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仪末梢血与静脉血结果比较(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致临床上的误诊、漏诊。
造成标本放置后结果不准确的因素很多,日常工作中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种:(1)标本中水分的蒸发[223]。
工作中,一般采取开盖进样模式,避免不了标本的蒸发,同时外界温度的升高加速了标本的蒸发。
(2)被测试物质自身的化学代谢,如糖的酵解,在离体的环境中,血液中的葡萄糖以每小时5%~6%的速度进行酵解,血糖浓度随时间急剧下降。
为提高检验水平,增加检验结果的可信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减少放置时间过长带来的误差:(1)提高检验人员的业务水平,改进实验室的操作流程,缩短标本从采集到上机的时间;(2)使用具有盖子的真空采血管采集血液,减少标本中水分的蒸发量;(3)对于血糖的测试使用NaF/ED TA抗凝的试管采集血液,抑制葡萄糖的酵解。
参考文献
1柏苏红.生化标本放置时间对测定结果的影响[J].实用医技杂志,2003,10(5):455.
2胡少春,曾祥军.COBASMIRA生化分析仪样品架上标本放置时间对结果的影响[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2,23(2):121.
3梁群,马福广,曾伟宏.标本放置时间对KX221型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结果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4,3
(3):1882189.
(收稿日期:2008203224)
血糖仪末梢血与静脉血结果比较
何 磊(山东省莱芜钢铁集团医院特钢分院检验科 271105)
【摘要】 目的 探讨GT21630血糖仪测定手指末梢血、静脉全血血糖与Microlab300半自动生化仪测定静脉血清血糖的差异。
方法 随机选择门诊查血糖的患者,用日本京都GT21630血糖仪同时测定手指末梢血及静脉全血血糖,然后静脉全血1h内离心,在生化仪上用葡萄糖氧化酶法(简称GOD法)测定血清血糖。
结果 末梢血与静脉全血血糖以及静脉血清血糖(GOD法)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静脉全血血糖仪法结果与GOD法静脉血清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末梢血血糖结果比静脉血清血糖结果偏低,在使用GT21630快速血糖仪检测末梢血血糖时结果须乘以校正系数。
【关键词】 血糖; 血样采集; 血糖仪; 末梢血; 静脉血
中图分类号:R446.112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229455(2008)142875202
血糖仪检测血糖因其简便快速、易于掌握的特点,愈来愈多地用于临床糖尿病患者的床边检验以及患者的自我检测。
为了探讨血糖仪检测末梢血血糖的准确性,本文对30例门诊检测血糖患者的末梢血、静脉全血以及静脉血清血糖结果作了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试剂
1.1 仪器 日本京都GT21630快速血糖测定仪;日本京都
G L UCOCARDⅡ血糖试纸,批号7H5A4S;荷兰Microlab300半自动生化分析仪。
1.2 试剂 血糖试剂盒(葡萄糖氧化酶法,简称GOD法),河北保定长城试剂公司产品,批号20070518;质控血清,批号070891,中生北控生化试剂公司产品。
2 实验方法
2.1 血糖仪精密度观察 用血糖仪连续测定定值质控血清(靶值6.85mmol/L)20次,测得均值为6.28mmol/L,变异系数(CV)值4%,重复性良好。
2.2 准确度比较 先取患者末梢血用血糖仪测定,同时抽取患者静脉血,先用血糖仪测定全血血糖结果,然后打入试管1h 内分离血清,用GOD法测定静脉血清的血糖结果。
生化仪均作日常质控,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
3 结 果
30例门诊检测血糖患者血糖仪检测手指末梢血结果为(6.46±2.72)mmol/L,静脉全血为(7.50±2.97)mmol/L;生化仪检测静脉血清血糖结果为(7.62±3.11)mmol/L。
通过配对t检验发现,末梢血、静脉全血血糖仪法结果以及静脉血清GOD法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末梢血血糖结果偏低。
而静脉全血血糖仪法与静脉血清GOD法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血糖仪法末梢血糖结果与血清GOD法的相关系数r=0.9672,Y=1.11X+0.45,两法相关性良好,静脉血清血糖值/末梢血血糖值为1.18。
4 讨 论
京都GT21630血糖仪采用电化学原理(酶电极法),葡萄糖在固定于试纸垫上葡萄糖氧化酶的作用下与铁氰化钾起反应,生成亚铁氰化钾,同时产生电子流,电子流的大小与血糖的浓度呈正比,通过仪器的微电脑处理,转换出葡萄糖的浓度。
因其操作简便,试纸单独包装,用血量少且自动吸样,保证了结果的准确可靠,因而受到广大糖尿病患者和临床医生的欢迎。
国际临床化学家联合会提出,血糖仪的测定结果应统一以生化分析仪血浆葡萄糖浓度表示[1],因为血浆标本用的是草酸钾氟化钠作防凝集,2mg/mL可在24h内阻止葡萄糖分解。
目前,大多数临床实验室是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或己糖激酶法测定血糖浓度,检测的标本是血清或血浆,而血糖仪用的标本是手指末梢全血。
由于葡萄糖溶解于水,红细胞中溶解葡萄糖的水分仅为血浆的80%,所以血浆葡萄糖结果较全血略高[2];同理,当患者的红细胞压积很高或很低时,这些差别会更明显,在使用快速血糖检测仪检测血糖与静脉取血检查血糖作对比时,要注意这些差别。
一般情况下,全血葡萄糖浓度比血浆低10%~15%[3]。
本文用的是血清标本,有文献报道血清与血浆的葡萄糖浓度无差异[4],只是在用血清标本时,要尽快离心测定,以防血液中葡萄糖分解而引起血糖降低。
一般实验室大多在1h内收集标本开始测定,所以本文选择在1h内离心。
张文艳等[5]用ON ETOUCHⅡ血糖仪测定微血管全血血糖
(CB G),同时用GOD测定静脉血清血糖(VSG)。
结果VSG高于CB G10.8%。
本文测得静脉血清血糖值/末梢血血糖值为1.18,与文献报道基本相符。
通过以上研究表明,末梢血血糖仪法的结果与静脉血清结果相关性良好,但结果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鉴于以上原因,医生应对血糖仪的特点向患者做解释,提醒患者在疗效观察中不要过分依赖血糖仪的测定结果,应定期到化验室做静脉血清的血糖检测。
医护人员或糖尿病患者在使用GT21630快速血糖仪检测血糖时,结果须乘以校正系数,这样才能与生化仪血清血糖结果相当。
尽管如此,血糖仪对于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做自我检测仍不失为快速、简便、理想的测定仪器。
虽然从理论上讲静脉血清血糖值高于静脉全血值,但本文结果可看出,GOD法静脉血清血糖结果与血糖仪法静脉全血结果两者无差别,GT21630直接测静脉全血不必用系数校正。
这可能与仪器的设置有关,因为仪器是针对末梢血而设计的,该仪器说明书上也告知不要把静脉血直接用于血糖仪,当然作为快速床边检验或自我检测是很少有用静脉血的,否则就失去了它的快速方便之优点。
为尽量减少血糖仪测定误差,在使用GT21630血糖仪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不要用碘酒或者碘伏消毒,否则血糖值会偏高;(2)用75%乙醇消毒,消毒液要擦干净以免稀释血液使其结果降低;(3)采手指血时,使血液自然流出,避免挤压使组织液混入血液而影响结果;(4)测量时请勿抓握血糖仪插试纸附近的地方,因为此处内部为温度传感器;(5)将检测试纸插入仪器后,一定要在3min内完成操作过程。
总之,在使用快速血糖仪测定血糖时,只要注意引起误差的因素,综合考虑与静脉血清(浆)的差异,作为新兴的医院内床边检测血糖的即时检验,将愈来愈发挥出它的重要作用[6]。
参考文献
1池胜英,陈筱菲,徐克,等.33台快速血糖仪调查结果分析[J].临床检验杂志,2005,23(2):160.
2陈惠黎.生物化学检验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0.262.
3康格非,巫向前.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39
4赵玲莉,马慧英,贾军.西宁市健康居民血糖含量随年龄增长而增长的趋势研究[J].检验医学,2007,22(3):361.
5张文艳,王明山,刘勇,等.血糖监测仪测定微血管全血血糖的临床研究[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1999,5(3):46.
6涂学亮,王坤,李珍,等.两种方法对葡萄糖测定结果的比较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7,4(6):5252526.
(收稿日期:2008204207)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灰区”结果探讨
周艳萍,倪诗强,黄勇进(湖北航天医院检验科,湖北孝感 432000)
【关键词】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实验室技术和方法; 灰区
中图分类号:R446.6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229455(2008)142876202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 ISA)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简便快速、成本低等优点,已成为检验科免疫室应用最广泛、最基础的实验项目之一。
常用于感染性疾病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的抗原和抗体检测。
定性EL ISA的结果判断方式以商品试剂盒所设定的阳性判定值(cut2off value,CO)为界线,当样品的检测信号值如吸光度值(A)超出CO值时,即判断为反应性(reactive,国内通常称为阳性),反之则判为非反应性或阴性。
在实际工作中作者发现,处于CO值附近的结果重复性差,容易引起假阴性和假阳性。
这些结果可能会影响被检者的就业、升学和献血等,甚至引起医疗纠纷。
对这些临界结果的报告和处理,一直困扰着临床检验人员。
因此应引起重视,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1 何为“灰区”
“灰区”是指在定性EL ISA测定中,处于CO值附近临床意义可疑的一部分结果。
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测定为例,在建立了一个EL ISA测定方法的基础上,用该EL ISA 试剂先检测5000例非乙型肝炎感染者血清标本和2000例随机选取的HBsAg阳性血清标本,分别可以得到阴性(x= 0.06,s=0.019)和阳性(x=1.5,s=0.628)参考血清的吸光度均值和标准差(假定其为正态分布)。
这样如以吸光度值为横轴,标本数量为纵轴,就可以得到一个如图1所示的分布图。
使用正态分布的u检验,根据单侧99.5%的可信限,可以得到“灰区”的范围为0.08~0.11[1]。
图1 EL ISA测定的“灰区”
2 引起“灰区”结果的原因
2.1 定性EL ISA试剂盒CO值设定的影响 CO值的上移或下移,可导致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的出现,CO值的确定就是要使得到的测定结果假阳性和假阴性发生率最低。
2.2 标本因素的影响 除标本中被检物含量较低,HOO K效应外,还包括内源性和外源性干扰因素。
内源性干扰因素有类风湿因子、补体、高浓度的非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异嗜性抗体和某些自身抗体等;外源性干扰因素有标本溶血、标本凝固不全、标本被细菌污染等。
2.3 操作因素的影响 EL ISA操作步骤复杂,每一步操作不当都会对结果产生影响。
如加样引起的非特异性吸附,标本间互相污染,洗板次数不够或过多而引起假阳性或假阴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