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式建筑做法

清式建筑做法
清式建筑做法

清式建筑做法

3.1大木作

大木是指木结构架建筑中的主要承重部分,如柱、梁、枋、檩、斗栱等组成。清式大木做法分为大木大式和大木小式两类。

大木大式——使用斗拱的大木大式建筑有时又称为殿式建筑,一般用于宫殿、官署、庙宇、府邸中的主要殿堂。面阔可自5间多至11间,进深可多至11桁。可使用周围廊、单檐或重檐的庑殿、歇山屋顶、筒瓦或琉璃瓦屋面、兽吻和斗拱。建筑尺度以斗口作为衡量的标准。

大木小式——建筑用于上述建筑的次要房屋和一般民居。面阔3间至5间,通进深不多于7檩,大梁以5架为限。只用单檐悬山和硬山及以下屋顶,不用琉璃瓦和斗拱。建筑尺度依明间面阔及檐柱径为标准。

3.2建筑主要尺寸的决定

A建筑平面

大式建筑首先根据建筑的类型来选择斗栱的大小(依斗口宽窄分十一等)和出跳的多少。由于每攒斗栱宽度(即两攒斗栱中至中的距离)为十一斗口,斗栱挑出每跳为三斗口,所以可以计算出建筑的各间面阔和断面进深。B建筑高度

可分为台基、屋身、屋顶三部分。台基高度为地面到阶条石上皮,清式做法称为台明高,普通台基高等于檐柱高的15/100。在大式建筑中,屋身高度包括柱础、柱身和斗栱的总高。在小式建筑中,柱高为明间宽的4/5或柱径的十一倍,柱下若用鼓镜柱础,其高为1/5檐柱径。屋顶高实际根据各步架举高与屋脊形式等决定。

3.3举架

3.4.1庑殿顶推山

庑殿(四阿)建筑处理屋顶的一种特殊方法。由于立面需要将正脊向两端推出,从而四条垂脊由45度斜直线变为柔和的曲线,并使屋顶正面和山面的坡度步架距离都不一样长

3.4.2歇山收山

确定歇山建筑山面山花板位置的法则称-“收山法”。

清官式建筑“收山法”规定,歇山建筑由山面正心桁轴心向内收一桁径,定为山花板外皮位置。

小式建筑“收山法”规定,由山面檐檩(P298)轴心向内收一檩径,定为山花板外皮位置。

3.5斗栱

一、清代建筑的模数

中国古建筑经历了千百年的演变,古代建筑师和工匠研究编制了独具特设的中国古建筑风格和建筑模数。

模数分为两种:大式斗拱建筑以斗口为模数。

小式建筑以柱径为模数。

二、清代的建筑用材等级

大式斗拱建筑,以斗口为模数,分为十一个等级,从1寸到6寸,每0.5寸为一级。

三、各构件的权衡

各构件的权衡尺度的作用:确定建筑空间比例关系协调,确保大木架和木构件承重合理。

3.6梁

3.6.1大梁

其名称依梁上所承之檩数定。如承九檩,称九架梁;承七檩,称七架梁,如此类推。

长度为其上总步架长的和再加上二个檩径。断面高、宽比按清工部《工部工程做法则例》为10:8。

3.6.2抱头梁

用于无斗拱建筑廊间,承接檐檩之梁。梁长为廊步加二檩径,梁高与梁宽分别为檐柱径的1.5倍和1.2倍。

大式有斗栱的称挑尖梁,长度为廊步加正心檩至挑檐檩间距离,再加挑檐檩至梁尖的六斗口和梁尾插入金柱的榫长。

3.6.3角梁

水戗发戗与嫩戗发戗,檐角起翘:南北方的作法不同;⒈北方以官式建筑为主,檐角起翘不大,平稳庄重;⒉南方建筑檐角起翘大,轻盈灵巧,形如飞翅。

3.7檩(桁)、椽

1、以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有斗栱之大木用桁,无斗栱之大木用檩。

3.8清式彩画

与宋式明显不同处是,游廊仍用绿柱,建筑中除金龙柱外,皆红柱;檐下彩画以青绿为主,挑檐桁及大、小额枋都分作五段,两端曰“箍头”,靠中间称“藻(找)头”,两部分合占全枋的2/3,中部为“枋心”,占1/3,枋心边线称“楞线”;色彩主调,兰绿相间,如明间上兰下绿,次间则上绿下兰,梢间再反过来。清式彩画依图案与用色主要可分三类:和玺彩画、旋子彩画、苏式彩画。

和玺彩画。用于主要宫殿,以龙为主要题材,有金龙和玺、龙凤和玺、龙草和玺、金琢墨和玺;箍头、藻头、枋心、额垫板都画龙;用色,明间挑檐桁为青箍头、青楞线、绿枋心;下面的大额枋与邻间的挑檐桁为绿箍头、绿楞线、青枋心;即同一间的上下构件和相邻各间的同种构件青绿互换。

旋子彩画。因在藻头上画旋子而得名;枋心上画龙、锦、西番莲,或只在素地上压黑线边,称“一字枋心”;由以旋子彩画退晕与贴金多少,

分为六个等级:金琢墨石碾玉、烟琢墨石碾玉、金线大点金、墨线大点金、墨线小点金、雅伍墨。

苏式彩画。从江南的包袱彩画演变而来。布局与和玺彩画、旋子彩画的不同之处是,在檩、垫板、额枋三构件上相当于枋心的位置,统一画一个大画心,称“包袱”,包袱内涂浅色地子,上画山水、人物、翎毛、花卉;两端的箍头也三件连在一起画;包袱的外缘由多折曲线组成,画多层退晕。

建筑细部处理做法

一、混凝土接茬处理 我们的工艺就是在以上存在上下层接茬的部位设置预埋螺栓。螺栓距离成型混凝土完成面为50—100mm,螺栓间距@500,距离剪力墙端部、转角处不大于100mm。上层模板下放到预埋螺栓位置,利用螺栓进行加固锁死。下层成型混凝土处贴双面胶,模板加固时将模板和剪力墙的缝隙锁死。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提高效果,另一个关注点时混凝土的上口成型尺寸和方正,如果不能保证其质量,即使使用了螺栓和双面胶,仍然可能存在漏浆现象。所以在浇筑混凝土时,要由专人对模板进行校核,一旦发生变形,必须立即加固恢复。只有两点都做好,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现场做法电梯井的接茬

外墙接茬顺直平整 二、三小间模板支设 卫生间止水梁与现浇混凝土板同时浇筑,放好卫生间支模控制线,根据现浇板厚度用ф10钢筋焊制马凳,马凳间距500mm 设置一道,采用胶合板模板支设,在现浇板底部设一根50×80mm 方木对顶,上部设一根50×80mm 锁口方木,间距均为1000mm 设置一道,止水梁高度均为200mm,具体见下图: 卫生间止水梁示意图 50*80方木 50*80方木间距1m 胶合板 现浇板 镰刀卡 钢筋撑棍 10@500 马凳

三、楼梯 楼梯底面模板采用覆膜胶合板,侧模也采用覆膜胶合板,踏步模板采用覆膜胶合板。踏步模板与楼梯踏步高度相同,支设方法见下图,支设时先支设楼梯平台梁底,待绑扎完钢筋后支设平台梁侧模,然后再支楼梯底模,楼梯底模根据与平台梁成的角度倒角,使角度与所成角相同。

基于现有模板体系,现提出“1CM”工艺:即加固模板的方木,下部的模板上提1cm,上部的模板下降1cm。目的使下部的方木离开混凝土面,铁抹子可以方便的深入到15mm厚的模板内,可以将阴角抹压到位; 上部下降同样是减少混凝土的粘连,在抹压上部面层时,首先清理干净模板上的灰浆,并用铁抹子将混凝土抹压到位。注意的是,模板的高度一定要和构件尺寸一致,否则难以取得好的效果。 楼梯抹压示意图剖面示意图 摸压成品示意图完成后楼梯间四、构造柱加固 构造柱、过梁支设图示,为了增加二次结构的外观质量,减少二次构件的施工难度,在主体施工时,对于门洞口处≤240mm的砖垛,洞口高度≥2100处的

清工部《工程做法》

清工部《工程做法》 清代官式建筑通行的标准设计规范,原书封面书名为《工程做法则例》,而中缝书名为《工程做法》,共74卷,雍正十二年(1734)刊行,是继宋代《营造法式》之后官方颁布的又一部较为系统全面的建筑工程专书。 全书内容大体分为各种房屋营造范例和应用工料估算额限两部分。自土木瓦石,搭材起重,油画裱糊,以至铜铁件安装等作,总计17个专业,20多个工种,分门别类,各有条款详晰的规程。大木作各卷并附有屋架侧样(横断面图)示意简图。 《工程做法》既是工匠营造房屋标准,又是主管部门验收工程、核定经费的明文依据。应用范围主要是营建坛庙、宫殿、仓库、城垣、寺庙、王府等房屋和油画裱糊工程。对于民间修造,与《清会典·工部门·营建房屋规则》所载禁限条例,相辅为用,起着建筑法规监督限制作用,俗称为“工部律”。 清代官式建筑,有大式、小式之分,本书所举27种不同形制的建筑物,包括大式建筑 23例,小式4例。大、小式之分,按所处地位或用途而区别。 封建社会,建筑间数多寡,标志着使用者的身分地位。清代宫殿建筑以九五间数为尊,宅第民居,多不过三间,或三间两耳,一正两厢。《工程做法》规定了各间房屋的名称。以五开间为例,中间一间为明间,靠近明间的左右两间称为次间,左右两端的两间称为梢间。房屋的宽度明间最大,依次递减,或者一概相等。建筑物间数一般取单数,如一、三、五、七、九间,极少使用双数。书中所编各例,多属单体建筑,以长方形为主,宫殿和民居通用,形成一种常行格式。 清制以斗口为标准,斗口即平身科斗栱大斗迎面安装翘昂处的刻口宽度,也就是材本身的宽度。自一寸至六寸分为十一个等级,每等相差半寸。按照《工程做法》规定大自地盘布局,间架组成格式,小至部件径寸大小,卯眼出入搭接长短,多用斗口表示。按照所选口分尺寸,大致可以求得整个建筑的主要尺寸。根据构造要求,另有固定的辅助数字,配合斗口数,作为调整局部尺寸之用。口分等级虽多,通常应用时最大不过四寸半,一般使用三寸半至二寸半斗口,小则使用一寸半斗口。大式不带斗栱做法,则直接用营造尺度量。 木构建筑,以大木作为主,石、瓦、土工安磉筑基,台明方广,都以大木作地盘布局为依据。彩画油饰之工,大都因袭明代遗制成法,变化不大。 《工程做法》在总结前代传统经验成果的基础上,定出一代营造准绳,但对匠作操作技术,往往疏于记述,如大木放线方法,柱木侧脚、生起之制,见于清代的建筑实例尤多,而在本书中则没有记载。

万科智能化建筑细部做法

万科智能化建筑细部做法 “假如行业没有标准,那么我们就创造标准。” ——万科 1 全屋智能黑科技 上海万科的全新产品“泊寓plus”运用人脸识别门禁、智能门锁、智能插座等智能设备,实现远程操作,打造智慧社区,提升便捷体验。 智能全屋系统,集合家用网络摄像头、红外感应器、门磁感应器、红外幕帘传感器和水浸探测器等,为居住者打造了一个全方位的安防体系。 五合一智能指纹密码锁 指纹密码锁对很多人来说都不陌生,但是万科的每个入户门配有五合一智能指纹密码锁,集钥匙、指纹、密码、刷卡、蓝牙五合一开锁方式,具有手机APP、防盗锁体、低电提示、自动上锁、电子钥匙远程分发、虚位密码、C级锁芯、高安

全模式、电子反锁、应急逃生10大功能,让回家更方便轻松,有一种“大户人家”的感觉。 万科智能设备 对于小编这种出门不带脑子的人来说,简直是太贴心了! 一键断电控制开关、感应灯带、USB充电插座 ◎在入口玄关柜台处设置一键断电控制开关,在出门时,可通过一键断电开关将室内照明灯具全部关闭,既避免了逐个房间检查的繁琐,又不会影响到需24小时常用的电器(例如:空调、冰箱等)特定线路的电力供应,人性化设计和考虑,让家更安全、更贴心。

◎安装24小时不断电USB充电接口,回家可以直接给手机或充电宝充电,出门也不会忘带,且可供吹风机吹干鞋子等其他烘干需求,非常实用。智能窗帘、智能照明、24小时新风系统 南通万科翡翠公园 ◎智能照明与智能窗帘完美搭配,一键切换归家模式、睡眠模式、party模式; ◎新风系统可以进行室内外空气交换,引入新鲜空气,排出室内浊气。八大灯光情景模式 打开智能手机APP,即可控制屋内智能灯光开启、关闭。

常用建筑做法

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历城区文体中心项目北区工程 建筑做法汇总 (L06J002) 整体地下车库做法: 地面(1):车库停车区地面做法(地8):彩色耐磨混凝土防水地面 地8做法:1、50厚C25彩色耐磨混凝土随打随抹 2、1.5厚聚氨酯防水涂膜(三遍做法) 3、刷基层处理剂一道 4、20厚1:3水泥砂浆抹平 5、素水泥浆一道 6、60厚C15混凝土垫层并找坡 7、300厚3:7灰土夯实 8、素土夯实,压实系数大于等于0.9 地面(2):水泵房、男女卫生间、消防水泵房、消防水泵控制室、中水处理站、制冷循环水泵及水处理间、(地15):防滑地面砖地面 地15做法:1、8-10厚地面砖,砖背面刮水泥砂浆粘贴,稀水泥浆擦缝 2、30厚1:3干硬性水泥砂浆结合层 3、1.5厚聚氨酯防水涂膜(三遍做法) 4、刷基层处理剂一道 5、20厚1:3水泥砂浆抹平 6、素水泥浆一道 7、60厚C15混凝土垫层并找坡 8、300厚3:7灰土夯实 9、素土夯实,压实系数大于等于0.9 地面(3):风机房、柴油发电机房、储油间、排烟风机房、高低压配电室、排烟机房、气体灭火储瓶间、送风机房、配电小间、水井房、空调机房、(地6):细石混凝土防潮地面 地6做法:1、40厚C20细石混凝土,表面撒1:1水泥砂浆随打随抹光 2、1厚聚氨酯防水涂料(两遍做法) 3、刷基层处理剂一道 4、20厚1:3水泥砂浆抹平 5、素水泥浆一道 6、60厚C15混凝土垫层 7、300厚3:7灰土夯实 8、素土夯实,压实系数大于等于0.9 地面(4):内走廊、值班室?、楼梯间、合用前室、(地16):磨光花岗石地面 地16做法:1、20厚磨光花岗石板,板背面刮水泥浆粘贴,稀水泥浆擦缝 2、30厚1:3干硬性水泥砂浆结合层 3、素水泥浆一道 4、60厚C15混凝土垫层 5、300厚3:7灰土夯实 6、素土夯实,压实系数大于等于0.9

水利工程中混凝土结构裂缝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

水利工程中混凝土结构裂缝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 发表时间:2019-08-01T16:43:05.767Z 来源:《建筑细部》2018年第27期作者:贾剑辉 [导读] 本文将从可能导致水利工程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的原因开始分析,探析处理、预防水利工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方法和措施。 北京通成达水务建设有限公司 101300 摘要:水利工程中混凝土结构长期遭受水作用,其质量直接决定了水利工程的质量,一旦发生开裂现象,会给国家财产和人民生活造成负面影响甚至是安全事故。因此处理其开裂现象以预防为主,在发现裂缝后必须及时进行处理。本文将从可能导致水利工程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的原因开始分析,探析处理、预防水利工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水利工程;混凝土结构裂缝;处理;预防 水利工程中有句老话,“没有不裂的混凝土”,虽然有些局限性,但是却道出了混凝土工程的一个令无数专家和学者头疼的问题-裂缝。当前,混凝土裂缝问题成为影响水利工程质量和使用的最主要的问题,因此,有必要从设计阶段开始注重相关预防和质量控制,特别是混凝土配比问题,同时做好质量监管工作。尽量减少裂缝产生,而后根据裂缝产生的原因针对性地进行处理。 一、水利工程中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原因 图1 裂缝分级图 结构设计不合理、混凝土配比不科学、施工质量监管不力以及养护工作不到位都可能造成结构裂缝的产生,具体可以分为三个级别(图1),根据水利工程中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的原因,可以将裂缝分为四个类别。具体情况如下: (一)安定裂缝 施工用水泥材料质量不过关,本身安定性差,导致混凝土硬化凝结过程中,硬化不均匀,原有体积发生改变,混凝土结构表面发生龟裂导致水泥膨胀。同时,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锈蚀同样会导致混凝土体积发现变化,进而导致安定性裂缝产生。这主要是应质量监管不力导致的。 (二)干缩裂缝 混凝土初凝初期及硬化过程中,其中水分会随着施工时间的递延变化产生的热量蒸发减少,导致混凝土体积短时间内突然变小。混凝土结构的体积容易受到湿度、温度、风力等因素影响而产生敏感性变化,因而出现收缩应力。混凝土干缩裂缝是由于应力超过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而产生的。混凝土配比过程中,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因素把握不精确极容易产生干缩裂缝。同时日常保养不到位,使用时也容易产生干缩裂缝。 (三)沉降裂缝 沉降裂缝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种:地基结构不均匀;地基回填料压实程度不够;地基渗水、模板刚度不够;混凝土支持间距过宽;地基松动等。这种情况和结构设计的不合理有关,也和施工单位素质不高,偷工减料而监管不力有关。沉降裂缝大多是贯穿性的,危害极大。 (四)温度裂缝 温度裂缝形成的条件一般有三种:一是水化热导致的温度差。在混凝土硬化初凝期,施工产生的大量水化热,导致混凝土内外部温度产生差异。二是混凝土散热不良导致的温度差。混凝土散热表面积较小,无法及时散热导致超出内部温度极限而开裂。三是混凝土表面温度降温过快导致的温度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拆除保温覆盖材料或混凝土表面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导致表面降温过快,产生裂缝。 二、水利工程中混凝土结构裂缝预防措施 (一)预防安定裂缝 预防安定裂缝主要是保证水泥硬化后体积变化的均匀,避免裂缝、膨胀或翘曲现象。具体防治手段包括:在易产生塑性裂缝的混凝土机构边缘布置暗筋[1],增加部位配筋率,以钢筋分担混凝土部分结构应力,提升混凝土极限拉伸强度。在设计阶段,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可适当减少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为的是降低结构约束度,减少产生裂缝的几率。 (二)预防干缩裂缝 干缩裂缝的防治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把控材料。通过掺加高效泵送剂和减水剂,控制骨料含泥量、砂率,选择良好骨料级配以减少用水量;通过提高粗骨料含量来降低水泥用量。第二,施工控制。放慢下料速度、确保振捣得均匀、密实。第三,重视养护。应重视日常养护工作,对早期收缩裂缝,进行二次混凝土抹压,掺加促凝剂。促凝剂应选择保水性好、强度高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此外,还可以通过延长保养时间或者降低混凝土混合料干缩率等方式预防。同时需要注意在混凝土浇筑后,及时覆盖湿草垫或塑料膜。 (三)预防沉降裂缝 设计阶段尽量降低建筑物结构重量,提高混凝土结构。强化混凝土结构上部刚度、抗剪强度。沉降缝设置要保证足够的宽度,使结构建筑物自行沉降。加强施工质量控制,严格遵守施工操作规程。施工前,针对松软的土地要确保地基结构稳定性,设计科学的施工技术方

清式斗拱柱头科的做法

柱头科的做法1(共一篇) 咱们这次开始讲柱头科,之所以叫柱头科,因为他的下面有檐柱,说起柱头科就不得不从开始说起,先说檐柱吧!尺寸表中的记载,有大式和小式两种,大式高60,经6斗口收分1/1000)小式为高4/5面阔或11经,经1/11高。先说一下收分,在清朝的柱子并不是一个圆柱,而是有点像梭子的形状,而且放的时候也不是垂直放的,这个说起来就麻烦了,以后讲柱子的时候详细讲,小式的尺寸就更罗嗦了,这里暂且以大式的圆柱为例,虽然为圆,但 是在顶端,要做卯口,将来和额枋连接,额枋就是搭在檐柱上的,额枋的端头互做榫卯用来 连接,如图所示,连接之

后架在檐柱的卯口里,如图所示,然后上面的平板枋在上面,在往上就是坐斗了,理解这里的构造了吧!不难吧!

这里的坐斗和平身科的有点不同,中间的凹口宽度为2斗口,因为它承受了更大的重量,所以不得不做大点,为了安全吗,我在这里就以单翘单昂为例来讲一下柱头科,同时和平身科做对比,在往上就该放正心瓜栱了,这里的正心瓜栱和平身科的一样,就是中间的凹口变成了2斗口,其余的尺寸不变,在加上槽升子,这就完成了第一步,然后开始放翘了,这里翘

的宽度为2斗, 不解释,翘上面还是放十八斗,这里的十八斗的宽度为翘昂的头宽加0.8,明白了吗?它是变化的,不变的是在翘或者昂的两侧出来0.4,如图,这里十八斗有的地方也叫筒子十八斗, 继续往上放就应该是正心万栱了吧!!正心万栱的尺寸基本不变,中间凹口的宽度为3斗,所以十八斗的尺寸为3.8斗,懂不?然后就是昂了。昂的尺寸还是一样,宽度变成了3斗宽,同时单才瓜栱的凹口也是3斗了,懂不,这个应该好理解,三才子的槽升子的尺寸都不变的,还是直接

建筑工程重点部位细部做法标准化手册

《重点部位细部作法标准化手册》编写提纲前言 第一章地基与基础工程 1、基础筏板后浇带留置 2、地下外墙止水钢板做法 3、抗浮锚杆防水收头构造 4、地下室超前止水构造 5、桩头防水做法 第二章主体结构工程 1、混凝土墙柱顶部及根部防漏浆措施 2、梁柱核心区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浇筑 3、填充墙拉接筋预埋做法 4、填充墙顶部砌筑做法 5、构造柱马牙槎砌筑 6、预制构件中穿线管、套管 7、砌体上管线刻槽及填补 8、构造柱与主体结构软连接构造 9、钢筋直螺纹连接车丝做法 10、剪力墙洞口工具式定型模板 11、劲性结构梁柱节点深化设计与施工 12、PC墙板套筒灌浆 13、PC构件竖向接缝 14、叠合楼板板底水平拼缝 12、沥青道路管井周边基础做法 13、路沿石转角处做法 14、地下管廊预制构件节段拼装缝防水做法 第三章屋面工程

1、排烟(风)道做法: 2、屋面排气孔做法 3、屋面防水细部做法 4、出屋面管道栈桥做法 第四章装饰装修工程 第一节外墙面工程 1、室外构件顶部找坡及滴水槽做法 2、外墙大角粉刷做法 3、外墙变形缝做法 4、幕墙装饰及不规则部位采用定制材料做法第二节内墙饰面及吊顶工程 1、填充墙与混凝土墙交界处理 2、室内楼梯滴水线做法 3、涂料内墙面阳角粉刷 第三节建筑地面 1、水泥砂浆楼梯踏步阳角保护 2、地暖楼地面面层抗裂做法: 3、室外散水防沉降、开裂做法 4、大面积地坪基层抗裂做法 5、大面积地坪分隔缝填充做法 第四节门窗工程 1、外窗打胶质量控制: 2、门窗框与洞口填充处理做法 3、卫生间等多水部位门套防潮做法 第五章安装工程 1、穿墙管道、桥架封堵做法 2、配电室扁钢接地转角部位做法

中国建筑史-复习

绪论 ?木构建筑的优缺点 ?木构的结构体系:抬梁式、穿斗式(各自的优缺点及使用范围)?中国单体建筑的特点、平面组织的单位、平面组合形式?中国建筑群体平面组合的特点、庭院围合的三种方式 ?工官制度及历史上著名的工官(人名及其所处朝代)

绪论 平面组合形式

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原始社会: ?两种代表性的房屋遗址: 长江流域多水地区由巢居发展而来的干阑式建筑 黄河流域由穴居发展而来的木骨泥墙建筑 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龙山文化出现“吕”字形套间式平面 最古老的神庙遗址——辽宁建平县牛河梁女神庙

奴隶社会: ?商代:城市开始形成(“邑聚”) ?西周: 城市制度明确,等级严明 出现严整的四合院 瓦的发明 斗拱形象出现 ?春秋: 开始用砖的历史 高台建筑(台榭)出现 河南偃师二里头一号宫殿——最早木架夯土建筑和庭院建筑陕西歧山凤雏村早周遗址——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

封建社会前期: ?战国:铁制工具使用促进了木架建筑施工质量和结构技术的提高 ?汉代: 抬梁式、穿斗式形成 斗栱使用普遍 拱券结构发展 仿木石构建筑发展(石室、石墓、石阙) ?三国、晋、南北朝: 佛教建筑兴起(建筑类型:佛寺、佛塔、石窟塔院型、佛殿型、僧院型;舍宅为寺) 自然山水式风景园林大发展 河北定兴北齐石柱上出现梭柱形象

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封建社会中后期: ?唐、宋、明、清四代建筑的主要特点 ?唐代建筑的风格特点 ?元代流行减柱造、移柱造 赵县安济桥(赵州桥)——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敞肩拱桥,设计人李春 宋代《营造法式》——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由将作监李诫编写,建立了以“材”为祖的尺度标准,材分八等 河南开封祐国寺塔——现存最早的琉璃塔 清雍正颁行《工程做法》,大式建筑以斗口作为尺度标准 清代设计工作专业化,设计和预算由“样式房”、“算房”承担——“样式雷”

1、建筑细部做法标准.

预算索引 分部分项施工做法图示 地下室底板 1、50mmC20细石混凝土,光面(底板分割缝按照柱网切割,油膏填 缝)(分隔深度2公分,宽度0.5公分) 2、自防水钢筋混凝土底板 3、100厚C15素混凝土垫层 注:截水沟做法按照甲方确认图纸计算。 侧墙 外侧:1、20厚泡沫板保护层(聚苯乙烯泡沫板) 2、2厚911聚氨酯防水涂膜(卓宝),包裹整个迎水面不包括 梁(阴角倒圆角) 3、自防水钢筋混凝土外墙(抗渗等级按设计要求) 内侧:1、12厚1:3水泥砂浆打底 2、8厚1:2.5水泥砂浆罩面(抹灰按照此做法)墙到板底,柱 到梁底 3、刮二道外墙防水腻子,一道封闭底漆 4、刷两道防霉涂料(涂料、底漆甲供) 顶板 1、回填土/种植土,回填至建筑标高 2、无纺布隔离层,与墙面交接处上翻100mm高,并用粘贴剂粘结 3、60mm厚粒径10~30mm石子滤水层 5、40mm 厚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浇筑时必须一次压平抹光, 6、2.0mm厚聚氨酯防水涂膜(上翻土方完成面200mm) 1

7、抗渗钢筋混凝土顶板,混凝土抗渗等级不低于P6级,顶板混凝土结构起坡,坡度1% (与地下室底板及地面排水系统整体考虑找坡方向) 8、顶棚做法:(1)顶棚不抹灰;(2)刮二道外墙防水腻子,一道封闭底漆;(3)刷两道防霉涂料(涂料、底漆甲供)。 内墙(含通风井、 采光井)墙柱:1、刷两道防霉涂料(涂料、底漆甲供) 2、刮外墙腻子二道,封闭底漆一道 3、20厚水泥砂浆抹灰 注:柱子做到梁底,墙做到板底(梁下有填充墙的做到板底) 注:水电井随砌随抹(配合比1:2.5强度M15, 20厚) 钢丝挂网1、外墙砌体表面满挂网,延伸至混凝土面125mm 2、内墙砌体与混凝土交界面挂网宽度250mm 3、室内开槽部位挂网宽度250mm 4、室内配电箱背侧位置墙面挂网延长125mm 5、非包砌烟道满挂网延至墙面125mm 注:整栋楼做法 踢脚线1、刷两道150高深灰色防霉涂料(底漆、涂料甲供)(踢脚线仅颜色与上部不同) 2、刮外墙腻子二道,封闭底漆一道 3、20厚水泥砂浆抹灰 架空层地面原混凝土结构层,不需收光,二次装饰暂不计 分三种情况 1、无顶板有回填土地面——100厚C20钢筋砼(双层双向钢筋8@200)、100厚碎石垫层、素土夯实,压实系数0.9; 2、有顶板有回填土地面——100厚C20钢筋砼(单层双向钢筋8@200)、100厚碎石垫层、素土夯实,压实系数0.9; 3、原混凝土地下室顶板 2

建筑做法

4、雨棚建筑做法: 1)25厚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光1*1m分格,密封胶嵌缝2)隔离层 2)1.2厚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 3)刷基层处理剂一道 1)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 2)1.5厚合成高分子涂料 3)刷基层处理剂一道 4)20厚1:3水泥砂浆找坡 5)现浇钢筋混凝土雨棚板 5、屋面建筑做法: 1)25厚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光1*1m分格,密封胶嵌缝2)隔离层(干铺玻纤布一道) 3)防水层(1.2厚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 4)刷基层处理剂一道 5)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 6)保温层(60厚挤塑聚苯板) 7)1.5厚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 8)刷基层处理剂一道 9)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 10)最薄处40厚 1:8(重量比)水泥珍珠岩找坡层2% 11)钢筋混凝土屋面板

6、踢脚建筑做法: 1)7厚1:2.5水泥砂浆压实赶光 2)6厚1:3水泥砂浆找平 3)9厚1:1.6水泥石灰膏砂浆打底扫毛或划出纹道 4)刷界面处理剂一道 5)加气混凝土砌块墙 7、墙裙建筑做法: 1)7厚1:2.5水泥砂浆压实抹光 2)7厚1:3水泥砂浆找平扫毛 3)7厚1:3水泥砂浆打底扫毛 4)砖墙 8、顶棚建筑做法: 1)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2)素水泥浆一道 3)7厚1:2.5水泥砂浆打底扫毛或划出纹道 4)7厚1:2.5水泥砂浆找平 5)内墙涂料 9、散水建筑做法: 1)20厚1:2.5水泥砂浆面层,上撒1:1水泥细沙压实赶光2)素水泥浆一道 3)60厚c15混凝土 4)150厚3:7灰土夯实或150厚小毛石灌M5水泥砂浆

5)素土夯实 10、内墙建筑做法: 1)内墙涂料 2)6厚1;0.5:2.5水泥石灰膏砂浆压实赶光 3)9厚1:1:6水泥石灰膏砂浆找平 4)3厚专用界面砂浆打底刮糙或甩毛 5)加气混凝土砌块墙 11、外墙建筑做法: 1)6~10厚面砖,5厚1:1水泥砂浆粘贴,擦缝材料擦缝2)6厚1:0.2:2.5水泥石灰膏砂浆找平 3)9厚1:1:6水泥石灰膏砂浆打底扫毛或划出纹道 4)3厚专用界面砂浆打底,表面刮糙或甩毛 5)加气混凝土砌块墙 12、阳台栏板建筑做法: 1)20厚混合砂浆 2)200厚钢筋混凝土 3)20厚挤塑聚苯板保温层 4)5厚抗裂砂浆

古代建筑结构

v中国木结构古建筑的部分构件名称介绍 2009-03-10 18:38:42 作者:cxtwjg 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ee2265174.html,/浏览次数:3537 文字大小:【大】【中】 【小】 中国古代木构架房屋建筑中负担结构构件的制造和木构架的组合、安装、竖立等工作的专业。由于古代建筑是以木结构为骨干的,因此房屋的设计也归属大木作。 历史渊源由《考工记》所载"攻木之工七",可知周代木工已分工很细,以后各代分工不同。宋代房屋的附属物平暗、藻井、勾阑、博缝、垂鱼等的制作,归小木作,明清时则归大木作。宋代大木作以外另有锯作,明清也归大木作。木构架房屋建筑的设计、施工以大木作为主,则始终不变。 设计制度中国古代建筑在唐初就已经定型化、标准化,由此产生了与此相适应的设计和施工方法。宋《营造法式》中,已载有一套包括设计原则、标准规范并附有图样的材份制(即古代的模数制,见材份)。材份制一直沿用到元末。明初,大量营建都城宫室,已不再用材份制。清初颁布的清工部《工程做法》基本上使用了斗口制(见斗口),仍可看出材份制的痕迹,但在力学上已不如材份制严谨,各种构件的标准规范也无一致的准则。实质上是旧的设计制度已被废弃,而新的设计制度还不完善。 大木作结构构件,按功能可分为12类。其中拱、昂、爵头、斗4类属铺作构件。其余8类为:柱,额枋,梁,蜀柱、驼峰托脚、叉手等,替木,椽和襻间,阳马(角梁),椽,飞子(飞檐椽)。以上各类构件中,柱、椽、椽多为圆形截面,余为矩形截面。宋以后各代对构件截面,按结构形式(殿堂、厅堂、余屋,或大木大式、大木小式)都详尽地规定出高、厚尺度。其高厚比早期多为3:2,间有2:1的,至明清则多为10:8。

清代官型建筑研究的分析

清代官型建筑研究的分析 /h1 第一章清代官式建筑概论 对于清代官式建筑的研究,从1918 年发现《营造法式》及对其校勘补图时,便已经开始了。近一个世纪以来,对于清代官式建筑的研究已经在各方面有了诸多发展,这就必然要求我们对于“清代官式建筑”形成一个确切、严谨的概念,而不能仍像早期研究时那样停留于泛泛而谈或不言自明的状态。史学史的研究目的就是要认识到这个学科领域的核心价值,作为清代官式建筑研究史学史,有必要对清代官式建筑的定义、体系以及对其的评述做一全面系统的梳理。 第一节清代官式建筑的定义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于官式建筑及清代官式建筑的认识也是如此。在早期的研究文章中,对“清代官式建筑”这一研究领域的认识还并不清晰,例如朱启钤于1931 年发表的《营造算例印行缘起》一文中,提及相关内容所使用的陈述为:“清代工部及内廷,均有工程做法则例之颁布,向来匠家,奉为程式……”1可见,清代官式建筑”作为一个专有名词,在当时还没有出现。在1932 年发行的《汇刊》中,对于《工程做法则例》、《清式营造则例》的研究进展报道均以“清式建筑”2表述;直到1934 年1 月,梁思成在《清式营造则例》的序中,才首次正式的使用“清代官式建筑”一词:3至于本书的主要目标,乃在将清代“官式”建

筑的做法及各部分构材的名称、权衡大小、功用,并与某另一部分地位上或机能上的联络关系,试为注释……林徽因在《清式营造则例》绪论中概括出为北平的一切公私建筑,以及在京师以外的许多“敕建”建筑都要遵循《工程做法则例》,即概括出官式建筑的范围:4清代于雍正十二年钦定公布《工程做法则例》,凡在北平的一切公私建筑,在京师以外许多的“敕建”建筑,都崇奉则例,不敢稍异。 此后,“清代官式建筑”这个概念便频繁出现在《汇刊》中,如1935 年3 月出版于第五卷第三期的《易县清西陵》:5(清西陵)大木架构,装修,彩画,雕刻等,纯属清官式做法1935 年6 月出版于第五卷第四期的《清官式石桥做法》、1935 年12 月出版于第六卷第二期的《清官式石闸及石涵洞做法》的标题中都出现“清官式”一词。清代官式建筑这一名称虽沿用至后续研究中,但一直未见有确切的定义。1980 年油印出版王璞子的《清工部工程做法注释补图》前言中概括了《工程做法则例》的主编机构以及适用范围,也间接将清代官式建筑定义的要素进行了总结:1由工部会同内务府主编,自雍正九年开始“详拟做法工料,访查物价”历时三年编成。这部书在当时作为宫廷和地方“外工”一切房屋营造工程定式“条例”而颁布的,……应用范围主要是针对官工“营建坛庙、宫殿、仓库、城垣、寺庙、王府一切房屋油画裱糊等工程”而设。1981 年出版的祁英涛《怎样鉴定古建筑》一书中曾对于“官式手法”进行了定义,并将“官式手法”与“地方手法”进行对比:2历代朝廷制定的一些建筑法规性质的文件,如宋代的《营造法式》与清代的《工部工程做法则例》。这些文件的内容就主要是当时政治中心地区建筑经验的总结。因为是官府颁布执行的技术规定,习惯称为“官式手法”。 另外一种情况是各个地方的匠师们,根据自己的实践所总结出来的一套建筑经验。这些经验往往是师徒相传,口授身教,出有着录成书的,如《鲁班经》等。这些经验总结,也是技术规

完整版建筑细部处理做法

一、混凝土接茬处理螺栓距离成型混凝我们的工艺就是在以上存在上下 层接茬的部位设置预埋螺栓。,距离剪力墙端部、转角处不大于,螺栓间距土完成面为50—100mm@500下层成型混凝100mm上层模板下放到预埋螺栓位置,利用螺栓进行加固锁死。。土处贴双面胶,模板加固时将模板和剪力墙的缝隙锁死。另一个关注点时混凝土的上口成型尺寸和方正,为了提高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所以如果不能保证其质量,即使使用了螺栓和双面胶,仍然可能存在漏浆现象。必须立即加固恢复。要由专人对模板进行校核,一旦发生变形,在浇筑混凝土时,只有两点都做好,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电梯井的接茬现场做法

外墙接茬顺直平整二、三小间模板支设根据现浇放好卫生间支模 控制线,卫生间止水梁与现浇混凝土板同时浇筑,设置一道,采用胶合板模板支设,钢筋焊制马凳,马凳间距板厚度用ф10500mm间距锁口方木,50×80mm上部设一根50在现浇板底部设一根×80mm方木对顶, 200mm,具体见下图:设置一 道,止水梁高度均为均为1000mm 50*80方木50*80方木 间距1m 镰刀卡 胶合板钢筋撑棍 10@500 马凳现浇板 卫生间止水梁示意图 三、楼梯踏步模板采用覆膜楼梯底面模板采用覆膜胶合板,侧模也采用覆 膜胶合板,支设时先支设楼梯平支设方法见下图,胶合板。踏步模板与楼梯踏步高度相同,楼梯底模根据与台梁底,待绑扎完钢筋后支设平台梁侧模,然后再支楼梯底模,平台梁成的角度倒角,使角度与所成角相同。

基于现有模板体系,现提出“1CM”工艺:即加固模板的方木,下部的模板上提1cm,上部的模板下降1cm。目的使下部的方木离开混凝土面,铁抹子可以方便的深入到15mm厚的模板内,可以将阴角抹压到位; 上部下降同样是减少混凝土的粘连,在抹压上部面层时,首先清理干净模板上的灰浆,并用铁抹子将混凝土抹压到位。注意的是,模板的高度一定要和构件尺寸一致,否则难以取得好的效果。

中国木结构古建筑的部分构件名称介绍--中国古代木构架

中国木结构古建筑的部分构件名称介绍--中国古代木构架

额枋(宋称阑额),包括阑额(大额枋)、由额(小额枋或由额垫板)、普拍枋(平板枋)、屋内额、地栿、绰幕(后演化为雀替)等,是柱上用于连接柱头或柱脚、承重的水平构件。南北朝及之前多置于柱顶, 隋唐后才移到柱间。西方古典建筑中,类似的部件称为architrave。额中国古代木构架房屋中用在柱列上的联系构件,承托斗栱和横向的梁架,用以增强柱网的稳定。额在汉至唐时期称楣。隋以前的楣多压在柱顶上,承托斗栱和梁。隋唐时,楣开始用在柱头之间,插入柱身,并分上下2层,称为重楣。宋《营造法式》称上层楣为阑额,下层楣为由额,阑额以上又平放一厚木板,称普拍枋;而称隋以前压在柱头上的旧做法为檐额。阑额、檐额用于内柱上的称屋内额。清式称阑额、由额、普拍枋为大额枋、小额枋和平板枋,有时在大额枋或小额枋下加垫托的雀替,以加强柱和枋之间的联系(见大木作)。《营造法式》规定檐额两端要伸出柱头外,下面用形如长栱的绰幕枋承托。这种做法在相

传为五代时卫贤绘的《闸口盘车图》中可以见到。实物有河南济源济渎庙龙亭和陕西韩城的一些元代建筑。屋内额用在内柱柱列间,当宋式厅堂型建筑各间梁架用柱数不同时,为求内额连成一列,无柱处内额架在梁架的驼峰或蜀柱之间。厅堂型建筑屋内额往往与柱头枋、襻间和檩用斗栱连成一体,起增强构架纵向稳定的作用。这种做法可以从宋初建的福州华林寺大殿和宁波保国寺大殿中看到,是古代用纵架的残痕。明清时襻间改称枋,并在它与檩间空隙处加竖板,称垫板。檩、垫板、枋联用是明清官式建筑通常做法。《营造法式》和清工部《工程做法》所载的额的主要功能是保持构架稳定,但从现存大量宋至清代的实物看,其作用远不止此。现存用檐额的建筑,檐额除长1间者外,还有长到2、3间的,多用整圆木制成,压在柱顶上,断面远大于《营造法式》的规定。它的梁架、斗栱先压在檐额上,再传至檐柱。一般檐柱即在梁下,但也有梁架位置不动而把明间2柱向左右移远,以加大明间宽度的,这时檐额承梁处下面无柱,成为纵向的梁,斗栱排列与柱位也往往不相应。北京故宫养心殿就是用檐额的建筑,明间柱外移的实例则有天水市明代所建玉泉观前殿。屋内额除一般做联系构件外,也有用长2间或3间的圆木的。它架在内柱上,下面省去一至两根内柱,由它来承托被省去的柱上的梁架。1137年所建山西五台县佛光寺文殊殿面阔7间,殿内用6道厅堂型“八架椽屋前后乳栿用四柱”的梁架,原应有12根内柱,但在殿内用了3根长3间的内额和两根长两间的内额(见图),省去8根内柱。1309年所建山西洪洞广胜寺下寺大殿内用了4根长3间的内额,省去6根内柱。这种做法,减少了内柱数量,加大内柱柱距,可以满足室内布置上的特殊要求。有些长2、3间的内额,往往在其下再加一道额,类似阑额之下的由额。在内额、由额之间,用蜀柱 和斜撑联系,形成近似平行弦桁架的组合内额,承担横向梁架。这种组合内额,在近年研究著作中,有时称为“纵架”。实物可在佛光寺文殊殿、崇福寺弥陀殿中看到。枋,两柱之间起联系作用的横木,断面一般为矩形. 梁,是承受屋顶重量的主要水平构件;上一梁较下一梁短,层层相叠,构成屋架。最下一梁置于柱头上或与铺作组合。梁按长短命名:长一椽的(一步架)称劄牵(单步梁),长两

市政软土路基处理的方法分析

市政软土路基处理的方法分析 发表时间:2019-12-26T10:12:48.720Z 来源:《建筑细部》2019年第15期作者:王烨斐[导读] 本文主要探析市政道路如何针对软土问题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 33068219861202xxxx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道路贯穿于整个城市,形成一张道路网,然而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经常遇到一些难题,如软土地基。本文主要探析市政道路如何针对软土问题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市政道路;软土地基;方法;研究城市道路投入使用寿命的长短与道路地基处理的好坏有着直接的关系,甚至有决定性的作用。道路承载着各种不同的压力,因此,地基处理得不科学,不仅影响会人们的正常出行,也会给各方面的运输带来不方便,甚至导致事故的发生,使百姓的生命财产的安全受到损害。因此,为了确保路基的稳定可靠,就需要将软土处理问题摆在首位。 1 市政道路施工软土地基处理的原则 相对于其他地质而言,软土的土质硬性较低,容易埋下安全隐患,为了减少隐患发生的概率,需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①对地基进行加固,从而增加抗剪强度以及降低下沉的概率;②增强软土的动力性能,减少地基出现震动变形或者液化的现象;③进一步降低软土地基的压缩性,将沉降的范围尽量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④尽量减低地基的渗透性,避免由于渗流带来的地基问题。任何问题的解决不能仅停留在表面,软土地基问题处理也一样,表面的处理只能让局部地基问题有暂时缓解,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尽可能让地基上均匀分布填土的荷载。 2 市政道路施工软土地基常用处理方法 2.1 换填置换处理法 换填置换法主要对在一定范围和深度范围内的软土地基进行置换,该方法一般在渗水性较好的土质中进行,如砂、石。强度较好的粘土填筑也可采用此方法。主要的目的是能够提高填土的稳定性和降低沉降量。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下几点:①不能随意选择换填材料,必须根据施工实地情况选择适合的材料,同时施工过程要符合施工相关规定和市政道路建设的要求,保障软土地基施工质量。 ②在进行置换工作时,需要按照步骤逐层进行换填加固和逐层压实,为了更好地达到压实标准,可以采用机械碾压的方式达到施工要求。③精确计算换填的深度和面积,通常对小于3m的软土进行挖除,对于大于3m的软土可以进行部分挖除同时进行换填工作。在市政道路建设的过程中,换填置换法被作为软土地基的常用处理方法之一,作业难度相对较小,工作内容按照软土的厚度来确定。如果施工现场的软土厚度过大,面积范围较广,利用换填置换法,使得工程费用相对较大,也同时增加施工量和提高的一定的施工难度。 2.2 机械碾压和夯实处理法 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也常采用机械碾压和夯实的方法处理软土问题。由于软土土壤中存在大量水分,采用机械碾压和夯实的外力方法挤出水分,增加土壤密度,达到加固地基的目的。在开展机械碾压和夯实前,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进而确定碾压和夯实的力度、范围、次数等数据。在施工过程中,要先采用小吨位的碾压机进行静压,进而再用大吨位的碾压机进行震动碾压,最后才能利用光轮碾压机进行碾压。碾压时,要注意根据边线由大到中的原则进行同时要注意碾压时采用三分之一重叠的方式递进。夯实法主要靠重锤形成的外力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该方法需要注意的是锤子的重量、起落的距离、夯实的时间间隔和夯实的遍数等因素。 2.3 砂垫层处理法 砂垫层法,顾名思义就是将砂垫铺设在软土土质的上层,进而提高土质密实程度和硬度的一种方法。砂垫层法最常使用含水量高且土层较薄的软土地基上,因为在过厚的软土地基采用此方法,会影响施工的高度,过厚的软土再加上砂垫层,则会形成施工数据出现偏差,影响施工进度。因此,在进行砂垫层铺设施工时,要注意控制数据,数据的控制要按照施工实际情况而定,一般选取砂垫层的厚度要低于1.2m,过薄则会影响功能的发挥。之所以选择砂垫层作为主要材料,最重要的是因为砂垫层具有良好的透水性,无形中为填土提供了排水层,起到良好的排水效果。砂垫层的密实度也是工作难点之一,为了使砂垫层达到均匀密实的效果,常用推土机和自卸汽车两者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推土时要确保力度控制在同一水平线上,如果选择了透水性较差的粉土材料,施工人员要防止该材料周边的砂垫层进行覆盖,没有妥善处理的话则会影响对沟槽的正常排水工作。 2.4化学加固处理法 化学加固处理方法主要是利用相关化学材料影响软土地基进行排水固结的方法,主要是可以提高市政工程的地基稳定。在粘性土壤的情况下,在表层添加相应的外加剂,从而提高地基的强度同时压缩性能也能得到明显的提高,确保市政道路施工工程质量。化学加固法主要通过利用深层水泥和石灰搅拌桩法、灌浆等方法通过产生化学反应,提高土壤强度。深层石灰搅拌桩法,在土中掺入石灰,进行搅拌,搅拌过程中将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化学反应,加固的效果随着实际情况的不同也有所不同。深层石灰搅拌桩法主要的材料是生石灰和高炉煤灰,这两种材料对软土地基中的水分进行充分吸收,同时施工要遵循从四周到中间的施工步骤,需要注意的是在施工时,确保渗透的地表水与石灰搅拌桩没有过多的接触,石灰搅拌桩会因为吸收过多的水分而失去原有的施工效果。 3 如何提高市政道路软土地基处理水平 市政道路的修建到投入使用都需要通过多方面的测试和考验,路面承载量大,坚固的地基可以为工程的完成埋下坚实基础。软土地基处理是市政工程的关键节点,施工难度较大,因此市政道路人员需要从各方面提高施工水平,确保工程质量。 3.1 自身施工技术 软土地基在加载过大的情况下容易出现地基土塑流,为了避免该情况出现的可能性,工程技术本身需要对一下几点进行改善:①对施工速度进行严格控制把关控制,留意加载的速率,从而让施工速度维持正常水平;②防止地基软土的挤出,可以利用建筑物周边的打板桩进行控制;③通过使用反压的方法,进一步减少地基土塑流现象发生。 3.2 科学管理现场条件

《建筑工程构造统一做法》(修订版)2014

建筑构造统一做法标准(修订版) 总则 1、编制目的:

建筑构造统一做法标准(修订版) 为保证龙光产品品质,统一规范建筑构造做法。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地产公司下属各房产公司的住宅项目。 3、编制依据 在国家相应规范及标准的基础之上,结合龙光地产住宅项目开发的实践经验编制。 4、说明 4.1公共部分装修仅限于构造层次,其效果由设计确定; 4.2营销中心、物业管理用房、社康中心、公共卫生间等由精装修设计确定装修做法。 4.3地下室底板的防水做法及二次构造做法,新开项目应在项目启动会或预备会的时候确定;地下室底板的防水做法及二次构造做法已开项目应由房产项目部牵头,联合集团研发中心、设计中心、采购中心、成本中心召开专题研讨会确定; 4.4外墙节能做法,是否施工附加保温层,由区域房产公司总经理室根据当地政策确定。外墙若需施工保温层,原则上按图纸节能设计施工(图纸节能设计已经按既满足规范要求也达到成本最优的角度考虑)。 4.5若有公共厨房,楼地面应考虑附加防水层。 4.6首层室内外交接处:遇水外填充墙底部浇筑混凝土反坎,且一次成型,反坎高度超过室外种植完成面或铺装完成面250mm;室外防水材料施工上反高度要求超出室外种植面、装饰面250mm; 4.7楼层的阳台、露台以及屋面等部位在室内外交接处:遇水外填充墙底部浇筑混凝土反坎,且一次成型,反坎高度不低于室外完成面200mm;露台室外防水材料施工上反高度要求超出室外完成面200mm;

建筑构造统一做法标准(修订版) 目录 1楼地面 (1) 1.1楼面 (1) 1.1.1楼面1(混凝土楼面) (1) 1.1.2楼面2(有防水层) (1) 1.1.3楼面3(局部有防水层) (1) 1.1.4楼面4(水泥砂浆楼面) (1) 1.1.5楼面5(地坪漆面层) (1) 1.1.6楼面6(细石混凝土楼面/金刚砂) (2) 1.1.7楼面7(地下室顶板) (2) 1.1.8楼面8(水泥砂浆+灰色地坪漆) (2) 1.2地面 (2) 1.2.1地面1(地坪漆地面) (2) 1.2.2地面2(细石混凝土地面/金刚砂地面) (3) 1.2.3地面3(地坪漆+绝缘胶垫) (4) 1.2.4地面4(细石混凝土+蓝色地坪漆) (5) 1.2.5地面5(防静电地板) (5) 1.2.6地面6(砂浆地面) (5) 1.2.7地面7(室外铺装地面) (6) 1.2.8地面8(室外车行道路) (6) 1.3楼地面 (6) 1.3.1细石混凝土楼地面(原浆压光) (6) 2墙面 (6) 2.1内墙面 (6) 2.1.1内墙1(水泥砂浆墙面) (6) 2.1.2内墙2(防水墙面) (7) 2.1.3内墙3(防霉乳胶漆墙面) (7) 2.1.4内墙4(大白浆墙面) (7)

路桥施工中路基不均匀沉降的处理方法 孙维东

路桥施工中路基不均匀沉降的处理方法孙维东 发表时间:2019-09-02T11:12:12.027Z 来源:《建筑细部》2019年第1期作者:孙维东 [导读] 路桥施工中,路基处理质量会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整体质量,对于路基的处理措施选择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孙维东 黑龙江省龙建路桥第五工程有限公司哈尔滨 摘要:路桥施工中,路基处理质量会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整体质量,对于路基的处理措施选择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具体施工中可以发现,影响路基施工质量的因素有很多,既包括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又包括材料选择方面的质量问题。而在路基投入使用之后,这些问题会直接反应到路桥使用性能方面,由于路基处理不当,会在短时间内出现路基结构沉降的问题,这不仅会影响路桥工程的通行安全,还会对路桥工程的使用寿命带来极大威胁。基于此,我们有必要针对路桥工程中,路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处理方法展开研究。 关键词:路桥工程;路基施工;沉降问题 路基作为路桥工程的基础工程,在具体开始施工作业时,要结合施工区域的土质条件选择最佳的路基施工方案,从根本上提升路基结构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从以往的路桥工程来看,路基的不均匀沉降问题较为常见,在发生沉降问题时,会使路面出现开裂的现象,不仅影响美观性,还可能影响行车安全。为此,在后续的施工过程中,应有针对性的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设计,从而降低不均匀沉降问题的发生几率。 一、路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成因 为了解决路桥工程中路基施工部分出现的不均匀沉降问题,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引发该类问题的相关因素。可以通过研究资料的方式,来总结引发路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原因。如此一来,才能在后续施工中,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来降低此类问题的发生几率。对于路基工程的不均匀沉降问题,可以被划分为下面两类: 1、施工准备阶段存在的影响因素 (1)地质情况。路桥工程由于施工范围较大,可能会遇到多种类型的地质,地质变化频繁等都可能导致路基质量出现问题。例如,路桥工程施工地段的地质情况有沼泽地、山地,还有堆放大量垃圾的区域等,因此,在路基施工前,必须要做好土地夯实,只有压实施工完成好,才能避免路基错位问题的发生。但实际上,大部分路桥工程施工人员在施工准备阶段都没有重视并落实这项工作,导致工程竣工后,大多数路桥工程的路基都出现沉降不均匀的问题。 (2)排水系统。排水系统一旦存在问题很可能导致出现积水,积水会长期浸泡路基,土质会发生松软等情况,这样就会导致支撑力下降,路基不均匀沉降问题会越来越严重。 2、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影响因素 (1)施工进度。施工进度设计要考虑土质情况,土质不同则填土后沉降情况都会有所差异。即填土高度较低则发生沉降的幅度较小,填土高度较高则发生沉降的程度会比较严重,而且沉降过程较长,因此在路基施工过程中,施工工期的确定要根据填筑要求进行确定,而且每次填土后要预留工期。但实际上,当前的路基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为了提高施工进度,经常会利用缩紧工期而违反填筑要求,从而导致遗留路基安全隐患。 (2)施工工艺。施工工艺涉及到的问题多且繁杂,其对路基质量安全的影响程度较大,有很多必不可少的施工环节对路基整体质量及安全性有决定性影响。例如测量环节,填筑之前必须要确定填筑深度,确定填筑深度的精准性能够降低层内压实度不够标准问题,从而使路基沉降不均匀问题发生概率大大降低。而且填筑过程是需要分层的,对土质含水量也要严格把控,所有环节都要谨慎,任何环节的疏漏都可能导致路基沉降受到影响。 二、路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处理方法 1、针对准备阶段问题的处理方法 (1)做好施工准备工作。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包含多个方面的内容,既与设计内容相关,又与资源配置相关。在该环节中,要求设计人员能够对施工区域的土质条件、地形结构以及土层内的含水率状况进行分析勘察,在信息全面了解的基础上,设计施工图纸。之后根据相关的施工内容和工艺特点合理配置施工人员与设备设施。路桥工程因具备施工工期长和施工工序复杂的特点,在具体施工中需要面临很多难题,为了减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需要指派专门的人员进行现场管理,对各个施工工序的施工状况进行密切监督,对于出现质量问题的部分需要及时上报,并且进行找出改善措施。 (2)做好地面的处理工作。施工正式开始之前,必须要对原地面进行处理,该项工作分为三个主要环节:第一是杂物清理工作,主要包括施工场地多余的物品、杂草和建筑垃圾等;第二是土质问题,一旦土质遭到腐蚀则不允许进行填埋,要更换土质进行填埋,且保证换土深度至少为30cm;第三是地洞或裂缝问题,如果发现施工现场有老鼠洞,则必须及时填埋并压实;第四是含水量问题,确保施工前对含水量进行严格检测。 (3)坡面处理。坡面处理的过程中,应依据具体工程特点以及坡面的坡度分布状况采取最恰当的处理方式。在坡度较小的情况下,可以在坡度表面直接进行施工操作,而对于坡度较大的情况下,则是需要根据工程的设计需求,将其形成台阶的形式。对于台阶结构中的规格则可以根据具体坡度值来确定,在对台阶宽度进行设计时,要保证其最小值为1m,同时经过多次压实处理,提升台阶的稳定性。在施工完成之后,也需要根据相关施工标准要求,对台阶的相关参数进行测试,保障其使用性能与工程设计需求相符。 2、施工过程问题的处理方法 (1)低级路面过度处理。低级路面过度处理是解决路基沉降不均匀问题的主要方式。具体过程为:利用低级路面铺筑,当沉降水平保持平稳之后对其罩面处理,路基不均匀沉降的问题可以利用这种方式得到较好的处理。 (2)填筑碾压质量。保证路桥工程施工过程中,填筑碾压对路基质量影响是决定性的,因此要实时监控这一过程。首先,碾压要分层次进行,并确保每层土质相同;其次,填筑厚度至少为50cm;第三,碾压使用的机械要根据土质情况进行选择,同时碾压次数也要谨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