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简介

豆粕简介
豆粕简介

豆粕简介

1、豆粕生产工艺:

豆粕是大豆经提取豆油后得到的一种副产品,根据提取方法不同分为一浸豆粕和二浸豆粕,其中用浸提法提取豆油后得到的副产品为一浸豆粕;先以压榨取油,再经过浸提取油后得的副产品称为二浸豆粕。一浸豆粕的生产工艺较为先进,蛋白质含量高,是目前国内外现货市场上流通的主要品种。

以浸提法生产豆粕的基本工序为:油脂厂购入大豆→去杂→破碎(一颗大豆约碎成6-8块)→加温并调整水份含量(破坏原有的组织,易出油)→压成片并继续调整水份→加溶剂喷淋,淬取豆油→脱溶剂→豆粕生成。

在豆粕的加工工艺中,温度控制是最重要的环节,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豆粕中蛋白质的含量,并直接导致日后豆粕的质量好坏和使用效果。根据烘烤过程中是否搀杂进大豆种皮,豆粕还可分为带皮豆粕和去皮豆粕,二者主要区别是蛋白质水平不同。

2. 生产情况

美国、巴西、阿根廷、中国、印度、欧盟等国是世界主要的豆粕生产地区,一直以来,美国豆粕产量占全球30%以上的份额。近几年,中国压榨行业快速发展,中国豆粕的发展速度保持了约20%的年增长速度。

我国是豆粕的生产大国。2000年起,我国豆粕的年产量首次突破1,500万吨,2001年后,豆粕产量出现持续快速增长趋势。2004年豆粕产量首次超过巴西与阿根廷,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在国内豆粕产量迅猛发展的同时,我国豆粕生产布局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90年代中期以前东北三省是我国豆粕主要生产基地,产量约占全国60%以上,而到2002年以后,随着沿海地区压榨企业的快速发展,山东、江苏、广东等沿海地区已取代东北地区成为我国主要的豆粕生产基地。

3. 消费情况

近几年来,世界豆粕消费呈现跳跃性的增长。2008/09年世界豆粕消费量为15,245万吨,连续几年出现豆粕消费量超过当年产量的情况。目前,豆粕消费占世界蛋白粕总消费量的60%以上。

2008年前,欧盟一直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国,近几年,欧盟的豆粕需求量维持在3000-3500万吨的规模。中国2008/09年的豆粕消费量达到3,167万吨,已经超过欧盟成为世界最大豆粕消费地区。2004年以后,东亚国家如中国、韩国、日本以及东南亚各国的豆粕消费量呈现迅猛增长的态势,这在很大程度上拉动了全球消费。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城乡居民对肉蛋禽鱼等食品的摄取量大幅增加,促进了饲料加工业的迅猛发展。家禽、优质瘦肉型猪所用饲料迅速增加,刺激了对优质蛋白饲料的需求。我国饼粕类产品很多,菜籽粕和棉籽饼的产量也很大,但这两种饼粕都要经过脱毒后才能用于饲料。因此,目前国内使用的优质粕主要是大豆粕。

从地区分布来看,珠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地区是目前我国豆粕的主要消费地。从具体省市来看,豆粕消费主要集中在广东、四川、江苏、湖南、浙江、江西、安徽、湖北、福建、北京和上海等省市。

4. 出口情况

目前世界豆粕主要出口国为阿根廷、巴西、美国、印度等国家。其中,阿根廷和巴西一直占世界豆粕出口量之首。2008/09年,阿根廷和巴西两国的豆粕出口量占到全球总出口量的48%以上,美国约占10%。印度的豆粕出口主要面向东南亚等地区,出口总量约占全球总量4%的水平。

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豆粕的产需状况发生了显著变化,1994年以前,中国是豆粕出口大国,其年出口量一般都超过100万吨。但其后几年国内市场对豆粕的强劲需求及国内榨油用大豆的减少,导致国内豆粕生产远不能满足消费需求,转而变成了主要豆粕进口国。1997/98年度,中国豆粕进口400万吨。从1999年开始,随着国内压榨企业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我国大量进口大豆用于压榨,国产豆粕才得以满足快速膨胀的消费需求。

豆粕种类:

那么豆粕份几种呢?从加工工艺上来看分两种:一种是去除大豆的表皮物质之后的豆粕叫去皮豆粕。另一种是没有去较大豆表皮物质的豆粕,叫不去皮豆粕或普通豆粕。

那么去皮和不去皮之间有什么区别?

为什么要作去皮系统,这就可以把大豆和豆皮分离,做高蛋白得豆粕。因为大豆中蛋白含量是固定的。豆皮中部含有蛋白,所以,去掉豆皮以后,能够提高豆粕的蛋白含量。没有去皮的豆粕,蛋白质含量油可能在44%以上,有可能在44%以下,但是不稳定,没去皮的豆粕,尿素酶得知不是很稳定,也就是像我们说的豆粕炒的生熟度不一样。控制不好。去皮以后,去皮豆粕是一个工艺,家禽、禽畜的吸收特别好。从营养价值的角度看,去皮豆粕要明显高于不去皮的豆粕。去皮蛋白好,省事,便于加工、水分低,喜欢去皮的豆粕。去皮的高蛋白豆粕是一个发展方向。主要是工艺先进,利于家禽吸收。

豆粕分级:

无论失去皮豆粕还是不去皮豆粕,总体上豆分为三个等级。

一般蛋白含量44%以上的属一级豆粕。蛋白含量在42-44%之间属于二级豆粕。主要从蛋白质上这么区别。再好一点是高蛋白豆粕,使我国优质行业比较推崇的。蛋白含量一般都在46%以上,叫高蛋白豆粕。大中型饲料厂比较偏爱一点。

怎样鉴别豆粕的好坏?

怎样从感官上鉴别豆粕品质的好坏?

广大农户对去皮豆粕的鉴别主要是从外观上直观去鉴别。看看它的颜色是不是金黄色的,颗粒督均不均匀,从气味上辨别它是不是有一种豆香的味。从这几方面鉴别。如果不好的豆粕无光泽发灰暗,有霉变的气味。这样的豆粕是不好的有变质的可能性。

鉴别豆粕好坏的标准。主要有三个方面,颜色、颗粒、气味。如果颜色金黄、颗粒均匀,又豆香的气味是好的豆粕。反之,如果颜色灰暗、颗粒不均、有霉变的气味,不是好豆粕,您可千万不能买。

豆粕基础及饲料企业套保(大商所)

第一部分:国内市场现状 一、豆粕现货市场格局 2003年以前,国内豆粕价格波动波澜不惊,平稳而缓慢。进入2003年后国内豆粕市场价格波动剧烈,极端时候甚至出现过当日现货报价涨跌100元/吨的惊人之举,而且呈现出急涨阴跌的特征。 原因如下: 1、油脂压榨行业格局变化 国内压榨行业2002年后迅速发展,目前已经相成8000万吨/年的压榨能力,虽然远大于3000万吨/年的实际压榨需求,但东南沿海大量大型压榨企业的运营,彻底改变了国内压榨行业主要依靠国产大豆压榨的局面,大豆压榨行业整体80%左右的原料依靠进口大豆。压榨行业的扩张,导致豆粕供应量的增加,目前已经成为豆粕净出口国,同时与CBOT市场大豆联动性增强 2、饲料需求的扩张 由于 高速发展,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转变,导致肉、蛋、奶、禽的消费量逐年增长,拉动了饲料用豆粕的需求。2000年,国内豆粕消费量仅1500万吨不到,今年预计豆粕消费量将达到2800万吨左右,年均递增10%以上。 3、饲料企业分布特点 国内饲料企业呈现集团化,分散生产的特点。在长期市场竞争中,出现了像希望、六和、正大、温氏这样的饲料企业集团。但是这四大集团的生产,却是由分散在全国各地的若干中、小饲料生产企业完成的。这些中小型生产企业对原料豆粕的采购,基本是分散、独立地进行。在与大型压榨企业豆粕定价权的较量中,明显处于弱势地位。

豆粕合约日线走势图(来源:大连商品交易所) 二、豆粕定价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1、进口成本 中国榨油用大豆主要靠进口的现实,决定了中国的榨油用大豆价格主要取决于国际市场大豆的价格,进口大豆成本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下游产品尤其是豆粕的销售价格。 目前进口大豆的基本定价方式: 进口成本=CBOT大豆价格+综合基差 (运达中国港口的综合基差:包括海湾基差和海运费用) 简单地看,进口大豆成本就是CBOT大豆期货价格加上到中国的升贴水。相对于廉价的农产品,目前升贴水约占大豆进口成本的20%左右。它的变化对进口成本有重要影响。 2、压榨利润 目前的压榨企业都是根据压榨利润来调节生产节奏。当压榨利润较高时压榨企业会积极生产,从而导致后期豆粕供应增加,形成供应压力,压榨企业尽量低价销售,回笼资金。在压榨利润较低或者为负时,压榨企业消极生产甚至停机,导致后期豆粕供应量下降,短期供应紧张促使豆粕价格趋涨。而压榨利润的好转又会促使压榨企业积极生产。这个过程不断地循环往复。 2005年以来进来大豆周榨油毛利走势图(来源:大连商品交易所) 从图表来看,压榨收益(毛利)大部分时间在—50至200之间波动,高于200和低于—50的次数都不多。 其他影响因素:

豆粕营养成份及标准

豆粕营养成份及标准 [关键词]豆粕标准 植物蛋白类 植物性蛋白亦是提供饲料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其与鱼粉在饲料的关系中互为消长,而豆类及油实类等油脂含量丰富者,在采油后所得到的油粕类,通常蛋白质含量高,普通用来补给蛋白质,是极有用处的饲料来源。惟这些油粕类的饲料价值常视其成分、营养价,适口性、不良因子等而有差异。 豆粕 系指大豆采油过的残渣经过适度加热、干燥、粉碎者。大豆粕是鸡、猪、牛适口性良好的蛋白质源。黄豆粕之粗蛋白质含量约45%,其消化率高达 85-92%。黄豆内存在着非营养成分的urease等酵素,trypsin inhibiter,且活性很高,在生的情况下会阻碍消化率,雏鸡、子猪的发育。黄豆粕经过某种程度加热后,成长阻碍因子即失去活性,且饲料价值提高,但视其制造工程宫之加热条件面品质受到影响。其指标是使用水溶性氮素指数(NSI),ursease活性,trypsihn inhibiter含量,通常NSI 25%以下为一个指标。牛方面,加热不充分之urease活性高者不能使用于尿素配合饲料。 豆粕的自然属性 1、物理性质 颜色:浅黄色至浅褐色,颜色过深表示加热过度,太浅则表示加热不足。整批豆粕色泽应基本一致。 味道:具有烤大豆香味,没有酸败、霉败、焦化等异味,也没有生豆腥味。 质地:均匀流动性好,呈不规则碎片状、粉状或粒状,不含过量杂质。 比重:0.515?/FONT>0.65Kg/l 2、化学成份 豆粕中含蛋白质43%左右,赖氨酸2.5%~3.0%,色氨酸0.6%~0.7%,蛋氨酸0.5%~0.7%,胱氨酸 0.5%~0.8%;胡萝卜素较少,仅0.2~0.4mg/Kg,流胺素、核黄素各3~6mg/Kg,烟酸15~30mg/Kg,胆碱2200~2800mg/Kg。豆粕中较缺乏蛋氨酸,粗纤维 去皮与带皮豆粕组成比较 原蛋白 质Crude Protein Extract 以太纤 维Ether Fiber % 粗纤维 Crude % 能量 Energy (kcal/kg) 带皮豆 粕 44.0(8)0.5(10)7.0(7)2240(8)去皮豆 粕 48.5(10)1.0(7)3.0(10)2475(10) 带皮与去皮豆粕氨基酸组成比较 带皮豆粕去皮豆粕精氨酸 3.4 3.8 赖氨酸 2.9 3.2 蛋氨酸0.65 0.75 胱氨酸0.67 0.74 色氨酸0.6 0.7 组氨酸 1.1 1.3 亮氨酸 3.4 3.8 异亮氨酸 2.5 2.6 苯丙氨酸 2.2 2.7 苏氨酸 1.7 2 总价值 2.4 2.7

影响豆粕期货价格变动因素

影响豆粕期货价格变动因素 1.豆粕供给因素分析 豆粕生产和消费情况、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情况已经作了介绍,这些因素都是 影响豆粕价格的重要因素。豆粕供给方面主要由三部分组成,a、前期库存量,它是构成总产量的重要部分,前期库存量的多少体现着供应量的紧张程度,供应短缺价格上涨,供应充裕价格下降。b、当期生产量。豆粕当期产量是一个变量,它受制于大豆供应量、大豆压榨收益、生产成本等因素。c、豆粕的进口量。我国即将加入WTO,豆粕市场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近几年我国已经成为豆粕school)], 4 4 house building as well as more than 1000 copies of books, more than 10 kinds of collection of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fires burnt down. In 1938, the Japanese learned that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established in XI Tang Tomb rotten "clip" taxes, tax officers live in 8 of Yan Dong village farmers home, troops at night, Yao was burned several houses. 1938 new morning of September 18, the Japanese team went to the countryside "sweep" from the kaiyang village line to Tung Yang Jia Qiao yan Temple wall and met Yang Jia溇 Zhou Dana (male) weeks because of long-term illness and can't work in the fields, the Japanese see his face from scratch without calluses, regard him as "Shina", thrust a knife at the scene of his death. The body was stabbed 7 times, wound 13. The same day, Trang bang village heard the Japanese come to "mop-up" are hiding, mother of 9 Zhou Guanbao Zhang Aying to drill a "dry mound", was discovered by the Japanese, a shot in the end. The same day, is 7 zhouhaijiangzhi grandfather Zhou Yingbao to escape the Japanese army,

豆粕质量

豆 粕 的 质 量 Soybean Meal Quality 作者Robert A.Swick博士 (美国大豆协会新加坡办事处) SW1--03

验室干物质数值例如一批豆粕购买时含粗蛋白48%和水分12%饲料厂的实验室对一份有代表性的样品所作分析的结果为含粗蛋白47.5%和水分13%计算方法即为47.58887 48结论是样品在分析前从空气中吸收了水分增加了重量但按购买时的干物质水 平来计算蛋白质水平是正确的 一批货的干物质总重量是极为重要的数据因为这一数据决定了所购的每一种养分的总 量饲料厂还应该在对原料称重之前对干物质含量进行测定应该对养分含量进行相应的调整 粗蛋白 可将饲料样品中的氮含量乘以系数6.25而推算粗蛋白含量该系数是根据大多数蛋白质都含16%的氮而推导出来的所以将饲料中氮的百分含量乘以10016或6.25就可算出粗蛋白的量虽然业已证明对于某些饲料来说这一换算系数并非6.25但这些饲料最终都按6.25的蛋白质系数进行饲料混合和计算就是在所有的动物饲料中采用这一系数的理由饲料业已经接受6.25为氮含量换算为粗蛋白含量换算系数 粗蛋白测定中的主要困难在于并非原料中所有的氮都来自蛋白质或氨基酸有时候会有相当大量核酸之类的非蛋白氮化合物在最终计算中被作为粗蛋白进行处理原料中可 能存在尿素之类的杂物从而增加了原料中的氮含量这样也就增加了原料中的粗蛋白 含量所以粗蛋白分析并不能真正告诉我们任何关于氨基酸含量的信息或者关于蛋白质的质和量的信息因此粗蛋白一词绝对适当的我们必须时刻牢记其来源和意义有若干种方法可用以测定原料的总氮含量最古老也是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丹麦化学家Johan Kjeldahl在十九世纪中叶发明的凯氏定氮法测定时将饲料样品和一种金属催化剂铜锌硒和或汞一起在硫酸中煮沸这样样品就被完全消化其中所有的有机物 都被氧化蛋白质氨基酸和其它含氮化合物中的氮都被转化为铵离子然后将溶液冷却 在其中加入碱从而使铵转变为挥发性的氨氨从溶液中蒸馏出来又被捕捉入硼酸溶液中最后用标准盐酸溶液进行滴定以测定氨水平并以此表示氮水平最终就表示出了粗蛋白水 平样品消化不完全以及或者操作过程中发生氨气逃逸就会导致结果错误Dumas法或称燃烧法是另一种被认可的原料比如豆粕中氮含量测定法该法要采用LECO Hewlett Packard等公司生产的仪器其优点是可避免采用凯氏定氮法时会碰到的问题采用燃烧法时样品在高温环境中在氧的作用下蒸发然后以光谱法分析所产气体中 的氮这种方法非常精确但在设备上的初始投资很大由表1可见以燃烧法得出的数值常常高于用凯氏定氮法测得的数值这通常是由于采用凯氏定氮法时样品消化不完全的缘故有些环形氨基酸比如色氨酸和酪氨酸很难消化测得的读数很低建议用纯色氨酸或烟 酸作为标准来对凯氏定氮法进行标定 表1 用凯氏定氮法和Dumas燃烧法对豆粕粗蛋白含量测定的比较 样品 实验室1 实验室2 凯氏定氮法 凯氏定氮法 燃烧法 1 46. 2 45.00 46.07 2 46.0 45.88 46.56 3 45.8 45.45 46.55 4 46.0 45.71 47.13 5 46.1 46.38 46.73 平均 46.0 45.8 46.6 美国大豆协会于1998年检查了不同实验定之间的测定误差从亚洲当地的一家饲料厂获

国内豆粕的价格随季节变化规律的研究

国内豆粕的价格随季节变化规律的研究 李银霞陈国顺 甘肃农业大学(730070) guoshun@https://www.360docs.net/doc/ec3613497.html, 摘要:豆粕是大豆榨油后的副产品,是重要的饲料原料。豆粕行情的变化极大地影响着饲料价格和畜禽产品的消费价格。本文分析了近几年豆粕价格变化的行情规律,从而探索了未来一段时间豆粕的市场行情,为饲料企业进行采购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关键词:豆粕行情饲料价格畜禽产品消费 目前,饲料市场上使用的植物蛋白质性原料主要有豆粕、棉粕、菜籽粕、花生粕、芝麻粕等。由于豆粕含有较高的蛋白质,粗纤维含量较低,能量也较其它粕类高;而且氨基酸含量比较平衡,因此饲料中豆粕使用量的多少成为评价饲料质量高低的主要标志。饲料企业在生产中主要使用豆粕,其它粕类用量较少。然而自2003年以来国内豆粕的价格持续上涨,对许多饲料企业的饲料配方成本造成很大的压力。近期豆粕价格持续下滑,豆粕市场动荡不安,什么原因?会降到什么程度? 1 豆粕价格走动趋势 豆粕市场按照一般性规律,在每年的第一季度,由于畜禽处于补栏阶段,饲料企业豆粕需求偏低,豆粕价格处于全年价格低点,4月份以后,畜禽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加至北方等地水产饲料开始增加,市场对豆粕的需求逐步的增加,价格随之上涨,在10月以后,随着国内大豆与美国大豆的上市,国内压榨商的生产进入了高潮,价格也随之回落。 但去年由于美国大豆的减产,国际大豆价格与国内大豆价格的大幅上涨带动了豆粕价格的大幅上涨,致使2004年一季度豆粕价格在历史的高位区,一季度之后随着大豆价格巨幅下跌,豆粕价格由最高的3800元/吨左右下跌到2550左右。价格变化与过去完全不同是否意味着今年的市场变化与 往年不同?我们将从下列表格中的价格变化从中找出今年价格变化的规律。 表1 2001-2004年豆粕价格与季度因素的关系 1-3月份4-6月份7-9月份10-12月份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 1 -

饲料用大豆粕国家标准

饲料用大豆粕国家标准 一、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饲料用大豆粕的质量指标及分级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以大豆为原料以预压—浸提或浸提法取油后所得饲料用大豆粕。 二、引用标准 GB 5490-5539 粮食、油料及植物油检验 GB 6432-6439 饲料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等项测定方法 GB 8622 大豆制品中尿素酶的活性测定 三、感官性状 本品呈浅黄褐色或淡黄色不规则的碎片状,色泽一致,无发酵、霉变、结块、虫蛀及异味异嗅。 四、水分 水分含量不得超过13.0% 五、夹杂物 不得掺入饲料用大豆粕以外的物质,若加入抗氧化剂、防霉剂等添加剂时,应做相应的说明。 六、质量指标及分级标准 1.以粗蛋白质、粗纤维、粗灰分为质量控制指标,按含量分为三级,见下表。 表1 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和预混合料产量(万吨) 年份配合饲料浓缩饲料预混合料 1990 3122 50.82 21.01 1999 5600 1000 160 3.三项质量指标必须全部符合相应等级的规定。

4.二级饲料用大豆粕为中等质量标准,低于三级者为等外品。 七、脲酶活性允许指标 1.脲酶活性定义为在30?5?和pH值等于7的条件下,每分钟每克大豆粕分解尿素所释放的氨态氮的毫克数。 2.饲料用大豆粕的脲酶活性不得超过0.4。 八、检验 1.水分、粗蛋白质、粗纤维、粗灰分的检验,按照GB6432-6439的有关规定执行。 2.脲酶活性的检验按GB 8622执行。 九、卫生标准 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饲料卫生标准的规定。 十、包装、运输和储存 饲料用大豆粕的包装、运输和储存,必须符合保质、保量、运输安全和分类,分级储存的要求,严防污染。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1998-10-11批准,1989-09-01实施。

豆粕的质量指标以及验收指标

豆粕的质量指标以及验收指标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饲料用大豆粕的质量指标,适用山东省明发同茂饲料有限公司所用的大豆粕(注:经预压-浸提法或浸提法提取油后的饲料用大豆粕)。 2 感官性状 浅黄色不规则碎片状,色泽一致,新鲜,有豆粕的特殊香味。无发酵、霉变、结块、虫蛀及异味异臭。不得掺入饲料用大豆粕以外的物质,若加入抗氧化剂、防霉剂等添加物时,应做相应的说明。 3 质量指标(暂行标准) 水分≤14.5% ; 粗灰分≤7.0%; 粗蛋白质≥42.0%; 65%≤蛋白质溶解度≤85% 0.03 Nmg/分钟·克≤脲酶活性≤0.3% Nmg/分钟·克 4 验收指标 感官性状,水分,粗灰分,粗蛋白,蛋白溶解度,脲酶活性。 5 卫生指标 滴滴涕(mg/kg)≤0.02 ,其余卫生指标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饲料卫生标准》GB 13078有关的规定。 6 检验 水分、粗蛋白质、粗纤维、粗灰分等指标按《饲料工业标准汇编》2002版执行。对公司不能检测的项目或有争议的检测结果,根据需要可送相应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饲料用花生粕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饲料用花生粕的质量指标,用于明发同茂饲料公司所用的花生粕。 2 感官性状 碎屑状,色泽呈新鲜一致的黄褐色或浅褐色,无发酵、霉变、虫蛀、结块及异味异臭。不得掺入饲料用花生粕以外物质,若加入抗氧化剂,防霉剂等添加剂时,应做相应的说明。 4 质量指标 水分≤12.0% 粗蛋白质≥45.0% 粗纤维< 6.5% 粗脂肪≤2.0% 粗灰分< 8.0% 5 卫生指标 黄曲霉毒素B1(mg/kg)≤0.05,其它卫生指标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饲料卫生标准》GB 13078的有关规定 6 检验 水分、粗蛋白质、粗纤维、粗灰分等指标按《饲料工业标准汇编》2002版执行。对公司不能检测的项目或有争议的检测结果,根据需要可送相应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豆粕期现套利分析

期货讲堂 期货作为促进市场资源配置的金融工具,已逐步在我国走向成熟。当我们结合畜牧业实践并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目光审视期货经济时,会越发感觉到期货与畜牧、水产、饲料业的高效运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预见的是,作为饲料企业,谁掌握期货工具并能有效地运用,将对企业经营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然而。据了解,饲料行业企业对期货工具的运用存在认知和实践的不足。为此,编辑部特邀珠江期货公司共同开办“期货讲堂”,以连载六期的篇幅。分别就期货市场发展概况、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功能、期货基础知识、套期保值研究、期货套利作用分析、期货与现金结合的采购模式等六个专题,逐次展开研讨。本期将重点探讨期现套利的定义及形成原因、操作流程,分析现套利常见的失败原因,提出增值税风险的规避策略。此议,也真诚期待有关机构、读者和企业的关注及讨论参与。 豆粕期坝套利分析 屈光明,黄兵,周洪,庄捷生 (1.珠江经济研究所,广东佛山528200;2.广东省饲料行业协会,广东广州510500) 近年来随着国内期货市场的快速发展,参与豆粕期货交易的现货企业越来越多,交易的方式也复杂多样。除了常规的套期保值和投机交易,许多现货企业常常希望利用自己的现货优势,主动在期货市场中寻找一些低风险、稳定的获利机会。因此,系统地掌握期现套利,将给豆粕现货企业特别是豆粕贸易商提供一条新的发展途径。 1期现套利的定义及形成原因 期现套利,英文名Arbitrage,是利用同一种商品在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不合理的价差进行的套利行为。当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出现不合理的基差时,套利者通过构建现货与期货的套利资产组合,期望基差在未来回归合理的价值区间并获取套利利润的投资行为。 基差是指某一个特定地点某种商品的现货价格与同种商品的某一特定期货合约价格的价差。简而言之,基差=现货价格一期货价格。 为什么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会出现价差呢?怎样才能判定两者之间的价差是“不合理”、有利可图的呢? 如果仔细观察,在正向的市场中,未来某同期货价格往往比现在的现货价格高出一定的数值(基差),这高出的价格不是空穴来风的,而是包含了现货的“持有成本”和“风险溢价”。所谓“持有成本”,是指商品的储藏成本加上为资产融资所需支付的利息再扣掉持有资产带来的收入。比如,某企业需要在3个月后购买豆粕1000吨以生产饲料。那么这3个月的时间内,豆粕的卖家需要承担1000吨豆粕的仓储费用,以及自然损耗的风险,同时由于豆粕无法立刻兑现,卖家失去了这部分资金3个月投资获利的机会。因此,在远月期货交易中,买家需要向卖家支付这部分的“费用”。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期货越临近现货月,其所包含“费用”就越低,价格逐步向现货靠拢。所谓“风险溢价”,就是投资者为远期期货合约的不确定性,支付一定的费用。因为期货交易的是投资者对未来商品价格的预期,由于商品市场是瞬息万变,未来的商品价格跟现在有很大不同,这就需要买家或卖家在期货价格上做出一定的让步,以达到供需平衡。 在正向期现套利中,“持有成本”可以用来支付企业的现货仓单成本,而“风险溢价”的高低则直接决定了期现套利的收益率。 接下来,我们要介绍一个重要的名词:无套利区间。期现套利要考虑交易成本,当期货价格高出 ?15?

菜籽粕基础知识

菜籽粕基础知识 发布时间:2014-02-12 来源:首创期货点击量:454 第1章菜籽粕概述 1.1菜籽粕定义和分类 1.1.1菜籽粕定义 油菜籽经过机械压榨提取油脂后的残渣称为菜籽饼,菜籽饼中仍含有大量油脂,通常需经过溶剂浸出进一步提取剩余油脂,菜籽饼浸出提油后的残渣称为菜籽粕。 菜籽粕一般呈黄色或浅褐色,形状为碎片或粗粉末并夹杂小颗粒。 1.1.2菜籽粕分类 根据菜籽粕中芥酸和硫代葡萄糖甙含量不同,通常将菜籽粕分为:普通菜籽粕和“双低菜籽粕”。 1.2菜籽粕成分 1.2.1菜籽粕主要成分 普通菜籽粕主要成分含量为:粗蛋白质含量35-40%,碳水化合物含量20-25%,粗灰分含量5-8%,粗脂肪含量1-3%,水分含量低于12%。 1.2.2菜籽粕中营养成分 1、蛋白质 菜籽粕的主要营养成分为蛋白质,是一种重要的饲料蛋白原料。一般菜籽粕粗蛋白含量在35-40%。菜籽蛋白氨基酸组成较平衡,几乎不存在限制性氨基酸。菜籽蛋白效价为3-5,比大豆蛋白还高。与其它油料粕相比,菜籽粕中的含硫氨基酸含量最高,其次蛋氨酸、赖氨酸含量也较高。表1-1为菜籽粕、豆粕、花生粕和棉籽粕中蛋白质和主要氨基酸含量。 2、碳水化合物 菜籽粕含有超过20%的碳水化合物,可作为动物饲料的部分能量来源,但由于粗纤维含量较高,一般在10-14%,加上8%左右的不易消化的戊聚糖,导致其有效能值相对较低。可利用能量水平低于豆粕和花生粕,但高于棉粕。 3、矿物质 菜籽粕中含有多种矿物质,尤其是中钙、磷、硒、锰含量较高,铁和锌含量也较高,但磷含量的60-70%属植酸磷,利用率相对较低。 4、维生素 菜籽粕中维生素含量较高,尤其是烟酸、胆碱、叶酸、核黄素、硫胺素含量高均比豆粕高。 1.2.3菜籽粕抗营养因子及其危害 菜籽粕中最主要抗营养因子为硫代葡萄糖苷,此外,还含有植酸、单宁、芥子碱、皂素等抗营养因子。 硫代葡萄糖苷是一种含硫化合物,其本身无毒,但在加工过程中和共存的酶作用下会使其水解成腈、硫氰酸酯、异硫氰酸酯、恶唑烷硫酮等有毒物质。其中腈的毒性最大,约为恶唑烷硫酮的5-10倍。它能抑制动物的生长并引起动物的肝和肾肿大,且单胃动物的胃环境有利于腈的产生。硫氰酸酯是与碘的形状和大小相似的单价离子,在血液中含量多时可与碘竞争而浓集到甲状腺中去,抑制甲状腺滤泡细胞浓集碘的能力,从而导致甲状腺肿大,同时也使动物生长速度降低。异硫氰酸酯多数不溶于水具有挥发性,采用加热

豆粕概述

豆粕概述 豆粕是大豆经提取油后的副产品,各类油粕中用途最广的一种。豆粕的需求,主要集中在饲养业与饲料加工业,大约85%的豆粕用于家禽和生猪的饲养。根据提取方法不同可将豆粕分为一浸豆粕和二浸豆粕:用浸提法提取豆油后得到的副产品为一浸豆粕;压榨取油后再经过浸提取油后得到的副产品称为二浸豆粕。一浸豆粕的生产工艺较为先进,蛋白质含量高,是目前国内外现货市场上流通的主要产品。 豆粕一般加工流程为:油脂厂购入大豆→去杂→破碎→加温并调整水分含量→压成片并继续调整水分→加溶剂喷淋以淬取豆油→脱溶剂→豆粕生成(去皮豆粕是先去皮后浸提)。 1.豆粕的分类及区别 饲料用大豆粕(GB/T19541-2004)将豆粕分为普通豆粕和去皮豆粕两种,具体技术指标见表1。 表1 技术指标及质量分级 带皮大豆粕去皮大豆粕 项目 一级二级一级二级 水分/(%) ≤12.0≤13.0≤12.0≤13.0 粗蛋白质/(%) ≥44.0≥42.0≥48.0≥46.0 粗纤维/(%) ≤7.0≤3.5≤4.5 粗灰分/(%) ≤7.0≤7.0 尿素酶活性(以氨态氮计)/[mg/min·g] ≤0.3≤0.3 氢氧化钾蛋白质溶解度/(%) ≥70.0≥70.0 注:粗蛋白质、粗纤维、粗灰分三项指标均以88%或者87%干物质为基础计算与普通豆粕相比,去皮豆粕是采用先去皮后浸提的加工工艺生产而成;加工中分离出的豆皮约占大豆重量的8%,占大豆体积的10%。由于豆皮的主要组分是细胞壁或植物纤维素,很难被猪、鸡等单胃动物消化吸收,因此去皮豆粕具有粗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高、粗纤维含量低、氨基酸消化利用率高的优点。除此之外,去皮豆粕最主要的优势还在于其本身含有较高的能量和蛋白质,从而在配方中留出了更多的空间来容纳玉米,并减少价格昂贵的油脂用量。

目前我国豆粕的生产与消费情况

目前我国豆粕的生产与消费情况 1. 生产情况 美国、巴西、阿根廷、中国、印度、欧盟等国是世界主要的豆粕生产地区,一直以来,美国豆粕产量占全球30%以上的份额。近几年,中国压榨行业快速发展,中国豆粕的发展速度保持了约20%的年增长速度。 我国是豆粕的生产大国。2000年起,我国豆粕的年产量首次突破1,500万吨,2001年后,豆粕产量出现持续快速增长趋势。2004年豆粕产量首次超过巴西与阿根廷,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在国内豆粕产量迅猛发展的同时,我国豆粕生产布局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90年代中期以前东北三省是我国豆粕主要生产基地,产量约占全国60%以上,而到2002年以后,随着沿海地区压榨企业的快速发展,山东、江苏、广东等沿海地区已取代东北地区成为我国主要的豆粕生产基地。 豆粕总产量的变化 在90年代前期,随着国内豆油需求量的快速增长和饲料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大豆压榨数量的增长速度也加快,豆粕产量每年都在显著增加。1990年,我国豆粕产量超过400万t,1993年的豆粕产量已超过600万t。一年后,豆粕产量登上700万t台阶。此后,由于国内油脂工业和饲料行业发展速度放慢,豆粕产量出现徘徊。直到1998年,由于大豆进口量的明显增长,我国豆粕总产量才超过800万t。至此,国内大豆加工和豆粕生产规模又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1999年,我国豆粕的总产量首次达到900万t的水平,较上年度增加100万t,其中黑龙江、山东、江苏的豆粕产量分别接近170万t、160万t和190万t,3省豆粕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58%。在2000年,我国豆粕生产仍呈现增长势头,产量预计将接近1250万t。 华东沿海地区豆粕产量扩张速度较快 在我国华东地区,山东、江苏等省的大豆加工能力自90年代中期以来已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同时该地区的豆粕产量也在快速增加。华东地区是我国主要的豆粕消费地区之一,现在这些地区也已日渐成为大豆加工和豆粕生产的主要地区。这与90年代中期以前,东北及华北地区在相关生产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情况已有了根本性的变化。 导致这种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大豆进口的迅速增加。 在9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是大豆净出口国,因此国内的大豆主产区,即东北及华北地区是豆粕的主要生产地区。1995年以后,随着东部沿海地区大豆加工厂,尤其是合资榨油厂的兴建和加工规模的扩大,大豆进口量开始增长,并且促使我国很快转变成大豆净进口国。这些地区主要包括山东、江苏、天津及辽宁的大连和营口等地区。由于进口大豆的出油率、供货稳定性均好于国产大豆,因此东部沿海地区的大豆加工厂大都以进口大豆为原料。这样,国内大豆加工和豆粕生产的布局就随之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在90年代初期,东北及华北地区的豆粕年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0%左右,到1999年前后,已下降至50%。

内外盘豆粕现货价格背离原因分析

自身供求关系是要紧矛盾———内外盘豆粕现货价格背离缘故分析 春节以来,国内豆粕价格一直跟随CBOT豆价波动。春节期间CBOT大豆要紧合约反弹了14美分,春节过后,2月底3月初国内华东地区豆粕现货市场随即较节前大涨200—250元/吨,达到2600—2650元/吨。3月份,国内华东地区豆粕现货上下振荡,月底滑落到2500元/吨左右,但这期间CBOT大豆价格在20美分区间内振荡。4月10日,CBOT5月大豆较月初下跌了约50美分,国内豆粕货价格即下滑100元/吨到2400元/吨(由于种种缘故,现货商没有做主动调整)。4月13日在CBOT大豆接着下跌的情况下,国内豆粕现货压力大量积聚,价格快速下滑

到2280元/吨,至4月18日更是下跌到了本次行情的最低点2180元/吨。随后从5月初到5月21日,CBOT7月大豆大幅反弹上涨50美分,豆粕现货也展开反弹走势。到5月中旬,价格反弹到2380—2400元/吨,但成交始终不甚理想,2400元/吨那个价格持续了近10天没能被突破。但在随后的6月份,在CBOT大豆始终振荡上行的过程中,华东地区豆粕,包括国内其他地区豆粕却走出了下跌行情。在目前CBOT大豆上涨了100美分的情况下,国内豆粕现货却下跌了160元/吨之多,目前华东地区豆粕差不多跌到了2240—2260元/吨。什么缘故6月份以后国内豆粕现货未能跟随CBOT大豆同步上涨,却走出能够讲是完全相反的行情呢? 目前的市场供求关系确实是供给大幅大于需求。且在还没有形成稳定的市场格局的情况下,各个油厂为了自己的利益,或选择低价抢占市场或选择提高给经销商的销售返利以提高经销商的销售积极性。因此在目前的豆粕市场价格,不太可能会反映出豆粕成本对其的支撑作用。缘故如下: 1.首先,一个特不简单的道理,假如讲成本对价格有绝对的支撑作用,那各行各业、各油厂都没有必要去在采购等环节中去降低成本,反过来,成本越高越好,因为价格能够卖得更高。

豆粕品质的检测方法

豆粕品质的检测方法 一、评定指标 1、1:抗胰蛋白酶的活性:Trypsin Inhibitor Activity TIA大豆粕在0。01mol/LnaOH 浸泡1h过滤,滤液用PBPA水解.测胰蛋白酶活性TIU. 1、2:尿酶活性(Urease Activity UA)国际标准法(ISO)、PH增值法(ΔPH法)、扩 散法、酚红法。CHINA规定ΔPH《0。4 在0.02-0.2之间是优质豆粕.UA与TAI几 乎同步失活.在加热过度以前,TIA以全部失活. 1、3:蛋白质溶解度:(Protein Solubility)美国乔治大学:Dale & Araba (1987)以检 测豆粕是否加热过度.一定量的豆粕与0.2%NaOH溶液混合离心过滤,滤液凯氏测 氮.PS<70%,则加热过度,70-80%为适宜,测时其灵敏度不够,粒度影响,当粒度在 60-80目时方稳定. 1、4:有效赖氨酸:赖与精氨酸属热敏性AA,高温时Lys与还原糖发生Maillard反应. 测定法有:A染料结合法(DBL):二硝基氟苯(FDNB),三硝基磺酸(TNBS),酸性橙-12, 茚三酮发生特异性呈色反应.B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1、5:蛋白质的水溶解度和氮的水溶解度:蛋的质的水溶解度(PDI)与氮的水溶解度 (NSI),二者只是与水混合后的搅拌强度不一样。PDI是8500r/min的速度搅拌 10min,NDI是120r/min搅拌30min。PDI测定豆粕的加热程度比UA和PS(NaOH) 灵敏,NSI在7-27.8%是可以接受。NSI低于10%则为加热过度。Balloun & Hgymard(1959):加热时间延长,NSI降低,加热过度,则大大降低,鸡的增重与饲 料报酬降低。 1、6考马氏亮蓝法:Kratzer(1989): 考马氏亮蓝对蛋白质考马氏亮蓝考马氏亮蓝显色 对AA不显色并与PS相关度好但考法测的实际值大大低于凯氏法测的蛋白质溶解 度。这可能与凯氏法将全部AA包括在蛋白质内的缘故。但考法较PS法测的时间短 的多,故考法更适合评价经受不同热处理时间后饲料中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 1、7:其它方法:橙黄G染色法(只能有限鉴定过分加热处理的大豆粕)、甲醛滴定法、 甲酚红染色法(每克豆粕吸收甲酚红的毫克数2-3mg为生豆粕,3.3-3.7mg为加工不 足,3.8-4mg为适当,4.3mg为加热过度)、颜色亨特色值。(Smith1981:颜色与蛋白 质有较高的相关性) 二、豆粕质量与生产性能

豆粕期货交易手册(图文版)

豆粕期货交易手册Soybean Meal Futures Trading Manual

商品交易所豆粕期货合约 商品交易所豆粕交割质量标准 F/DCE D001—2006 1.主题容与适用围 1.1本标准规定了用于商品交易所交交割的豆粕质量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 1.2商品交易所豆粕期货合约中所规定的豆粕指以大豆为原料,以预压—浸提或浸提法取油后所得饲料用大豆粕,产地不限。 1.3本标准适用于商品交易所豆粕期货合约交割标准品。 2.规性引用文件 应符合GB/T19541—2004中规性引用文件的有关规定。

3.术语和定义 应符合GB/T19541—2004中术语和定义的有关规定。 4.要求 4.1感官性状:本品呈浅黄褐色或淡黄色不规则的碎片状、粉状或粒状、无发酵、霉变、非挤压性结块、虫蛀及异味异嗅色。 4.2夹杂物:应符合GB/T19541—2004中夹杂物的有关规定。 4.3标准品的质量指标表1 注:粗蛋白质、粗纤维、粗灰分三项指标均以87%干物质为基础计算。 4.4卫生标准:应符合GB/T19541—2004中卫生标准的有关规定。 5.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 包装按《商品交易所豆粕、玉米、豆油、黄大豆2号交割细则》的规定执行,其他应符合GB/T19541—2004中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的有关规定。 6.附加说明 6.1本标准由商品交易所负责解释。 6.2本标准自2007年3月合约开始实施。

目录 | Contents 一、豆粕合约概述--------------------------------------------------------------------------06 二、豆粕的生产流通与消费---------------------------------------------------------06 三、影响豆粕价格的主要因素-----------------------------------------------------09 四、豆粕期货交易风险管理办法-------------------------------------------------11 五、豆粕期货交割程序及有关规定---------------------------------------------12 附1. 商品交易所豆粕指定交割仓库名录 附2. 豆粕期货价格六年周K线图

豆粕期货套保方案

豆粕期权套保案设计 对饲料企业来说,上游压榨企业采用“一口价”购销模式的好处在于报价变得相对透明,能在较短的时间知晓各家压榨企业的当日报价,对比后能更好地决定采购行为。但该购销模式的弊端在于“一口价”的每日价格波动性较大,饲料企业处于价格被动接受状态,承受着较大的价格单边波动风险,并有可能造成潜在的提货压力。 在“一口价”购销模式下,饲料企业面临的基本上都是单边敞口多头风险。其风险特征表现为,一面,当看好豆粕市场行情时,饲料企业可以按时采购或者提前采购,来锁定豆粕成本;也可以在豆粕期货市场买入套保,来锁定原料成本;最不济也可以水涨船高,将增加的成本转移给饲料消费下游。另一面,对饲料企业最为不利的情况是市场行情弱势下跌。由于企业不能随意停产,迫于生产的需要,企业要不断采购原料满足生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期货市场卖出套保,一旦判断失误,未来豆粕价格不跌反涨,则企业将会同时在现货和期货两个市场上出现亏损,风险极大。为解决这一难题,饲料企业可以通过买进豆粕看跌期权,来锁定饲料销售价格。 【例1】某饲料加工企业每3个月都需要购进一批豆粕原料,以满足生产需求,该企业通常是在每个季度末 向上游压榨厂以“一口价”购销模式采购豆粕。一面,3月底,企业发现豆粕期货价格正在大涨,马上购进了1万吨提货价为3600元/吨的豆粕;另一面,由于企业担心三季度的豆粕采购成本还会大幅提高,于是又急忙以 3400元/吨的价格买入1000手大商所豆粕期货9月合约,进行买入套期保值。 结果发现豆粕期货价格没有再继续上涨,反而有下跌的迹象,这让企业担心未来三季度豆粕价格有出现回调 的可能。虽然企业对豆粕期货持仓并不担心,因为到时期货价格可能会下跌,但随着豆粕期货价格降低,企业的 采购成本也会降低。令企业感到最棘手的是已经采购的1万吨豆粕存在贬值风险,所生产出来的饲料产品在二季 度可能会亏本销售。为了保护1万吨的豆粕现货敞口头寸,企业决定为已经采购的豆粕再上个保险,即买入1000 份执行价格为3600元/吨的豆粕期货9月合约看跌期权,支付权利金50元/吨。 操作结果分析如下: 情形一,假如到了6月底,豆粕现货价格上涨,高于3650元/吨,企业放弃看跌期权的行权。此时,企业 豆粕原料采购成本尽管会增加50元/吨权利金,但豆粕成本仍能降低到3600元/吨以下,对企业的饲料产品销 售没有大的影响。而且手头上的期货持仓多头部位也是盈利的,三季度采购的豆粕成本也得到了很好地锁定。

大豆和豆粕套利

一、传统的大豆豆粕豆油套利关系 豆粕和豆油是大豆的加工产品,三者之间存在着相对固定的价格关系,这种价格关系是由价格所属时期压榨行业平均生产技术和社会平均压榨利润决定的。当前国内大豆,1吨大豆可以加工出0.785吨豆粕和0.18吨豆油,加工费用一般是120元/吨左右。因此,大豆、豆粕、豆油就形成了这样的价格关系: 大豆价格+120+压榨利润=豆粕价格*0.785+豆油价格*0.18 在大豆压榨套利中,可以用压榨利润作为指标来衡量大豆和豆粕、豆油的价格关系是否合理,上述公式中的“压榨利润”就是确定大豆、豆粕、豆油价格关系是否进入套利区间。指标公式是: 压榨利润=豆粕价格*0.785+豆油价格*0.18-大豆价格-120 根据压榨利润异常波动,压榨套利分为正向提油压榨套利和反向提油压榨套利。当压榨利润较大时,油厂会加大压榨力度,扩大豆粕、豆油供应量,并提升大豆需求总量,促使豆粕、豆油价格下降,大豆价格走高,从而压榨利润回归到正常水平。当压榨利润不足时,油厂会缩减产量,在减少豆粕、豆油供给的同时,削减了大豆需求总量,令豆粕、豆油价格上升,大豆价格下降,从而令压榨利润走高,油厂的种种加工习惯使得压榨利润一般呈现周期性波动的特点。 二、大豆豆粕套利可行性分析 1.从大豆与豆粕的相关性看出,也属于强相关,符合套利的前提。见图表1 2.大豆豆粕的价格比值。 通过以往的数据可以看出在过去的10年,豆粕与大豆的价格比值几乎都在0.73-0.9之间波动,而在2013年新豆上市后的5个月,豆粕与大豆的价格比值将至历史最低点0.641并呈现逐月回落的态势,但这一态势在4月和5月出现了企稳迹象,具体见图表2

究竟豆粕蛋白含量有多少呢

究竟豆粕蛋白含量有多少呢 豆粕是一种不错的东西,不知道你们了解多少呢?我们希望你们能够了解多一点,你们知道它的蛋白质含量有多少吗?我们吃一些东西我们都希望能够好好的了解清楚一些相关的情况,我们都希望各位在了解清楚了一些东西了以后能够对自己的身体 很好,那么在这里就给各位介绍一下啦! 一、简介 1、豆粕是棉籽粕、花生粕、菜籽粕等12种动植物油粕饲料产品中产量最大,用途最广的一种。作为一种高蛋白质,豆粕是制作牲畜与家禽饲料的主要原料,还可以用于制作糕点食品,健康食品以及化妆品和抗菌素原料。 2、大约85%的豆粕被用于家禽和猪的饲养,豆粕内含的多种氨基酸适合于家禽和猪对营养的需求 3、实验表明,在不需额外加入动物性蛋白的情况下,仅豆粕中所含有的氨基酸就足以平衡家禽和猪的营养,从而促进牲畜的营养吸收。在家禽和生猪饲养中,豆粕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利用。

只有当棉籽粕和花生粕的单位蛋白成本远低于豆粕时才会被考 虑到使用。事实上,豆粕已经成为其它蛋白源比较的基准品。 4、在奶牛的饲养过程中,味道鲜美、易于消化的豆粕能够提高出奶量。在肉用牛的饲养中,豆粕也是最重要的油籽粕之一。豆粕还被用于制成宠物食品。玉米、豆粕的简单混合食物与使用高动物蛋白制成的食品具有相同的价值。豆粕也被广泛地应用于水产养殖业中。豆粕中含有的多种氨基酸能够充分满足鱼类对氨基酸的特殊需要。 二、二级带皮豆粕蛋白在42-43都正常。 同为二级带皮大豆粕,但从不同供应商处拿的货,其粗蛋白还是有些区别:二级带皮豆粕的蛋白真正能达到43%并不常见到,所以你的化验结果我认为完全正常,可以按合格品来验收。 在这里给各位介绍的关于豆粕蛋白含量你们了解多少了呢?你们是不是觉得一些东西我们需要多多了解相关的东西,我们都希望各位能够了解的足够多,那么在这里就给各位介绍这么多啦!在此也希望各位身体健康啦!

豆粕加工工艺

豆粕加工工艺

————————————————————————————————作者:————————————————————————————————日期:

大 豆 加 工 工 艺 流 程 图 备注: 为关键工序 为质控点 1大 7风选去皮 13浸 出 19浸出粕 20脱 溶 20干燥冷却 22去皮豆粕 22过筛 22混 合 22打 包 4风 6一次破碎 8二次破碎 9风选去皮 10豆仁 10豆 皮 11轧 胚 10豆皮仓 10皮仁 10粉 碎 20 DT 粕(100℃,30分) 22粉 碎 22成品豆粕 17二 蒸 15混合油 16一 蒸 18汽 提 18大豆毛油 10豆皮筛 10二次风选 14正己烷 21分 水 21混合汽 21冷 凝 5加热(60-70℃,20-30分钟) 12膨 化 12冷 却 2计 3筛

大豆加工工艺描述: 1、原料大豆: 榨油二厂原料豆从储存筒仓7号仓、8号仓和9号仓(通常称呼为榨油二厂工作仓)经过RE100A、RE100B、RE100C进入EL100后经过RE101运输到车间准备生产(RE为刮板、EL为斗提)。 2、计量 大豆经输送刮板RE101进入车间后,先进入计量秤WE101计量。 3、筛选 大豆出计量秤进斗提机EL101送至车间顶楼依靠重力进入大豆筛SI101。大豆筛(平面回转筛)为震动、半封闭有一定坡度的设备。当原料豆进入时大豆可以从筛子孔中穿过进入风选器AS101,而大豆中秸秆豆荚等大块杂质由大豆筛尾部滑出,使之与大豆分离。 4、风选 AS101为大豆风选设备,大豆进入AS101后其中的微小杂质如粉尘碎豆皮等吸入布袋除尘器FI101,由除尘器汇总后通过下料溜槽进入豆皮绞龙SC161,FI101同时还吸收EL101,SI101中的灰尘杂质。 经过这样几步的预处理原料豆就变的比较干净了,然后进入下一个环节原料加热过程。 5、大豆加热器 大豆加热器DR105内部通有密集的蒸汽加热管道,DR105共12层,层与层之间有通风管道与刹克龙CY105相连通,能够吸走大豆所散发出的水汽及部分脱落的豆皮,能够在短时间内将大豆加热到60-70度左右,起到软化降低水分及调质的作用。 加热后大豆主要控制水分指标,其水分比原料豆低1%左右。 6、一次破碎(自带除铁器) 热豆由计量绞龙SC105输出,经过斗提机EL107提到车间高处后经过溜槽进入第一道破碎机DE111—114 ,将大豆破碎至2瓣左右,然后进入风选器AS111—114。破碎机自身带有除铁器,可以去除物料中的金属杂质。 7、风选去皮 风选器利用豆瓣与豆皮重量不同的原理,将大豆破碎后散落的豆皮吸入刹克龙CY115、CY116,豆皮进豆皮筛。经过破碎之后的原料豆变为带有少量豆皮2瓣左右的碎豆瓣,进入下一环节二次破碎。 8、二次破碎 碎豆瓣进二次破碎机CR11-114, 将大豆破碎至4到8瓣左右,然后进入风选器CN111—114。 9、风选去皮 风选器利用豆瓣与豆皮重量不同的原理,将大豆破碎后散落的豆皮吸入刹克龙CY117,豆皮进豆皮筛。经过破碎之后的原料豆变为无豆皮4到8的碎豆瓣,可进行下一环节的扎胚。 热豆经过破碎风选之后水分也有所下降,由于此步将豆皮与豆瓣分离,大大提高了浸出效率,同时为生产高蛋白豆粕创造了条件。 10、豆皮系统(皮仁、豆皮筛选、二次风选、豆仁、豆皮粉碎、豆皮仓) 风选后的皮仁进入CY115、CY116、CY117之后通过下料溜槽进入豆皮筛SI160和SI161,豆皮筛内筛网孔径约4毫米左右,部分豆皮通过筛孔进入风选AS160,通过风选将豆皮分离,豆皮进入CY160后由一条下料溜管进入SC161豆皮绞龙,而很小的豆仁(豆皮碎豆瓣)直接进入RE120.通不过豆皮筛筛网的大块豆皮经溜管进入SC161。同时大豆除尘器FI101内灰尘等杂质也通过一条溜管进入SC161。 以上三条溜管的物料进入SC161后再进入豆皮粉碎机HG161、HG162。豆皮经过粉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