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基橡胶的合成

丁基橡胶的合成
丁基橡胶的合成

丁基橡胶的合成、改性及技术发展

摘要:丁基橡胶的性能优异,应用十分广泛。本文主要介绍丁基橡胶的合成及工艺流程,

改性和技术发展及了解阳离子聚合反应的聚合机理。

关键字:丁基橡胶工艺流程改性技术发展聚合机理

丁基橡胶是异丁烯和少量异戊二烯共聚的产物,因共聚物中含有双键,可以硫化,

故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一:丁基橡胶的合成

1.丁基橡胶的合成反应

丁基橡胶由主要的单体异丁烯和少量辅助单体二烯烃(如异戊二烯、丁二烯等)共

聚而成。最常用的二烯烃为异戊二烯,用量为1.5%-4.5%左右。共聚反应及有关的聚合

条件简写如下式:

因为是阳离子聚合反应,对单体及溶剂等的纯度要求较高,一般异丁烯的纯度必

AlCl引发时,需加入须>99.5%(质量),异戊二烯必须>98%,而溶剂氯甲烷>95%.若采用3

少量的水分作为助引发剂。

聚合时,链转移反应极易发生,而异丁烯本身就是一种有效的链转移剂。有幸的是

链转移反应活化能远大于链增长反应的活比能,故可将反应温度降低以抑制链转移反

应。如要获得聚合度为1000的共聚物,聚合温度为一60 °C左右,聚合度10000时则温度

为—98°C左右。

2.丁基橡胶生产的聚合方法

可以有两种方法,即溶液聚合和淤浆聚合。采用前一方法时,单体与聚合物皆溶解于溶剂(如己烷、四氯化碳)中。随反应的进行,聚台物溶解量增加使溶液粘度上升,造成传热困难,聚合物会粘于釜壁,易子挂胶等,又有溶剂回收等后处理工作,故此法在工业中没有采用。

工业中主要采用淤浆法。以强极性氯代甲烷(CH3C1)作溶剂,它能溶解单体,但不溶解聚合物。生成的聚合物能成为细小颗粒分散于溶剂中形成淤浆状,这样可减少传热阻力,快速聚合,从而可提高生产能力。但生成的聚合物以沉淀形态析出,易于沉积于聚合釜底部及管道中,造成堵塞。为此须采用强力的机械搅拌;或者特殊的列管式内循环聚合釜,能使物料强制循环和导出聚合物。

聚合反应所需要的低温(-100°C),常用液态乙烯作冷却剂来取得。这样,原料系统

的冷却和聚合反应体系的冷却部需要大量的冷凝滞和压缩机等设备.在经济上和操作上

都带来较大的闲难与麻烦。

3.丁基橡胶生产聚合的工艺条件

一般丁基橡胶生产聚合的工艺条件为:

异丁烯/异戊二烯约97/3(质量)聚合温度约-100 °C

异丁烯浓度25%-40%(质量)聚合转化率:异丁烯75%-95% 溶剂氯代甲烷异戊二烯45%-85% 引发剂AlCl3 浓度0.2%-0.3% 产品丁基橡胶的不饱和度>1.55(摩尔)

4.丁基橡胶的生成工艺流过程

丁基橡胶的工业生产常采用不良溶剂的淤浆聚合法,其流程如图所示:

丁基橡胶制造过程简化流程图

1—进料混合,2—C2H4冷却器,3—NH3冷却器,5—反应器,6—闪蒸罐,7—过滤器8—脱水挤出机,9—干燥挤出机,10—打包机

将粗异丁烯和氯甲烷分别在脱水塔和精馏塔进行脱水和精制以后,与异戊二烯在混合槽忠按一定的比例混合。混合液在冷却器里冷至-100°C,然后送人反应器。同时配制好催化剂溶液并冷却。聚合反应在-98°C左右进行,几乎瞬时完成。聚合物在氯甲烷中沉淀形成颗粒状浆液。聚合后的淤浆从反应器中溢流出来进入盛有热水的闪蒸罐,在此蒸发氯甲烷和未反应单体。橡胶的水淤浆液用泵送到挤出干燥系统,干燥后包装成品。闪蒸罐出来的蒸气经活性氧化铝干燥、分馏后送到进料和催化剂配制系统循环使用。下图为丁基橡胶的工艺流程简图。

5.设备

丁基橡胶的聚合反应器是一种热交换器型的强制循环多管式聚合反应器。在中心部分有上升流体流动的筒管,而在其周围有小口径列管供下降流体用。液化乙烯从下部通入夹管在其内部蒸发达到冷却的目的,以保持聚合温度在-100°C左右。聚合时将异丁烯和异戊二烯溶于3倍体积的CH3Cl溶剂中,从反应器底部通入。同时从底部的另一管道

通入配制好的AlCl3的CH3Cl溶液。AlCl3含量约为单体含量的0.02%,共聚物从反应器的上部出料口溢出,而大部分CH3Cl则同时从周围的小口径列管回流至反应器的底部循环使用。

为防止聚合反应器内发生聚合物的沉淀与挂胶,一般要求淤浆在反应器内有2~5m/s 的流速。因此,强有力的搅拌器是这一聚合体系必不可少的。下图是丁基橡胶的反应器的结构。

二.丁基橡胶的聚合机理

丁基橡胶的聚合反应历程可分为链引发、链增长、链终止等三个步骤。

1.链引发

随着采用的催化剂的不同,阳离子的聚合催化剂的引发机理有所不同。

丁基橡胶的生产以淤浆法为主,其聚合机理是典型的阳离子聚合机理。以氯甲烷为溶剂、三氯化铝为引发剂、水位共引发剂,在-103°C低温下进行阳离子共聚合,其反应机理如下:

(1)链引发反应

(2)链增长

(3)链终止a.自发终止

b.成键终止

丁基橡胶的聚合机理特征主要是:快引发、快增长、易转移、难终止。

三.影响聚合反应的主要因素

1.杂质

在丁基橡胶的聚合体系中,有原料、惰性气体、聚合反应器、管道都可能带来杂质。按照其作用原理,这些杂质可以分为给电子体和烯烃两大类。给电子体如水、甲醇、氯化氢、二甲醚、二氧化硫和氨等,分子中均含有未共用的电子对,而催化剂AlCl3则有未排满的电子层,因而这些杂质均可与AlCl3反应生成络合物。例如甲醇与AlCl3生成络合物。

当这些杂质含量极少时,与AlCl3生成的络合物可以离解成为活性催化剂;但是,杂质与AlCl3反应生成活性不高,会导致转化率降低。因为这些杂质具有链转移作用,当他们超过一定量时,则会致使聚合物分子量明显降低。分子量降低的程度与杂质和AlCl3反应生成的化合物的离解度的大小有关;离解度越大,能够进行转移的负离子浓度越高,聚合物的分子量越小;也与杂质AlCl3络合物的浓度有关;浓度越高,分子量越小。

2.单体浓度和配料比

在丁基橡胶的聚合体系中:单体浓度过高,反应温度升高的很快,反应过于激烈难以控制,容易导致结块,甚至催化剂还未加足量价被迫停止反应。而单体浓度过低时,结冰现象严重,(CH3Cl的冰点为-97°C)也不能获得较高的转化率。

3.聚合温度

随着聚合温度的提高,聚合物的分子量直线下降。这是因为单体链转移活化能总是比链生长的活化能大17.56~19.23kJ/mol,因此低温能够抑制单体的链转移从而有利于分子量的增大。需要指出的是,降低温度也有可能提高聚合速度,有利于生成高分子量的聚异丁烯。因为催化体系的实际能力与下列平衡有关:

而离子对与自由离子对对单体的引发具有不同的活性,因此有两种链生长:

已经证明Kp1远较Kp2大,而降低温度有利于平衡向右移动,也就是增加自由离子的浓度,有利于按Kp1方式进行。因此,聚合速度和分子量都将增加。提高溶剂的极性有利于自由离子的存在,因此也有类似降低温度的效应。

4.催化剂

催化剂的用量很小时,单体转化率低,用量大时,转化率高。由于催化剂的用量少时杂质消耗了部分的催化剂,总督活性催化剂相对量较少,故导致转化率较低。催化剂用量已经超过杂质消耗的低限时,随着催化剂用量增加,转化率迅速上升。当催化剂用量达到一定程度时,聚合反应已经达到一定的深度。单体浓度大大降低,催化效率降低。工艺生产中引发剂一般为单体的0.02%~0.05%。

5.溶剂

溶剂决定了生成的聚合物的溶解度。丁基橡胶均相溶液聚合法或非均相溶液淤浆聚合法所采用的溶剂是不同的。用于淤浆聚合的溶剂要求沸点低于-100°C,不溶解聚合物,对催化剂的惰性的,通常使用易于溶解催化剂AlCl3的CH3Cl。采用正丁烷和异戊烷作溶剂的均相溶液聚合,最早是从减轻聚合物的挂胶结垢作用来设计的。但是在-100°C的低温下,均相溶液的粘度非常的大,给传质传热带来很大的困难,所以一般要求聚合物浓度不超过4%~5%。使单位体积的聚合物溶剂和未反应单体的回收量增加,同时,也大大地降低了聚合物的生产能力。而挂胶和结垢同样不可避免,所以工业上仍普遍采用氯甲烷为溶剂。

四:丁基橡胶的结构、硫化、性能与应用

1.丁基橡胶的结构

丁基橡胶是以异丁烯(其链节以头尾相连)和少量异戊二烯(主要为反式1.4—构型)共聚而得的线型大分子,基本上没有支链。两种单体的竞聚率值见表,其中r1*r2=1,说明两种单体的共聚反应是理想共聚.两种单体的链节以无规的方式排列。已测知共聚物组成分布不太均一。在低分子量级分中异戊二烯的含量销大,高分子丝级分中则偏低。异丁烯(M1)异戊二烯(M,)的竞聚率

引发剂/溶剂聚合温度(°C)r1 r2 r1*r2

AlCL3/CH3Cl -103 2.5±0.5 0.4±0.1 1.00

AlEtCl2/己烷-80 0.8 1.28 1.02 在一般情况下,无定形丁基橡胶的Tg约为一70 °C。拉伸下能结晶。结晶部分密度

为0.94,

无定形部分为0.84。现今丁基橡胶主要品种的不饱和度为0.7%~2.3%(摩尔),但也有高达3%以上的。虽然不饱和双键的含量仅为天然橡胶的1/50左右,然已足供硫化交联之用。此等丁基橡胶的Tg值可为-75~67°C.粘均分子量为20~40万,分子量分布指数=2.5~3。

2.丁基橡胶的硫化

丁基橡胶中的异戊二烯链节含有双键可供硫化、但不饱和度低,其硫化速度仅为天然橡胶的1/3,需要高温(150~180 °C)及较长的硫化时间,又需使用高活性的硫化促进剂。丁基橡胶采用的硫化体系有三种:

(1)硫黄体系常须加入促进剂,如哇陛类、秋兰姆类及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在异戊二烯链节上交联,生成一C—Sx—C—(x>2))键。所得硫化胶的综合性能较好。

(2)树脂型硫化体系采用辛基酚醛柯脂或溴化经甲基酚醛树脂等,可生成一C—C —和一C—O—C一交联键。其硫化胶的耐高温性能较好,用于耐热制品。

(3)醌肟型硫化体系采用对醌二肟、二苯甲酰对醌二肟等作硫化剂,可得优异耐热和耐臭氧的硫化胶。

3.丁基橡胶的性能

丁基橡胶是一种无色、线型结构的无定形聚合物。它的主链不饱和性较低,主链上带有大量的甲基侧链,故具有某些特点。

a气密性优良。它的透气件是焊类橡胶中最低的。

b抗臭氧性好。与其他不饱性高的橡胶相比,丁基橡胶的抗臭氧性比天然橡胶、丁苯橡胶等约高出10倍。

c耐热、耐候性都较优异。耐热、耐阳光和氧的性能均比其他通用型橡胶要好,有较好的高温(>100 °C)弹性及较高的耐热性(约150 °C)。丁基橡胶的硫化胶经热老化后,分子量会降低,故属于热降解型聚合物。

d耐酸、碱和极性溶剂,但不耐浓的氧化酸,在脂肪烃个严重溶胀。

e电绝缘性好,优于一般橡胶。体积电阻在1000000Ω·cm以上,为一般橡胶的10一100倍。tgδ也较小,仅为天然橡胶的2/5。因吸水性小,常温厂的吸水速率为其他橡胶的1/10~1/15。

丁基橡胶也存在有某些缺点,如硫化速度低、自粘性和互粘性差,与其他橡胶不易相容,回弹性差及发热量大。

4.丁甚橡胶的应用

丁基橡胶最大的特点是气密性好,故其主要用途是制造轮胎的内胎、气球及水胎等。因它又具有耐热、耐臭氧及电绝缘性好的优点,可用作电缆绝缘层、护套及一些工业橡胶制品(如耐热、耐水、耐老化垫片及化工容器衬里等)。建筑材料方面也有应用,如屋顶胶板、防水衬里及遮雨板等。

五:丁基橡胶的改性

鉴于丁基橡胶的缺点,主要做了两个方面的改性工作

I.卤化丁基橡胶

在丁基橡胶的己烷溶液中通入氯气,可发生取代反应,使大分子长链中带有氯原了,这种橡胶称为氯化丁基橡胶。也可采用适当的方法制取溴化丁基橡胶,两者统称为卤化丁基橡胶。通常它们的含氯量及含溴量各为1.1%一1.3%(质量)和1.8%一2.4%(质量)。

卤化丁基橡胶除了保持丁基橡胶的特性外,由于引入了卤素原子,从根本上克服了高度不饱和结构对于丁基橡胶硫化的阻碍作用。卤素的存在不仅使硫化是双键活性提高。并增加了活性中心。是丁基橡胶对多种硫化剂的反应能力大大提高,硫化速度明显加快;也使丁基橡胶更容易与其他橡胶甚至高度不饱和的硫化胶掺混,共硫化,牢固地粘接制成理想性能的并用胶。(主要用于轮胎的气密层、胎侧、耐热内始及一些高温橡胶制品等。)

2.交联丁基橡胶

交联丁基橡胶是由异丁烯、异戊二烯及少量二乙烯基苯三种单体共聚而成。由于引入了二乙烯基苯,使大分子链上带有少量的侧链乙烯基,易于交联。由此合成所得的共聚物具有一定程度的交联,是一种工业中所需要的非硫化的丁基型密封材料。但它也可用一股丁基橡胶的硫化方法硫化。

交联丁基橡胶不冷流、不塌陷,具有较高的弹性复原性。硫化后具有优异的耐老化、耐候、耐臭氧和良好的气密性。最大的优点是它既可用普通的琉黄体系来硫化,也可用有机过氧化合物来硫化交联。用后者方法硫化时,在135°C下的耐热性优于硫黄硫化的普通丁基橡胶。若加入适当的防老剂,便可改善在150°C~l70°C下的高温性能。

交联丁基橡胶与丁腈橡胶并用后,可改善耐臭氧性能,降低压缩变形和提高耐热性能.常用作耐热的O型垫圈。

六:丁基橡胶的技术进展

传统氯甲烷-三氯化铝低温淤浆聚合工艺虽然历史悠久、技术成熟,但聚合温度低、能耗高、聚合连续运转时间段,导致生产成本高,气成品胶价格高于一般通用的橡胶,为此出现许多改进工艺。

1.采用烃类溶剂的溶液聚合工艺

原苏联以烷基氯化铝与水的络合物作催化剂,在烃类溶剂如异戊烷忠于-90°C~70°C下聚合,据称工艺过程经济性较好。其特点是可减轻聚合釜挂胶、延长运转周期,胶液中冷量便于回收,无需溶剂转换,脱除为反应单体后即可直接进行氯化或溴化,可采用一般溶液聚合过程回收聚合物,避免采用氯甲烷引起设备腐蚀及环境污染等问题。

2.添加界面活性剂改进淤浆的稳定性

苯乙烯与氯代乙烯基苯(后者为单体总量的1%)在甲苯中的自由基共聚合产物为稳定剂源,按照常规丁基橡胶淤浆聚合工艺,由于异丁烯聚合活性链向稳定剂源链转

移从而形成嵌段共聚物(即稳定剂)。该嵌段共聚物的亲液部分能溶于氯甲烷,憎液部分不溶于氯甲烷而与丁基橡胶或吸附在丁基橡胶的表面上,由此是橡胶颗粒子即使碰撞也不聚结。由于改进了聚合淤浆的稳定性,可使聚合物浓度从28%提高到35%,从而提高生产能力15%。且降低能耗30%。使聚合釜运转周期延长,这是淤浆聚合工艺的重要突破。

参考文献

[1] 赵德仁,张慰盛.高聚物合成工艺学[M]化工工业出版社2011,(01)

[2] 李克友,张菊华,向福如.高分子合成原理及工艺学[M]科学出版社1999.

[3] 张玉龙,齐贵亮.橡胶改性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4] 何春,周刚,周涛.丁基橡胶合成研究进展与市场展望[J].

[5] 梁星宇.丁基橡胶应用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5-8,157-334

丁基橡胶装置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实用版

YF-ED-J3687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丁基橡胶装置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实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丁基橡胶装置危险因素及防范措 施实用版 提示:该解决方案文档适合使用于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在进行中紧扣进度,实现最大程度完成与接近最初目标。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丁基橡胶生产同其他石油化工生产一样具 有易燃、易爆,毒害、腐蚀等特点。丁基橡 胶’生产所用的原料及辅助材料大都为易燃、 易爆晶,在生产过程中工艺操作条件苛刻,有 深冷、高压、负压、真空等工况。此外,有 毒、腐蚀性物质普遍存在于丁基橡胶生产过程 中。丁基橡胶装置生产的核心部位是制冷系 统、聚合系统和氯甲烷系统3个部分,因此上 述单元必然成为安全防范的重点。 制冷系统主要由乙烯压缩机和丙烯压缩机

及其辅助的润滑油、干气密封、驱动汽轮机等构成,聚合系统主要由聚合釜、脱气釜等构成,氯甲烷系统主要由氯甲烷压缩机、汽轮机及其他辅助的塔系等构成。 丙烯压缩机、氯甲烷压缩机系统的开停工,正常生产中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除露点温度要求略高于乙烯压缩机系统外,其他相近或相同。所以,在对压缩机系统的危险因素分析时把乙烯压缩机作为代表进行分析。 聚合反应是在低温下进行的放热反应,对反应温度要求极为严格,反应速度极快。因此给聚合釜的运转周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基于上述特点,安全生产对丁基橡胶生产十分重要,特别是在装置开、停工及正常生产过程中,一定要正确辨别生产过程中有可能出

溴化丁基橡胶应用研究报告及场分析

个人资料整理仅限学习使用溴化丁基橡胶的应用研究及市场分析 溴化丁基橡胶(BIIR>是IIR的改性产物,改性的目的是提高IIR的活性,改善其与不饱和橡胶的相容性,提高自粘性、互粘性及共交联能力,同时保持IIR的原有特性。IIR溴化后除增加了交联位置外,同时也增强了双键的反应性。这是由于C-Br键的键能较小,溴化丁基橡胶的硫化反应活性较高,所以其具有较快的硫化速度和较强的硫化适应性,而且与通用橡胶的共硫化性能较好。与普通丁基橡胶相比,溴化丁基橡胶增添了以下特性:(1>硫化速度快;(2>与天然橡胶、丁苯橡胶的相容性好;(3>与天然橡胶、丁苯橡胶的粘接性能提高;(4>可单独用氧化锌硫化(BIIR 是唯一可单用硫黄或者用氧化锌硫化的弹性体>,硫化方式多样化;(5>有较好的耐热性。 溴化丁基橡胶正是凭借如此多的优点,在多种应用领域内正逐步替代普通丁基橡胶,如子午线轮胎、斜交轮胎、胎侧、内胎、容器衬里、药品瓶塞和机器衬垫等工业产品。溴化丁基橡胶是制造无内胎轮胎和医药用制品不可替代的原材料。 1溴化丁基橡胶的生产方法 BIIR的制备方法有干混炼溴化法和溶液溴化法。干混炼溴化法是在开炼机上将N-溴代琥珀酰亚胺、二溴二甲基乙内酰脲或活性碳吸附溴(质量分数为0.312>与IIR进行热混炼而制得BIIR;溶液溴化法是将IIR溶解于氯化烃溶剂,再通入质量分数约为0.03的溴而制备,该过程是连续的,产品质量均匀稳定。BIIR中溴的质量分数最佳值为0.017-0.022。 2溴化丁基的应用研究 2.1工艺要求 溴化丁基橡胶分子链上存在双键,同时含有溴原子,因此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硫化,应根据橡胶制品所要求的物理性能选择硫化体系。溴化丁基橡胶的混炼、压延和压出操作工艺与门尼粘度相同的普通丁基橡胶相似,但由于溴化丁基橡胶硫化速度较快,容易焦烧,所以应该注意下列情况: 1.炼胶温度。溴化丁基橡胶的混炼温度若超过130℃,有焦烧危险,并且温度过高,胶料容易破碎,导致胶料加工不良。 2.溴化丁基橡胶对模具具有腐蚀性,所以在模压时要加以防护,如使用高质量的模具,并用涂层保护,避免使用水基脱模剂以及保持高温状态,避免模具温度反复波动等。 2.2并用和共混体系 2.2.1IIR/BIIR 采用BIIR/IIR并用可以改善IIR的加工性能和物理性能,同时还可以缩短IIR的硫化时间,并用胶的界面粘合力较大,并且降低了胶料粘度,改善了加工性能。此外,在溴化丁基橡胶中加入普通丁基橡胶也是一种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途径。. 个人资料整理仅限学习使用 普通丁基橡胶与溴化丁基橡胶并用可以改善胶料自粘性,工艺性能良好;并用胶中随着溴化丁基橡胶用量的增加,硫化速度明显加快,并用胶的紫外吸光度与易氧化物两项指标会逐渐得到改

国内外丁基橡胶生产情况正式版

国内外丁基橡胶生产现状 和市场前景 编制:李红娟 青岛伊科思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技术部

目录 1 前言 (33) 2 世界丁基橡胶生产现状及市场前景 (33) 2.1 生产现状 (33) 2.2 消费现状及市场前景 (44) 3 我国丁基橡胶生产现状及市场前景 (66) 3.1 生产现状 (66) 3.2 生产工艺 (66) 3.3 进出口情况 (88) 3.4 消费现状及市场前景 (99) 3.4.1 轮胎 (1010) 3.4.2 医用瓶塞 (1111) 3.4.3 其他方面 (1111) 3.5 市场价格 (1111) 4 存在的问题 (1212)

国内外丁基橡胶生产现状 和市场前景 1 前言 丁基橡胶(简称IIR)是世界上第四大合成橡胶(SR)胶种,是异丁烯和异戊二烯在Friedel-Craft催化剂作用下进行阳离子聚合反应的产物,外观为白色或淡黄色晶体,无臭无味,玻璃化温度很低,不溶于乙醇和丙酮。由于丁基橡胶具有优良的气密性和良好的耐热、耐老化、耐酸碱、耐臭氧、耐溶剂、电绝缘、减震及低吸水等性能,使得其广泛应用于内胎、水胎、硫化胶囊、气密层、胎侧、电线电缆、防水建材、减震材料、药用瓶塞、食品(口香糖基料)、橡胶水坝、防毒用具、粘合剂、内胎气门芯、防腐蚀制品、码头船护旋、桥梁支承垫以及耐热运输带等方面。 丁基橡胶的生产始于20世纪40年代,1943年Exxon公司在美国Baton Rouge工厂实现了丁基橡胶的工业化生产。1944年,加拿大Polysar公司采用美国技术在Sarnia建成丁基橡胶生产装置。1959年后,法国、英国、日本也开始生产丁基橡胶。1991年,Bayer公司购买Polysar全部合成橡胶业务,Exxon公司也收购了在法国的丁基橡胶生产装置,从此世界丁基橡胶的生产基本上被Exxon和Bayer两大公司所垄断。1982年,前苏联在陶里亚蒂建成世界唯一的溶液聚合法丁基橡胶生产装置,所用聚合反应器由苏联合成橡胶研究院和意大利PI公司合作开发。 卤化丁基橡胶(HIIR)可分为氯化丁基橡胶(CIIR)和溴化丁基橡胶(BIIR)两大类,是丁基橡胶在脂肪烃溶剂中与氯或溴进行反应的产物,其工业化生产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1960年Exxon公司在Baton Rouge工厂开始生产氯化丁基橡胶,Polysar公司于1971开始生产溴化丁基橡胶。 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德国、俄罗斯和意大利4个国家拥有丁基橡胶生产技术,在国际市场上,Exxon公司和Bayer公司的丁基橡胶产品处于垄断地位,生产能力约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80%,此外,这两大公司在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开发方面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目前,我国只有中国石化燕山石油化工公司合成橡胶厂1家生产企业,产量不能满足国内实际生产的需求,每年都要大量进口,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2 世界丁基橡胶生产现状及市场前景 2.1 生产现状 目前,美国Exxon公司和德国Bayer公司的丁基橡胶生产技术和新产品开发能力在世

丁基橡胶胶黏剂

丁基橡胶胶黏剂涂料的研制与应 用 专业: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姓名:严风泉0909010308 指导教师:王虹 2012年5月1日

摘要:简述了丁基橡胶胶黏剂的制备、能及特点,胶黏剂的研究,国内丁基橡 胶胶黏剂的市场分析、发展展望。 关键词:丁基橡胶;胶黏剂;涂料;研究;发展展望 引言 丁基橡胶(IIR)是由异丁烯和少量异戊二烯共聚而成,是世界上第四大合成橡胶胶种,具有优良的气密性和良好的耐热、耐老化等特性,广泛应用于轮胎内胎、防水建材、减震材料等方面。目前,美国埃克森美孚和德国朗盛公司的IIR 生产技术和产品开发能力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我国燕山石化公司引进意大利PI公司技术,建成我国唯一一套30 kt/a IlR装置,随后扩能至45 kt/a,并实现聚合釜国产化。 1.丁基橡胶胶黏剂 丁基橡胶胶黏剂与多数橡胶型胶黏剂类似,可分为溶剂型及乳胶两种,溶剂型丁基橡胶胶黏剂由丁基橡胶与各种配合剂经混炼后溶于溶剂中制得。丁基橡胶乳胶胶黏剂则是用含有阴离子乳化剂的丁基橡胶水分散体系配合以其他助剂混合制得。丁基橡胶胶黏剂的各种配合剂与其他橡胶性胶黏剂的配合剂基本相同。 2.丁基橡胶胶黏剂涂料的制备 A组分 丁基橡胶100 对苯醌二肟 4 硬脂酸 3 硫磺 1.5 氧化锌 5 溶剂汽油570 松香酯40.91% 异丙醇7.4 B组分 丁基橡胶100 氧化铅8 硬脂酸 3 硫黄 1.5 氧化锌 5 溶剂汽油715 半补强炉黑80 91%异丙醇7.0 丁基橡胶胶黏剂的各种配合剂 (1)硫化体系。 (2)增黏剂。丁基橡胶具有很好的流变性,可以运用于各种树脂来调节胶黏剂的黏度及固化后的内聚强度。常用的增黏树脂如萜烯树脂、萜烯酚醛树脂、酚醛树脂、改性松香树脂及酯类。用作压敏胶时,增黏树脂与增塑剂并用,常用的增塑剂有聚丁烯、聚丙烯、石蜡油、凡士林及长链的苯二甲酸酯,如邻苯二甲酸十三烷酯等。 (3)补强填料。丁基橡胶补强填料都是橡胶胶黏剂通用的。可以根据具体应用要求而选择,但是丁基橡胶具有结晶性,与天然橡胶、氯丁橡胶相似,本身具有较好的拉伸强度,因而加补强剂补强效果并不显著。仅对撕裂强度、延伸强度和耐磨性、降低成本等有一定效果。常用的补强填料如嵌缝堵缝胶用白炭黑,抗

丁基橡胶综述

河南城建学院 丁基橡胶 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2020年4月23日

摘要 0 1简介 0 国内外发展史 0 国内发展史 0 国外发展史 0 丁基橡胶的分子结构式 (1) 丁基橡胶的分类 (1) 丁基橡胶的优缺点 (2) 国内外生产厂家 (3) 2.主要特性及用途 (3) 主要特性 (3) 用途 (3) 3. 丁基橡胶的聚合机理、影响因素 (4) 丁基橡胶的聚合机理 (4) 影响聚合反应的主要因素 (5) 4.生产工艺、改性及装备 (6) 淤浆法工艺 (6) 溶液法工艺 (8) 丁基橡胶的改性 (8) 生产设备 (9) 5.国内外生产现状和研究进展 (10) 国内生产现状 (10) 国外生产现状 (10) 技术进展 (11) 6.存在问题 (12) 7.展望 (12) 参考文献 (13)

摘要 丁基橡胶具有优良的气密性、水密性以及优良的耐候性和耐化学腐蚀性,是内胎和无内胎轮胎密封内衬不可替代的胶种。本文介绍了丁基橡胶的国内外发展史、主要结构、分类、主要的性能、应用、国内外生产厂家、研究现状和进展以及对丁基橡胶的展望。 1简介 国内外发展史 国内发展史 兰州石化公司石化研究院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聚异丁烯的合成研究,1966—1983年期间,由原化工部和国家科委立项,进行了淤浆和溶液聚合工艺合成丁基橡胶的研究与工业化开发,在该院建成的以水-三氯化铝为引发剂体系。氯甲烷为溶剂的淤浆聚合工艺中试装置上,系统的开展了全流程工艺条件、设备、分析、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良好的结果,为淤浆法丁基橡胶的工业化积累了经验。1983年后,北京化工大学继续从事有关聚异丁烯、丁基橡胶和卤化丁基橡胶的实验室研究工作。燕山石化公司从1983年开始筹建丁基橡胶工业生产装置。落实丁基橡胶工业生产技术来源以及聚合反应器是建设生产装置的关键,经过较长时间的工作,最终选择了引进意大利Pressindustria公司丁基橡胶和氯化丁基橡胶的生产技术和聚合反应器。1992年,原国家计委批准了燕山石化公司建设30kt/a丁基橡胶生产装置的项目建议书,并于1996年批复了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1996年,燕山石化公司与意大利Pressindustria公司签定了技术转让合同。燕山石化公司丁基橡胶工程于1997年破土动工,1999年建成投产。经过2年的试生产,2002年达到了设计生产能力。在试生产期间,该公司在有关单位的协助下,对Pressindustria公司丁基橡胶生产工艺技术做了重大改进。目前我国只有中国石化燕山石油化工公司合成橡胶厂1家生产企业,产量不能满足国内实际生产的需求,每年都要大量进口,开发利用前景广阔[1]。 国外发展史 1937年,美国标准油公司的研究人员首次发现异丁烯与少量异戊二烯共聚

丁基橡胶

丁基橡胶 丁基橡胶是合成橡胶的一种,由异丁烯和少量异戊二烯合成。制成品不易漏气,一般用来制造汽车、飞机轮子的内胎。 丁基橡胶是异丁烯和异戊二烯的共聚物,它在1943年投入工业生产。 丁基橡胶英文:butyl rubber 丁基橡胶的最大优点: 气密性好。它还能耐热、耐臭氧、耐老化、耐化学药品,并有吸震、电绝缘性能。 缺点: 硫化慢,加工性能较差。 主要用途: 制作各种轮胎的内胎、无内胎轮胎的气密层、各种密封垫圈,在化学工业中作盛放腐蚀性液体容器的衬里、管道和输送带,农业上用作防水材料。 2005年,我国丁基橡胶消费量近15万吨,国产丁基橡胶不足3万吨,80%依靠进口,从1999年至2004年,进口量年均增长率达26.9%。由于,国际石油市场价格不断上升,丁基橡胶价格也不断攀升。近几年来丁基橡胶的价格由15000元/T左右,上升呈现在的32000元/T以上。而丁基橡胶制品的价格虽然有所上升,但整体算价格上升幅度不超过30%,远远赶不上丁基橡胶价格成倍的上升。所以很多使用丁基橡胶的企业把目光转向了丁基橡胶的最佳替代产品――丁基再生橡胶。 丁基再生橡胶除了类似原聚合物的性能之外,还具有某些特殊的配合优点,如改善尺寸稳定性,升热性较低,减少焦烧。气密性同原丁基橡胶一样,比其它合成橡胶更好地保留原生胶的各种性能,所以丁基再生胶的经营良好,是制造轮胎内胎最佳选择材料。丁基橡胶中含有少量的异戊二烯,故其不饱和度较低,其硫化胶耐老化性能非常优良,这说明其很耐氧化,经试验也证明,废硫化丁基橡胶再生时,氧起的作用很小,所以再生脱硫比天然橡胶困难。 目前国内丁基再生胶的生产工艺有六七种之多,主要有蒸煮法、炒制法、挤出法、微波法、辐射法、高温连续催化法、化学机械法等,但无论采用何种方法,目的是采用最经济、最科学的方法把废丁基橡胶由网状结构变成线型结构。 随着我国轮胎工业快速发展,丁基橡胶消费量快速上升,特别是子午线轮胎的快速发展,加上国家《医用瓶塞丁基化》标准出台,国家提出轮胎内胎丁基化,国内外市场对丁基橡胶的强劲需求,促进了丁基再生胶的发展。但由于国内丁基再生胶的生产原料紧缺,废丁基内胎由前年的2000元/T多,上涨到目前的6100元/T左右,废胶囊由800元/T左右上升到目前3800元/T左右,医用瓶塞由1000元/T左右上升至目前2000元/T左右。丁基再生胶价格虽有上升,但赶不上废丁基胶涨价幅度。所以造成很多丁基再生胶厂家由高利变成微利或无利可图。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生产工艺方法落后,生产的丁基再生胶物性指标过于低下,只能低价卖,但生产厂家无利可图,而且浪费了大量的宝贵资源。 传统的脱硫方法目前在国内比较盛行,大多厂家选用的是动态罐脱硫、或者火烧炒罐脱硫,上述两种方法的缺点是:动态脱硫,只是提供了高温高压的脱硫条件,脱硫时间长,还需要加入价格昂贵的软化助剂,关键的是不能对脱硫原料进行摩擦挤压。所以会造成原料表面焦化、碳化,而原料的内部不能脱透,造成产品表面有没有解聚的颗粒存在,影响了产品质量。火烧炒罐由于不能准确控制温度,碳化和焦化现

丁基橡胶标准

盘锦和运新材料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PHX 0001—2014 异丁烯-异戊二烯橡胶(IIR) 2014-8-15发布2014-8-25实施盘锦和运新材料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中《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标准Q/PHX 0002-2013,请注意本文件中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盘锦和运新材料有限公司技术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盘锦和运新材料有限公司技术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建军、武艳平。 本标准由盘锦和运新材料有限公司批准。 本标准所替代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Q/PHX 0002-2013。

异丁烯-异戊二烯橡胶(IIR )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异丁烯-异戊二烯橡胶(IIR )的分类与命名、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异丁烯和异戊二烯为主要原料,以氯甲烷为溶剂经低温共聚制得的异丁烯-异戊二烯橡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232.1-2000 未硫化橡胶 用圆盘剪切粘度计进行测定 第1部分:门尼粘度的测定(neq ISO 289-1:1994) GB/T 4498-1997 橡胶 灰分的测定 ( eqv ISO 247:1991 ) GB/T 5576-1997 橡胶和胶乳 命名法 ( idt ISO 1629:1995 ) GB/T 5577-2008 合成橡胶牌号规范 GB/T 24131-2009 生橡胶 挥发分含量的测定 ( eqv ISO 248:1991 ) GB/T 16584-1996 橡胶 用无转子硫化仪测定硫化特性 (eqv ISO 6502:1991 ) GB/T 15340-2008 天然、合成生胶取样及其制样方法 ( idt ISO 1795:2000) GB/T 19187-2003 合成生胶抽样检查程序 3 分类与命名 字符组2中是四个数字。前两个数字表示异丁烯-异戊二烯橡胶不饱和度的标称值,由其标称值的整数和小数点后一位的两个数字组成。后两个数字表示生胶门尼粘度的标称值,由其标称值整数部分的两个数字组成。 字符组3中是字母或数字,代表产品其他的附加信息。 示例 : 某异丁烯-异戊二烯橡胶(IIR ),不饱和度的标称值为 1.60,生胶门尼粘度的标称值为51,命名如下: 异丁烯-异戊二烯橡胶生胶门尼粘度的标称值 字符组2: 异丁烯-异戊二烯橡胶不饱和度的标称值 字符组 1: 异丁烯-异戊二烯橡胶代号 命名: IIR1650

橡胶的基本结构与性能

橡胶的基本结构与性能 橡胶的分子特征---构成橡胶弹性体的分子结构有下列特点: ①其分子由重复单元(链节)构成的长链分子。分子链柔软其链段有高度的活动性,玻璃化转变温度(Tg)低于室温; ②其分子间的吸引力(范德华力)较小,在常态(无应力)下是非晶态,分子彼此间易于相对运动; ③其分子之间有一些部位可以通过化学交联或由物理缠结相连接,形成三维网状分子结构,以限制整个大分子链的大幅度的活动性。 从微观上看,组成橡胶的长链分子的原子和链段由于热振动而处于不断运动中,使整个分子呈现极不规则的无规线团形状,分子两末端距离大大小于伸直的长度。一块未拉伸的橡胶象是一团卷曲的线状分子的缠结物。橡胶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未变形状态熵值最大。当橡胶受拉伸时,其分子在拉伸方向上以不同程度排列成行。为保持此定向排列需对其作功,因此橡胶是抵制受伸张的。当外力除去时,橡胶将收缩回到熵值最大的状态。故橡胶的弹性主要是源于体系中熵的变化的“熵弹性”。 橡胶的应力-应变性质 应力-应变曲线是一种伸长结晶橡胶的典型曲线,其主要组分是由于体系变得有序而引起的熵变。随着分子被渐渐拉直,使得分子链上支链的隔离作用消失,分子间吸引力变得显著起来,从而有助于抵抗进一步的变形,所以橡胶在被充分拉伸时会呈现较的高抗张强度. 橡胶在恒应变下的应力是温度的函数。随温度的升高橡胶的应力将成比例地增大。 橡胶的应力对温度的这种依赖称为焦耳效应,它可以说明金属弹性和橡胶弹性间的根本差别。在金属中,每个原子都被原子间力保持在严格的晶格中,使金属变形所做的功是用来改变原子间的距离,引起内能的变化。因而其弹性称为“能弹性”。其弹性变形的范围比橡胶中主要由于体系中熵的变化而产生的“熵弹性”的变化范围要小得多。 在一般的使用范围内,橡胶的应力-应变曲线是非线性的,因此橡胶的弹性行为不能简单地以杨氏模量来确定。 橡胶的变形与温度、变形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橡胶分子的变形运动不可能在瞬时完成,因为分子间的吸引力必须由原子的振动能来克服,如果温度降低时,这些振动变得较不活泼,不能使分子间吸引力迅速

溴化丁基橡胶应用及市场分析

2013 年第 42 卷第 5 期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57 欋欋氠 欋欋氠 欋欋欋欋欋欋氠 信息与动态 溴化丁基橡胶应用及市场分析 溴化丁基橡 胶 ( B II R) 是 丁 基 橡 胶 ( II R) 在 一 定的条件下经溴化得到的溴代 产 物。溴 代 反 应 主 要发生在 II R 中少量的双键 碳或紧邻双键的甲基 碳 上,使 得 B II R 中 溴 的 含 量 较 低,在 0. 8 % ~ 2. 5 % 之间。由于 II R 主 链 没 有 改 变,被 溴 化 的 氢 原子数有限,因而 B II R 依然 具 有 II R 的 高 阻 隔 性、 高耐老化性、高耐 热 性、高阻尼性及较好 的 吸 声 性 能等优点。同时具有多方面 II R 所没有 的 特 点,被 广泛应用 于 各 个 领 域,其加工应用正在 受 到 各 方 面的重视。 1 B II R 的基本性能与国内外生产情况 B II R 是 II R 的一种重要改性产品,它 既 保 留 了 普通 II R 分子结构中的双键,保 持 了 II R 的 原 有 特 性,同 时 在 II R 分子结构中接上了溴原子,提 高 了 II R 的反应活性,改善了 自 粘 性、互 粘 性 和 II R 与 不 饱和橡胶的 相 容 性、共 硫 化 性。II R 溴 化 后 除 了 增 加交联活性点外,同时也增强了双键的反应性,B II R 与 II R 的性能比较见表 1。 表 1 B II R 与 II R 的性能比较 橡胶 II R B II R 不同点 硫化速度 慢、自粘性和互粘性差,加 工 性能较差,相容性差 硫化速度快,加工性能好,与天然橡胶、丁苯橡胶的相容性能好; 改善 了与其它橡胶的粘接性; 可单独用氧化锌硫化,硫化体等多样化 共同点 阻隔性能、耐老化性能、抗臭氧性能、耐酸碱和耐极性溶剂、耐水性等良好 由于 C - Br 键的键能较小,B II R 的硫化反应活 性较高,因而 B II R 具有较快的硫化速度和较强的硫 化适应性,而且与通用橡胶的共硫化性能较好。与 II R 相比,B II R 除 保 持 了 II R 的 气 密 性、高 减 震 性、 耐老化性、耐候性、耐臭氧化及耐化学腐蚀性等,还 具有 II R 所不具备的以下特性: ( 1 ) 反应活性高,硫 化速度快; ( 2 ) 耐 热 性 好,可 单独用氧化锌硫化,交 联效率高,制品的压缩永久变形小; ( 3) 具有共硫化 性,容易与其它橡胶共混。 B II R 的研发始于 20 世纪 50 年代,目 的 是 提 高 II R 硫化性能并改善其与其它橡胶的共硫化性。1953 年, M o rr i s e y 开发出 II R 溴化的方法。美国固特异公 司于 1954 年用本体间歇法工艺开发出 B II R 产品( 产 品牌号为 Hycar2202) ,但是 1969 年该装置由于生产 过程困难且复杂而停产。1965 年,加拿大宝兰山公 司成功开发出一种连续溶液法 B II R 生产工艺,并于 1971 年在其 S a r n i a 厂实现工业化生产,1980 年又在 比利时 Antwerp 建设了生产装置,开始工业化生产。 1980 年,埃 克 森 公 司引进宝兰山公司技术,在 美 国 F a w l e y 建设了 B II R 工业化生产装置,此后又在美国 的 II R 装置上增加了 B II R 生产。1985 年,埃克森公 司与 JS R 公司合作在日本 K a s h i m a 建立了 B II R 生产 装置,基础胶由 K a w a s a k i 工厂提供。俄罗斯从 1960 年采用淤浆法生产技术开发 II R,1962 年在阿塞拜疆 建设了一套 3000t / a 的中试装置,1966 年在苏姆特盖 建设一套 1. 5 万 t / a 的 II R 生产装置,II R 生产技术实 现了工业化。研发的淤浆法 II R 生产技术,从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工业化生产,该项目分两期实施,其中一期 工程建设规模为 6 万 t / a 、二期工程建设规模为 4 万 t / a ,N i z h n e k a m s k n e f t e k h i m 公 司 的 II R 在 N i z h n e k a m s k 和 T og l i a tt i 两个基地生产。1973 年其在 N i z h n e d a m s k 建设一套 6 万 t / a II R 生产装置,目前产能已扩大到 10 万 t / a ,随后又开发了 C II R 和 B II R 生产技术,并于 2004 年建设一套 3 万 t / a 卤化丁基橡胶生产装置。 我国卤化丁基橡胶的研发工作起步较晚,目前 北京燕山石化公司正在开展 B II R 的中试研究工作, 该公司合成橡胶二厂现有一套 4. 5 万 t / a II R 装置, 2010 年新建成一套 3 万 t / a B II R 生产装置,生产了 266t 产品,现在正在建设 9 万 t / a II R 生产装置以及 6 万 t / a 的 B II R 生产装置。 目前,世界上 B II R 的生产基本上由美国埃克森 公司、德国朗 盛 公 司等国外垄断公司撑控,其 产 量 约占全球的 80% 。而 国 内 生 产 B II R 的 企 业 极 少, 所用的 B II R 基本上依赖进口。 2 B II R 的应用及市场发展情况 II R 的缺点之一是难于与其它橡胶并用,而 B I - I R 则通过烯丙基上引入溴而具有了极性基,同时它 又能采用多种 硫 化 体 系,所 以 不 仅 能 与 II R 及 三 元

丁基橡胶装置简介和重点部位及设备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丁基橡胶装置简介和重点 部位及设备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5622-57 丁基橡胶装置简介和重点部位及设 备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 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 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装置发展及类型 1.装置发展 丁基橡胶在1940年6月问世,1943年投产,是美国的Exxon公司。在世界丁基橡胶生产行业中,Exxon、Bayer公司的丁基橡胶生产技术成熟可靠、水平较高,但从不转让技术,企图长期垄断丁基橡胶生产技术和市场。Exxon公司联合Bayer公司成立了子公司与北京燕化公司进行合作谈判,由于条件苛刻、技术费用很高,因而未有结果。 意大利的Pressindustria公司(以下简称n公司)从1971年开始对丁基橡胶理论开始研究1973年为Exxon公司提供搅拌器,1975年开始与前苏联合作进行新型丁基橡胶聚合反应器的研究,1976年取得成功。

丁基橡胶的生产工艺设计

丁基橡胶的生产工艺设计 B 线项目报告 丁基橡胶的生产工艺设计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目录 引言....................................................................................................................... . (3) 摘要....................................................................................................................... . (4) 一、丁基橡胶的简介 (5) 二、丁基橡胶的发展史 (5) (1)世界史 (5) (2)中国史 (6)

三、丁基橡胶的生产状况 (6) (1)生产能力 (6) (2)国内生产主要牌号及质量指标 (7) 四、丁基橡胶的结构和特性 (8) 1、结构 (8) 2、特性 (8) 五、丁基橡胶的生产 (9) 1、生产工艺 (9) 2、反应机理 (9) 3、主要原料 (9)

4、工艺条件 (9) 5、主要生产技术特点 (10) 6、生产流程 (10) 7、反应影响因素 (12) 六、丁基橡胶的用途 (13) 七、生产安全问题 (14) 八、溴化丁基橡胶加工研究进展 (14) 九、我国丁基橡胶生产存在问题及建议 (15) 1、存在问题 (15) 2、为了使中国丁基橡胶工业快速健康发展,建议: (16)

参考文献....................................................................................................................... 17 引言 本设计主要对丁基橡胶的发展史,生产状况,生产工艺,以及用途和新发展做了简要的介绍,其中详细介绍了丁基橡胶的生产工艺,对丁基橡胶的淤浆法做了介绍,由于编写时间比较仓促,难免出现出错,恳请大家提出批评。 摘要异丁烯与少量异戊二烯共聚而成的一种合成橡胶,简称IIR。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最突出的是气密性和水密性。它对空气的透过率仅为天然橡胶的1/7,丁苯橡胶的1/5,而对蒸汽的透过率则为天然橡胶的1/200,丁苯橡胶的1/140。因此主要用于制造各种内胎、蒸汽管、水胎、水坝底层以及垫圈等各种橡胶制品。 关键词:丁基橡胶异丁烯异戊二烯乙烯丙烯复迭制冷 一、丁基橡胶的简介 异丁烯与少量异戊二烯共聚而成的一种合成橡胶,简称IIR。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最突出的是气密性和水密性。它对空气的透过率仅为天然橡胶的1/7,丁苯橡胶的1/5,而对蒸汽的透过率则为天然橡胶的1/200,丁苯橡胶的1/140。因此主要用于制造各种内胎、蒸汽管、水胎、水坝底层以及垫圈等各种橡胶制品 丁基橡胶是合成橡胶的一种,由异丁烯和少量异戊二烯合成。制成品不易漏气,一般用来制造汽车、飞机轮子的内胎。丁基橡胶是异丁烯

丁基橡胶装置简介和重点部位及设备

丁基橡胶装置简介和重点部位及设备 (一)装置发展及类型 1.装置发展 丁基橡胶在1940年6月问世,1943年投产,是美国的Exxon公司。在世界丁基橡胶生产行业中,Exxon、Bayer公司的丁基橡胶生产技术成熟可靠、水平较高,但从不转让技术,企图长期垄断丁基橡胶生产技术和市场。Exxon公司联合Bayer公司成立了子公司与北京燕化公司进行合作谈判,由于条件苛刻、技术费用很高,因而未有结果。 意大利的Pressindustria公司(以下简称n公司)从1971年开始对丁基橡胶理论开始研究1973年为Exxon公司提供搅拌器,1975年开始与前苏联合作进行新型丁基橡胶聚合反应器的研究,1976年取得成功。1983年PI公司对前苏联的下卡姆斯丁基橡胶厂的聚合反应器和聚合工艺进行改造,使其生产水平大大提高。1986年PI公司开始投入大量资金,完善了聚合反应器和聚合工艺技术,开发了聚合反应器数学模型,并通过引进专家掌握了丁基橡胶成套生产技术。 北京燕化公司同俄罗斯及PI公司进行了技术交流,并于1995年12月15日由中国石化总公司召开“关于引进意大利PI公司技术建设丁基橡胶生产装置论证会”,进而确定引进公司的技术建设在中国大陆建设一套3X104t/a的丁基橡胶装置。1997年10月14日,丁基橡胶装置在北京燕山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合成橡胶事业部开始动工,于1999年12月28日正式投产。

2。装置类型 丁基橡胶装置是以高纯度异丁烯和异戊二烯为原料,用高纯度三氯化铝加微量水为催化剂,氯甲烷为稀释剂,采用淤浆法生产丁基橡胶的石油化工装置。是制造子午胎内胎和无内胎轮胎不可代替的材料,在包括电子、机械、医疗和食品等行业中有着非常广泛的用途。 (二)单元组成与工艺流程 1.单元组成 丁基橡胶装置主要由乙烯制冷单元、丙烯制冷单元、配料及催化剂配制单元、聚合和脯气单元、氯甲烷回收单元、氧化铝干燥再生单元、异丁烯和异戊二烯精制单元、中间罐区公用工程系统和后处理生产线等10个单元组成。 2.工艺流程概述 丁基橡胶是在极低的操作温度和半连续生产的条件下用异丁烯和异戊二烯聚合得到。催化剂为用氯甲烷作溶剂配制成的无水三氯化铝溶液,该催化剂溶液经过深冷进入到反应器。精制后的异丁烯和异戊二烯也用氯甲烷按一定比例配制成溶液,经过深冷后进人聚合反应器,在反应器中异丁烯和异戊二烯在催化剂存在下瞬时完成聚合反应,生成丁基橡胶胶粒。胶粒和未反应的单体和氯甲烷自聚合反应器顶部溢出进入到脱气釜用热水脱气,蒸出未反应的大部分单体和氯甲烷。在脱气釜中加入分散剂和抗氧剂,并加入烧碱溶液中和三氯化铝水解生成的盐酸。经脱气后的胶粒和水再经第一汽提釜和第二汽提釜进一步蒸出未反应的单体氯甲烷。

常用橡胶的性能及优缺点

十种橡胶性质 优点:******缺点:******问题:******一.天然橡胶(13-17页) 1.常温下带一定塑性,温度降低逐渐变硬。-70℃变成脆性物质,玻璃化温度为-73℃。 2.弹性较好,弹性模量为2-4MPa。 3.纯胶拉伸强度17-25MPa。 4.500%定伸应力为42-4MPa。 5.耐屈挠性能较好,屈挠20万次才出现裂口。 (3·Pa)-1。 6.较好的气密性,渗透系数为2.969*10-12H 2 7.吸水性 8.不耐老化性。 9.有较好的耐碱性,但不耐强酸。耐一些极性溶剂,在非极性溶剂中膨胀。故其耐油和非极性溶剂性很差。 二.丁苯橡胶(115-116页)(丁二烯、苯乙烯) 乳聚丁苯像橡胶: 1.溶解度参数为8.4(J/cm3)?能溶于大部分溶解度参数相近的烃类溶剂中。 2.被氧化作用比天然橡胶缓慢。脆性温度为-45℃,玻璃化温度我-60℃。 3.纯胶强度低,加入配合剂分散性差。 4.收缩大,生胶强度低,粘着性差。 5.硫化速度慢。 6.耐屈挠龟裂性比天然橡胶好,但裂纹扩展速度快,热撕裂性能差。

7.胶料不易焦烧和过硫。 8.耐磨、耐热、耐油、耐老化都比天然橡胶好。 9.不易过炼,可塑度均匀,硫化胶硬度变化小。 10.充油丁苯橡胶加工性能好。 11.很容易与其他高不饱和通用橡胶并用。与天然橡胶或顺丁橡胶并用,能够克服自身缺点。 溶聚丁苯橡胶: 1.多数颜色浅。 2.胶料压出尺寸稳定性好,较快硫化速度。 3.耐屈挠、耐低温、耐龟裂、有较高回弹性,拉伸强度低。 4.加工性能差。 三.丁二烯橡胶(178-180页) 高顺式丁二烯橡胶: 1.高弹性高顺式在橡胶中弹性最高。很宽的温度范围,在-40℃保持弹性。与其他橡胶并用改善他们低温性能。 2.滞后损失和生热小。 3.低温性能好,玻璃化温度-105℃。 4.耐磨性能优异。 5.耐屈挠性优异。 6.填充性好与丁苯橡胶、天然橡胶相比,可填充更多操作油和补强填料。使炭黑易分散,降低胶料成本。 7.混炼时抗破碎能力强。

溴化丁基橡胶应用

应用 溴化丁基橡胶因具有耐热、耐臭氧、耐腐蚀、低气透、耐屈挠和容易与其他橡胶并用形成共交联结构等优良特性,广泛应用于各种橡胶制品,如轮胎、胶带、胶管、密封制品、减振制品、药用瓶塞、球胆、防腐衬里和胶质制品等。 一、轮胎 溴化丁基橡胶的主要应用领域在轮胎的气密层,其次是黑、白胎侧、内胎和胎面改性等。 (一)气密层 气密层是现代轮胎制品的一种重要部件,其重要功能有两种:一是作为空气阻挡层,阻挡并减少轮胎内的空气向胎外扩散,保持轮胎有适当的内压;二是作为轮胎内湿气阻挡层阻0挡并减少轮胎的湿气向轮胎各层间扩散。溴化丁基橡胶的极低透气性和透湿性,使其能同时令轮胎获得较高的气压和较低的胎体内压。 充气轮胎中应保持适当压力,这可称为充气压(IPR),气压不足和充气不足,会严重损害轮胎的使用性能,如滚动阻力增高,随之耗油增加和排气增加等,轮胎耐久性降低,操作性能和行驶性能亦相应下降。 无内胎轮胎实际上是一种压力容器,其内壁即胎体由可透气的多层部件组成。充气后,在胎腔与大气之间存在压力差,从而在胎体各部件之间形成压力梯度,并形成轮胎胎体内压。这种内压通常在胎侧帘布层可以测到,此称为胎体内压(ICP)。内压高,则会有损于轮胎各项性能,内压低,则对轮胎有益。其关键是气密层用橡胶材料的气透性能。 作为气密层,除气透性外,还必须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耐臭氧性、耐屈挠疲劳性,以及胶料的自黏性和硫化粘接性等。因此,溴化丁基橡胶气密层的配合必须考虑多种性能的平衡及各种配合组分(包括溴化丁基橡胶品种在内)对诸多性能的影响。 1 橡胶品种 橡胶品种对气密层性能有重要影响,新品种的开发,能进一步提高其性能。 目前,常用品种有:ExxonMobil公司的BIIR2222、BIIR2255、星型接枝溴化丁基橡胶6222和6255,以及低分子量的MDB2200;Polysar公司的BIIR2030和BIIRX2。 气密层对溴化丁基橡胶的要求是多方面的。除优良的使用性能外,还必须具有良好的工艺性能,特别是焦烧安全性,硫化特性和黏度参数之间的平衡。 一般来说,轮胎在硫化过程中要求较高的生胶强度和一般的胶料流动性时,宜采用高门尼黏度品种,如溴化丁基橡胶2255、6255和X2等。低门尼黏度品种则有利于加工成型,橡胶生热低,胶料焦烧安全期长,压延后收缩小,应力松弛快。主要品种有溴化丁基橡胶Polysar公司的2030、ExxonMobil公司的2222和6222等。溴化丁基橡胶MDB2200门尼黏度更低,操作性能好,气透性更低。 溴化丁基橡胶MDB2200和2222与BIIR2255相比,前者松弛速度明显较快,而后者硫化胶拉伸强度较高。增塑剂含量低的BIIR2222和MDB2200的透气率较低。各种溴化丁基橡胶与通用橡胶的粘接力均较好。 (二)胎侧 子午胎的胎侧是在大变形、高屈挠、易生热等苛刻条件下工作的,其硫化胶特别要求耐屈挠龟裂、耐动态臭氧、耐天候老化和低生热。此外,还要求色泽保持性好(不喷霜、不褪色),与邻近部位通用胶组件有良好的粘接强度,以及耐腐性和耐擦伤性等。其中,耐龟裂和耐臭氧尤为重要。 以往采用通用橡胶制作胎侧,需借助大量防老剂,但效果不太理想,且易污染。采用卤化丁基橡胶则能较好地满足胎侧的上述要求。

丁基橡胶装置简介和重点部位及设备(通用版)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丁基橡胶装置简介和重点部位及 设备(通用版)

丁基橡胶装置简介和重点部位及设备(通用 版) 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一)装置发展及类型 1.装置发展 丁基橡胶在1940年6月问世,1943年投产,是美国的Exxon公司。在世界丁基橡胶生产行业中,Exxon、Bayer公司的丁基橡胶生产技术成熟可靠、水平较高,但从不转让技术,企图长期垄断丁基橡胶生产技术和市场。Exxon公司联合Bayer公司成立了子公司与北京燕化公司进行合作谈判,由于条件苛刻、技术费用很高,因而未有结果。 意大利的Pressindustria公司(以下简称n公司)从1971年开始对丁基橡胶理论开始研究1973年为Exxon公司提供搅拌器,1975年开始与前苏联合作进行新型丁基橡胶聚合反应器的研究,1976年取得成功。1983年PI公司对前苏联的下卡姆斯丁基橡胶厂的聚合反应器和聚合工艺进行改造,使其生产水平大大提高。1986年PI公司开始投入大量资金,完善了聚合反应器和聚合工艺技术,开发了聚合反应器数学

丁基橡胶理化性质与质量指标

丁基橡胶理化性质与质量指标 1.1 丁基橡胶的基本概况 中文名:丁基橡胶; 英文名称:butyl rubber;简称IIR; CAS编号:9010-85-9。 丁基橡胶是异丁烯和少量异戊二烯的共聚物,它在1943年投入工业生产,是世界上第四大合成橡胶胶种。 丁基橡胶的最大特点是气密性好。它还能耐热、耐臭氧、耐老化、耐化学药品,并有吸震、电绝缘性能。缺点是硫化慢,加工性能较差。它的主要用途是制作各种轮胎的内胎、无内胎轮胎的气密层、各种密封垫圈,在化学工业中作盛放腐蚀性液体容器的衬里、管道和输送带,农业上用作防水材料。 另外丁基橡胶卤化改性后的产品卤化丁基橡胶(HIIR)不仅保持了丁基橡胶原有的优良性能,还进一步改进了丁基橡胶的某些缺点,加快了硫化速度,增进了与其他橡胶的相容性,提高了自粘性和互粘性等。 1.2 丁基橡胶基本理化性质 丁基橡胶外观白色至淡灰色,无臭无味,密度为0.91,不溶于乙醇和乙醚。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最突出的是气密性和水密性。它对空气的透过率仅为天然橡胶的1/7,丁苯橡胶的1/5,而对蒸汽的透过率则为天然橡胶的1/200,丁苯橡胶的1/140。因此主要用于制造各种内胎、蒸汽管、水胎、水坝底层以及垫圈等各种橡胶制品。 表1.1 丁基橡胶基本理化性质 项目内容 外观白色至淡灰色

气味无臭无味 密度0.91 溶解性不溶于乙醇和乙醚 主要用途用于制造汽车内胎、无内胎轮胎、气球、电缆绝缘层、蒸汽管、水胎、贮槽衬里、水坝底层及垫圈等各种橡胶制品 1.3 丁基橡胶的包装、运输及贮存及其他等 包装:丁基橡胶产品均为块状胶,胶块先用高压聚乙烯薄膜热合封装后放入木箱进行贮存和运输。胶块净重量为(25± 0.2)kg;每箱胶净重量为1050kg。 运输:应防止日光照射和雨水淋泡,避免损坏包装和侵入杂物。注意防止冷流变形。 贮存:丁基橡胶应存放在通风、清洁、干燥的仓库中,严禁露天堆放和阳光直接照射。还应成行堆放,保持一定行距,注意防止冷流变形。 详细内容参见六鉴网(https://www.360docs.net/doc/ef6496988.html,)发布《丁基橡胶技术与市场调研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