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艺术设计概论3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
第一节 环艺设计的含义和基本观点
一、环艺含义
环境一词广义上指:围绕主体的周围事物,尤其是人或生物的周围,包括具有相互影响的外界。环境的含义十分广泛,根据其构成因素的性质分为: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
保持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今时代发展的需要。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加强,对我们的生存环境进行艺术化设计,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创造理想生活的一种有效手段。
环境艺术设计是建立在现代环境科学研究基础上的边缘学科,也是一门尚在发展中的学科。环境艺术设计是通过艺术设计的方式对我们的生存环境进行规划设计的一门专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艺系是这样定义环艺设计的:环艺设计是时间与空间艺术的综合,设计的对象涉及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广义上说环境艺术设计包含现代几乎所有的设计,是一个艺术设计的综合系统,而狭义的环境艺术设计是以建筑的内外部空间环境来界定的。(内部环境艺术设计:以室内、家具、陈设等诸要素进行的空间综合设计;外部环境艺术设计:以建筑、雕塑、绿化等诸要素进行的空间组合设计。前者冠以室内设计的专业名称,后者冠以景观设计的专业名称,这两者成为环境艺术设计发展最为迅速的两翼。)
环境艺术设计——是综合各种艺术手段和工程技术手段,在人与其生存的环境中创造出符合生态原则,具有一定的空间特征和氛围、意境及文化内涵,并保持与周围环境形成有机整体的综合艺术。
二、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观点:
1、 树立生态价值观和绿色设计概念
环境艺术设计是伴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觉醒而诞生的新新专业。
随着工业化的进程,人来耐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换,这就需要设计师转换观念,从维护和提高人类生存质量的层面来看待环艺设计。
生态学和绿色设计观念将成为整个设计思维过程中的主导因素,要用与自然和谐的整体观去构思和策划项目,充分考虑人类居住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如:法兰克福商业银行总部大厦成功的将自然景观引入超高层集中式办公建筑中,被称为世界上第一座“生态型”超高层建筑)
目前,我国的生态建筑尚在试验阶段,环艺设计工作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考虑:
1、设计师要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在设计中使用环保材料,解决好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充分考虑减少对自然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2、在技术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设计师要积极的创造生态化环境:
在室内环境方面:通过在设计中引入自然要素和户

外景致,让人与自然相融合并成为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室外环境方面:征对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生态环境恶化和城市文化特色消失等特色,根据联合国计划倡导的“国际城市发展模式”,许多城市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用生态学的原理来进行城市规划和城市景观设计,在设计中树立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城市文化生态系统的原则。
2、 树立以人为本的环艺设计观
环艺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创造室内外环境来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并始终把人对环境需求,包括物质与精神两方面的需求放在设计的首位。
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就是要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人的安全与健康,满足人的心理和生理需要,让使用者的意志得到体现,使用者的情感得到关怀,在此基础上综合解决使用功能,经济效益、舒适美观、环境氛围等方面的问题;
成功的设计往往以人的行为需求为核心,把环境中的人作为设计关爱的对象,根据不同的人和使用对象相应的考虑对环境的不同要求。(环境和景观不仅要讲求美的形式,而且是供人使用的,因此离开了人的使用,环境和景观将失去其意义。)
3、注重时代感、民族性和地域文化相融合
现代环艺设计更注重运用现代设计理念与本民族的地域文化相结合,在设计中体现出时代精神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在人类发展的进程中,物质技术和精神文化都有着历史的延续性,在与国际合作规划开发的项目中,民族风格和地方风格的文化往往以能显示不同的,民族特色而受到青睐;
中国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应该从本民族和丰富的地方文化中吸取精华,并融入到与国际接轨的前卫的设计理念,从而探索和创造出个性鲜明的设计作品。
4、注重科学与艺术相结合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新兴的建立在现代环境科学研究基础上的边缘学科,也是一门尚在发展中的学科;
在创造室内外环境时要高度重视科学性,也要高度重视艺术性,更要高度重视这两者的有机结合;
环艺设计者除了需要在观念上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在设计思维和表现手段上也要予以重视。
第二节 中外园林和环境艺术的发展
现代环境艺术作为一门学科在我国仅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但作为一种美化人类生存环境的思想、方法和手段,却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初始阶段,并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一、 中国园林艺术(环境艺术起源于传统的园林艺术)
1、中国园林的历史演进
中国园林最早可追述到西周时的“灵囿”
古代园林具有农业生产的性质(周边围合,其中种蔬菜和蓄养禽兽),后来过渡到游乐和狩猎的场所
发展

到秦汉时称为“宫苑”(在一个圈定的大范围内与宫室紧密相连的综合体,将居住功能和苑囿形式集合起来,并劈有游乐和狩猎的场所。)秦在渭水以南修建上林苑,汉在此基础上发展(以湖水位中心,堆山筑岛,修建宫室,这种有山有水,一池三山(蓬莱、方丈、瀛洲,是秦皇汉武访仙求药,祈求长生不老地方)的格局成为以后皇家园林的传统样式)
魏晋是中国园林的转折期,这时期山水画家和田园诗人的大量出现,使园林艺术向自然山水园林转变,这时放弃一池三山的格局,追求返璞归真,淡泊宁静的自然情趣,被赋予怡情养性,寄托情怀的内涵。
唐代是全盛时期,如兴庆宫、大明宫、华清宫,出现了历史上第一座公共游览性质的大型园林——曲江
宋代,建筑美与自然美相融合,创造诗情画意的园林境界,出现了艮岳、金明池、琼林苑等皇家园林。
明清时期,艺术与技术的成熟,使园林艺术达到历史的顶峰,出现南北园林之分:
北方园林:集中在北京一带,主要为皇家园林,北方园林气势宏大,风格华丽,利用自然地形,多依山傍水,使人工建筑环境与自然环境达到完美的结合(北京的颐和园、圆明园、承德避暑山庄等)
南方园林:多集中在江南、岭南一带,主要为私家园林。1、当时江南一带经济文化发达,气候温和湿润、风景秀丽,适合花木的生长,且河流纵横,盛产造山的石料,为园林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有利条件。2、私家园林虽然占地有限,但善于在有限的空间里堆山垒石、栽花植木,理水开池,修建亭廊阁榭,并顺应地势的起伏组织不同的空间和景观,营造出通透、曲折、幽深的园林环境
这一时期,著名的文人与画家也积极的投身到造园中去,出现了一批造园家和理论著作(计成《园冶》、文震亨《长物质》、李渔《一家言》等)
两千多年来,中国的园林艺术从早期的生产性实用性过渡到观赏游乐和寄情抒怀为主要功能,古人将宅院与园林,居住环境和人工环境,休闲环境紧密的联系起来,体现了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2、中国园林的审美特征和手法:
审美特征:中国园林以自然风景式特点著称,其布局是不规则,不对称的,是用人工景观达到表现自然美的典范,这和中轴线对称呈几何图形式的欧洲园林有明显的区别。同时,中国园林是集建筑、雕刻、书法、绘画于一体,具有很高的文化品格。
手法:在大型园林中:一般依山就水,巧于因借,把山水风景作为园林表现的主题和背景,建筑置于山水中,与山水融为一体,使人工建筑环境与自然环境达到完美的结合(北京颐和园,颐

和园中万寿山和昆明湖是园林艺术的主体和构图中心,山中部的建筑群与两侧建筑群能够顺应山势而起伏跌荡,与远处的西山、玉泉山及周围的湖光山色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共同形成丰富的园林景观,产生诗画般的意境。)
在小面积园林中,对自然山水不只是单纯的模仿,而是将它经过艺术提炼,运筹布局,根据不同的环境和要求,创造出咫尺山林,让“虽由人做,宛自天开的”写意山水画意境再现园林中(江南私家园林,在造园中,主要以亭台、楼榭等建筑与廊、墙的连接来营造空间,无论是采用分景、隔景、透景、框景、借景的组合手法,还是采用园中有园,小中见大,引人入胜的空间布局手法,都是为了通过对景物的重新组织,在时空变化中获得人与物游、步移景异的空间效果,这类造园手法在以苏州为代表的江南私家园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二、外国造园艺术
1、欧洲园林模式
欧洲园林以法国和意大利的欧洲古典园林为代表,其次是产生于18世界的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
欧洲古典园林的特点:崇尚理性的精神,追求人工化的几何图形式设计,布局追寻理性的逻辑,将和谐当做形式完美的最高原则,表现出人对大自然的支配态度。
意大利——在文艺复兴时出现一种代表性的园林形式“台地式别墅园林”,根据其地形濒海多山地,别墅园林多建于山坡地段的中层或最高处,就坡势做成若干层的台地。(别墅建筑通常位于山坡的中层或最高处,在它的前面沿山坡引出一条中轴线,水池、植坛、树木都成几何式对称均衡的布置。台地式园林的理水方式很有特色,成为园林的主景之一,水从山坡的高处引注而下,层层跌落形成水瀑,在下层台地则用水落差的压力做出各式喷泉,在低一层又汇聚为水池。)
法国——17世纪,文艺复兴传入法国,根据本国地形,把中轴线对称均齐的规整式园林布局运用于平地造园,形成自己鲜明的园林特色(巴黎凡尔赛宫,其特点是规模大,壮丽的中轴线从宫中央向西边两公里外延伸,园林的边缘与自然相连,比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相比,更显出古典主义原则下的理性美。)
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起源于18世纪初,是欧洲园林的近代形式。
2、 阿拉伯园林和日本园林
阿拉伯园林以波斯园林为原型发展起来的,阿拉伯最先是沙漠上的民族,对水和绿洲的感情也反映在他们的园林艺术中,传统形式的阿拉伯园林主要是附属住宅的庭园,四面围着柱廊和敞开的厅堂,中央有一个喷泉。
到14世纪,阿拉伯园林发展到全盛时期,有两种形式(应用于中东、北非、印度等地):
1、一种是以水渠、草地、

树木、花池为主题的对称均齐布局,建筑居于次要地位;
2、一种是突出建筑物,沿顶端的建筑向前延伸出两条分别与建筑垂直和平行的十字形交叉道路,中央为水渠,以此贯穿园林整体布局(如印度泰姬陵)
日本园林受宗教禅宗哲理思想影响很深,在运用园林元素表现自然物方面显示出高度的概括性和精炼的意境,具有很强的写意性。
池泉筑山亭——以自然水体形态的湖面为主题的山、石、树木、岛屿、小桥组成的综合园林景观;
枯山水——常见于寺庙园林,在庭院地上全部铺上白砂以象征水面,利用石头的组合和造型象征岛屿和山峦,以抽象的造景方法把宗教的哲理和园林艺术完美的结合起来。
平亭——设置低矮的树、石,望去平坦
茶亭——既茶室所在的庭院,要求环境安静便于沉思,园中铺有石径,配有石灯和石水钵等庭院小品。


环艺设计概论大纲
第一节 环艺设计的含义和基本观点
1、环艺的含义
2、环艺的基本观点(4点)
第二节 中外园林与环艺的发展
一、 中国园林艺术
1、 中国园林的历史演进
2、 中国园林的审美特征及手法
二、 外国造园艺术
1、 欧洲园林模式
2、阿拉伯园林和日本园林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叫王文,是河南大学08级环境艺术专业研究生。我的个性随和,开朗。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一直担任班长一职,学习认真踏实,每年都获得学校奖学金。
在本科毕业后,我选择了先工作再考研。在从事设计相关工作的两年中,我对本专业有了更深的理解,通过工作,让我把理论知识与实际经验相结合,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让我知道了作为一个老师应该把哪些知识做为重点教给学生,让他们更好、更快地融入到社会中去,我觉得这是我的优势所在。此外,我还善于运用PSCDCAD3DSK等设计软件进行设计创意的表达。
我热爱教师这个职业,我相信自己会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而努力工作。
下面,我要与大家分享的课程——环境艺术设计概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