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范畴理论的

亚里士多德范畴理论的
亚里士多德范畴理论的

亚里士多德范畴理论的思维方式

——以《范畴篇》为中心

陈声柏

(兰州大学 哲学社会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摘要:在我们看来,西方的传统思想与中国的传统思想是两种根本不同的思维形态,其原因在于中西思维方式的迥异。本文以《范畴篇》为中心,从思维方式的角度揭示亚里士多德范畴理论的特征:一本体论目的;二语言分析方法。并由此彰显出西方思想(哲学)迥异于中国的思维方式特征。

关键词:范畴 思维方式 实体 语言分析

“范畴”一词来自古希腊语Κατηγορια(或Kategoria),由两个词复合而成:Kata (小品词,表示“与……相反或相对”,相当于英语介词against)+ agora(名词,表示“集合”、“集会”,相当于英语assembly)。[1] 该词从构词角度来看乃是指“与集合或集会相对立”,那就是意谓着“分散”、“分解”,进一步引申,就是“划分”、“分类”。在亚里士多德把这个词引入哲学领域之前,它原本是一个法律术语。它的动词形式是kategoreo,指与“辩护”或“申辩”相对的“起诉”、“指控”、“指责”,上升到一般意义即是“表明”、“指示”、“证实”的意思。[2] 柏拉图在《泰阿泰德》篇中,曾经在主张的意义上使用它。亚里士多德从法律中借用了这一术语,第一次赋予它以哲学意义,构造了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严格意义上的范畴表。而且, 他还最先从语词学、逻辑学、认识论和本体论等方面对范畴进行了自觉的理论探讨,创立了系统的范畴理论。亚里士多德集中研究范畴理论的著作主要是《范畴篇》,除此之外,还有《形而上学》、《后分析篇》、《论题篇》、《物理学》、《尼各马可伦理学》等。在这些著作中, 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十个范畴, 建立了一个完整的范畴表[3]。并且围绕这十个范畴, 研究了有关范畴的许多理论问题。

那么,我们怎么研究亚里士多德的范畴理论呢?这与我们的研究目的相关。

在我们看来,西方的传统思想与中国的传统思想是两种根本不同的思维形态,其原因在于中西思维方式的迥异。哲学是西方思想及其思维方式的典范形式,而亚里士多德的《范畴篇》及其范畴理论正是西方思想以哲学的方式运思的奠基之作。所以,写作本文的目的不在于探讨亚里士多德的范畴理论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而在于从中国人的问题语境出发,关注亚里士多德是“为什么”和“怎样”提出并处理他的范畴理论的。从而彰显出西方思想迥异于中国的独特思维方式。

进言之,我们如何彰显其思维方式的特质呢?

一方面,作为思维形式的范畴,它与思维活动密切相关,就发生意义言,范畴是思维的结晶和产物;就功能意义言,范畴是思维的工具和载体;就方法论意义言,范畴也是对思维的规定。另一方面,就范畴本身言,它最基本的涵义是“分类”。范畴理论首先面临的是回答如下问题:第一、分类的目的是什么?第二、分类的方法和途径是什么?实际上,范畴理论回答的

这两个问题正是思维的内容。因为特定的思维活动总是针对一定的目的和采取一定的方法进行的,而特定的目的和方法就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思维方式。鉴于以上两方面的原因,本文准备从目的和方法两方面对亚里士多德的范畴理论进行思维方式的分析、讨论。又限于作者的学识及集中分析的方便,本文的论述仅以《范畴篇》为主,兼及《形而上学》的相关内容。

一 亚里士多德范畴理论的目的

亚里士多德为什么要创立范畴理论?创立这一理论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换言之,亚里士多德创立范畴理论的目的是什么?这是国内外学者长期研究而又未能取得一致认识的重要问题。有人认为亚氏创立范畴理论是为了给语词进行分类;也有人认为其目的主要在于逻辑学方面的考虑;还有人认为其真正目的是为了解决形而上学方面的问题;等等。[4]这里重提这一问题我们并不是想给已经相当混乱的局面再添新的麻烦,而是鉴于它对理解亚里士多德范畴理论及彰显其思维方式的重要意义,我们不得不讨论它。

在古希腊的哲学史上,哲学家们讨论问题(特别是“Being” [5]的问题)总是同时涉及到事物、语言、逻辑等多方面的内容,但是从思维层面看,它们并不是同一层次的东西。对事物的好奇,一如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指出的古希腊的哲学家们“惊异于自然万物”(982b10-15),一直是哲学家们关注的中心和主题,就语言、逻辑问题的思考往往是出于前者的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说,语言和逻辑相对于事物更具有方法和工具的性质。亚里士多德体现在范畴理论中的思想也是如此,他的范畴与语言、逻辑、事物等都相关。亚里士多德当然不会想到他的这一做法会为后来的研究者带来多大的麻烦和争论。从目的和手段的角度考虑,我们可以认为,他在语言的语法和逻辑分析中获得范畴,讨论范畴,进而揭示范畴的本体论意义,主旨在于解决在形而上学思考中遇到的理论难题。当然,事实也告诉我们,目的和手段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手段有时会成为目的。由于语言与事物之间密切的关系,亚里士多德有时在范畴讨论中并不区别——符号与符号所指称的对象,以至将语词和逻辑视作事物自身了,认为讨论语言问题和逻辑问题本身就是直接讨论形而上学的问题了。即视从语词、句法、逻辑分析“是”得来的“是者”为事物自身了。这个时候,语词和逻辑在亚里士多德那里也成为目的性的研究对象。但是就思维的纯粹性言,形而上学的需要才是亚里士多德创立范畴理论的真正目的。事实上,随着德国学者耶格尔把亚里士多德的思想看成一个前后发展过程,随着对《形而上学》中思想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学者赞同这一观点。如福瑞德就认为,亚里士多德范畴的区别实际上是存在(“是者”)的各种方式和各种事物之间区分的总结,他的范畴理论既不是语法学的,也不是逻辑学的考察,而是源于形而上学的研究。[6]当然,这样的认识并不意味着否定亚里士多德范畴除了形而上学意义外还有语言学和逻辑学方面的意义。只不过,我们关于目的的讨论,主要侧重于形而上学的意义,而语言学和逻辑学方面的意义更多地在后文关于亚里士多德获得范畴的方法和途径的讨论中涉及。

那么,亚里士多德的范畴理论到底是为了解决什么形而上学问题呢?这一问题又是如何提出来的?

我们知道,亚里士多德开创了研究“是”的Ontology即本体论的这门学科。[7]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第四卷中讨论“是”的意义时,明确地指出:“由于‘是’自身的意义,就如

范畴表所表示的那样,范畴有多少种,‘是’就有多少种意义。在范畴所判定的东西中,有的表示是什么,有的表示质,有的表示量,有的表示与什么相关,有的表示动作和被动,有的表示地点,有的表示时间,每范畴都表示一种自身等同的‘是’。”(《形而上学》1017a20-30)亚里士多德在这里指出范畴的数量和“是”的种类是完全一致的。这里以“是”的意义来区分“是”,实际上就是以“是者”代替了“是”,十个范畴正好表示十种“是者”。所以,范畴就是“是(或是者)”的类。那么,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对“是(或是者)”进行的分类意义又在哪呢?

亚里士多德在《范畴篇》提到划分范畴的两个标准,即是否“表述主体”和是否“在本体中”。根据“是否在本体中”区分出本体和属性。本体就是实体;属性即是指性质、数量、关系等,而本体又根据“是否表述主体”(陈康称为逻辑学原则)区分出第一实体和第二实体。因为根据这一原则可以区分出个别与普遍,当对实体作这种分别时,个别的被称为第一实体,即个体;普遍的被称为第二实体,即属、种。由此我们知道,亚里士多德对“是(或是者)”作范畴上的分类是为了确立如下两方面的关系:

A.实体与其他范畴(即实体与属性)的关系;

B.第一实体与第二实体(即个体与属、种)的关系。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提出范畴理论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以上两个形而上学的理论问题。可是,我们的问题尚未得到最终的解决,进一步言,必须回答这样一个问题:这两个理论问题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是如何提出来的?我们知道,亚里士多德曾经对柏拉图的“理念”论进行了激烈的批评,他的许多哲学思想都是由此引发的,要探讨这两个问题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是如何提出来的我们也得从中寻找思路。

第一,实体与属性的关系问题。亚里士多德在批评柏拉图“理念”论中曾指出“理念”论的矛盾。他说,如果一切可以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的东西,都有和它们相应的“理念”,那么,a.否定的东西就有否定的理念;b.毁灭的东西就有毁灭的理念;c.关系也具有理念。(《形而上学》990b9-16)可是,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按照柏拉图关于“理念”的有关理论,这些都是不应该具有理念的东西。从目的论看,否定的东西不应该是具有理念;而因为“理念”是不会毁灭的,这与“毁灭”的理念相矛盾,所以已毁灭的东西也不应该具有理念;“关系”因为自身不是一个种,它不是一种独立的“是者”,它也不应该有理念。

这里,亚里士多德实际上是注意到了个体与属性之间的区别。“关系”和“个体”是不一样的。甲和乙是两个个体,只有在两个个体之间才会有“在先”、“在上”等等关系,那么,亚里士多德就问,在“甲在乙之先”中,除了承认有甲和乙的“理念”之外,是不是还要承认有个“在先”的“理念”呢?其实,第一、第二个矛盾,也可以用同样的道理来说明,所谓“否定”,本来只是个体的一种性质,我们说“甲具有非X的性质”,是不是在承认了有甲的“理念”之外,还要承认有“非X”的“理念”呢?同理,“毁灭”本来只是个体的一种动作,我们说“甲毁灭”,是不是在承认有甲的“理念”之外,还要承认有个“毁灭”的“理念”呢?显然,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这里应该将个体与它的关系、性质、动作等属性区别开来,只能有个体的“理念”,而不能有关系、性质、动作的“理念”[8]。

所以,亚里士多德认为,柏拉图在这里正是没有区分个别事物与属性,没有注意到它们之间的不同,而将“性质”、“动作”、“关系”这些仅仅作为属性的理念(是者)等同于“个别事

物”的理念(是者),并赋予它们以独立存在的资格和物化的特征。以至产生上述理念论的困难。这样,亚里士多德接着就明确指出,如果按照那个使我们相信的“理念”的假定,就会不仅实体有理念,而且其他许多非实体的东西也会有理念,而这是亚里士多德所不能接受的。因为在它看来,如若理念是可分有的,必然仅只实体才有理念,因为分有的不会是属性,每个理念只有在不述说主体的条件下,才可以分有。(《形而上学》990b24--30)因此,为了克服理念论的上述困难,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实体(这里的实体尚未作个体与属、种的区分)与属性的关系问题,将“是(或是者)”进行分类。他认为,不同种类的“是”的意义是不同的。实体是“是”的中心点和基础,其他“是者”,如性质、数量、关系等不象柏拉图的理念那样能够独立存在,而是作为偶然存在于实体之中。正是由于实体和偶性之间不同方式的结合,个体事物才呈现种种差异。

第二,第一实体(个体)与第二实体(属、种)的关系。亚里士多德在批评柏拉图理念论的“模仿”说和“分有”说时说,它们只是一句空话,一种诗的比喻。(《形而上学》991a20-22)由于“分有”说和“模仿”说混淆了同一范畴内部理念之间的层次关系,它无法解释这一种现象:按当时希腊人的理解,人是两足的动物,作为个别的人,他既是人,又是两足的,又是动物。依照柏拉图理念论的说法,就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a.对于苏格拉底这个个别的人来说,他同时可以具有“人”、“两足的”、“动物”等许多个,乃至无穷多个模型或理念;b.“人”和“苏格拉底”是模型与抄本的关系,而“人”和“动物”则是抄本与模型的关系,因此,“人”既是模型(蓝本),又是抄本。(《形而上学》991a27-32)

实际上,由于柏拉图在他早期的理念论中坚持理念的单一性、完整性及诸理念的相互分离的看法,而导致解释以上现象时出现这两种自相矛盾的情况。关于第一种情况中的理念结合问题是我们在分析第一个问题的中时涉及过的。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产生这里的矛盾一方面在于柏拉图没有找到一事物之所以为一事物的原因乃是第一实体(不是普遍的“理念”,而是个别的“这个”);另一方面更为关键是柏拉图没有注意到第一实体与属、种即第二实体之间的差别,即没有对“个别的人”、“人”、“动物”等理念(是者)进行层次上的分类,确定它们之间应有的阶梯关系。混淆了这些属于同一范畴内但属于不同类型或层次的理念(是者),以至不能解释苏格拉底为什么同时是“人”、“动物”这种现象。[9]亚里士多德正是看到了理念的这一困难(缺陷)。从而以是否“表述主体”为标准区分了第一实体(个体)和第二实体(属、种)以解释这种现象,并且还进一步就两者之间的关系做出分析。在《范畴篇》中,亚里士多德指出,首先,“第一实体之所以最正当的称为实体,是因为它们是所有其他东西的基础和主体。”(2b38-3a1)这里所说的“所有其他东西”主要指属性,也包括第一实体的种、属在内。这就是说作为第二实体的属和种不能离开第一实体而存在。即说,离开了个别的人,一般的人就不存在。其次,“在第二实体里面,属比种更真正地是实体,因为属与第一性实体更为接近。因为在说明一个第一性实体是什么的时候,说出它的属比说出它的种,就会是更有益、更中肯。例如,描述一个个别的人时,说他是人比说他是动物,就会时说得更有益、更中肯,因为前一种说法在更大的程度上指出了个别的人的特性,而后一种则过于一般化。”(《范畴篇》2b5-15)在这里,亚里士多德实际上是告诉我们:越是普遍一般的东西,它的实体性就越小,而越是个别的东西,其实体性就越大。这其实已经显露了后文中指出的从个别到普遍的阶梯关系的逻辑

思路。

但是,根据实体绝不存在一个主体里的原则,亚里士多德明确指出,作为第二实体的“人”并不存在个别的人当中。由此可见,亚里士多德在《范畴篇》中对第一实体和第二实体的关系论述,一直处于矛盾、暧昧的认识之中,但是就两者的区分看,是无可争议的。实际上,从亚里士多德整个的思想历程来看,他是从反对柏拉图主义的立场出发,最后却复活了柏拉图主义。

[10]

至此,亚里士多德范畴理论要解决的两个形而上学问题是完全提出来了。实际上,这两个上问题可以归结为一个,即实体(本体)问题,这是亚里士多德哲学的核心。他为了克服柏拉图理念论的困难提出要研究实体问题。为此,亚里士多德进行了范畴理论的研究。正如我们在另一文中所得的结论:亚里士多德通过范畴理论,一方面否定了“是”概念,另一方面树立了自己的“实体”范畴;并由此创立了自己有别于前哲的“实体”本体论。[11]

二 亚里士多德获得范畴的方法和途径[12]

亚里士多德在《范畴篇》提出“实体、数量、性质、关系、场所、时间、姿态、具有、活动和遭受”(《范畴篇》1b15-26)十个范畴。那么,我们的问题是:亚里士多德是如何得到这十个范畴的呢?或者从思想的层面问,亚里士多德是通过什么思维方法和途径得到范畴的?康德曾批评说亚里士多德的范畴是没有根据的杂乱拼凑,他说:“亚氏并未贯之以原理,触处检集,最初得其十,名之为范畴。”[13]我们认为并非如此,从亚里士多德在《范畴篇》表明的思想看,他是自觉地就这一问题作过思考的,这主要表现在《范畴篇》前四章的内容当中,所以,我们的分析也就由此入手。

1.“同名异义”、“同名同义”、“由引申得名”的东西区分的意义

亚里士多德在这里分析的实际上是一个语义问题。他在这里不仅区分了名称、定义(意义)和事物,而且还进一步考察了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提出了“同名同义的东西”、“同名异义的东西”和“由引申得名的东西”三种形式。所谓“同名同义的东西”是指若干事物具有一个共同的名称,而相应于此名称的定义也相同。它反映了不同层次的“是者”之间包含与被包含、表达与被表达的关系。亚里士多德严格规定了该术语的使用范围,认为只有在同种“是者”类型(范畴)内,高层次的“是者”(逻辑学上的种、属)对低层次的“是者”(属、个体)的表述才是“同名同义的”,才是本质性的。例如,苏格拉底和一条牛都是动物,动物在“同名同义”或本质上表述了苏格拉底和一条牛。所谓“同名异义”的东西指若干事物虽然具有一个共同的名称,但与这个名称相应的定义却不同。它揭示了不同“是者”类型(范畴)的事物之间的关系。例如“白”和“大”,即指“白的事物”、“大的事物”,又指“白的性质”、“大的量度”。前者是实体,后者是属性。两者分属不同的范畴,是“同名异义的东西”,这种不同范畴之间进行的表述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是非本质的,偶性的,是会引起歧义的。亚里士多德分析了许多最具有歧义性的同名异义的哲学术语,如“是”、“一”、“多”“对立”、“相等”、“相似”、“同”、“异”、“先于”、“后于”等等,发现这些术语的各种意义都和一个中心点或出发点有关,这些意义都是从这个中心点引发出来的,都是围绕着这个中心点,对这个中心点从各个方面进行描述。如“是”一词,亚里士多德指出:“事物在许多意义上被说成‘是’,但它们都和一个出发

点相关。有些事物被说成‘是’是因为它们是实体;有些则是因为是实体的偶性;有些是因为与实体相关而存在的;还有些是因为它们对所有这些或对实体自身的否定。”(《形而上学》1003b5-10)也就是说,“是”一词在“同名异义”上述说了这些东西。亚里士多德通过分析“是”的不同意义,找到了这些意义的出发点——实体,并进而确定了实体与诸多属性的关系。所谓“由引申得名的东西”乃是指一事物的名称由另一事物的名称引申而来,两个名称词尾不同,但词干相同。如“语法家”由“语法”引申得来,“勇敢的人”由“勇敢”引申得来。由引申得来的名称一般指称具有某种属性的实体,被引申的名称一般指某种属性。两者也是分属不同范畴的“是者”,不能混淆。当说“苏格拉底是苍白的”,这个“苍白的”实际上指“苍白的人”,是由“苍白”这个表示属性的名称借来的或引申得来的。因此,属性对实体的表述是在“由引申得名”的意义上进行的。

2.“简单用语”和“复合用语”的意义

亚里士多德在《范畴篇》里只给了一个简洁的说法:“语言的形式或者是简单,或者是复合的。”(《范畴篇》1a17)他说这句话对于范畴的意义需要我们根据前后文和其他著作的说法补充方能显示出来。

所谓“简单用语”即表示实在的语词,也即在语句中能充当主词或谓词的有意义、有指称的语言符号。在中世纪注释家那里,又被称为“范畴词”。而“复合用语”则是由范畴词组成的主谓判断。那么,这里表达的是一个句法问题。“——是(IS)——”就是主谓判断的最基本的结构。在《前分析篇》中,亚里士多德把系动词“是”区别为两种含义[14]:“表述”和“属于”。因此,“B是A”这种简单的判断形式可分为两种[11]:(1)A表述B;(2)A属于B。“A表述B”指A揭示了B的定义,述说了B的“是其所是”,又被称为“本质判断”。表现在语义方面,就是A“同名同义”地表述了B。“A属于B”是指主词B具有某种属性A,或谓词A述说了B的属性,又被称为“偶性判断”。体现在语义上,即A在“由引申得名”的意义上表述了B。亚里士多德认为,相应于本质判断和偶性判断这种逻辑语言表达方式,在形而上学领域也有两种基本关系。即“表述主体”和“在本体中”这两种关系。亚里士多德以这两种关系作为区分事物(“是者”)类型(范畴)的原则。

3.范畴分类原则

亚里士多德在《范畴篇》第二章借助前文的语义与句法分析建构起对事物(“是者”)本身进行分类的两个原则:(1)表述主体;(2)在本体(即实体)中。然后依据这两个原则的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的排列组合,则将事物本身分为四类。

首先,我们来看两个原则的含义。

“表述主体”,这是逻辑学的原则。在“B是A”这样的判断中,B是主词,是主体,A是谓词,是表述B的。什么东西能够表述主体,什么东西不能表述主体?以亚里士多德的论述来看,普遍的东西可以表述主体,个别的东西不能表述主体。这就是说,他以是否“表述主体”这一原则区分出普遍(Universal,取符号为U)和个别(Individual,取符号为I)。

“在本体中”,这是形而上学的原则。亚里士多德自己对此作了一个说明,所谓“在本体中”,不是指像部分存在于全体之中那样的“是者”,而是指离开了本体(实体),便不能“是”。(《范畴篇》1a23-24)依据亚里士多德的看法“在本体中”的东西就是属性;“不在本体中”的东西

就是本体自身。实际上,亚里士多德根据是否“在本体中”,即事物的独立性,区分出本体(即实体,Substance,取符号为S)和属性(Attribute,取符号A)。

这样,我们再来看亚里士多德依据这两条原则的肯否形式排列组合得到的四类事物(“是者”)。(《范畴篇》1a20-b9)

表述主体,但不在本体中的事物,是普遍实体或第二实体,取符号US表示,如“人”、“动物”等。在逻辑上表现为个别实体的属、种,普遍实体表述个别实体,但不存在于个别实体之中,因为它自身也是实体。

在本体中,但不表述主体的事物,是个别属性或偶性,取符号IA表示,如“某个特殊的白色”、“某个特殊的语法知识”。它们不能表述别的东西,因为它们只能做主体(主词);它们可以存在于实体之中,因为它们是属性。

表述主体,又在本体中的事物,是普遍属性,取符号UA表示,如“知识”、“颜色”等。在逻辑上表现为个别属性的种、属。它们既能表述个别属性,又存在于实体之中。它也表述实体,只是非本质的,其性质如“引申得名”的东西。

不在本体中,又不表述主体的事物,是个别实体或第一实体,取符号IS表示,如“个别的人”等。它们是永远的主体,所以不表述其它东西,它们也是永远的实体,所以不存在任何其它实体中。

根据亚里士多德的以上理解,我们得到了关于事物(“是者”)类型的关系图式:

4.十大范畴的提出

这里的问题是:上面的四分法与十大范畴有什么关系?我们从上面的图式中可以看到:S 列为本体(即实体),A列为属性;U排为普遍,I排为个别。A在S中,U表述I。这就是亚里士多德《范畴篇》中依据两个原则建构的范畴体系的基本框架。从横向上看,普遍属性存在于普遍实体之中,个别属性存在于个别实体之中;从纵向上看,普遍属性表述个别属性,普遍实体表述个别实体。“表述主体”这一垂直纽带把世界结合成一种关系模式。在这种关系中,普遍离不开个别,个别也离不开普遍。每一种个别总是隶属于某种普遍的个别,没有纯粹的个别。由个别向普遍的上升不是一个无限的序列,而是一个有限的阶梯。这个阶梯的最底层乃是被学者称为“零点实在”的个别实体和个别属性。阶梯的顶层就是最普遍的“是者”类型,即“范畴”,也就是逻辑上的“最大的种”或最高的谓词。阶梯的中间是按层次高低排列的无数种的“是者”,垂直的纽带将它们紧紧结合在一起,使它们成为阶梯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亚里士多德把“是者”的阶梯分为十种类型,即十大范畴。一种是由个别实体→普遍实体→……最普遍实体逐级而上的阶梯,如由“苏格拉底”→“人”→“动物”→……“实体”;另外九

种都是从个别属性→普遍属性→……最普遍属性逐步上升的阶梯。这九种属性阶梯分别是“数量”、“性质”、“关系”、“场所”、“时间”、“姿态”、“具有”、“活动”和“遭受”。这样,十大范畴就提出来了。九种属性阶梯或范畴和实体阶梯之间是依存与被依存的关系,但这种关系并不意味着两大类型的阶梯可以相互划归,因为两者都是实在。九种属性阶梯和实体阶梯相同,内部保存着纵向上的表述与被表述的“属从”关系。如在性质范畴中,保存有从“特殊的白”→“白色”→“颜色”→……“性质”的属从关系;在数量范畴中,保存有从“特殊的二丘比特长”→“二丘比特长”→“长度”→……“数量”的属从关系;十种“是者”阶梯与由个别事例→属→种→……最大的种的谓词阶梯之间是相互对应的,后者是前者的逻辑表达形式。由此可见,十大范畴实际上是对四分法的“是者”类型的扩充和展开;而四分法“是者”类型是对十大范畴的概括和凝结。

三 小结:亚里士多德范畴理论的思维方式特征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亚里士多德的范畴理论在思维方式上具有如下特征:第一、从目的上看,亚里士多德的范畴理论是回答就事物提出的“是什么”的问题,表现了一种纯粹求知的本体论目的。这就是说,亚里士多德进行范畴问题的思考不是出于现实应用的经验需要,不是回答“怎么办”的实用问题,而是出于一种纯理论的求知追求。用他自己关于哲学看法的话说,是缘于“惊异(即好奇心)”,是为了求知,是为了摆脱愚昧;是出于一种“纯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不以某种实用为目的,更不以任何利益而找寻智慧。(《形而上学》982b14-24)正是这样的一种纯粹的求知态度,影响到亚里士多德范畴思维的对象选择和目标取向。

第二、从方法上看,亚里士多德是通过语言分析与逻辑思维的途径获得范畴,分析范畴的。这表明亚里士多德就思维方法进行了自觉的反思,他注意对语言自身作本体论(知识)的思考。他已经认识到,语言不仅是描述世界的手段,而且也是再现世界的工具。他注重对语言的词形(西语的词形表示词的性质)和语法结构进行分析,相信语言的深层结构与世界的逻辑结构是同型的。从方法的工具意义说,亚里士多德在范畴思考中表现出来的逻辑思维也是纯粹语言分析的产物。

那么,作为西方哲学范畴理论的开创者,他给以后的西方哲学讨论范畴问题留下了怎样的规定性或传统呢?纵观以后西方哲学的发展,我们大致可概括为以下三点:第一,将范畴讨论与解决哲学问题结合起来,这在亚里士多德这里体现为“范畴与实体”的关系;第二,对范畴进行语言-逻辑分析。在亚里士多德这里鲜明地体现为语言分析方法;第三,范畴的意义在于范畴之间的联系。在亚里士多德这里表现为实体与属性。第一实体与范畴之间的语言-逻辑关系。所以,从亚里士多德范畴理论表现出来的思维目的和方法来看,这是一种本体(实体)、语言、逻辑三者合一的思维方式。事实上,这也是西方范畴思维的传统模式,至今,仍深深的影响着西方哲学的思考。

——发表于《乾-人文年鉴》第一辑,p121-126(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

注释:

[1] T.F.Hoad,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 Etymology[Z].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66.

[2] 崔延强.关于亚里士多德所理解的“范畴”一词考释[J].江淮论坛,1993(1).

[3] 至于亚里士多德的范畴表的范畴是四个、十个或哪十个、还是更多,因跟本文讨论的主旨无关,本文将不予讨论。

[4] 参见谭鑫田、李武林主编.西方哲学范畴理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3.67-73.

[5] 对Being的思考在古希腊是最严格的哲学问题,近年来关于Being的翻译和理解问题再次引起了国人关注和争论,Being在汉语中至少有“有(万有)” 、“存在(在)”、“是(是者)”三种译法。实则,Being本身具有两种基本含义,即作为系词的逻辑含义和作为名词(动名词)的实在含义。本文作者认为,任何一种单一的汉语译法都不能全面准确地表达Being的含义,只能以不同的语境诠释出Being的不同含义。为了保持其作为“同一语词”的多种意义,在古希腊的思想语境下,本文将其译为“是” 和“是者(即存在)”。

[6]福瑞德.古代哲学论集[M].牛津,1987.47-48.转引自谭鑫田、李武林主编.西方哲学范畴理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3.71-72.

[7] 汪子嵩、王太庆.关于“存在”和“是”[J].复旦学报(社科版),2000(1).

[8] 汪子嵩.亚里士多德关于本体的学说[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15-16.

[9] 后来在《智者篇》中柏拉图为了“拯救现象”进行了修正,提出了“最大的种”的学说。

[10][14] 威廉·涅尔,玛莎·涅尔.逻辑学的发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42,80.

[11] 关于这一结论的详细讨论可参见陈声柏.范畴与实体——试论亚里士多德范畴学说的意义[J].科学·经济·社会,2003(3).

[12] 这部分内容主要参考田强.亚里士多德《范畴篇》两个疑难问题新解[J].文史哲,1992(4).

[13]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90.

参考文献

亚里士多德.范畴篇·解释篇[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苗力田主编.古希腊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形而上学),Ⅶ[M]. 苗力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三联书店,1957.

谢庆绵.西方哲学范畴史[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7.

杨寿堪.亚里士多德范畴学说简论[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

王子嵩、王太庆编.陈康:论希腊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杨适.哲学的童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

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西方科学之父,他的《诗学》是西方第一部较为完整的美学,文论专著。在《诗学》中,他对悲剧首次进行了全面论述,在批判地继承古希腊悲剧理论和柏拉图的理论基础上对戏剧理论进行了创新,对后世悲剧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为“悲剧”下了一个定义:“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通过‘装饰’的语言,以不同的形式分别被用于剧的不同部分,它的摹仿方式是借助人们的行动,而不是叙述,通过引发怜悯和恐惧使这些情感得到疏泄。”同时,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的六个成分:情节、性格、思想、言语、唱段和戏景,其中,“情节是悲剧的根本,用形象的话来说,是悲剧的灵魂。性格的重要性占第二位。”而这六个成分中,事件的合理安排是悲剧中第一位的,也是最重要的。完整的活动具有开端,中间,结尾。一部悲剧是由部分构成的整体,其组成部分不仅要排列有序,而且必须具备量度。这一系列或出于必然,或出于或然而继随发生的事件中,人物由逆境转入顺境,再由顺境转入逆境,这一长度即是比较合适的界限。同时,亚里士多德还提出:作为对一种行动摹仿的情节,它必须摹仿单一的和完整的行动。组成情节的事件必须严密布局,

以至于如果搬动或删除其中的任一成分,整体将会松散和崩溃,也就是悲剧的情节应达到整一。这就是悲剧论的情节整一律。例如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哈姆莱特》,戏剧中人物哈姆莱特性格的理解,而其情节是整一的、一目了然的。从我国早期将其译作《王子复仇记》,我们就不难看出戏剧讲述了王子哈姆莱特报杀父之仇的故事。故事情节看似简单,并充分贯彻了亚里士多德的事件要合理安排的理念。然而细细读来,我们会发现在这一大的整体脉络之下,还有一条 与之相平行的隐形的复仇脉络与之相呼应。这一隐形脉络进一步帮助体现了作品所要歌颂的主题。对于情节的取材也是非常重要的,亚里士多德认为:“最好的悲剧都取材于少数几个家族的故事。”这些家族都是声名显赫的“大家族”,只有这样的艺术题材才能既激发作者的创作激情,又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哈姆雷特》写的是一个国家的王子的故事,《麦克白》写的也是争夺皇位,杀了国王这样的大事件。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的效用是引起我们的怜悯,从而是心灵得到净化。最完美的悲剧取材于少数家庭的故事。悲剧的目的不在于摹仿人的品质,而在于摹仿某个行动,剧中人物的品质由他们的“性格”决定 。而他们的幸福与不幸都取决于他们的行动。悲剧人物之所以陷入厄运,不是由于他们为非作恶,而是由于他们犯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 (一)亚里士多德的关于国家起源、本质和目的的观点 亚里士多德是“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是西方最早创立独立的政治学体系的思想家,是古希腊奴隶主中产阶级利益的思想代表。他对城邦国家的产生、本质和目的做了系统地论述。 1 .国家产生的原因。亚里士多德认为国家的产生基于人的本性,因为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人有天然要过道德生活的愿望。 2 .国家产生的过程。亚里士多德认为,国家自然赋予人的本性是过国家生活,但是任何事物的本性都有一个发展过程,只有当它发展到最高阶段时,才充分显露出它的本性,社会也是如此。亚里士多德指出;国家在产生过程中经历了家庭、村落而最终形成了高级完备的社团,它是人的本性的最充分体现。个人只有作为城邦的组成部分,才能满足其自给自足的生活。 3 .城邦的本质。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是至高广涵的社会团体,它是行业与职能相异的许多分子的集合,是由许多公民各以其不向职业、家庭等参加而组成的有机的整体。 4 .城邦的目的。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社会生活包括许多内容,城邦的存在不只是为了便于交换,防止互相损害等等。城邦的目的在于实现道德的良善,即以城邦协调各人的功能,导致人类的优良生活。个人和城邦的主要和最终目的都是谋取优良的生活。这是城邦区别于其它社会团体的本质所在。 5 .学说的意义。亚里士多德首次从政治学的意义上讨论了国家的起源、本质和目的等一系列的重要课题,为这门学科的建立提供了基础理论。 (二)亚里士多德的政体理论 1.政体的定义:政体就是城邦的最高政权组织,是城邦一切组织的依据。政体又关涉到全邦人民的生活方式,是公民的生活规范。所以政体是城邦的决定因素,它决定城邦性质。

孔子与亚里士多德幸福观比较 阅读答案

孔子与亚里士多德幸福观比较乔娟①孔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变革的时代,也是一个乱世。孔子小心翼翼地调和着新旧社会中的矛盾,企图在其中找到新的出路,实现人与人的和谐相处。每个人都能成为道德至上的君子,人格完善;社会在礼的规范下,尊卑有序,井井有条;统治者做到克己复礼、仁者爱人,遵循中庸之道:孔子认为人们生活在这样的社会中一定是幸福的。亚里士多德同样生活于社会转型过渡时期,当时整个希腊社会处于动荡不安、内忧外患之中。他从维护马其顿统治利益出发,既反对消极禁欲,也反对过度享乐,希望通过伦理道德平衡社会中的各种关系以实现政治社会安定和谐。这就需要每个个体在其道德行为中寻求欲望、情感、理性间的和谐。因此,二人都想通过理论的建构去调节和平衡当时他们所面临的复杂的社会矛盾,从而达到自己理想中的社会境界。②孔子思想中浸透着道德的身影,因此,孔子的幸福观里,个体一定要不断完善自身的道德人格,加强道德修养,只有具备道德才是获得幸福的前提条件。统治者用道德原则治理国家的政事,就能稳定自己的统治,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亚里士多德受其老师苏格拉底的影响,也肯定德性的重要性,认为唯有品质优良的人才能够做到公正、节制,才能为善。常人所获得的一般幸福可以通过行德来实现,依靠智德所获得的幸福才是最大的幸福。③享乐生活、政治生活和思辨生活是亚里士多德探讨的三种生活类型。那些崇尚声名、积极活动的人以荣誉为幸福。亚里士多德认为以荣誉为幸福的观点太肤浅。他也反对以物质财富为幸福,因为它不是引起本身而是为了其他东西被追求。快乐、荣誉、德性比财富更有资格被视为生活的目的,因为他们都引起本身而被追求,然而他们看来也并非幸福(最高善)。④孔子认为钱财和权势这些物质层面的东西是人人都想得到的,孔子坦荡承认追求物质的正当性,但他更加强调获取物质的方式方法是否符合正道和义,同时,他也敏锐地感觉到幸福与物质的满足并不具有必然联系。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粗茶淡饭、悠然自得的生活同样有其乐趣。不行正道而取得的富贵,只是过眼浮云罢了。⑤亚里士多德与孔子留给后人最大的财富就是将道德和幸福联系了起来,虽然过分地讲幸福与道德的统一在现实生活中实现起来比较困难,但将道德和幸福放在一起就是一个伟大的开始。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二人对幸福与道德的感悟不同,但对当今社会人们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却有着重要的借鉴。幸福不只有道德的成分,还需要情感。这里的情感包含对幸福的渴望、热爱以及追求幸福过程中受到稳定情感的支配。幸福的元素应该包含有道德,有热情。(《人民论坛》2014年第17期)12.孔子与亚里士多德均产生于复杂的时代背景,他们对幸福观的认识有共同之处:。孔子与亚里士多德在幸福观的认识上面的不同点:幸福与物质的关系各有侧重,孔子。(4分)13.下列关于幸福观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孔子与亚里士多德均认为要想达到理想的社会境界,其途径是通过理论构建去调和复杂的社会矛盾。B.亚里士多德在肯定德性的重要性方面,继承了苏格拉底的衣钵,认为获得幸福是靠行德与智德来实现的。C.孔子对钱财与权势不回避,他强调了物质的满足与幸福不具有必然联系,所以与符合正道和义有联系。D.幸福不是拥有道德的成分,就是需要情感,而情感的范围应包括对幸福的渴望、热爱以及追求幸福。14.下列对原文观点的概括,正确无误的一项是 A.孔子认为个人要想获得幸福,就须完善自身的道德人格,提高道德修养。统治阶级用幸福观治理国家的政事,就能稳定自己的统治。B.孔子一直尝试调和新旧社会的矛盾,力求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认为在尊卑有序、遵循中庸之道的社会是理想的幸福境地。C.那些崇尚声名、积极活动的人以荣誉为幸福,亚里士多德对此表示异议,他认为生活的目的应该是去追求快乐、荣誉、德性和财富。D.孔子与亚里士多德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对幸福与道德的感悟不同,但是他们给人类做出了最大贡献就是将道德与幸福统一起来。参考答案12、认为幸福与道德密不可分、承认追求物质的正当性13.A(B项,根据原文常人所获得的一般幸福可以通过行德来实现,依靠智德所获得的幸福才是最大的幸福可知,幸福包括一般幸福和最

黑格尔关于存在即合理的论述

论黑格尔哲学中的“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 马克思说:黑格尔“第一个全面地有意识地叙述了辩证法的一般运动形式。”黑格尔的辩证法继承和汇集了前人和当时的哲学和自然科学的优秀成果,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打破了长期在人们头脑中占统治地位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为人类社会各门科学提供了正确的思维方法,即思维辩证法。可以说这是一次真正的人类思维的解放。人们已“不再敬重还正在不断流行的形而上学所不能克服的对立”。 在哲学史上,从古希腊哲学到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法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三个阶段,出现了两次质的飞跃。在古希腊哲学中,以赫拉克利特为代表的辩证法是对客观事物辩证法的反映,是朴素的、直观的客观辩证法。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关于思维运动的主观辩证法,是以近代自然科学和哲学的思维成果为其内容。从古希腊的客观辩证法到黑格尔的主观辩证法是一次质的飞跃。从黑格尔的主观辩证法到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又是一次质的飞跃。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在更高程度上的统一。是古希腊客观辩证法和黑格尔主观辩证法的继承和发展。在此可以看出黑格尔辩证法在哲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黑格尔辩证法思想主要集中地体现在《逻辑学》里,它表现为一个完整的范畴的逻辑体系和范畴推演的逻辑过程。在黑格尔的辩证法的体系中“现实”是一个很重要的范畴,包括了“存在论”和“本质论”中的一切范畴(如质、量、度、同一、差别、矛盾、本质、现象等等范畴)于自身内。现实就是这诸多范畴的统一。在黑格尔的《逻辑学》中,现实又是绝对理念(或真理)的基本内容。理念就是内容(现实)与形式(概念)的统一。 黑格尔是一个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他的逻辑体系是建立在绝对理念的基础上,逻辑范畴的推演和转化就是绝对理念自身的运动,一切运动都是从绝对理念那里开始最后又回到绝对理念,其中每一个范畴、概念都是绝对理念的环节和内容。现实是绝对理念在现实世界的本质反映,现实世界是绝对理念派生出来的,“即凡现时尚能保持的东西,可以说只是理念和符合理念的东西。”黑格尔说唯有理念才是最现实的。哲学的对象是理念,而哲学之所以要研究现实世界,就是因为绝对理念并不是隐藏在什么“彼岸世界”和“天国”,而是存在或体现于现实之中,只有在现实中才能发现理念的伟大精神。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的序言中说:“哲学是探究理性东西的,正因为如此,它是了解现在的东西和现实的东西,而不是提供某种彼岸的东西。”“哲学提出了……除了理念以外没有什么东西是现实的。所以最关紧要的是,在有时间性的瞬即消逝的假象中去认识内在的实体和现在事物中永久的东西。其实,由于理性的东西(与理念同义)在它的现实中同时达到外部实存,所以它显现出无限丰富的形式、现象、和状态。”而我们通常说把握现实就是要“能够在纷然杂陈的现象中洞见到有决定意义的东西。理性是当前存在的,也是现实的,并不是什么远在天外隐在物后的东西。”概括起来说,黑格尔认为理念是绝对的普遍,现实是这个绝对普遍的特殊化内容。理念与现实的关系,就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从根本上说二者是统一的或一致的。在1821年出版的《法哲学原理》“序言”中,黑格尔提出了一个与他的“现实”范畴密切相关的现实与理性相一致的著名的命题:“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这个著名的命题一问世,在当时的政界和学术界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直到今天,“凡是合理的都有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的命题仍然被人们作为论据而经常提起。但却很少有人知其所以然。 黑格尔哲学中的范畴绝大部分是借用前人哲学中的和其他科学领域中的范畴,但他对这些范畴又作了更深一步的(或荒谬的)改造和规定。“现实”这一范畴在亚里士多德哲学中出现过,然而它仅仅是与“潜化”相联系的。是指已经发生的和现存着的东西,并没有把它

亚里士多德把知识或科学分作三类

论亚里士多德《诗学》的悲剧美 侯爱华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非师范2班 201302110218) 摘要:众所周知,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在中外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诗学》肯定了艺术在开发人的心智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但因为时代的限制,亚里士多德放弃了深化人心对自我及客观世界的认识。虽然亚里士多德没有在《诗学》中提及希腊悲剧的起源和发展的宗教背景,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于悲剧的欣赏。本文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从六方面来分析亚里士多德的悲剧之美。 关键词:快感;模仿;表演;艺术;思考 作者简介:侯爱华(1994-),黑龙江大庆人,大庆师范学院文学院学生。 亚里士多德的父亲是一位名医,在马其顿王国里的宫廷里任职,并且和国王二世有很好的交情。也就是说亚里士多德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为以后的求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诗学》虽篇幅不长,但亦可称之为短小精悍了,如他在《诗学》中探讨了一系列理论问题,人的天性与艺术的模仿的关系,构成悲剧艺术的成分,悲剧的功用,情节的组合,悲剧和史诗的异同。车尔尼雪夫斯基称之为“第一篇最重要的美学论文”。但就悲剧理论而言,亚里士多德的美学观迄今为止仍然影响深远。亚里士多德把知识或科学分作三类,即,理论或思辨科学,实践或行为科学[行动,行为]的学问,制造科学其目的的体现在于制作活动以外的产品。诗属于制作科学或技艺的范畴。在《诗学》第一至第四章里,亚里士多德先行谈到了组成定义的诸多要素,包括悲剧。而本文则是要从六个方面来论述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美感。 一、悲剧是一种模仿艺术 “每个人都能从模仿的成果(即艺术品)中得到快感。”(《诗学》4.1448b8—9)人可以从模仿中提取出最初的知识,并在模仿过程和结果中都能得到快感,然而,快感又是什么呢?首先,快感并不是完全等于美感,但二者无疑是具有相通的一面的。即是由悲剧引发并“净化”观众的怜悯和恐惧,[1]从而产生一种特有的功效,使人们感到一种由它而引发的快感,就是感官的世界,内心的释放。总而言之,由于,悲剧比任何文学形式更能表现杰出人物在生命最紧要关头的最动人生活。它也比任何别的文艺形式更能使我们感动。 二、模仿高贵者(即严肃的)行动 自人类出现伊始,人们就一直从事着模仿活动,老话说“父母是孩子的老师”,并不是指父母可以教孩子多少物理人文知识,而是孩子会自发的去模仿父母。素质较高的父母,孩子的模仿也就相对稳重一些,素质不太好的父母,孩子的教养也就相对弱一些。而在《诗学》中,亚里士多德认为,诗的发展依作者性格的不同形式分成两大类。较稳重者模仿高尚的行为,即好人行动,而较浅俗者则模仿低劣小人的行动,前者起始于制作颂神诗和赞美诗,后者起始于制作谩骂式的讽刺诗。 三、应有一定的长度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 1.人是政治的动物 1)群居 2)语言和理性(logos):语言和理性能“揭示正义和不义”,动物中只有人“知善与恶、正义与不义以及诸如此类的事情;而在这些方面的合作关系造就了家庭和城邦”。 3)实现人的优良生活:在城邦中始可获得完全的自给自足。城邦对于人的自然潜能的实现至关重要。 “凡隔离而自外于城邦的人,或是为世俗所鄙弃而无法获得人类社会组合的便利,或因高傲自满而鄙弃世俗的人,他如果不是一只野兽,就是一位神灵。” “人类由于志趋善良而有所成就,成为最优良的动物;如果不讲礼法,违背正义,他就堕落成为最恶劣的动物。” 2.城邦的自然性与人为性 1)自然性:家庭-村落-城邦 2)人为性:城邦并非单纯是生长成的,而且还是通过特定的人们的活动而创立的,尤其是通过法律,借助必要的强制和武力。因为如果没有这些,人就会因其天性中存在的与城邦及其目标相抵触的方面而堕落。 3.政体 1)六种政体:君主制-僭主制;贵族制-寡头制;公民共和制-平民制 平民政体是自由人当权的政体,寡头政体是富人当权的政体。“公民政体简单说来是寡头政体与平民政体的一种混合。通常人们把倾向于平民政体的这种混合政体称为共和政体,把倾向于寡头政体的混合政体称为贵族政体。”(《政体学》,1293B33-37) 2)政体区分的标准:按统治者(参与公职的人)的人数——量的标准; 按德性标准或是否合乎公共利益——质的标准 贵族政体的准则是德性,寡头政体的准则是财富,平民政体的准则是自由。(1294A11)3)政体与公民:政体的性质由统治者的性质所决定;政体塑造公民品性(形式-质料);政体的改变导致城邦的改变(城邦的同一性取决于政体的同一性)。 “政体是有关公职的城邦制度,特别是有关对所有事务都有权威的公职的制度。因为在城邦中拥有权威者不论何处都是统治集团,而统治集团就是政体。”(《政治学》,1278b7-10)“决定城邦的同异的,主要地应当是政体(regime)的同异……,凡政体相承而没有变动的,我们就可以说这是同一城邦,凡政体业已更易,我们就说这是另一城邦。”(《政治学》,1176b11-14) 4.最佳政体 1)王制:理论中最佳的政体是王制,它由最优秀、最卓异,像神一般的人来统治。但这样的人非常罕见,而且即使存在,他死后也难以为继。 2)中产阶级占优势的城邦(合乎中道的政体)。 3)混合政体(共和政体):贵族(或寡头)与平民的结合。 后两种政体都是具有现实可行性的较优政体。因为中产阶级处于中间位置,受过一定的教育,易于听从理性,免于极端;同时,中产阶级也能团结富人和穷人,制定政策时会同时考虑两者的利益,避免城邦党派纷争,故最值得遵循。而共和政体的统治中也同样混合了富人和穷人,从效果上来说,接近于中产者的统治。 “在一切城邦中都有三个部分或阶层,一部分是极富阶层,一部分是极穷阶层,还有

孔子与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的比较11111

孔子与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的比较 在西方,当古希腊文化蓬勃发展的时,在遥远的东方正处于春秋战国时候的中国,也出现了文化的繁荣。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古希腊有带着光环的亚里士多德,中国也有被后世称颂的孔老夫子。下面就主要比较一下孔亚两位大家的政治思想。 一、政治学说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治理问题 (一)孔子的人治思想 在治国的问题上,孔子主张“人治”,即“圣王之治”。他非常重视统治者个人的表率作用,认为“为政在人”。“人治”是维护“礼治”、提倡“德治”的必然结果。孔子主张的“圣王之治”包括三层意思: (1)天子立法。“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制礼作乐的立法权应归天子掌握,出兵讨伐等军事行动权也应由天子决定,其他人无权涉及。 (2)人存政举。“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论语·中庸》)。其意思是:最好的制度和政策,是西周文王、武王时的制度和政策,这些都记载在典章之中。只要文王、武王这样的贤人存在,那么,他们的政治就能实现;没有这样的贤人,政治就无法实现。 (3)身正令行。孔子认为,政治是一种上行下效的关系,榜样的力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他特别强调统治者以身作则的重要性“: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从这些文字可以看出,孔子心目中的圣王主要包含修身、无为、法天、无私、安民等内容。在孔子眼中,“圣王”的内涵可以简单分为两个方面,即“内圣”(修身)与“外王”(治国),其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但“圣王”的基础、根本却是“修身”。 (二)亚里士多德的法治思想 “人治”与“法治”问题上,亚里士多德坚持“法治”。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位系统论述法治的思想家。他指出“,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必须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本身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正义是城邦的原则,由正义衍生的礼法,是维持社会秩序的基础。人类如果不讲礼法、违背正义,就会堕落为最恶劣的动物,也就不可能有优良的生活。“国家的存在是为了过美好的生活——它的目标或目的是公民们的福利。由此很容易推断,政府应该为美好的生活立法,所有公民的福祉都应该得到国家行为的保证”。对个人来说,城邦的善是最高而最广的。亚里士多德的善政,首先是一个道德意义上的概念。在这个意义上,善政与正义相联系。“政治学上的善就是‘正义’,正义以公共利益为依归”。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世上一切学问和技术,其终极目的各有一善;政治学术本来是一切学术中最重要的学术,其终极目的正是为大家所最重视的善德,也就是人间的至善”。整治团体的存在并不由于社会生活,而是为了美善的行为。“而法律的实际意义却应该是促成全邦人民都能进入正义和善德的永久制度”。 二、政治学说的核心理念在于努力追求 (一)孔子的“中庸之道” 孔子的“中庸”观的目的是“三个合一”。“中庸”一词,最早见于《论语》:“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雍也》)。大致意思是指把两个极端统一起来,遵循适度平衡的原则。“中庸”可以说是孔子所持有的一种积极而不激进、执着而不偏执的思维方式,是一种折中

亚里士多德的故事7篇

亚里士多德的故事7篇 亚里士多德的故事(一): 亚里士多德的死亡之谜 亚里士多德(前384年-前322年),古希腊斯吉塔拉人,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办了一所叫吕克昂的校园,被称为逍遥学派。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 关于亚里士多德的死亡之谜,学者们有较多的争论。一种说他是被法院处死的。作为亚历山大的老师,亚里士多德也是被人尊敬的。但是,自从亚历山大死后,那些以前与亚里士多德不和的人,便千方百计地想害死他。于是,他们想出了一条当时很流行的罪名,来将亚里士多德处死。于是,亚里士多德被指控犯有亵读和蔑视宗教的言行,因而被最高法院判处死刑。亚里士多德不得不因为被指控不敬神,而逃到加而西斯避难。第二年,因身染重病离开人世,终年六十三岁。 关于亚里士多德被指不敬神的事,还得从公元前366年说起。亚里士多德的老师柏拉图,就是一个不敬神的人。在古希腊,神被赋予了最高的权力,包括教育在内的所有机购都就应被神主管。而亚里士多德和他的老师柏拉图,则主张教育是国家的职能,校园应由国家管理。此后20年间亚里士多德一向住在柏拉图的学院,直至柏拉图去世。 柏拉图去世后,亚里士多德又被马其顿的国王腓力浦二世召唤回

故乡,成为当时年仅13岁的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根据古希腊着名传记作家普鲁塔克的记载,亚里士多德对这位未来的世界领袖灌输了道德、政治以及哲学的教育。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亚里士多德也运用了自己的影响力,对亚历山大大帝的思想构成起了重要的作用。正是在亚里士多德的影响下,亚历山大大帝始终对科学事业十分关心,对知识十分尊重。但是,亚里士多德和亚历山大大帝的政治观点或许并不是完全相同的。前者的政治观是建筑在即将衰亡的希腊城邦的基础上的,而亚历山大大帝之后建立的中央集权帝国对希腊人来说无异是野蛮人的发明。 尽管自己的学生已经贵为国王,亚里士多德并没有一向留在国王身边,他决定回到雅典,建立自己的学园,教授哲学。亚里士多德得十分重视教学方法,他反对刻板的教学方式,于是他经常带着学生在花园林荫大道上一边散步、一边讨论哲理,因此后人把亚里士多德学派称作“逍遥学派”。正是这个“逍遥学派”与他的不敬神理论害死了亚里士多德。 而关于亚里士多德之死的另一种说法,则是淹死的。那是公元前322年,亚里士多德在他隐居的埃维厄岛上跳入厄里帕海峡自杀身亡。这个把埃维厄岛同希腊大陆分离开来的海峡以水流每日多次改变方向的奇异现象而闻名。据一些学者的想象推断,亚里士多德是因为找不到这一水流奇异现象的解释才投水自杀的,他当时说道:“愿厄里帕的水吞没我吧,因为我无法理解它。”

浅析亚里士多德的理想政体

浅析亚里士多德的理想政体 论文摘要亚里士多德作为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大家,被恩格斯誉为“最博学的人”。作为一名哲学家,他的贡献遍及逻辑学、形而上学、神学、伦理学、心理学、政治学、修辞学教育学、实学、风俗和雅典法律各个学科。从政治学的角度来看,亚里士多德被称为现代西方政治思想和政治文化的奠基人。他著名的一部关于政治理论的著作《政治学》,不仅标志着政治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且对西方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的政体思想是整部著作最有影响力的部分之一,至今对我们仍有启迪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对其《政治学》的研读,来研究亚氏的理想政体思想。 论文关键词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城邦理想政体 在世界文明上,被誉为古希腊最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科学家的亚里士多德是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人物。他的老师柏拉图谓之曰“学园之灵”,恩格斯高山仰止赞其为“最博学之人”。《政治学》作为亚里士多德关于政治领域最具影响力的论著,其思想对西方文化的根本倾向和内容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寻找世界理想政体的政治学鼻祖,亚里士多德在其专著《政治学》中用其独特的分析思维巧妙的设计了亚氏政体,这不仅仅对古希腊时代先哲们对社会政治制度的分析开辟一代先河,且其分析论证的成果对于后代社会发展都是一部难能可贵的大作,为当今社会的现状和处于急剧改革的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浪潮中提供宝贵的涓涓细流般理论养分。亚里士多德关于政体的思想,体现在《政治学》,《尼各马科伦理学》两书中,其中以《政治学》尤为集中。豍笔者认为,亚氏关于政体的思想在方法论上主要体现有三个层次:一是坚持整体的方法,视政体为相对独立的部分,整体内部的发展变化牵动部分的改动,在这个层次上,某些改动因子会直接导致政体的瓦解和重构。二是坚持务实中庸的思维方式,即以中道的方法来察看政体,在最接近实践中寻找适合现实的理想政体。豎亚里士多德通过横向的比较和纵向的时空不同维度对政体进行比较,运用独特的逻辑思维推论,从中发现唯有采用中道的方法才能够平衡政体的两种极端不良发展,从而实现政体最良好最长久存在之道;三是坚持自我价值原则,即在分析中设定一个自我的价值判断,当结合实证分析的时候,联系已有的价值原则,从而在理想的政体中佐证出人类终极价值追寻的政体。 一、政治学概述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分八卷阐释了自己的理论。在第一卷中,亚里士多德认为人天生就是一种政治动物。人无论愿不愿意都会在彼此的需要中产生对彼此的关系,从而在社会形成一定的政治范围内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卷中亚里士多德告诉我们准备考察最好的政体是什么。考察人类生活中存在的政体形式是非常必要的,包括那些人所称颂的理论形式,我们寻求他们之外的某些东西,为的是有意地做诡辩式的炫耀,我们从事这种研究只是因为现存的政体都有弊端;在第三卷中,亚里士多德认为一个人要想研究每一种政体是什么,就必须首先对城邦有清楚的认识,知道城邦是什么因为城邦是由一定数量的

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论思想

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论思想 亚里士多德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作为柏拉图的学生,他尽管受教于柏拉图,但是他并没有一味的崇拜权威,不具有自己的想法。他最重要的名言之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表明了亚里士多德的真实想法。在哲学方面,他有着与老师不同的观念,他认为世界是有各种本身的形式与质料和谐一致的事物所组成。这一观点在形成成一套系统的理论时,实体论呼之欲出。 亚里士多德“实体论”是代表古希腊哲学发展最高水平的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和柏拉图的理念论的逻辑基础上提出的,是古希腊哲学自然发展的逻辑结果。同时,实体论是亚里士多德哲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称为本体论或者共相论。这一理论主要包含了什么是实体,第一实体与第二实体是什么,实体生存与存在的原因是什么以及实体是如何生成的等四个问题。 亚里士多德在《范畴篇》中对实体下了一个基本的定义:“实体,在最严格、最原始、最根本的意义上说,是既不述说一个主体,也不依存于一个主体的东西。”在教科书《西方哲学史》中解释道:“一般说来,用来述说主体的东西或者是普遍的种属概念(如“人”“动物”等),或者是依附于被述说者的某种属性(如“白色的”“勇敢的”等),而被述说者则通常只能是具体的个别事物(如“苏格拉底”“那匹白马”等)。”也就是说实体首先必须是具体的、个别的东西。其次,实体是没有与之相反的东西的,即无属性。另外,实体没有程度上的差别,即不可比性。实体是一个“变中之不变”的一个存在。 在实体的概念之上,亚里士多德又提出了“第一实体”与“第二实体”的概念。实体有第一实体和第二实体之分。第一实体指客观存在的个别事物,例如某一个具体的人,这个杯子,这栋房子等等。而第二实体用于指第一实体的属或种,例如“人”、“动物”,第二实体已具有抽象的特征。亚里士多德认为第一实体是其他一切东西的基础,而其他一切事物有时被用来述说第一实体,有时存在于第一实体内部。如果没有第一实体,其他东西就不再存在。在第二实体中,当其越接近第一实体则其实体性就越多,例如当描述一只鸡是说她是“动物”比说她是“植物”更接近其实体性。 为了解释任何事物生成与存在的原因,亚里士多德在概括总结前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四因说”,包含了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与目的因。“质料”就是指事物由之生成并继续存留于其中的东西,例如雕像的青铜,酒杯的白银。任何事物都由质料构成,质料在事务的存在和生成起着基础的作用。“形式”包含了内在形式与外在形式。外在形式是事物表现在外的样子,而内在形式则要通过外在形式表现出来,所以说,形式也是事物的根本原因。“动力”即动变的本原,就是让事物开始运动的原因,离开了动因,事物则无变化,也就不存在了。“目的”一词的存在是因为亚里士多德认为万物的存在都有其存在的目的,不是无缘无故的。总的来说,质料和形式是事物的根本原因,两者不可转化。但是有时又是相对的,可以转化的。 亚里士多德认为质料与形式的关系即潜能与实现的观。质料以潜能的状态存在,形式则是实现。质料一旦获得形式,就可以成为现实的存在,说明质料获得了实现。所以二者可以转化。 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论有着巨大的进步性。具体表现在 第一:亚里士多德第一次对“实体”作了系统和深刻地研究和探讨,在总结、概括米利都学派和毕达哥拉斯学派在“实体”范畴上的观点的基础上,提出实体的范畴,实质上是对世界的统一性问题的探索。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学说”包含了辩证法思想,初步克服了理念论关于一般能够脱离个别、理念可以脱离可感事物独立存在这一错误观点的束缚。

浅谈亚里士多德的城邦理论_

亚里士多德一生著述颇丰,主要包括《论正义》、《论诗人》、《论财富》、《论灵魂》、《论快乐》、《论科学》等等。涉及了当时科学的所有门类,其中有关于逻辑、语言、文学艺术、伦理学、政治学、法学的著作。其政治学方面的著作是《政治学》、《雅典政制》《家政学》。《雅典政制》相当于雅典城邦政治制度史,是亚里土多德对158个城邦政治制度调查分析的成果的一部分。《政治学》是他最有影响的代表作。该书将城邦作为政治学的研究对象。现存《政治学》分八卷,分别论述城邦的起源、目的、本质,理想城邦的原则,城邦的性质及现实城邦等问题。对城邦的考察和分析是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中的重要内容。 什么是城邦?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城邦是一种伦理共同体,是为实现某种善业而建立的,是所有共同体中最崇高、最有权威,并且包含了一切其他共同体的共同体,所追求的是至善。同时,城邦也是一种政治共同体,因为人天生就是政治动物,城邦的至善在政治上体现为公正。 亚里士多德在探讨城邦起源时,还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命题:“人类自然是趋向于城邦生活的动物”。他认为,人按本性的要求必须过城邦生活,只有通过城邦生活,人的本性才能够实现。他认为,在人类社会中,必定存在着这样的结合体,他们一旦互相分离便不可能存在,例如,男人和女人,主人和奴隶。在这两种共同体的基础上,形成了构成城邦的最简单要素――家庭。家庭是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自然形成的共同体。当多个家庭为着比生活必需品更多的东西而联合起来时,村落便产生了。当多个村落为了满足生活需要,以及为了生活得美好结合成一个完全的共同体,大到足以自主或近于自足时,城邦就产生了。亚里士多德提出,城邦是自然进化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组织由低级向高级即由家庭——村社——部落——城邦逐步演进的结果。人类天生是合群的动物,必须过共同生活。亚里士多德进一步指出,城邦不只为生存而存在,它本质上是为优良生活而存在。同样,城邦的目的也不仅仅为寻取互助以防御一切侵害,以便利物品交换以促进经济的往来。 亚里士多德阐述了城邦的本质和目的。他把城邦比作有机的整体,个人是城邦的有机组成部分。个人的价值依赖于城邦。离开了城邦,人就无法完善自身。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是“至高而广涵的社会团体”。因为人类生活可在城邦范围内得到完全的自给自足,人的善业在城邦中得以完成。只有成为城邦的一员,人的本性在城邦生活中才得以充分显现,他才成为真正的人。虽然家庭和村社都以善为目的,而城邦的目的是“至善”,是公民“优良的生活”。亚里士多德用复杂性看待城邦,并相对突出城邦的政治性质。他认为关于把整齐划一是最优良的观点的论据明显不足,而且把整齐划一作为实现城邦目的的手段是无法付诸实施的。首先,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一个城邦趋于并达到整齐划一将会不再是一个城邦了……因为,城邦的本性就是多样化,若以倾向整齐划一而论,城邦将变成家庭,家庭又将变成个人”。家庭比城邦、个人比家庭更是“一”。因此,即便是能够使城邦趋向优良,而是促使城邦毁灭。其次,城邦不仅是由多个人组成的,而且是由不同种类的人组成的。种类相同是不可能产生一个城邦的。城邦不同于军事同盟,同盟的目的是相互支援,其力量在数量,至于异质还是同质,并不影响同盟作用的发挥。城邦也不同于民族,民族并不必须使其人口按村落为生。一个统一体在构成元素上必须是多元的,而且,各个元素之间是相互依存的,互利互惠,平等互惠是政治共同体的运行规则。亚里士多德认为,尽管由同一些人一直执政可能要优于轮番为治,但是,“根据所有公民天生平等的理由,这并不可能,同时,所有人都共享统治权才是公正的”。同样一些人,若当政,他们是统治者,若不当政,就成为被统治者,这样就消除了自由人不愿意完全被统治的烦扰。因此,一个城邦并不能在本性上是整齐划一的。亚里士多德指出:“追求城邦的这种极端齐一性显然并不是某种好事;因为家庭要比个人自足,城邦又比家庭要自足;而且只有在共同性达到了足够的自足时,一个城邦才能形成。”因此,整齐划一对城邦有百害而无一利,且只有多样性才能确保城邦的自给自足。 城邦从本质上说是多元而非整齐划一的,是所有公民共同参与其中的共同体。城邦的统治不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 2.2知识拓展: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孔子思想比较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孔子思想比较古希腊哲学三贤是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他们之间是师承关系。苏格拉底和中国的孔子有点象,喜欢教导年青人,但并无著述流传,我们今天都是通过他们学生的记述来了解他们的思想。 苏格拉底认为“心”是至高无上的,只有“心”能把握真正的形式和理想化。而感官对象只是有接近这种形式的倾向。比如我们可以考虑真实的三角形和抽象的三角形,真实的三角形指我们在经验中接近于抽象的三角形的那些具体个体。抽象三角形是理想化的对象,是“心”思考的对象。 苏格拉底是所谓唯心主义哲学的代表,当他被雅典权贵陷害入狱前曾得到消息并有机会逃亡,但他并未选择逃亡,而自愿留下受审。在狱中,苏格拉底曾以此为例驳斥了当时的机械唯物论:由于雅典人觉得给我定罪比较好,所以我也觉得坐在这里比较好,留下来接受他们所定的惩罚比较好,因为我可以发誓,要是当初我不认为接受这个城市给我的任何判决比起溜之大吉来是一个更正当、更体面的办法的话,我的筋骨早就按照有人所说的最上策办法,到了米加腊(Megara)或波奥提亚(Boeotia)了。 苏格拉底认为一切都是神创造与安排的,体现了神的智能与目的。提出最有知识的是神,知识最终从神而来,真正的知是服从神。后来的基督教护教者常以苏格拉底为例来说明希腊哲学是基督教神学的盟友。 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是唯心主义哲学最伟大的代表。柏拉图对于自然的看法是从人类需要和意向中先验地推导出来的,比如:神是好的,球是最完美的形式,因此,宇宙必然是球体的。 所谓先验即经验之前,指无需经验即可得出的知识,如:神是好的,人性本质上是善的等。 柏拉图轻视实验和技术,但重视数学这样的演绎科学,并在他的学园(Academy)中开设大量数学课程。 柏拉图认为感官对象处在不断变化中,只有心的对象“类”(共相)是不变的。因此理念是唯一的实在,个体是影子。“心”在发现“类”以前,它们是没有实在的。柏拉图的这种观点被称为唯实论。

亚里士多德的故事13个

亚里士多德的故事13个 亚里士多德的故事(一): 用整个大海来填满这个洞 有一天,亚里士多德正在海边沙滩上走路。他看到有个人正在用勺子从海里舀水,然后把水倒在岸边他挖的一个小洞里。亚里士多德正在为他自我的问题着急呢。他没有在意――一次,两次,他走近了那个人,但那个人那么专注,以至于亚里士多德也好奇了:”他在做什么?”他没法控制自我,而那个人绝对专注。他走到海边,舀满一勺水,带着水过来,把它倒到洞里去,再去海边......最终,亚里士多德说:”等一下,我不想打扰你,但你在做什么?你搞得我莫其妙。” 那个人说:”我要用整个大海来填满这个洞。” 亚里士多德,即使是亚里士多德,也大笑起来。他说:”你真笨!这是不可能的!你简直是疯了。你在浪费你的生命!只要看看海有这么大,你的洞这么小――并且就用一把勺子,你想把大海都勺到这个洞里去?你简直是发疯了!回家休息去吧。” 那个人笑得比亚里士多德还响,他说:”是的,我会走的,因为我的工作做完了。” 亚里士多德说:”你这是什么意思?”

他说:”你做的也一样――甚至更傻。看看你的头,它比我的洞还小。再看看自然、存在,它比这海洋还大。再看看你的思考――它们比我的勺子更大吗?”这人走了,大笑着走了。亚里士多德怔住了。 亚里士多德的故事(二): 亚里士多德是一位哲学家。可是,他小时候和很多小孩子一样,十分贪玩,对哲学并不感兴趣。亚里士多德的父亲是一名医生,因为医术很好,所以专门在宫廷里给贵族小孩看病。亚里士多德从小在宫廷里长大,经常和宫廷里的贵族小孩一齐玩。 那些贵族小孩每一天都在玩,不学习,什么事情都不做,有时还会相互炫耀自我的玩具、衣服。慢慢,亚里士多德也受到了他们的影响,不知不觉开始模仿起那些贵族小孩来。 亚里士多德的母亲看到他这样,十分担心,经常提醒他,说:“孩子啊,你应当好好用功读书才对啊。”可是,亚里士多德根本就不把母亲的话放在心上。 之后,不幸的事情发生了。亚里士多德的父亲生病去世了,母亲悲痛过度,也病倒了。虽然亚里士多德不喜欢读书,但他是个很孝顺的孩子。母亲生病了,他就一向守在床边照脑她。过了几个月,每亲的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更严重了。 一天,母亲拉着亚里士多德的小手说:“孩子,我快要到另外一个世界去了。你以后要多学习知识,这样才能成为

亚里士多德政治伦理思想的特点

[内容摘要]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和《尼各马科伦理学》中,既将政治与伦理问题分开来论述,又将二者联系起来考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政治伦理思想。其政治伦理思想的特点主要有:政治伦理思想体系的完整性、系统性;政治伦理思想内容的丰富性、开拓性;政治伦理思想研究方法的先进性、科学性。[关键词]亚里士多德;政治伦理思想;体系;内容;方法亚里士多德作为西方“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①和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②,一生在众多领域建树卓越。其政治学的代表作《政治学》一书,第一次将政治学和其他学科区分开来,使政治学形成了独立的研究领域,亚里士多德由此被公认为西方政治学的创始人;其伦理学的代表作《尼各马科伦理学》,是人类第一部系统完整的伦理学著作,奠定了亚里士多德作为西方伦理学创始人的基础。亚里士多德在这两部著作中,既将政治与伦理问题分开来考察,从而在西方思想史上第一次将政治学和伦理学做了学科的区分;又将二者联系起来分析,对政治与伦理采取了“连贯式价值理解方式”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政治伦理思想。一、亚里士多德政治伦理思想体系的完整性、系统性亚里士多德的政治伦理思想体系大致包括三部分,即政治伦理价值论、政治伦理规范论和政治伦理手段论。其中,政治伦理价值论是政治伦理的观念或理念部分,是其政治伦理思想的灵魂,它直接规约着政治伦理规范体系的建构和政治伦理的实践手段的选择;政治伦理规范论是关于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政治生活中应遵循的伦理道德的原则和规范的论述,是其政治伦理思想的核心,它内在地体现着政治伦理的价值目标,并通过直接规约政治伦理的实践行为将其现实化;政治伦理手段论是关于政治伦理实践手段的观点和主张,是政治伦理价值和政治伦理规范借助于一定的手段得以实现的环节,是政治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亚里士多德的政治伦理思想体系的每一构成部分也是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体系。在政治伦理价值论部分,亚里士多德分析了政治伦理的价值主体、价值客体和价值目标。政治伦理的价值主体是人。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人天生是一种政治动物”④的著名论断,并由此论述了人的本质就是要过共同(城邦)生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人的特长或功能在于具有德性,在于成为善良的人。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是若干家庭和种族结合成的保障优良生活的共同体,以完美的、自足的生活为目标。”⑤城邦的善即城邦中的伦理道德有意义于主体人,因而构成政治伦理关系中的价值客体。关于政治伦理的价值目标,亚里士多德在论述中用了可以互训的词汇,如“幸福”“自足”“最高的善”“优良的生活”等。亚里士多德的政治伦理规范体系主要包括政治伦理的最高原则、政治伦理的核心规范以及政治伦理的主要规范。其中,政治伦理的最高原则是指贯穿于政治伦理规范之中、概括地反映政治伦理规范的基本要求、在伦理规范体系中起主导作用的规范,这一规范即是中庸。“中庸是最高的善和极端的美”⑥。中庸是个人达到至善和城邦优良政体的唯一标准。政治伦理的核心规范是指政治行为主体在政治行为中遵循的最主要的规范,它直接体现着政治伦理的价值精神,是政治伦理价值目标实现的根本保证。在亚里士多德的政治伦理规范体系中,公正即是其规范体系中的核心规范。“在各种德性中,惟有公正是关心他人的善”⑦。可以说,公正就是关心他人的品质或德性。“公正是一切德性的总汇”⑧。各种德性都可以包括在公正之中,公正统摄其他德性。在公共生活中,只要具备了公正的德性,“其他的所有德性就会随之而来” ⑨。亚里士多德的政治伦理规范体系中还有勇敢、明智、友爱等。其中,勇敢主要是公民的政治伦理规范,明智主要是统治者的政治伦理规范,友爱则是公民和统治者共同的政治伦理规范。 [!--empirenews.page--] 二、亚里士多德政治伦理思想内容的丰富性、开拓性亚里士多德不仅创立了相对独立、完整的政治伦理思想体系,还对政治伦理的诸多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在很多方面都具有开拓性的意义。关于政治伦理的目的,亚里士多德以“人天生是政治动物”为理论分析的前提,得出城邦的目的就是满足人的需要的结论;亚里士多德是一个乐观的目的论者,他相信“宇宙万物都是向善的”⑩。因此一切技术、一切规划以及一切实践和抉择,都以某种善为目标,个人和城邦都是如此,而

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论

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论 王雅文 实体论是亚里士多德哲学中十分有争议的部分,有的学者认为,这一学说体现了逻辑学与形而上学的初步统一,对西方哲学的发展起着奠基性的作用;也有学者认为,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学说是完全错误的,如罗素在《西方哲学史》写道:“‘实体’一言以蔽之,就是把主词和谓语所构成的语句结构转用到世界结构上面来,而形成的一种形而上学的错误。”1但后来者无论站在肯定立场还是否定立场上评价这一学说的历史意义,都首先承认了实体论在亚里士多德哲学中的重要地位。从亚里士多德的整个哲学体系的结构来看,形而上学是其整个哲学体系的核心,存在学说又是其形而上学的核心,而实体论又是其存在学说的核心,因此,实体论作为所有核心的核心,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但通览亚里士多德在《范畴篇》和《形而上学》中对实体的所有论述,我们发现,这一学说有着明显的前后矛盾。对此,学者们已有相当精深的研究与论述,本文也是在参考这些资料的基础之上,重新梳理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论,以增进理解。 一何谓实体? 在《范畴篇》里,亚里士多德对实体有着明确的定义:“实体,就其真正的、第一性的、最确切的意义而言,乃是那既不可以用来述说一个主体又不存在于一个主体里面的东西,例如某一个个别的人或某匹马。”2对这个定义进行分析,发现它有两方面的涵义:实体是不可以用来表述别的主词的,而只能处于主语的位置上被别的词语述说;实体不存在于任何别的东西中,相反,“任何其他的东西……存在于第一性实体里面。”3亚里士多德对“某物存在于主体中”的解释是,虽然某物不是一个主体的组成部分,但却在这一主体身上得到体现,并且“离开了所说的主体,便不能存在”,这说明,“存在于主体中”的东西是不具有独立性的,必须依附于某个主体才能存在,相反,“不存在于主体中”的东西则具有独 1《西方哲学史》罗素著第二十二章商务印书馆; 2《范畴篇解释篇》亚里士多德著第12页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