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温阳活血祛痰法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78例

益气温阳活血祛痰法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78例
益气温阳活血祛痰法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78例

朱进忠补气养阴、燥湿化痰、升清降浊

【名医验案】朱进忠补气养阴、燥湿化痰、升清降浊疗爆咳(气阴两虚、升降失职) 【名医验案】朱进忠补气养阴,燥湿化痰,升清降浊治疗暴咳(气阴两虚,湿痰蕴郁,升降失职) 患者姓名:张某男74岁 就诊时间:2005年1月15日 主诉:糖尿病4年,咳喘气短20多天 现病史:咳嗽,气短,纳差,心烦,嗅到油烟味则恶心、咳嗽、气短加重,喜叹气,疲乏无力,左手浮肿均渐加重;舌苔黄灰厚,脉弦大紧数 刻下症:咳嗽| 气短| 纳差| 心烦| 喜叹气| 疲乏无力| 左手浮肿| 舌苔黄灰厚| 脉弦大紧数 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既往史:糖尿病| 咳嗽,气短,纳差,心烦,嗅到油烟味则恶心、咳嗽、气短加重,喜叹气,疲乏无力,左手浮肿 中医诊断:暴咳(气阴两虚,湿痰蕴郁,升降失职)西医诊断:间质性肺炎、肺气肿、糖尿病 治则治法:补气养阴,燥湿化痰,升清降浊 方名:清暑益气汤加减 组成:人参10g,甘草6g,黄芪15g,当归6g,麦冬10g,五味子10g,青皮10g,陈皮10g,神曲10g,黄柏10g,葛根15g,苍术15g,白术10g,升麻10g,泽泻10g 用法:6剂,水煎服,日1剂。将诸药置凉水中浸泡30分钟,水煎2次,每次40分钟,混合,分温2次服 2.牛××,男,61岁。 阳痿20多年,前医云肾阳不足,治用八味地黄丸、男宝、三肾丸、蜂皇浆等不效。细询其除阳事不举,或偶举即遗泻之外,并时时小腿沉重,甚或轻度浮肿,或见尿热尿痛,头晕脑胀,别无所苦,舌苔黄白而腻,脉虚大弦紧稍滑。综合脉证,反复思之:仲景、叔和均称脉虚大者气血、气阴俱虚之质也,紧者寒也,稍滑者痰热相兼也。其虽证有热而仍宜处补气养血之黄芪、当归;益肺滋肾之麦冬、五味子、生地;燥湿利湿之苍术、茯苓、泽泻;交通心肾之黄连、肉桂等。服药2月,诸证恢复正常。并云:蛋白尿亦消退净尽。 十一、补气养阴法 适应证:偏瘫数年久久不愈,气短乏力,汗多口干,舌质红,苔黄白,脉虚大。 方药:芪脉地黄汤加减:黄芪15克,当归10克,麦冬]O克,党参10克,五味子10克,苍术10克,生地15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丹皮10克。 病例:徐××,男,69岁。偏瘫9年,翻身困难,虽两人搀扶亦仅能走六七步,气短乏力,疲乏思睡,食欲正常,自汗盗汗,舌质红少苔,脉虚大。诊为气阴两虚。予芪脉地黄汤40剂后能自如的翻身,60 剂后能在放下拐杖的情况下走路四五百米左右。 十、益气养血,化痰通络法 适应证:气血俱衰,痰浊阻滞,痰多或不多,昏迷或失语,或瘫痪缓纵不收,心悸失眠,烦躁易怒,舌苔白或黄白而膩,脉虚大弦滑。 方药:十味温胆汤加减:黄芪15克,当归9克,丹参15克,麦冬9克,人参9克,五味子9克, 竹茹9克,枳实9克,半夏9克,陈皮9克,茯苓9克,甘草6克,川芎9克,知母6克。 病例:岳××,男,71岁。脑血栓形成2个多月来昏迷、瘫痪不见改善,审其证除昏迷、瘫痪外,喉 中痰声漉漉不止,发热,舌苔黄白厚腻,脉虚大弦滑。诊为气阴俱衰,痰火郁结,络脉瘀滞,心窍被蒙。予十味温胆汤加减10剂神志转清,偏瘫好转,继服1个月后上下肢活动明显改善,但行走仍略感不适,半年后诸症消失而愈。

补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效果探讨

补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效果探讨 发表时间:2015-07-13T09:47:57.817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5年第6期供稿作者:姜富占陶红霞 [导读]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6.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 姜富占陶红霞山东省乳山市下初镇卫生院山东乳山 264501 【摘要】目的:对补气活血法在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予以探讨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2 年3 月至2014 年9 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6 例冠心病患者,对其实施有效分组,分别作为对照组(48)与观察组(48),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西医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中医补气活血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二尖瓣快速充盈期和心房收缩期血流比(E/A)、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同治疗前均明显提升,且组间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6.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中医补气活血法应用到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二尖瓣快速充盈期和心房收缩期血流比、左室短轴缩短率、左心室射血分数等心功能指标,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关键词】疗效;冠心病;补气活血法【中图分类号】R45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6-256-01 冠心病是一种非常普遍的临床心血管疾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管痉挛是导致该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气急、胸闷、心绞痛、心悸、胸痛等,如果该疾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影响,当前药物治疗是治疗该疾病的常用临床治疗手段,本文就主要对随机选取2012 年3 月至2014 年9 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6 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 2 年 3 月至201 4 年9 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6 例冠心病患者,对其实施有效分组,分别作为对照组(48)与观察组(48),其中对照组的48 例患者中21 例患者为女性患者,27 例患者为男性患者,患者的年龄分布在47 岁到81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3.51±6.48)岁,患者的病程分布在6 个月到8 年之间,平均病程为(4.3±1.4)年;其中观察组的48 例患者中22 例患者为女性患者,26 例患者为男性患者,患者的年龄分布在48 岁到82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52±6.86)岁,患者的病程分布在8 个月到8年之间,平均病程为(4.4±1.7)年;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西医进行治疗,其具体治疗方法为:将15毫升的舒血宁加入到100 毫升浓度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中对患者实施静脉滴注,将硝酸甘油和钙通道阻滞剂进行舌下含服,与此同时将硝酸异山梨酯片对患者进行口服治疗,1 天进行3 次口服,1次口服的药量为10 毫克,对患者连续治疗1 个月[1]。 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中医补气活血法进行治疗,其中药基础药方为:10 克党参、10 克桃仁、10 克瓜蒌、20 克丹参、10 克红花、10克川芎、30 克黄芪、15 克当归,对于存在有阴虚症状的患者,可在基础处方中再加入10 克冬麦、10 克玉竹;对于存在有阳虚症状的患者,可在基础处方中再加入5 克杜仲、5 克桂枝;对于存在有痰浊症状的患者,可在基础处方中再加入10 克胆南星、10 克半夏;将上述中药进行小火慢煎,取200 毫升药汁分早晚2 次进行口服,对患者连续治疗1 个月[2]。 1.3 疗效评定标准将《冠心病心绞痛疗效判定标准》作为冠心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评定依据,无效表示的含义是:接受治疗后患者的心绞痛持续时间、发作次数以及临床症状同治疗前无明显变化;有效表示的含义是:接受治疗后患者的心绞痛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同治疗前有所减少,临床症状同治疗前有所改善;显效表示的含义是:接受治疗后患者的心绞痛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同治疗前明显减少,临床症状同治疗前明显改善[3]。 1.4 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处理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 进行处理;计量资料应用t 检验;计量资料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数据表示采用均数±标准差();计数资料应用c2 检验;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 2 结果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二尖瓣快速充盈期和心房收缩期血流比(E/A)、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同治疗前均明显提升,且组间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6.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对比 3 讨论冠心病是一种非常普遍的临床心血管疾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管痉挛是导致该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从我国中医角度上讲,可将冠心病归结到“心痛”、“胸痹”的疾病范畴内,气郁血滞、痰浊侵阳、瘀滞而痛是导致冠心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本次研究中通过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西医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中医补气活血法进行治疗,中医补气活血法中的中药成分具有益气补血、化瘀活血、润肺祛痰、抗动脉硬化、通经利脉、健脾补气、理气止痛、止咳平喘、理气宽胸、祛风止痛的功效;本次研究结果得出,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二尖瓣快速充盈期和心房收缩期血流比(E/A)、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同治疗前均明显提升,且组间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6.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 综上所述,将中医补气活血法应用到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二尖瓣快速充盈期和心房收缩期血流比、左室短轴缩短率、左心室射血分数等心功能指标,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参考文献:[1]邓志蓉.中医补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疗效观察[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26(15):516-518.[2]金克荣.探讨运用中医补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J].内蒙古中医药,2012,24(17):364-366.[3]丁平.中医补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23(12):425-427.[4]徐萌.中医补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对临床症状、心肌缺血的改善作用[J].中医临床研究,2013,20(10):712-713.[5]卢明龙.中医益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4(6):427-429.

中医内科学-中风病教案

滨州医学院教案 (理论课用) 课程名称 中医内科学 授课教师 李史清 职称 主治医师 授课对象 专业:中医内科学2007年级中医班(组) 授课时间 2013 年11月18 日4-6 节 计划学时 3 授课课题:中风病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中风病的病因病机,掌握中风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掌握中风病的辨证分型、治则方案。

教学重点、难点:中风病的诊断、辨证以及中风病的治疗 教学法: 课堂讲述和讲解为主,结合图片演示 教学手段、用具:幻灯 教学内容提要、步骤及时间分配: 一、定义和概念(5分钟) 指由于气血逆乱,产生风、火、痰、瘀,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等,相当现代医学的脑血管病相似。二、病因病机(10分钟) 其病因病机与年老体衰、阳气不足、五志所伤、气滞血瘀、劳倦伤脾、痰浊化生、血脉凝滞等因素相关。本病其位在脑,与心、肾、肝、脾有关,病性多为本虚标实,上盛下虚。基本病机为气血逆乱,上犯于脑。 三、临床表现(5分钟) 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多急性起病,

好发年龄以40岁以上多见。 四、辅助检查(10分钟) 脑脊液检查、眼底检查、颅脑CT、MRI等检查 五、诊断(5分钟) 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眼底检查、颅脑CT、MRI等检查,一般可确立诊断。 五、鉴别诊断(5分钟) 中风病与口僻 中风病与痫病 中风病与厥病 五、辨证论治(25分钟) 治则:急则治其标,治疗以祛邪为主。闭、脱二证当分别治以祛邪开窍醒神和扶正固脱、救阴固阳。 各型中风病的辨证特点及治疗。熟记各型的代表方药。 六、西医治疗(5分钟) 及早治疗,及早住院,并加强住院前的急救处理,治疗重点是防止梗死扩大,急性期的治疗首先应尽早恢复缺血区的血液供应,使脑血流达到缺血阈值以上,阻止缺血性损害的发展;三项基本原则即管理血压、适当处理脑水肿、积极处理各种并发症,防止猝死。 七、病例分析(5分钟) 1、本病中医诊断和辨证治疗是什么? 2、需要与哪些病证相鉴别? 3、现代医学诊断与治疗是什么? 八、小结(5分钟) 课堂教学内容简要小结。 思考题:一、中风病急性期的主要病机及其证候特征是什么? 二、临床上如何正确运用化痰通腑法?

益气活血化瘀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疗效观察

益气活血化瘀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6-10-20T14:35:13.790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18期作者:陈春艳 [导读] 在多种诱因的作用下,患者的病情可以明显的加重,导致咳嗽、咳痰、喘憋等,称为急性加重期(AECOPD)[1]。哈尔滨市呼兰区利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50025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益气活血化瘀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9月-2016年3月收治的AECOPD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化瘀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的78.85%比较,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提高(94.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肺功能相关指标均得到显著的改善,且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化瘀汤联合西药治疗AECOPD所取得的临床治疗效果十分显著,患者的肺功能得到明显的改善,值得广泛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益气活血化瘀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疗效;肺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呼吸系统疾病,在多种诱因的作用下,患者的病情可以明显的加重,导致咳嗽、咳痰、喘憋等,称为急性加重期(AECOPD)[1]。目前,西医多以对症治疗为主,中医治疗则多注重痰热证,以活血化瘀的治疗方法多见。本次我们在常规西医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化瘀汤治疗了52例AECOPD患者,取得的效果比较理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4年9月-2016年3月收治的AECOPD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所有患者的诊断标准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以及《内科学》第7版中有关AECOPD的诊断标准。其中,观察组男性31例,女性21例;年龄61-82岁,平均年龄(66.3±7.3)岁;急性加重期病程1-6d,平均病程(3.4±0.5)d。对照组男性30例,女性22例;年龄60-81岁,平均年龄(66.1±6.8)岁;急性加重期病程1-5d,平均病程(3.3±0.4)d。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过统计分析比较后,具有组间的可比性(P>0.05)。 1.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综合对照组方法进行治疗,包括糖皮质激素、氧疗、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抗感染以及营养支持等。观察组在上述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化瘀汤进行治疗,药方主要包括:葶苈子20 g,黄芪15 g,丹参、当归、桔梗、桃仁、红花、赤芍以及川芎等药物各10 g。然后根据患者的具体中医辨证进行加减:对于胸闷较重的患者加枳壳15 g,对于热盛的患者加黄芩与金银花各20 g;对于喘促比较严重的患者加款冬花、厚朴以及苦杏仁各10 g。经煎制后分装成袋,每次1袋,每日2次。两组患者均治疗10 d为1个疗程。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并在治疗前后检测所有患者的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以及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的变化。 1.4临床疗效判定标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评价: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或是基本消失,中医证候积分下降≥90%为临床控制;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有了明显的改善,中医证候积分下降≥70%为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略有好转,中医证候积分下降≥50%为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的改善活加重,中医证候积分减少<30%为无效。 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如表1所示,与对照组的78.85%比较,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提高(94.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3 讨论 中医学认为,“久病必瘀、久病必虚”,COPD患者存在“气虚”与“血瘀”,当COPD患者处于急性加重期时,则应以活血化瘀、祛痰等方法进行治疗[2]。益气活血化瘀汤中的黄芪补气升阳、补其虚损、补肺健脾;红花、桃仁、川芎、丹参以及当归等能够扶正祛邪、活血化瘀;桔梗可以利咽排脓、宣肺祛痰;葶苈子具有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等功效;甘草调和诸药,起到缓急止痛、益气补中的作用[3]。本次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的78.85%比较,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提高(94.23%);观察组治疗后肺功能相关指标均得到显著的改善,且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因此,益气活血化瘀汤联合西药治疗AECOPD所取得的临床治疗效果十分显著,患者的肺功能得到明显的改善,值得广泛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伟丽.益气活血化瘀汤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0例[J].河南中医,2015,35(9):2177-2179.

江苏省2016年上半年医疗卫生系统招聘(临床医学专业知识)考试试卷

江苏省2016年上半年医疗卫生系统招聘(临床医学专业知 识)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急性肺脓肿最具特征的症状是__ A.畏寒、高热 B.咳嗽伴咯血 C.呼吸困难 D.咳大量脓臭痰 E.咳嗽伴胸痛 2、下列不同的祛痰剂中,润肺化痰药配伍生津润燥药的是____ A.燥湿化痰剂B.清热化痰剂C.润燥化痰剂D.温化寒痰剂E.治风化痰剂 3、眼内压的升高是临床诊断青光眼的指征之一,青光眼患者的眼内压约为2.9~5.6kPa,无青光眼者的眼内压约为1.9~3.5kPa,若将诊断标准由眼内压>2.9kPa 升高到>3.5kPa,下列哪种表述是正确的____ A.灵敏度升高B.特异度升高C.灵敏度和特异度均升高D.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下降 4、近年来,人大代表在百姓心中的分量越来越重。每年一次的人民代表大会,老百姓都能触摸到代表履职的“脉搏”,人大代表心系人民群众,热议国计民生,力推重要问题解决。这说明____ A.人民代表的权利和作用越来越大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C.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的所有者和行使者D.人大代表的服务能力和履职意识不断提高 5、鉴别血友病和血管性血友病哪项实验检查最重要____ A.BT B.APTT C.因子Ⅷ促凝活性D.vWF:Ag测定 6、下列哪种细菌不是肠道的正常菌群____ A.大肠埃希菌B.肠球菌C.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D.铜绿假单胞菌 7、患者喘息,呼吸气促,胸部胀闷,咳嗽,痰多稀薄色白,兼有头痛,鼻塞,恶寒无汗,舌苔薄白而滑,脉浮紧。其喘证证属() A.痰浊阻肺 B.肺气郁痹 C.表寒里热 D.风寒袭肺 E.痰热遏肺 8、肿瘤的分化程度低,说明其() A.异型性小  B.生长缓慢  C.不易转移 

急性脑梗死患者行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汤治疗的效果观察

急性脑梗死患者行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汤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行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汤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是我院2015.1~2016.1收治的1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实验组(65例)和对照组(65例)。对照组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西药治疗形式,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食用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汤,对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实验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程度远大于对照组,差别较大(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通过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汤治疗,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得到极大改善,治疗效果显著提升,具有积极的临床作用。 标签:急性脑梗死;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汤;治疗效果 急性脑梗死属于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之一,因致残率、死亡率极高,给人们生命安全、生活质量帶来严重威胁,故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是应对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措施。目前国内外医院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大多通过西药途径进行治疗,但患者若长期使用西药治病,身体机制会遭到破坏,打乱体内平衡状态,身体出现不良。因此,本文便是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通过行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汤治疗是否具有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时间为2015.1~2016.1)130例,男:女=72:58,年龄25~78岁,平均年龄(42±3.6)岁。使用随机分组方法,对照组、实验组各65例。2组急性脑梗死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没有明显差别(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方案,患者每次服用阿司匹林0.1 g,只需每晚服用一次。若感染,可给予抗生素治疗。 实验组:对照组基础上,再加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汤治疗,药方组成:黄芪当归各20 g,瓜蒌12 g,石菖蒲、丹参、川芎各15 g,半夏、茯苓、地龙各10 g,炙甘草6 g。用水煎药,每天喝两次,总量为一剂,治疗需花费四周时间。 1.3 观察指标 神经功能缺损评定标准采用《华医学会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中通过的疗效评定[1],治愈:功能缺损评分降低90%以上;显著:功能缺损评分降低46%~89%;有效:功能缺损评分降低18%~45%;无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在18%以

王昀运用温阳益气活血法治疗心血管疾病经验

王昀运用温阳益气活血法治疗心血管疾病经 验 作者:李颖,李文娟,丁慧,王昀 【关键词】名医经验;王昀;温阳益气活血;心血管疾病;心悸;胸痹;喘证 王昀主任医师为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主任医师、上海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曾主持过黑龙江省教育厅、上海市卫生局中医药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计划项目等多项课题的研究,并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临证近30载,学验俱丰。王师临床擅长心血管疾病的诊治,尤其运用温阳益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肌炎及心律失常等疾病,每获良效。现举隅如下。 1 病因病机探讨 王师认为,心血管疾病多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疾病。因心居阳位,主持血脉,血赖气以推动,赖阳以温通。气虚推动无力,则血脉迟涩;阳弱温运不及,则血脉凝滞,血瘀络阻而发病。心阳如日照当空,驱寒化饮,消除凝瘀;心阳不足,阴寒内生,痰瘀互结,阻滞心络,亦会发病。正如《金匮要略》所云:“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

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针对其上焦阳气不足,胸阳不振,下焦阴寒内盛,阴乘阳位,胸阳痹阻,脉络不通的病机,当以调和阴阳、扶正驱邪为治则,以温阳益气、活血化瘀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治法之一。 2 治法举要 王师认为,“心病宜温”。阳气为人一身主宰,得之则明,失之则不明;若心阳不振或心阳虚衰,则无以温煦,心脉失养,而见虚证。运用温阳益气活血法,使阳气得以温补及宣通,阳气充盛,畅通运行,脏腑生理功能可正常发挥,通过振奋阳气,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祛散病邪,疏通经络,达到改善症状、治愈疾病之目的。王师临床喜用附子、麻黄、黄芪、生蒲黄等温阳益气活血之品。其中附子辛甘温煦,有峻补元阳、益火消阴之效,善走十二经脉,振奋阳气,行气分又入血分;麻黄散表寒而通阳;黄芪补气益气;川芎行气活血。临床根据患者病情辨证运用,可使胸阳展、阴寒散、心脉通。 3 典型病例 3.1 心悸 案例1:患者,女,58岁,2008年9月10日初诊。患者有病毒

温阳化痰活血法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观察

温阳化痰活血法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总结温阳化痰活血法与常规西医疗法治疗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价值。方法选取我院82例慢性心衰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心血管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西医常规疗法的基础上使用温阳化痰活血法,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中15例患者为显效、11例为有效、15例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63.4%,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例、9例、25例及39.0%,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化痰活血法应用于治疗慢性心衰患者具有显著疗效,安全性可靠,值得临床加深研究和推广。 标签:温阳化痰活血法;慢性心衰;临床疗效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状群,为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根据其临床症状的不同分为”胸痹”、”真心痛”、”心悸”不同证型,但其病机均属于心脉瘀阻或心陽虚衰的范畴,其发作原因与心脏器质性病变和心理疾患有直接关系[1]。近年来我们用温阳化痰活血法治疗慢性心衰患者,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慢性心衰患者患者82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我国新修订的心血管内科常见疾病诊断标准[2]。其中治疗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50~81岁,平均6 2.5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49~78岁,平均61.3岁;所有患者一般情况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予以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40mg/次,1次/d,口服;肠溶阿司匹林0.1/次,1次/d口服;伴有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加服酒石酸美托洛尔25mg/次,2次/d,口服;心绞痛发作者加用硝酸甘油舌下含化;有其他并发症患者,均对症处理。治疗组患者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同时采用温阳化痰活血法。具体处方如下:炮附子20g,桂枝15g,黄芪50g,干姜10g,党参25g,白术20g,茯苓25g五味子15g,麦冬10g,丹参15g,红花10g,桃仁15g,当归10g,炙甘草10g,葶苈子15g,细辛9g。由于多数慢性心衰患者伴有肺肾阳虚、痰饮伏肺的症状,症见咳嗽气喘、怯寒肢冷、体质较弱、唇舌暗紫、苔白黄腻、脉沉弦滑等症状,所以本次方剂中配伍加减温阳益气、涤痰祛癖的青皮、陈皮各9g,生大黄10g,或麻杏石甘汤加减。另,如果患者有以下并发症,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药物加减:如果患者有早搏并伴有高血压症状者可加钩藤、生龙牡以达到平肝潜阳、镇静安神的作用;如果出现气血不足者可加白芍以达到滋补气血的作用;如果患者出现心血瘀阻者加桃红、延胡索以达到活血化瘀的作用。1剂/d,2次/d早晚分服。7d为1个疗程。

中 风

中风 中风是由于气血逆乱,产生风、火、痰、瘀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于脑脉之外,而表现为突然 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病证。西医学所称缺 血性和出血性脑血管病,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 [诊断] 1 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偏身麻木,甚则神志恍惚,迷蒙,神昏为主症。 2 发病急骤,有渐进发展过程。病前多有头晕头痛,肢体麻木等先兆。 3 常有年老体衰,劳倦内伤,嗜好烟酒,膏梁厚味等因素。每因恼怒、劳累、酗酒、感寒等诱发。 4 检查血压、血常规、眼底、脑脊液等,有条件可做CT、MRI等,有助明确诊断。 5 应注意与口僻、痫病、厥证、痉病、痿病相鉴别。 [辨证论治] 1 风痰阻络 症状: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蹇或不语,偏身麻木,头晕目眩。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或滑。 治法:活血化瘀,化痰通络。 例方:化痰通络汤。 2 肝阳上亢 症状:半身不遂,偏身麻木,舌强语蹇或不语,口舌歪斜,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口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或红绛,舌苔薄黄,脉弦有力。 治法:平肝泻火通络。 例方:天麻钩藤饮。 3 痰热腑实 症状: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腹胀便秘,头晕目眩,咯痰,舌质暗红,苔黄或黄腻,脉弦或滑。 治法:化痰通腑 例方:星蒌承气汤。 4 气虚血瘀 症状: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面色苍白,气短乏力,口角流涎,自汗心悸,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缓或沉涩。 治法:益气活血。 例方:补阳还五汤。 5 阴虚风动 症状: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蹇或不语,偏身麻木,烦躁失眠,眩晕耳鸣,手足心热,舌质红绛或暗红,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或弦细数。 治法:潜阳熄风,滋养肝肾。 例方:镇肝熄风汤。 6 痰火闭窍 症状:起病急骤,神昏或昏愦,半身不遂,鼻鼾痰鸣,肢体强痉项背拘急,身热,躁扰不宁,甚则手足厥冷,频繁抽搐,偶见呕血,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治法:清热化痰,醒神开窍。 例方:羚羊角汤灌服安宫牛黄丸。

沈绍功经验集 中风分两类 中风病从痰论治 沈绍功---经验方药歌括 温胆汤辨证、组方要点浅议 脉诊 师生18问

沈绍功经验集中风分两类+中风病从痰论治+沈绍功---经验方药歌括+温胆汤辨证、组方要点浅议+脉诊+师生18问 沈绍功经验集中风分两类(转载)发表者:赵东奇690人已访问中风这个病名西医已经通了,它知道中医的中风就是它的脑血管病。中医讲中风分两类:一类是真中风,真中风就是外邪与外风引起的;另外一个一般没有外风引发的是内风,叫类中风。脑血管病主要指的类中风。这类中风呢它主要的特点分两类:一类呢就突然昏倒了,尚失了意识;第二类呢神志是清楚的,但是有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和半身不遂。另外呢西医呢它把脑血管病它分为两大类:一类就是缺血;一类是出血,两大类。出血主要指脑溢血,当然脑溢血的部位可以不一样,可以基底动脉、大动脉出血,那个很厉害,死亡率很高,可以内囊出血,这个部位出血也多见,这个脑溢血呢它要占28%,占脑血管病的整个发病率的28%;第二个就蛛网膜下腔出血,这个表现剧烈的头痛,这个大约占脑血管病的15%,这两个病就构成了出血,就是脑血管病的一大类,是出血性的。第二缺血。缺血里面最多见得就是脑血栓形成,这要占到一半,占到50%,在脑血管病里面发病率最高,脑血栓形成;第二就脑栓塞。脑栓塞就除了血栓以外,就给他输液不小心,气泡进去了,气泡堵在脑血管里面,堵住了;或者这个人很肥胖,血液里面的脂肪滴呀,损伤了,

随着血液循环到脑子了,把脑血管堵住了;还有一些是脑膜炎脑炎,细菌栓子拴在脑血管里了,这些都叫脑栓塞,这也属于缺血的一种。但脑栓塞发病率低,只占7%。在上个世纪,脑血管病,心梗和肿瘤是人类的三大死亡原因,到了新的世纪了,我昨天给大家介绍了,9个病种,临床4个病,脑中风其中的一个,所以国内国外对脑中风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西医呢还有好多盲点,人们有个错觉,认为脑中风急性期呀靠西医来抢救,中医没办法,这是一个误解,最误解中医治疗脑中风加不加中药对提高抢救成功率起很大 的关键。但实事求是来讲,中医却就缺哪一块呢?就是脑压升高以后,就是书上讲的颅内压升高,这很容易引起脑疝,枕骨大孔里面就孔里面卡住了以后延脑,生命中枢,那他就死亡了,所以这是脑血管病最严重的,最重要的一个死亡原因。那西医有个好办法就是脱水,他给他脱水剂呀,山梨醇、甘露醇、高渗葡萄糖,那比中医强百倍,我们中医不行,这一条就要交枪投降,要毫不含糊的把脱水剂用上,否则变成脑疝死亡了。所以用这个脱水剂呀,就逐水药,黑丑、白丑、商陆、芫花、大戟,你就加倍的用量给病人吃下去,病人的反应绝对不是小便哗哗流,从肛门里面流水,止不住的流水,小便走不了多少,从大便走,但这个量走得很少,它达不到脱水的目的,所以中医的逐水药他比不上脱水剂,抢救的时候就这一条中医是不行的。另外加上中医的措施,抢救成功

中风病中医诊疗指南(《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风病》)

中风病 中风病是在气血内虚的基础上,因劳倦内伤、忧思恼怒、饮食不节等诱因,引起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的特点;多发于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相当于西医的急性脑血管病,又称脑卒中,是一组以急性起病,局灶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血管疾病。从病理上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两种。 此外,临床以突发眩晕,或视一为二,或言语不清,或不识事物及亲人,或步履不稳,或偏身痛,或肢体抖动不止等为主要表现;而不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麻木等五大症状为主要表现;或兼见其中一两个症状但较轻者,可称为类中风,仍属中风病范畴。 中风病位在脑,病性属本虚标实。起病即见神昏者多为邪实窍闭,病位深,病情重;如昏聩不知,瞳神异常,甚至出现呕血、抽搐、高热、呃逆等,则病情危重,若正气渐衰,多难救治;以肢体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偏身麻木为主症而无神昏者,病位浅,经及时治疗多预后较好,但3/4中风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1 诊断与鉴别诊断 1.1 诊断要点 1.1.1 疾病诊断临床表现为神志昏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语不达意,甚或不语,偏身麻木;出现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

不瞬,步履不稳等。急性起病,渐进加重,或骤然起病。一般出血性中风多动态起病,迅速达到症状的高峰,而慢性中风往往安静状态起病,渐进加重,或有反复出现类似症状的病史。少部分缺血性中风患者可起病突然,病情发展迅速,伴有神志昏蒙。 i 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可见眩晕,头痛,耳鸣,突然出现一过性言语不利或肢体麻木,视物昏花,1日内发作数次,或几日内多次复发。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以上临床表现,结合起病形式、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诊断中风病。结合影像学检查(头颅CT或MRI)可明确诊断。 1.1.2病类诊断 中经络:中风病而无神志昏蒙者。 中脏腑:中风病而有神志昏蒙者。 起病即出现眩晕、视一为二、瞳神异常、饮水发呛等临床表现者,病情多迅速加重,直中脏腑而出现神志昏蒙。 1.1.3病期诊断 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神昏者可延长至发病4周。 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