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悲剧的成因(观影有感)

安娜悲剧的成因(观影有感)
安娜悲剧的成因(观影有感)

论安娜悲剧的成因

——观经典电影《安娜·卡列妮娜》

看完电影《安娜·卡列妮娜》,长思:安娜这个形象是否可以称之为悲剧,还是现实生活中的——活该。

悲剧,特别是作为审美意义上的悲剧,不在于悲壮与否,而在于通过某些现象所表现的悲剧冲突在精神上是否具有不朽的意义。

因而,我们不必去探究影片中主人翁安娜是不是“十分善良”、“十分公正”,是不是“为非作恶”、“犯了错误”,而应该去思考安娜陷于厄运的成因,并借此去探究它的意义所在。

如果说《安娜·卡列妮娜》中的安娜是一个悲剧的话,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一、社会的悲剧

人类是世界上唯一因为社会群体而生存和发展的生物,因此,探究安娜的悲剧成因首先应该放在社会这方面来考察,当是不会有什么错误的。

社会是一个庞大无比的机器,我们无法一一加以论证,在这里,就影片原著作者,列夫·托尔斯泰笔触所至的几个角落加以剖析。

影片原著《安娜·卡列妮娜》书成于列氏创作的中期,即1873-1877年间,其时正值沙皇封建制没落的时代,正像卷首“奥勃朗斯基家里一切都乱了”,列文说:“一切都翻了一个身,一切都刚刚开始安排”。但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这时上流社会仍然“左右”着整个俄罗斯。

安娜悲剧的核心是上流社会的贵族阶层,安娜出生于显赫的官宦世家,安娜的丈夫出生于皇室后裔,是当时帝俄的高层官僚,安娜的情夫伏伦斯基早年就在贵胄军官学校里长大,就连作者托尔斯泰也出生在一个世袭贵族的家庭。“彼得堡的上流社会是一个整体,但大圈子里还有小圈子。”

其一是卡列宁政府官员的圈子,……。其二是卡列宁赖以飞黄腾达的圈子,……。其三是真正的社交界……”(《外国文学名著选介》高等教育出版社会1994.2)上流社会借助这些圈子把安娜紧紧地圈定在悲剧的框架之中,无论安娜怎样跳跃奔突都跳不出悲剧的结果。

当然这些圈子中最有力的紧箍圈是安娜的丈夫、帝俄的高层官僚卡列宁。虽然卡列宁是个强有力的政治家,但在处理妻子的外遇时,用的却是一把软刀子。

在培特西家,他看到安娜和情夫不成体统地坐在小桌旁,并没有火冒三丈,而是委婉地要妻子一同回家,但是安娜说要留下吃晚饭。当妻子与情夫热恋后回家时也只是想同妻子谈谈,顶多也只是警告而已。没什么断然措施,致使伏伦斯基的桃色新闻闹得满城风雨,后来安娜怀上了婚外爱情之种,而且公开出走,住进伏伦斯基别墅里去,卡列宁不仅没有念“紧箍咒”,相反还“照例每周一次到别墅看安娜,并带来生活费。”正是卡列宁这种为保持体面而甘戴绿帽的思想和行为亦步亦趋地把安娜导向地狱的大门。更令人发指的是军官障碍赛马中伏伦斯基失事,安娜在沙皇面前表现出对伏伦斯基有失体统的关注,卡列宁三次向安娜强调“我向你伸出我的手臂”才“梦一样挽住丈夫的手臂”,但心里仍想着情夫“今天我能看见他吗?”,对安娜当面公然背叛行为卡列宁也只“认为自己有责任提醒她”而且说出来的竟完全是另一回事。面对妻子公然的背叛行为,卡列宁仍用马车把妻子载了回去。更有甚者,当安娜明白地告诉卡列宁:“我爱他,我是他的情妇,……你高兴怎样对付我就怎样对付我吧”的时候,卡列宁也只要求安娜“在公开场合保持体面。”丈夫的宽容,使安娜求离不能,求合不得,逐渐地陷入了悲剧泥淖的深处而不能自拔。

当安娜叫哥哥找卡列宁请求离婚时,卡列宁竟以自尊心、宗教信仰、教会规定、基督教义等等社会观念予以拒绝,而不是对安娜的指责、辱骂。

如果说卡列宁纵妻浮荡而无动于衷,似乎也不切实际,他是用了一把柔软的双刃剑死死地扼住了安娜悲剧的咽喉。

那就是不离婚,使安娜既不能上天堂,也不能下地狱;而剑的另一面是用儿子这个筹码,使安娜痛苦甚至绝望。

悲剧矛盾冲突的另一面是情夫伏伦斯基。上流社会,假手于伏伦氏,既给安娜爱得极端幸福,也给安娜的爱设下了罪恶的陷阱。

伏伦斯基第一眼见到的安娜是凭丰富的社交经验,判断出“她是上流社会的妇女”。这是伏伦斯基的出生、社会经历和社会意识的综合判断。当然更精彩的是“在这短促的一瞥中发现了安娜有一股被压抑着的生气”,“身上洋溢着过剩的青春”,基于上流社会淫荡经验的判断,他才大胆地向安娜频频引诱。特别是他知道安娜是帝俄高官卡列宁之妻时,他明白俄国上流社会把冒着生命危险去追求勾引一个已婚高官的女人,当作一种

英雄豪杰的社会意识时,他决心要么成为天下最幸福的人,要么成为最不幸的人。

上流社会不仅假人之手,逼死安娜,而且假观念毒杀安娜,甚至直接插手逼使安娜自尽。比如:当伏伦斯基的桃色新闻闹得满城风雨时,那些妒忌安娜的妇女备下大量的泥块,上了年纪和大人物们感到不满。他们想用众口铄金的千夫指为刀为剑为斧直接杀死安娜,可见,安娜之死不可置疑地是为了摆脱这种社会环境。当然,安娜可以不回国,可以远走高飞,但是阶级、社会、宗法观念、伦理、情感还是把安娜骗回到这个该死的环境中来。

社会在创造安娜这个悲剧时,不仅假手于丈夫、情人,造成腹背受敌,两面夹攻之势外,还在安娜的心灵深处打下深深的社会烙印,使安娜自己一步步地按社会意识的精心安排走向悲剧的终点。

中国有句古话说:自作孽不可违。卡列宁也认为:“只有自己不愿毁灭的人,别人才愿救他”。安娜正是在家庭观念、伦理观念和各种社会意识的包裹中走向悲剧的。而这个悲剧最可伤的还不在安娜之死,而在于安娜至死也没有认识到是自己走向悲剧的,是社会意识的阴谋杀了她。

婚姻意识谋杀了安娜。安娜悲剧的最初源头是婚姻。在姑妈的包办下,安娜嫁给了比她大二十多岁的老头。卡列宁生活中的每一分钟都是预先排定、严格遵守的,公务占去了他的全部时间,他没感情,只是一架机器,令安娜见到就怕,就恨,就受不了。面对多情、潇洒、英俊年青的伏伦斯基,安娜复苏了死亡八年的爱,这不也正常、正当、宜然吗?难道要强求潘金莲只爱武大郎?正因为武大郎的不可爱,潘氏才爱上了西门庆。可见,中外一体,正是错配了的鸳鸯,才导致红杏出墙。

如果说出墙的红杏不再为墙所缚,那也就罢了。然而事情远非如此简单。

一方面,卡列宁看准了安娜身上的婚姻桎梏,紧紧地抓住这张王牌,死活不肯离婚,使安娜进退不能,左右维谷,终陷绝境。

另一方面,安娜离婚不得,又不安于情妇名份。第三又要遵守教义,未离婚不能结婚。不能结婚就无法抑制情夫的花花肠子,因此,安娜脚下只有卧轨一路可走。这是社会婚姻导致安娜的悲剧发生。

家庭意识谋杀了安娜。经过千难万难的努力,见到了儿子谢辽查,即使是这样的心肝宝贝,“长大了也会看不起我……”。安娜想,“世界上她只爱两个人,谢辽查和伏伦斯基,既然他俩连不到一起,一切都无所谓了”。

在家庭和伦理的枷锁中,安娜只能靠吗啡才能平静,才能安睡。这也注定了结末的悲剧。

总之,上流社会假卡列宁之手,对安娜的爱情予以严酷的惩罚,无情地的将她推

向悲剧的道路;上流社会假伏伦斯基之手,戏弄了安娜真挚的感情,进一步把安娜逼向悲剧的结局;上流社会假伦理、家庭、婚姻意识之手,使她深陷泥淖,又不能找到强大的可依靠的力量与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相抗衡。因此,上流社会是造成安娜悲剧的真正源头。

二、神学和心理性格的悲剧

在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局限性尚未打破之前,人类总是用神学的面纱罩住那些不可知的事物,把它归结成上帝、命运的产物。《石头记》中和贾宝玉与生俱来的玉锁带着充足的神气贯穿了《红楼梦》的全部著作。无独有偶,神秘的铁轨也贯穿了安娜爱和生命的始终。

第一部第十八节,写到安娜和伏伦斯基不期而遇于车站,一见倾心,即将走出车厢时,传来了一个看路工被火车轧死的消息。面对血肉模糊的尸体,安娜的哥哥奥勃朗斯基很难过,伏伦斯基很平静。这一如安娜的死给两人造成不同的感受。

在路上,听着别人对事故的描述时,安娜的嘴唇在哆嗦,好像某种感应,某种预兆。

凑巧的是在第五部第二十九节,安娜与儿子见面时,竟然无端地问儿子:“你没有想过我死了吧?”就正常、健康的中年人而言,突然讲到了不吉祥的死,也是奇怪的。似乎是冥冥之中的预告,似乎是一种不可知的命运在操纵。到了第七部第三十一节,安娜到车站去等伏伦斯基的时候,她突然想起她同伏伦斯基初次相逢那天被火车辗死的人,鬼使神差地明白了应该怎么办,于是走下了站台。安娜似乎是迷惘的,因为她到车站不是去寻死。然而又是清醒的,异常清醒的。她自言自语:“我要‘惩罚他,摆脱一切人,也摆脱我自己!’”可见,在不可自拔的泥潭中,想用肉身的死亡加以摆脱,并用这种摆脱给爱她的人以心灵的惩罚。

从预告到实现,似乎在证明安娜的“死”是神的旨意,是命运的注定,当然这种宿命论是不可取的,然而,托尔斯泰的对安娜和伏伦斯基的爱情的赞同,显然是值得质疑的,但是否定又不尽合理,所以只能求助神学的力量加以帮助和处理。也就是说,这是神学造成的悲剧。

“性格决定命运”。有位哲人如是说。这一点在安娜身上表现的尤为特出。

在姑妈包办婚姻时,她是顺从的。而面对僵化、守旧、毫无情感的丈夫,在前八年中她是逆来顺受的。但是当她遇见了真爱,体验到真正女人的美味之后严然脱胎换骨般地蜕变了,而且变得那么彻底,那么坚决,不留余地。过去的忍气吞声,摇身一变而成为一个“什么也不掩饰”、“迷人之中却包含着一种极其残酷的东西”。她想怎么干就

怎么干,想得到什么就要得到什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以至于言行上产生了许多乖戾,她不顾体统不管丈夫在场与否,不管他人,就和情人“鬼混”起来。以至她最后在车站想到看路工之死,就去卧轨。

托尔斯泰对死的思考,应该说是客观、严肃、深入的。他安排安娜的死因,也不是单一的。一个健康的人自己要去死,那是办不到的,否则,只有不健康了。于是,安娜理所当然地成为一个心理有严重障碍的人了。

爱得灵魂出窍,这本来无可厚非。可是当她向丈夫坦白自己的一切之后第二天早晨就变了卦,“又觉得这太可怕了,她会被赶出去,被天下人嘲笑;而伏伦斯基呢,仿佛不爱她了,她成了他的累赘”。这种朝夕相悖的心理决不是处于健康状态的。

“要是他并不爱我,只是出于责任才对我曲意温存,……那就比仇恨更坏一千倍。”“爱情一结束,仇恨就开始”,其实,爱情尚未结束仇恨就已经开始了。在安娜认为“投身尘世就是为了相互仇恨、折磨自己、折磨别人。”更有甚者,她觉得车站里进进出出的人都很讨厌。她认为人生“一切都是虚假,一切都是谎言,一切都是欺骗,一切都是罪恶……”由此,安娜进入了狂爱——怀疑——嫉妒——仇恨——报复的心理怪圈。最后在报复心理的驱使下走向死亡。可以说安娜之死是虚幻所至。她虚幻的怀疑引发了虚幻的嫉妒,虚幻的嫉妒引发了虚幻仇恨,最后以虚幻的仇恨在虚幻之中走向报复别人的死亡。

三、理想化爱情的悲剧

也许是安娜在毫无感情的婚姻压抑下对爱情的渴望产生了火山爆发的缘故吧。她对爱情的理想化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稍有不顺就异常痛心,就怀疑,就以泪洗脸,这怕是红颜命薄、多愁善感之类的最好注脚吧!

在安娜与伏伦斯基初期热恋时,安娜就认为爱情对“我的含义太多了,远不是你所能理解的。”到底是些什么含义呢?是黑夜里可怕的“大火”吗?大火可以毁掉一切,安娜毁掉了自己、毁掉了卡列宁、毁掉了谢辽查甚至毁掉了伏伦斯基的一切。

感情的极端化在卡列宁家里已经表现无遗。在长达八年中间,她对毫无感情的丈夫可以长久地施以虚情假意,而遇到伏伦斯基以后,安娜按捺不住心头的怒火,“可有谁知道,八年来他窒息了我的生命,窒息了我……我没有罪,我需要恋爱……不,我要冲破他这张想束缚我的谎言的罗网。”这是多么的决绝,那样地蛮横。这个情感的反差悬殊叫人无法理喻。

其次是对伏伦斯基的爱,起初是那么狂热。见到伏伦斯基就感到“一种销魂的快乐。”为了爱,她不顾体统,不顾上流社会的千夫指,不顾自己心爱的儿子,一切为了

爱。可是“三分钟的热度”马上就过去了,不久安娜醋劲就发了,而且越来越频繁。连伏伦斯基与亲王在一起也是“下流活动”了。动不动就怀疑“我们是不是彼此相爱”。她最关心的是如何用情网把伏伦斯基束缚住,最后发展到用爱情妨碍情人自由的地步,而且是有增无减,直至采取了斗争的姿态。

在安娜的心里,爱就要放弃一切,就要不食人间烟火,就要时时相守,刻刻相拥,只能是两人世界,连一个“挑饼”(鲁迅语)的人都不能存在。

在这种极端刻薄的爱情观之下,安娜成了一个爱的贪婪者,一个爱的不知足者。因为不能满足自己的爱,安娜整天以泪洗脸,痛苦无状,以至于产生了爱极而恨,恨极报复的思想和行动。

当然,理想化爱情产生的另一个原因是一见钟情。这是因为双方的美貌。

在伏伦斯基眼里的安娜是美貌、风韵、妩媚和温柔。在貌美方面的用墨泼得到处都是,但对安娜的内心却止于情感,好像安娜只是一具感情的躯壳,别无他物。即使是侧面烘托的描写也只说安娜外表美的可爱,连老女人都动心。

那么在安娜眼里的伏伦斯基究竟如何呢?相貌端正英俊、动作雅致洒脱,多情柔顺、销魂。

他们对爱的选择似乎只有一个标准:美。在这种社会观念的支配下他们一见钟情陷入爱河,溺死是其必然的结果。

有道是海水可斗量,人不可貌相。以貌取人作为择偶的唯一标准这是悲剧的又一成因。

在这原因之下,当伏伦斯基的爱随着时间的推移,激情减弱,伏伦斯基实现了宿愿,却并不觉得特别幸福。“甚至怨恨起来,就连她的美丽和雅致也使他恼火”。“现在他欣赏她的美,同以前完全不一样,虽然她的美比以前更使他倾倒,却使他感到不快。”这样必然也要另找刺激,于是新爱开始,再一轮的欢爱又展开了。

这样华尔华拉公爵小姐很快就进入了伏伦斯基的视线。

可见,爱只建立在外表美的基石上是非常不牢靠的,然而,社会的意识却非常坚强地教导着安娜和伏伦斯基以美取人,以貌取人。而正是它,诱骗了他俩的爱,导致了安娜的悲剧结果。

最后在爱情理想不能满足时只好一死了之。

参考书目

《安娜·卡列妮娜》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版,草婴译。

《<安娜·卡列妮娜>悲剧新论》杨思聪,《新华文摘》90.3

《论<安娜·卡列妮娜>悲剧》杨思聪,浙江文艺出版社,1996版《美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版

《美学概念》人民出版社1981版

《诗学·诗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版

《论悲剧性》朱志荣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94.03版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美国文学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美国文学的第二次繁荣时期。20年代,各种流派相继出现,表现了高度发展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矛盾和精神世界方面的问题。30年代基本上是左翼文学占主导地位,从30年代后期起,文学界分化成各个流派,又出现了纷坛多样的局面。总的来说,现代派文学与左翼文学是这个时期两股最大的文学思潮。从这个时期起,美国文学开始发生世界性的影响。1930年后,美国作家陆续得到诺贝尔文学奖金。 现代派文学的兴起 20世纪初,美国的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垄断资本进一步集中,大城市人口密集,工农运动规模越来越大。社会面貌与人的精神面貌,已非19世纪传统现实主义手法与惠特曼式的风格所能准确反映。大战前的最初10年为孕育新的风格、新的流派作了准备。欧洲的现代派文艺不断介绍到美国。 19世纪下半期美国的诗歌处于过渡阶段,继惠特曼后只出现了一个重要诗人艾米莉·狄更生。她一反浮夸的浪漫主义诗风,以不规则的韵律、奇特的对照和自由的联想,打开了通向美国现代诗的道路。 1912年,《诗刊》在芝加哥创办,标志着现代派文艺的开始。《诗刊》的头3卷里,出现了庞德(1885-1973)、韦·林赛(1879- 1931)、艾·洛威尔(1874-1925)、威·卡·威廉斯(1883-1963)、桑德堡(1878-1967)、沃·斯蒂文斯(1879-1955)、艾·李·马斯特斯(1868-1950)、玛·莫尔(1887-1972)等人的作品。这些人后来都成为美国有成就的诗人。其中有意象主义者,有接近劳动人民的芝加哥诗派,有20世纪的田园诗人,有新的乡土主义者,有抽象哲理派诗人。他们的共同点是表现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越来越突出的人的异化,并或多或少流露出仿惶和悲观的情绪。即使是田园诗,弗罗斯特笔下的新英格兰风光也笼罩着疏远、陌生与死亡的阴影。现代派诗歌的代表作是艾略特的《荒原》(1922)。这首诗为西方现代社会提供了一个象征性的比喻。 现代主义在戏剧方面的代表人物是奥尼尔,他的剧作受到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和弗洛伊德主义的影响。他对美国社会的合理性表示怀疑,创造了美国现代的悲剧。在小说方面,格。斯泰因(1874-1946)与舍。安德森(1876-1941)开创了美国现代派小说的道路。 迷惘的一代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几年之后,对这次战争的厌恶情绪开始在文学上有所反映。“迷惘的一代”的作家大多参加过这次战争,他们普遍有一种被欺骗、被出卖的感受。他 “迷惘的一代”们不再相信虚伪的道德说教,而以玩世不恭的生活态度来表示自己的消极抗议。 的代表作是海明威的《太阳照样升起》(1926)。有些作家没有赶上参加战争,如“爵士时代的歌手”菲茨杰拉尔德,他的情绪是和“迷惘的一代”相通的。海明威、菲茨杰拉尔德等作家唱出了幻灭的哀歌。稍晚的托马斯·沃尔夫(1900-1938)在短短的10年间写出了好几百万字小说,其中的主人公都是他自己,主题是不断寻求连作者自己也不甚清楚的目标。 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这个时期传统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仍然不断出现,并且有所发展。德莱塞这个时期的作品,包括《欲望三部曲》(1912,1914,1947)和《美国的悲剧》(1925),对现实的反映和批判越来越深刻。辛·刘易斯的《大街》(1920)粉碎了“村镇是美好的世外桃源”的神话。他后来的作品对商业、科技、宗教界的问题都作了揭露,他所塑造的巴比特成了庸俗、浮夸、讲求实利的中产阶级的典型人物。女作家蔽拉·凯瑟(1873-1947)以歌颂拓荒者开始,进而批判金钱势力,后来又从历史中去发掘现代美国所缺乏的精神美。

《XX的视角》读后感

《XX的视角》读后感 《国家的视角》读后感 在赏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读后感。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国家的视角》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国家的视角》一书很难读,在书中詹姆斯?斯科特分析了极端现代主义的 ___国家规划中的各种失败,书中介绍了巴西利亚建设的失败,“美好”初衷为表征的运动何以使城市愈发混乱和背离了和谐的发展轨道?作者在书中深入剖析了它的根源。他认为,如果要想取得成功,中央管理的社会规划必须要了解地方习惯和实践知识。 一、追求宏观目标也要考虑微观现实。比如书中介绍管理者为了对某种美学形式的追求(比如宏大的气势、对称的格局、表面上看严整规则的秩序),致使他们未考虑到社会微观层面上的合理结构。比如巴西的首府巴西利亚建造,从城市的规划者和管理者的角度看,新建的巴西利亚符合清晰整洁、简单有序的几何美学标准和公平合理、严谨科学的政治理念。然而巴西利亚的规划者尽管考虑到城市宏观水平上的和谐与健康,却忽略了微观秩序上的复杂性。如果强行从地理上将不同的建筑,不同的机构隔离开来,城市微观的社会

秩序就被人为地破坏了,人们的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都将受到诸多限制。 二、城市具有多样性并不断变化。现代城市设计的最大问题是把一个静止的格局置于丰富的可能性上。国家管理者为了控制的方便,往往采取清晰简单、一刀切的运作方式,忽略了项目实施过程中复杂的细节。规划者试图将动态发展中的城市束缚在静态的格局之中,然而城市的复杂结构之演变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期。假设一个勤勉的规划者收集到尽可能多的信息,他的信息也无法满足所有个体不同的需求,更何况并非所有的规划者都有这样的耐心去收集信息。 三、在考虑规划问题时需留有余地。詹姆斯·斯科特希望人们不要忘记理性和科学的局限之处,注重实践的知识和本土知识,给不可预期的事物留一点余地,给未来的发展留一点弹性空间。勒库布西耶的规划者关注的是整体城市景观形式和将人从一点转移到另外一点的效率,而雅各布的规划者则自觉地给非预期的、小的、非正式的,甚至没有产出的人类活动留出空间,这些活动构成了“有生命城市”活力的关键。所以说尽管城市规划者试图设计和固定化城市,但是城市往往逃脱他们的掌控,总是被居民再构建和塑造。城市建设须具有开放性、可塑性和多样性,这使它们可以满足为数众多的不同目标,包括许多尚未形成的目标。

安娜卡列尼娜悲剧原因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的主人公,是一个追求个性解放的贵族妇女形象,是一个被虚伪道德所束缚的扼杀了的悲剧人物。安娜的悲剧是她的个性与社会环境发生冲突的必然结果,以下将从四个方面分析安娜悲剧的原因首先,安娜的惨死是社会性的悲剧,与她的生存环境有关。安娜处于一个农奴制受重大冲击,新兴资产阶级思想正在兴起的动荡时代。当时的上流社会虚伪、放荡,允人们偷情但不能公开,因为公开会让贵族有失颜面。接受新思想的安娜认为她与沃伦斯基的爱情是真正的爱情,他迫不及待想离婚想公开,可是当时卡列宁不允许、世俗不允许。当沃伦斯基抛弃安娜后,上流社会所有人唾弃安娜,拒绝接受他,贵妇人对她施加恶言,无数双冷眼羞辱她,使安娜在这样一个环境中逐渐精神崩溃。安娜萌发的新思想最终抵不过上流社会固有的旧思想,在新旧思想交锋失败后绝望自杀。 其次,虚幻的爱情是造成安娜悲剧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沃伦斯基与安娜一见钟情,安娜深爱他,为他抛夫弃子,为他承受四面八方的言语攻击,把所有的希望放在沃伦斯基身上。可是沃伦斯基没回报给娜同等的爱,对他来说事业才是首位,安娜不过是个可以满足他情欲和上流社会虚荣心的女人,得到安娜后他的升官之路因此被阻,于是对安娜慢慢产生厌倦、厌恶。安娜成了个被上流社会不容,又被爱人冷落的多余人。 再次,安娜自身的矛盾是造成安娜悲剧的直接原因。作为贵族,安娜深受贵族思想的熏陶,贵族社会的道德规范深深刻在她的思想里;可她又受新思想的影响,想追求自由的爱情。因此她一方面热烈追求自身爱情,一方面又内疚于自己行为的越轨,骂自己是个“堕落的女人”。甚至人格分裂,恨卡列宁窒息了她的生命但又对他怀有负罪感;爱弗伦斯基但又将他看做诱使自己堕落的罪人。内心新旧思想的矛盾至死都在折磨着她。 第四,卡列宁的自私冷漠导致安娜悲剧的一个外部原因。卡列宁端着一副官僚架子,他主持的家是刻板而不是温暖的,他给了安娜地位富贵,却吝于爱情。安娜红杏出墙后想离婚,可卡列宁为了不损他的社会名誉不同意,甚至不许安娜见她的孩子。这使安娜长期处于被人唾弃,思念儿子的痛苦中。作为丈夫,卡列宁对妻子的自私使促成安娜悲剧的一个外部原因。 总之,安娜的悲剧是多方共同作用的结果。安娜的反抗仅仅是对上流社会不许她追求个人幸福部分,但她的行动毕竟是对上流社会的一个冲击。安娜的形象表明:贵族阶级在分化,贵族之家在瓦解,俄国社会在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过渡。

朱自清匆匆读后感550字优秀作文

朱自清匆匆读后感550字 篇一:朱自清匆匆读后感 读完《匆匆》这一课后,让我感到了时间的飞逝及作者对已逝日子无比的惋惜与无奈。 时间就是如此的飞逝,如此的无情。在不经意间,时光便会稍纵即逝,无法挽留。它来的匆匆,去的匆匆,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尽管你珍惜它也好,尽管你挥霍它也好,它永远也不会挽留一刻,永远不会回头。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洗手、吃饭、默默时,他就在我们不经意间来去匆匆。时光去得无声无息、无影无踪。回过头去,我们已经虚度了4000多日子,从婴儿时代的牙牙学语,成长为了一个要迈入中学的少年,十几年的时光转瞬即逝。当我们叹息时,也是无用的。时光不会因为同情你而停下脚步,只有我们珍惜时光,不虚度年华,才会赢得未来。如果我们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创造无限的价值,那么,在我们去世的时候,也不会留有任何的遗憾和惋惜了。 在我们小学生时代,很多孩子还没有察觉到时间的匆匆,他们总认为,自己还有大把大把的时间可以挥霍,总认为自己才十几岁,还有几十年的光阴等着我们,他们已经虚度了多少光阴,但他们还没有察觉到,难道你们不感到惋惜吗? 过去的日子我们的确是浪费了不少,那么就从现在开始,从今天开始,珍惜所给我们的一分一秒。我们不能赤裸裸的来到这个世界,又赤裸裸的回去。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是多么得不容易,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只有一次机会,既然来了,就应该有所作为,有所成就,不能白白走这一遭,我们要在这世界上留下永不磨灭的痕迹。要知道:只有抓住今天,才能赢得明天,才能赢得未来! 篇二:朱自清匆匆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匆匆》一文,它使我明白了什么是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是一去不复返的。 这篇文章是朱自清写的,文中曾写道:但这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燕子去了,又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所以,我们应该有所作为,才不会留下遗憾。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可是时间去了,便再也不会回来了。 从古至今,有许许多多关于时间的名言: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些名言都在告诉我们时间是宝贵的,要珍惜时间。 的确,时间是宝贵的,不是用钱就能买到,即便花再多的钱,时间也不会多出一丝一毫。同时,时间又是易逝的,在不经意间,它便轻轻悄悄地离开,不再回来了。正如作者所说的: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作者在文中感叹他的时间流逝得太多,我又何尝不是如此?虽然我已经过去的时间不如作者多,但也有四千多日子已经从我身边无声地流逝。我想挽回它,却又无法挽回,因为它已离开,一去不复返。于是,在我的懊恼中,在我的悔悟中,时间毫不留情地一天又一天地流走,甚至不曾向我告别。

陈端生《再生缘》读书笔记3000字

《再生缘》读书笔记 《再生缘》乃清代杭州女诗人陈端生所作,主要讲述了元成宗时尚书之女孟丽君与都督之子皇甫少华的悲欢离合的悲剧故事,以及皇甫、孟、刘三家的恩怨情仇。此书结构庞大,故事性极强,情节离奇曲折,结构精密,为此,我对此书爱不释手,用了三天把这本书看完。 写作背景 作者陈端生,出身于一个对女性较有平等观念的官宦世家,其父陈玉敦曾在北京、山东、云南等地就职,端生皆得随侍,因而阅历较当时一般闺秀要广。由于陈母深爱弹词,陈端生创作《再生缘》的一方面原因也是为了娱悦母亲,“原知此事终无益,也不过,暂博慈亲笑口开”。陈母不仅是《再生缘》的第一个读者,又耐心指导陈端生的创作。陈端生二十岁完成了本书前十六卷,后因其母去世,就停止了写作。之后又经历出嫁、生儿育女之喜,再到丈夫被发配、儿子逝世之悲。历经了这般大起大落,后期陈端生自说道:仆人愁人不愁已,殊非是,拈毫弄墨旧时心。在读者的催促下,陈端生到了三十三岁才续写十七卷,耗时一年,并从此辍笔,于四十六岁逝世。 由于陈端生隔了十三年才续写这部弹词,为此,前十六卷与第十七卷的写作风格有些许差异。再加上《再生缘》后三卷由梁德绳与其夫许宗彦所续,写作手法更是差别甚远。少女时代的陈端生自恃才华出众,常常自诩自己的创作如同“天孙织锦”、“孔雀开屏”,甚至表示“不愿付刊经俗眼,惟将存稿见闺仪”。但是经历了重重的悲喜交错后,仿佛磨平了她的棱角,从十七卷开始,她的态度谦虚内敛,言辞平和,思维也如不前十六卷般跳跃。对于《再生缘》这本小说,一直留有一个疑问:为何神龙无尾?陈端生写前十六卷只用了一年半,但是写第十七卷就用了一年,她的经历使得她思想受阻。再加上她曾说“其中或有差误处,就烦那,阅者时加斧削痕”,由此看来,受各方面的影响,她的写作风格是难以回到当初了。与其学众多人说的陈端生自嘲自身、恨不团圆,倒不如说她不愿意小说虎头蛇尾,宁可神龙无尾,随后人去猜测、续写。 小说的神化 小说与其它文体最大的差别在于虚构性,《再生缘》也不例外,而且还增添了神化色彩。小说的第一回《宴蟠桃神仙谪世征土番英雄立功》开始神化,也是为之后的故事发展作了铺垫。东斗星君、执绋仙女、焚香、秉圭女四位神仙因迷恋凡尘,欲投凡间,永结为好。玉帝得知后,将四人贬下凡间,美其好事,但是是他们历经苦楚,尝试姻缘复原之苦。四位神仙托世为皇甫少华、孟丽君、苏映雪、刘燕玉,另还有金童、玉女、织女托世为元朝天子铁木真、皇甫长华以及刘燕珠。出生时有天降祥瑞之兆的人,注定身份非凡,非富则贵,皇甫

《了不起的盖茨比》和美国现代社会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恋爱中的女人》人物及其人物关系的象征分析 2 侦探小说的发展 3 林语堂翻译思想探究——以《浮生六记》英译本为例 4 中英爱情谚语的隐喻研究及其翻译 5 一个典型的拜伦式英雄——论《呼啸山庄》中的希斯克利夫 6 A Comparative Analysis Between Pride and Prejudice and The Portrait of a Lad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eminism 7 论《远离尘嚣》中女主人公的悲剧原因 8 论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9 美国战争电影的人性和文化透视--以《拯救大兵瑞恩》为例 10 浅析《喜福会》中的中美文化碰撞与融合 11 From Dormancy to Revival—A Feminist Study on Kate Chopin’s Awakening 12 商务英语函电的语言和文体特征及其翻译 13 美国校园俚语发展的促动因素看美国的自由精神 14 Comparaison entre l’Histoire d’A Q et l’Etranger 15 中西方语言和文化间的相互影响 16 分析《要说出全部真理,但不能直说》中的标记用法 17 经济学视野下的《鲁滨逊漂流记》 18 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 19 试论英汉日常礼貌表达的异同 20 企业英文简介中的概念语法隐喻分析 21 两个反叛的女人——姚木兰和斯佳丽之对比分析 22 非言语交际在中西文化中的差异 23 从中美数字谚语看中美文化的差异 24 浅析《汤姆叔叔的小屋》中黑奴的命运 25 对《红字》中完美人性的求索--浅析海斯特与丁梅斯代尔的自我思想较量与精神升华 26 英语阅读理解中的若干信息处理手段 27 论《简爱》中话语的人际意义 28 论中美商务沟通中的跨文化意识 29 从传统消费观念看中美文化差异 30 Cultural Influences on Business Negotiation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31 美国个人主义对民众生活信念的影响--以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为例 32 论商标翻译的原则及策略 33 英汉语篇中的省略衔接手段对比及其翻译方法——以《雪》译文为例 34 李宁的品牌推广 35 浅析《宠儿》中塞丝背上的树的形象 36 A Study of Intertextuality in Advertising Text 37 寻找自我——从女性意识角度解读《觉醒》 38 An analysis of Female Images in The House on Mango Stree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eminism 39 阅读中的英语词汇教学策略 40 An Analysis of Female Images in The Thorn Birds

【实用】学习计划范文6篇

【实用】学习计划范文6篇 【实用】学习计划范文6篇 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又将接触新的学习内容,学习新的技能,积累新的知识,现在就让我们制定一份学习计划,好好地规划一下吧。学习计划要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是收集的学习计划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克制自己贪玩的欲望。到了临近期末考试的时刻,每天晚上应适当减少玩儿和娱乐休闲的时间。多拿出些时间来看看书。 2、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发言,课下认真复习(语数英)。上课一定要集中精力,不要走神,画出老师说的重点。课下不要光想着玩儿,没事就拿出自己的书来看一看,回顾一下。 3、每天晚上定时定量复习一个单元(语文)。抓住每一课的重点句子多读几遍。要背过这个句子的理解、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还要掌握这个句子的修辞方法,并说一说这里运用比喻或者拟人的修辞方法有什么好处。也还要知道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发生在哪个时期,借这个故事来赞扬谁,或者赞颂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记一记词语盘点的词,背一背日积月累。(数学)背一背这个单元的定义,再

做一遍书上的题,还要做一些课外的辅导题,多掌握一些体型。(英语)重点背这个单元的单词、粗体句子。掌握句式,学会运用。 4、多练笔(语文)。在最后的这几周时间里,应该多写写作文,而且要从多方面入手:写人、写景、写物、写事、写读后感观后感、缩写、想象、写信、看图作文、发言稿、写研究报告,总之,可选的主题有太多太多...... 这就是我的期末复习计划,同学们老师们你们还可以给我提出其他好 ___,我会虚心接受。祝愿同学们在即将升入小学6年级的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在三个月的培训时间内,通过理论学习、党性教育、调研考察、拓展训练、交流沟通和挂职锻炼等方式,紧密联系实际,反复深入思考温岭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提高理论和党性修养,不断开阔眼界、拓展思维纬度,增强解决实际问题和开拓创新的能力。 自觉遵守学校纪律,形成了良好班风学风。按时参加学习,不迟到、旷课、早退和上课不接打手机、喧哗。认真记课堂笔记,踊跃参加小组讨论和上台发言,积极维护学习和生活场所的卫生,互敬互学,加强团结。认真遵守党校的一切规章制度,完成学期课程任务,

解析安娜悲剧命运的原因

作家杂志Writer Magazine2009No.10借鉴与比较 解析安娜悲剧命运的原因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对于安娜的悲剧原因的探讨,国内多从社会、宗教及个人自身等方面加以剖析,并突出强调造成安娜悲剧的社会原因。“作者对安娜的态度是双重的。他一方面同情安娜的不幸,揭露那逼死安娜的贵族社会的荒淫和虚伪;另一方面,他又强调安娜是为‘情欲’所支配,破坏了家庭的和谐,也毁灭了她自己。”“安娜不愿随波逐流,而要求解除旧的婚姻关系,明白正当地缔结新的家庭。于是触犯了这个表面讲‘道德’,实际上腐败透顶的贵族社会,以至受到它的制裁。”还有人认为渥伦斯基对安娜的背叛给她致命的打击。另外,多数观点也指出了托尔斯泰以自己的宗教道德观制裁了安娜。因为安娜的行为和追求,违背了宗教关于“爱”的教义:安娜追求个人幸福而使家庭成员蒙受牺牲,理应受到折磨和谴责。正如《圣经》所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总的来说,国内对造成安娜悲剧的宗教和自身方面的原因谈得较为简略或者一笔带过。笔者固然赞同以上看法,但我想就安娜悲剧的自身原因以及托尔斯泰的宗教道德观谈点个人的看法。 从安娜悲剧的自身原因来说固然有放纵情欲之嫌,但我认为自从她与渥伦斯基走到一起后,她的内心就打上了难以解开的三个情结。 一是割舍不断的母子亲情。母亲对孩子的爱是宽广无私的,是血溶于水永远无法分开的。安娜爱渥伦斯基,同样也爱自己的儿子,要她抛弃自己的儿子去跟随渥伦斯基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安娜怀孕后,渥伦斯基要安娜把真相告诉她丈夫,但安娜不同意。她既知道丈夫会是怎样的态度(愤怒和责骂),更怕伤害儿子对母亲的情感。 “当她想到儿子,想到他以后将怎样对待她这个抛弃父亲的母亲时,她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十分害怕,简直无法认真思考,只能像一般女人那样用虚伪的判断和语言来安慰自己,好让一切都保持原状,并忘记儿子将会怎样对待她这个可怕的问题。” 即使安娜与渥伦斯基住在了一起,她的内心无时无刻不在思念自己的孩子。安娜对儿子的难以割舍之情体现出了一个做母亲的亲子之爱,尽管她没能坚持到底,最终还是撇下儿子与情人走到了一起,但那份难以割舍的母子亲情仍时时在她心中涌现,对她进行鞭笞和谴责,使得她在良心上总是不得安宁,并打上深深的烙印。即使是她在与情人过着充满激情的情爱生活的时候,那道阴影也时时蹦跳出来,给她带来恐怖的噩梦。这必然使她的生活充满内疚和悔过之苦,她为此将难以安生。 二是担心爱无回报的恐慌心理。安娜对渥伦斯基的爱是全身心的,她把自己全部的情爱都给了他。为此,她渴望得到同样的回报。但爱是付出,不是获取,这是爱的真谛。她求回报之心越切,爱反而离她越远。渐渐地,她与渥伦斯基的爱出现了裂痕。并不是渥伦斯基不爱她,而是她对他的爱要求得太苛刻、太激烈、太理想,一旦现实与理想不相吻合,怀疑、猜测、妒忌之情便油然而生,于是,安娜由对爱的充满希望急转直下,很快跌入痛苦失望的深渊而不能自拔。为此,她对渥伦斯基爱的悲剧之祸根由此产生。安娜对渥伦斯基那份强烈的占有和自私之爱,使她变得疯狂,甚至在某些时候又失去了理智。她被自己好不容易争取来的理想爱情弄得焦躁不安,不仅毫无幸福可言,反而成了她生活上的磨难。最终导致了她对爱的丧失,成了爱的牺牲品。 三是自我良心、良知的愧疚与不安。一个人对待事情的是非态度,既受社会公共伦理道德规范的约束,又受自我内心良知道德的审视。安娜的红杏出墙,从当时的社会公德来讲,也算不得什么越轨。安娜那个时代的上层贵族皆以有情夫情妇为荣,故安娜的偷情算不上什么羞耻,也不是什么败德之举。但在当时那个时代作出这样的行为有一个原则,那就是这种婚外情千万不能公开,更不能追求合法化。这就是当时上流贵族社会所共同达成的一种潜规则默契,即只要不公开化,就是合情合理的,也是合法的。一旦公开化,那就是违反了潜规则,打破了这种默契,公然与公众、社会为敌,也就是非道德的了。所以在当时的上流贵族社会,许多贵族夫妻都墨守这一潜规则,表面上过着合法夫妻的生活,背地里又过着“合法”情人的生活。这就是托尔斯泰所厌恶的典型的两副面孔生活的人。 但安娜不想这样生活,她要做一个真实的人,不想做这样两副面孔生活的人,即要做真实的人。她追求与情人生活的公开化,合法化。这自然违反了当时上流贵族社会的潜规则,必然为上流社会所不容,但安娜的进步意义也就在于此。她不掩饰自我,她不想表面过夫妻生活,背地里又过情人生活。她要求公开与情人在一起,她敢于向上流社会的潜规则发起挑战和冲击。这与那些有两副面孔的虚伪者相比, 摘要安娜是托尔斯泰的著名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女主人公。她的悲剧命运具有社会和自身多重原因。 对于安娜悲剧原因的探讨,学术界以往多从社会方面的原因进行阐述,而对其自身及宗教方面原因的解析极为 简略。本文试从安娜自身三个方面的原因、以及托尔斯泰宗教道德观的形成,对她的悲剧命运进行解析。 关键词:托尔斯泰安娜悲剧自身情结宗教道德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 袁建军 049

关于匆匆的读后感500字7篇

关于匆匆的读后感500字7篇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侯;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时朱自清在《匆匆》里写的一段话。 我们没有想过自己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恐怕没有过。我们甚至还幻想着,有一天,自己可以长大,不再听妈妈的唠叨,不再受学校的管制,想玩电脑就玩电脑,想看电视就看电视,不再写作业,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但是幻想归幻想,现实的生活我们还是要面对的。 也许我们都想长大,但是等到长大的时候,却又想回到童年。如果问起家里的长辈,她们都会说:“人这一辈子过得很快,你还小,等你到了我这个岁数自然就明白了。” 如果有一天,当你失去一个亲人时,在心痛之余,你会对“时间匆匆”这个词有更深的了解。我在20xx年的时候,我的太爷爷过世了。太爷爷生前是一个庄重而慈祥的人,他写的一手好字,文章写得也不错,经常给报社写文章,文章也经常被刊登。他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烟草公司,给儿女留下了一份家业,公司的所有人对太爷爷的评价都很不错。 在太爷爷过世之后,我经常不甘心地问妈妈:“人去世之后就真的什么都没有了吗?”“唉—能有什么呀?”妈妈经常用叹息回答我。面对“死”这个字,很多人都很害怕,但,我却不怕,我很平静。因为,我知道自己将来也会有那么一天。

所以,珍惜时间,把自己美好的一面留给世界。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了: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 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这是散文家朱自清写于一九二二年三月八日的一篇脍炙人口的 散文——《匆匆》里面的一段话。这段话给了我无尽的遐想和无数的启示。 《匆匆》这篇散文主要抒发作者对时间易逝的体验与感受。本 文以“匆匆”为题,细腻地刻画了时光流逝的踪迹,蕴含着浓烈的情味,潜隐着深刻的道理。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读了这篇散文,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叹。文中,作者用了大量优美的语句和很多寓意深远,耐人回味的句子。如“像针尖上的一滴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这句话,作者运用了新奇的比喻,把自己过去的八千多个日子比喻成极小极小的针尖上的水滴,把时间比喻成浩瀚的大海。日子在时间的海洋里那么渺小,消逝得是那么快。我的成长历程也是如此,几度风雨,几度春秋,我从一个咿呀学习的孩子,成长为一个即将步入中学的少年,六年时光,转瞬而逝,无声无息,无影无踪。 同学们,珍惜时间吧!不要在虚度年华了!要知道昨天是一张 空头的支票,明天是一张期票,今天才是唯一的现金! 最后,请同学们一起读一首诗吧!

《悲剧的诞生》读后感范文

度米文库汇编之《悲剧的诞生》读后感 范文 【《悲剧的诞生》读后感范文一】 此时,记忆中,脑海里出现这样一个场景: 一个背着旅行包的旅者独自穿行在不知是什么地方的地方,前往不知是何处的何处,走过的路弯弯曲曲,歪歪斜斜,镜头中的他突然转变了方向,走向一条无人会在意的小道,这条小道满是蚊蝇与垃圾,腐烂刺鼻的味道就要刺穿人的心肺一般,然而他依旧沉醉在自己的梦中,幻想着自己是与世隔绝的世外人,他甚至以45度角 对着阳光微笑,享受着美好的他开始了奔跑,而此时魔鬼在一边等待着一个结局一一他坠入前方无底的深渊。魔鬼在癫狂中庆祝着这个悲剧诞生的时刻,他也在高速坠落中呐喊出死亡的悲壮诗歌,他却在最后一刻说了一句:永恒的美来了。 这是在我苦苦冥思我应该怎样表述我对这本书的理解时,在脑海中忽然出现的一个场景,就是这个场景让我内心不再纠结,就是这个场景表达了我对这本书浅显的理解,或许下面我的阐释很笨拙,很混乱,但我只想用一种最通俗的语言表达对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对文本的细节理解: —、尼米的悲剧意识 在文中第三节的开始部分,尼采向我们提起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国王弥达斯曾在森林里长久地追捕狄奥尼索斯的同伴一一聪明的西勒尼,却没有捉到。后来西勒尼终于落到他手上了,国王就问

他:对于人来说,什么是绝佳最妙的东西呢?这个魔鬼僵在那儿,默不知声;到最后,在国王的强迫下,他终于尖声大笑起来,道出了下面这番话:可怜的短命鬼,无常忧苦之子 呵,你为何强迫我说些你最好不要听到的话呢?那绝佳的东西是你压根得不到的,那就是:不要生下来,不要存在,要成为虚无。而对你来说次等美妙的事体便是——快快死掉。 在文中,其实尼采并没有直接说明,他真正想要提出的是:最悲惨的事情便是活着。尼采的触角深深嵌入到古希腊的神话故事中,而且有很多观点也是从古希腊神话中找到根源,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也奠定了尼采的悲剧根基。因为这是他的处女作,而早期受到的叔本华的影响比较大,所以在他的作品中弥漫着一种悲剧的氛围,甚至有些让人窒息,不过尼采的一些观点跟叔本华又不完全统一,比如尼采认为,叔本华的哲学最后导致了对人生意义的否定,这是他所不能客忍的,在他看来,纵然人生本来没有任何意义,我们也要赋予它一种意义,叔本华的悲剧是一种完全的悲观主义,而尼采在继承叔本华悲剧人生的同时,进一步提出我们应该在悲剧中寻找出路,应该从悲剧中寻到有意义的事情,他渴望找到可以让他得以超脱的东西作为后盾。 二、尼采的探寻 尼采个人的悲惨与孤独生活经历也使得他去寻求一种方式来解脱,在不断的寻找中,他想到了古希腊人的生活。 在第七节中他提到深沉的希腊人,唯一能够承受至柔至重至痛之痛苦的希腊人,就以这种合唱歌队来安慰自己,希腊人能果敢地直视所谓世界历史的恐怖浩劫,同样敢于直观自然的残暴,并且陷入一种渴望以佛教方式否定意志的危险之中。是艺术挽救了希腊人,而且通过艺术,生命为了自身挽救了希腊人”,尼采相信古希腊人必然有一种不同与常人的方式,才可以获得这样的快乐,因此尼采开始了他的追寻,并最终形成了他的悲剧哲学。 三、尼采的悲剧哲学 阿波罗:作为古希腊神话中的闪耀着,发光者,光明之神,在悲剧的诞生中构成一种美的假象。狄奥尼索斯:作为酒神,表示着和解,消隐,归闭,代表着一种迷醉的状态,其二者成为尼采悲剧诞生的主角。 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是尼采艺术化哲学的内涵。日神精神带给人日光的温暖,让人们在光明中为生存找到了意义,由此推演出外观与表面是艺术的真正本质,相对于本质,实在来说,外观反而是对人更有意义的,而所有的艺术,其最高使命就是使人们无瑕关注黑暗中的魔鬼,于是,即使悲剧是必然的,无意义是世界的真理,人们仍然要生活下去,而艺术的谎言赋予了生命悲剧一层屏障,借此,人们在表象的满足中继续旅行。所谓酒

美国文学名词解释

1. Transcendentalism—it is a philosophic and literary movement that flourish in New England, as a reaction against rationalism and Calvinism. It stressed intuitive understanding of god without the help of the church, and advocated independence of the mind. 超验主义,它是一个蓬勃发展的新英格兰的哲学和文学运动,反对理性主义和加尔文主义的反应。它强调直观地了解上帝没有教会的帮助下,主张心灵的独立性。 2. Romanticism had appeared in England in the last years of the eighteenth century. It spread to conti nental Europe and then came to America early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It came into being as a re action against the prevailing neoclassical spirit and rationalism during the Age of Reason. 浪漫主义曾经出现在英国,在过去几年的十八世纪。它蔓延到欧洲大陆,然后来到美国在十九世纪初。它应运而生作为理性的时代中针对当时新古典主义精神和理性的反应。 3. Puritanism—it is the religious belief of the Puritans, who had intended to purify and simplify the religious ritual of the Church of England. 清教主义,它是清教徒,谁曾打算净化和简化英国教会的宗教礼仪的宗教信仰。 4. Imagism is to present an intellectual and emotional complex in an instant of time. An imagistic poem must present the object exactly the way the thing is seen. And the reader can form the image of the object through the process of reading the abstract and concrete words. Imagism 意象派:is a poetic movement of Eng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 flourished from 1909-1917. Its credo, expressed in Some Imagist Poets, included the use of the language of common speech, project matter, the evocation of images in hard, clear poetry, and concentration. 英国是与美国的诗意动作,从1909-1917蓬勃发展。它的信条,在表达意象的一些诗人,包括使用共同的讲话,不管项目,图像的硬盘,明确诗歌和浓度唤起的语言。 5、Realism:(现实主义)appeared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literature of local color, an amalgam of romantic plots and realistic descriptions of things was immediately observable. the dialects, customs, sights.现实主义有浓厚的美国本土特色,是浪漫主义故事情节和现实主义描写相结合的产物:美国风味的方言、风俗、各种观点 6.Naturalism:自然主义 a new and harsher realism, 新型的更为冷峻的现实主义,产生悲观的流派,产生于the end of the century 十九世纪末,因为Perception of society’s disorders 对社会无序的感知。Presenting characters of low social and economic classes who were dominated by their environment and heredity. 设法尽力客观真实地展现出受环境与出身局限的下层人民和各种经济阶层人物的真正生活。The naturalists emphasized that the world was amoral, that men and women had no free will, that their lives were controlled by heredity and the environment, the religious “truths” were illusory, that the destiny of humanity was misery in life and oblivion in death. 强调世界的非道德性,人们没有意志的自由,宗教上的真理是虚幻的,现实生活是痛苦的。Deterministic 决定论,宿命的, 代表作家:Stephen Crane 史蒂芬.克莱恩, Frank Norris 弗朗克.诺里斯, Jack London 杰克.伦敦, Theodore Dreiser 西奥多.德莱塞. 6. The naturalists tend to depict the dark side of the socity, and always take the low classes as their heros or heroes. Compare to the realism and romanticism, they have a more pessimistic view toward the society, the life. Take Theodore Dreiser for example, his Sister Carrie or American Tragedy reveal that man can not control themselves, and is at the mercy of the nature, the heredity, the society and instinct.博物学家倾向于描绘社会的阴暗面,总是以低类为他们的英雄和英雄。比较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他们对社会有更悲观的观点,生活。以西奥多·德莱塞为例,他的嘉莉妹妹还是美国的悲剧表明,男人不能控制自己,自然的摆布,遗传,社会和本能。

浅析造成美狄亚与安娜悲剧的原因

2011年第 3期 安徽文学 1社会环境因素 美狄亚这个人物原型源于古希腊神话,她的身上凝聚了公元前5-6世纪希腊城邦妇女的特点,公元前5世纪,希腊私有财产的发展使家庭制度巩固下来,婚姻制度确立了一夫一妻制,但这一夫一妻制只是对当时的女性而言,对男性来说,他们可以有外室,可以在外面花天酒地,不受任何法律和道德的约束,而女性则必须严守贞操,甚至被禁锢在闺阁中,她们不能参加公共活动,更没有政治权利,正如美狄亚自己所说“在一切有理智,有灵性的生物中,我们女人算是最不幸的。首先,我们得用重金争购一个丈夫,他反而会变成我们的主人;但是,如果不去争购丈夫,那又是更可悲的事。而最重要的后果还要看我们得到的,是一个好丈夫,还是一个坏家伙。因为离婚对于我们女人是不名誉的事,我们又不能把我们的丈夫轰出去。”“一个男人同家里的人住得腻烦了,可以到外面去散散他心里的郁积,不是找朋友,就是找玩耍的人,可是我们女人就只能靠着一个人。”可见当时的妇女在社会上是毫无地位可言的。正因为当时妇女的地位是十分底下的,伊阿宋才敢破坏盟誓,肆无忌惮地遗弃美狄亚,并伙同国王克瑞翁驱逐美狄亚。安娜所处的社会环境与美狄亚不一样,安娜是个已婚少妇,她是因为渥伦斯基对她爱情的逐渐消褪才有了悲剧的发生。安娜所生活的社会是一个虚伪荒诞的社会。在爱情的火花点燃之后,她公开在上流社会同渥伦斯基交谈,公开表示与丈夫的决裂,公开投入渥伦斯基的怀抱,共度蜜月,正是这种超凡脱俗的行为,触痛了上流社会虚伪荒诞的神经。如果不是安娜敢于破坏旧式的家庭关系,而像贝特西夫人那样欺骗丈夫,暗地里做别人情妇的话,那么上流社会不会指责与干涉她,因为在社交界里大多数妇女都有着这种秘密关系,那些肮脏虚伪的灵魂容不下安娜真诚纯洁的爱情渴望,面对真挚的爱情追求,她们感到恐慌;面对真挚的爱情追求,她们充满嫉妒,于是她们将所有轻蔑的压力投向安娜,将她驱逐出上流社会,使她失掉生活的立足点,失掉原有赖以生存的社 交圈。而丈夫卡列宁则动用了法律、宗教、地位、儿子等一切手段对安娜的叛逆加以扼杀,当这令人羞耻的爱情竟发生在自己高贵的家庭中时,卡列宁陷入痛苦之中,然而他的痛苦并非失去安娜,而在于他的地位将因此受到影响,他的名誉将因此被破坏,于是他以不能违反基督教教规为借口,蛮横地拒绝了安娜的离婚请求,来保全自己的体面与荣誉。 2宗教文化因素 对于美狄亚而言,她所处的社会环境道德宗教约束都已软弱无力,古希腊作为人类的童年,还处于初民时代,那个时代的人伦关系、道德准则也不如今日这样细致明确,因而美狄亚为了自己的爱情可以背叛自己的国家、杀害自己的弟弟、帮助伊阿宋夺取金羊毛,伊阿宋抛弃她之后,这种爱之深所导致的恨之切也可以促使她杀害自己的亲骨肉作为对伊阿宋的复仇,换句话说,美狄亚身上多少还保留有初民时代人所有的残酷与暴力,是一种未完全进化成文明人的特征。19世纪的俄国还处于一定的宗教束缚中,从宗教伦理道德观念来看,安娜是缺乏理性的,她对爱情生活的追求有放纵情欲的成分存在。而安娜有着对生活的狂热渴望,这其中由压制她的那个自私伪善的上流社会本身来证明、由卡列宁冷酷无情的行为来证明,这种反抗本身决定了安娜的性格与命运的悲剧。她和渥伦斯基在尽情地享受幸福欢乐之时,来自社会的压力也使她的悲剧阴影日益扩大。上流社会拒绝这个“坏女人”,作为一个母亲,她因为“抛弃儿子”而遭到社会舆论的强烈谴责,凡是构成她幸福生活的东西都遭到了严厉的抨击。充满欺骗与伪善的上流社会对安娜的要求十分苛刻。安娜的处境岌岌可危,她失去了支配自己命运的权利和可能,内心的矛盾不断加剧。一方面她不顾一切地保卫和抓住已得到的爱和幸福,另一方面心底又时时升起“犯罪”的恐惧,随着时间的推移,恐惧感、危机感越来越烈。这种内心矛盾与痛苦说明了她的脆弱性,一个动荡的社会使安娜的爱情左右摇摆,而宗教和伦理道德的束缚进一步扼杀了安娜的爱情进而造成爱情悲剧。 69

朱自清匆匆读后感

朱自清《匆匆》读后感 《匆匆》读后感1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匆匆》,我是在二十几年前开始读的,至今已看了很多遍。每次读时内心中都有所感所悟,可是仔细品味时,又无法确切的明白其中的滋味。二十多年后,我经历了生活的磨练,品味了世事的艰难,人生的变迁,对社会、对人生渐渐有了一些看法,经过这许多经历之后,在闲暇时偶尔内心里也会浮现出《匆匆》上的一些话语,平淡里却蕴含至深哲理。似乎有所悟,才渐渐体会到这篇文字优美的散文,在淡淡的愁思里却寓意深刻。 如果有人问:什么是生命?则会有很多说法,可是众说纷纭,无所适从。然内心里却对此问题挥之不去,茫茫然然,正如《匆匆》说:“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是啊,我们匆匆忙忙来了,糊糊涂涂的走,在生命的过程里,如一场黄粱美梦,了无所得。李白在《春夜宴桃李园序》中说:“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人生若是一次旅途,这一站中国是生,这一站的终点是死,没有一个死去的人会让生者明白死去后的体验,可是死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正如我们有生,可是为什么会恐惧死亡,我想正是源于我们对生的无知。人们在活的时候,一些人总想争名夺利,无休无止,他们的欲望大的可怕,他们总是看见自己没有的,却总是看不见自己有的;他们总是追求进取,可是却不知道休养生息。因此,老子说:“知止不辱,知足长乐”。孔子说:“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为圣人乎?”。是啊,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可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却是有限。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失,早晚自食恶果。正如我们赤裸裸的来,赤裸裸的去,可是我们给子孙后代留下了什么?给世界万物众生留下了什么?给养育我们的天地留下了什么? “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很悲观吗?也许以前我是这样看得,但是现在的观念看来,这句话是很冷静的,我们之所以为人应该明白:为什么人之所以为人?应该明白:我们为什么而活?也有人说:“过去的已过去,如轻烟、薄雾,不留一丝痕迹;未来的还没有来,太渺茫了;只有现在,是最实在,最可把握的了。”我也认为这个观念很好!可是仔细推敲起来,却发现最可把握的现在是如此的不可把握,当你想抓住它时,它刹那间即逝,了不可得。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是啊,当我想现在时,现在马上就过去了,倏然而逝;可是未来的日子,马上就在现在的影子里变成过去。 朱自清先生感叹,我们的日子逃去如飞。佛说:我们的生命是念念生灭,比射出的箭快。你掩着面叹息,又能怎么样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是啊,你何曾留有一丝一毫的痕迹呢?就算你有无尽的财富,很高的威望,可是你能带走什么?你终将赤裸裸的走,不留一丝痕迹。孔子教诲我们:“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善不积不足以扬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三国的刘备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是啊,你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可是众人的力量是无穷的,社会上的大多数人避恶向善,我们的社会就是天堂;反之,则是地狱。我们的快乐,是源自我们的内心;健康的身体,和睦的家庭,知足感激之心,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如果失去了这些,就算你拥有无尽的财富,你的快乐又在那里呢? 最后,“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