香港、上海上市,企业信用等级连续三年被标准普尔评为BBB+级。 经营范围:铝土矿及其他金属矿、石灰石矿、煤炭的勘探、开采;铝、镁及其他金属矿产品、冶炼产品、加工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煤炭的生产和销售;碳素制品及相关有色金属产品、水电汽、工业用氧气和氮气的生产、销售;蒸压粉煤灰砖的生产、销售及装卸、搬运服务;硫酸(或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和销售;发电及销售;尾矿(含赤泥)综合利用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从事勘察设计、建筑安装;机械设备、备件、非标设备制造、安装及检修;汽车和工程机械修理、特种工艺

车制造和销售;公路货物运输;电讯通信、测控仪器的安装、维修、检定和销售;自动测量控制、网络、软件系统设计、安装和调试;材料检验分析;经营办公自动化、仪器仪表;相关技术开发、技术服务。主营业务为氧化铝提炼、原铝电解以及铝加工生产。 二、财务报表分析(以2010年为例) (一)、变现能力分析 变现能力是公司产生现金的能力。它取决于可以在近期转变为现金的流动资产的多少,是考察公司公司短期偿债能力的关键。反应变现能力的财务比率主要有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 1、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除以流动负债的比值。 流动比率=0.81 流动比率可以反映短期偿债能力。一般认为,公司合理的最低流动比率是2。其流动比率大大低于最低流动比率,说明中国铝业的短期偿债能力非常不足。 2、速动比率。速动比率是从流动资产中扣除存货部分,在除以流动负债的比值。 速动比率=0.66 通常认为正常的速动比率为1,低于1的速动比率被认为是短期偿债能力偏低。 从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可以看出,中国铝业公司的变现能力不足,短期偿债能力较弱。 (二)营运能力分析

某公司财务报表分析论文论文.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 2016 年) 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美斯特有限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专业会计 主考学校南京财经大学 姓名 准考证号 专科院校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 2016年03月-2016年05月

目录 一、美斯特有限公司简介 (1) 二、财务报表分析综述 (2) 三、财务报表相关财务指标分析 (2) 四、财务报表综合分析 (9) 五、数据分析及结论 (9)

美斯特有限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王彤彤 【摘要】财务报表分析,又称财务分析,是通过收集、整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中的有关数据,并结合其他有关补充信息,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进行综合比较和评价,为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管理决策和控制依据的一项管理工作。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财务报表分析对企业相关利益者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深入的分析可及时向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信息,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帮助其作出决策。本文通过对美斯特有限公司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明确问题所在,促使该公司制定有效的改进措施,提高管理水平,促进生产经营正常发展。 【关键词】美斯特有限公司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比率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企业经营管理的规范化,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企业需要及时发现财务会计及企业经营中的问题,就必须通过财务报表中的分析数据做出正确的判断。在分析财务报表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综合运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运用财务数据发现公司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利益相关者的决策提供正确的帮助。 一、美斯特有限公司简介 美斯特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斯特)创立于1995年,主营业务涵盖了冰箱、空调、冷柜等白色家电领域产品的研发、制造、营销和售后服务,产品远销100多个地区。生产基地分布于青岛、北京、南京扬州等多个城市,具有年产冰箱(含冷柜)100万台、空调70万套、洗衣机50万台的能力。美斯特在青岛、南京两地设立了研发中心,由500多名技术人员组成了业内大规模、专业的研发团队,时刻与世界主流家电技术保持同步,推进着研究成果的不断创新,致力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美斯特一直秉承“技术立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始终把技术作为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不断追求研发深度,持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凭借领先的技术和一流的品质,美斯特的产品受到消费者持续的吹捧。 美斯特从技术研发、工艺质量、生产制造、物流运输、市场销售等各个环节充分共享资源,整体布局,各有侧重,协同运作,均衡发展,形成各自独特的产品风格和优势,培养各自鲜明的品牌个性,全面满足不同国度和地域、不同特征和偏好的消费者需求。

【财务报表】中国国航财务报表分析案例(doc 43页)

中国国航财务报表分析案例(doc 43页) 部门: xxx 时间: xxx 拟稿人:xxx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勿作商业用途

股票代码:601111 中国国航财务报表分析 报表分析说明:中国国航(601111),国航主要经营国际、国内定期和不定期航空客、货、邮和行李运输;国内、国际公务飞行业务。本报表分析主要采用国航2011年合并报表的数字。同时,为了同业比较,选取了两家对比公司,分别为:东方航空(600115),南方航空(600029). 一、公司基本情况简介 (一)公司概况: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航”,英文名称“Air China Limited”,简称“Air China”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其前身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成立于1988年。根据国务院批准通过的《民航体制改革方案》,2002年10月,中国国际航空公司联合中国航空总公司和中国西南航空公司,成立了中国航空集团公司,并以联合三方的航空运输资源为基础,组建新的中国国际航空公司。2004年9月30日,经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作为中国航空集团控股的航空运输主业公司,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航)在北京正式成立。2004年9月30日,经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作为中国航空集团公司控股的航空运输主业公司,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航)在北京正式成立,继续保留原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名称,并使用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标志。2004年12月国航股份进行首次境外发售股票,2004年12月15日,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股票代码0753)和伦敦(交易代码AIRC)成功上市。2006年8月18日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中国第一家在香港(中国国航,)、伦敦(伦敦LSE:AIRC)、中国内地(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代码601111)三地上市的航空公司。 截至2011年10月底,国航拥有以波音和空中客车系列为主的各型飞机288架。 国航是三大国有航空公司之一,2010年实现利润总额150.3亿元,成为全球市值和利润第一的航空公司。目前国航的远程班次占到中国民航的38%,国际市场份额位居行业首位。截至2011年12月31日,本公司经营的客运航线条数已达到282条,其中国际航线71条,地区航线14条,国内航线197条,通航国家(地区)30个,通航城市143个,其中国际43个,地区4个,国内96个。 国航总部设在北京,辖有西南、浙江、重庆、内蒙古、天津等分公司和上海基地、华南基地,以及工程技术分公司、公务机分公司,控股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Ameco)、中国国际

中国铝业巨亏原因探究

中国铝业巨亏原因探究 在整个实体经济增速全面下滑之际,中国铝业无疑将会成为最受关注的一家。 从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601600,下称“中国铝业”)已经发布的半年业绩快报看,继上一季度亏损将近11个亿后,二季度亏损进一步扩大,整个上半年最终发生了32.53亿元的巨大亏损,位居2012年上半年亏损上市公司首位,相当于平均每天亏损1787万元。这也是中国铝业连续三个季度出现亏损,且亏损额逐步扩大。从去年四季度及今年一、二季度的亏损额分别约为7.3亿元、10.9亿元和21.7亿元。 在公告中,尽管中国铝业并没有提及亏损的原因,不过分析人士认为,市场供大于求导致铝价低迷,以及成本不断攀升是导致中铝巨亏的主因。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贾明星说,目前电解铝的价格已经降到亏损线以下,不仅是中铝,全行业 80-90%的企业都在亏损。 探究中国铝业亏损的原因也许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中国铝业也不是只有今年的情况糟糕,2008年中国铝业公司(下称“中铝集团”)更是创下72.5亿元的亏损额,成为当年亏损最多的中央企业。 分析中国铝业的巨亏原因,无外乎如下几点: 1、铝行业产能全面过剩

数据显示,在过去10年里,铝产量年均增长铝达到了近20%,到2011年,国内原铝产能已相当于2001年的6倍。 2、能源资源瓶颈制约 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底,国内铝土矿的基础储量约8.73亿吨,仅占全球基础储量的3.2%,据测算仅能维持国内使用10年,相当大部分铝土矿需要依赖进口。 而事实上,近期印度尼西亚的计划也使得国内企业意识到了风险。目前印尼是国内最大的镍矿石和铝土矿供应地,该国从5月份开始禁止出口未加工的铜、铁、金和锰等金属矿石,这对中国铝行业是“釜底抽薪”。 3、失控主业扩张与“非中铝系”的崛起, 中铝公司的巅峰期在7年前。中铝控制着全国90%以上的氧化铝生产供应,还是中国仅有的具有进口氧化铝资质的两家企业之一。 挟上游资源之优势,中铝公司处于第一次快速扩张期。 行业人士回忆,中铝公司利用对上游材料氧化铝的控制强势收购了大量的电解铝、铝材加工企业。仅2005年一年,中铝公司就接连吞并了8家电解铝企业;2007年,又先后收购S兰铝、包头铝业和连城铝业…… 截至2007年,中铝公司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电解铝生产商。一系列扩张之后,中铝公司体量迅速膨胀,2007年中铝公司资产总额超过1800亿元,跻身央企前列。

某公司财务分析报告.doc

某公司财务分析报告 你知道如何做财务分析报告吗?你知道如何更好地写公司的财务分析报告吗?以下是一份财务分析报告样本,仅供您参考。 燃气公司财务报告分析[1] 六盘水市煤气公司成立于1984年12月,1990年完成供气,注册资金2086万元。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集燃气工程设计、安装、燃气销售、燃气设施检测维修、应急救援、燃气器具销售和售后服务于一体的国有独资公共企业。 截至20xx年12月底,公司拥有5家全资子公司和1家控股公司。 5年全资子公司为六盘水兴居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盘县燃气有限公司、六盘水热电有限公司、六盘水燃气热电设计院、六盘水市燃气化学分析有限公司,股份公司为六盘水清洁能源有限公司(占30%股份) 公司现已开通燃气用户80,000多个,每个用户有100,000和30,000个燃气柜,日供气能力为450,000立方米。初步形成了东、西、吴德、南、凤凰新区、北水城矿务局:铁路区的城市供气格局截至20xx年末,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显示,公司资产为3.123亿元,负债为1.4982亿元,所有者权益总额为1.6247亿元。合并利润表显示,公司利税总额为2364万元,资产负债率为47: 97% 从上表可以看出,20xx年公司总资产较20xx年有明显增长,

增长98,757,624: 53元,增长46,25%,负债增长92,235,680,83元,增长160,18%,而所有者权益增长6,521,943,70元,增长4,18%,说明公司总资产的大幅增长主要是由负债的增长造成的20xx年,该公司增加了对外借款,减少了自有资本 (1):从投资和资产角度看: 从分析来看,公司总资产的增加主要是由流动资产的增加引起的。流动资产比例增加了157: 72%,使总资产增加了31.65%。这表明公司资产的流动性增加,盈利能力增强。这主要是由于货币资金的大量增加。货币资金持有量的增加为85.14%,使得总资产增加了11.82%,公司的偿付能力也相应大大增强。 其次为预付款项:存货及其他应收款项较上年大幅增加,累计影响总资产近19%,这是影响公司资产增加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当然,这三个领域的大幅增长主要是由于子公司报表的合并。 应收账款的再次增加对总资产的影响为0.6%,这也是由于公司今年的合并报表,但对总资产的影响很小。 非流动资产增加,本期总资产增加14.60%,主要是合并报表后在建工程增加,对总资产的影响分别为9%和30%,说明公司在建工程有相当一部分未能及时完成结算手续,转为固定资产,导致在建工程大幅增加。 此外,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的增加影响了公司当期总资产的7.89%,这是公司资产增加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固定资产本期增长10.16%,对公司资产影响不大。除上述

财务报表分析报告(案例分析)25957

财务报表分析 一、资产负债表分析 (一)资产规模和资产结构分析 单位:万元 从上表可以看出,公司本年的非流动资产的比重 2.35%远远低于流动资产比重97.65%,说明该企业变现能力极强,企业的应变能力强,企业近期的经营风险不大。 与上年相比,流动资产的比重,由88.46%上升到97.65%,非流动资产的比重由11.54%下降到2.35%,主要是由于公司分立,将公司原有的安盛购物广场、联营商场、旧物市场等非超市业态独立出去,报表结果显示企业的变现能力提高了。 2、资产结构分析 从上表可以看出,流动资产占总资产比重为97.65%,非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为,2.35%,说明企业灵活性较强,但底子比较薄弱,企业近期经营不存在风险,但长期

经营风险较大。 流动负债占总负债的比重为57.44%,说明企业对短期资金的依赖性很强,企业近期偿债的压力较大。 非流动资产的负债为42.56%,说明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对长期资金的依赖性也较强。企业的长期的偿债压力较大。 (二)短期偿债能力指标分析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现金比率=(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流动负债 1、营运资本分析 营运资本越多,说明偿债越有保障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收回债权的机率就越高。因此,营运资金的多少可以反映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 对该企业而言,年初的营运资本为20014万元,年末营运资本为33272万元,表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较强,短期不能偿债的风险较低,与年初数相比营运资本增加了13258万元,表明企业营运资本状况继续上升,进一步降低了不能偿债的风险。 2、流动比率分析 流动比率是评价企业偿债能力较为常用的比率。它可以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大小。 对债权人来讲,此项比率越高越好,比率高说明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就强,债权就有保障。对所有者来讲,此项比率不宜过高,比率过高说明企业的资金大量积压在持有的流动资产形态上,影响到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高速运转,影响资金使用效率。若比率过低,说明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低,影响企业筹资能力,势必影响生产经营活动顺利开展。 当流动比率大于2时,说明企业的偿债能力比较强,当流动比率小于2时,说明企业的偿债能力比较弱,当流动比率等于1时,说明企业的偿债能力比较危险,当流动比率小于1时,说明企业的偿债能力非常困难。 我公司,期初流动比率为1.52,期末流动比率为2.11,按一般公认标准来说,说明企业的偿债能力较强,且短期偿债能力较上年进一步增强。 3、速动比率分析 流动比率虽然可以用来评价流动资产总体的变现能力,但人们还希望,特别是短期债权人,希望获得比流动比率更进一步的有关变现能力的比率指标。这就是速动比率。 通常认为正常的速动比率为1,低于1的速动比率被认为企业面临着很大的偿债风险。 影响速度比率可信性的重要因素是应收帐款的变现能力。帐面上的应收帐款不一定都能变成现金,实际坏帐可能比计提的准备要多;因此评价速动比率应与应收账款周转率相结合。速动比率同流动比率一样,反映的是期末状况,不代表企业长期的债务状况。 企业期初速动比率为1.42,期末速动比率为2.04,就公认标准来说,该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是较强的。

中国铝业并购焦作万方的分析和探讨

中国铝业并购焦作万方的分析和探讨中国铝业并购焦作万方的分析和探讨 2013年09月27日 企业并购关键在于产生协同效应企业并购关键在于产生协同效应,,双方受益双方受益。。评价并购案例评价并购案例,,不仅需要研究当时经济环境下的并购策略下的并购策略,,更需要观察并购之后企业运营的长期效果更需要观察并购之后企业运营的长期效果。。 一、并购过程简介 并购过程简介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铝业)是国资委管理的中国铝业公司下属的企业,注册资本110亿元,是全球第二大氧化铝生产商,主要经营铝镁矿产品、冶炼产品及加工产品的生产、销售,铝土矿、石灰岩的开采等。焦作万方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焦作万方)是河南省焦作市人民政府管理的焦作万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万方集团)所属的地方企业,注册资本4.8亿元,主要经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主要产品是电解铝锭及铝制品,年铝电解产能42万吨。2006年5月19日,中国铝业受让万方集团持有的焦作万方1.39亿股国有法人股,占焦作万方总股本的29%,通过存量收购而实现参股,并购成功并成为控投焦作万方的第一大股东。 从中国铝业并购焦作万方的路线图,能够清晰地观察到整个并购事件的全过程: 2005年年底,中国铝业从提高原铝产能的战略出发,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大规模的并购活动,其中拟收购焦作万方29%的权益。2006年2月23日,中国铝业中铝中州分公司与焦作万方签署合作意向书,焦作万方可就近以优惠价格使用中铝中州分公司的氧化铝原料进行深加工,借此摆脱因主要原材料氧化铝持续涨价带来的成本压力。2006年5月19日,中国铝业与万方集团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中国铝业受让万方集团持有的焦作万方1.39亿股国有法人股,占焦作万方总股本的29%。2006年5月23日,中国铝业宣布以总价 2.47亿元人民币收购焦作万方29%的已发行股本,2006年9月中旬完成过户。2010年9月28—29日,中国铝业分别以21.23元/股、总计2 079万股及21.86元/股、总计321万股进行焦作万方的股份减持。在减持5%后中国铝业继续持有24%焦作万方的股份,仍然保持其控股股东的地位。 二、关于案例焦点问题的分析 关于案例焦点问题的分析 1.企业并购中经济互补分析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真正的成功者者往往不是看在市场行情走高时能够赚多少,而是看在市场低落时能够赔多少。2005年,由于上游企业原材料氧化铝及电力价格的上涨,企业利润空间受挤压,焦作万方经营上遭遇“滑铁卢”。而距离仅30余公里的中国铝业中州分公司供应的氧化铝,价格步步拉高且限量供应,直接导致焦作万方收益率逐步下降,当年亏损1.2亿余元。与此同时,来自银行信贷的资金链也面临着断裂的风险。 作为中国主要的氧化铝生产商,中国铝业在中国铝市场居于主导地位。2006年第一季度,中国铝业中州分公司与焦作万方正式签署合作意向书,至此,焦作万方才在中国铝业的支持下,获得了稳定且价廉的氧化铝供应。同时,由于铝锭市场价格的上涨,焦作万方开始扭转亏损的局面,实现净利润3 600余万元。 在并购过程中,中国铝业与焦作市政府对于万方集团转让焦作万方股份的转让价格,依照经注册会计师审计的2005年12月31日焦作万方每股净资产值的基础确定,每股转让价格为1.774元,转让价款总额为2.47亿元人民币。按照中国铝业与焦作万方达成的协议,

某公司财务分析报告

财务分析报告 一、总体评述 (一) 总体财务绩效水平 根据山东铝业及证券交易所公开发布的数据,运用BBA禾银系统和BBA分析方法对其进行综合分析,我们认为山东铝业本期财务状况在行业内处于优秀水平,比去年同期大幅升高。 (二) 公司分项绩效水平 项目 公司评价公司在行业中的水平当期上期当期上期 偿债能力分析52.7938.21优秀中等 经营效率分析58.1846.81优秀优秀 盈利能力分析96.3970.36优秀良好 股票投资者获利能力分析49.0952.18良好优秀 现金流量分析84.5564.19极优良好 企业发展能力分析65.3833.91中等较低 综合分数76.7258.27优秀良好 (三) 财务指标风险预警提示 运用BBA财务指标风险预警体系对公司财务报告有关陈述和财务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后,根据事先设定的预警区域,我们认为山东铝业当期在清偿能力等方面有财务风险预警提示,具体指标有流动比率(清偿能力)。 (四) 财务风险过滤结果提示

对公司一切公开披露的财务信息进行分析,提炼出上市公司粉饰报表和资产状况恶化的典型病毒特征,并据此建立了整体财务风险过滤模型。利用该模型进行过滤后,我们认为山东铝业当期无整体财务风险特征。 二、财务报表分析 (一) 资产负债表 主要财务数据如下: 项目(万元) 当期数据上期数据增长情况(%) 公司行业偏离率(%)公司行业偏离率(%)公司行业偏离率 应收帐款5,9845,0311916,1094,314273-6317-79存货40,36518,33312028,32214,31898432814流动资金92,16343,66011184,16433,8861481029-19固定资产201,39451,728289174,65343,4903021519-4总资产293,85798,712198259,21680,2032231323-10流动负债91,01635,050160106,53227,582286-1527-42负债总额102,70650,426104122,81339,197213-1629-45未分配利润59,0895,94589418,1194,32131922638189所有者权益190,89847,159305136,03540,311237401723 1.企业自身资产状况及资产变化说明: 公司的资产规模位于行业内的中等水平,公司本期的资产比去年同期增长13.36%。 资产的变化中固定资产增长最多,为26,741.03万元。企业将资金的重点向固定资产方向转 移。分析者应该随时注意企业的生产规模、产品结构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但决定了企业的收 益能力和发展潜力,也决定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形式。因此,建议分析者对其变化进行动态跟 踪与研究。 流动资产中,存货资产的比重最大,占43.80%,信用资产的比重次之,占26.53%。 流动资产的增长幅度为9.50%。在流动资产各项目变化中,货币类资产和短期投资 类资产的增长幅度大于流动资产的增长幅度,说明企业应付市场变化的能力将增强。信用类 资产的增长幅度明显大于流动资产的增长,说明企业的货款的回收不够理想,企业受第三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