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红江桂枝龙骨牡蛎汤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谐和营卫、收敛固摄法)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龙骨牡蛎桂枝白芍生姜各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擘右七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主治】治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弦发落,脉极虚芤迟。
【方论选萃】清徐灵胎:桂枝汤,外证得之解肌去邪气,内证得之能补虚调阴阳,加龙骨、牡蛎者以失精梦交为神精同病,非此不足以敛其浮越也(《兰台轨范》)。
清王旭高:此心肾不交,精伤气竭,神不敛藏之证。
桂枝汤外感用之能祛邪和营卫,内伤用之能补虚调阴阳,加龙骨、牡蛎、收敛其浮越之神,固摄其散亡之精(《王旭高医书六种》)。
清莫枚土:徐氏《轨范》云:经曰脉极虚芤迟,乃为虚寒之症,故用桂枝及建中等汤。
若嗽血而脉数者,乃阴虚之症,于此相反,误用必毙。
余谓:此方《外台》名龙骨汤,治梦失精,诸脉浮动,心悸,少怠,阴处寒,目眶疼痛,发脱。
然则脉浮动者亦宣之,不独虚芤迟也。
大法虚而有风者皆宜用,徐氏非也。
深师名桂心汤,治同。
《小品》亦名龙骨汤。
曰:虚羸浮热汗出者,除桂加白薇三枚,附子三枚、炮,故曰二加龙骨汤(《经方例释》)。
【近代验证】原因:产后血虚,误于前医不问病之虚实,邃以产后普通方芎归汤,加疏风发散药治而加剧。
症候:产经十句钟,孩提包衣方全下,恶露过于常胎,头晕呕吐,憎寒壮热,舌苔粗腻,面色秽垢,头不能举,汗出不止。
医误投芎归汤加发散一剂,未完,汗出如雨,大气欲脱,神识时愧。
诊断:六脉浮大鼓指,重按空而无力,确系阴血骤虚,内风暗动,孤阳上越之危候。
疗法:遵仲景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增损。
处方:川桂枝一钱杭白芍五钱炙甘草钱半左牡蛎五钱(生打)龙骨三钱(生打)西潞党钱半黑附片六分明天麻钱半红枣肉六枚生姜二片二剂,汗收热除,第三天买药,遇其同性药店官,谓其生产未过三天,这医生方内都不用当归、川芎以去瘀血,诚属怪医。
如果纯粹服此补涩药,恐怕将来你妻要被这药补到瘀血,就要肚胀而死。
遂于方内加当归、川芎各钱半。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的功效与作用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的功效与作用说到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大家都能猜到它是一种药方,但是这个药方的配方,以及它是用来治疗什么病的等等,基本都不知晓。
那么,下面就来一一介绍一下。
【别名】桂枝龙骨牡蛎汤、桂甘龙骨牡蛎汤【处方】桂枝1两(去皮),甘草2两(炙),牡蛎2两(熬),龙骨2两。
【功能主治】安神救逆。
潜阳,镇惊,补心,摄精。
主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
心摩,失眠,遗精,阳萎。
【用法用量】桂枝龙骨牡蛎汤(《内台方议》卷一)、桂甘龙骨牡蛎汤(《医学入门》卷四)。
【各家论述】①《注解伤寒论》:辛甘发散,桂枝、甘草之辛甘也,以发散经中火邪;涩可去脱,龙骨、牡蛎之涩,以收敛浮越之正气。
②《伤寒贯珠集》:桂枝、甘草,以复心阳之气;牡蛎、龙骨,以安烦乱之神。
③《古方选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其义取重于龙、牡之固涩。
仍标之曰桂、甘者,盖阴钝之药,不佐阳药不灵。
故龙骨、牡蛎之纯阴,必须籍桂枝、甘草之清阳,然后能飞引入经,收敛浮越之火、镇固亡阳之机。
【临床应用】①惊悸《经方发挥》:殷某某,女,28岁。
患者心悸善惊,稍劳则惕惕而动,并喜手按其胸,时有虚烦,已二年之久。
近一年来上证增重,日轻夜重,睡眠后惊悸而醒。
神志迟呆,记忆力锐减,失眠,自汗,胃纳不佳,手足易次。
曾多次用西药调治及服用中药安神养血之品不效。
就诊时病情日渐加重,且常恐惧不安,天黑后一人不敢外出,在室中常幻听到有人呼唤她的名字,如无人伴随时,呼唤之声越来越大,惊惕更甚,以致每晚不敢独自在家,诊脉细而弱。
考虑为心阳虚衰所致,给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2剂。
服后自觉心悸善惊大有好转。
又连服5剂,诸证悉愈。
后宗此方配制丸药服一月之久,以后概未复发。
②遗精《经方发挥》:曹某某,男,20岁,未婚学生。
由手淫引起梦遗一年多,起初3至5日遗精1次,以后发展到每日遗精,虽服过不少的滋补固涩药品,效果不佳。
伴有头晕眼花,心悸失眠,精神不振,潮热,自汗盗汗,面色(白光)白,肌肉削瘦,腰腿疼困,乏力等证,脉细缓无力,舌光无苔。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治疗神经官能症引起的心悸、胸闷,《伤寒论》中一个方,仅6味药,便可温补心阳,安神定惊!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桂枝10,甘草15,龙骨、牡蛎、茯苓各30,熟附子6。
【功能】温补心阳,安神定惊。
【适用于】心脏神经官能症,证属心阳不振。
常见症状为心悸不安,胸闷气短,面色苍白,自汗乏力,食欲缺乏,活动后加重,休息后会减轻,手脚冰凉等。
舌脉象常为:舌淡,苔白,脉虚弱,或沉细无力。
神经官能症一般多因强烈或长期的精神刺激,或事事不如意,心情不畅,导致的肝郁气滞,经脉失畅,心脉痹阻;或是气血不和,心失所养,脏腑功能紊乱而造成的。
因此,在调理过程中,中药以养心、镇静为主。
桂枝甘草汤主要的功用是补助心阳,而且它有化生阳气的功用,用于发汗过度。
龙骨、牡蛎这两个药是对药,经常两个一起用,主要是镇静的作用,对调理失眠、心悸,心神不宁都有一定缓解。
再加上茯苓利水渗湿、健脾补中,以及熟附子回阳救逆,助阳补火的功效,诸药合用,蕴含了中医的阴阳平衡、动静结合、升降互补,共同达到安神救逆,潜阳,镇惊,补心,摄精的功效!。
虚劳良方——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虚劳良方——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之后,向大家隆重推出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这首经方,这首方剂主要治疗汗出、恶风等虚弱症状,又兼胸腹动悸、易惊、失眠多梦、遗精、早泄、女子梦交、自汗、盗汗等症。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组成]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龙骨三两、牡蛎三两[原文]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
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金·血痹虚劳8)[方解]桂枝汤——汗出、恶风;龙骨、牡蛎——治脐下、胸腹之动,又治烦惊、失精,为强壮性收敛药。
故全方可治表现为汗出、恶风虚弱症状,又兼胸腹动悸、易惊、失眠多梦、遗精、早泄、女子梦交、自汗、盗汗等症。
[用方指征]桂枝证,见胸腹动悸、易惊、失眠多梦;自汗、盗汗,或遗精;脉浮大而无力;舌质嫩红、苔少。
用于精力减退、疲劳为主诉的病证。
可有足冷、头面部烘热感,以及脐部悸动亢进、下腹部腹直肌绷紧凸出等症状。
[适用疾病]神经衰弱的失眠、多梦及心悸、胸闷;遗精、阳痿、早泄、不射精,月经失调、性冷淡、焦虑、恐惧;桂枝体质的久喘、多汗,胃痛、腹痛伴见多梦、失眠、头昏、舌苔少者。
肺炎、遗尿、自汗、盗汗、夜啼、低热;脱发、眼睛疲劳;心脏神经官能症、窦速;高血压症;更处期综合症;头皮屑多;过度紧张。
[方剂鉴别]龙骨:主要用于脐下动悸;牡蛎:主要用于胸腹部的动悸。
[按]本方对圆形脱发症和症候性脱发等由于心身过劳或精神因素等引起的脱发症有奇效,对老年性和梳发性脱发症等无毛发再生机能者不适用。
(《中医经方在日本》)。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伤寒论原方)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伤寒论原方)
处方: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方组:桂枝45g 白芍45g 生姜45g(切)甘草30g 大枣12枚(撕)龙骨45g 牡蛎45g
剂量:30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煎服方法: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吃到不怕冷手脚热之前禁同房!
满身皆痛,手足、心腹一身皆痛,治肝为主。
腰痛而不能俯者湿气也。
腰痛而不能直者风寒也。
腰痛而不止者,肾经之病,乃脾湿之故。
腰腿筋骨痛是血虚风寒之故。
腰痛足痛是气衰加湿之故。
腿痛下不了床痿缩乃寒气之侵也。
两臂肩膊痛,此手经之病,肝气之郁也。
手足痛为脾经之热,肝木之郁结。
背骨痛乃肾水衰耗,不能上润于脑故做痛也。
胸背、手足、颈项、腰膝痛筋骨牵引,坐卧不得,时时走易不定,此是痰涎伏在心膈上下引起手足重腿冷。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医案及加减运用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医案及加减运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篇,其药物组成及参考用量是:桂枝、芍药、生姜各9克,甘草6克,大枣5枚,牡蛎、龙骨各30克。
煎服方法:以水2 000毫升,煮取1 200毫升,去渣,再行煎煮,取约600毫升,分3次温服。
其中龙骨、牡蛎应先煎20~30分钟。
本方在《金匮》中主要用以治疗“男子失精,女子梦交”,并伴见“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等症。
所谓“失精”,包括有梦而遗精、无梦而滑精两种情况,如《景岳全书》说:“梦遗滑精,总皆失精之病。
”失精的病机主要是肾失封藏,精关不固。
经常失精则精液耗损,以致阴损及阳,形成阴阳两虚之证。
精血不足,头目失于濡养,故目眩、发落;阳气不足,不能温煦下焦,则少腹弦紧,阴头寒冷。
值此阶段,心阳虚不能下温于肾,肾阴虚不能上济于心,表现为阴阳两虚之心肾不交的证候。
在治法方面,如单纯助阳,则有动火之弊,如单用养阴,又或有增寒之害,故仲景从调和阴阳、交通心肾入手,选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
徐忠可认为:桂枝汤,外证用之能解肌去邪,和营卫;内证用之能补虚调阴阳。
加龙骨、牡蛎有潜阳固脱之效。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减用法:●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山萸肉30g,杜仲炭18g,菟丝子30g,贯仲炭30g,治疗“功血”,证属阴阳两虚,冲任不固。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配炒枣仁30g,五味子10g,夜交藤30g,治疗神经衰弱,证属阴阳两虚者。
●心房纤颤,系心营血虚,阴损及阳,以桂枝加龙骨牡蛎汤配丹参30g,人参12g,琥珀8g,枣仁30g,五味子9g。
●阵发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以本方加人参10g,制附子6g,龙齿15g,磁石20g,炒枣仁30g,当归15g,生地15g。
●阳痿遗精,证属肾阴虚,损及肾阳,以桂枝加龙牡汤配金樱子20g,莲子15g,芡实15g,锁阳12g,熟地15g。
●月经量过多,营卫失和,气血不荣,面色枯白,寒热时作时而汗出,头晕心悸,腰痛膝酸。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心阳不足,心...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心阳不足,心...
这种心阳不足 心气不导致的失眠,有什么特点呢?
心中害怕,惴惴不安,总感觉有人要加害于他,又或者即将被人抓捕,对周遭的声音感觉恐惧,哪怕是在别人看来平常的事情,在患者看来也有几分惧色。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调治心阳不足、心神浮越导致的失眠。:
桂枝3克,甘草6克,牡蛎6克,龙骨6克。
此四味,用清水1000毫升,煎煮取药液500毫升,
分3次温服,每次约160毫升。这是现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是如何补肾的?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是如何补肾的?
当身体内有痰湿或瘀血的阻滞时,补药没有进去的机会,要攻克的第一关就是消化机能。
所以对于这类病人,当把胃口大开,仲景对此现象的处理方式就是用桂枝汤结构来调和营卫,用姜枣、桂芍的力道,让脾胃收到药之后发到腠理之间把邪气逼出来,所以桂枝汤结构可以从脾胃钻到皮表,这条路打通之后补药才补得进去。
桂枝龙骨牡蛎走虽然是走阳药的路线,但可以做到滋阴的功效,龙骨收摄全身阳气,牡蛎收摄血分的能量,所以牡蛎可以补血生津,但它无法积极的帮助造血、造津液,因为能量离开而损耗血跟津液,牡蛎会有帮助。
桂枝汤本身就是调营卫的,所以这个方剂等于是里里外外走一遍把能量抓住,不要散失。
桂枝汤调营卫就包含了身体消化吸收运化的功能,让身体安稳下来,让营养去到该去的地方,就像是荒无人烟干涸的地方,有甘露、阳光进去走过每个地方,让干枯的地方重燃生机,外有栏坝稳固,水分营养保存完好,这样之下,身体没力的肝脉开始变扎实了,把能量收到血分补血,把身上的营养去到该去的地方。
【超话】男科
本话题旨在传播男科知识,从多维度深刻解析男科疾病中占比例最大的三种疾病,阳痿,早泄以及前列腺炎的发病机理以及治疗方法。
使健康的男人继续保持健康,使男科病患者对此类疾病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从而尽早摆脱男科疾病的困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方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学习心得体会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
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
桂枝龙骨牡蛎汤主之。
”药物组成:桂枝、芍药、生姜各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龙骨牡蛎各三两。
笔者曾结合脉象反复研读此方,悟得一些学习体会,并有机会将这一体会加以应用。
现将这一临床应用和学习体会分述如下:
韩某,女,25,2014级中药研究所硕士生。
初诊时:2014.10.4自诉半年多来,失眠且多梦,常心烦,经量正常,经色暗而伴有血块,经期延后且经期便血。
祥问之,告余便秘多年。
余观之,面色晦滞而暗。
抚其脉,左脉微弱,右脉浮弦数有力而按之却空。
望其舌,舌边尖红,苔薄黄。
余投之桂枝龙骨牡蛎汤加当归,川芎,熟地,丹皮,炒枣仁。
处方如下:桂枝15g、白芍15g、生姜10片、大枣6枚、龙骨20g、牡蛎20g、当归20g、川芎10g、熟地20g、丹皮30g、炒枣仁30g。
十剂。
然病患告余,汤剂不便,欲在医院做成颗粒,余以为颗粒效果当不如汤剂,但尊病患之愿,嘱其可试之,并告之颗粒药效或不如汤剂。
二诊时,告余医院将汤剂提取成30小包颗粒,早晚各服一小包,连续服用半月。
睡眠明显好转,睡眠较沉,大便正常。
并特别提到,其舍友告之面色明显转亮。
观其脉,左脉沉细,右脉略浮而空感显减。
望其舌,舌尖略红,舌苔略薄黄。
原方龙骨牡蛎加至40g,再进十剂,依旧颗粒半月余。
后告余服用第七付颗粒时,经来血块无,且经期无便血。
现状态佳。
按语:《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阴阳之要,阳密乃固。
”阴阳互守,阴阳可正常维系,此出于脉,则脉平和;阴不敛阳出于脉,则左脉必弱,右脉必浮弦而空。
方中用桂枝汤扶脾阳,龙骨牡蛎固肾阴[1],阴不敛阳之状态大多神经过敏,易于兴奋,龙骨牡蛎不独性善收敛,更为镇静安神之良药[2],并收敛真阴、镇摄浮阳,且制、压脉之浮弦。
覌仲师治疗惊狂,皆用此药,故知其有镇静之力。
当归、川芎、熟地合白芍意在用四物汤补其已空脉道之阴血。
炒枣仁补养肝血意在补其阴血不足。
阴虚生内热,阳气外张,故脉浮弦且舌边尖红,故用丹皮清阴虚之热而制浮弦。
脉、症、药相应,故能收效。
结语:翻阅注家,然认为原方主治治遗精者不在少数,如丹波氏认为小品之文,出于《外台·虚劳梦泄精门》,云:小品龙骨汤,疗梦失精;《方极》云: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失精而胸腹有动者,兼用应钟;《类聚方广义》云:妇人心气郁结,胸腹动甚......鬼交漏精...多有此证,宜此方;而《橘窗书影》有治遗尿的记载。
多从证或病的角度切入,将此方应用范围局限化了。
笔者曾结合自己对脉的喜好及笔者所学潜心研读此方,并从脉象角度切入及体会此方。
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为阳;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
阳道常饶,浮、大、数、滑、动比之平脉有余,故谓之阳;阴道常乏,沉、涩、弱、弦、微比之不及平脉,故谓之阴。
而脉浮、大、微、弱皆为劳,结合原条文中清谷、亡血、失精之“脉极虚芤迟”及“男子失精,女子梦交”之症,认为本在真阴不足,脉极虚芤迟当是阴血不足无疑,梦交当是真阴不足、阳气浮于上,失精为阴血益虚,相火益炽。
故悟得此方真义是阴不敛阳,按此病机当得其脉象是阴不敛阳、阳浮阴弱之脉。
当时研读此方却存疑问,但幸得一机会将之应用,并收效显著,心中疑惑开始悬解。
覌仲师之书,仲师十分重视脉象,应当是以脉为主、平脉辨证,脉、症、药一体,如今的方证对应对脉象几近忽视甚至废而不用,这种不重视脉象的方证对应或未全面理解仲师本意。
然诸多经方未给出脉象,如何意会没有明确给出脉象之经方?我认为可以通过研读仲师之方,分析其病机及药物,通过对脉象的想象力,运用象形思维,合理推断其脉象,为提高临床应用水平提供保障。
故我们在研读经方时,当于无字之处求之。
我们试想:其他内伤疾病但凡见阴不敛阳,阳浮阴弱之脉,是否可以考虑用本方加减?而这样就远远扩大了桂枝龙骨牡蛎汤应用范围,而不拘泥于一方方证。
正如曹颖甫先生所说:“经方价值,端在执简驭繁,苟能活用,则可应变无穷。
”但如今,中医现状堪忧,我认为我们中医从业者不应该为外界的几个苍蝇哼哼唧唧所干扰,最主要的是我们中医从业人员,要读经典、勤于临床,努力提高我们的实际水平才是根本,这样才可以更好的让经方造福病患。
参考文献
[1] 清·曹颖甫.金匮发微[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4,50
[2] 清·曹颖甫.经方实验录[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