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临床路径指南

卫生部临床路径指南
卫生部临床路径指南

关于进一步推进临床路径试点工作的通知

各县(市、区)卫生局、市级医疗单位:

按照年初安排,2009年作为医疗机构临床路径试点推进年,由于一些客观原因,这项工作总体上进度较慢。为了进一步推进临床路径试点工作,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现将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8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111号)转发给你们,希各县(市、区)卫生局抓紧做好督促部署,各医疗单位可结合本单位实际,在8个病种临床路径中进行选择,参照相应的临床路径流程和表单尽快组织实施,力争在年底前取得成效。市局将于12月底前组织专家进行督导评估。

附件: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8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

台州市卫生局

二OO九年七月二十日

卫生部办公厅文件

卫办医政发…2009?111号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8个病种

临床路径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我部组织有关专家研究制定了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结节性甲状腺肿、乳腺癌、股骨干骨折、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子宫平滑肌瘤、计划性剖宫产和老年性白内障等8个病种的临床路径。现印发给你们,供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在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中参照执行。

附件:8个病种临床路径.doc

二○○九年六月三十日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临床路径

(2009版)

一、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ICD10:K35.1/K35.9)行阑尾切除术(ICD9CM-3:47.09)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转移性右下腹痛(女性包括月经史、婚育史);

2.体格检查:体温、脉搏、心肺查体、腹部查体、直肠指诊、

腰大肌试验、结肠充气试验、闭孔内肌试验;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如可疑胰腺炎,查血尿淀粉酶;

4.辅助检查:腹部立位X光片除外上消化道穿孔、肠梗阻等;有右下腹包块者行腹部超声检查,有无阑尾周围炎或脓肿形成;

5.鉴别诊断:疑似右侧输尿管结石时,请泌尿外科会诊;疑似妇科疾病时,请妇科会诊。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诊断明确者,建议手术治疗;

2.对于手术风险较大者(高龄、妊娠期、合并较严重内科疾病等),

要向患者或家属详细交待病情;如不同意手术,应充分告知风险,予加强抗炎保守治疗;

3.对于有明确手术禁忌证者,予抗炎保守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ICD10:K35.1/K35.9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疾病编码;

2.有手术适应证,无手术禁忌证;

3.如患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检查和治疗),也不影响第一诊断时,亦可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 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凝血功能、肝肾功能;

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4.心电图;

5.其他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尿淀粉酶、胸透或胸部X光片、腹部立位X光片、腹部超声检查、妇科检查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选择用药;

2.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0.5至2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

3.如手术时间超过4小时,加用1次;

4.无特殊情况,术后24至48小时内停止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八)手术日为住院当天。

1.麻醉方式:连续硬膜外麻醉或联合麻醉。

2.手术方式:顺行或逆行切除阑尾。

3.病理:术后标本送病理检查。

4.实验室检查:术中局部渗出物宜送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检查。(九)术后住院恢复≤7天。

1.术后回病房平卧6小时,继续补液抗炎治疗;

2.术后6小时可下床活动,肠功能恢复后即可进流食;

3.术后2-3天切口换药。如发现切口感染,及时进行局部处理;

4.术后复查血常规。

(十)出院标准(围绕一般情况、切口情况、第一诊断转归)。

1.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恢复正常饮食;

2.体温正常,腹部无阳性体征,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基本正常;

3.切口愈合良好(可在门诊拆线)。

(十一)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对于阑尾周围脓肿形成者,先予抗炎治疗;如病情不能控制,行脓肿引流手术,或行超声引导下脓肿穿刺臵管引流术;必要时行Ⅱ期阑尾切除术,术前准备同前。

2.手术后继发切口感染、腹腔内感染或门脉系统感染等并发症,导致围手术期住院时间延长与费用增加。

3.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导致住院时间延长与费用增加。

二、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ICD10:K35.1/ K35.9)

行急诊阑尾切除术(ICD9CM-3:47.09)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7天

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路径

(2009版)

一、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ICD10:E04. 902)

行甲状腺(部分、次全、全)切除术(ICD9CM-3:06.2-06.5)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颈部肿物;

2.体格检查:触诊发现肿物随吞咽移动;

3.实验室检查:甲状腺功能;

4.辅助检查:超声检查、颈部X光片;

5.鉴别诊断:必要时行甲状腺核素扫描、ECT、CT(排除胸骨后

甲状腺肿及甲状腺癌的证据)检查。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

1.甲状腺肿物造成气管压迫症状;可疑恶变;伴随甲亢表现;影

响外观;

2.患者的全身状况良好,无手术禁忌证;

3.征得患者同意。

(四)标准住院日为≤10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ICD10:E04.902结节性甲状腺肿疾病编码;

2.年龄≤70 岁;

3.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4.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5.对具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癌变可能等病情复杂的病例,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4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 血常规、尿常规;

2. 甲状腺功能T3,T4,TSH,TG,PTH,TPOAb等;

3.肝功能、肾功能;

4.感染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5. 胸部X光片与颈部X光片;

6. 心电图;

7.甲状腺超声检查;

8.声带功能检查、气管软化试验。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2.无特殊情况,术后24小时停用预防性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住院第 2-5天(依术前准备完成情况而定)。

1.麻醉方式:颈从阻滞麻醉或全麻;

2.手术方式:甲状腺(部分、次全、全)切除术;

3.手术内臵物:根据术中情况决定是否切口引流;

4.病理: 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术后石蜡切片病理检查。(九)术后住院恢复≤6 天。

术后必须复查甲状腺功能。

(十)出院标准(围绕一般情况、切口情况、第一诊断转归)。

1.一般情况良好;

2.无引流管或引流管拔除;

3.可门诊拆线,切口愈合良好。

(十一)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因患者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而延期出院;

2.术后诊断甲状腺机能亢进或甲状腺恶性肿瘤等情况。

二、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ICD10: E04. 9)

行甲状腺(部分、次全、全)切除术(ICD9CM-3:06.2-06.5)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0天

乳腺癌临床路径

(2009版)

一、乳腺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乳腺癌(ICD10:C50)

行乳腺癌切除术(ICD9CM-3:85.2/85.4)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版社)

1.病史:乳腺肿块、乳头溢液、无痛;

2.体征:肿块、边界不清、与皮肤粘连、桔皮样症、血性乳头溢液等;

3.辅助检查:彩超和钼靶和/或MRI、乳管镜等;

4.病理:细针穿刺、Core needle等穿刺或活检诊断。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普通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

1.活检+改良根治术:明确乳腺癌患者;

2.保乳手术:有保乳意愿、适宜行保乳手术的乳腺癌患者;

3.其他术式:不适合上述术式的乳腺癌患者,如单纯切除、局部扩大切除术等;

4.必要时可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等。

(四)标准住院日为≤1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50 乳腺癌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5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尿、便)常规、凝血功能、生化检查(包括电解质、肝功、肾功、血脂)、感染性疾病筛查;

2.胸部X光片、心电图;

3.乳腺彩超、钼靶摄片,必要时行核磁、乳管镜检查等;

4.根据临床需要选做:血气分析、肺功能、超声心动、头颅CT、ECT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应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2.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30分钟;

3.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

4.术后72小时内停止使用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6天。

1.麻醉方式:全麻或局麻(局部扩大切除者);

2.手术方式:乳腺癌切除术;

3.手术内固定物:皮肤钉合器的应用、切缘钛夹标志等;

4.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

5.病理:冰冻、石蜡切片,必要时行FISH法检查;

6.其他:必要时术后应用镇痛泵。

(九)术后住院恢复≤12 天。

(十)出院标准(围绕一般情况、切口情况、第一诊断转归)。

1.切口愈合好:引流管拔除,切口无感染,无皮下积液(或门诊可处理的少量积液),无皮瓣坏死(或门诊可处理的皮缘坏死);

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 或合并症。

(十一)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有影响手术的合并症,需要进行相应的诊断和治疗;

2.不能耐受改良根治术的患者,行局部扩大切除术;

3.希望保乳的乳腺癌患者,不能行常规保乳手术,有条件者可行“I”期再造手术;

4.行保乳手术时,必须行钼靶或核磁检查以排除多病灶;

5.术前有条件可行Core needle、麦默通等穿刺活检;

6.患者其他方面的原因;

7.本路径仅限手术方面,其他如新辅助化疗(术中化疗、术后辅助化疗)等均未纳入本路径范围。

二、乳腺癌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乳腺癌(ICD10:C50)行乳腺癌切除术(ICD9CM-3:85.2/85.4)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8 天

股骨干骨折临床路径

(2009版)

一、股骨干骨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股骨干骨折(ICD10:S72.30)

行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ICD9CM-3:79.35)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医疗护理常规外科诊疗常规》(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 病史:外伤史;

2. 体格检查:患肢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畸形,反常活动;

3. 辅助检查:X线检查发现股骨干骨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医疗护理常规外科诊疗常规》(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 年龄在16岁以上;

2. 伤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

3. 全身状况允许手术;

4. 首选髓内针固定,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他固定方式。(四)标准住院日为≤16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S7

2.30股骨干骨折疾病编码;

2. 外伤引起的单纯性、新鲜股骨干骨折;

3. 除外病理性骨折;

4.除外合并其他部位的骨折和损伤;

5.除外对股骨干骨折手术治疗有较大影响的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 ;

6.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0-7 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镜检、电解质检查、肝肾功能、凝血功能检查、感染性疾病筛查;

2.胸部X光片、心电图;

3.骨科X线检查,必要时行CT检查;

4.其他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图、双下肢血管彩色超声;

5.根据具体情况,使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药物(术前24-48小时停止用药)。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选择用药;

2.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30分钟;

3.手术超时3小时加用一次;

4.术中出血量大于1500ml时加用一次;

5.术后3天内停止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可根据患者切口、体温等情况适当延长使用时间。

临床路径业务知识

临床路径(CP) 《学习资料》 中联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地址:重庆市北部新区高新园海王星科技大厦A区5F 电话: 传真: 网站:

目录 一、临床路径的背景介绍 (4) 1.产生背景 (4) 2.国外临床路径应用状况及评价 (4) 3.国内临床路径应用状况及评价 (5) 1)临床路径应用范围 (5) 2)实施临床路径的医院级别与隶属关系 (6) 3)实施临床路径病种和路径分析 (6) 二、卫生部临床路径推进路线表 (9) 三、临床路径相关知识 (11) 1.临床路径的概念 (11) 2.临床路径的组成内容 (11) 3.临床路径的要素 (12) 4.临床路径与诊疗指南的比较特点 (12) 5.临床路径与传统医疗模式的区别 (13) 6.临床路径的优点 (13) 7.临床路径的意义 (14) 四、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解读 (15) 1.组织管理 (15) 1)临床路径技术管理委员会: (15) 2)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 (15) 3)临床路径实施小组 (16) 2.开发与制定 (16) 1)病种选择: (16)

2)临床路径诊疗项目 (17) 3)确定流程时间 (17) 4)临床路径文本 (17) 3.实施 (19) 1)实施临床路径应具备的前提条件: (19) 2)临床路径实施前应当进行相关培训,培训内容应包括: (19) 3)临床路径一般应按以下流程实施 (19) 4)进入临床路径的患者应满足以下条件: (21) 5)出现以下情况时,患者应当退出临床路径: (21) 6)设立紧急情况警告值管理制度。 (21) 7)临床路径的变异 (21) 4.评价与改进 (22) 1)评价与改进 (22) 2)临床路径实施的过程评价。 (22) 3)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价 (22) 4)医疗机构应加强临床路径管理与医疗机构信息系统开发的衔接。 (22) 五、卫生部推行临床路径试点工作实施步骤 .. 23 1.试点启动阶段(2009年12月)。 (23) 2.组织实施阶段(2010年1月-2011年10月)。 (23) 3.实施中期评估(2010年10月-11月)。 (23) 4.试点工作评估总结(2011年11月-12月)。 (24)

卫生部临床路径合集

1型糖尿病(不伴急性并发症)的标准住院流程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的均按此执行。 一、诊断依据。 1.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 2.具备1型糖尿病特点: (1)通常年轻起病,起病迅速,症状明显,中度至重度的临床症状,包括体重下降、多尿、烦渴、多饮、体型消瘦、酮尿或酮症酸中毒等。 (2)空腹或餐后的血清C肽水平低或缺乏;可出现免疫标记:胰岛素自身抗体(IAA)、胰岛细胞抗体(IC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胰岛抗原抗体(IA-2);需要胰岛素治疗;可伴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 3.分型:(1)免疫介导(1A型);(2)特发性(1B型)。 二、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酮体、大便常规; (2)全天毛细血管血糖谱(三餐前、三餐后2小时、睡前、必要时0点、3点等); (3)肝肾功能、电解质、血脂; (4)胸片、心电图、腹部及妇科B超; (5)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β细胞自身抗体(ICA、GAD),口服糖耐量试验和同步C肽释放试验(病情允许时); (6)并发症相关检查(新诊断糖尿病和病程超过5年定期复诊者):尿蛋白/肌酐、24h尿蛋白定量、眼底检查、神经传导速度、超声心动图、颈动脉和下肢血管彩超等。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的检查项目: (1)血气分析,糖化血清蛋白(果糖胺),胰岛β细胞自身抗体(IAA、IA-2等),行动态血糖监测(血糖未达标和/或血糖波动较大者); (2)相关免疫指标(血沉、CRP、RF、免疫球蛋白全套、补体全套、ANA和ENA),自身抗体(抗甲状腺、抗肾上腺、抗卵巢、抗甲状旁腺抗体等),内分泌腺体功能评估(甲状腺、肾上腺、性腺、甲状旁腺、垂体)。 三、选择用药。 1.胰岛素治疗方案选择及剂量调整: (1)餐前短效(或速效)和睡前中效(长效或长效类似物)胰岛素方案; (2)三餐前短效和早晚餐前中效胰岛素方案; (3)预混胰岛素注射方案; (4)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 2.口服降糖药:二甲双胍、葡萄糖苷酶抑制剂(18岁以下不宜使用)。 3.对症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20天 五、出院标准。 1.治疗方案确定,血糖控制达标或血糖趋于稳定。 2.患者得到基本技能培训并学会自我血糖监测。 3.完成相关并发病的检查。 4.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六、变异及原因分析。 1.出现急性并发症(低血糖昏迷、高渗性昏迷、酮症酸中毒、乳酸酸中毒等),则按相应路

临床路径实施计划4篇

临床路径实施计划4篇 (2684字) 为规范医护人员执业行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控制和降低临床常见病医药费用,减轻患者负担,根据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等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制订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 一、临床路径定义与内容 临床路径是医生、护士和其他人员共同制定的针对某种诊断或手术所做的最适当的有顺序性和时间性的整体服务计划,是标准化诊疗护理流程,是医院实施实时质量管理的最简单易行的方式。目的是使患者获得最佳的服务、减少康复的延迟和资源的浪费。它主要是针对icd码对应的病种或某种手术使用标准化的、综合多学科的过程来调整医疗行为,对病人的诊断,包括多种检查、治疗及护理要依据预先指定的基于时间或治疗结果的流程表顺序进行,在规定的时间、预算的费用内达到预定的治疗结果。 临床路径的内容包括预期结果、评估、多学科的服务措施、病人与其家人的相关教育、会诊、营养、用药、活动、

检验与检查、治疗和出院计划以及变异的记录等内容。 二、总体目标 通过临床路径管理实现医疗服务诊疗护理常规的标准化,提高工作效率和内涵质量。通过明确病种的诊疗护理操作规程,使医护人员行为规范化、标准化,有效避免乱开药、滥检查等过度治疗现象,同时增进医患沟通,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合理使用医疗资源,控制非必要医疗支出。 三、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关工作,贯彻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进一步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保障医疗安全,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 四、临床路径实施 (一)成立组织,明确职责

临床路径维护操作说明

临床路径数据维护操作手册 前言 临床路径数据维护是把临床路径表单中的数据维护进我们的HIS系统中,数据维护得好是正常、方便快捷使用临床路径的前提,请一定要仔细的维护好数据。 1、进入临床路径维护的模块 用HIS系统的工号登陆进HIS系统中,选择临床路径模块进入临床路径维护的界面。 注:当进入系统以后没有临床路径的模块请通知信息管理员给你分配权限。 2、维护临床路径的注册主档。维护临床路径注册主档指的是临床路径病种的基本信息,如病种的名称、住院天数的下限、上限、平均住院天数和平均住院费用等。 (1)、进入临床路径主档信息维护界面:依次点击临床路径-->临床路径注册文档,进入维护注册主档的信息 (2)、维护主档信息:进入维护界面后,点击上面的按钮会在下面表单中的最后一行增加一个空行。 (3)、选择专业类别、输入路径的中文名称、拼音的首字母,填上住院天数的

下限、上限、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后点击保存按钮保存信息。 3、进入临床路径维护主界面 依次点击【临床路径】-->【临床路径设置】,进入临床路径维护界面 4、选择要维护的病种 进入后在【路径查找】中输入拼音码然后点击键盘上的【回车键】,弹出选择病种的界面,找到要维护的临床路径病种,双击(或点击确定按钮)选择病种。 5、维护数据 (1)、维护路径进入标准。选择【路径进入标准】,维护该临床路径病种的进入标准,在行中点击【鼠标右键】选择诊断,完成以后点击【保存】按钮保存。路径进入标准:是指当病人是什么诊断时才会进入该病种的临床路径。

(2)、住院周期维护。选择【住院周期维护】,点击左下角的【增加】按钮会在上面新增加一空行。依次维护病种的序号、周期名称、始届日和末界日。所有 周期完成以后点击保存【按钮】完成保存。 (3)、维护某个周期中的路径指标(维护的前提是先要选择要维护的周期)。 1)、在【住院周期维护】中选择要维护的周期(如住院第1-3天)。

临床路径标准模板.doc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 一、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慢性稳定性心绞痛(ICD-10:I20.806) 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ICD-9-CM-3:36.06/36.07)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胸痹 (二)诊断依据。 根据《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07年)及2002年ACC/AHA与2006年ESC相关指南 1.临床发作特点:由运动或其他增加心肌需氧量的情况所诱发,短暂的胸痛(<10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使之迅速缓解。 2.心电图变化:胸痛发作时相邻两个或两个以上导联心电图ST段压低≥0.1mV,胸痛缓解后ST段恢复。 3.心肌损伤标记物(心脏特异的肌钙蛋白T或I、肌酸激酶CK、CKMB)不升高。 4.临床症状稳定在1个月以上。 5.中医症候诊断:胸痛、胸闷。 ①寒疑心脉: 症候:卒然心痛如绞,或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或感寒痛甚,心悸气短, 形寒肢冷,冷汗自出,苔薄白,脉沉紧或促。多因气候骤冷或感寒而发病或加重。 ②气滞心胸: 症候:心胸满闷不适,隐痛阵发,痛无定处,时欲太息,遇情志不遂时容 易诱发或加重,或兼有脘腹胀闷,得嗳气或矢气则舒,苔薄或薄腻,脉细弦。 ③痰浊闭阻: 症候:胸闷重而心痛轻,形体肥胖,痰多气短,遇阴雨天而易发作或加重,伴有倦怠乏力,纳呆便溏,口粘,恶心,咯吐痰涎,苔白腻或白滑,脉滑。 ④瘀血痹阻: 症候:心胸疼痛剧烈,如刺如绞,痛有定处,甚则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或痛引肩背,伴有胸闷,日久不愈,可因暴怒而加重,舌质暗红,或紫暗,有瘀斑,舌下瘀筋,苔薄,脉涩或结、代、促。 ⑤心气不足: 症候:心胸阵阵隐痛,胸闷气短,动则益甚,心中动悸,倦怠乏力,神疲 懒言,面色觥白,或易出汗,舌质淡红,舌体胖且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缓或结代。 ⑥心阴亏损: 症候:心胸疼痛时作,或灼痛,或隐痛,心悸怔忡,五心烦热,口燥咽干,潮热盗汗,古红少泽,苔薄或剥,脉细数或结代。

临床路径管理记录文本本

临床路径管理记录本 科室: 年份: 西充县人民医院

西充县人民医院临床路径工作管理制度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控制医疗成本,提高患者满意度,根据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等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临床路径是指由医疗、护理和相关专业的人员针对某个诊断或某种手术指定的具有科学性(或合理性)和时间顺序性的患者照顾计划。 二、各临床科室、相关科室应当参照本制度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工作。 三、成立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和临床路径管理指导评价小组(以下简称“管理委员会”和“指导评价小组”),工作开展在医院管理委员会指导下,由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实施小组(以下简称“科室实施小组”)具体实施,院长任管理委员会主任,科室主任为科室实施小组第一责任人。 四、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全院的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组织对相关临床与医技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对院内各部门统一协调、督导并定期

检查各科室临床路径执行情况。 五、管理委员会应定期(每季度)组织召开由院领导主持,医疗、护理、质控主管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定期组织召开医疗、护理、医技、药房等部门的协调会;定期组织相关专家及相关委员会,对本院临床路径实施效果的评估与分析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临床路径实施科室。 六、科室实施小组应定期(至少每季度一次)召开临床路径总结评估会议,根据本科室临床路径执行情况及时进行相应调整和改进,对试点疾病的监测指标(如入组率、完成率、住院天数、费用等)进行分析评估,并上报医务科。总结影响试点疾病质量监控的问题,对管理委员会的反馈意见及时落实,采取措施,持续改进。 七、临床路径文本的制定应根据卫生部颁发的临床路径管理病种和文本,结合本院实际情况进行本土化,严格按照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要求,对于符合准入标准的,按照临床路径确定的诊疗流程实施诊疗。 八、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在患者入院时向其详细介绍临床路径的目的、意义、以及相应的诊疗项目等,并将患者评估结果和实施方案通知相关护理组。 九、经治医师应根据当天诊疗项目完成情况以及病情的变化,对当日的变异情况进行分析、处理,并做好记录。 十、诊治过程中出现变异的,应当及时将变异情况记录在医嘱及病程记录中,护理应将变异记录在临床路径护理篇中,并对变异情况

嘉和电子病历系统临床路径使用手册

北京嘉和美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用户操作手册模板 嘉和院内临床路径 用户操作手册 编号: JHMK-EP-TP-0E3 版本号: R2-1.0 编制:临床路径小组 审核: 批准: 目录 嘉和院内临床路径 (1) 用户操作手册 (1)

(1) 1 1. 文档介绍 (5) 1.1文档目的 (5) 1.2文档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读者对象 (5) 1.4参考文档...............................................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术语与缩写解释 (5) 2产品介绍 (5) 3产品面向的用户群体 (6) 4产品应当遵循的标准或规范 (6) 5产品的用途 (6) 5.1临床路径组织框架图 (6) 5.2路径管理业务流程图 (7) 5.3路径执行业务流程图 (8) 6字典管理 (8) 6.1诊断字典 (8) 6.2手术字典 (8) 6.3诊疗字典 (8) 6.4医嘱字典 (9) 6.5护理字典 (9) 6.6变异原因字典 (9) 7路径管理 (9) 7.1路径创建 (9) 7.1.1路径查询 (9) 7.1.2创建路径 (10) 7.1.3编辑路径 (10) 7.1.4删除路径 (11) 7.2路径制定 (11) 制定路径的版本信息,已制定的路径版本可进行查看信息、修改、删除、提交操作。 (11) 7.2.1路径的搜索功能 (12) 7.2.2新建版本信息功能 (12) 7.2.3引入卫生部模板功能 (12) 7.2.4复制现有版本功能 (13) 7.2.5自定义路径版本信息功能 (14) 7.2.6查看路径的版本信息功能 (14) 7.2.7分页功能 (15)

卫生部临床路径应用指南(征求意见稿)

1型糖尿病临床路径 (2009年版) 一、1型糖尿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1型糖尿病(不伴急性并发症)(ICD-10:E10.2- E10.9)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治疗指南-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年),《WHO诊断标准及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年) 1.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 2.具备1型糖尿病特点: (1)通常年轻起病,起病迅速,症状明显,中度至重度的临床症状,包括体重下降、多尿、烦渴、多饮、体型消瘦、酮尿或酮症酸中毒等。 (2)空腹或餐后的血清C肽水平低或缺乏;可出现免疫标记:胰岛素自身抗体(IAA)、胰岛细胞抗体(IC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胰岛抗原抗体(IA-2);需要胰岛素治疗;可伴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

3.分型:(1)免疫介导(1A型);(2)特发性(1B型)。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治疗指南-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年),《WHO诊断标准及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年) 1.糖尿病宣传教育和管理。 2.饮食疗法。 3.运动疗法。 4.自我血糖监测、低血糖事件评估。 5.体重、尿酮体监测及并发症检测。 6.胰岛素强化治疗及联合口服药物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一般为≤2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E10.2- E10.9 1型糖尿病(不伴急性并发症)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卫生部诊疗技术指南临床路径2019版295页word

第一篇呼吸内科疾病临床路径 一、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肺炎(非重症)(ICD-10:J15.9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分册》(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06年) 1.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 2.发热。 3.肺实变体征和(或)闻及湿性罗音。 4.白细胞数量>10×109/L或<4×109/L,伴或不伴细胞核左移。 5.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变。 以上1-4项中任何1项加第5项,并除外肺部其他疾病后,可明确临床诊断。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分册》(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06年) 1.支持、对症治疗。 2.经验性抗菌治疗。 3.根据病原学检查及治疗反应调整抗菌治疗用药。 (四)标准住院日为7-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15.901社区获得性肺炎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治疗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后第1-3天。 1.必需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血沉、C反应蛋白(CRP)、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 (3)病原学检查及药敏; (4)胸部正侧位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血培养、血气分析、胸部CT、D-二聚体、血氧饱和度、B超、有创性检查等。 (七)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1.评估特定病原体的危险因素,入院后尽快(4-8小时内)给予抗菌药物。 2.药物选择: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和《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06年),结合患者病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3.初始治疗2-3天后进行临床评估,根据患者病情变化调整抗菌药物。 4.对症支持治疗:退热、止咳化痰、吸氧。 (八)出院标准。 1.症状好转,体温正常超过72小时。 2.影像学提示肺部病灶明显吸收。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1.伴有影响本病治疗效果的合并症,需要进行相关诊断和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2.病情较重,符合重症肺炎标准,转入相应路径。 3.常规治疗无效或加重,转入相应路径。 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路径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ICD-10:J44.001/J44.1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COPD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 1.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 2.出现超越日常状况的持续恶化,并需改变常规用药者。 3.患者短期内咳嗽、咳痰、气短和(或)喘息加重,痰量增多,或痰的性状发生改变,可伴发热等炎症明显加重的表现。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COPD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 1.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治疗方案。

临床路径管理制度最新

临床路径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指导各科室更好开展临床路径工作,根据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等文件要求,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各科室临床路径工作依据此制度执行。 第二章临床路径的组织管理 第三条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由医院院长和分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分别任正、副主任及各临床及医技科室主任、相关职能科室主任及专家委员会成员任成员。 第四条管理委员会履行以下职责: (一)临床路径开发与实施的规划和相关制度; (二)协调临床路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三)确定实施临床路径的病种; (四)审核临床路径文本; (五)组织临床路径相关的培训工作; (六)审核临床路径的评价结果与改进措施。 第五条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由分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医务部、护理部、财务部)主任任成员。指导评价小组日常工作由医务部负责。 第六条指导评价小组履行以下职责:

(一)对临床路径的开发、实施进行技术指导; (二)制订临床路径的评价指标和评价程序; (三)对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 (四)根据评价分析结果提出临床路径管理的改进措施。 第七条各科室成立实施小组,由实施临床路径的临床科室主任任组长,护理长任副组长,该临床科室医疗、护理人员和相关科室人员任成员。临床路径实施小组履行以下职责: (一)负责临床路径相关资料的收集、记录和整理; (二)负责提出科室临床路径病种选择建议,会同药剂科、检验科、放射科、超声科、财务部等制订临床路径文本; (三)结合临床路径实施情况,提出临床路径文本的修订建议; (四)参与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评价与分析,并根据临床路径实施的实际情况对科室医疗资源进行合理调整。 第八条各科室实施小组设立个案管理员,由临床科室科秘书担任。个案管理员履行以下职责: (一)负责实施小组与管理委员会、指导评价小组的日常联络; (二)牵头临床路径文本的起草工作; (三)指导每日临床路径诊疗项目的实施,指导经治医师分析、处理患者变异,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四)根据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定期汇总、分析本科室医护人员对临床路径修订的建议,并向实施小组报告。 第三章临床路径的选择与制订

临床路径工作手册

临床路径 管理工作手册 科别: 年度: 东郭中心卫生院

工作手册使用说明 1、本记录本严格遵循巨野县人民医院《2013年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制作。 2、本工作手册分为九部分:第一部分是《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制度》;第二部分是全院实施的单病种临床路径病种名称;第三部分是《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流程图》;第四部分是科室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小组名单及职责;第五部分是科室单病种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及表单; 第六部分是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工作计划;第七部分是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培训与会议记录;第八部分是科室单病种临床路径变异登记表和记录单;第九部分是科室单病种临床路径实施评价记录及管理工作的汇总与分析;第十部分是附件,《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督导反馈单》及《科室单病种临床路径登记表》(登记表已经单独装订成册)。 3、科室每实行1例单病种临床路径病例,都要进行登记;对发生变异的病例要进行分析、讨论与总结,并做好相关记录;每月要进行一次单病种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价分析,每季度进行一次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汇总、分析与评价,同时做好记录。 4、职能科室要严格履行监管职责,每月对各科室实施的单病种临床路径病例都要进行检查,并将检查情况反馈到科室(反馈表一式两份,一份科室存档,一份主管部门存档)。 5、本工作手册内容作为对科室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考核依据,相关人员必须按时、如实填写。 6、科室主任指定专门人员负责本工作手册,检查督导其填写情况,要求各种填报字迹清晰。如有人员变更,应及时移交。 7、记录本按年度编制,每年一册,注意保管。已填写的工作手册由本科室妥善保存备查,保存期限为3年。

临床路径标准制订方法与实践

临床路径标准制订方法与实践 董军刘亚平周亚春王欣 2009年08月04日17:41 来源:人民网-卫生频道 【字号大中小】打印留言论坛网摘手机点评纠错E-mail 推荐: [关键词]:临床路径制订方法 [摘要]目的:制订科学、合理、实用的临床路径标准。方法:病例组合法、病案回顾调查法、统计学分析、循证医学法以及持续质量改进。结果:(1)系统地阐述临床路径标准制订主要方法。包括:组织架构、理念与方法、前期准备和制订步骤。(2)以案例方式,详细介绍临床路径病种选择、诊疗项目和费用标准制定的过程与结果。结论:临床路径标准制订必须充分发挥专家团队作用,采用PDCA循环过程,应用循证医学的最新成果,使得临床路径标准更加合理有效。 1 临床路径标准制订方法概要 1.1 临床路径标准制订组织构架 1.1.1 成立临床路经专家团队。临床路径作为一种标准化的临床诊疗规范,应由具有临床医学资质和经验的临床医学、药学、护理、检验、营养等各专业专家共同制订[1]。由于临床路径的目的是通过科学合理的规范化诊疗方案来提高医疗质量、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度增长,因此临床路径制订的专家团队,还应包括医院管理、卫生经济、统计学和信息专业的专家。 1.1.2充分发挥医院的各种委员会作用。例如:医院科学委员会、医院质量委员会、药事委员会等。赋予各委员会审核、批准临床路径的工作职能和权限。 1.1.3建立医院临床路径标准三级管理结构。……稿件来源:《中国医院》杂志。(详细内容见该刊) 1.2 临床路径标准制订主要理念与方法 1.2.1持续质量改进(CQI)[2]CQI是医院质量管理的一个永恒目标,也是制订临床路径最重要的理念。通常采用PDCA循环法来实现持续质量改进。临床路径标准通过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和总结(action)的循环过程不断修订和改进,使得临床路径标准逐步完善,最终达到科学、合理和实用目标。 1.2.2数据化与统计学分析提供基于数据分析的事实依据对制订临床路径标准很重要。因此,要建立医院信息系统和病种数据库,运用各种统计方法和工具进行病案回顾性调查分析。 1.2.3循证医学。……稿件来源:《中国医院》杂志。(详细内容见该刊)

中联HIS系统临床路径操作手册医生站操作

中联HIS系统临床路径操作手册医生 站操作

目录 第1章临床路径应用操作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临床路径应用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1 临床路径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2 界面整体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路径功能操作步骤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 路径导入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 项目生成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3 项目补充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4 新开医嘱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5 项目执行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6 路径评估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7 路径完成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8 打印临床路径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2章临床路径跟踪操作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路径跟踪应用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1 路径跟踪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2 跟踪功能界面介绍...................................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跟踪功能操作步骤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 路径监控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卫生部临床路径病种汇总材料

卫生部临床路径病种汇总 编辑:陈惠忠发布科室:科教科发布时间:11-11-01 摘要:卫生部临床路径病种汇总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外科10个病种县医院版临床路径的通知 腹股沟疝、急性阑尾炎、下肢静脉曲张、胆总管结石、良性前列腺增生、肾结石、股骨干骨折、腰椎间盘突出症、凹陷性颅骨骨折、高血压脑出血等县医院外科10个常见病种的临床路径。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乳腺良性肿瘤等普通外科21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 乳腺良性肿瘤、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状腺良性肿瘤、甲状腺癌、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胆管结石(无胆管炎或胆囊炎)、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炎、原发性肝细胞癌、肝门胆管癌、细菌性肝脓肿、胃癌、脾破裂、胰腺癌、胰腺假性囊肿、肠梗阻、小肠间质瘤、克罗恩病、肠外瘘、肛裂、肛周脓肿等普通外科21个病种的临床路径。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动脉导管未闭等心脏大血管外科8个临床路径的通知 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肺动脉瓣狭窄、二尖瓣病变、主动脉瓣病变人工机械瓣置换术、主动脉瓣病变人工生物瓣置换术、升主动脉瘤、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等心脏大血管外科8个临床路径。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血液内科专业6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血友病A、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血液内科6个病种的临床路径。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眼科8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 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慢性泪囊炎鼻腔泪囊吻合术、急性虹膜睫状体炎、角膜白斑穿透性角膜移植术、角膜裂伤、难治性青光眼睫状体冷冻术、经巩膜二级管激光睫状体光凝术和翼状胬肉切除手术等眼科8个病种的临床路径。

中联HIS系统临床路径操作手册

目录 第1章临床路径应用操作...................................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临床路径应用介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临床路径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界面整体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路径功能操作步骤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路径导入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生成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补充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新开医嘱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执行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路径评估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路径完成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打印临床路径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2章临床路径跟踪操作................................... 错误!未定义书签。 路径跟踪应用介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路径跟踪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跟踪功能界面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跟踪功能操作步骤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路径监控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查询变异原因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概况分析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卫生部临床路径应用指南(征求意见稿)

附件1 国家首批确定的农村贫困人口九种大病临床路径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路径 (2017年版) 一、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ICD-10:C91.0)的标危、中危组患者。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第三版)》(张之南、沈悌主编著,科学出版社)。 1.体检:可有发热、皮肤粘膜苍白、皮肤出血点及瘀斑、淋巴结及肝脾肿大、胸骨压痛等。 2.血细胞计数及分类。 3.骨髓检查:形态学(包括组化检查)。 4.免疫分型。 5.细胞遗传学:核型分析,FISH(必要时)。 6.病相关基因,即MLL 基因重排、BCR/ABL 和E2A/PBX1。

(三)危险度分组标准。 1.标危组: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所有条件: (1)年龄≥1 岁且<10 岁; (2)WBC<50×109/L; (3)泼尼松反应良好(第8天外周血白血病细胞<1×109/L); (4)非T-ALL; (5)非成熟B-ALL; (6)无t(9;22)或BCR/ABL 融合基因;无t(4;11)或MLL/AF4 融合基因;无t(1;19)或E2A/PBX1 融合基因; (7)治疗第15 天骨髓呈M1(原幼淋细胞<5%)或(原幼淋细胞 5%-25%),第 33 天骨髓完全缓解。 2.中危组:必须同时满足以下4 个条件: (1)无t(9;22)或BCR/ABL 融合基因; (2)泼尼松反应良好(第8天外周血白血病细胞<1×109/L); (3)标危诱导缓解治疗第15 天骨髓呈M3(原幼淋细胞>25%)或中危诱导缓解治疗第15 天骨髓呈M1/M2; (4)如有条件进行微小残留病(MRD)检测,则第33 天MRD<10-2。 同时至少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5)WBC≥50×109/L; —4 —

临床路径操作说明(20200512005849)

蓝博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HIS 使用说明书 临床路径V1.1 一:临床路径概述: 临床路径管理”是指针对一个病种,制定出医院内医务人员必须遵循的诊疗模式, 使病人从入院到出院依照该模式接受检查、手术、治疗、护理等医疗服务。从 2010年起,中国50家医院将推行仿照工业流水线设计的“临床路径管理”, 112个病种有了“标准流程图”,可望实现“同病同治”。 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意义: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将保证患者所接受的治疗项目精细 化、标准化、程序化,减少治疗过程的随意化;提高医院资源的管理和利用,力卩 强临床治疗的风险控制;缩短住院周期,降低费用。 临床路径软件主界面 二:软件说明: 登陆到临床路径软件

1、系统维护 权限设置 先选择增加组,填入组编号和组名称,点击保存组按钮,然后选择左边目录树中 的新建组,然后点增加用户,选择操作员,然后点击保存用户按钮。权限分配完 后点击保存权限按钮。完成权限分配。 | 斷=則 | WW9 1 ftwiFn | ttWM 户 | | JNItMF | 户 1 ,伍存 1屯岀 0 TfF ?割氐 ■>n i 肝 甫占片:鼻临 Ar It *靈百童 卜 期II” 左期卫护 axs^>£ hi * m?r+ MWj ■诲 MUWTrifjsii+S 閨咗湘■見曲4熱 F- MI* 會羁 尸 in w 吋A a t&lft'f : ttii bn 2、数据维护 疾病信息维护 维护疾病信息,其中‘编码’是指的医院内部编码, 码。名 称可以根据医生的习惯进行维护。 ICD 是国际标准的ICD10 菜单窗口说明

?? : W* 2i ' : fcE ikFt)曾 BHHM 廊?F ?>^Hi4in4K4] I ■AH led HK/92M i!,am nkiti f 跡血j 13k 4901 31. Wl TT.fflDai yyiE I&9.47D& 4l.4iDEi ttitatai : jractaj 卜1MM< MiWE 氏円■冒峯电 |闿鼻Q? ”利丽 EE.41 D? 4L.Q DE n :Hu unfit SlfiflQCa Jitbjr^iLr p.?i? MilHP 量■劇卅网申 c^Xqu H^IOt ■11,910] 工強刊:r 口网■ F7.fl DZ ??.ai QE |M_ ifbi III M D J I ML 4? 1I.4W9 £庄■!?■耳口■骨 4 ItaVtllft |47_?0) ?\O4HI3 ■ EiiTllZnir -* |时■百D3 ]?.? 03 匕雷It 計幸 J±0|i |」山测 K 啣■■潘■屯曲用 zz K.i g 4i.l 3 f?j 】* 恤沖|02 4?,4ild^ 宙上 WURHUI^ mK&qrr H.L4 DZ 41.4 OE fntxbTK kL r ?l) 41iM.3 ?■!£朋nW 畫車 Jtntdfl II. WF hl*詳起胃?削 rilWdCF EidQ 4l, M2 贞工■已片於* rghudn 3、数据维护 基础数据维护 主要维护路径类别,以供路径维护使用 I io ntewi io ; Hl QUtl II ig aoMiii L3 aQ2fiLli It OteWI 14 主■出寿工朮 AW ^SI * ■轟 医VI 世g 鲫的工幄 nwiff 血杠 ?■ e# MI WB IE 疔卫S? ^>£1* II^VJ Si nwT qmvi g nm. QDII3 Q lltU^C EiDEi] Ki n QOEh 1 z gpllt 1 TH antJi I. dOuS 1. H9UI ODill 1 EJTSPCI QDP19 1 L£K 個利 a CTK5 OWIi 0 K QOfl] Q K non] g TD Q[Q1] Q sssrr owii 0 ITT Q TWHflT oral] g KL amji a n oca h 0 H 画】 Q El amji Q TLJ7 QD2J1 d IkWJ dCQli d

{业务管理}临床路径业务知识

{业务管理}临床路径业务 知识

目录一、临床路径的背景介绍4 1.产生背景4 2.国外临床路径应用状况及评价4 3.国内临床路径应用状况及评价5 1)临床路径应用范围5 2)实施临床路径的医院级别与隶属关系6 3)实施临床路径病种和路径分析6 二、卫生部临床路径推进路线表9 三、临床路径相关知识12 1.临床路径的概念12 2.临床路径的组成内容12 3.临床路径的要素13 4.临床路径与诊疗指南的比较特点13 5.临床路径与传统医疗模式的区别13 6.临床路径的优点14 7.临床路径的意义14

四、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解读16 1.组织管理16 1)临床路径技术管理委员会:16 2)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16 3)临床路径实施小组17 2.开发与制定17 1)病种选择:17 2)临床路径诊疗项目18 3)确定流程时间18 4)临床路径文本18 3.实施20 1)实施临床路径应具备的前提条件:20 2)临床路径实施前应当进行相关培训,培训内容应包括:20 3)临床路径一般应按以下流程实施20 4)进入临床路径的患者应满足以下条件:22 5)出现以下情况时,患者应当退出临床路径:22 6)设立紧急情况警告值管理制度。22

7)临床路径的变异22 4.评价与改进23 1)评价与改进23 2)临床路径实施的过程评价。23 3)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价23 4)医疗机构应加强临床路径管理与医疗机构信息系统开发的衔接。23 五、卫生部推行临床路径试点工作实施步骤24 1.试点启动阶段(2009年12月)。24 2.组织实施阶段(2010年1月-2011年10月)。24 3.实施中期评估(2010年10月-11月)。24 4.试点工作评估总结(2011年11月-12月)。25

临床路径操作手册

临床路径系统 用户手册 目录 临床路径操作手册 (2) 新增路径 (2) 第一步:添加路径诊断相关,具体步骤如下: (2) 第二步:添加路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3) 维护路径 (5)

第一步:添加路径总体内容,具体步骤如下: (5) 第二步:添加路径详细内容,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6) 第三步:添加指南步骤(可选步骤),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7) 第四步:维护变异原因,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8) 执行路径 (9) 第一步:引入路径 (9) 第二步:执行路径 (11) 第三步:结束路径 (13) 临床路径操作手册 温馨提示:若图片无法看清,点击菜单栏“视图”,将“显示比例”设置成150。 新增路径 第一步:添加路径诊断相关,具体步骤如下: 常用模块→系统设置→诊断相关组设置。如图所示:

①点击左上角“新增”按钮 ②在图示位置添加一条诊断组名称,例如:声带息肉临床路径 ③切换一下左边的诊断名称(单击另一条诊断相关组,再单击刚刚添加的相关组) ④点击右侧的“添加”按钮,添加相关诊断后“确定”(双击诊断可以添加) 第二步:添加路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常用模块→系统设置→临床路径疗程定义,如图所示: 添加路径共有10步,如图所示:

①点击左上角“科室”按钮 ②点击右下角“新增”按钮 ③输入临床路径名称 ④勾选“启用”,按回车 ⑤选择路径等级为科室 ⑥选择路径类别 ⑦选择诊断相关组(双击左侧刚刚增加的诊断相关组名称,例如“声带息肉临床路 径”) ⑧选择关联科室 ⑨设置标准住院日 ⑩点击“保存”按钮 保存完成之后可以看到左侧对应的科室中出现添加的路径,点击一下,即可填写入径评估,在入径评估界面,纳入规则必须填写,点击“新增”,填完之后“保存”,除外规则亦然,如图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