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一上册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高一上册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化学时量:7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硝酸钾是一种无氯的氮钾复合肥,宜在种植水果、蔬菜、花卉时施用。

关于KNO3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从其阳离子看,属于钾盐B.从其阴离子看,属于硝酸盐C.它属于纯净物中的无机化合物D.因为含有氧元素,故它属于氧化物2.只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氢元素,这类化合物称为氢化物。

下列物质不属于氢化物的是()A.H2SO4B.HCl C.NaH D.H2O3.在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激光笔照射,会出现丁达尔效应B.将液体静置片刻,会出现沉淀现象C.所得胶体中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大于100 nmD.可用滤纸分离提纯得到氢氧化铁胶体4.下列各组关于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归类,完全正确的是()选项 A B C D电解质Fe NaCl溶液CaCO3HNO3非电解质C12H22O11(蔗糖)BaSO4SO2H2O5.下列物质的变化不能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是()A.氢氧化钠溶于水B.将硫酸溶于水C.氯化钠固体受热熔化D.蔗糖受热熔化6.下列物质中,能够导电的电解质是()A.Cu B.熔融MgCl2C.酒精D.蔗糖7.下列对有关物质的分类不正确的是()选项物质分类不同类物质A 干冰、白酒、加碘盐、食醋混合物干冰B CaO、H2O、P2O5、K2CO3氧化物K2CO3C HgO、NaOH、KCl、P4(白磷)化合物P4(白磷)D 铝、铁、锌、氧气还原剂锌8.春秋季节常出现大雾天气,对于这种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大雾是由于空气中的SO2超标造成的B.大雾可看作是一种分散剂为水的分散系C.大雾可看作是一种胶体分散系D.大雾是由于空气中的固体粉尘超标造成的9.在酸性的无色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HCO3-、Na+、Ba2+、SO2-4B.OH-、NO-3、Mg2+、Na+C.Al3+、Mg2+、SO2-4、Cl-D.MnO-4、SO2-4、K+、Na+10.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进行化学实验,按照左图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不亮,按照右图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亮,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 .NaCl 溶液是电解质B. NaCl 固体不导电,不是电解质 C .在NaCl 溶液中,水本身可以电离出大量的离子 D .NaCl 在水溶液中电离出了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11.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将鸡蛋壳在醋酸中溶解有气泡产生:CaCO 3+2H +===Ca 2++H 2O +CO 2↑B .向CuSO 4溶液中加入NaOH 溶液:Cu 2++2OH -===Cu (OH )2↓C .将Cu 丝插入AgNO 3溶液中:Cu +Ag +===Cu 2++AgD .向NaHCO 3溶液中逐滴加入Ba (OH )2溶液:HCO 3-+OH -===H 2O +CO 32- 12.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A .HCl ―→H 2B .Mg ―→Mg 2+C .Cl -―→AgCl D .CuO ―→Cu13.高纯的单晶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

2024-2025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详解

2024-2025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详解

成都七中高2027届高一化学阶段性考试(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Na 11C 12N 14O 16Mg 24S 32Cl 35.5Ca 40Cu 64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属于碱的是A.3NH B.223Cu (OH)CO C.2Mg(OH) D.23Na CO 2.下列粒子中,既具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A.HClB.2Zn +C.Cl -D.Mg3.制作豆腐过程一般有如图步操作,其中操作⑤CaSO 4或MgCl 2作凝固剂根据图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操作①与操作②的目的是为了更多的蛋白质溶解于水B.操作③属于固液分离,取其袋子内的固体作为操作④的原料C.在适宜温度下,操作⑤用MgCl 2,作凝固剂可使蛋白质沉淀D.操作⑥使豆腐“成形”,此过程主要发生的是物理变化4.下列关于电解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于水得到的溶液能导电的化合物都是电解质B.NaCl 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成Na +与Cl -C.硫酸溶液的导电性一定比醋酸溶液导电性强D.氧化镁虽然不溶于水,但是熔融状态下能发生电离,所以氧化镁是电解质5.Fe(OH)3胶体的胶团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胶体粒子的直径介于1~100nm 之间B.Fe(OH)3胶体带正电C.胶体能够稳定存在是因为吸附层微粒(即胶粒)存在静电斥力D.电泳现象出现的原因是:扩散层与吸附层分离,带正电的胶粒向阴极移动6.下列叙述正确的有①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②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均为纯净物③根据树状分类法分析,3MgSiO 属于正盐④不含金属阳离子的物质一定不是盐⑤根据能否产生丁达尔效应可将分散系分为胶体,溶液和浊液⑥硫酸钡,2Na O ,2CO 按顺序分类依次为电解质,电解质,非电解质⑦既有单质参加又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A.1个B.2个C.3个D.4个7.以下物质间的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①C→CO→CO 2②Fe→Fe 2O 3→Fe 2(SO 4)3③K 2CO 3→KCl→KNO 3④CaCO 3→CaO→Ca(OH)2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8.在强碱性无色透明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4NH +,2Mg +,24SO -,Cl -B.K +,3HCO -,3NO -,Na +C.4MnO -,Na +,24SO -,Cl- D.2Ba +,K +,Cl -,3NO -9.已知下述三个实验均能发生化学反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①将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②向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入几滴浓硝酸③将铜丝放入氯化铁溶液中.A.实验①中铁钉只做还原剂 B.实验②中Fe 2+既显氧化性有显还原性C.实验③中发生的是置换反应D.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Fe 3+>Fe 2+>Cu 2+10.导体是指电阻率很小且易于传导电流的物质。

安徽省合肥市第十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安徽省合肥市第十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合肥市第十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请把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上)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钱逸泰教授等以CCl 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时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

该成果发表在世界权威的《科学》杂志上,被科学家们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制造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B.金刚石属于金属单质C.制造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变化l 4是一种化合物2.已知NaCl 在不同的溶剂中可以形成不同的分散系:100克NaCl 溶解在水中形成无色透明的溶液(分散系①);100克NaCl 溶解在乙醇中形成无色透明的胶体(分散系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散系①中分散质的微粒直径介于1~100nmB.分散系②与云、雾为同一种类型的分散系C.分散系②中,不能透过滤纸D.两种分散系都有丁达尔效应3.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碱酸盐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A Ba(OH)2NaHSO 4NaHCO 3Al 2O 3CO 2B NaOHHCl NaCl Na 2O CO C Cu 2(OH)2CO3H 2S CaF 2MgO SO 2D KOH HNO 3CaCO 3CaO SO 34.以下物质能实现从“氧化物+H 2O→酸”直接转化的是( )A.NO B.SO 2 C.CuO D.CO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Cl 晶体中含有Na +、Cl -,所以NaCl 晶体能导电.B.CO 2溶于水能导电,所以CO 2是电解质C.BaSO 4难溶于水,BaSO 4是非电解质D.Cl 2的水溶液能够导电,但Cl 2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6.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H +、Ba 2+、、B.K +、Mg 2+、Cl -、OH -C.H +、Al 3+、OH -、D.Na +、K +、、7.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分类不正确的是( )A.化合物:干冰、冰水混合物、烧碱、小苏打B.同素异形体:活性炭、C 60、石墨、金刚石2-4SO -3NO 2-4SO -3NO 2-3COC.电解质:乙酸、氯化镁、氧化铝、食盐水.D.混合物:浓硫酸、纯净矿泉水、盐酸、大理石8.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稀硫酸滴在铜片上:Cu+2H +=Cu 2++H 2OB.氧化镁与稀盐酸混合:MgO+2H +=Mg 2++H2O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Ag +=Cu 2++AgD.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钡溶液Ba 2++=BaSO 4↓9.在水溶液中进行的下列反应,不能用离子方程式+H +=H 2O+CO 2↑表示的是( )A.Na 2CO 3+2HCl=2NaCl+CO 2↑+H 2OB.K 2CO 3+2HNO 3=2KNO 3+CO 2↑+H 2OC.2NaHCO 3+H 2SO 4=Na 2SO 4+2CO 2↑+2H 2OD.K 2CO 3+H 2SO 4=K 2SO 4+CO 2↑+H 2O10.生活中很多现象与化学反应有关。

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2)离子间能结合生成难电离物质时,则这些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3)离子间能结合生成挥发性物质时,则这些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4)离子之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则这些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5)还应注意题目是否给出溶液的酸碱性,在酸性溶液中除题给离子外,还应有大量H+;在碱性溶液中除题给离子外,还应有大量OH-。
A. 被玻璃割伤手后,先取出伤口里的玻璃片,再用稀过氧化氢溶液擦洗,然后敷药包扎
B. 加热试管时不小心发生烫伤,第一时间用冷水冲洗,再涂食盐(始终保持湿润)消毒降温
C. 温度计摔坏导致水银散落到地面上,应立即用水冲洗水银
D. 滴瓶中的滴管用后不用清洗,直接放到滴瓶中
【答案】C
【解析】
【详解】A.双氧水具有强氧化性,能使蛋白质变性而杀菌消毒,故A正确;
C. 所有可溶性酸和可溶性碱的反应D. 硫酸氢钠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H++OH-=H2O可以表示可溶性强酸或者可溶性强酸的酸式盐与可溶性强碱反应生成水和可溶性盐。
A. H++OH-=H2O不能表示所有酸与碱的中和反应,如弱酸醋酸与氢氧化钠不能用H++OH-=H2O表示,故A不选;
C.铁与氯化铜溶液反应中,发生置换反应,生成Fe2+和Cu,C正确;
D.难溶盐碳酸钙跟稀盐酸反应,方程式CaCO3+2H+=Ca2++H2O+CO2↑符合客观实际,满足拆分与守恒原则,D正确。
故选B。
16.离子方程式H++OH-=H2O所表示的反应可以是()
A. 所有酸和碱之间的中和反应B. 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之间的反应
D.在实验中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先用抹布拭去,然后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故D错误。

辽宁部分名校2024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答案

辽宁部分名校2024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第一节至第三节第一课时。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在日常烹饪中,我们经常使用各种调味品来增加食物的风味。

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 A.白砂糖B.菜籽油C.氯化钠D.乙醇2.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最小的是( ) A.NaOH 溶液B.有色玻璃C.泥浆水D.()3Fe OH 胶体3.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 ) A.新物质的产生 B.化合价的升降C.氧元素的得失D.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4.下列各组物质间的转化在一定条件下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A.22H H O →B.2NaOH H O →C.23NaOH Na CO →D.3CO NaHCO →5.下列各组物质不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 A.臭氧和氧气 B.冰和干冰 C.金刚石和石墨D.红磷和白磷6.钙及其部分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如图,下列四个反应中,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①B.②C.③D.④7.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 A.K +、3HCO −、Cl −B.Na +、OH −、24SO −C.2Cu +、3NO −、Cl −D.3Fe +、OH −、24SO −8.下列关于醋酸(3CH COOH )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醋酸是含氧酸B.醋酸是四元酸C.醋酸能用于去除水壶中的水垢D.醋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9.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其主要成分是硝酸钾(3KNO )、木炭(C )和硫黄(S ),爆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2222KNO 3C S K S N 3CO +++↑+↑ △。

高一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高一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高一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选择题1. 在自然界中,下列金属中哪个是不能溶解在HCl溶液中的?- A. 铝- B. 镁- C. 钠- D. 铁- 答案:B2. 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元素的原子量与元素的电子数有关- B. 元素的电子云与元素的尺寸有关- C. 随着元素周期数的增加,元素的键能越来越小- D. 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同一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答案:D3. 以下哪个公式能正确描述饱和溶液?- A. H2SO4(aq)- B. CH4(g)- C. NaCl(s)- D. H2O(l)- 答案:C简答题1. 请简要解释碱性溶液与酸性溶液的区别。

- 答案:碱性溶液指的是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低于水溶液的氢离子浓度,通常表现为pH值大于7。

酸性溶液指的是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高于水溶液的氢离子浓度,通常表现为pH值低于7。

2. 简要描述原子和分子之间的区别。

- 答案:原子是化学中最小的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分子是由两个或更多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形成的结构单元。

原子是化学元素的基本单元,而分子是化合物的构建基本单元。

计算题1. 某化合物由氧元素和碳元素组成,其分子量为44g/mol。

若其中含有6个氧原子,求该化合物中碳原子的个数。

- 答案:由分子量为44g/mol可知,该化合物由44g的质量组成。

假设其中的碳原子个数为x个,则44g - 6个氧原子的质量 = x个碳原子带来的质量。

根据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

因此,(44g - 6 * 16g) / 12g/mol = x。

化简得到x ≈ 2。

所以该化合物中碳原子的个数为2个。

2. 一元素化合物中含有15.2g的镁和19.2g的氧。

已知该化合物的摩尔质量为40.3g/mol。

求该化合物的化学式。

- 答案:根据该化合物的摩尔质量,可以得知该化合物的分子量为40.3g/mol。

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时量:60分钟分值: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C:12,N:14,S:32,Mg:24, Na:23, Cl-35.5)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将氯化钠、乙醇、碘分别从以下三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①氯化钠和水②乙醇和水③碘和水,宜采取的操作方法依次是………………………………………………()A. 蒸发、蒸馏、萃取B. 萃取、蒸馏、蒸发C. 蒸发、萃取、蒸馏D. 蒸馏、萃取、蒸发2、下列实验操作均要用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作用相同的是………………………()①溶解②过滤③蒸发④向容量瓶转移液体A. ①和②B. ②和④C. ③和④D. ①和④3、将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分类顺序排列,其中正确的是……()A、水银、干冰、硫酸、烧碱、食盐B、碘酒、冰、盐酸、火碱、食盐C、氢气、二氧化硫、硝酸、纯碱、胆矾D、铜、氧化铜、醋酸、石灰水、氯化铜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1 mol O2的质量为32 g/mol B.SO42-的摩尔质量是96 g/molC.1mol任何物质的质量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D.二氧化碳的摩尔质量是44 g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molH2O的体积是22.4LB.任何情况下,气体摩尔体积都是22.4L/molC.00C、101kPa时2g氢气的体积约为22.4LD.常温常压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是22.4L.6、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区别,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溶液呈电中性,胶体带有电荷B.溶液中溶质粒子能通过滤纸,胶体中分散质粒子不能通过滤纸C.溶液中通过一束光线没有特殊现象,胶体中通过一束光线出现明显光带D.溶液稳定,放置后不会生成沉淀;胶体不稳定,放置会生成沉淀7、用N A表示阿伏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11.2L氧气所含的原子数为N AB、1.8克NH4+中含有的电子数为0.1 N AC、常温常压下,48克O3 含有的氧原子数为3 N AD、2.4克金属镁变成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 N A8、人们会利用纳米级(1-100nm,1nm=10-9m)微粒物质制造出更加优秀的材料和器件,使化学在材料、能源、环境和生命科学等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湖南省长沙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湖南省长沙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时量:75分钟总分:100分(答案在最后)一、选择题(单选题,共14题,每题3分,共42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B.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C.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D.单质的种类多于元素的种类【答案】D 【解析】【详解】A .只含有一种物质的属于纯净物,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只含有氧元素,A 错误;B .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可能是不成盐氧化物,如CO 属于非金属氧化物但不属于酸性氧化物,B 错误;C .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可能为两性氧化物,如23Al O ,也可以是酸性氧化物,如27Mn O ,C 错误;D .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单质,存在同素异形体,单质的种类多于元素的种类,D 正确;故选D 。

2.下列关于胶体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胶体不均一、不稳定,静置后易产生沉淀;溶液均一、稳定,静置后不产生沉淀B.胶体粒子的直径较大,可以根据能否透过滤纸将胶体与溶液区分开来C.光线通过时,胶体能发生丁达尔效应,溶液则不能发生丁达尔效应D.只有胶状物如胶水、果冻类的物质才能称为胶体【答案】C 【解析】【详解】A.胶体属于介稳体系,外观特征较均一、较稳定,静置后不产生沉淀,故A 错误;B.胶体粒子的直径较大,可以根据能否透过半透膜将胶体与溶液区分开来,故B 错误;C.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特有的性质,光线通过时,胶体发生丁达尔效应,溶液则不能发生丁达尔效应,故C 正确;D.胶体有固溶胶和气溶胶液、溶胶之分,如雾属于胶体,故D 错误;故选C.【点睛】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丁达尔效应是区分溶液和胶体的一种物理方法。

3.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使无色酚酞试液呈红色的溶液中:Na +、K +、S 2-4O 、C 2-3OB.无色透明的溶液中:Cu 2+、K +、S 2-4O 、N -3O C.含有大量Ba(NO 3)2的溶液中:Mg 2+、N 4H +、S 2-4O 、Cl—D.使紫色石蕊试液呈红色的溶液中:Na +、K +、C 2-3O 、N -3O 【答案】A 【解析】【详解】A .使无色酚酞试液呈红色的溶液为碱性溶液,四种离子在碱性溶液中不发生任何反应,能大量共存,故A 正确;B .铜离子在溶液中呈淡蓝色,则无色溶液中不可能存在铜离子,故B 错误;C .硝酸钡溶液中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C 错误;D .使紫色石蕊试液呈红色的溶液为酸性溶液,酸性溶液中碳酸根离子与氢离子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D 错误;故选A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夏志成中学第一次月考
高一化学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总分45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能够用来鉴别BaCl2、NaCl 、Na2CO3三种物质的试剂是()
A.AgNO3溶液B.稀硫酸C.稀盐酸D.稀硝酸
2.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4g金属镁所含电子数目为0.2N A
B.16g CH4所含原子数目为N A
C.17gNH3所含质子数目为10 N A
D.18g水所含分子数目为18N A
3.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②39%的乙醇溶液⑧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A . 分液、萃取、蒸馏 B. 萃取、蒸馏、分液
C . 分液、蒸馏、萃取 D. 蒸馏、萃取、分液
4.在19世纪,化学家对氧化锆的化学式有争议。

经测定,锆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1,其氯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33。

若氧化锆中锆的化合价与氯化物中的相同,试判断氧化锆的化学式为()
A.ZrO2B.Zr2O C.Zr2O3D.ZrO 5.20℃时,KCl的溶解度为34g,若忽略固体溶解引起的溶液体积变化,则在该温度下,所配KCl溶液中K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可能是()
A.2mol/L B.3mol/L C.4mol/L D.5mol/L
6.有一真空瓶质量为m1,该瓶充入空气后质量为m2。

在相同状况下,若改为充入某气体A时,总质量为m3。

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29m2/m1B.29m3/m1
C.29(m3-m1)/(m2-m1)D.29(m2-m1)/(m3-m1)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2.4LN2含阿伏加德罗常数个氮分子
B.在标准状况下,22.4L水的质量约为18g
C.22g二氧化碳与标准状况下11.2LHCl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D.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相同
8.把NaHCO3和Na2CO3·10H2O混和物6.56g溶于水制成100mL溶液,其中
c(Na+)=0.5mol/L。

在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将溶液蒸干后,所得固体质量为()
A .2.93 g B.5.85 g C.6.56g D.无法确定9.粗盐中含可溶性CaCl2、MgCl2及一些硫酸盐,除去这些杂质的试剂可选用①Na2CO3、②NaOH、③BaCl2、④HCl ,加入的先后顺序可以是()
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
C.②③④①D.③②①④
10.下列实验操作均要用玻璃棒,其中玻璃棒作用相同的是()
①过滤②蒸发③溶解④向容量瓶转移液体
A.①和②B.①和③C.③和④D.①和④11.某种氢气和CO的混合气体,其密度是氧气的一半,则氢气的体积百分含量
为()
A.40%
B.46%
C.50%
D.54% 12.已知1.505×1023个X气体分子的质量为8g,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A.16g B.32g C.64g /mol D.32g /mol 13.已知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越大时,其溶液的密度越大,将90%和10%的两种H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A.大于50% B.等于50%
C.小于50% D.无法确定
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 mol H2O的质量为18g/mol
B.CH4的摩尔质量为16g
C.3.01×1023个SO2分子的质量为32g
D.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物质体积均为22.4L
15. 0.5L 1mol/L FeCl3溶液与0.2L1mol/L KCl溶液中的Cl-的数目之比()A.5:2 B.3:1 C.15:2 D.1:3
二、填空题
16.12.4gNa2X中含Na+0.4mol,则Na2X的摩尔质量是,X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17.VL硫酸铁溶液中含Fe3+mg,则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8.下列所含分子数由多到少的排列顺序是
A.标准状况下33.6LH2
B.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4mol的H2
C.20℃,45gH2O
D.常温下,16gO2,与14gN2的混合气体
E.含原子总数约为1.204×1024的NH3
19.化合物A中X的含量为40%,Y的含量为60%,化合物B中X的含量为25%,Y
的含量为75%。

已知A、B均只由X、Y两元素组成,若A的化学式为XY,则物质的量相同的A和B中所含Y元素的质量之比是。

20.已知某饱和NaCl溶液的体积为VmL。

密度为ρg/cm3,质量分数为w%。

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溶液中含NaCl的质量为mg。

⑴用m、V表示溶液物质的量浓度。

⑵用w、ρ表示溶液物质的量浓度。

⑶用C、ρ表示溶液的质量分数。

⑷用w表示该温度下NaCl的溶解度。

三、实验题
21.实验室中固体药品应放在瓶中,取用时块状固体用取,粉末状固体用取。

液体药品应放在瓶中,对于见光容易分解的溶液应放在色的瓶中。

22.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若采用俯视的方法量取20ml液体,则实际量取的液体的体积比20ml,若量筒中实际有20ml液体,而你读数时采用了俯视的方法,则读得的数据比20ml。

22.NaOH溶液中主要有Na+、OH-和H2O,在该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呈红色,你通过何种途径证明引起酚酞变色的微粒。

23.实验需要0.1mol/LNaOH溶液450ml,根据溶液配制中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⑴实验中除了托盘天平、烧杯、容量瓶外还需要的其它仪器有:
⑵根据计算得知,所需NaOH的质量为g
⑶下列操作对所配浓度有何影响(填写字母)
偏大的有;
偏小的有;
无影响的有。

A、称量用了生锈的砝码;
B、将NaOH放在纸张上称量;
C、NaOH在烧杯中溶解后,未冷却就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
D、往容量瓶转移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E、未洗涤溶解NaOH的烧杯
F、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G、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
H、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不到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四、计算题
24.将密度为1.84g/cm3、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成1000ml、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密度为1.20g/cm3的稀硫酸。

求:
⑴所需浓硫酸的体积;
⑵所需水的体积
25.在BaCl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的沉淀质量与原稀硫酸溶液的质量相同,则原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参考答案
1.B
2.C
3.C
4.A
5.D
6.C
7.C
8.A
9.B10.D 11.B 12.D13.A 14.C
15.62g/mol、1616.3m/112Vmol/L17.广口、镊子、药匙、细口、棕18.小、
大19. 分别以水、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钾做比较实验。

20.CBADE21.1∶2 22.⑴1000m/58.5Vmol/L⑵1000wρ/58.5 mol/L⑶(58.5C/10ρ)%⑷
100w/(100-w) g23. ⑴玻璃棒、胶头滴管、量筒。

⑵2.0⑶AC、BDEFH、G24.
⑴108.7mL⑵1000mL25. 4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