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石的物理性质

宝玉石的物理性质
宝玉石的物理性质

第4章 宝石的物理性质

宝玉石的物理性质是由其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所决定的,因此不同的宝玉石种,物理性质各不相同。宝玉石的物理性质不仅可以用来鉴定宝石,在宝石的琢磨、加工中,也必须考虑宝玉石的物理性质对加工工艺过程的影响,同时,宝玉石的美丽外观和耐久性,从本质上来说取决于宝玉石的物理性质。

4.1宝石的力学性质

4.1.1解理、裂开和断口

晶体在外力的作用下沿特定的结晶方向破裂成光滑平面的性质称为解理,破裂面称为解理面。解理总是在原子或离子连接薄弱的面网之间产生,因此解理面总是平行于晶体结构中面网密度较大的面网,阴阳离子电性中和的面网,同号离子相邻的面网以及最强化学键的方向。

解理是晶体的固有性质,可以根据解理鉴定宝石矿物。在宝石加工中,质量较次的部分可以利用解理除去。但是总的说来,解理对于宝石和宝石加工不利的方面可能多于有利的方面。

例如,平行解理面的方向抛光宝石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再加上易产生解理的宝石在研磨抛光时有可能裂成两片或更多碎片,使这种宝石的加工成为困难,黄玉具有完全的底面解理,宝石工匠在加工黄玉时,必须保证没有小面平行于解理面,而是使小面与解理面之间至少有5°的夹角。否则,细磨和抛光均可导致小面粗糙不平。

如果在晶体结构中的某些面网之间存在着由细小包裹体构成的夹层,或者存在着聚片双晶,当晶体受力之后,会沿着这些方向破裂成光滑平面,称为裂理面。裂理不是晶体的固有性质,而是与生长环境有关。因此,同一种宝石,有的产生裂理,有的则不产生。

断口则是矿物或岩石受力后产生的不规则破裂面,如蛋白石的贝壳状断口,软玉的锯齿状断口等。

4.1.2硬度

宝玉石硬度的大小体现了宝玉石抵抗外来机械作用力——刻划、压入、研磨的能力。宝玉石的硬度是其内部结构牢固性的一种表现,这种牢固性主要取决于化学键的类型和强度。

4.1.2.1莫氏硬度计

德国矿物学家莫斯选择了10种硬度不同的常见矿物,按照彼此抗刻划能力的大小顺序排列,构成莫氏硬度计。这是种矿物和对应的莫氏硬度为:

1滑石;2石膏;3方解石;4萤石;5磷灰石;6正长石;7石英;8黄玉;9刚玉;10金刚石。

莫氏硬度计中的每一种矿物,都可以被所有硬度高的矿物刻划,同时又可以刻划所有硬度低的矿物。

4.1.2.2硬度的意义

宝石的硬度是决定宝玉石耐久性的重要的因素。一些年代久远的宝石首饰表面会出现划痕,变“毛”并失去光泽,这是因为许多宝石的摩氏硬度小于7,而空气中的尘埃主要是由摩氏硬度为7的细粒物质组成,磨蚀无休止的作用于这些宝石,但是其作用的结果往往许多年之后才变的显著。此时,宝石应重新抛光。同时,珠宝商应对买主说明摩氏硬度小于7的宝石耐久性的不足。

玉是多矿物或单矿物集合体,在不同的矿物微晶之间,或者同种矿物微晶的不同取向上都存在着硬度差异。在抛光的过程中,如果使用的磨料的硬度较低,甚至低于玉中较硬的矿物的硬度,则较软的部分磨蚀速度大于较硬的部分,于是在玉的表面留下轻微不规则而且非常细小的凹坑,称为橘皮效应。

4.1.2.3硬度测试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硬度测试带有破坏性,所以在宝石测试中不做或只是最低限度使用。

一套由摩氏硬度计中的矿物组成的硬度笔,适用于测定未抛光的材料、雕刻品或雕像形式的装饰宝石。这种测试只能在宝石不易被发现的部位进行,此时,测试者需用放大镜观察测试结果,以确保只有极小的刻痕。

使用硬度笔时,总是从软笔到硬笔依次进行,以便获得唯一的一道刻痕。这条刻痕,应该是所有能刻划待测材料的硬度笔中,硬度最低的那支笔留下的刻痕。如果反顺序使用硬度笔,那么,在你找到能够刻划材料的最低硬度的笔之前,可能已经有不止一道的刻痕了。

不同硬度的宝石如果混装,较软的宝石表面会受损,特别是与钻石包在一起时,受损更明显。锆石尽管较硬(摩氏硬度6.5-7.5),但是性脆,即使稍微于其它软的物质接触,就立即产生磨损;甚至用宝石包装纸松散地包装,其小面边棱也会产生破损,这种现象称为纸蚀。

4.1.3密度和相对密度

密度指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单位g/cm3。相对密度指在4o C及标准大气压条件下,材料的密度与等体积水的密度的比值。

相对密度(SG)=材料在空气中的质量/ 等体积水的质量

宝石的精确比重可以用静水称重法求出,精度取决于所用天平的灵敏度,操作过程,宝石的大小等因素。精确称出宝石在空气中的质量(W1)、宝石在水中的质量(W2);等体积水的质量等于宝石在空气中的质量(W1)减去宝石在水中的质量(W2)。宝石的相对密度即可以用下式求出:

SG=W1 / W1 - W3

此外,还可以使用一套已知比重的重液,来测定宝石的近似比重。

比重或密度是宝玉石的重要参数,在有些宝玉石种的鉴定中需要精确测定比重值,宝石比重也是区别有机宝石以及塑料仿制品的重要依据之一。

4.2宝玉石的光学性质

4.2.1颜色

技术问题可以得到不同精确度的回答。如果孩子问母亲“草地为什么是绿色的?”可能得到的回答是:“就是这样的”。这个回答的含义显然是说绿色是草的固有性质。见识较高的回答可以是:草之所以呈现绿色是因为它反射绿光而吸收其它所有颜色的光。

颜色不是物体的固有性质,它只是光作用于人的眼睛而在大脑中产生的一种感觉,这种光是从物体表面反射或透过物体后到达我们的眼睛的。激发人的眼睛和大脑的色觉需要三个条件:①白光光源;②与白光作用(吸收、反射、衍射、干涉、色散等)的物体;③接受光信号的健康的眼睛和解释它的大脑。

4.2.1.1白光的组成

白光是由七种不同波长的单色光组成。波长范围大致在400~700nm,能量在1.7~3.1eV之间,这七种单色光大致的波长范围,根据牛顿的经典细分是:

红—700~630nm;

橙—630~590nm;

黄—590~550nm;

绿—550~490nm;

蓝—490~440nm;

靛(紫)440—400nm。

白光通过棱镜或光栅可以分解产生这些颜色的光谱,这种现象称为色散。

4.2.1.2宝玉石颜色的成因

颜色有不同的成因,要解释颜色的一切起因,至少需要援引五种理论或表达形式,而要想严格论述这些理论中的任何一种,都至少需要整整一卷书。宝玉石颜色的成因,主要有五类不同的情况:

⑴过渡元素离子致色(晶体场理论)

当一个过渡元素(V、Ti、Cr、Mn、Fe、Co、Ni、Cu)的离子处于结晶场中时,它的d轨道就要发生分裂,从而形成不同的能级,这些能级之间的能量差,一般与可见光的某个波长相对应。如果宝石中含有某种过渡元素离子,当白光通过宝石时,由于受到光的激发,过渡元素离子d电子层中电子会发生跃迁,即从能量较低的d轨道(称为基态)跃迁到能量较高的d轨道(称为激发态),在此过程中,电子强烈吸收特定波长的色光,从而使宝石呈现剩余波长的颜色。

⑵电荷转移致色(分子轨道理论)

d电子的跃迁过程,不仅可以发生在过渡元素离子的内部,而且在晶体结构中相邻的离子之间也可以发生。电子从一个离子的轨道跃迁到相邻另一个离子的轨道上,叫做电荷转移,此过程中,电子吸收了特定波长的色光,从而使宝石呈色,电荷转移主要有两种情况:

①相邻过渡元素离子间的电荷转移

当一个过渡元素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氧化态(如Fe2+和Fe3+、Mn3+和Mn2+、Ti3+和Ti4+)在同一晶体结构中并存时,相邻离子间的电荷转移比较容易发生,这种转移使离子的价态发生短暂的改变(10-15s)。根据涉及的两个阳离子是否相同,又可以分为同核电荷转移(如Fe2+→Fe3+)和异核电荷转移(如Fe2+→Ti4+)。蓝宝石就是Fe2+→Ti4+之间的异核电荷转移致色。在蓝宝石的晶体结构中,Fe2+和Ti4+是代替Al3+占据八面体配位位置。当受到可见光的激发,电子会从Fe2+移向Ti4+,即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能级差为2.11eV,相当于黄橙光的能量,因此,Fe2+的电子在转移给Ti4+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吸收黄橙色的光波,使宝石呈现蓝色。

②中心阳离子与周围阴离子之间的电荷转移

这种电荷转移多发生在金属阳离子与氧离子之间,如O2-→ Fe3+之间、O2-→Cr3+等。O2-→Fe3+的电荷转移吸收可以从紫外一直到蓝光波段,蓝紫光的吸收使宝石呈现黄色。黄色蓝宝石、黄色绿柱石的黄色,均是由O2-→ Fe3+之间的电荷转移所致。

⑶能带致色

根据原子结构模型,自由原子中的每一个电子,都位于一定的能级上,各能级相互分立而不连续。但是在晶体结构中,由于原子之间的距离很小,每一个原子的外层电子,都与相邻近的原子中的电子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结果使原子轨道重叠,并发生能级分裂,这些能级间的能量

差很小,每个能级都分布在具有一定宽度的能量范围内,构成能带。完全被电子占据的能量较低的能带称为满带;部分被电子占据的能量较高的带称为导带。满带和导带之间的能量间隔称为禁带或带隙。

如果带隙的宽度,即它的能量间距比可见光的能量(3.1eV、紫端)大,可见光不足以激发电子向较高的能带跃迁,可见光可以全部通过,宝石为无色透明。

当带隙宽度小于可见光的能量(1.77eV),所有的可见光都用来激发电子从满带向导带跃迁,所有的可见光均被吸收,宝石为黑色或灰色。

若带隙宽度恰在可见光的能量(1.77~3.1eV)范围之内,则与带隙宽度相当的那部分可见光被吸收,剩余的色光构成宝石的颜色。

许多透明晶体的带隙宽度都大于可见光的能量,在正常情况下,可见光不足以激发电子,这时宝石为无色。但是,当宝石结构中含有杂质元素时,这种电子的跃迁过程就可以发生,从而引起宝石对可见光的选择吸收,使宝石呈色。

金刚石的带隙宽度为5.5eV,纯净时无色。当结构中含有少量的氮时,由于氮原子最外层有五个电子,比碳原子多一个,这个多余的电子在带隙中形成一个杂质能级,称施主能级,使带隙之间的能量差降低,可吸收紫光,使金刚石呈黄色。当含有少量的B 时,由于B最外层有三个电子,每一个B代替C都缺少一个电子,构成空穴,这种空穴可以接受来自满带的电子,形成一个受主能级,使金刚石呈蓝色。

⑷色心致色

色心是能够吸收可见光的晶格缺陷。在这种机制中,尽管不含有色素离子,颜色的产生还是与电子的运动状态有关。

①电子色心:在晶体结构中存在阴离子的空位,这个空位有从周围捕获电子的能力。当一个阴离子的空穴捕获到一个电子之后,这个电子具有占据不同能级和吸收光的能力,即在可见光的激发下,这个电子会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同时吸收可见光而使宝石呈色。

自然界产出的萤石(CaF2),有些呈紫色,没有分析出任何杂质元素与这种紫色有关;任何无色的萤石,即使是人工合成的极为高纯的晶体,如果用高能辐射源照射,都可以产生这种紫色。

在萤石的结构中,一个Ca2+周围与八个F-相连,在受到辐射时,F-容易离开它的正常位置,这样就在原来位置上形成F-的空位,这个空位会从周围捕获电子,在可见光的激发下,这个电子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中,吸收了红、黄、绿、蓝大部分色光,仅使紫光透出,使应萤石呈紫色。

②空穴色心:在晶体结构中存在阳离子空穴,空穴周围的阴离子有成对电子,这些成对电子中的一个可以由高能辐射释放出来,形成不成对电子,同时吸收部分可见光而使宝石呈色。

在实验室合成水晶时,如果加入少量铝,则在形成的无色水晶中,每10000个Si4+中有一个被Al3+取代,这种材料如果受到辐射,则会转变为褐色或黑色的烟晶,将烟晶加热到4000,又恢复了无色。

在水晶中,每一个Si4+提供4个正电荷与两个O2-提供的4个负电荷平衡。但是Al3+只能提供三个正电荷。当Al3+代Si4+时,就会多出一个负电荷,出现阳离子空穴;这时,铝离子周围的某个氧离子的一个电子所受到的吸引力就会减弱。为了维持结构的电中性,就必须存在另一个带一个正电荷,并能占据邻近间隙位置的阳离子,即在铝离子的附近存在一个质子(H+)。当受到辐射时,从Al3+周围的氧中能够释放出一个电子,这个电子会被H+俘获形成氢原子。

O2-→O-+e或[AlO4]5-→[AlO4]4-+e,于是e+H+→H

这样在每一个[AlO4]4-原子团中就有一个不成对电子,这个电子受到可见光的激发会从低能级跃迁至高能级,同时吸收可见光的大部份或全部吸收,使水晶变为褐色或黑色的烟晶。

如果代替硅的是Fe3+,则会出现浅黄色,即黄晶;辐射黄晶,会得到紫色的水晶,即紫晶。紫晶加热后恢复黄色。

短波紫外线、X射线、γ射线、α粒子,质子、中子等都可以用做辐射源,辐射产生的颜色稳定性与辐射源能量的大小有关,高能辐射源能一般能产生稳定的色心,但是有些会在宝石中留下残余放射性;能量较低的辐射源,穿透深度小,颜色仅分布在表面,而且易于退色。

⑸几何、物理光学致色

①干涉:由两列具有相同波长、相同振动方向和恒定相位差的光波在空间迭加时,在交迭区形成的恒定的加强和减弱的现象,称为光的干涉。干涉是波的一个重要特性。波在交迭区域中,有的地方振动加强,有的地方振动减弱,形成干涉图样。单色光的干涉图样是明暗相间的条纹,白光的干涉图样是彩色的条纹。

与单纯的干涉作用有关的颜色有拉长石的变彩等。在拉长石的结构中,存在着由聚片双晶构成的薄层,可见光射入这些薄层时,会产生薄膜干涉,当从一定的角度观察时,能够看到鲜艳明亮的干涉色,以蓝色最为常见,绿色、橙色较少见。

②衍射:是指光在传播过程中通过障碍物边缘或孔隙、狭缝时偏离直线传播的行为。衍射产生的颜色是由于衍射光线的干涉作用。衍射光束之间干涉产生颜色,主要见于衍射光栅中,也可以在蛋白石,日冕、日晕、及一些动物中见到。

蛋白石是一种天然含水非晶质二氧化硅(SiO2.n H2O),结构中二氧化硅小球体在三维空间规则排列,球体之间存在水分子,如果球体的大小十分均匀,就形成了三维的衍射光栅,可能出现的颜色与球的大小和入射角有关,如果球太小,只有紫外部分被衍射,此中蛋白石不出现干涉色。直径大于338 nm,衍射被限于红外。当直径在在138~338nm之间,可以出现不同的干涉色。

③散射:光波在介质中传播时,部分光波偏离原来方向而分散传播的现象。引起光散射的原因有二:一是由于介质中存在其它物质的微粒;二是由于介质自身密度的不均匀。

瑞利散射;入射光在线度小于光波长的微粒上散射的现象。散射光的波长与入射光相同。散射光的强度与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波长越短,散射强度越大。即短波光的散射强度要比长波光大的多。例如,日光中蓝色光被大气中微小的尘埃的散射要比红光强10倍以上,所以天空是蓝色的。由于红光不易被散射,所以太阳及附近的云就特别红。

米氏散射:当散射粒子大于光波长时,各种波长的的光波都可以被散射,此时只能看见白色散射,如雾和低云层的细水滴中就是这种散射。

④色散:

白光通过透明物体的倾斜平面时,分解成为它的组成波长称为色散,并由此形成可见光光谱。

宝石的色散是可以测量的。利用太阳光谱中波长为686.7nm的光(B线)和430.8nm的光(G 线)分别测出宝石的折射率,两个折射率的差值,就是每一种宝石的标准色散值,所以色散值又称为BG间隔。按照色散值的大小将色散分为三个等级:低色散(<0.019);中色散(0.020~0.029);高色散(>0.030).高色散的无色透明宝石,如果切磨比例合适,则色散可以从宝石冠部看见,此时宝石具有璀璨夺目的外观,即具有火彩。有色或深色宝石,色散会被本身的颜色所掩盖,即使色散值较高,也不会有明显的火彩。

此外,利用色散现象制作色散元件—分光镜,可以观察宝石的可见光吸收光谱。分光镜也是

宝石鉴定中的重要仪器。

能显示明显色散的宝石有:

锰铝榴石:0.027;

钇铝榴石:0.028;

锆石:0.039;

钻石:0.044;

扎镓榴石:0.045;

榍石:0.051;

翠榴石:0.057;

立方氧化锆:0.065;

钛酸锶:0.19;

合成金红石:0.28。

⑤包裹体

宝石中含有色的包裹体时,宝石的颜色其实是包裹体的颜色,显微镜或放大镜下可以观察到这些有色包裹体。

4.2.2多色性

光性非均质体的光学性质随方向变化,对光波的选择吸收和吸收总强度也随着方向变化。这种由于光波在晶体中的振动方向不同,而使晶体的颜色发生改变的现象称为多色性。

有色的一轴晶晶体有两个主要的颜色,分别与N o和N e的振动方向相当,称为二色性;有色的二轴晶晶体有三个主要的颜色,分别于N g、N m、N p的振动方向相当,称为三色性。

多色性的明显程度与宝石性质有关,对同一种宝石,则与观察方向有关。当观察方向平行与光轴时,宝石不显多色性;当观察方向垂直光轴(一轴晶)或光轴面(二轴晶)时,宝石的多色性最明显。

4.2.3透明度

透明度:光穿过宝石时,被吸收的越少,宝石的透明度越高。透明度可分为四个等级:透明、半透明、微透明、不透明。透明度是决定宝石美丽的重要因素,一般单晶宝石要求有高透明度;而玉则以半透明为好。

4.2.4光泽

宝石表面的明亮程度,与宝石折射率和抛光程度有关,宝石折射率越大,抛光程度越好,则光泽越强。金刚光泽;玻璃光泽;蜡状光泽;丝绢光泽;树脂光泽珍珠光泽

4.2.5宝玉石的发光性

宝石在外来能量的激发下发出可见光的性质,称为发光性。激发源可以是紫外线、X射线、摩擦、加热等。宝石鉴定中常用的激发源为紫外线、X射线

发光的本质是电子从激发态迁回基态并以可见光的形式发射能量。因此,电子首先要从某种外部能源获得较高能量,跃迁到激发态;然后再从激发态迁回基态,同时发射较低形式的能量即可见光。

宝石在紫外线或X射线的照射下发出某些可见光,激发源撤除后发光立即停止,这种发光称为荧光;如果激发源撤除后、发光仍然可以持续一段很短的时间(几秒钟)这种发光称为磷光。

4.2.6宝石的特殊光学效应

4.2.6.1猫眼效应

在光的照射下某些弧面型的宝石表面会出现一条明亮的光带,像猫的眼睛,故名。

产生猫眼效应的条件:

①宝石中必须存在一组平行密集排列的针状、纤维状包裹体;

②将宝石加工成弧面型,并使宝石的底面与包裹体的排列方向平行,使光能够从弧形表面下的包体表面反射出来,形成一条明亮的光带。

具有猫眼效应的宝石称为猫眼宝石。已知最名贵的猫眼宝石为金绿宝石猫眼。按照国际习惯,只有金绿宝石猫眼可以直接称为猫眼,而其它猫眼宝石,都必须在猫眼前面加宝石的矿物名称,如石英猫眼、电气石猫眼等。

4.2.6.2星光效应

光照下某些弧面型宝石表面出现的通常呈四射或六射的星状闪光,称星光效应。

产生星光效应的条件:

①宝石至少含有在两个方向上定向分布的针状或纤维状的包裹体;

②切磨宝石呈弧面型,并使宝石底面与包裹体所在的平面平行。

4.2.6.3变彩效应

薄膜或欧泊特有的结构引起光的反射、干涉或衍射、干涉作用,由此产生的随观察角度或光源的移动而变化的颜色称为变彩。

4.2.6.4变色效应

宝石在不同波长的光照下呈现不同的颜色,这种现象称变色效应。

变石是典型的具有变色效应的宝石,它在日光下为绿色,在白炽灯下为红色。这是因为金绿宝石的可见光吸收光谱中有两个明显的色光透过带,一个在绿波波段,另一个在红波波段。由于日光中绿色成分偏多,因此透过的光波中以绿色为主,宝石呈绿色;白炽灯光中红色的成分偏多,透过宝石的光波以红色为主,宝石显红色。

作业:

一、解释下列术语:

1变彩效应;2 变色效应;3 发光效应;4 猫眼效应;5 星光效应;6色散与火彩;7 橘皮效应;8 纸蚀。

二、在测试宝石的相对硬度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三、在玉石细磨和抛光中,会产生橘皮效应,试解释它产生的原因。

四、研究解理的方向和完善程度对于宝石鉴定及其加工有和意义?

五、什么称为色心?什么是电子色心?空穴色心?举例说明这两种类型的色心致色的原因。

六、宝石颜色的成因主要包括那五种类型?举例说明。

七、什么是多色性?那些有色宝石可以具有多色性?为什么?

珠宝玉石鉴赏考试复习

1. 珠宝玉石(Gems) 珠宝玉石是指可以用来做装饰品、工艺品或纪念品的各种(含)岩石矿物材料,是对天然珠宝玉石(包括天然宝石、天然玉石和天然有机宝石)和人工宝石(包括合成宝石、人造宝石、拼合宝石和再造宝石)的统称,简称宝石。 其中 天然宝石是指天然矿物单晶(包括一些双晶); 天然玉石是指天然岩石(矿物集合体或非晶质体(或称玻璃体)); 天然有机宝石是指直接或间接通过自然界生命活动形成,全部或部分由有机物质组成的矿物岩石材料,养殖珍珠也归于此类。 狭义的宝石主要是指天然珠宝玉石,也就是自然界形成矿物单晶或集合体(岩石)。 2\人工宝石是指完全或部分由人工生产或制造的用作首饰或其它装饰品的材料。包括合成宝石、人造宝石、拼合宝石和再造宝石。 合成宝石是指完全或部分由人工制造且自然界有已知对应物的晶质或非晶质体,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晶体结构与所对应的天然珠宝玉石基本相同。 人造宝石是指人工制造的且自然界无已知对应物的晶质或非晶质体。 拼合宝石是指由两块或两块以上材料经人工拼贴且给人以一个整体印象的珠宝玉石。 再造宝石指通过人工手段将天然珠宝玉石的碎块或碎屑熔接或压结成具整体外观的珠宝玉石。 2. 宝石的特点 要成为宝石,一般要具备3个主要特点,即:美观、耐久、稀少。 (1)美观:是宝石最重要的特点,否则就是一般的矿物岩石。宝石的美观程度主要取决于四个因素,即:颜色、净度、透明度和特殊光学效应。 就某种颜色来说,最好符合正、浓、阳、匀四点。 3、所谓硬度(hardness),是指矿物抵抗外力刻划、压入或研磨的能力。代表矿物的一种机械强度。 根据外力对矿物的作用方式,可分为刻划硬度、压入硬度和研磨硬度。 刻划硬度在1822年由Friedrich Mohs提出,也称摩斯(氏)硬度。 压入硬度也称维氏硬度,是一种绝对硬度。 此外,生物化石其实也是一类,可以归入观赏石,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观赏石。 全球珠宝玉石主要分布在几个区域带上(见下页图) 1. 北美西部—南美洲一带 2. 非洲东南部 3. 澳洲 4. 南亚(伊朗、印度、缅甸、斯里兰卡、泰国、越南等) 5. 俄罗斯的乌拉尔一带 全球钻石主要产于南部非洲、澳大利亚和俄罗斯。有色宝石主要产出国有缅甸、哥伦比亚、斯里兰卡、澳大利亚、巴西,也称“色石五大国”

乙醛

乙醛 【知识要点】 1.乙醛的分子组成与结构 乙醛的分子式是O H C 42,结构式是,简写为CHO CH 3。 注意 对乙醛的结构简式,醛基要写为—CHO 而不能写成—COH 。 2.乙醛的物理性质 乙醛是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密度小于水,沸点为C 8.20。乙醛易挥发,易燃烧,能与水、乙醇、氯仿等互溶。 注意 因为乙醛易挥发,易燃烧,故在使用纯净的乙醛或高浓度的乙醛溶液时要注意防火。 3.乙醛的化学性质 从结构上乙醛可以看成是甲基与醛基()相连而构成的化合物。由于醛基比较活 泼,乙醛的化学性质主要由醛基决定。例如,乙醛的加成反应(碳氧双键)和氧化反应(醛 基氢),都发生在醛基上。 (1)乙醛的加成反应 乙醛分子中的碳氧双键能够发生加成反应。例如,使乙醛蒸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通过热的镍催化剂,乙醛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说明:①在有机化学反应中,常把有机物分子中加入氢原子或失去氧原子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乙醛与氢气的加成反应就属于还原反应。 ②从乙醛与氢气的加成反应也属于还原反应的实例可知,还原反应的概念的外延应当扩大了。 (2)乙醛的氧化反应 在有机化学反应中,通常把有机物分子中加入氧原子或失去氢原子的反应叫氧化反应。乙醛易被氧化,如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乙醛能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乙酸: 注意 ①工业上就是利用这个反应制取乙酸。 ②在点燃的条件下,乙醛能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乙醛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O H CO O CHO CH 22234452+??→?+点燃

乙醛不仅能被2O 氧化,还能被弱氧化剂(如银氨溶液和新制备氢氧化铜悬浊液)氧化。 银氨溶液的制备: 在洁净的试管里加入1 mL 2%的3AgNO 溶液,然后一边摇动试管,一边逐滴滴入2%的稀氨水,至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此时得到的溶液叫做银氨溶液)。再滴入3滴乙醛,振荡后把试管放在热水中温热。 实验现象 不久可以看到,试管内壁上附着一层光亮如镜的金属银。 实验结论 化合态的银被还原,乙醛被氧化。 说明: ①上述实验所涉及的主要化学反应为: ++ +↓=+4 23·NH AgOH O H NH Ag []O H OH NH Ag O H NH AgOH 223232)(·2++=+- + []O H NH Ag NH COO CH OH NH Ag CHO CH 23 4 3233322)(2+↑+↓++→+++- - + 由于生成的银附着在试管壁上,形成银镜,所以这个反应又叫做银镜反应。 在这个反应里,1mol 的醛基氢原子对应着2mol 的银。 ②银镜反应常用来检验醛基的存在,工业上可利用这一反应原理,把银均匀地镀在玻璃上制镜或保温瓶胆。 ③配制银氨溶液是向3AgNO 稀深液中逐滴加入稀氨水,直到最初生成沉演恰好溶解为止。滴加溶液的顺序不能颠倒,否则最后得到的溶液不是银氨溶液。银镜反应的实验条件是水浴加热,不能直接加热煮沸。制备银镜时,玻璃要光滑洁净。玻璃的洗涤一般要先用热的NaOH 溶液洗,再用水洗净。 注意 ①这里所说的有机物的氧化反应、是指反应整体中某一方物质的反应。从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统一性上看,整个反应还是氧化还原反应,并且反应的实质也是电子的转移。 ②结合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和乙醛的还原反应可知,乙醇与乙醛之间能在不同条件下相互转化: ③做本实验要注意:配制银氨溶液时,应防止加入过量的氨水,而且随配随用,不可久置。 此外,另一种弱氧化剂即新制的2)(OH Cu 也能使乙醛氧化。 在试管里加入10%的NaOH 的溶液2mL ,滴入2%的4 CuSO 溶液4~6滴,振荡后加入乙醛 溶液0.5mL 加热到沸腾,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试管内有砖红色沉淀产生。 实验结论 在加热的条件下,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发生化学反应。 说明: ①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的反应实验中,涉及的主要化学反就是 ↓=+- + 22)(2OH Cu OH Cu O H O Cu COOH CH OH Cu CHO CH 223232)(2+↓+?→?+? 实验中看到的沉淀是氧化亚铜,由乙醛与氢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乙醛被氢氧化铜氧化。在这个反应里,1mol 的醛基氢原子可以还原出1mol 的Cu 2O 。

(完整版)油层物理

油层物理第一章() 一、掌握下述基本概念及基本定律 1.粒度组成:构成砂岩的各种大小不同颗粒的重量占岩石总重量的百分数。 2.不均匀系数:累积分布曲线上累积质量60%所对应的颗粒直径d60与累积质量10%所对应的颗粒直径d10。 3.分选系数:用累积质量20%、50%、75%三个特征点将累积曲线划分为4段,分选系数S=(d75/d25)^(1/2) 4.岩石的比面(S、S p、S s):S:单位外表体积岩石内孔隙总内表面积。Ss:单位外表体积岩石内颗粒骨架体积。Sp:单位外表体积岩石内孔隙体积。 5.岩石孔隙度(φa、φe、φf):φa:岩石总孔隙体积与岩石总体积之比。φe:岩石中烃类体积与岩石总体积之比。φf:在含油岩中,流体能在其内流动的空隙体积与岩石总体积之比。 6.储层岩石的压缩系数:油层压力每降低单位压力,单位体积岩石中孔隙体积的缩小值。 7.地层综合弹性压缩系数:地层压力每降低单位压降时,单位体积岩石中孔隙及液体总的体积变化。 8.储层岩石的饱和度(S0、S w、S g):S0:岩石孔隙体积中油所占体积百分数。S g;孔隙体积中气所占体积百分数。S w:孔隙体积中水所占体积百分数 9.原始含油、含水饱和度(束缚水饱和度)S pi、S wi:s p i:在油藏储层岩石微观孔隙空间中原始含油、气、水体积与对应岩石孔隙体积的比值。S wi:油层过渡带上部产纯油或纯气部分岩石孔隙中的水饱和度。 10.残余油饱和度:经过注水后还会在地层孔隙中存在的尚未驱尽的原油在岩石孔隙中所占的体积百分数。 11.岩石的绝对渗透率:在压力作用下,岩石允许流体通过的能力。 12.气体滑脱效应:气体在岩石孔道壁处不产生吸附薄层,且相邻层的气体分子存在动量交换,导致气体分子的流速在孔道中心和孔道壁处无明显差别 13.克氏渗透率:经滑脱效应校正后获得的岩样渗透率。 14.达西定律:描述饱和多孔介质中水的渗流速度与水力坡降之间的线性关系的规律。 15.等效渗透阻力原理:两种岩石在其他条件相同时,若渗流阻力相等,则流量相等。

宝玉石鉴赏 之 内含物基本知识

第一节内含物概述 宝石的微观世界容纳整个自然的苍桑变化,让我们进入宝石的内部利用数百万年甚至于数亿年形成的各种内含物特征,了解宝石形成的生命历史,了解宝石的形成过程,了解地球形成时所发生的故事。 宝石中的内含物是在宝石生长的环境中形成的,可以反映宝石的成因,在宝石的鉴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区分天然与合成、优化处理宝石的重要特征。 一、内含物的定义 内含物是指宝石在形成过程中,由于自身和外部因素所造成的、形成于宝石内部的特征,也可称为内部特征。宝石内含物和矿物包裹体的概念存在一定的差异: 1、矿物包裹体指矿物中的异相物,主要是被包裹在寄主矿物中的成矿溶液、成矿融熔体和其他矿物,并与主矿物有着相的界限的那一部分物质,地质学上也称包裹体。 2、内含物除包括上述的包裹体外,还包括影响宝石透明度的晶体生长结构,如色带、双晶纹、流纹、解理、裂隙和生长蚀象等。 3、根据内含物的物理性质,宝石中各种宝石内含物种类有: (1)固相、液相和气相物质,相当于矿物学中的包裹体。 (2)生长带、色带,主要是微小的杂质、或者化学成分的变化引起的,不属于矿物学的包裹体范围,但在宝石学研究中有重要的地位。 (3)双晶、双晶面、双晶纹或线,与晶体的晶格缺陷有关,不属于矿物学的包裹体范围,但在宝石学研究中有重要的地位。 (4)解理、裂隙和裂理属于晶体机械性的破裂,不属于矿物学的包裹体范围,但在宝石学研究的对象。 二、研究宝石内含物的目的及意义 1.鉴定宝石的种类 有些宝石中含有特定的包体,如翠榴石中的“马尾丝”状包裹体。根据这些包裹体的特征,就可以帮助我们鉴定宝石的种类。 2.区分天然、合成及仿制宝石 天然宝石和合成宝石在各自的生长环境中都留下了生长痕迹,正是这些生长过程中留下的痕迹,我们才能有效地区分它们。如根据生长色带来区分天然与合成红宝石。 3.检测某些人工优化处理的宝石 宝石优化处理方法很多,每个宝石可以由几种方法对其颜色、外观进行改造,在进行这些改造的同时,会造成新的内含物特征,给鉴定提供依据。 4.宝石质量和价格的评价 内含物的多少,颜色的深浅,颗粒大小,分布状况对宝石质量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根据内含物的特征,可以帮助判定宝石质量的高低。 5.了解宝石形成的环境 通过内含物的研究,可以帮助了解宝石形成的环境,如生长温度、压力、介质成分等,还以通过对内含物的同位素年龄测定了解宝石形成的地质年代。 6. 鉴别宝石的产地

高中化学乙醛的化学性质

高中化学《乙醛的化学性质》[教材分析] 乙醛主要用于支制取乙酸,丁醇,乙酸乙酯等,是有机合成的重要原料。 [教学目的] 掌握乙醛的结构,主要性质和用途。 [教学方法] 利用实验,培养学生的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的提升。 [教学过程] [板书] 一.乙醛 [引言] 我们知道了乙醛在有机化学的广泛应用,那么,我们首先来学习乙醛的结构特点。 [板书] 1. 乙醛的结构 [展示] 那乙醛的分子模型想学生展示,引导学生总结乙醛的结构特点。 [总结] 乙醛的分子式为C2H4O,结构式为 C H H H H C O ,其中,醛基H C O 是其官能团。 [引言] 我们知道结构决定性质,乙醛的醛基会赋予它一些特殊的性质。 [板书] 2.乙醛的物理性质 [总结] 物理性质: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易挥发,能与水、乙醇、氯仿等互溶。[板书]3. 乙醛的化学性质 ※加成反应 [实验] 使乙醛蒸汽与与氢气的混合物通过热的镍催化剂。 [总结] 乙醛与氢气发生了反应,方程式为 H C O H3C+H2CH3CH2OH 催化剂 △ 该反应还属于还原反应,醛基与H2的加成反应,是分子中引入羟基的一种方法。 ※氧化反应——通常是指有机反应中加氧或失氢的反应。 A.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的存在条件下乙醛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乙酸。反应式为: [总结] 在工业上利用此法制取乙酸;另外,乙醛还能被弱氧化剂氧化。例如银氨溶液和新制的Cu(OH)2 B[实验] 乙醛与银氨溶液发生的的银镜反应。 [现象]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在试管内壁有一层光亮如镜的金属银。 [总结]①反应原理: CH3CHO + 2Ag(NH3)2OH → CH3COONH4+ 2Ag↓ + 3NH3 + H2O。在该反应中,醛被氧化成酸,Ag+2被还原成Ag。Ag+2充当的是弱氧化剂。②应用:可以检验醛基;用于工业制镜和保温瓶胆。 C[实验] 乙醛与新制的Cu(OH)2的反应

宝玉石概论复习要点

第一讲 1.什么是珠宝玉石 答:珠宝玉石是指可以用来做装饰品、工艺品或纪念品的各种(含)岩石矿物材料,是对天然珠宝玉石(包括天然宝石、天然玉石和天然有机宝石)和人工宝石(包括合成宝石、人造宝石、拼合宝石和再造宝石)的统称,简称宝石。 其中 天然宝石是指天然矿物单晶(包括一些双晶); 天然玉石是指天然岩石(矿物集合体或非晶质体(或称玻璃体)); 天然有机宝石是指直接或间接通过自然界生命活动形成,全部或部分由有机物质组成的矿物岩石材料,养殖珍珠也归于此类。 狭义的宝石主要是指天然珠宝玉石,也就是自然界形成矿物单晶或集合体(岩石)。 2.宝石的特点 要成为宝石,一般要具备3个主要特点,即:美观、耐久、稀少。 (1)美观:是宝石最重要的特点,否则就是一般的矿物岩石。宝石的美观程度主要取决于四个因素,即:颜色、净度、透明度和特殊光学效应。 (2)耐久:宝石要长时间佩带、保存、流传,要有相当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质。一般要耐酸碱、硬度大、韧性强,机械性能稳定。重要的宝石硬度一般都大于7,如钻石、红蓝宝石、祖母绿、金绿宝石等。但钻石韧性较差,具脆性,所以它不怕磨,却怕撞击。 (3)稀少:也是宝石很重要的特性,“物以稀为贵”,宝石的高价值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的稀缺性,尤其是高档宝石这一点上极为突出 3矿物 矿物指由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它们具有相对固定的化学组成及物理性质;它们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范围内稳定。绝大部分矿物具有晶体结构,只有一小部分矿物属于胶体矿物。 4 单晶体——一块晶体中,其内部的原子排列的长程有序规律是连续的。 多晶体——若某一固体物质是由许许多多的晶体颗粒所组成。 晶粒间的分界面——晶面或界面 自然界晶体在结晶过程中因受各种条件限制,往往形成不甚规则或不甚完整的晶形 5宝玉石光学特性 偏振折射反射颜色透明度条痕发光性 6光泽 是一种表面光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宝石的反射率,也取决于宝石的抛光程度,宝石中常见的光泽类型有: 金刚光泽:亚金刚光泽;玻璃光泽;油脂光泽;树脂光泽; 7猫眼效应 在某些弧面型宝石的表面出现的从这一头到另一头的明显光带效应。形成猫眼效应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①宝石中含有极其丰富的呈一个方向定向排列的包裹体; ②切磨宝石的底面平行于包裹体组成的平面; ③宝石必须切磨成弧面型,其长轴方向垂直于包裹体延伸的方向 8星光效应 是在切磨成弧面型的某些宝石中见到的通常为四射或六射(偶尔十二射)的星状闪光效应。

宝玉石鉴赏期末试题

一、填充题:(共 10小题,40空,每空0.5分,共20分) 1.国际市场都把___钻石_、_红宝石__蓝宝石___、_祖母绿____和__金绿猫 眼_誉为五大优质宝石。 2.晶体是具有构造__格子____的固体,?晶形的充分发充导致其外部晶面规 则的几何形态。内部组成质点作___不规则___排列的物质称非晶质或非晶 质体。 3.根据对称性晶体可以分为__高级_晶族、_中级_晶族和__低级晶族。 4.宝石学中常见的化合物类型有__这些化合物中有的属于硫化物类、有的属于氧 化物类卤化物类碳酸盐类磷酸盐类_硅酸盐类_ 5.常见的致色元素有_ Ti、V、Cr、Mn、Fe、Co、Ni、Cu, 6.钻石原生矿产于___金伯利岩、钾镁煌斑岩___岩 7.软玉按颜色可分成___白玉、青玉、黄玉、碧玉、墨玉、糖玉和花玉__五 大类,其他过渡色可归入五大类中。 8.常见的碳的两种同质多象体是__金刚石和石墨_。 9.主要的长石类宝石有_日光石_月光石___拉长石天河石____、 10.、翡翠的透明度俗称___水头___,透明度高的称____玻璃种__,低的称__ 冰种_。 二、名词解释(解释下列名词间涵义与区别:(共5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解理、裂开、断口 1、解理 指宝石晶体在外力作用下,沿着某些固定方向裂开,并或多或少留下光滑平面的性质,其光滑面称解理面。解理是一些宝石晶体固有的性质,因此,对于那些存在典型解理的宝石晶体,可以利用解理不同的表现形式来鉴定宝石,根据宝石的解理特征选择琢型,并对宝石进行有效保养。 2、裂开 因存在聚片双晶或定向包裹体等原因,晶体在受外力作用后,沿双晶结合面或包裹体分布面 等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称为裂开。宝石裂开不直接决定于宝石的晶体结构,如某宝石晶

常见金属的基本性质

常见金属的基本性质 1、常温下向下列溶液中通入足量CO2 ,溶液中有明显变化的是()。 A.饱和Na2CO3 溶液B.NaOH 稀溶液 C.饱和NaHCO3 溶液D.CaCl2 溶液 2、在溶液中加入足量Na2O2后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K+、AlO2-、Cl-、SO42- B.H+、Ba2+、Cl-、NO3- C.Ca2+、Fe2+、NO3-、HCO3- D.Na+、Cl-、CO32-、SO32- 3、下列反应中,Na2O2只表现强氧化性的是()。 A: 2Na2O2 + 2H2O = 4NaOH + O2 B: Na2O2 + MnO2 = Na2MnO4 C: 2Na2O2 + 2H2SO4 = 2Na2SO4 + 2H2O + O2 D: 5Na2O2 + 2KMnO4 + 8H2SO4 = 5Na2SO4 + K2SO4 + 2MnSO4 + 5O2 + 8H2O 4、海洋中有丰富的食品、矿产能源、药物和水产资源,下图为海水利用的部分过程。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制取NaHCO3的反应是利用其溶解度小于NaCl B: 用澄清的石灰水可鉴别NaHCO3和Na2CO3 C: 在第③、④、⑤步骤中,溴元素均被氧化 D: 工业上通过电解饱和MaCl2溶液制取金属镁 5、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稀盐酸反应,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合物的是()。 ①NaHCO3 ②(NH4)2S ③Al2O3 ④Al(OH)3 ⑤Al A.③④ B. ③④⑤ C. ①③④⑤ D. 全部 6、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含Fe2O3杂质)为原料冶炼铝的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试剂X可以是氢氧化钠溶液,也可以是盐酸 B: 反应①、过滤后所得沉淀为氢氧化铁 C: 图中所示转化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D: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NaAlO2 + CO2 + 2H2O = Al(OH)3 + NaHCO3 7、某铝土矿样品中含有Al2O3、Fe2O3和SiO2,进行一系列操作将它们分离:加入试剂、过滤、洗涤、灼烧等。依次加入的一组试剂是() A.NaOH溶液、盐酸、氨气B.硫酸、NaOH溶液、盐酸 C.NaOH溶液、盐酸、CO2 D.水、盐酸、NaOH溶液 8、某研究小组为了探究一种无机矿物盐X(仅含四种元素)的组成和性质,设计并完成了

清华大学宝玉石鉴赏答案

学堂在线清华大学温庆博刘晓丽宝玉石鉴赏答案 习题 单选体现宝玉石美丽品质的最重要因素是:颜色光泽折射率花纹 正确答案:颜色 单选下列各性质中,与宝石价值关系不大的是:颜色硬度及耐久性密度 稀有性 正确答案:密度 单选下列宝石大类中,总体上透明度最好的是: (1/1分) 单晶质宝石多晶质宝石(玉石)有机宝石和田玉 正确答案:单晶质宝石 单选稀有性会影响到宝石的哪方面特性 (1/1分) 装饰美观性价值及投资耐久性鉴定难度 正确答案:价值及投资 习题 单选蓝宝石【不具有】以下哪种颜色 (1/1分) 红色绿色蓝色粉红色 正确答案:红色 单选下列宝石属于单晶质宝石的是: (0/1分) 绿松石碧玺翡翠琥珀 正确答案:碧玺 单选请在下列宝石中选出猫眼石:

?? ??(1/1分) A B C D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Explanation 图B为黄色蓝宝石,图C为星光蓝宝石,图D为碧玺。 单选多晶质宝石(玉石)最多见的颜色是: (1/1分) 红色绿色蓝色粉红色 正确答案:绿色 单选请在下列图片中选出孔雀石:

? ?? ?(1/1分) A B C D 正确答案:C 单选下列宝石中颜色最多样的是: (1/1分) 坦桑石碧玺水晶孔雀石 正确答案:碧玺 单选合成红宝石和天然红宝石的差异在于: (1/1分) 颜色化学成分内部结晶结构成因 正确答案:成因

习题 单选在几千年中华宝玉石文化历史中,主要的宝玉石种类是: (1/1分) 钻石单晶质宝石多晶质宝石翡翠 正确答案:多晶质宝石 单选西方最早开发水晶的国家是: (1/1分) 古希腊古印度古波斯古埃及 正确答案:古埃及 单选钻石最早发现于: (1/1分) 南非印度缅甸俄罗斯 正确答案:印度 习题 单选按照现在地质学的认识,地核的成分相当于_________的成分。 (1/1分) 石陨石铁陨石石铁陨石玻璃陨石 正确答案:铁陨石 单选上地壳的成分相当于: (1/1分) 花岗岩玄武岩石铁陨石铁陨石 正确答案:花岗岩 单选下地壳的成分相当于: (1/1分) 花岗岩玄武岩石铁陨石铁陨石 正确答案:玄武岩 单选地球上最深的矿井约为公里深。按照正常的地热增温速度,这个深度的地壳岩体的温度约为: (1/1分) 100 ℃200 ℃300 ℃400 ℃ 正确答案:100 ℃ 单选大陆表面出露最多的岩石种类是: (1/1分)

岩石物理分析

第一篇地震岩石物理学及在储层预测的应用 Seismic Rock physics Theory and the Application in Reservor Discrimination 摘要 储层预测研究主要在于弄清储层构造特征、岩性特征及储层参数,进而减少勘探开发风险。储层参数包括孔隙度、渗透率、流体类型等,而地震资料提供的是地震波旅行时和振幅信息,再通过反演可得到弹性参数。地震岩石物理学则为储层参数和弹性参数之间搭建桥梁。横波速度是重要的地球物理参数在近些年发展起来的叠前地震储层弹性参数反演及流体检测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地震横波速度估计技术是根据地震岩石物理建立的目标岩石模量计算模式,利用计算出的模量重建纵波曲线,与实测曲线建立迭代格式修正岩石模量,实现横波速度等关键参数估计。在方法实现上利用了Xu-White模型为初始模型。流体因子是识别储层流体的重要参数,常规流体因子多是基于单相介质理论提出的,而从双相介质岩石物理理论出发可以更好的研究孔隙流体对介质岩石弹性性质的影响,为敏感流体因子的构建提供更好的指导。本文采用了Gassmann流体因子,并分析了其敏感性。 关键词:等效介质模量,孔隙度,横波速度估算,Xu-White模型,Gassmann流体因子。

Seismic Rock physics Theory and the Application in Reservor Discrimination Abstract The study of reservoir prediction is mainly 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servoir structure,lithologic features and reservoir parameters,aim to reduce the risk of exploration. Reservoir parameters include porosity,permeability,fluid type,etc,But seismic data only reflects on seismic traveltime,amplitude information,and elastic parameters which can be obtained throuth seismic inversion.Seismic rock physics builds bridges for reservoir parameters elastic.S-wave velocity, an important geophysical parameter,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e-stack seismic reservoir elastic parameter inversion and fluid detection witch developed in recent years.The seismic shear wave velocity estimation technique is based on the rock mass calculation model established by the seismic rock physics, reconstructs the longitudinal wave curve with the calculated modulus, establishes the iterative pattern with the measured curve to correct the rock modulus, and obtain the key parameters such as the shear wave velocity.The Xu-White model was used as the initial model in the method implementation. Fluid factor is an important parameter to identify reservoir fluid. Conventional fluid factors are mostly based on the theory of single-phase medium. From the theory of biphasic medium rock physics, it can be better to study the effect of pore fluid on the elastic properties of fluid The construction of fluid factors provides better guidance. In this paper, the Gassmann fluid factor is used and its sensitivity is analyzed. Key word:Equivalent medium modulus, porosity,Shear wave velocity estimation, Xu-White model, Gassmann fluid factor

常见宝石密度参考

一.翡翠的密度--3.24-3.34,硬度6.5-7.0方向差异有区别,A货是一般是玻璃光泽,B货为树脂光泽,B货密度要稍低于A 货密度在3.2-3.30但不是绝对的。 二.和田玉(产地新疆)密度2.8-3.10平均值大多在2.95左右,硬度6.0-6.5。玉种有:1.白玉2.青玉3.碧玉4.墨玉5.黄玉6.糖玉包括带糖都可叫7.花玉8.青白玉9.青花。 三.独山玉(产地河南)密度2.73-3.18平均值大多为2.90左右,硬度60-6.5。四.岫玉(产地辽宁)密度.2.44-2.80一般平均值在2.57,硬度2.5.0-5.5。五.绿松石,密度2.40-2. 90平均值2.76,硬度5.5-6.0。如果是注塑或合成的密度在2. 0-2.4.可鉴定真假。 六.青金石,(产地阿富汗,智利.俄罗斯)密度2.7-2.9大多2.75.硬度5.0-6.0。 七.玛瑙密度2.65,硬度6.5-7.0. 八.石英岩玉密度2.66硬度7.0。被称为低档的玉石不同种类有:1.贵翠2.京白玉3.东陵石4.密玉5.马来玉6.台湾翠7.砂金石8.芙蓉石。 九.孔雀石,(产地较多,中国,俄,澳,非,,,,)密度3.95硬度3.5-4.0。 十硅孔雀石密度2.2硬度2-4。 十一.蔷薇辉石密度3.5,硬度5.5-6.5。 十二.乌兰翠密度3.5硬度6-7。

十三.丁香紫玉,密度2.60-2.90硬度3.5-4.0。 十五.方钠石,密度2.25硬度5-6. 十六.萤石。密度3.18硬度5.0-6.0。 十七.赤铁矿,密度5.20硬度505-6.5。 十八.珊瑚,密度2.5-3.0硬度3.5-4.0。 十九.琥珀,密度1.08硬度2-2.5。 二十.煤玉,密度1.32硬度2.5-4。 单独说一下和田玉,俄玉,青海玉,韩玉。和田玉的密度指标在2.95以上是普遍的,区别于其他的是硬度6.0-6.5,当然肉越细密的密度相对就要高2.98左右或更高3.0左右.俄,海,韩密度都在和田玉的指标范围内所以光密度不能作为主要判断依据.就得有硬度跟结构来区别.俄料硬度为 5.2-5.4钢刀硬度为5.5刚好吃刀.海料硬度5.5-6.0,韩料硬度为5.5钢刀是解决不了的就得靠钢锯或紫砂碎片来划硬度。能划伤的基本排除为和田的,不过也有列外,现在好多人玩的沁籽料大多就连刀都吃,谈结构有点复杂,还是谈外观吧,和田玉具备天然的油性有润跟油亮的感观,俄料相对要干所谓的“僵白”海料相对比较透油性略高于俄,雕件透可见结构,包括现在海青外观不好区别于和田但打灯通透绿光很明现.韩料多见于白料白度达不到另外几种的级别,大都有失水干裂的现象,就是说一个完好的韩料雕件放时间长了你会发现料子裂了,外观看灰白或青白蜡光的感觉.再说说现在比较热门的青花由于其外表的特殊性比较好认被药的几率

乙醛的结构 性质和制备

乙醛的结构、性质和制备 1.基本性质 1.1乙醛的分子结构 乙醛的分子式为C2H4O ,结构简式为CH 3CHO ,有醛基(-CHO )官能团。醛可以看 作是羰基与一个氢原子和一个烃基相连接的化合物。通式为R C H O 简写为RCHO (甲醛例外),醛基位于碳链的一端。 1.2乙醛的物理性质 乙醛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易挥发,易燃烧,易溶于水及乙醇、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 2.性质应用 乙醛的化学性质: ①加成反应: CH 3CHO+H 2Ni ??→△ CH 3CH 2OH 醛基中的羰基(C O )可与H 2、HCN 等加成,但不能与Br 2加成: CH 3CHO HCN CH3C OH H CN 可用于增长化合物的碳链。 ②氧化反应 1)燃烧: 2CH 3CHO+5O 2??? →点燃 4CO 2+4H 2O 2)催化氧化: 2CH 3CHO+O 2???→催化剂△2CH 3COOH 3)被弱氧化剂氧化: 与银氨溶液及新制氢氧化铜浊液反应: CH 3CHO+2[Ag (NH 3)2]OH ????→水浴加热 CH 3COONH 4+3NH 3↑+2Ag ↓+H 2O (银镜反

应) CH 3CHO+2Cu(OH)2??→△CH 3COOH+2H 2O+Cu 2O ↓(生成红色沉淀) 3.综合应用 乙醛的工业制法: (1)乙炔水化法 CH ≡CH+H 2O 4g H SO ???→CH 3CHO (2)乙烯氧化法 2CH 2=CH 2+O 2????→催化剂加热、加压 2CH 3CHO (3)乙醇氧化法 2CH 3CH 2OH+O 2u g C A ???→或△ 2CH 3CHO+2H 2O

高中化学 乙醛的化学性质

高中化学 《乙醛的化学性质》 [教材分析] 乙醛主要用于支制取乙酸,丁醇,乙酸乙酯等,是有机合成的重要原料。 [教学目的] 掌握乙醛的结构,主要性质和用途。 [教学方法] 利用实验,培养学生的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的提升。 [教学过程] [板书] 一.乙醛 [引言] 我们知道了乙醛在有机化学的广泛应用,那么,我们首先来学习乙醛的结构特点。 [板书] 1. 乙醛的结构 [展示] 那乙醛的分子模型想学生展示,引导学生总结乙醛的结构特点。 [总结] 乙醛的分子式为C 2H 4O ,结构式为C H H H H C O ,其中,醛基 H C O 是其官能团。 [引言] 我们知道结构决定性质,乙醛的醛基会赋予它一些特殊的性质。 [板书] 2.乙醛的物理性质 [总结] 物理性质: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易挥发,能与水、乙醇、氯仿等互溶。 [板书] 3. 乙醛的化学性质 ※ 加成反应 [实验] 使乙醛蒸汽与与氢气的混合物通过热的镍催化剂。 [总结] 乙醛与氢气发生了反应,方程式为 H C O H 3C +H 2CH 3CH 2OH 催化剂△ ? 该反应还属于还原反应?,醛基与H 2的加成反应,是分子中引入羟基的一种方法。 ※ 氧化反应——通常是指有机反应中加氧或失氢的反应。 A. 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的存在条件下乙醛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乙酸。反应式为: [总结] 在工业上利用此法制取乙酸;另外,乙醛还能被弱氧化剂氧化。例如银氨溶液和新制的Cu(OH)2 B [实验] 乙醛与银氨溶液发生的的银镜反应。 [现象]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在试管内壁有一层光亮如镜的金属银。 [总结]① 反应原理: CH 3CHO + 2Ag(NH 3)2OH → CH 3COONH 4 + 2Ag↓ + 3NH 3 + H 2O 。在该反应中,醛被氧化成 酸?,Ag +2被还原成Ag 。Ag +2充当的是弱氧化剂。② 应用:可以检验醛基;用于工业制镜和保温瓶胆。 C [实验] 乙醛与新制的Cu(OH)2的反应 [现象]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溶液中有红色沉淀生成。 [总结] ① 反应原理: Cu +2 + 2OH - === Cu(OH)2 ↓;CH 3CHO + Cu(OH)2 → CH 3COOH + Cu 2O + H 2O 。在该反 应中,醛被氧化成酸,Cu +2被还原成Cu 2O ,Cu(OH)2充当的是弱氧化剂。 ② 应用:可以检验醛基。

珠宝鉴赏第二章 宝石的物理性质

第二章宝石的物理性质 2.1 宝石的光学性质 一、颜色 颜色是可见光作用于人眼而在头脑中产生的一种感觉。它与进入眼睛的光的波长有关。 可见光波: 颜色的形成: 对可见光的均匀吸收——白—黑系列 对可见光的选择性吸收——彩色系列 颜色的特性: ?色调:彩色的类别即红、绿、蓝 ?饱和度:色彩的纯洁性,以色光与白光的比例来度量 ?亮度:色彩的明亮程度 2、颜色的宝石学意义 ?体现宝石的美丽,如红宝石、祖母绿、碧玺 ?评价宝石的质量,如钻石、红宝石等 ?鉴定宝石的依据,如红宝石和石榴石 3、宝石颜色的影响因素与成因 影响因素: 1)光源: 在观察宝石颜色时,光源对宝石的颜色有一定的影响。同一宝石在不同光源下可能呈现不同的颜色。如变色效应。因此在评价宝石或展示宝石时应注意光源的使用。 2)人眼:不能有色盲。 3)宝石对可见光的选择性吸收 ?宝石对可见光的均匀吸收——白、灰、黑 ?宝石对可见光的选择性吸收——彩色 宝石的致色因素: 1)化学因素:

Cr —红色、绿色 Fe —红色、绿色、蓝色、黄色 Mn —粉红色 Ti —蓝色 V —绿色、蓝色 Co —蓝色 2)物理因素: 干涉、衍射、散射 4、多色性 宝石在光的照射下,不同方向上呈现不同颜色的现象。 例如: 红宝石:平行C轴方向红色,垂直C轴方向橙红色。 蓝宝石:平行C轴方向蓝色,垂直C轴方向绿色。 多色性在宝石的加工和鉴别上具有特殊的意义 二、折射率与双折射率 1、折射与折射率 对于给定的任何两种相接触的介质及给定的波长的光来说,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为一常数,并称为折射率。 折射率是宝石最重要的物理性质。很少有两种宝石的折射率是完全一样的,因此它是鉴定宝石的重要依据。 宝石的折射率与其光泽有关。高档宝石的折射率一般较高。 2、双折射与双折射率 有些物质当入射光照射时会产生两条方向不同的折射光,这种现象称为双折射。因此,就会得到两个折射率。二者之差称为该物质的双折射率。 双折射的直观结果是产生双影现象。 不产生双折射的宝石称为均质体。如钻石、尖晶石、玻璃。 产生双折射的宝石称为非均质体。红宝石、锆石、水晶。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第5章金属的冶炼与利用 第1节金属的性质和利用(共2课时) 第一课时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备课教师:韦延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能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 2.知道常见的金属与氧气、酸溶液的反应。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金属性质的实验探究,学习利用实验认识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初步形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用途的观念。 教学重点:金属的化学性质与用途 教学难点:①铁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方案的设计; ②通过和已有化学知识的联系、比较、理解并得出结论“铁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教学方法: 启发式、探究式、引导式、讲解式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引入:你知道生活中哪些金属? 我知道的 金属名称: 元素符号: 我见过的 金属名称: 元素符号: 二、讲授新课 (一)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其用途 1.金属光泽: (1)金属都具有一定的金属光泽,一般都呈银白色,而少量金属呈现特殊的颜色,如:金(Au)是黄色、铜(Cu)是红色或紫红色、铅(Pb)是灰蓝色、锌(Zn)是青白色等;(2)有些金属处于粉末状态时,就会呈现不同的颜色,如铁(Fe)和银(Ag)在通常情况下呈银白色,但是粉末状的银粉或铁粉都是呈黑色的,这主要是由于颗粒太小,光不容易反射。 (3)典型用途:利用铜的光泽,制作铜镜;黄金饰品的光泽也是选择的因素。 2.金属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1)金属一般都是电和热的良好导体。其中导电性的强弱次序:银(Ag)>铜(Cu)>铝(Al)(2)主要用途:用作输电线,炊具等 3.金属的延展性: (1)大多数的金属有延性(抽丝)及展性(压薄片),其中金(Au)的延展性最好;也有少数金属的延展性很差,如锰(Mn)、锌(Zn)等;

宝玉石鉴赏 之 宝玉石物理性质的基础知识

宝石的物理性质 一、光泽 1.光泽的定义和影响因素 (1)定义 是指宝石表面和表层对光的反射能力,取决于宝石的折射率大小、表面的抛光程度和表层结构。 (2)折射率因素 对结构均匀的表面,折射率越大反射能力越强,光泽越亮。在抛光良好的前提下,以折射率的大小把光泽分成四级,如表1所列: 表1 宝石光泽的等级划分 折射率光泽宝石矿物 折射率>3 金属光泽铂、金、银、铜 折射率2.6—3 半金属光泽乌刚石(针铁矿)、闪锌矿 折射率1.9--2.6 金刚光泽金刚石、锆石(亚金刚光泽) 折射率1.3--1.9 玻璃光泽绝大多数宝石属于此类光泽 (3)表层结构因素 如果宝石的表层具有不均匀的结构,如起伏不平、密集的平行包体、薄层状等,都会对光泽产生影响,形成特殊的反光现象,如油脂光泽、珍珠光泽、丝绢光泽等,这些现象也称为变异光泽。 2.光泽的类型 (1)金属光泽 由铂、金、银、铜等金属以及黄铁矿等金属矿物的抛光表面所显示的非常强而明亮的光泽。 (2)半金属光泽 呈弱的金属状的光泽。有些宝石品种,如辰砂、乌刚石和黑色闪锌矿具有半金属光泽。 (3)金刚光泽 光在宝石表面反射出较强的光亮,如钻石所显示的明亮光泽。 (4)亚金刚光泽 锆石和翠榴石等高折射率宝石所显示的明亮光泽。 (5)玻璃光泽 大多数宝石的表面反射出的光泽都在此范围内。根据折射率的大小和宝石抛光面上反射光的明亮程度,划分为强玻璃光泽和玻璃光泽。例如石榴子石族、刚玉族和金绿宝石等为强玻璃光泽;祖母绿、碧玺、水晶和橄榄石等折射率较低的宝石为玻璃光泽。 (6)油脂光泽 在一些颜色较浅,具玻璃或金刚光泽的宝石的不平坦表面上所见到的类似油脂表面的反光。如钻石的原石表面具油脂状的光泽。 (7)蜡状光泽 在一些半透明或不透明、低硬度的隐晶质或非晶质块状集合体表面所呈现的一种类似于石蜡表面的反光,如块状叶蜡石、绿松石。 (8)珍珠光泽 珍珠具有的平行薄层结构导致从表面和近表面的晶质层反射光发生干涉作

乙醛的化学性质 教案

乙醛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叫XXX ,我申请的学科是高中化学,我抽到的说课题目是《XXXXXX 》。 下面是我的说课内容。 《乙醛》本节内容是人教版普通高中化学(必修加选修)课本第二册第六章第五节(乙醛、醛类)的内容,教材在简单介绍了乙醛的分子结构和物理性质之后,从结构引出乙醛的两个重要化学反应:乙醛的加成反应和乙醛的氧化反应,把乙醛与乙醇联系起来,并结合乙醛的加氢还原,从有机化学的反应特点出发,定义还原反应;通过乙醛的氧化反应,又把乙醛和乙酸联系起来,同时结合乙醛的氧化,给出有机化学中的氧化反应定义。让学生明确有机与无机中关于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区别。 醛是有机化合物中一类重要的衍生物,由于醛基很活泼,醛可以发生多种化学反应,在有机合成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各种含氧衍生物相互转化的中心环节(醇 醛 羧酸),也是后面学习糖类知识的基础。学好乙醛的性质,明确乙醛和乙醇、乙酸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能更好地掌握醛类及其与醇类、羧酸的关系,建立有机知识网络。因此本节课在这一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①了解乙醛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掌握乙醛与氢气的加成反应和乙醛的氧化反应。 ②通过物质的结构、性质、用途三者之间的关系,提高形成规律性认识的能力。 四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乙醛的分子结构,乙醛的加成反应和乙醛的氧化反应。 教学难点:银镜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有机化学中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概念与无机化学中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区别。 五、教学程序 一、乙醛的物理性质和分子结构 1、乙醛的物理性质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易溶于水,与乙醇、乙醚、氯仿等互溶。 2、乙醛的分子结构 分子式:C 2H 4O 结构式: 结构简式:CH 3CHO 官能团:-CHO 在-CHO 中,H 和O 的位置不能够颠倒,乙醛不能写成CH 3COH 。 [过渡] 从结构上分析可知,乙醛分子结构中含有—CHO ,它对乙醛的化学性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探究] 试推测乙醛应有哪些化学性质? [分析] —CHO 的结构。 H H —C —H H O

宝玉石鉴赏期末试题

宝玉石鉴赏期末试题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一、填充题:(共10小题,40空,每空分,共20分) 1.国际市场都把___钻石_、_红宝石__蓝宝石___、_祖母绿____和__金绿猫眼_誉 为五大优质宝石。 2.晶体是具有构造__格子____的固体,?晶形的充分发充导致其外部晶面规则的几 何形态。内部组成质点作___不规则___排列的物质称非晶质或非晶质体。 3.根据对称性晶体可以分为__高级_晶族、_中级_晶族和__低级晶族。 4.宝石学中常见的化合物类型有__这些化合物中有的属于硫化物类、有的属于氧 化物类卤化物类碳酸盐类磷酸盐类_硅酸盐类_ 5.常见的致色元素有_ Ti、V、Cr、Mn、Fe、Co、Ni、Cu, 6.钻石原生矿产于___金伯利岩、钾镁煌斑岩___岩 7.软玉按颜色可分成___白玉、青玉、黄玉、碧玉、墨玉、糖玉和花玉__五大类, 其他过渡色可归入五大类中。 8.常见的碳的两种同质多象体是__金刚石和石墨_。 9.主要的长石类宝石有_日光石_月光石___拉长石天河石____、 10.、翡翠的透明度俗称___水头___,透明度高的称____玻璃种__,低的称__冰种 _。 二、名词解释(解释下列名词间涵义与区别:(共5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解理、裂开、断口 1、解理

指宝石晶体在外力作用下,沿着某些固定方向裂开,并或多或少留下光滑平面的性质,其光滑面称解理面。解理是一些宝石晶体固有的性质,因此,对于那些存在典型解理的宝石晶体,可以利用解理不同的表现形式来鉴定宝石,根据宝石的解理特征选择琢型,并对宝石进行有效保养。 2、裂开 因存在聚片双晶或定向包裹体等原因,晶体在受外力作用后,沿双晶结合面或包裹体分布面等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称为裂开。宝石裂开不直接决定于宝石的晶体结构,如某宝石晶体有某方向裂开,其它同种宝石晶体的相同方向就不一定有,另外,在有裂开的宝石晶体中,裂开面也只产生于双晶接合面或包裹体分布面等部位,并不象解理那样,在同方向处处都能产生裂开。 3、断口 指具不完全解理性质的宝石,尤其是那些没有解理的宝石晶体、多晶质、隐晶质和非晶质宝石,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无固定方向破裂的性质。根据物质组成方式不同,断口也各有各自固定的形状。 2.多晶质、隐晶质、非晶质 内部原子结构作有序排列,但不具外部规则的几何形态,它们由无数的微晶组成,但这些微晶是如此之小,以致于用普通显微镜都无法观察到,也就是说是超显微的,这些矿物称隐晶质,如玉髓、软玉等。 由细小的晶体组成,然而其组成晶体可用放大镜、甚至肉眼观察到的矿物称多晶质,如翡翠、独山玉等。 非晶质矿物是指组成矿物的内部质点不规则排列,没有一定的结晶构造,如欧泊。 3.多色性、变色效应、变彩 属于一轴晶和二轴晶的宝石,由于光进入这些宝石中将被分解成振动方向不同、波长、振幅不同的偏振光,因而在不同方向上,致色元素对光的吸收也会不同,于是产生不同的颜色,这种性质称为多色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