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概论1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概论1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概论1

1第一章

概念题

1.系统的定义、特点

系统: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按一定规律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且这个系统本身又是它所属的一个更大的系统的组成部分。

特点:①整体性②关联性③目的性④环境适应性⑤有序性⑥动态性

2.系统工程学的定义、特点

系统工程学:对系统进行合理规划、研究、设计和运行管理的思想、步骤、组织和技巧的总称。

特点:①研究方法的总体性②处理问题的综合性③组织管理上的科学化和现代化

3.环境和环境问题(从中国法律界定角度)

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环境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环境问题:狭义上,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使自然生态失去平衡,反过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问题。广义上,自然力或人力引起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最后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客观问题。

4.环境系统评价

环境系统评价:指按照评价目标,对评价环境系统的功能、特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等属性进行科学的测定,并根据给定的评价标准和主观判断把测定结果转换成环境系统的价值,供决策者参考。

5.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需求的发展,既实现经济发展目标,又实现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和谐,使子孙后代安居乐业得以持续发展。

6.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

清洁生产:对生产过程与产品采取整体预防性的环境策略,以减少其对人类及环境可能的危害。

生态工业:按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工业,它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生产体系或环节之间的系统融合使物质和能量多级利用,高效产出或持续利用。

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

问答题

1. 简述生态道德的基本原则和生态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生态道德的基本原则:

1) 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生态整体主义原则

2) 坚持共生共荣、协调发展

3) 坚持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相结合

4) 维护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原则

5) 人类利用和开发自然的人道主义原则

(用尊重自然的态度取代占有自然的欲望,用爱护自己的活动取代征服自然的行为;用人类保护自然的自觉调解来取代自然本身的自发调节;用人对自然的义务感来偿还人对自然的战友和利用。要求人类必须尊重自然万物的生存与发展权利,最忠实为了维护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权利。)

●生态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1) 热爱自然,与自然为友

2) 利用开发自然与保护自然相结合

3) “索取”与“给予”相统一

4) 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相结合

5) 维护和改善生存环境

6) 培养维护生态平衡的献身精神

2. 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关系

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共同组成人类的生态环境。自然环境支撑、调节、涵养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以适应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需要。自然环境的恶化会破坏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以致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自然环境有赖于人工环境的美化、衬托、补充,使之更利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但是,人工环境的不适当地建造和发展,也会损害自然生态,直接或间接地损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3. 物质生产圈、人的生产圈和环境生产圈的关系

物质生产圈为人的生产圈提供物质需求的消费产品,向环境生产圈排放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而污染环境;人的生产圈为物质生产圈提供人和技术资源,向环境生产圈排放消费过程中的污染物而污染环境;环境生产圈依靠自己的净化能力和生产能力向物质生产圈提供资源和生产环境,向人的生产圈提供人类文明所需的生存条件或环境。

4. 简述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要点+适当阐述)

1) 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经济发展是保护生态系统和环境的前提条件,没有经济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环境保护也就失去了物质基础。只有强大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持,才能使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持续协调的发展,所以应在发展中实现持续,对于发展中的我国理当如此。)

2) 全人类的共同努力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当前世界上的许多环境问题与资源问题已超越国界和地区界限,具有全球的规模。)3) 公平性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尺度

(当代人之间的公平、代际之间的公平、有限资源的均匀分配。)

4) 社会的广泛参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5) 生态文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生态文明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类不能超越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不能损害支持地球生命的自然系统。)

6) 可持续发展的实施以适宜的政策和法律体系为条件

(综合决策、公众参与)

5. 简述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面临的问题:

1) 中国在人口等诸多方面具有相当大的压力

2) 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管理问题

3) 缺少公众参与的组织机制

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开发人力资源

2) 控制城市规模,调整城市生态,发展乡镇企业

3) 采用清洁生产,扶持环保产业,实现工业生态化

4) 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增大资金的投入,运行市场经济手段保护环境

5) 继续发扬“全球伙伴”精神,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

6. 简述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的任务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可以为世界、国家、地区、企业等能源与环境系统作预测、分析、规划、管理和评价等工作,具体说包括:

1) 能源需求预测

2) 能源供应预测

3) 能源发展规划

4) 能源的合理分配和使用

5) 能源利用率的提高和环境污染的控制

6) 能源与环境系统分析

第二章

概念题

1. 能源的定义和分类

能源:在自然界中拥有某种形式的能量,并且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转换成人们所需要的某种形式的能量的自然资源。

2. 洁净煤技术

洁净煤技术:在煤炭开发、利用过程中减少对环境的危害,同时从煤炭这一传统的“不清洁”能源获得“清洁”的气体与液体燃料的技术。

3. 煤的间接液化

煤炭的间接液化:将煤气化得到的原料气,在一定条件下,经催化合成石油及其他化学产品的加工过程,又称一氧化碳加氢法。

4. 煤的多联产

煤的多联产:实质是以煤炭为原料,通过把多种煤炭转化技术有机集成在一起,同时获得多种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如脂肪烃和芳香烃)、多种洁净的二次能源(气体燃料、液体燃料、电)及其他产品。

5. 抽水蓄能水电站

抽水蓄能水电站:利用电网中负荷低谷时的电力,把下水库的水抽到上水库蓄能,待电网高峰负荷时,再放水到下水库进行发电的一种水电站.

6. 热堆和快堆

热堆:热中子反应堆。包括轻水堆和重水堆,前者以普通水做冷却剂兼减速剂,以浓缩铀为燃料;后者以重水做冷却剂和减速剂,使用天然铀为燃料。

快堆:快中子增殖堆。只有冷却剂,没有减速剂,直接利用核裂变产生的高速运动的中子来维持链式裂变反应的进行。

7. 可燃冰

可燃冰: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是在高压低温条件下,由气体或挥发性液体与水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白色固态结晶物质,外观像冰。

简答题

1. 简述各种洁净煤技术的原理、特点和应用(REF P53)

●煤炭加工技术:

1) 煤炭洗选技术

2) 煤粉成型技术

3) 动力配煤技术

4) 水煤浆技术

●煤炭高效洁净燃烧技术:

1)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

2) 高效低污染的粉煤燃烧技术

●煤炭转化技术:

1) 煤炭的干馏技术

2) 煤炭气化技术

3) 煤炭的地下气化

4) 煤炭的直接液化

5) 煤炭的间接液化

6) 整体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技术

7) 燃料电池

8) 煤的多联产

2. 简述太阳能的优缺点及主要利用技术

优点:既是一次能源,又是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既可免费使用,又无需运输,对环境任何污染。

缺点:能流密度低;其强度受各种因素(季节、地点、气候)的影响不能维持常量。

技术:太阳能—热能交换技术(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太阳能制冷技术、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光电转换技术、太阳能—化学能转化技术

3. 简述生物质利用的主要技术原理和特点

1) 化学转换技术

包括直接燃烧、液化、气化、热解等方法。热解技术是生物质受高温加热后,其分子破裂而产生可燃气体、液体及固体的热加工过程。生物质气化是指将固体或液体燃料转化为气体燃料的热化学过程。通过气化后加以利用的生物质,比煤气化后加以利用的效果要好。2) 生物质物理转换技术

主要是指生物质压制成型技术。将农村剩余物进行粉碎烘干分级处理,放入成型挤压机,在一定的压力和温度下形成较高密度的固体燃料——压块细密成型技术。目前成本太高。3) 生物化学转换技术

利用生物质厌氧发酵产生沼气和在微生物作用下生成酒精等能源产品。

4. 风力发电机的原理

风能产生三种力以驱动发电机工作,分别为轴向力、径向力和切向力。当气流经过风翼型叶片表面时,气体在叶片迎风面压力小于背风面,由此产生提升力,导致转子绕中心轴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

5. 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重点发展领域(?)

1) 水电

2) 生物质能(生物质发电、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生物质燃气、生物质液体燃料)

3) 风电

4) 太阳能(太阳能发电、热利用)

5) 其他可再生能源

6) 农村可再生能源利用

第三章

概念题

1. ODS、ODP、GWP、TEWI

ODS:Ozone Depletion Substance,消耗臭氧层物质.

ODP:Ozone Depletion Potential,臭氧层消耗潜能值,以R11 为基准值,定为1.0.

GWP:Global Warming Potential,温室效应潜能值,以R11 为基准值,定为1.0.

TEWI:Total Equivalent Warming Impact,地球综合变暖值.

2. EER、SEER

EER:Energy Efficiency Ratio,采暖空调的能效比.

SEER:Seasonal Energy Efficiency Ratio,季节能效比.

3. 人工环境

人工环境:是指人类以自然环境为依托,按照自己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对自然环境进行加工、改造所形成的环境,也称认为环境,如疗养区、城市、农村、工矿区等。

4. 热电冷联产

热电冷联产:是指利用一种能源有效地产生并供给电和热两种二次能的系统,若利用热来制冷则是热电冷联产。

5. 空调病

空调病:因为在空调房呆的时间过长,引起的关节酸痛、颈僵背硬、腰沉臀重、肢痛足麻,或头晕脑胀、头晕目眩,以及咳嗽头痛、流鼻涕等感冒的症状,就是空调综合症,简称空调病。

简答题

1. 制冷领域所面临的两大主要问题?说明其基本原理(包括方程式)

1) 臭氧层破坏

CFC释放后会在地球附近的对流层中存在三十年,然后升入同温层,在同温层中通过紫外线辐射释放氯原子,氯使得臭氧O3减少一个氧原子变成氧气O2,而氧气不能阻止紫外线辐射。

CF X Cl Y + h v→ CF X Cl Y-1 +Cl

Cl + O3→ClO +O2

O2 + h v→2O

ClO +O→Cl +O2

2) 全球变暖

地球吸收太阳能量后辐射频谱的峰值出现在红外区,而红外线遇到水蒸汽、二氧化碳和

其他的红外线吸收物(比如甲烷、臭氧、CFC 等)就无法穿过大气层。如果大气层中吸收红外线的物质急剧增加到一定得范围,那么大量本该散发的热量就会滞留,地球表面温度就会因此呈现升高趋势。

2. 热舒适环境的影响因素

1) 空气温度及其在空间的分布及随时间的变化

2) 相对湿度

3) 气流速度

4) 维护结构的平均辐射温度

5) 人体体温调节

6) 衣服保温性能

3. 空调建筑得热的三种途径

1) 太阳辐射通过窗户进入室内构成太阳辐射得热

2) 维护结构传热得热

3)窗缝隙空气渗透得热

4. 影响建筑空调负荷的主要因素

1) 维护结构的热阻和蓄热性能

2) 房间朝向状况和蓄热能力

3) 窗墙面积比

5. 空调建筑节能的设计要点

1) 空调建筑应尽量避免东西朝向或东西向窗户,以减少太阳直接辐射得热

2) 空调房应集中布置、上下对齐。温湿度要求相近的空调房间宜相邻布置

3) 空调房间应避免布置在转角处、有伸缩缝处及顶层。若必须布置在顶层,屋顶应有良好的隔热措施

4) 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上,空调建筑外表面积宜尽可能的小,表面宜采用浅色,房间净高宜降低

5) 外窗面积应尽量减小,窗墙面积比不宜超过0.30(单层窗)和0.40(双层窗)。向阳或东西向窗户宜采用反射玻璃、反射阳光镀膜和有效的遮阳构件

6) 外窗气密性不低于《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和检测方法》(GB7107-2002)中规定的3 级水平

7) 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应符合《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规定的要求

8) 间歇使用的空调建筑,其外围护结构内侧和内维护结构宜采用轻质材料,连续使用的空调建筑,其外围护结构内侧和内维护结构宜采用厚重材料

6. 冰蓄冷技术及其优缺点

冰蓄冷空调技术,是在电力负荷较低的夜间用电低谷时期采用制冷机制冷,利用冰的蓄冷特性将冷量储存起来。在电力负荷较高的白天用电高峰期,把病中储存的冷量释放出来,来满足建筑物空调或生产工艺要求。

优点:a.降低空调系统的运行费用;b.制冷机组容量小于常规空调系统;c.在某些常规空调系统配上冰蓄冷设备可以提高30%-50%的供冷能力;d.可以作为稳定的冷源供应,提高空调系统的运行可靠性;e.制冷设备大多处于满负荷运行状况,减少开停机次数,延长设备使用寿命;f.对电网进行削峰填谷,提高了电网运行稳定性、经济型,降低发电能耗;g.降低发电厂对环境的污染。

缺点:a.蓄冷时冷却机组蒸发温度较低,从而使压缩机COP 变小;b.设备管路复杂,占用空

间大;c.设计、调试以及运行控制较常规系统复杂。

第四章

概念题

1. 水体中的主要污染物

对水体污染影响较大的污染物有:固体污染物、需氧污染物、植物营养物质污染、有毒污染物、酸碱污染物、生物污染物等。

2. 水体自净

水体自净:进入水体的污染物,通过一系列屋里、化学和生物等作用,使污染物的浓度逐渐降低,经过一段时间后,水体将恢复到受污染前的状态,这一现象称为水体自净。

3. 主要大气污染物

按照大气污染物的存在状态可分为气溶胶状态污染物和气体污染物,按照与污染的关系,可以将其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

4. 固体废物分类

按化学性质:无机废物、有机废物

按来源:矿业固体废物、工业固体废物、城市垃圾、农业废物、放射性固体废物

按理化性质:城市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物、有毒有害固体废物

5. 固体废物处理三大原则

无害化(Recycle)、减量化(Reduction)、资源化(Reuse)

问答题

1. 国家相关排放标准中主要的水质指标有哪些

1)悬浮物

2)废水中的有机物(BOD、COD、TOC、TOD)

3)pH值

4)细菌数

5)有毒物质

2. 废水处理的基本方法

1) 物理处理法

格栅与筛网、沉淀法、气浮法、离心分离

2) 化学处理法

中和法、混凝法、化学沉淀法、氧化还原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膜分离

3) 生物处理法

好氧生物处理法、厌氧生物处理法、自然生物处理法

3. 大气污染主要有哪些(?)

来源有燃料燃烧、工业生产过程、农业生产过程、交通运输。

主要污染物有气溶胶污染物(粉尘、烟、雾)、气体污染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碳氢化物、HF等)。

4. 颗粒污染物的治理技术有哪些

1) 机械式除尘(重力沉降室、惯性除尘器、旋风除尘器)

2) 湿式洗涤除尘

3) 过滤除尘(内部过滤、外部过滤)

4) 静电除尘

5. 气态污染物的治理技术有哪些

1) 一般净化方法(燃烧法、吸收法、吸附法、冷凝法、催化转化法)

2) 主要有害气体

●二氧化硫治理技术

燃料脱硫(煤炭的固态加工、煤的气化和液化、重油脱硫)、燃烧过程中脱硫、烟气脱硫(湿法、湿干法、干法)

●氮氧化物治理技术

吸收法(水吸收法、酸吸收法、碱性溶液吸收法)、吸附法、催化还原法

●含氟废气治理技术

吸收法、吸附法

●重金属废气治理技术

6. 固体废物的主要危害

1) 污染土壤——占用土地、毒化土壤

2) 污染水体——淤塞水域、破坏水体

3) 污染大气

4) 影响环境卫生,传播疾病

5) 浪费资源——人力和财力的浪费、资源浪费

7. 固体废物处理主要有哪些方法

1) 物理处理

(通过浓缩或相变改变固体废物的结构,使之成为便于运输、储存、利用或处置的形态。方法包括压实、破碎、分选、增稠和吸附等,作为回收固体废物中有价值物质的重要手段。)

2) 化学处理

(采用化学方法破坏固体废物中的有害成分从而使其达到无害化。方法包括氧化还原、中和、化学沉淀和化学溶出等。)

3) 生物处理

(利用微生物分解固体废物中可降解的有机物,从而使其达到无害化或综合利用。方法包括好氧处理、厌氧处理和兼性厌氧处理。处理后在容积、形态等方面均发生重大变化便于运输、储存、利用和处置。)

4) 热处理

(通过高温破坏和改变固体废物组成和结构,使废物中有机有害物质得到分解或转化处理,同时达到减容、无害化或综合利用的目的。)

5) 固化处理

(采用固化剂将废物固定或包裹起来以降低其对环境的危害。利于安全地运输和处置。主要对象是危险固体废物。)

自考 能源与环境概论 简答题论述题

能源与环境概论简答题论述题 一、简述能源的定义。P2 是指提供能量的自然资源,是机械能、热能、化学能、原子能、生物能、光能等的总称。 二、简述能源消费总量的组成部分。P4 ①终端能源消费量②能源加工转换损失量③能源损失量。 三、简述能源平衡表的意义。P5 能源平衡表以一种矩阵形式的表格将各种能源的供应、加工转换、传输损失及终端消费的数据集中在一起,从数量上揭示能源的生产、加工转换和终端消费间的关系,直接反映各种能源在报告期内的流向与平衡关系。 四、简述煤矸石排放产生的环境问题。P15 ①煤矸石是采煤过程和洗煤过程中排放的固体废物。 ②大量的煤矸石堆积在地表,形成了矸石山。 ③煤矸石在一定的气候条件下会发生自燃现象,释放大量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污染大气环境并损害居民身体健康。 五、简述煤炭基地开发面临的生态问题。P14 ①水资源的破坏和污染②植被破坏③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④地质灾害⑤煤矸石排放。 六、简述煤电基地开发主要产生的生态问题。P17 ①地表水径流减少,地下水水位下降②水体盐碱化和水污染③水环境破坏④草场与植被退化⑤对生态环境的影响⑥土壤盐渍化⑦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加剧,引发沙尘暴⑧废弃物排放。 七、简述水电基地开发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成因。P23 (1)土地淹没与移民安置。成因:①水电工程建库淹没农田、植被和名胜古迹②需要对淹没区移民进行安置。 (2)生物多样性损害。成因:①水库淹没库区植被和动物栖息地②闸坝阻隔和水生环境变化,破坏鱼类和水生生物生活条件。 (3)地质灾害。成因:水电工程施工在一定条件下可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 (4)下游水生生态系统变化。成因:①引水式和混合式水电开发方式,造成下游脱水、减水②建坝使流速减小,降低自净能力,造成下游水质恶化。 八、简述油气基地开发主要面临的生态问题。P25 ①对生态环境脆弱区土地利用覆被影响显著②诱发地面沉降③油气田开发破坏地表和地下水循环,形成环境污染④海洋油气田生态环境污染(主要是钻井的钻屑、机舱污水、生活垃圾、消油剂等排放污染,对海洋生态影响不大,但海洋溢油事故造成海洋生态影响严重)。 九、简述大气污染物排放的主要来源。P29 大气污染源是指向大气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大气环境产生损害的场所、设备和装置。按照污染物质的来源可分为自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 (1)自然污染源:①火山喷发②森林火灾③自然尘④森林植物释放⑤海浪飞沫。 (2)人为污染源:①燃料燃烧②工业过程排放③交通运输过程排放④农业活动排放。

能源与环境概论(一)

考试题型及分数 单选60分 60题 1题1分简答20分 4题 1题5分论述题10分 1题 计算题10分 1题

可再生能源是可供人类有序利用的自然界的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风能,波浪、洋流和潮汐能,以及海洋表面与深层之间的热循环、地热能等。 P3 非商品能源是指薪柴、秸秆等农业废料、人畜粪便等就地利用的能源。而商品能源则是作为商品经过流通环节大量消费的能源。 一次能源是指从自然界取得的未经过任何改变或转换的能源,一次能源经过加工或转换得到的能源称为二次能源。 人类利用能源的过程包含了能源的开采、加工转换、输送和终端利用等多道环节。 污染3水环境破坏4草场与植被退化5对生态环境的影响6土壤盐渍化7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加剧,引发沙尘暴8废弃物排放 P22 水电基地开发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1土地淹没于移民安置2生物多样性3地质灾害4下游水生生态变化 P25 油气基地开发主要面临的生态问题:1对生态环境脆弱区土地利用覆被影响显著2诱发地面沉降3油气田开发破坏地表和地下水循环,形成环境污染4海洋油气田生态环境污染

大气污染源是指大气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大气环境产生有害的场所、设备和装置。按照污染物质的来源可分为自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 P30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工业发达国家相继出现了公害事件,例如比利时的马斯河谷事件,美国宾州的多诺拉事件,英国伦敦烟雾事件。1956年,英国颁布的清洁大气法。酸雨最早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出现在挪威、瑞典等北欧国家。 P41 温室气体是大气层中能够吸收和重新放出红外辐射的自然和人为排放气体的总称,包括水 污 特 节 9 对能源发展的挑战包括:1对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提出挑战2对满足持续快速增长的能源需求提出挑战3对我国能源结构调整提出挑战 P135 二氧化碳的运输和封存 一.运输 捕集到的二氧化碳必须运输到合适的地点进行封存,可以使用汽车、火车、轮船以及管道进行运输。 二.封存

我对建环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认识

我对建环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认识 长久以来,人们都渴望有温暖舒适的环境供居住和工作。在远古时代,人类的祖先借山洞栖息,躲避风雨严寒。随着时代的前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有能力建造房屋,为自己寻找更安全可靠的庇护之所。但是仅有一个处所仍是不够的,人们还希望自己的家冬暖夏凉,方便地用到水、电等生活设施。目前,在我们居住的城市,绝大部分地区都可以享受到良好的水电暖服务。这些设备和条件为日常生活提供了很大方便,使我们能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度过愉快的时光。而这方面的工作正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人员所从事的。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主要培养能够从事建筑物采暖、空调、通风除尘、空气净化和燃气应用等系统与设备以及相关的城市供热、供燃气系统与设备的设计、安装调试与运行等方面工作的专业人员和技术人才。随着时代发展和城市扩大,现代建筑日新月异,已不再是过去的平房或低楼层、格局死板的建筑,出现了大量新型建筑体系,对内部的设备也提出了更多和更高要求。因此,迫切需要能适应现代建筑发展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在我国,目前有一些新型建筑内部的环境与设备尚存在不尽人意之处,许多方面仍然处在探索和尝试的阶段。如某些高层写字楼和外观华丽的建筑物内部,明显的存在通风不好导致的空气质量下降,或者夏季制冷、冬天供暖不到位等问题。这都需要从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的技术人员与建筑设计师进行良好配合,以对建筑结构和用户需求有完整的认识和了解,做出切实可行的设计。可见,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的专业人员有很大的施展空间。一般来讲,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主要学习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及传热学的基本理论,学习供热通风空调系统的设计原理与方法和施工安装与运行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以掌握各种系统的设计及相关设备的选择,具有施工安装及运行管理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因此,本专业适合于有较好的数学和物理基础的同学来学习,如果对流体力学和热学兴趣浓厚,将对本专业的学习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专业教育发展状况。专业创始于1952年,首批开办的学校有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和东北工学院,1955年,哈工大首届研究生毕业后分赴各地,又在天津大学、太原工学院、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和湖南大学成立了暖通专业,与前四校一起,通常称之为“老八校”。改革开放后,发展迅速。1977年58多所,2007年148所,现在200多所。1998年按国家教委专业目录修订要求,本科专业的“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与“城市燃气工程”合并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适当增加部分室内给排水和电气工程的内容。扩大了原有专业范围,逐渐形成具有专业范围更宽、就业面更广的新本科专业。建筑环境:建筑物内的各种人工环境:热环境、声环境、光环境等。建筑设备:建筑物内各种公共设施:采暖、通风、空气调节设备、建筑给排水设备(给水、排水、热水供应、消防等)、建筑电气设备(照明、家用电器、通讯等)、燃气供应设备等。通过本专业人员对建筑物室内采暖、通风、空调、给排水、电气、燃气系统的设计、安装、运行管理,创造一种适合人们生活或生产需要的人工环境。早期该专业清华大学为暖通空调工程专业,隶属于土木系,后调整到热能系,同济大学原名为供热供燃气及通风专业,是因为学习前苏联教育体制开办最早的一个专业,也是热能工程系中成立最早的支柱专业。在初期有一些影响的院校还有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湖南大学、重庆建大、西安建大和太原工大(俗称老八校)等。当时有一大批优秀的该领域人才,如清华大学王补宣教授,傀维斗教授、同济大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书

能源 ▁▂▃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 大学生职业生涯 规划书……………………………………………………………OCCUPATIONAL PLANNING …………………………………………………………… 学院:XXXX-XX XX XXXX-XX 姓名:XXXX-XX XX XXXX-XX 学号:XXXX-XX XX XXXX-XX 班级:XXXX-XX XX XXXX-XX 指导老师:XXXX-XX XX XXXX-XX 20XX年XX月XX日

目录 目录 (2) 前言 (3) 一、形式分析 (3) 1.1国内形势 (3) 1.2国际形势 (4) 二、职业发展与人生规划 (4) 2.1生涯与职业生涯 (4) 2.2人的生涯发展 (5) 2.3生涯规划的意义 (6) 2.4职业发展与人生成功 (7) 三、自我认识 (8) 3.1自我评估 (8) 3.2专业评估 (9) 四、职业定位 (9) 4.1环境评估 (9) 4.2职业评估 (11) 五、个人规划 (12) 5.1确定目标 (12) 5.2实施方案 (12) 六、评估反馈 (16)

前言 ××职业生涯是海,没有规划的××人生,好比在大海中航行没有指南针,××职业规划尤其对于学××的大学生,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很重要,是决定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在××职业生涯中是低头走路还是抬头走路的问题。 ××理论和××经验犹如人的两条腿,一个都不能少。当有人对你说“××经验重要”,那是对××的狭隘理解,因为中国有太多的××凭经验在做,一辈子也只是读懂了××的一部分。当有人对你说“××理论重要”,那也是对××的狭隘理解,因为中国同样存在很多××理论专家,但大多数没有转化成生产力,一辈子也只在探讨××的是是非非。 一个好××一生中必须学好××、管理、营销五方面的知识才能做好××。把这五方面的知识用于××实践才是优秀的××。 一、形式分析 1.1国内形势 在我国现阶段,全国数百所高校中几乎每个学校都设有

新能源与环境保护论文修订稿

新能源与环境保护论文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题目:新能源与环境保护 学生姓名:朱健 专业班级: 14能动2 学号: 学院:冶金与能源学院 新能源的与环境保护 朱健 (华北理工大学,唐山,063200) 摘要 中国的能源发展面临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等诸多问题,形势不容乐观,面对人均能源资源减少,资源分布不均,环境污染严重,经济对能源依赖程度高的现实国情,要实现以较少的能源消费增长满足较高的经济增长需求,从根本上需要依靠能源生产和使用技术的提高,提升能源效率,降低能源成本,建立节约型能源,清洁型能源,鼓励新能源,提高环保水平,新能源的发展能有效的改善环境,是环境保护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关键词:新能源;环境保护 1 中国能源与环境现状

改革开放30 年来,能源在满足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的同时,清洁化发展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5%,而"十二五"时期,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从2010年的8.6%提高到2015年的12%。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环境则与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质量密切相关。能源是环境的核心问题,而能源利用是引起环境变化的主要原因。可以说任何一种能源的开发利用都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其中又以化石能源为代表的非清洁能源最为严重。我们可以认为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的直接原因就是人类活动。 随着能源消费量的不断增加,全球能源消费结构也在经历不断变革。我国 2016 年全年能源消费总量 43.6 亿吨标准煤,比 2015 年增长 1.4%。煤炭消费量下降 4.7%,原油消费量增长 5.5%,天然气消费量增长 8%,电力消费量增长 5%。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 62%,比 2015 年下降 2 个百分点;水电、风电、核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19.7%,上升 1.7 个百分点。自1990年以来,我国消耗了全球50%以上的新增能源、 70%以上的新增煤炭以及 40%的新增石油。庞大的能源消费需求导致了能源供应的全面紧张,能源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因此,我国因为能源消费而导致的环境恶化问题更加严重。 这主要体现在大气污染与温室气体排放两方面。我国大气污染状况十分严重,主要呈现为煤烟型污染特征。城市大气环境中总悬浮颗粒物浓度普遍超标;二氧化硫污染保持在较高水平;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总量迅速增加;氮氧化物污染呈加重趋势;全国形成华中、西南、华东、华南多个

能源概论课后习题带答案

第一章 ?1、人类面临的能源挑战的两大矛盾是什么? ?能源的有限供给与经济发展日益扩大的能源需求之间的矛盾。 ?能源的大量使用与环境形势日益加剧之间的矛盾。 ?2、对未来能源的要求是什么? ?未来将被广泛使用的新能源中,首先在能源总量上必须能满足人类对能源的整体需求水平。其次,将完全替代传统能源的新能源会遍布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3、有可能成为人类社会的未来能源有哪些? ?从目前的发展态势看,氢能、太阳能、地热能及核能(聚变)将成为未来人类社会的主流能源。其中氢能包括:可燃冰、页岩气、煤层气、生物质能等。 ?4、能源和材料有什么关系? ?能源的发展离不开材料的支撑; ?世界能源消耗在持续增长,80%的能源来自于化石燃料,从长远来看,需要没有污染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型能源来代替所有化石燃料,未来的清洁能源包括氢能、太阳能、地热能、核聚变能等。而解决能源问题的关键是能源材料的突破,无论是提高燃烧效率以减少资源消耗,还是开发新能源及利用可再生能源都与材料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5、什么是合同能源管理? ?合同能源管理是一种新型的市场化节能机制。其实质就是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的节能业务方式。这种节能投资方式允许客户用未来的节能收益为工厂和设备升级,以降低运行成本;或者节能服务公司以承诺节能项目的节能效益、或承包整体能源费用的方式为客户提供节能服务。 第二章 1、何为能源?什么是二次能源? ?所谓能源,是指能够直接或经过转换而获取某种能量的自然资源 ?二次能源是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或转换得到的其他种类和形式的能源,包括煤气、焦炭、汽油、柴油、电力、蒸汽、核电等。一次能源无论经过几次转换所得到的另一种能源都被称为二次能源。二次能源比一次能源的利用更为有效、更为清洁、更为方便。 2、地球变暖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人类使用能源一天所放出的热量 =0.1 ?1016kJ; ?地球一天从太阳获得的热量 =1500 ?1016kJ。 ?太阳射向地球的光约1/3被云层、冰粒和空气分子反射回去; ?约25%穿过大气层时暂时被大气吸收起到增温作用,但以后又返回到太空; ?其余的大约37%则被地球表面吸收。这些被吸收的太阳辐射能大部分在晚间又重新发射到天空。 ?如果这部分热量遇到了阻碍,不能全部被反射出去,地球表面的温度就会升高。3、大气环境的三大问题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酸雨,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 4、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深刻内涵是什么? 指在保护环境的条件下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的需求的发展模式。

能源与环境论文

能源与环境论文 一、能源 能源作为新世纪发展的动力,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这关系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在过去近100年中,由于煤、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占据着主要地位。而由于20世纪中叶以前,人类对能源影响环境的严重性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了温室气体的急剧增加,极端气候增加,酸雨区增多等,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和日常生活质量。 据统计我国的能源蕴藏量位居世界前列,但同时也是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与消费国。中国一次能源资源总储量估计为4万亿吨标准煤。但是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和消费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990年,中国人均探明煤炭储量147吨,为世界平均数的41.4%;人均探明石油储量2.9吨,为世界平均数的11%;人均探明天然气为世界平均数的4%;探明可开发水能资源按人口平均也低于世界人均数。从人均能源消费看,1994年世界平均为1433千克油当量,发达国家为5066千克油当量,中国大约为670千克油当量。1997年中国人均拥有电力装机容量0.21千瓦、人均用电量900kWh,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3。中国能源开发利用呈现出以下主要特点: 一是能源以煤炭为主,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很低。中国探明的煤炭资源占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和核能等一次能源总量的90%以上,煤炭在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中占支配地位。20世纪60年代以前中国煤炭的生产与消费占能源总量的90%以上,70年代占80%以上,80年代以来煤炭在能源生产与消费中的比例占75%左右,其他种类的能源增长速度较快,但仍处于附属地位。1995年,世界能源生产总量达到123万亿吨标准煤,固体、液体、气体、水电和核电的比重分别为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概论复习导向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概论复习导向 第一章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基础 1、系统定义、特点和分类。 系统: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按一定规律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且这个系统本身又是它所属的一个更大的系统的组成部分。 特点:①整体性②关联性③目的性④环境适应性⑤有序性⑥动态性 分类:自然系统与人工系统、实体系统与概念系统、开放系统与孤立系统、静态系统与动态系统、可控系统与不可控系统 2、系统工程学的定义和特点。 系统工程学:对系统进行合理规划、研究、设计和运行管理的思想、步骤、组织和技巧的总称。 特点:①研究方法的总体性②处理问题的综合性③组织管理上的科学化和现代化 3、系统方法是什么(定义)。 把系统工程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法称为系统方法 4、系统工程的三维结构是什么,跟系统方法是什么关系。 三维结构:时间维、逻辑维、知识维 关系: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思考方法,概括了系统工程的工作步骤和阶段,以及它所涉及的各种专业知识

5、环境的定义和分类(构成环境因素和根源),以及各类环境之间的关系。 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环境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根据环境成因分类: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 关系: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共同组成人类的生态环境。自然环境支撑、调节、涵养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以适应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需要。自然环境的恶化会破坏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以致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自然环境有赖于人工环境的美化、衬托、补充,使之更利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但是,人工环境的不适当地建造和发展,也会损害自然生态,直接或间接地损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根据根源分类: 环境问题:狭义上,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使自然生态失去平衡,反过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问题。广义上,自然力或人力引起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最后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客观问题。||从引起环境问题的根源将其分为①第一环境问题,由自然力引起的环境问题,亦称原生环境问题,②第二环境问题,由于人类因素所引起的环境问题,亦称次生环境问题。 6、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应用有哪些,简要介绍一下这些应用,并说明它们之间有何关系。 清洁生产:(企业层次)对生产过程与产品采取整体预防性的环境策略,以减少其对人类及环境可能的危害。 生态工业:(企业群落层次)按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工业,它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生产体系或环节之间的系统融合使物质和能量多级利用,高效产出或持续利用。 循环经济:(国民经济层次)对物质闭环流动性经济的简称,增长模式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 7、能源和环境系统工程的定义和任务是什么。

新能源汽车与环境保护

新能源汽车与环境保护 摘要:自1885年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发明了第一辆装有内燃机的汽车开始,世界上真正意义上的第一辆现代汽车诞生了。经历了130年的迅猛发展,汽车日益融入到了世界各地,现在已成为人类生活比可或缺的一部分,并在未来的发展中扮有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汽车需求量的增长使得人类对能源,尤其是车用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严峻的能源问题日益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突出问题。全球石油资源匮乏,我国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开发新能源汽车技术势在必行。本文综述了国内汽车的发展及研究现状,分析了汽车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对比了燃油汽车和电动汽车对环境的影响,以探寻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汽车、环境、矛盾、新能源、 一、燃油汽车与环境之间的矛盾 能源和环境正在成为影响世界汽车产业发展的两大决定性因素。就中国而言,中国是石油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专家测算,石油稳定供给不会超过20年。我国自1993年起,即成为石油净进口国。过去的10年中,中国石油需求量几乎翻了一倍。2006年进口原油1.4518亿吨,同比增长14.15%。有关专家预计,近期我国石油进口依存度将会超过50%。2010年,我国石油消费总量将达4亿吨,而国内生产能力仅为1.6亿吨。目前,中国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第三大石油进口国,同时也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能源现状同样不容乐观,面临如此严峻的形式,新能源汽车大开发与使用势在必行。 除了能源的短缺外,燃油汽车对环境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一)汽车排放的废气污染最严重 汽车的废气是目前汽车工业发展带来公害中影响最大的一部分。联合国环保组织的调查显示,目前城市中的空气污染50%来自燃油汽车的废气排放,而汽车拥有量最集中的欧美国家的一些城市,空气污染源的60%来自汽车废气。据测定,汽油、柴油动力汽车排放的废气中含有害物质达160多种,科学分析表明,汽车尾气中含有上百种不同的化合物,其中的污染物有固体悬浮微粒、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铅及硫氧化合物等。一辆轿车一年排出的有害废气比自身重量大3倍。英国空气洁净和环境保护协会曾发表研究报告称,与交通事故遇难者相比,英国每年死于空气污染的人要多出10倍。汽车废气污染严重威胁着环境发展和人类的健康与生存。 (二)报废汽车及零部件破坏环境 采用非环保工艺或零部件生产的汽车,在使用过程中和报废后,对环境的破坏作用不可忽视。例如,轮胎、座椅、仪表盘等非金属产品和玻璃钢制品、蓄电池回收利用不好,它们的存在对周围的环境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隐患。 (三)汽车噪音污染 汽车数量的增多以及制造工艺水平和维修保养能力差,在一定程度上还增加了交通噪声污染。据统计,我国部分城市的交通噪声约占城市噪声的75%。给广大民众身体和心理健康带来了很多不便。 二、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发展情况 当今世界国际汽车工业结构正在发生重大重组,由于全球汽车工业生产能力过剩,产品开发成本大幅度提高,促使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汽车工业联盟成为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潮流,90%以上大汽车公司的“强强联合”,使之形成集团优势,更具竞争力。而国际汽车市场竞争的实质是现代科技的较量,技术创新能力正成为竞争取胜的关键。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外各大汽车厂商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进行EPS(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应用研究。事实证明,新能源汽车更符合未来各个行业节能、环保的绿色发展趋势。而纯电动汽车发展迅速,则成为了新能源汽车的主力。 以下是各主要国家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 (一)日本:混合动力,节能发展 日本多年来始终在节能环保汽车的研发与产业化方面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在技术路线的选择上也呈现出多种技术共同发展的态势,但其在混合动力技术的产业化进程上取得的成就更加突出。特别是日本丰田公司和本田公司在混合动力汽车的技术研发和国际市场的推广上处于领先位置。以日本国内市场为例,由于日本国土面积狭小,居民以公共交通为主,家用轿车的年行驶里程较短,混合动力汽车经济激励弱的特点更为明显,发展的潜力很大。(二)英国:多重扶持,效果显着

能源与环境工程学导论课论文

《能源与环境工程学导论》课程论文 姓名: 学号: 201年月日

能源与环境工程学导论课论文 摘要能源与环境工程学导论对能源与环境工程专业进行了大概的介绍,使我 们对相关的本科专业内涵特点有了更多的了解,帮助我们形成较系统的专业认识。本文为对课程的一些总结和思考。 关键词能源与环境工程课程总结课程感受 1.专业现状及前景 习近平在十九大中表示: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1]世界能源需求不断增长,能源结构不断改变,石油逐渐被天然气和核能取代。 与世界能源相比,我国能源结构是富煤,贫油,少气,结构性矛盾突出,而且因此造成了燃煤污染和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环境代价高。同时,传统能源面临着资源枯竭,污染严重的严峻问题,但其在世界和我国能源结构中依然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且该形式在未来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由此可见,能源与环境是目前世界各国所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能源与环境专业在将来会有着可观的前景。 2. 课程总结:能源与环境工程学的应用 2.1燃煤发电技术 高效、清洁的 IGCC 发电技术:IGCC发电技术是指将煤炭、生物质、石油焦、重渣油等多种含碳燃料进行气化,将得到的合成气净化后用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发电技术。它有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包括气化炉、空分装置、煤气净化设备等;第二部分主要包括燃气轮机发电系统、余热锅炉、蒸汽轮机发电系统。IGCC 发电技术是未来煤炭能源系统的基础,对提高我国能源自给率、能源利用效率以及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2]目前,我国IGCC发展方兴未艾,任重道远。 2.2 新能源发电技术 2.2.1太阳能 目前成熟的太阳能发电技术主要有太阳能光热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 2 种。前者是利用光学系统聚集太阳辐射能,用以加热工质产生高温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后者是通过光电转换直接把光能转化成电能。[3] 2.2.2 核能 核能包括重核的裂变能和轻核的聚变能。目前已经商用化的裂变能是热中子反应堆, 将要实现商用化的是快中子反应堆。将来聚变能一旦实现商用化 , 那将为人类提供无穷无尽的洁净的核能。裂变能的核燃料在地壳和海洋中的储藏量,即使比较保守的估计,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因为一定规模的核动力应用而出现资源紧张的状况。而且,核电是各种能源中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小的发电方式。[4] 2.2.3 生物质能

能源与环境

能源与环境 一、能源的全球效应:气候与臭氧层 射向地球的太阳功率(除动用了一些过去的储存与暂存了一些外),大部还是最终转化为热能,以热辐射的形式散发到宇宙空间。热体辐射功率正比于绝对温度的4次方,而且发出辐射的能力与吸收辐射的能力也成正比。如果两者相等,因球面表面积是阴影面积的4倍,地表散发的功率平均为1350/4=337.5W/m2。相应的平均地面温度为278K合5摄氏度,这只是约值,因为各地反射能力的差别与大气层的复杂影响尚未仔细分析。太阳光主要是波长在0.5μm附近的可见光,而278K热体主要发射的是10.4μm附近的红外线。吸收与发射能力未必相同。特别是当大气层中含有容易吸收红外线的气体时,地面辐射会部分被大气吸收又部分辐射回来,即使返回的热功率只占1%,也可使地面平均温度上升0.7K。这很像玻璃温室,可见光容易进来而红外线却不易透出玻璃,成为温室增温的一个原因(农业气象学家认为温室还有挡风与减少气流散热的作用),故称为温室效应。而增加这种效应的气体如CO2、CH4及氟烃化合物等则称为温室气体。工业革命以来人们把数亿年前积存的煤与油大量烧掉,加之毁林与沙漠化减少了光合作用,增加了大气中的CO2、CH4与NO X。如不加控制地增长就会使地球变暖,其影响不容忽视。单以两极冰帽而论,如果融化1.2%即可使海平面上升1m。 二、各种能源的其它环境影响 就以燃煤而论,开采时要挖出相当多的废碎石,还有矸石,我国约占采煤量的10%,已占地1300km2。矸石中的硫化物缓慢氧化发热,如散热不良或未隔绝空气就会自燃,目前有9%的矸石堆正在自燃,释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及其它有害物质。为防止矿井中“瓦斯”积累爆炸,就要排风,排出大量甲烷(瓦斯)及氡。近代已有先从煤层中抽出甲烷加以利用的技术,我国的利用率约7%,现在排瓦斯4m3每吨煤(总量占天然气产量的 1/3)。坑采多须抽水,约 1.5吨水每吨煤。矿井水多受到矸石煤及其中杂质的污染。挖出的煤与石也能污染地面水。此外采空区还会塌陷(平原区为2m2每吨煤)。我国约人均(直接间接)年耗煤1吨,所以五口之家所需煤如采自平原就每年塌陷1平方米。至今在产煤区土建施工时还会遇到不知何朝何代挖开的小坑道,需要填埋补救。 以上除甲烷与自燃外,其它采掘业也有类似问题,但为产生同等的能量铀的采掘量就小得多,不过其尾矿释氡需作专门处理。煤矿可能伴生硫砷铬镉铅汞磷氟氯硒铍锰镍及镭铀钍等元素与苯并芘之类的有机物。燃烧中进入气灰或渣,有的部分分解。排气中主要是二氧化碳也有些一氧化碳,燃料中的硫大部分化作二氧化硫,对酸雨作出贡献。还有氮、氧化物,除氧化了燃料中的氮化物外还氧化了空气中的氮,炉温愈高,氮氧化物愈多。每吨煤13kg的烟尘,还有氡也随气体排出。有些场合如炼焦还会排出苯并芘。由于烧去了

最新环境学概论知识点

1、环境学形成和发展过程与传统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都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2、环境学在短短的几十年内,出现了两个重要历史阶段,第一阶段是直接运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阐明环境污染的程度、危害和机理,探索相应的治理措施和方法;第二阶段将社会科学运用于环境保护领域。 3、第二环境问题,由人类活动引起的为次生环境问题,它又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两类。 4、环境破坏包括生物环境破坏(如地下水超采、土地沙化等)和非生物环境破坏(如物种减少,草原退化等) 5、环境问题的实质:由于盲目发展、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而造成的环境质量恶化和资源浪费、甚至枯竭和破坏 6、生态系统结构是指构成生态系统的要素及其时空分布和物质、能量循环转移的路径,主要包括形态结构、营养结构和空间结构。 7、主要的生态因子包括温度、水、光和辐射、土壤及空气等。 8、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有生物生产、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及信息传递。 9、生态系统能流源于生产者对太阳能的固定,结束于呼吸及分解作用的散热过程。 10、保持生态平衡的因素包括生态结构的多样性和生态功能的完整性 11、根据来源废水可以分为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退水三大类 12、水体中的主要污染类型有物理污染、化学污染、生物污染及富营养化等。 13、水体自净过程包括物理自净、化学自净和生物自净过程。 14、工业节能减排是解决中国能源问题的关键。 15、主要的气态大气污染物有SOX、NOX、COX、VOC等 16、VOC的全称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SP的全称是总悬浮颗粒物。 17、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有CO2浓度增加引起的气候变化、酸雨和臭氧层破坏。 18、主要至酸前提物质有SOX、NOX等。 19、噪声的四大发生源有交通噪声源、工业企业噪声源、建筑施工噪声源、社会生活噪声源。 20、噪声的控制途径主要有控制噪声源、控制传播途径及接受者防护。 21、危险废物是指除放射性废物以外,具有毒性、易燃性、反应性、腐蚀性、爆炸性、传染性因而可能对人类生活环境产生危害的废物。 22、生产废物主要发生源是采掘、冶金、煤炭、火力发电四大部门。 23、我国固废污染控制工作始于80年代初期,由于技术力量和经济能力有限,80年代中期提出了以“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作为控制固废污染的技术政策。 24、根据自然资源的渊源和可利用性资源可以分为耗竭性和非耗竭性资源两大类。 25、目前世界能源消耗结构中以一次不可再生能源为主,中国能源消耗结构中以煤为主。 26、“三十二字”方针,“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27、我国环境管理的老三项制度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和排污收费制度 28、根据法律法规的效力等级,我国环境法体系包括宪法、环境保护基本法、环境资源单行法、其他部门法中关于资源环境保护的法律规范、我国参加的国际环境公约等六个层次 1、环境:以人类社会为主体的外部世界的总体,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和 2、自然环境: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能量和自然现象的总体。 3、环境质量:环境状态品质优劣的表示,对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发展的适宜程度等。 4、环境本底值:在自然状况下,环境中物质和能量的分布值。 5、环境容量:在人类生存不致受害、自然环境结构保持稳定的前提下,环境可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6、环境自净能力:在环境容量范围内,环境对进入其内部的物质和能量,具有一定的迁移、扩散、同化、异化能力。 7、环境问题: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使自然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反过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问题。

谈人口、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

浅谈人口、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中国是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的国家。经济增长,实际上就是财富的增长,而财富要用资源生产出来,还要有创造财富的环境条件。未来的下一个30年中,我们如果不转变发展模式和生活消费模式,7%—9%的经济高速增长,要满足13.33到15.5亿人口水平日益提高的生活需要,还包括他们就业手段和场所的投资和建设,中国目前现有,甚至是全球的资源和环境条件能满足吗?通过下面的分析,可以确定地说,显然是支撑不住的。中国未来人口、发展、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相当严峻。 人口规模太大与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的两难 人口超过适度规模太多。按照主流人口和经济学家们的测算,中国国土的人口承载容量在6 .5—10亿之间,适度人口规模应当在这个范围内。2009年底中国人口规模已达13 .34亿人,2040年保守估计可能会达到15 .5亿。目前,中国人均耕地排在世界倒数第6位,农业劳动力劳均耕地排在孟加拉和越南之后,为倒数第3位。中国供生活和发展的优良国土比例不大,从云南腾冲到黑龙江黑河划一条直线,只有5%的人口生活在西部64%的国土上,而95%的人口生活在东部36%的优良国土上。如果仅按东部人口密度计算,每平方公里364人,排在孟加拉(1102人)和印度(393)之后,为全球第三位! 计划生育政策调整的两难选择。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面推行计划生育,1982年定为基本国策,2001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至今少生育了3—4亿人口,为平衡中国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是谁都无法否认的。未来是继续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还是对其进行适当调整,看来存在着两难选择:一方面,如果改变政策,放开生育,2040年人口规模可能达到16 .5亿,甚至更多,从而形成就业、资源、环境等方面更大的压力,国力将不堪重负;另一方面,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在城市中长时间实行独生子女政策,未来也会存在人口年轻的红利下降,养老成本上升的问题。 水土不堪重负与生态环境不佳 有限的国土不堪巨额人口生存和发展的压力。中国有全球近20%的人口生活在全球6.44%的陆地面积上,而且人口承载的压力集中在东部。中国沙化土地面积已经达到174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12%,还有30余万平方公里潜在沙化土地,影响着4亿人口的生存和发展。从国际比较来看,中国耕地质量等级总体偏低,生产能力大于1000公斤/亩的耕地,只占6.09%。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6 .92万平方公里,受污水、固体垃圾和重金属污染的耕地占全部耕地的1/10以上,草原沙化和荒漠化面积为13 .5亿亩。与许多国家相比,中国大陆耕地质量不高并被严重污染,沙化面积大,森林覆盖率低,草原退化严重,村庄分散性密集占用耕地过多,国土灰黄不堪。 目前的淡水资源供给相当紧张,并且水资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越来越多地挤占农业用水,农业缺水在300—500亿立方米;工业用水在正常年份中,缺口达60亿立方米,经济损失2000亿元以上;667个城市中420个缺水,共计105亿立方米。从2008年对21个省级行政区的地下水位降落漏斗进行的不完全调查看,共有漏斗81个,总面积达7万平方公里。并且其趋势是,下沉越来越深,面积越来越大。而且水资源受到严重的污染。对200条干支流的409个断面检测,Ⅳ类和Ⅳ以下水质断面占到45%,28个国控重点湖Ⅳ类和Ⅳ以下水质的占78.6%。 农村水污染越来越严重,并且由于村庄分散不成规模,管网和污水厂投资太大,在经济上几乎无治理的可行性。由于农村产业和生活方式发生变化,农业化肥农药面临污染,工业废水污染,污水灌溉耕地,农业养殖粪便污染,加上村庄生活及废弃物污染,导致农村的水污染越来越严重。7亿农村人口饮用水源不合格,约有1.9亿人的饮用水有害物质含量超标,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创办于2010年,是基于对能源与环境最新认识开办的战略性新兴专业,集中体现了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洁净煤技术、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环保技术和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的集成与应用。该专业依托具有60年办学历史的能源动力学科,能源动力学科是南京师范大学工科优先发展方向,设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硕士点和“热能工程”二级学科硕士点,建有“能源系统过程转化与利用技术工程实验室”、“物质循环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两个省级研究机构和“低碳技术与能源清洁利用”、“人工环境与新能源利用技术”两个校级重点实验室。能源动力类专业已累计培养出万余名高素质人才,主要分布在热电、化工、环保、暖通等多个行业,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在秉承传统的基础上,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确立了“稳数量、提质量、重实践、强特色、求创新”精英人才培养理念,集中优质教学资源,力争在十三五期间,使得本专业的办学条件、课程体系、教学质量、管理水平、毕业生质量等达到江苏省品牌专业的要求,在国内同行业人才培养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和示范作用,并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 一、专业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 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热学、力学、电学、机械、自动控制、系统工程等宽厚基础理论,掌握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知识,能从事能源清洁生产、新能源开发、能源环境保护、节能与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开发、设备制造、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具备绿色能源、低碳经济、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理念和素质,具有很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跨学科高级人才。 本专业人才培养基本要求: (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为国家强盛、民族振兴、能源与环境事业发展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同时具有艰苦奋斗、求实创新的精神和热爱事业、遵纪守法、谦虚好学、团结合作的优良道德品质; (2)具有能动类专业的宽厚理论知识和技术基础,主要包括机械制图、力学、材料、电工电子、机械设计、计算机程序设计、自动控制原理等工程学科基础理论知识; (3)掌握本专业所需的能源与环境领域的理论知识和技术,主要包括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以及燃烧学为主要内容的学科基础理论知识; (4)掌握以能源转换原理、热力环境污染控制、生物质能源化利用技术、固体废能源化与资源化、能环测试技术、碳减排与低碳管理以及热力系统工程与仿真等为主要内容的专业知识,掌握能源清洁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开展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与设备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所必需的工程设计、运行和管理的能力;

新能源与环境保护论文

新能源与环境保护论文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题目:新能源与环境保护 学生姓名:朱健 专业班级:14能动2 学号: 学院:冶金与能源学院 新能源的与环境保护 朱健 (华北理工大学,唐山,063200) 摘要 中国的能源发展面临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等诸多问题,形势不容乐观,面对人均能源资源减少,资源分布不均,环境污染严重,经济对能源依赖程度高的现实国情,要实现以较少的能源消费增长满足较高的经济增长需求,从根本上需要依靠能源生产和使用技术的提高,提升能源效率,降低能源成本,建立节约型能源,清洁型能源,鼓励新能源,提高环保水平,新能源的发展能有效的改善环境,是环境保护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关键词:新能源;环境保护 1中国能源与环境现状 改革开放30年来,能源在满足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的同时,清洁化发展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5%,而"十二五"时期,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从2010年的%提高到2015年的12%。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环境则与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质量密切相关。能源是环境的核心问题,而能源利用是引起环境变化的主要原因。可以说任何一种能源的开发利用都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其中又以化石能源为代表的非清洁能源最为严重。我们可以认为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的直接原因就是人类活动。 随着能源消费量的不断增加,全球能源消费结构也在经历不断变革。我国2016年全年能源消费总量亿吨标准煤,比2015年增长%。煤炭消费量下降%,原油消费量增长%,天然气消费量增长8%,电力消费量增长5%。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2%,比2015年

自考 能源与环境概论 练习题

能源与环境概论练习题一 1、下列选项中,哪个属于能源() A、黄金 B、铁矿石 C、花岗岩 D、煤炭 2、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石油 B、煤炭 C、太阳能 D、天然气 3、下列不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风能 B、天然气 C、水能 D、太阳能 4、下列()项不属于新能源 A、太阳能 B、海洋能 C、生物质能 D、煤炭 5、下列哪项属于非商品能源() A、水电 B、薪柴 C、石油 D、核电 6、下列选项中属于一次能源的() A、汽油 B、柴油 C、煤油 D、原油 7、下列属于一次能源的是() A、原油 B、沥青 C、汽油 D、煤油 8、我国某地区的一次能源生产量时,()不应该被纳入统计范围 A、水电 B、煤炭 C、天然气 D、柴油 9、下列属于能源平衡分类标准的是() A、范围 B、属性 C、性质 D、空间 10、下列哪项能源平衡分类不同于其他三项() A、国家 B、企业 C、地区 D、核能 11、根据能源的形态、特征或转换和利用方式,能源可以划分为() A、可再生能源与商品能源 B、常规能源与核能 C、一次能源与商品能源 D、可再生能源与非可再生能源 12、以下列出的能源品种中,()是一次能源 A、汽油 B、沥青 C、薪柴 D、液化石油气 13、以下()不是我国能源资源所拥有的特征 A、我国能源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资源量贫乏 B、能源资源开发速度较快 C、我国能源产量以天然气为主 D、常规能源资源地理分布区域与主要能源消费区域距离较远 14、从我国能源禀赋的特征看,我国能源产量以()能源为主 A、生物质能 B、煤炭 C、石油 D、天然气 15、下列()选项不属于煤炭基地开发所引起的 A、水资源破坏 B、土地荒漠化 C、地质灾害 D、海洋生物 16、煤炭基地开发同煤电基地开发相同的约束条件是() A、水资源 B、采空塌陷 C、生态功能 D、不存在明显的约束 17、下列()中大气污染物排放不同于其他三项 A、森林火灾 B、森林植物释放 C、海浪飞沫 D、工业生产过程排放 18、下列哪项属于人为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来源() A、交通运输过程排放 B、火山喷发 C、自然尘 D、森林植物释放 19、《京都议定书》规定的6种温室气体中,不包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