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配置与规划教程

合集下载

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教材.pptx

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教材.pptx
5.2.1 动态规划概念
动态规划是用来解决多阶段决策过程最优化的一种数量方法 。其特点在于,它可以把一个n 维决策问题变换为几个一维最优 化问题,从而一个一个地去解决。
决策
决策
状态 1
状态
2 状态
状态 决策 n
3
C1
2 B1 3
1
A
1 2
3
C2
3
D
4 B2 1
4
渠道最短路径问题
C3
状态转移方程如下(一般形式)
• 2、付国伟,程声通.水质管理信息系统的 系统分析.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88
• 3、朱党生,王超,程晓冰.水资源保护规 划理论及技术.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 社,2001
第五章 水资源系统分析方法
5.1 模型化和最优化
5.1.1 数学模型
(一)数学模型是一组描述和代表真实系统的方程。
水资源管理
水资源规划1
水资源规划2
教材书目
• 1、 李广贺、刘兆昌、张旭,水资源利用 工程与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 2、汪承杰.水资源计算与评价.南京:南 京大学出版社,1992
• 3、Adamson,A.W.水资源系统规划与分 析.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
参考书目1
• 1、 现代水资源管理概论。吴季松。2002 年10月第1版。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f3 (A) = min
d(A, B1 )+ f2 ( B1 ) d(A, B2 )+ f2 ( B2 )
= min{6,7}=6
(最短路线为A→B1→C1 →D)
从水库A的调水到水库D,可以经过B、C水库调节。图示输水 渠道情况下,确定最短供水渠道。

水资源规划及利用(15)

水资源规划及利用(15)

用图形表示:
19/77
Z(m)
d
偏枯年份
(上调度线)
b
保证出力
c
工作区
Z蓄 设计枯水年
偏丰年份 (下调度线)
Z死 a
0
供水期
t(月)
20/77
由于未来来水属于丰还是枯无法确定, 所以只能依据已有的水文资料选出几 个典型年,做出几个典型年的供水期 水库蓄水指示线。
21/77
在这些曲线的右上边作一条上包线作 为供水期的上基本调度线。同样,在 这些曲线的左下边作下包线,作为下 基本调度线。
30/77
下基本调度线:
表示水电站按保证出力图工作所需的最低库 水位。当某时刻库水位低于该线所表示的库 水位时,水电站就要降低出力工作。
(二)蓄水期基本调度线的绘制
31/77
水电站蓄水期水库调度的任务:在保证水 电站工作可靠性和水库蓄满的前提下,尽量利 用多余水量加大出力,以提高水电站和电力系 统的经济效益。蓄水期基本调度线就是为完成 上述重要任务而绘制的。
(四)加大出力和降低出力调度线
39/77
而当实际库水位落于下基本调度线以下时
说明水库存水不足以保证后期按保证出力图工作,为 防止正常工作被集中破坏,应及早适当降低出力运行。
即水库运行时
40/77
41/77
1.加大出力调度线:
在水电站实际运行过程中,供水期初先按保 证出力图工作。当发现水库实际水位高于该 时刻水库上调度线相应的水位时,应加大出 力。
11//2365
Integrated water resources planning
第十五讲 沈阳农业大学 水资源规划及利用课程组
本讲主要内容:
第八章 水库调度

第九章水资源配置四水资源配置方案

第九章水资源配置四水资源配置方案

第九章水资源配置第一节概述水资源配置是指在流域或特定的区域范围内,遵循高效、公平和可持续的原则,通过各种工程与非工程措施,考虑市场经济的规律和资源配置准则,通过合理抑制需求、有效增加供水、积极保护生态环境等手段和措施,对多种可利用的水源在区域间和各用水部门间进行的调配。

水资源配置将流域水资源循环系统与人工用水的供、用、耗、排水过程相适应并互相联系为一个整体,通过对区域之间、用水目标之间、用水部门之间进行水量和水环境容量的合理调配,实现水资源开发利用、流域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促进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提高水资源的承载能力,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配置以水资源供需分析为手段,在现状供需分析和对各种合理抑制需求、有效增加供水、积极保护生态环境的可能措施进行组合及分析的基础上,对各种可行的水资源配置方案进行生成、评价和比选,提出推荐方案。

水资源配置以“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为基础,结合“需水预测”、“节约用水”、“供水预测”、“水资源保护”等有关部分进行,其所提出的推荐方案应作为制定总体布局与实施方案的基础。

水资源配置的主要内容包括基准年供需分析、方案生成、规划水平年供需分析、方案比选和评价、特殊干旱期应急对策制定等。

水资源配置在多次供需反馈并协调平衡的基础上,一般进行二至三次水资源供需分析。

一次供需分析是考虑人口的自然增长、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程度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按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格局和发挥现有供水工程潜力的情况下,进行水资源供需分析。

若一次供需分析有缺口,则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供需分析,即考虑强化节水、挖潜配套以及合理提高水价、调整产业结构、合理抑制需求和保护生态环境等措施进行水资源供需分析。

若二次供需分析仍有较大缺口,应进一步加大调整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及节水的力度,具有跨流域调水可能的,应考虑实施跨流域调水,并进行三次供需分析。

水库水资源配置与调度计划

水库水资源配置与调度计划

水库水资源配置与调度计划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对于保障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水库是调节、储存和分配水资源的重要工程,通过合理的水库水资源配置与调度计划,可以高效利用水资源,满足各项需求,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本文将探讨水库水资源配置与调度计划的重要性、相关技术和方法以及待解决的问题。

一、水库水资源配置与调度计划的重要性水库是水资源的重要储备和调节措施,通过水库来管理和分配水资源,可以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水库水资源配置与调度计划有以下重要性:1. 实现各项用水需求的平衡:水库可以储存水资源,通过调度计划,可以满足农业、工业、生活用水等多个领域的需求。

合理配置水资源,可以保证各项需求的平衡,避免水资源大量集中在某一领域,导致其他领域用水困难的情况出现。

2. 调节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水库可以通过调度计划来调节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在旱季或低水位期间,通过提前释放水库蓄水量来满足供水需求;在雨季或丰水期间,通过调节水库出库量来降低洪水风险。

适时地调度水库水量可以最大限度地解决供需矛盾,并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3. 保障水生态环境的良好状况:合理的水库水资源配置与调度计划可以保障水生态环境的良好状况。

通过合理调节水库水位、水量和流速等因素,可以维持水生态系统的平衡,保护水生态环境的完整性,提高水生态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二、水库水资源配置与调度计划的技术与方法为了制定和实施水库水资源配置与调度计划,需要依靠一系列的技术与方法来支撑。

以下是常用的技术与方法:1. 水文资料分析:水文资料是制定水库水资源配置与调度计划的基础,包括历史水文数据、水库水位、水量观测数据等。

通过对水文资料进行分析,可以了解水库的水资源状况、水库的调节能力以及供需矛盾的情况,为制定合理的调度计划提供依据。

2. 水文数学模型:水文数学模型是模拟水库水资源配置与调度计划的重要工具。

通过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可以模拟水库的水位、水量和流速等参数的变化规律,辅助制定合理的水资源配置和调度计划。

优化配置水资源的措施

优化配置水资源的措施

优化配置水资源的措施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可是个非常重要的事儿呢,下面我就来给大家详细讲讲都有哪些措施。

一、工程措施1. 修建水库- 原因:- 水库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水罐子”。

大家都知道,自然界中的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是很不均匀的。

有时候雨水多得像老天爷在泼水,一下子河流就涨水了;有时候又干旱得像沙漠,河流都快干涸了。

修建水库就是为了把雨水多的时候的水存起来,等到缺水的时候再用。

- 具体操作方法:- 首先得选好地址,一般会选择在河流的峡谷地段,这里地形狭窄,建坝比较容易,而且能存很多水。

然后就开始修建大坝啦,大坝的类型有很多种,像混凝土坝、土石坝等。

施工的时候得按照严格的工程标准来,要确保大坝的质量,毕竟这可是要拦住大量的水呢。

比如说三峡大坝,那可是一项超级巨大的工程,建设者们经过多年的努力,才把这个宏伟的“水罐子”建成。

- 预期效果:- 水库建成后,能够调节河流的径流量。

在洪水期,水库可以拦住洪水,减轻下游地区的洪水灾害;在枯水期,又能放水补充下游的水资源,保障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水。

同时,水库还可以用来发电,一水多用,就像一个勤劳的小蜜蜂,在水资源优化配置里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2. 跨流域调水工程- 原因:- 有些地区水资源特别匮乏,而有些地区水资源相对丰富。

就好比一个人在沙漠里渴得要命,另一个人在水乡却水多得用不完。

跨流域调水就是把水从多的地方调到少的地方去。

这样可以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让更多的地区都能有水用。

- 具体操作方法:- 这可不是个简单的事儿。

首先得进行详细的水文地质勘察,搞清楚水源地的水量、水质,以及沿线的地形地貌。

然后规划好调水线路,要避开地质条件不好的地方,比如容易发生地震、山体滑坡的区域。

接着就是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啦,要修建渠道、隧洞、渡槽等输水设施。

像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从南方的长江流域调水到北方的黄河流域等缺水地区,工程浩大,涉及到很多省份。

- 预期效果:- 跨流域调水工程能够大大改善调入地区的水资源状况。

水利工程资源配备计划方案

水利工程资源配备计划方案

水利工程资源配备计划方案1. 背景介绍水利工程是指为了保障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而实施的各种建筑工程和设施。

水利工程资源配备计划方案是为了合理配置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中所需的各种资源,包括人力、物资、资金等,保障水利工程的顺利实施和有效运行。

本计划方案将包括水利工程项目的资源需求分析、资源配备计划制定、执行和监督等内容。

2. 资源需求分析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前,必须对所需资源进行充分的调查分析,包括人力资源、物资资源、资金资源等。

具体包括:(1)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水利工程建设中最重要的资源之一。

需要对建设项目所需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工程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等进行详细的需求分析和定量评估。

(2)物资资源:水利工程所需物资涉及到各种建筑材料、机械设备、工程车辆等。

需要对这些物资的种类、数量和供应渠道进行详细分析,保证在建设过程中能够及时供应。

(3)资金资源: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资金的来源、使用和管理是项目能否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

需要对项目的资金需求、筹措渠道和使用计划进行详细的分析。

3. 资源配备计划制定在完成资源需求分析后,根据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制定资源配备计划。

具体包括:(1)人力资源配备计划:根据项目的规模和特点,制定项目所需各类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和配备比例,并结合项目进度安排和建设计划,制定人力资源配备计划。

(2)物资资源配备计划:根据项目的施工周期、工程量和工程特点,分析项目需求的各类物资资源,并结合供应商的实际情况,确定物资采购计划和供应保障措施。

(3)资金资源配备计划:按照项目的预算和资金计划,明确资金需求的周期和额度,确定资金筹措渠道和使用计划。

4. 资源配备计划的执行和监督资源配备计划的执行和监督是保证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具体包括:(1)人力资源执行和监督:根据人力资源配备计划,组建项目团队,明确各人员的职责和工作任务,建立有效的人员管理制度和绩效考核机制,保证项目团队的协作高效运作。

水资源配置工程方案

水资源配置工程方案

水资源配置工程方案1. 简介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有效地配置和管理水资源,保障人民生活和生产的需求,对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方案将围绕水资源配置工程展开,提出科学合理的水资源配置方案,以实现水资源的科学开发利用、合理配置和有效保护,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 目标本方案的主要目标是科学合理配置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障水资源供需平衡,加强水环境保护,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具体包括:-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浪费,保证用水需求;- 优化水资源配置结构,改善供水质量,提高供水可靠性;- 加强水资源管理,保障水资源安全和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增强水资源保障体系建设,推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3. 工程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方案拟定以下工程方案:- 加强水资源科学调度与管理。

通过完善水资源信息网络,建立水资源评估、监测和预警机制,加强水资源调度和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障水资源供给。

同时,加强对水资源的测绘和调查,实现对水资源的全面掌握和科学合理配置。

- 强化水资源保护和环境治理。

加大对水资源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加强水源地保护、水土流失治理和水体污染治理,提高水资源保护水平,保障水质安全,改善水生态环境。

- 改善供水设施和设备。

加大对供水设施和设备的投入,改善供水设施和设备,提高供水质量和供水可靠性。

同时,优化供水管网,提高供水输配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

- 加强水资源节约利用与管理。

提高公众水资源节约意识,推广节水技术和设备,鼓励水资源回收再利用,以减少水资源浪费。

加强对水资源的全程管理,加大水资源执法力度,减少水资源非法开采和污染。

4. 实施步骤本方案的实施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制定水资源配置工程实施计划。

结合当地的水资源状况和需求,制定水资源配置工程实施计划,明确工程任务、投资规模、实施目标和时间表。

- 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

水资源规划及利用课程设计

水资源规划及利用课程设计

水资源规划及利用课程设计一、选题背景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日益成为世界性的难题,对于加强水资源的规划与管理、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经济社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加强对水资源的规划及利用已成为当前国家发展的重要方向。

二、课程设计内容1.研究区域概况分析本课程设计的研究区域为中国西北地区的某个城市,首先需要对该城市的人口、发展状况、水资源状况等进行概况分析,为后续的规划工作提供依据。

2.水资源评价为了更好地了解所研究区域的水资源状况,需要对该地的水资源进行评价,包括水量、水质、水文环境等方面的考察和分析。

通过对水资源的评价,为后续的规划工作提供依据。

3.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根据所研究区域的概况分析和水资源评价结果,进行水资源的规划和管理,主要包括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节约用水、水资源优化配置等方面的内容。

4.生态环境保护在水资源的规划和管理过程中,也需要兼顾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

通过对生态系统的保护,提高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5.经济效益评估在水资源的规划和管理过程中,也需要考虑经济效益。

本部分主要涉及水资源规划与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和效果的评估,分析对当地经济的贡献和实际收益。

三、课程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践环节的探索和实践,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水资源规划与利用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提供实用技能的培养。

四、课程设计要求1.学生需明确选题,建议选择与未来职业相关的研究课题。

2.学生需认真撰写文献综述和实践报告,提高实践能力和报告撰写水平。

3.学生需着重培养综合分析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精神。

4.实践过程中,要注意实践过程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系统化,确保实践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五、结语本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水资源规划和管理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市场竞争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