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yDAQ的电子听诊器 课程设计报告

基于myDAQ的电子听诊器 课程设计报告
基于myDAQ的电子听诊器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基于myDAQ的可视电子听诊器设计

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系

专业:通信工程

学生信息:

指导教师:

日期: 2012-7-3

摘要:听诊器作为一种医生常用的医疗设备,可以帮助医生通过心跳的情况判断患者的患病情况,而老式的电子听诊器由于只是简单的通过物理通道传送到人的耳朵,往往难以捕捉到人体内部脏器发出的一些微弱但却非常重要的生物声,致使医生无法及时做出诊断,且诊断的依据主要根据医师的经验,准确性较差。而电子听诊器心电信号通过拾音器采集,信号通过放大电路、低高通滤波电路、音频放大器后听到放大后的心音信号。此设备具有良好的分析波形能力,能够将设置好的频率段以外的声音频率滤除,故可以清晰的得到放大以后的心音信号,这样有助于医务人员提高初诊的准确度。本次课程设计我们就按照这样的思路设计简单的电子听诊器,并且通过myDAQ采集到电脑通过Labview 的信号处理及分析,实现对波形的观看以及心率的测量。

关键词:电子听诊器,labview,matlab,myDAQ,心率

目录

1.项目描述.................................................

1.1 课程设计题目以及要求....................................................

1.2 电子听诊器的发展 .......................................................

1.3 心音基础知识以及异常和相干疾病..........................................

2.电子听诊器的设计 ...................................

2.1 整体模块简介 ...............................................

2.2 硬件部分 .............................................................

2.2.1 探头的选择 ....................................................

2.2.2 外围电路的设计 ................................................

2.2.3 MyDAQ设备的介绍...............................................

2.3 软件部分 .............................................................

2.3.1 软件工具的介绍

2.3.2 Labview程序的介绍.............................................

2.3.3 心率的测量以及相应的代码................................

3.性能综述..........................

3.1 听诊器的功能及使用方法..................................................

3.2 听诊器的优缺点 .........................................................

3.3 所用器件汇总 ...........................................................

4.实验总结..........................................................

5.参考文献..........................................................

1,项目描述

1.1课程设计题目以及要求

本次课程设计的题目是基于myDAQ的可是电子听诊器的设计,要求有以下内容,设计并实现一个电子听诊器,借助NI 公司的myDAQ设备进行信号的采集,利用LabVIEW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处理和显示,集听诊和心电信号监测功能于一体,实时记录并显示心率及心音图。基本要求:要能采集心音信号,实现心音信号的去噪、识别和分析功能。发挥部分:实现心音信号的存储和回放。

1.2电子听诊器的发展

法国著名医学家,“胸腔医学之父”雷内克于1816年发明了第一台木笛子式的单耳听诊器,通过象牙管和橡皮管来扩大音量。之后的一个世纪,单耳听诊器经英国医师乔治·菲利普·卡门以及凯尔改良,发展成为了可以产生立体音响效果的复式听诊器。随着20世纪科技的迅速发展,目前所使用的非电子听诊器的性能已经远远超过了最初的样品,并且成为了内外妇儿医师最常用的诊断用具。但是,目前最为广泛应用的老式听诊器,虽然制作及使用方法简单,但该工具需要医生与患者进行近距离接触且诊断效果与医生双耳听力有关,人耳往往难以捕捉到内部脏器发出的一些微弱但非常重要的生物声,致使诊断的主观性

大、准确性低。从另一角度讲,人耳对声音的敏感是声强于频率的综合效应,因而一些病理特征难以捕捉。电子听诊器应运而生,并且发展迅速,成为现代医疗场所必备的医用设备,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听诊器会朝着更加智能更加简单更加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1.3心音基础知识以及异常和相干疾病

心脏收缩舒张时产生的声音,可用耳或听诊器在胸壁听到,亦可用电子仪器记录下来。可分为第一心音第二心音第三心音第四心音。从心脏产生的心音经过组织的介导传到胸壁表面,其中以骨传导最好,血液和肌肉次之,肺和脂肪组织最差,所以在肺气肿和肥胖的患者从胸壁听录到的心音较正常人为轻,振幅低。正常心脏在舒缩活动中产生的心音频率为1~800Hz。人听觉比较敏感的是其中40~400Hz的频带,20Hz以下的振动人耳听不见。心音强度、频率及相互关系可以反映心瓣膜、心肌功能及心内血流的状况。在正常心脏,心脏喷血速度加快等因素可产生生理性杂音。在心脏与大血管病变时,心肌收缩力改变、心瓣膜口狭窄或关闭不全,或心内血流速度变化,均可使心脏舒缩活动中振动,幅度或频率发生明显变化,改变正常心音的强度、频率,还可产生异常的心音或心脏病理性杂音。这些变化有助于诊断心脏血管病,观察病情、推断疾病发生的病理生理,选择治疗方法,估计预后等。异常心音包括第一第二心音的增强

减弱和分裂,通过相应的心音可以判断患者相应的疾病。2,电子听诊器的设计

2.1整体模块介绍

听诊器的系统结构如图所示。该可视听诊器由采集处理和波形显示二部分组成,具体由声音传感器、信号调理采样电路和显示电路组成。借助NI公司的myDAQ设备进行信号的采集,利用LabVIEW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处理和显示,集听诊和心电信号监测功能于一体,实时记录并显示心率及心音图。其中拾音头为一个电阻随电容改变的传感器,调理即是外部电路,包括电压跟随器,反向放大器,低通滤波器,其他两个不再介绍。

2.2硬件部分

2.2.1探头的选择

探头包括传统探头和声音转换两部分。

1)传统探头

传统听诊器前端是一个面积较大的膜腔,体内声波鼓动膜腔后,听诊器内的密闭气体随之震动,而塞入耳朵的一端,由于腔道细窄,气体震动幅度就比前端大很多,由此放大了患者体内的声波震动。在听诊器材质和设计的选择上需要考虑一下几个方面:听诊头与身体的接触面越大,拾取的音效越好。但是,人体表面有弧度,若胸件过大,听头不能完全与人体接触,音响不仅不能很好地拾取,还会从空隙泻漏出去,因此,听诊头的大小应基于临床需要。本产品选用的听诊头直接为50mm。传导管路的设计要点在于隔音。对于隔音材料,要减弱透射声能,阻挡声音的传播,就不能如同吸音材料那样多孔、疏松、透气,相反它的材质应该是重而密实的,如钢板、铅板、砖墙等一类材料。隔音材料材质的要求是密实无孔隙或缝隙;有较大的重量。由于这类隔音材料密实,难于吸收和透过声能而反射能强,所以它的吸音性能差。我们所采用的听诊器传导部分的材质为橡胶管。

2)声音转换

声音转换部分用到的为一个拾音头,其实就是一个传感器,通过外部的因素改变传感器电阻的大小,从而改变传感器两端电压,便实现了振动到电的转换。开始我们选用了压电式薄膜传感器,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传感器坏了,后来我们选用了电容式话筒,电容式话筒声波作用在振膜上引起振动,从

而改变两极板间电容量的变化,引起极板上电荷量的改变,电荷量随时间变化形成高变电流,流经电阻R上在两端产生压降,在经过放大器输出高变信号。电容式话筒特点是频响宽、灵敏度高,非线性失真小,瞬态响应好,也是电声特性最好的一种话筒。缺点是防潮性差,机械强度低,价格稍贵,使用稍麻烦。

2.2.2外围电路的设计

1)传感器设计:

1.目的分析:

老式的听诊器是直接听声音信号,而本次设计的目的就是将声音信号转化成电信号,然后再处理,处理以后在听声音信号和观察波形。经过试验,我门发现拾音头的效果较好,选择拾音头。

2.原理图:

2)电压跟随器设计

1.目的分析:

传感器后想连接放大器,需要先连接电压跟随器。电压跟随器具有具有输入阻抗很高,几乎不从信号源吸取电流;

输出主抗很小,可视作电压源,是较理想的阻抗变换器。

2.原理图:

电压跟随器是根据是一种特殊的同相放大器,放大倍数约等于1.

3.电路图仿真:

输入正弦交变电流Vsin,其中V AMPL=1mv,VOFF=0,FRE=200HZ.

3.1瞬态分析:

输入波形:

输出波形;

3.2交流分析:

使正弦电压的AC=1mv,DC=0。

输入主抗:

输出阻抗:

4.性能分析:

由仿真图可以看出,输入主抗很高,达到1TΩ,输出主抗很低,为几十毫欧姆。可以满足要求。

4)放大器设计:

1.目的分析:

由传感器采集的信号,幅度很微弱,较难测量。为了便于测量,需要将信号线性放大。由运放构成的差分放大器具有双端输入-单端输出、共模抑制比高的特点,通常用作传感器放大器或测量仪器的前端放大器。

2.原理图:

选用LF353为放大器,工作原理如下:由心脏发出的声音经传感器采集到以后,通过V-输入,其中R5为反馈电阻;。

则电路的增益:Av=V out/Vin= - R5/R4;

3.电路图仿真:

在放大器两端输入正弦交变电流Vsin,其中VAMPL=1mv,VOFF=0,FRE=200HZ.。

3.1 瞬态分析:

输入电压波形:

输出电压波形:

3.2交流分析

使正弦电压的AC=1mv,DC=0;

3.性能分析:

经仿真放大器增益满足要求,而且带宽很宽,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电阻R5参数,改变增益。

4)低通滤波器设计

1.目的分析:

经放大器放大的信号,带有噪声,有热噪声等与心音信号叠加,心音的频率为0~600HZ,需要用低通滤波器去噪。

2.原理图:

理想的低通滤波器很难实现,只能用实际的特性去逼近理想的。设计二阶压控电压源低通滤波器,本设计使用的是Butterwth最大平坦响应法,选用TI公司的LF353运放。根据

心音频率的范围,可以确定截止频率f c=600HZ,从截止频率f c、参数K、电容C的关系图中,取C=0.15uF,对应的参数

K=1,满足;设定增益Av=2,可得C1=C=0.15u。查巴特沃斯响应设计表,K=1时,R1=1.126KΩ,R2=2.250KΩ,R3=6.752KΩ,R4=6.752KΩ;因为参数K=1,所以电阻就取以上值。为了更好的使截止频率为f c接近600HZ,适当的调整了部分元件的参数。

3.电路图仿真

在滤波器输入端输入正弦交变电流Vsin,其中V AMPL=50mv,VOFF=0,FRE=200HZ。

AC=50mv,DC=0。

4.性能分析:

经仿真从频率特性图可以看出,增益Av=2,当增益下降到时所对应的频率为602HZ,满足设计要求。

2.2.3 myDAQ设备的介绍

由美国国家仪器公司发布,它是适合大学工程类课程的 myDAQ 便携式仪器设备。可以让学生在实验室之外,随时随地实践工

程创新。此设备由NI设计,并采用了由德州仪器提供的模拟电路芯片,包含数据转换器、放大器、各种接口及电源管理器件。NI myDAQ硬件与LabVIEW图形化系统设计软件的结合,在降低工程教育成本的同时让学生能够与真实的模拟电路,传感器测量以及实际信号处理进行实践性交互。“学生应该要有更多的机会来实践并体验真实的电路和硬件,然而,工程类专业的教授们却苦于要面对紧缩的预算和使用实际电子设备不断攀升的花费的矛盾,NI myDAQ的高性价比,使学生们外借实验仪器设备成为可能,学生们无需跑到实验室使用设备,便可在家里、在宿舍、在公园、甚至在任何地方与自己的笔记本电脑连接,与他们身边真实工程对象进行亲密接触。设备紧凑的设计使得它可以被放进口袋中随身携带并且使用USB总线进行供电,NImyDAQ是一款专为学生量身定制的测量、分析与控制设备,为那些希望学生在课后作业以及课外学习当中进行动手实践的教授们提供了完美的解决方案。NI myDAQ通过提供8种基于LabVIEW的仪器来帮助教师和学生跨越从理论到动手实践的鸿沟。这些仪器包括了数字万用表(DMM)、示波器、函数发生器、Bode 图仪、动态信号分析仪、任意波形发生器以及数字I/O。学生可以使用这些常用仪器来扩大自己进行工程创新动手实践的范围。下面分别介绍这八中仪器是作用的。

1.数字万用表(DMM)控制NI myDAQ中的基本DMM功能。可以实现电压(直流和交流)、电流(直流和交流)和电阻测量,二

电子课程设计报告

海南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题目: 自动换挡数字频率计 专业班级:___11级通信工程2班_____ _ 姓名:_______ ____ ________ 同组员: 学号:_____ 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易家傅___________

目录 一、设计目的 (1) 二、设计目标 (1) 1、整体功能要求 2、系统结构要求 3、电气指标 三、方案比较 (2) 四、理论分析 (3) 1、基本原理 2、整体框图 五、单元电路设计和整体电路图 (5) 1、时基电路设计 2、闸门电路设计 3、分频器的设计 4、控制信号产生电路 5、计数、锁存、显示电路设计 6、换挡电路设计 7、量程显示电路设计 8、整体电路图 六、电路仿真结果记录及分析 (10) 七、元器件列表 (11) 八、心得体会 (11)

自动换挡型数字频率计 一、 设计目的 本次课程设计主要是配合《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理论课程而设置的一门实践性课程,起到巩固所学知识,加强综合能力,培养电路设计能力,提高实验技术,启发创新思想的效果。 二、 设计目标 1、整体功能要求 频率计主要用于测量正弦波、矩形波等周期信号的频率值。 2、系统结构要求 数字频率计的整体结构要求如图所示。图中被测信号为外部信号,送入测量电路进行处理、测量,自动换挡指的是超量程自动换高档,低量程自动换低档。 图1 系统结构图 3、电气指标 (1)被测信号波形:正弦波、矩形波。 (2)被测信号的频率范围:1Hz 999KHz ,共分为4个档位: 1Hz 档位: 1Hz~999HZ 10Hz 档位: 10Hz~9.99KHZ 100Hz 档位: 100Hz~99.9KHZ 1000Hz 档位:1KHz~999KHZ (3)测量精度:用3位数码管显示测量数据,1位数码管显示档位。测量误差 小于1%。 (4)具有自检功能,即用仪器内部的标准脉冲校准测量精度。 (5)具有自动换挡功能,即超量程能换高档,欠量程换低档。 输入信号 数字频率计 (自动换挡) 显示结果

软件质量与测试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 《软件质量与测试》课程设计 软件工程专业07级3班 姓名:曹洪 学号全称:0101 时间:2010年11月12日

《软件质量与测试》课程设计 1、实验目的 掌握软件测试用例的设计 掌握软件缺陷报告的设计 掌握软件缺陷修正报告的设计 2、实验过程 程序preday的基本功能:输入有效的年、月、日,按[计算]按钮,画面输出显示前1天的年,月,日;能对日期非法输入的合理提示等。 程序代码的编写详见preday文件 黑盒软件测试用例的设计 2.2.1等价类划分法 程序的有效输入日期为1800年1月1日到2050年12月31日之间的有效日期。其中, 有效等价类为 1800年1月1日到2050年12月3日之间的日期,其中 年份为1800到2050之间的整数; 月份为1到12之间的整数; 当月份为1、3、5、7、8、10、12时,日为1到31之间的整数,当月份为4、6、9、11时,日为1到30之间的整数,当年份为闰年元份为2时,日为1到29之间的数值,否则为1到28之间的数值。 无效等价类: 1800年1月1日之前的日期; 2050年12月3日之后的日期; 1800年1月1日到2050年12月31日之间的日期,但是月份不为1到12之间的整数;或者当月份为1、3、5、7、8、10、12时,日不为1到31之间的整数,当月份为4、6、9、11时,日不为1到30之间的整数,当年份为闰年元份为2时,日为1到29之间的数值,否则为1到28之间的数值。 最简单的等价类划分直接以输入条件边界来划分,得到的等价类集合见下表,其中Y1-Y3,M1-M3,D1-D3分别是三个输入条件的相应的等价类的编号。 表1:preday问题的等价类划分 等价类年份月份日期 有效等价类 Y1:1800≤年份≤2500 M1:1≤月份≤12 D1:1≤日期≤31 无效等价类 Y2:年份<1800 M2:月份<1 D2:日期<1Y3年>205M3月>1D3日>3

电子电路课程设计密码锁(满分实验报告)

密码锁设计报告 摘要: 本系统是由键盘和报警系统所组成的密码锁。系统完成键盘输入、开锁、超时报警、输入位数显示、错误密码报警、复位等数字密码锁的基本功能。 关键字:数字密码锁GAL16V8 28C64 解锁与报警 1

目录: 一、系统结构与技术指标 1、系统功能要求 (4) 2、性能和电气指标 (5) 3、设计条件 (5) 二、整体方案设计 1、密码设定 (6) 2、密码判断 (6) 3、密码录入和判断结果显示 (6) 4、系统工作原理框面 (7) 三、单元电路设计 1、键盘录入和编码电路图 (8) 2、地址计数和存储电路 (12) 3、密码锁存与比较电路 (12) 2

4、判决与结果显示电路 (14) 5、延时电路 (15) 6、复位 (17) 7、整机电路图 (19) 8、元件清单……………………………………………19四、程序清单 1、第一片GAL (21) 2、第二片GAL (23) 五、测试与调整 1、单元电路测试 (25) 2、整体指标测试 (26) 3、测试结果 (26) 六、设计总结 1、设计任务完成情况 (27) 2、问题及改进 (27) 3、心得体会 (28) 3

一、系统结构与技术指标 1.系统功能要求 密码锁:用数字键方式输入开锁密码,输入密码时开锁;如 果输入密码有误或者输入时间过长,则发出警报。 密码锁的系统结构框图如下图所示,其中数字键盘用于输入 密码,密码锁用于判断密码的正误,也可用于修改密码。开锁LED1亮表示输入密码正确并开锁,报警LED2亮表示密码有误或者输入时间超时。 开锁green 键盘密码锁 错误red 4

电子系统综合设计报告

电子系统综合设计报告 姓名: 学号: 专业: 日期:2011-4-13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电光系

摘要 本次课程设计目的是设计一个简易温度控制仪,可以在四联数码管上显示测得的温度。主要分四部份电路:OP07放大电路,AD转换电路,单片机部分电路,数码管显示电路。设计文氏电桥电路,得到温度与电压的关系,通过控制电阻值改变温度。利用单片机将现在温度与预设温度进行比较,将比较结果在LED数码管上显示,同时实现现在温度与预设温度之间的切换。 关键词放大电路转换电路控制电路显示

目录 1 引言 (4) 1.1 系统设计 (4) 1.1.1 设计思路 (4) 1.1.2 总体方案设计 (4) 2 单元模块设计 (5) 2.1 各单元模块功能介绍及电路设计 (5) 2.1.1 温度传感器电路的设计 (5) 2.1.2 信号调理电路的设计 (5) 2.1.3 A/D采集电路的设计 (5) 2.1.4 单片机电路 (6) 2.1.5 键盘及显示电路的设计 (6) 2.1.6 输出控制电路的设计 (6) 2.2元器件的选择 (6) 2.3特殊器件的介绍 (7) 2.3.1 OP07A (7) 2.3.2 ADC0809 (7) 2.3.3 ULN2003 (9) 2.3.4 四联数码管(共阴) (9) 2.4各单元模块的联接 (10) 3.1开发工具及设计平台 (11) 3.1.1 Proteus特点 (11) 3.1.2 Keil特点 (11) 3.1.3 部分按键 (12) 4 系统测试 (17) 5 小结和体会 (20) 6 参考文献 (21)

1 引言 电子系统设计要求注重可行性、性能、可靠性、成本、功耗、使用方便和易维护性等。总体方案的设计与选择:由技术指标将系统功能分解为:若干子系统,形成若干单元功能模块。单元电路的设计与选择:尽量采用熟悉的电路,注重开发利用新电路、新器件。要求电路简单,工作可靠,经济实用。 1.1 系统设计 1.1.1 设计思路 本次实验基于P89L51RD2FN 的温控仪设计采用Pt100温度传感器。 1.1.2 总体方案设计 热敏电阻测温调理电路 设计要求 1.采用Pt100温度传感器,测温范围 -20℃ --100℃; 2.系统可设定温度值; 3.设定温度值与测量温度值可实时显示; 4.控温精度:±0.5℃。 设定输入 单片机 LED 显示 控制输出 双向可 控硅 继电器 控制 对象 风扇 信号调 理电路 A/D 采集 电路 加热丝 传

(完整word版)数据结构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设计题目:一 单位员工通讯录管理系统 一、题目要求 为某个单位建立一个员工通讯录管理系统,可以方便查询每一个员工的办公室电话、手机号、及电子邮箱。其功能包括通讯录链表的建立、员工通讯信息的查询、修改、插入与删除、以及整个通讯录表的输出。二、概要设计 本程序通过建立通讯录链表,对员工信息进行记录,并建立一个系统的联系。 三、主要代码及分析 这里面关于链表的主要的操作有插入,查询,删除。则这里只列出这几项的主代码。 1、通过建立通讯录结构体,对信息进行存储,建立链表,建立信息之间 的联系。 typedef struct { }DataType;结构体来存储通讯录中的基本信息 typedef struct node { DataType data; /*结点的数据域*/ struct node *next; /*结点的指针域*/ }ListNode,*LinkList; 2、信息插入操作,将信息查到链表的后面。 void ListInsert(LinkList list){ //信息插入 ListNode *w; w=list->next; while(w->next!=NULL) { w=w->next; } ListNode *u=new ListNode; u->next=NULL; cout<<"员工编号:";cin>>u->data.num; cout<<"员工姓名:";cin>>u->https://www.360docs.net/doc/ee8945125.html,; cout<<"手机号码:";cin>>u->data.call; cout<<"员工邮箱:";cin>>u->data.email; cout<<"办公室电话号码:";cin>>u->data.phone; w->next=u;w=w->next; }

单片机电子时钟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单片机电子时钟课程设 计实验报告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 总结报告 题目:单片机电子时钟(带秒表)的设计 设计人员:张保江江润洲 学号: 班级:自动化1211 指导老师:阮海容 目录 1.题目与主要功能要求 (2) 2.整体设计框图及整机概述 (3) 3.各硬件单元电路的设计、参数分析及原理说明 (3) 4.软件流程图和流程说明 (4) 5.总结设计及调试的体会 (10) 附录 1.图一:系统电路原理图 (11) 2.图二:系统电路 PCB (12) 3.表一:元器件清单 (13) 4.时钟程序源码 (14)

题目:单片机电子时钟的设计与实现 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课程设计的目的与意义在于让我们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我们综合运用电子课程中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性问题的能力。让我们对电子电路、电子元器件、印制电路板等方面的知识进一步加深认识,同时在软件编程、排错调试、焊接技术、相关仪器设备的使用技能等方面得到较全面的锻炼和提高,为今后能够独立完成某些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开发和设计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课程设计的基本任务 利用89C51单片机最小系统,综合应用单片机定时器、中断、数码显示、键盘输入等知识,设计一款单片机和简单外设控制的电子时钟。 主要功能要求 最基本要求 1)使用MCS-51单片机设计一个时钟。要求具有6位LED显示、3个按键输入。 2)完成硬件实物制作或使用Pruteus仿真(注意位驱动应能提供足够的电流)。 3)6位LED数码管从左到右分别显示时、分、秒(各占用2位),采用24小时标准计时制。开始计时时为000000,到235959后又变成000000。 4)使用3个键分别作为小时、分、秒的调校键。每按一次键,对应的显示值便加1。分、秒加到59后再按键即变为00;小时加到23后再按键即变为00。在调校时均不向上一单位进位 (例如分加到59后变为00,但小时不发生改变)。 5) 软件设计必须使用MCS-51片内定时器,采用定时中断结构,不得使用软件延时法,也不得使用其他时钟芯片。 6)设计八段数码管显示电路并编写驱动程序,输入并调试拆字程序和数码显示程序。7)掌握硬件和软件联合调试的方法。 8)完成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和制作。 9)完成系统程序的设计。 10)完成整个系统的设计、调试和制作。

计算机操作系统综合设计实验报告实验一

计算机操作系统综合设计 实验一 实验名称:进程创建模拟实现 实验类型:验证型 实验环境: win7 vc++6.0 指导老师: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联系电话: 实验地点:东六E507 实验日期:2017 年 10 月 10 日 实验报告日期:2017 年 10 月 10 日 实验成绩:

一、实验目的 1)理解进程创建相关理论; 2)掌握进程创建方法; 3)掌握进程相关数据结构。 二、实验内容 windows 7 Visual C++ 6.0 三、实验步骤 1、实验内容 1)输入给定代码; 2)进行功能测试并得出正确结果。 2、实验步骤 1)输入代码 A、打开 Visual C++ 6.0 ; B、新建 c++ 文件,创建basic.h 头文件,并且创建 main.cpp 2)进行功能测试并得出正确结果 A 、编译、运行main.cpp B、输入测试数据 创建10个进程;创建进程树中4层以上的数型结构 结构如图所示:。

createpc 创建进程命令。 参数: 1 pid(进程id)、 2 ppid(父进程id)、3 prio(优先级)。 示例:createpc(2,1,2) 。创建一个进程,其进程号为2,父进程号为1,优先级为2 3)输入创建进程代码及运行截图 4)显示创建的进程

3、画出createpc函数程序流程图 分析createpc函数的代码,画出如下流程图:

四、实验总结 1、实验思考 (1)进程创建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答: 1)申请空白PCB 2)为新进程分配资源 3)初始化进程控制块 4)将新进程插入到就绪队列 (2)该设计和实际的操作系统进程创建相比,缺少了哪些步骤? 答:只是模拟的创建,并没有分配资源 2、个人总结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加深了对操作系统的认识,了解了操作系统中进程创建的过程,对进程创建有了深入的了解,并能够用高 级语言进行模拟演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次的课程设计让 我受益匪浅。虽然自己所做的很少也不够完善,但毕竟也是努 力的结果。另外,使我体会最深的是:任何一门知识的掌握, 仅靠学习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要与实际动手操作相结合才能 达到功效。

电子系统综合设计实验报告

电子系统综合设计实验报告 所选课题:±15V直流双路可调电源 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6年06月

摘要本次设计本来是要做±15V直流双路可调电源的,但由于买不到规格为±18V的变压器,只有±15V大小的变压器,所以最后输出结果会较原本预期要小。本设计主要采用三端稳压电路设计直流稳压电源来达到双路可调的要求。最后实物模型的输出电压在±13左右波动。 1、任务需求 ⑴有+15V和-15V两路输出,误差不超过上下1.5V。(但在本次设计中,没有所需变压器,所以只能到±12.5V) ⑵在保证正常稳压的前提下,尽量减小功效。 ⑶做出实物并且可调满足需求 2、提出方案 直流可变稳压电源一般由整流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器和稳压环节组成如下图a所示。 ⑴单相桥式整流 作用之后的输出波形图如下:

⑵电容滤波 作用之后的输出波形图如下: ⑶可调式三端集成稳压器是指输出电压可以连续调节的稳压器,有输出正电压的LM317三端稳压器;有输出负电压的LM337三端稳压器。在可调式三端集成稳压器中,稳压器的三个端是指输入端、输出端和调节端。 LM317的引脚图如下图所示:(LM337的2和3引脚作用与317相反)

3、详细电路图: 因为大容量电解电容C1,C2有一定的绕制电感分布电感,易引起自激振荡,形成高频干扰,所以稳压器的输入、输出端常并入瓷介质小容量电容C5,C6,C7,C8用来抵消电感效应,抑制高频干扰。 参数计算: 滤波电容计算: 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电压为15V ,当输出电流为0.5A 时,我们可以求得电路的负载为I =U /R=34Ω时,我们可以根据滤波电容的计算公式: C=т/R,来求滤波电容的取值范围,其中在电路频率为50HZ 的情况下,T 为20ms 则电容的取值范围大于600uF ,保险起见我们可以取标准值为2200uF 额定电压为50V 的点解电容。另外,由于实际电阻或电路

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报告实验报告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名称:单容水箱液位过程控制 班级:2011级自动化过程控制方向 姓名: 学号:

目录 前言 一.过程控制概述 (2) 二.THJ-2型高级过程控制实验装置 (3) 三.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 (5) (一)外部组成 (5) (二)输入模块ICP-7033和ICP-7024模块 (5) (三)其它模块和功能 (8) 四.调试过程 (9) (一)P调节 (9) (二)PI调节 (10) (三)PID调节 (11) 五.心得体会 (13)

前言 现代高等教育对高校大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专业技能等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工程实训中心的建设应紧紧围绕这一思想进行。 首先工程实训首先应面向学生主体群,建设一个有较宽适应面的基础训练基地。通过对基础训练设施的 集中投入,面向全校相关专业,形成一定的规模优势,建立科学规范的训练和管理方法,使训练对象获得机械、 电子基本生产过程和生产工艺的认识,并具备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 其次,工程实训的内容应一定程度地体现技术发展的时代特征。为了适应现代化工业技术综合性和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工程实训的内容应充分体现机与电结合、技术与非技术因素结合,贯穿计算机技术应用,以适应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要求。应以一定的专项投入,建设多层次的综合训练基地,使不同的训练对象在获得对现代工业生产方式认识的同时,熟悉综合技术内容,初步建立起“大工程”的意识,受到工业工程和环境保护方面的训练,并具备一定的实用技能。 第三,以创新训练计划为主线,依靠必要的软硬件环境,建设创新教育基地。以产品的设计、制造、控制乃至管理为载体,把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问题的观测和判断、创造和评价、建模和设计、仿真和建造的整个过程中。

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实验报告范本

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实 验报告

江苏科技大学 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 网上书城系统的开发 学生姓名张颖 学号 班级08404121 指导老师 成绩 经济管理学院信息管理系 1月8日 目录 一.系统规划 (4)

1.2初步调查 (5) 1.3确定电子商务模式和模型 (6) 1.4可行性分析和可行性分析报告 (6) 二.系统分析 (8) 2.1系统调查 (8) 2.2需求规格说明书 (9) 2.2.1 引言 (9) 2.2.2项目概述 (9) 2.2.3需求规定 (10) 2.2.4环境要求 (16) 2.3组织结构分析 (17) 2.4业务流程分析 (17) 2.5数据流程分析 (19) 三.系统设计 (21) 3.1系统总体结构 (21) 3.2网络基本结构 (22) 3.3系统平台选择 (22) 3.4应用系统方案 (23) 3.4.1各功能模块简要描述 (23) 3.4.4数据库设计 (24) 3.4.5用户界面设计 (31)

3.5.1客户端要求 (32) 3.5.2服务器端要求 (32) 3.5.3系统测试 (32) 四.支付系统设计 (39) 4.1支付协议选择 (39) 4.2支付系统数据流程分析 (39) 4.3支付系统安全需求分析 (41) 4.4支付系统总体设计 (42) 4.5支付系统功能 (44) 4.6交易流程设计 (46) 4.7支付系统安全设计 (47) 五.心得体会 (47) 一.系统规划 1.1明确用户需求 随着当今社会新系统大度的提高,网络的高速发展,计算机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因而网络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互联网用户应经接受了电子商务,网购成为一种时尚潮流。

电子综合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任务书姓名学号 班级学院 课程电子技术综合 题目简易信号发生器和简易频率计 设计任 务 1.设计一个的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发生器: (1) 频率可调范围:2Hz—20KHz,分为4档: 2—20Hz;20—200Hz;200Hz—2KHz;2—20KHz; (2) 幅度可调范围:0—5V; (3) 可调偏置。 2.设计一个简易数字频率计: (1) 可测量信号频率范围:1~100 KHz,显示单位为Hz; (2) 输入电压幅度VPP:100mV—10V; (3) 输入信号波形:任意周期信号; (4)显示方式: 6位十进制数显示。 时间进 度第17、18周 2010.12.27-2011.1.7 星期一、二布置设计方案、预设计及验收星期三、四、五计算机仿真及仿真结果验收星期一上午发放元器件、领取工具 星期一下午焊接 星期二、三、四安装、调试、教师验收 星期周五打印图纸、写设计报告 主要参考资料1.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电子技术(下)实验指导书,中原工学院电子技术课程组自编,2011;

目录 一、摘要 (2) 二、设计原理 (3) 2.1 简易信号发生器的基本原理 (3) 2.2 数字频率计的基本原理 (5) 三、方案设计 (9) 四、电路仿真 (10) 4.1 简易信号发生器电路仿真 (10) 4.2 数字频率计 (15) 五、电路焊接与调试 (17) 六、心得体会 (20) 附录一:参考文献 (22) 附录二:元器件表 (23) 附录三:原理图 (28)

软件项目管理课程设计实验报告精

软件项目管理课程设计报告 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时间:2013年 1月 目录 1、项目概述 (1) 2、工作任务 (Statement Of Work,SOW书 (1) (一整体要求 (1) (二系统逻辑模型 (2) (三系统功能描述 (3) (四应达到的技术指标和参数 .................................... 3 3、项目进度计划 .. (4) (一分解项目工作 (4) (二项目工作关系表 (5) (三项目甘特图 (6) (四网络进度计划图 (7) (五里程碑计划 ................................................ 9 4、项目规模成本估算 . (9)

(一分解项目工作 (9) (二项目规模估算表 (11) (三计算开发成本 (12) (四计算管理、质量成本 (12) (五直接成本 (12) (六计算间接成本 (12) (七计算总估算成本 (12) (八项目报价 ................................................. 13 5. 项目质量计划 .. (13) (一项目质量保证组织 (13) (二质量目标 (14) (三质量策略 (15) (四质量保证活动 (15) (五质量控制活动 (17) (六质量保证的报告途径 (17) (七记录的收集、维护和保存 ................................... 17 6、软件项目团队 . (17) (一团队组织及职责 (18) (二项目的沟通计划 ........................................... 19 7、软件项目配置管理计划 .. (19) 学校内部职工工资系统项目管理书 1、项目概述 假设学校共有教职工约 1000人, 10个行政部门和 8个系部。每个月 20日前各部门(包括系、部要将出勤情况上报人事处, 23日前人事处将出勤工资、奖金及扣款清单送财务处。财务处于每月月底将教职工的工资表做好并将数据送银行。每月初(3日前将工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书 (1)

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 信息工程课程设计报告书 课程名称电工电子技术 课程设计总评成绩 学生姓名、学号 学生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姓名 课程设计起止日期2015.6.22~2015.7.3

课程设计基本要求 课程设计是工科学生十分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先修课程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解决工程领域某一方面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设计报告是科学论文写作的基础,不仅可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逻辑归纳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也是规范课程设计教学要求、反映课程设计教学水平的重要依据。为了加强课程设计教学管理,提高课程设计教学质量,特拟定如下基本要求。 1. 课程设计教学一般可分为设计项目的选题、项目设计方案论证、项目设计结果分析、答辩等4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应有一定的考核要求和考核成绩。 2. 课程设计项目的选题要符合本课程设计教学大纲的要求,该项目应能突出学生实践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该项目有一定的实用性,且学生通过努力在规定的时间内是可以完成的。课程设计项目名称、目的及技术要求记录于课程设计报告书一、二项中,课程设计项目的选题考核成绩占10%左右。 3. 项目设计方案论证主要包括可行性设计方案论证、从可行性方案中确定最佳方案,实施最佳方案的软件程序、硬件电路原理图和PCB图。项目设计方案论证内容记录于课程设计报告书第三项中,项目设计方案论证主要考核设计方案的正确性、可行性和创新性,考核成绩占30%左右。 4. 项目设计结果分析主要包括项目设计与制作结果的工艺水平,项目测试性能指标的正确性和完整性,项目测试中出现故障或错误原因的分析和处理方法。项目设计结果分析记录于课程设计报告书第四项中,考核成绩占25%左右。 5. 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应认真阅读与本课程设计项目相关的文献,培养自己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借以启发自己的思维,提高综合分和理解能力。文献阅读摘要记录于课程设计报告书第五项中,考核成绩占10%左右。 6. 答辩是课程设计中十分重要的环节,由课程设计指导教师向答辩学生提出2~3个问题,通过答辩可进一步了解学生对课程设计中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掌握的程度,以及对问题的理解、分析和判断能力。答辩考核成绩占25%左右。 7.学生应在课程设计周内认真参加项目设计的各个环节,按时完成课程设计报告书交给课程设计指导教师评阅。课程设计指导教师应认真指导学生课程设计全过程,认真评阅学生的每一份课程设计报告,给出课程设计综合评阅意见和每一个环节的评分成绩(百分制),最后将百分制评分成绩转换为五级分制(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总评成绩。 8. 课程设计报告书是实践教学水平评估的重要资料,应按课程、班级集成存档交实验室统一管理。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重庆邮电大学 软 件 工 程 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网上选课系统 姓名:雷雷 学号:08500329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0410801 指导老师:邹洋 教室:S3314 时间:2011-5-30?2011-6-3

一、实验题目:网上选课系统 主要功能描述:系统首先维护校内所有课程的信息;课程分为研究生、本科生;也可以分为必修、选修、辅修。用户以学号和密码登陆,系统显示用户以选的课程、用户有权选但未选的其他课程,并显示具体信息(如学分)。用户选择后,系统根据规则检查用户是否进行正确的选课(如时间冲突、跨专业选课等);如果错误提示用户改,否则修改选课数据库。最后系统应能够向管理员提供查询界面和各类报表,统计每门课的选课情况。 二、实验目的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是软件工程专业一个综合性的实践教学环节,其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复习和巩固计算机软件设计知识,加深对软件设计方法、软件设计技术和设计思想的理解,并能运用所学软件设计知识和面向对象技术进行综合软件设计,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通过这次课程设计,要掌握UML (统一建模语言),并能运用UML 在Rational Rose 中建模。 三、实验要求 1. 一人一组。 2. 熟悉Rose 开发环境。 3. 掌握UML 的基本模型元素(如角色、用例、类等)。 4. 熟悉UML ,主要了解UML 中的9 大图:Use case diagram(用例图)、Class diagram (类图)、Sequence diagram(序列图)、Collaboration diagram(协作图)、Statechart diagram(状态图)、Activity diagram(活动图)、Component diagram(组件图)、Deployment diagram(配置图)、datamodel diagram (数据模型图)。 5. 进行系统需求分析与系统功能模块设计,绘出系统详细的业务流程图和数据流程图, 建立完整的系统数据库的逻辑模型 6. 完成对系统的建模实现

中南大学电工电子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中南大学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可编程乐曲演奏器的设计 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指导老师:陈明义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日异,电工电子技术在现代社会生产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作为二十一世纪的自动化专业的学生而言,掌握电力电子应用技术十分重要。 电工电子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巩固和加深所学电工电子基本理论知识。使学生能综合运用相关关课程的基本知识,通过本课程设计,培养我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会和认识查阅学习我们未学会的知识,了解专业工程设计的特点、思路、以及具体的方法和步骤,掌握专业课程设计中的设计计算、软件编制,硬件设计及整体调试。设计过程中还能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和严谨的工作作风,达到提高我们的设计能力的目标。 从理论到实践,往往看似简单,实则是有很大的差距的,通过课程设计,可以培养我们学到很多东西,不仅可以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的学到知识,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次,特别感谢老师给我们以实践动手的机会,让我们对以前的知识以复习,整合,并从理论走向实践,相信我们都会在这次课程设计中学到很多!!!

目录 前言 (2) 正文 第一章系统概述 (4) 系统功能 (4) 系统结构 (4) 实验原理 (4) 整体方案 (5) 第二章单元电路的设计与分析 (5) 音频发生器的设计 (5) 节拍发生器的设计 (6) 读取存储器数据 (7) 选择存储器地址 (8) 控制音频电路设计 (8) 第三章电路的安装与调试 (9) 第四章结束语 (9) 元器件明细表 (10) 参考文献 (10) 附录 (11)

综合电子系统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衡阳师范学院 物理与电子信息科学系 《综合电子系统》 课程设计报告 一号黑体,居中 简易电子称的设计 小二号粗黑体,居中 班级2011级电信1班 组长 成员三号宋体,加粗 指导教师 提交日期2014年6月10 日 《综合电子系统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课程设计题目:简易电子秤

第一部分设计任务 1.1 设计题目及要求 (1) 1.2 备选方案设计与比较 (2) 1.2.1 方案一 (3) 第二部分系统硬件平台的设计 2.1 总体设计方案说明 (7) 2.2单片机最小系统 (9) 2.2.1S T C89C52单片机 (10) 2.2.2时钟电路 (11) 2.2.3复位电路 (12) 2.3功能模块二(参照2.2) (13) 2.3.1模块电路及参数计算 (14)

2.3.2工作原理和功能说明 (15) 2.3.3器件说明(含结构图、管脚图、功能表等) (16) 2.4功能模块三(实际名 (17) 2.4.1模块电路及参数计算 (18) 2.4.2工作原理和功能说明 (19) 2.4.3器件说明(含结构图、管脚图、功能表等) (20) 第三部分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3.1主程序流程图 (21) 3.2子程序一(实际名) (22) 3.3子程序二(实际名) (23) 3.4子程序三(实际名) (24) 3.4电路仿真(实际名) (24) 3.4.1仿真软件简介 (25) 3.4.2仿真电路图 (26) 3.4.3仿真结果(附图) (27) 第四部分安装调试与性能测量 4.1电路安装 (28) (推荐附整机数码照片) 4.2系统软、硬件调试 (29) 6.2.1调试步骤及测量数据 (30) 6.2.2故障分析及处理 (31) 4.3整机性能指标测量(附数据、波形等) (32) 课程设计总结 (33) 参考文献 报告正文的排版: 1. 纸张大小及版心:统一用A4纸(21×29.7)打印,边距设为:上 2.54cm,下2.54cm,左2.2cm,右2.2cm。行距为固定值20磅。 2. 第一级标题用三号粗黑体,(段落设置)段前1行,段后1行, 3. 第二级标题用小三黑体,靠左上下空一行 4. 第三级标题用四号黑体,靠左本身不空行 5. 正文小四号字体,行距为固定值20磅 6. 图题及图中文字用5号宋体 7. 参考文献标题用三号粗黑体,居中上下空一行,参考文献正文为五号宋体

《软件工程学(UML)》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名称:软件工程学(UML)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时间:

课程设计报告(附页) 1.课程设计目的 利用UML 实现一个小型的信息系统的分析和设计。 2.课程设计题目描述和要求 2.1 系统名称:通用无纸化考试系统 2.2 需求分析 2.2.1功能需求分析 本系统主要用于学校内部考生考试使用,目标是实现考试效率的提高、工作量的 减少以及成本的降低,根据实际需要,系统所要实现的系统功能模块如下所示: 各模块要实现的功能说明如下: 1.管理员子系统 用户信息维护是指以系统管理员的身份通过验证后登入系统,并对管理员个人信息 以及教师用户的信息和学生信息进行管理及一些班级信息和科目的设置 (1)用户信息维护 管理员子系统 教师子系统 考生子系统 用户信息维护 用户权限维护 学生信息管理 教师信息管理 个人信息维护 班级管理 系部管理 科目管理 个人信息维护 题库管理 试卷管理 阅卷管理 成绩查询 成绩统计分析 个人信息维护 在线考试 用户注册 自我测试 成绩查询 通用无纸化考试系统

系统管理员可以对自己个人信息进行编辑修改,也可以对教师用户和学生用户进行添加和删除,系统将为添加后的教师用户和学生用户自动分配用户编号 (2)用户权限维护 系统管理员在对教师用户信息进行管理时,可以为其设置相应的权限。 2.教师子系统 教师子系统是指以教师用户的身份通过验证后登入系统,并对个人信息、题库、 试卷信息、考生成绩等信息进行管理。 (1)个人信息维护 教师成功登入系统后可以对自己的用户名,密码等信息进行查看和修改,但不 可以对账号名称进行更改。 (2)题库管理 教师可以在题库中添加、编辑和修改试题,可以为每道试题设置其分值、类型 等信息,系统会自动为添加的试题分配相应的试题编号。 (3)试卷管理 教师用户可以对每次考试的试卷信息进行设置,比如可以设置考试的课程、时 间、总分、各类型题目(单项选择题,多选题,判断题,主观题)的数量等信息。 (4)成绩查询 教师用户可以对考生的成绩进行查看。 (5)考试结果统计 教师用户可以对考生的成绩进行统计和分析,比如最高分,平均分以及每道题的正确率让教师更好的掌握考生的知识点掌握情况。 (6)阅卷管理 教师可以针对考生的主观题信息进行阅卷给出分数 3.考生子系统 考生考试是指以考生用户的身份通过验证后登入系统,可以进行个人注册信息 编辑、自我测试、成绩查看等工作。 (1)考生注册 考生可以进行个人信息的注册,包括姓名,班级,口令等信息,考生用户注册 成功后自动加入考生信息表中,系统会自动为其分配相应的id。 (2)个人信息维护

电子CAD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课程设计以电子线路CAD软件设计原理为基础,重点在硬件设计领域中实用的电子线路设计软件的应用。掌握电子线路设计中使用CAD的方法。为后继课程和设计打下基础。 通过电路设计,掌握硬件设计中原理图设计、功能仿真、器件布局、在线仿真、PCB设计等硬件设计的重要环节。 二.课程设计题目描述和要求 2.1振荡电路的模拟和仿真。 由555定时器构成多谐波振荡电路,用模拟的示波器观察输出的信号,熟悉555定时器构成多谐波振荡电路的基本原理,熟悉proteus的基本操作,和各元器件的查找。 2.2 8051单片机 用80c51单片机完成以下功能:(1)构成流水灯的控制电路,使八个流水灯轮流点亮。(2)构成音乐播放的简单电路。(3)构成串口通信电路,完成信息在单片机和串口之间的传播。(4)构成8255键盘显示模块。(5)构成A/D和D/A 转换模块。 首先用模拟器件构成基本电路,然后在单片机中加入驱动程序,运行仿真,最后对电路进行调整校正,完成相关功能。 熟悉单片机实现相关功能的基本原理,对单片机有个框架的了解。学习用proteus仿真单片机电路中不同模块间的组合,扩展单片机电路的功能。 三.课程设计报告内容。 3.1设计原理 3.1.1振荡电路仿真的原理 振荡电路原理: 555管脚功能介绍: 1脚为地。2脚为触发输入端;3脚为输出端,输出的电平状态受触发器控制,而触发器受上比较器6脚和下比较器2脚的控制。 当触发器接受上比较器A1从R脚输入的高电平时,触发器被置于复位状态,3脚输出低电平; 2脚和6脚是互补的,2脚只对低电平起作用,高电平对它不起作用,即电压小于1Ucc/3,此时3脚输出高电平。6脚为阈值端,只对高电平起作用,低电

物联网传输综合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人体红外数据通信实验

物联网传输综合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人体红外数据通信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基于Z-Stack 协议栈的SappWsn 应用程序框架的工作机制 2. 掌握在ZigBee 协议栈中添加人体红外传感器驱动的方法。 二、实验设备 1. 装有IAR 开发工具的PC 机一台 2. 下载器一个 3. 物联网多网技术开发设计平台一套 三、实验原理 在Z-Stack APP中的HAL\Target\CC2530EB\Includes组中,提供了一个hal_io.h的文件,如图所示。 其中,提供了名为HalIOSetInput 的函数,可以将燃气传感器端口(P1.0)设置为输入,然后通过调用HalIOGetLevel 函数来获取传感器状态。 四、实验步骤 1、将单片机zigbee协调器拆卸下来,取出烧写器。通过Mini USB接口将zigbee 协调器与下载器和PC机相连。

2、将实验箱控制方式切换开关拨至“手动”一侧,转动实验箱“旋钮节点选择”旋钮,使得协调器旁边的LED灯被点亮 3、打开配套代码中的ZStack-CC2530\Projects\SappWsn\SappWsn.eww工程文件,在“Tools”组中,找到“f8wConfig.cfg”文件,双击打开,并找到大概第59 行的“-DZAPP_CONFIG_PAN_ID=0xFFFF”,将其中的“0xFFFF”修改为其他值,例如0x0010

4、在工程目录结构树上方的下拉列表中,选择“CoordinatorEB”,点击工具栏中的“Make”按钮,编译工程,等待工程编译完成,如看到警告,可以忽略。在工程目录结构树中的工程名称上点击鼠标右键,选择“Options”,并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左侧的“Debugger”,并在右侧的“Driver”列表中选择“Texas Instruments”,点击“Download and Debug”按钮。待程序下载完毕后,点击“Go”按钮,使程序开始运行。点击工具栏中的“Stop Debugging”,退出调试模式, 5、转动实验箱“旋钮节点选择”旋钮,使得热释红外传感器节点旁边的LED灯被点亮,在工程目录结构树上方的下拉列表中,选择“EndDeviceEB”,在“SAPP_Device.h”文件中,取消“HAS_IRPERS”的注释,并保证其他的功能均被注释,如图所示

2015年电子设计大赛综合测评题课程设计解析汇报

郑州轻工业学院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题目: 2015年电赛测评试题 姓名:王苗龙 专业班级:电信13-01 学号: 541301030134 院(系):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曹卫锋谢泽会 完成时间: 2015年10月 29日

郑州轻工业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 2015年电子设计大赛综合测评试题 专业电信工程13-1 学号 541301030134 姓名王苗龙 主要内容、基本要求、主要参考资料等: 主要内容 1.阅读相关科技文献。 2.学习电子制图软件的使用。 3.学会整理和总结设计文档报告。 4.学习如何查找器件手册及相关参数。 技术要求 1、使用555时基电路产生频率20kHz-50kHz连续可调,输出电压幅度为1V的方波Ⅰ; 2、使用数字电路74LS74,产生频率5kHz-10kHz连续可调,输出电压幅度为1V的方波Ⅱ; 3、使用数字电路74LS74,产生频率5kHz-10kHz连续可调,输出电压幅度峰峰值为3V的三角波; 4、产生输出频率为20kHz-30kHz连续可调,输出电压幅度峰峰值为3V的正弦波Ⅰ; 5、产生输出频率为250kHz,输出电压幅度峰峰值为8V的正弦波Ⅱ;方波、三角波和正弦波的波形应无明显失真(使用示波器测量时)。频率误差不大于5%;通带内输出电压幅度峰峰值误差不大于5%。 主要参考资料 1.何小艇,电子系统设计,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 2.姚福安,电子电路设计与实践,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10月 3.王澄非,电路与数字逻辑设计实践,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 4.李银华,电子线路设计指导,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 5.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高教出版社,2006年1月 完成期限: 2015年10月30日 指导教师签章: 专业负责人签章: 2015 年 10月26日

软件课程设计第四阶段实验报告

编号:()字号 《软件课程设计》报告 班级:信科10--2 姓名:潘寿岭 学号: 08103502 指导老师:王志晓 2012年01 月

第四阶段 六、数据结构设计题4 6.1需求分析 1、设计一个统计选票的算法,输出每个候选人的得票结果 2、假设采用单链表存放选票,候选人编号依次为1,2,3,……,N,且每张选票选且只选一人 3、以单链表存放选票,每个结点的data域存放该选票所选的候选人。用一个数组a统计得票结果。 6.2概要设计 用函数CreateList ( )动态建立一个单链表,链表中每个节点的data域为空,返回头节点。Statistics( )函数统计各个后选人所得票数。 在主函数中先输入候选人数n,然后动态建立一维数组a[n]来存放每个候选人所得票数(如a[i]表示第i+1号候选人所得票数),统计选票时调用Statistics( )函数,将整个单链表全部遍历一遍,将各个候选人的得票个数计入到数组a[n]中,最后输出各个候选人的得票情况。 6.3详细设计与编码 流程图

程序代码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typedef struct node { int data; struct node *next; }LNode; int n; LNode *CreateList() //构建单链表,每投一票插入一个节点,节点data域存放所选的候选人号码 { LNode *L,*p,*t; int m,i; L=new LNode; L->next=NULL; L->data=NULL; //头结点data域中为空 t=L; cout<<"输入投选票的张数:"; cin>>m; cout<<"请投选票:"<>p->data; p->next=NULL; t->next=p; t=p; } return L; //返回头结点 } void Statistics(LNode *L,int *a) //统计投票情况 { LNode *p; p=L->next; while(p!=NULL) { a[p->data-1]++; //a[i]中存放第i+1号候选人的得票个数 p=p->next;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