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首线虫病
猪鞭虫病的临床症状 猪鞭虫病的防治措施 - 养猪技术

猪鞭虫病的临床症状猪鞭虫病的防治措施-养猪技术猪鞭虫病是由于猪肠道寄生鞭虫而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病猪表现明显的寄生虫病变,会引起病猪的死亡为转归,可是使用多种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
猪鞭虫病主要特征是食欲不振,结肠和盲肠黏膜发生出血,顽固性腹泻。
该病既会导致饲料报酬下降,浪费大量饲料,同时提高养猪兽药成本,最严重时还会造成死亡,给养猪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特别是对断奶后仔猪具有较大的危害。
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猪鞭虫病的临床症状猪鞭虫病的防治措施。
1、病原特性猪鞭虫病是由于盲肠内寄生有猪毛首线虫而导致的一种线虫病。
由于虫体头部比较细长,类似毛发,因此叫做猪毛首线虫,但其尾部比较粗短,使整个外形类似鞭子,因此也叫猪鞭虫。
该病广泛分布,我国各地都能够发生,主要对仔猪造成较大危害,严重感染时甚至会导致大量发生死亡。
雌虫长度在40~00 mm,尾部末端呈圆形;雄虫长度在30-40 mm,尾端呈螺旋状蜷曲。
成虫在病猪体内产生的虫卵可经由粪便排到体外,当条件适宜时,在20~30天后会发育变成具有侵袭性的虫卵。
2、临床症状猪轻度感染时,即只感染少量的猪鞭虫,通常不会表现出任何明显的症状。
但如果感染几百条虫体就会表现出明显的症状,如被毛粗乱,食欲减退,间隙性出现腹泻,轻度贫血,吊腹,体质渐进性消瘦。
病猪发生严重感染,即体内寄生有数千条的虫体时,就会表现出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结膜苍白,出现严重贫血,形成顽固性腹泻,排出黑褐色的稀薄粪便,有时会混杂血丝,或者排出血便。
体质虚弱,体温升高达到39. 5~40.5℃,弓腰吊腹,走动摇晃。
临死前排出血色的水样粪便,并混杂黏液。
最终由于严重呼吸困难、脱水以及过于衰竭而发生死亡。
3、实验室检查细菌培养。
在无菌条件下,取病死猪的肝脏、肾脏、脾脏和肠系膜淋巴结进行涂片,经过革兰染色后进行镜检,没有发现任何致病菌;同时,将病料在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上接种,放在37℃温箱中进行24 h培养,结果没有长出任何细菌。
规模化猪场寄生虫疾病的防控

盲肠 ) 起 。 本病 主要 危 害小 猪 . 重 引 严 时可 引起 死 亡 。 由于 毛 首 线 虫 虫 体 部 细 , 部 粗 , 观 象 鞭 子 , 以又 俗 后 外 所 称鞭虫。 虫 体 呈 乳 白色 ,长 度 约 3 一o O 6 m m。 虫 卵腰 鼓形 , 壳 厚 , 棕 黄 色 , 卵 呈
4 元左 右 . 个 万 头 猪 场 因 此造 成 直 接 0 1
酸 性 白细 胞增 多 。 虫 寄 生 于 小 肠 时 , 成 使 仔 猪发 育不 良 、生 长 缓 慢 .被 毛 粗
乱 , 会 发 展 为僵 猪 . 内有 多 量 成 虫 常 肠 时 , 引 起 肠 堵 塞 、 破 裂 , 时 蛔 虫 可 肠 有 会钻 入 胆 管 , 起 阻 塞 性 黄疸 。 引
升 高 外 , 腔 流 涕 , 吸 困难 , 表 淋 鼻 呼 体
巴结 肿大 , 、 部 皮 肤 发 绀 或 有 淤 血 胸 腹
斑 。 剖检 病 变 主 要 在 肺 部 ,肺 明 显 肿
文结 合 作 者 的实 际 工 作 情 况 ,对 于 规
模 化 猪 场 常见 的几 种 寄 生 虫 疾 病 和 抗 寄 生虫 药物 的预 防 和 治 疗 效 果 进行 一 个 简 单 的总 结 和 分 析 。
文章 编 号 :0 8 0 1(0 00— 0 8 0 10 — 4 42 1)5 0 1— 2
2. 猪 蛔 虫 病 1
原 虫 病 , 人 、 及 野 生 动 物 中广 泛 传 在 畜 播 , 暴 发 本 病 时 。 可 引起 整 个 猪 群 猪 常 发 病 , 亡 率 高 达8 %以上 。 是 其 中 死 0 猫
现剧 痒 , 常 在墙 角 、 边 等 处 摩 擦 或 经 栏
猪毛首线虫病误诊病例

猪毛首线虫病误诊病例
张正仁
【期刊名称】《畜牧与兽医》
【年(卷),期】1987(0)3
【摘要】毛首线虫(Trichuris)又称鞭虫,主要危害幼畜,严重感染时,可引起仔猪发病死亡。
而关于架子猪发病的尚未见到正式报道。
但我们曾遇到一头架子猪,病前体重50约公斤,10月22日出现腹泻现象,食欲减退,四天后体温升高为40.5℃,食欲及饮水俱止,腹泻不止,至10月31日起,大便出现带血现象,呈紫黑色,继之表现为严重的血粪并带有粘液。
【总页数】1页(P143-143)
【关键词】猪毛首线虫;猪鞭虫;幼畜;家畜
【作者】张正仁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都县畜牧兽医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58
【相关文献】
1.一例仔猪毛首线虫病的诊治 [J], 韩笑;杨扬;李铁成
2.猪毛首线虫病的防治 [J], 黎莉
3.猪毛首线虫病及治疗探究 [J], 王帅;商志恒;张庆展
4.一例猪毛首线虫病的诊治体会 [J], 叶紫岗
5.种公猪毛首线虫病例 [J], 糜宏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起猪毛首线虫(鞭虫)的诊治

一起猪毛首线虫(鞭虫)的诊治常洪;黄纪勇;罗长春【期刊名称】《江西畜牧兽医杂志》【年(卷),期】2017(000)006【总页数】2页(P59-60)【作者】常洪;黄纪勇;罗长春【作者单位】濂溪区农业局,江西九江332000;濂溪区农业局,江西九江332000;北京日泰兽药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2.73+1猪毛首线虫形似马鞭,故又称鞭虫,该病是由毛首科(Trichocephalidae)的猪毛首线虫(T.Suis)寄生在猪盲肠、结肠黏膜内引起的一种线虫病。
该病分布很广,对仔猪危害较大,严重时可引起仔猪大批死亡。
近几年,江西、广东等省部分猪场因鞭虫感染导致猪群拉血痢病例较多,有的误诊为痢疾、回肠炎,没有及时有效处理,导致猪死亡。
现介绍1例典型病例。
2016年5月九江市濂溪区某猪场饲养的100多头50kg左右育肥猪,出现毛色粗糙、皮肤苍白、消瘦、顽固性下痢、部分猪粪便带血的病症。
畜主开始以为是痢疾,用痢菌净治疗没有效果,后又作为回肠炎用泰妙菌素、地美硝唑治疗也不见效。
轻度感染的猪无明显症状,严重感染时,盲肠和结肠黏膜有出血性坏死、水肿和溃疡,并形成结节,此时才表现症状,主要是虫体布满盲肠黏膜吸血而损伤肠黏膜,引起顽固性下痢,粪中带血和脱落的黏膜,贫血、消瘦、生长缓慢,直至死亡。
解剖病死猪可见盲肠和结肠黏膜有出血性坏死、水肿和溃疡,并形成结节,有大量的虫体。
猪毛首线虫呈乳白色,体前部(食道部)呈细长线状,内为食道,约占虫体全长的2/3;体后部(体部)较粗短,内有肠管及生殖器官。
雄虫后部呈螺旋状弯曲,体长为20~52mm,尾部钝圆,有一根交合刺藏在具有很多小刺的刺鞘内。
雌虫体长为39~53mm,体后部较粗直。
取粪便以饱和盐水浮集法检查虫卵,虫卵黄褐色,腰鼓状,两端有塞状构造,壳厚,光滑,内含未发育卵胚,极易知别。
根据本病症状和病理变化,解剖看到的虫体,可以确定是鞭虫感染,用左旋咪唑、伊维菌素等驱虫药治疗,效果明显。
猪几种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

猪几种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作者:暂无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4年第8期牟真权摘要:随着人口的逐渐增长,人们对食物量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其中猪肉占据人们对肉类食物需求量的绝大部分的比例。
然而寄生虫病是猪在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疾病之一,是影响养猪场经济效益的重要原因。
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养殖经验,针对猪几种常见的寄生虫病及其防治措施进行阐述。
关键词:猪;常见寄生虫病;防治一、猪蛔虫病症状:猪蛔虫是属于蛔科蛔属的一种寄生在猪小肠会引起猪蛔虫病的蠕虫,猪蛔虫病广泛分布在我国各个地区,是猪常见的一种主要的寄生虫病,一般3到6个月的猪容易感染,成年的猪一般具有抵抗的能力,一般没有异常状况,但是却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
猪蛔虫病会引起猪消化不良、消瘦、贫血从而引起猪的营养不良,更严重者还会使猪死亡。
预防措施:首先应该注意养殖场的卫生安全状况,养殖场工人应该及时清理养殖场,清除猪粪便,保持养殖场内的卫生,并且保持饲料和饮水的卫生安全。
治疗措施:对于猪蛔虫病的治疗一般采用对蛔虫有效的驱虫药物,常用的驱虫药物一般有:敌百虫,一般采用与饲料拌匀投喂,每千克体重80到120毫克的;赛嘧啶,每千克体重30到40微克,与饲料混匀投喂。
伊维菌素,一般采用注射的方式进行治疗。
猪毛首线虫病症状:猪毛首线虫病是危害仔猪的一种常见病,是由毛首线虫所引起的,寄生在猪的大肠内所引起的疾病。
感染此病的仔猪会出现食欲不良、消瘦、营养不良、顽固性腹泻等症状,严重者会引起仔猪的死亡。
预防措施:该病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病,经常发生于我国南方的养殖场,本病最好的预防措施就是保持养殖场的卫生状况,注意饲料和饮水的安全,定期对水槽和饭槽进行清理。
治疗措施:治疗该寄生虫病的有效药物一般有:酚嘧啶和甲苯嘧啶。
猪弓形虫病症状:弓形虫病是人兽共患的一种寄生虫病,弓形虫的宿主范围很广,在多种动物之间互相感染,对猪的养殖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与此同时,也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弓形虫常常寄生在猪的多种有核细胞内,患有该病的猪常常会出现发热、呼吸困难、动物死亡、妊娠动物流产、胎儿畸形等症状。
肉牛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预防措施

疫病防治LIVESTOCKANDPOULTRYINDUSTRYNo.12,2022肉牛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预防措施李焕梅1,李剑静2(1.广西岑溪市筋竹镇农业农村中心,广西岑溪543200;2.广西岑溪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岑溪543200)摘 要:随着我国肉牛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养殖人员专业程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养殖人员应全面了解肉牛疾病的诊断方法,并提前做好预防措施。
介绍了5种常见肉牛疾病及其诊断与预防方法,希望对肉牛养殖提供参考。
关键词:肉牛;疾病诊断;预防措施doi:10.19567/j.cnki.1008-0414.2022.12.026 引言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民众对牛肉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提升牛肉品质成为我国肉牛养殖的重要问题。
加强肉牛疾病预防,是提高肉牛品质的最佳途径,也是促进我国养殖业更快、更强发展的根本保证。
瘤胃积食1.1 临床症状瘤胃积食是指牛的瘤胃中积滞大量饲料,导致瘤胃胃壁扩张,产生消化障碍,属于消化系统的疾病。
牛瘤胃积食主要分为原发性瘤胃积食与继发性瘤胃积食两种,一般原发性瘤胃积食发生的比例更高。
原发性瘤胃积食主要是由于肉牛采食过量、采食不易消化饲料或易膨胀饲料引起的;继发性瘤胃积食主要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
因此,在诊断时,要认真分析其患病原因,再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
患病后的牛临床表现为没有食欲、采食量下降、反刍减少或停止,并且伴随鼻镜干燥,站立不安、拱背拧尾、精神不振,牛瘤胃积食越多,瘤胃越大,腹部看起来要大于正常状态,还会出现便秘现象,粪便色深、干硬,在发病初期与后期会出现腹部疼痛的症状,疼痛时牛会用后蹄踢肚子,以缓解疼痛,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病情恶化后,牛会出现呼吸、脉搏加快,伴随着身体脱水,甚至会因为心力衰竭而亡。
1.2 诊断牛瘤胃积食的临床症状与消化不良的临床症状非常相似,因此,养殖人员通过临床症状很难发现此种疾病。
但当牛发病一段时间后,会出现瘤胃膨胀的情况,养殖人员用手触摸牛的左侧下腹部瘤胃的位置,会感觉到有坚硬的内容物,并且按压时,会引发牛疼痛不安,按压部位也会出现指痕,长时间才能消失,再结合牛的其他临床症状,可判断牛是否患上牛瘤胃积食[1]。
猪毛首线虫病的诊治报告

猪舍的定 期消毒 , 求清 洁 、 燥 、 力 干 通 风 、保 持 适 宜 温 度 和降 低舍 内 氨 气 浓 度 ;6 ( )引 进 猪 要 进 行 检 疫 , 染 发 病 感
病 机 会 和 传 播 机 会 大 大增 加 。因此 , 在 很 多 的 规模 化 猪 场 中对 猪 支 原 体 肺 炎 的控 制 非 常 的 困 难 。但 只要 猪 场 各 方 面 的管 理 到 位 ,就 可 将 其 带 来 的 损 失 降 到最 低 限 度 .我 们 可 从 以 下 方 面 着
pg u i . eeiasv, 9 , 9 ( 1 4 3 i nt V t n rt 1 9 4 1 ) 6 ~ s r i9 :
4 5 6
短 期 内 建立 无猪 肺 炎 支 原 体 的 S F猪 P
场 并 不 现 实 .因 此 猪 场 应 制 定 完 善 的
猪 群 保 健 计 划 ,采 取 综 合 性 的 防 治 措
猪 毛 首 线 虫 为 毛 首 科 线 虫 ,主 要 寄 生 于猪 的 盲 肠 内 ,患 猪 以 腹 泻 、 消 瘦 、 血 、 水 为 主要 特 征 。 2 0 贫 脱 o 6年 4
过 , 后 因 呼 吸 困 难 、 水 . 温 降 至 最 脱 体
常温以下 , 度衰弱而死。 极
月 1 日 . 们 受 检 数 例 , 诊 为 猪 毛 2 我 确 首线 虫 病 ( 称鞭 虫病 )现 报 告 于后 。 又 ,
维普资讯
全 出饲 养 管 理 、有 效 的 通 风 和 良好 的
Veeiai ,Unv ria d l trn ra s iesd d e Zui,9 9,9 l 19 a
牛常见寄生虫病介绍及防治措施

Veterinary clinical science | 兽医临床科学84 ·2022.060 引言养牛业发展过程中,养殖户对牛寄生虫病缺乏足够认识,同时又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导致牛寄生虫病时有发生,对牛的健康生长造成巨大影响,成为阻碍当前养牛业规模化发展的重要因素[1]。
为有效控制和减少牛养殖业发展中寄生虫病带来的不利影响,应在加强牛日常饲养管理的基础上,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针对牛寄生虫病加强严格的防控管理,减少牛寄生虫病发生几率,进而有效推动养牛业获得更好的发展。
1 泰勒虫病泰勒虫病是牛感染环形泰勒寄生虫而导致的一种疾病,临床多表现为贫血、高热稽留、体表部位淋巴结肿大。
残缘璃眼蜱是引发该病的重要传播媒介,一般1~3岁的牛感病率更高,病牛康复后2~3年对该病产生一定免疫力。
泰勒虫病发病较急,且病程较短,潜伏期一般为14~20日龄,病牛精神状态不佳,并出现稽留热,通过触诊可触及体表肿大的淋巴结,而且病牛会有痛感出现。
伴随疾病不断发展,牛进食量下降,尾根、肛门等处还具有血斑,同时伴有贫血,还会导致奶牛产奶量明显降低。
剖检病死牛肌肉粘膜和皮下有很多出血点,多数淋巴结成不正常肿大,将淋巴结切开后有一定粘液。
胃粘膜、肝、肾、脾脏也出现明显肿大,胃粘膜处有很多溃疡产生,肝肾质地较脆,脾脏髓质变黑。
可选择血虫净或者黄色素进行注射,也可运用磷酸伯氨喹啉按照0.75~1.5 mg/ kg 体重进行口服,1次/d ,持续应用3 d 。
残缘璃眼蜱在春秋两季都会在牛舍土地缝隙部位产卵,运用水泥将这些缝隙封死,可大幅减少残缘璃眼蜱数量,避免牛感染泰勒虫病[1]。
2 牛球虫病导致牛球虫病发生的寄生虫达14种,尤其是邱氏艾美耳球虫危害更大,主要寄生于牛的大肠和小肠下段,该虫发育历经孢子、裂殖子、胚子、卵囊等几个阶段,卵囊会在牛排便过程中排出体外,受孢子的影响,转变作者简介:王春蕾(1973-),女,汉族,山东莱西人,本科,畜牧师,研究方向:畜牧生产与推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猪毛首线虫病: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顽固性腹泻(河南科技学院刘俊伟)
二.病原
猪毛尾线虫(T.suis)
别名:猪鞭虫,猪毛首线虫 部位:猪的盲肠。 形态:乳白色,前部细长,深陷于黏膜,为食道部(列细 胞体型,长度占虫体的2/3),后部短粗,游离于肠腔,外观 极似马鞭,故称鞭虫。 雄虫:长20~52mm,尾部卷曲,泄殖孔开口于虫体末端, 有1根交合刺,有鞘。 雌虫:长39~53mm,尾端直,肛门开口于虫体末端,阴 门位于虫体粗细两部交界处。 虫卵:棕黄色,腰鼓形,卵壳厚,两端有透明的卵塞,新 鲜虫卵内含1个卵细胞。大小约(52~61)微米×(27~30) 微米。
猪毛首线虫病:盲肠黏膜溃疡,有多量毛首线虫(刘)
六.诊断
1.临床诊断:
猪舍卫生不良,有未驱虫的病史。症状和病变。
2.实验室诊断:
粪便直接涂片法,饱和盐水漂浮法和虫卵计数法。
七.防治
同猪蛔虫病。 大部分驱虫药对猪毛首线虫的驱除效果不好。
羟嘧啶:2mg/kg体重,内服或拌料。
成虫盲肠,交配产卵,5000个/d→随粪排出温度、湿度, 3周(33℃,22d)→感染性虫卵饲料,饮水→猪小肠后部孵 出→第一期幼虫钻入肠黏膜发育,第8d后→肠腔→盲肠和 结肠固着黏膜,第30~40d→成虫(4~5月)。
猪毛首线虫生活史
四.流行特点
1.感染来源 病猪和带虫猪,粪便中含有大量虫卵。 2.传播途径:消化道。 3.易感动物:猪,人,野猪和猴。
寄生于肠道的猪鞭虫
五.临床表现
1.症状
轻度感染:间歇性腹泻,轻度贫血,生长发育缓慢。 严重感染:食欲减退,消瘦,贫血,顽固性腹泻,粪便中 含有黏液、血液和肠黏膜。
2.病变
盲肠和结肠发生慢性卡他性或出血性炎症。 肠黏膜增厚,被覆黏液,或发生出血性坏死、水肿和溃疡。 肠腔内有多量虫体寄生。有时出现结节。
猪毛首线虫病(trichuriasis )
一.概念
猪毛首线虫病:又称猪鞭虫病,猪毛尾线虫病, 是由毛尾科(或毛首科)、毛尾属(Trichuris)的 猪毛尾线虫寄生于猪的大肠(主要是盲肠)引起的一 种寄生虫病。
临床特征:顽固腹泻、贫血和消瘦。 发病动物:猪,人。 发病季节:四季均可,夏季。
猪毛首线虫病:拉血和腹泻
猪毛首线虫:成虫和虫卵(河南科技学院刘俊伟)
毛首线虫阴门,绵羊毛首线虫雌虫(动医073-6,动医081-2)
猪毛首线虫:成虫,雌虫,雄虫,交合刺和交合刺鞘,虫卵
在寄生部位的鞭虫扫描电镜照片
人毛首线虫和绵羊毛首线虫雌虫
三.生活史
感染动物:猪,人,野猪和猴。 寄生部位:猪的盲肠。 生活史:简单,直接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