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巴底亚书纲要解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俄巴底亚书纲要解读
作者、时间、和背景
俄巴低亚书是旧约最简短的一卷书,但是并不容易注释。

「俄巴低亚」的意思是「耶和华的仆人」。

除了名字,我们对他的生平一无所知。

在旧约,名叫俄巴低亚的人一共有十一个,但是没有一个是这本先知书的作者。

明显的,他是一个先知,因为他宣告耶和华的话(1,4,8,18节)。

他的信息虽然被保存下来,但是它的背景却难确定。

很多先知书,例如何西阿书,开始会有一个准确的日期宣布出来,把先知的工作和某一个王朝连系起来;但是俄巴低亚书,在一句简短的引言之后,就直接进入主题内容。

关于这本书的写作日期,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意见:从最早的主前第九世纪,迟至主前第五世纪,都有人提出来。

这本书的对象是以东,先知的信息是向它传讲的。

按我们所知以东的历史,有几个时期可以与这本先知书连系起来。

以东座落于以色列的北部。

它的北部靠近死海的东岸,向南延伸至亚拉巴大裂谷。

虽然在东面和南面都以沙漠作国界,但是以东却是一个可供人居住的地方。

无论在山地,斜谷,和西部内壁的高原边界,都有充足的雨水。

适度的雨量使得农作物可正常生长。

在主前一千三百年,当希伯来人在巴勒斯坦定居下来后,以东的领土原是属于一些游牧民族的区域。

除了农业外,这个小王国借着各种的贸易而繁华。

向北,它的公路直通亚拉巴,最后到达约旦河流域并越过大马色。

同一条公路向南延伸到亚拉伯和连接海路直达阿克巴海湾。

向西横过亚拉伯,有一条公路直通地中海及其港口,最后到达埃及。

这样,借着贸易和农业,以东获得了财富。

它的城市在受到攻击时,可以借着建造在山上的要塞及时得到保护。

现代大多数到约旦的人都熟悉皮特拉城(City of Petra),这是一座「红玫瑰城,半古半今的城市」。

虽然皮特拉的建筑物大部分是旧约的末期和以后建造的,但是它的位置,曾经是古代以东的首都所在地。

远在旧约时期,希伯来人和以东人的关系一直是紧张的。

在戴维王时代,以东曾变成以色列的殖民地;虽然他们最终挣脱掉殖民地的地位,但是这个王国从没有与以色列和平共处过(以后和犹大也是如此)。

在公元前第五世纪,以东人被另外一个国家逐出他们的国土。

许多以东人向西移至亚拉巴,定居在巴勒斯坦的南部──这块领土在公元前第六世纪初期,在犹大亡国以前,曾经是属于犹大的。

这本书是希伯来的先知,向以东所说的预言;只有一小部分是指向耶路撒冷和以色列的。

这本书的原意虽然还有些不太清楚,但都是关于希伯来和以东之间的关系。

我们可以建议说,俄巴低亚书大概产生在公元前五八七至五八六年,在犹大和耶路撒冷被攻破后的十年间。

当犹大沦陷后,以东是趁机掠夺土地,并且不怜悯巴比伦战争和犹大沦亡后所残存的人。

正因为以东的行为,引来俄巴低亚的悲哀信息──宣告对以东的审判。

俄巴底亚书的信息
这本简短的书好像是描述一个异象(1节)。

但是它不是一种图像式的异象,而是一种用话语表达之事件的异象。

以东将来的毁灭,要发生在战争中。

它的军事堡垒虽然建筑在山上,但却不能避免仇敌的毁灭。

以东人的狂傲,必将在他们被打败的日子里完全粉碎。

带着这样忧郁的心情,俄巴低亚开始向以东说预言。

当先知继续讲下去的时候,读者将愈来愈清楚地看到:以东未来的审判是他们犯罪的直接结果。

他们所犯的罪恶(10-14节)概括而言是「向兄弟雅各布行强暴」。

他们与希伯来人虽然有一点血缘关系,但是却积极地参与毁坏耶路撒冷。

和其它的国家一样,以东将落入神未来的审判之中;但以色列人却有不同的前途。

被掳的最后将要归回自己的土地,耶和华将再一次做以色列的王。

借着这本先知书,我们看到先知了解到神在人类历史的工作,并且把它表达出来。

以东犯了不人道的罪,因此他们不可将受惩罚。

作者陈明他的观点,并不是肤浅的,他亲身经历神在自己国家的审判,也经历他们的首都耶路撒冷疲毁灭。

俄巴低亚也觉察到神的选民复兴的希望;不但如此,先知看到的比这些更多,他还表明了神的国来到时的希望。

正如其它的先知书,这本书的目的在于它包含耶和华说的话(1节)。

神是不偏待人的;已经审判了祂的百姓的罪恶,因此祂也必审判其它的国家。

这本书的神学思想是:神是人类历史的主宰,任何国家的罪恶行为,无论是外来的或者国家本身所行的,都必受神审判。

这个题目,虽然是在俄巴低亚时代传讲,也是不受时空限制的真理。

在这本书也预吾有一天:「国度就归耶和华了。

」(21节)这是永恒的信息。

宣告以东的命运(1-9)
第一节可算是整本书的绪言;第二节开始了先知的第一个宣讲。

本书的标题是「俄巴底亚的异象」。

这些异象是讲论以东的,但是也是向那些住在耶路撒冷和犹大的人讲的。

先知所传的道有两个重点:(甲)先知「从耶和华那里听见信息」并把这个信息传递给百姓。

(乙)有消息传来,说:许多国家准备好向以东发动战争。

先知以宣告神的决定开始:狂傲自大的以东,那个自以为有足够能力应付外来威胁的,将被打败。

以东人认为他们的国家在敌人的攻打之下能够确保安全。

他们的城堡是建造在山上,能够提供非常坚强的自卫力。

在第三节,「山穴」事实上是由Sela(照字面是盘石的意思)翻译过来的;而Sela当时是以东的一个要塞(靠近皮特拉(Petra)的这个地方),在以东北部。

接下来讲论以东即将来临的毁灭。

同样,以东的智慧人在神的审判中也将毁灭(8节)。

提幔人以利法(那位劝告乔布的朋友,被称为以东的提幔人以利法。

也许提幔在以东是以学术闻名)的学问不能使之避免神的审判。

(提幔,根据传统──创世记卅六章十一节记载,是用以扫孩子的名字命名的城市,曾经被考古学家发掘,证实在以东的领土塔威兰〔Tawilan〕这个地方,在公元前八至六世纪是个相当繁荣的地方)。

(第八节的以扫山是一种诗歌的表达方式,用来与以东对应;按照传统的说法,这山区是以扫的后代居住的地方。

)
以东的日子和耶和华的日子(10-16)
当俄巴底亚书继续向以东说话的时候,这个国家所犯的罪恶就显明出来。

按照希伯来人的历史,以东和以色列人原是亲戚;他们是以扫和他的兄弟雅各布的后裔。

但是他们一点不像兄弟那样。

以东以强暴对待希伯来人;当外邦人蹂躝耶路撒冷的时候,他们静静地观看,这是强暴和无情的行为,并且在两国的关系上行不义。

先知回忆起耶路撒冷遭掠夺时的情形(12-14节),提出了八个谴责,证实了以东确实犯了各样的罪。

以东的罪恶将有它应得的结果。

他们所做的将要反过来做在他们身上;他们行不义,必受不义的回报。

信息的中心是以「日子」这个字描述:
一.在十一至十四节中,日子这个词一共享了十次。

它是指历史上的一段时间;不是指一日廿四
小时的时间;而是指一个时期(近似一个月)。

在这时期内,耶路撒冷城被巴比伦军队毁灭。

「犹大遭灾的日子」如何,将变成以东的模样;他们冷眼相看,高兴,并且参与掠夺。

俄巴底亚声明:在他们狂欢之后,必有报应等候着。

二.先知又提到另外一个日子,即「耶和华的日子」(15节)。

俄巴底亚清楚地指出,在这个日子
里的审判将是公平合理的:「你如何待人,人也必照样待你。

」用一种双关的语言,先知说:那些在圣山狂欢作恶的人,至终将要在醉酒中崩溃。

耶和华的国度(17-21)
在这最后的信息中,先知把重点放在他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将来的命运方面。

论到锡安和神的选民,他们的前途与以东的灭亡是紧密相关的。

那个「耶和华的日子」也正是犹大得救赎的日子。

锡安山将再一次被称为圣,圣殿中的敬拜将得到恢复;这个国家将拥有回自己的国土。

好像收割以后放火烧碎秸一样,犹大的复兴将以以东被火吞灭后出现。

这样,以东未来的日子也将是犹大获得释放的日子。

就像犹大最近在巴比伦军队的入侵下失败和被毁灭那样,这些情形也要转过来,成为以东被刑罚时的情形。

借着犹大复兴的启示,先知唤起我们注意一个更美的未来,他期望着一个日子的来到,那时所有失去的土地都要重新得回来。

十九至二十节所列出的地名,告诉我们这个国家曾拥有的一切领土,都要得回来。

先知在这里向他自己的人民传达,在他们被掳归回以后,神还有更大的应许给他们。

十九至二十节的地名是很广泛的,纳吉是犹大南部的领土。

这一片土地在耶路撒冷沦陷之后(公元前五八七年)被以东人占有。

西弗拉位于地中海和犹大高原山丘地带之间,那里的人将要向南扩展,进入被非利士人和他们的后裔占领的地带,并重新拥有它们。

曾经一度成为以色列国领土核心的北部山地以法莲,和它的重要城市撒玛利亚,也将夺回来。

而生活在耶路撒冷北部的便雅悯人,将要向东扩张,横过基列这个属于现代约旦王国的北部地区。

哈拉这地我们不能肯定;它可能位于米所波大米的西北部,先知指出这里是被掳归回之应许之地,位置在地中海沿岸,那些曾经被腓尼基人占领的疆土。

撒勒法或者沙利塔Sarepta,位于西顿以南几里远的沿岸地区。

最近美国地质学家沙利塔发掘发现这座城市存在。

西法拉也是一个不能确定的地方。

在较后的犹
大文件中,这个词是用来指西班牙。

按这里的上下文,它可能指一个叫撒狄的地方,或其附近(撒狄在现代的地理是在土耳其西部的一座城市);根据古代石碑记载,证明早期犹太人曾在这里生活。

从这样一些遥远的地方,那些被掳归回的将宣告为他们的应许之地。

俄巴底亚书虽然简单,但却以坚定的信心结束,深信「国度将归于耶和华。

」(21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