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晋察冀根据地感想
革命根据地参观学习体会

革命根据地参观学习体会我近日有幸参观了一次革命根据地,这次经历让我深受触动和启发。
在参观学习的过程中,我对于革命根据地的历史背景、伟大精神和深刻意义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下面是我的体会和感悟。
首先,革命根据地的历史背景让我对中国革命的艰辛和波折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在那个时代,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
穷苦的农民和工人阶级受到剥削和压迫,社会的不平等和不公正愈发严重。
为了实现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一代又一代的革命者为了理想奋斗、不息疲劳。
他们在这片土地上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为中国革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革命根据地的伟大精神让我深感敬佩和钦佩。
在参观学习过程中,我看到了革命先烈们的牺牲精神和奋斗精神。
他们舍生忘死,宁死不屈,坚持自己的信仰和理想,为人民的幸福和未来去奋斗。
他们无私奉献,甘愿舍弃家庭和亲情,为了人民的利益付出了一切。
他们忍受了饥饿、剥削和压迫,却从不气馁和退缩。
他们始终坚持真理,践行了自己的信仰,为后人做出了榜样和楷模。
再次,革命根据地的深刻意义让我对中国革命的意义和价值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和传播的所在。
在这片土地上,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为中国革命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他们不仅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进程,也为全世界的革命者树立了榜样和楷模。
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民族精神的宝贵遗产。
最后,参观学习革命根据地给了我很多启示和思考。
我意识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肩负着实现中国梦的历史任务。
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始终保持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坚定信仰。
我们要坚持奋斗,为了人民的利益和幸福去努力奋斗。
我们要传承革命先辈的精神,做新时代的有志青年,为实现中国强起来的伟大梦想而努力奋斗。
总之,这次参观学习革命根据地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了解革命根据地的历史背景、伟大精神和深刻意义,我对中国革命有了更加深入和全面的认识。
参观革命根据地个人观后感5篇

参观革命根据地个人观后感5篇参观革命根据地个人观后感1五一节又到来了,我怀着无比高兴的心情和爸爸一起回老家—-淮安刘老庄。
淮安是苏北的一个市,是尊敬的周恩来总理的故乡,不仅如此,这里人杰地灵,韩信以及西游记作者吴承恩都是淮安人。
而刘老庄则是一片圣洁的革命根据地,在这里埋葬着八十二位新四军烈士的遗骨,八十二位英雄,八十二位不朽的灵魂。
听爸爸说,这是新四军的一个连的官兵牺牲在这里,这些战士大多经过战火的锤炼,有的是曾随着毛主席和朱总司令一起经历过井冈山烽火,一起爬过雪山、走过草地的老红军,最后因为保卫人民的需要而驻守在附近,并保护着附近的黎明百姓。
1943年3月18日,一个美丽的春天,残忍的日本侵略者到刘老庄一带扫荡,带着上千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开到了刘老庄这里;那一刻,刘老庄不在拥有春天,而成了残酷的战场!为保护附近群众和当地党政机关的顺利转移,我们全连官兵在强敌面前坚定沉着,不畏严重伤亡,浴血奋战,从拂到黄昏全连苦战,最终在连续打退日伪军5次进攻并经过敌人的几次毁灭性的炮击后,终因众寡悬殊,全连指战员在弹尽粮绝后端起刺刀扑向敌群直至最后全部壮烈牺牲。
在战火结束后,当地老百姓在整理烈士的遗物的时候,看到了其中连部通讯员在火线入党申请书中,书中写道:“在党最需要的时候,我将把自己的生命献给党和人民,决不给我们党丢脸,绝不给中华民族丢脸!”当我迈着沉重的脚步漫步在八十二烈士陵园的,看到陵园里八十二棵象征着八十二位英雄的松树巍然屹立在我的面前,我知道今年是我们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的日子,我想我们国家的建立是多么不容易啊!打败了那么多的敌人,如果没有像他们一样的这么多人的牺牲和前赴后继,哪里能有我眼前这样美丽、平静的景色和繁荣的生活呢? 我们真是应该珍惜时间,好好学习!参观革命根据地个人观后感2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前往麻城烈士陵园参观学习,通过对陵园及馆藏的观瞻,我接受了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和深刻的人生洗礼。
革命根据地参观后感受分享

革命根据地参观后感受分享
近日,我参观了一处革命根据地,这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从中我深刻体会到革命的艰辛和伟大。
在参观过程中,我看到了革命烈士的遗物和照片,感受到了他们为了革命事业不畏牺牲的精神。
我听取了导游讲解,了解了当年革命先烈在这里进行的斗争和胜利,深刻感受到革命的伟大意义和历史意义。
在参观过程中,我看到了很多硬朗勇敢的革命武装力量,了解了他们为了革命事业和民族利益而不惜一切的牺牲和斗争。
在他们的影响下,我深刻认识到了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性,也更加坚定了自己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目标而努力的决心。
在参观结束后,我深深地感慨:革命先烈们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创造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我们要继承先烈的遗志,把自己的青春和力量贡献给祖国和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而不懈奋斗!
- 1 -。
晋察冀纪念馆观后感

晋察冀纪念馆观后感前几天去了晋察冀纪念馆,那可真是一场特别的体验,就像走进了一本鲜活的历史书里。
一进纪念馆,那种庄严肃穆的氛围就扑面而来。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各种历史照片,黑白的色调仿佛把我一下子拉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照片里的战士们,一个个眼神坚定,那目光就像能穿透照片,直直地钻进我的心里。
我当时就在想,他们得多勇敢啊,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还能奋勇作战。
再往前走,看到了很多当年战士们使用过的武器。
那些枪啊、炮啊,虽然看起来破破旧旧的,甚至有些锈迹斑斑,但我知道,这些可都是当年的“大功臣”。
它们见证了一场场激烈的战斗,说不定还在某个关键战役里发挥了扭转乾坤的作用呢。
我看着那些武器,就好像能看到战士们拿着它们冲锋陷阵的样子,耳边仿佛还能听到枪炮声“轰隆隆”地响。
馆里还有一些场景复原,这可太酷了。
有那种老百姓和战士们一起挖地道的场景,大家齐心协力,脸上虽然带着泥土,但眼神里充满了希望。
我想,这就是军民一心的力量吧。
还有模拟的战斗场景,看着那些栩栩如生的人偶,我感觉自己就像是个战地记者,站在旁边目睹着战斗的全过程。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听到旁边一个小朋友问他爸爸:“爸爸,这些叔叔为什么要打仗呀?”他爸爸就很耐心地回答说:“因为要把坏人赶跑,保护我们的国家和我们的家呀。
”这简单的对话让我特别有感触。
是啊,当年的战士们抛头颅、洒热血,不就是为了我们现在能有和平幸福的生活吗?我在纪念馆里慢慢地走着,心里满是敬佩。
那些晋察冀地区的英雄们,他们的故事就像星星一样,在历史的天空中闪闪发光。
他们可能是战场上冲锋在前的士兵,可能是在后方默默支援的老百姓,也可能是那些聪明机智的地下工作者。
不管是谁,他们都为了抗击敌人,为了我们的美好生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从纪念馆出来后,我感觉自己像是被注入了一股力量。
以前总觉得历史是很遥远的东西,但这次参观让我明白,历史就在我们身边,那些英雄的精神也应该在我们身上延续下去。
我想,我以后也要像他们一样,在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坚定、勇敢,不能轻易退缩。
晋察冀根据地

晋察冀根据地晋察冀根据地:中国革命的里程碑引言:晋察冀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建立起来的一片革命根据地。
这个根据地的建立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晋察冀根据地的历史背景、建立过程、组织体系以及对中国革命的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晋察冀根据地的历史背景晋察冀地区位于华北平原的东部,地势平坦,农业资源丰富。
然而,在抗日战争爆发前,晋察冀地区受到了帝国主义列强和封建政府的剥削和压迫。
当时的晋察冀地区人民生活贫困,民不聊生。
这种情况激发了当地人民对革命的渴望。
二、晋察冀根据地的建立过程中国共产党意识到晋察冀地区的革命潜力,决定在这里建立革命的根据地。
1937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在晋察冀地区开始了游击战争,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
随着游击战争的发展壮大,中国共产党逐渐在晋察冀地区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地方政权,并开始进行土地改革和农村包围城市的斗争。
1940年,晋察冀革命根据地正式宣告建立。
三、晋察冀根据地的组织体系晋察冀根据地以市委、县委为基层组织,形成了一套健全的组织体系。
市委、县委负责党的领导和指挥,各级政府负责经济建设和民生事务。
此外,晋察冀根据地还建立了农民协会、妇女组织、青年团等各类群众组织,发挥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四、晋察冀根据地对中国革命的影响晋察冀根据地的建立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晋察冀根据地为中国共产党提供了一个实践的舞台,使得党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其次,晋察冀根据地建设的成功,为其他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再次,晋察冀根据地的建立推动了全国抗日战争的发展,为最终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作出了重要贡献。
结论:晋察冀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在多年的抗战斗争中,晋察冀地区的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建立了一个充满活力的根据地。
晋察冀根据地的建立不仅给当地人民带来了福祉,也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晋察冀根据地的经验和教训对今后的革命运动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并对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晋察冀边区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抗日根据地

晋察冀边区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抗日根据地晋察冀边区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抗日根据地之一。
它位于华北地区,包括山西省晋中市、河北省石家庄市和河北省邢台市。
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和政治力量的重要阵地。
下面将从军事、政治和经济发展三个方面来详细介绍晋察冀边区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性。
首先,晋察冀边区在军事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抗日战争初期,这里成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的重要训练基地。
八路军和新四军在这里组织起来,接受了严格的军事训练,并逐渐成长为了强大的抗日武装力量。
晋察冀边区山地众多,地势险要,为抗日军队提供了优越的战略地理条件。
八路军和新四军在这里进行了大量的游击战和运动战,对日本侵略者实施了有效的打击,保护了中国人民的安全和利益。
其次,晋察冀边区在政治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这里建立了完整的地方政权,创办了抗日民主政府,为广大农民和工人提供了实现自我管理的机会。
边区政府以毛泽东等共产党领导人为中心,实施了一系列革命措施,包括土地改革、劳动争取、妇女解放等,改革了农村和城市的社会结构,提高了人民的政治觉悟和组织能力。
边区政府还广泛开展抗日宣传和教育活动,号召民众积极参与抗日工作,加强抗日统一战线,形成了强大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最后,晋察冀边区在经济发展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边区政府积极进行抗日经济建设,推行了一系列的农村合作化措施,改善了广大农民的生活状况,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
边区政府还鼓励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农村工厂和合作社的建设,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边区政府还成立了晋察冀边区产业银行,为经济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为军队和民众提供了物资保障。
综上所述,晋察冀边区在中国抗日战争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它在军事、政治和经济发展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它为全国的抗日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力量的坚实后盾。
晋察冀边区的抗日斗争精神和经验为整个中国的抗日战争做出了重要示范,对于最终战胜日本侵略者、赢得胜利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观八路军驻晋办事处的感想

参观八路军驻晋办事处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体验,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感想:
1.深切缅怀英勇抗战岁月:参观八路军驻晋办事处让我更深切地缅怀起那段英勇而艰苦的
抗战岁月。
这些办事处曾经是八路军在晋察冀边区进行抗日斗争的重要基地,他们为保卫国家的独立和自由作出了巨大牺牲。
2.感受历史的沉重与严峻:参观时,我对当时抗日斗争的残酷性和艰难性有了更加深刻的
认识。
看到陈列的照片、文物和实物,我能够感受到八路军战士面对敌人侵略时的坚强和无畏,以及他们为民族解放所做的奉献。
3.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参观八路军驻晋办事处激发了我对祖国的热爱和珍惜。
通过了解八
路军的艰苦奋斗和英勇抗争,我对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并且对我们现在所拥有的幸福生活感到格外珍惜。
4.反思和思考:参观过程中,我不仅回顾了历史,还反思了八路军为何能在艰苦的环境下
坚持战斗,并最终取得胜利。
这让我思考个人责任和奉献精神的重要性,以及当今时代中我们应该如何为社会发展、为国家的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
5.激励与致敬:参观八路军驻晋办事处激励着我,使我更加崇敬八路军战士和所有为抗战
付出生命的英雄。
他们的牺牲和奉献精神是我们学习和效仿的楷模,值得我们铭记和致敬。
总之,参观八路军驻晋办事处让我更加珍视和感激那段伟大的历史,也激发了我对国家、社会和个人责任的思考。
这样的参观经历提醒我们要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并以英雄们的奋斗精神为榜样,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观照金红色教育基地心得体会范文(精选)

参观照金红色教育基地心得体会范文(精选)篇一:近日,我参观了照金红色教育基地,深深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走过的路程和我们民族近代史的苦难和荣耀。
在这里,我领略到了晋察冀边区时期革命先烈们的英勇事迹和那段波澜壮阔的抗日斗争历程,内心深受感动。
照金红色教育基地坐落在原晋察冀根据地的核心区域照金县,距离石家庄市约百余公里,是全国重点红色旅游景区和革命纪念地。
我们一行人听取了讲解员详细的介绍,走访了照金县和修正镇周边的革命历史遗迹。
我们登上了武英殿,观看纪录片《打破围剿》。
看着场面逐步升温,先进指战员们固若金汤,荡涤着心灵,我们无不热泪盈眶。
在红二十五军的阵亡烈士陵园,我们向革命先烈们献上花篮,深深地感受到了无私奉献、忠诚担当的革命精神所带给我们的启示。
参观结束后,我思考着如何融合这些精神所换来的宝贵财富与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
让我们懂得感恩与坚定信仰,将革命精神在生活和工作中延伸和表现出来,为实现中国梦打下坚实的基础。
照金红色教育基地接受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心血和牺牲,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历史遗产。
我相信,通过参观基地,我们可以更好地学习和继承中国共产党的优秀传统和优良精神,始终不忘初心,牢记历史,勇往直前。
篇二:近日,我有机会参观了照金红色教育基地,深入了解了晋察冀边区时期革命先烈们的崇高精神和他们为了人民利益而不懈奋斗的历程。
在这里,我领略到了中国共产党建党的历史和伟大事业的无限光辉。
照金红色教育基地位于原晋察冀根据地的核心区域,是全国重点红色旅游景区和革命纪念地。
这里有历史上著名的石家庄保卫战、打擂台、晋西北暴动、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等革命斗争遗址。
在红洼堡村的工农红军起义旧址,我们看到了当年革命先烈们所留下的建筑遗迹,‘一切从群众中来’的伟大号召,革命先驱勇往直前的高尚品质以及革命士气昂扬的英姿飒爽。
在红二十五军的黄岘岭战斗纪念馆,我们通过观看实景模拟、抗日武器模型和珍贵档案资料等多种方式,深刻了解了我国革命战争时期的控制日军道路和打破围剿斗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观晋察冀根据地感想
怀着崇敬的心情,我们参观晋察冀根据地的旧址。就是在这样狭
小、简陋的旧房子里,聂荣臻元帅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雄才
大略,运筹帷屋,决胜千里,指挥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就是在这小油
灯下,他们写下了一篇又一篇决定中国革命方向、指导中国革命的光
辉著作,在这里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人民共和
国的坚定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
伟大历史篇章
抗日战争时期,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武装在华北同蒲路以东,津浦
路以西,正太、石德路以北,张家口、承德以南广大地区创建了第一
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中共中央和毛泽东誉之为
“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及统一战线的模范区”。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挺进华北
抗日前线。9月25日,首战平型关,歼敌近千人,取得了抗战开始
后的第一个胜利。10月,一一五师主力由五台山南下晋西南,开始
创建晋西南根据地。第一一五师一部及军政干部共约3000余人,在
政委聂荣臻率领下留驻五台山地区,着手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他们
开展游击战争,收复敌占城镇,很快在平绥、正太、同蒲、平汉路之
间的晋察冀边区形成了敌后抗日根据地。11月7日,根据中共中央、
中央军委的命令,以阜平、五台为中心的晋察冀军区成立,聂荣臻任
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下辖四个军分区。11月下旬,粉碎了日军2万
余人的八路围攻,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发展到30多个县。
1938年1月10日,晋察冀边区军政民代表大会在河北阜平召开,
会议经过民主选举,成立了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宋劭文为主任委
员,胡仁奎为副主任委员。这是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敌后统一战线性
质的抗日民主政权。
1937年10月,共产党员吕正操率国民党东北军一部在河北晋县
誓师抗日,部队改编为人民自卫军。1938年4月,人民自卫军与河
北游击军配合,粉碎了日军对冀中的第一次“扫荡”,奠定了扩大和
巩固冀中抗日武装及根据地的基础。同年5月,冀中省委成立,黄敬
为书记。同时,人民自卫军与河北省游击军合编为八路军第三纵队,
并成立冀中军区,吕正操任司令员,王平任政治委员。同时成立冀中
区统一的政权领导机关——冀中区政治主任公署,吕正操任主任。冀
中抗日根据地初步形成。
1938年2月,根据毛泽东指示,晋察冀军区派第一军分区邓华
支队向北平以西地区发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政权。5月,晋西北的
八路军宋时轮支队和邓华支队合编为八路军第四纵队,宋时轮为司令
员,邓华为政治委员。6月,第四纵队向冀东挺进,策应、配合了冀
东20余县20余万人的武装起义,为冀东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奠定了基
础。
1938年11月,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成立,彭真任书记。不久,
彭真奉调延安,由聂荣臻任书记。到1938年底,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共辖70余县,拥有居民1200万,武装力量约10万人。
这次参观回来,我突然有一种强烈的学习欲望,要好好学习中国
的历史,学习党的历史,学习党的一些基础理论,同时要学习一些新
的方针政策,新的事务,与时俱进,用知识和文化来武装自己,永葆
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我们还要按照《党章》要求,发扬革命光荣传统,以革命精神教
育和引导我们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
促和谐的文明风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牢坚实的思想道德基
础,紧紧抓住提高人的素质这个核心,以丰富的道德实践引领社会风
尚,以良好的文明素养保证和谐稳定,从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人的
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