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声学专项训练

初中物理-声学专项训练
初中物理-声学专项训练

…………○…_考

号:_

__

_____

__

…○

… 初中物理-声学专项训练 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 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如图中的演示实验,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时,乒乓球被弹开,关于这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现象能够说明音叉在振动

B .乒乓球是被音叉发出的声波弹开的

C .音叉发声越响会让乒乓球弹开幅度越大

D .乒乓球的作用是放大了音叉微小的振动 2.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两名宇航员在月球上也可以直接对话 B .中秋节晚上,我们看到一轮明月,月亮是光源 C .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 D .汽车在夜间行驶时,应该在关闭车内的灯 3.古诗《小儿垂钓》中有“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小儿面对路人询问,只是招招手却默不作声,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角度看,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声音能在水中传播,会惊跑鱼儿 B .回答路人的询问会产生声波,而招手则不会产生声波 C .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不能在水中传播 D .声波从空气传入水中后,传播速度不变 4.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用一根棉线和两个纸杯可以制成“土电话”,说明固体能够传声 B .道路旁设置“禁鸣喇叭”的标牌,是为了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C .广播发出的声音,在向远处传播的过程中,会不断减小的是响度 D .公路边植树,既可以净化空气,也可以减弱噪声 5.下列关于声音的发生,正确的说法是( ) A .正在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B .物体振动停止后还会发出很弱的声音 C .振动停止,我们就听不到该声源发出的声音了 D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6.将电铃扣在抽气盘上的玻璃钟罩内,如图所示.通电后可以看到电铃在振动,听到电铃发出的声音.用抽气机向外抽气的过程中,仍可清晰地看到电铃在振动,但铃声越来越小.对以上现象的解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线…………○…线…………○… A .听到铃声又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 B .听到铃声越来越小,说明声音要借助介质才能传播 C .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光束要借助介质才能传播 D .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光束能穿透玻璃 7.邮电局的长途电话亭大都是用玻璃制造的,隔音效果好,这主要是因为玻璃( ) A .能较好地吸收声音 B .能够发出声音 C .不能传播声音 D .能较好地反射声音 8.五一期间小明在游览花果山的路上见到了一些情景,他与所学的物理知识联系在了一起,他的联系不正确的是( ) A .沿途听到各种鸟叫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 B .树叶上的露珠是由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 C .车子从身边行驶过后卷起地面上的灰尘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 .刹车后车子在地面上还要行一段距离是因为车子具有惯性 9.下列说法是正确的是( ) A .产生声音的物体一定在振动 B .有振动就一定可以听到声音 C .声音在任何地方都能传播 D .以上说法都正确 10.有关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太空行走的宇航员,不借助任何工具也可随时交谈 B .人们有时听到回声是因为声音速度减慢了 C .游击队员把耳朵贴在钢轨上判断火车是否来了是因为钢轨比空气传声快、传声性能好 D .小明喊远处的同学时把手搭成喇叭状是因为音量大、传播速度快 11.下列说法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是( ) ①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②扬声器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进行工作的 ③沿海昼夜温差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小 ④利用小孔成像原理可制成针孔相机 ⑤能够使试电笔氖管发光的是零线 ⑥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小 ⑦敲锣时用力越大,发声的音调越高 ⑧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12.下面几个实验现象不能用来探究声音产生条件的是( ) A .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响铃明显减小 B .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C .把碎纸片放到鼓面上,然后用力敲鼓,发现碎纸片不停的跳到 D .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个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曲线 13.正要咬饵上钩的鱼,突然听到脚步声受惊逃走,这时鱼接收到声波的主要途径是( ) A .大地─空气─水─鱼 B .空气─水一鱼

……装…………订…………○_

_

__

___

__

__

姓名:_

___

__

_

__考

号:_

__

_____

…装

……

订…

…○

C .大地─水─鱼

D .水─鱼 14.在下列事例中,能说明声音传播条件的是( ) A .在鼓面上放一些纸屑,敲鼓时发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 B .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消失 C .拿一张硬纸片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现象的不同 D .当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接到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 15.我们在电塔附近听到的嗡鸣声是( ) A .变压器发出的 B .电线发出的 C .人耳的错觉 D .以上都不对

16.如图,手握铝棒中点,并轻轻摩擦铝棒,会发出很大的声音,当铝棒发声时( ) A .只有铝棒周围空气在振动 B .只有铝棒在振动 C .铝棒和周围的空气都在振动 D .铝棒和周围的空气都没有振动 17.如图,医生用听诊器给病人检查身体时,听到病人的心跳声,把心跳声传道医生耳朵里的主要物质是( ) A .听诊器的橡皮管 B .听诊器内的空气 C .医生的手 D .听诊器外的手 18.小明晚上在睡觉时,将机械式手表放在枕头下,他的耳朵在枕头上能听到比在空气中更清晰的手表秒针走动时发出的“嘀嗒”声,这一现象说明( ) A .只有固体才能传声 B .声音在固体中传声的能力比空气中强 C .固体能将声音放大 D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音调比空气中高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太阳辐射的紫外线对人身体只有害处,没有好处 B .铜导线电阻一定比铁导线电阻小 C .在水中上浮的物体一定比下沉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 D .噪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0.在敲响大钟时,停止了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的“余音未止”其原因是( ) A .一定是大钟的回声 B .人的听觉产生的错觉

………○…………外…………○…………装…………○…………订…………○…………线…………○…学校:_

_

__

___

__

__

姓名:_

___

__

__

___

班级

:____

__

_____考

号:_

__

_____

__

_ …

…装

……

○……

订…

…○

…………线…………○…C .钟虽然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 D .大钟可能还在振动 第Ⅱ卷(非选择题) 评分人 得分 二、填空题 21.一曲《涠洲渔火》独弦琴独奏将北海园博园艺术表演推向了高潮,引无数游人驻足聆听,这琴声是由琴弦______产生的;游人是通过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来区分琴声与笛声的. 22.考场上,监考老师宣读考生守则的声音是由老师的声带______产生并通过______传入考生耳中的.

23.手机铃声是由物体______产生的,通话时通过______波传播信息的. 24.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通过对这两个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 25.为了研究吸管中空气的发声原理,先将吸管的一端压扁后,剪去两角,再将这端放入口中,吹出声音如图 (a)所示,用剪刀将吸管的另一端剪短后吹出声音如图(b)所示,再剪短后吹出声音如图(c)所示. ①观察图 (a)、(b)或(c)可初步得出______; ②观察比较图(a)、(b)和(c)可初步得出______. 26.如图所示,用手拨动塑料尺,发出的声音是由塑料尺______产生的,塑料尺振幅越大,声音的______越大.若改变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会使声音的______发生改变. 27.如图所示,是洛阳牡丹文化节期间,演员在进行《编钟乐舞》表演,编钟发出的声音是由于______产生的,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 28.如图,敲击右边的音叉,观察到泡沫塑料球被弹开,这一现象可以说明那些声现象:(写出两点即可) (1)______

装…………………○…………………○_

__

__

姓名:_

__考

号:_

__

_____

__

_

……

…○

…………………○(2)______. 29.如图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哪些问题?请你写出一个:______. 30.汽车鸣笛声是由喇叭的______而产生的,城市中禁止鸣笛是从______处消除噪声的;若在公路与住宅之间建造一堵玻璃墙,住宅里的人______(填能或不能)听到公路上汽车的鸣笛声. 31.在听歌唱家韦唯和谭晶演唱时,人们听到的歌声是由于她们声带______而产生的;人们能区分韦唯和谭品的声音,是由于她们的声音的______不同. 32.如图所示,当敲响音叉后用悬吊着的泡沫球接触发声的叉股时,泡沫球会被______,这个实验说明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 33.从MP3耳机中听到的乐曲声是由耳机膜片的______产生的.音量太大会使耳膜受损,为此需要减小声音的__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如果一只耳机的线扯断了,而另一只耳机仍有声音,由此可以判断两边的耳机是______(填“串联”或“并联”) 34.老师上课时说话的声音是由声带______产生的;有些老师上课时使用便携式扩音设备,声音变得更加响亮,这是增大了声音的______的缘故(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35.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声势浩大的“击缶而歌”精彩绝伦,缶声是由于缶面______产生的,然后通过______传播到现场观众耳朵的.这壮观的场面由同步通讯卫星通过______波传递到全球各地. 36.声音是由物体 ______产生的;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 ______m/s ;摩托车的消音器是在 ______减弱噪声的. 37.在学校的“元旦”晚会上,优美的琴声是由于琴弦的______产生的.我们能很容易辨别出二重唱的男声和女声,是因为他们的______不同. 38.如图所示是用一根吸管做的笛子,在吸管上有五个孔,其中一个是吹孔.嘴对着吹孔吹,由于吸管内空气柱发生______产生笛声.用手指按住其他不同的孔吹笛,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这主要改变了声音的______.

…○…………线……○…_____

__

_

…○

…………线……○… 39.静静的雪山,高耸巍峨,但它却可能会因为人的一个“喷嚏”而引发雪崩,如图所示.这说明声源的______传递到了积雪,促使摇摇欲坠的积雪垮塌,同时也说明,声波传递的实际是______能. 40.打开空矿泉水瓶的瓶盖,对着瓶口吹气,发出的声音是由瓶内空气柱______产生的.双手挤压空矿泉水瓶使其发生形变,力越大,形变越大,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跟______有关.倒入空矿泉水瓶内一些热水,摇晃后倒出并立即盖紧瓶盖,过一会儿发现瓶子慢慢向内凹陷,此现象可以证明______的存在.

参考答案

1.解:A、该现象能够说明音叉在振动,故A正确,不满足题意

B、音叉振动,产生声音,声音能传递能量,所以乒乓球被弹开,故B错误,满足题意

C、音叉发声越响会让乒乓球弹开幅度越大,故C正确,不满足题意

D、乒乓球的作用是放大了音叉微小的振动,故D正确,不满足题意

所以选B

2.解:A、月球上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所以两名宇航员在月球上不可以直接对话,故A错误

B、月亮不会发光,明月是因为月亮反射太阳光的缘故,所以月亮不是光源;故B错误

C、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故C错误

D、汽车在夜间行驶时,打开车内的灯,则车内的物体将在前方的玻璃上形成像,影响司机的视线,所以应关闭车内的灯,故D正确

所以选D

3.解:A、因为人的声音先经空气传播到水中,然后再经水传播而被鱼听到,就可能吓跑将要上钩的鱼,所以空气和水都可以传声;故A正确

B、招手会产生波动,但由于频率很低,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也很低,不在鱼的听觉范围内,所以鱼不会被吓跑,故B错误

C、因为人的声音先经空气传播到水中,然后再经水传播而被鱼听到,所以C错误

D、声波传播时是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一般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气体中传播速度最慢;从空气传入水中后,传播速度不变的说法是错误的

所以选A

4.解:A、用一根棉线和两个纸杯可以以制成“土电话”,这是由于固体能够传声;故A说法正确,不满足题意

B、道路旁设置“禁鸣喇叭”的标牌,是为了在声音产生处减弱噪声;故B说法错误,满足题意

C、响度与振幅和传播距离有关,所以广播发出的声音,在向远处传播的过程中,会不断减小的是响度,故C说法正确,不满足题意

D、公路边植树,既可以净化空气,也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说法正确,不满足题意

所以选B

5.解:A、发声的物体在振动,选项说法正确,满足题意

B、振动停止,发声也会停止,选项说法错误,不满足题意

C、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传播到到人耳处需要一定的时间,故稍后会听到声音,选项说法错误,不满足题意

D、振动的物体会发出声音,但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如果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一样听不到声音,选项说法错误,不满足题意

所以选A

6.解:用抽气机向外抽气的过程中,玻璃罩内的空气越来越少,声音越来越弱,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而仍看见电铃在振动,说明光能穿透玻璃,但是光传播不需要介质,如果需要,随着空气的减少,电铃的振动会看不清楚

所以选C

7.解:A、比较柔软和粗糙的物体更容易吸收声音

B、玻璃的振动可以发出声音,但玻璃并没有振动

C、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玻璃也可以传声

D、玻璃的表面比较光滑,可以更好的反射声音,使传出的声音比较少,起到了较好的隔音效果

所以选D

8.解:A、沿途听到各种鸟叫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选项正确;

B、树叶上的露珠是由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选项正确;

C、灰尘是较大的物体,由很多分子组成的固体小颗粒,故其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选项错误;

D、刹车后车子在地面上还要行一段距离是因为车子具有惯性.选项正确

所以选C

9.解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此选项正确

B、振动的物体一定能够发声,但人不一定听到,比如没有介质,振动频率不在人的听觉范围之内.此选项错误

C、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此选项错误

D、选项C错误.此选项错误

所以选A

10.解:A、航天员在太空时,他们即使相距得很近,也必须要借助无线电交谈.因为真空不能传声.错误

B、人耳能辨别出回声后听到回声的条件是反射声具有足够大的声音强度,并且与原声的时差必须大于0.1s,回声的速度不人发生变化.错误

C、游击队员把耳朵贴在钢轨上判断火车是否来了是因为钢轨比空气传声快、传声性能好.正确

D、当我们喊远处的同学时,若用手做成喇叭型或用纸卷成筒对着喊,效果很好,这是因为手做成喇叭减弱了声音的分散,增加声音的响度.错误

所以选C

11.解:①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正确

②扬声器主要由线圈,永磁体,锥形纸盆组成.当线圈中通过交变电流时,会产生变化的磁场,与永磁体之间相互作用产生振动,带动纸盆也来回振动,使扬声器发声,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所以是利用了电流的磁效应.错误

③沿海昼夜温差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错误

④“针孔相机”成像实际上就是小孔成像,它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正确

⑤若氖管发光,测电笔接触的是火线,错误

⑥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大,错误

⑦因为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所以鼓面振动的幅度越大,响度就会越大,错误

⑧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正确

所以选A

12.解:A、放在玻璃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发声,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向外抽时,听到的声音逐渐减弱时,是用来证明真空不能传声,不是证明声音是由发声体振动产生的,满足题意

B、发声的音叉会振动,所以当接触水面时会溅起水花,能够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是物体振动,不满足题意

C、当用锤敲击鼓面产生声音时,鼓面会振动,所以鼓面上的纸片会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不合题意

D、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让笔尖在纸上迅速滑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不满足题意

所以选A

13.解:声音在空气中传导慢且衰减快,声音在固体和液体传播速度在比空气中快,所以脚步声应先经过大地再经过水传到鱼的听觉器官

所以选C

14.解:A、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说明发声体在振动.故A错误

B、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说明振动停止,发声停止,振动产生声音.故B错误

C、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是探究声音的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故C错误

D、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D正确

所以选D

15.解:输电铁塔上的高压输电线中有电流通过时,电线之间的感应放电会产生声音,就是我们听到的嗡嗡声

所以选B

16.解:手握铝棒中点,并轻轻摩擦铝棒,会发出声音,当铝棒发声时是铝棒在振动

所以选:B

17.解:医生用听诊器给病人检查身体时,听到病人的心跳声,把心跳声传到医生耳朵里的主要物质是:管内的空气

所以选B

18.解:因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并且声音在固体中传声的能力比空气中强,所以将手表放在枕头下面,能够清楚地听到手表的“嘀嗒”声

所以选B

19.解:A、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是有害的.不合题意

B、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不知,光从材料不能判断电阻的大小.不合题意

C、物体的上浮或下沉取决于浮力与重力的合力,在运动中,若排开水的体积不变,则浮力是不变的.不合题意

D、噪声也是声音,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所以选D

20.解

A、回声是声音遇到障碍物发生反射形成的.此选项不正确

B、钟声客观存在,不是人的听觉产生的错觉.此选项不正确

C、在人们敲响打钟后,大钟的振动不停止.此选项不正确

D、虽然停止敲击大钟,但是大钟仍然在振动,声音还不会停止.此选项正确

所以选D

21.解:优美的琴声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的

能分辨出琴声和笛声是因为他们音色不同

所以答案是:振动;音色

22.解:考场上,监考老师宣读考生守则的声音是由老师的声带振动产生并通过空气传入考生耳中的

所以答案是:振动;空气

23.解:手机铃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通话时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

所以答案是:振动;电磁

24.解:发声的音叉在振动,当音叉接触水面时,水面会激起水花,也说明了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当敲击桌子时,桌子会振动发出声音,但直接观察不到,我们可以往桌面上放一些碎纸片,这样会观察到纸片跳动,从而证明发声的桌面在振动

所以答案是:发声的物体在振动;在桌面上撒一些纸屑

25.解:吹吸管时发出的声音是靠吸管内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当用同样的力吹细管时,同时不断的剪短细管,使得细管内的空气柱逐渐变短,振动变快,振动的频率变大,所以其所发出的音调会变高,故该实验是为了研究声音的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所以答案是:①空气振动,可以发声

②吸管越短,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

26.解:用手拨动塑料尺,塑料尺振动发出声音

用的力越大时,塑料尺振动的幅度越大,响度就越大;改变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时,会使塑料尺振动的快慢不同,则声音的音调将不同

所以答案是:振动;响度;音调

27.解:战国时期的青铜编钟,被敲击时发出的声音是由于编钟振动产生的,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产生的声音音调不同

所以答案是:振动;音调

28.敲击右边的音叉,观察到泡沫塑料球被弹开,这一现象可以说明

(1)发声体都在振动

(2)空气能够传声

(3)声音能传递能量

所以答案是:(1)发声体都在振动

(2)空气能够传声

29.解:由图可知,当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所以说明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发生了振动

而我们并没有直接敲响左边的音叉,证明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给左边的音叉的,所以空气能传播声音

所以答案是:空气能传播声音

30.解:(1)鸣笛声是由喇叭的振动而产生的

(2)禁止鸣笛是从声源处禁止噪声的产生,即在声源处减弱

(3)若在公路与住宅之间建造一堵玻璃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噪声能够减弱,住宅里的人仍能听到公路上汽车的鸣笛声.

所以答案是:振动;声源;能

31.解:人们听到的歌声是由于歌唱家声带振动产生的;不同的发声体所发出声音的音色是不一样的,区分声音就是依据不同的音色来判断

所以答案是:振动;音色

32.解:将悬线下的轻质小球紧靠正在发声的音叉,会发现小球被多次被弹起,这样做可以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该现象说明了发声体在振动

所以答案是:弹起,振动

33.解:变化的电流会引起耳机膜片的振动,所以会发出美妙的乐曲声

MP3耳机声音响度过大时会导致耳机音量过大,需要减小声音的响度

依题意可知,两个耳机之间互不影响,所以它们之间是并联的

所以答案是:振动,响度,并联

34.解:老师上课时说话时,由于声带的振动而发声.老师使用扩音设备后,学生感到声音的强度增大,听的更为清楚,所以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增大声音的响度

所以答案是:振动、响度

35.解:缶声是由于缶面振动产生的,然后通过空气传播到现场观众耳朵的.这壮观的场面由同步通讯卫星通过电磁波波传递到全球各地

故此题答案为:振动,空气,电磁

36.解:由课本中关于声音的产生就可以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通过课本中关于声速在不同介质中速度的介绍就可以知道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

减弱噪声的方法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摩托车的消音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

所以答案是:振动;340;声源处

37.解

①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优美的琴声是由于琴弦的振动产生的

②我们能很容易辨别出二重唱的男声和女声,是因为虽然他们的音调、响度可能相同,但音色不同

所以答案是:振动;音色

38.解:吹笛子发出的声音,是由笛子内部空气柱振动产生的;用手指按住不同的孔,改变了里面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了声音的音调

所以答案是:振动;音调

39.解:(1)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声源的振动传递给积雪,引起雪崩

(2)使摇摇欲坠的积雪垮塌,体现了积雪获得了机械能;说明声波传递的实际是机械能

所以答案是:振动;机械

40.解

①用嘴对着瓶口吹气,瓶子发出声音的原因是瓶内空气柱振动发声,从而引起瓶子微微的颤动

②施加的力增大,瓶子变形程度就加大,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

③往空矿泉水瓶内注入少量的热水,摇晃后倒掉,此时瓶内空气大部分被水蒸气排出,立即盖紧瓶盖,过一会儿,瓶内的水蒸气液化成水,使瓶内的气压减小,而瓶外大气压不变,则瓶子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慢慢向内凹陷

所以答案是:振动;力的大小;大气压

初中物理声学经典习题

a1.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______. a2.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作为传声介质;真空_____传声.声音在介质中以____的形式向周围传播.a3.声速的大小跟____________有关,还跟____________有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_______中传播最快,_______中较快,_______中最慢. 15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__________. a4.回声是指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较大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又传入人耳的声音.人耳区分开回声和原声的最短时间间隔是________.否则,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比如:同学们听到自己在空教室讲话比在操场上讲话声音要洪亮,就是这个原因. a5.人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_______振动,这种振动通过_______及其他组织传给___________,__________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A6小孩用嘴巴把一个气球吹大,由于用力过大,气球被吹破了,发出“嘭”的一声响。这个响声是由于 A、气球吹打的时候振动发出的声音 B、吹气球时球内的空气振动发出的声音 C、气球破裂时球皮振动发出的声音 D、球皮破裂时引起周围的空气振动发出的声音 b1.音调指声音的______,音调高低是由发声体振动的______决定的:频率越高,音调______;频率越低,音调______ .b2.频率:发声体_______振动的次数叫频率,单位为_____,符号为____.大多数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从______到___________.高于_________的声音叫超声波,低于________的声音叫次声波. B3.响度指声音的强弱,响度与发声体的_______有关:振幅越大,响度______响度还与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距发声体_______,响度越大. B4.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即使音调和响度相同,也能分辨它们,这是因为它们的________不同.不同发声体的________ 、_____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不同 B5.初春时节,柳树发芽,你可以折一根柳条,把皮和芯拧松,抽出木芯,用刀把嫩皮的两端修齐,就制成了“柳笛”.用力吹,柳笛就发出声响.相比较来看,细而短的柳笛吹出声音的音调较____高,该声音是由于________的振动而产生的. B6.小明向家里打电话,他主要依据声音的________听出是妈妈接的电话;妈妈要他把声音讲大些,这是要求他增大声音的____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B7.某种昆虫靠翅膀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2 s内振动了600次,频率是________Hz,人类________听到该频率的声音(填“能”或“不能”). B8“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____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大.月宫里的嫦娥不会听到你说话的声音,因为________不能传声.“嫦娥一号”卫星在绕月轨道上向地面传回最后一段语音“经过一年的太空遨游,我的任务已经结束……”这段语音是通过________传回地球的. B9.使用随身听(MP3、MP4……)时,调节音量按钮实质就是改变了声音的( ) A.频率B.音调C.响度D.音色 B10.如图所示,在四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内装有质量不等的同种葡萄酒,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四个玻璃杯,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 ) A.音调 B.振幅 C.音色 D.响度 B11.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而在旷野中要“大声”喊叫才能让较远处的人听见, 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 )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频率 B12如图所示,四支相同的试管内装有不同深度的水. (1)用嘴贴着管口吹气,则发出的声音的音调由低到高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只填对应序号). (2)用棒敲击试管,则发出的声音音调由低到高的顺序是:_______.(只填对应序号) B13如果用手按在自行车的车铃上,无论你怎样用力打铃,铃声也不会清脆,这是因为手按在车铃上时 A、改变了车铃的响度和音调 B、车铃就不会振动 C、没有铃声传出 D、车铃的周围就没有了传声的介质 B14、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 A、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管; B、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C、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D、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2初中物理声学经典习题(附详细答案)

初中物理经典习题 第二章声音与环境 1、关于声源,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有能发声的物体都是声源; B.人的声带是声源; C.正在发动的摩托车是声源; D.公路边的高音喇叭是声源。 2、在桌面上撒些碎纸屑并用力敲击桌面,我们看到纸屑在桌面上“跳舞”,同时能听到敲桌子发出的声音。这种用纸屑“跳舞”说明物体发声条件的思想方法是;纸屑“跳舞”还能说明声音能传播。 3、2012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山西绛州鼓乐团表演的《鼓韵龙腾》气势磅礴,下面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鼓乐声主要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B.鼓乐声主要是由鼓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C.鼓乐声是经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朵的 D.由于设计师对剧场的混响时间的合理设计,才会使现场观众感觉鼓声的气势磅礴 4、下列乐器中由于空气振动发声的是() A.鼓 B.笛子 C.吉他 D.二胡 5、将耳朵贴在灌满水的长铁管一端,在另一端用锤子重击一下钢管,可听见三次声音,则()

A.最先听见的是水传播的声音,最后听见的是钢管传播的声音B.最先听见的是钢管传播的声音,最后听见的是空气传播的声音C.最先听见的是回声,最后听见的是空气传播的声音 D.最先听见的是钢管传播的声音,最后听见的是回声 6、下列实验与实例,不能探究声音的产生于传播条件的是() A.拨打放在真空罩内的手机,屏幕显示手机号,却听不到铃声 B.人们先看到闪电,过一会儿才听见远处的雷声 C.往鼓面上撒一些纸屑,敲鼓时能看见纸屑不停的跳动 D.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面对面交谈也需要通过无线电 7、发生地震时,被困在建筑物废墟中的遇险者向外界求救的一种好方法是敲击就近的铁制管道,这种做法利用了的传声,而且传声效果要比在里好。 8、如图所示,水面上两船相距15km,实验员在一条船上敲响水里的一口钟,同时点燃船上的火药使其发光;另一条船上的实验员在看到火药发光后10s,通过水里的听音器听到了水下的钟声。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m/s。

初中物理声学习题单元测试doc

新课标初二物理声学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0小题,从第19小题到第24小题每题1.0分小计6.0分;从 第25小题到第68小题每题2.0分小计88.0分;共计94.0分。 19、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________传来的. A.电磁波 B.真空 C.空气 D.耳朵的鼓膜 20、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________秒以上, 人耳才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 A.1秒 B.0.1秒 C.0.01秒 D.0.001秒 21、我们能够分辨出各种不同的乐器的声音, 就是由于它们的________不同.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振幅 22、人们能分辨出胡琴、钢琴、笛子的声音, 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振幅 23、声音是由发声体的________而产生的. A.运动 B.振动 C.温度升高 D.体积膨胀 24、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 如果在听到枪声后才开始计时, 那么, 他开始计时的时间比运动员起跑的时间晚________秒(V声=340米/秒). A.0.3 B.3.0 C.30 D.300 25、用小提琴、钢琴、长笛、二胡分别演奏同一首曲子.我们完全可以分辨出是哪一种乐器演奏的.因为这几种乐器有[] A.不同的音调B.不同的音色C.不同的响度D.不同的人弹奏 26、关于噪声,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0dB就是没有声音 B.雪后的街道上格外寂静,是因为松软的雪可以吸声 C.特种兵使用的微声冲锋枪射击时,声音很小是因为采取了消声措施 D.城市高速公路两旁放置的隔声板是为了阻隔汽车行驶时发出的噪声

27、闻其声而不见其人,你往往能根据说话声就可以判断出是谁在讲话,这是因为不同的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 A.振幅B.频率C.响度D.音色 28、大型剧场的四壁和屋顶往往用蜂窝状材料来装饰,使其表面凸凹不平,这是为了[] A.减弱声波反射,吸收声波B.增大声音的响度 C.只是为了装饰,使其美观D.增强声波的反射 29、我们去医院看望病人,说话时要“低声细语”.这里的“低”是指[] A.说话音调低一些B.说话响度小一些 C.说话语速慢一些D.说话频率慢一些 30、人在教室里说话听不到回声的原因是[] A.教室的墙壁反射回来的声音互相抵消 B.声音从教室的门窗处传播出去了 C.教室的空间太小,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人耳分辨不出来 D.教室的空间太小,没有产生回声 31、我们能听到物体发出的声音,是因为[] A.有声源B.有物体C.发声体在振动D.有传声介质 32、演奏各种乐器时,人们能分辨出是什么乐器,这是由于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以上三个因素 3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听声音是靠耳朵接收空气中的声波 B.声波只能通过液体和空气传播,不能在固体中传播 C.声音遇障碍物反射回来时,传播的速度会减慢 D.声音从空气中传入水中,传播的速度减小 34、演唱会上,女高音引吭高歌一首歌曲,其两“高”的意思分别指[]

初中物理声学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声学知识点总结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的产生: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声音停止。 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传声。 声波:发声体振动会使传声的空气的疏密发生变化而产生声波。 声速:声音的传播快慢。 决定声速快慢的因素:1、介质种类。2、介质温度。 记住:15℃速度340m/s。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人耳的构造:外耳、中耳、内耳。 感知声音的过程: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的传播→鼓膜的振动。(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骨传导: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骨传导。 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三、声音的特性 音调:声音的高低,跟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物体振动的快,发出的音调就高;振动的慢,音调就低;频率决定音调。

频率:物体振动的快慢,物体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 人耳听觉范围:20Hz-20000Hz。 超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蝙蝠、海豚可发出) 次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地震、海啸、台风、火山喷发) 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响度跟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音色:声音的特色。音色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 三种乐器:打击乐器、弦乐器、管乐器。 乐器(发声体)的音调:长短(长的音调低)、粗细(粗的音调低)、松紧(松的音调低)决定了音调的高低。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噪声:物体做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物理学角度)。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要听到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0dB是人耳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30-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得超过9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得超过70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得超过50dB。 控制噪声:防止噪声的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即:1、在声源处减弱噪声;2、在传播途中减弱噪声;3、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五、声的利用 声与信息:声能传递信息。(雷声、B超、敲击铁轨等) 回声定位:声波发出遇障碍反射,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蝙蝠)

中考物理声学专题

专题一声现象 一、中考分值:一般为2分 二、中考考查的目标 1、认识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 2、认识声音传播必须依靠介质。 3、能用简易器材设计“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实验。 4、通过实验,了解乐音的特征。 5、经历“发声体在振动”、“声的传播需要介质”、“声波的图像”的实验过程。 6、经历“音调高低”的实验过程,了解科学研究方法。 7、通过体验,感知噪声与乐音的区别。 8、会利用声的知识解释和解决生活中的有关问题,具有环境保护意识。 9、知道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三、命题形式 以上考点常以填空题或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四、采分点分布 1.声音产生的条件和传播的方式。 2.声音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的传播的快慢。 3.声音的三要素。 4.响度和音调及其影响因素。 5.人耳听见的频率范围。 6.超声波的频率范围及作用。 7.乐音和噪声。 8.减小噪声的途径。 五、知识储备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知识点一:声音的产生 1.定义: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可以发声

①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②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③ 发声物体停止振动,发声也停止 3.难点: ①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因振动而产生声音。例如: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②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不同于“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但是原来所发出的声音还会存在并继续向外传播。 ③ 用转化的方法,通过纸屑的跳跃或其他物理的运动来显示发生物理在振动。 知识点二:声源 1. 定义: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2. 理解: ① 人是怎样发声的?说话时,空气从肺部通过气管挤压,引起声带振动发声。 ② 乐器是怎样发声的?乐器分打击乐器、弦乐器和管乐器。 鼓、锣等打击乐器受到打击时,鼓面和锣面发生振动而发声 二胡、小提琴等弦乐器通过弦的振动发声,它们常有一个木制共鸣箱使声音洪亮。 长笛、箫等管乐器,靠空气柱振动发声,吹奏时,用手指将孔全堵上,振动的空气柱最长,孔全打开时振动的空气柱最短。 知识点三:声音的传播 1.定义: 声的传播需要介质,声以波的形式传播,这种波叫声波。 2.理解: ① 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介质 ② 传播声音的介质有:固体,气体,液体 ③真空不能传声 3.难点: 在湖面投一小石子,会看到以石子为中心的水波向四周传播。类似的,声从声源发出后以声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因为物体的振动,物体两侧的空气就形成了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这就是声波。 知识点四:声速和回声 1.定义: 声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描述,它的大小等于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3. 理解: ①声速与介质的种类有关。一般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在气体中传播最慢 ②声速与节制的温度有关。一般在气体中,温度越高,声速越快 ③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后被反射回来,人们能够与原生区分开,这样反射回来的声波就是回声。 转化法:借助其他工具将不易直接观察到的现象转化放大为易于直接观察的现象的方法。 我们根据两个对象(水波和声波)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同或相似(都是一种波动),二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同或相似。这种推理方法叫类比法

(完整版)初中物理声学5个经典应用题

1、某人打靶时,靶子离人340m,子弹离开枪口后经过1.5s,人听到子弹击中靶子的声音,设空气阻力不计,则子弹离开枪口的速度是多少?(气温15摄氏度) 2、某同学旅游时,划船在两山间,大喊了一声,1s后听到一个回声,又经过3s听到了另一个回声,问,两山相距多远? 3、一个人站在两平行的大山形成的峡谷底,当他大喊一声后,经过0.3s和0.7s个听见一次有大山反射的回声,诺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则此山谷的宽度约为多少米? 4、有甲、乙两人利用回声测量河岸到峭壁的距离。乙站在岸边,甲站在距峭壁较远处。甲、乙连线与峭壁垂直,相距50m。先甲放一枪,乙测出听到两次枪声的时间差为4s。求河岸到峭壁的距离。 5、一辆卡车在平直公路上以43.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其正前方有座山,在汽车鸣笛后,又过了2s听到回声,则司机听到回声时离山还有多少m? 答案: 1、气温15℃,空气中v声=340m/s,子弹击中靶子的声音传到人用的时间 t1=s/v声=340m/340m/s=1s, 所以子弹离开枪口到子弹击中靶子的时间 t2=t-t1=1.5s-1s=0.5s, 所以,子弹离开枪口的速度v弹=s/t2=340m/0.5s=680m/s。 2、船离近处的山的距离L1=s1/2=v声t1 / 2 =340m/s*1s / 2 = 170m,(s1为声音传到近处的山来回的路程) 船离远处的山的距离L2=s2/2=v声t2 / 2 =340m/s*(1s+3s)/ 2 = 680m, 所以两山相距L=L1+L2=170m+680m=850m。 3、声音从人传到两山的时间分别为:t1= 0.3s/2=0.15s,t2= 0.7s/2=0.35s, 人到两山的距离为:s1=vt1=340m/s×0.15s=51m,s2=vt2=340m/s×0.35s=119m, 峡谷宽度为:s=s1+s2=51m+119m=170m. 4、乙站在岸边,河岸到峭壁的距离即为乙到峭壁的距离。 甲站在距峭壁较远处,甲放一枪,乙听到两次枪声,第一声是直接传来的枪声,第二声是枪声继续向前传到峭壁后反射回来的回声。两次枪声的时间差为4s,即枪声从乙处传到峭壁,再从峭壁反射回到乙所用的时间是4秒。空气中的声速v=340m/s, 这4秒内枪声经过的路程s=vt=340m/s×4s=1360m, 则乙到峭壁的距离L=s/2=1360m/2=680m。 所以河岸到峭壁的距离为680m。 5、v车=43.2km/h=12m/s, 汽车2s前进的路程s车= v车t=12m/s*2s=24m, 鸣笛声2s经过的路程s声= v声t=340m/s*2s=680m, 鸣笛地点距离山L= (s声+s车)/2=(680m+24m)/2=352m, 司机听到回声地点距离山L’=L-s车=352m-24m=328m。

届初中物理实验题声学部分【含答案】

实验题声学部分 1.现给你如下器材:钢尺一把、木梳一把、音叉、乒乓球(系细线)、橡皮筋、鼓、纸张、 小锤。请你任选器材,设计一个有关声现象的实验。 提出问题: 猜想或假设: 器材: 主要步骤: 探究结论: 2.依据下图所示情景,回答下列问题: (1)提出问题:要使鼓声更响些,你的方法是. (2)作出猜想:鼓声的响度可能与鼓面的振幅有关. (3)设计实验:将一些轻小物体比如纸屑、泡沫等放在鼓面上,可以通过比 较来比较鼓面振动幅度的大小. (4)得出结论:声源的振幅越大,响度. (5)歌词“我在高声唱,你在低声和”中的“高声”、“低声”是指 (填“音调”或“响度”)的不同. 3.(8分)小明课余时间利用薄钢尺、桌子、硬纸片、自行车等器材,探究音调高低 跟振动快慢(频率)的关系,他的探究过程如下: (1)如上图甲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先使其伸出桌边少许; (2)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 (3)使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长一些,再次拨动(注意使钢尺前后两次振动的幅度大 致一样); (4)如上图乙所示,将硬纸片接触自行车车轮的辐条,先慢慢转再快些转,听一听 发出声音的音调有何变化? 1

请你根据上述探究过程,帮他进行分析论证: ①钢尺伸出桌面越长、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 ②自行车辐条转得越快,频率,音调。 4.(1)(6分)将钢锯条以如下图所示方式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锯条由 于________而发出声音。改变钢锯条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再次拨动、发出声音的 ________会改变(选填“响度”或“音调”)。 (2)(3分)如上图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闹钟和罩的底座之间垫上 柔软的泡沫塑料,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我们听到闹钟的声音会逐渐变小,直至听不到声 音,这个实验说明了。 参考答案: 1、提出问题:音调与什么有关?(1分) 猜想或假设:与振动的快慢有关. (1分) 器材:钢尺一把,木梳. (1分) 主要步骤:用钢尺拨动木梳齿,先慢后快,比较声音的高低. (3分) 探究结论:振动快(或频率高)音调高,振动慢(或频率低)音调低. (2分) (提示:探究的结论与提出的问题相符即可) 2.更用力,泡沫跳起的高度,越响,响度。(每空2分) 3. (每空2分)越慢,越低,越大,越高。 4.(每空3分)(1)振动,音调;(2)声音必须通过介质才能传播。 2

初中物理声学部分

第一章声现象 内容提要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一:声音的产生 1 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 振动可以发声 注意: 1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3 发生物体的振动停止,发生也停止 4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因振动而产生声音。 5 “振动停止,发生也停止”不同于“振动停止,发生也消失”。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但是原来所发出的声音还会存在并继续向外传播。 二:声音的传播 1 声的传播需要介质 2 声以波的形式传播,这种波叫声波 3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介质 4声音的介质有:固体,气体,液体 5真空不能传声 注意: 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因为物体的振动,物体两侧的空气就形成了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这就是声波 三:声速和回声 声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描述,它的大小等于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 要点: 1 声音在单位时间内传播的距离叫做声速 2 声速与介质的种类有关。一般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在气体中传播最慢 3 声速与节制的温度有关。一般在气体中,温度越高,声速越快

4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后被反射回来,人们能够与原生区分开,这样反射回来的声波就是回声。 注意: 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拓展: 1分辨原声与回声的条件: ①回升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0.1s以上;②声源距离障碍物至少有17m远 2回声的作用: ①加强原声;②回声定位;③回声测距 3回声测距离:2s=vt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一:怎样听到声音 在声音传递给大脑的整个过程中,任何部分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但是如果只是传导障碍,而又能够想办法通过其它途径将震动传递给听觉神经,人也能够感知声音 1 人耳的构造:外耳(耳廓,外耳道)中耳(鼓膜,听小骨)内耳(半规管,前庭,耳蜗) 2 听到声音的途径:物体振动→介质→鼓膜或头骨→听觉神经→产生听觉 3如果传导声音的鼓膜和听小骨发生损伤,就会使听力下降,叫做传导性耳聋,但还可以通过其它途径将振动传给听觉神经,人可以继续听到声音;如果耳蜗,听觉中枢或与听觉有关的神经受到损害,听力会降低,甚至是丧失,叫做神经性耳聋,一般不可治愈。 拓展: 听到声音的条件: ①听觉系统正常;②物体的振动频率达到人耳的听觉范围;③声音有足够的响度; ④有传播的介质 二:骨传导和双耳效应 1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穿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科学中把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2骨传导的途径:物体振动→声波→头骨或颌骨→听觉神经 3双耳效应产生的条件: ①对同一个声音,两只耳朵感受到的强度大小不同;②对同一个声音,两只耳朵感受到的时间先后不同;③对同一个声音,两只耳朵杆受到的振动步调也不同 声音的特性

初二物理声学知识点

初二物理声学知识点 回声测距离:2s=vt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3 发生物体的振动停止,发生也停止 4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因振动而产生声音。 5 “振动停止,发生也停止”不同于“振动停止,发生也消失”。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但是原来所发出的声音还会存在并继续向外传播。 二:声音的传播: 1 声的传播需要介质 2 声以波的形式传播,这种波叫声波 3 真空不能传声 4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因为物体的振动,物体两侧的空气就形成了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这就是声波 三:声速和回声 1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 2 声速与介质的种类有关。一般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在气体中传播最慢 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1 分辨原声与回声的条件:

①回升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0.1s以上;②声源距离障碍物至少有17m 远 2 回声的作用: ①加强原声;②回声定位;③回声测距 3回声测距离:2s=vt 四:怎样听到声音 1 人耳的构造:外耳(耳廓,外耳道)中耳(鼓膜,听小骨)内耳(半规管,前庭,耳蜗) 2 听到声音的途径:物体振动→介质→鼓膜或头骨→听觉神经→产生听觉 3如果传导声音的鼓膜和听小骨发生损伤,就会使听力下降,叫做传导性耳聋,但还可以通过其它途径将振动传给听觉神经,人可以继续听到声音;如果耳蜗,听觉中枢或与听觉有关的神经受到损害,听力会降低,甚至是丧失,叫做神经性耳聋,一般不可治愈。 4听到声音的条件: ①听觉系统正常;②物体的振动频率达到人耳的听觉范围;③声音有足够的响度;④有传播的介质 五:骨传导和双耳效应 重点定义: 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穿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科学中把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要点: 骨传导的途径:物体振动→声波→头骨或颌骨→听觉神经 重点: 双耳效应产生的条件:

初中八年级物理声学知识点总结 填空题及答案

填空题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一:声音的产生 1、声是由物体的产生的。振动停止,也停止。 2、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因振动而产生声音。 3、振动停止,发声也消失,原来所发出的声音还会存在并。 4、用手指按住自己喉咙后说话,属于,用橡皮锤敲击音叉,属于,高处落下一滴水产生悦耳的叮咚,属于,瀑布产生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属于,小朋友吹的“白鸟争鸣”的哨声婉转动听,属于。 5、在探究声音产生的过程中,所应用到的研究方法有、、。 6、通过对大量现象的对比、分析和总结找出其中共同点的一种研究方法,叫做:。 7、有些物理现象发生时,人们的感觉器官往往无法直接感知或不易观察到,在实验中,通常将这些感知不到转换成人们可以感知或容易观察到的现象,这种方法叫做:。8、通过对不同或有联系的两个对象或物理现象进行比较,从中寻找它们的不同点和相同点,从而进一步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的研究方法,叫做。 二:声音的传播 9、声音的传播需要,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做。 10、一切、、都可以作为声源发出声音,也可以当做传播声音的介质。 11、空气越,传声效果,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故航天员只能通过交流。 12、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因为物体的振动,物体两侧的空气就形成了向远处传播,这就是声波。 13、类比着水波学习的方法叫做。 三:声速和回声 14、声传播的快慢用描述,它的大小等于。 15、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16、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后被,人们能够与原生区分开,这样反射回来的声波就是。 17、分辨原声与回声的条件: ①回升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以上;②声源距离障碍物至少有远。 17、请看下列声速表中几种物质中的声速(m/s) 分析上表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有(写出2个):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回声测距离的公式是:。 19、回声的作用:①加强原声;②回声定位;③回声测距

初中物理声学教案

初中物理声学教案 一、教材内容分析 1.教材作用和地位: 在学生了耳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后,学生了解了耳能够听见声音,但是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声音能引起耳膜的振动呢?教材围绕 这个问题安排了几个演示实验:发生的音叉放入水中,发声的音叉 轻轻触击悬挂的乒乓球,自己讲话时用手触摸自己的喉部等。对于 学生来说,物体发声的现象并不陌生,然而对于发声体的振动,为 此创设情景让学生对物体的发声现象进行仔细观察,总结概括出结论。本节为声学的重点内容,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培养学生仔细观察 实验现象、分析总结概括能力。 2.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对有关实验进行观察,让学生概括总结出有关的结论。 难点:真空不能传声的实验。 3.授课思路:以“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声音的能量”为知识线索,通过实验的观察、分析及总结概括出结论。 二、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目标: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2.知道声音可以通过空气、液体和固体传播;3.初步了解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 播速度是不同的;4.初步了解声音的传播就是能量的传播。 能力目标:1.通过有关实验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的能力。2.通过对实验现象讨论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和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态度和方法。 三、教学过程: 引入:由上课铃声、老师“上课”为题。

设问:你们为什么站起来?(声音,人耳可以听到声音是因为声音能够引起鼓膜的振动。) 过渡:物体为什么会发出声音呢? 新课教学: 提问:你能通过什么方式发出声音呢?(学生动手试一试) 活动1:2位同学合作,一个同学用两支笔把橡皮筋拉紧,另一位 同学用手拨动它.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你听到声音了吗?(听到) 2.橡皮筋在做怎样的运动?(振动) 3.声音是由什么产生的?(振动) 活动2:用2只手指轻轻地放在你的喉部,请同学们齐声朗读 “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仔细体会后回答问题: 1.你感觉到喉部在振动吗?(振动) 2.你知道是什么在振动?(声带) 思考:发声的物体与不发声物体有何区别?(有无振动) 进一步验证:音叉实验(注:观察什么现象) 用橡皮槌敲击音叉,音叉会发出声音。用手触摸正在发生的音叉,手有什么感觉?描述这个感觉。 用橡皮槌敲击音叉后,如果迅速把发声的音叉触及烧杯器皿中的水面,会有什么现象,说明什么?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 用胶带把乒乓球和线的一端粘在一起,线的另一端固定在铁架上,使乒乓球被悬挂起来。迅速将它与乒乓球轻轻接触,描述实验现象。怎样分析和解释观察到的现象呢?(对实验现象进行了放大,说明声 音产生是振动的结果)

初中物理笔记(声学热与内能)

初中物理笔记 (声学)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考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考钟振动发声,等等); 2、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误区警示:“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是指当发声的物体停止振动时,发声体将停止发声,但原来发出的声音却在介质中继续传播,直至消失,所以不能理解为“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介质。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软木除外);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叫做声波。 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注:有声音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3、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 ;声音在150C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影响因素:声音的速度与传播声音的介质种类和温度有关。 二、声音的特性: 乐音的三要素 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 单位是赫兹,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 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物体振幅越小,响度越小;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 度越小; 3、音色: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发的声靠音色) 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 三、声音的利用 1、超声波的能量大、频率高用来打结石、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超声波基本沿直线传播用来回声定位(蝙蝠辨向)制作(声纳系统) 2、传递信息(医生查病时的"闻", B超,敲铁轨听声音等等) 3、声音可以传递能量(飞机场帮边的玻璃被震碎,雪山中不能高声说话,一音叉振动,另一未接触的音叉振动发声)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噪声:(1)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2)从环保的角度 上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 是噪声; 2、控制噪声:(1)在声源处减弱(安消声器);(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植树。隔音墙)(3)

中考物理声学专题复习

中考物理声学专题复习 一、选择题 1.影响声音传播速度的是1.A A.传播声音的物质B.声音的音调 C.声音的音色D.声音的响度 2.声纹锁能辨别不同的人发出的声音,主要是依据声音的2.A 。 A.音色B.音调C.响度D.速度 3、能区分男高音和男低音的主要依据是 3.C A、响度 B.音色 C.频率 D.振幅 4.学生能分辨出不同老师的声音,主要是依据不同人的讲话声具有不同的4.A。 A 音色 B 音调 C 响度 D 振幅 5.成语“震耳欲聋”形容的是声音的5.A。 A.响度大B.音调高C.音色好D.频率高6.“闻其声而知其人”,这句话表明不同人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6.B A.音调B.音色C.响度D.频率7.敲音叉时,先轻轻敲,后用力敲,两次发出的声音7.B。 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频率不同8.吹笛子表演中,演奏者不断用手指分别开闭6个音孔,这样是为了改变笛声的8.B。 A.音色B.音调C.音量D.响度9.机动车鸣号所产生的声污染,其主要原因在于鸣号声的9.A。 A.响度B.音调C.音色D.时间 10.吉他是一种弦乐器,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同一根琴弦,主要改变声音的10.A。 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 11.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B 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时间D.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音调逐渐降低1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B.声音传播的速度与温度无关 C.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快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13、能分辨出琴声和笛声的主要依据是(C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 14.生活中用“引吭高歌”“低声细语”来形容声音,这里的“高”“低”描述的是声音的(B) A.音调B.响度C.音色D.速度

新课标初二物理声学练习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声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0小题, 1、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________传来的. A.电磁波 B.真空 C.空气 D.耳朵的鼓膜 2、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________秒以上, 人耳才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 A.1秒 B.0.1秒 C.0.01秒 D.0.001秒 3、我们能够分辨出各种不同的乐器的声音, 就是由于它们的________不同.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振幅 4、人们能分辨出胡琴、钢琴、笛子的声音, 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振幅 5、声音是由发声体的________而产生的. A.运动 B.振动 C.温度升高 D.体积膨胀 6、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 如果在听到枪声后才开始计时, 那么, 他开始计时 =340米/秒). 的时间比运动员起跑的时间晚________秒(V 声 A.0.3 B.3.0 C.30 D.300 7、用小提琴、钢琴、长笛、二胡分别演奏同一首曲子.我们完全可以分辨出是哪一种 乐器演奏的.因为这几种乐器有[ ] A.不同的音调 B.不同的音色 C.不同的响度 D.不同的人弹奏 8、关于噪声,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0dB就是没有声音

B.雪后的街道上格外寂静,是因为松软的雪可以吸声 C.特种兵使用的微声冲锋枪射击时,声音很小是因为采取了消声措施 D.城市高速公路两旁放置的隔声板是为了阻隔汽车行驶时发出的噪声 9、闻其声而不见其人,你往往能根据说话声就可以判断出是谁在讲话,这是因为不同的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 ] A.振幅B.频率 C.响度 D.音色 10、大型剧场的四壁和屋顶往往用蜂窝状材料来装饰,使其表面凸凹不平,这是为了[ ] A.减弱声波反射,吸收声波B.增大声音的响度 C.只是为了装饰,使其美观D.增强声波的反射 11、我们去医院看望病人,说话时要“低声细语”.这里的“低”是指[ ] A.说话音调低一些B.说话响度小一些 C.说话语速慢一些D.说话频率慢一些 12、人在教室里说话听不到回声的原因是[ ] A.教室的墙壁反射回来的声音互相抵消 B.声音从教室的门窗处传播出去了 C.教室的空间太小,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人耳分辨不出来 D.教室的空间太小,没有产生回声 13、我们能听到物体发出的声音,是因为[ ] A.有声源B.有物体 C.发声体在振动D.有传声介质 14、演奏各种乐器时,人们能分辨出是什么乐器,这是由于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D.以上三个因素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听声音是靠耳朵接收空气中的声波 B.声波只能通过液体和空气传播,不能在固体中传播

初中物理声学专题讲义

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年 级:初二 学员姓名: 辅导科目:物理 学科教师:老师 授课类型 新授 学习内容 声学 教学内容 〖基础知识梳理〗 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知识点一:声音的产生 1.定义: 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可以发声 2.理解: ①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②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③ 发声物体停止振动,发声也停止 3.难点: ①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因振动而产生声音。例如: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②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不同于“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但是原来所发出的声音还会存在并继续向外传播。 ③ 用转化的方法,通过纸屑的跳跃或其他物理的运动来显示发生物理在振动。 1、笛子发声是由笛膜的 引起的。1、振动 2、如图所示,用力敲响音叉,并用悬挂的塑料球接触发声的叉股,我们看到的现象 是 ,此现象说明 ;塑料球的作用是 2、塑料球被弹开; 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 把叉股的振动放大。 知识点二:声源 1. 定义: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2. 理解: ① 人是怎样发声的?说话时,空气从肺部通过气管挤压,引起声带振动发声。 ② 乐器是怎样发声的?乐器分打击乐器、弦乐器和管乐器。 鼓、锣等打击乐器受到打击时,鼓面和锣面发生振动而发声 二胡、小提琴等弦乐器通过弦的振动发声,它们常有一个木制共鸣箱使声音洪亮。 长笛、箫等管乐器,靠空气柱振动发声,吹奏时,用手指将孔全堵上,振动的空气柱最长,孔全打开时振动 的空气柱最短。 知识点三:声音的传播 1.定义: 声的传播需要介质,声以波的形式传播,这种波叫声波。 2.理解: 转化法:借助其他工具将不易直接观察到的 现象转化放大为易于直接观察的现象的方 我们根据两个对象(水波和声波)之间在某 些方面的相同或相似(都是一种波动),二

初中物理声学知识点归纳

初中物理声学知识点归纳一、声音产生的原因、声源 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震动停止,物体就停止发声。 振动的橡皮筋能产生声音

1、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2、震动的气体、液体和固体都能发声。 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传播的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抽掉玻璃罩中的空气,不能听到铃声(真空铃实验) 2、声音能靠一切固体、液体、气体等物质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常简称为介质。 3、声以波的形式传播,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空气疏密部分的传播形成声波 4、声波在传播过程中,介质本身并没有随波向前移动,声波可以传播信息和能量。 (1)隆隆的雷声—下雨 (2)爆竹升天,震耳欲聋 (3)听铁轨传声—判断火车的远近 (4)听蜜蜂飞行的声音--判断是否采蜜回来 (5)回声定位

(6)医疗:使用B超、听诊仪;超声波击碎体内结石 (7)军事:声呐探测潜艇、鱼雷;超声波干扰信号 (8)工业:声呐测距;超声波测速;超声波探伤 三、声速 1、声速是指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2、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及温度有关。温度相同但介质不同时,声速一般不同;同种介质,温度越高,声速越大。 3、一般来说,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较快,在气体中最慢。 4、熟记: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 。温度小,声速小。 5、声速、传播距离和传播时间的关系:s=vt 四、回声 1、回声到耳朵比原声音晚0.1s以上,人耳才能把回声和原声分开。 2、利用回声可以计算出障碍物的距离。要听到回声,障碍物的距离至少为17m;公式:s=vt 五、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呢?

【最新】中考物理专题练习声学试题

声学 一、选择题 1. (2015·娄底中考)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爸爸去哪儿》节目中,孩子们很容易辨别出爸爸发出的声音,这主要是爸爸声音的音调不同 B.蒙上双眼仅凭声音也能大致确定声源的方位是由于“双耳效应” C.文明城市要求植树种草,树木和花草既能美化城市也具有吸收、减弱噪声的作用 D.古代行军宿营时,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敌人的马蹄声,是因为大地传声比空气快 【答案】A 2.(2015·遂宁中考)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回声可以测地球到月球间的距离 B.人们小声说话时,声音的音调一定低 C.在市区高架桥两侧修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超声“碎石”是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 【答案】C 3.(2015·自贡中考)下列有关声的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听录音时,调节音量旋钮实质是改变声音的音调 B.真空也能传声 C.“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噪声是严重影响我们生活的污染之一 【答案】D 4.(2015·荆门中考)2015年6月1日晚,“东方之星”客轮在长江水域监利段发生翻沉,客轮倒扣在江面上,为了尽快救出被困者,搜救队员用铁锤敲击露在水面的船体并将耳朵贴在船体上听,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敲击船体是为了使铁锤振动发声 B.敲击船体是利用声向被困者传递能量 C.贴在船体上听是为了听到求救的超声波信号 D.贴在船体上听是利用固体传声效果比气体好 【答案】D 5.(2015·宜宾中考)调节电视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频率【答案】A 6.(2015·泰安中考)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 B.学业考试期间学校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C.“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D.“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的声音音调要低一些 【答案】D 7.(2015·长沙中考)长沙福元路大桥东入口采用了全封闭的隔音措施,如图所示,该设施长175 m,高7 m.由隔音板组成,能降噪20分贝左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