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间收入差距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_基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研究

地区间收入差距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_基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研究
地区间收入差距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_基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研究

*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通讯地址:北京市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100871;E mail:gw w ang @https://www.360docs.net/doc/ec15455393.html,.感谢赵耀辉、何英华、赵冬,本人从他们的建议和论文中受到很多启发,林毅夫、赵忠、姚洋与Alber Park 的批评指导也使我受益良多,在此一并致谢。当然,文责自负。

1批评来自周皓(2002),Zhao(2003),杨雪(2004)等等。王格玮(2004a)详细讨论了四次全国性人口调查地区间收入差距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

基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研究

王格玮*

摘 要 本文利用中国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对农村劳动力迁移决

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经验分析,发现地区间人均收入差距和迁移距离对劳动力迁移有显著的影响。通过对收入差距变动的模拟,我们发现1985 1990年至1995 2000年期间增加的模拟农村移民数量只约有40%,与实际移民数量一倍以上的增加幅度有很大差距。这说明1990年代移民的大幅增加还与户籍制度改革等其他因素有关。

关键词 劳动力迁移,收入差距,nested log it

一、引 言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人口迁移的总量一直在上升,这在学术界基本上已是共识。几次权威的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数据,虽然由于问卷口径不一致使得可比性欠佳1,但从中还是可以发现非常明显的增长的趋势。表1显示了第四次和第五次人口普查的人口迁移总量,可以发现十年间移民的数量有了一个很大的增长,其中省际移民量的增长幅度几乎达到了150%。

表1 第四次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人口迁移量

单位:万人

本县市区以外移民

省际移民1985 1990

341311071995 2000

61652747增长率80.6%148.1% 备注:全部移民的年龄都在五周岁以上。

资料来源:王格玮(2004a),五普数据均按四普相似口径进行调整。

如此巨大的移民流量对人们的经济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尤其是农村向城镇迁移的农民,一方面为城镇输送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所造成的社会治安和损害城市形象问题也成为城镇居民所第3卷增刊

2004年10月经济学(季刊)China Economic Quarterly Vol.3,Supp.Oct.,2004

78 经济学(季刊)第3卷

关注的焦点。所以,当民间迁移自由!的呼声日益高涨、地区间经济水平差距持续扩大时,这些因素将导致移民量如何变动,必然成为一个颇具意义的研究方向。

近年来,中国地区间的收入差距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李实(2002), Kanbur and Zhang(2003),Lin et al.(2004)等研究从几种地区间(包括城乡和沿海 内地)的不平等指数中均发现,自1985年来中国地区间收入差距呈持续扩大态势。中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是由内地向沿海、农村向城镇(王格玮,2004b),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1995 2000年中国跨县、市、区移民中有50%以上是务工经商型,这个比例在省际移民中更是达到了70%。2这说明地区间收入差距对中国人口迁移必然有一定的影响。

90年代间,中国人口的整体教育水平有了很大水平的提高,初中以上教育程度占五岁以上人口的比例由第四次普查时的36 6%提高到第五次普查时的50 8%。教育水平的提高减少了人们的迁移心理成本,增加了就业成功机会,也将大大提高人口的流动性。同时,户籍制度改革在各地区也在不断地进行着,移民的条件比以前又有所放松。此外,移民网络的加强、交通和通讯费用的降低以及高校扩招和收费的增加3,这都是中国国内迁移规模可能有如此增长的理由。十年间移民数量的大幅增加必然是多种因素共同造成的,这些因素今后的变化也都将会影响到21世纪初中国人口迁移的趋势。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影响现阶段中国人口迁移的各因素进行深入的量化分析,这样才能准确地预测今后中国的人口迁移规模。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利用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微观数据,建立微观个体选择模型,从个人效用最大化的角度,对农村劳动力迁移决策的各因素进行分析。人口迁移因素分析的理论和经验研究都已经十分丰富,但是以往大家所应用的线性回归和非线性多元选择模型都有缺陷。因此,笔者在利用最新的数据进行因素分析时,对多元选择模型的方法进行了修正,对各种可能的设定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探讨。文中将会牵涉到收入变量的设定,收入弹性的计算以及收入差距变动的模拟,并将解答诸如城乡收入差距继续拉大,是否会对城镇带来沉重的农村移民压力之类大家所关注的问题。

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将回顾人口迁移因素研究的经验模型的发展,介绍本文具体的分析框架和模型设定,并对数据和回归中的样本选择作简要说明。在第三部分我将讨论模型中变量的选择。然后在第四部分中对经验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第五部分是文章的小结,包括基本结论、贡献所在以及存在的问题。

2本文内关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资料如未说明均来源于原始抽样数据,关于数据的说明见后文。

二、人口迁移因素的经验分析框架

(一)文献综述

1.第一阶段 线性回归模型

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研究者基本上都采用古典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各地区经济和地理因素对各地间(place to place)移民量的影响(Green w ood,1975)。在这些模型中,地区间的移民量或各地的净移民量被用作因变量,自变量包括影响迁移的各种因素,如距离、地区平均收入等等。因此,这种模型实际上是一个加总(aggregate)宏观计量模型。它有几个缺点:(1)无微观基础。线性回归模型实际上可以通过引力模型转化而来,但引力模型本身只是社会学家和人口学家的一个概念模型。Niedercorn and Bechdolt (1969)提出了一个效用最大化模型试图来解决引力模型的微观基础问题,但这篇文章将地区内的每个人都看成是同质的,并且将他们的迁移收益看作是迁移次数和迁入地人口的函数。而且,如此推导出的引力模型中,迁移量是指一段时间内地区间总的迁移量,即迁移人次,这对数据的要求也相当高。Fields(1979)将M NL(multinomial logit)模型加以改造,也发展出了一个所谓的双对数线性模型。但这与用频率代替概率,而将log it模型转化成线性模型估计的方法一样,舍更有效的最大似然法不用,并无多大意义,而且反而要去解决模型设定所导致的异方差问题。(2)需要解决内生性问题。由于人口迁移中的劳动力流动在理论上应该使地区间的经济出现收敛现象,并在发达国家已经得到经验结果的支持(Barro and Sala i M artin,1995),这样地区的平均收入、失业率等经济指标就不是外生的,就需要用联立方程模型来解决内生性问题。这就导致结果更不可信。(3)难以估计人口特征对迁移的影响。年龄、性别等人口特征是人口自身的因素,不同特征的人往往具有不同的迁移倾向,如Sjaastad(1962)就表明年纪越轻的人迁移倾向就越高。这些特征对迁移决策的重要性往往要大于某些宏观变量。我们虽然也可以根据个人特征分组进行回归,但还是不能获知个人特征与迁移行为的关系。

4不过,线性回归模型至今仍有着广泛应用4。这一方面是因为其简单直

观,另一方面是因为线性模型的使用已经有了相当长的时间,新的研究与以往的结果进行对比非常方便。Lin et al.(2004)就利用双对数线性模型用中国1990年和2000年人口普查(1985 1990和1995 2000)与Greenw ood (1969)对美国1960年人口普查(1955 1960)的回归结果进行了比较。由增刊王格玮:地区间收入差距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79

80 经济学(季刊)第3卷

于模型简单,变量也易于统一,所以两篇文章结果的可比性很好。

2.第二阶段 多元选择(非线性)模型

人口迁移是一种个人行为,地区的迁移量只是个人迁移的总和。所以,微观计量才是研究人口迁移更好的选择,也就是说,经验模型应该分析每个人的迁移行为而不是一个地区的迁移量。但是,对个人迁移进行定量分析不同于对其他如工资等连续变量的分析,迁移是一种选择行为,有两种方法来对之加以量化。一种是分析迁与不迁或是对迁入地的选择,一种是分析迁移次数,无论怎样分析,迁移行为只能用离散的变量来度量。当我们将迁移作为因变量时,就需要应用复杂的离散因变量(discrete dependent variable)模型,所以,对人口迁移影响因素的研究一直受制约于计量方法的发展,往往只能在理论计量的某个环节取得重大突破后,经验研究随之也迈出一步。

在20世纪60年代,probit和logit这两种二元(binomial)选择模型已经发展成熟。但仅将决策人的选择设定为迁移!和不迁移!会产生很多问题,尤其是对中国来说,各地之间的经济、地理和人文状况差别很大,迁移到此省和迁移到彼省很难把它们当成迁移!这一个选择。一般的迁移二元选择模型,会加入决策者在原居住地的收入,以观察迁移前收入对迁移决策的影响5。而事实上,真正对决策起作用的应该是每个人所面临的收入差(Sjaas tad,1962),或可以说成预期迁移所能得到的收入与迁移前的收入两者的现值之差。在二元选择模型中,是很难在模型中加进迁入地的收入的。一方面,对于不迁移的人,我们无从推断他们的意愿迁入地究竟是哪里,这样就不能获知他们的迁移收入;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直接地用每个移民在迁入地的收入来代表他们迁移前做决策时所面对的迁移收入,这是因为,移民的迁移收入是一个自选择的结果,内生于他的迁移决策。另外,对于迁移影响很大的迁移距离,由于类似于收入变量的缺陷也不能加入到二元选择模型中去。

M cFadden(1973,1981)相继发展了MNL和NL(nested logit)这两种多元选择模型,大大扩展了对经济人的选择行为进行分析的空间。在二元选择中选择单一的缺陷由此得到解决,决策者的选择集可以设定为迁入到各个省乃至更细。由于省级行政区域内的经济和地理情况比较相似,我们就可以运用多元选择模型来分析省级地区收入和地区间距离对人口迁移决策的影响。NL模型是M NL模型的一个扩展,解决了著名的IIA问题(无关选择独立性)。它假设决策是在一个嵌套(nested)的选择集中进行的,允许把相似的选择置于不同的子集(nest)中,以便与其他的选择区别开来。如果某个子集中某些选择还有更进一步的相似关系,还可以继续归并,这样就有了一个多层嵌套选择集合。对每个子集中选择的相异程度,都可以估计出一个相异性

增刊王格玮:地区间收入差距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81

参数(dissim ilarity parameters),它必须落在[0,1]区间内。

直接利用MNL模型来分析人口迁移的文献已有很多。如Liang and White (1997)对1987 1992年间中国人口省际迁移的研究和Zhao(1999)对四川农村移民职业选择的研究,是将MNL模型应用到中国人口迁移研究的典型文献。Falaris(1987)用二层NL模型估计委内瑞拉男性人口的国内迁移,是笔者所检索到最早的一篇用NL模型分析人口迁移的文章。之后NL模型在迁移因素分析中还是很少,如Newbold(1996)用二层NL模型估计了加拿大国外入境移民在本国内部的迁移,Knapp et al.(2001)同样用二层NL模型分析了美国国内迁移对城市中心和市郊的选择。M a and Liaw(1997)将NL模型应用于中国的人口迁移分析,利用1987年中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对17 29岁的人口在1985 1987这三年间的省际迁移和城、镇、农村间迁移进行了全面的研究。这篇文章的分析方法在中国人口迁移的研究中称得上是凤毛麟角。

(二)本文的分析框架

若欲对中国人口迁移作一个全面分析,必须在模型中包含三种类型的选择:迁与不迁、迁往何省、迁往城镇与迁往农村。迁与不迁是人口迁移中最基本的问题,其重要性一般都要大于迁入地的选择问题,如果只将移民作为总体(如Liang and White,1997),就不能对迁与不迁的行为进行因素分析。将各省作为不同的迁移选择是考虑到中国作为一个地理面积很大的国家,到各地的迁移行为有着不同的特征。同时,以省为单位来收集数据也会带来很大的便利。至于城镇和农村的划分,则是进一步考虑到同省的城镇和农村经济环境相差巨大,户籍制度也使得农业户口移民在城镇居住要受到很多的限制。另外,引入城镇和农村的选择也使我们得以对影响城镇迁移和农村迁移的因素进行分析。当然,过多地引入选择会使回归的运算量成指数级地增长,选择集的大小与计算能力的限制是需要我们来权衡的一对矛盾。

本文的基本思路是,假设样本中的每个人都要在这五年中作一个迁移决策6,这时,他面临着61个不同的选择:不迁移、迁往30个(不包括西藏)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城镇以及迁往30个省的农村,这里所说的城镇和农村都是指居住地。这就等于我们假设,对所有的人来说,每个省内的所有城镇是无差异的,每个省内的所有农村也是无差异的。每个省的城镇和农村都被抽象为单一的选择7,各个选择具有不同的特征,如预期获得的收入,就业

6本文经验分析中所指的1995 2000年的人口迁移均定义为五年间最后一次移动是由现常住地外的县市区移入的人口,关于人口迁移定义的讨论详见王格玮(2004b),最后一次移出地!与五年前常住地!就

机会,距离(代表了交通成本和心理成本)等等。这样,所有的人都有一个相同的选择集合,只是他们从这些选择中获得的效用不同,每个人在决策时最大化自己的效用。

IIA 这个MNL 模型的基本假设在本文劳动力迁移的研究框架下不能成立,因为迁移到A 地和迁移到B 地这两个选择相对于不迁来说更为相似。另外还可以举出一些例子,比如迁移到东部沿海某两个地区和迁移到西部某地区相比,由于我们不能完全将东部沿海地区的特征控制到变量中来,这样它们的相对近似就是对IIA 的一个反驳。事实上,IIA 作为一种理想假定,不可能在多元选择设定中完全成立,如果各选择较为独立,一般都不用考虑。只是在人口迁移的地域选择中,有一些明显的特征违背了IIA,所以NL 模型是较MNL 模型更为理想的方法。

本文将61个选择分为三个子集(见图1): 不迁移!单独作为一个子集,迁移到30个省的城市作为一个子集,迁移到30个省的农村作为一个子集。前面已指出,迁与不迁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选择,势必要将它们划分开来。在60个迁移的选择中,迁移到城市和迁移到农村这两种选择有较大不同,而相对来说,各自的30个选择更为相似

图1 N L 模型二层嵌套选择集设定

(三)数据及研究对象说明

8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为2000年11月1日0时,人口普查员登记的人口及其各种特征都是反映那个时间点上的情况。所以,从普查数据中得到的各项指标在本文中如无另外说明均为登记人口在标准时间的信息。

9另外也作了一些技术性的删节,但数量很小 (1)删去了迁移前或期末居住在西藏自治区的人;(2) 本文的经验分析所采用的微观数据为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0 95?按户抽样数据。整体数据包括1180111个样本点,70多个变量,比如基本人口特征8(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户口状况、五个迁移变量(最近一次迁移时间,迁出地,迁出地类型,迁移原因以及五年前常住地)以及受教育程度等等。本文从整体数据中又筛选出了包含518049个样本点的子样本,将研究对象集中于中国年龄为15周岁到64周岁之间的农村劳动力9。

82 经济学(季刊)第3卷

增刊王格玮:地区间收入差距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83

划分农村和城镇人口有两个标准,一是户籍,二是地域。从表2中可以看出,虽然大多数的劳动力户口性质与居住地类型相一致,但也有15 1%的农业户口劳动力居住于城镇,3%的非农户口劳动力居住于农村。通常人们所指的农村人口和城镇人口事实上都是按户口类型划分。因此本文所提到的农村劳动力均指其户口性质为农业,而与居住地无关,即农业户口劳动力。

表2 全国人口分常住地和户口类型的分布%

居住于城镇居住于乡村

农业户口 12.560.3

非农业户口23.3 3.8

备注:移民的居住地均指迁出地。

资料来源: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0.95?按户抽样数据。

三、变量的选取与设定

(一)宏观变量

本文的模型选择了三个宏观变量10:地区人均收入、迁移距离和本省、邻省迁移虚拟变量。地区收入变量采用了1995年(决策期初)各省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各省农村人均纯收入11,并进行了对数化。本文中省际迁移距离取为各省省会间的最短铁路距离,而省内迁移的距离则根据M a&Liaw(1997)的做法无论远近均取为省的半径(将省视为一个圆,用面积算得)再乘以0 8812。对距离变量也采取对数形式,由于不迁移是用零距离来识别的,本文对所有距离加上1(公里)后再取对数。人口迁移还牵涉到文化、习俗、语言等一系列影响因素。鉴于省内和邻省迁移量十分大,非距离所完全能够解释,故引入本省或邻省迁移的虚拟变量,强调在其他变量被控制住的情况下(包括距离),移民优先选择本省或者邻省。关于三个宏观变量的描述性统计见表3。

表3 宏观解释变量描述性统计%

均值标准差最小值最大值

地区间距离(公里)19051038406313

本邻省虚拟变量0.1780.38301

地区人均收入(元)297916338807439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1996),铁道部(1997)。

10之所以没有像其他文献那样加入大量的宏观变量,主要是基于回归估计的考虑。NL模型的最大似然估计仍是用New ton Raphson方法迭代递归,当似然函数收敛于一个值时,才能得到稳定的最终结果。

84 经济学(季刊)第3卷

使用地区人均收入变量,就相当于将个人期望收入写成地区人均收入和个人特征的简化式,这只是一个折衷的办法。这样就等于假设一个人在各地区的期望收入都是地区收入和个人特征以相同的函数形式所决定。这个假设与现实有些差异。尤其在中国,各地的劳动力市场并不是完全开放的,存在着各种管制和地方保护,由于地区间的差异,对工资乃至收入的决定就不是相同的。以地区收入替代个人收入对农村劳动力迁移因素的分析影响不大,但可能对城镇劳动力迁移回归结果的解释造成一些难度。另外,在使用地区收入后,个人收入对迁移的影响会部分体现在个人特征中。这样个人特征因素的影响中就杂合了各种迁移收益和成本剔除我们所能控制的因素之后的效应。如受教育程度的差异既包含对个人收入的影响,也包含所遭受劳动力市场管制的不同。在简化式中,这些影响是不能细分的。

M NL和NL模型隐含着一个经验特征:将某个选择特征变量在各个选择中同时减去相同的值,将不会影响模型的估计结果,即回归中用到的信息都只是选择特征变量的相对量。本文的研究重点放在地区间收入差距对迁移决策的影响,NL模型的经验特征就正好符合需要。它使我们不必像在二元选择模型中那样去设定收入差距,即使我们应用的是各地区的收入绝对量,估计的系数反映的却是收入相对量的影响。本文对收入变量进行了对数化,因此所代表的收入差距实际上应该是相对收入差距,即各地间的收入比值。

(二)个人特征变量

受教育程度是人口迁移决策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变量。教育作为一项人力资本投资使受教育者具有更高的工作技能和信息获取能力,同时教育还会改变一个人的观念,尤其是对农村劳动力来说,教育会更大地降低迁移的心理成本。对于中国来说,还有关键的一点就是城乡的分割。城镇为了控制移民数量,往往会出台一系列法规限制外来劳工的就业,这些限制一般来说随着教育程度的升高会有所降低。所以,受教育程度的回归结果还暗含了城镇就业限制对各种教育程度人口的差异。在本文模型中,我们把农村劳动力的教育程度分为三类:小学以下、初中、高中以上。

根据Sjaastad(1962)的迁移人力资本投资理论,年龄对迁移决策者的选择有重要影响,大量文献及五普数据均有结果表明农村移民量在低年龄段呈上升趋势,在20 24岁年龄段上达到峰值并随后下降,图像类似于一条倒U 型曲线。因此,本文模型中除年龄变量外还添加了年龄的二次项,以求能反映这种特征。

劳动力的婚姻状况被分为三类:未婚、已婚但五年决策期内不曾结婚(下简称为前已婚)、五年决策期内有结婚经历(下简称为五年间结婚)13。这

增刊王格玮:地区间收入差距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85 样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反映婚迁的现象。

(三)参照组(Reference Group)

由于引入了个人特征变量,其中婚姻状况和教育程度都是类别变量,回归时只能取某一类人为参照组,观察其他类人相对于参照组来说迁移决策有何不同。在本文模型中,参照组取为前已婚及小学教育程度者14。这样,本文的模型中就有两种相对效应:城镇与农村迁移相对于不迁移,以及非参照群组相对于参照组。

四、经验结果分析

(一)具体回归15的样本选择

有文献(如Zhu,2002)发现男性和女性之间的迁移倾向有着结构性的不同16,因此本文将这两类人分开回归17。非线性回归模型中,因为变量的边际效应的大小并不仅仅取决于各自的回归系数,不同样本间的回归结果不能直接比较系数。不过,我们可以通过具体的计算加以解决,最终还是可以把两类人作迁移决策时各因素的影响共同比较。

对每种个人特征我们都可以估计城镇迁移和农村迁移两个系数。在实际回归中,本文发现年龄对于迁移到城镇和迁移到农村这两个决策的影响差别并不大。还有,未婚者相对于前已婚者迁移的倾向更高,但迁移到城镇的差别和迁移到农村的差别是不大的,为防止结果过于繁杂,本文对年龄和未婚这两个变量都只估计一个迁移效应。

在下面,本文将着重对农村男性劳动力的回归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而对于女性劳动力较类似的结果,分析将比较简略。

(二)农村男性劳动力的回归结果

农村男性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41 1%,在全部移民中也占38 8%,是迁移研究中最受关注的一部分群体。在务工经商型移民中,农村男性劳动力18

14事实上,如参照组个人特征这样的年轻已婚者是极少的,本文只是把他们当作一个基准,如果要看年轻未婚者的系数,只需要加上未婚者相对于已婚者的回归系数就可以了。

15本文所有NL模型的估计使用的均是Stata7中的nlogitrum命令,而不是其内含的有缺陷的nlogit命令。关于这两个命令的详细说明以及对NL模型性质的相关探讨,请参考Heiss(2002)和Koppelman& W en(1998)。Nlogitrum程序可通过在Stata中运行n et describe st0017,from(http://w w w.stata journal. com/softw are/sj2 3)!获得。

16即不能只用性别变量来区分,需要所有的变量都重新回归。

17由于在本文模型中,每个决策者面临着61个选择,在具体回归时对计算机内存的要求相当高,这样就使得我们不可能使用全部样本进行回归。根据尝试,样本量在1万 2万间是最好的选择,这样得到的

86 经济学(季刊)第3卷

更要占到51%。与因其他动机迁移的人相比,务工经商型移民再迁移的倾向与频率会更高。因此,我们重点来分析这一群体的经验结果(表4第#列)。

表4 农村劳动力回归结果

变量男性劳动力NL模型女性劳动力NL模型男性劳动力M NL模型

距离-0.1564***-0.2413***-0.9028***

(0.0272)(0.0351)(0.0571)

本邻省虚拟变量0.1718***0.2958*** 1.0798***

(0.0338)(0.0489)(0.1032)

地区收入0.5673***0.8277*** 1.8099***

(0.0920)(0.1101)(0.0891)

年龄[迁移]0.0767***0.2373***0.0805***

(0.0267)(0.0381)(0.0269)

年龄平方项[迁移]-0.0018***-0.0046***-0.0019***

(0.0004)(0.0006)(0.0004)

未婚[迁移]0.4275*** 1.4026***0.4492***

(0.1187)(0.1495)(0.1190)

五年间结婚[城镇迁移]0.2748**0.3613**0.2921***

(0.1246)(0.1484)(0.1259)

五年间结婚[农村迁移]0.4659*** 1.9513***0.5007***

(0.1679)(0.1434)(0.1687)

初中[城镇迁移]0.5647***0.4538***0.6020***

(0.1026)(0.1036)(0.1034)

高中及以上[城镇迁移] 1.1314*** 1.0430*** 1.2552***

(0.1373)(0.1786)(0.1387)

初中[农村迁移]-0.1166-0.1592-0.1580

(0.1364)(0.1266)(0.1371)

高中及以上[农村迁移]0.25790.38070.3028

(0.2165)(0.2442)(0.2172)

常数项[城镇迁移]-3.8507***-6.1092***-2.5157***

(0.4963)(0.6354)(0.6081)

常数项[农村迁移]-4.1368***-6.3109***-1.2172**

(0.5034)(0.6444)(0.6068)

相异性参数[城镇迁移]0.1313***0.1856***

(0.0219)(0.0259)

相异性参数[农村迁移]0.2676***0.2898***

(0.0462)(0.0416)

Log likelihood-5676.91-4776.82-5886.43

样本量137801211813780

抽样比率5%5%5%

备注1:上标为***表示在1%的意义上显著,**表示在5%的意义上显著,*表示在10%的意义上显著。

备注2:参照组为前已婚、小学教育程度、15岁。参照选择为不迁移!。

资料来源: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0 95?按户抽样数据。

1.地区收入影响分析

三个非个人特征变量:距离、地区收入和本邻省虚拟变量的回归结果与

的情况下,移民还是倾向于省内迁移或是邻省迁移。

地区收入的系数显著大于零,说明收入对各选择的边际效用为正,收入差距对迁移倾向有正的影响。对于不迁移!这个选择,原居住地收入越高,决策者越倾向于不迁移;如果是某个迁移!的选择,则意味着该地的平均收入越高,决策者越倾向于迁移到该地。另外,我们还可以看到收入的系数值大于距离的系数(绝对)值,这说明收入的边际效应要大于距离。但也应注意到在现实中,各地间收入差距超过一倍的并不多,而距离多则两千多公里,少则数百公里,所以很远的距离给迁移选择带来的负效应很有可能超出两地间收入差距所带来的正效应,回归的结果说明的只是边际的影响。总之,地区收入和距离是农村劳动力迁移目的地选择最重要的变量之一,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在M NL和NL模型中,各变量对选择概率的边际效应或弹性并不是单一不变的,而是一个与迁移概率本身有关的函数(见表5)。迁移概率本身又是一个由变量与回归系数组成的函数,所以各变量对选择概率的边际效应归根到底要取决于所有变量和回归系数的数值,这是与古典线性回归模型不同的地方。本文为衡量各因素对迁移决策的影响,采取了一种加权平均的方法,对于每一地区人口内部由于年龄、婚姻状况、教育程度的差异而产生的各种不同回归结果,都用每一种人的实际数量作为权重进行加权平均。

表5 NL模型对数形式变量的直接与间接弹性

直接弹性(X

n 对P

n

)间接弹性(X n对P m)

n不在某子集中(1-P n) N与m不在同一子集中

-P n

n在子集N k中

(1-P n)+1

k-1(1-P n|k)

N与m不在同一子集N k中

-P n+

1

k-1P n|k

(1)迁移概率的决策地收入弹性。回归结果显示地区收入变量的系数为正值,说明决策地收入越高,决策者越倾向于不迁移,弹性必为负值。根据表5还可知道,迁移的决策地收入弹性与预测迁移概率成反比,因此高收入地区劳动力的弹性19更大。图2显示了各地收入对该地决策者迁移概率的弹性,即使随着收入增加,弹性有增大的趋势,但幅度并不是很大,基本上在-0 525至-0 55之间。当其他地区收入不变,而决策地收入增加1%,迁移概率将下降0 5%多一些,不到1%,所以是弹性不足。收入对迁移概率的影响较之于其他变量来说更大,但通过观察决策地收入与迁移概率的弹性关系可知迁移行为还是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增刊王格玮:地区间收入差距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87

图2 各地区农村男性劳动力迁移选择的决策地收入弹性

以上我们分析的都是决策地的收入与迁移倾向的关系。如果决策地的收入上升1%,而其他地区收入不变,这就意味着决策者面对的收入差距变动幅度也为1%20。这与决策地收入不变,而外界收入同时上升1%对迁移决策产生的效果是完全一样的。这里的收入差距变动相当于决策地与全国其他各地区之间的收入比值均发生变动,而收入差距的变动还可能有其他形式,下面将分析另外一种特例。

20

(2)迁移倾向与其他地区收入的关系。我们进一步来观察当某个地区收入变化,同时保持其他地区收入不变时,所有中国各地区农村男性劳动力迁移决策所受到的影响。根据回归结果,如果只是j 选择的地区收入上升,其他选择的地区收入不变,那么除了j 选择所在地的决策者的迁移倾向可能会下降外,其他地区的决策者都将更倾向于迁移。

图3 各地区农村男性劳动力迁移选择对广东城镇人均收入的弹性

举一个具体的例子:如果广东省城镇人均收入发生变化,而全国其他地区人均收入都不变,各地的农村男性劳动力的迁移倾向将会如何变动?图3显示了这个例子的结果,我们发现除了原来就在广东城镇居住的农村男性劳动力外,其余地区的人都显示出了正的迁移倾向21。居住于广东城镇的劳动力88 经济学(季刊)第3卷

增刊王格玮:地区间收入差距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89

的迁移弹性在-0 2左右,而不是上面所计算的-0 5左右,这是因为在本例中,一个劳动力面临着居住地及其余广东城镇人均收入的同时变化,不仅决策地收入变化了,外部一个地区的收入也发生了变化,所以迁移倾向并没有下降得那么多。在除广东城镇地区之外的农村劳动力中,虽然都表现了正的弹性,但却有一些地区的弹性异常地高,尤其是广东农村地区劳动力,他们的收入迁移弹性达到了0 3以上。这是因为在这个例子中,各地劳动力的迁移弹性受具体地理位置的影响,其中与广东城镇距离的远近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另外一些弹性较高的地区都是湖南、江西等广东的邻省。

(3)收入差距的区间变动对迁移倾向的影响。在NL模型这样的非线性模型中,边际效应不是恒定不变的,也即点弹性和区间弹性是不一样的。从点弹性上我们可以获知变量的边际影响,从区间弹性上我们可以获知变量的区间变动所带来的影响。下面我所做的收入差距的变动模拟,实际上就是收入的区间变动对迁移倾向的影响。

对城乡收入差距,有很多计算方法,我们这里不涉及具体的城乡收入差距指数,而将各城镇收入同增加1%,而农村收入不变这种情况,定义为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了1%,其他的情况也可类似定义。通过对城乡收入差距变化的模拟,我们可以计算各地劳动力的预测迁移概率会发生多大的变化。为了更有针对性,我将对象限定为决策地为农村的农村男性劳动力,并观察他们迁移、迁移到城镇概率的变化。结果表明,迁移到城镇的概率最小的上升了0 23个百分点,最大的上升了0 47个百分点,全国的总加权平均为0 38个百分点。换算成增幅,迁移到城镇的概率最小上升了8 16%,最大上升了9 99%,全国的总加权平均为9 56%。中国农村男性劳动力的数量为2亿9000万,如果迁移概率平均上升0 38个百分点,则迁移到城镇可能增加的数量将会有110万,要占1995 2000年这五年间农村男性劳动力移民的5 76%,占普查时已经居住在城镇的农村男性劳动力的1 88%。据Lin et al. (2004)按消费价格指数调整的城乡收入比例计算,1985 1995年十年间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了37%(比值从1 82增到2 50),所以根据我的估计结果,这个期间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所带来的农村男性劳动力移民量的增加在35%左右22。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获知,地区间收入差距虽然是劳动力迁移决策的重要因素,但收入对迁移概率的弹性还是弱于单位弹性。通过城乡收入差距变动的模拟,发现所造成农村劳动力移民量的增加并不大23,与实际农村移民数量的增加幅度有很大差距。所以我们有必要用1985年各地的真实收入模拟出

22需要说明的是,我的估计均是根据预测概率所作的估计。预测概率本身是一种拟合概率,也即平均化了不可观测因素的迁移倾向,所预测的地区人口迁移概率是一个平均迁移概率。这样的预测与事实必然

90 经济学(季刊)第3卷

1985 1990年间的各地农村劳动力迁移概率,以将省际收入差距的变动同时考虑进来。经计算,模拟的1985 1990年间全国各地区农村男性劳动力的迁移概率在[0 035,0 065]之间,十年间农村男性劳动力迁移概率因收入变化而上升了1 5个百分点左右,上升比例也仅约有40%。这说明,90年代移民量的大幅增加还有其他因素。一方面,80年代末农民纷纷走出家园,外出打工,由此带来的丰厚回报带动了更多的人向发达地区迁移。随着移民网络的逐步加强,农民迁移的信息成本不断降低(Zhao,2001),迁移观念也在不断更新。因此,农村劳动力迁移数量的增加并不是随着户籍制度的改革而一步增加到城镇所能控制的限度,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各界对迁徙自由的呼吁,各地区尤其是大城市虽然对农村劳动力迁移仍有很多控制,但还是不断地摸索着一种双赢!模式,即放宽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迁移的限制,同时城镇也能从中获利。所以,制度因素在十年间又有了很大的转变,这也是中国移民数量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20世纪90年代中国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变化不能完全解释移民量的增长,但这丝毫不能削弱收入差距对迁移行为的重要性。无论是信息、观念因素还是制度因素都只不过延缓或阻碍了迁移数量的增长,归根到底,地区间巨大的收入差距现实才是十年间移民数量大幅增长的根本原因。

2.个人特征影响分析

由于模型中有两种相对效应,个人特征变量系数的解释要相对复杂一些。具体来说,由于本文的参照群组设定为小学教育程度和前已婚者,那么估计出来的城镇和农村迁移常数项的数值应该是他们的迁移倾向,而其他群组相对于参照组的迁到城镇或农村的倾向差别则反映在个人特征变量的系数中。这样如果要知道其他群组自己本身迁到城镇、迁到农村以及不迁移这几种行为的倾向及其差别就应该将个人特征变量的系数与参照群组的城镇和农村迁移常数项结合起来考虑。

结果表明,教育程度越高,劳动力越倾向于迁移。但是,教育程度高所带来迁移倾向的增加,主要是反映在更倾向于迁移到城镇上:初中的城镇迁移系数为0 5647,高中以上的迁移系数为1 1314。教育程度的提高对迁移到农村的影响则都不显著24。如本文变量选择部分所言,教育程度对迁移倾向的影响暗含了现中国城乡之间的分割,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就业受到事实上的不平等,而这种不平等的界定是受教育程度。城镇对低教育农村劳动力的限制大大降低了他们迁往城镇的意愿,这一点充分地在本文的结果中得到验证。

年龄系数为正以及年龄平方项的系数为负,证实了本文预先估计的倒U 型曲线的存在。在本文设定的15 64岁范围内,从15岁开始,迁移倾向随年龄的上升而上升,但到了某一个年龄峰值,迁移倾向又开始下降了。用模

增刊王格玮:地区间收入差距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91

型的结果计算,年龄的迁移倾向峰值为21岁,与事实完全一致。

对婚姻状况的回归结果与我们先前的猜测完全相符。前已婚者的迁移倾向要比未婚者低得多(0 4275),而在五年间结过婚的人迁移到城镇的倾向要比未婚者低(0 2748<0 4275),但迁移到农村的倾向却要比未婚者高(0 4659>0 4275);另外,他们迁移到城镇的倾向比前已婚者还是要高(0 2748)。虽然本文将同县市区移动排除在迁移的定义之外,但大量的农村跨县市甚至跨省婚姻依然存在。这些结果都说明婚姻是迁移的一个重要因素。当然,农村婚迁大部分是农村到农村的迁移,所以五年间结婚者比未婚者去城镇的倾向要小。

3.相异性参数:对模型设定合理性的验证

表4第#列还显示了城镇和农村的相异性系数,即IV的系数,分别是0 1373和0 2676。这两个系数显著地大于0,自然也显著地小于1,所以根据我们模型设定部分的讨论,通过NL模型对选择集进行嵌套分层的做法是合理的。这两个系数还表明,相对于其他的选择,城镇迁移的30个选择25或是农村迁移的30个选择都有较高的相似性,而且,城镇迁移的选择比农村迁移的选择相似程度更高。由农村男性劳动力移民分迁移到城镇和迁移到农村的迁移原因比例(表6),我们可以看出,迁移到城镇的劳动力有91%都是务工经商型,相当的一致,而迁移到农村者则只有74%是务工经商型,动机有所分散。这样,影响迁往城镇的不可观测因素对他们来说就有可能比较相似,影响迁移农村的不可观测因素相关性就因之而稍弱。

表6 男性农村劳动力移民迁移原因分目的地分布

迁移原因迁移到城镇迁移到农村

务工经商91.074.7

工作调动 1.4 2.4

分配录用0.30.9

学习培训0.20.1

拆迁搬家0.7 2.9

婚姻迁入 1.0 5.4

随迁家属 1.0 1.2

投亲靠友 1.6 5.0

其他 2.87.3

总计100100

资料来源: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0.95?按户抽样数据。

4.与线性和MNL模型回归结果的比较

由于本文使用的五普数据较新,模型也较为特殊,迄今很难找到可以用以比较的文献结果。所以我自己用线性和MNL模型,对农村男性劳动力以与

92 经济学(季刊)第3卷

上面NL模型相同的变量进行回归,然后比较这几个模型结果之间的差异,并分析造成偏差的原因。

线性模型与Lin et al.(2004)相同:

ln M i j=+ 1ln Y ij+ 2ln D ij+ 3C+!ij.(1)

其中M ij是五年间i省到j省的净移民比率(由i省到j省的净移民除以i省的相应人口),Y ij是i省和j省在决策期初的收入差距(由1995年j省的人均收入除以i省的人均收入),D ij是i省和j省的距离(同省之间则取省内迁移距离),C是本邻省虚拟变量。有两点需要说明。一是样本较NL模型缩减为全部劳动力省际移民,这是由于线性回归是个加总模型,只能分析移民量与各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二是很多省之间的移民量为零,这是因为我们使用的是抽样数据,且又细分为农村男性劳动力,而实际的870(30?29)个迁移方向中有359个为零,故在回归中将这些观察值舍去。

OLS回归结果列于表7,三个变量以及常数项均在0 1%的水平下显著。其中收入差距与距离的系数分别为0 68426和-0 394,因为采用了双对数模型,所以系数本身就代表着各自的弹性。用线性模型的结果与NL模型对比,收入差距的弹性较为接近,后者的收入弹性为0 54,略小于前者。收入差距的弹性大于距离的弹性,也与NL模型的结果相吻合。

表7 农村男性劳动力迁移线性模型O LS回归结果

变量回归结果

收入差距0.6838

(0.1121)

距离-0.3940

(0.1121)

本邻省虚拟变量0.5602

(0.1694)

常数项-4.6995

(0.8373)

R20.15

N511

备注:所有系数均在0.1%水平上显著不为零。

资料来源: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0.95?按户抽样数据。

由于线性回归模型的缺陷,其结果必然有一定的偏差。首先,线性回归模型的样本仅为移民,而且其收入差距仅为实际迁入地与迁出地之间的收入比例,这两方面的正选择性必将导致OLS回归系数偏高(upw ard biased)。其次,线性模型不能考虑到移民的人口结构,只能立于一个全国平均的角度上

增刊王格玮:地区间收入差距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93

来分析,而事实上各省移民间的教育等人口特征结构是有差别的,这也会导致回归结果产生偏差。

M NL模型采用(1)式进行回归。其设定惟一与前面的NL模型不同之处就是不采取分层嵌套结构,所需估计的系数少了相异性参数。之前的NL 模型已经验证了中国人口迁移的迁入地选择中IIA假设不能成立,这样就意味着城镇变量和农村变量的变动对每个人迁移倾向的影响不同(见表5)。现在我们来分析决策地收入对迁移概率的弹性。表4第III列显示了MNL模型的回归结果。经计算,决策地收入对迁移概率的平均弹性为-1 707,与NL 模型的结果相差很大。表5对此有清楚的解释,在MNL模型中,某地区收入变化对其他迁移倾向的影响是相同的,然而在NL模型中,如果两选择处于同一嵌套子集内,某选择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另一选择倾向的巨大变化,这是因为城镇和农村迁移的相异性参数都十分小。而在MNL模型中,就相当于把这些影响都平均化了,因此出现了很大偏差。

(三)农村女性劳动力的回归结果

上面我们着重对农村男性劳动力样本的回归结果作了详尽分析。农村女性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36 2%,在全部移民中占34 8%,在务工经商型移民中占37 7%。对女性农村劳动力回归的结果显示于表4的第%列。由于各变量的边际效应和弹性大小不完全反映在系数上,还要取决于各组人本身的迁移概率,所以各变量在各组人口的系数在理论上不能直接横向比较。但是,由于各组人的迁移概率实际上是十分相近的,弹性的大小基本上可以由系数决定,这一点将会从下面的具体计算中得到印证,这就为组间变量效应的比较提供了一种最便利的方式。

我们先来看组内结果。农村女性劳动力回归结果的显著性与男性十分相似。除教育对迁移到农村影响不大外,其余变量的系数都显著地不等于零。年龄的迁移倾向峰值为25 8岁,大于男性。婚姻状况对迁移影响的差别更大,未婚者比前已婚者迁移倾向要高出很多,五年间结婚者城镇迁移倾向略高于前已婚者,迁移到农村的倾向不仅高于前已婚者,而且还比未婚者高出许多,这反映了女性农村劳动力婚迁比例高,而婚迁又集中在农村到农村迁移的特征。女性农村劳动力迁移的教育特征与男性完全一致,教育程度的上升提高了迁移到城镇的倾向,但迁移到农村的倾向在不同教育程度人口间的差别均不显著。收入对女性劳动力迁移的影响同样要大于距离很多,本邻省迁移虚拟变量也非常显著。

女性劳动力的收入变量系数大于男性(0 8277>0 5673)。各地女性农村劳动力的决策地收入弹性在-0 78到-0 81之间,明显地要大出男性

94 经济学(季刊)第3卷

城镇迁移概率上升的百分比区间为[4 6,6 4],明显低于与男性的[8 1, 10]。

五、结 论

本文利用中国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对农村劳动力迁移决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经验分析。在计量上采用了M cFadden的NL(nested logit)模型,避免了多元选择MNL模型中过强的IIA假设,并用FIML(full information max imum likelihood)方法进行估计,以求获得更有效的结果27。

与以往文献相比较,本文的分析有四个特点。

第一,用最新数据揭示了影响中国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关键因素在现阶段的表现。Lin et al.(2004)通过比较1985 1990年和1995 2000年这两个时期的省际迁移特点发现,1995 2000年的人口迁移与地区间收入差距等经济变量的相关程度较十年前要高得多。这样,建立微观效用模型,从个人效用最大化角度出发来研究人口迁移才有意义。同时由于劳动力迁移规模的迅速扩大,劳动力迁移的因素与影响也变成了一个极具潜力的研究方向。

第二,对多元选择NL模型如何与人口迁移选择行为相联系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一个一般性研究框架。以往研究人口迁移因素多使用线性加总回归模型,近来也有一些微观选择模型的应用,但这些模型本身都有缺陷。线性回归模型寻求的是地区间迁移量与各地区变量之间的联系,是一个加总模型。既缺乏微观基础,也难以解决样本和移民的选择性问题。由于迁移是一个正选择的行为,OLS估计值要比真实值偏大,而本文通过用NL模型的结果与之比较,证明了这一点。多元选择MNL模型的欠缺在于过强的IIA假设,即各选择(的不可观测因素)都是独立的,而在一个人口迁移这样的选择行为中,本文的NL模型回归结果证明各迁移目的地之间必然存在着不同的相似程度,如城镇迁移和农村迁移就是差别很大的两类选择。这样,我们发现MNL模型的回归结果也存在着很大的偏差。多元选择模型有着一些很特殊的经验特征,而人口迁移作为一个复杂的选择行为,两者的结合必然产生很多值得推敲的地方。以往将迁移置入多元选择框架的研究从未就这一点进行过考虑,而本文则着力在此处进行扩展。先是提出了一个包含不迁移及迁移到各省城镇和农村的迁移决策选择集。无论从将研究范围扩大到农村与城镇间迁移,还是从中国国内迁移地区分割的合理性与精确性来考虑,这都是一个最为理想的分析框架。

第三,提出了整合分析多元选择模型回归结果的思路。多元选择模型是

增刊王格玮:地区间收入差距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95

非线性模型,这样变量的边际效应和弹性将随本身以及所有其他变量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本文提出了一个加权平均方法,将人口特征因素予以平均,而保留地区差异进行结果的评估。这里的意义也在于,地理因素是外生的,是每个迁移决策者必然面对的。通过对地理位置控制的放松,我们可以通过各回归结果依地区之间的分布来考察地理位置和各其他经济因素对迁移的影响孰大孰小。总之,加权平均方法使我们可以任意整合所需要的结果,便于分析更细的,如个别地区经济因素变化而引起全国人口迁移规模的变动这样的现象。

第四,涵盖了广泛的人口群体。M a and Liaw(1997)研究的是17至29岁的全国青年人口,Liang and White(1997)则包含了15 64岁的农村到城镇省际移民。本文的样本则涵盖了所有15 64岁的全国农村劳动力,总体达到5 45亿。

本文囿于计算设备,未能对NL模型在中国人口迁移如何分层进一步探讨。在变量的选择上,只选取了对迁移具有决定性的基本变量。而这些变量的基本结果在前人的文献中都已出现,而对大家比较感兴趣的影响中国劳动力迁移的因素,诸如户籍管制28、移民网络以及地区间生活(物价)水平差异等,因为无法取得数据,事实上全部置入了模型的不可能观测因素。这一方面可能对结果造成偏差,另一方面也说明本文未能揭示出劳动力迁移与特殊经济现象的联系。这也是我所认为的今后人口迁移因素分析的主要方向所在,而本文的多元选择模型分析框架完全可以继续沿用或加以发展。

下面是对回归结果的总结以及简要评述。在回归结果中,我们发现个人特征的不同会带来迁移倾向显著的差异。尤其是教育程度,还暗含着个人收入的升水和城镇根据这项特征所施加的就业限制。受教育程度越高,城镇迁移倾向会有很大程度地上升。但对迁移到农村,教育程度的不同没有对决策造成显著的影响。在农村移民中,年龄分布呈一倒U形曲线,迁移倾向的年龄峰值一般在20 25岁左右。婚姻状况同样很大地影响着迁移倾向,五年前已婚者的迁移倾向是最低的。而女性五年间有结婚经历者的迁移倾向很高,尤其是迁往农村的倾向,要高于未婚者。但在是否迁往城镇的决策中,未婚者更容易选择迁移。

地区间人均收入差距、迁移距离和习俗都对农村劳动力迁移有显著的影响。一般地,决策者倾向于迁往经济水平更发达,迁移成本更低以及本邻省的地区。与迁移距离相比,地区收入对迁移选择的弹性更大。面对其他地区经济状况的变化,决策者的迁移倾向也要受到迁移距离很大的影响,邻近地区人口的迁移倾向变化幅度要超过其他地区人口迁移倾向的变化幅度很多。

农村劳动力迁移概率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弹性不足。通过对收入差距

96 经济学(季刊)第3卷

变动的模拟,我们发现1985 1995年增加的模拟移民数量并不大,与实际移民数量的增加幅度有很大差距。这说明,90年代移民量的大幅增加还有如移民网络的加强以及户籍制度改革的持续等其他因素。同样地,模拟城乡收入差距扩大10%约将增加移民35%,平均到每年仅有3%左右。这是与2000年后中国劳动力市场渐趋成熟,地区间农村劳动力移民数量增幅减缓的趋势相同的。因此我们可以预期,如果城乡分割、户口歧视的现状保持不变,仅地区间收入差距的继续扩大,并不能使得中国劳动力尤其是农村劳动力迁移量还能有10年前那样的大幅上升。地区间的收入差距在事实上推动着巨大的潜在迁移量,无非是户籍制度以及结合教育程度等因素造成的城镇行业管制限制了农村移民的生活和就业水平,才使得移民量在一定程度上被各地政府有序调控,这两者正是一推一拉的两种力量。既然推力是如此之大,那么各地政府如果要维持城乡人口迁移的现状,也势必要继续实行严格的户籍制度管理以将意欲迁移的人拉回去。由此,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终其根本是内生于各地的经济状况的29,只有城乡经济都较发达的地区才有动力进行改革。各地政府只是为了本地经济的发展才愿意输入一定数量的劳动力,在移民政策上往往要加上很多的条条框框(Zhao,2003),而不肯让渡一点城镇自己的利益。从这个角度来说,缩小地区间包括城乡和沿海内地的收入差距,对加速中国户籍制度的改革进程也有重要意义。

男性和女性劳动力回归结果的显著性基本一致,在数值上有所不同。男性劳动力的迁移收入弹性要比女性小,但地区收入的区间变动会对男性劳动力的迁移倾向产生更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Barro,R.J.and X.Sala i M arti n,Economic Grow th.M cGraw Hill,1995.

[2]蔡、王德文,作为市场化的人口流动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中国人口科学?,

2003年第5期,第11 19页。

[3]Chan,K.W.,T.Liu and Y.Yang,Hukou and Non Hukou M igrati ons in C hi na:Comparisons and

Contrasts!,I nter national Jou rnal of Popu lation Geogr ap hy,1999,5,425 448.

[4]段成荣,影响我国省际人口迁移的个人特征分析 兼论时间!因素在人口迁移研究中的重要

性!,&人口研究?,2000年第7期,第14 23页。

[5]段成荣,省际人口迁移迁入地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人口研究?,2001年第1期,第56 61

页。

[6]Falaris, E.M.,A Nested Logit M igration M odel w ith Selectivity!,I nter national Economic Rev iew,

1987,28(2),429 443.

[7]Fields,G.S.,Place to place M igration:Some New Eviden ce!,Rev ie w of Economics and S tatistics,

1979,61(1),21 32.

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积累: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积累: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近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决定于2020年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普查是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涉及到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以及社会的各个方面。 1.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有什么重大意义? 定期开展人口普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全国人口普查条例》的明确规定。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开展的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2.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对象有哪些? 这次人口普查对象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对象相同,是指普查标准时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在境内居住的港澳台居民和外国人也属于普查对象,需要进行普查登记。 3.这次普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这次普查主要调查人口和住户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公民身份号码、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婚姻生育、死亡、住房等情况。 为了提高普查数据质量,在这次人口普查中将首次采集普查对象的身份证号码。需要指出的是,公众对采集身份证号码极其敏感,我们将会对身份证号信息进行保密处理,普查全流程加强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严禁向任何机构、单位、个人泄露公民个人信息。 4.这次普查在时间上是怎样安排的? 这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是2020年11月1日零时。按此规定,此次普查工作拟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是准备阶段(2019年10月—2020年10月)。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组建各级普查机构,制定普查方案和工作计划,进行普查试点,落实普查经费和物资,开展普查宣传,选聘培训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普查区域划分和制图,进行户口整顿,开展摸底等。这些工作都将在2020年10月31日前全部完成,以确保普查登记工作的如期进行。 二是普查登记阶段(2020年11月—12月)。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普查员入户登记,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国数据 (1) 1.1年龄构成............................................................................................................................. 1 1.2教育程度............................................................................................................................. 2 二、第六次人口普查各省数据 . (2) 2.1各省常住人口及城市化率 ................................................................................................. 2 2.2各省人口教育程度及年龄、性别结构 ............................................................................. 4 2.3各省常住人口地区分布 .. (7) 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国数据 内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总人数1339724852人。2000年到2010年年平均增长率为0.57%。男性人口为686852572人,占51.27%;女性人口为652872280人,占48.73%。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5306人,占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49546人,占50.32%。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07137093人,乡村人口减少133237289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 1.1年龄构成 0-14, 16.60% 15-59, 70.14% 60-64, 4.39% 65以上, 8.87% 0-1415-5960-6465以上 图1:年龄段比例 图

辽宁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辽宁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辽宁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 报 来源:国家统计局发布时间:2012-02-28 09:05 2010年辽宁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 辽宁省统计局 2011年5月11日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在国务院、辽宁省政府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 支持配合下,经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主要阶 段的任务。现将初步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总人口 全省总人口[3]为43746323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42384412人相比,十年共增加1361911人,增长3.21%。年平均增长率为0.32%。 二、家庭户人口 全省共有家庭户[4]14994046户,家庭户人口为41755874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78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15人减少0.37人。 三、性别构成

全省人口中,男性人口为22147745人,占50.63%;女性人口为21598578人,占49.37%。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4.04下降为102.54。 四、年龄构成 全省人口中,0-14岁人口为4996977人,占11.42%;15-59岁人口319985 94人,占73.15%;60岁及以上人口为6750752人,占15.43%,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4509441人,占10.31%。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26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2.46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3.8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43个百分点。 五、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省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5234081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6469305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19829444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9364681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人口由6 182人上升为11965人;具有高中程度的人口由13205人上升为14788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由40082人上升为45328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由29778人下降为21407人。 全省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843695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1176305人,文盲率[5]由4.76%下降为1.93%,下降2.83个百分点。 六、城乡人口

2019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意义

---------------------------------------------------------------范文最新推荐------------------------------------------------------ 2019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意义 人口普查是世界各国所广泛采用的搜集人口资料的一种科学方法,是提供全国基本人口数据的主要来源。中国政府网2019年5月6日公布了《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通知指出,根据国家普查项目和周期安排的有关规定,国务院决定于2019年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普查主要调查人口和住户的基本情况,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社会保障、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人口普查的对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居住的自然人. 进行人口普查是制定政策的需要。人口普查是国家科学决策的重要基础工作,人口普查资料是制定人口政策的依据和前提。通过人口普查,了解我国各种文化程度人口的比重,就可以制定教育政策;了解各行业人口的分布,可以制定人口的就业政策;摸清就*业人口的行业分布,可以为产业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本文来自小草范文网提供科学基础。此外,社会保障和福利政策、民族政策、老年人口政策等等,都需要根据人口资料进行研究。可见,人口普查是国家制定社会、经济、科教等各项发展政策所必需的。没有准确的人口数据,我们很多方针、政策及发展战略的制定,就缺乏足够的科学依据。人口普查是21世纪发展的要求。第六次人口普查是世纪之初的普查。2019年是我国“十一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又是我们确定“十二五”计划和新的远景规划的关键一年。在这个时候,开展人口,提供准确的人口数据,对于制定 1 / 2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长表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长表 地址:_____省(区、市)_____市(地、州、盟)_____县(市、区、旗)_____乡(镇、街道)_____普查区_____普查小区_____户编号 一、住户项目 H1. 户别 1. 家庭户 2. 集体户 H2. 本户应登记人数 2020年10月31日晚居住本户的人数_____人 户口在本户,2020年10月31日晚未住本户的人数_____人 H3. 本户2019年11月1日至2020年10月31日期间的出生人口 男_____人女_____人 H4. 本户2019年11月1日至2020年10月31日期间的死亡人口 男_____人女_____人 H5. 住所类型 1. 普通住宅 2. 集体住所 3. 工作地住所 4. 其他住房 5. 无住房 (选择2-5的,跳至个人项目。) H6. 本户现住房建筑面积 _____平方米 H7. 本户现住房间数 _____间 H1-H7直接取短表相同项目数据 H8. 住房所在建筑的总层数 1. 平房 2. 多层(7层及以下) 3. 高层(8-33层) 4. 超高层(34层及以上) H9. 承重类型 1. 钢及钢筋混凝土结构

2. 混合结构 3. 砖木结构 4. 竹草土坯结构 5. 其他结构 H10. 住房建成年代 1. 1949年以前 2. 1949-1959年 3. 1960-1969年 4. 1970-1979年 5. 1980-1989年 6. 1990-1999年 7. 2000-2009年 8. 2010-2014年 9. 2015年以后 H11. 住房所在建筑有无电梯 1. 有 2. 无 H12. 主要炊事燃料 1. 燃气 2. 电 3. 煤炭 4. 柴草 5. 其他 H13. 住房内有无管道自来水 1. 有 2. 无 H14. 住房内有无厨房 1. 独立使用 2. 与其他户合用 3. 无 H15. 住房内有无厕所 1. 水冲式卫生厕所 2. 水冲式非卫生厕所 3. 卫生旱厕 4. 普通旱厕 5. 无 H16. 住房内有无洗澡设施1. 统一供热水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各省数据汇总

各省各市都有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 来源: 国家统计局 中国总人口达13.397亿人 10年增加7390万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今日发布。此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10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年均1.07%的长率下降了0.5个百分点。 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是2010年11月1日零时。所谓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就是规定一个时间点,无论普查员入户登记在哪一天进行,登记的人口及其各种特征都是反映那个时间点上的情况。根据上述规定,不管普查员在哪天进行入户登记,普查对象所申报的都应该是2010年11月1日零时的情况。通过这个标准时间,所有普查员普查登记完成后,经过汇总就可以得到2010年11月1日全国人口的总数和各种人口状况的数据。 以下是数据详情: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目前已圆满完成人口普查任务。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总人口

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其中: 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3]共1339724852人。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为7097600人。 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为552300人。 台湾地区人口为23162123人。 二、人口增长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126582504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3899804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 三、家庭户人口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7]401517330户,家庭户人口为1244608395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 四、性别构成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男性人口为686852572人,占51.27%;女性人口为652872280人,占48.73%。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 五、年龄构成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业务培训测试题试题及答...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业务培训测试题试题及答案 基本信息:[矩阵文本题] *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单选题] * A.无人居住的空房户,应标注为“空户”(正确答案) B.全户死亡户的户标签由普查员在小程序上进行选择 C.全户外出户、有港澳台居民或外籍人员的户不可选择自主填报 D.户编号是在摸底工作结束后,以普查小区为单位生成 2.张小小家:摸底时张小小和妻子在家,夫妻只有一个孩子,为高三学生,平时在市中区住校,但一家三口户口都在本户。经了解该建筑物内再无其他人员居住,也无户口寄挂,一年内没有出生和死亡,那M5(摸底时住本户的人数)和M9(户口在本户,摸底时未居住在本户的人数)分别为() [单选题] * A.3;0 B.2;1(正确答案) C.1;2 D.0;3

3.普查员10月22日去王虎家进行摸底,王虎家里没人,普查员下面哪项操作是错的() [单选题] * A.直接敲下一户的门(正确答案) B.生成王虎家的住房单元号 C.在门口留下到访不在的纸条,注明普查员联系方式,方便主人与其联系 D.查询王虎电话号码,与其联系预约下次来访时间 4.关于虚拟建筑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 * A.虚拟建筑物是建立在普查小区下面的(正确答案) B.虚拟建筑物一个普查区只可以建一个 C.虚拟建筑物的建筑物编号是“000” D.虚拟建筑物必须由普查指导员建立 5.关于摸底阶段的质量验收的主要指标,哪一个不正确() [单选题] * A.建筑物数量 B.住房单元数 C.普查小区数(正确答案) D.出生和死亡人数 E.户籍人口数 6.下列关于虚拟普查小区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 * A.每个普查区只能有1个虚拟普查小区 B.虚拟普查小区的《户主姓名底册》由村级普查小组负责组织编制(正确答案)

四川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四川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四川省统计局 2011年5月7日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在国务院和全省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务。现将机器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常住人口及户籍人口 全省常住人口[3]为80418200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83290935人相比,十年共减少2872735人,减少3.45%。年平均减少0.35%。 全省登记的户籍人口 [4]为89981705人。 二、家庭户人口 全省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5]25802326户,家庭户人口为76206650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95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32人减少0.37人。 三、性别构成 全省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40830945人,占50.77%;女性人口为39587255人,占49.23%。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98下降为103.14。 四、年龄构成 全省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3644450人,占16.97%;15-64岁人口为57966205人,占72.08%;65岁及以上人口为8807545人,占10.95%。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5.68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 2.18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3.50个百分点。 五、民族构成 全省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75510249人,占93.90%;各少数民族人口为4907951人,占6.10%。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减少3632394人,减少1.12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759659人,增长1.12个百分点。 六、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

第四次 北京市 10819407人(其中8个市辖县的人口为3456982人) 天津市 8785402人(其中5个市辖县的人口为2930334人) 河北省 61082439人 山西省 28759014人 内蒙古自治区 21456798人 辽宁省 39459697人 吉林省 24658721人 黑龙江省 35214873人 上海市 13341896人(其中9个市辖县的人口为5127460人) 江苏省 67056519人 浙江省 41445930人 安徽省 56180813人 福建省 30097274人(其中金门、马祖等岛屿的人口为49050人②) 江西省 37710281人 山东省 84392827人 河南省 85509535人 湖北省 53969210人 湖南省 60659754人 广东省 62829236人(其中东沙群岛的人口暂缺) 广西壮族自治区 42245765人 海南省 6557482人 四川省 107218173人 贵州省 32391066人 云南省 36972610人 西藏自治区① 2196010人 陕西省 32882403人 甘肃省 22371141人 青海省 4456946人 宁夏回族自治区 4655451人 新疆维吾尔囱治区 15155778人 台湾省③ 20155830人 香港、澳门地区中国同胞④ 6130000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 3199100人 三、性别构成。大陆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男性为584 949 922人,占51.6%;女性为548 732 579人,占48.4%。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6.6。 五、各种文化程度人口。大陆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16 124 678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91 131 539人,具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问题解答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问题解答之一 —关于普查登记时地址名称代码和 建筑物编号填写相关问题的说明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方案》规定,人口普查按照划分的普查区域进行。每个普查对象要在现住地进行登记,属于人户分离的,同时在户口登记地登记相应信息,按照现住地和户口登记地实际所在普查小区和建筑物,填写地址名称代码和建筑物编号。对一些特定人口群体,登记时的地址名称代码和建筑物编号需要特殊处理。现就相关问题具体说明如下: (一)各地在组织开展普查区域划分和名称地址代码清单的确定工作时,暂无需考虑特定人口群体的地址名称和代码填写问题,要按照“地域完整覆盖并且有实际地域和人口”的原则,划分普查区和普查小区。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根据核实确定的普查区名称地址代码清单以及实际划分的普查小区个数,统一整理、生成普查小区名称地址代码文件(标准地址码库),供登记填表使用。 (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由武警机关负责登记填写普查表短表,并移交所在县级人口普查办公室。县级人口普查办公室根据需要,在标准地址码库中本县级公安机关所在的普查区内,虚拟一个或多个普查小区,供填写地址名称代码使用。虚拟普查小区的地址代码自“800”开始,依次增一顺序编码,并以编码序号命名,如第800普查小区、第801普查小区。 (三)依法被判处徒刑、劳动教养的人员由县级公安机关和监狱、劳教机关负责登记填写普查表短表,并移交所在县级人口普查办公室。县级人口普查办公室根据需要,在标准地址码库中本县级公安机关所在的普查区内,虚拟一个或多个普查小区,供填写地址名称代码使用。虚拟普查小区的地址代码自“850”开始,依次增一顺序编码,并以编码序号命名,如第850普查小区、第851普查小区。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及其数据分析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及其分析摘要:本文收集了中国统计年鉴的一些数据,对中国2010年和之前的数据做了一下整理,主要是从全国人口、男女比例、城市化水平等方面做的个人评析。 关键词:全国人口、男女比例、城市化概念及中国城市化 正文: 2001~2010年人口数据及构成 本表各年人口未包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的人口数据。单位:万人 {

数据分析: 一、全国人口 从全国人口角度考虑(不包含港澳台),2001-2010年间,中国总人口持续上升,其中:2001-2002年,人口增长826万,2002-2003年,人口增长774万,2003-2004年,人口增长761万,2004-2005年,人口增长768万,2005-2006年,人口增长692万,2006-2007年,人口增长681万,2007-2008年,人口增长673万,2008-2009年,人口增长672万。由此我们可以看出,2001-2010年期间,人口总数不断增加,但增长的人口数呈不断下降的趋势,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 这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3 3972 4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年平均增长%,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下降个百分点。数据表明,十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 出现这样的结果很大程度上与我国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制度有关,它对中国的人口问题和发展问题的积极作用不可忽视,但计划生育一味的只控制人口数量,忽略世代更替,造成国家严重的老龄化,未富先老的格局。如今,我国对计划生育政策做了一些修改,有一定程度的放松。 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还与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综合国力的提升有莫大的关系。如今我过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像以前那样“养儿防老”的现象愈来愈少,许多年轻夫妇都只生一胎甚至不愿生孩子,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属性数据)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 一、总人口 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其中: 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3]共1339724852人。 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4]为7097600人。 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5]为552300人。 台湾地区人口[6]为23162123人。 二、人口增长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126582504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3899804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 三、家庭户人口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7]401517330户,家庭户人口为1244608395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 四、性别构成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男性人口为686852572人,占51.27%;女性人口为652872280人,占48.73%。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 五、年龄构成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22459737人,占16.60%;15-59岁人口为939616410人,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29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36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 六、民族构成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225932641人,占91.5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13792211人,占8.49%。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66537177人,增长5.74%;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7362627人,增长6.92%。 七、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第1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11年4月28日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目前已圆满完成人口普查任务。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总人口 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其中: 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3]共1339724852人。 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4]为7097600人。 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5]为552300人。 台湾地区人口[6]为23162123人。 二、人口增长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126582504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3899804人,增长 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 三、家庭户人口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7]401517330户,家庭户人口为1244608395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 四、性别构成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男性人口为686852572人,占51.27%;女性人口为652872280人,占48.73%。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

五、年龄构成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22459737人,占16.60%;15-59岁人口为939616410人,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29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36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 六、民族构成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225932641人,占91.5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13792211人,占8.49%。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66537177人,增长5.74%;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7362627人,增长6.92%。 七、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19636790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87985979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519656445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58764003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611人上升为8930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1146人上升为14032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3961人上升为38788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5701人下降为26779人。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54656573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30413094人,文盲率[8]由6.72%下降为4.08%,下降2.64个百分点。 八、城乡人口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9]为665575306人,占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49546人,占50.32%。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07137093人,乡村人口减少133237289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 九、人口的流动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中,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1386075人,其中市辖区内人

2005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06年3月16日 经国务院批准,我国于2005年底开展了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这次调查以全国为总体,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为次总体,采取分层、多阶段、整群概率比例的抽样方法。最终样本单位为调查小区。这次调查的样本量为1705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31%。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通过调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调查的各项任务已基本完成。现将快速汇总的全国总人口及其结构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总人口 2005年11月1日零时,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总人口为130628万人,与2000年11月1日零时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总人口126583万人相比,增加了4045万人,增长3.2%;年平均增加809万人,年平均增长0.63%。根据调查数据推算,2005年年末总人口为130756万人。 二、流动人口 全国人口中,流动人口为14735万人,其中,跨省流动人口4779万人。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流动人口增加296万人,跨省流动人口增加537万人。 三、城乡构成 全国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56157万人,占总人口的42.9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74471万人,占总人口的57.01%。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了6.77个百分点。 四、性别构成 全国人口中,男性为67309万人,占总人口的51.53%;女性为63319万人,占总人口的48.47%。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6.30,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下降0.44。 五、年龄构成 全国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26478万人,占总人口的20.27%;15-59岁的人口为89742万人,占总人口的68.70%;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4408万人,占总人口的11.03%(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0045万人,占总人口的7.69%)。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2.62个百分点,60岁及

天津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天津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 报 来源:国家统计局发布时间:2012-02-28 09:21 天津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 天津市统计局 2011年4月29日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 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在国务院、天津市政府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务。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常住人口 天津市常住人口[3]为12938224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1000906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2929156人,增长29.27%。年平均增长率为2.60%。 二、家庭户人口 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3661848户,家庭户人口为10261740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80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09人减少0.29人。 三、性别构成

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6906858人,占53.38%;女性人口为6031366人,占46.62%。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3.99上升为114.52。 四、年龄构成 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267508人,占9.80%;15-64岁人口为10568 370人,占81.68%;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02346人,占8.52%。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7.04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6.97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0.07个百分点。 五、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2261628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2672299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4935959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2205871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由9007 人上升为17480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20851人下降为20654人;具有初中程度的由34590人上升为38150人;具有小学程度的由25031人下降为17049人。 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271381人,同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225296人,文盲率[5]由5.96%下降为2.10%,下降3.86个百分点。 六、人口地区分布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短表(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短表(人口信息)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短表(人口信息) 每个人都填报 D1.姓名D2.与户主关系D3.公民身份号码D4.性别D5.出生年月D6.民族 0.户主 1.配偶 2.子女 3.父母 4.岳父母或公婆 5.祖父母 6.媳婿 7.孙子女 8.兄弟姐妹 9.其他□□□□□□- □□□□□□□□ -□□□□ 1.男 2.女 年 月族 D7.调查时点(2020年11月1日零时)居住地D8.户口登记地 1.本调查小区 2.本村(居)委会其他调查小区 3.本乡(镇、街道)其他村(居)委会 4.本县(市、区、旗)其他乡(镇、街道) 5.其他县(市、区、旗),请在下面填写地址 省(区、市) 市(地、州、盟) 县(市、区、旗) 6.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 7.国外1.本村(居)委会 2.本乡(镇、街道)其他村(居)委会 3.本县(市、区、旗)其他乡(镇、街道) 4.其他县(市、区、旗),请在下面填写地址 省(区、市) 市(地、州、盟) 县(市、区、旗) 5.户口待定→D11 每个人都填报2017年10月31日前出生的 人填报2005年10月31日前出生的人填报 D9.离开户口登记地时间D10.离开户口登记地原因D11.受教育程度D12.是否识字 1.没有离开户口登记地→D11 2.不满半年 3.半年以上,不满一年 4.一年以上,不满二年 5.二年以上,不满三年 6.三年以上,不满四年 7.四年以上,不满五年 8.五年以上,不满十年 9.十年以上0.工作就业 1.学习培训 2.随同离开/投亲靠友 3.拆迁/搬家 4.寄挂户口 5.婚姻嫁娶 6.照料孙子女 7.为子女就学 8.养老/康养 9.其他 1.未上过学 2.学前教育 3.小学 4.初中 5.高中 6.大学专科 7.大学本科 8.硕士研究生 9.博士研究生 1.是 2.否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局)

统计局:中国人口近13.4亿10年增7390万 2011-04-28 10:37:00 来源: 中国经济网(北京) 有20173人参与手机看新闻 转发到微博(138) 中国经济网北京4月28日讯国家统计局今日发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数据显示,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1.07%下降0.5个百分点。数据表明,十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以下为公报全文。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第1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11年4月28日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目前已圆满完成人口普查任务。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总人口 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其中: 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3]共1339724852人。 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4]为7097600人。 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5]为552300人。 台湾地区人口[6]为23162123人。 二、人口增长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126582504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3899804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 三、家庭户人口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7]401517330户,家庭户人口为1244608395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 四、性别构成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男性人口为686852572人,占51.27%;女性人口为652872280人,占48.73%。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 五、年龄构成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22459737人,占16.60%;15-59岁人口为939616410人,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29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36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 六、民族构成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225932641人,占91.5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13792211人,占8.49%。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66537177人,增长5.74%;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7362627人,增长6.92%。 七、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19636790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87985979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519656445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58764003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611人上升为8930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1146人上升为14032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3961人上升为38788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5701人下降为26779人。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如何自主填报

2020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如何自主填报 10月11日起,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进入摸底阶段,万名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身穿工作服、佩戴工作证,到全区各家各户开展入户摸底工作,摸底工作将持续到10月31日。 本次普查采用电子化方式登记,摸底期间普查员将上门了解住户基本信息并用电子采集设备(智能手机或PAD)填写上报。如果住户选择自主填报,可以在摸底时告知普查员,普查员将用电子采集设备生成二维码供住户扫描填报。 目前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摸底工作已正式启动,距离正式登记的标准时点11月1日零时仅有半个月左右的时间,人口普查工作已经进入关键阶段、临战状态。针对入户摸底工作,各相关部门要全力做到普查摸底数据真实准确。做到“四个摸清”,即:摸清小区边界、小区内部环境、人口居住状况、住户登记方式。认真组织现场登记,不重不漏、准确采集每一条信息,确保普查源头数据真实可信。要坚持依法普查,严格执行统计法和《全国人口普查条例》,严肃查处各类普查造假、弄虚作假行为。深入开展好普查宣传动员,注重发挥主流媒体和新媒体作用,聚焦宣传重点人群和重点内容,使人口普查“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人人支持”。压实工作责任,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部门协作、共同参与”的原则,通力合作、有序实施,把工作抓紧、抓实、抓深、抓细,切实推动普查摸底各项任务真正落到实处。同时,要全力为普查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做好防护措施,关心关爱普查员。要注意的是: 一、选择自主填报,也要先由普查员完成摸底上报工作。 二、自主填报时间是10月11日至11月5日,如您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自主填报,普查员将于11月6日至11月15日再次入户为您登记。

2020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2020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1. 2020 年进行的全国人口普查是第()次人口普查 A.4 ; B.5 ; C.6 ; D.7 ( 正确答案 ) 2. 《全国人口普查条例》经国务院第 111 次常务会议通过,自 2010 年()起施行。 A.6 月 1 日; ( 正确答案 ) B.8 月 1 日; C.10 月 1 日; D.11 月 1 日 3.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规定,人口普查每()年进行一次。 A.10 ; ( 正确答案 ) B.5 ; C.3 ; D.1 4. 前六次人口普查的时间分别为 1953 年、 1964 年、()、1990 年、 2000 年、 2020 年。

A.1980 ; B.1981 ; C.1982 ; ( 正确答案 ) D.1985 5.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规定,人口普查申报人提供的资料,普查机构及普查人员应当依法予以()。 A. 部分公开; B. 适当公开; C. 保密; ( 正确答案 ) D. 对外提供 6.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是()。 A.2020 年 12 月 31 日零时; B.2021 年 1 月 1 日零时; C.2020 年 11 月 1 日零时; ( 正确答案 ) D.2020 年 12 月 1 日零时。 7.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为单位进行登记。 A. 户; ( 正确答案 ) B. 人; C. 普查小区; D. 村委会或居委会 8. 沙坡头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 A. 政府办;

B. 卫健局; C. 公安局; D. 统计局 ( 正确答案 ) 9. 人口普查对象提供的资料是否可以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 A. 可以; B. 不可以; ( 正确答案 ) 10.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抽取百分之几的户填报普查长表? A.40% ; B.30% ; C.20% ; D.10% ( 正确答案 ) 11. 2019 年底,沙坡头区常住人口是()万人。 A.41.42 万人; ( 正确答案 ) B.35.81 万人; C.40.56 万人; D.53.68 万人 12. 2020 年 11 月 2 日出生的婴儿是这次普查的对象吗?() A. 是; B. 不是 ( 正确答案 ) 13. 小明是现役军人, 10 月 31 日休假在家居住,他是普查登记对象吗?() A. 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