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治疗原则
运动系统畸形

东营市人民医院关节外科
3 4
诊断与鉴别诊断:
骨性斜颈
鉴 别 诊 断
颈部感染、颈椎结核
颈椎自发性半脱位
眼肌异常与听力障碍
东营市人民医院关节外科
3 5
先天性肌性斜颈的治疗和预后 治疗原则:早发现、早治疗、早获得好效果
非手术治疗:<1岁,按摩、手法扳正,须坚持3-6个月
治 疗 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无效者,胸锁乳突肌切断术。
双侧大腿内侧皮肤皱褶不对称,患侧皮纹较健侧深陷
患肢短缩,牵拉患侧下肢时,可闻及弹响声或触及弹响感
患侧肢体伸直或屈髋位时,髋关节外展受限
跛行(单侧脱位)或摇摆步态“鸭步”(双侧脱位)
东营市人民医院关节外科
3
DDH的临床表现(二)
Allis征:双髋、膝屈曲60°,两腿并拢对齐,患膝低于健侧
特 殊 体 征
东营市人民医院关节外科
3 5
脊柱侧凸的治疗:
治疗目的:纠正畸形、获得稳定、维持平衡
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治疗原则:Cobb角<25°注意观察侧凸 进展若每年进展>5°、Cobb角>25°,严格佩戴支具矫形;胸 椎侧凸Cobb角在25°-40°之间,应用支具矫形;Cobb角>40° 支具治疗每年加重>5°,应考虑手术治疗; Cobb角>50°, 手术治疗;胸腰段、腰段侧凸>35°则行手术治疗。
东营市人民医院关节外科
3 2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病理基础:
跗骨间 关节内收
踝关节 跖屈
累及到的骨组织: 胫骨、距骨、跟 骨、足舟骨、糓 骨和跖骨
足前部 内收内翻
跟骨略 内翻下垂
累及到的肌肉:胫 后、胫前肌、小腿 三头肌、踇长屈肌 趾长屈肌、踇内收 肌等。
足踝肌力平衡加软组织松解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26例分析

术提 供方 便 。
32 跟 腱 延 长 注 意 事 项 :跟 腱 延 长 切 口应 偏 内后 侧 , 以防 皮 .
学 说 。其 治疗 方法 有保 守 和手术 治疗 两 种 ,治疗 原 则是 治疗 越 ]
早 ,效果 越好 。2 0年 3 ~20 年 3 ,采用 陆裕 朴等设 计 的软 00 月 08 月
后 肌 前移 优 于胫前 肌 外移 [ 5 】 后 肌腱 前移 手术 操 作复 杂 ,创伤 。胫 大 ,骨 问膜 穿 出处易粘 连 。除 非胫 前肌 缺如或 发育 不 良时采用 胫
后 肌腱前 移 。
3 软组 织 松 解要 点 :跟腱 延 长及 胫 前 肌外 移 点确 定 后 手法 矫 . 4 正 足部 畸形 仍 未 消失 者 ,后 内侧 关 节 囊 ( 关 节 后侧 、距 下关 踝 节 、三角 韧带 浅层 ,距 舟关节 、舟 跖关 节 、跖趾 关节 ) 松解 至关 重 要 。彻底 松解 后仍 有 内收 畸形者 ,需 行足外 侧 柱短缩 ,克 氏针
[】 5 王汉 中, 成林 _ 性马 蹄 内翻足 软组织 松解 胫 前和胫 后肌 腱 唐 先天
左 右 为佳 ,太早 患 儿 足 发育 差 ,手 术操 作 难 度 大 ;太 晚 行 走后
负 重加 快 畸形 发 展 。早 期 应 正 确 指 导家 属 进 行手 法 矫 正 ,为手
外移 的 比较 [ . 医学 , 0 , (7:88 J吉林 ] 2 72 1) 3 . 0 8 1
35 50
吉林 医学2 1年 7 0 0 月第3 卷第2 期 l l
足 踝肌 力平衡加 软组织 松解治 疗先 天性 马蹄 内翻 足2  ̄ 分析 61 J
陈新 中 ,冯 鹏 ,薛森林 ,黄广智 ,王 忠 ,刘志富 ,白义仁 ( 陕西省延安市人 民医院 ,陕西 延安 7 6 0 10 0)
Ponseti技术治疗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愈 。平均治疗时 间 1 、 , 14周 总治愈 率 9 ,%。全部 病例均 在 63
随访 中, 随访 1 4个月 , —1 平均 l 月 , 关节跖屈 、 0个 踝 背伸功 能 正常 , 2例 2足 足长 较对侧 短 0 5c 除 . m外 , 2 余 5例足 外形 正 常。9例已会 行走 , 步态正常 。
19 8d矫 正后 应 用 改 良丹尼 夜 间 固 定 器 维持 治疗 。矫 正标 准 : 部 外展 6 ̄ 、 翻 2  ̄背伸 2 ̄跟腱 无 紧 张 。结 果 0 . , 足 0 ~7 外 0、 0,
3例 3足通过应用 P ne 手 法矫 正、 os i t 系列石膏固定治愈 , l .%(/ 7 ;3例 3 足 通过应用 Pne 手法矫正 、 占 1 1 3 2 )2 1 osi t 系列石 膏
足外展 6 ̄ 1 0 , 侧行经皮 跟腱延长术 、 一侧 开放跟 腱延长术 治 另
【 关键词 】 足畸形 ; 先天性 ; 膏, ; 石 外科 手法 , 骨科
先天性 马蹄 内翻足是/ J 常见先天性畸形 , JL , 发病率 为 1 o %, 病因不 明。本文应用 Pne 技术… 治疗 J J 先 天性 马蹄 内翻 osf i JL , 足2 例, 7 观察其疗效 。
向跖屈方向偏转 , 头部呈 楔状 ; 骨向 内侧 移位 , 近内踝 , 舟 靠 与
距骨头 的内侧面 构成关 节 ; 跟骨在距 骨下 内收 、 翻位 。跗骨 内
关节功能上是相互依存 的, 任何一块 跗骨的活动都会 引起相邻
骨骼 的移动 , 其活动度取决 于关节 面的形 状和交错韧带 的方位
与结构 ; 马蹄 足的高弓与后 足 的内翻或旋 后 有关 , 第一跖 骨 是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护理

三
术后护理
1.基础护理 患儿多为全麻, 麻醉未清醒前应去枕平卧, 头偏向一侧, 防止呼吸道分泌物误吸。术后可用软枕抬高患肢15~ 30°, 以利血液
四
功能锻炼
患儿术后麻醉反应消失,即可指导患儿在床上练习肌肉收缩和舒
展训练,主要为足趾锻炼。 术后一般4-6周拆除石膏,拆除石膏后根据年龄及畸形不同还需 要佩戴不同的支具,年龄较小的孩子需要佩戴专业的ponseti支具维 持矫形,一般为1年左右,畸形程度重的需要延长佩戴时间,期间不 建议下地负重,年龄较大患儿需要佩戴功能位的踝托维持矫形,一般 为1-2个月,可佩戴支具下地负重。拆除石膏后即开始进行足部按摩 及功能锻炼,以主动和被动相结合,每天4-5次,每次约20分钟。主 动即让患儿自行活动踝关节各个方面的肌肉锻炼;被动以增加踝关节 背伸、外展、外翻位的活动。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护理
一
孩子一出生时就能发现。男多于 女,单侧或双侧发病,双侧多见。
术后准备
二
术前护理
1.患儿术前晚12:00禁食、禁水。术前一天认真清洁皮肤, 修剪指、 趾甲(涂有指甲油者,请家属务必清洗干净)。如有活动性假牙、牙
套及助听器者必须取出。
回流, 减轻肿胀。密切观察肢端皮肤温度、颜色以及足背动脉搏动及
感觉情况, 如出现皮肤苍白、发凉、发绀、脉搏减弱或消失等情况, 及 时通知医生处理。若术后使用外固定架固定,要经常检查外固定架有
无松动, 避免由于外固定架松动而影响伤足矫正。如若使用石膏外固
最新骨科考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1、骨筋膜室综合征:是四肢骨筋膜室内的肌肉和神经组织因急性严重缺血而发生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好发于前臂掌侧和小腿。
2、病理性骨折:由于骨骼疾病如:骨髓炎、骨肿瘤导致骨质破坏,受轻微的外力作用即发生骨折称病理性骨折。
3、石膏综合征:石膏背心固定术的病人,因上腹部包裹过紧,影响进食后胃的容纳和扩张功能,可导致腹痛、呕吐。
胸部石膏包裹过紧,可出现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
4、压疮:是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软组织溃烂和坏死。
5、关节脱位:骨的关节面失去正常的对合关系6、牵引:是骨科应用较广泛的的治疗方法,是利用适当的持续牵引力和对抗牵引力达到整复和维持复位。
7、骨折:指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的中断。
8、腰椎间盘突出症:指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突出,刺激或压迫马尾神经根所引起的一种综合征。
1、骨折的一般症状是疼痛和压痛、局部肿胀和瘀斑、功能障碍。
2、皮肤牵引适用于老年及小儿患者的四肢骨折,重量一般不超过5kg,时间一般为2—4周。
3、骨科病人中常见的肢体畸形有足下垂畸形、膝关节屈曲畸形、髋关节屈曲畸形肩内收畸形。
4、骨盆骨折的并发症:腹膜后血肿、盆腔内脏器损伤、膀胱或后尿道损伤、神经损伤。
5、化脓性关节炎好发于髋关节和膝关节。
6、先天性肌性斜颈的处理原则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7、运动系统理学检查按望、触、动、量顺序进行。
先查健侧、后查患侧先查病变远处、后查病变进处。
8.根据骨折端是否与外界相通分为闭合性骨折、开放性骨折。
9、骨折病人进行急救时应掌握一般处理、伤口包扎、妥善固定、迅速转运原则。
10、牵引复位包括骨牵引和皮牵引。
11、脊柱结核的局部症状与体征是疼痛、脊柱畸形、寒性脓肿及窦道、截瘫。
12、四肢发育畸形中最常见的是先天性髋脱位,临床按其脱位程度分为髋关节发育不良髋关节半脱位、髋关节脱位,三型。
13、骨折的专有体征是畸形、反常活动、骨擦音和骨擦感。
应用潘塞提技术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18例体会

天) 3例 ; 婴 儿 期 (9天~ 小 2 6个 月 )2例 ; 婴 儿 期 (8 天 ~ 1 大 11 1 2月 ) 例 ; 儿 期 (~ 1 幼 13岁 ) 例 ; 儿期 ( 1 少 3岁 以上 ) 例 。 1
2 治 疗方 法
具 , 具 应 全 天 穿 戴 3个 月 , 夜 间 1 h 白 天 2 3 , 2 h 支 以 2, ~ h 每 4 可 取 患) i 卧 位 ,在 哺乳 或 这 是 很 重 要 的 一 步 其 以 纠 正 足 弓 为
主, 即将 第 一 跖 骨 抬 起 。 前 足 内 翻后 从 脚 掌 面 看 足 弓既 不 将
高 也 不 平 坦 . 此 位 置 上 第 一 次 长 腿 石 膏 管 型 , 前 后 足 排 在 将 列 恢 复 正 常 足 弓 , 足 的 有 效 外 展 , 正 内 收 、 翻 是 必 要 对 纠 内 的 。第 二 、 、 三 四次 石 膏 , 括 稳 定 距 骨 头 , 足逐 渐 外 展 , 包 将 将 距 骨头 定 位 后 , 蹄 足所 有 畸 形 同 时矫 正 , 屈 除 外 。 马 跖
该位 置 6 s然后 放 松 。循 环 反 复 操作 , 次维 持 5 lmn 手 0, 每 一 O i, 法幅度及用力要轻柔 , 以患 儿 是 否 哭 闹为 度 , 以最 大 限度 的 足 跖 屈外 展 位 作 为 石 膏 固定 的位 置 , 力 幅 度 过 大 有 可能 伤 用 及 尚未 骨 化 或未 完 全 骨 化 的跖 骨 所 在选 定 的矫 正位 置 , 膝关 节屈曲 9 0度 , 长 腿 管形 石 膏 固定 , 端 达 大 腿 的 中 部或 下 用 上 1 。 免 石 膏脱 落 , /避 3 同时 维 持 小腿 适 度 的外 旋 。
本 组 先 天 性 马蹄 内 翻足 ( 硬 型 )8例 3 僵 1 0足 , 中男 1 其 1
妥善处理马蹄足并发症避免病情恶化

及时治疗:发现病情变化 后,及时进行治疗,避免
病情恶化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 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饮 食、运动等,有助于病情
的恢复和稳定
05
马蹄足并发症的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的重要性
恢复关节功能:康复训练可以 帮助患者恢复关节功能,提高 患者的运动能力。
预防病情恶化:通过康复训练, 可以预防马蹄足并发症的进一 步恶化,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鞋子的选择:选择柔软、透气、 有弹性的鞋子,避免穿高跟鞋 或硬底鞋
鞋垫的调整:根据马蹄足的具体 情况,调整鞋垫的形状和厚度,
以适应马蹄足的形状和需求
定期更换鞋垫:定期检查鞋垫 的磨损情况,及时更换新的鞋
垫,保持鞋垫的良好状态
03
马蹄足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轻度并发症的处理
观察病情:密切 观察病情变化, 及时发现并发症
药物治疗:使用 抗炎、止痛等药 物进行治疗
物理治疗:使用 热敷、按摩等物 理疗法进行治疗
康复训练:进行 适当的康复训练, 增强肌肉力量和 关节稳定性
定期复查:定期 到医院复查,了 解病情变化和治 疗效果
中度并发症的处理
及时就医:出现中度并 发症时,应立即就医,
避免病情恶化
药物治疗:根据医生的 建议,使用适当的药物
马蹄足并发症的种类
01 关节疼痛:马蹄足患者常见的并发症, 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
03
神经损伤:马蹄足患者由于长期活动受 限,可能导致神经损伤,影响感觉和运 动功能
05
心理问题:马蹄足患者由于长期活动受 限,可能导致心理问题,影响生活质量
肌肉萎缩:马蹄足患者由于长期活动受 限,可能导致肌肉萎缩,影响生活质量
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和禁忌症
《Ponseti方法和经皮跟腱切断术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后残余畸形的影响因素初步研究》

《Ponseti方法和经皮跟腱切断术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后残余畸形的影响因素初步研究》一、引言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是一种常见的足部畸形,给患儿的生长发育及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
Ponseti方法和经皮跟腱切断术是两种常用的治疗方法。
然而,治疗后仍可能出现残余畸形的情况,这主要与多种因素有关。
本文旨在初步探讨Ponseti方法和经皮跟腱切断术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后残余畸形的影响因素。
二、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Ponseti方法和经皮跟腱切断术在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然而,治疗后仍可能存在残余畸形的问题,这既影响了患者的外观,也可能影响其行走功能。
因此,深入研究影响残余畸形的因素,对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三、Ponseti方法与经皮跟腱切断术简介Ponseti方法是一种非手术治疗方法,主要通过连续性石膏固定和逐步矫正来达到治疗目的。
经皮跟腱切断术则是一种手术治疗方法,通过切断跟腱来矫正足部畸形。
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适用于不同年龄、病情的患者。
四、残余畸形的影响因素(一)患者因素患者年龄、病情严重程度、遵医嘱情况等是影响残余畸形的关键因素。
年龄较小的患者治疗后恢复较快,但若病情严重,治疗难度较大。
此外,患者遵医嘱情况也会影响治疗效果,如是否按时复查、是否按医生建议进行康复训练等。
(二)医生因素医生的治疗经验、技术水平、对病情的判断等也会影响治疗效果。
如医生对病情判断不准确,可能导致治疗方案不合理;技术水平不过关,可能导致治疗过程中出现误差。
(三)治疗方法因素Ponseti方法和经皮跟腱切断术的治疗效果及残余畸形的发生率也可能因治疗方法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例如,Ponseti方法更适用于年龄较小的患者,而经皮跟腱切断术更适用于病情较重的患者。
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对于减少残余畸形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五、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近五年内接受Ponseti方法和经皮跟腱切断术治疗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者资料,分析患者年龄、病情严重程度、遵医嘱情况、医生治疗经验、技术水平、对病情的判断以及治疗方法等因素与残余畸形的相关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治疗原则,以矫正畸形为主,早期畸形矫正,足功能均可恢复。治疗可分为四个时期。
1、1岁以内的婴儿,哺乳时,由母亲及一名助手共同协助进行手扳法矫正,婴儿屈膝(使跟腱松弛),
助手固定患儿膝关节,操作者一手握患儿踝关节上方,一手托扶足前部跖面,用力使患足外翻,外展及背
伸,每日2次,手法轻柔,免致骨伤,矫正适度即可。畸形矫正后用柔软绷带,由足内跖面向足背外方向
缠绕,固定足于矫正位,严密观察,切莫过紧,以免影响足部血运,若是畸形矫正显著改善,脚的外展背
伸弹性抗阻力消失,即可改换足托持续维持矫正位,这种方法应持续到患儿满1周岁后,一般疗效满意,
如果畸形未完全矫正,也可使痉挛的软组织变得松弛,为进一步治疗奠定良好基础。
2、1—3岁,分期手法矫正,石膏固定,全身麻痹下患儿仰卧屈膝15度,或俯卧屈膝90度,助手扶
持膝关节及小腿。术者一手托足跟,矫正足跟内翻下垂,一手平推足前跖面,同时矫正下垂内翻内收畸形,
在足矫正位,由股中部至跖趾关节,屈膝15度石膏管型固定。1—2岁,每2周更换1次,2—3岁,每月
更换1次。术后注意石膏压迫,患儿哭闹不安。即刻去医院检查,在容易受压的骨质突出部位开窗。
以上两种方法,对轻型足内翻下垂畸形,如能严格遵循操作规则,认真处理,不仅没有并发症,儿童
多数患儿畸形能够矫正,维持疗法,可应用Denis-Browne轻便夹板。
3、3—15岁,对于手法治疗失败者,或未经治疗的患者,可用软组织松解手术治疗。该手术包括以下
几个步骤:(1)跟腱延长:跟腱延长应放在手法矫正足前部内设内翻畸形之后,因为紧张的跟腱可构成矫
正足前部畸形的杠杆臂,否则即失去跟骨结节的支撑点,常用的延长方法,有以下两种:1)直视下延长:
硬末外或全身麻醉。沿着跟腱外侧旁,取弧形切口,上至肌腱肌腹相接处,下止于跟骨结节,切口长约
8—18c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腱鞘,然后用尖刀,与跟腱垂直,刺入其中央,由上向下,纵行切块跟
腱,跟结节处切断其内侧半,肌腹端切断外侧半,待足畸形矫正后,作2字形延长。2)皮下跟腱延长:全
身麻醉,患儿俯卧,在无菌下操作,助手一手扶持膝关节,保持伸直位,另一手握足前部使其足背屈,跟
腱挺紧,其方法如下:斜切延长法:由跟骨结处清皮月尖刀将跟腱由下向上作额状面形切断,保留前侧腱
旁膜,保持跟腱血供,足背伸牵拉延长。直切延长法:在跟腱的下端与肌腹端,用尖刀垂直刺入跟腱上下
两端的中心,肌腹端切断跟腱外侧半,跟结节端切断内侧半,足背伸牵拉,跟腱于鞘膜内延长,延长的跟
腱。(3)关节囊切开及韧带切断:矫正跟骨内翻畸形,需将三角韧带及跟距关节囊切断,不缝合,待手法
将跟骨内分矫正后,依靠纤维性愈合,为了术后短期内预防胫后、趾长屈,拇长屈等肌腱及血管神经向距、
跟骨之间移位,三角韧带与关节囊应在不同平面切开为宜。
4、跖腱膜切断
直视下跟骨结节处切断术:切口内,在助手将足外翻外展背伸拉紧跖腱膜时,刀尖伸至跖腱膜下,由
跟骨结节处切断该腱膜起点,待足跖面能够放平,显示跖腱膜完全切断。经皮跖腱膜切断术:助手一手握
患足前部分,另一手扳着足跟,使跖腱膜挺紧,易于摸清,在无菌下操作,术者左手摸着跖腱膜,右手持
小尖刀,由跖腱膜内侧缘与皮肤之间,平行经皮刺入跖腱膜下方,然后刀尖旋转90度,刀刃向腱膜,轻轻
用小的拉锯动作切断,直至足跖面松弛,足弓趋向正常即可,刀尖刺入不宜过深,防止损伤足跖部血管、
神经。完成上述软组织松解步骤后,注射扶持混侧膝关节于伸直位,术者左手握住足跟,用力外翻,矫正
跟骨畸形,右手推足前部,背伸、外展,外翻,根据矫正位置,缝合所有延长的肌腱,逐层关闭伤口,无
菌包扎,用管型石膏固定患肢屈膝15度,足于矫枉过正位,石膏管型上起大腿中上部下至跖趾关节,以防
脱落,对严重型先天性足翻下垂畸形,2—3个月更换一次石膏,每次均应在麻醉下矫正畸形,直至足畸形
完全消失,改用矫形足托,半年内日夜穿戴,半年后改换矫形鞋,此鞋外缘略高,底面略向外此偏斜,鞋
跟外缘略高和长于内缘。
5、患足畸形矫正成功指标:a、足可自由在各个方向被动、主动活动。b、足应位于小腿纵轴外展约
40度—50度。c、足跖面较平(原先足凹陷)。d、X线检查:足纵弓及横弓基本恢复正常,跟骨纵轴与距
骨纵轴形成正常角度。e、足跟后面观略偏向外侧。
6、预防并发症
a、预防局部皮肤坏死,延长胫后,趾长屈及拇长屈等肌腱的足内侧切口与跟腱延长切口较近,两切口
之间皮瓣比较狭窄容易缺血性坏死,预防措施:软组织松解手术前,经常按摩足内侧皮肤,促进血液循环,
其次跟腱延长切口尽可能偏向跟腱纵轴线的外侧,呈弧形切口。两切口间皮瓣相对增宽。
b、小腿青枝骨折或踝部骨骺分离,手法扳正,应循序渐进,按压轻柔,不依用力过猛,其次助手与术
者密切配合,以防发生意外。
c、石膏压迫,形成褥疮:石膏固定前,骨骼突出部位用脱脂棉垫好,但不宜过厚以免影响手法扳正效
果,石膏管型尚未凝固正在塑形时,切忌用手指按压,石膏干燥后,患儿哭闹不安,即提示石膏可能有压
迫,应及时就医,骨质突起部位开窗观察。 d、血液循环障碍:石膏固定时,必须显露出五个足趾,告诉
家长严密观察。若足趾苍白,患儿叫嚷脚麻痛,有可能动脉缺血,足趾肿胀,呈青紫色,并出现水泡,提
示静脉回流障碍。不论动脉缺血或静脉回流障碍,均可导致脚或肢体坏死,应立即采取措施,轻者局部开
窗减压,严重者,暂时取掉石膏管型,仔细观察,待血运恢复后,再次石膏管型矫正,固定。
7、15岁以后的治疗,手法矫正不满意,软组织松解亦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或严重足内翻下垂畸形未
经治疗者,适应三关节融合手术(跟距、距舟和跟毂关节),术后石膏固定,直至关节骨性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