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细胞疾病免疫表型分析(朱明清)

合集下载

急性髓性细胞白血病免疫分型特点及其与疗效、预后关系的研究

急性髓性细胞白血病免疫分型特点及其与疗效、预后关系的研究

462Labeled Immunoassays&Clin Med,Mar.2021,Vol.28,No.3急性髓性细胞白血病免疫分型特点及其与疗效、预后关系的研究杨淳】,张莺莺】,张军2(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1.检验科,2.血液科,安徽芜湖241001)摘要:目的分析急性髓性细胞白血病(AML)免疫分型特点及其与疗效、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86例AML初诊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所有患者的免疫分型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的效果及1年内复发情况,分析免疫分型结果特征及其对治疗效果、复发情况的影响.结果86例AML患者髓系抗原中表达阳性率前五位由高到低依次为:CD33 (7.21%)、CI)117(86.25%)、CI)13(84.88%)、MPO(83.72%)、CI)64(41.86%);造血干/祖细胞标记抗原中阳性表达以HLA-I)R(58.14%)、CI)38(5.81%)、CI)34(52.33%)、CI)123(0.00%)为主;淋系抗原中阳性表达以€1)58(30.23%)、CI)9 (7.44%),C1)7(3.95%)、C1)56(3.95%)为主.1个疗程治疗后,有63例(3.26%)患者获得缓解,4种髓系抗原(C1)33、MPO、CI)64、CI)15)和CD58阳性表达患者的CR率明显高于阴性表达患者;而CD34阳性表达患者的CR率明显低于阴性表达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25).有19例(30.16%)患者在1年内复发,CI)34阳性表达、C1)64阴性表达患者的复发率明显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I)33、C))117、C))13、MPO、C1)64是AML患者常见的免疫分子标志物,AML患者的免疫分型与患者的治疗效果存在一定的关联,对预后判断可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关键词:急性髓性细胞白血病;免疫分型;预后;治疗效果;流式细胞术中图分类号:R733.71文献标识码:AImmunophenotyping Features of Acute Myeloid Leukemia andTheir Relationship with Curative Effect and PrognosisYANG Chun1,ZHANG Yingying1,ZHANG Jun2(boratory Department,2.Hematology Department,Yijishan Hospital of Wannan Medical College,Wuhu241001,China) Abstract:Objectve Toanalyzetheimmunophenotypingfeaturesofacute myeloidleukemia(AML) andtheirrelationshipwithcurativeeffectandprognosis.Methods Theclinicaldataof86AMLnewly diagnosed patients who were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were collected for the study.The immunophenotypingresultsofa l patients,curativeeffectafter1treatmentcourseandrecurrence within1year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The immunophenotyping features and their influences on curative effect and recurrence were analyzed.Results In86AML patients,the top five myeloid antigens with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s were CD33(87.21%),CD117(86.05%),CD13(84.88%), MPO(83.72%)and CD64(41.86%).Among the hematopoietic stem/progenitor cell marker antigens,the positive expression was mainly on HLA-DR(58.14%),CD38(55.81%),CD34 (52.33%)and CD123(50.00%).Among lymphoid antigens,the positive expression was mainly on CD58(30.23%),CD9(17.44%),CD7(13.95%)and CD56(13.95%).After1course of treatment, there were63cases(73.26%)relieved.CR rate in patients with positive expression of4kinds of myeloidantigens(CD33,MPO,CD64,CD15)and CD58wassignificantly higherthanthat with negativeexpre s ion,while CR ratein patients with positiveexpre s ion of CD34wassignificantlyDOI:10.11748/bjmy.issn.l006-1703.2021.03.021收稿日期:2020-07-31;修回日期:2020-09-23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81870017.)作者简介:杨淳(1982—),男,本科,主管检验师.研究方向:实验诊断学.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21年3月第28卷第3期463lower than that with negative expression(P<0.05).There were19cases(30..6%)with recurrence within1 year.Therecu r encerate wassignificantly higherin patients with positive expression of CD34and negative expression of CD64(P<005)Conclusion CD33,CD117,CD13,MPO and CD64are the common immune molecular markers in AML patients.There is a certain correlation between immunophenotypingand curative effectin AML patients,which suggests a promising guidance significanceforprognosisdetermination.Key words:Acute myeloid leukemia;Immunophenotyping;Prognosis;Curative effect;Flow cytometry急性髓性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属于造血系统恶性克隆性疾病,是血液科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1-2].已有大量研究[3-4]证实, AML的准确分型,对于保障患者得以正确治疗、提升治疗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FAB分型于1976年,由法、美、英三国血细胞形态学专家共同讨论制定,对临床治疗指导及预后判断均有一定的实用价值.然而,由于FAB分型标准是单纯靠细胞形态学区分,主观性较强,近年来采用流式细胞术来确定白血病免疫分型的研究正受到临床广泛关注.既往文献⑹报道,AML患者的免疫表型与其疗效、预后情况有密切联系.为进一步探讨AML患者免疫分型的特征及其与疗效、预后关系,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本院86例AML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收集2013年1月至2019年9月本院收治的86例AML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43例,女性43例,年龄20~79岁,均符合WHO发布的AML相关诊断标准均为初诊初治,其中M112例.M225例、M323例M414例、M12例,均按照法国、美国、英国协作组(France-America-Britain,FAB)分型标准7.2流式细胞术于AML患者首次诱导化疗前,采用FAGSCalibur 流式细胞仪(美国Becton Dickinso公司)检测患者的免疫分型,用CD45/侧向散射光(side scatter, SSC)设门,测定结果采用CellQuest Po v6.0软件分析.细胞膜抗原阳性判定:表达该抗原的幼稚细胞阳性率>20%;细胞内抗原(CD3. MPO)阳性判定:表达该抗原的幼稚细胞阳性率>10%.3诱导治疗方案除M3外的AML患者,其诱导治疗主要采用阿糖胞苷(Ara-C)、高三尖杉酯碱(Har)、柔红霉素(DNR)、去甲氧柔红霉素(IDA)组成的HA、DA、IA 方案或CAG方案(阿糖胞苷+阿克拉霉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M3患者以维甲酸联合亚砷酸诱导分化为主,部分病人加用小剂量化疗.4疗效标准⑷经1个疗程医治后,复查骨髓穿刺,统计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患者例数.5随访所有获得CR患者均随访1年,随访方式为门诊及住院复查,统计CR患者1年内疾病复发情况,分析不同复发情况患者的临床因素及各类抗原表达情况差异.6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2.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均以〒士s表示,计数资料均以率表示,采用X检验比较分类资料;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不同FAB分型AML患者的各类抗原表达情况86例不同FAB分型的AML患者的多种抗原表达均呈阳性,见表1.其中,髓系抗原中表达阳性率最高的前五位:CD33(87.21%)XD117(86.05%).CD13 (84.88%)、MPO(83.72%)、CD64(41.86%);造血干/祖细胞标记抗原中阳性表达以HLA-DR(&14%)、CD38(55.81%)、CD34(52.33%)、CD123(50.00%)为主;淋系抗原中阳性表达以CD58(30.23%)、CD9 (17.44%)、CD7(13.95%)、CD56(13.95%)为主.464Labeled Immunoassays&Clin Med,Mar.2021,Vol.28,No.3表1不同FAB分型AML患者的各类抗原表达情况(n)抗原M1(n=12)M2(n=25)M3(n=23)M4(n=14)M5(n=12)总数(n=86)占比(%)髓系抗原CD3392123101258.21 CD1182422146486.05CD13102021148384.88MPO72223128283.2CD6443163103641.86CD1516659231.40CD11b320271416.28CD14210251011.63干/祖细胞抗原HLA-DR816213115058.14 CD3881411694855.81CD347131444552.33CD1237914674350.00淋系抗原CD58369442630.23 CD9201201151.44CD410521213.95CD56220171213.952不同髓系抗原表达情况患者的疗效差异86例初治AML患者接受1个疗程治疗后,有63例患者获得完全缓解,CR率73.26%.主要的阳性表达髓系特异性抗原中,CD33.MPO.CD64和CD15阳性表达患者的CR率分别为81.33%.80.56%、88.89%、8&89%,明显高于阴性表达患者的1&98%35.91%、62.00%、66.10%(P<0.65),见表2.3干/祖细胞抗原、淋系抗原表达与疗效的关系在造血干/祖细胞标记、淋系等其他抗原中,CD34阳性表达患者的CR率为62.22%,明显低于阴性表达患者的85.37%;CD58阳性表达患者的CR 率为8&46%,明显高于阴性表达患者的66.67% (P<0.05),见表3.表2不同髓系抗原表达情况患者的疗效差异()表3干/祖细胞抗原、淋系抗原表达与疗效的关系7)抗原表达完全缓解(n=63)未缓解抗原表达完全缓解(n=63)未缓解(n=23)X2值P值(n=23)X2值P值CD33阳性611419.528<0.001HLA-DR阳性3313.2100.03阴性29阴性306CD11阳性53210.230.395CD38阳性38101.930.164阴性102阴性2513CD13阳性51222.830.092CD34阳性2815.8650.015阴性121阴性356MPO阳性581412.0290.001CD123阳性3582.9080.088阴性59阴性2815CD64阳性324.240.005CD58阳性2334.3980.036阴性3119阴性4020CD15阳性2434.9090.02CD9阳性1413.380.060阴性3920阴性4922CD11b阳性1040.0281.000CD阳性663.8500.06阴性5319阴性51CD14阳性820.2631.000CD56阳性1020.230.502阴性5521阴性53214疾病复发与临床因素及各类抗原表达的关系随访结果显示,3例获得完全缓解的患者中,有19例在1年内复发,复发率3076%。

毛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特点(附12例分析)

毛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特点(附12例分析)

毛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特点(附12例分析)张会超;高社军;黄晨;刘锟;赵宝鑫;陈砚凝;李宏;张红;丁雅雯;王芃堉【摘要】目的:探讨毛细胞白血病(HC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特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 HCL 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病情、病程及骨髓形态学、骨髓活检组织学、流式细胞学检查结果,并进行分析。

结果12例 HCL 患者中,男9例、女3例、年龄38~71岁、中位年龄49岁。

临床表现主要为乏力、贫血。

12例 HCL 患者中,贫血11例,发热2例,脾大12例,淋巴结肿大4例,肝大4例。

RBC 2.14~3.97×1012/L,WBC 2.51~17.33×109/L,PLT 67.83~128.02×109/L。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发现有典型毛细胞者8例。

免疫表型分析结果显示,均同时表达成熟 B细胞表面抗原(CD19、CD20和 CD79a),同时 CD11c、CD25、CD103阳性者10例。

行骨髓病理学检查11例,其中毛细胞广泛浸润9例,毛细胞呈“油煎蛋”样外观以及网硬蛋白纤维显著增多。

结论 HCL 主要见于中老年男性,临床表现主要为乏力和疲劳,体征主要有脾大。

血细胞减少,外周血及骨髓形态学检查及骨髓病理学检查发现毛细胞为诊断依据。

毛细胞免疫表型主要表达 B 细胞相关抗原 CD19、CD20、CD22、CD79a 和 FMC7,CD11c、CD25、CD103及CD123。

【期刊名称】《山东医药》【年(卷),期】2016(056)045【总页数】3页(P96-98)【关键词】毛细胞白血病;骨髓活检;免疫表型【作者】张会超;高社军;黄晨;刘锟;赵宝鑫;陈砚凝;李宏;张红;丁雅雯;王芃堉【作者单位】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石家庄 05001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石家庄 05001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石家庄 050011;沙河市人民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石家庄 05001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石家庄 05001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石家庄 05001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石家庄 05001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石家庄 05001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石家庄 05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3毛细胞白血病(HCL)也称多毛细胞白血病,是一种较少见的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少、脾肿大、典型免疫表型为主要的特征,按WHO分类属于非霍奇金淋巴瘤成熟B细胞肿瘤的一个亚型[1]。

38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表型分析

38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表型分析

38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表型分析刘晓会;卢振霞;胡南均;白元松【摘要】目的探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免疫表型特点与Moreau积分系统、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应用三色流式细胞术对38例初诊CLL患者进行免疫表型分析,并与临床常用的CLL免疫表型积分系统及临床分期进行比较.结果 38例CLL患者均表达CD19、HLA-DR,患者中CD5、CD20、CD22、CD23、FMC7、CD11C、κ轻链、λ轻链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8%、97.3%、97.3%、97.3%、34.2%、26.3%、52.6%、26.3%.CD38阳性表达率为15.8%,无一例表达CD10.相关CD抗原表达与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性(P>0.05).按照Moreau积分系统分析显示38例患者中31例积分≤3分.结论流式免疫分析可为CLL的诊断提供有力依据,但与Moreau积分系统相比,本组患者呈现非典型的免疫表型.【期刊名称】《中国实验诊断学》【年(卷),期】2013(017)010【总页数】3页(P1821-1823)【关键词】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表型;Moreau积分系统;临床分期【作者】刘晓会;卢振霞;胡南均;白元松【作者单位】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血液肿瘤科,吉林长春130033;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血液肿瘤科,吉林长春130033;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血液肿瘤科,吉林长春130033;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血液肿瘤科,吉林长春1300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3.4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是一种单克隆性的小淋巴细胞低度恶性造血系统疾病,以外周血及骨髓中成熟的淋巴细胞增多为主要临床特点,从2001年始,WHO分型定义CLL均为B细胞型,取消T细胞-CLL,将其归为T幼稚淋巴细胞白血病[1]。

CLL在我国相对少见,近年发病率有升高的趋势[2],本病发病年龄较晚,临床进程个体差异较大,总生存期从数个月到十余年不等。

免疫异常表型对MDS诊断及分型诊断研究

免疫异常表型对MDS诊断及分型诊断研究

免疫异常表型对MDS诊断及分型诊断研究发表时间:2010-12-23T10:59:24.557Z 来源:《中国美容医学》(综合)10年第4期供稿作者:王颖张蕾朱杰[导读] MDS的CD13、CD33抗原异常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明显随着疾病恶化发展,其抗原表达逐渐增加。

王颖张蕾朱杰(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116023)【摘要】目的:探讨免疫异常表型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MDS)分型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选用多种单克隆抗体,用流式细胞测定分析仪,对390例MDS、50例良性血液病人(贫血、粒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感染等)的骨髓细胞免疫表型进行测定分析研究;结果:MDS 89.3%以上有二系或三系免疫表型异常,其中CD7、CD19、CD13、CD14、CD33、CD34、HLA-DR免疫标志变化最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髓系抗原表达明显增高,而且随MDS进展恶化,FAB亚型抗原表达出现规律性变化,RA→RAS→RAEB→向RAEB-T转化,较早期髓系抗原表达(如CD13、CD33)逐渐增加,而较晚期髓系抗原表达(如CD15、CD24)逐渐减少;同时伴淋系抗原表达逐渐减少;骨髓干细胞/祖细胞表面抗原(如CD34HLA-DR),随着MDS恶化发展,有逐渐明显增加异常表现,而且CD34、HLA-DR早期抗原表达增高者,常常预后较差,易于转化成白血病。

结论:骨髓细胞免疫异常表型,对MDS诊断、分型诊断及鉴别诊断,并对治疗、预后判断有重要指导价值。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免疫表型【中图分类号】R73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0)10-0110-02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异质性很强的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

该病复杂,表现各异,目前尚无特异性诊断方法,国内外仍以FAB形态学分类为依据,但对一些不典型的MDS诊断非常困难,本文试图通过对MDS免疫表型的观察研究,探讨MDS发病机理,寻找特异性较高的诊断指标。

流式细胞术检测多发性骨髓瘤免疫表型的研究

流式细胞术检测多发性骨髓瘤免疫表型的研究

流式细胞术检测多发性骨髓瘤免疫表型的研究刘越坚;张婵;郭莉;邱阳;单路娟;郭慧淑【期刊名称】《中国现代医学杂志》【年(卷),期】2012(22)32【摘要】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的免疫表型特征,为临床提供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的依据.方法采用多色流式细胞术,通过CD45/SSC设门的方法.分析118例MM骨髓标本的免疫表型,并选取15例正常人浆细胞作为对照组.结果118例MM患者中CD138、CD38、CD117、CD56、CD33、CD13、CD9、Lambda、Kappa、HLA-DR的阳性率依次为91.53%、94.92%、44.07%、72.03%、25.42%、17.80%、29.66%、39.83%、30.51%和62.71%,其他抗体阳性率极低或均不表达.结论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是检测MM细胞的有效方法,MM细胞的免疫分型有助于MM的准确诊断及预后监测.【总页数】5页(P42-46)【作者】刘越坚;张婵;郭莉;邱阳;单路娟;郭慧淑【作者单位】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心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11;辽宁省大连市妇产医院检验科,辽宁大连116033;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心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11;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心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11;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心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11;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心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3.3【相关文献】1.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免疫表型及微小残留病灶的临床价值[J], 林飞燕;陈志晓;陈金玲;黎莉;李帅;司徒经伟2.流式细胞术检测多发性骨髓瘤中骨髓细胞表面免疫表型的价值 [J], 苏密龙3.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免疫表型及微小残留病灶的临床价值[J], 林飞燕;陈志晓;陈金玲;黎莉;李帅;司徒经伟;4.流式细胞术检测在多发性骨髓瘤中对骨髓细胞表面免疫表型的鉴别诊断价值 [J], 李凯5.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细胞免疫表型及其微小残留病灶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J], 邓银芬;袁红建;孙善芳;钱小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双系表型急性白血病的免疫分型特点及疗效

双系表型急性白血病的免疫分型特点及疗效
诊断标准 BAL 的诊断参照欧洲白血病免疫分类组( EGIL ) 积 分标准( 表 1) 。髓系和淋系细胞( T、B 两系中任何 一系) 标记各积 2 分以上便可确诊。表面抗原 > 20% 判断为阳性,胞内抗原 > 10% 判断为阳性。
1
CD19,CD10,
CD20
CD2,CD5, CD8,CD10
CD117,CD13, C D33 ,C D w 65
0.
CD14,CD15,CD64
化疗方案 采用 HOAP、DOAP、COAP 等方案。治疗 BAL 宜选 用全谱兼顾髓系和淋系的联合化疗方案效果较好, 以 DA + VP 化疗方案为主。
示原始细胞具有髓系和淋系特性的特殊类型。本研 究使 用 单 克 隆 抗 体 和 流 式 细 胞 术 对45 例 疑 似 BAL
通讯 作 者: 王 辉,教 授、硕 士 生 导 师. 电 话: 13782552962. E-mail: w anghui@ xxmu. edu. cn 2010 - 09 - 16 收稿; 2010 - 12 - 21 接受
综上所述流式细胞术进行白血病免疫学分型现已成为诊断急性白血病的基本手段之一可全面特异准确地检测出细胞抗原分布情况特别对于较传统的细胞化学染色无法显示的一些生物学特性如双表型急性白血病及杂合型急性白血病的分期等具有重要价值它能有效地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和预后的判断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Hematology 2011; 19( 2) : 317 - 320
和 cM PO,胞膜抗原 CD19 表达量最高,其次为 CD10; M y / T-ALL 有 18 例,均共同表达 cCD3 和 cM PO,胞膜中 CD7

多发性骨髓瘤免疫表型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多发性骨髓瘤免疫表型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多发性骨髓瘤免疫表型特征及其临床意义张翠萍;汪鹏;李庆;徐修才;胡超杰;郑南【期刊名称】《中国临床保健杂志》【年(卷),期】2016(019)003【摘要】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检测多发性骨髓瘤(MM)的免疫表型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应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MP-FCM),采用 CD138/CD45/SSC 设门,检测40例 MM患者和20例正常献髓者骨髓细胞免疫表型。

结果MM患者抗原异常表达率由高到低分别为 CD45 dim +/-(95%)、CD81 dim +/-(80%)、CD56+(70%)、CD27 dim +/-(50%)、CD200++(48%)、CD33+(40%)、CD28++(35%)、CD117+(18%)、CD19+(5%)和 CD20+(3%)。

CD56+、CD200dim +、CD28dim +在正常浆细胞的表达率分别为10%、10%和5%。

结论应用 MP-FCM检测 MM细胞免疫表型,可准确地鉴别良恶性浆细胞,有助于 MM的诊断、预后判断及靶向治疗。

【总页数】4页(P228-231)【作者】张翠萍;汪鹏;李庆;徐修才;胡超杰;郑南【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安徽省立医院,中心实验室,合肥230001;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安徽省立医院肾脏内科,合肥 230001;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安徽省立医院,中心实验室,合肥 230001;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安徽省立医院,中心实验室,合肥 230001;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安徽省立医院,中心实验室,合肥 230001;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安徽省立医院,中心实验室,合肥 23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3.3【相关文献】1.37例CD45阳性的多发性骨髓瘤浆细胞免疫学表型特征 [J], 刘帅;李曌博;张帆;王宁宁;岳保红2.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免疫表型特征分析 [J], 郭冬芳;张爱荣;钟亚平;王萍3.多发性骨髓瘤的免疫表型特征及其意义 [J], 邢健;刘国强;徐敏;耿丽4.多发性骨髓瘤循环肿瘤浆细胞的免疫表型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J], 蔡梦洁;梅仁;戴兰;沈文红;傅琤琤;朱明清5.骨髓细胞形态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在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中的应用 [J], 赵宁宁;任翠爱;徐文君;刘丽萍;冉学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白血病流式报告解读

白血病流式报告解读

白血病流式报告解读白血病是一种由于造血系统恶性克隆增生导致的恶性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

流式细胞术是一项常用的检测手段,能够对白血病患者的血液样本进行细胞分析,并提供重要的诊断和治疗指导信息。

根据白血病流式报告,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几个关键指标。

1. 免疫表型分析免疫表型分析是流式细胞术最重要的应用之一。

通过检测细胞膜上的特定免疫标记物,可以确定细胞的类型和分布。

在白血病患者中,免疫表型分析可以帮助鉴别不同的细胞系,如淋巴细胞白血病和骨髓细胞白血病。

2. 异常细胞群分析通过流式细胞术,我们可以分析样本中的异常细胞群。

在白血病患者中,异常细胞群的存在可以提供重要的诊断线索。

例如,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常见的异常细胞群为早幼B细胞和早幼T细胞。

而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中,异常细胞群则包括早幼髓细胞和原始髓细胞。

3. 异常免疫表型分析流式细胞术还可以通过检测细胞的免疫表型异常来帮助白血病的诊断和分类。

例如,在B淋巴细胞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CD5和CD23的共表达异常是其诊断的关键特征之一。

而在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中,CD34和CD117的共表达异常则是其诊断的重要标志。

4. 异常细胞比例分析流式细胞术可以通过测定样本中异常细胞的比例来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

在白血病患者中,异常细胞比例的增加通常与疾病进展和预后不良相关。

因此,通过流式细胞术的异常细胞比例分析,可以提供白血病患者的预后评估和治疗指导。

5. 微小残留病灶检测流式细胞术还可以用于微小残留病灶的检测。

在白血病患者接受治疗后,流式细胞术可以检测微小残留病灶的存在,从而评估治疗的疗效和预后。

通过流式细胞术的微小残留病灶检测,可以及早发现复发风险,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白血病流式报告的解读可以通过免疫表型分析、异常细胞群分析、异常免疫表型分析、异常细胞比例分析和微小残留病灶检测等指标来进行。

这些指标不仅可以帮助白血病的诊断和分类,还可以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预后和治疗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浆细胞疾病免疫表型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江苏省血液研究所卫生部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朱明清浆细胞疾病分类•多发性骨髓瘤(MM)•其它疾病•Monoclonal gammopathy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 (MGUS)•冒烟型骨髓瘤 (SMM)•孤立性浆细胞瘤»骨»髓外•原发巨球蛋白血症•原发淀粉样变性(AL)•重链病•POEMS 综合征/ 骨硬化性骨髓瘤 • I 和 II 型冷球蛋白血症 •轻链沉积病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 )是恶性浆细胞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又称骨髓瘤,是B细胞起源的,骨髓克隆性浆细胞恶性增殖和异常积累,并伴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的出现及沉积为特征的一种衰竭性、不可治愈的恶性疾病。

多发性骨髓瘤常伴有多发性溶骨性损害,高钙血症,贫血,肾脏损害,而且对细菌性感染的易感性增高,正常免疫球蛋白的生成受抑。

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无特异性,误诊率高达84%-85%。

多发性骨髓瘤发病概况临床表现•骨髓中异常浆细胞:骨质破坏(骨痛,骨折,高钙血症) 贫血(头晕乏力) 产生大量的异常蛋白正常免疫球蛋白产生减少•异常蛋白质:血液粘滞度增高(头晕,手足麻木)蛋白尿肾功能不全淀粉样变•正常免疫球蛋白减少:反复感染•高钙血症:乏力,恶心,呕吐,神智异常,影响肾功能•淀粉样变:可以影响全身各个器官,主要为肾脏,心脏以及消化道等球蛋白异常:增高或减低 蛋白尿 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步骤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的鉴定血清蛋白电泳血清和尿免疫固定电泳24小时尿轻链定量血清游离轻链定量及比例骨髓穿刺和活检组织活检免疫表型、证实克隆性浆细胞IgH/L 基因重排骨髓瘤相关器官损害评估血常规生化检查:血清肌肝和血钙骨骼检查浆细胞单克隆属性骨髓瘤相关器官损害蛋白水平细胞及基因水平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步骤特殊检查•腹壁脂肪或直肠粘膜活检•孤立性溶骨病灶活检•血粘度测定•免疫固定电泳(针对IgD 或IgE )•寡分泌型患者的MRI 、PET 检查检查优点局限骨髓穿刺涂片简便瘤细胞不均一性骨髓活检反映侵犯程度疼痛SPE/UPE 简便敏感性: 0.2-0.6 g/L IFE 敏感性: 0.12–0.25g/L 非定量sFLC 敏感性:10mg/L 费用较IFE 贵骨髓免疫组化识别克隆性浆细胞/形态学实验室要求高骨髓FCM 识别克隆性浆细胞实验室要求高MRI, PET检测全身状况及不分泌肿瘤价格贵MM各种检查方法的比较2014 IMWG (国际骨髓瘤工作组)更新的骨髓瘤诊断标准MGUS▪M 蛋白 < 3 g/dL▪骨髓瘤克隆性浆细胞 < 10%▪无骨髓瘤确定性事件冒烟型骨髓瘤▪M 蛋白 ≥ 3 g/dL (血清) or ≥ 500 mg/24 hrs (尿)▪骨髓中克隆性浆细胞≥ 10% to 60%▪无骨髓瘤确定性事件多发性骨髓瘤▪浆细胞增生性疾病▪AND 1个或多个骨髓瘤确定性事件▪≥ 1 CRAB* 症状▪骨髓克隆性浆细胞 ≥ 60%▪血清游离轻链 ≥ 100▪ > 1 MRI 局限性损害*C: 血清钙升高 (> 11 mg/dL or 大于正常值上限1 mg/dL)R: 肾功能不全 (肌酐清除率< 40 mL/min or 血清肌酐> 2 mg/dL)A: 贫血 (Hb < 10 g/dL or 2 g/dL < 正常值)B: 骨病 (≥ 1 溶骨性损害,X 光片, CT, or PET-CT)Lancet Oncol 2014; 15: e538–48MM的实验室诊断骨髓象检查对诊断本病具有决定性意义。

骨髓常增生活跃,骨髓瘤细胞一般都在5%以上,多者可达95%。

瘤细胞有时呈不均匀分布,须多部位多次骨穿方能确诊。

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形态特点①细胞大小不一,有时可见巨型、多枚骨髓瘤细胞;②核染色质细致,有1~2个核仁;③胞浆着色异常,部分呈嗜碱性,部分呈嗜酸性,有时胞浆内见红色或结晶状包涵体即罗氏小体。

核周围淡染区常不明显或消失,可合少量嗜苯胺蓝颗粒或空泡。

有时可见蓝色小球状,直径约2u的充满胞浆的包涵体。

Flow cytometry of a bone marrow aspirate can permit assessment of plasma cell phenotype, confirm clonality and permit determination of the proportion in cell cycle (plasma cell labelling index ). It is important to assess abnormalphenotype and clonality when the bone marrow plasma cells are <10%. Identification of an abnormal and unique plasma cell phenotype may be of value for later response evaluation.Guidelines on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multipleMyeloma. British Journal of Haematology, 132, 410–451流式免疫分析对MM 诊断的意义细胞类型鉴定Borowitz et al (1993) AJCP 100:534-40.Steltzer et al (1993) Ann NY Acad Sci 667:265-280B淋巴细胞分化与抗原表达关系图Wood and Borowitz (2006) Henry’s Laboratory Medicine CD45/SS示意图正常骨髓细胞血液肿瘤细胞老化粒细胞、噬酸细胞早幼—成熟粒细胞M3、CML单核细胞M4、M5LGL淋巴细胞CLL、ALL、CLD正常前体细胞 M0、M1、M2、M4、M5、ALL成熟红细胞、血小板 M6、M7、MM细胞碎片Pre-B-ALL非血液来源细胞MM细胞的免疫表型MM细胞的免疫表型正常浆细胞-群体异质性较大CD19CD81CD45CD20CD56特异性50%100%59%91%74%敏感性100%95%90%34%69%Leuk Res 2014,38(3):371-376•正常浆细胞:CD138+, CD38++, CD79a+,CD27+,CIg+, SIg-, CD19(>75%+), CD45+ ,CD56–, CD20–, CD28–, CD33–, CD117–,胞浆κ/λ正常•MM 细胞: CD138+,CD38++, CD79a+, CD27(40-50%+),CIg+, SIg-, CD56(75%++), CD117(30%+), CD20(30%+), CD10-/+, CD19–, 胞浆κ/λ异常•联合CD38/CD56/CD19/CD45能鉴别出90%以上MM 的瘤细胞和正常浆细胞MM细胞免疫表型及轻链限制性表达MM 病例正常浆细胞MM 表面标记克隆性鉴定治疗过程中发生免疫表型变异CD56转阳治疗前治疗后CD20转阳CD52转阳MM 克隆演变恶性浆细胞的异质性•Lack of CD56 expression was reported to be associated with a poor prognosis in multiple myeloma (MM) patient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chemotherapy.•Lack of CD56 expression on myeloma cells is not a marker for poor prognosis in patients treated by high-dose chemotherapy and is associated with translocation t(11;14) Bone MarrowTransplant. 2007;40(11):1033-7免疫表型与预后的关系新的浆细胞疾病相关免疫分子探索MM完全缓解的一般标准是骨髓浆细胞小于5%,血和尿中M蛋白消失,但大多数患者最终难免复发。

传统的形态学检测和血、尿蛋白电泳等方法在分析MRD有一定的局限性。

在检测MRD的多种方法中,形态学是最普遍、最基础的检测手段,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治疗的效果。

但骨髓瘤细胞在骨髓中呈灶性分布,穿刺所得标本不一定能反映骨髓真实情况,且形态学上不易与正常浆细胞区分,也难以反映缓解期内肿瘤负荷的变化,且灵敏度仅能达到5x10-2。

血、尿蛋白电泳可间接反映肿瘤负荷量,但特异性较低,敏感度也不高。

MRD in Multiple MyelomaMM是浆细胞异常增生性疾病。

大部分正常浆细胞为CD138+/CD38++/CD19+/CD56-/CD117-/CD20-CD27+/CD81+/CD45dim/cyκ轻链/cyλ轻链多克隆分布,使用CD138/CD38双标记检测外周血和骨髓标本,可以准确划定浆细胞群。

CD138/CD38/CD19/CD56/CD117/CD45(82%)对外周血或骨髓标本进行多参数分析,可计算异常浆细胞含量,灵敏度达10-4。

对于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和治疗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联合MM病人cyκ轻链/cyλ轻链单克隆分布或DNA异倍体检测可适用于100%MM的MRD监测,灵敏度达10-5。

MRD in Multiple MyelomaIMWG 引入新的反应标准•Stringent complete response (sCR)†Absence of clonal PCs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or 2- to 4-color flow cytometry•Immunophenotypic CRAbsence of phenotypically aberrant PCs (clonal) in BM with a minimum of 1 million total BM cells analyzed by multiparametric flow cytometry (with > 4 colors)Blood 2011 117: 4691-4695Blood. 2015;125(12):1932-1935流式细胞术检测多发性骨髓瘤的残留病水平是PFS 和OS 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