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辽西北地区生态建设对策
辽宁省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现状任务及其整治措施

辽宁省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现状任务及其整治措施辽宁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由于历史原因和经济发展压力,林业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
为改善和恢复生态环境,辽宁省制定了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任务和整治措施。
目前,辽宁省林业生态环境面临以下问题:1. 森林面积减少。
历史上,辽宁省森林资源减少较为严重,森林面积明显下降。
2. 森林质量下降。
森林质量不仅指森林面积,还包括森林的健康度、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等。
3. 森林病虫害较为严重。
由于过度砍伐和不合理经营,辽宁省的森林病虫害问题比较突出。
4. 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困难。
由于生态环境破坏较为严重,森林生态系统恢复的工作面临较大困难。
为了改善和恢复辽宁省林业生态环境,一些整治措施已经采取或将要采取:1.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
辽宁省将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提高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平,并加大森林资源的恢复与重建工作。
2. 强化森林防火工作。
辽宁省将加强森林防火宣传教育,提高森林防火设施和监测系统的建设水平,加大对森林火灾的处置能力。
3. 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
辽宁省将加强对森林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工作,推广可持续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和方法,减少对森林的损害。
4. 提升森林培育和经营水平。
辽宁省将推广林木良种,加强森林培育和经营技术的培训,提高林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升森林培育和经营水平。
5. 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
辽宁省将大力推进生态公益林建设,加强对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和管理,提高生态公益林的质量和效益。
辽宁省林业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着较大的挑战。
为了改善和恢复生态环境,辽宁省需要加大投入和力度,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推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高生态环境的质量和效益。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辽宁省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目标,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生态环境和生活条件。
辽宁省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现状任务及其整治措施

辽宁省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现状任务及其整治措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工业的不断发展,辽宁省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辽宁省提出了一系列任务和整治措施。
一、任务1.实现森林覆盖面积不断增加辽宁省森林覆盖面积为36.2%。
将继续增加新的林业生产基地和森林防护林,并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
同时,加强对盗伐森林、滥伐、破坏森林生态环境的查处力度,严厉打击违法砍伐森林的行为。
2.实现水域面积的保护和利用辽宁省涵盖了大量的水域,包括河流、水库、水塘等。
这些水域保证了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
要进一步加强水域的保护和利用,防止水体污染和水生生物的损害。
同时,要加强水域的管理和保护,使之成为生态旅游和生态养殖的重要基地。
辽宁省保护了许多野生动物的物种。
要进一步加强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保护,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防止过度捕猎和繁殖。
二、整治措施1.加强水土保持随着城市的扩张,原地下水位下降,土地质量变差,生态化过程加快。
要加强水土保持工程,减少水土流失。
2.加强污染防治随着工业和城市的不断扩张,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要加强环境污染防治,加强对污染物的控制和管理,减少对环境的危害和损害。
3.加强资源保护随着工业和城市的发展,资源的消耗量不断增加,资源的短缺问题愈发突出。
要加强资源的保护,开发再生资源,减少浪费,实现可持续发展。
4.加强环境监测要加强环境监测,提供科学依据,加强对环境监测数据的管理和统计,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三、结论通过以上任务和措施,可以有效地保护和改善辽宁省的生态环境,使之更加美丽,更加富有生命力。
同时,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人民幸福的生活。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工程建设方案的通知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工程建设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辽宁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08.27•【字号】辽政办发[2008]50号•【施行日期】2008.08.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工程建设方案的通知(辽政办发〔2008〕50号)沈阳、锦州、阜新、朝阳、葫芦岛市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厅委、直属机构:为了加大辽西北地区草原沙化治理力度,促进辽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工程(以下简称治理工程)。
为此,省动物卫生监管局编制了《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工程建设方案》。
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并提出如下要求,请认真组织实施。
一、高度重视草原沙化治理工作辽西北地区地处科尔沁沙地南缘,是我省重要的草原区,也是土地沙化、荒漠化的主要集中区域。
长期以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沙化草原治理试点效果明显,但非治理区沙化继续扩延、总体生态脆弱的趋势仍未根本改变。
辽西北脆弱的生态环境极大地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对全省生态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充分发挥草原固土防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作用,加强辽西北地区沙化草原治理,对于改善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确保我省生态安全意义重大。
各地区和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积极推进治理工程建设。
二、认真抓好治理工程的组织实施治理工程涉及沈阳市的康平县,锦州市的义县,阜新市的阜蒙县、彰武县,朝阳市的建平县、北票市、朝阳县、凌源市、喀左县以及葫芦岛市的建昌县等10个县(市),现有草原1000万亩,其中沙化草原850万亩。
2009年至2011年计划治理沙化草原300万亩,形成东西长600公里网状分布的草原阻沙带。
各市要认真谋划,科学组织,抓好落实。
一是技术措施要到位。
工程区要全部围栏封育,促进原生植被恢复,选择适应性强的抗沙、耐旱牧草品种补播,快速恢复提高植被盖度,对鼠虫害较重的治理区,开展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控制鼠虫危害,确保治理效果。
辽西北部地区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j i J l 、 强化 服 务 、 加强领导 , 使 林下经济沿着科学的轨道发展 。
关键词 : 林下经济 ; 存 在 问题 ; 推 进 对 策 中 图分 类 号 : ¥ 7 5 9 . 8 文献标识码 : A
众 所周 知 , 现代 林 业 已经将 林 下 经 济 直 接 列入 林 业产 业范 畴 。林 下 经 济 的定 义 是 , 充 分 利 用 现有
1 . 2 发 展 模 式 单 一
水 平较低 。市场 化 程 度 低 。因 缺乏 行 业 协会 组 织 , 没 有形 成订 单农 业 , 各 农 户单 兵 作 战 、 自产 自销 , 市 场 竞争 力不 强 ; 三是管 理技术 水平 不高 , 产 出水平 较 低, 经 济效 益不 高 。
养长、 长 短协 调 的 良性循 环 的必然 选择 。随着“ 现 代 林业” 、 “ 低 碳 经济 ” 等 新 概 念 的提 出 , 辽西 北 部 地 区
森林 具 有涵 养水 源 、 保持水土、 生 态绿 化 、 环 境
美化、 景 观旅 游多 方 位 、 多 功 能 的特 点 , 林 业 用地 多
数 为边 远 、 瘠 薄 的坡 地 , 原 有 基础 设 施 不 配套 , 水 电
路 等基 础设 施配套 尚属 空 白 , 发 展林 下 经 济 又 需要
是退 耕还 林 的主要 地 区 , 随着 退 耕 还 林 和 生态 建 设 工程 的不 断 推进 , 发 展林 下 经 济 已成 为 辽 宁西 北 部 地 区林业 经 济 、 林 业产 业发 展壮 大 的新 渠道 。但 是 , 在林 下 经济 发展 的进 程 中 , 还 存 在 着 许 多 亟待 解 决
文章编号 : 1 0 0 5 —5 2 1 5 ( 2 0 1 3 ) I I 一0 0 4 9 —0 1
辽西北土地沙漠化及其治理新措

1 .推 广 和鼓 励种 草 , 非植 树 。在辽 西 北 , 而 种
草 无论 经 济效益 、 态效 益 还是 社会 效 益都 高 于植 生
3 .大力推 广 保 护性 耕 作 技 术 。保 护 性 耕作 对 于促 进辽 西北 沙 化 旱 区农 业 可 持续 发展 和 抑制 土 地沙漠 化 具 有举 足 轻 重 的作 用 。根 据 笔 者 实 地 调
2 .在辽 宁和 内蒙 边界 的 内蒙 一 侧 划 出 5 0一 0 l0 m地带进 行植 被封 育 , O0 或设 立 自然 保 护 区 , 使
态 环境 。从 上 世 纪 5 代 , 中央 到地 方 各 级 政 0年 从 府 一直都 在 治 理 , 人 了 大 量 财 力 、 力 和人 力。 投 物 然而, 收效并 不理 想 , 地 沙漠化 每 年仍 以 2 3 土 0~ 0
பைடு நூலகம்
沙机 构 。建 议政府尽 快建 立 内蒙古 、 宁 省省 际 区 辽
域合作 机构并 健 全合 作 机 制 , 编制 《 西 北科 尔 沁 辽
沙地 生态恢 复规 划 》 以使 科尔 沁 沙 地 和 辽 西北 沙 ,
地生态恢 复 和建 设得 以协调 进行 。
造成 了严重灾 害 , 以省会 城市 沈 阳为 中心 的辽 宁 对 中部城 市群构 成严重威 胁 , 也影 响到辽 宁全 省 的生
< 策 咨询 ) 0 1 ・ 1期 决 21年 第
辽 西 北 土 地 沙 漠 化 及 其治 理 新 措
赵 小 沉 佟 鑫 王 丹
摘
要 : 对 辽 西 北 土地 沙 漠 化 呈 不 断蔓 延 趋 势 , 土 地 沙 漠化 动 因人 手 , 出切 断 沙 尘 源 , 复 草 地 生 态 原 貌 , 针 从 提 恢 给
生态伦理与辽西北地区沙漠化对策研究

年 9月 1 7日一 场 突如 其 来 的龙 卷 风 裹 挟着 大 量
沙土 .席 卷 了彰武 县 与科尔 沁 沙地接 壤 的阿 尔 乡
相互 联系 和影 响 , 了土地 沙化 的根源 。 成 以彰武 为
例 : 国初 期 到上 世纪 末 , 口增 加 了约为 2 建 人 0万 。
21 0 0年 5月
重 庆 文理 学 院 学 报 ( 会 科 学 版 ) 社
J u n l f h n qn ie s y o t a d S i csS ca ce csE i o ) o r a o g i gUnv ri f o C t Ars n ce e (o il in e d f n n S i
收稿 日期 : o 9 1 — 0 2 0 — 0 2 基金 项 目 :本 文 系 辽 宁 省社 会 科 学 规 划 基 金 项 目 :科 学 发展 观 与 辽 宁 生 态 文 明 建设 研 究 ” “
( 目号 : O8 XO1 的研 究 成 果 。 项 L DZ 4)
作者 简 介 : 张娜 ( 9 5 ) 女 , 宁 阜新 人 , 士 研 究 生 , 要从 事科 学 技 术 与 社 会 研 究 。 1 8一 , 辽 硕 主
严 重 ,虽 然 耕 地 面积 比 18 9 0年 扩 大 了 一倍 . 但
20 0 9年 8月 l 1日阜新 日报 报道 : 自 4月 下旬 开 始 , 市 平 均 降 水量 6 . 米 , 是 多 年 平 均 降 全 57毫 仅 水量 的 5 %, 6 而且 降水 分部 不均 衡 , 致 部分 乡镇 导
而该 地 区主要 以农 业 为主 , 以粮 为纲 , 了让经 济 为
镇 。龙 卷风 持续 1 5分 钟左 右 , 灾 范 围南 北 3 0 受 0 米 , 西长 1 东 5千 米 左 右 , 成 近 2 造 0人 受 轻 伤 , 电 力 、通讯 设施严 重 破坏 … …科尔 沁沙 地是 我 国 四
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初探

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初探摘要随着城乡经济进程的发展,草原的生态功能逐渐被破坏,草原沙漠化的速度不断加快,目前辽西北地区的土地沙漠化现象十分严重,如果相关部门还不加以管理和保护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
同时,由于草原的荒漠化现象,不断出现有沙尘暴和干旱等现象,每年春天,扬尘的现象随处可见。
沙漠化还会造成植被蓄水能力不断下降,土壤的营养不断流失,导致土地生产水平下降。
这种沙漠化现象也对当地居民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由于沙漠化引起的恶劣气候,低下生产率以及严重的缺水现象,都严重的制约了当地经济的良好发展。
因此,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刻不容缓。
本文将从两个方面讨论草原沙化问题,并就此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沙化;草原;治理为了促进全省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改善恶劣的生态环境,也由于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特殊性,相关政府部门应提出合理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加快草原沙化的治理,这是无上光荣,造福子孙,的积善事业。
1 辽西北草原沙化的现状及背景辽西北地区与蒙古科尔沁接壤的县(市)总共有10个,这10个县是辽西北地区的主要土地沙漠化区,其环境特点为干旱频繁,降雨量十分少,土壤类型大多不可当做耕种地,同时风力特别大,这个地区是辽西北地区最脆弱敏感的地区。
目前,这十个县(市)的可使用土地的面积在不断地下降,大多数草原已经沙化,植被覆盖率日益下降。
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造成当地居民不得不搬迁的局面。
沙化造成的恶劣环境,不但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对辽西北地区附近的城市以及华北地区的某些城市的生态安全也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2 辽西北草原沙化的原因1)可能的人为因素由于当地居民对草原的无节制开垦最直接地造成了草原沙化。
建国以来,由于辽西北草原肥沃的草原和大片的土地,吸引了许多外来人口,使得当地的人口数目不断膨胀。
随着不断增加的人口总数,辽西北地区已无法承受如此重的人口压力,土地的生态环境不断地恶化,草原逐渐演变为裸地,最后变成无人居住的沙地。
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围栏技术要点及生态效益-畜牧渔业论文

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围栏技术要点及生态效益-畜牧渔业论文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围栏技术要点及生态效益王志立(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根德乡动物卫生监督所122000)朝阳县实施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围栏工程已经6年,在广大干部职工及施工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我县过去19年旱的自然环境一去不复返了,水土流失得到彻底治理,天然草场随处可见,牛羊饲养量逐年上升,饲草质量不断改善,肉的品质不断提高,辽西北沙化治理工程深入民心,受益于民。
下面就把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围栏工程技术要点及生态效益介绍给大家,仅供同行参考和借鉴。
1 围栏内牧草补播技术品种的选择:总体遵循选择那些适应性强,营养丰富,适口性好,产量高,多年生,抗旱、抗热、抗寒的品种,经过近几年的实践和筛选,以下品种已经在我地区安家落户,主要有紫花苜蓿、沙打旺、草木犀、靳条、拧条等。
地块的选择:选择天然植被裸露面积在30%~50%的地块,石质部分不能超过50%。
播前整地:要用铁耙子松土、去掉杂草石块,耙平耙细。
播种时间:每年的谷雨季节(阳历4月中旬)至7月5日为牧草补播期。
不同品种对地块的选择:草本牧草应选择地势较平,土质较好的地块;木本牧草应选择地势较陡土质较差的地块。
播种形式:撒播:适合土质较好较平的小块地,如:鱼鳞坑。
条播:株距1尺,沟宽50cm。
适合地块较平土质较好集中连片的地块。
穴播:穴与穴距离20~30cm,穴直径20cm,适合土质较差陡坡零星地块。
播种量:撒播每平方米400~600粒,条播每延长米150~200粒,穴播每穴50~60粒,平均亩()用种量1.0~1.5kg。
田间管理:锄草,第一年很关键,如果不及时锄草,杂草丛生。
打药灭虫,撒药或放置灭鼠器消灭老鼠,加强看护防止放牧或野生动物啃食。
收割:多年生草本牧草第一年不收割,第二年以后开始收割,每年3~4茬,留茬高5cm。
〖LL〗2 围栏技术围栏前线路设计:总体遵循科学、实用、美观的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辽西北地区生态建设对策研究
摘要:政府近年来不断加强对辽西北地区生态建设和保护,区
域生态环境得到一定改善,但由于基础薄弱,生态工作仍是辽西北
发展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辽西北地区必须按照环境容量和生态承
载力统筹产业布局,在提高经济发展内生能力的同时,提高生态系
统调节能力。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生态建设对策建议
辽宁西北地区的北部处于中国东部森林区向西部草原区的过渡
带上,是中国一级生态敏感带的一部分,由于气候逐渐趋于暖旱化
和人为的不合理开发,造成生态环境逐渐恶化。虽然近年来,政府
不断加强对辽西北地区生态建设和保护,使区域生态环境得到一定
的改善,但由于基础较为薄弱,未来生态工作仍是辽西北发展需要
重点解决的问题。突破辽西北战略是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
调发展战略,不能单纯以追求经济高速增长为目标。为了实现辽西
北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按照环境容量和生态承载力统
筹产业布局,在提高经济发展内生能力的同时,提高生态系统调节
能力。
一、实施林业生态工程
将低山丘陵区、风沙区和平原区做为林业发展的三大重点区域,
突出高速公路、国省交通干线和铁路两翼、河流两岸以及城市间边
界等重点区位地段林业生态建设,通过荒山造林、坡地绿化等,增
加森林资源总量。低山丘陵区重点以荒山造林和退耕还林为主,以
山区综合开发为重点,营造水土保持林、经济林。风沙区重点以防
沙治沙造林和封山(沙)育林(草)为主,建设防护林体系,保护
和增加林草植被,遏止荒漠化扩展势头,并带动林果产业化发展。
平原区重点以村屯绿化、农田防护林建设、河流治理等为重点,改
善农业基础条件。巩固封山禁牧成果,坚决遏制毁林开荒行为。加
强造林后续管理和林木保护工作,提高造林成活率。
二、合理规划各县区发展空间
基本形成生态市(县)建设的机制和框架。国家或省级限制开
发区经济发展以适宜产业的水平提升和点状开发为主。国家级限制
开发区(主要指国家级农产品主产区),应着力发展现代农业,增
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省级限制开发区(包括水源涵养型、水土保
持型、防风固沙型3类)注重生态服务功能,实行点状式产业发展。
国家级或省级禁止开发区要确保自然生态平衡和文化遗产传承的
主体功能,以旅游业为主体延伸发展相关环境友好型产业。
三、大力实施节能减排工作
继续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能,严格控制各类污染物排放。落
实节能减排责任制,做好高耗能企业的节能降耗工作;加大烟尘整
治力度,全部取缔城市中心区规模较小的燃煤锅炉,进一步控制二
氧化硫、化学耗氧量排放,开展对铵态氮和二氧化碳的减排工作。
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提高对水资源、土地资源,以及工
业中间产品和剩余产品的利用效率。积极开发风能、生物质能、地
热能等可再生资源;继续推行清洁生产,发展低碳经济,开工建设
一批循环经济项目,加快循环经济试点市建设步伐。提高水资源开
发、利用、管理水平,合理配置水资源,促进水资源循环利用;加
强水环境整治,保护地下水。清理盘活闲置、低效利用土地,提高
土地投资强度、容积率和建设密度,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四、建立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通过转移支付、征收生态税和专项资金等方式,建立生态效益
补偿机制。引入环境保护治理和市场等机制,调整优化各市与所辖
乡镇财政体制,逐步增加生态环境保护的财力投入,增强乡镇保护
生态环境的能力;设立生态补偿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发展现代农业、
建设生态保护区、加强水源地保护,提高环境保护、污染防治资金
的使用效率,加快自然保护区、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对于重
要生态功能区和流域等生态保护地区,依据应包括生态建设和保护
的额外成本和发展机会成本的损失实行补偿;对于矿产资源开发地
区,包括恢复和治理开发者无法治理和恢复的,或破坏生态景观和
生态功能的成本,以及矿产资源开发对当地居民生活和发展造成的
损失。
五、加大城乡环境整治力度
确保各市、县、区内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转,进一步开展中水回
用工作;明确各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的区域范围,强化饮用水源
地保护区的管理和建设;推进城市和工业园区集中供热;加强城市
和工业园区生态景观建设,加强城市绿化工程建设。深入推进农村
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全面推行村屯环境治理,加强村屯绿化;因地
制宜地落实村屯污染治理项目,重点推进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
建设,发展沼气池、秸秆气化站等农村沼气项目,推广高效预制组
装炕连灶、太阳能房、太阳能路灯等农村新型能源项目,改善现有
村屯环境质量;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积极推进农林产品和废弃
物能源化、资源化利用,努力促进增施农肥和全面实行测土配方肥,
在降低农村环境污染的同时,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麻朝晖;论欠发达地区生态示范区建设中补偿机制建设
[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2】王丽琴;试论欠发达地区的生态文化建设;福建理论学习
[j];2010年02期
作者简介:王敏洁女1982年5月出生2004年毕业于东北财经
大学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