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介入栓塞化疗术临床路径

合集下载

肝癌介入指南

肝癌介入指南

原发性肝癌诊断及操作指南推荐I1.病理诊断:肝或肝外病理学检查证实为原发性肝癌;2.临床诊断:〔1〕AFP>400μg/L,持许4周以上,能排除活动性肝病、妊娠、生殖性胚胎源性肿瘤及转移性肝癌,并能触及有坚硬肿块或影像学检查有明确肝癌特征的占位性病变者;〔2〕AFP≤400μg/L,能排除活动性肝病、妊娠、生殖性胚胎源性肿瘤及转移性肝癌,并有两种影像学检查具有肝癌特征性占位性病变者;〔3〕影像学检查有明确的肝实质性占位病变,能排除肝血管瘤和转移性肝癌者,并具有以下条件之一者:①AFP≥200μg/L;②典型的原发性肝癌影像学表现;③无黄疸而ALP或γ-GT明显增高;④远处有明确的转移性病灶或有血性腹水,或在腹水中找到癌细胞;⑤明确的乙型肝炎标志阳性的肝硬化。

检查方法:推荐I1.多普勒彩色超声和超声造影;2.CT,初诊患者需行三期动态增强扫描〔需包括动脉期〕;3.MRI,初诊患者需行平扫加动态增强;4.血管造影用于临床高度疑心肝癌患者,而无创检查方法又不能确定诊断时;5.初诊患者需行病灶穿刺活检,假设患者及其家属拒绝,且临床诊断支持肝癌者可无需穿刺活检。

推荐IIPET-CT一、严格掌握肝癌介入治疗适应证肝动脉化疗〔HAI〕的适应证推荐I1. 失去手术时机的原发或继发性肝癌;2. 肝功能较差或难以超选择性插管者;3. 肝癌手术后复发或术后预防性肝动脉灌注化疗;4. 骨髓抑制经治疗后纠正者。

肝动脉化疗〔HAI〕的禁忌证推荐I1. 肝功能严重障碍者;2. 大量腹水者;3. 全身情况衰竭者;4. 严重骨髓抑制者。

肝动脉栓塞〔HAE〕的适应证推荐I1. 肝肿瘤切除术前应用,可使肿瘤缩小,利于切除,同时能明确病灶数目,控制转移;2. 无肝肾功能严重障碍、无门静脉主干完全阻塞、肿瘤占据率小于70%;3. 小肝癌;4. 外科手术失败或切除术后复发者;5. 控制疼痛,出血及动静脉瘘;6. 肝癌切除术后的预防性肝动脉化疗栓塞术;7. 肝癌移植术后复发者。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流程及围手术期处理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流程及围手术期处理

肝癌介入治疗一:接会诊单病人各种资料、评估,是否能做可以开术前医嘱,完善术前检查:常规肝肾功能出凝血全套输血全套二:预约手术时间,术前谈话(管床医生),开术前医嘱(手术中用药品),嘱咐来手术时带上病历及影像资料。

三:通知医护技师,开始准备。

四:术前准备事项:1术前禁食(4-6小时),讲解训练床上大小便。

2术前降压(部分有高血压病史者)3术前备皮(穿刺点20-30厘米范围)4术前患者建立静脉留置通道。

5病人来介入科时,由护士或医生陪同,带术中药品、病历、影像资料,家属1-2名。

6部分不能憋尿的患者可上尿袋。

7技师登记、核对,调试好设备,准备好高压注射器,记熟参数。

8护士准备术中必需品(手术包、导管鞘、导丝、微导管、造影导管、三通连接器、各规格注射器及一次性耗材)(超液化碘油、化疗药物-洛铂、顺铂、吡柔比星、5-氟尿嘧啶、明胶海绵颗粒等)(压迫止血带、纱布块或弹力绷带)五:手术1建立静脉通道,连接心电监护2消毒、舖巾、开包3肝素盐水、地米、利多卡因4局麻、穿刺、插管、造影、超选、超选择、药物灌注治疗5术中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如有异常及时干预6术毕按压10-15分钟,加压上弹力绑带,或上压迫止血带7转运、交接,与交接医护人员共同检查患者敷料,摸足背动脉搏动、观察有无远端缺征象。

8嘱咐病房护士及管床医生,30-60观察敷料有无渗漏出血,足背动脉血供,调整松紧,穿刺点附近有无血肿、青紫六:术后1穿刺点局部加压止血6-8小时,每小时松一圈,术侧下肢伸直制动12小时,卧床休息24小时。

适当可以侧躺,术侧腿不可弯曲。

2准备便器,床上大小便,多喝水。

七:并发症处理1穿刺点出血:重新加压包扎即可。

2胃肠道不适的护理:清淡饮食,严重呕吐及化疗反应者可以给予止吐药物及补充电解质。

3术后发热:多喝水,保持衣物干燥4腹痛:对症给予镇痛类药物5肝功能差者,术后护肝治疗6骨髓抑制的护理:给予营养及临床针对性支持7尿潴留:训练排尿,必要时上尿管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是目前公认的不能切除肝癌的首选疗法,可有效延长患者生命或减轻患者痛苦。

21种大病临床路径目录及分工

21种大病临床路径目录及分工
支气管肺癌(手术治疗)
支气管肺癌(介入治疗)
肝胆管细胞癌化(化疗)
肝门胆管癌(手术治疗) 原发性肝癌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 术(TACE) 原发性肝癌临床路径(肝癌切除 术) 原发性肝细胞癌(手术治疗)
宫颈癌姑息(化疗)
宫颈癌(手术治疗)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静脉溶 栓/PCI) 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介 入治疗) 结肠癌(化疗) 结肠癌根治切除手术(手术治 疗) 食管癌(化疗)(2012版)
C18),行结肠癌根治切除手术 第一诊断为食管鳞癌(ICD-10:
C15/D00.1),需行新辅助、术后 第一诊断为食管癌(ICD-10:
C15.9)术后化疗的患者。需术前
责任科室
科室负责 人
协助科室
工作任务
制定期限
医务科 1、制定新 第一阶段:
护理部 病种临床路 2018年12月
质控科 径表单(医 26日-2018
(ICD-10:C34/D02.2): 1.第一诊断为原发性肺癌(ICD-
10:C34/D02.2)。 第一诊断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ICD–10:C34/D02.2) 第一诊断为支气管肺癌(ICD-
10:C34/D02.2) 第一诊断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ICD-10:C34/D02.2): 第一诊断为肝胆管细胞癌(ICD-
肢体骨肉瘤初次入院活组织检查
第一诊断为肢体骨肉瘤(ICD10:C40 )。
10 骨肉瘤
骨肉截肢术
第一诊断为肢体骨肉瘤(ICD10:C40 )。
骨肉瘤化疗
第一诊断为肢体骨肉瘤(ICD10:C40 )。
11 尿道下裂
尿道下裂(手术治疗)
第一诊断为尿道下裂(ICD-10: Q54);全麻下行阴茎矫直术+尿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并发症及护理
• 肝功能损害:肝功能损害主要原因有:①化疗药物及栓塞 剂的细胞毒性作用直接损害肝细胞;②肝动脉栓塞时肿瘤 血供下降,导致肝细胞坏死;③插管的机械刺激。主要表 现为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不同程度的升高,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 护理:术前常规检查肝功能,术后肝功能异常者嘱多卧床 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进食优质蛋白、低脂、高热量多 维生素易消化食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防止受凉感冒。 注意观察患者意识状态的改变及皮肤、巩膜、大小便颜色 等。
并发症及护理
• 穿刺部位血肿:主要是由于患者凝血机制障碍, 术后应用肝素、操作本身或术后压迫不当等原因 造成。
• 护理:术后嘱患者平卧24 h,穿刺侧肢体伸直制 动12 h,1 kg沙袋压迫穿刺部位6 h,术后12 h内 每1小时观察穿刺部位有无血肿,敷料有无渗血。 注意观察该侧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及肢端血液循环 情况,严禁在穿刺侧肢体静脉输液。本组2例因压 迫不当造成血肿,患者经重新包扎后症状控制。
健康指导
• 1.休息和营养 • • 2.避免受凉、感冒等各种不良刺激。 3.低蛋白饮食,以免增加肝脏负担诱发肝性脑病。
术前护理
• 术前、术中准备: 术前检查血常规、肝功、肾功、心电、B超、胸透、及凝血 酶原时间,准备好各种急救用品及药物,及时安慰患者,使
其尽量放松,术前 1 d 做碘过敏试验,清洁两侧腹股沟处及
并发症及护理
• 胃肠道反应:胃肠道反应为化疗药物所引起,主 要表现为恶心呕吐。 • 护理:术后禁食6 h,如无呕吐,术后24 h后予以 高蛋白、高热量、维生素丰富且易消化的食物, 并嘱患者多饮水,每天饮水量> 2 500 ml。患者 呕吐时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并注 意 观 察 呕 吐物的颜色、性质、量。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护 胃止呕药,如胃复安、昂丹司琼等。

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双介入栓塞治疗

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双介入栓塞治疗

化疗 栓塞术疗效确切 ,被认 为是治疗肝癌 的基 本方法。原发性肝癌 大
多数是在肝硬化基 础上 发生的 ,肝硬化常常合 并睥功能亢进 ,引起 一 系列临床改变如 白细 胞和血小板减少 、免疫机 能降低等 ,而这些改 变 严重制约着肝癌 的进一 步治疗 ,并且直接关 系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和 生
治疗 ,第2 次治疗2 个月后行第3 次治疗 。 2结 果
1资料 与方 法 1 . 1资料 2 0年至2 1年8 06 0O 月共 收集5 例资料 齐全T C + S 病 例。全 部 8 A E PE
经临床诊断为原发性肝癌 ,在安阳市第五人 民医院接受介入治疗 。男 4 例 ,女 l 例 ;年龄3 - 6 ,平均5 岁 。肿瘤 为 巨块型2 例 ,结节 5 3 57 岁 7 6 型4 ;肿瘤直径为4 c 例 M2 m,平均6 c . m。肝癌分期 : 期 1 , Ⅱ 2 8 I 例 期2 例 ,Ⅲ期7 例。患者 中有乙型肝 炎肝硬化病 史4 例 ,丙型肝 炎肝硬 化 1 病 史1 例 。肝功  ̄C hd l 级3 例 级2 例 级7
存期限。本文总结、分析 、讨论 了5 例 同时行T C 和P E 8 A E S 治疗 中晚期 原发性 肝癌 合并脾 功能亢进 的病例 ,报道 如下。
用 12 m  ̄ m 大小 的明胶海 绵颗粒栓塞供血动 脉。术 后常 规给予广谱抗生
素3 5以预防感染治疗 。2h 周 、2 、4 ~d 4 、1 周 周复查 外周血常规、肝功 能 、4 周后进行C 检 查 ,观察各 项主要指标变化 情况 。1 后行 第2 T 月 次
之间的平衡失调 ,抗血小板聚集和扩 张血管作用。多项研究表明,奥扎
格雷还同时改善大脑局部缺血时的微循环和能量代谢 ,使血粘度 降低 , 血流速度加快血管扩 张,从而避免脑 血管痉挛发生 。结合我院的临床 试验 ,奥扎格 雷钠 注射液在急性脑梗死 的近 期临床观察 中取得 满意效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课件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课件
临床试验
开展大规模、多中心的临床试验,以验证TACE治疗的安全性和有 效性。
综合治疗研究
深入研究TACE与其他治疗方法的综合应用,探索最佳治疗方案。
临床应用前景
适应症拓展
随着研究的深入,TACE的适应症范围可能进一步扩大,为更多 肝癌患者提供治疗机会。
联合治疗
TACE可能与其他治疗方法结合,形成新的诊疗模式,提高肝癌 的整体治疗效果。
技术改进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TACE技术将不断改 进和完善,提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精准治疗
通过精准的影像学诊断和介入治疗手段,实现个 体化、精准化的TACE治疗。
3
联合治疗
未来TACE可能与其他治疗方法(如手术、放疗 、免疫治疗等)联合应用,以进一步提高疗效。
研究热点与展望
新药研发
针对肝癌细胞的特异性药物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将有助于提高 TACE的治疗效果。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TACE)课件
目录
CONTENTS
• TACE简介 • TACE适应症与禁忌症 • TACE操作流程 • TACE的疗效与副作用 • TACE的展望与研究方向
01 TACE简介
TACE的定义
01
TACE是一种针对肝癌的治疗方法 ,全称为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02
它通过将化疗药物和栓塞剂直接 注入肝癌供血的肝动脉,达到杀 死癌细胞和控制肿瘤生长的目的 。
手术过程
导管插入
01
通过股动脉或肱动脉将导管插入肝动脉,并注射造影剂以显示
肿瘤血管。
栓塞与化疗药物注入
02
在肿瘤血管内注入栓塞物质和化疗药物,以阻断肿瘤血供和杀
死肿瘤细胞。
再次造影确认
03

雷替曲塞在结直肠癌肝转移及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课件

雷替曲塞在结直肠癌肝转移及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课件

05
雷替曲塞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 中的应用
雷替曲塞在介入治疗中的给药方式与剂量
给药方式
雷替曲塞通常采用动脉灌注或栓塞的方式给药,直接将药物送至肿瘤部位,以提高药物浓度和疗效。
剂量
雷替曲塞的剂量根据患者的体重和病情而定,一般采用标准剂量范围,但具体剂量需根据医生建议和 患者情况调整。
雷替曲塞在介入治疗中的疗效评估
吸收
雷替曲塞口服后迅速吸收,约2小时达到血 药峰浓度。
代谢
雷替曲塞主要通过肝代谢,代谢产物无活性 。
分布
雷替曲塞广泛分布于组织和体液中,包括脑 脊液。
排泄
雷替曲塞及其代谢产物主要通过粪便排泄, 部分通过肾脏排泄。
02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现状与挑 战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发病机制
结直肠癌肝转移是指结直肠癌细 胞通过血液或淋巴管扩散到肝脏 ,并在肝脏内生长和繁殖的过程
药物相互作用
雷替曲塞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 互作用,影响疗效和安全性,需 注意避免或谨慎使用。
04
原发性肝癌的治疗现状与挑战
原发性肝癌的发病机制
肝炎病毒感染
原发性肝癌患者中,大部分存在 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史 ,这些病毒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
,进而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
遗传因素
原发性肝癌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 性,部分患者存在遗传易感性,
药物不良反应
雷替曲塞介入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 呕吐、腹泻、发热等,但多数不良反应轻微且可控。
01
肝功能损害
雷替曲塞介入治疗可能导致肝功能损害 ,需密切监测肝功能指标,及时调整治 疗方案。
02
03
过敏反应
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 、呼吸困难等,需密切观察并及时处 理。

肝动脉介入栓塞化疗联合无水乙醇注射序贯治疗原发性肝癌

肝动脉介入栓塞化疗联合无水乙醇注射序贯治疗原发性肝癌

肝动脉介入栓塞化疗联合无水乙醇注射序贯治疗原发性肝癌马松炎
【期刊名称】《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6(5)6
【摘要】目的探讨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76例应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和经皮无水乙醇瘤内注射(PEI)治疗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采用TACE联合序贯PEI治疗;对照组(38例)行单纯B超导向PEI治疗.结果 TACE联合序贯PEI治疗组生活质量较高,两组缓解率及生存率均有显著差异.结论 TACE联合PEI治疗能有效的延长病人生存期,提高病人生存质量,是原发性肝癌综合治疗的有效、安全、可靠的方法.
【总页数】2页(P673-674)
【作者】马松炎
【作者单位】惠州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广东,惠州,516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无水乙醇注射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效果分析 [J], 李德秀;邹灿
2.肝动脉化疗栓塞及注射32P-胶体、无水乙醇综合序贯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分析 [J], 张长青;吴伟岗;曾志雄;庄建良;徐明符;张万福
3.肝动脉化疗栓塞及注射32P-胶体、无水乙醇综合序贯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
分析 [J], 张长清;李彦豪;吴伟岗;曾志雄;徐明符;高秀荣;张万福
4.原发性肝癌综合序贯介入治疗与肝动脉栓塞化疗的对比研究 [J], 何秋玉;房太勇;李华东;李伯义
5.肝动脉化疗栓塞及注射^(32)P-胶体、无水乙醇综合序贯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分析 [J], 曾志雄;张长青;朱红;潘群雄;吴伟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发性肝癌介入栓塞化疗术临床路径
(2011版)

一 、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原发性肝癌患者
二 、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
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第12版)》(复旦
大学上海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符合原发性肝癌诊断标准:包括患者病史(长期慢性
肝炎、肝硬化病史)、血清学指标(AFP、AFU等肿瘤标志
物升高)、肝肿大及肝区疼痛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
像学检查。
2.原发性肝癌的影像学结果:肝肿大或肝区叩击痛;腹
部超声或CT检查证实存在肝内占位。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
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第12版)》(复旦
大学上海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及《2004年美国
肝病学会肝硬化腹水的治疗指南》等国内、外临床诊疗指南
1.一般治疗(休息、清淡饮食)。
2.消除病因及诱因(如戒酒、停用有损肝功的药物、限
制过量钠盐摄入等)。
3.药物治疗:保肝药物、抗肿瘤药物、调整免疫药物等。
四、标准住院日为10-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原发性肝癌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
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
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一).入院后3日内必须完成的检查:
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型、凝血功能、肝肿瘤
标志物(AFP、AFU)、HBVM、HCVM、梅毒、艾滋病抗

3心电图、腹部超声、胸正侧位片
4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选择:
(1)腹部CT或MRI
(2)超声造影检查
(二).入院5日内必须做出肝癌的治疗方案
1内科姑息对症治疗
2 肝癌介入栓塞化疗术
(1)适应证:肝癌体积较大;肿瘤血供丰富者;肿瘤
直径>5cm或者数量>2个
(2)术前准备:血常规,肝肾功能,PTA无严重异常
(3)麻醉方式:局部麻醉
(4)术后处理:心电监护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对症处
理(发热应用解热镇痛药或物理降温,疼痛应用止疼药物)
3 肝癌热化疗术(微波、射频、无水酒精消融)
(1).适应证:单个或2个肿瘤体积较小;肿瘤乏血供;
肝转移癌的姑息性治疗;
(2).术前准备:血常规,肝肾功能,PTA无严重异常;
(3).麻醉方式:局部麻醉;
(4).术后处理:心电监护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对症处
理(发热应用解热镇痛药或物理降温,疼痛应用止疼药物)
七、出院标准
1.无明显自觉症状
2.肝肾功能、血常规正常
3.无严重并发症
4.无严重电解质紊乱
5.超声造影评估疗效
八、变异及原因分析
1.出现并发症(如消化道出血、原发性腹膜炎、原发性
肝癌、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肝性胸水等)转入相应路径
2.合并结核性腹膜炎、肺部感染等转入相应路径
3.肝癌破裂出血及合并癌性消耗症状,需进一步诊治,
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原发性肝癌介入栓塞化疗术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原发性肝癌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10-14天
时间 住院第1天 住院第2天






□ 完成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 □ 完成入院病历及首次病程记录 □ 拟定检查项目 □ 制订初步治疗方案 □ 对患者/家属进行有关肝癌的宣教 □ 上级医师查房
□ 明确下一步诊疗计划
□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并签署肝癌介入手
术同意书
□ 完善各项术前准备
□ 评估患者肝肾功能、凝血机制等影响介入手
术的指标




长期医嘱: □ 消化内科护理常规 □ 二级护理 □ 清淡饮食 □ 应用抗肿瘤及调节免疫药物 临时医嘱: □ 血、尿、大便常规+潜血 □ 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型、凝血功能、AFP、HBV、HCV、梅毒、艾滋病抗体 □ 治疗前化验肝脏功能贮备测试检查 □ 心电图、腹部超声、胸正侧位片 □ 必要时行:肝脏超声造影,肝脏强化CT以明确诊断 □ 其他检查(酌情) 长期医嘱:
□ 消化内科护理常规
□ 二级护理
□ 清淡饮食
临时医嘱:
□ 评估肝肾功能、凝血机制及肿瘤大小、血供
等情况,选择合适肝癌介入术
□ 其他检查及治疗(酌情)

主要
护理
工作

□ 入院宣教 □ 健康宣教:疾病相关知识 □ 根据医生医嘱指导患者完成相关检查 □ 完成护理记录 □ 记录入院时患者体重和血压等生命体征 □ 基本生活和心理护理
□ 监督患者血压、体温变化
□ 正确执行医嘱
□ 认真完成交接班

病情
变化
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时间 住院第3-5天 住院第6-9天 住院第10-14天





□ 上级医师查房 □ 完成病历记录 □ 行肝癌TAC术 □ 如患者肝肾功能不佳者可首先保肝综合治疗,择期行介入治疗 ToggleButton1 □ 上级医师查房 □ 完成病历记录 □ 对症处理介入术后反应可选择: 1.发热可应用解热镇痛药或物理降温 2.疼痛病人给予止疼处理 □ 上级医师查房,确定
患者可以出院
□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
记录、出院记录、出
院证明书和病历首
页的填写
□ 通知出院
□ 向患者交待出院注
意事项及随诊时间
□ 若患者不能出院,在
病程记录中说明原
因和继续治疗的方




长期医嘱: □ 消化内科护理常规 □ 二级护理 □ 清淡饮食 □ 抗生素预防术后感染(脾部分栓塞术) 临时医嘱: □ 根据病情需要下达 □ 介入手术医嘱,包括术前禁食、术区备皮、及手术中相关药物 长期医嘱: □ 消化内科护理常规 □ 二级护理 □ 清淡饮食 □ 情况允许停抗生素 临时医嘱: □ 根据病情需要下达 □ 术后1周复查肝肾功能、血常规,腹部B超。 出院医嘱:
□ 今日出院
□ 清淡饮食
□ 出院带药
□ 嘱定期监测肝肾功
能及腹部B超
□ 门诊随诊,1~2个月
查1次腹部B超,3-6
月复查强化CT以确
定肿瘤有无复发

主要 护理 工作 □ 基本生活和心理护理 □ 介入术后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 □ 正确执行医嘱 □ 认真完成交接班 □ 基本生活和心理护理 □ 监测患者体温等生命体征变化 □ 正确执行医嘱 □ 认真完成交接班 □ 帮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交费等事宜
□ 出院指导

病情 变化 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