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 二战专题训练 试题 含答案

一战 二战专题训练 试题 含答案
一战 二战专题训练 试题 含答案

一战二战专题训练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透过现象看本质是认识和评价历史现象的重要方法。下列表述属于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的是()A.1914 年,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B.1917 年,美国对德宣战

C.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D.1918 年11 月,德国投降

2、下面是张历史知识卡片、请选择合适的主题主题()

①1914年6月28日,奥匈皇储遇刺。

②1916年,“凡尔登绞肉机”。

③这是一场非正义的掠夺战争。

A.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

B.萨拉热窝事件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凡尔登战役

3、“一个极端残暴腐败透顶的帝国(奥匈帝国)为了在欧洲争夺霸权,就凭借武力奴役另一个弱小但倔强的民族,并驱使其成员参加一场由于分赃不均而引起的大屠杀。”材料中的“大屠杀”是指()

A.亚历山大东征

B.美国独立战争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第二次世界大战

4、1916年11月,罗曼?罗兰在《战时日记》中写道:“欧洲正在奔向奴役和毁灭。两年来,它—直疯狂地沿着这条灾难的道路越走越远。”材料中所说的“奔向奴役和毁灭”开始于( )

A.萨拉热窝事件爆发B.《凡尔赛和约》签订

C.慕尼黑会议召开D.德军突袭波兰

5、(2018四川南充)近年来,中美摩擦一直不断,美国狼子野心与上世纪初的行为如出一辙。上世纪20 年代,美国为争夺亚太地区的霸权,倡议召开了()

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C.慕尼黑会议D.雅尔塔会议

6、(2018四川乐山)当今世界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对世界和平构成了威胁。那么,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危机的连续打击B.法西斯势力的侵略扩张

C.国际恐怖活动的频繁发生D.民族复仇主义的打击报复

7、下列对右图漫画的解读错误

..的是()

A.英国推行绥靖政策纵容法西斯侵略

B.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力量

C.漫画作者站在反法西斯的正义立场

D.世界进步力量联合打击法西斯势力

8、下列组合中不存在因果关系的一项是()

A.罗斯福新政――美国经济逐渐复苏

B.德国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C.德国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了最大规模

9、1941年6月,英国首相丘吉尔说:“过去25年来,没有谁比我更彻底地反对共产主义……进攻苏联,只不过是企图进攻不列颠岛的前奏。因此,苏联的危难就是我们的危难,也是美国的危难。”这反映出()A.丘吉尔不再反对共产主义B.英苏已结成反法西斯同盟

C.苏联存亡事关英美的命运D.苏联欲拉拢英美抵御德国

10、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20世纪至今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三次大的演变,这三次演变按其形成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A.多极化趋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

B.两极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多极化趋势

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

D.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二、材料解析题

11、(2018年甘肃省)和平与发展既是时代的主题,也是全人类的热切期盼。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空前规模的战争,此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是什么?

(2)一战前形成了哪两大军事集团?一站后形成的国际关系是什么?

(3)二战前,英、法等国为避免战争爆发实施哪一政策纵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什么?

(4)两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分别是什么?两次世界大战对我们有何启示?

参考答案

1——5 C C C A B 6——10 B A C C C

11、(1)萨拉热窝事件;

(2)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3)绥靖政策;斯大林格勒战役;

(4)一战:一场帝国主义战争;二战:一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珍爱和平,反对战争。

一战二战试卷

1、下列为1870年和1913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所占比重的 变化表。从中可得出的结论是 A.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先后决定工业排名次序 B.第二次工业革命进行时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C.美国在一战前已经确立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 D.这种变化直接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2、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制订了“施里芬计划”,但这一计划低估了对手实力,导致速决 战破产后陷入持久战的泥潭。致使“施里芬计划”破产的具体原因有 ①德军没有及时在西线集中主力②比利时军队和法军的顽强抵抗 ③俄军在短时间内进攻东普鲁士④美国在经济上全力支持协约国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④ 3、有学者指出:“在1914年以前,所有欧洲的大国都处在富有侵略性的民族国家主义情绪 的状态中,而且越来越趋向使用战争手段解决问题。德国政府只不过是这场普遍性的运动的引导者而已。”该学者的观点是 A. 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B. 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有明显的帝国主义特征 C. 德国不应承担战争责任因为并不是它发动了大战 D. 德国应该受到谴责因为它利用民族情绪侵略他国 4、一战爆发后,美国官员在解释美国的外交政策时说:“战争看不出任何好结果。如果协约 国战胜,结果将会是俄国统治欧洲大陆;如果德国战胜,那欧洲的未来几代之内都将是军国主义专制”。该官员实际上在强调 A.美国应加入正义的一方作战B.任何方都不可能赢得战争胜利 C.美国应该保持中立获得利益D.美国应断绝与交战双方的联系 5、第一次世界大战经历了两大军事集团相持到同盟国集团瓦解的过程。下列大事按照时序 排列正确的是 ①索姆河战役开始②中国北洋政府向同盟国宣战 ③凡尔登战役结束④《布列斯特和约》签署 A.①②④③ B.①③②④ C.②④③① D.②④①③ 6、根据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相关历史,按时间先后排列下列言论,正确的是 ①我们不愿消极地站在一边,而让别人分割世界。(德国皮洛夫) ②日本既已加入,我若不参加,日本对青岛势必染指掠夺。(中国段祺瑞) ③整个欧洲的灯光正在熄灭,此生不会看到它们重放光明了。(英国格雷) ④这场战争在距我们遥远的国度里唤起了一种独立意识。(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①③②④ D.③①④② 7、对“一战”中某战役的描述如下:“7时30分左右,远方地平线上突然出现了十几个运动着的‘黑点’……它们渐渐接近了,德军士兵们依稀听到了一种奇怪的轰鸣声,其间还隐约夹杂着钢铁的撞击声……德军士兵在这突如其来的‘钢铁怪物’面前,其抵抗意志顷刻间就彻底崩溃了。”该战役 A. 宣告了德军“速战速决”战略的失败 B. 是大战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战

直线与圆(专题训练

直线与圆 1.已知直线l :y =k (x +3)和圆C :x 2+(y -1)2=1,若直线l 与圆C 相切,则 k =( ) A .0 B. 3 C.3 3 或0 D.3或0 解析:选D 因为直线l 与圆C 相切,所以圆心C (0,1)到直线l 的距离d =|-1+3k | 1+k 2 =1,解得k =0或k =3,故选D. 2.圆:x 2+y 2-2x -2y +1=0上的点到直线x -y =2距离的最大值是( ) A .1+ 2 B .2 C .1+ 2 2 D .2+2 2 解析:选A 将圆的方程化为(x -1)2+(y -1)2=1,即圆心坐标为(1,1),半径为1,则圆心到直线x -y =2的距离d =|1-1-2| 2=2,故圆上的点到直线x -y =2距离的最大值为d +1=2+1. 3.直线l :y =kx +1与圆O :x 2+y 2=1相交于A ,B 两点,则“k =1”是“|AB |=2”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选A 依题意,注意到|AB|=2=|OA|2+|OB|2等价于圆心O到直线l 的距离等于 2 2 ,即有 1 k2+1 = 2 2 ,k=±1.因此,“k=1”是“|AB|=2”的充分 不必要条件. 4.若三条直线l1:4x+y=3,l2:mx+y=0,l3:x-my=2不能围成三角形,则实数m的取值最多有( ) A.2个 B.3个 C.4个 D.6个 5.当a为任意实数时,直线(a-1)x-y+a+1=0恒过定点C,则以C为圆心,5为半径的圆的方程为( ) A.x2+y2-2x+4y=0 B.x2+y2+2x+4y=0 C.x2+y2+2x-4y=0 D.x2+y2-2x-4y=0 解析:选C 由(a-1)x-y+a+1=0得(x+1)a-(x+y-1)=0,由x+1=0且x+y-1=0,解得x=-1,y=2,即该直线恒过点(-1,2),∴所求圆的方程为(x+1)2+(y-2)2=5,即x2+y2+2x-4y=0. 6.与直线x+y-2=0和曲线x2+y2-12x-12y+54=0都相切的半径最小的圆的标准方程是( ) A.(x+2)2+(y-2)2=2 B.(x-2)2+(y+2)2=2 C.(x+2)2+(y+2)2=2

高考历史一战后到二战前的东西方世界知识点整理

[键入文字] 高考历史一战后到二战前的东西方世界知识点整理 2016高考复习历史要注意对知识点的掌握,以下是一战后到二战前的东西方世界 知识点,请大家阅读。 此阶段的历史相当重要,历来是高考命题的重点。此阶段又可以分为三个历史时期(1)1917-1923:两块内容:一块是以十月革命为中心的世界性革命高潮(三小块:俄国,欧美,东方)一块是帝国主义战后瓜分世界的分赃体系:凡尔塞-华盛顿体系的确立。(2) 1923-1929年:一块是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一块是帝国主义相对稳定局面的形成和隐含的尖锐矛盾。(3)1929-1939年:一是大危机沉重打击下帝国主义阵营分化成民主阵营和法西斯阵营;二是苏联的建设和斯大林体制;三是法西斯的疯狂扩张和大战的酝酿。总 的来说是三条基本线索:一是帝国主义由一战后的动荡调整到形成暂时稳定局面,再 到大危机后走向新的动荡爆发新的世界大战。核心是帝国主义彼此间深刻而又复杂的 矛盾;一是俄国经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后经过曲折巩固政权,恢复经济探索建设社会主 义的道路。一是东方的革命运动进入新时期,到三十年代和反法西斯结合起来。理解 这一阶段的关键在于明确此阶段是在一战和十月革命影响下的20年。 1、理解十月革命发生在俄国的历史原因(经济,政治,阶级,政党,大战,演习。) 十月革命的经过(两个过渡: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由和平设想过渡 到暴力夺权。集中体现在四月提纲中。)熟练掌握二月革命后俄国的复杂形势。十月革 命的历史意义。 2、如何理解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3、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苏联的建立、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斯大林体制的政治经济 特点和评价*) 4、、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含义,内容(宰割战败国;重分殖民地;协调大国利益和矛盾;策划反俄;建立国联。)如何评价该体系(反动性为主;但注意其三个积极意义)?通过分析该 1

中考专题训练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2014年中考专题训练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如图,P是⊙O外一点,PA是⊙O的切线,PO=26cm,PA=24cm,则⊙O的周长为() A.18πcm B.16πcm C.20πcm D.24πcm 2.如图,AB是⊙O的切线,B为切点,AO与⊙O交于点C,若∠BAO=40°,则∠OCB的度数为()A.40°B.50°C.65°D.75° 3.如图所示,⊙O是线段AB上的一点,∠CDB=20°,过点C作⊙O的切线交AB的延长线于点E,则∠E等于()A.50°B.40°C.60°D.70° 第1题第2题第3题 4.Rt△ABC中,∠C=90°,AC=3cm,BC=4cm,以C为圆心,r为半径作圆,若圆C与直线AB相切,则r 的值为()A.2cm B.2.4cm C.3cm D.4cm 5.如图,△ABC中,AB=6,AC=8,BC=10,D、E分别是AC、AB的中点,则以DE为直径的圆与BC的位置关系是()A.相交B.相切C.相离D.无法确定 第5题第6题第7题 6.如图,以等边三角形ABC的BC边为直径画半圆,分别交AB、AC于点E、D,DF是圆的切线,过点F作BC的垂线交BC于点G.若AF的长为2,则FG的长为() A.4B.C.6D. 7.如图,CD是⊙O的直径,弦AB⊥CD于点G,直线EF与⊙O相切于点D,则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正确的是()8.如图,AB为⊙O的直径,C为⊙O外一点,过点C作的⊙O切线,切点为B,连结AC交⊙O于D,∠C=38°.点E在AB右侧的半圆上运动(不与A、B重合),则∠AED的大小是() 第8题第9题第10题 9.如图,AB是⊙0的弦,BC与⊙0相切于点B,连接OA、OB.若∠ABC=70°,则∠A等于()A.15°B.20°C.30°D.70° 10.如图,已知线段OA交⊙O于点B,且OB=AB,点P是⊙O上的一个动点,那么∠OAP的最大值是()A.90°B.60°C.45°D.30° 二、填空题(每题6分,共30分)11.如图,AB是半圆O的直径,点P在AB的延长线上,PC切半圆O于点C,连接AC.若∠CPA=20°,则∠A= °. 第11题第12题第13题 12.如图,PA是⊙O的切线,A为切点,B是⊙O上一点,BC⊥AP于点C,且OB=BP=6,则BC= .13.如图,AB是⊙O的直径,点D在⊙O上,∠BAD=35°,过点D作⊙O的切线交AB的延长线于点C,则∠C= ° 14.如图,在△ABC中,AB=2,AC=,以A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与边BC相切,则∠BAC的度数是° 第14题第15题 15.如图,已知△ABC内接于⊙O,BC是⊙O的直径,MN与⊙O相切,切点为A,若∠MAB=30°,则∠B= ° 三、解答题(每题8分,共80分) 16.如图,⊙O经过菱形ABCD的三个顶点A、C、D,且与AB相切于点A (1)求证:BC为⊙O的切线; (2)求∠B的度数. 17.已知AB是⊙O的直径,直线BC与⊙O相切于点B,∠ABC的平分线BD交⊙O于点D,AD的延长线交BC于点C. (1)求∠BAC的度数; (2)求证:AD=CD. 18.如图,已知AB是⊙O的直径,点C、D在⊙O上,点E在⊙O外,∠EAC=∠ B=60°. (1)求∠ADC的度数; (2)求证:AE是⊙O的切线.

一战和二战对比

相同: 1、原因相同:英、美、法三国资产阶级都是为了掌握政权,为发展资本主义而进行革命。 2、领导阶级:三国的革命都由资产阶级领导。 3、革命动力:人民群众在三国革命中都起了推动作用。 4、结果相同:三国的资产阶级都取得胜利,掌握了政权,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对欧美各国革命都有很大影响。 不同点: 1、原因不完全相同:英国革命为了要推翻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美国革命是为了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法国革命是要推翻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 2、领导阶级不完全相同:除了资产阶级领导革命以外,英国还有新贵族;美国还有南方种植园奴隶主阶级;法国还有自由派贵族参加对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 3、特点:英国是建立了由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共同执政的君主立宪制度;美国独立战争不仅是资产阶级革命,也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法国革命则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大的、最彻底的、最典型的资产阶级革命。 4、意义不同:英国揭开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开辟了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美国摧毁了英国殖民枷锁,赢得国家独立;法国扫荡了国内的封建势力,动摇了欧洲其他国家封建制度的基础。 理解:对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有关认识: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指发生于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产阶级革命。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和18世纪的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都属于这一范畴。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是打倒封建统治,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道路。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比较 1) 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世界上只有资本主义体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 处资本主义体系外,还有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德意日法西斯和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大国都与社会主义苏联有矛盾, 而德意日法西斯和英法美又有着尖锐的矛盾.一战后,德国为了取得英法美对它的侵略扩张的支持与纵容,希特勒打着”反苏,反共”的旗号.而后法西斯国家对埃塞俄比亚,意大利,波兰的侵略,更使法西斯德经济军事力量大增.使得英法美等大国”坐失良机”,”自食其果”.二战时,不得不与苏联结盟,对抗法西斯势力. 2)原因: (1)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从根本上来说是由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新老帝国主义为争夺世界霸权和重新瓜分殖民地而引起的.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随着向帝国主义过渡而加剧. : 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在世界的地位发生了变化: 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 法国退居世界第三, 四位, 新兴的美国, 德国跃居世界第一, 二位.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改变了帝国主义之间的力量对比, 造成了实力与所占殖民地丧失的状况.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世界已经基本上被瓜分完毕, 于是在欧洲形成了新兴的德国同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法争夺霸权, 重新分割世界的局面 随着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加剧, 欧洲形成了三个基本矛盾. 即法德矛盾, 俄奥矛盾和英德矛盾. 法德矛盾:普法战争中战败的法国,失去原来在西欧和中欧的霸主地位,国内各阶层一致要求报仇雪恨.德国失控法国东山再起, 极力扩充军备. 俄奥矛盾:表现在巴尔干半岛的争夺上. 多年来,俄国打着大斯拉夫主义的旗号,向巴尔干半岛扩张;奥匈帝国向巴尔干扩张,又怕他统治下的斯拉夫人脱离匈帝国独立. 英德矛盾: 英国从他传统的外交政策出发,力求维持欧洲大陆的均势,即不愿德国过分强大,也不愿俄国的实力在巴尔干过分膨胀.随着在殖民地问题上的冲突加剧英德矛盾开始激化, 逐渐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围绕着这三对基本矛盾, 形成了三国同 盟 (德, 意, 奥) 及三国协约 (英, 法, 俄) 两大军事集团, 两大军事集团间的对峙局面, 激烈争夺加速了欧洲的紧张局势, 最中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王储在萨拉热窝被刺, 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2) 第二次世界大战德爆发也是由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危机加剧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1929年至1933年,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打击下, 德, 意, 日建立法西斯专政, 企图通过对外疯狂扩张的途径摆脱经济危机, 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最终形成.欧洲策源地: 1932年,纳粹当一越成为国会第一大党, 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 掌握了国家政权, 对内实行恐怖统治, 对外积极扩张道路, 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形成.亚洲策源地: 守军部法西斯控制的广田宏毅上台组阁, 对内禁止工人罢工, 限制人民言论, 结社, 新闻和出版自由; 加紧扩军备战.对外制定了侵略扩张德基本国策, 积极准备扩大侵略战争, 世界大战亚洲策源地形成 英法的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苏联的中立自保政策,美国的中立政策也都纵容了法西斯的侵略,客观上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3) 性质: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二大军事集团为了争夺市场与原料产地,为了争夺海外殖民地利益耳机进行的一

2014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一战后到二战前的东西方世界

2014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一战后到二战前的东西方世界一战后到二战前的东西方世界(1917-1939年) 此阶段的历史相当重要,历来是高考命题的重点。此阶段又可以分为三个历史时期:(1)1917-1923:两块内容:一块是以十月革命为中心的世界性革命高潮(三小块:俄国,欧美,东方)一块是帝国主义战后瓜分世界的分赃体系:凡尔塞-华盛顿体系的确立。(2)1923-1929年:一块是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一块是帝国主义“相对稳定局面”的形成和隐含的尖锐矛盾。(3)1929-1939年:一是大危机沉重打击下帝国主义阵营分化成民主阵营和法西斯阵营;二是苏联的建设和斯大林体制;三是法西斯的疯狂扩张和大战的酝酿。总的来说是三条基本线索:一是帝国主义由一战后的动荡调整到形成暂时稳定局面,再到大危机后走向新的动荡爆发新的世界大战。核心是帝国主义彼此间深刻而又复杂的矛盾;一是俄国经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后经过曲折巩固政权,恢复经济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一是东方的革命运动进入新时期,到三十年代和反法西斯结合起来。理解这一阶段的关键在于明确此阶段是在一战和十月革命影响下的20年。 1、理解十月革命发生在俄国的历史原因(经济、政治、阶级、政党、大战、演习)十月革命的经过(两个过渡: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由和平设想过渡到暴力夺权。集中体现在四月提纲中。)熟练掌握二月革命后俄国的复杂形势。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2、如何理解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3、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苏联的建立、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斯大林体制的政治经济特点和评价)。 4、、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含义,内容(宰割战败国;重分殖民地;协调大国利益和矛盾;策划反俄;建立国联)。如何评价该体系(反动性为主;但注意其三个积极意义?)通过分析该体系隐含的复杂矛盾理解其必不能持久的必然性。 5、掌握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四国条约,五国公约的内容和作用。理清英,法,美,日之间的关系。 6、大危机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7、大危机下美德不同选择的历史原因。(经济,政治,思想,历史传统,外交,个人因素。) 8、理解罗斯福新政的实质、特点,正确评价罗斯福新政。(经济意义,政治意义,理论意义。) 9、日本法西斯和德国法西斯上台的不同点。 10、三十年代后期世界形势的特点。各主要政治力量的活动和影响。 11、慕尼黑阴谋和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12、理解绥靖政策的历史背景,表现,影响。 13、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原因和过程。同盟建立后采取的重大军事行动。大战后期召开的会议的内容。

一战试题

1.第次世界大战经历了两大军事集团相持到同盟国集团瓦解的过程。下列大事按照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索姆河战役开始②中国北洋政府向同盟国宣战③《布列斯特和约》签署④凡尔登战役结束 A. ①②③④ B. ①④②③ C. ②③④① D. ②③①④ 2.杰里·本特里在《新全球史》说道:“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流感发生了,……已经夺去了2000多万人的生命。……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不是导致1918—1919年流感的直接原因,但是战时陆路和海上贸易可能导致了这场传染病的蔓延。……从北极的小村庄、印度和美国拥挤的城市到欧洲的战场。”这表明 A. 工业革命对社会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B. “一战”是导致疾病传染的主要原因 C. 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加速疾病传播 D. 高效率的交通运输使得人口流动频繁 3.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 交战双方主要是帝国主义国家 B. 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要压倒老牌资本主义国家 C. 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 D. 战争的深层原因是英德矛盾已成为帝国主义国家间的最主要矛盾 4.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西线转入阵地战是在下列哪次战役后 A. 俄军的夏季攻势 B. 凡尔登战役 C. 马恩河战役 D. 索姆河战役 5.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帝国主义国家争夺世界霸权,出现了重新瓜分世界的局势。其主要原因是A. 各国经济的发展改变了原来的力量对比B. 英德矛盾的发展促使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C. 世界绝大部分领土已被瓜分完毕 D. 各国垄断资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 6.著名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中说:“‘一战’后,在整个欧洲大陆,旧秩序正受到怀疑。”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有 ①美国成为了经济大国②世界大战带来的创伤③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④日本经济的迅速崛起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7.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日本获得了发展和扩张的良机,日本趁此机会 ①占领了太平洋上原由德国占领的一些岛屿②几乎独占了中国东北的市场 ③加紧向英、法的殖民地进行经济渗透④在世界范围内与美国加强争夺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8.1917年4月,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宣战,1918年3月,苏俄与同盟国集团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对上述两件大事的正确分析是 ①协约国阵营发生了重大变化②协约国集团的力量并未因俄国退出而削弱 ③实质上都起到了加速战争结束的作用④美国和苏俄都维护了自己的利益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9.19世纪初英国参加对法国的战争,20世纪初却同法国结盟。这最能说明的是 A. 英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B. 英国欧洲大陆均势政策

高考数学专题直线和圆练习题

专题七:直线与圆 例1:不等式063<-+ay x )0(>a 表示的平面区域是在直线063=-+ay x ( ) 的点的集合。 (A )左上方 (B )右上方 (C )左下方 (D )右下方 [思路分析] 作出直线063=-+ay x ,又因为06003<-?+?a ,所以原点在区域内侧表示直线的左下方,故选取C 。 [简要评述] 用特殊值法解选择题是常用的方法。 例2:若直线k x y +=与曲线21y x -=恰有一个公共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 (A )2±=k (B )[)(]2,,2-∞-+∞ (C )() 2,2- (D )2-=k 或(-1,1] [思路分析] 数形结合的思想,k x y += 表示一组斜率为1的平行直线,21y x -= 表示y 轴的右半圆。如图可知,选(D ) [简要评述] 数形结合思想的灵活运用,此题 可以进一步拓展,21y x --=,21x y -±=等。 例3:如果实数x 、y 满足()322=+-y x ,那么x y 的最大值是 。 [思路分析] 解法一:设直线l :kx y =,则x y 表示直线l 的斜率,直线l 与圆 ()322=+-y x 距离为半径即可。 解法二:设圆的参数方程:?????=+=θ θsin 3cos 32y x 则 θ θcos 32sin 3+=x y 据三角知识求解。 解法三:设x y =t ,则???==+-tx y y x 3)2(22 只要解方程组,利用0=?可得解。

解法四:如图,联结圆心C 与切点M ,则由OM ⊥CM ,又Rt △OMC 中,OC=2,CM=3 所以,OM=1,得3==OM MC x y [简要评述] 小题小做,选方法四最为简单,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的灵活运用。 例4:已知两点)2,(m A ,)1,3(B ,求直线AB 的斜率与倾斜角。 [思路分析] 注意斜率存在的条件。当3=m 时,k 不存在。α= 2π,当3≠m 时, 31312tan -=--==m m k α;当3>m 时,3 1arctan -=m α,当30,b>0) ∴)0,(a A 、),0(b B 。 ∵⊥ ∴b a b a 2100)4()4()2()2(-=?=-?-+-?- ∵a>0 0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比较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比较----08历史董源 一.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世界上只有资本主义体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 处资本主义体系外,还有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德意日法西斯和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大国都与社会主义苏联有矛盾,而德意日法西斯和英法美又有着尖锐的矛盾.一战后,德国为了取得英法美对它的侵略扩张的支持与纵容,希特勒打着”反苏,反共”的旗号.而后法西斯国家对埃塞俄比亚,意大利,波兰的侵略,更使法西斯德经济军事力量大增.使得英法美等大国“坐失良机”,“自食其果”.二战时,不得不与苏联结盟,对抗法西斯势力. 二.原因: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从根本上来说是由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新老帝国主义为争夺世界霸权和重新瓜分殖民地而引起的.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随着向帝国主义过渡而加剧.: 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在世界的地位发生了变化: 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法国退居世界第三,四位,新兴的美国,德国跃居世界第一,二位.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改变了帝国主义之间的力量对比,造成了实力与所占殖民地丧失的状况.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已经基本上被瓜分完毕,于是在欧洲形成了新兴的德国同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法争夺霸权,重新分割世界的局面. 随着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加剧,欧洲形成了三个基本矛盾.即法德矛盾,俄奥矛盾和英德矛盾.法德矛盾: 普法战争中战败的法国,失去原来在西欧和中欧的霸主地位,国内各阶层一致要求报仇雪恨.德国失控法国东山再起,极力扩充军备.俄奥矛盾:

表现在巴尔干半岛的争夺上.多年来,俄国打着大斯拉夫主义的旗号,向巴尔干半岛扩张;奥匈帝国向巴尔干扩张,又怕他统治下的斯拉夫人脱离匈帝国独立.英德矛盾: 英国从他传统的外交政策出发,力求维持欧洲大陆的均势,即不愿德国过分强大,也不愿俄国的实力在巴尔干过分膨胀.随着在殖民地问题上的冲突加剧英德矛盾开始激化,逐渐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围绕着这三对基本矛盾,形成了三国同盟(德,意,奥)及三国协约(英,法,俄)两大军事集团,两大军事集团间的对峙局面,激烈争夺加速了欧洲的紧张局势,最中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2)第二次世界大战德爆发也是由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危机加剧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打击下,德,意,日建立法西斯专政,企图通过对外疯狂扩张的途径摆脱经济危机,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最终形成.欧洲策源地:1932年,纳粹当一越成为国会第一大党,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掌握了国家政权,对内实行恐怖统治,对外积极扩张道路,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形成.亚洲策源地: 守军部法西斯控制的广田宏毅上台组阁,对内禁止工人罢工,限制人民言论,结社,新闻和出版自由;加紧扩军备战.对外制定了侵略扩张德基本国策,积极准备扩大侵略战争,世界大战亚洲策源地形成。英法的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苏联的中立自保政策,美国的中立政策也都纵容了法西斯的侵略,客观上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三.性质: 第一次世界大战: 是帝国主义二大军事集团为了争夺市场与原料产地,为了争夺海外殖民地利益耳机进行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 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战争.在战争中,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密切合作,建立了反法西斯同盟,共同进行反法西斯的斗争,并取得最终胜利. 四.影响:

一战和二战的练习题(对比)

一战和二战的练习题 1、材料:使德国陷入受奴役地位达一代之久,降低数百万生灵之生活水平 以及剥夺其整个国家,整个民族之幸福,是一项令人深恶痛绝的政策——即使这种政策事实上可行,即使借此能养肥我们自己….如果法国和意大利准备利用它们暂时的战胜国权利去毁掉已经战败投降的德国和奥匈帝国并以此来结束这场欧洲内战的话,它们自身同样会走向毁灭,因为战胜国和战败国被背后的精神和经济纽带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密不可分……通过把赔款支付额定在德国的支付能力之内,我们可以恢复德国的希望和进取心,可以避免合约条款不可能完成而导致的永久性摩擦以及不正常的压力……. ——据(英)凯恩斯《合约的经济后果》(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在德国赔款问题上凯恩斯的主张与凡尔赛和约规定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凯恩斯提出主张的主要原因。 2、下列材料摘自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第一卷》阅读材料回答问 题。 材料一:丘吉尔在本卷中探求了二战的起源,他为本卷定下的主题是:“英语民族如何由于他们的不明智、麻痹大意和好心肠而听任恶人重新武装。” 材料二:西班牙内战期间,丘吉尔说:“即使德国继续支持叛军一方,苏联以金钱供给政府一方,我们仍然要采取中立态度。”“我确信,严格遵守中立…..是目前唯一正确和安全的办法” (1)材料中的“中立”是不是英国的“好心肠”?他对英国来说是不是“安全的”办法?分别说明理由。 (2)丘吉尔的回忆录是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史料,使用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3、材料一:经历腥风血雨,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落下帷幕,然而即将来临的世界时什么样子,甲同学说:战争已经永久结束了,真正持久的和平已经来临,你们看各国不正在为争取和平而努力吗? 材料二:下面是巴黎和会上四个国家的代表所说的话(虚拟): “我有的是钱,你们都得听我的。” “节前给我可以,想当老大你还嫩了点!” “应该把那条腿也打断,叫他永远也爬不起来!” “等老子伤好了再跟你们算账!” 材料三: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列宁 (1)如果你站在甲同学的立场上请用史实说明。 (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前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存在哪些矛盾? (3)材料三列宁所作的判断是否正确?为什么? 4、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人们对如何避免战争、维护世界和平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撇开经济进步而单纯依靠军事力量换来的和平是短暂的,并且也是徒劳的。——保罗.肯尼迪《联合国的过去和未来》 结合一战后和二战后西欧的相关史实,写一篇历史短文,谈谈你对材料所述主张的认识。 要求:注意明确,观点合理;史实准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合乎逻辑。

一战至二战事件详表

第一次世界大战 (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1882年 德、奥、意三国同盟正式成立 1892年 法国和俄国缔结军事协定 1904年 英国与法国签订协定 1907年 英国与俄国签订协定 1912年 巴尔干同盟发动了对奥斯曼帝国的战争 即“第一次巴尔干战争” 1914年6月28日 萨拉热窝事件 一战的导火线 1914年 马恩河战役 第一次大规模战役 1914年8月 俄军攻入东普鲁士,迫使德国东西两线作战 1916年2月 凡尔登战役 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战 迫使法国投降的计划失败 1916年5月 日德兰海战 最大一次海战 1916年6月 索姆河战役 规模最大的战役 英国首次使用坦克 1916年2月 德国宣布实施 无限制的潜艇战 1917年4月 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 1917年 中国北洋政府向同盟国宣战 1917年11月 协约国成立最高军事委员会 1918年3月 苏俄退出帝国主义大战 1918年9月底10月初 德法边界的兴登堡防线被突破,同盟国集团开始瓦解 1918年10月底 德国基尔港水兵发动兵变 1918年11月9日 柏林工人起义 德皇退位 1918年11月11日 签署停战协定 同盟国失败告终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919年1月 巴黎和会召开 实质是分赃和反苏 1919年4月 国联盟约通过 国联成立 总部设立在日内瓦 1919年6月 《凡尔赛和约》 重新划定德国疆界;德国放弃全部海外殖民地;限制德国军备;德国须向战胜国支付赔款 1921年11月 美、中等九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美、英、日、法四国签订了《关于太平洋所有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四国条约) 1922年2月6日 美、英、日、法、意5国签订《关于限制海军军备的条约》《五国条约》 1922年2月 中日签订了《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及《附约》 中国收回山东主权和其他权利,是中国人民坚持斗争取得的重大外交成果 1922年2月6日,与会九国代表签订《九国关于中国事件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即《九国公约》 美国对在中国“门户开放”成为现实,中国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33年1月 德国总统兴登堡正式任命希特勒为政府总理 1935年 德国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徐步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 1935年 意大利军队不宣而战入侵非洲埃塞俄比亚 1936年 德国出兵占领莱茵非军事区 1936年10月 德、意签订柏林协定,德国承认意大利吞并埃塞俄比亚 “柏林-罗马轴心”正式形成 1936年 德、日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 意大利也加入 结成了“柏林-罗马-东京轴心” 1938年3月 德国出兵吞并奥地利 1938年9月 英、法、德、意首脑在德国慕尼黑举行会议 签订了慕尼黑协定 苏台德等地区割给德国 1939年3月 德国吞并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 1939年8月 苏德两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1939年9月3日 英法对德宣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1939年8月 罗斯福和丘吉尔发表了《大西洋宪章》 表示两国反对纳粹、重建世界和平的决心 1940年初 德军的黄色方案泄密 希特勒最终采纳了“曼施坦因方案” 1940年7月 希特勒下令执行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 为夺取英吉利海峡的制空权 1940年7月 日本提出了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侵略计划 1940年9月 德、意、日正式结成三国军事同盟 1941年6月22日 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苏德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1941年12月7日 日本偷袭珍珠港 1941年12月初 莫斯科之战 德国失败 宣告德国“闪电战”的破产 英、法、俄三国协约正式建立 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

培优训练之《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切线》专题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切线》 培优训练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 (2013杨浦区二模)00的半径为R,直线I与OO有公共点,如果圆心到直线I的距离为d ,那么d与R的大小关系是(B ) A d >R B d WR C d >R D d v R 考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专题:探究型. 分析:直接根据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进行解答即可. 解:???直线I与O0有公共点, 解答: ??直线与圆相切或相交,即d W R.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即判断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设O0的半径为r,圆心O 到直线I的 距离为d ,当d v r时,直线I和OO相交;当d=r时,直线I和00相切;当d > r 时,直线I和O0相离. 2. (2014?嘉定区一模)已知OO的半径长为2cm ,如果直线I上有一点P满足PO=2cm ,那么直线I与00的位 置关系是(D ) A相切B相交C相离或相切D相切或相交

第1页共19页

考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分析: 情据讨线与相位置关系熠直线l和判断直线和?圖的位置分JOP垂直于直直线l和G OP相垂直直线r;(两直解答:解:当0P垂直于直线I时,即圆心0到直线I的距离d=2=r ,00与I相切; 当OP不垂直于直线I时,即圆心O到直线I的距离d v 2=r , 00与直线I相交. 故直线I与00的位置关系是相切或相交.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解决此类问题可通过比较圆心到直线距离d与圆半径大小关系完成判定. 3. (2013宝应县二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点(3, - 5)为圆心,r为半径的圆上有且仅有两点到x轴所在直线的距离等于1,则圆的半径r的取值范围是(D) A r >4 B 0v r v 6 C 4 < r V D 4 v r v 6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对比表

两次世界大战的对比 1、两次世界大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1)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都是帝国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他们要求争夺世界霸权,重新瓜分世界。(2)战争的主要发动者都是德国,德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同盟国的核心,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 (3)两次世界大战主要都在两大军事集团间进行,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展开,第二次世界大战在轴心国集团和国际反法西斯同盟之间进行。 不同点: (1)性质不同: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2)战后对世界格局的影响不同: 一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形成了美苏冷战的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 (3)战争后建立国际和平机构不同: 根据《凡尔赛和约》规定,1920年成立了国际联盟。根据雅尔塔会议决定,战后建立了联合国。 2、两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世界格局分别是什么,是如何结束的? 格局:一战后的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的格局: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 结束:1939年9月二战的全面爆发,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瓦解。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国际格局的演变历程 (一)20世纪世界格局的演变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形成背景:一战后列强各国实力对比变化,战胜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调整其在欧洲、亚洲的秩序。 (2)存在时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3)建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1919年,协约国集团召开巴黎和会,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及其一系列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1921年,华盛顿会议召开,签订了《九国公约》等一系列和约,构成了华盛顿体系。通过这两次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该体系,确立了战后的世界秩序。 (4)作用: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统治秩序。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5)瓦解:①1935年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实施普遍义务兵役制,陆军扩展到60万人。②1938年德吞并奥地利。③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破坏了《九国公约》,冲破了华盛顿体系的束缚。④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凡尔赛体系彻底崩溃。⑤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华盛顿体系彻底崩溃。 (6)评价:①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客观上维护世界形势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开创了国际合作新形式。②是战胜国分赃妥协的产物。导致了许多新的矛盾出现,使得这一国际新秩序潜伏着深刻的危机,因此也就不能长期维持下去。 (7)矛盾:矛盾:掠夺战败国,加深了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分赃不均,加深了战胜国内部矛盾。对殖民地分割,激发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2.美苏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 (1)形成背景:二战后西欧各国普遍衰落,唯美国马首是瞻,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2)存在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至1991年。 (3)建立:①二战后,世界大国开始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②二战后不久,美苏双方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冲突加剧,战时同盟破裂,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政策,在这一背景下,出现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峙局面。 ③20世纪50年代末,战后国际格局由两大阵营的对峙发展到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争霸,两极格局形成。 (4)实质和影响:它建立在美苏实力均衡基础上,深深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国际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代。(5)发展历程: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冷战开始,两极格局正式形成;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两极格局随之终结。 3.当今世界格局呈现出多极化趋势 (1)形成背景:苏联解体,美国霸主地位动摇,西欧、日本崛起,第三世界国家崛起。 (2)存在时间:1991年至今。 (3)当今世界格局的特点:①东西方两大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结束。②旧的世界格局已经终结,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向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③地区冲突和民族冲突此起彼伏。④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一超多强”的局面还会在较长时间内存在下去。 (4)评价:使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但霸权主义依然存在,经济全球化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一轮资本扩张,第三世界面临机遇与挑战。 (二)两极格局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比较 1.相同点:(1)都是在世界大战破坏了原有的世界体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都通过一系列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体系;

一战到二战练习题

一战到二战练习题 2010年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总分50分开卷考试与政治学科共用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19世纪末20世纪初,围绕巴尔干问题的争端,在欧洲形成了两个军事集团,正是这两个军事集团之间的争斗酿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两个军事集团”是指( ) A.三国同盟、三国协约 B.华约、北约组织 C.资本主义阵营、社会主义阵营 D.正义集团、非正义集团 2.1914年7月,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兴奋地高呼:“现在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随即准备参加战争,向塞尔维亚宣战。这个“机会”是指( ) A.三国同盟成立 B.三国协约形成 C.萨拉热窝事件 D.凡尔登战役 3.右图是19世纪后半期欧洲的一位科学家,某人创作了右边的这幅漫画,他是近代生物科学的奠基者,这位科学家是( ) A.达尔文 B.达·芬奇 C.赫胥黎 D.伏尔泰 4.法国大革命期间,国王路易十六被囚禁,在狱中阅读了启蒙思想家的著作,感叹道:“原来是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路易十六的话实质上揭示了启蒙思想的重大意义,即( ) A.传播了自然科学知识 B.促进了工人运动发展 C.阻碍了法国社会发 D.打击了欧洲封建制度 5、下列关于美国罗斯福“新政”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目的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调整 B.中心措施是国家对工业的调整 C.加强公共设施建设目的是为了提倡消费 D.新政促进了美国经济发展,但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 6.1918年列宁曾说:“我们原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法令,在一个小农国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证明我们犯了错误。”为改正这一“错误”,苏联开始实行(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农业集体化政策

2016年专项练习题集-直线与圆相交的性质

2016年专项练习题集-直线与圆相交的性质 选择题 1.直线x y 3+4+2=0与圆x y 22+=3的位置关系为( ) A .相离 B .相交但直线不过圆心 C .直线过圆心 D .相切 【分值】5 【答案】B 【易错点】计算错误。 【考查方向】本题主要考查了直线与圆的位关系的判断。 【解题思路】求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半径进行比较。 【解析】圆心(0,0)到直线x y 3+4+2=0的距离 0+0+22=55,而20<<5,选B 。 2.若圆x y x y 22++2-4=0关于直线x y m 3++=0对称,则实数m 的值为( ). A .3- B .1- C .1 D .3 【分值】5 【答案】C 【易错点】忽略当圆关于直线对称时直线过圆的圆心这个条件。

【考查方向】本题主要考查了直线与圆相交的性质。 【解题思路】将圆心坐标代入直线方程,求出m 。 【解析】若圆x y x y 22++2-4=0关于直线x y m 3++=0对称,故圆心在直线x y m 3++=0上,又圆心坐标为(,)-12,故()m 3?-1+2+=0,解得1m =. 3.若点(,)A m n 在圆O :228x y +=上,则直线8mx ny +=与圆O 的位置关系是( ). A .相离 B .相切 C .相交 D .不确定 【分值】5 【答案】B 【易错点】本题容易将直线方程与圆的方程联立,并利用判别式求解,导致计算十分复杂而导致解题失败。 【考查方向】本题主要考查了点与圆的位置关系以及直线与圆相交的性质。 【解题思路】由点(,)A m n 在圆O :22 8x y +=上,得到关于,m n 的关系式,利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求出O 到直线8mx ny +=的距离d ,利用d 与r 的关系大小关系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解析】点(,)A m n 在圆O :228x y +=上,故22 8m n +=,圆心(0,0)O 到直线 8mx ny +=的距离为 d r = ===,故直线4ax by +=与圆O 相切. 选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