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管网计算书

排水管网计算书
排水管网计算书

华北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排水管网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广宁县排水管网设计

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17年 6月 17 日

目录

一、设计资料

二、设计方案

(一)排水体制的选择

(二)检查井的设置原则

三、计算各区污水计算

(一)一区污水量的计算

(二)二区污水量的计算

(三)公共建筑污水设计流量(火车站)(四)工业废水设计流量

四、污水管网定线

五、污水管道设计参数

六、雨水设计

(一)主要设计参数

(二)管渠定线

(三)雨水干管水力计算

(四)雨水管渠的敷设方式、管材、接口及基础

七、参考资料

八、设计成果图(见附图)

排水管网设计计算说明书

一、设计资料:

1、城市规划资料

城区总体规划图一张,1:10000。图上标有间隔1.0m的等高线,城市区域的划分、工厂及大型独立性公共建筑物的位置如图所示。

2、用水资料

人口密度及生活污水排放量见表1;火车站污水量为320 m3/d,均匀排出;城区工业企业分布及用水量情况见表2。

表1人口密度及排水量

区域人口密度(人/公顷)污水量标准(L/人·d)

铁路以南130 145

铁路以北100 125

表2

工厂名称

工人数

生产用水量(m3/d)用水时间高温车间一般车间

A 120 260 3500 全天均匀使用

B 80 136 2500 8~24点均匀使

C 94 187 3000 全天均匀使用

D 0 150 1800 8~16点均匀使

备注水质与生活饮用水相同,水压无特殊要求。淋浴人数高温车间按85%

计,一般车间按70%计。

3、城市自然状况

①城区土壤种类为粘质土。地下水水位深度为15m。年降水量为936mm。

城市最高温度为42℃,最低温度为0.5℃,年平均温度为20.4℃。夏季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冬季主导风向为北风和东北风。

②城区中各类地面与屋面的比例(%)见表3。

表3

各类屋面混凝土与沥青路面碎石路面非铺砌土路面公园与绿地

0.3 0.4 0.1 0.1 0.1

4、水文资料

①河流历史最高洪水位为98.4m,97%保证率的枯水位为86.5m;常水位为

92.3m。最大流量为3500m3/s,97%保证率的枯水期流量为120m3/s,多年平均流量为680m3/s。流速为1.5~5.2m/s。最低水位时河宽64m。河水水温最高为30℃,最低为2℃。

②设计暴雨强度公式为:2154(1+0.55lgP)(t+8)0.68

二、设计方案

(一)、排水体制的选择

1.采用直排式合流制排水体制:管渠系统的布置就近坡向水体,分若干个排水口,混合的污水不经处理和复用直接就近排入水体。

这样虽然方案简单、极大地降低了管网建设费用,但无法达到任务书中“防止某江水质的进一步恶化,推进该市经济的持续发展”的目标,因此不选择该种方案。

2.采用全处理式合流制排水体制:将污水雨水用同一管渠系统收集并全部送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这样虽然将污水全部处理,对环境保护较为有利,但建设费用较高,且这样管渠过水断面很大,而在晴天时流量小,流速低,往往在管底形成淤积,会给管理、运行、维护带来诸多不便。《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中2.2.4规定:“合流制排水体制适用于条件特殊的城市,且应采用截流式合流制。”所以不采用以上两种合流制。

3.采用截流式合流制排水体制:在早期直排式合流制排水系统的基础上,临河岸边建造一条截流干管,同时,在截流干管处设溢流井,并设污水厂,晴天和初雨时,所有污水都排送至污水厂,经处理后排入水体;当雨量增加,混合污水的流量超过截流干管的输水能力后,将有部分混合污水经溢流井溢出直接排入水体。

这样在同一管渠内排除所有的污水,管线单一,管渠总长度减少,造价降低,对管网系统的管理水平要求较低,同时可以减少直接进入河流的污水量,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污染。

环境保护方面,由给定的暴雨强度公式可知该城镇年降雨量较大,因此在雨季降雨强度大或历时过长时,部分雨污水混合后直接排入水体,造成水体的周期性污染;在暴雨径流之初,原沉淀在合流管渠的污泥被大量冲起,经溢流井溢人水体。另外造价方面,截流管、污水处理厂的设计规模都比分流制排水系统大,

截流管的埋深也比单设雨水管渠的埋深大。在维护管理上,晴天时合流制管道中为部分流,流速较低,易于产生沉淀;并且晴雨天进入污水厂的水量变化很大,,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管网的运行管理费用。从水质的角度看,分流制与合流制有各自的适用条件:在环境卫生较好的地区,分流制带来的污染物更少,更适合采用分流制;反之,采用合流制的同时对溢流水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也不失为一种可选方案,这里由于该城镇地处青藏高原,可以认为其环境卫生较好,其开发强度、工业发展程度较经济发达地区低。综合考虑以上各点,这里不采用截留式合流制。

4.不完全分流式排水体制:只设有污水排水系统,没有完整的雨水排水系统。污水通过污水排水系统,处理后排入水体,而雨水沿天然地面,街道边沟,水渠等排泄。

从而投资节省,且旱季、雨季进入污水厂的都是纯污水,污水厂运行更加稳定、高效。这种体制适用于地形适宜,有地面水体,可顺利排泄雨水的城镇。发展中的城镇,为了节省投资,可以先建污水系统,再完善雨水系统。比较经济,但需具有有利地形时才能采用。在新建城市中,初期可采用不完全分流制,先解决污水排除问题。随着城市的发展,道路逐渐完善,雨水管也建设起来,改为完全的分流制,这样分期建设排水系统,有利于城市的发展。该城镇暴雨强度较大,为更好地保障雨水的顺利排除,减小街道受淹的可能性,这里不采用不完全分流制。

5. 半分流制(截流式分流制):这种体制既有污水系统,又有雨水系统,与完全分流制不同的是在雨水系统中增设雨水跳越井,再与污水系统连接。

这种系统具有把初期雨水引入污水系统的功能,小雨时,雨水与污水一同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大雨时,超出污水管道输送能力的雨水由跳越井排入水体。这种排水体制环境卫生条件好,能有效保护水体免受污染。

但某江已遭受严重污染,当降雨强度过大或历时过长时,部分污水将随过量的雨水排入受纳水体。为更好、更快、更有效地改善某江的水环境,这里不选择采用办分流制。

6. 完全分流制排水系统:既有污水排水系统,又有雨水排水系统。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通过污水排水系统排至污水厂,处理后排入水体;雨水通过雨水排水系统直接排入水体。

其环保效益及卫生条件较好,新建城市一般采用完全分流制。同时,旱季、雨季进入污水厂的都是纯污水,可使污水厂运行更加稳定、高效;另外,分流制形式比较灵活,较易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且符合城市卫生要求,在国内外均有较为广泛的应用。维护管理方面,分流制系统可保持管内流速,不致发生沉淀;流入污水厂的水量、水质较合流制小得多,进而更加易于控制管理。

我国《室外排水设计规范》规定,排水体制的选择,应根据城镇的总体规划,结合当地的地形特点、水文条件、水体状况、气候特征、原有排水设施、污水处理程度和处理后出水利用等综合考虑后确定。新建地区的排水系统宜采用分流制。本设计综合考虑当地的经济状况,坚持最大可能地排出污水和雨水,不影响城市的安全,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的原则,此地区排水管网体质采用雨水污水分流式体制。

(二)、检查井的设置原则

为便于对管渠系统做定期检查和清通,必须设置检查井。检查井的位置,

应设在管道交汇处、转弯处、管径或坡度改变处、跌水处以及直线管段上每隔一

定距离处。检查井由井底(包括基础)、井身和井盖(包括盖底)3部分组成。另

外,由于污水管道中污水流量逐渐增加,管径增加较大,且污水输送主要依靠重

力,因此当有支管接入或者坡度、管渠尺寸发生变化时,不得采用弯头连接,必

须采用检查井连接。检查井在直线管段的最大间距应根据疏通方法等具体情况确

定,一般宜按《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规定取值。接入检查井的

支管(接户管或连接管)管径大于300mm时,支管数不宜超过3条,对于可能被淹没

的地区必须要密闭检查井。此外,接入泵站以及倒虹吸管之前一定直线距离上的

检查井需要加设沉泥槽。

通过对《给排水标准图集合订本S2-2002(下)》第八页排水检查井部分的查

阅,可以得出污水主干管沿线各检查井的井径如下表:

节点编号W2 W3 W4 W5 W6 W7 W8 W9 W1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250 1250 检查井井径

(mm)

选用以上井径的圆形砖砌污水检查井(盖板式)。Ф1000mm圆形砖砌污水检

查井(盖板式)标准图见《给排水标准图集合订本S2-2002(下)》第二十一页,

Ф1250mm圆形砖砌污水检查井(盖板式)标准图见《给排水标准图集合订本S2-2002(下)》第二十五页。

三、计算各区污水量

(一)一区污水量的计算

1、生活污水量

Q=232.41×100×125÷86400=33.62L/S

变化系数Kz=2.7÷33.620.11=1.83

所以Q1=Q·Kz=61.67L/S

2 、工业污水量

企业生污用水量

Q1’=94×35×2.5÷86400+187×25×3÷86400+94×60×0.85÷3600+187×0.7×

40÷3600 =3.04L/s 企业生产污水量

Q2’’=3000×0.9=2700m 3/d=31.25L/s

故企业总污水量为Q2=Q1’+Q2’’=33.29 L/s 比流量q A = Q A ÷A =0.409 L/(s*hm 2)

(二)二区污水量的计算

1 、 生活污水量:

二区总人口数约为10万人,人口密度为110人/公顷,污水量标准为145人/d , Q1’=145×841.41×110÷86400=155.33L/s 变化系数k z =2.7÷155.330.11=1.55 所以Q1=1.55×155.33=240.76L/s 2 、 企业污水量:

工厂A 、B 、D 总的污水量为(42.091+29.55+21.01)×0.9=83.39L/s 故总的污水量为240.76+83.39=324.15L/s

则比流量q A =Q A /A= 0.385L/(s*hm 2)

(三)公共建筑污水设计流量(火车站)

取火车站用水量320 m 3/d 。

4Q =320÷86.4=3.70 L/s

(四)工业废水设计流量

由设计资料知,A 、B 、C 、D 四个工厂最大排水量分别为:3500m3/d ,2500 m3/d ,3000m3/d ,1800m3/d 。 所以:

)

/(51.403600241000

35002s L Q A =??=

)

/(40.433600161000

25002s L Q B =??=

)

/(72.343600241000

30002s L Q C =??=

)

/(50.62360081000

18002s L Q D =??=

变化系数1Z K 取值范围1.3~2.3,

列公式计算:

???

??

??=3

.17.23

.211.0d Z Q K

10001000

55≥∠∠≤d d d Q Q Q 根据上式,可求得变化系数。 四、污水管网定线

在城镇(地区)总平面图上确定污水管道的位置和走向,称为污水管道系统的定线。管道的定线一般按主干管、干管、支管顺序依次进行。定线的原则是充分利用地形,采用重力流排除污水和雨水,应尽可能在管线较短和埋深较小的情况下,让最大流域的污水自留排出。

污水主干管的定线,污水主干管的走向与数目取决于污水厂和出水口的位置和数目。此设计城区南部有一条河流,可在河流下游处设一个污水厂,则只需沿着河流敷设一条主干管。

污水干管布置成树状网络,一般沿城市道路布置,部分干管以排放大量工业废水的工厂为起端,除了能较快发挥效用外,还能保证良好的水力条件。

此设计中城市污水管网的布置如图(污水管网平面布置图)所示。

一区街坊面积表

一区污水干管设计流量计算表

街坊编号

街坊面积Ai(ha)

街坊编号

街坊面积Ai(ha)

1 7.13 1

2 3.15 2 13.61 1

3 14.33 3 4.08 1

4 15.53 4 4.1 1

5 2.7 5 5.24 1

6 14.42 6 1.42 1

7 6.39 7 17.0

8 18

5.35 8 7.86 19 7.98 9 3.76 20 3.35 10

6.69 21 14.71 11

3.12

分区 管段

编号

居民生活污水日平均流量分配

管段设计流量计算

二区街坊面积表

二区污水干管设计流量计算表

本段

转输 流量L/s 合计流量L/s 总变

化系数

沿线 流量L/s 集中流量

设计

流量

L/s

街坊面积(hm2) 比流量 L/(s*h m2) 流量L/s 本段L/s 转输

L/s

一区

47-56 7.13 0.459 13.29 13.29 13.29 2.03 26.98 26.98 46-45 4.39 4.39 4.39 2.3 10.10 10.10 45-56 7.24 7.24 7.24 2.17 15.71 15.71 56-44 6.01 6.01 6.01 2.22 13.34 13.34 55-53 4.40 4.40 4.40 2.3 10.12 10.12 54-53 10.05 10.05 10.05 2.09 21.00 34.72 55.72 53-52 5.86 5.86 5.86 2.22 13.01 34.72 47.73 51-50 6.35 6.35 6.35 2.18 13.84 13.84 50-52 1.10 1.10 1.10 2.3 2.53 2.53 52-48 5.90 5.90 5.90 2.22 13.10 34.72 47.82 49-48 4.80 4.80 4.80 2.3 11.04 11.04 48-44 4.63

4.63 4.63 2.3 10.65 3.7 34.72 49.07

44-43

81.28 81.28 81.28 1.62 131.67 34.72

166.3

9

街坊编号

街坊面积Ai(ha) 街坊编号 街坊面积Ai(ha) 街坊编号 街坊面积Ai(ha) 街坊编号 街坊面积Ai(ha) 1 5.7 13 10.10 25 10.61 37 17.44 2 6.62 14 10.89 26 11.65 38 23.42 3 3.19 15 11.27 27 15.81 39 15.10 4 10.22 16 11.32 28 12.45 40 13.45 5 2.57 17 7.32 29 6.3 41 21.88 6 2.94 18 7.28 30 13.08 42 23.38 7 2.8 19 7.75 31 21.00 43 23.55 8 3.64 20 13.10 32 21.77 44 20.61 9 5.9 21 13.16 33 21.94 45 25.19 10 9.83 22 13.16 34 18.32 46 18.32 11 12.45 23 10.61 35 24.11 47 17.08 12

6.94

24

13.53

36

17.23

48

管段

居民生活污水日平均流量分配

管段设计流量计算

本段

转输 流量L/s 合计流量L/s 总变化系数 沿线 流量L/s 集中流量

设计流

量 L/s 街坊面

积(hm2)

比流量 L/(s*h m2) 流量

L/s

本段

L/s

转输

L/s

1-2 15.51 0.385 5.99 5.97 5.97 2.22 13.26 13.26 2-3 6.05 6.05 2.21 13.38 13.38 3-4 2.48 2.48 2.3 5.71 5.71 5-6 2.29 2.29 2.3 5.28 62.50 67.78

6-7 3.78 3.78 2.3 8.69

62.50 71.19 7-14 4.80 4.80 2.3 11.03

62.50 73.53 13-12 2.67 2.67 2.3 6.15 6.15 12-11 3.89 3.89 2.3 8.95 8.95 11-10 4.19 4.19 2.3 9.63 9.63 10-9 4.34 4.34 2.3 9.98 9.98 9-8 4.36 4.36 2.3 10.02 10.02 8-7 2.82 2.82 2.3 6.49 6.49 7-14 12.46 0.385 4.81 2.80 2.80 2.3 6.45 6.45 23-22 7.75 0.385 2.99 2.98 2.98 2.3 6.86 6.86 22-21 5.05 5.05 2.26 11.41 11.41 21-20 5.07 5.07 2.26 11.45 11.45 20-19 5.07 5.07 2.26 11.45 11.45 19-18 4.09 4.09 2.3 9.41 9.41 18-17 5.21 5.21 2.25 11.71 11.71 17-16 4.09 4.09 2.3 9.41 9.41 16-15 4.49 4.49 2.3 10.32 10.32 15-14 6.08 6.08 2.21 13.45 13.45 14-24 6.3 0.385 2.43 2.42 2.42 2.3 5.57 62.50 68.7 33-32 5.04 5.04 2.26 11.38 11.38 32-31 8.09 8.09 2.14 17.31 17.31 31-30 8.38 8.38 2.14 17.93 17.93 30-29 8.45 8.45 2.13 17.99 17.99 29-28 7.05 7.05 2.18 15.37 15.37 28-27 9.29 9.29 2.11 19.59 19.59 27-26 6.63 6.63 2.19 14.53 14.53 26-25 6.71 6.71 2.19 14.70 14.70 25-24 9.02 9.02 2.12 19.12 19.12 24-34 5.81 5.81 2.22 12.91 62.50 75.41 42-41 5.18 5.18 2.25 11.65 11.65 41-40 8.43 8.43 2.14 18.04 18.04 40-39 9.00 9.00 2.12 19.07 19.07 39-38 9.07 9.07 2.12 19.22 19.22 38-37 7.94 7.94 2.15 17.07 17.07 37-36 9.69 9.69 2.10 20.36 20.36

36-35 7.05 7.05 2.18 15.37 15.37 35-34 6.57 6.57 2.19 14.39 14.39 34-43 6.57 6.57 2.19 14.39 43.4062.50 120.39

五、污水管道设计参数

1、设计充满度

最大设计充满度

管径D或渠道高度H(mm)最大设计充满度h/D或h/H

200-300 0.55

350-450 0.65

500-900 0.70

≥1000 0.75

2、设计流速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规定,污水管渠在设计充满度下最小设计流速为0.6m/s,通常,金属管道的最大设计流速为10m/s,非金属管道的最大设计流速为5m/s 。

3、最小设计坡度

规范规定,管径为200 mm的最小设计坡度为0.004;管径为300 mm的最小设计坡度为0.003;较大管径的最小设计坡度由最小设计流速保证。

4、最小管径

在街区和厂区内最小管径为200 mm,在街道下的最小管径为300 mm。

5、污水管道埋设深度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规定:无保温措施的生活污水管道或水温与生活污水接近的工业废水管道,管底可埋设在冰冻线以上0.15m,由所给设计资料可知,该地区的最小覆土厚度为0.7米。

一般在干燥土壤中,最大埋深不超过7~8m ;在多水、流砂、石灰岩地层中,一般不超过5米。

6、污水管道的衔接

污水管道在检查井中管段衔接,设计时必须考虑检查井的上游管段和下游管段衔接的高程关系。衔接时必须要遵循两个原则:其一,避免上游管段形成回水,造成淤积;其二,在平坦地区应尽可能提高下游管段的标高,以减少埋深。

管道常用的衔接方法有两种:一为水面平接,二为管頂平接。

由于该城区地形较为平坦,所以采用水面平接法。

7、管道在街道上的位置

污水干管一般沿城市道路复制不宜设在交通繁忙的快车道下和狭窄的街道上,也不宜设在无道路的空地上,而通常设在污水量较大的或地下管线较少一侧的人行道绿化带或慢车道下。道路宽度超过40m 时,可考虑道路两侧各设一条污水管,以减少连接支管的数目及其他管管道的交叉,并便于施工检修和维护管理。

8、管道材料的选择

管道材料选用钢筋混凝土圆管,污水在管道中采用非满管流,粗糙系数n=0.014。

污水管网水力计算

一区

管段编号

管段长

度L(m) 设计流量

q(L/s)

管径

(mm)

管段坡度

I(%。)

管内流速

v(m/s)

充满度

降落量

IL(m)

h/D(%) h(m)

1 2 3 4 5 6 7 8 9 46-45 45.15 9.54 200 0.004 0.24 0.34 0.14 0.18 45-56 41.04 14.62 200 0.004 0.37 0.43 0.17 0.16 47-56 69.04 25.35 300 0.003 0.42 0.55 0.33 0.21 56-44 32.66 12.43 200 0.004 0.31 0.43 0.17 0.13 55-53 37.33 9.55 200 0.004 0.24 0.34 0.14 0.15 54-53 66.61 48.83 350 0.0015 0.70 0.51 0.36 0.10 53-52 28.41 41.32 300 0.003 0.69 0.55 0.33 0.09 51-50 69.81 13.07 200 0.004 0.33 0.41 0.16 0.28 50-52 18.51 2.40 150 0.0011 0.08 0.25 0.08 0.02 52-48 86.02 41.39 350 0.0013 0.59 0.44 0.31 0.11 49-48 35.96 10.15 200 0.004 0.25 0.36 0.14 0.14 48-44 85.23 42.15 350 0.001 0.60 0.45 0.32 0.09

管段编号

标高(m)

埋设深度(m) 地面水面管内底

上端下端上端下端上端下端上端下端

1 10 1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47-56 102.21 102.37 101.65 101.47 101.51 101.33 0.7 1.04

46-45 102.37 102.11 101.47 101.31 101.30 101.14 1.07 0.97 45-56 102.11 101.72 101.31 101.1 100.98 100.77 1.13 0.95 56-44 101.67 101.78 101.1 100.93 100.97 100.8 0.7 0.98 55-53 101.93 101.79 100.93 100.79 100.78 100.64 1.15 1.15 54-53 101.47 101.79 100.79 100.43 100.69 100.33 0.78 1.46 53-52 101.79 101.59 100.43 100.1 100.34 100.01 1.45 1.58 51-50 102.41 101.75 100.1 99.94 99.82 99.66 2.59 2.09 50-52 101.75 101.59 99.94 99.86 99.92 99.84 1.83 1.75 52-48 101.59 101.5 99.86 99.55 99.75 99.44 1.84 2.06 49-48 101.96 101.5 99.55 99.41 99.41 99.27 2.55 2.23 48-44 101.5 101.47 99.41 99.09 99.32 99 2.18 2.47

二区

管段编号

管段长

度L(m) 设计流量

q(L/s)

管径

(mm)

管段坡度

I(%。)

管内流速

v(m/s)

充满度

降落量

IL(m)

h/D(%) h(m)

1 2 3 4 5 6 7 8 9 1-2 53.30 13.27 200 0.004 0.42 0.36 0.14 0.21 2-3 50.96 13.38 200 0.004 0.43 0.36 0.14 0.20 3-4 51.21 5.72 150 0.005 0.32 0.36 0.11 0.26 5-6 47.18 67.61 400 0.004 0.54 0.41 0.33 0.19 6-7 59.85 71.04 450 0.003 0.45 0.45 0.41 0.18 7-14 90.13 73.37 450 0.001 0.46 0.46 0.41 0.09 13-12 23.68 6.14 150 0.006 0.35 0.39 0.12 0.14 12-11 26.92 8.95 150 0.006 0.51 0.47 0.14 0.16 11-10 27.21 9.63 150 0.003 0.55 0.49 0.15 0.08 10-9 37.82 9.98 150 0.006 0.57 0.50 0.15 0.23 9-8 29.95 10.02 150 0.007 0.57 0.50 0.15 0.21 8-7 21.37 6.49 150 0.009 0.37 0.39 0.12 0.19 7-14 123.74 17.48 200 0.004 0.56 0.45 0.18 0.49 23-22 24.99 6.86 150 0.001 0.39 0.40 0.12 0.02 22-21 26.88 11.41 150 0.008 0.65 0.55 0.17 0.22 21-20 25.84 11.45 150 0.008 0.65 0.55 0.17 0.21 20-19 20.93 11.45 150 0.007 0.65 0.55 0.17 0.15 19-18 27.79 9.41 150 0.002 0.53 0.47 0.14 0.06 18-17 19.63 11.72 150 0.009 0.67 0.55 0.17 0.18 17-16 20.67 9.41 150 0.008 0.53 0.47 0.14 0.17 16-15 26.19 10.32 150 0.005 0.59 0.51 0.15 0.13 15-14 30.81 13.45 150 0.006 0.76 0.58 0.17 0.18 14-24 117.89 67.91 400 0.003 0.54 0.46 0.37 0.35

33-32 24.39 11.38 150 0.009 0.65 0.55 0.17 0.22 32-31 25.73 17.32 200 0.004 0.55 0.45 0.18 0.10 31-30 25.35 17.93 200 0.004 0.57 0.46 0.18 0.10 30-29 24.03 17.99 200 0.004 0.57 0.46 0.18 0.10 29-28 25.49 15.37 200 0.004 0.49 0.42 0.17 0.10 28-27 20.06 19.59 200 0.004 0.63 0.48 0.19 0.08 27-26 20.64 14.52 200 0.004 0.46 0.42 0.17 0.08 26-25 26.02 14.70 200 0.004 0.47 0.42 0.17 0.10 25-24 18.22 19.11 200 0.004 0.61 0.48 0.19 0.07 24-34 80.6 75.24 450 0.001 0.47 0.40 0.36 0.08 42-41 23.44 11.65 150 0.008 0.66 0.56 0.17 0.19 41-40 27.10 13.27 150 0.008 0.75 0.59 0.18 0.22 40-39 25.53 13.38 150 0.009 0.76 0.59 0.18 0.23 39-38 22.77 5.72 150 0.007 0.32 0.38 0.11 0.16 38-37 26.47 5.28 150 0.008 0.30 0.37 0.11 0.21 37-36 20.28 8.70 150 0.007 0.49 0.46 0.14 0.14 36-35 20.09 11.03 150 0.007 0.63 0.51 0.15 0.14 35-34 35.37 6.14 150 0.008 0.35 0.35 0.11 0.28 34-43 48.30 114.57 500 0.002 0.59 0.44 0.44 0.10

管段编号

标高(m)

埋设深度(m) 地面水面管内底

上端下端上端下端上端下端上端下端

1 10 1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2 100.13 99.99 99.57 99.36 99.43 99.22 0.7 0.77 2-3 99.99 100.1 99.36 99.16 99.22 99.02 0.77 1.0

8 3-4 100.1 99.83 99.16 98.90 99.05 98.7

9 1.05 1.04 5-6 99.83 99.53 98.90 98.71 98.57 98.38 1.26 1.15 6-7 99.32 99.09 98.71 98.53 98.3 98.12 1.02 0.97 7-14 99.14 99.09 98.53 98.44 98.12 98.03 1.02 1.06 13-12 100.62 100.37 98.44 98.32 98.3 98.18 2.32 2.19 12-11 100.37 100.01 98.32 98.03 98.1 97.95 2.27 2.06 11-10 100.01 99.92 98.03 97.88 97.95 97.8 2.06 2.12 10-9 99.92 99.68 97.88 97.73 97.65 97.5 2.27 2.18 9-8 99.68 99.37 97.73 97.58 97.52 97.37 2.16 2 8-7 99.37 99.16 97.58 97.46 97.39 97.27 1.98 1.89 7-14 99.16 98.77 97.46 97.28 96.97 96.79 2.19 1.98 23-22 100.81 100.77 97.28 97.16 97.26 97.14 3.55 3.63 22-21 100.77 100.53 97.16 96.99 96.94 96.77 3.83 3.76 21-20 100.53 100.21 96.99 96.82 96.78 96.61 3.75 3.6 20-19 100.21 99.97 96.82 96.65 96.67 96.5 3.54 3.47 19-18 99.97 99.83 96.65 96.51 96.59 96.45 3.38 3.38 18-17 99.83 99.65 96.51 96.34 96.33 96.16 3.5 3.49

17-16 99.65 99.43 96.34 96.2 96.17 96.03 3.48 3.4 16-15 99.43 99.31 96.2 96.05 96.03 95.92 3.4 3.39 15-14 99.31 99.09 96.05 95.88 95.87 95.7 3.44 3.39 14-24 99.09 98.72 95.88 95.51 95.53 95.16 3.56 3.56 33-32 100.93 100.69 95.51 95.34 95.29 95.12 5.64 5.57 32-31 100.69 100.48 95.34 95.16 95.24 95.06 5.45 5.42 31-30 100.48 100.10 95.16 94.98 95.06 94.88 5.42 5.22 30-29 100.10 99.92 94.98 94.80 94.88 94.70 5.22 5.22 29-28 99.92 99.68 94.80 94.63 94.70 94.53 5.22 5.15 28-27 99.68 99.50 94.63 94.44 94.55 94.36 5.13 5.14 27-26 99.50 99.36 94.44 94.27 94.36 94.19 5.14 5.17 26-25 99.36 98.98 94.27 94.10 94.17 94.00 5.19 4.98 25-24 98.98 98.81 94.10 93.91 94.03 93.84 4.95 4.97 24-34 98.81 98.80 93.91 93.55 93.83 93.47 4.98 5.33 42-41 100.93 100.76 93.55 93.38 93.36 93.19 7.57 7.57 41-40 100.76 100.52 93.38 93.20 93.16 92.98 7.6 7.54 40-39 100.52 100.23 93.20 93.02 92.97 92.79 7.55 7.44 39-38 100.23 99.99 93.02 92.91 92.86 92.75 7.37 7.24 38-37 99.99 99.68 92.91 92.8 92.7 92.59 7.29 7.09 37-36 99.68 99.41 92.8 92.66 92.66 92.52 7.02 6.89 36-35 99.41 99.22 92.66 92.51 92.52 92.37 6.89 6.85 35-34 99.22 98.83 92.51 92.4 92.23 92.12 6.99 6.71 34-43 98.83 98.93 92.4 91.96 92.3 91.86 6.53 7.07

六、雨水设计

(一)、主要设计参数如下:

(1)城市自然状况

①城区土壤种类为粘质土。地下水水位深度为15m。年降水量为936mm。

城市最高温度为42℃,最低温度为0.5℃,年平均温度为20.4℃。夏季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冬季主导风向为北风和东北风。

②城区中各类地面与屋面的比例(%)见表3。

表3

各类屋面混凝土与沥青路面碎石路面非铺砌土路面公园与绿地

0.3 0.4 0.1 0.1 0.1

(2)水文资料

①河流历史最高洪水位为98.4m,97%保证率的枯水位为86.5m;常水位为

92.3m。最大流量为3500m3/s,97%保证率的枯水期流量为120m3/s,多年平均流量为680m3/s。流速为1.5~5.2m/s。最低水位时河宽64m。河水水温最高为30℃,最低为2℃。

②设计暴雨强度公式为:2154(1+0.55lgP)(t+8)0.68

(二)、管渠定线:

雨水管渠定线原则是:充分利用地形,就近排入水体,雨水干管尽量布置在地势低处;地形平坦时,雨水干管宜布置在排水流域的中间。雨水应尽量利用自然地形坡度以最短的距离依靠重力流排入附近的池塘、河流、湖泊等水体中。对于本次实例,应当将雨水管沿地形相对较低的街道布置,对街区内的雨水进行一定程度收集后再排放。

(三)、雨水干管水力计算

设计管段编号管长

l(m)

汇水面积

A(104m2)

管内雨水流行时间

(min)设计流量

Q(l/s)

管径

D(mm)

水力坡度S

(‰)

t2=∑l/v l/v

1 2 3 4 5 7 8 9 1--2 80 5.87 10.00 1.48 1053.94 1000 0.97 2--3 170 11.22 11.48 2.78 1909.13 1100 1.10 3--4 273 14.55 14.26 8.27 2261.04 1500 0.32 4--5 298 23.26 22.53 6.62 2915.80 1800 0.37 5--6 226 28.81 29.15 4.33 3160.34 1800 0.44 6--7 231 31.57 33.48 2.96 3212.97 1500 1.47 7--8 302 34.57 36.45 4.23 3356.67 1600 0.87 8--9 1637 34.93 40.67 29.02 3188.77 1800 0.52 52-53 169 5.93 10.00 3.00 1064.86 1000 1.00 53-54 239 11.98 13.00 3.87 1936.91 1100 1.30 54-55 215 17.53 16.86 3.41 2526.99 1200 1.00 55-56 227 23.91 20.28 2.70 3157.45 1400 1.70 56-57 173 29.70 22.98 2.22 3684.62 1800 0.89 57-58 578 45.60 25.20 7.19 5399.50 2000 0.48 58-59 403 73.54 32.39 4.98 7621.14 2000 0.31 59-60 612 100.99 37.36 7.45 9533.55 2200 0.34 60-61 139 108.17 44.81 1.69 9533.55 2200 0.34 61-62 243 120.30 46.50 2.89 9932.39 2200 0.40 62-63 262 132.45 49.39 3.05 10809.51 2200 0.36 63-64 255 144.61 52.44 2.93 11393.58 2400 0.36 64-65 218 154.38 55.37 2.49 11778.03 2400 0.38

65-66 278 168.34 57.86 3.03 12510.86 2600 0.42 66-67 193 178.10 60.89 2.09 12837.50 2600 0.63 67-68 201 188.90 62.98 2.18 13342.04 2800 0.56 68-69 260 203.42 65.16 2.76 14075.06 2800 0.42 69-70 752 220.92 67.92 7.83 14905.81 2800 0.71 42-43 129 1.80 10.00 3.58 323.18 600 1.20 43-44 236 8.72 13.58 4.01 1382.96 1000 1.00 44-45 258 16.35 17.60 3.50 2310.35 1100 1.60 45-46 189 22.43 21.09 2.50 2905.67 1400 1.52 46-59 243 30.07 23.59 2.77 3683.01 1600 1.70 47-48 128 4.20 10.00 2.70 754.10 900 0.78 48-49 212 9.78 12.70 3.27 1596.77 1000 1.53 49-50 228 15.93 15.97 3.65 2353.99 1300 0.92 50-51 261 23.05 19.63 3.43 3092.39 1500 1.20 51-58 281 27.08 23.05 3.66 3355.90 1600 1.10 81-82 79 8.09 10.00 1.24 1452.53 1000 1.60 82-83 234 21.39 11.24 3.33 3670.41 1800 0.72 83-84 266 35.59 14.58 2.84 5477.20 2200 0.97 84-85 255 49.79 17.42 3.01 7069.45 2500 0.78 85-86 236 62.21 20.43 2.19 8185.68 2500 1.50 86-87 260 76.69 22.62 2.41 9594.40 2600 1.20 87-88 203 87.73 25.02 1.78 10426.59 2600 1.60 88-89 194 98.02 26.80 1.58 11240.96 2600 1.63 70-71 51 8.09 10.00 0.57 1452.53 800 2.80 71-72 240 21.28 10.57 3.08 3740.61 1800 0.90 72-73 262 35.48 13.64 3.01 5620.45 2200 0.90 73-74 252 49.68 16.66 2.43 7200.94 2400 1.20 74-75 222 62.10 19.08 2.08 8446.04 2400 1.50 75-76 266 77.28 21.16 2.41 9994.80 2600 1.50 76-77 203 88.32 23.57 1.90 10822.19 2800 0.92 77-78 203 98.61 25.47 1.83 11612.29 2800 1.00 78-79 275 112.41 27.30 2.70 12766.76 3000 0.78 79-80 316 118.71 30.00 3.10 12823.22 3000 0.78 21-22 144 5.00 10.00 2.61 897.73 900 1.52 22-23 371 16.67 12.61 5.42 2729.76 1400 0.98 23-24 345 26.67 18.03 3.97 3726.17 1600 1.60 24-25 178 33.60 22.00 2.37 4262.45 2000 0.73 25-26 137 2.83 10.00 3.81 508.12 700 0.80 26-27 209 8.20 13.81 3.55 1292.08 1000 1.20 27-28 239 14.30 17.36 3.72 2033.65 1100 1.52 28-29 266 24.52 21.08 3.46 3177.16 1500 1.40 29-30 169 26.65 24.55 2.29 3198.34 1600 0.95 30-25 654 36.76 26.84 12.67 4194.02 2500 0.34

25-31 731 73.51 39.51 11.60 6821.74 2800 0.38 31-32 131 80.83 51.11 1.02 6465.55 2000 2.20 32-33 245 93.16 52.13 2.40 7365.63 2500 1.10 33-34 266 105.54 54.53 2.58 8125.30 2500 1.00 34-35 255 117.95 57.11 2.31 8834.46 2500 1.51 35-36 221 127.93 59.42 2.00 9357.48 2600 1.32 36-37 279 142.18 61.42 2.58 10195.10 2800 0.90 37-38 193 152.17 64.00 1.79 10644.02 2800 0.94 38-39 201 163.11 65.79 1.86 11220.31 2800 0.94 39-40 264 177.89 67.65 2.32 12047.87 2800 1.18 40-41 326 189.61 69.97 3.12 12563.57 3000 0.84 13-14 57 6.34 10.00 0.77 1138.33 900 1.90 14-15 232 15.51 10.77 3.28 2706.57 1400 1.00 15-16 271 25.55 14.05 3.56 3996.09 2000 0.77 16-17 267 35.42 17.61 2.97 5003.72 2000 0.90 17-18 355 46.75 20.57 4.62 6130.92 2500 0.62 18-19 172 69.01 25.19 1.58 8173.16 2400 1.51 19-20 887 91.91 26.77 8.96 10546.45 2800 0.84

设计管段编号

流速

v(m/s)

坡降

S*L(m

)

设计地面标高(m) 设计管内底标高(m)埋深(m)

起点终点起点终点起点终点

1 10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2 0.90 0.08 100.40 100.30 98.40 98.32 2.00 1.98 2--3 1.02 0.1

9 100.30 100.10 98.22 98.04 2.25 2.06 3--4 0.55 0.09 100.10 100.20 97.64 97.55 2.74 2.65 4--5 0.75 0.11 100.20 100.30 97.25 97.14 3.27 3.16 5--6 0.87 0.10 100.30 100.20 97.14 97.04 3.26 3.16 6--7 1.30 0.34 100.20 99.90 97.34 97.00 3.24 2.90 7--8 1.19 0.26 99.90 99.70 96.90 96.64 3.33 3.06 8--9 0.94 0.85 99.70 98.70 96.44 95.58 3.97 3.12 52-53 0.94 0.17 102.50 102.30 100.50 100.33 2.00 1.97 53-54 1.03 0.31 102.30 102.10 100.23 99.92 2.07 2.18 54-55 1.05 0.22 102.10 101.90 99.82 99.61 2.28 2.29 55-56 1.40 0.39 101.90 101.60 99.41 99.02 2.49 2.58 56-57 1.30 0.15 101.60 101.50 98.62 98.47 2.98 3.03 57-58 1.34 0.28 101.50 101.40 98.27 97.99 3.23 3.41 58-59 1.35 0.12 101.40 101.30 97.99 97.86 3.41 3.44 59-60 1.37 0.21 101.30 100.90 97.66 97.45 3.64 3.45 60-61 1.37 0.05 100.90 100.70 97.45 97.41 3.45 3.29 61-62 1.40 0.10 100.70 100.50 97.41 97.31 3.29 3.19

63-64 1.45 0.09 100.10 99.90 97.02 96.92 3.08 2.98 64-65 1.46 0.08 99.90 99.70 96.92 96.84 2.98 2.86 65-66 1.53 0.12 99.70 99.50 96.64 96.52 3.06 2.98 66-67 1.54 0.12 99.50 99.30 96.52 96.40 2.98 2.90 67-68 1.54 0.11 99.30 99.10 96.20 96.09 3.10 3.01 68-69 1.57 0.11 99.10 98.90 96.09 95.98 3.01 2.92 69-70 1.60 0.53 98.90 98.50 95.98 95.45 2.92 3.05 42-43 0.60 0.15 102.50 102.40 100.77 100.61 1.73 1.79 43-44 0.98 0.24 102.40 102.20 100.21 99.98 2.19 2.22 44-45 1.23 0.41 102.20 101.90 99.88 99.46 2.32 2.44 45-46 1.26 0.29 101.90 101.70 99.16 98.88 2.74 2.82 46-59 1.46 0.41 101.70 101.30 98.68 98.26 3.02 2.43 47-48 0.79 0.10 102.50 102.40 100.34 100.24 2.16 2.16 48-49 1.08 0.32 102.40 102.20 100.14 99.82 2.26 2.38 49-50 1.04 0.21 102.20 102.00 99.52 99.31 2.68 2.69 50-51 1.27 0.31 102.00 101.70 99.11 98.80 2.89 2.90 51-58 1.28 0.31 101.70 101.40 98.70 98.39 3.00 2.41 81-82 1.06 0.13 101.00 100.90 99.00 98.87 2.00 2.03 82-83 1.17 0.17 100.90 100.70 98.07 97.91 2.83 2.79 83-84 1.56 0.26 100.70 100.40 97.51 97.25 3.19 3.15 84-85 1.41 0.20 100.40 100.20 96.95 96.75 3.45 3.45 85-86 1.80 0.35 100.20 99.90 96.75 96.39 3.45 3.51 86-87 1.80 0.31 99.90 99.60 96.29 95.98 3.61 3.62 87-88 1.90 0.32 99.60 99.30 95.98 95.66 3.62 3.64 88-89 2.05 0.32 99.30 99.00 95.66 95.34 3.64 3.66 70-71 1.50 0.14 100.90 100.80 98.90 98.76 2.00 2.04 71-72 1.30 0.22 100.80 100.60 97.76 97.54 3.04 3.06 72-73 1.45 0.24 100.60 100.40 97.14 96.91 3.46 3.49 73-74 1.73 0.30 100.40 100.10 96.71 96.40 3.69 3.70 74-75 1.78 0.33 100.10 99.80 96.40 96.07 3.70 3.73 75-76 1.84 0.40 99.80 99.50 95.87 95.47 3.93 4.03 76-77 1.78 0.19 99.50 99.30 95.27 95.08 4.23 4.22 77-78 1.85 0.20 99.30 99.00 95.08 94.88 4.22 4.12 78-79 1.70 0.21 99.00 98.80 94.68 94.47 4.32 4.33 79-80 1.70 0.25 98.80 98.50 94.47 94.22 4.33 4.28 21-22 0.92 0.22 102.40 102.20 100.19 99.97 2.21 2.23 22-23 1.14 0.36 102.20 101.80 99.47 99.10 2.73 2.70 23-24 1.45 0.55 101.80 101.40 98.90 98.35 2.90 3.05 24-25 1.25 0.13 101.40 101.30 97.95 97.82 3.45 3.48 25-26 0.60 0.11 102.60 102.50 100.60 100.49 2.00 2.01 26-27 0.98 0.25 102.50 102.30 100.19 99.94 2.31 2.36 27-28 1.07 0.36 102.30 102.00 99.84 99.48 2.46 2.52

污水排水管网设计

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 《排水工程Ι》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A城新区污水管网工程扩大初步设计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李桂荣 学号 专业环境工程2班 完成时间2012.3.3

目录 第一节设计说明书 (01) 第二节污水设计计算说明书 (04) 附录 附件一污水管道平面布置图 附件二污水管道各管段污水设计流量计算表 附件三城市污水主干管水力计算表 附件四污水主干管纵剖面图

第一节设计说明书 一、工程任务及设计范围 运用已学的排水管网的专业知识,进行A城新区污水管网工程的扩大初步设计。 设计主要内容如下: (1)设计基础数据的收集。 (2)确定设计方案,划分排水流域,进行污水管道的定线和平面布置。 (3)污水管网总设计流量及各管段设计流量计算。 (4)进行污水管道水力计算,确定管道断面尺寸、设计坡度、埋设深度等。 (5)污水确定污水管道在街道横断面上的位置。 (6)绘制污水管网平面图和纵剖面图。 二、设计原始资料 1. A城市平面规划图(1:1000) 该新城区的规划如图一所示。西部濒临白河,流向自北向南,主要的工业企业集中在城区的东南部,等高线较为平缓,自城区自东向西逐步降低,城区内无明显的起伏地势。 2.服务人口密度:350人/ha;生活污水量标准平均日120L/(cap·d) 3.主要的排污单位有如下工业企业和公共建筑,其位置如平面图所示: ①甲厂:最大班排水量20L/S。 ②乙厂:最大班排水量15 L/S。 ③公共建筑排水量(火车站):15 L/S。 (学校): 10 L/S。 上述工业企业所产生的废水经局部处理后,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所规定的三级排放标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由污水管道统一收集后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达标排放。 各企业排水口的管底埋设深度不小于2.0米。设计街区的污水管道最小埋深不小于1.5米。火车站污水管道起端管道埋深为不小于1.5米。 4.自然状况:

管网设计计算书

第一部分给水管网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河北某城镇给水管网初步设计 二、设计原始资料: 1.图纸: 1:5000 城市平面图, 2.地形地貌:地势较平坦,地形标高如图。 3.工程水文地质: 1)工程地质良好,适宜于工程建设;2)地下水位深度2-3m;3)土壤冰冻深度0.7m。 4.气象资料: 1)风向:冬季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夏季主导风向为西南风;2)气温:年平均气温12.70C;夏季平均气温260C,冬季平均气温-30C。 5.用水资料: 规划人口万人,给水普及率100%;城市综合生活用水每小时用水量占最高日用水量百分比如表1所示。 其他用水:绿化浇洒道路按m3计,未预见水量按最高用水量的 %计。 基础数据见附表 表1城市最高日各小时用水量 小时0-1 1-2 2-3 3-4 4-5 5-6 6-7 7-8 用水量百分比 2.82 2.79 2.93 3.06 3.13 3.78 4.93 5.13 (﹪) 小时8-9 9-10 10-11 11-12 12-13 13-14 14-15 15-16 用水量百分比 5.11 4.81 4.64 4.52 4.49 4.45 4.45 4.55 (﹪) 小时16-17 17-18 18-19 19-20 20-21 21-22 22-23 23-24 用水量百分比 5.11 4.92 4.90 4.71 4.29 4.04 3.42 3.02 (﹪)

三.设计任务与步骤 根据所给原始资料,进行城市给水管网工程的规划及给水管网的扩大初步设计。设计 任务与步骤如下: 根据城市的特点,选定用水量标准,确定给水管网的设计流量,根据城市的地形特点,按照管网的布置原则确定方案; 根据布置的管线,确定供水区域的比流量、节点流量和管段流量,在此基础上进行流量分配; 进行管网平差计算,直至闭合差满足规定的精度要求,在此基础上确定控制点,计算从控制点到二级泵站的水头损失、确定二级泵站的水泵扬程;若设置水塔,确定水塔高度; 消防时、最不利管段发生事故时、最大转输时(无对峙水塔或高地则不作此工况)的校核,若不满足要求,应说明必须采取的措施; 根据平差结果确定各个节点的自由水头; 就设计中需要说明的主要问题和计算结果写出设计计算说明书。 设计成果包括设计说明书一份、管网平差、校核结果图和管网平面布置图。 四.课程设计成果的基本要求: 1)课程设计图纸应基本达到技术设计深度,较好地表达设计意图;图纸布局合理、 正确清晰,符合制图标准及有关规定; 2)设计计算说明书应包括与设计有关的阐述说明和计算内容,应有封面、目录、前言、正文、小结及参考文献。内容系统完整,计算正确,文理通畅,草图和表格不得徒手草绘,图中各符号应有文字说明,线条清晰,大小适宜,书写完整,装订整齐。 根据班级序号,设计使用数据如下: 班级序号25:总人口数:12.2万 道路面积:50万平米 绿地面积:86万平米 工业区一总人口:3200人 工业区一高温车间人数:1200人 工业区一总人口:4800人 工业区一高温车间人数:1500人 工业区一生产用水量每日5800立方米 工业区一生产用水量每日7800立方米

城市排水管网设计-

城市排水管网设计I 城市排水管网设计目录第一章工程概述3 1.1已知资料3 1.2 设计方案4 第二章污水设计及计算说明 5 2.1 设计污水定额5 2.2 污水设计流量计算5 2.3 管段设计 流量计算6 2.3.1 污水管道布置6 232 街区编号并计算其面 积6 2.3.3 管道设计流量计算 6 2.4 管网水力计算7 2.4.1 污水管道设计参数及水力计算7 2.4.2 水力计算注意事项7 第 三章雨水管网设计及计算说明8 3.1 设计说明8 3.2 雨水管 道定线及排水流域划分8 3.2.1 雨水管带定线8 3.2.2 排水流 域划分8 3.3.1 管道流量设计参数资料9 3.3.2 雨水管道水力 计算9 3.4 绘制雨水管道平面图及纵剖面图9 参考文献9 附录10 第一章工程概述1.1 已知资料⑴城市规 划资料①华北地区一新型工业城市M市的城市规划平面图1张(1:5000)②人口分布,房屋建筑,卫生设备状况(见表1)表1人口分布、房屋建筑、卫生设备状况表街坊人口密度(人/公顷)房屋建筑层数卫生情况490 6 室内有给水排水卫生设备和沐浴设备⑵气象资料①土壤冰冻深度1.2米; ②暴雨强度公式采用内蒙-海拉尔市的暴雨强度公式,即

③常年主导风向西北风,地下水初见水位为6m ⑶水文及水文地质资料①河流最高洪水位标高:80.0m; ②地质:在整个排水区域内为轻质亚粘土,地耐力为12~14t/m2,地震烈度为6度。 各工业企业生活污水、淋浴污水和生产废水情况见附表 1. 1.2 设计方案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污水、雨水分开排放的分流制管道系统。污水管道干管采用截留式布置形式,支管采用围坊市布置形式。此种布置形式可充分利用地面坡度,减少管道埋深,降低造价。雨水沿垂直河流走向以最短距离汇入河流。 第二章污水设计及计算说明2.1设计污水定额我国《室外排水设计规范》规定,居民生活污水定额和综合生活污水定额应根据当地采用的用水定额,结合建筑内部给水排水设施水平和排水系统普及程度等因素确定,可按当地用水定额的80%~90计算,即排放系数为0.8~0.9 ;工业企业内生活污水量、淋雨污水量的确定,应与国家现行规范的有关规定协调;工业企业的工业废水量及其总变化系数应根据工艺特点确定,并与国 家现行的工业用水量有关规定协调。在计算居民生活污水量或综合生活污水量时,采用平均日污水量定额和相应的总变化系数。 在本设计地区,有街坊总面积为346.hm2;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说明书

市政与环境工程系 MUNICIP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课程设计 说明书 姓名:陈启帆 学号:23 专业:环境工程 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 2016年07月 - 1 -

市政与环境工程系 MUNICIP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课程设计说明书 (吉林省长春地区宽城区给水管网设计) 学生姓名:陈启帆 导师: 学科、专业:环境工程 所在系别:市政与环境工程系 日期:2016年07月 学校名称: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 - 2 -

市政与环境工程系 MUNICIP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目录 1. 课程设计题目 (4) 2. 课程设计目的及要求 (4) 3. 设计任务 (5) 4. 原始资料 (5) 5. 基本要求 (8) 6. 设计成果 (8) 7. 设计步骤 (8) 8. 设计用水量计算 (9) 9. 确定给水管网定线方案 (11) 10. 设计流量分配与管径设计 (11) 11. 设计结束语与心得体会 (14) 12. 参考资料 (16) - 3 -

市政与环境工程系 MUNICIP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1. 课程设计题目 吉林省长春地区宽城区给水管网设计 2. 课程设计目的及要求 通过城镇给水管网设计管网的设计步骤和方法,为以后毕业设计及从事给水管网的工程设计打下初步基础。 (1)了解管网定线原则; (2)掌握经济管径选择要求; (3)掌握给水系统压力关系确定方法; (4)掌握管网水力计算。 - 4 -

给水管网设计.

目录 一、给水系统的布置 1、给水系统的给水布置 2、给水管网布置形式 3、二级泵房供水方式 二、给水管网定线 三、设计用水量 1、最高日设计用水量 2、最高日用水量变化情况 3、最高日最高时设计用水量 4、计算二泵房、水塔、管网设计流量 5、计算清水池设计容积和水塔设计容积 四、管材的选择 五、管网水力计算 六、校核水力计算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 一、给水系统的布置 (1)给水系统的给水布置 给水系统有统一给水系统,分系统给水系统(包括分质给水系统、分区给水系统及分压给水系统),多水源给水系统和分地区给水系统。本设计城市规模较小,地形较为平坦,其工业用水在总供水量所占比例较小,且城市内工厂位置分散,用水量少,故可采用同一系统供应生活、生产和消防等各种用水,即使其供水有统一的水质和水压。鉴于城市规模小,且管道铺设所需距离较长,本设计选择单水源给水系统。从设计施工费用等方面考虑,单水源统一给水系统的投资也相对较小,较为经济。综上所诉,本设计采用单水源统一给水系统。 (2)给水管网布置形式 城市给水官网的基本布置形式主要有环状与树枝状两种。树状网的供水安全性较差,当管中某一段管线损坏时,在该管段以后的所有管线就会断水。而且,由于枝状网的末端,因用水量已经很小,管中的水流缓慢,因此水质容易变坏,环状网是管线连接成环状,某一管段损坏时,可以关闭附近的阀门是和其余管线隔开,以进行检修,其余管线仍能够正常工作,断水的地区可以缩小,从而保证供水的安全可靠性。另外,还可以大大减小因水锤作用产生的危害,在树状网中,则往往一次而是管线损坏。但是其造价明显比树状网为高。一般大中城市采用环状管网,而供水安全性要求较低的小城镇则可以猜用树状管网。但是,为了提高城镇供水的安全可靠性以及保证远期经济的发展,本实例仍然采用环状网,并且是有水塔的环状网给水管网。 (3)二级泵房供水方式 综合考虑居民用水情况以及具体地形情况,拟在管网末端设置对置水塔,由于水塔可调节水泵供水和用水之间的流量差,二泵站的供水量可以与用水量不相等,即水泵可以采用分级供水的办法,分级供水的原则是:(1)泵站各级供水线尽量接近用水线,以减小水塔的调节容积,分级输一般不多于三级:(2)分级供水时,应注意每级能否选到合适的水泵,以及水泵机组的合理搭配,尽可能满足今后和一段时间内用水量增长的需要。依据以上原则,本设计采用二泵房分二级供水。

城市给水管网设计计算说明书要点

华侨大学化工学院 课程论文 某城市给水管网的设计 课程名称给水排水 姓名 学号 专业2007级环境工程 成绩 指导教师 华侨大学化工学院印制 2010 年06 月25 日

目录 第一章设计用水量 (3) 1.1用水量的计算 (3) 1.2管网布置图 (4) 1.3 节点流量计算 (4) 第二章管网水力计算 (5) 1.1 初始流量分配 (6) 1.3事故流量校正 (9) 1.2消防流量校正 (12) 第三章水泵的选取 (15) 第四章设计总结 (15) 4.1 设计补充 (16) 4.2 设计总结 (16)

第一章设计用水量 一、用水量的计算 : 1、最高日居民生活用水量Q 1 城区规划人口近期为9.7万,按居民生活用水定额属于中小城二区来计算,最高日用水量定额在100~160L/cap.d,选用Q=130L/cap.d,自来水普及率为1。 故一天的用水量为Q1=qNf=130×9.7×104×1=12610m3/d 。 : 2、企业用水量Q 2 企业内人员生活用水量和淋浴用水量可按:生活用水,冷车间采用每人每班25L,热车间采用每人每班35L;淋浴用水,冷车间采用每人每班40L,热车间采用每人每班60L。 企业甲: 冷车间生活用水量为:3000×25=75000L=75m3/d 冷车间淋浴用水量为:700×40×3=84000L=84m3/d 热车间生活用水量为:2700×35=94500L=94.5m3/d 热车间生活用水量为:900×60×3=162000L=162m3/d 则企业甲用水量为75+84+94.5+162=415.5m3/d 企业乙: 冷车间生活用水量为:1800×25=45000L=45m3/d 冷车间淋浴用水量为:800×40×2=64000L=64m3/d 热车间生活用水量为:1400×35=49000L=49m3/d 热车间生活用水量为:700×60×2=84000L=84m3/d 则乙车间用水量为:45+64+49+84=242m3/d 则企业用水量Q =415.5+242=657.5m3/d 2 : 3、道路浇洒和绿化用水量Q 3 ⑴、道路浇洒用水量: 道路面积为678050m2 道路浇洒用水量定额为1~1.5L/(m2·次),取1.2L/(m2·次)。每天浇洒2~3次,取3次 则道路浇洒用水量为687075×1.2×3=2473470L=2473.47m3/d ⑵绿化用数量 绿化面积为城市规划总面积的1.3%,城市规划区域总面积为3598300m2,

给水管网设计计算书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计算书 一、用水量计算 1. 居民区生活用水量计算 按街道建筑层次及卫生设备情况,根据规范采用最高日每人每日综合生活用水,计算出居民区的每人每日用水量,并应用下列公式计算出居民区的最高时流量Q 1 Q 1=k h1 4 .8611i i N q ×f 1 K h1—时变化系数 q 1i —最高日每人每日综合生活用水定额,L/(cap ·d) N 1i —设计年限内城市各用水区的计划用水人口数,cap f 1—用水普及率 街坊面积如下表 街区编号 面积(hm 2) 街区编号 面积(hm 2) 街区编号 面积(hm 2) 1 1.3763 9 1.04015 17 0.96255 2 0.8402 10 0.61865 18 0.52515 3 1.1438 11 0.43365 19 0.46245 4 1.0580 12 0.65865 20 0.1751 5 0.9138 13 0.57015 21 0.91865 6 0.8143 14 0.7460 22 0.71265 7 1.000 15 0.7149 23 0.78130 8 0.2261 16 0.4901 ∑ 17.183 q 1= 200 L/(cap.d) N 1=362人/公顷×17.183公顷=6154人 K h1=1.48 f 1=80% 2.工业企业用水量2Q 工厂作为集中流量,根据所提供的最高日平均流量及工作班次,变化系数,确定单位最大秒流量。 用水单位 生产(m 3/d) 生活(m 3/d) 班次 时变化 系数 最高日(m 3/d) 最高时(m 3/h) 最高时 秒流量 (L/s) 化肥厂 400 25 2 1.8 425 47.81 13.28 磷肥厂 350 25 2 1.4 375 32.81 9.11 化工厂 400 30 3 1.5 430 26.88 7.47

排水雨水管网设计计算说明书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实践教学 给水排水管网工程综合设计 ——排水管网计算书 (2013—2014 学年第二学期) 班级给排1x1 姓名xxx 学号 设计时间~ 指导老师xxxxxxxxxxxxxxx 成绩 城市建设学院

目录

1 设计原始资料 城镇概况 A 城市位于我国华南地区,该城市是广东省辖县级市,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市区地势平坦,主要建在平原上,城市中间以铁路为界,分为两个生活区:Ⅰ区和Ⅱ区。均有给水排水设备,自来水普及率100%。 气候情况 ① 市内多年来的极端高温℃,每年6~8月份的气温最高。而到了冬季(12~2月)温度较低,多年来的极端低温为0℃。 ② 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5%,春季湿度大,约为65~90%; ③ 雨季集中在4~9月份,这段时间的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80%以上,4~9月份为受热带气旋影响的主要时段,降雨量大,多出现暴雨,年平均降雨量为1930mm ,多集中在6-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70%。 排水情况 城市用水按19万人口设计,居民最高日用水量按210 (d cap L )。生活污水排水量按给水的90%计算。街坊污水排入区域排水管网,区域排水管网再将接入城市的排水管道系统,最后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2 排水管段设计流量计算 污水管道的布置 地形坡度 地势由西南方向东北方逐渐降低,但总体变化趋势不大。 河流流向 该城市沿市区南部有一条由北至南流向的河流,综合地势原因,污水厂设在地势较低处。

污水管道布置图 居民生活污水计算 查居民生活用水定额表,取居民平均日生活用水定额为210d L?,则居民生活污水量 cap 定额为d % 210 ?189 90 = cap L? 街坊面积总面积计算 根据城市人口为14万,根据草图对街坊区进行编号,得到各街坊面积和总面积,计算见下页表 街区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CAD面积 街区面积(ha) 街区编号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CAD面积 街区面积(ha) 街区编号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CAD面积 街区面积(ha) 街区编号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CAD面积 街区面积(ha) 街区编号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CAD面积 街区面积(ha) 街区编号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CAD面积 街区面积(ha) 街区编号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CAD面积 街区面积(ha) 街区编号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CAD面积 街区面积(ha) 街区编号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74 119 CAD面积 街区面积(ha) 街区编号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CAD面积 街区面积(ha) 街区编号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排水管网习题 第一章 排水系统概论

排水管网习题 第一章排水系统概论 一、名词解释 1.排水体制 2.区域排水系统 3.排水系统 4.分流制排水系统 5.合流制排水系统 二、问答题 1. 排水系统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用途是什么? 2. 排水体制分几类,各类的优缺点,选择排水体制的原则是什么? 3. 排水系统有哪些常见的布置形式,各有什么特点,其适用条件是什么? 4. 如何理解工业企业排水系统和城市排水系统的关系。 5. 排水工程规划设计应考虑哪些问题? 6. 试述排水系统的建设程序和设计阶段。 7. 试述区域排水系统的特点。 第二章污水管道系统的设计 一、名词解释 1.设计充满度 2.总变化系数 3.污水设计流量 4.控制点 5.设计管段 6.非设计管段 7.管道埋设深度 8. 本段流量 9.转输流量 10. 管道定线 11. 设计流速 12. 最小设计坡度 二、简答 1.污水管道中污水流动的特点。 2.确定污水管道的最小覆土厚度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3.什么叫设计管段,每一设计管段的设计流量可能包括那几部分。 4.为什么污水管道要按非满流设计。 5.污水管道的衔接方法有哪几种,各适用于那些情况。 6.控制点的位置如何确定,在条件不利时,如何减少控制点处管道埋深。 7.生活污水总变化系数为什么随着污水平均流量的增加而相应的减少。

三、问答题 1. 试比较排水体制各类型的特点。 2. 试述平行式、正交式、截流式排水管渠布置特点及适用地形条件。 四、计算题 1、下图为污水设计管道示意图,已知1-2管段生活污水设计流量为50l/s ,工厂集中流量q=30l/s ,2-3管段生活污水本段流量为40l/s ,求2-3管段的污水设计流量。 3 2 2. 某肉类联合加工厂每天宰杀活牲畜258t ,废水量定额8.2m 3/d 活畜,总变化系数1.8,三班制生产,每班8h 。最大班职工人数560人,其中在高温及污染严重车间工作的职工占总数的50%,使用淋浴人数按85%计,其余50%的职工在一般车间工作,使用淋浴人数按40%计。工厂居住区面积9.5ha ,人口密度580cap/ha ,生活污水定额160 L/cap·d ,各种污水由管道汇集送至污水处理站,试计算该厂的最大时污水设计流量。 3. 图2-18为某工厂工业废水干管平面图。图上注明各废水排出口的位置,设计流量以及各设计管段的长度,检查井处的地面标高。排出口1的管底标高为218.9m ,其余各排出口的埋深均不得小于1.6m 。该地区土壤无冰冻。要求列表进行干管的水力计算,并将计算结果标注在平面图上。 图2-18 某工厂工业废水干管平面图 4. 试根据图2-19所示的小区平面图,布置污水管道,并从工厂接管点至污水厂进行管段的水力计算,绘出管道平面图和纵断面图。已知:

给水管网设计课程设计要点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 青阳镇给水管网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陈兰 学院名称环境工程学院 专业名称给水排水工程 指导教师程斌 2012年10月31日

给水工程的任务是向城镇居民、工矿企业、机关、学校、公共服务部门及各类保障城市发展和安全的用水个人和单位供应充足的水量和安全的水质,包括居民家庭生活和卫生用水、工矿企业生产和生活用水、冷却用水、机关和学校生活用水、城市道路喷洒用水、绿化浇灌用水、消防以及水体环境景观用水等等。 此次设计为苏北地区青阳镇给水管网系统设计,主要设计以下内容。 (1)用水量计算 (2)供水方案选择 (3)管网定线 (4)清水池、水塔相关计算 (5)流量、管径的计算 (6)泵站扬程与水塔高度的设计 (7)管网设计校核 给水工程必须满足各类用户或单位部门对水量、水质和水压对的需求。要求能用确定管网的布置形式,管线的选择,管径的选择,流量的分配及校核,确保管线的合理布置及使用。

1设计资料及任务 (1) 1.1设计原始资料 (1) 1.1.1地形地貌 (1) 1.1.2气象资料 (1) 1.1.3工程水文地质情况 (1) 1.1.4图纸资料 (1) 1.1.5用水资料 (1) 1.2设计任务 (2) 2设计说明书 (2) 2.1设计方案的流程及考虑细则 (2) 2.1.1管网及输水管的定线 (2) 2.1.2输水管径的确定 (2) 2.1.3管网管径平差计算 (2) 2.1.4节点水压计算 (3) 2.1.5管网消防校核计算 (3) 3设计计算书 (3) 3.1设计用水量计算 (3) 3.1.1最高日设计用水量 (3) 3.2供水方案选择 (4) 3.2.1选定水源及位置和净水厂位置 (4) 3.2.2选定供水系统方案 (4) 3.3.管网定线 (4) 3.4设计用水量变化规律的确定 (4) 3.5泵站供水流量设计 (5) 3.5.1供水设计原则 (5) 3.5.2具体要求 (5) 3.5.3二级供水 (5) 3.5.4根据用水量变化曲线确定清水池和水塔的容积 (6) 4 管网布置及水力计算 (7) 4.1管段布线,并确定节点和管道编号 (7) 4.1.1 节点设计流量分配计算 (7) 4.1.2节点设计相关计算 (8) 4.1.3节点设计流量计算 (9) 4.1.4给水管网设计数据计算 (9) 4.1.5平差计算 (10) 4.1.6设计工况水力分析计算结果 (11) 4.1.7 二级泵站流量、扬程及水塔高度设计 (11) 4.2 消防工况校核 (12) 4.2.1设计工况水力分析计算结果 (12) 4.2.2设计工况水力分析计算结果 (13) 5 结语 (14) 参考文献 (15) 附图 (16)

给排水钢管道支架强度计算书

表1━各种型号规格管材支架安装选型及材料对照表

3-内筋嵌入式衬塑钢管支架的最大间距 附件:给排水钢管道支架强度计算书 一.每组支架承载说明: 按水管内盛满水,考虑水的重量,管道自重及保温重量,再按支架间距均分,得出附表之数据(为静载状态)。 二.膨胀螺栓在C13以上混凝土上允许的静荷载为: M10:拉力6860(N) M12:拉力10100(N) M16:拉力19020(N) M20:拉力28000(N) 三.丝杆允许静荷载: 1.普通螺纹牙外螺纹小径d1=d-1.08253P d:公称直径 p:螺距:M10为1.5mm;M12为1.75mm;M16为2mm;M20为2.5mm; 2.M10丝杆的小径为:d1=10-1.08253*1.5=8.00mm; M12丝杆的小径为:d1=12-1.08253*1.75=10.1mm

M14丝杆的小径为:d1=14-1.08253*2=11.8mm M16丝杆的小径为:d1=16-1.08253*2=13.8mm M20丝杆的小径为:d1=20-1.08253*2.5=17.3mm 3.取丝杆钢材的屈服极限为允许静载极限,其屈服极限为: бs=220至240Mpa 取бs=220Mpa=220N/mm2. 4.按丝杆最小截面积计算,丝杆允许拉力为:P=S×бs M10丝杆:P10=3.14×(8/2)2×220=11052N M12丝杆:P12=3.14×(10.1/2)2×220=17617N M14丝杆:P14=3.14×(11.8/2)2×220=24046N M16丝杆:P16=3.14×(13.8/2)2×220=32890N M20丝杆:P20=3.14×(17.3/2)2×220=51687N 10#槽钢:P#=1274×220=280280N 四.两管给排水钢管道支架受力分析: (一)DN80给排水钢管道支架强度校核: 1.按附表所示,每组支架承受静载为:99.35Kg=974N 考虑管内水的波动性,粘滞阻力,压力传递不均匀性对支架的综合影响,取综合系数K1=1.2; 考虑现场环境之震动及风动的影响,支架本身的不均匀性,取综合系数:K2=1.2 2.受力分析: 按附图支架详图,及图1~3中的受力分析: p=K1*K2*W/2=1.2*1.2*974/2=702N Fay=Fby=p=702N 3.膨胀螺栓,丝杆强度校核: a.M10膨胀螺栓所受的拉力为:702N,小于M10:6860N,为允许荷载的10% 故:强度满足要求.。 b. M10丝杆所受的拉力为702N,小于P10:11052N 为允许荷载的7% 故:强度满足要求. 4.L40角钢横担强度校核: 从图3中可以看出,最大弯距 Mmax= pa=702*0.15=105.3N·M 等截面的L40角钢最大正应力发生在Mmax截面的上下边缘处 最大正应力为:бmax=Mmax*Ymax /Iz

排水管网设计步骤

排水管网设计步骤

一.污水管道系统的设计: 1污水处理厂厂址选择 在城市总体规划中,污水厂的位置范围已有规定,但是,在污水厂的总体设计时,对具体厂址的选择,仍须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和详尽的技术经济比较,应遵循下列各原则: (1)厂址与规划居住区公共建筑群的卫生防护距离应根据当地具体情况,与有关部门协商确定,一般不小于300米。 (2)厂址应在城市集中供水水源的下游至少500米。 (3)厂址应尽可能少占农田或不占良田,且便于农田灌溉和消纳污泥。 (4)厂址应尽可能设在城市和工厂夏季主导风向的下方。 (5)厂址应设在地形有适当坡度的城市下游地区,使污水有自流的可能,节约动力消耗。 (6)厂址应考虑汛期不受洪水的威胁。 (7)厂址的选择应考虑交通运输、水电供应地质、水文地质等到条件。 (8)厂址的选择应结合城市总体规划,考虑远景发展,留有充分的扩建余地。 本设计中污水处理厂布置在XXXX,位于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城市河流的下游,靠近岸边,周围300m内无居住区。见城市污水系统总平面图,其依据是: ①地区常年主导风向为XX风。厂址选在城市的XX角,可以减小污水厂所产生 臭气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②污水厂建在河流的下游,这样避免对城市取用水水质的影响。 ③污水厂布置在地势较低处,有利于污水管道的重力流动,故设在河流下游的 岸边。 2 管道定线 定线原则:应尽可能地在管线较短和埋深较小的情况下,让最大区域的污水能自流排出。 排水管网的布置原则既要使管道工程量为最小,又要使水流畅通节省能量。 (1)支管、干管、主干管的布置要顺直,水流不要绕弯。 (2)充分利用地形地势,最大可能采用重力流形式,避免提升。 (3)在起伏较大的地区,应将高区系统与低区系统分离,高区不宜随便跌水,应直接重力流入污水厂,并尽量减少管道埋深。至于个别低洼地区应局部提升,做到高水高排。 (4)尽量减少中途加压站的个数。如果遇山岗尽量采用隧洞方式。若须经过土壤不良地段,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处理措施,以保证地基与基础有

给水管网水力计算

第1章建筑内部给水系统1.7给水管网的水力计算

1.7.1确定管径求得各管段的设计秒流量后,根据流量公式即可求定管径: 式中q j ——计算管段的设计秒流量,m 3/s ;d ——计算管段的管内径,m ; v ——管道中的水流速,m/s 。 建筑物内的给水管道中不同材质管径流速控制范围可按 不同材质管径流速控制范围表选取。但最大不超过2m/s 。v d q g 42π=v q d g π4=不同材质管径 流速控制范围表 点击查看

1.7.2给水管网和水表水头损失的计算1. 给水管道的沿程水头损失 式中h y——沿程水头损失,kPa; L ——管道计算长度,m; i——管道单位长度水头损失,kPa/m,按下式计算:

后退前进返回本章总目录返回本书总目录 式中i ——管道单位长度水头损失,kPa/m ; d j ——管道计算内径,m ; q g ——给水设计流量,m 3/s ; C h ——海澄-威廉系数: 塑料管、内衬(涂)塑管C h = 140; 铜管、不锈钢管C h = 130 ;衬水泥、树脂的铸铁管C h = 130; 普通钢管、铸铁管C h = 100。 i 1.7给水管网的水力计算 1.7.2给水管网和水表水头损失的计算

1.7.2给水管网和水表水头损失的计算 2. 生活给水管道的局部水头损失 管段的局部水头损失计算公式式中h j ——管段局部水头损失之和,kPa ; ζ ——管段局部阻力系数; v ——沿水流方向局部管件下游的流速,m/s ; g ——重力加速度,m/s 2。 ∑=g v h j 22 ζ

1.7.2给水管网和水表水头损失的计算 根据管道的连接方式,采用管(配)件当量长度计算法 管(配)件当量长度: 螺纹接口的阀门及管件的摩阻损失当量长度,见阀门和螺 纹管件的摩阻损失的当量长度表。 管(配)件产生的局部水头损失大小同管径某一长度管道 产生的沿程水头损失 则:该长度即为该管(配)件的当量长度。 等于阀门和螺纹管件的摩阻损失的 当量长度表点击查看

给水管网计算书

一)《给水管网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A县给水管网设计 二、设计要求及工作量 (一)、设计步骤: 1 、用水量计算 (1)、确定用水量标准,计算城市最高日用水量。居民最高日生活用水量按城 市分区用水量标准计算。工厂最高日生产用水量已给出,工厂用水量还包括工人在工作时生活用水量及班后淋浴用水量。此外,还有车站用水量、市政用水量(浇洒道路、绿地)。加上未预见水量,即得该城市最高日设计用水量。 (2)、计算城市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 (3)、计算消防时用水量。 2、供水系统方案选择:水源与取水点、取水泵站位置、水厂选址 3、管网定线:根据选定的给水系统方案,进行管网定线和输水管定线。 4、清水池容积,水塔容积(如果设置)计算。 5、管段设计流量计算 (1)、比流量计算 (2)、节点流量计算先由比流量计算出沿线流量,再用沿线流量算出节点流量。 (3)、进行流量分配,初拟管径。 6、管网平差对供水方案的最高用水时进行管网平差。在说明书中计算并绘出最高用水 时管 网平差图。 7、水泵扬程、水塔高度(如设置)计算。 8、进行消防和事故情况的校核。 (二)、图纸要求:给水管网总平面图—张。在平面图上标注节点、管段编号,管长、管径。 三、参考资料 1、严煦世主编.《给水排水管网系统》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1 、 3、4),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四、设计资料 1城区总体规划图一张,1 10000。图上标有间隔1.0m的等高线,城市区域的划分、工厂及大型独立性公共建筑物的位置如图所示。 2、用水资料 人口密度及最高日生活用水定额见表1。火车站最高日用水量为320 m3/d;工业企业用水量情况见表2;市政用水量为1200m3/d。 城区生活用水的最低自由水压为40m。 表1人口密度及排水量 表 城区土壤种类为粘质土。地下水水位深度为15m。年降水量为936mm。城市最高温度为42C,最低温度为0.5C,年平均温度为20.4C。夏季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冬季主导风向为北风和东北风。

给水管网计算书专业模板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 说明书 姓名:张勇 学号:200802432 专业班级:给排水工程二班

目录 Ⅰ.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任务书 (3) 一、设计项目 (3) 二、设计任务 (3) 三、设计资料 (3) Ⅱ. 给水管网设计计算说明书 (5) 一、输配水系统布置 (5) 二、设计用水量及调节构筑物相关计算 (5) 1 设计用水量计算 (5) 2 设计用水量变化规律的确定 (7) 3 清水池、水塔调节容积的计算 (7) 三、经济管径确定 (11) 1 沿线流量及节点流量 (11) 2 初始分配流量 (13) 3 管径的确定 (13) 四、管网水力计算 (15) 1 初步分配流量 (15) 2 管网平差 (15) 3 控制点与各节点水压的确定 (15) 4 泵扬程与水塔高度的计算 (17) 五、泵的选择 (19) 1 最高时工况初选泵 (19) 2 最大转输工况校核 (19) 3 消防工况校核 (21) 4 泵的调度 (24) 六、成果图绘制..................................................- 参考文献 (25)

Ⅰ.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的任务 学生应用已学的知识,按照教学要求,在一周内完成某城市给水管网的设计。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资料 1.城市总平面规划图一张,比例1:10000。 2.该城位于湖北北部地区,城市自然资料如下: 土层:属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 地震烈度 : 5级; 地下水深 : 地面以下5m 见地下水; 最高气温: 39℃; 最低气温: -8℃; 冰冻深度:0.5m 。 3.用水资料 1)大用户 2)居民用水量:规划人口河北区为3万人,河南区为1.2万人,用水普及率 为90%,室内均有给排水卫生设备,但无淋浴,建筑物为6层。 3)印染厂、制药厂和氨肥厂每班有1/2 员工需淋浴。 4)公用事业用水量按居民用水量的30%计,K h =1.8。 5)绿化面积为30万m 2 ,浇洒道路面积为20万m 2。 6)未预见水量及管网漏失水量可按最高日用水量的15~25%计。 4.水厂清水池最低水位标高109m ,两座公路桥旁均可吊装管道,铁路桥不

排水管网设计说明书

环境工程设计 大作业 题目城市污水管网的设计姓名姜晨旭 学号50 指导教师王庆宏 成绩 二○一七年六月

目录 (一)设计概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设计题目......................................... 错误!未定义书签。设计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设计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设计参考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排水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排水体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排水体制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管网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管道定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排水管网布置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4)规划时要考虑到使渠道的施工、运行和维护方便;错误!未定义书签。 排水管网定线考虑因素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污水主干管定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污水干管定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水量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水力学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水力学计算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水力学计算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四)图形绘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五)管材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给水排水管网课程设计说明书及计算书

前言 水是人类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科学用水和排水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社会活动和生产活动内容之一。特别是在近代历史中,随着人类居住和生产的程式化进程,给水排水工程已经发展成为城市建设和工业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成为人类生命健康安全和工农业科技与生产发展的基础保障。给水排水系统是为人们的生活、生产、和消防提供用水和排除废水的设施的总称。它是人类文明进步和城市化聚集居住的产物,是现代化城市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是城市社会文明、经济发展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尤其是在面临全球水资源极其缺乏的今天,给排水管网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城市给排水系统在新的时期赋予了新的内涵,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看似平凡的规划设计却有着不平凡的现实意义,在满足规范和其它技术要求的条件下,根据城市的具体情况,科学规划设计城市给排水管网系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课程设计是学习计划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学习环节,是对前期所学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及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通过课程设计调动了我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我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我们走向实际工作岗位,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设计为玉树囊谦县香达镇给排水管道工程设计。整个设计包括三大部分:给水管网设计、排水管网设计。给水管网的设计主要包括管网的定线、流量的设计计算、清水池容积的确定、管网的水力计算、管网平差和消防校核。排水管网设计主要包括排水管网定线、设计流量计算和设计水力计算。

目录 第一章设计任务书 (4) 第二章给水管网设计说明与计算 (6) 2.1给水管网的设计说明 (6) 2.1.1 给水系统的类型 (6) 2.1.2 给水管网布置的影响因素 (6) 2.1.3 管网系统布置原则 (7) 2.1.4 配水管网布置 (7) 2.2给水管网设计计算 (8) 2.2.1 设计用水量的组成 (8) 2.2.2 设计用水量的计算 (8) 2.2.3 管网水力计算 (12) 2.3二级泵站的设计 (20) 2.3.1 水泵选型的原则 (20) 2.3.2 二级泵站流量计算 (20) 2.3.3二级泵站扬程的确定 (20) 2.3.4 水泵校核 (21) 第三章排水管网设计说明与计算 (23) 3.1排水系统的体制及其选择 (23) 3.2排水系统的布置形式 (23) 3.3污水管网的布置 (23) 3.4污水管道系统的设计 (24) 3.4.1 污水管道的定线 (24) 3.4.2 控制点的确定 (24) 3.4.3 污水管道系统设计参数 (24) 3.4.4 污水管道上的主要构筑物 (25) 3.5污水管道系统水力计算 (26) 3.5.1 污水流量的计算 (26) 3.5.2 集中流量计算 (27) 3.5.3 污水干管设计流量计算 (27) 3.5.4 污水管道水力计算 (29) 3.6管道平面图及剖面图的绘制 (30)

(完整版)给排水管网设计说明书2017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 2015年06月23日

目录 第一章给水排水管网课程设计任务书第二章管网布置方案比较 第三章最高日最高时水量计算表 第四章管网水力计算 第五章水力计算 第六章管材管件设置 第七章排水资料 第八章总结

第一章给水排水管网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吉林省长春市A城给水排水管网课程设计 二、设计目的 通过给定城市给水管网设计,使学生了解给水管网的设计步骤和方法,掌握方案的选择,设计参数的确定,说明书的编写,为今后毕业设计和实际工程的设计打下基础。 三、设计依据 通过长春发28号文件,同意长春市A城建设给水管网工程。 四、设计任务 1 某城给水管网平面布置图一张 2 某城给水管网结构图一张 3 某城排水管网平面图一张 4 某城污水管网剖面图一张 5 设计说明书一份 五设计资料 1 某城规划图一张(比例 1:10000 ,等高线间距1.0m) 2 城市分区人口,房屋层数及卫生设备标准

3 居民用水每小时百分数 4使用城市管网的主要工厂资料 甲厂:3600人,分3班生产,1/3工人在热车间工作,2/3在一般车间工作。一般车间工人下班后,50%的工人洗澡。生产用水量为2400m3/d,生产用水和上班职工生活用水均匀使用。 乙厂:1200人,分2班。每班1/2在一般车间工作。生产用水量3600m3/d,生产用水和上班职工生活用水均匀使用。 丙厂:1200人,在热车间工作,分三班生产,生产用水每小时800m3/d,生产用水和上班职工生活用水均匀使用。 丁厂:1600人,分2班生产,800人在热车间工作,生活用水大小间隔使用,大的15%,小的10%,生产用水960m3/d,。 5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 长江以北每区每次100m3,一天两次,9:00-10:00,15:00-16:00;长江以南每区每次120m3,一天三次,9:00-10:00,15:00-16:00,19:00-20:00。 6 工人上班时间:8:00-16:00,16:00-24:00,0:00-8:00 7 车站用水情况 每天用水量1200m3,5:00-6:00,6:00-7:00为全天用水量6%,19:00-20:00,20:00-21:00为全天用水量7%,其它小时均匀供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