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能与热机

内能与热机
内能与热机

内能与热机

一、单选题

1.关于温度、热量、比热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B. 物体内能增大一定是吸了热

C. 0℃的冰块,内能可能为零

D. 一

碗水倒掉一半后,内能减小

2.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铁块(c铜<c铁),使它们放出相等的热量后,再相互接触,则()

A. 热量从铜块传到铁块

B. 热量从铁块传到铜块

C. 它们之间不发生热传递

D. 无法确定

3.下列关于热量、内能与热值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

B. 在热传导过程中,物体向外传递100J的热量,其

内能也将减少100J C. 热传导是改变物体内能的唯一途径D. 热值大的物体在完全燃烧的情况下放出的热量多

4.一个孩子从滑梯上匀速滑下,其臀部有灼热的感觉,这一过程中,小孩子的()

A. 动能增大,势能减少,机械能不变

B. 动能不变,势能不变,机械能不变

C. 动能增大,势能减少,

机械能不变,内能增大D. 动能不变,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内能增大

5.如图所示,酒精灯对烧杯中一定质量0℃的冰水混合物加热,至沸腾后继续加热一段

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冰水混合状态,冰和水的总内能不变

B. 温度升高过程中,烧杯中水的机械能增

加C. 温度升高过程中,烧杯中水的内能不变D. 沸腾过程中,烧杯中水的内能减少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温度变化时,一定要吸收或放出热量

B. 热量的多少反映了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变化的多少

C. 物体的比热容越大,吸收的热量越多

D. 物体的温度越高,物体具有的热量越多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热机消耗的燃料越多,效率就越低

B. 热传递中温度总是从热的物体传给冷的物体

C. 同一物体,温

度降低的越多,放出热量就越多D. 人体内水的比例很高,有助于调节体温,以免温度变化太快对身体造成危害

8.保温瓶中盛有多半瓶0℃的水,将一小块-10℃的冰投入保温瓶中后盖上瓶塞,这时瓶内将发生的现象是

()

A. 水的温度降低,冰的温度升高

B. 水的温度不变,冰的温度升高

C. 水的质量增加,冰的质量减少

D. 冰和水的质量都不变

9.关于物体的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运动得越快,物体的内能越大

B. 温度越高的物体,所含的热量越多

C. 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

能一定会增加D. 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1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B. 花香四溢,是因为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C. 热传递时,

内能从温度高的物体转移到温度低的物体D. 内燃机都要靠火花塞点火来使燃料猛烈燃烧

11.质量相等的铁块和水,吸收相等的热量后,把铁块投入水中,则()

A. 热从铁块传给水

B. 热从水传给铁块

C. 铁块与水间不发生热传递

D. 无法确定是否发生热传递

12.关于热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所有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 汽车的动力是由汽油机的做功冲程提供的

C. 热量可以

从内能小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D. 升高相同的温度,比热容大的物体,吸收的热量多

13.将质量、初温分别相等的铁块和铝块(c铁<c铝)放在沸水中煮较长一段时间,则它们吸收的热量()

A. 铝块比铁块吸收的热量多

B. 铁块和铝块吸收的热量一样多

C. 铁块比铝块吸收的热量多

D. 条件不

足,无法确定

14.有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m甲:m乙之比为2:3,比热容c甲:c乙之比为2:1.如果它们放出相同的热

量,则它们降低温度之比为______ .

15.小明同学学习了燃料的热值后,考虑到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会被水吸收,而水的比热已知.(注:燃料

完全燃烧放热用Q放=mq计算,某燃料的热值用q表示;其质量用m表示).自己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的大小关系.他组装了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记录结果见下表:

(1)为了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小明同学选择了两套相同装置,在实验中还应控制:煤油和菜籽油的______ 相同、及______ 相同.(2)分析得出:煤油和菜籽油两种燃料中,热值较大的是______ .(3)小明同学还想利用这种实验方案计算出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那么小明还需要补充的实验仪器是:______ .利用此实验方法计算出的热值将比真实值______ (偏大/偏小).说说你的看法______ .

16.如图所示,在“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探究实验中,所选取的两种物

质是水和煤油.其实验器材有:两个电加热器、两个烧杯、两支温度计、表,

水和煤油则:(1)此实验中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是:______ .使用它的目的

是______ .(2)本实验中通过控制______ 来比较煤油和水吸收热量的多

少.(3)在给两种物质同时加热的过程中,通过观察______ 可看到在吸收

热量相同时,______ 温度变化慢.

17.如图,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

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1)加热相同时间后,分别测量两者的温度,

发现沙子的温度明显高于水,这是因为______ ;加热时搅拌沙子,目的是

______ .(2)在两烧杯上方分别盖上玻璃片,过一会儿发现装水烧杯上

方的玻璃片内侧有小水珠,用手摸两个玻璃片,发现装______ 烧杯上方的

玻璃片温度比较高,原因是______ .

18.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比较不同液体吸热升温特点.在两个相同烧杯中分别加入初温、体积相同的水和食

盐水,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直到沸腾.(ρ水<ρ盐水)(1)分别测量出水和食盐水的沸点,发现食盐水的沸点比水高.其中水沸腾时温度计的局部放大图如乙图所示,示数是______ ℃.(2)实验中还发现:从初温开始加热到开始沸腾,食盐水需要的时间比水的长,但是根据这个现象不能得出“食盐水比热容大”的结论,原因是:______ .(3)若烧杯中装有200g水,水的初温是50℃,则水升温到90℃的这

段加热时间内需要吸收的热量是______ J.[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

19.一辆汽车为50km长的新建大桥进行通车测试,如图所示。汽车总质量为1.5t,以

100km/h的速度匀速通过大桥,受到的阻力是总重的0.08倍,全程消耗了4kg的汽

油。g取10N/kg,求汽车通过大桥;(1)所需的时间;(2)牵引力所做的功;(3)汽油机的效率。(q 7J/kg)

汽油=4.6×10

20.某学校用锅炉烧水是,把质量为100kg,初温为20℃的水加热至沸腾,需完全燃烧2.8kg的焦炭,已知

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焦炭的热值q=3×107J/kg,若当地大气压强为一个标准大气压,求:(1)水吸收的热量;(2)焦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3)锅炉烧水时的效率。(4)若换用热值高达6×109J/m3的可燃冰代替焦炭来加热,应完全燃烧多少m3可燃冰。

21.已知干木柴的热值是1.2×107J/kg,完全燃烧0.7kg干木柴能放出多少焦耳热量?假设这些热量全部被水

吸收,能使多少kg水温度从20℃升高到70℃?已知水的比热为4.2×103J/(kg?℃)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解析】

解:A、温度高的物体分子运动剧烈,但不能说物体具有的热量多,因为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用具有、含有来修饰,故A错误;B、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因此物体内能增大不一定是吸了热,故B错误;C、因为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所以0℃的冰块具有内能,内能不为零,故C错误;D、一碗水倒掉一半后,物体含有的物质减少,内能减小.故D正确.故选D.A、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用具有、含有来修饰;B、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C、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D、物体内部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其大小与物质的量和温度有关.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内能、温度与热量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的掌握情况,同时也对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也进行了检测.

2.【答案】D【解析】

解:由公式Q=cm△t得,△t=,因铁块和铜块放出的热量相同,铁的比热容小于铜的比热容,且质量相等,所以铁块降低温度大于铜块降低的温度,由于不知道初温,所以无法确定铁块和铜块的终温高低;热传递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所以不能确定是否发生热传递,或热传递的方向。故选:D。解决此题要知道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要有温度差,结合热量的公式Q=cm△t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考查了热量的计算、热传递的方向,知道铁和铜比热容的大小关系是突破口,然后熟练应用吸热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

3.【答案】B【解析】

解:A、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而不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

传递,因为内能大,温度不一定高,故A错误;B、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小,内能的改变是物体传递热量的量度,所以物体向外传递100J的热量,其内能也将减少100J,B正确;C、热传递和做功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所以C说法错误;D、根据Q=mq,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不仅与物体的热值有关,还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所以热值大的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不一定多,D错误。故选:B。(1)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

温物体或从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2)热值是指1kg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燃料的一种

特性,和燃料的密度、是否燃烧、是否完全燃烧等无关,和燃料的种类有关;(3)改变物体的内能

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此题主要考查了热量、温度、内能的关系,首先要掌握其区别和联系,针对概念一定要注意把握条件,结合实际加以分析。

4.【答案】D【解析】

解:一个孩子从滑梯上匀速滑下,小孩的质量不变,速度不变,动能不变;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小孩在下滑的过程中,没有发生弹性形变,不具有弹性势能.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动能

不变,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内能增大.故选D.本题判断动能和重力势能大小的变化,从动能和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考虑.(1)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2)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被举得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3)弹性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发生弹性形变的大小,发生弹性形变的难易程度.弹性形变越大,发生弹性形变越难,弹性势能越大.在物体没有发生弹性形变时,不

考虑弹性势能.(4)机械能=动能+势能.通过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影响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能判断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的变化.

5.【答案】D【解析】

解:A、冰是晶体,由于晶体熔化过程中处于冰水混合状态,吸热,内能增加,但温度始终保持0℃不变,故A错误;BC、温度升高过程中,吸收热量,水的内能增加,但机械能不变,故BC错误;D、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水的质量减小,故水的内能减小,故D正确。故选:D。(1)晶

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2)沸腾过程,水的质量较小,内能减小。本题考查学

生对于晶体在熔化过程和沸腾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升高的理解和掌握。

6.【答案】B【解析】

解:A、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物体温度变化,则内能改变,物体内能改变

可能是发生了热传递,也可能是做功,故A错误;B、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热量,所以热量的多少反映了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变化的多少,故B正确;C、由Q吸=cm(t-t0)可知,吸收热量的多少和物质的比热容、物体的质量,以及温度的变化值有关,且是比热容越大、质量越大、升温越多的物体吸收热量就越多,故C错误.D、热量是出现在热传递过程中的一个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含有热量,可以说吸收或放出热量;故A错误.故选B.(1)要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并且这两种方法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2)在热传递过程中

传递内能的多少叫热量,热量是个过程量,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存在着温度差;(3)根据吸热的计算公式Q吸=cm(t-t0)得出吸收热量与什么因素有关;(4)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存在于热传递过程中,只能说吸收或者放出热量,不能说含有或者具有热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内能、温度、热传递的理解,是中考的热点,热学的难点.要特别注意: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但是,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

7.【答案】D【解析】

解:A、热机消耗的燃料多、燃烧放出的热量多,但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可能更多,即效率可能更高,所以据消耗燃料的多少是不能判断热机效率大小的,故A错误;B、热传递中,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的不是温度,故B错误;C、由Q=cm△t可知,没有外界做功时,同一物体,温度降得越多,放出的热量就越多,若物体的状态,c液随之改变,故C错误;D、生物体内水的比例很高,在外界环境温度升高时,生物体即使吸收较多的热量,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体温不会升的过高;同理在在外界环境温度降低时,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即使放出较多

的热量,体温也不会过低,所以生物体内的水分有助于调节生物体自身的温度,以免温度变化太快对生物体造成损害。故D正确。故选:D。(1)热机的效率是指热机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产生的能量之比。比值越大,则效率越高。(2)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热量;(3)根据

Q=cm△t可知,质量、比热容一定时,放出热量与温度的关系;(4)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本题考查了热机的效率概念的了解、还考查学生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热传递的实质以及水的比热容的特点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是热学的难点,是中招的热点。

8.【答案】B【解析】

解:因为温度较低的冰块放进温度较高的水中后,要发生热传递,-10℃的冰块吸热后温度升高,由于0℃的水较多,故冰块能吸收足够的热量升温到0℃,0℃的水放热后,温度不变,由液态水

凝固成0℃的冰,故水的质量减少,冰的质量增加.故选B.0℃是水的凝固点,是冰的熔点,所以在0℃时如果能吸热,冰会熔化,如果能放热,水会凝固.此题考查了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的条件,是一道基础题,要掌握.

9.【答案】C【解析】

解:A、内能和机械能无必然联系,故机械能大的内能不一定大,故A错误;B、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含有多少热量,故B错误;C、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温度有关,故同一物体质量不变,温度升高,所以内能增大,故C正确;D、物体内能增加,可能从外界吸收热量,也可能是外界物体对它做了功,故D错误;故选C.(1)内能和机械能无必然联系;(2)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含有多少热量;(3)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温度有关;(4)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此题考查了内能和机械能的联系、热量的理解、内能的影响因素等知识点,是一道综合题.

10.【答案】D【解析】

解:A、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故A正确;B、花香四溢是花香分子在空气中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是扩散现象,故B正确;C、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有温

度差,并且热量是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故C正确;D、柴油机与汽油机采用的点火方式不同,柴油机采用压燃式,汽油机采用点燃式,故D错误。故选:D。(1)液体温度计的制作原理: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2)不同的物质的分子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这一现象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3)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有温度

差;(4)柴油机和汽油机在构造和点火方式的区别:柴油机顶部没有火花塞,有一喷油嘴,是压燃式;汽油机顶部有火花塞,为点燃式。此题考查了温度计的原理、扩散现象、热传递的条件以及

内燃机的点火方式,我们要学会使用所学物理知识来解释我们生活中的有关现象;考查理论联

系实际的能力。

11.【答案】D【解析】

解:水的比热容最大,相同质量的铁块和水,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水的温度变化较小,但由于铁

块和水的初温没有告知,无法判定两者末温的高低,因此它们之间的热传递方向也无法确定;故选D.物体间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先结合热量公式Q=cm△t分析铁块和水的温度关系,判断出铁块和水的末温大小后,再判断热传递的方向.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发生热传递的条件

和比热容相关知识进行分析解答.

12.【答案】D【解析】

【分析】(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的运动属于扩散现象;(2)汽油机

的做功冲程为汽车提供动力;(3)热量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4)根据Q=cm△t分析吸收的热量的多少。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子的热运动,汽油机的工作原理、热传递的条件以及吸热多少的判断,综合性较强,需要学生多方联系、认真思考解答。【解答】

A.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故A正确;

B.汽车的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为汽车提供动力,故B正确;

C.热量只能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可能小,故热量可以从内能小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故C正确;

D.根据Q=cm△t知,质

量相同的物体、升高相同的温度,比热容大的物体,吸收的热量多,故D错误。故选D。

13.【答案】A【解析】

解:将铁块和铝块放在沸水中煮一段较长的时间,二者的末温相同,由于初温相同,所以升高的

温度相同;因为铝的比热容比铁的比热容大,在铁块和铝块的初温和末温、质量都相同时,由Q

=cm△t可以知道,比热容大的吸收的热量多,因此铝块比铁块吸收的热量多。故选:A。由公式吸

Q吸=cm△t可以知道,在温度变化和质量相同时,铝的比热容大,所以吸收热量就会更多。本题

考查了学生对吸热公式的掌握和运用,知道将铁块和铝块放在沸水中煮到温度不再升高,二者

的末温相同是本题的突破口。

14.【答案】3:4【解析】

解:已知=,放出热量之比Q甲:Q乙=1:1,比热容之比=,由Q放=cm△t得,它们降低温度之比:===×=.故答案为:3:4.已知两物体质量之比为2:3,比热容C

:C乙之比为2:1,放出相同的热量,根据公式Q=Cm△t变形,计算它们降低的温度之比.考查学甲

生对热量公式的理解和运用,计算时要细心,防止因颠倒而出错!

15.【答案】质量;水的质量;煤油;天平;偏小;燃料并不可能完全燃烧,燃料燃烧放出的热会散失到空气中,又或被烧杯等实验装置吸了热,使Q放大于Q吸【解析】

解:(1)因燃料放出的热量与质量有关,必须控制燃料的质量相等,由于水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

度受水的质量的影响,所以在实验中应控制水的质量相等;(2)由图表数据可知在相同时间内甲杯中的水温度升高的快,所以煤油的热值较大;(3)要控制质量相等,需要用天平来测量;由于燃料并不可能完全燃烧,燃料燃烧放出的热会散失到空气中,又或被烧杯等实验装置吸了热,使Q

大于Q吸,依此计算出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比实际要偏小些.故答案为:(1)质量;水的质量;(2)放

煤油;(3)天平;偏小;燃料并不可能完全燃烧,燃料燃烧放出的热会散失到空气中,又或被烧杯

等实验装置吸了热,使Q放大于Q吸.本题主要考查利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设计实验的能力,由于燃料的热值不能直接测量,所以通过水温升高的度数大小来体现燃料的热值大小,又由于

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既与燃料的质量多少有关,又与燃料的热值大小有关,所以在设计实验时

应控制质量相同.本题是一道关于热值的实验探究题,知道热值的意义;会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设计探究实验是本题的解题关键.

16.【答案】天平;为了得到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通电时间;温度计示数;水【解析】

解:(1)为了得到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应加选的器材是天平.(2)用相同的加热器进行加热,在相等时间内煤油和水吸收的热量相等,为了使煤油和水吸收相同的热量,应该对煤油和水加热

相等的时间.(3)该实验是通过过观察温度计示数的变化反应物质吸收相同热量后,水的温度变化慢,说明水的吸热能力强.故答案为:(1)天平;为了得到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2)通电时间;

(3)温度计示数;水.(1)测物体的质量需要用天平;(2)用相同的加热器进行加热,在相等时间内煤油和水吸收的热量相等.(3)不同的物质吸热能力不同,为反应物质的吸热能力大小,物理学中引入了比热容这个物理量.本题是一道基础题,知道质量的测量工具、知道反应物质吸热能力的物理量、应用控制变量法即可正确解题.

17.【答案】沙子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使沙子受热均匀;水;水蒸气液化放热【解析】

解:(1)由Q吸=cm△t得,△t=,水和沙子的质量相同,吸收相同的热量,由于沙子的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所以温度变化较大.加热时搅拌沙子,目的是使沙子能够均匀受热.(2)装水烧

杯上方的玻璃片内侧的小水珠是由于水蒸发形成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在液化时要放热,

所以烧杯上方的玻璃片温度比较高.故答案为:(1)沙子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使沙子受热均匀;(2)水;水蒸气液化放热.(1)根据Q吸=cm△t变形公式△t=进行分析.在加热过程中,为使沙子能够均匀受热,要不断进行搅拌.(2)分析装水烧杯上方的玻璃片内侧水珠的形成原因,利用液化放热的原理进行解释.此题考查了学生对比热容的认识及理解,同时考查了物态变化中

的液化现象及其特点.

18.【答案】98;未控制水和食盐水的质量相同和升高的温度相同;3.36×104【解析】

解:(1)根据图中所示,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温度计示数为98℃;(2)要比较比热容的大小,需控制水和食盐水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因此仅由“加热食盐水到沸腾需要的时间长”是不能得出食盐水的比热容大的结论,因为实验中没有保持二者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3)水的质量:m=200g=0.2kg,水升温到90℃的这段加热时间内需要吸收的热量:Q=cm△t=4.2×103J/(kg?℃)

×0.2kg×(90℃-50℃)=3.36×104J。故答案为:(1)98;(2)未控制水和食盐水的质量相同和升高的温度相同;(3)3.36×104。(1)由图示温度计确定其分度值,然后读出其示数;(2)要比较比热容的大小,必须得控制其他物理量不变。保证两者质量不变,温度差相同,才可以比较比热容的大小;(3)然后根据Q=cm△t求出水吸收的热量。本题考查温度计的读数、控制变量法的应用以及热量的计算,本题的关键点是会利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

19.【答案】解:(1)由v=s

t 可得,所需的时间:t=s

v

=50km

100km/?

=0.5h;(2)汽车总质量m=1.5t=1.5×103kg,汽

车的总重力G=mg=1.5×103kg×10N/kg=1.5×104N,汽车受到的阻力是总重的0.08倍,即

内能与热机综合计算题

内能与热机综合计算题 1、小彤家使用的是瓶装液化气,每瓶中装入的液化气质量为21kg。液化气的热值取 5×107 J/kg.(1)1kg的液化气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是多少(2)若整瓶液化气完全燃烧释放热量的60%被利用,那么散失的热量是多少(3)小彤想节约能源、降低能耗,若将上述散失的热量全部利用起来,可以把多少温度为20℃的水加热到100℃ 2、使20g冰的温度从—100C升高到00C,但未熔化成水,需要吸收多少热量如果这些热量是由温度从50C降低到00C的水来供给的,需要多少克50C的水[冰的比热容是×103J/(kg·0C) 水的比热熔4.2×103J/(kg·℃)] $ 3、一轻质铝壶中装2kg水,当把水①从20℃加热到100℃时,请问吸收多少热量②如果用来加热是一台燃气灶,且效率是50%,燃气的热值是5×107 J/kg那么需要多少kg燃气 4、某中学为学生供应开水,用锅炉将200kg的水从250C加热到1000C,燃烧了6kg的无烟煤。[水的比热容是×103J/(kg·0C),无烟煤的热值是×107J/kg] 求:(1)锅炉内200kg的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J (2)6kg无烟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J (3)此锅炉的效率是多少 [ 5、用天然气灶烧水,燃烧的天然气,使100kg的水从20℃升高到70℃.已知水的比热容c =×103J/(kg·℃),天然气的热值q=×107J/m3。求:(1)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2)水吸收的热量Q吸。(3)燃气灶的效率η。 · 5、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常见的利用太阳能的装置。某品牌太阳能热水器,在晴天能接收到的太阳能平均辐射强度(用R表示)为R=300J/(m2·s),它表示每平方米面积上一秒内接收到

初三物理内能与热机知识点总结(完整资料)

初三物理内能与热机知识点总结 1.内能:在物理学中,把物体内所有的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内能的单位是焦(J) 2.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之一是:温度,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分子动能越大,物体的内能也越多。这说明,同一物体的内能是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是:①做功;②热传递这两种方式对于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4.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物体对外做功,自身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5.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两个物体有温度差;热传递的方式有:传导、对流和辐射;发生热传递时,热量(内能)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低温物体吸收热量,直到温度相同时,热传递才停止。 14.2热量与热值 1.热量:在物理学中,把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改变的多少叫做热量。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2.热量用字母Q表示,单位是焦(J)。一根火柴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约为1000J。3.实验表明:对同种物质的物体,它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温度的变化多少成正比。 4.热值:把1kg某种燃料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5.热值是燃料的一种属性,与质量、是否完全燃烧等没有关系,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不同燃料的热值一般不同。 6.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Q=qm或Q=qV 7.Q表示热量,单位是焦(J),q表示热值,单位是焦/千克(J/kg)或焦/米3(J/m3);m表示质量,单位是千克(kg);V表示体积,单位是米3(m3) 8.氢气的热值很大,为q氢=1.4×108J/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m3的氢气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为1.4×108J。 9.提高炉子效率的方法:①改善燃烧条件,使燃料尽可能充分燃烧;②尽可能减少各种热量损失 14.3研究物质的比热容 1.比热容: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与物质的质量、体积等无关,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同种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有关。 3.比热容用字母c表示,单位是:焦/(千克?℃),符号是:J/(kg?℃) 4.水的比热容很大,为c水=4.2×103J/(kg?℃),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3J。 5.水的比热容大,在质量和吸收的热量相同时,升高的温度比其它物质小;放出的热量相同时,降低的温度比其它物质小,因而温差变化较小。 6.水的比热容大,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比其它物质吸收的热量多,因

2020年秋沪粤版九年级期中复习—12章内能与热机计算培优练习

12章内能与热机计算培优练习 1.为了测定铅的比热容,把质量为200g 的铅块加热到98℃,再投入到80g 的12℃水中, 充分混合后水的温度为18℃。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若不计热损失,求: (1)水吸收的热量; (2)铅的比热容。 2.一个电热水壶内装有1kg 的冷水,经过加热后水温从18℃升高到98℃,求:电热水壶内 的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c 水=" 4.2× 10" 3 J /(kg·℃)] (2分) 3.如图所示,重庆网红“木桶鱼”是在木桶里放入高温的鹅卵石,再加入质量为2kg 初温度为60℃的鱼汤,鹅卵石放热能使鱼汤沸腾[一个标准大气压,鱼汤的比热容为水的比热容()34.210J/kg c =??水℃],求: (1)鱼汤所吸收的热量为多少J ? (2)若鹅卵石放出的这些热量由天然气提供,天然气完全燃烧,需要天然气多少m 3?(73 3.510J/m q =?天然气) 4.由实验测量可知,质量是100g 、初温是24℃的实心金属球吸收2.3×103J 的热量后,温度升高到74℃,则该金属球的比热容是多少?查下表可知这种金属可能是哪种?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单位:J/(kg· ℃)]

5.某太阳能热水器有30支集热管,装水300升,每支集热管每小时接收太阳能约为4.2× 106J ,若吸收的太阳能的40% 被水吸收,则该热水器每小时水温能升高多少℃?[c 水=4.2× 103J/ (kg·°C)] 6.已知煤油的比热容是3o 2.110J/(kg C)c =??煤油,当煤油吸收了4.2× 105 J 的热量,煤油温度升高了 20℃ 。 (1)煤油的质量为多少? (2)若这些热量被10 kg 的铜块吸收,则铜块升高的温度是多少? [取 3o 0.410J/(kg C)c =??铜] 7.天然气是一种热值高、污染小的清洁能源, (1)完全燃烧0.035 m 3的天然气放出多少J 的热量? (2)若这些热量50%被水吸收,能使多少kg 的水温度升高50摄氏度(保留一位小数)? [水的比热容c =4.2×103 J/(kg·℃),天然气的热值取q =4×107 J/m 3] 8.2019年成都氢燃料新能源公交车大量投放使用。氢燃料具有清洁无污染、效率高等优点,被认为是21世纪的理想能源[()34.210J/kg c =??水℃,8 q 1.410J/kg =?氢],求: (1)质量为300 g 的氢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若这些热量全部被质量为200 kg ,温度为15℃的水吸收,求水升高的温度。 9.某校为学生供应开水,用锅炉将200kg 的水从25℃加热到100℃,共燃烧了7kg 焦炭。试求: (1)锅炉内200kg 的水吸收的热量?[c 水 = 4.2×103J/(kg·℃)] (2)7kg 焦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 焦炭= 3.0× 107J/kg] (3)假设完全燃烧,此锅炉燃烧焦炭用来加热的效率? 10.国土资源部宣布我国海洋地质科技人员在广东沿海珠江口盆地东部海域首次钻获高纯度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样品。“可燃冰”作为新型能源,有着巨大的开发使用潜力。 (1)用“可燃冰”烧水, 0.1 kg“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多少焦耳?(假设“可燃冰”的热值q =4.2× 108J/kg) (2)若加热效率仅为50%,则被水吸收的热量共有多少焦耳? (3)这么多热量标准气压下可以使50 kg 的水从20℃升高到多少摄氏度? 11.小明在探究“物质的放热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分别用质量均为0.5kg 的水和另一种液体进行对比实验(其中甲液体为水),并用图象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如图所示,实

年秋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期末综合复习——13章内能与热机(热机效率计算)(仅供参考)

13章内能与热机(热机效率计算)1.如图所示,是最新一款无人驾驶汽车图片。汽车自动驾驶时使用雷达传感器,以及激光测距器来了解周围的交通状况。该款车以90km/h的速度在一段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了12km时,消耗汽油2.25×10-3m3,假设燃油完全燃烧,汽油机的效率为30%,则这段运动过程中: (1)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该汽车发动机做的有用功; (3)该汽车发动机的输出功率; (4)该汽车在以此速度行驶的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已知汽油的密度为0.8×103kg/m3,汽油的热值取4.5×107J/kg) 2.大量研究表明,我国家庭分散燃烧煤炭是产生雾霾的重要原因,因此高效利用及用清洁能源替代煤炭已经刻不容缓。太阳能热水器很好地利用了清洁能源。小明家太阳能热水器可装水200kg,在夏季将这些水从35℃加热到85℃.向:[c水=4.2×103J/(kg?℃),煤炭热值q=3.0×107J/kg] (1)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J? (2)如果煤炭加热水的效率为30%,加热上述水需要多少煤炭?(保留2位小数) 3.某新款汽油动力小汽车,在一段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了100km,用了1h,已知车的总质量为1.2t,车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十二分之一,求:(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该车行驶的速度; (2)该车牵引力做的功和功率; (3)若该车行驶100km,消耗汽油5.6kg,求汽车发动机的效率(汽油热值 q=4.6×107J/kg)。(取g=10N/kg) 4.太阳能热水器是把太阳能转化为内能的设备之一,某品牌太阳能热水器每小时平均接受4.2×106J的太阳能,在5h的有效时间内,将热水器中体积为100L、初温为20℃的水温度升高到40℃。水的密度1.0×103kg/m3,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求: (1)该热水器中水吸收的热量; (2)该热水器的热效率; (3)若改用煤气来加热这些水,需要完全燃烧多少千克煤气(煤气的热值 q=4.2×107J/kg,假设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的90%被水吸收)。 5.用煤气灶烧水,燃烧0.5kg的煤气,使50kg的水从20℃升高到70℃,煤气的热值为4.2×107J/kg,求: (1)0.5 kg 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水吸收的热量. (3)燃气灶烧水的效率. 6.聊城首批30辆氢燃料新能源公交车投放使用,氢燃料具有清洁无污染、效率高等优点,被认为是21世纪最理想的能源。[c水=4.2×103J/(kg·℃);q氢=1.4×108 J/kg]求: (1)质量为0.3 kg的氢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若这些热量的80%全部被质量为100 kg,温度为10 ℃的水吸收,则水升高的温度; (3)某氢能源公交车以145kW的恒定功率做匀速行驶,如果0.3 kg的氢燃料完全燃烧获得热量的焦耳数和公交车所做的功相等,则这些热量能让该公交

第十三章 内能与热机 知识要点总结

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 一、温度与温度计 1、温度(t):物体的冷热程度。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符号℃ 0℃: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100℃: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 国际温标(热力学温度)(T)与摄氏温度的换算关系:T=t+273 (k) 2、温度计使用 用前看清: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 用时放对:温度计的液泡浸没在被测液体中,不碰容器底和容器壁 读时不离:待温度计液柱稳定后读数,读数时温度计的液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视线与液柱上表面相齐。 记时单位:记录时要写清数值和单位。如“t铁=28.3℃”表示某铁块温度是28.3摄氏度。 3、体温计结构与功能相适应之处 1、液泡较大而毛细管很细:使体温计灵敏,精确 2、缩口:使体温计能离开人体读数,但每次使用前要消毒并甩。如 果 没有甩,则其示数只能上升不能下降,为已测温度中的最高记录。 3、三菱形截面:相当于放大镜,对很细的液柱进行放大,便于读数 4、厚液泡壁:使甩动体温计是内部水银不会由于惯性而突破液泡流出, 但也使 得测量时需要更长时间。 二、内能与内能的改变 1、内能:物体内所以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2、内能的有关因素(物体的温度、质量和状态) 内能:分子动能→分子质量+分子运动速度→物体温度 分子势能→分子质量+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距→物体状态 分子数目→分子个数 ↓ 物体质量 3、改变内能的方法: 做功: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大,如折铁丝;物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减小,如气体膨胀;【特点:需要用力,有通过距离】 热传递:高温物体将热量传递给低温物体【特点:物体间温度不同,有温差】 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4、热量(Q):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单位:J 5、温度不能传,热量不能含

12章《内能与热机》计算专题

1、某家庭需要将50kg、10℃的水加热到50℃做为生活用水,他们利用煤气灶烧热水时,需要燃烧0.8kg的煤气.已知煤气的热值q=4.2×107J/kg.水的比热容为c=4.2×103J/(kg?℃).求: (1)把50kg、10℃的水加热到50℃需吸收的热量;(8.4×106J) (2)0.8kg的煤气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3.36×107J) (3)煤气灶烧水的效率.(25%) 2、水壶里装有2L、20℃的水,用天然气炉具将其加热至沸腾,已知天然气的热值为8×107J/m3,大气压强为1标准大气压,c水=4.2×103J/(kg?℃),求: (1)烧开这壶水,水需要吸收多少热量?(6.72×105J) (2)若烧开这壶水消耗的天然气是0.021m3,则天然气炉具的效率是多少?(40%) 3、煤、石油、天然气的过量开采使人类面临能源危机.某县在冬季利用地热能为用户取暖.县内有一口自喷状态地热井,出水温度为90℃,出水流量为 150m3/h. (1)求每小时流出的地热水温度降低到50℃,所放出的热量.(2.52×1010J )(2)这些热量如果用天然气蒸汽锅炉供热,且天然气蒸汽锅炉的热效率为90%,则利用上述地热能供暖一小时可以节约多少天然气?(700m3) (ρ水=1.0×103kg/m3,c水=4.2×103J/(kg?℃),天然气的热值为4×107J/m3)

天然气是我市居民使用的一种主要燃料,使用燃气热水器把50kg的水由20℃升高到40℃,问: (1)水需要吸收多少热量?(4.2×106J) (2)如果燃气热水器的实际效率是60%,获得这些热量需要多少m3的天然气?[天然气的热值为4.0×107J/m3,水的比热容c=4.2×103J/(kg?℃),设天然气完全燃烧].(0.175m3) 我国北方地区冬季用燃煤取暖所造成的大气污染,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现在有些家庭已经改用燃油取暖,以降低对大气的污染.小明通过估算得知,他家房间内空气的质量约为300kg.他将住房的门窗关闭好,用燃烧柴油来取暖,并使室温升高10℃,已知柴油的热值为4.3×l07J/kg,空气的比热容为1.0×103J/(kg?℃).试求: (1)室温升高10℃时室内空气吸收的热量;(3×106J) (2)若柴油燃烧时能量利用的效率为30%,试求该次取暖需要燃烧柴油的质 量.(0.233kg) 一台柴油机的热机效率为25%,用这台柴油机工作时,完全燃烧2Kg的柴油可做多少有用功?(柴油的热值为3.3×107J/Kg)(1.65×107J)

初三物理内能与热机知识点总结

内能与热机知识点总结 1.内能:在物理学中,把物体内所有的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内能的单位是焦(J) 2.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之一是:温度,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分子动能越大,物体的内能也越多。这说明,同一物体的内能是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是:①做功;②热传递这两种方式对于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4.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物体对外做功,自身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5.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两个物体有温度差;热传递的方式有:传导、对流和辐射;发生热传递时,热量(内能)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低温物体吸收热量,直到温度相同时,热传递才停止。 热量与热值 1.热量:在物理学中,把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改变的多少叫做热量。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2.热量用字母Q表示,单位是焦(J)。一根火柴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约为1000J。3.实验表明:对同种物质的物体,它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温度的变化多少成正比。 4.热值:把1kg某种燃料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5.热值是燃料的一种属性,与质量、是否完全燃烧等没有关系,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不同燃料的热值一般不同。 6.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Q=qm或Q=qV 7.Q表示热量,单位是焦(J),q表示热值,单位是焦/千克(J/kg)或焦/米3(J/m3);m表示质量,单位是千克(kg);V表示体积,单位是米3 8.氢气的热值很大,为q氢=×108J/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m3的氢气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为×108J。 9.提高炉子效率的方法:①改善燃烧条件,使燃料尽可能充分燃烧;②尽可能减少各种热量损失 研究物质的比热容 1.比热容: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与物质的质量、体积等无关,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同种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有关。 3.比热容用字母c表示,单位是:焦/(千克?℃),符号是:J/(kg?℃) 4.水的比热容很大,为c水=×103J/(kg?℃),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103J。 5.水的比热容大,在质量和吸收的热量相同时,升高的温度比其它物质小;放出的热量相同时,降低的温度比其它物质小,因而温差变化较小。 6.水的比热容大,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比其它物质吸收的热量多,因

2020年秋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期末复习——13章内能与热机(热机效率计算)

13章内能与热机(热机效率计算)1.一辆使用汽油为燃料的汽车,以54km/h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发动机的实际功率为23kw。若小汽车行驶的距离为75km,汽车的热值 q=4.6×107J/kg,小汽车发动机的效率为25%。求小汽车在这段路程中: (1)运动的时间; (2)发动机所做的功; (3)若将汽车在该次行驶过程中损失的热量用来加热水,可将多少千克的10℃冷水加热到40℃的温水供家庭使用?(结果保留整数) 2.一容器中装有40kg温度是10℃的冷水,若用某一天然气灶把它加热到 温度为60℃时,共用了0.6m3的天然气,已知天然气的热值为2.8×107J/m3,水的比热容4.2×103J/(kg·℃)。 (1)这次加热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0.6m3的天然气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是多少? (3)该热水器的实际效率是多少? 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小汽车越来越多地走进了百姓人家。一辆用汽油作为燃料的小汽车,质量为1.5吨,该车以72km/h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108km,消耗汽油9kg,发动机的实际功率为23kW。已知汽油的热值q=4.6×107J/kg,求小汽车在这段路程中: (1)运动的时间; (2)发动机所做的功;

(3)发动机的效率。 4.小明学习了热学的有关知识后,知道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他想估算一下自己家每天烧水做饭需要的热量.于是小明仔细记录了他家每天烧水、煮饭、炒菜需要的时间,并把它折算成烧水时间,相当于每天将30 kg 20 ℃的水烧开. (1)小明家每天烧水做饭需要多少热量? (2)如果普通煤的热值为3×107 J/kg,从理论上讲小明家每天烧水做饭需要多少千克普通煤? (3)小明家实际平均每天需要烧4块蜂窝煤,按每块蜂窝煤含煤0.5 kg 算,他家每天实际用煤2 kg,由此小明计算出他家煤炉的效率只有16.5%.你认为小明家煤炉效率低的原因是什么? (4)从大的方面讲,家用煤炉除了热效率低、浪费能源的缺点外,另一个主要缺点是什么? 5.冰的熔化热是指单位质量的冰熔化过程中所吸收的热量,冰的熔化热为λ=3.35×105J/kg。现将2 kg初温为-10°C的冰用燃气灶进行加热直至刚好全部熔化。求∶ [已知冰的比热容c冰=2.1×10 3J/(kg·℃),天然气的热值q=4.0×107J/m3] (1)冰刚开始熔化之前需要吸收的热量; (2)冰全部熔化成水的过程中所需要吸收的热量; (3)若加热效率为50%,则整个过程中至少需要消耗多少立方米的天然气。

初三物理内能与热机知识点总结

初三物理内能与热机知 识点总结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内能与热机知识点总结 1.内能:在物理学中,把物体内所有的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内能的单位是焦(J) 2.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之一是:温度,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分子动能越大,物体的内能也越多。这说明,同一物体的内能是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是:①做功;②热传递这两种方式对于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4.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物体对外做功,自身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5.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两个物体有温度差;热传递的方式有:传导、对流和辐射;发生热传递时,热量(内能)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低温物体吸收热量,直到温度相同时,热传递才停止。 14.2热量与热值 1.热量:在物理学中,把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改变的多少叫做热量。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2.热量用字母Q表示,单位是焦(J)。一根火柴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约为1000J。 3.实验表明:对同种物质的物体,它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温度的变化多少成正比。

4.热值:把1kg某种燃料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5.热值是燃料的一种属性,与质量、是否完全燃烧等没有关系,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不同燃料的热值一般不同。 6.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Q=qm或Q=qV 7.Q表示热量,单位是焦(J),q表示热值,单位是焦/千克(J/kg)或焦/米3(J/m3);m表示质量,单位是千克(kg);V表示体积,单位是米3(m3) 8.氢气的热值很大,为q氢=1.4×108J/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m3的氢气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为1.4×108J。 9.提高炉子效率的方法:①改善燃烧条件,使燃料尽可能充分燃烧;②尽可能减少各种热量损失 14.3研究物质的比热容 1.比热容: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与物质的质量、体积等无关,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同种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有关。 3.比热容用字母c表示,单位是:焦/(千克?℃),符号是:J/(kg?℃) 4.水的比热容很大,为c水=4.2×103J/(kg?℃),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 4.2×103J。

12章内能与热机知识点总结

第十二章 内能与热机知识点总结 12.1认识内能 1.内能:在物理学中,把物体内所有的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内能的单位是焦(J )。 2.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之一是:温度,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分子动能越大,物体的内能也越多。这说明,同一物体的内能是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是:①做功;②热传递 这两种方式对于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4.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物体对外做功,自身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5.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两个物体有温度差;热传递的方式有:传导、对流和辐射;发生热传递时,热量(内能)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低温物体吸收热量,直到温度相同时,热传递才停止。 6.物体内能增大,可能是物体吸收了热量也可能别的物体对它做了功;物体内能减小,可以是物体放出了热量也可能它对别的物体做了功。 12.2热量与热值 1.热量:在物理学中,把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改变的多少叫做热量。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2.热量用字母Q 表示,单位是焦(J )。一根火柴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约为1000J 。 3.实验表明:对同种物质的物体,它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温度的变化多少成正比。 4.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如冰熔化成水,温度保持0℃不变;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小,温度一定降低,如水凝固成冰,温度保持0℃不变。 5.热值:把1kg 某种燃料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6.热值是燃料的一种属性,与质量、是否完全燃烧等没有关系,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不同燃料的热值一般不同。 7.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Q 放=qm 或Q 放=qV 8.Q 表示热量,单位是焦(J ),q 表示热值,单位是焦/千克(J/kg )或焦/米3(J/m 3);m 表示质量,单位是千克(kg );V 表示体积,单位是米3 9.火箭用氢气作为燃料因为它的热值很大,q 氢=1.4×108J/m 3,表示的物理意义 是:1m 3的氢气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为1.4×108J 。 10.提高炉子效率的方法:①改善燃烧条件,使燃料尽可能充分燃烧;②尽可能减少各种热量损失。 11.加热效率:η=放 吸Q Q ×100% (变形公式:Q 吸=Q 放η或Q 放= 吸Q ) 其中Q 吸=cmΔt ,Q 放=qm 或Q 放=qV 14.3研究物质的比热容 1.比热容: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与物质的质量、体积等无关,只与物质的种类有

内能与热机知识点

内能、热机、发电机专题 一、内能、热、热能、热量、温度。 1、在物理学中,把物体内所有的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分子动能越大,物体的内能也越多。 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是:①做功;②热传递这两种方式对于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3、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物体对外做功,自身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4、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两个物体有温度差;热传递的方式有:传导、对流和辐射; 5、热量:在物理学中,把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改变的多少叫做热量。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二、热值:把1kg某种燃料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1、热值是燃料的一种属性,与质量、是否完全燃烧等没有关系,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 计算公式:Q=qm 思考:火箭升空的燃料为什么用氢气? 三、比热容 1、比热容: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与物质的质量、温度等无关,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同种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有关。 思考:为何沿海昼夜温差小,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 物体吸收的热量计算公式为:Q吸=cmΔt (Δt=t-t0) 物体放出的热量计算公式为:Q放=cmΔt (Δt=t0-t) 四、热机 热机的共同特点:将燃料燃烧时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然后通过做功,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2、汽油机和柴油机工作时,一个工作循环由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怎样分辨热机处于哪个冲程? 3.热机的效率: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 五、电能 1、电池: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发电机: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结构与原理。 六、电磁感应 1、电磁感应现象: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感应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在电磁感应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2、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1)电路闭合。(2)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3、感应电流方向:磁场方向和导体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方向。 控制变量法 4、感应电流方向的判定:右手定则。方法是:伸开右手,让四指并拢,大拇指和四指垂直且在一个平面内,将右手放入磁场中,让磁感线垂直穿过手心,大拇指指向导体运动方向,则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感应电流的方向。 七、电能的输送 1、采用高压输电。 思考:为什么采用高压输电?

内能与热机知识点总结.docx

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 第一节物体的内能 1、物体的内能 (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由于热运动而具有的动能和分子之间势能的总和叫 做物体的内能,内能是指物体内所有分子具有的能量,而不是指单个分子 的能量。 (2)决定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主要是物体质量、温度和体积,因为质量决 定了分子的数目,温度决定了分子热运动的快慢,而体积与分子势能有 关。同一物体条件下:①同体积: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温度越低,内能越小。 ②同质量: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激烈,内能越大。※ 重要考点:温度影响物体的内能。(3)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与联系: ①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由于热运动而具有的动能和分子之间势能的总 和(微观) 机械能:是整个物体做机械运动时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宏观)。 ②物体的内能与温度密切相关;物体的机械能与温度无关。③物体的内能 大小取决于物体的质量、体积和温度,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 下都具有内能,物体内能永不为零;物体的机械能大小取决于物体的质量,相对位置和速度,在一定条件下,机械能可能为零。④机械能和内能可以相互转化。 ( 4)内能的国际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用“J”表示。 2、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途径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式是等效的。

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是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相互转化,对物 体做功,它的内能增加,是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内能;物体对外做功,它的内能减少,是内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是内能在物体间的转移,能的形式不变,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内能就增加,物体放出了热量,它的内 能就减少。热传递的三种方式:热传导,对流,热辐射。 热传递的条件: 1.物体间存在温度差。传递到温度一致时热传递停止。 2.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内能(即热量),温度降低,低温物体吸收能量,温度升高。 ※考点:做功和热传导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 例题 1 如教材图 12-13 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中放一小团硝 化棉,迅速向下压活塞,棉花燃烧起来了。为什么答:向下压活塞,压缩玻 璃筒内空气,对筒内空气做了功。棉花燃烧是因为筒内的空气内能增 加,温度升高了。实验说明了做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例题2 将一根铁丝反复弯折数十次,铁丝被弯折处发热(教材图 12-14 )。分析其原因。 答:铁丝内能的改变是由于人对铁丝做了功。实验再次说明做功可以改变 物体的内能。 练习: 1、摩擦生热的实质是利用______改变物体内能的过程。 2、热传递的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能量的多少就是________,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热传递中,高温物体将能

初三物理内能与热机知识点总结

初三物理能与热机知识点总结 1.能:在物理学中,把物体所有的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能。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能。能的单位是焦(J) 2.影响能大小的因素之一是:温度,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分子动能越大,物体的能也越多。这说明,同一物体的能是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3.改变物体能的方法是:①做功;②热传递这两种方式对于改变物体的能是等效的。 4.对物体做功,物体的能增大,温度升高;物体对外做功,自身能减小,温度降低 5.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两个物体有温度差;热传递的方式有:传导、对流和辐射;发生热传递时,热量(能)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低温物体吸收热量,直到温度相同时,热传递才停止。 14.2热量与热值 1.热量:在物理学中,把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能改变的多少叫做热量。物体吸收热量,能增加;放出热量,能减少。 2.热量用字母Q表示,单位是焦(J)。一根火柴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约为1000J。3.实验表明:对同种物质的物体,它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温度的变化多少成正比。 4.热值:把1kg某种燃料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5.热值是燃料的一种属性,与质量、是否完全燃烧等没有关系,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不同燃料的热值一般不同。 6.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Q=qm或Q=qV 7.Q表示热量,单位是焦(J),q表示热值,单位是焦/千克(J/kg)或焦/米3(J/m3);m表示质量,单位是千克(kg);V表示体积,单位是米3(m3) 8.氢气的热值很大,为q氢=1.4×108J/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m3的氢气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为1.4×108J。 9.提高炉子效率的方法:①改善燃烧条件,使燃料尽可能充分燃烧;②尽可能减少各种热量损失 14.3研究物质的比热容 1.比热容: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与物质的质量、体积等无关,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同种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有关。 3.比热容用字母c表示,单位是:焦/(千克?℃),符号是:J/(kg?℃) 4.水的比热容很大,为c水=4.2×103J/(kg?℃),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3J。 5.水的比热容大,在质量和吸收的热量相同时,升高的温度比其它物质小;放出的热量相同时,降低的温度比其它物质小,因而温差变化较小。 6.水的比热容大,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比其它物质吸收的热量多,因而可用水来降温;在降低的温度相同时,比其它物质放出的热量多,因而可用水

内能与热机知识点总结

内能与热机知识点总结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 第一节物体的内能 1、物体的内能 (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由于热运动而具有的动能和分子之间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内能是指物体内所有分子具有的能量,而不是指单个分子的能量。 (2)决定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主要是物体质量、温度和体积,因为质量决定了分子的数目,温度决定了分子热运动的快慢,而体积与分子势能有关。同一物体条件下: ①同体积: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温度越低,内能越小。 ②同质量: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激烈,内能越大。※重要考点:温度影响物体的内能。(3)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与联系: ①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由于热运动而具有的动能和分子之间势能的总和(微观) 机械能:是整个物体做机械运动时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宏观)。 ②物体的内能与温度密切相关;物体的机械能与温度无关。 ③物体的内能大小取决于物体的质量、体积和温度,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物体内能永不为零;物体的机械能大小取决于物体的质量,相对位置和速度,在一定条件下,机械能可能为零。 ④机械能和内能可以相互转化。 (4)内能的国际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用“J”表示。

2、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途径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式是等效的。 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是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相互转化,对物体做功,它的内能增加,是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内能;物体对外做功,它的内能减少,是内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是内能在物体间的转移,能的形式不变,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内能就增加,物体放出了热量,它的内能就减少。热传递的三种方式:热传导,对流,热辐射。 热传递的条件: 1.物体间存在温度差。传递到温度一致时热传递停止。 2.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内能(即热量),温度降低,低温物体吸收能量,温度升高。 ※考点:做功和热传导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 例题1 如教材图12-13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中放一小团硝化棉,迅速向下压活塞,棉花燃烧起来了。为什么答:向下压活塞,压缩玻璃筒内空气,对筒内空气做了功。棉花燃烧是因为筒内的空气内能增加,温度升高了。实验说明了做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例题 2 将一根铁丝反复弯折数十次,铁丝被弯折处发热(教材图12-14)。分析其原因。 答:铁丝内能的改变是由于人对铁丝做了功。实验再次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练习:

内能与热机精选试题

内能与热机精选试题 一、选择题 1、关于热量、温度、内能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B .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热量 C .物体温度不变,一定没有吸热 D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2.甲、乙两个冰块的质量相同,温度均为0℃。甲冰块位于地面静止,乙冰块静止在10米高处,这两个冰块 A. 机械能一样大 B. 乙的机械能大 C.甲的内能大 D. 乙的内能大 3.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 ) A 、用酒精灯给烧杯里的水加热。 B 、火药的燃气把炮弹从炮膛里推出来。 C 、用打气筒给自行车车胎打气时,筒壁会热起来。 D 、烧红的铁块慢慢地变凉了 4.关于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内能增大,一定吸收了热量 B .物体内能增大,一定是外界对它做了功 C .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内能可能增加 D .物体的机械能增加,它的内能也增加 5.下列实例中,用热传递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两手相互摩擦,手心发热 B .将烧红的工件放入冷水中,逐渐凉下来 C . 给自行车打气,气筒壁会发热 D .天空中的流星托着一条发光的长尾巴 6.液体温度升高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液体的热量增加了 B .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加剧了 C .液体蒸发加快了 D .液体的内能增加了 7.水的比热容较大,下列做法中不是利用这一特性的是( ) A .炎热的夏天在室内地上洒水感到凉爽 B .用水做内燃机的冷却液 C .在城市里修建人工湖,除了美化环境外,还能调节周围的气候 D .供暖系统使用热水循环供暖 8.由Q =cm (t - to )可得。c = ) (0t t m Q ,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c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B .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至一半 C .若加热前后的温度差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D .无论质量多大,比热容都一样

内能与热机的知识点汇总

内能与热机知识点总结 内能知识点总结: 1.内能:在物理学中,把物体内所有的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内能的单位是焦(J) 2.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之一是:温度,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分子动能越大,物体的内能也越多。这说明,同一物体的内能是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3、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 ①温度: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温度有关,同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②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 ③材料: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 ④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 4、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1)机械能是宏观的,是物体作为一个整体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它的大小与机械运动情况有关。 (2)内能是微观的,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内能大小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快慢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有关。这种无规则运动是分子在物体内的运动,而不是物体的整体运动。 (3)内能的大小不影响机械能,而机械能的大小也不影响内能,但机械能和内能可以相互转化。 5、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A、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 ②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相互转化 ③如果仅通过做功改变内能,可以用做功多少度量内能的改变大小。(W=△E) B、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1)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的现象。(2)热传递的条件:物体之间有温度差,高温物体将能量向低温物体传递,直至各物体温度相同(即达到热平衡)。 (3)热传递的方式是:传导、对流和辐射。 (4)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热传递传递的是内能(热量),而不是温度。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 (5)热传递过程中:低温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加;高温物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6)热量: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热量的单位:焦耳。 3、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区别: 由于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产生的效果相同,所以说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但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不同,前者能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后者能的形式不变。 热量与热值 1.热量:在物理学中,把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改变的多少叫做热量。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2.热量用字母Q表示,单位是焦(J)。一根火柴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约为1000J。 3.实验表明:对同种物质的物体,它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温度的变化多少成正比。 4.热值:把1kg某种燃料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5.热值是燃料的一种属性,与质量、是否完全燃烧等没有关系,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不同燃料的热值一般不同。 6.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Q=qm或Q=qV(q表示热值)。 7.Q表示热量,单位是焦(J),q表示热值,单位是焦/千克(J/kg)或焦/米3(J/m3);m 表示质量,单位是千克(kg);V表示体积,单位是m3 8.氢气的热值很大,为q氢=1.4×108J/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m3的氢气在完全燃烧时所

内能与热机专训3 能量利用效率的综合计算

专训3能量利用效率的综合计算关于炉灶的效率:炉灶的效率与热机的效率求法相同,先分别求有效利用的能量和总热量,再利用效率公式求炉灶的效率。这里注意,一般来说,水吸收的热量为有效利用的能量。 炉子效率的计算 1.(中考·德州)天然气灶使用方便、经济环保。如图所示,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天然气灶将一壶质量为3 kg、温度为20 ℃的水加热至沸腾,大约需要10 min。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天然气的热值为3.5×107J/m3。求: (1)水吸收的热量; (2)若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60%被水吸收,烧开这壶水需要多少天然气? (第1题图) 2.(中考·苏州)某学习小组同学想研究酒精灯烧水时的热效率。他们用酒精灯给100 g的水加热,经过一段时间测得水温升高了60 ℃,消耗了4.2 g酒精。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酒精的热值为3×107 J/kg。求: (1)此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 (2)4.2 g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3)酒精灯烧水时的热效率。

3.(中考·安徽)某家庭用燃气热水器将质量为100 kg、温度为20 ℃的自来水加热到50 ℃,消耗的天然气体积为1 m3(假设天然气完全燃烧)。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天然气的热值为3.2×107 J/m3。求: (1)1 m3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水吸收的热量; (3)该热水器工作的效率。 能量利用效率的计算 4.太阳能热水器是直接利用太阳能给水加热的装置,下表是小明家的太阳能热水器某天在阳光照射下的相关信息,求: 太阳照射时 间/h 装水量/kg 吸热板面 积/m2 水升高 的温度 /℃ 水的比热容 /J·(kg·℃)-1 太阳辐射功率 /J·(m2·h)-1 10 100 2.5 50 4.2×103 1.68×106 (1)水在10 h内吸收的热量。 (2)如果水吸收的热量用天然气来提供,需要完全燃烧多少米3的天然气(天然气的热值为8.4×107 J/m3,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 (3)该太阳能热水器的能量转化效率。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