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方城一高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9月)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河南省方城一高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9月)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河南省方城一高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9月)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方城一高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9月)月考化学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a: 23 H: 1 O: 16 S: 32 )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列有关化学科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认识分子

B.量子化学理论的建立是进入20世纪以后现代化学的重大成就

C.19世纪中叶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D.能源开发、新材料研制、边缘科学的发展都体现出化学科学的探索空间十分广阔

2.关于金属钠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钠投入到三氯化铁溶液中,有气体和沉淀产生

B.自然界可存在少量的钠单质

C.金属钠长期置于空气中,最终变成Na2CO3·10H2O

D.钠可从硫酸镁溶液中置换出大量的镁

3.0.1 mol某元素的单质直接跟氯气反应后,质量增加7.1 g,这种元素是()

A.Mg B.Na C.Al D.Fe

4.将一小块钠投入盛5 mL饱和澄清石灰水的试管里,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钠熔成小球并在液面上游动

B.有气体生成

C.溶液底部有银白色金属物质生成

D.溶液变浑浊

5.下列物质不能使红墨水退色的是()

A.活性炭B.过氧化钠

C.NaCl溶液D.漂白粉

6.氯气可用来消灭田鼠,为此将氯气通过软管灌入洞中,这是利用了氯气下列性质中的()

①黄绿色②密度比空气大③有毒

④较易液化⑤溶解于水

A.②③B.③④C.①②③D.③④⑤

7.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它们在不同的反应中表现各自的性质。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一致且正确的是()

A.加入有色布条,一会儿有色布条退色,说明有Cl2存在

B.溶液呈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Cl2分子存在

C.先加入盐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有Cl-存在

D.加入NaOH溶液,氯水黄绿色消失,说明有HClO分子存在

8.在反应A+3B===2C中,若7 g A和一定量B完全反应生成8.5 g C,则A、B、C的摩尔质量之比为()

A.14∶3∶17 B.28∶2∶17

C.1∶3∶2 D.无法确定

9.在50 mL FeCl3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FeCl3和CuCl2的浓度均为1 mol·L-1。在此混合液中加入100 mL 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该NaOH溶液的浓度为() A.0.5 mol·L-1B.1 mol·L-1

C.1.25 mol·L-1D.2.5 mol·L-1

10.用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12 L Cl2含有1.7N A个质子

B.标准状况下,22.4 L任意比的H2和O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总数为N A

C.1 mol H2与1 mol Cl2反应生成N A个HCl分子

D.常温常压下,2 g H2中含有N A个H原子

11.等质量的CH4和NH3相比较,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二者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7∶16

B.二者的原子个数之比为17∶16

C.二者的氢原子个数之比为17∶12

D.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为17∶16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的氧化钠②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可置换出铜③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可放出氧气④氯气与铁反应生成三氯化铁⑤钠、氢气都能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白雾⑥久置的氯水,因氯气几乎完全挥发掉,剩下的就是水

A.③④B.①③⑤C.②④D.①④⑥

13.欲配制100 mL 1.0 mol·L-1 Na2SO4溶液,正确的方法是()

A.将14.2 g Na2SO4溶于100 mL水中

B.将14.2 g Na2SO4·10H2O溶于少量水中,再用水稀释至100 mL

C.将20 mL 5.0 mol·L-1 Na2SO4溶液用水稀释至100 mL

D.将50 mL 2.0 mol·L-1 Na2SO4溶液注入100 mL容量瓶中再加水至100 mL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配制1 mol·L-1 Na2CO3溶液500 mL,将Na2CO3放在托盘天平右盘称量

B.10 g 98%的硫酸(密度为1.84 g·cm-3)与10 mL 18.4 mol·L-1的硫酸的浓度是不同的

C.制成0.5 L 10 mol·L-1的盐酸,需要HCl气体112 L(标准状况)

D.50 mL 1 mol·L-1 AlCl3溶液中的c(Cl-)与75 mL 2 mol·L-1氯化钙溶液中c(Cl-)相等15.x g H2O中含有y个氢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为()

A.9x/y mol-1B.9y/x mol-1

C.x/y mol-1D.y/x mol-1

16.在标准状况下,将V L A气体(摩尔质量为M g·mol-1)溶于0.1 L水中,所得溶液密度为d g·mL-1,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Vd

MV+2 240mol·L-1 B.

1 000Vd

MV+2 240

mol·L-1

C.1 000 VdM

MV+2 240mol·L-1 D.

MV

22.4(V+0.1)d

mol·L-1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2分)

17.(11分)室温下,单质A、B、C分别为银白色固体、黄绿色气体、无色气体,且A在空气中燃烧会变成淡黄色粉末。在合适的反应条件下,它们可以按下面框图进行反应,且E溶

液是无色的。请据图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

B________,C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中保存少量单质A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在空气中燃烧后所得产物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

18.(11分)常温下,A是可用来对自来水进行消毒的黄绿色单质

气体,A、B、C、D、E都含X元素,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请分别写出A、B、C、D、E的化学式(如为溶液请填溶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请注明条件):

A+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NaO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光照分解。

19.(10分)某校科学兴趣小组探究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是否有氧气生成,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B中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吸收挥发出的HCl。E为收集氧气装置。

(1)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

(2)C中盛有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

(3)写出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_。

(4)指出装置E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2分)实验室欲用NaOH固体配制1.0 mol·L-1的NaOH溶液240 mL:

(1)配制溶液时,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①称量②计算③溶解④摇匀⑤转移⑥洗涤⑦定容⑧冷却

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实验必须用到的仪器有天平、药匙、玻璃棒、烧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欲称量NaOH的质量,他先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烧杯的实际质量为________ g,要完成本实验该同学应称出________ g NaOH。

(3)使用容量瓶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________。

(4)在配制过程中,其他操作都是正确的,下列操作会引起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________。

①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②转移溶液时不慎有少量洒到容量瓶外面

③容量瓶不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

④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⑤未冷却到室温就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并定容

⑥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21.(8分)将11.5 g钠投入到89 g水中(足量),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密度为1.25 g·cm-3。计算:

(1)生成H2的体积(标准状况下)。

(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 16 Na:23 Al:27 S:32 K:39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2=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符合题意) 1.检验氨气可选用() A.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B.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 C.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D.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2. 下列关于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炭化 B.浓硫酸在加热时才可迅速与铜片反应放出二氧化硫气体 C.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但不能够干燥氨气、二氧化硫、硫化氢等气体 D.浓硫酸在常温下与铁、铝等都不反应所以能用铁制容器存放 3. 关于硝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硝酸与金属反应时,主要是+5价的氮得电子 B.浓HNO3与浓HCl按3∶1的体积比所得的混合物叫王水 C.硝酸电离出的H+离子,能被Zn、Fe等金属还原成H2 D.常温下,向浓HNO3中投入Fe片,会产生大量的红棕色气体4.能证明SO2具有漂白性的是() A.酸性KMnO4溶液中通入SO2气体后溶液褪色 B.滴入酚酞的NaOH溶液中通入SO2气体红色消失 C.品红溶液中通入SO2气体红色消失 D.溴水中通入SO2气体后溶液褪色 5.对下列污染现象叙述错误的是() A.臭氧空洞的形成主要与SO2有关 B.酸雨的形成主要与SO2有关 C.光化学烟雾的形成主要与NO2等有关 D.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主要与含磷污水的排放有关 6.下列各组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酸性:HClO4<H2SO4<H3PO4 B.碱性:Ba(OH)2> Ca(OH)2>Mg(OH)2

C.稳定性:HF>HCl>PH3>H2S D.离子半径: Al3+>Mg2+>Na+ 7.在下列反应中,HNO3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的是()A.H2S+2HNO3 S↓+2NO2↑十2H2O B.CuO+2HNO3 Cu(NO3)2十H2O C.4HNO3 4NO2↑十O2↑十2H2O D.3Cu+8HNO3 3Cu(NO3)2+2NO↑十4H2O 8.下列气体溶解于水,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SO2溶解于水 B.NO2溶解于水 C.F2溶解于水 D.Cl2溶解于水 9.有关氨气的实验较多,下面对这些实验的分析中,不正确的 是() A.氨气极易溶解于水的性质可以解释氨气的喷泉实验 B.氨气是碱性气体可以解释氨气与氯化氢的反应实验 C.实验室中用加热NH4Cl分解来制取氨气 D.NH3?H2O的热不稳定性可以解释实验室中用加热氨水的方法制取氨气 10.简单原子的原子结构可用下图形象地表 示: 其中“●”表示质子或电子,“○”表示中子,则下列有关①②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③是三种不同的氢分子 B.①②③互为同位素C.①②③是三种化学性质不同的粒子 D.①②③具有相同的质量数 11.下列单质中,最容易跟氢气发生反应的是( ) A.O2 B.N2 C.F2 D.Cl2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副族中没有非金属元素 B.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C.第VIIA族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在数值上等于它所属的族序数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次月考测试题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化学第一次月考测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 23 Cl:35.5 S:32 Mg:24 Al:27 N:14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物质的量是一个基本物理量,表示物质所含粒子的多少 B .1mol 氢中含有2mol 氢原子和2mol 电子 C .1molH 2O 的质量等于N A 个H 2O 分子的质量总和 D .硫酸的摩尔质量是98g 2.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乙醇的包装箱应贴的图标是( ) A B C D 3. 下列实验事故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 A 实验桌上的酒精灯倾倒了燃烧起来,马上用湿布扑灭 B 不慎将酸或碱液溅入眼内,立即闭上眼睛,用手揉擦。 C 皮肤上溅有较多的浓硫酸,赶紧用水冲洗。 D 衣服沾上大量的浓氢氧化钠溶液,需将此衣服浸泡在盛水的盆中。 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1 mol CO 2 的质量为44g/mol B. CO 2的摩尔质量为44g C. N A 个CO 2的质量与CO 2的相对分子质量在数值上相同 D. CO 2的摩尔质量等于CO 2的相对分子质量 5. 关于“摩尔”叙述正确的是: ( ) 班级: 姓名: 考号:

A .摩尔是国际科学界建议采用的一种物理量 B .摩尔可以把物质的宏观数量与微观粒子的数量联系起来 C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为mol D .国际上规定,0.012kg 碳原子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摩 6. 用N A 表示阿伏德罗常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28gN 2所含原子数为N A B.0.5molH 2O 所含原子数为1.5N A C.1molH 2O 含有的水分子数目为N A D.0.5N A Cl 2分子的物质的量是0.5mol 7.下列图示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8. .蒸馏操作不需要的仪器是( ) ①漏斗 ②冷凝管 ③蒸馏烧瓶 ④玻璃棒 ⑤分液漏斗 ⑥锥形瓶 A .①③④ B .①②⑥ C .①④⑤ D .②③⑥ 9.蒸馏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处在什么位置 ( ) A.液面下 B.液面上 C.蒸馏烧瓶支管口 D.蒸馏烧瓶中任何位置 10.关于2 mol 二氧化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质量为44g B .质量为88g C .有4mol 原子 D .分子数为6.02×1023 11.如果你家里的食用花生油混有水分,你将采取下列何种方法分离 ( ) A .过滤 B .蒸馏 C .分液 D .萃取 12. 影响一定量气体占有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 A .气体分子的微粒数 B .微粒本身的大小 C .微粒的质量 D .微粒本身的平均距离 13. 已知1.505×1023个X 气体分子的质量为16g ,则X 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 ) 班级: 姓名: 考号:

七年级思想品德第一次月考成绩分析

七年级思想品德第一次月考成绩分析 九月下旬七年级按计划组织了第一次月考,现将本次考试做如下分析: 为了达到考试和激发学生学思想品德热情的目的,在制卷的过程中我精心组织试题,慎重把我题目的难易程度,认真仔细核对试卷,确保试卷质量。从题型上看,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其中选择题20题共60分,非选择题4题共40分。

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答题情况: 1、单项选择题:(1)个别学生未按要求将答案写在答题卡,如7(4)的郭荣华同学本应得82分,因此只得34分。(2)有个别同学选两个答案的情况。(3)A、B、C、D书写不规范。(4)命中率不很高,差距较大,60分的选择题,最高的满分,最低仅12分。(5)粗心大意,如要求选择“不正确”的却选择“正确”的选项。(6)改错不规范,有同学直接在原选项上涂改,不易辨别。 2、非选择题:(1)部分同学卷面不整洁,答题不规范,语言不精炼,条理不清,不会使用专业术语。(2)不注重标点符号的运用,如法律名称应该用“《》”而没用。(3)缺乏审题意识,如写法律名称写成了法律条文,“三部”“2条”等量的要求没在意。(4)语言组织能力差,有前言不搭后语的,有文不对题的。(5)术语专业化还很不够,如“权利”写成“权力”,“交流沟通”写成“说话”等。 二、学生掌握知识情况:通过近一个月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受教育”、“自律”的相关知识掌握较好,但仍然显得参差不齐,个别同学简直不知所云。 针对性解决问题的措施: 一、进一步学习实践杜郎口“三三六模式”,向课堂45

分钟要效益。 二、关注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多给中差生展示机会,激发其学习兴趣。 三、精讲精练,注重答题规范化和学习方法的引导和培养。 四、与学生融洽关系,了解学生的需要,关心学生生活,从小处着手。

高一化学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柳州市二中2018级高一上10月月考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l-35.5 Fe-56 Zn-65 第I 卷(选择题 共54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①用剩的药品为避免浪费应放回原瓶 ②蒸发氯化钠溶液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 ③称取易潮解的药品时必须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 ④用pH 试纸检测溶液pH 值时,先将试纸经水润洗后在将溶液滴到试纸上 A.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2.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过程中,涉及下列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①将海带灼烧成灰 B.②过滤得含I - 的溶液 C.③放出碘的苯溶液 D.④分离碘并回收 苯 3.下列检验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加入AgNO 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原溶液中一定有Cl - B.加入稀HNO 3酸化的BaCl 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原溶液中一定有SO 2-4 C.向某溶液中加入Ba(NO 3)2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入几滴硝酸酸化的AgNO 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含有Cl - D.已知丙酮是无色液体,不溶于水,密度小于水,分离水和丙酮的最合理方法为蒸馏或蒸发 4.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 2+、Mg 2+、SO 2-4和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 ①过滤 ②加过量的NaOH 溶液 ③加适量盐酸 ④加过量Na 2CO 3溶液 ⑤加过量BaCl 2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①④②⑤③ B.④①②⑤③ C.②⑤④①③ D.④⑤②①③ 5.二氧化硫是引起酸雨的一种物质,二氧化硫属于( ) A .电解质 B .酸性氧化物 C .含氧酸 D .混合物 6.我们常用“往伤口上撒盐”来比喻某些人乘人之危的行为,其实从化学的角度来说,“往伤口上撒盐”的做法并无不妥,甚至可以说并不是害人而是救人。那么,这种做法的化学原理是( ) A.胶体的电泳 B.血液的氧化还原反应 C.血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 D.胶体的聚沉 7.下列关于Fe(OH)3胶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制备Fe(OH)3胶体的化学方程式是FeCl 3+3H 2O=====煮沸Fe(OH)3↓+3HCl B.在制备Fe(OH)3胶体的实验中,加热煮沸时间越长,越有利于胶体的生成

(新)高一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临夏志成中学第一次月考 高一化学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总分45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能够用来鉴别BaCl2、NaCl 、Na2CO3三种物质的试剂是() A.AgNO3溶液B.稀硫酸C.稀盐酸D.稀硝酸 2.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4g金属镁所含电子数目为0.2N A B.16g CH4所含原子数目为N A C.17gNH3所含质子数目为10 N A D.18g水所含分子数目为18N A 3.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②39%的乙醇溶液⑧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A . 分液、萃取、蒸馏 B. 萃取、蒸馏、分液 C . 分液、蒸馏、萃取 D. 蒸馏、萃取、分液 4.在19世纪,化学家对氧化锆的化学式有争议。经测定,锆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1,其氯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33。若氧化锆中锆的化合价与氯化物中的相同,试判断氧化锆的化学式为() A.ZrO2B.Zr2O C.Zr2O3D.ZrO 5.20℃时,KCl的溶解度为34g,若忽略固体溶解引起的溶液体积变化,则在该温度下,所配KCl溶液中K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可能是() A.2mol/L B.3mol/L C.4mol/L D.5mol/L 6.有一真空瓶质量为m1,该瓶充入空气后质量为m2。在相同状况下,若改为充入某气体A时,总质量为m3。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29m2/m1B.29m3/m1 C.29(m3-m1)/(m2-m1)D.29(m2-m1)/(m3-m1)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2.4LN2含阿伏加德罗常数个氮分子 B.在标准状况下,22.4L水的质量约为18g C.22g二氧化碳与标准状况下11.2LHCl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D.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相同 8.把NaHCO3和Na2CO3·10H2O混和物6.56g溶于水制成100mL溶液,其中 c(Na+)=0.5mol/L。在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将溶液蒸干后,所得固体质量为()

化学高一必修一第一次月考测试题

高一化学第一次月考测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 23 Cl:35.5 S:32 Mg:24 Al:27 N:14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20分。) 1. 下列实验操作均要用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作用及其目的相同的是( ) ①过滤②蒸发③溶解④向容量瓶转移液体 A.①和②B.①和③C.③和④D.①和④ 2. 如果花生油中混有水份,最好采用下列何种方法分离( ) A.过滤B.蒸馏C.分液D.萃取3. 下列实验事故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实验桌上的酒精灯倾倒了燃烧起来,马上用湿布扑灭 B不慎将酸或碱液溅入眼内,立即闭上眼睛,用手揉擦。 C 皮肤上溅有较多的浓硫酸,赶紧用水冲洗。 D衣服沾上大量的浓氢氧化钠溶液,需将此衣服浸泡在盛水的盆中。 4. 下列仪器:①容量瓶,②蒸馏烧瓶,③漏斗,④燃烧匙,⑤天平,⑥分液漏 斗,⑦胶头滴管,常用于混合物质分离的是( ) A.①③⑤B.②④⑦C.①②⑥D.②③⑥ 5. 用可溶性钡盐检验SO42-离子的存在时,先在待测溶液中加入盐酸,其作用是 ( ) A.形成较多的白色沉淀 B.形成的沉淀纯度更高 C.排除SO42-以外的其它阴离子及Ag+的干扰 D.排除Ba2+以外的其它阳离子的干扰 6. 胶体分散系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 A. 分散质直径大小 B. 是否有丁达尔现象 C. 是否稳定 D. 分散质粒子是否带电 7. 用N A表示阿伏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N A B.常温常压下,1.06g Na2CO3含有的Na+离子数为0.02 N A C.通常状况下,N A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L

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政治科试卷

高一第一次月考 政治科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共22题,占44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4题,占56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1、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抽查儿童用品,抽样合格率为:果冻91.3%,化妆品97.6%,绒布玩具68.1%,配方奶粉65、8%。以上抽样不合格的产品 A.不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B.有使用价值没有价值 C.既有使用价值也有价值 D.有价值没有使用价值 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报告时指出,面对国际上出现中国经济可能“硬着陆”的声音,我们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超发货币,而是增加有效供给,保障经济运行不滑出合理区间。据此回答2、3题。 2、下列对货币的认识正确的有 ①货币的本质是商品②货币可以表现一切商品的价值 ③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是一定的④货币有价值而没有使用价值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假设一国超额发行货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导致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出现通货紧缩 B.会使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引发通货膨胀 C.导致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出现通货紧缩 D.会使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引发通货膨胀 4、近年来,“预付款消费”在我国一些服务行业盛行。“预付款消费”其实是消费者向商家预先付费,而延期消费其服务和产品。小王花费300元办理了某电影院的预付款消费卡,在随后的半年内在该电影院观看了10场电影。在这里,货币执行的职能是 A.流通手段 B.价值尺度 C.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 5、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加大对签发空头支票行为的处罚力度,对签发空头支票者将实施行政处罚。这警示我们,签发支票 A.容易导致犯罪 B.必须首先在银行开立支票存款账户 C.前提是银行给予足够的空白支票簿 D.必须在其存款金额内签发 6、在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下列选项中,使我国货币需求量增加的因素有

高一化学上学期月考试卷A卷

黑龙江省青冈县2016-2017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月考试卷(A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三分,共54分) 1、下列仪器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 ①烧杯②坩埚③蒸发皿④试管⑤蒸馏烧瓶⑥锥形瓶⑦燃烧匙 A.③⑥⑦ B.①⑤⑥ C.⑤⑥⑦ D.①⑤ 2、现有①MgSO4,②Ba(NO3)2,③NaOH,④CuCl2,⑤KCl五种溶液,不加任何其他试剂,可鉴别且鉴别的先后顺序也正确的是 A.④③②①⑤ B.④⑤③②① C.④③①②⑤ D.④②③①⑤ 3、下列变化中,必须加入氧化剂才能发生的是 A.SO2→S B.SO32—→SO2 C.I—→I2 D.HCO3—→CO32— 4.下列各组物质,前者属于电解质,后者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NaCl、BaSO4 B.铜、二氧化硫 C.KOH、蔗糖 D.KNO3、硫酸溶液 5、已知:2FeCl3+2KI===2FeCl2+2KCl+I2,2FeCl2+Cl2===2FeCl3,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若某溶液中有Fe2+、I-和Cl-,要氧化除去I-而不影响Fe2+和 Cl-,可加入的试剂是 A.Cl2 B.KMnO4 C.FeCl3 D.HCl 6、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加入OH-有沉淀生成,加入H+有气体生成的一组离子是 A.K+、Mg2+、Cl-、HCO-3 B.K+、Cu2+、SO2-4、Na+ C.NH+4、CO2-3、NO-3、Na+D.NH+4、Cl-、HCO-3、K+ 7.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由于操作不当,会引起误差,下列情况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是 ①用天平(使用游码)称量时,被称量物与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 ②有些固体溶解会放热,若未经冷却即转移至容量瓶 ③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后,烧杯及玻璃棒未用蒸馏水洗涤 ④转移溶液前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 ⑤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⑥定容后摇匀,发现液面降低,又补加少量水,重新达到刻度线 A.①③⑤⑥B.①②⑤⑥

高一化学月考试卷及答案

高一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Na-23 Cl-35.5 S-32 N-14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0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60分)。1.中国食盐产量居世界首位。下列实验室中的操作类似“海水煮盐”原理的 A.蒸馏B.蒸发C.过滤D.搅拌 2. 如果你家里的食用花生油混有水份,你将采用下列何种方法分离 A.过滤B.蒸馏C.分液D.萃取 3. 下列实验中不需要用到玻璃棒的是 A.萃取B.溶解C.蒸发D.过滤 4.现有下列仪器:①集气瓶;②量筒;③烧杯;④表面皿;⑤蒸发皿;⑥容量瓶;⑦圆底烧瓶。其中能用酒精灯加热的是() A.②③⑤B.③⑥⑦C.①③④D.③⑤⑦ 5. 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6.在蒸馏实验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蒸馏烧瓶中放入几粒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B.将温度计水银球放在蒸馏烧瓶支管口附近 C.冷水从冷凝管下口入,上口出 D.蒸馏烧瓶不用垫石棉网,可直接加热 7 8. 过滤后的食盐水仍含有可溶性的CaCl2、MgCl2、Na2SO4等杂质,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可 制得纯净的食盐水:①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②加入稍过量的NaOH 溶液;③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④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⑤过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③②①⑤④B.①②③⑤④ C.②③①④⑤D.③⑤②①④ 9.下列物质所含分子数最少的是( ) A.0.8 mol氧气 B.标准状况下2.24L氨气 C.3.6g水(水的摩尔质量为18g·mol-1)D.含N A个氢分子的氢气 1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初10级政治第一次月考试卷答案 (1)

初10级政治第一次月考试卷 班级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每题3分,共48) 1、人、动物、植物都生存在自然环境中。自然环境包括() ①、地质环境;②、水环境;③、生态环境;④、大气环境⑤、空间环境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⑤ 2、2001年,第55届联合国大会宣布把每年的5月22日定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我们必须保护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因为() ①、每个物种都有自己独特的基因组合,非常珍贵,不可再生 ②、生物多样性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生活必需品和工业原料 ③、各种生物物种都是宝贵的自然资源 ④、生物多样性维护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在食物链接中,人与其他生命之间,() A、相互威胁 B、水火不相容 C、相互作用相互依存 D、毫无关系 4、环境中有各种生态系统,要保持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就只有通过() A、动物链 B、植物链 C、微生物链 D、食物链 5、当前人类面临资源危机有:() ①、物种减少②、土地荒漠化③、能源匮乏,④、水资源短缺,⑤、空气污染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6、物种减少将带来严重后果,主要表现为() ①、必将恶化人类的生存环境②、限制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机会③、甚至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④、不会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7、水资源短缺的原因是() ①、人类过度消耗②、环境污染③、农业用水过多,④、工业用水过多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8、生命的存在和活动,完全依赖于地球上的各种资源,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生命之源的有() ①、水②、土壤③、空气④、石头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9、“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恩格斯的这句话表明() A、自然界也学会了威胁人类 B、人类能战胜自然界,同样也能战胜自然界以我们的报复 C、人类不应该惧怕自然界对我们的报复,因为人类可以战胜自然界 D、在现代社会,人类破坏了自然环境,自然界也在对人类进行着无情的“报复”,使人类生存面临着重重危机。我们不能过分地开采资源,应合理利用资源。 10、随着现代化工业和交通运输的屜,越来越多的废气排放到空气中,大所污染越来越严重,下列属于空气浸染危害的是()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次月考化学卷及答案

2018-2019学年普宁市第一中学高一化学 第一次月考试题卷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K:39 Ca:40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每题3分,共计54分) 1. 五水硫代硫酸钠(Na2S2O3·5H2O)俗称海波。医药上用作洗涤剂、消毒剂。根据化合价原理可知Na2S2O3·5H2O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 A.+6 B.+4 C.+2 D.-2 2、Mg和Mg2+相同之处是 A.化学性质B.质子数C.核外电子数D.物理性质 3.下列微粒书写正确的是 A.铵根离子:NH3+ B.碳酸氢钙:CaHCO3 C.氯化亚铁:FeCl3 D.硫酸根离子:SO42- 4.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B.过滤C.加热液体D.熄灭酒精灯 5.下列仪器:①烧杯②锥形瓶③圆底烧瓶④试管⑤坩埚,其中可用酒精灯 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A.④⑤B.①②③④ C.①③D.④ 6. 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沙,得到纯净的NaCl,可将粗盐溶于水, 然后在下列操作中选取必要的步骤和正确的操作顺序 ①过滤;②加过量NaOH溶液;③加适量盐酸; 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 A. ④②⑤ B. ②⑤④①③ C.④①②⑤③ D. ①④②⑤③

7.下列各组物质, 其分子数相同的是 A.1 g H2和8g O2B.1 mol H2O和22.4L O2 C.16g O2和3.01×1023个CO2分子D.9 g H2O和标准状况下11.2L乙醇8.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②苯和四氯化碳的混合溶液;③单质溴和硝酸钠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A.分液、萃取、蒸馏 B.萃取、蒸馏、分液 C.蒸馏、萃取、分液 D.分液、蒸馏、萃取 9.实验室需0.5mol/L的NaOH溶液230mL,配制时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NaOH 的质量分别是 A.240mL,4.8g B.250mL,5.0g C.500mL,10.0g D.任意规格,4.8g 10.将30mL 1mol/L NaCl溶液和40mL 0.5mol/L CaCl2溶液混合后,混合液中Cl-浓度为 (假设溶液体积混合前后不变) A.0.5mol/L B.0.6mol/L C.1.00mol/L D.2mol/L 11.将50ml 5mol/L NaOH溶液稀释到500ml,,然后取出40mL稀释后的NaOH溶液, 则该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为 A.0.25mol B.0.02mol C.2.5mol D.0.2mol 12.1 L Na2SO4溶液中含Na+ 4.6 g, 则溶液中SO42 浓度为 A.0.1mol/L B.0.4mol/L C.0.6mol/L D.0.2mol/L 13.设N A表示阿伏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 CH4含有的H原子数为0.1N A B.常温常压下,N A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L C.1 mol/L A1Cl3溶液中含有的Cl-数目为3N A D.标准状况下,1.7g NH3中所含的质子数为N A 14.2013年4月20日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卫生防疫人员要紧急配制0.01 mol/L的KMnO4 消毒液,下列操作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A.所取的KMnO4样品受潮B.溶解搅拌时有液体溅出 C.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D.摇匀后见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新)高一政治第一次月考成绩分析报告

高一政治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一、试卷整体情况分析 本次政治月考试卷题型保持选择题(50分)、非选择题50分。由于高一学生刚进入高中,对高中学习生活逐渐适应,因此试题特别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和答题习惯的培养。本试卷具有以下特点: 1、面向全体学生,也就是优生有较好的成绩,学困生也能够取得与自己相符的成绩。 2、重基础知识,试卷中有很多识记的内容,重在学生的平时的学习习惯和平时的知识记忆点突出。 3、试题注重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掌握、理解和运用。主观试题体现最明显,试卷难度适中,题型结构合理,内容鲜活,语言简洁,体现了教育教学的新理念。 二、学生答卷情况分析 (一)、评卷采用网上阅卷形式,选择题由计算机评阅,主观题有评卷组评阅。评卷组根据“分题评阅、组内交流研讨”的原则按时完成了评卷任务。 政治客观题满分值:50.0

选项人数比例% C 588 69.34 B 118 13.92 A 111 13.09 D 30 3.54 留空 1 0.12 题号满分值答案平均分作答人数得分率零分率标准差难度区分度2 2.0 D 1.91 848 95.40 4.60 0.42 0.96 0.17 选项人数比例% D 809 95.40 A 22 2.59 C 15 1.77 B 1 0.12 留空 1 0.12 题号满分值答案平均分作答人数得分率零分率标准差难度区分度3 2.0 A 1.48 848 74.06 25.94 0.88 0.74 0.97 选项人数比例% A 628 74.06 B 199 23.47 D 13 1.53 C 8 0.94 题号满分值答案平均分作答人数得分率零分率标准差难度区分度4 2.0 C 1.82 848 91.04 8.96 0.57 0.91 0.34 选项人数比例% C 772 91.04 D 34 4.01 A 21 2.48 B 19 2.24 留空 2 0.24 题号满分值答案平均分作答人数得分率零分率标准差难度区分度5 2.0 D 1.93 848 96.58 3.42 0.36 0.97 0.13

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化学试卷2012.09.23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 —24,S—32,Cl—35.5 (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只交答题卡)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 1.下列化学药品与其危险化学品图形标志不一致的一组是( ) A.烧碱—1 B.甲烷—2 C.酒精—3 D.白磷—4 2.从下列混合物中分离出其中的一种成分,所采取的分离方法正确的是() A.由于碘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大,所以可用酒精把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B.水的沸点为100℃,酒精的沸点为78.5℃,所以用加热蒸馏的方法使含水的酒精变为无水酒精 C.由于汽油和水不相溶,因此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二者的混合物D.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下降而减小,所以用冷却法从热的含少量KNO3的NaCl浓溶液中分离得到纯净的NaCl 3.下列对于“摩尔”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B.非标准状况下,22.4L O2中所含氧气分子数可能为N A C.1mol氧含有6.02×1023个O2 D.1mol任何物质含有的原子数均为N A 4.下列操作或发生事故时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后,测定稀盐酸的pH值 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应与桌面垂直

C.配制一定浓度的NaCl 溶液时,定容振荡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 再加水到刻度线 D .少量浓硫酸不慎沾在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最后再涂上3%~ 5%的小苏打溶液 5.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4g 镁原子变成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2N A B .22.4L CH 4所含的原子数为5N A C .常温常压下,28g 氮气所含的原子数为2 N A D .在20℃,1.01×105Pa 时,11.2L 氧气所含的原子数为N A 6. 将5mol/L 的Mg(NO 3)2溶液a mL 稀释至b mL ,稀释后溶液中NO 3- 的 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b a 5mol/L B .b a 10mol/L C .a b 5mol/L D .b a mol/L 7.已知一种新型氢分子,化学式为H 3。 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H 3和H 2 具有相同的( ) A .原子数 B .分子数 C .体积 D .物质的量 8.已知1.505×1023个X 气体分子的质量为8 g ,则X 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 A .16 g B .32 g C .64 g/mol D .32 g/mol 9.由NaCl 、MgCl 2、MgSO 4三种盐配制成的混合溶液中,各离子的物质 的量:Na +为0.05mol ,Mg 2+为0.4mol ,Cl —为0.25mol ,则SO 42—为( ) A .0.2mol B .0.3mol C .0.175mol D .0.6mol 10.下列有关0.1 mol·L -1 NaOH 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溶液中含有NaOH 4g B .在1 L 水中溶解4g NaOH 即可配制得0.1 mol·L -1 NaOH 溶液 C .从1L 该溶液中取出100mL ,所取出NaOH 溶液的浓度为0.01 mol·L -1 D . 100 mL 该溶液中含有OH — 0.01mol 11.将质量分数分别为10%和30%的氨水溶液等体积混合,则混合溶液的 质量分数( ) A .大于20% B .等于20% C .小于20% D .无法确定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政治第一次月考试卷

洪祥中学第一次质量检测七年级思想品德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2×15=30分) 1.小强同学最近有点烦,觉得同学不尊重他。请你告诉他受人尊重的奥秘是( ) A、尊重他人 B、奉承他人 C、藐视他人 D、迎合他人 2.支撑信心最重要的支柱是( ) A、长处 B、成绩 C、实力 D、自尊 3. 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的前提是( ) A、自主 B、自尊 C、自立 D、自强 4. 自强的航标、关键和捷径分别是( ) A、战胜自我理想扬长避短 B、理想扬长避短战胜自我 C、扬长避短战胜自我理想 D、理想战胜自我扬长避短 5、所有自强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这个特点就是:() A、都有不平凡的个人经历 B、家庭都不是很幸福 C、为了人生的目标执著追求 D、每个人的成长都遇到了不可逾越的鸿沟 6.“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都不算是好汉。” 陶行知的这句话就是要求我们( ) A.依赖自己B.自立自强 C.自尊自信 D.自怜自爱 7.小娟因为别人说了一句“你怎么这么胖”,就觉得自己难看,想尽办法节食,以至得了厌食症,身体极度虚弱,不得不休学。这说明,该同学具有( ) A.自强的优良品质B.自信的优良品质 C.自尊的优良品质D.虚荣心 8.走在大街上,有人用责怪的目光盯着小明,因为小明毫不在乎地学一位残疾人走路。这说明( ) A.街上的人不懂尊重自己 B.不尊重他人的人不可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C.街上的人不会审美 D.自尊与尊重他人没有什么必然联系 9.下列行为属于自负的是( ) A.课堂上不敢举手,不敢当众表达自己的看法 B.对别人说的话过于敏感 C.常常过高估计自己,看不起别人,自以为是 D.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既能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能看到自己的不足 10.成功需要自信,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我们要唱起自信之歌,必须找到自信的基础。自信的基础是( ) A.发现自己的长处 B.寻找成功的记录 C.克服自己的缺点与不足 D.培养勇敢的精神 11.有人问居里夫人:“您认为成才的窍门在哪里?”居里夫人肯定地说:“恒心和自信心,尤其是自信心。”可见( ) A.有了自信心,任何事情都可以办好 B.自信心是成才与成功的重要条件 C.自信心就是不要别人的帮助 D.只有居里夫人靠自信和恒心成功,其他人无法办到12.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下列关于弱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自强的人勇于并善于战胜自己的弱点 B 要发扬自己的长处,避开自己的短处 C 正确看待自己的弱点,不能自暴自弃 D 我们掩盖自己的短处不承认自己的弱点 13.每个青少年学生都盼望着真正独立,成为与众不同的人。这里的“真正独立”是指( ) A.突出个性,在装扮上标新立异 B.逐渐摆脱依赖,勇于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C.摆脱家庭控制,不要家长抚养 D.真正的个性在于从内心深处散发的魅力 14.我们可以采用转换角度的方法来评价自己,寻找“立体的我”,这样就可以发现自己的许多优点和长处。这样做是为了( ) A 寻找自信的基础 B 逃避竞争 C 解剖自己 D 安慰自己 15.一个人要成功,光有自信还不够,重要的是找到树立自信的有效方法。一般来说,树立自信最根本最重要的方法是 ①看到自己的进步和长处②做自信的中国人③增强自己的信心和实力④懂得自信的含义和表现 ( )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②③ 二、多项选择题(3×5=15分) 16.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尊重他人的最基本的表现是( ) A对人有礼貌B尊重他人的劳动 C尊重他人的人格D迁就他人的缺点和错误 17.“聪明的人不会两次被同一块石头绊倒”这句话说明() A.人要尽可能避免挫折,只要细心,挫折也量完全可以避免的 B.“吃一堑,长一智” C.挫折能够使人增长智慧和才干D.造成被绊倒的主要原因是“石头”太多 18.我们如果从小做些家务,就可以( ) A.培养吃苦耐劳、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B.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增强自信心,培养责任心D.培养注重亲情、尊重他人的品质 19.清华大学学生食堂的张立勇师傅是个自强不息的人,他一边做工一边学英语,“托福”考了630分的高分,还在进修北大的国际贸易专业。他的经历告诉我们( ) A.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B.自强是通向成功的阶梯 C.人生难免有挫折D.自强是进取的动力

贵阳市高一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II)卷

贵阳市高一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I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共20题;共40分) 1. (2分) (2019高三上·许昌月考)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二氧化硅可与NaOH溶液反应,因此可用NaOH溶液雕刻玻璃; ② 明矾溶于水可水解生成Al(OH)3胶体,因此可以用明矾对自来水进行杀菌消毒; ③ 可用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等对海水进行淡化; ④ 从海带中提取碘只需用到蒸馏水、H2O2溶液和四氯化碳三种试剂; ⑤地沟油可用来制肥皂、提取甘油或者生产生物柴油; ⑥石英玻璃、Na2O·CaO·6SiO2、淀粉、氨水的物质类别依次为纯净物、氧化物、混合物、弱电解质。 A . ③⑤⑥ B . ①④⑤ C . 除②外都正确 D . ③⑤ 2. (2分) (2018高一上·腾冲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食盐溶液静置会分层,上层比下层咸 B . “冰水混合物”是一种分散系 C . 黄河入海口处三角洲的形成与胶体性质有关 D . 电泳现象说明胶体带电 3. (2分) (2019高二下·揭阳期末)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中 B向AgI悬浊液中滴加NaCl溶液不出现白色沉淀更难溶的物质无法转化为难溶的物质 C 向KI溶液中滴入少量氯水和苯,振荡、静 置 溶液上层呈紫色I-还原性强于Cl- D向某溶液中滴加氯水后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A . A B . B C . C D . D 4. (2分) (2018高二下·黑龙江期末) 下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正确的是 A . VL 溶液中含 g,溶液中是 B . 将100mL 的NaCl溶液与200mL 的NaCl溶液混合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得到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 C . 实验室配制480mL 的硫酸铜溶液,应选取500mL容量瓶,称取 g胆矾配成500mL溶液 D . 标准状况下,aL 溶于1000g水中,得到的溶液密度为b ,则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5. (2分) (2019高一下·上海期末) 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A . 铁 B . 氯气 C . 二氧化碳 D . 氯化钾 6. (2分) (2018高二上·重庆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高一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高一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a—40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20题,共60分) 1、2004年2月22日是第35个“世界地球日”,我国确定的主题是“善待地球——科学发展”。下列行为中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采用“绿色化学”工艺,使原料尽可能转化为所需要的物质 B.大量开采地下水,以满足社会对水的需求 C.减少直至不使用对大气臭氧层起破坏作用的氟氯烃 D.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2、将下列物质按酸、碱、盐分类依次排列正确的是 A.硫酸、纯碱、石灰石B.盐酸、烧碱、氯化钙 C.二氧化碳、氢氧化钙、碳酸钠D.磷酸、氧化钙、醋酸钠 3、只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氢元素,这类化合物称氢化物。下列物 质不属于氢化物的是 A.H2O B.NaH C.H2SO4D.NH3 4、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Na2CO3+CaCl2===CaCO3↓+2NaCl B.Fe+CuSO4===Cu+FeSO4 C.2NaHCO3Na2CO3+CO2↑+H2O D.CaO+H2O===Ca(OH)2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基本物理量 B.1摩尔氢 C.每摩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基本微粒 D.物质的量是计算物质质量的物理量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 mol H2SO4的质量为98 g·mol-1 B.H2SO4的摩尔质量为98 g C.9.8 g H2SO4含有N A个H2SO4分子 D.6.02×1023个H2SO4分子的质量为98 g 7、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H2SO4的摩尔质量是98 B.2mol NO和2mol NO2含分子数相同 C.等质量的O2和O3中所含氧原子个数相同 D.等物质的量的CO和CO2中所含碳原子数相等

江苏省2021年高一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江苏省2021年高一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 1. (2分) (2018高一上·成都期中) 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5种分类标准中合理的有() ①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③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④根据氧化物中是否含有金属元素,将氧化物分为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 ⑤根据物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A . 5种 B . 4种 C . 3种 D . 2种 2. (2分) (2018高一上·宜昌期末) X原子转移2个电子给Y原子,形成化合物XY,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X被氧化了 B . X是氧化剂 C . Y发生了氧化反应 D . Y在反应中表现出还原性 3. (2分) (2018高一上·江津月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胶体不均一,不稳定 B . 胶体能通过半透膜

C . 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和胶体 D . 胶体能发生电泳是因为胶体带电 4. (2分) (2018高一上·台州月考) 下列物质中,其水溶液能导电又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 . SO2 B . 蔗糖 C . 空气 D . HNO3 5. (2分) (2016高一上·安徽期中)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含有NA个氦原子的氦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11.2L B . 含有0.1NA个CO32﹣的Na2CO3固体的质量为10.6g C . 标准状况下,aL的氧气和氮气的混合物含有的原子数为×NA D . 标准状况下,11.2LCCl4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6. (2分) (2016高一上·长春期中) 下列各组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电解质非电解质化合物 A H2SO4Cl2NaCl B NaOH酒精N2 C CuSO4水银CO2 D BaSO4蔗糖KClO3 A . A B . B C . C D . 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